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制茶工艺论文范文

制茶工艺论文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制茶工艺论文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制茶工艺论文

手工加工论文:嫩茶制茶工艺探析

本文作者:丁飞、姚琴、王辉 单位:泰兴市林业中心

杀青选用铁锅,锅温在150℃左右时(以手心置于锅底上方5cm处有灼热感或锅面呈灰白色,且鲜叶入锅后有明显噼啪声)投入适量鲜叶,投叶量0.5~1.0kg。投料过多,杀青不均匀、有焦糊叶、红叶和青叶,茶叶质量不高。投料后采用先闷后透的工序,即投料后先进行闷炒,以手带叶,叶不离锅,避免手指烫伤。但时间不宜长,以杀青叶产生烫手感为宜时迅速向上抛抖,即用手不断把料叶从锅底翻抓上来,然后再均匀抖落在锅底面,动作要快,抖得散,使每片叶都能接触到锅,均匀受热,迅速散发水汽。嫩叶要老杀,即杀青时间适当长些,因嫩叶中含水量高,酶的活性强,叶的韧性大,粘性重,适当老杀有利于提高品质。杀青后期,叶的青气味渐小以致消失。杀青程度凭感官判定,一般杀青叶手捏成团,稍有弹性,色泽墨绿,叶面无光泽,叶减重率40%即可。杀青太嫩,经揉捻后碎茶片多,外形条索差,青气味浓,滋味涩口。杀青太老,揉捻后末茶多,成条困难,并有焦烟味,汤色发红,破坏了银杏叶茶的色、香、味。此外,要求锅面清洁光亮,无油烟味和杂味。对不干净或新锅,可用砂纸或细砂石块摩擦锅面,然后用清水洗净,加热蒸干水分后抹上茶油,烘干。

杀青后的叶料,起锅后摊晾在竹席上,待叶温降低后,用两手将叶拢成团,按顺时针方向进行揉搓。揉搓时不能反方向,否则茶团易散开,不易成条。同时,推滚要轻,不要用力压茶团,揉捻几分钟后,摊晾片刻,再轻轻搓揉成条状。如此反复,一般要求是,“轻一重一轻”,总的揉捻时间30min左右,揉到手握紧叶子再松手放开,叶能自然松散,叶色深绿、鲜亮,揉捻即告结束。揉捻对茶叶造型和商品价值至关重要,银杏鲜叶多是宽圆形,要揉捻成条索形。

由于银杏嫩叶含水量较多,杀青叶经揉捻后,叶内水分外溢,因此需对揉捻叶进行复炒。具体方法是:将炒锅温度控制在150℃左右,投入揉捻叶,用双手将其压在锅内翻炒,边炒边揉团,待叶有烫手感时,迅速解团抖散,使其均匀受热。反复操作直至叶子有弹性,并稍有刺手感,将其出锅摊晾在竹席上,使其吸收空气中的水汽回潮变软。

将摊凉的复炒叶按上述揉捻方法进一步揉捻造形。复揉时要增加一道揉团—解块的工序,即要将叶子用双手顺时针揉捻成团,然后再将其解散,直至复揉叶茶汁外溢,手握成团后,有粘性,不易松散。复揉后的叶子条索紧实、卷曲。2.6炒干将复揉后的银杏茶叶投入到锅温在80℃左右的锅中,进行炒干,方法与复炒相同,但用力需轻,要均匀。为保证干茶出锅条索紧实、卷曲,在炒干时要不断揉团、解块、抖散、翻炒,同时随着叶子水分蒸发逐渐降低锅温,最后稳定在40℃左右。通过反复操作,直到茶叶有刺手感,条索一折就断,用手指能捻成碎末为止。

经测定,银杏幼树叶的总黄酮含量明显高于老树叶[4],整个生长周期内以春季叶中黄酮含量最高(如4月份,幼树叶中为2.75%,老树叶为0.81%);银杏树的树龄对叶中内酯类化合物的含量影响较大,一般随树龄的增加,内酯类化合物的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1],因此手工银杏嫩叶茶(以下简称嫩茶)在医疗保健方面的功效应比传统银杏成叶茶(以下简称成茶)强,而且从外形、内质上比均有明显改善,详见表1、表2。

由此看出,嫩茶有较大的市场潜力,但其产量较低、成本高,因此嫩茶的制作工艺仅适于高档银杏叶茶的制作(以采叶圃第1、2批鲜叶采收利用)。对于成熟叶银杏茶的制作工艺,拟开展以萎雕—做青—炒青、揉捻—烘培这类制作工序的研究作为探索,看是否可改善其品质问题。

点击查看全文

高校茶文化传承创新路径

摘要:高职院校肩负着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的宣传、推广和传承的历史使命。依据高职教育的特点,从开设茶文化的通识选修课、茶文化社团建设、茶文化网络传播、校园文化建设4个方面探讨了中华茶文化的校园传承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高职;茶文化;传承创新;路径

1开设茶文化通识选修课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茶文化是一朵奇葩,茶文化的一项重要社会功能就是发扬中华传统美德。传统美德是经过几千年历史积淀且被历代人们所推崇的道德观念,是民族精神和社会风尚的精华。其中爱国、奉献、谦虚、礼貌、勤俭和敬让等茶文化的传统美德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要想实现茶文化这一社会功能,在高职院校开设适合所有专业的茶文化通识选修课是传承和推广茶文化的重要途径,其课程定位、内容选取以及教学方法都要具有其实用性和针对性,同时要适应各专业的特点和要求,而且还要具有地方特色。

1.1课程定位开设茶文化通识选修课目的在于通过学习茶文化的相关内容,拓宽高职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了解茶叶基本知识的同时,强调茶道精神,掌握茶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为人处事的基本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起到辅助作用。

1.2内容选取茶文化通识课的内容选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遵循通俗易懂、学生喜欢的原则。作为通识课,高职无论哪一个专业都可以开设,一定要学得快乐,大多数同学认为学的有意义。不同的专业,无论文理科学生都容易接受,在制定教学大纲时要以茶类识别、茶叶泡饮、茶叶审评3个操作性强的项目为基础来引导学生入门,然后在教学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穿插茶文化内涵、茶史、茶德、茶礼等内容,从而达到学习目的。另外,茶文化通识课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传承的一个载体,课程的内容还需引入具有地方特色的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比方说湖北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恩施玉露加工工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远安鹿苑黄茶加工工艺等,以实现高职院校非遗文化传承的社会功能。

1.3教学方法茶文化通识课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实景教学法,设计真实的操作环境,从认识各类茶开始,到茶事服务的茶叶泡饮,再到茶叶审评的各种方法,都在真实的环境里学习训练,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同时教学采用丰富的信息化资源,充分利用国家级教学资源库中华茶文化非遗课程和网络课程进行教学;课堂教学采用分组学习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把中国的茶德精神———廉、美、和、敬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点击查看全文

古典文化中茶文化外译目的研究

1茶文化的内涵、外译的意义与作用

1.1茶文化的内涵

饮茶自古代在中国就非常普遍,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一直言传至今,现代中国茶文化的内涵与日俱增,但其核心内涵不变。茶这一饮食文化,早在四五千年前的神农时代就出现在古代民众的生活中,陆羽在《茶经》中描述到我国茶文化的起源:“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神农本草经》作为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药学作品,记载了关于茶的饮用与药用的传说,文中记载到神农氏为医救百姓,在各处寻觅药物,遍尝百草,期间多次服用毒性药草,导致中毒,但是在饮食或用茶医治过后,都奇迹般的缓解康复了,可以说这是最早讲述茶的起源与药用作用的代表作。中国的茶不仅具有食饮与药物的实际应用作用,在中国的历史传统优秀文化中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精神的主要代表。茶文化不仅有其独特的使用价值与特色的制作工艺,还沉淀着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与精神文明。我国茶文化的兴盛与大规模的对外传播出现在商业经济最为繁荣与文化百花齐放的唐宋时期,随着当时丝绸之路的贸易传播,我国的茶文化远洋海外,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打响了茶文化走入文学与精神世界的第一枪,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茶文化的非物质层面。从那以后,茶文化与精神渗透到各个领域与社会活动交往中包括宫廷与民间生活,涉及领域包括古代的画作,书法,文学作品,医学哲思,农作等等。悠悠几千年,中国茶文化凝结出包括茶叶种植,生产,制作与应用的广泛物质文明,还衍生了一系列与茶相关的优秀文化作品与精神文化内涵。从广义上讲,茶文化分为自然科学范畴和人文科学范畴,是指在中国人民在长期社会历史实践中总结出的一系列关于茶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整合。从狭义上讲,侧重于偏指茶的人文精神范畴包括茶的社会功能和精神内涵。相较于精神文明范畴的茶文化,社会科学领域的茶文化基本已经形成较为科学、客观的一整套体系,因此经常谈论的茶文化侧重于指向人文科学范畴。中国茶文化实际上就是茶自身特质与中国精神文化的结合,本身比单纯的茶艺和茶道的内涵是要更加广泛与深入的。这也是中国茶文化不同于日本或欧美茶文化很大的原因之一。中国茶文化内容包括:茶书,各地的茶习俗与礼仪,茶具与工艺,茶的制作流程,著名的茶典故与文学,但不包括茶树种植技术等自然科学范畴。

1.2茶文化的外译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茶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书法,绘画,戏曲,工艺等,一直被视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理想载体。茶文化本身作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广受给国内外受众的好评,其本身既包含物质文化的一些茶艺制作与工艺,又结合哲学,审美与礼仪于一体的精神文明。茶文化的传播与外译不仅有益于我国传统工艺的继承与发展,还有利于帮助中国精神文化的外宣,为中国建立良好的国际形象。茶文化自从古代的茶马古道到现在21世纪海上丝绸与“一带一路”的推行,外国受众对于茶文化的基本文化概念已有一定的前期认知基础。在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再从多方面,多角度加深来传播中国文化,更让外国受众理解与接受。习近平主席也在多次外交重要场合以茶会友,以茶论道,以茶为例妙解中文文化与中国的处世交友之道:和而不同,美美与共。以茶文化为输出点推动了我国外交关系的发展。茶文化除深层的文化内涵与哲学思想需要深入学习理解之外,其制作方式简单易学,便于外国受众学习与自我学习,并在一步步的学习中潜移默化的了解茶文化的内涵与精神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主动践行者与传播者。陆羽的《茶经》作为世界上第一步科普茶文化的书籍历来受到国内外学者关注。2015年“陆羽茶文化”非遗签署五种外文版首发,但事实上,《茶经》的英文译本还是较少。美国学者威廉•阿克斯(1873-1945)出版了AllAboutTea一书,介绍并部分翻译了《茶经》。1974年,英国学者弗朗西斯•罗斯•卡彭特翻译《茶的起源和仪式》(以下简称卡译),并被收录于《大英百科全书》中。2009年,我国者姜欣、姜毅共同翻译了《茶经》(以下简称姜译)。《茶经》英译研究的兴起与姜译文的出版有着密切的关系。大部分论文是对卡译和姜译的单独或比较研究。本文在目的对等的框架下,分析比较了两个版本的优缺点,以此为茶文化的翻译提供了一些参考。

2目的等效

翻译实质上就是实现信息的准确传递与对等,早在上世纪60年代奈达提出了功能对等,强调翻译时不求文字间死板对应,而要实现功能上的对等。虽然得到了国内外广泛的认同,但在实现功能对等的面与可操作性上一直备受质疑。国内学者对于翻译的“对等”虽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是关于翻译对等的维度与理论可行性方面,尚缺乏说服性。孙炳文指出机构话语翻译的总体原则是追求“目的等效”(GoalEquivalence)。为达到目的等效,在机构话语翻译过程中,译员需要平衡“语言文化”、“社会机构”、“话语使用者”三个维度。茶文化典籍,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本身具有一定的机构专业性,译者在翻译时需要了解中国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特定制作工艺等先关术语,需要结合语言文化,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我国茶文化所包含的意识,与译者评价态度体系多方面的因素。基于此,本文采用“目的等效”翻译框架,来分析古典文化中茶文化外译的目的等效问题。目的等效具体理论框架如下图所示:机构话语翻译中的目的等效分析框架(孙炳文,2017)目标等价分析框架包括三个主要系统。第一个系统是语言和文化。交际目标的成功传递和实现首先要受到语言手段的选择和文化习俗的融合的影响。也就是说,译者需要在词汇目标、句子目标、语用目标和文化目标这四个次要目标参数上做出适当的选择,使目的语听者和原语听者具有相同的认知效果;第二种体系是社会制度,包括三个次要目标参数,即社会尺度、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第三是语言使用者的评价系统,它包括三个次要目标参数,即情感、判断和欣赏。每个次要目标参数包含不相等的第三目标参数,各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交叉,共同促进目标的对等沟通。这些目标参数的层次和多样性要求制度语篇翻译者在特定的制度语境中权衡各种目标关系,以达到目标对等。总而言之,目标范畴将对等范畴从语言范畴扩展到了人际范畴。许多在对等范畴中被忽视的额外语言客观因素被纳入到这个更多维、更包容的框架中。这些目标参数的层次和多样性要求制度语篇译者在特定的制度语境中权衡各种目标关系,以达到目标对等。

点击查看全文

古代茶艺与茶文化研究

中国古代的茶艺发展经历了唐代以前夹杂他物的混煮法到唐代的煎茶法、宋代的点茶法,再到明清时期的瀹茶法。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中国茶文化附着于茶艺也逐渐发展起来,两者在发展的历史轨迹上表现出亦步亦趋、互促发展的特点。先秦至初唐茶文化萌芽、唐宋时期茶文化的发展兴盛、明清茶文化的变革,都和各个时期的茶艺发展密切相关。本文旨在考察在古代茶艺流变中如何衍生出茶文化的始基,逐渐形成茶文化的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观念文化层四个层次,并不断丰富发展。

一、茶艺萌芽与茶文化初起

先秦至初唐是中国茶艺发展的萌芽期,这一时期的茶文化主要呈现物态文化层内容,涉及茶叶加工、饮茶方式,品茶时使用的茶叶、水、茶具等。茶最早是作为植物性食物来源之一而被人们当菜食用。人类在食用茶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茶的药用、饮用功能。三国时期魏张揖所著的《广雅》中记载:“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这段文字已明确了几个问题:一是记述当时饼茶的制作方法,二是呈现煮茶法基本流程,三是指出当时已将茶叶作为醒酒的饮料,说明开始关注茶叶药用功能。而早期对茶艺的具体描述可以追溯到晋杜育的《荈赋》,文中写了择水:“水则岷方之注,挹笔清流”;选器:“器择陶简,出自东隅”;还有酌茶:“酌之以匏,取式公刘”;甚至还有品赏茶汤:“沫沉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以上说明当时煮茶已形成一定规范,寓示着中国茶艺的雏形已经形成。尤其是杜育在《荈赋》对烹茶初成时的茶汤美态的描写,和后来陆羽《茶经》对汤花的描写、宋人对点茶茶汤的描写何其相似,在这个意义上杜育《荈赋》开启茶艺美学的源头。与这一时期茶艺发展状况相适应的是民众的饮茶之道开始与日常的衣食住行等活动紧紧联系在一起,初步形成茶文化的行为文化层。据史料记载,东晋时饮茶就成为一种迎客的方式。南北朝时期,在南方客来敬茶已经成为社会交往中较为普遍的礼仪,还出现了以茶作祭。如《南齐书、武帝本纪》记载齐武帝萧颐立遗嘱,以茶饮等物作祭。另外还出现了孙皓以茶代酒、陆纳等人以茶示俭的故事,说明随着茶艺的发展,茶事已经和儒家倡导的廉洁俭朴的君子风范相结合。茶文化的观念文化层是从事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审美情趣以及茶艺操作过程中追求的意境、韵味。纵观南北朝时期,佛教兴起,僧侣用茶提神,认为喝茶有利于清心潜修;文人墨客以茶助文,认为喝茶有利于激发文思;上层统治者将饮茶视为生活享受,认为喝茶有利于养生益寿,以上种种都寓示着茶文化的观念文化层内容初见端倪。

二、唐代茶艺的蓬勃发展与茶文化的形成

茶文化的物态文化层内容与茶饮方式最为密切相关。唐代蒸青饼茶的制造及煎茶的步骤都形成了一定的程序。唐代蒸青饼茶的制造:“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煎茶茶艺成为唐代富有时代特征性茶艺,唐人煎茶时,饼茶须经炙、碾、罗三道工序,接着取火、择水、侯汤,“三沸之后酌茶、啜饮”。值得注意的是唐时茶器具已与食器、酒器分离,出现了专用茶器具,陆羽《茶经•四之器》中就详细记载了二十四种茶器具。唐代常伯熊进行茶艺表演时穿黄衫、戴乌纱帽、手执茶器进行讲解,已具有观赏性。以上种种进一步丰富了茶文化物态文化层内容。780年陆羽《茶经》的诞生是茶文化形成的标志。陆羽的《茶经》有丰富的茶文化物态文化层内容,记述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经》还包含复杂的茶文化观念文化层内容。如认为“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提出了具体的茶器美学主张,认为越瓷“类玉……类冰……越瓷青而茶色绿”在三个方面完胜邢瓷。形容煎茶茶汤上的沫饽“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其沫者若绿钱浮于水湄,又如菊英堕于尊俎之中。”陆羽把本来源之于物质需求的饮茶活动,升华为包含美学意味的艺术过程。唐代饮茶之风盛行,逐渐形成了宫廷茶道、寺院茶道、文人茶道、平民茶道,唐代茶文化行为文化层的复杂化更进一步深化其观念文化层内容。唐代的茶文、茶诗、茶画、茶歌,无论从数量到质量,从形式到内容,都大大超越了唐以前的任何时代。文人们以茶喻人、以茶明志,借茶抒情,将日常的饮茶与审美活动、精神追求相结合,极大地丰富了茶文化内涵,提升了茶文化的品味。特别是唐代的寺院茶礼,僧人在利用茶自然功效的基础上,将茶事技法和佛门仪规相结合,把茶从炊饮的物质层面推进到礼仪艺术的精神层面。“茶道之父”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描写了饮茶的三个层次:“一饮涤昏寐……再饮清我神……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皎然不仅首次提出“茶道”一说,还认为通过品茶心灵得到净化,悟得人生之道,甚至可以达到羽化成仙的更高思想境界。除此之外,陆羽认为茶适合精行俭德之人,刘贞亮提出《茶十德》强调饮茶有助于社会道德风尚的培育。裴汶在《茶述》中指出茶中蕴涵“和”的哲学理念。这样,一方面儒释道精神融人,极大地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另一方面茶文化也以它恢宏的气度,包容了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志向,佛门苦修悟性成佛的信念,道教清净无为长生不老的追求,茶文化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成长为各代文化百花园的一朵妍丽奇葩。盛唐整体经济繁荣,对边疆少数民族多用抚慰手段,茶是易马的主要货品,因此对茶的控制就成为国之重策。公元756年开茶马交易先河;公元782年,唐德宗开征茶税;公元835年,开启了一千多年的榷茶制。茶法开启于中唐,一方面有力证明茶饮与唐代经济的密切关系,另一方面也昭示了茶文化制度文化层的形成。

三、宋代茶艺与茶文化

宋代的点茶、斗茶、分茶是技术性的,更是艺术性的。点茶有一定的程序,过程中讲究动作优美协调,这使点茶茶艺成为一种具有表现性的自我意识的展示。斗茶每道技术工序,都呈现出一种富于力度的动态美,讲究茶质要佳,茶色贵白,茶香贵真,茶味贵甘,所用的茶盏宜黑宜精,所选的泉水宜洁宜净。尽管斗茶的初衷是评比出优质茶叶作为贡茶,但斗茶者看到的是美的色彩,听到的是美的韵律,获得的是美的感受。宋代“分茶”是煎茶后将茶汤倒入盏碗中击拂,以汤面幻化出花鸟书画等为特色。分茶是在点茶茶艺的基础上进一步体现出娱乐性和欣赏性,达到了非常人所能企及的程度。以上宋代茶艺的种种特色,带来了宋代茶文化的物态文化层鲜明的时代性特征。宋代茶艺兴盛,我们不难从茶香氤氲中窥见宋王朝的时代文化精神。宋代的茶诗是历代数量最多的,流传下来的就有800多首。茶词则是宋人的独创,苏轼、黄庭坚、秦观均有传世名篇。宋代茶诗词中文人将茶比作君子或美人,苏轼说:“从来佳茗似佳人”将茶茗的自然属性人格化,并提升为愉悦的审美感受。宋代诗词中还有描写品茶时那种超越色香味直觉的美妙感受,诗中宁静淡泊的人生风范,精雅脱俗的内向性充分展示宋代文人雅致的品茶风尚。与通过茶诗、茶词表达感性的饮茶心得相呼应的是宋代茶叶著作中非自觉的茶道观念。据统计,宋代留下的茶书近30种,除了皇帝亲著《大观茶论》之外,还有丁谓《北苑茶录》、宋子安《东溪试茶录》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宋徽宗《大观茶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表达了“致清导和……中淡闲洁,韵高致静”的茶道精神。由于宋代讲究制茶和斗茶技艺,并不重视对茶道精神的阐释,这使宋徽宗之说显得更为难能可贵。宋代点茶、斗茶的普及使宋代茶文化的行为文化层呈现出浓厚的大众性、娱乐性、实用性特点。由于宋代的城市与集镇繁荣,市民阶层兴起,市民茶文化逐渐成为主流。在宋代日常生活礼仪中以茶敬客、以茶敦亲、以茶赠友、以茶联谊等已是普遍现象。茶进入婚礼,有了“三茶六礼”之说,甚至以茶敬神、以茶祭祀,茶成为宋代向神灵、先祖表达虔诚敬意的最佳方式。总之,茶被广泛运用于宋代民间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其蕴含的思想内容都与茶道精神中的和、敬、清、美、性、融、伦等相通。另外,早在晋代时,我国已经出现将茶水作为商品进行销售的商业行为,唐代茶馆出现并逐渐普及,宋代茶馆进入兴盛期。宋代茶文化的制度文化在唐代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公元983年逐步推出榷茶制度和茶马互市两项重要国策。宋代茶税政策变化多,茶业初以官买官卖为主,后实行“茶引法”。

点击查看全文

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社会实践

摘要:在地方高校从师范性向技术应用性转化的背景下探究应用化学专业社会实践发展模式,着重从办学定位、教学模式等几个方面研究应化专业的课程设计、化学实验、化工见习、化学实习及毕业论文等社会实践模式的转化,结合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应化专业2009-2014应化等五届学生的社会实践的经验,探索应用化学专业在社会经济转型下社会实践开展,有利于应用化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提高应用化学专业学生技能和就业率。

关键词:转型;应用化学;社会实践;就业

1应用化学专业办学定位

从传统的单一性、演示性、验证性实验转变为综合性、设计型实验;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敏锐洞察力和创新设计能力;从强调学术性转变为注重应用性,逐步建构了“2+1+1人才培养模式”。依托贵州川恒、瓮福磷矿、贵州金正大、贵州芭蕉田等含磷公司及黔南州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所、黔南州环保监测站、黔南州药品食品检验所、贵州有色物勘地质队、厦门纤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实践实训基地,构建化工见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实践教学模式培养有利于企业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增加学生的就业率[5]。

2教学模式的转化

化学化工学院在转型下培养适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应用人才,在2015年修订应用化学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调应用化学专业的应用拓展的模式,切实从2+1+1人才培养模式入手,缩短理论学时,增加学生实验和实习实训学时,把学生从学究性转向应用技术性[6]。

2.1应用化学专业课程设计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热门标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