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专业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农机 专业合作社 现状 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4-0212-01
一、引言
马鞍山市当涂县位于安徽省东部,介于江苏省南京市与本省芜湖市之间,地处长三角城市群顶端,同江苏省江宁、高淳、溧水3县接壤,与江苏省边界线总长度为126.9公里,拥有长江岸线20公里,是安徽省重要的沿江、沿边县份。全县总面积1346平方公里,总人口64.65万,辖10镇4乡。长江黄金水道、皖赣铁路、205国道、314省道和马芜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县城40公里半径范围内有两座机场 ,县城80公里半径范围内有6座长江大桥 ,宁宜城际铁路正在修筑中,芜申运河也正在开挖。水、陆、空交通运输十分快捷。全县耕地面积65万亩,水面47万亩,属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也是全国粮棉生产大县。近年来,当涂县上下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紧紧围绕“全省争第一,中部争十强,全国争百强”的奋斗目标,上下一心,凝神聚力,锐意开拓,顽强拼搏。
二、现状
在省、市的高度重视、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下,当涂县始终坚持把培育、扶持和规范农机专业合作社,促进了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健康发展。
当涂县农机专业合作社目前的现状来说,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除少部分合作社能正常发挥效能外,近60%的合作社几乎是徒有虚名。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成立合作社,国家有补贴,就可以享受一部分国家资金,可以不劳而获;一是成立了合作社,国家就应该扶持,忽略了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这一根本。正是这种思想导致了这些农机专业合作社几年来还停留于松散型组织的状况,以致不能充分发挥合作社应有的作用。
三、改进建议
为改变上述不良状况,促使农机专业合作社走上良性运转轨道,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作用,从而推进农机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有针对性的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1.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的重视和扶持。只有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有了足够的重视,给予政策方面的倾斜,体现合作社的优势,才能充分调动合作社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自觉维护好合作社的形象,加强内部建设,强化内部管理。扶持可以实现点、面结合的方式,对于粗放型的合作社,给予少量的资金补助,引导和促进他们规范化运作;对于合作社经营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可以重点奖励,扶持其进一步做大、做强。
2.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题调研,推动有关政策的落实。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扶持,不是靠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所能办成的,它离不开财政、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的支持,这就需要各部门形成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联动机制与协同效应。在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进程中,要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引导合作社发展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在自愿、互利、平等的基础上,形成合理的利益联结方式,不断加强其自身造血机能,促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3.种模式:一是农机大户带动型。二是种粮大户创办型。三是企业团体资本投资创办型。四是村集体领办型。
4.加强农机部门和农艺部门的结合。 农作物的培育和生产管理,离不开农业生产专业技术,为促进农业增产,必须加强农机、农技的有机结合,使他们自觉协同为农业生产服务。如种子的培育,农作物的田间、水肥管理,病虫害的防治等仅仅靠农机一家,是很难顺利完成的。这就需要农机、农技部门摒弃行业偏见,加强沟通协调,同心协力为农业生产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5.切实做好农机使用培训。 应该继续运用以往发挥过效益的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强对农机使用的培训,如农机化学校(农业机械训练班)和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一如既往的开展好农机使用技能培训;搞好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努力培训阳光工程学员,扎扎实实的为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进一步加强当涂县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的建设,培养更多的诸如农机操作员、农机修理工及其他专业性或复合型人才。
四、发展前景
农机装备能力的提高和农业生产产业化经营的需求,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
1.农机队伍的不断壮大,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越来越多,造成了农村劳动力极度缺乏,这就需要一种新的劳动力来替代原有的人力,农机化生产正好弥补了这一缺憾。
2.随着农机化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机化生产的应用范围将越来越广,会有力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从产前、产中,一直往产后延伸,几乎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应用农机化生产手段和技术,这就能使更多的劳动力日益从农田里解放出来,劳动力的不断转移,改变了农民原有的生产理念,农民不再死做田,做死田。 而新的农作方式,又促进了新型农民的产生,这就又为农机化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奠定良好基础,能较好促进农机产业化生产的发展。
3.农机产业化经营的成功,将更加刺激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随着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广大农民,从新型农业生产中尝到了越来越多的甜头,这促使一部分农民自觉加入农机产业化经营的行列。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与动物科学专业的学生相比,对畜牧学专业理论知识的要求相对不高,着重需要培养的是管理生产及协调工作人员的能力。结合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为了更好地适应本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有必要对畜牧学概论的课堂教学进行适当调整。
【关键词】
畜牧学概论 农业经济管理 教学改革
进入21世纪信息化时代以来,畜牧业在我国经济中的比重日益加大。随着我国畜牧业生产向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转变,社会对畜牧业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凸显。在当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期,如何使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快速成长为满足现代化畜牧业生产管理需求的创新型、应用型新世纪人才,是畜牧业领域乃至全社会都关注的问题。
1目前《畜牧学概论》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学生来源文理科兼有,教学难平衡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同时招收文科和理科类学生,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课程里有关动物遗传、育种、繁殖等内容需要学生有基本的生物学知识储备,文科类学生却并不具备。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补充这些知识,同一个班的理科生就要进行二次学习,这极易引起理科生的厌学情绪。
1.2课程设置不合理,难以满足学生学的实际需求
课程常常要连续三节甚至四节,导致学生很难长时间保持对教师的注意力。同时,有关畜牧业发展的新的科研成果每天都在大量涌现,课本知识的更新速度无法及时,内容的脱节可能会影响学生的知识观、学习观,让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此外,授课教师也容易过多地强调畜牧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的实践动手能力,不能从本专业的实际需要出发,弱化学生生产管理能力的培养,不能满足本专业学生的最终要求。
1.3教师队伍的水平与实际要求有差距
教师的授课水平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近年来高校中研究型教师的比重逐年加大,这类教师缺乏专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授课的素养锻炼,很难在短时间内把握授课节奏。而且学术工作做的优秀的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倾向于把知识点讲得既全面又细腻,导致出现“唯知识至上”的授课模式,不给学生留知识点上的任何“困惑”之处。这实际上是剥夺了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机会,不能培养学生对知识“质疑”和“批判”的意识。尤其是新进教师,由于没有常年教学工作的积累,无法形成自己成熟的教育理念与思想,也难以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帮助。
2《畜牧学概论》教学完善的建议
教学是一项技艺,有一定的规律和章法可循。因此,高校首先要坚持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岗位培训指导。虽然传统的教学方法现今正不断地受到新型信息技术的挑战,但传统的教学方式绝不是一无是处,千百年来形成的教学模式一定有其可取之处[1]。各专业必须实事求是,从其培养目标出发,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和改革。针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畜牧学概论》课程的课堂教学,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调整授课内容引入“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现代化的设备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畜牧业生产中,且自动化程度还在不断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职业目标是“对农业生产总过程中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等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并对人员进行激励,以达到预期目的”[2]。因此,课堂上教师除了教授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外,必需着重引入现代高效畜牧业生产管理中的新内容。以养猪生产为例,要更加重视饲料中的霉菌毒素问题、要提高对高产青年母猪重要性和分胎次饲养重要性的认识、强化现代员工管理、提高电脑控制设备在企业生产中的应用等等。“微课”作为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升级形式,已在中小学教育中被广泛提及,但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较少。但大学生和中小学生在课堂上一样存在注意力得不到缓解的问题,“微课”同样可以大有作为[3]。对本课程而言,除了基本的理论知识点外,“微课”还能很好地展示生产的实际过程,更好地为达成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服务。如将一畜牧业生产示范场运营中的饲料营养配比、育种架构设计、疾病防控、销售、环境保护、成本核算、员工培训等各个重要环节录制成“微课视频”,教师针对“微课”视频内容,站在“学”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随时与学生交流“微视频”中的内容,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更能加快学生毕业后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
2.2调整授课形式,引入“工作情景”教学模式
随着移动电子设备的普及,每个人低头仿佛都身处于“一个独立的世界”之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少,尤其是大学生。骤然从高中均一化的集体生活中走出来,跳出父母的视线,加上还没有养成良好的控制力,大学生非常容易孤立自己。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合作能力无法得到锻炼和提高。但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需的一项重要技能恰恰就是“协调工作人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意识到本专业的特殊性,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理解学生“所说”,透过学生“所说”感知他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所想”。为促进课堂上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以往的教学模式改革中提及最多的是讨论式教学[4-5],但这是针对单个学生个体的教学方式。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着重需要的是协调能力,需要他人的配合。因此,在课堂上还要锻炼他们彼此间合作的能力。如根据“微课”视频,在课堂上引入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情景”,设立小的项目论题,让学生以生产管理者的身份,采用分组讨论、课堂分享等方式对某一工作情境进行分析处理,不但可以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可以提高他们解决矛盾的能力;也可以设定大的宏观问题,以养猪生产为例,可以设定诸如“如何使猪的身生产性能和利润更高效,场区花钱的最佳方案如何制定,如何激励员工”等问题,可以锻炼学生的统筹管理能力。
3结语
从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在《畜牧学概论》课堂上调整授课的内容和形式,综合引入“工作情景”和“微课视频”等多种教学模式,不但有利于学生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更可以培养学生的管理协调能力,最终更好地为完成本专业的终极培养目标服务。
作者:乔瑞敏 任广志 单位: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文晶,王果胜.教学方法的历史发展及其改革趋势[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3(12):55~56.
[2]刘海波.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22):46~47.
[3]张肇丰,汪茂华,赵琴,陈彩虹,汪晓慧.微视频的兴起与迷思-第九届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15(03):63~66.
论文摘要:农村社会转型以土地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为核心,土地流转是农村社会转型的内在要求和路径,农村社会转型又是土地流转的动力和结果。当前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的土地流转并没有出现,这阻碍了农村的社会转型。华西村、小岗村等土地集体经营对当前的土地流转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顺应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加速土地大规模流转,并辅之以各种配套措施,实现农村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才是社会转型的路径选择。
一、农村社会转型的内涵和特征
(一)农村社会转型的内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实际上开始了一个利用自身内部资源引导农村社会转型的过程,其主导是农村的工业化和依附于工业化的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社会转型是一个农村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根本性变化的过程。从发达国家农村社会转型的经验看,农村社会转型是一个传统、落后的农村向现代、进步农村的转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农民、农业、农村发生分化,农民、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目标得以实现。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内涵是由一个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的,小农生产方式占主导的,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农村传统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和现代农村社会的转型过程。
以上是目前学术界对农村社会转型的基本界定。而农村社会转型中的“农村”不仅是“具有特定的自然景观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人口居住的地区”,还应包括作为该区域主体存在的农民。在上述基本义中,仅包含了转型过程中和转型后继续留守在农村的“农民”,而将进城的“农民”剔除了。但是这部分人融入城市需要一个过程,没有融入城市的这部分人是否会回到农村,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农村社会转型应是一个更为全面的概念,除其基本以外,还包括进城农民的市民化过程。因此农村社会转型包括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和农民自身的转型两个方面,其中,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又可以从娜市化和生产方式变革两个角度进行概括。
1.城市化
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著名经济学家刘福垣在橄会保障主义宣都一书中指出,所谓城市就是有城的市,是相对固定的不散的市场,城市化就是化市为城的过程。市场是市场主体之间交换关系的总和,城市化就是把这些有质无形的交换关系在一定空间上固化为有形的市场,这就是化市为城。而由于盲目扩张,致使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城的无节制的建设、有城无市的情况,这就需要化城为市,发展市场,实现“城”与“市”的有机结合。因此,现实中的城市化往往伴随着化市为城和化城为市两个过程。
相应的,农村社会转型也就有两种路径,一是集市周围的农村地区进行重组,利用自身资金、交通等资源条件而实现的初次城市化,亦即俗称的“就地城市化”;二是原农村居民通过迁徙进入现有城市,为城市带来更多的劳动力和消费人口,从而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育。
2.生产方式的变革
农村社会转型本质是生产方式的变革。其第一层含义是改变原有的小农生产方式,使农业生产由传统的人力畜力生产走向机械化、工业化,并逐步实现规模化生产经营。另一层含义是实现农村地区的工业化、市场化。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机械化和工业化主要是生产力中生产资料的变革;而规模化经营则强调的是生产关系的变革,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从现有的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因此,只有同时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工业化与规模化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亦即农村社会转型。
3.农民市民化
农民市民化是农村社会转型过程中城市化的重要内容和必然结果,农民市民化既包括农民身份及相关社会政策的变化,又包括思想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变化。
首先是农民身份的变化。无论是转移出来从事工业生产的劳动力,还是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农业人口,都应该获得真正平等的公民身份,与之相应的是在社会政策领域的变化,都应该享受国民待遇,以社会保障制度为例,应该逐步取消不合理的城乡二元分割模式,建立惠及全民的、共享的社会保障制度,并逐步实现制度的城乡一体化。
农村社会转型将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现有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这也是农村社会转型的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环,它决定了农村社会转型的成败。
城市化水平、生产方式、农民市民化涵盖了农村社会转型的各方面内容,并且较其他各类新农村建设指标更为根本,要求也更为严格。
(二)农村社会转型的特征
随着大量的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半耕半工”型经济结构逐步覆盖了中国大部分村庄,广大农村已经从传统的“全耕社会”演进为“半耕社会”,或者说由传统的“农耕社会”演进为“农工社会”,这是现阶段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形态和结构发生的总体性变化。随着这一转型期的到来,中国农村在社会生产结构、社会基本单元、社会阶层结构、社会流动机制、社会组织结构、农民社会心理结构和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1.社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
转型期中国农村社会生产结构呈现出主要劳动力非农化、次要劳动力农业化,主业副业化、副业主业化,农民收入多元化、非农收入成为增收主要来源以及农业占GDP的份额逐步下降四个方面的显著特征,这是一个基础性的变化,它既是工业化、市场化和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也是导致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变迁的最重要因素。
2.社会基本单元发生变化
人口和家庭作为社会存在的基本单元,其结构变化是社会转型的重要特征之一。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农村人口总量将继续增加,劳动适龄人口供给率下降,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家庭人口规模小型化,家庭功能发生变化等,使中国正面临人口总量造成的就业压力和人口结构变化造成的社会负担加重的双重挑战。
3.社会流动机制发生变化
转型期农村社会的自由度和开放度增强,社会流动日趋频繁,农村人口迁移和流动成为常态,并且呈现出流动途径多元化、农民精英群体加速外流的特点和趋势。农民由“集体人”变成“社会人”,农村社会由“熟人社会”变成“半熟人社会”。农村社会流动发生的变化,助推了农村阶层分化,促进了农村社会转型,给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管理带来多方面的影响。
4.社会阶层结构发生变化
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方式和分配形式的变化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的松动,社会各阶层互通的渠道正在萌生,促使农民快速发生分层和分化。农村传统的政治性分层逐步消解,经济性分层逐步形成。农业劳动者阶层开始缩小,农民工阶层迅速扩大。农村阶层分化在不稳态中演进,农民的经济社会角色多重化。个人在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日趋频繁,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伴生出一些不稳定因素,但从全局和长远来看,有利于社会系统的协调和稳定,使农村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更具活力。
5.社会组织结构发生变化
改革开放迄今,中国农村组织体系在调整中转型、在重构中发展,靠内力聚合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活力日益彰显,非正规组织复兴勃发,而基层组织的调控方式老化、调控能力弱化。随着多元化组织体系、多元化权威结构的形成,农村社会整合和公共管理将面临新的挑战。
6.农民社会心理结构和价值观念发生变化
转型期农村社会的深刻变化以及与工业化、城市化的融合与异化,不断投射到相关社会主体的思想、观念、意识和行为动机层面,引发社会心理结构发生相应变化,并且呈现出传统性与现代性、多元性与异质性、积极性与消极性并存互动的复杂态势。
二、土地流转与社会转型的关系介析
(一)土地流转与农村社会转型的内在关系
土地流转与农村社会转型具有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土地流转是农村社会转型的路径和要求,农村社会转型是土地流转的动力和结果,即土地流转是使农村社会转型实现从潜在的要求到现实的结果这一转变的路径。
1.土地的规模经营与城市化相伴而行
从城市化这一角度来看,初次城市化需要农村实现由分散经营到规模经营的转变,而这必然要通过土地流转将己经分散经营的土地集中起来;而再城市化需要农民在城市定居,这必然要求其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与原有的土地的分离。
城市化进程也必然对土地流转的速度和规模产生影响。城市化必将吸引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就业,使农村土地闲置,从而为土地的规模经营创造必要的条件。从发达国家的社会转型历史来看,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与大规模的土地流转总是相伴随。
2.土地规模经营促进农村现代化,工业化
生产方式的变革要求实现农业的机械化、规模化以及农村的工业化水平。土地流转改变了过去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的传统模式,使农业生产开始走上规模化之路。规模化经营有利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实现生产资料的变革;同时,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将使绝大多数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而解放出来的这部分劳动力必然会进入工业生产和服务领域,从而提高农村工业化水平、扩大服务市场,进而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方式,即产生新的生产关系。生产资料实现跨时代的变革、潜在生产力得以释放,新的生产关系得以促成,必然带来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方式的变革从根本上提出了土地流转的要求。马克思曾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如果没有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工具,我们就无法变革生产经营模式,也就不会有土地流转的要求。
3.土地流转促进农民的市民化
农民的市民化需要通过土地流转才能得以实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村现有的生产经营方式决定了其身份地位、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只有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了城市化和生产方式变革,才能实现其全面转变。
并非所有形式的土地流转都必然带来农村社会转型,只有能够解放生产力、产生先进的生产关系、进而变革生产方式的形式的上地流转,才有利于农村社会转型;同时,要辅之以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配套改革,才会使土地流转的功效得以显现。
(二)土地集体经营方式对农村社会转型的巨大作用
1.华西村、西霞口村与韩村河村
中国最富裕的乡村当属江苏省无锡市江阴的华西村,其次是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县的西霞口村,再次是北京郊区房山区的韩村河村。这三个乡村就其经济水平、乡村建设、村民的社会保障与福利都走在我国的前列,村民享有的生活待遇有些方面远远超过城市居民。对比可以发现,这三个村庄都坚持集体经济和共同富裕的道路。在农村改革之初,三个村庄的经济体制没有简单分田到户,没有把村集体企业转为个体私营经济,而是根据本村实际情况,坚持集体主义的理念,坚持集体经济的价值取向,坚持依靠集体经济力量走共同富裕之路。
2.小岗村
小岗村是全国第一个实行包干到户的。然而,“大包干”虽然激发了农民种田积极性,迅速实现了丰衣足食愿望,但从整个发展过程来看,“大包干”本身却难以全面推动小岗村走上小康之路。2006年,小岗村把分到各家的土地收回到村委,重走集体化的道路,农民通过外出务工收入、地租、养殖、种植及各项分红,2007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
华西村、小岗村等实践证明,的主要功能就是解决了大多数农民的温饱问题,但以个人单干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小农经济不可能使大多数农民走上富裕的道路;要使中国大部分的农民富裕起来,还是要组织农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包括合作经济、股份经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只有通过土地流转回归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实现农业的机械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解放剩余劳动力,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才能变革小农生产方式,实现农村社会转型。
三、徒进农村社套转型的路径选择
实现土地经营方式变革是农村社会转型的核心,影响和决定了农村社会转型的方向和整体战略布局。然而,农村社会转型是我国农村实现社会全面转型的历史过程,涉及到农村、农民、农业相关的多个层面,以及社会、经济、政治多个领域的重大变革,它们共同构成了农村社会转型的路径和内容。因此,通过土地流转推进土地经营模式变革,并辅之以各种配套措施,实现农村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是我国农村社会转型的必然路径选择。
1.变革土地经营模式,实现农村生产方式变革
土地经营模式的变革将触及农村现有的生产力、生产关系,是实现农村生产方式变革的根本所在。并且,诚如上文所述,符合农村社会转型要求的土地生产经营模式只能是走集体化道路。
首先,从生产力(变革初期主要是生产资料)的角度,变革土地经营模式要通过土地流转打破一家一户的落后土地经营模式,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产体系。
其次,从生产关系变革的角度,通过变革土地经营模式,改变生产赘眯斗所有制形式、州门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方式。具体言之,就是要实行现代化的集体所有制和经营管理方式,变农民为农业产业工人,实行按劳分配。
2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农村工业化、市场化进程
变革土地经营模式,更多的是打破了农村旧的生产方式,而实现农村社会转型的关键在于“破”的同时能否“立”,确立新的生产方式。从人类发展历史进程来看,后工业化时代已经来临,产品经济时代虽没到来,但市场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农业已不再是主导产业,因此,农村社会转型的关键在于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农村工业化、市场化进程。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是根据市场需求、资源优势与产业政策,合理调整农村三次产业结构,加强带动第一产业,优化提高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同时,加快农村工业行业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与产权结构的调整,实现资产的优化重组和企业的机制创新,发挥比较优势、资源优势,创造竞争优势。
3.鼓励村庄合并,实现农村社区化、城镇化
20世纪80年代,先生提出“小城镇、大战略”。许多村庄规模小,分布散,基础设施薄弱,影响了农村城镇化,现代化的进程。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农民进城务工或者转变成城市居民的人数日益众多,造成一些村庄呈现“空心化”趋势。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应该鼓励村庄合并,减少对土地等资源的浪费,以低成本聚集各种生产要素,发展以建制镇和集镇为基础、以农村第二和第三产业为主导、以城市化配套建设为支撑的小城镇,逐步实现农村社区化、城镇化。
4.推动配套制度改革,促进农民市民化
农民市民化既包括农村社会转型过程中农村本地居民的市民化,也包括从农村进城的居民融入城市的市民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必然要求变革现有法律制度,并通过新的法律制度进一步确认和巩固新的生产关系,‘才能实现包括农民意识形态在内的思想领域的变革,最终实现农民市民化。
一、实验课实施“协同式”慕课教学模式的意义
慕课简称为 MOOC,即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的概念最早是由加拿大的Dave Cormie和Bryan Alexand 联合提出的。慕课主要具有三大优点,即开放性、规模大、自主性,因此受到许多学习者的好评,但通过近几年的慕课教学实践,发现慕课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尚待解决。为了弥补慕课教学模式的不足,笔者拟推行“协同式”慕课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协同式”慕课教学模式是指以慕课教学方式为主导,在传统教学方式协助下,完成同一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其中,慕课教学方式主要包括在线视频及练习、在线答疑、在线讨论、在线测试;传统教学方式主要包括课堂授课及练习、课堂答疑、课堂讨论、课堂测试。实验课教学采用“协同式”慕课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便捷且师生交流顺畅
借助“协同式”慕课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的实验课学习实现在线学习与课堂学习相结合。授课教师将实验课程的视频、习题等资料信息在在线教育平台上,学生只要获得相应权限,就可以不受课堂内与课堂外的限制,在网络覆盖的区域内随时随地的在网络上学习实验课程。学生在观看课程视频、做习题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疑问,如果在线答疑不能解决,就需要带到实验课的课堂内,与教师面对面开展讨论、分析来解决。从而,既方便了学生学习,又解决了单纯的慕课教学模式中师生交流不畅问题。
(二) 能够使学生实现自主学习且学习方向清晰
借助“协同式”慕课教学模式,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实验课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学生可以依据课程教学大纲,结合自己的兴趣自由学习本课程,而且学习进度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时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通过课堂授课、答疑等传统教学方式,对学生起到积极、有效的导向作用,让学生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实验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技能。从而,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解决了单纯的慕课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导向弱化问题,帮助学生明确了学习方向。
(三) 能够使学生实现低成本学习提高社会认可度
借助“协同式”慕课教学模式,既能实现实验课程学习的低成本,又增强了课程考评的严肃性,提高慕课课程的社会认可度。慕课是网络课程,提供在线学习,所以一门课程可以允许很多学生同时学习,学生能以低成本获取知识和信息,但考评不够规范。同时,需要借助课堂考试,课堂考试是现场进行的,只要课堂考试监考严格,可以有效地杜绝考试舞弊行为。从而,既让学生实现低成本学习实验课,又解决了单纯的慕课教学模式下考评不规范问题,提高了社会认可度。
二、农经专业实验课实施“协同式”慕课教学模式的适宜性
农经专业实验课旨在加深对本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利用农业或者林业计划经济管理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具有三个特点,尤其适合实施“协同式”慕课教学模式。
(一) 实践性
由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验课旨在培养学生在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农产品市场营销、农村行政管理、农村金融、农村财会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将来能胜任涉农企业、政府工作部门和教育科研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依托校内综合实验教学平台,借助模拟仿真、实战演练等实验训练形式,帮助学生提升实际工作能力, 农经专业实验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具有实践性。
(二) 多元性
农经专业实验课主要是依据农村统计学、农村财务管理学、农(林)业企业经营管理学、农产品市场营销学等多门专业基础课设置的。学生在全面掌握农经专业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才能学好农经专业实验课。学生需要掌握多门专业基础知识,包括农村统计学基础知识、 农(林)业企业经营管理学基础知识、农产品市场营销学的基础知识等。可见,本课程涉及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多,具有多元性。
(三) 适时性
随着我国“三农”政策的日益完善与落实,农经专业的实验课必须紧跟国家的经济政策、方针的调整。农经专业的实验课通常在理论课结束后开设。教师需要结合我国农村当前的经济形势、现行的经济政策,编制新的实验资料,使学生利用学过的农村统计学、农村财务管理学、农(林)业企业经营管理学等多门专业理论知识解释当前的涉农经济政策,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因此, 农经专业实验课具有适时性。
三、农经专业实验课实施“协同式”慕课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 在线练习与课堂练习相结合
农经专业实验课以业务操作练习为主。在“协同式”慕课教学模式下,农经专业实验课中的练习活动可以采用在线练习与课堂练习相结合的方式。由于农经专业实验课具有实践本位性的特点,单纯技能性的练习适合在线做, 模拟岗位性的练习适合课堂做。针对单纯技能性的练习,教师可以将实验教学案例、实验练习题、学习任务单等,上传到慕课平台,学生进行在线练习,教师在线指导实训。模拟岗位性的练习可以在实验课堂上进行,教师应当现场指导实训,将学生分为6~8人一组,模拟企业实际工作环境,设置农业企业法人、农产品营销经理、会计核算员等岗位,然后引入与农(林)业经济管理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工,依据所在的岗位,进行手工业务练习。
(二) 在线答疑与课堂答疑相结合
在“协同式”慕课教学模式下,针对学生在业务操作练习中的提问,解答疑难问题,需要兼用在线答疑与课堂答疑这两种方式。教师可以创建在线答疑区,不限制注册人数,学生可将疑难问题提交到在线答疑区,向老师或同学求教。答疑的过程不再是由教师主导,而是集体式、开放式的,问题也可以由在线的同学代为解答,此外,还可以借助微信群、百度贴吧等与学生互动答疑。针对在线答疑不能解释清楚的实验问题,可以在课堂上面对面地由主讲教师讲解,也就是借助课堂答疑方式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
(三) 在线讨论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在“协同式”慕课教学模式下,农经专业实验课中的讨论活动可以采用在线讨论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式。由于农经专业实验课具有适时性的特点,实验课教师可以创建在线讨论区,上传有关农业发展趋向、农村民生等经济发展热点问题的资料,以供师生进行学习讨论,教师或相关成员要定期登录讨论区,及时关注讨论情况,发表导向性见解与评论。在线讨论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可以进行,非常便捷,即使实验课结束了,学生可以借助慕课平台上的讨论区,继续提问、交流。但这一方式缺乏师生情感的沟通,教学导向不够明显。如果适当采用课堂讨论方式,由于教师在课堂讨论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组织学生积极发表意见,是学生学习的激励者、启发者,能够有效地为学生进行探索与创新,提供正确导向。
(四) 在线测试与课堂测试相结合
在“协同式”慕课教学模式下, 农经专业实验课考评需要以课堂测试为主,辅以在线测试。慕课教学平台提供了在线测试功能,借助本功能,可以帮助学生在线进行实验项目的练习,帮助学生增进对所学内容的掌握。实验课结束后,要求学生对全部实验项目的训练情况进行总结,完成实验报告并提交到网络上。“协同式”慕课教学模式需要同时选用传统的课堂测试方式,在课堂内安装监控设施,同时,组织教师现场监考,针对考试中的舞弊行为,采取严格的处罚措施。将学生的实验报告成绩、在线测试成绩以及课堂测试成绩按照合理的比例进行汇总,得出学生的实验课成绩。
基金项目:教育部教学改革与质量建设研究项目“基于‘协同式’慕课教学模式的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实验课程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NJX1529)。
[关键词] 土地 农业 经营
[中图分类号] S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2-0076-03
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的关键核心是适度规模经营,通过适度规模经营,能达到优化配置农业生产要素的目的,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近年来,中枢街道立足于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结合农业产业发展现状,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措施适度规模经营,有效利用并优化配置了土地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土地使用效益,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中枢街道作为全县农业经济的龙头乡镇,肩负着如何盘活有限的土地资源和农民收入,增强农业效益的重大使命,因此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的实现方式和途径,促进中枢街道土地规范、高效流转,开发利用好土地资源,对加快中枢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中枢街道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中枢街道地处陆良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全街道总面积82.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3000亩,辖有19个社区居委会。2012年末全街道总人口146168人,农民人均纯收入7980元。近年来,中枢街道紧紧围绕建设国家新农村建设示范区、滇东最具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中心、曲靖城乡一体化的典范、陆良率先发展的先行区四大目标,积极争取项目强基础,发展现代农业。通过多年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将中枢街道四河、大泼、茶花、中纪、盘新等社区农田建成“田成方、路相通、沟相连”田园化高标准高稳农田,解决了内涝,提高了土壤肥力,增加播种面积,挖掘农业潜力,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奠定了良好基础。中枢围绕“万亩蔬菜、万亩红提、5000亩林果、5000亩蚕桑”的发展目标,重点打造万亩优质蔬菜示范园、打造万亩优质蔬菜示范园,并积极规划发展高原特色优质蔬菜,成立了陆良瑞丰蔬菜专业合作社,引进了云南曙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建高原特色万亩优质蔬菜示范园。
二、我街道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的主要做法
1.多措并举,引导农民流转
一是大力扶持农民就业。通过各类形式的技能培训,把一批有知识、有技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街道从事二、三产业,让农民自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土地逐步向种田能手集中,为农业规模经营提供了前提。二是引导农民自愿流转。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让农民了解土地流转政策,解除后顾之忧,放心流转,放心从事二、三产业。遵循“坚持条件,积极引导,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大胆探索,形式多样,逐步规范,不断完善”的工作方针,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推进农业规模经营。
2.建立科技样板,推广良种良法
中枢街道以科技发展农业为支撑,每年都建基地举办样板,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大力推广优良品种,采取了以科技示范户,先进实用技术培训为关键措施,采取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配套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培训推广方法,提高实用技术推广应用效率及科技入户率。如2005年,实施“十五”水稻科技攻关,引进了水稻新品种,2008――2009年连续两年实施了农业部万亩水稻高产样板,单产提高。依托良好的水资源,从武汉引进新的优良藕种,发展种藕基地,比水稻、成品藕经济收入都高,依靠思想及科技提高亩产值。引进甜脆豌豆新品种,种植菜豌豆,发展达3000亩,促进农业优质高效发展。
3.典型示范,加快传统农业向精品农业发展
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探索,创新思路,大胆引进红提葡萄在四河试验示范种植,引导农民种植优质红提葡萄,四河鲁昌村70%,规模成片种植,成为当地农户主要经济收入。由于经济效益可观,科技措施到位,红提葡萄业已发展达10600亩,实现了“要我做,变成我要做”。此种方式促进了特色产业规模发展,?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普遍认为农业高风险、低收入产业,不值得资金投入,只要肯思变谋发展,也能在土地挖出“金”来,让有资金的肯出资,有技术的人肯出技术,谋发展。在中枢街道农业发展不能靠扩大外延,只有挖掘土地潜力,实施精耕细作,提高亩产值,实现农业优质、高效益,引导了益传统农业向精品农业方向发展。
4.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规模经营,设施农业是一大制约因素。多年来,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阎芳桥粮食安全示范项目等项目,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尤其是2008―2009年实施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引导支农资金统筹支持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一是改善了水稻核心区的水利建设,并结合产业发展状况,改善了葡萄、蔬菜、桑园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为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依托龙头,调整产业结构
中枢街道依托龙头,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壮大产业规模,形成产业链条,引导企业资金参与和带动农业规模经营,促进农业产业聚集和规模经营。中枢街道采取了此种方式,成功发展蚕桑业,现有桑园6000亩,成为中枢街道主导产业。
6.促进小额信贷资金向农业倾斜
积极引导农村小额信贷资金向农村倾斜,向种养大户倾斜,积极创新信贷担保体系,促使金融部门加大对农业产业的扶持力度。我们采取多咱担保的形式,扶持种养大户,能手。如食用菌、草莓大户。
7.引导农民合作,促进风险集中化解
严格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农民的首创精神,以现有产业为基础,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开展合作经营,发展以农民协会为主要形式的农民专业协会组织。目前,全街道共发展各类专业协会组织6个,参会会员达到500多人,改变了过去小农户抗衡大市场的局面,增强了农户抵御技术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为农业规模经营提供了保证。
4.土地流转条件不成熟。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受让方往往要求地块相对集中、面积足够大,有流转愿望的农户所承包的土地往往面积少、地块小,"插花田"多,要实现土地的集中连片,有赖于承包土地的农户一致同意,而农户间的情况千差万别,有的愿转出,有的不愿转出;有的愿长期转出,有的只愿短期转出,意见很难统一,这些客观因素使那些有流转愿望的农户难以实现其土地的流转。
六、利用土地资源,加快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的思考与措施
1.加大土地流转力度,维护农民利益,发展农村经济。对村民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及国家对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宣传,让农民群众了解自己在土地使用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认识和掌握农村土地流转的原则、方法和方式,提高科学推进土地流转的能力,积极而又稳步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土地流转,要在不改变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继续稳定,实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使用权的分离,放活土地的使用权,确保农村土地流转按照有利于促进“三农”发展,有得于农民增收的预期目标顺利进行。
2.自觉维护国家整体利益,不改变流转土地用途。在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中,正确把握和科学处理好农村发展与保护耕地的关系,正确处理和科学把握好追求地方政绩与贯彻基本国策的关系,切实有效地防止流转土地转作它用。通过积极强化流转土地用途和审查把关、监督检查措施,有效地防止改变耕地用途的行为发生,确保耕地总量不变,促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蓬勃发展。
3.规范、有序地推进土地流转。加强干部的政策法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解决土地纠纷的能力,特别是加强对各村村干部的培训和指导。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的各项制度,强化土地流转信息服务,规范土地流转合同管理,明确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落实违约责任,避免因土地流转合同不规范、流转主体错位等原因产生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的纠纷,建立健全农地流转合同制度、交易登记制度、公证制度、纠纷仲裁制度,明确流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协调化解农地流转纠纷,规范流转程序,对农地流转和程序、流转合同的合法性进行监督,保护农民利益不受损害,确保土大户进行流转,投资主体以种养大户、专业能手、工商企业和农技人员为主,从而改善农村种植结构、发展规模经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地流转有序进行;引导农民将自家手中的零星土地向种植。
4.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业以多种形式参与土地流转,实行基地化种养,推进标准化生产,发展产业化经营,实施社会化服务。通过这些积极的流转形式,有效促进农村土地集中规模经营、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实现农民利益长久化、最大化。
5.高效开发利用流转后的土地。将土地流转与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相结合,与技术创新、科技进步相结合,与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相结合,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相结合,实现农村经济跨跃式发展。
6.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布局,加快基地建设,形成以无公害蔬菜、水果等特色为主的规模生产基地,建成集示范培训、科技创新、生态观光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积极发展“公司+企业+农户”等多种形式龙头经济,开发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有区域化特色的名特优新农产品,实现土地经营权流转,达到规模经营的目的,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7.提高土地流转的成功率。建立流转服务机构,发挥村集体的中介作用,为农地流转提供作息、中介、登记、公证等服务,及时了解本村可流转的土地资源和需要土地农户的情况,在双方协商同意的情况下,发挥中介组织作用,切实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达到土地流转双赢的目的。
8.强化政策支持,着力解决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切实做好农村征地补偿费和青苗费的分配工作,强化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城乡一体化就业服务,积极与占地企业协?商,解决农村占地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在流转地区逐步建立和推行农村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激发农民参与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
9.按照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的规划,在有限的土地上发展规模集中种植养殖业。采用租赁、承包等形式集中土地,发展集示范展示、种苗繁育、精品生产、科技培训、旅游观光为一体,具有示范、孵化、科技成果创新、辐射带动功能的农业科技成果示范基地、农畜优良品种繁育基地、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科技人才培训基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基地,逐步改变农业生产,降低成本,提高产出率。
10.以产业化经营为切入点,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坚持“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合作经济组织原则,大力发展农村协会经济组织,充分专业协会组织的作用,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开拓市场的竞争能力,着力培育一批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形成适应市场需求的名优产品和优势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参考文献
[1]王金堂. 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困局与解破[D].西南政法大学,2012.
论文摘要:根据农林业的特点及其差异特征,提出了高等林业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对象主要是林业行业经济管理型人才、林业经济管理研究型人才和新型林业经营者3种专门人才,与之相对应,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农林业经济理论和政策、资源与环境、企业经营、基础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以及农林业技术与实践课程5大课程模块。另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更应该偏重经济理论课程的设置,而高等林业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侧重资源与环境理论课程的设置。
当前,中国正面临的是一个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技术结构、城乡结构快速变化,全球化和多样化的速度与程度不断提升的社会。对此,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对在教学领域中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第一强调就是“树立人才培养要更加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3结合’的人才培养道路的思想”。为满足社会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高等林业院校根据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农林业经济管理教育工作者,在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层面上的改革作了许多有益探索。这些研究大多是将农林业作为一个产业看待,多侧重于微观管理方面对农林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改革进行探讨。尽管有的考虑了农林业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将农林业作为一个公益事业部门的角度来考虑农林业经济管理专业改革,但没有将农林业自身的特点、农业与林业的差异从理论上加以澄清;有的没有将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之间的关系阐述清楚;有的没有将所提出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课程设置;有的则将农林业的生态和社会效益相关的课程作为一般的选修课程加以设置,没有能够突出农林业在改善和优化环境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本研究试从林业经济转型的需要、农林业的特点及其差异性这一角度,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改革作些粗浅的探讨。
1改革的依据
1.1林业经济转型的需要
伴随着《物权法》的出台,以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为主体的林业经济改革的不断深人,中国林业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重要时期,围绕着农林业生产经营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林业经营格局正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具体而言:首先,在林业生产经营方式上,开放的和实现产供销、林工商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尽管还不普及和不成熟,但已略显端倪。其次,林业经营的资源和要素的配置组合部分地实现了市场调节,仍带有很强计划经济色彩的林地和林木这2个主要的生产要素正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深人将向以市场调节为主转变,具有一定规模的微观林业经济组织的形成正方兴未艾。第三,无论是林业物质性产品,还是林业公益性产品,尽管都还是供应短缺条件下的数量型林业,但社会对公益性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第四,林业生产结构仍然是以木材产品为主,非木材产品的比重不大。尽管在现行经济核算体系下,森林的多功能价值许多还难以得到补偿,但国家对其价值再现的投人逐年增加。第五,林业经济增长还主要依靠土地、气候等自然力、劳力、资金等物质要素为主,技术和信息等现代物质要素的贡献偏低。第六,林业发展主要面向国内市场,但是,越来越受到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的约束和挑战,市场竞争将愈趋激烈。第七,林业从为工业作贡献转向工业反哺林业,物质技术装备和资本有机构成逐步提高,林业综合实力将不断加强。
林业微观经济组织的大量涌现及其规模化经营将是今后林业经济变化的主要特征及其发展的主要方向。具体而言:首先,随着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小型国有林业企业将转制于民营、私营及合作经营等。其次,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户自主经营意识的提高和各种社会力量对林业经营的参人,他们根据各自拥有的生产要素及资源优势、个人特长及市场需要,不断调整与寻求适合自己的主导产业及经营门路,从而使原来基本类同的生产经营农户或其他从业者,逐渐发生了从业分离,专业分化,形成了各种类型的专业化或各有侧重的户营经济或小型风险企业。诸如造林大户、果园大户、苗木大王、花卉大王、药材大王、食用菌大王乃至各类养殖大户、森林人家、木材加工大户、木材及林产品流通大户、服务大户等各种类型专业大户的出现,同时又带动了其他农户的从业分化。把在这一形势下涌现出来的下乡创业者或规模经营的职业经理人、中介组织的经营者(经纪人)、林产品的流通业者等专业性人才称之为新型林业经营者。他们与以家庭承包责任地和自留地为主要劳动对象、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家庭承包地的劳动产品及其劳动力的输出为主要收人,以传统经验为主要技术手段、以广种薄收的粗放经营为主要经营方式、以简单再生产维持家庭生活为主要经营目标等传统的林业经营者有着本质的不同。再者,随着石化资源等非再生性资源的锐减和生物科学技术的突破,以植物性资源为主的绿色产品、可再生资源的规模性生产和产业化开发与利用将成为21世纪的新兴产业,这一新兴领域的风险企业将迫切需要具有生物知识和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及意识的企业管理者和创业者。这些新型行业的经营者将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重要培养对象之一。
1. 2农林业的特点及其差异特征的客观要求
与工业等其它行业相比,农林业的生产和经营中实际使用的技术含量不高,受自然力的影响和空间条件的约束,生产的可控制程度不高,限制了农林业的大规模集中决策、集中生产和集中交易,难以形成生产的标准化、规格化和定量化,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也不高,在目前技术水平条件下,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和营林业不可能像工业一样做到精确的企业化的管理。在现实中,农林复合经营仍是农户经营的主流,微观经济组织的管理是以承包或租赁经营为主要手段而展开的。因此,对农林业的经营组织的管理应该主要是依靠经济和法律手段实行宏观调控。一般而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以基础经济理论和专业经济理论方面的课程为主,侧重于经济知识方面的学习。
另一方面,由于农业和林业在生产经营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作为高等林业院校和高等农业院校的农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其原因:一是林业的生产周期比农业更长。农作物一年可产出2 —3茬,甚至可连续产出,投人能及时得到回报;而林木生长最短也要五六年,有的长达四五十年,付出的劳动一般要几年或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得到收益。农地的收获主要反映投人的劳动,而林地的收益主要来自于地租。二是与农业相比,林业在资源使用和产权交易上具有更强的经济外部性。在国民经济部门中,农业和林业与生态系统的关系最为密切。与农业相同,林业的生产过程中生态系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森林是陆地上生态系统的主体和基础,森林的生态功能是农作物所远不能及的。在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下,森林生态效益基本上不能实现内部化。三是由于森林具有生态和社会效益,致使林业生产经营上受到了较大的限制。按现行的国家政策,流转后的农地可以在大农业的范畴内进行多用途变换,受限制的程度相对较小;而商品林地却只能进行林(竹)木的培育,林地的性质不能改变;至于生态公益林还有更为严格的林种和树种限制,在采伐上也只允许抚育性采伐和更新性采伐。四是与农业相比,林业生产更需要一定的生产经营面积以达到适度规模经营。林业生产活动也是通过利用有构造的生命自然力进而利用其他自然力的活动,在森林培育上需要形成一定面积以构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环境,一方面有利于林木的生长,另一方面有利于森林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发挥;在采伐利用上也必须考虑到这一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形成。这既有经济上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林业生产经营特性上的需要。五是森林的可逆性低。即破坏容易,恢复难,农作物1茬失败可在第2茬恢复,而林木则要花一个轮伐期的时间,而且难于看护管理,如果立地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造成林地的石漠化或沙化,则林地森林植被难以恢复或永久不能恢复,这就要求高等林业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设置资源与环境方面的课程。另外,在目前农林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条件下,农户的农林复合经营这一状况不可能有较大的改变。但是,林区的农业生产活动仅仅是为改善其自身生活为主的行为,而非其主业。对此,与高等农业院校相比,高等林业院校的林业经济课程更侧重于森林资源培育、利用、保护和林业产业发展的问题,而农业经济课程应侧重于农户经济和农户经营管理上。
2培养目标的确定及课程体系的设置
2.1培养目标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林业的生产经营结构和社会对林业的需求也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对此,社会对农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主要需要应该是:林业行业经济管理型人才、林业经济管理研究型人才和上述的新型林业经营者等3种人才。具体而言:林业行业经济管理型人才主要是指掌握一定的经济和管理基础理论,熟知国家林业经济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将来主要从事林业行业管理的专门型人才。林业经济管理研究型人才主要是指熟练掌握经济和管理基础理论,了解国家林业经济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将来主要从事林业经济管理理论与政策研究的专门型人才。新型林业经营者主要是指掌握经济基本理论和企业管理知识,了解国家林业经济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将来主要从事农林业关联企业管理的专门型人才和农林业关联企业的创业者。
因此,高等林业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可设定为:以森林培育专业为依托,着重培养具有系统的经济科学、管理科学、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具有经济意识、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接受调查、规划、技术经济分析、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农林经济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区域经济发展与规划、政策研究等方面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农林企业、工商企业、非营利组织、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行政管理、企业管理、政策研究、区域发展规划与设计等方面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2. 2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对课程体系的设置做一个粗略的划分,即将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内容分为基础经济理论与管理理论、农林业经济理论和政策、资源与环境、企业经营和农林业技术与实践课程5大模块。其中,农林业经济理论和政策、资源与环境和企业经营这3大模块是与所培养的3类人才相对应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模块。具体而言:基础经济理论与管理理论模块包括微观与宏观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管理学原理,财政与信贷,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管理心理学,博弈论,经济法等。农林业经济理论模块课程包括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林业经济学,政策学及农林业政策,农户经济学等;资源与环境模块包括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与管理学,环境经济与管理学,生态系统管理,林业与环境法学等;企业经营模块包括创业学,财务管理,农户经营学,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等。农林业技术与实践课程模块包括农林学概论,森林经理学,财经应用文写作,社会经济调查,专业认知实习,专业调查实习,专业课程实习和综合实习等。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应用型的学科,学生必须了解农林业的一般技术和生产过程,应以农林业技术概论教授为主,加大实习的比重,使学生掌握农林业的基础技术知识。其次,对于一些不成熟的课程的教学(如农林业企业的创业学),可通过一些影像、照片、案例等教学手段来实现和提高教学效果。另外,目前各高等林业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招生普遍减少,许多只招收一个专业班级,建议本科生试行导师制,让学生参加老师的科研课题,加强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等。
[关键词] 食用菌 高科技 产业链 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 S64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2-0058-01
中国大农业的发展是三色农业,即绿色农业(果蔬),蓝色农业(海产)和白色农业,而白色农业,就是我们的食用菌农业,它不仅能解决人们生活所需要的蛋白质,而且还能用于医药上,解决与人们生命相关的重大疾病问题。近年来,我国市场上对食用菌的需求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广大消费者对这种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的食材赞不绝口,面对一片大好的市场前景,食用菌产业需要在保证食用菌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增加食用菌的产量,满足市场需求,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在此基础上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食用菌及其产业的深入认识
1、食用菌的认识
1.1食用菌,在学术上,是可供食用的蕈菌;蕈菌,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组织的高等真菌的类总称。目前,我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其中,大部分菌类适宜生长在温暖潮湿的地方,我国南方地区就是发展食用菌产业的理想地域。
1.2食用菌的价值体现在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两方面。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其含量是一般蔬菜和水果的几倍到几十倍,含有多种维生素,脂肪含量很低,约占干品重量的0.2%-3.6%,富含多种矿质元素:磷、钾、钠、钙、铁、锌、镁、锰、等及其他一些微量元素。食用菌的药用保健价值有以下几点:第一,抗癌作用:食用菌的多糖体,能刺激抗体的形成,提高并调整机体内部的防御能力。能降低某些物质诱发肿瘤的发生率,并对多种化疗药物有增效作用。此外栗蘑中富含的有机硒,可作补硒食品,若长期食用,几乎可以防止一切癌变;第二,抗菌、抗病毒作用;第三,降血压、降血脂、抗血栓、抗心律失常、强心等;第四,健胃、助消化作用;第五,止咳平喘、祛痰作用;第六,利胆、保肝、解毒;第七,降血糖;第八,通便利尿;第九,免疫调节。
2、食用菌产业的现状
发展食用菌产业是非常有前途的致富途径,具有“短、平、快”的特点,经济效益好,是农民增收的一条新路子,我国南方的菌农率先转变思想,树立起食用菌是“小作物大产业”的认识,利用南方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有针对性的开展生产。
温暖湿润的南方环境适合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主要是通过两条途径:一是野生资源的保护和人工促进野生食用菌繁殖生长,即在野生竹苏多发地区,加强对野生食用菌生长竹林环境的保护,防止人畜践踏林地,有条件时给林地添加必需的养料,促进野生食用菌繁殖生长,这是一种简便,有效地获得优质食用菌的一种生产方法;二是人工栽培,包括室内床式、盒式栽培、室外畦式、坑式栽培及温室大棚栽培。食用菌栽培选择优良菌种非常重要,这对食用菌的品质风味和营养含量有着重要影响,较高的市场价格会带来较高的利润;人工栽培虽然在一开始较难掌握,但经过了长期的养殖,使得食用菌的栽培简单化、管理较系统化,产量也比较高,风味稍有不及野生食用菌,然而价低廉的价格也获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目前,在我国市场上南方地区所产的食用菌占据了大半江山,其生产技术、工艺,产业链的管理也较为合理,但仍然欠缺一定的农业科技的注入,管理的科学性,相信在加强食用菌产业的农技后,该产业定会不断发展壮大。
二、食用菌的农业科技
在当今科技化生产的时代,农业科技的投入比重往往会影响到农业收入的高低,同时也是衡量该产业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传统食用菌产业当中,我国南方的菌农,在生产技术方面已经日趋熟练,但是很难达到新的突破,所欠缺的就是农业科技的投入。众所周知,福建古田所生产的银耳和香菇驰名全国,其所依托的技术支持就是来自福建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及福建省的高等农业院校,如福建农业大学。农业科技的投入,有利于食用菌产业链的紧密化,加强各个环节的联系;有利于突出各个不同地域的特点,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有利于对食用菌的质的提升,在提高产量和质量方面有着明显作用;有利于该产业的规范管理,能够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也有着重要意义。
在生产的各个环节,增加科技投入的比重,利用科技可以科学合理的选用适宜当地栽培的优良菌种及其优良菌种;增加农机设备的投入,机械化、专业化的生产;使食用菌的生产从季节性转向全年性,栽培从平地转向立体化生产;在温度、水分、通风、肥料、病虫害、设备等等,各方面的技术投入,对食用菌的质量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注重调研当地生产原料,加强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新技术的应用必将推动该产业的进步。
三、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农技发展的建议
加强农业技术在食用菌产业的推广,提高广大菌农的专业技能和科学知识。着力研究无公害、绿色、有机的食用菌,并加以推广。定期开展专业技术人员与菌农的经验技术交流会,推广技术,普及经验。将网上资源和销售平台与广大菌农紧密联系,在产、储、供、销这四大环节努力做到灵活机动。建设食用菌生产标准园,并宣传环保意识,自行建设“清洁田园”。在生产因素和市场调查方面也要加强技术的投入。根据南方各地的气象条件,能否生产,生产原料和来源是否合格,价格高低,距市场的远近,土地情况,劳力资源是否充足,及各个方面的生产要素,综合以上情况来确定生产与否;在食用菌生产之前,需要做好市场调查和生产因素的调查,而后科学分析调查情况,核算成本,对市场有所预期,计算出大致成本和收益,再开始生产。
四、结语
食用菌的市场前景广阔,我们应该不断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寻找对适合本地的品种和技术,摸清产品的销售行情,紧盯国内外市场,扬长避短,实现增质增产增收,走出一条以高科技为基础,以食用菌产业化为中心的新型食用菌产业链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魏艳骄.河北省平泉县食用菌产业化发展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32)
[2]. 林惠娟.福建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福建农业科技.2012(08)
[3]. 广忠勇;陈朋;严晓娟;郭天力;胡先望;梁宁.甘肃康县野生珍稀食用菌资源应用开发前景与展望[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03)
【关键词】高职考生 就读学校专业 影响因素 调查 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C-0039-04
开展高职考学生选择就读学校和专业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可为学校进行特色办学、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招生宣传等提供依据。本文试基于对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11级新生的问卷调查,对影响高职考生选择就读学校和专业的因素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五点启示。
一、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调查问卷设计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被调查学生的基本信息,主要是想获取学生性别比例、来源乡村与城镇比例、农业户口与非农户口比例等方面的数据资料。第二部分是学生选择就读院校与专业倾向的内容,主要是想获取学生了解学校的途径、选择学校和专业的考虑因素、选择专业所咨询对象、对就读专业可从事工作(职业)的了解程度、对专业就业前景看法、否考虑重新选择就读专业等方面的资料。
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为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11级新生,共发放问卷2543份。回收的问卷情况如表1所示。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的构成
参与调查学生1927人,其中,男生870人、女生1057人,男女生比为9:11,与2011级全体学生的男女比9:10接近。来自乡村的学生1525人,占79.2%;城镇学生405人,占20.8%。农业户口1562人,占81.1%;非农业户口365人,占18.9%。
从学生来源来看,80%学生来自乡村,81%学生为农业户口。这与该校是广西唯一一所农类高职院校有较大关系。农类专业是该校当家专业、品牌专业,农类专业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想学农考生自然把该校作为首选学校。
(二)关于学生了解学校途径的调查
对于学生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学校的问题,设置了13个选项,可多选。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从结果看,学生了解学校4种主要途径依次是:《高考指南——招生计划篇》一书、招生考试院网站、学校网站、学校招生宣传册。而通过报纸、参加招生咨询会、学校到中学宣传、电视4种途径了解学院的比例最小,均不足2%。
《高考指南——招生计划篇》一书是广西招生考试院编印的,专供考生填志愿用,考生人手一册。从该书了解学校招生情况既准确可靠又便利。当今,网络已十分普及,不论城市还是乡村,人们上网十分方便,网络是人们获取信息最快捷的途径之一,广西招生考试院网站具有较高权威性和知名度,当然成为考生和家长了解招生学校的主要途径。另外,考生和家长对想报考的学校都会到学校网站去了解情况。现在,普通百姓很少订阅报纸,加之从报纸中查找信息不够方便,自然而然,通过报纸了解学校的人就少了。招生咨询会上来的多数是名牌本科大学,本科以下分数的考生一般不去这种咨询会;招生院校到中学去招生宣传通常是在高考前,学生正处于复习备考紧张阶段,还无心关注招生院校。
(三)关于影响选择就读学校因素的调查
对于选择就读学校是基于什么考虑的问题,设置了7个选项,可多选。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
结果显示,48.4%学生看中学校“专业优势与特色”,34.4%学生看中“学校地处南宁市内”,28.2%学生出于“父母亲友的建议”,仅有7.7%学生看中“生活条件”,有7.0%学生是基于其他原因(主要是高考分数限制、个人兴趣、学费较低等)的。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广西唯一一所以农类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农类专业数和学生人数均占50%多,“农”字特色鲜明,专业优势突出,大部分教学改革成果和科研成果是与农相关的,农类专业的社会知名高,影响力大。另外,大家都向往到城市里读书,学生和家长都把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作为主要考虑因素之一是情理之中的事。现在的考生家长大多数40岁左右,文化教育程度较以往的家长高,对子女读书和将来的出路有较多考虑,影响子女选择学校的作用自然就增大了。仅7.7%学生看中“生活条件”,这一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选择学校时是很理性的,目的明确,即来学校是为了读书,而不是来享受生活。
(四)关于影响选择专业因素的调查
对于选择专业是受什么因素影响的问题,设置了11个选项,可多选。调查结果如表4所示。
从结果看,有53.8%的学生把“将来的工作(职业)”作为考虑因素,有53.3%的学生把“自己的兴趣爱好”作为考虑因素,有45.3%的学生把“就业前景”作为考虑因素。这说明大部分高职生选择专业有明确的职业倾向性和目的性,同时把个人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考虑。值得注意的是,有19.3%的学生把“有利于自己将来创业”作为考虑因素,这说明一部分高职生有创业意识,这可能受当前就业形势、家庭自有实业(生意)和个人理想等的影响。有11.3%学生把“专业热门”作为考虑因素,说明大多数高职生在专业选择方面是比较理性的,知道就读高职院校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五)关于选择就读专业所咨询对象的调查
对于学生选择就读专业时会向什么人咨询,找谁商量的问题,设置了7个选项,可多选。调查结果如表5所示。
结果显示,在选择就读专业时,56.8%的考生会咨询父母亲友,28.5%学生会咨询同班或同届同学商量。父母亲友、同班或同届同学都是考生身边的熟人,无疑是比较值得信赖的。多数考生父母40岁左右,有一定文化程度,对子女将来的职业、出路有较多的影响。再者,从尊重父母、争取父母支持的角度考虑,考生也需要听取父母的意见。有23.8%的学生自己拿主意,说明高中毕业生是有一定的个人主见的,当然也可能与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低等背景因素有关。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招生学校老师或同学熟悉情况,学校也开通了咨询电话和网络,但可能存在陌生、联系不够便利等诸原因,选择咨询想报读学校的老师或同学的人数不多,仅占14.2%。
(六)关于对所选专业可能从事哪些工作的调查
对于学生填报专业志愿时,对所选专业毕业后能从事哪些工作是否了解的问题,设置了5个选项。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学生填报专业时对于毕业后可从事哪些工作是有一定了解的,其中,比较了解和很了解的人达25.3%,一般了解的人达47.2%。这与“大部分高职生选择专业有明确的职业倾向性和目的性”的结论是相一致的。了解较少和不了解的人占27.4%,表明有1/4的学生在填报专业志愿时存在盲目性,没有明确的职业意向性。这与近3年来每年新生入学时都有300人左右要求调换专业的情况基本一致。
(七)关于对所读专业就业前景看法的调查
学生对所读专业的就业前景看法的问题,设置了5个选项。调查结果是:选择“很好”227人,占11.8%;选择“比较好”913人,占48.3%;选择“一般”726人,占37.7%;选择“不好”43人,占2.2%;选择“很不好”18人,占0.9%。如图2所示。
从调查结果看,选择“很好”、“比较好”的人占59.2%,表明近六成的学生对所读专业就业前景充满信心。选择“不好”或“很不好”的仅3.1%,表明对将来就业前景担忧的学生为少数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生填报专业志愿时,对有关专业作了较多的思考和判研。
(八)关于是否考虑重新选择专业的调查
对于是否要重新选择专业的问题。有1699人选择“仍选现读专业”,占88.2%;有228人选择“另选其他专业”,占11.8%。另选的其他专业主要是:管理类、园林园艺类、计算机类、畜牧类、建筑工程类、机电汽修类;另选其他专业的理由主要集中在个人兴趣和就业前景两方面。
这一结果符合2011年该校实行第一专业志愿录取的做法,除补录的少数学生外,学生专业志愿满足率达100%。
四、几点启示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和分析中,可得到如下五点启示:
(一)优化招生宣传策略,提高宣传效果
1 招生宣传途径与方式。应将《高考指南——招生计划》一书、自治区招生考试院网站、学院网站、《学院招生宣传册》作为招生宣传的主要途径。尤其要加强学院网站建设,网站要图文并茂,全面展示学校人才培养水平、办学成果、办学特色、优势特色专业、就业工作成效等;抓住考生关注的问题精心设计制作《学院招生宣传册》。另外,可适当减少在报纸登广告、参加招生咨询会、考前到中学宣传、电视广告等方面的投入,以节约宣传经费,以较小投入获得较大收益。
2 招生宣传对象。除针对考生进行招生宣传外,要重视对考生家长的宣传工作,让家长了解学校、熟悉学校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家长对考生选择学校和专业的影响作用是不可低估的。19.5%的学生通过家长亲友了解学校,28.2%的学生选择学校是听从父母和亲友的建议,56.8%的学生在选择专业上咨询了父母和亲友。
(二)注重培育优势专业,形成鲜明特色
好比是企业的主打产品,优势专业是支撑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拳头产品”,也是区别于其他高职院校并形成鲜明办学特色的重要标志之一。高职院校要科学地规划专业的发展,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要找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位置,培育优势专业、特色专业,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形成专业优势和办学特色,成为支持地方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人才培养摇篮。
(三)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打造优良环境
作为育人场所,学校的硬件设施、环境条件也十分重要。既要加强实训基地、教学仪器设备的建设,又要加强生活、学习环境条件的建设,给师生营造一个环境优雅、设施设备先进、文明和谐的大学校园,使师生在校园内能开心生活、愉快学习和工作。
(四)加强新生专业教育,帮助了解专业
作为职业教育,应该让学生一跨入校园就有一个较强的职业意识和明确的职业目标。开展新生专业教育无疑是帮助新生及早全面了解所学专业,包括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要求、毕业后能从事哪些工作(职业),就业方向如何等内容,树立学生专业思想、明确学习目标的有效措施之一。前述调查结果显示,有四分之一考生在填报专业志愿时存在盲目性,没有明确的职业意向性。据调查,88.4%学生认为经过新生专业教育后对所学专业有了进一步了解,43.9%学生认为对所学专业有较深入的了解。因此,要把新生专业教育作为学生跨入校园艺的第一课来抓好,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所学专业,确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和学习目标。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发展前景;研究探讨
农业机械是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农村繁荣的重要载体。所谓农业机械化,也就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经过程。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并把这项工作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可见,只有不断创新工作理念,拓展工作思维,充分提高对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农民落后的生产环境,使他们真正享受到现代工业文明的成果。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在本文中分析了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下一步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前景,希望对我国未来农业机械化发展有所借鉴帮助。
1.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农业机械整体发展水平低
从当前我国农作物机械化程度来看,小麦生产基本已经实现了机械化,但水稻、玉米等作物的生产机械化水平还比较低。很多地区拥有较多的小型农业机械,动力很小,新技术的农业机械没有完全普及开来。其中,拖拉机、三轮农用车作为目前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农机,在农村、农民的普及面较广。但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农机结构的不合理性日益显现,也就是动力机械配套的比例比较低。同时,农机化发展也存在着地区的不平衡性,经济发达地区的机械化程度较高,但是边远山区的机械化程度还比较低。这也是制约我国农机整体发展的一大瓶颈。
1.2农业机械设备陈旧老化
目前,农业机械的陈旧老化也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一大难题。我国农民多是小规模家庭经营,农民的购买力相对不足。农民手中现有的农业机械比较陈旧老化、技术状况差、生产效率低,新型农机十分匮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现代农业快速发展,阻碍了农机化发展进程。这就要求我们要采用正确的发展战略,合理选择农业机械,优化机械化各个环节,借鉴先进经验,集成有关技术,在农业机械的管理、推广方面进行创新,尽快改变农业机械陈旧老化的现状。
1.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慢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正在从粮食生产机械化向效益农业等领域拓展迈进。同时,原来以产中为主,而目前则向产前、产后环节延伸。在这种情况下,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先进新机具、新技术满足不了农民要求,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太少,个别领域甚至是空白,这也不适合新时期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1.4农机管理和服务水平较低
虽然我国近年来农业发展水平日益提升,但农机管理和服务水平显然跟不上农业发展要求。当前,我国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很少,合作社经营耕地比较有限。此外,农机服务市场还不够健全,市场化程度比较低,没有实现规模经营。农机服务组织相对薄弱,经营机制比较松散,专业化、社会化、现代化服务程度比较低。近几年农民自发组织的农机合作社,发展资金缺乏,诸多合作社存在机具不配套、建设不标准、管理不规范、功能不完善、经营没效益、发展没后劲等问题。所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农业机械应运而生,而能够掌握运用的农机从业人员少,农机管理、服务、监督工作都有待进一步加强。
2.下一步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前景
2.1农业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逐步建立
在下一步的工作进程中,建立起农业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是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的有力举措。在创建农业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过程中,要着力引进先进、高效的新技术、新机具,逐步形成合理高效、节能低耗的科学机具结构,实现农业发展全程机械化,从根本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建设农业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进而引导农民使用先进适用的农机,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集约化水平,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农产品竞争力。
2.2农业机械与农业结构调整更加配套
随着未来农业机构的进一步调整,要进一步拓展农业机械化服务领域,调整优化农机化结构布局,加快农业机械化推进步伐。要全面优化大中型机械与小型机械的比例,动力机械与配套机械的比例以及种植业机械与其它行业机械的比例,以此优化农机结构,提高农业作业效率。同时,要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地方特点和产业特色,合理进行农机发展布局,努力形成区域发展优势。要把农业机械化产中环节利用向产前、产后利用延伸,从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延伸,从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进程。
2.3农机服务产业化、社会化持续加强
随着我国农机化的深入持续发展,要求必须健全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机服务水平,推进农机服务向产业化、社会化迈进。其中,要尽快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协会、农机服务队等农机服务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促进其实现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也就是说,要对目前的农机资源进行重新合理优化配置,确保得到有效利用,克服农机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全力拓宽农机化服务领域和服务范围,实现农机规模经营,提高农机资源利用率,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2.4农业机械化发展政策环境日益优化
可以说,农业是一个存在风险的产业,包括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农业机械作为服务产业,其使用经营风险更大。为此,我国出台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这是一部与农机化密切相关的法律,目的就是优化政策环境,加大农机扶持力度。目前,我国正处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早、中期阶段,也是政府支持农机化发展的重要阶段。要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发展农业机械化投入,尤其是加大农机部门研制开发力度,加大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经费投入,加大农民购买先进机具资金补贴扶持,从这些方面加快农机新技术推广步伐。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力和广大农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实践“中国梦”的具体行动。未来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必须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道路。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紧紧围绕全面实现现代化农业的目标,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全面服务“三农”,加强农机化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大力推进农机服务社会化和产业化。笔者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充分认识到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过程中存在的农业机械整体发展水平低、农业机械设备陈旧老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慢、农机管理和服务水平较低等问题,农业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将逐步建立,农业机械与农业结构调整将更加配套,农机服务产业化、社会化将持续加强,农业机械化发展政策环境将日益优化,农业机械化也必将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福田.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及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4.
[2]李志红,杨良玖,全腊珍.我国耕整机械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J].农机化研究,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