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儿童保健培训范文

儿童保健培训全文(5篇)

儿童保健培训

第1篇:儿童保健培训范文

【关键词】人文关怀;流动儿童;儿童保健

1研究对象的特点

2013年全国妇联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2]显示,全国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0~5岁)达2342万。城乡流动儿童平均流动时间为3.74年,其中,农业户口的流动儿童占80.35%,流动儿童在各年龄组分布比较均匀,流动儿童总的男女性别比为116.39。与农村留守儿童相比,父母能够给予被带进城里的流动儿童关爱和指导的时间也并不多。他们在医疗、教育、心理关怀等方面还存在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

2人文关怀在流动儿童保健中的实践研究

大量研究[3]显示,除母乳喂养情况较好外,流动儿童生理健康、卫生保健状况等方面表现都较差。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研究显示,上海户籍儿童完成“4、2、1”体检(即1岁以内每3个月进行1次,1~2岁儿童每6个月1次,3岁及以上儿童每年1次)比例为84.3%,明显高于流动儿童的35.5%[4]。此外,流动儿童的多种疾病患病率均高于户籍儿童。闫淑娟等[5]报道,流动儿童两周腹泻罹患率为13.4%,高于户籍儿童1.3%的水平。杨栗坤等[6]报道显示,流动儿童6个月龄贫血检出率为16.3%,而户籍地儿童检出率为9.5%。坪山新区妇幼保健院的研究显示,坪山新区从2010成立到2012年的3年期间,5岁以下儿童病死率为4.2‰,其中流动人口占93.9%[7]。在就医的过程中,由于受文化程度、经济水平、认知水平等,使得人文关怀在流动儿童保健的应用中存在以下诸多问题。

2.1流动儿童看护人主动获取人文关怀服务的意识淡漠:根据健康教育的KAP模型理论,健康行为的转变是由知识到行为的转变。儿童的健康成长很大程度与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认知水平有关。由于流动人口流动性大,文化和经济水平较低,保健意识薄弱,流动儿童作为脆弱人群,其保健问题更显突出[8]。北京市丰台区[9]的研究表明流动儿童看护人对建立儿童保健档案的知晓率为49.5%。海口市的调查表明,流动儿童家长对于儿童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均较低,尤其是感冒原因的知晓率(6.7%)以及腹泻原因的知晓率(7.8%)均低于10%[10]。泰安市的研究[11]显示,家长对儿童营养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并在生活中产生了错误的饮食观念和不良的养育行为,这些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因此,提高流动儿童看护人对儿童保健知识的认识,能够促进流动儿童主动获取保健服务并接受人文关怀服务,进而对流动儿童保健水平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2.2医务人员人文关怀能力有待加强:人文关怀能力在我国还是一个较为新生的研究课题,近年人文关怀理论相关文献只占文献总量的16%[12],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人文关怀护理理论存在的不足,仅有的文献研究也大都是依照国外的理论和研究经验进行的。陈芬荣[13]的研究指出,国内护理人员的关怀能力总体呈一般状态,略低于国外。阮满真[14]等的研究指出综合性ICU护士的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与学习创新能力均需要进一步提高,这可能是因为ICU封闭的环境、紧张的工作氛围和繁重的抢救治疗任务使得护士忽略了以上能力的提高。褚梁梁[15]等研究显示无陪护模式病房与普通病房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并没有差异。史荣美的研究[16]认为,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需要在后天环境中不断养成。

2.3实施人文关怀能显著提高流动儿童健康水平:针对流动儿童保健中存在的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国内多项研究[17]表明,对流动儿童实施人文关怀,能显著提高流动儿童的健康水平。郭小红的研究[17]表明,人文关怀护理组儿童家属人文关怀认知能力各项目评分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人文关怀护理在儿童保健门诊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儿童检查的依从性和护理工作效率。史荣美的研究[18]发现,在实施人文关怀前几项评价值偏低,实施人文关怀后,几项评价结果明显提高。彭阳的研究[19]表明,流动儿童家庭关怀与自立人格因子存在显著相关,家庭关怀对流动儿童自立人格有预测作用,性别在流动儿童家庭关怀与自立人格中起调节作用。刘莉[20]的研究表明,在临床护理中融入人文关怀理念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强护理人员的隐私保护意识,从而避免引发护患矛盾。他们这些研究都反映出人文关怀在引导流动儿童的人格发展、提高儿童就医依从性方面,进而促进儿童健康有显著性的作用。

3提高流动儿童人文关怀的对策建议

3.1采取措施提高流动儿童看护人主动接受人文关怀服务的意识:我们在提供儿童保健服务的同时,还要重视儿保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工作。看护人保健知识的来源主要是通过广播、上网等公共媒体宣传途径获得儿童保健知识,因此相关部门应充分借助互联网等公共媒体资源方式,此外,还应该通过现场咨询、专题讲座等易于接受的途径,加大儿童保健宣传力度,将口头宣教与书面指导相结合,开展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

3.2强化医务人员的人文关怀服务意识:医务人员想要提高自身的人文关怀能力,首先要对人文关怀有明确的认识。然而我国现今对医务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尚缺乏系统的培训。目前,医务人员已经认识到提升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很大一部分医学院校也已经开设了医学人文相关的课程,各大医院也开始关注并加强有关人文关怀能力的培训。

第2篇:儿童保健培训范文

关键词:社区;健康教育;儿童;保健;应用效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社会经济的提升,人们对于健康重要性的认识更加深入,尤其是儿童健康。在医疗保健事业中,儿童保健是重要的内容,通过儿童保健,可给予儿童更具有计划性、科学性的综合服务,同时,也是提高儿童免疫及抵抗力,降低疾病传播率的关键。在儿童保健工作中,社区服务中心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实施社区健康教育,对提高家属对于儿童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究常规护理与社区健康教育对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本社区服务中心的68名年龄为2~42个月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4名。研究组男19名,女15名;年龄14~30个月,平均年龄(22.17±3.19)个月。常规组男18名,女16名;年龄15~29个月,平均年龄(22.14±3.52)岁。两组儿童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给予一般护理,主要工作内容依据社区服务中心常规儿童保健工作模式进行,如电话通知、粘贴公告等方式告知家属定期带儿童到社区服务中心接受保健。指导儿童家属合理为其补充营养,每天进行适宜活动,宣传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发放健康成长手册。研究组采取社区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如下。

1.2.1成立社区健康教育小组选择社区服务中心的医务工作者成立健康教育小组,小组成员均通过一致培训及考核,明确各小组成员的健康教育工作。小组负责人为社区护士长,负责组织每次健康教育,同时,评价和分析工作效果,选择其中2名妇幼护士实施上门随访教育,1名儿保医师负责幼儿健康督导与教育,同时,邀请儿童专家义诊,定期展开健康知识讲座。

1.2.2健康教育方式及内容针对不同阶段的儿童所展开的健康教育工作存在差异,具体情况包括①新生儿(<3个月)。新生儿保健方式主要是信息传播,由专职护士实施入户家庭健康教育,访视新生儿各种情况,如睡眠、排便、喂养、大小便、预防接种等,同时,实施全面检查,尤其重视黄疸、脐部情况,并询问母亲心理及生理康复状况。全面评估新生儿发育状况,将月增长体质量<0.5kg的新生儿列为高危情况,并转入儿童保健科进行管理,重点指导喂养、休息等[1]。②婴儿(3~12个月)。婴儿保健方式主要为示范健康教育,教育形式为家属课堂教育或面授,幼儿为生长发育的最快阶段,对于营养和热量的需求很高,但由于婴幼儿的消化功能发育并不完善,极易发生喂养问题和营养失衡。因此,对于婴幼儿的健康教育,主要以营养为主,每年至少实施4次的营养随访,指导家属正确添加辅食,避免喂养不当发生多种营养性疾病[2]。③幼儿(1~3岁)。幼儿阶段,神经发育较快,此阶段应注意培养动作、语言等能力,以互动式游戏教育实施运动、感知、语言等训练。间隔6个月评估一次幼儿的发育状况,了解发育情况,可举办幼儿讲座实施教育,创建有效地信息交流平台。④学龄前儿童(6~7岁)。学龄前的儿童体格发育基本趋于平稳,同时,与社会的接触也有所增加,因而,此阶段健康教育重点内容为疾病及意外伤害的预防,指导儿童正确进行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指导家属学会配置消毒剂,正确使用红外线进行消毒等[3]。

1.2.3评价效果小组负责人收集每次实施健康教育工作的情况进行分析,通过讨论寻找保健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及时评估与分析影响儿童保健工作中存在问题,不断优化儿童保健工作,提升社区健康教育质量[4]。

1.3观察指标

①家属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社区服务中心依据儿童保健知识情况制定家属问卷表,问卷表内容主要包括生长发育、体质健康、危险因素识别、意外伤害预防、疾病控制、人与环境和谐等,各项内容均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家属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越好。②保健知识覆盖情况:包括完全覆盖(家长完全掌握保健知识)、覆盖(家长基本掌握健康知识)及未覆盖(家长保健知识掌握度较差)。总覆盖率=(完全覆盖+覆盖)/总例数×100%。③家属满意度:社区服务中心以健康教育原则及内容为依据共同商讨制定满意度问卷表,满分为100分,健康教育结束后为家属进行发放,本研究问卷表发放及回收均为68份(100.0%),评分>85分为非常满意,65~84分为一般满意,<64分为不满意。满意度=一般满意率+非常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c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家属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研究组生长发育、体质健康、危险因素识别、意外伤害预防、疾病控制、人与环境和谐等健康知识知晓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保健知识覆盖情况比较

研究组保健知识覆盖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3两组家属满意度比较研究组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近年来,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全国范围内医疗条件均有所提升,人们对于医疗保健的意识同样有所提高,自主保健意识不断提高。在所有保健工作中,儿童保健具有重要意义,备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目前,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儿童保健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儿童保健涉及儿童生长发育中的卫生、心理、疾病等各方面内容,影响保健质量的因素较多。但是,就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儿童保健工作现状来看,多地区儿童保健工作尚无科学体系,家属及儿童参与度还需进一步提高。因而,为保证儿童保健工作的高质量展开,需实施有效的社区健康教育,从而提升家属与儿童的配合度,保证儿童良好的生长发育[5]。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生长发育、体质健康、危险因素识别、意外伤害预防、疾病控制、人与环境和谐等健康知识知晓评分均高于常规组,研究组儿童保健知识覆盖率高于常规组,研究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与常规护理相比,社区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教育活动,其教育对象主要为儿童家属。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家属缺乏重视度与认知度是导致儿童保健工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社区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为促进儿童家属树立保健意识,为儿童家属介绍社区健康教育的福利性、社会属性、公益性,同时,介绍所涉及的内容及领域,强调儿童保健在生长发育、家庭生活与社会发展方面的深远价值,提高家属的重视度和认知度,从而积极配合社区健康教育的各项活动[6]。社区健康教育的核心工作为个性化保健指导,即针对不同年龄的儿童实施健康教育,同时,结合社区及附近的相关活动对健康教育形式与内容进行调整,分析儿童特点后实施科学性、针对性的儿童保健工作[7]。最后,为保证健康教育的效果,还应不断总结与分析,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可对家属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社区服务者可通过多途径展开宣传,促使家属随时关注儿童保健动向,高度重视儿童的生长发育,将更多保健知识良好应用于日常生活,保证社区健康教育的质量[8-9]。综上所述,对儿童应用社区健康教育,可提高家属健康知识知晓率及保健知识覆盖率,对儿童保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刘文进.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9,11(23):75,174.

[2]徐冰.社区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46):80-81.

[3]吴永红.社区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5):5035-5036.

[4]曹成秀.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应用中的护理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9):197-198.

[5]庆豫淑,肖静.健康教育宣导在儿童保健门诊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7,29(20):85-86,90.

[6]张俊玲.探究儿童保健与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0):202,208.

[7]董静.微信互动式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30):87-89.

[8]胡琳.综合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4):895-896.

第3篇:儿童保健培训范文

关键词:档案管理;机遇;挑战;妇幼保健院

概述

妇女和儿童保健管理,简称妇幼保健。其中,妇女保健包括婚检、产检、叶酸发放、生殖健康宣传、产后访视等;儿童保健则包括产后幼儿访视、体检、疫苗接种、新筛、体弱儿监控等。妇女儿童是国家卫生保健的重点,其健康水平直接反映了人口的总体健康状况。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县级妇幼保健档案管理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同样需要解决现实中遇到的各种挑战。本文在分析了县级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就如何做好新时期县级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提出具体应对之策,对提升县级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能力和水平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县级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的特点

1.1专业性

基层妇幼保健工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实践活动,是在妇幼保健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信息资料。可见,妇幼保健档案的建立、管理,有利于妇幼保健事业发展和专业实践的总结、传承和保护。从大的领域分类,可以分为儿童保健类档案和妇女保健类档案,以及妇幼保健院自身行政管理活动中产生的档案资料。从小的方面看,包括婚检档案、产检档案、生殖健康宣传档案,以及疫苗接种档案、新筛档案、体检档案等,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特点。

1.2连续性

基层妇幼保健工作是一项关乎人民群众健康质量和安全的业务性工作,工作的连续性较强。以儿童保健档案为例,其中疫苗接种类档案,包括从新生儿出生到婴幼儿、儿童,年龄跨度大、接种的周期长,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疫苗接种相关资料都应予以收集、归档,才能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档案类型。因此,妇幼保健档案具有连续性,对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

1.3系统性

县级妇幼保健工作与医疗临床工作性质不同,后者服务的对象为患者,针对患者病患实行个体诊疗服务,具有专一性、被动性和非系统性。而妇幼保健工作所面临的绝大部分为妇幼儿童服务,婚龄青年、生育期间提供全过程保健服务,需要通过妇幼保健信息收集、分析和上报,认真做好妇幼儿童保健档案编研工作,为制定妇女儿童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或方案提供可靠保障。

2县级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的机遇

大数据、云计算,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县级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妇幼保健档案储存、检索、利用更便捷、效率更高,在妇幼保健事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2.1档案管理模式进一步丰富

县级妇幼保健档案中不仅包含着众多的显性信息,更应重视这些档案中所承载着的隐性知识,注重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推动妇幼保健档案管理工作创新发展,加快实现妇幼保健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在“以来源为中心,以知识为核心”的“后档案管理模式”基础上,逐步推动形成妇幼保健档案信息知识管理模式。尤其是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妇幼保健档案中所蕴含着的隐性知识得以被发掘和利用,提升了妇幼保健档案管理知识的创新、增值,不断推动妇幼保健事业科学发展。

2.2档案服务内容进一步多元化

作为妇幼保健档案管理部门,应始终保持与时展同步,积极转变档案管理模式,丰富档案服务内容,按照妇幼保健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利用先进理念和先进技术,为妇幼保健事业发展提供更加多元、个性的服务内容和服务产品。如服务理念上,要由传统的以档案部门为中心向以妇幼保健档案服务为中心转变,服务目的以提供单纯档案向提供知识服务转变,服务的方式由被动、坐等上门向主动为妇幼保健一线服务转变,档案服务由阶段性向全程性服务转变,让妇幼保健档案真正“活”起来。

2.3档案工作地位进一步提升

妇幼保健档案是妇幼保健事业发展中最原始、最可靠、最权威的原生信息,见证了妇幼保健事业发展、繁荣、壮大的全过程,是推动新时代妇幼保健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知识宝库和信息资源。通过先进技术的运用,注重妇幼保健档案利用,能够切实发挥了妇幼保健档案价值,进一步提升了档案工作的地位,为妇幼保健档案事业发展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

3县级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的挑战

3.1档案收集

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办公自动化的普及和推广,以及妇幼保健事业的快速发展,档案数量,尤其是电子档案信息呈现出较大幅度增长。妇幼保健档案收集面临着去伪存真、异构数据鉴定、档案数据信息可信度低等问题。

3.2档案存储

“增量电子化”“存量数字化”是妇幼保健档案发展的现实需要,这就面临着需要在众多的档案数据信息中,处理冗余、低价值信息的过滤和去重,将有限的档案管理资源应用到档案存储中,需要平衡好效率和效益之间的关系。

3.3档案处理

信息技术的应用,妇幼保健档案面临着数据样本多源异构、多空间和多实体间的交互动态中去描述,甚至需要结合上下文语义进行分析,增加了新形态下妇幼保健档案处理难度。

3.4档案利用

移动互联技术的应用,突破了县级妇幼保健档案利用的时空限制,但同样使得妇幼保健档案在利用过程中面临着黑客、病毒、非法访问、恶意篡改等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4县级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对策

面对新时期县级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作为档案管理者而言,要善于把握这一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升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4.1转变档案管理理念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妇幼保健工作的转型发展,迫切需要县级妇幼保健院档案从业者及时转变工作理念,要站在妇幼保健全局性工作的角度,将档案管理纳入妇幼保健工作之中。要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加大妇幼保健院档案必要的人、财、物的支持力度。要善于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加强妇幼保健院档案中信息资源挖掘,由传统档案管理向档案知识服务转变。

4.2加强档案技术应用

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下,档案工作面对的是妇幼保健院的实体档案,档案管理手段、模式依赖于人工。信息技术条件下,计算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要注重新技术的应用,提升新时期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的技术含量。加快推进县级妇幼保健院数字化档案室建设,既要做好已有档案的数字化,也要将新增档案数字化,及时将妇幼保健院档案信息录入数据库中,提升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的技术含量。

4.3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制度是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的外在保障,也是做好档案管理规范化的必要外在保障。针对《档案法》《保密法》《档案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基本要求》《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办法》《档案分类标引规则》《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等规章制度,结合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台《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实施细则》《档案收集、归档、鉴定办法》《档案查询、利用及销毁制度》,以及《妇幼保健院档案保密手册》等,从制度上不断规范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工作。

4.4提升档案管理队伍素质

县级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从业者数量少、专业性不足,为此,要把档案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一方面,从培训时间、培训机会、培训费用等方面,给予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提升以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如安排档案人员赴先进单位或地区参观学习,也可邀请档案管理领域专家来院辅导,重点加强信息技术、数据技术等新技术在档案管理中应用的培训。此外,还要加强妇幼保健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掌握必要的妇幼保健领域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打造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岗位编制,适当增加档案管理人员数量,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妇幼保健档案管理数量的现实需要。

参考文献:

[1]郑高莹.论妇幼保健档案管理的特色[J].医学信息,2011(10):411—412.

[2]龙云燕.浅谈妇幼保健档案管理的认识[J].兰台世界,2018(4):160—161.

[3]刘汉青,卢晓东.大数据时代企业档案工作机遇与挑战[J].兰台世界,2018(4):85—86.

[4]关菊秋.对妇幼保健档案管理工作的探讨[J].管理观察,2018(5):116—118.

[5]蔡晶.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研究及思考[J].兰台内外,2019(12):44—45.

第4篇:儿童保健培训范文

【关键词】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管理

1妇幼保健管理面临现状

2009年4月,上海市原浦东新区与原南汇区两区合并,形成现在的浦东新区。现浦东新区区域面积为1429、67km2,占上海市总面积的22、55%。2016年末,全区常住人口为550、10万人,其中外来常住人口为234、19万人;2016年全区活产数为56058人,其中非户籍为31881人。浦东新区妇幼保健所是集预防保健、示范医疗、培训指导、健康教育为一体的妇幼保健管理专业机构,承担着全区19家助产医疗机构、36家计划生育手术点、4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00多家托幼机构的妇幼保健管理职能。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开放,大批高龄孕妇的涌现可能造成分娩风险的增大,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发生率上升;胎儿先天性异常发生率相应增加;公众对母婴健康素养和知识技能的掌握不足以应对整个孕产期安全,在这样的生育高峰大背景下,作为辖区内妇幼保健工作的专职管理机构,应责无旁贷地积极寻求对策,保障母婴安全。

2对策与实践

2、1加强领导,健全网络

2009年两区合并后,原两区妇幼保健管理机构也于2010年合并成立新的浦东新区妇幼保健所,设立了健康教育科并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全区妇幼健康教育工作;同时,在所内出台健康教育联络员制度,由其他相关职能科室(如妇女保健科、儿童保健科、质量管理科等)兼职人员组建一支联络员队伍,加强妇幼健康教育工作的综合管理。在全区各级助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托幼机构设置相应的业务条线,并要求配备专兼职妇幼健康教育人员,通过孕妇学校、妇女保健、儿童保健、托幼管理等渠道,将妇幼健康教育工作加以落实。依托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与区域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与支持,加强与系统内其他专业站所如疾控中心、眼牙防所、精神卫生中心等的横向合作,并拓宽与系统外委办局如妇联、工会、教育局等部门的交流协作,不断强化妇幼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度与广度。

2、2强化培训,提高技能

充分利用现有妇幼保健三级工作网络,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专业人员开展妇幼健康技能培训,讲授健康教育理念、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工作方法,并通过不同渠道在不同范围落实妇幼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每年根据不同工作重点,开展助产医疗机构孕妇学校授课比赛、社区妇幼保健人员实战技能比武、托幼机构健康教育成果展示、保健老师理论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专项活动,通过组织现场观摩、专家点评、小组讨论、互动提问、保健沙龙等方式强化培训效果,不断提高专业人员的妇幼健康教育理论水平与实践技能。

2、3常规宣传,系统教育

妇幼健康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妇女和儿童,在开展妇幼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从婚前保健开始,到孕前保健、孕期保健、产时保健、产后保健、儿童保健以及妇女青春期保健、更年期保健和老年期保健,贯穿女性整个人生过程[2]。不同阶段的妇幼健康教育工作由不同的部门及人员负责实施,开展常规科普宣传和系统教育,其形式通常包括在各工作场所营造关爱妇幼健康的宣传氛围,设立亲切自然的健康教育阵地,发放通俗易懂的宣传册子、张贴图文并茂的宣传海报,通过专有设备一些温馨小贴士;并深入学校、社区、企业等针对特定服务对象如青春期少女、更年期妇女和职场女性等开展一系列知识讲座等,以提高保健知识普及率。

2、4特色活动,突出专题

在“妇幼健康中国行”活动倡导下,积极围绕各项主题开展影响力较大的特色宣教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更为服务对象接受与认可。在浦东新区北蔡社区成功举办“母婴安全,爱的护航”大型健康宣教活动,专家现场咨询与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将母婴知识传播给百姓大众;与金杨社区合作开展“爱,从母乳喂养开始”主题活动,让孕期与产后的妇女更意识到母乳喂养的重要性;落实六灶社区“0~3岁母婴护理宣传示范基地”建设,开设婴儿沐浴、抚触、辅食添加、中医调养等多项课程,让社区服务对象扎实掌握育儿知识与技能。各类主题活动的开展,有效地创新妇幼健康教育的工作机制与服务模式,以点带面不断增加辐射效应,获得更为广泛的健康教育成效。

2、5依托项目、深入干预

《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为本区妇幼健康教育注入一剂强心剂,《科技创新引领上海妇幼健康促进》项目走进浦兴社区,实施“产后避孕”指导,“产后保健论坛”形式新颖、效果显著;“关爱女孩”讲座更是引发父母们的共鸣。依托浦东新区妇联妇女儿童家庭服务项目,组织“孕产期保健宣教社区行”公益活动,组织全区妇幼保健人员专业培训,为受众群体传播普及教育。结合宋庆龄基金会“健康儿童成就美好未来”项目,将口腔保健与眼保健服务深入各托幼机构,并持续开展幼儿保健系列宣教与干预。“妇幼健康素养调查”项目同时在青春期学生、育龄妇女、更年期妇女、围产人群中开展健康传播。

2、6拓宽渠道、优势互补

传播妇幼健康知识、强化妇幼保健理念,已不再是卫生部门一家的职责所在,充分发挥政府公共卫生联席会议作用,联动相关职能部门与社会力量,持续扩展妇幼健康知识传播的深度与广度。与街镇政府合作,在旗杆村、鹤鸣村等开展“岗村结对”活动,邀请妇幼专家走进新农村,传送妇幼保健知识;与民政部门联手,将婚前保健服务关口前移,在结婚领证人群中大力宣传婚育保健知识,并鼓励适婚人群积极接受婚前检查;与商委、各大园区、管委会合作,在大型商业广场等区域设立宣传栏、电子屏等进行相关氛围渲染;与教育部门共同将青春期保健、正确的婚恋观教育带入校园;与劳动部门配合,在女职工集中的企业,开设妇女保健专场活动。

2、7网络媒体、创新服务

将现代化的网络媒体形式应用于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的传播,既有利于目标人员获取妇幼健康知识与信息的及时性、普及性与广泛性,又可以与专家在媒体网络进行交流解答,保证了一定的私密性与方便性。开发“浦东新区妇幼保健所官网”,于2016年初正式上线,设立健康宣教专栏,及时妇幼健康科普知识;微信公众号“浦东妇幼健康”也随即启用,以“关注妇幼健康、关爱妇女儿童”为宣传宗旨,定期健康知识,及时妇幼资讯;牵手“浦东电视台”、“浦东网络电视”、《浦东时报》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将妇幼健康科普知识予以及时报道和推送;更与“浦东电台健康有道”专栏节目联合开设“妇幼健康专题节目”,邀请妇幼专家畅谈妇幼健康知识,解读相关文件,接受听众热线。

3结果与成效

经过6年系统化多样化的妇幼健康教育,在各项工作指标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维持在较低水平;孕产妇系统管理率、0~3岁儿童系统管理率维持在较高水平;通过大量的普及宣教工作,尤其是放开二胎政策后,加强对于自然分娩的宣传,剖宫产率逐年下降,纯母乳喂养率逐年提高,这与易灵敏、祝玉琴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3-4]。2016年,抽取全年健康教育活动中10项开展满意度调查,接受调查的233人中,100%的人认为开展此类宣教非常有益;98、28%的人愿意再次参加以后的活动;以10分为满分,平均分为9、78分。

4经验与体会

4、1领导重视、部门合作,是有力开展妇幼健康教育的组织保障

妇幼健康教育是调动服务对象主动保护健康与主动积极利用妇幼保健卫生服务的积极措施[5],保障妇幼健康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如何在服务对象中开展宣教工作,如何针对不同人群采取适宜的干预方式,都有赖于部门间的合作。必须通过加强领导,协调部门之间的关系,统一认识、密切合作,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政策资源,才能保证妇幼健康教育的有力实施。

4、2预算合理、投入到位,是顺利开展妇幼健康教育的财政保障

实现健康教育所要达到的效果,财政投入是不可忽视的,要积极探索妇幼健康教育的投入机制,每年根据服务人口数以及健康教育工作项目的确立合理做出经费预算,并切实得到财政保障。作为投入较少而产出较大的服务,妇幼健康教育应持续作为改善妇女儿童健康水平的重要策略[1],真正体现妇幼健康教育在公共政策中的重要意义,从而减少卫生保健资源利用量,减少慢性病医疗成本,保护健康生产力[6]。

4、3人员配置、队伍建设,是积极开展妇幼健康教育的人力保障

我国妇幼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于培育公众妇幼健康意识和普及妇幼保健知识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但健康教育群体与有限的健康教育专业队伍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供需矛盾。随着我国城、乡三级妇幼保健网络的日益完善,妇幼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有了机构和人员的保证[7-8]。浦东新区各级医疗机构产、儿科医护人员,妇女保键、儿童保健人员,托幼机构保健人员等都是承担妇幼健康教育的固定人员,必须不断完善专业人员的配置,加强专业队伍的建设;同时充分发挥行业内外力量,组建社工与志愿者队伍,不断探索以卫生系统为核心、社会各界支持配合的健康传播模式。

4、4技术支撑、信息强化,是创新开展妇幼健康教育的渠道保障

当前医药卫生各领域都已将信息化建设列为重点推进的工作之一[9],卫生信息化是促进卫生改革的重要技术支撑手段,依靠信息化建设促进妇幼健康教育智能化管理,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领域综合应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方向。通过建立妇幼卫生信息平台、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医疗移动APP等,优化了妇幼健康服务流程,提升了妇幼健康服务质量,改善了妇幼健康行业形象[10]。

参考文献

[1]冯宁,金曦.我国妇幼健康教育工作综述及展望[J].中国健康教育,2010,26(6):472-483

[2]刘冰,黄彦红,姚晓光,等.沈阳市妇幼健康教育模式的初探[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5):2049-2051.

[3]易灵敏,刘筱娴.健康教育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影响的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7,18(2):111-112.

[4]祝玉琴,陈晓霞,林冬霞.临产后产妇家属实施同步健康教育对分娩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40-41.

[5]马远珠,夏建红,姚健,等.我国妇幼保健机构开展妇幼健康教育的挑战和应对策略[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4):2782-2785.

[6]梅春英,徐学华.医院健康教育在后医学时代的作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12(8):859-860.

[7]严仁英.妇女卫生保健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6.

[8]刘湘云.儿童保健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3.

[9]陈志,吴海倩,张义涛.信息化管理在实施基本公共卫生和重大妇幼卫生服务项目中的作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4):5294-5296.

第5篇:儿童保健培训范文

规范诊治常见病和多发病

针对全科医生的儿科教学,应包括不同年龄小儿主要卫生问题及社区保健,社区儿童疾病的综合管理等。学员在短期内进一步提高处理社区儿童常见健康问题的医疗技术,掌握正确的逻辑思维方法,其中,一般急诊急救技术、常见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及初级治疗与预防技术是重点培训内容。

1强化基本技能培训:全面、系统、正确的采集病史,系统、规范地进行体格及精神检查,规范书写病历的能力是医生最基本的技能要求,是得出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信息来源。学员应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亲自操作,规范和强化此项技能。现代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是以患者为的中心,患者的感受受到重视,要求临床医生应具备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2扩展思维,善于诊断和鉴别诊断: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是全科医生教学培训的重点,当发现一种临床症状时,能够从多系统多视角去考虑、分析、鉴别,同时还要考虑患者心理和社会因素,逐渐建立起全科医疗的临床思维。例如:某一患儿出现呕吐、腹痛或皮疹等症状,不能单一考虑小儿内科疾患,扩展临床思维,考虑与儿科相关的其他疾病,如急腹症、传染性疾病等,予以鉴别并及时处理,以免误诊或耽误病情。

3正确选择辅助检查项目:检验项目是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必不可少的辅助检查项目之一,是指导医生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学员通过培训要学会正确选择相关检验项目和对检验结果进行正确分析的能力。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影像学信息更是医生诊断和鉴别诊断所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学员通过儿科相关科室轮转,如影像科、电诊科等,学会或提高在心电图、X线、CT、MRI等检查结果的分析技能,熟练运用于临床实践中。

4合理用药:带教老师应按照严格的临床路径,规范诊疗患者。指导学员用药前正确阅读和使用药品说明书,不仅掌握药物的适应证,还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配伍禁忌,必要时应向家属交代可能出现的反应,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医患矛盾。近年来,滥用抗生素的使用问题备受关注以来,输中药制剂的患儿逐渐增多。因有些中药成分比较复杂,其所含蛋白质或生物大分子作为过敏原导致过敏反应的发生率高,故输液时勿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特别是过敏体质的患儿更应该慎用[3]。还有,喘息患儿输氨茶碱时会出现烦躁、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严重可出现惊厥等,需严格掌握指证,输液时速度应缓慢,同时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因病情需要使用特殊药物时,应向家属明确交代可能的风险,经签字同意后方可使用。

正确评估病情,及时转诊

学员通过脱水、抽搐、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及休克等重症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治疗转归的学习,掌握正确评估患儿病情的思路,如腹泻病、急性喉炎等疾病。初期虽然不严重,但时刻考虑其并发症的发生,需及时向家属交代病情及可能出现的后果,同时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使患儿争取在病情进入不可逆阶段之前能够在综合医院得到综合治疗,否则重度脱水伴有血压下降,进入休克失代偿期或喉炎加重出现极重度呼吸困难时,抢救成功率就很低了。对于新生儿,需正确评估高危儿,如有高胆红素血症风险的患儿,需积极查找原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干预,以免病情进一步加重和遗留胆红素脑病、脑瘫等后遗症的发生。因此,儿科专科医生带教时,应充分考虑社区的需求,帮助全科医生识别危急重患儿危险程度,熟练掌握转诊指标,准确有效地进行转诊。这些培训对确保基层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提高危重患儿存活率,减少后遗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积极开展儿科特色教学—儿童保健教学

目前,很多基层单位在儿童保健方面,关注范围过窄,不注重发育和行为问题。因此,充分利用综合医院儿童保健专业的优势,在培训期间,让学员了解影响儿童发育和行为的因素,认识各类儿童时期的发育和行为问题和疾病状态下的儿童行为,参与评估、提供并指导使用一些简单的筛查表格等,帮助受训者在以后工作中拓宽思路。此外,把儿童的躯体和心理行为统一起来,也有助于全科医生筛查出社区中有行为偏离或异常的儿童,尤其是有高危围产因素的婴幼儿,使其尽早地接受专科检查评估,并协助家属找出一些家庭、学校、社会等影响因素[5]。

加强继续教育

积极参加继续教育项目,让学员了解国内外儿科疾病诊断和治疗上的最新进展及循证医疗结果,以保证对新知识和技能的更新,特别是《儿科高级生命支持》培训项目是不可缺少的培训项目之一。全科医生是社区第一线医疗服务的提供者,难免遇到突发公共卫生医疗事件的发生,需掌握紧急处理或院前急救的基础知识和技术,但接受全科医生培训的学员主要来自具有一定临床工作经验,但知识面较窄、基础欠扎实的社区医生和缺乏临床经验的医学院校毕业生。他们缺乏最新的心肺复苏(CPR)知识,有的仍沿用目前认为是错误的CPR方法。因此,通过学习最新的CPR理念和方法,使他们对CPR有统一的认识,规范具体的实施措施,从而在临床上正确实施CPR,改善心肺骤停患儿的预后,使危重病患者得到更有效的抢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