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儿童绘画教育范文

儿童绘画教育全文(5篇)

儿童绘画教育

第1篇:儿童绘画教育范文

一、构图表达的随性和抒情

在米罗的大部分绘画作品中,人们可以看到构图形式的随性、灵动。米罗在不断探索的历程中逐步消减传统思维模式下的构图形式的使用,打破了透视的束缚,画面呈现出自由、随性的平面化特点。以《哈里昆的狂欢》(图1)与《加泰隆风景》这两幅作品为例,《哈里昆的狂欢》这幅作品中描绘了一个开着一扇窗的空间,其中纷乱地漂浮着众多形态各异的形体。透过窗,傍晚的天空中挂着米字符号一般的星星,空间内充斥着跳动的音符和乐器,动物在歌舞中狂欢。通过这自由自在的画面,人们能够感受到欢乐的氛围。在这幅作品中,米罗的构图是随性、自由的,每一个物体都表现出生动的特性。《加泰隆风景》的元素组合和构图形式也是散漫、自由的,似乐章一般抒情、诗意。虽然从这两幅作品中可以看出,米罗的构图并非全然无意识状态下的自由、随性,但画面呈现的自由感是教师在儿童美术教育中应该借鉴的。在儿童美术教育中,相对于有秩序、有规律的画面构图形式与教学方式,这种无拘无束的无逻辑、不规则绘画更符合儿童的阶段性思维特点,能够更有效地激发儿童的想象力与情感表达欲望,使基于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无理性、无逻辑绘画更具有抒情性。这样,儿童绘画时的画面表现是自发性、偶然性的,有助于儿童更好地保持对绘画体验的成就感,增强趣味性。

二、色彩表现的感知和观察

马蒂斯认为,色彩的选择不依赖于任何科学的理论,它是建立在观察、感觉以及对每一种十分自然的体验的基础上的。野兽派强调的是构图的平面化和色彩的单纯性,有极具个性和主观表现的风格特征,其色彩表现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米罗。因此,人们可以感受到米罗作品中的色彩是单纯而浓烈、鲜明而饱满的。他用单纯平涂的色块创造出强烈的画面效果,给观者带来视觉上的冲击,激起人们对简单、纯粹的向往。以《人投鸟一石子》(图2)、《蔚蓝的金色》《蓝色》等作品为例,米罗用单纯性的色彩构建出想象中的世界。在《人投鸟一石子》中,白色的抽象人形、硕大的脚掌与深绿、亮黄两个大色块形成了鲜明对比,将画面一分为二,黑色似地平线的小块区域增强了画面的纵深感,远处深红色的鸟和线条打破了画面的平静,各纯色之间强烈的对比映衬,冲击着欣赏者的感官;《蔚蓝的金色》中一团似线团的蓝色凌驾于金色背景之上,黑色的圆点和似残月般的线条包围在蓝色线团周围,画面上方的米字星星在黄色的映衬下显得遥远璀璨,而占据画面视觉中心的黄、蓝、黑三色冲击着观者的感官,同时流露出艺术家内心强烈的情感;作品《蓝色》的画面语言更显简洁,大面积的蓝色背景上一条红色的线条和十二个大小不一的黑色圆点形成对比,给人以无限想象。可以看出,米罗的作品色彩大多鲜艳浓烈,这种色彩的表达对于儿童美术教育而言,有利于培养儿童的感知力、观察力。鲜艳的色彩对儿童的视觉感官具有较强的刺激,且易于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这是儿童对色彩的天性感知力。在儿童美术教育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儿童的这种天性感知力,并努力培养他们对于事物的观察能力。同时,每种色彩对于情感的表达具有一定的无意识的象征意味,在儿童的画面中更具有潜意识的主观性。米罗画面中平涂的绘画方式,也是与儿童绘画共通的一个典型特点。基于以上观点,教师在儿童美术教育中,应该鼓励儿童表达天性,引导儿童对基于色彩的事物的认知、观察、想象。色彩表达突出表现的是儿童的主观感受,教师应让儿童在绘画实践的过程中多多观察、写生,提高儿童的注意力、感知力。更重要的是,教师应在观察、感受的基础上,让儿童自行选择色彩进行构图、绘画,鼓励儿童大胆表现、敢于想象。

三、画面形象的想象和守护

对米罗来说,无论是一抹色彩还是一个圆点,都是创作的灵感源泉。米罗曾在巴塞罗那的一所美术学校学习,在其师弗朗西斯科•加利不拘传统、开放明朗的教学方法引导下,他迅速提高了对形体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形成了独特的米罗式画面语言。在米罗的作品中,人们可以看到许多变形的、独特的、纯真的创意形象。《犬吠月》(图3)、《人投鸟一石子》《哈里昆的狂欢》等作品就是很好的例证,它们都突出地体现了米罗充满诗意、随心所欲和大胆幻想的个性特征。米罗作品的画面造型丰富多彩,日常中的物象在他的画笔下充满丰富的想象力,让人不得不感叹这位画家丰富、活跃的思维。《荷兰室内景一号》同样是一幅充满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作品。这幅画的整个场面在一个平涂三色的室内展开,首先占据视线的是画面中间融为一体的乐器和演奏师;在画面下部,有一只啃骨头的小狗、一只玩线球的猫、一只追逐虫子的蛤蟆和被餐刀削皮的苹果;画面的左上方透过一扇窗,可以看到河流、天鹅和房屋等。这幅作品的造型元素和画面形象一如米罗的其他作品一样富有想象力、创造力,这一点值得儿童美术教育学习和借鉴。儿童具有天真、浪漫的想象力,教师常常会惊叹于他们天马行空的幻想和创造。在儿童美术教育中,教师不应该计较儿童绘画技法的表现是否达标,而更应该注重能否为儿童播下想象和创造的种子。儿童的绘画不受任何画法、画理的约束,反映的是人类最原始的审美和最自然的绘画语言,体现了有趣、生动的美好想象和创造。对于儿童的这种纯真的创意和想象,教师应该予以支持和鼓励,让他们在想象的海洋中创造出一个缤纷多彩的、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

四、表现工具的实践和锻炼

米罗喜欢用各种各样的材料和技法进行创作。他对绘画材料语言的探索十分广泛,曾尝试用报纸、铜板、麻绳、木板等材料进行创作,通过对综合材料进行组合、拼贴等丰富画面效果,用材料的形式语言隐喻地表达个人情感,这些丰富的表现工具成为米罗部分作品中特有的符号语言。他打破传统的绘画形式,用丰富的综合材料创作作品,这种运用各种媒介材料的方式值得教师借鉴。绘画是可以用任何形式表达情感的,儿童美术教育不应该局限于绘画材料本身,而更应该关注培养和锻炼儿童的实践能力。综合媒介材料的运用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和动手动脑能力,使儿童可以在拼贴、组合的过程中释放想象力和创造力,使艺术创作更贴近生活本身,更加触手可及。版画、泥塑、编织、扎染等美术教学活动也是让儿童体验艺术表达方式的多样性和动手制作的趣味性的有效途径。有时,对于儿童而言,综合媒介材料与多样的艺术体验带来的创作乐趣要大于单纯的绘画表达。多样的表现工具既能避免单一绘画带来的枯燥、无味,有效激发儿童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又能够使儿童的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结语正如毕加索所说:“我花了四年时间画得像拉斐尔一样,但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像孩子一样画画。”米罗在绘画作品中生动地构建了一个又一个充满童趣的梦幻王国,他往往从生活中最简单、最常见的事物中汲取创作灵感,以有趣的画面语言表达真实的世界。那无意间流露出的真挚与想象、单纯与美好正是儿童绘画作品最大的特点。在日常的儿童美术教学中,儿童对物象的表达往往有其对于自身生活环境的理解和感受,也许这种感受不够写实、难以理解,但其中体现出的充满童趣、幻想的创造力是弥足珍贵的。儿童在技法上的不足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逐渐弥补,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需要从小培养的。儿童无所顾忌、大胆自由的幻想,以及不被现实常理束缚的思维方式是十分宝贵的。在米罗的绘画作品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与儿童相契合的浪漫想象和创造,其作品自由随性的构图、充满诗意的幻想、鲜艳浓烈的色彩都是教师在儿童美术教育中需要关注的。教师应该呵护儿童闪亮的童心,米罗绘画作品中传达的童心便是教师做好儿童美术教育、守护儿童烂漫童心的启迪钥匙。

参考文献:

[1]谷明燕,刘长宜.梦与星星的碰撞——米罗作品装饰性语言的探究.艺术与设计(理论),2018(10).

[2]孙璐.“半命题”创意画的教学方法探索.基础教育研究,2018(10).

第2篇:儿童绘画教育范文

关键词:绘画艺术治疗;留守儿童;美术活动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流动性的加大,农村青壮年大批外出务工,形成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我国农村的特殊群体,目前我国留守儿童约697万余人,其中四川、安徽、湖南的留守儿童数量排在全国的前三位,均超过70万人。根据调查,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缺乏交流的主动性以及脾气暴躁、冲动易怒等心理、情绪及性格方面的问题。2019年,民政部、教育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要支持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工作者等专业人员,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不同特点,提供专业性的关爱服务。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将美术活动与心理干预结合起来,发挥美术教育在留守儿童心理干预的作用,是值得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绘画艺术治疗及儿童美术教育

绘画艺术治疗是艺术心理治疗的一种,是治疗师与作画者之间实现有效沟通与理解、且具有创造性的交流方式,通过绘画,可以解读画者的内心世界,了解他的情绪、个性、需求,帮助其认识自己、表达自我,并起到宣泄情绪的作用。MargaretNaum-burg在1966年提出了以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为基础的“动力取向艺术疗法”,认为绘画者无意识的心理问题可以通过“自发的”艺术表达出来,可以表达压抑的冲动。1996年,Reese报告了绘画心理治疗在情绪冲突的表达方面所作的研究,他对16名年龄在5-12岁之间具有情绪和行为困扰的儿童进行绘画心理治疗,探讨了绘画治疗作为情绪表达方式的特点与机理。我国学者严虎、徐静茹、孟沛欣、童玉娟等均对绘画艺术治疗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针对特殊儿童、精神障碍人群进行了干预实践治疗,验证了其有效性及采用绘画艺术治疗的特殊优势,为绘画治疗在特殊人群心理干预提供了参考。儿童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美育的途径之一,也是幼儿园和中小学里的课程之一,其教育目的是通过美术活动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创意技巧、动手能力等,对儿童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儿童时期是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由于儿童的认知能力、表达能力有限,因此儿童更倾向于以绘画这种非言语性的工具来表达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感受,将儿童美术教育与心理健康评测及干预结合起来,发挥儿童绘画的优势,使儿童在美术创作中得到情绪的宣泄、情感的抒发,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三、留守儿童绘画解读的意义

根据《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的调查显示,部分留守儿童有内向封闭、孤僻自卑、不善言谈等特点,很多留守儿童不愿将内心的真实想法流露,并且善于将真我一面掩藏。因此,与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互信和沟通关系很重要。绘画是了解孩子最愉快的方式之一,大部分儿童不排斥绘画,儿童在绘画的过程中无意间会将自己的内心世界暴露,便于及时发现儿童的情绪状况和内心需求。儿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兴趣,画出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认识,通过绘画可以看出孩子的个性脾气,手脑、身心和情感的发展程度,还可以看出孩子的心理状态和需求。

(一)通过绘画活动,可以了解儿童的真实需求绘画是心灵的一种具体反映,能把抽象的心灵具体呈现出来。儿童自主性绘画时,通常能折射出儿童的内心世界,儿童自主绘画一般从儿童最擅长或最期望、最在意、最重要的部分开始,因此,当儿童进行绘画时,我们要观察儿童绘画内容的先后顺序,物体大小、绘画的内容等等,当我们从孩子的画里读懂了他们的需求,知道了他们想表达的意思,听到了他们想说的画,我们的爱才会如丝丝春雨悄悄的滋润孩子的心灵。

(二)通过绘画,可以了解儿童当下的状态,宣泄情绪情感大部分儿童的情绪情感在画面中是不加掩饰的,我们可以很轻松的通过画面的内容来判断儿童当下的状态,如在画我的一天时,有的孩子画了高兴的表情、愤怒的表情,但有的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内心封闭,容易将真我一面掩藏,对于刻意隐瞒的儿童,我们可以通过其线条、色彩、绘画时的行为进行观察,了解其情绪状态。在绘画时笔与画纸的摩擦、颜料的泼洒、细节的刻画都能起到宣泄情绪的作用。画完要引导孩子进行画面描述,大部分孩子对画面描述完后就在不知不觉中将不良情绪得到了宣泄。

四、绘画艺术治疗融入留守儿童美术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一)将绘画投射测验内容融入美术教学内容中绘画投射测验包括多种主题形式,其中房树人、自画像、树木画、多维添加画是常用的几种,在美术教学中,老师可以将这些主题内容作为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孩子进行此类主题的绘画。一方面,扩展了儿童绘画的主题内容,另一方面通过主题绘画可以了解孩子当下的情绪状态,使美术教学与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实现有效契合,从而提高美术教学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下图为课题组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某幼儿园大班进行基于绘画心理分析的美术课堂实践上的一幅留守儿童作品。作品为7岁女孩熙熙所画,内容是房树人。通过了解,得知该女童平时由爷爷奶奶带着她和弟弟,已经半年多没有见到父母,但是经常通过微信视频,孩子说画中的人物是妈妈、弟弟、自己和奶奶,很想妈妈,希望能和妈妈在一起住不分开。整幅画面大小合适,内容丰富,不仅有房子、树、人,还有鸟、猫、白云、太阳、很多心形图案等等,仔细观察会发现树上结了很多果子,可以看出这个孩子还是非常有目标、有想法的,粗壮的树干代表了获得的支持较多,暖暖的太阳照耀着大地,整体画面感觉还是不错的,但是画面给人一种期待陪伴的感觉,比如出现的宠物猫咪、天空飞翔的小鸟,很多心形的图案等,但整体来说,孩子还是比较开朗活泼的类型,细致刻画的果实、心形,看出孩子做事比较仔细认真。

(二)将绘画治疗形式及技术融入课堂美术教学设计中绘画艺术治疗中的团体接龙绘画形式、增减技术等可以融入美术教学设计中,以扩展课堂美术教学形式。鼓励学生打破传统陈旧的绘画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如:绘画治疗中的团体接龙绘画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形式之一,团体接龙绘画要求在绘制前随机组合成团队,团队成员要进行队名、队徽、队歌的设计,之后每人选择一种颜色的画笔,按顺序进行接龙绘画,绘画完成后需要上台展示讲解。团体接龙绘画需要团队成员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一幅完整的画,在绘画过程中锻炼了孩子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创意思维能力,由于团体接龙绘画需要按治疗师的时间要求进行接龙,相对时间比较紧张,这种形式的绘画往往在既紧张又兴奋的情况下完成。增减技术需要在画面评分的基础上进行,画面评分是指对画的自我感觉进行评分,而非绘画能力的评分,评分后让儿童指出自己满意和不满意的地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直到自己对画面的评分比之前的评分要高,在增减内容的过程中得到了情感的宣泄。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美术教育是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教育活动。利用美术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有益探索,也是对留守儿童心理干预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儿童美术教育在留守儿童不良情绪和心理问题中的宣泄、疏导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活动,以帮助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人格品质。

参考文献:

[1]张利平,邹锦华.儿童美术教育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9,25(01):120-123.

[2]王战戈.绘画心理学在美术教育教学中的意义及应用[J].艺术教育,2015(08):100-102.

[3]陈钱军.小学美术教学中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教书育人,2019(16):28.

第3篇:儿童绘画教育范文

关键词: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儿童美术教育;重要性

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不同于传统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在美术教育过程当中需要并突破传统固有的思考模式,全面的对相关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在美术教育当中遇到的问题,最大限度的拓展和延伸儿童的发散性思维培养的深度和广度。分析儿童的发散性思维可以得出,其是一种具有较强的变动性、流畅性、独创性特点的全新思维模式。培养儿童发散性思维的美术教育并不需要教师一笔一划的教授儿童如何去画,而是就一固定主题引导儿童去进行自主的创作,为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一、儿童美术教育中发散思维能力培养能有效的提升儿童观察能力

传统的美术教育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但在教学的过程当中,通常都是教师临场演示绘画,然后让儿童进行直观地模仿,主要强调儿童必须要理解并掌握一定程度的绘画要领和绘画技巧。在这样的美术教育模式之下,儿童所能创作的方向较为固定,创作思维被大幅度限制。实际上,儿童的美术绘画创作主要是依赖于对于生活和学习的感受,以及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要求儿童掌握一定程度的绘画技能固然重要,但是,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对于美术教育而言亦是十分重要。想要全面提升儿童的美术绘画的能力,不能过度的偏向某一方面,而是需要同步的对儿童进行全面的培养,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儿童的美术水平,达到全面培养儿童的发散性思维的目的。在实际的绘画过程当中,儿童主要是注意绘画对象的“形”,所以在绘画过程当中主要表现出来的也是物象的形态。例如就长颈鹿这个主题来完成绘画,儿童往往会根据观察和自身记忆的“长颈鹿具有很长的脖子”这个特征将其呈现在纸上。然而,片面的观察使得儿童对长颈鹿的斑纹、眼睛、外形、色彩等的观察不够到位,对长颈鹿的喝水、散步等生活习性不够了解。儿童通过绘画而产生的最终形象只会表现出脖子长特点,对于其他方面的特征没有具体的表现,造就导致了作品完成之后的各种“四不像”。教师通过引导儿童深入的对绘画对象进行深入、全面的观察,不仅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同时也能在观察当中培养儿童的自主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二、儿童美术教育中发散思维能力培养能有效激发儿童动力和兴趣

兴趣在儿童进行美术绘画学习过程当中扮演着“最好教师”的重要引导角色,只有本身对美术绘画产生浓烈的兴趣,才会愿意自主自觉的学习对美术绘画。在美术教育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儿童的这一特性,采取有效的方式引导儿童进行美术绘画,全面的激发儿童的绘画兴趣、绘画积极性、绘画动力等。教师可以根据美术绘画教学内容,设计和增加一些富有意义、有趣、好玩的美术活动和游戏,并引导儿童积极的参与到游戏当中,儿童在参与游戏的同时求知欲得到提升。游戏对于儿童的吸引力,也会使儿童能在美术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这样更有利于儿童在完成美术课堂的学习之后积极地参与到与美术有关的活动和游戏当中,使儿童能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美术绘画的乐趣和魅力所在。例如在引导儿童对外星人进行绘画时,教师应该鼓励儿童就外星人的外形进行夸张而大胆的想象,为美术绘画创作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间,同时也为儿童的美术绘画创作作品提供更多的创作可能。在放飞想象的前提下绘画出来的外星人各种各样的。

三、儿童美术教育中发散思维能力培养能有效引导儿童的探索求异

儿童本身是具有较强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这更有利于对儿童的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在美术绘画的过程当中儿童可以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可以根据自身的思想认识将观念、知识、理论等基础进行重新组合,然后就为同一问题寻找出全新的、不同的、求异的答案或是设想。在美术绘画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模式的主导之下,儿童就同一创作主题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彻底的放飞儿童的想象,以便于打破传统的固有思维模式对儿童想象力和求知探索精神的束缚。鼓励儿童用自身的认知方式和思考模式来分析美术绘画问题并解决美术绘画问题,为儿童拓展更宽广的美术绘画视角。教师也可以安排儿童对比较有动态效果的“老鼠偷东西”这一类的主题进行绘画,而儿童由于对这个绘画对象的了解,在不同思考方向的引导之下,将会在绘画作品当中表现出老鼠偷东西过程当中的搬运、偷吃等不同形态的动作,有效的利用这一绘画主题能充分的激发儿童的幻想、求异、创新等思维,并在不断的绘画练习当中得到培养和加深。

四、结束语

如今,在儿童的美术教育过程当中主要是培养儿童的绘画能力,不仅被作为美术教育的教学重点,同时也是引导美术教育发展的主旋律。教师应转变美术教育观念,在美术绘画的教学过程当中,鼓励儿童就,就同一主题进行多方面的思考,然后再将对理解的故事情节和画面结构用自己特有的独特绘画方法呈现在画纸上,从而形成一个全新的具有较强的创造性和情感表达性的绘画作品。这种基于儿童的情感进行的美术绘画创作,不仅能最大限度的提升儿童的绘画兴趣和绘画动力,同时也能有效地对儿童的创造潜能进行开发,以达到有效培养儿童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思维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蒋思妤.浅谈美术教育对儿童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4,08:199.

[2]孟凡柱.儿童美术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新西部(理论版),2014,15:125-126.

[3]黄雪景.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4,25:92.

[4]梁枫宁.论儿童美术教学发散性思维培养[J].美术大观,2015,03:166.

第4篇:儿童绘画教育范文

直觉感知与理智分析是人类独特的两种思维方式,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两者相互配合发挥作用。直觉是人的一种潜意识感知,不为人类意志控制的特殊思维方式,它是人类一种本能存在的一种思维形式。直觉主要表现为人类对于实物迅速的识别,动用全部认知系统迅速作出综合判断的表现,具有迅捷性、直接性、本能意识等特征。当你不在意的时候,直觉经常灵感乍现,它会像神来之笔给予你意想不到的意外和惊喜。直觉教育依靠人们的直觉感受,尊重个体感受,特别重视人的视觉、听觉等直觉器官的感受,相较于传统教育模式更能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所以,将直觉教育运用于依靠视觉为主导的美术教育中具有极大的实践意义。学习绘画的本质绝对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画得与对象一摸一样,很多传统美术教育只重视绘画技能的不断训练,在不断训练的过程中却抹杀了儿童对于美术的直觉感受。

每个人对待世界万物的观点感受并非一样,美术对于世界观察的角度也是因人而异,如果美术教育只关注技法的熟练而忽视个性的发展,也一定不会获得长足发展。纵观美术史,很多优秀艺术家得以名垂青史都依赖于对于美术理念的不断创新。因此,在初级学习绘画的儿童中更应该倡导直觉美术教育,强调每个儿童对于世界新事物、新现象最直接的洞察、认知和判断。尊重每个儿童对于物象的自我表达,自由表现对于美的认识,不要设置太多的条条框框,以教师既有的定向思维去影响儿童。很多儿童的随手涂鸦被认为毫无价值,教师应该转变观念,以心理学角度去重新审视儿童原始情感的表现。据研究表明,儿童的绘画更多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表现,由于认知的局限,他们笔下的世界缺乏理性色彩,更加主观,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表现出儿童特有的天真稚拙的绘画语言特色。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儿童美术教育应当给予儿童一种正确的启蒙,让他们逐步把握客观世界的形态与内容,并且能加以认识、分析、变化。这种教育是主动的、有趣味的,能激发创造性的。直觉感受充分体现了人类情感的丰富性,它不仅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更有助于教育目的的实现,最终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二、直觉美术教育缺失的现状

作者发现这样一些孩子:他们没有参加过美术训练,而他们的作品往往标新立异、别具一格,那种奇异独特的构图、大胆无忌的落笔、奇特夸张的造型、单纯强烈的对比色彩,让画面有一种无法言表的和谐与韵律,使人耳目一新;有参加过美术培训的儿童,他们的作品往往没有创新,表现出来的构图、色彩、形态,以成年人的角度观察是合理的,儿童的思维也被成年人固有的模式去改造。儿童美术教学是一种被动接受一套所谓合理的绘画技能却丧失了绘画表现的初衷,从而抹杀了儿童的灵感和天赋,导致每个儿童笔下的绘画作品都大同小异。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清楚认识到美术教育培养目标发生了深刻转变,由过去培养画家、设计家的教育转变为服务于社会的大众化教育。在传统的美术教育中,部分教师和家长往往要求儿童在他们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思想活动。这实际上会扼杀儿童的创造性,阻碍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传统的儿童美术教育方式主要表现为:①以成人的眼光审视幼儿的作品,并要求幼儿的作品审美标准与成人的相同或接近。②以是否临摹得像、画面是否干净整洁为衡量幼儿的作品是否优秀的标准。③重绘画技能,轻作品思想。有好多非常有思想的幼儿作品往往是因为绘画技能不出众或者是需要语言补充表达而失去了成人对作品的好评。④教师为了自己的成绩,从而辅导幼儿参赛获奖、发表作品等,指导出了很多“成人儿童画”。因此,在儿童美术教育中应渗透人性化发展的理念,重视儿童的尊严,顺应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尤为重要。直觉教育在现代儿童美术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作者通过对直觉表现和形成因素的研究,发现对儿童而言,在早期教育中创造条件,为他们直觉的形成提供足够的条件和适宜的艺术环境,那么,他们就能自主地通过直观感受发展认识,提高艺术表达能力。直觉美术教育强调的是一种主观感受,不依赖于以往的任何经验记忆去描绘对象,脱离传统绘画技巧的限制,表现更加自由。

三、教学中对直觉能力培养的探索

美术教育的早期是培养直觉感受的一个很好的机会。对于儿童而言,如果我们转变教学观念,抛弃儿童早期美术教育中以技术传授为目的的观念,代之以启发他们对周围世界的感受和热爱之情,并且在教育中创造条件,为他们直觉的形成提供足够的条件和适宜的艺术环境,那么,他们所受到的美术教育将在他们幼小的头脑里展现出一条探求新奇世界的通道。通过这条通道,他们能够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与这个世界进行交流,而且还会为他们在某些方面的才华施展提供可能。经过一段时间的美术教学,笔者总结以下方法用以对儿童直觉能力的培养。

首先,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对于刚刚接触绘画的儿童,先以激发潜力,培养儿童对物象的视觉观察为切入点。教师一步步引导儿童对于物象的基础认识,逐渐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和记忆力,接着鼓励儿童以自己独有的绘画语言表现出自己所看到的事物,而不是以“象”与“不象”去定义儿童绘画的差异好坏。儿童学习美术的目的不是每个人都成为画家,而是培养情操,所以过早、过多灌输那些不可能被他们理解的技法知识意义不大。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多穿插录像、幻灯片,来展现同一物品的不同形象,帮助儿童开拓思维,拓展对于造型的再认识,也不断激发儿童对于同一事物的创造联想。与机械地复制绘画相比,联想创造更能锻炼儿童的独创能力,更具有情感因素。美术教学是在与多学科配合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且能面对全体儿童,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儿童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全面发展。再次,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儿童自愿学习。美术课程中不论是课程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上,教师都应该注意自己的角色定位,只是一个引导者,引导儿童发现绘画的乐趣,自愿去表现绘画感念。然后,要鼓励儿童自我发现,自我创造地学习,在绘画过程中建立信心,肯定自我,会在每次绘画探索中增长才干,发展自己。另外,教师对儿童的艺术创造评价要建立在了解他们想法的基础上,评价的标准要以鼓励为主,呵护儿童的自尊心才能做好教学工作,完成美术教育的终极目标。教师在指导儿童进行绘画创作时,切勿以个人主观爱好为准则,不要对儿童轻易去批评和否定。在美术活动中,至始至终,帮助儿童身心及人格的全面发展。最后,教师不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限时完成绘画或者布置按时完成的家庭作业,经常带学生到室外郊游、散步、玩耍,去感受世界,教会儿童学会留意观察各种事物细微的变化,之后主动画出来的作品总是能表现出非凡的创造力,这对于儿童的创造力培养具有积极效果。

作为一名教师要能解读儿童绘画,善于与儿童沟通。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而不是决定者。教师更应该多去了解儿童心理学,如果不能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就无法做好本职工作。现代儿童美术教育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教育儿童的前提建立在尊重和了解儿童,一切以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为中心的基础上。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激发儿童创作的欲望,使儿童产生内心的创作冲动。儿童认识世界和探索世界是他们成长的一部分,他们画出的形象新颖、离奇、夸张,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不要以成人的眼光去评价儿童,要认可儿童,只要能画出来就是好的。孩子们在画的过程中有一种快乐感,创造感,觉得绘画是一种享受,可以带来快乐。在美术教育过程中鼓励儿童的好奇心、尊重他们认识世界的独特方式。另外,美术教师还必须熟悉和理解儿童们创造的视觉语言符号,能欣赏和正确评价儿童作品。儿童绘画反映儿童的内心世界,教师要通过儿童的作品去了解他们的爱好、性格,他们的成长状况。当老师赞同他们的画时,他们会觉得自己的努力没白费,他们今后的创造性会更强,更有动力。儿童通过直觉绘画也是一种对于世界的探索,也有助于大人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四、结语

第5篇:儿童绘画教育范文

一、现象

校外儿童美术教育的主要特点在于其趣味性、灵活性、创造性和科学性,课程设置丰富多样,有儿童画、卡通画、剪纸、软陶等等。这与校内的美术课是有一定区别的,许多课程内容也新颖有趣,深受儿童喜爱,就连有的家长听了课都心神向往,但也不乏一些问题的存在。通过笔者的调查了解,校外儿童美术教育机构为了保证教学的系统性,一般会给教师提供固定的课题,这些课题的设置往往都遵循着‘出效果’的原则,换言之,就是保证学生的画符合家长及老师的审美要求。我想这种动机出于两个原因:一是为了让孩子‘玩’得开心,在学习美术的同时体验快乐;二是为了满足家长的‘口味’(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而残酷,许多儿童美术教育机构不得不顾及“上帝”的感受)。孩子能在快乐中学习,这固然是好事,但第二种原因却多多少少影响了孩子们的‘正常发挥’。部分家长不能理解儿童绘画中的稚拙,认为花了同样的价钱,就应该享受到同样的‘服务’,所以我的孩子不能比别人家的孩子画得差。在这种急功近利的观念驱使之下,美术教师们只得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力求以最高的效率让孩子们创造出最好的‘效果’。然而在得到好的‘效果’的同时,教师的教学会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满、大、多的程式化构图模式;

2)对儿童吹毛求疵的造型要求;

3)色彩感知训练的缺乏;

4)艺术情感表达的缺失。校外儿童美术教育机构的教师在课堂上为了达到预期的画面效果,常常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儿童,再通过儿童的手传达到绘画作品中,正如世界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加纳德所观察:中国教育者认为美是和谐与平衡,鼓励孩子按照教育者自己的标准绘画。这样就不免会产生绘画创作的雷同,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儿童个性的发展。

二、反思

分析以上校外儿童美术教育现象的同时,也对这些现象有了以下几点反思。

1、应注重儿童个性的发展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绘画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倘若用同一形状的黑匣子去锁住不同形状的自由灵魂,岂不是比扼杀它们还要残忍?美国著名的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认为,每个儿童都有创造性发展的潜能,而教师的任务则是制造条件让这些潜能得以激发。笔者看过一些日本优秀美术课程的视频,在日本的儿童美术课上,学生是主角,从作品的酝酿、创作到工作结束,几乎都由自己独立完成。教师不是指挥者,而是引导者,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对他们进行适当指导。但多数情况下,学生并不寄托于老师的求助,而是尝试独立去解决问题。在这样的课堂中,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得以充分体现。

2、应尊重儿童特有的绘画思维

儿童不似成人有严密的思维逻辑,在绘画的过程中以感性思维占主导,常常表现出无目的性。许多儿童绘画作品,在成人看来可能是粗糙、变形甚至是不符合逻辑的,但正是这种儿童浑然天成的思维与表现方式,唤起了人类最原始而美好的心灵。感性思维实则是绘画创作中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可以给绘画创作带来灵感,成人不应按照自己的思维逻辑为标准来衡量儿童的绘画思维,而应尊重与鼓励。

3、珍视儿童绘画中的稚拙味

热爱绘画是大部分儿童的天性,当儿童不具备系统的语言表达能力时,往往会借助绘画的方式来表达。表面上看,儿童所描绘出的事物与客观现实并不相符,所画物象简单粗糙,甚至怪诞扭曲,实际上他们是在用稚拙朴实的手法表达自己主观的想象或情感。儿童用这种特殊的手法表达了人类童年的特殊美感——稚拙美,是成人作品所无法比拟和替代的。著名的文艺评论家陈丹青非常欣赏凡高的一幅油画作品,并用小刀从书上裁下装裱,以表喜爱。这幅画是凡高绘画初期的作品,画的是一位在海边的男人,将双手插在口袋里懒散的样子。这幅作品从造型到色彩再到笔触,均透着浓浓的稚拙味。技法上不够成熟,但看后让人过目不忘,回味无穷。伟大的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曾说:“我花了很短的时间画得像一位大师,却花一辈子的时间画得像个孩子。“儿童绘画的稚拙是与生俱来的,即使是伟大的画家毕加索都只敢说自己画得‘像个孩子’。可见,这是多么可贵的品质啊!

三、结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