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科技创新案例范文

科技创新案例全文(5篇)

科技创新案例

第1篇:科技创新案例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科技档案管理;创新研究

1引言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科技档案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态势。对其管理工作进行创新研究的同时,获得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一系列信息化技术的有力支持,有效解决了在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进而提高了管理效率,保障了管理水平的提升。

2科技档案向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当前信息技术已经在社会的各个行业中取得了广泛而长足的应用,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改善。另一方面,会计档案往往并不只包括简单意义上的机械化文件搜集及整理工作,在其管理的过程中,它还代表了相关档案管理人员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将信息技术大规模的应用在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中,不仅可以有效提升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还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将劳动力解放出来,从而取得经济效益上的进步。同时采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科技档案进行文件收集和整理等管理工作,还可以避免重复劳动,造成人力浪费;可以节约物资成本,将成本降到最低,还能保证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此外,在对科技档案进行数据分析的同时,还有可能产生新产品的灵感,有利于新产品的研发,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科技档案管理的创新策略

3.1强化信息化建设

首先,如今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各行业发展的趋势。所以,科技档案管理也应该跟随时代的潮流,融入信息化技术,强化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以往的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中,一般都是采取纸质方式进行记录和整理,保存的时间有限,且不利于保管,很容易便造成科技档案的损失或损坏,从而给科研人员的研究工作造成不利的影响[3]。因此,在科技档案管理中添加信息化的方式,为纸质的文件材料内容进行备份,可以有效的提高科技档案的管理水平,减少科技档案的损失率。

3.2完善科技档案管理体系

制定一个完善的管理系统,可以很好的解决内部结构的各种管理问题。在对科技档案进行信息化的管理过程中,急需制定一个相对完善的科技档案管理制度。完善的科技档案管理制度应该包括档案的借阅时间和方式、相关档案的查阅情况或者网络的在线下载方式等各方面。如此一来,对科技档案的各方面进行规范、完善、全面的管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和质量,强化档案管理的安全性以及持久性。

3.3创新科技档案管理的方式方法

对科技档案管理方式的创新在整体的创新概念中必不可少,所以应该格外注重对科技档案管理方式的创新力度。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能够轻易的发现原有的科技档案管理方式往往只是满足了档案的基础管理需求,即便如此,仍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资源的不必要浪费[4]。因此,为了改善科技档案管理现状,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相关档案管理人员和组织都应该结合档案的有利发展方向以及最终发展目标,对原有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优化创新。在创新科技档案管理方式方法的过程中,还应善于应用现代的信息化技术,当前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自动、高效、科学的理念与科技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不谋而合。所以,应该合理的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促进其方式方法的有效创新。与此同时,还应该提高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明确其对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认知。确保科技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始终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还要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加强计算机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操作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熟练度。

3.4拓宽科技档案管理服务的范围,创新管理服务

在信息化时代下,对科技档案管理进行创新,就应该拓宽管理服务的范围和途径。首先便要求科技档案管理的有关部门要基于网络技术的应用,拓展一个查询功能,以方便管理部门的人员可以直接通过该功能进入服务渠道,继而获取自身所需的档案信息和数据。此外,针对信息化基础的应用,科技档案管理部门还应该设置一个完整的科技档案信息网络,并在确保网页内容和结构的设置都科学合理的基础上投入档案管理使用,这样一来更有利于科技档案管理部门的人员以及科研工作人员通过该网络有效的查询所需的信息数据。由此看来,这种服务功能的拓展为档案管理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此外,在拓宽科技档案管理服务范围的同时,也不要忽视对相关法律法规的重视程度,在建立档案信息网络的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在内容和结构的设置上确保合理与合法性。

4结论

总而言之,由于国内科研工作和科研项目开展的越来越多,科技档案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所以科研档案管理,也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重点。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科研档案管理进行信息化的创新研究已经成为档案管理人员和组织考虑的重要问题。同时作为相关的科研档案管理人员和组织,都应该密切关注时代的发展水平以及信息化产品的推新,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在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中融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从而达到科技档案管理的信息化、高效化、自动化。

【参考文献】

[1]李卫忠.信息时代下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研究[N].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7,15(3):149-152.

[2]苏美玲.信息时代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7,(7):86,88.

[3]王莉.浅谈大数据时代科技档案融合发展创新之路[J].山西档案,2016(1).

第2篇:科技创新案例范文

关键词:大数据;科研档案;科技成果转化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融合不断深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与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相互赋能。科技创新的渗透性、扩散性、颠覆性特征正在重塑经济发展方式、社会伦理规范。科技成果转化既是科技创新的落脚点,又是科技创新的价值体现。2016年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促进科技和经济结合是改革创新的着力点,也是我们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的地方。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培育产学研结合、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协同的良好创新格局。科技创新绝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研究,而是必须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由于档案具有凭证价值,当科技成果转化发生权属纠纷、知识产权纠纷时,科技成果转化档案能够及时发挥真实、可靠的法律凭证作用。成果转化档案的建设与管理是否规范与符合实际工作需要,将直接影响成果转化的管理效率。经过对同类单位的调研发现,成果转化材料此前大多与成果研究项目材料、报奖材料等其他有关材料一并构成成果档案(或科研项目档案),进行统一管理。随着科技成果转化的聚焦效应日益凸显,成果转化工作中形成的原始记录与使用频率增多,保存价值增大。从档案保存与利用方便的原则出发,成果转化原始记录有必要从成果档案(或科研项目档案)中分离,成为一级类目,作为成果转化档案进行管理,建设与管理研究刻不容缓。

1科研档案的特有价值

对于科研工作来说,档案与资料从价值上而言有着相当大的区别。科研资料的价值在于其灵活性与高效性,能够围绕工作快速形成参照,带有相当强的参考性质,起着传播知识和推广经验的作用。而科研档案在程序上背靠公权力,不仅具有可证明其唯一可信的凭证作用,还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价值和社会记忆价值。

1.1凭证价值

经过加工的档案形成资料。资料一般而言是直接复制的,利用时相对更注重其参考性质,起着传播知识和分享经验等作用,如各类文件、文集、汇编、报刊、图书等,其在法律上不具备查考功能。而科研档案完整记录了一个科研项目从产生至结束的全过程,其全面性、完整性、系统性乃至准确性远远超过科技资料。科研档案是产品定型、生产与停产,设备使用和维护的依据;作为第一手材料和原生信息,其具备一定的法律效力,在追根溯源与纠责乃至知识产权纠纷中起到重要的凭证作用。

1.2知识储备价值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与知识创新才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唯一方法。任何科技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前人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的,而内源性的科技成果是一个单位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科研档案中蕴藏的思想、经验与教训同样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不仅是现行产品制造的依据,也可以成为新型产品开发的基石,更是提升科研人员知识结构与研发能力的教科书。

1.3社会记忆价值

科研档案的社会记忆价值主要通过两方面体现:一是通过搭建记忆工程平台,宣传中国科研史,将科研名人与其科研精神传承于后世;二是通过建设智库,将科研技术与科研情报进行共享。科研档案从不同角度折射出一个国家在某一时期的科技发达程度与工业发展状况,反映某一专业的科学技术发展脉络,是时代的缩影,具有一定意义上的科技史学价值。同时,科研档案中蕴含着设计者思想演变的动态轨迹,隐含着科研工作者不畏艰难、为国奉献的科研精神,对于后继者起着指引与激励的作用。

2大数据时代科研档案管理创新

2.1档案管理观念的转变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对档案发展的需求,各种计算机以及云技术等的发展为档案储存提供了新的媒介,大数据时代人们的档案管理理念也发生了转变,不仅注重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储存等,同时也越来越注重档案的利用功能和服务功能。

2.2档案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科研档案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档案数据的采集,需要对原有的相关数据进行整合,针对科研各领域来进行网络数据建档、数据分类整理、数据清洗、结构化,建立数据库,以异构多维多源大数据融通管理为基础支撑,通过建立各科研领域大数据的统一标准和规范,形成科研档案指标本体。基于本体,实现各维度的数据挖掘分析利用及知识服务。

2.3搭建好科研档案管理应用综合服务平台

面向科研档案创新管理协同研究解决科学研究知识密集型平台,集研究、学习、管理、创新于一体的科研档案管理平台,对科学研究的全部过程进行档案化管理,包括研究资料、过程文档、成果文档等。从科研档案资源数字化着手,到在线归档、档案管理系统,到档案数据资源知识化,最后再对科研档案进行综合与利用等全档案生命周期业务需求,围绕科研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坚持按照智慧档案的数字化——数据化——知识化的建设思路,建设全省统一的科研档案管理应用综合服务平台。

3档案成果转化的利用策略

为进一步提高成果转化效率、增强成果转化效果、促进成果转化良性发展,应充分发挥政府、成果研发机构、企业等多方优势,整合政策、资金、成果、团队等多种资源,合力打造具有公信力、适用性、影响力的科研档案管理应用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是集档案资源数字化—档案资源管理—档案资源知识化—档案资源多元化服务一体化综合平台,在档案资源多元化服务模块层中含成果、转化交易、信息互动、效果跟踪、第三方评估等功能于一体,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服务。将有效缩小双方信息鸿沟,使科技人才、成果、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企业,为不同主体提供信息支持和市场服务,减少盲目性和重复性工作。一是通过科研档案管理应用综合服务平台,建立科技成果立项机制。第一时间将成果信息在平台,科研成果档案,及时面向创新主体、企业及相关受众公布,通过平台的各种传播手段进行传播,以扩大受众面及科技成果宣传力度。二是在科研成果档案的基础上,通过信息化手段全程跟踪成果转化情况。通过平台促成成果研发机构与创新主体、企业的合作,达成成果转化交易,并对成果转化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全面了解成果转化后的应用效果。并建立成果转化互动机制,在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中,成果研发机构与企业应充分沟通,全面了解成果与企业需求的适用性。另外,成果转化交易达成后,双方还应不断对成果应用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互动反馈,及时反映成果转化效果,以促使成果研发机构不断对成果进行优化升级,以适用于企业生产需求,提高成果转化效果。三是通过平台或引入第三方对成果转化效果进行评估,通过平台或第三方对成果档案及跟踪情况的了解,结合成果在企业生产中应用的情况,遵循科学、合理、公平的原则,对成果转化效果进行综合评估,形成成果议价基础理论和数据,为成果转化交易定价、议价提供依据。

4结语

大数据时代是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不可选择、不可摆脱的新环境,更是科研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机遇。大数据等引发的技术革命,将从应用层面和方法论层面不断影响档案工作,为档案数据挖掘、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可能。科研档案工作者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档案管理工作中顺“大数据”之势而为,推动档案大数据工作发展。要立足新环境,高效率收集并整理海量科研档案,提高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效率,在扎实推进科研档案资源信息共享化进程的同时,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供资源保障和数据共享平台,跟踪成果转化效率。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N].人民日报,2015-09-06(1).

[2]赵丹阳.数字环境下科技文献信息开发利用与服务模式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3]何南洋.基于科研档案生命周期的档案系统平台建设策略研究[J].档案工作,2020(3):78-79.

第3篇:科技创新案例范文

一、黑龙江省农科院草业研究所科研档案管理现状

省院档案工作以黑龙江省农科院为全宗向省档案馆定期移交档案。省院档案材料由院机关各处室在履行工作职能时完成日常收集,定期进行补充收集。院机关档案室负责检查与组织归档,以便于保管和利用为原则,按照工作类别进行立卷,以省农科院机关工作实际为落脚点,符合档案管理要求。但传统的立卷方式对院直属科研机构来说,缺乏整体性与独立性。针对这一现状,我院于2010年号召全院各直属科研机构建立具有独立卷宗性质的档案。本研究立足10年间档案工作建设与管理,力图解决直属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中借阅管理方式无法满足课题组保密需求、档案收集质量不高、服务科研利用不足等问题,以黑龙江省农科院草业所档案管理为例,探索科研档案管理模式创新。

二、以直属机构档案工作为例,分析科研档案管理现状

2011年底,我直属机构完成了科研档案建设工作,设有独立的档案库房。建设之初共有档案237卷,随后初步制定了部分管理方法,目前档案保存良好。但科研档案材料收集不足,不利于实现档案的实用价值,分析原因,以下几点有待完善。1.借阅管理有待改进。传统的借阅方式为,科技人员履行借阅登记手续,经档案主管领导审批后,可借阅档案材料。该方式的不足是,未考虑到课题组组别间相互借鉴与保密需求的平衡关系,无法保障课题组一定时期内对成果保密的需求,致使业务科室不愿移交材料或延迟移交,从而导致归档材料不完整,反而影响学术借鉴与交流的初衷。2.收集工作有待完善。(1)现行收集方式不利于保障归档质量。档案管理人员定期通知,组织归档。业务部门进行立卷、归档。该方式的不足是,课题组偶有发生文件间联系混乱、归档材料缺失等现象,致使档案材料利用,无法更好地满足本单位科研创新需求。(2)科研项目结束后立卷,整体性较好,但归档质量不佳。以往实际工作中,档案部门选择在项目结束后组织立卷归档。这是因为,一方面为保持文件间的有机联系,立卷完整;另一方面为课题组在项目周期内重复利用项目文件提供便利。但由于涉农项目周期较长,业务部门对档案材料的保管从空间和技术方面均有不足,时有文件散失和破损现象发生,反而不利于科研档案的完整和长期保存,归档效果不佳。(3)归档材料检查质量不佳。实际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未参与科研文件形成过程,对文件间有机联系掌握不足,检查卷内文件排列、文件缺失等情况达不到预期效果。3.档案利用严重不足。以2011年度档案工作为例,全年设备、期刊等各类科研档案材料调阅仅41次,未充分挖掘档案利用功能,档案保管大于利用,档案利用功能未得到充分挖掘。

三、主动服务,探索直属机构档案创新管理模式

1.借阅方式的改善,提高文件保密性———“两级制审批”。为满足课题组一定时期内对科技成果保密性的需求,在规定时期内课题组以外人员借阅,均采用“两级审批”制度,即课题负责人与档案主管领导审批后,档案材料方可调阅。超过规定保密期后,只履行登记手续即可借阅。2.收集方法的创新——有的放矢收集材料。本研究以《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为理论依据,结合工作实践,以归档工作有的放矢,辅助绩效考核为抓手,以期提高归档质量。(1)收集方法的创新。其一,科研项目在单位审批前,领取和签批《归档材料调查表》(见表1)。根据科研计划,备案归档内容、归档时间与归档人,档案管理员可按照预计归档时间,向归档人分阶段督导归档工作,有的放矢收集材料。归档材料调查表,以《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规定的归档范围为依据,结合以往科研活动过程形成材料的归档情况,初步确定归档内容。表格由档案管理人员制定,研究所学术委员会监制。其二,根据《归档材料质量表》(见表2)对归档人的归档工作进行评定。设计量化分值,参与年底绩效考核,激发归档主动性。归档质量评定,在满分的基础上,根据不合规情况扣除分数。归档材料质量评定,考核5项内容:收集数量、收集时间、非原件数量、破损数量、缺页数量。总分30分,每个项目满分为6分,设为3个分数等级。根据具体归档质量,量化各项分值,计算总分,参与考核。(2)提高检查质量———必须掌握科研文件间有机联系这块高地。科研管理工作已由“管理”向“服务”逐步转化,最终以服务科研为落脚点。档案管理员在掌握档案学理论基础的同时,需加深对科研文件形成过程与文件间有机联系的理解,明确知悉“我要收集哪些文件”,“什么时间归档”,“哪些文件没有按照预定生成、发生延迟是合理的”,从而减少对课题组立卷的过度依赖,同时增加对课题组工作的理解,才能切实提高科研档案管理质量。一方面,科研档案的形成有规律可循,应深入研究归档材料。具体可分为项目研究材料、报奖材料、新品种审定登记材料、专利申请材料、成果转化材料、科研管理材料等若干类目,通过研究是可以掌握文件间有机联系的。另一方面,应积极推进档案管理员参与科研项目主要阶段这一建议的落实,至少参与1-2个重要文件的形成过程,或管理员需要加深了解的文件形成过程,将更能加深文件形成过程与形成规律的认识。3.利用方法的创新———主动服务科研。(1)结合绩效,深入挖掘档案价值。深度挖掘档案的服务科研功能,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可强化档案的利用,进一步提高档案材料的完整性与归档质量。其一,以归档材料为依据,挖掘考核信息,量化绩效分值。以本单位工作为例,以往绩效考核,征集相关科技创新佐证材料原件或扫描件,核定绩效分值。现探索以本年度归档材料为依据,提取绩效考核信息。一方面可避免科研人员重复提供材料的繁琐;另一方面可以保证重要的、能够直接体现科研价值的原始材料及时归档。其二,以《归档材料质量表》为依据,设定档案工作质量分值,加人年度绩效考核中,充分肯定归档人的归档工作,激发归档主动性,提升归档质量。(2)公布档案目录,促进学术交流。定期公布已公开的档案归档材料目录,进一步增强档案的利用功能,促进学科借鉴与学术交流。

四、讨论

第4篇:科技创新案例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天文学;科研档案;档案管理

引言

在研究分析紫金山天文台(以下简称紫台)库存科研档案及2019年新收集的档案的基础上,基于最新版STA-集成化档案管理系统探索科研档案的管理模式和资源建设,规范科研课题研究过程中形成的档案资料的管理、开发和利用,在加强档案管理的同时,进一步促进紫金山天文台科研档案管理工作。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论述了在下一步工作中应该如何发挥既有经验创造更多成绩,旨在推动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进一步升级。

1天文学科研课题档案管理概述

天文学科研课题档案主要是指天文台站在具体的科研和观测以及学术交流活动或者是进行相关的天文观测仪器研发过程当中形成的各种具有保存价值的观测记录、文字资料、图片、录像等科技材料,因为天文学专业科研档案产生于对天体的观测和天文研究的实践活动当中,所以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保密性特点,也是实验研究活动当中取得的第一手系统的参考资料[1]。进行天文学科研课题档案管理能够为具体的课题研究提供系统的参考资料,有利于课题顺利的进行和结题。

2天文学科研课题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

2.1科研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中国科学院天文学科研课题的管理都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院科研课题管理规范所制定的,尽管符合档案的管理标准,但是各研究所科研档案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个性突出,因此所下达的科研任务和提出的科研文件材料归档同步难以实现,上报等级和评审奖励科研成果以及科研档案检查归档情况没有同步,另外,各科研单位未必能将所有科研档案纳入管理制度或者未纳入科研人员工作职权范围等,加上缺少配套基础设施,对于科研档案的收集和管理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以至于科研档案管理工作过于随意,不够系统[2]。

2.2科研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不完整

天文学科研项目的具体负责人和参加人员是项目档案材料的构成主体,尤其是原始记录形成的主体,我国的《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当中明确指出要由科研课题主要负责人主持立卷归档工作,不过因为实际操作人员档案管理意识淡薄,对档案材料积累不重视,在科研实践活动当中仅重视申请立项和科研成果的发表与奖励,忽视了科研档案的归档整理,最终交上来的材料缺页严重,或只有立项合同没有验收材料,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复杂,很多情况档案管理人员也不能强求。

2.3科研档案管理智能化、数字化建设程度较低

过去的科研档案管理主要以纸质材料为管理对象,管理难度大、成本高,仅靠手工管理科研课题档案的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档案管理需求。而目前很多天文台站点的档案管理部门也没有系统地建立起档案管理平台,主要是受制于经费制约,现代化的仪器设备配置不全面,甚至没有规范的档案管理系统,档案查阅效率低,影响了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3信息化档案管理科研措施

3.1借助信息技术研发自主管理程序

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项目建立了紫台科研档案的管理流程,明确了科研档案管理的职责分工及资料收集方式,梳理出《紫金山天文台科研课题档案管理办法(试行)V5》和《紫金山天文台科研课题档案归档范围及整理手册(试行)V4》以及MASTA项目的归档范围、工作流程及整理细则。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以项目组所在的紫台信息化建设中心为核心,联合科研处、科研团组、人事处共同完善科研课题档案管理制度,形成了一支科研课题档案的专兼职管理队伍,建立了更为完善的组织架构,项目研究过程中以紫台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为基础,跟踪科研课题全过程,通过走访科学院内外兄弟研究所(上海光机所、长春光机所),了解并分析紫台科研档案形成过程中资料收集整理,乃至后期录入档案管理系统时发现交接时案卷目录和卷内目录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中科院在科研档案管理办法以及一系列的举措和方案,将档案工作与科研和管理工作相融合,理顺了工作流程,完善了工作机制,明确了归档范围,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归档流程,并自主研发了“科研档案案卷目录标准化程序V1.5”和“科研档案卷内目录标准化程序V1.7”用于指导科研档案的整理并与STA-集成化档案管理系统对接;同时探索了在科研档案资源建设过程中,对紫台科研档案管理发挥积极作用的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

3.2天文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渠道

3.2.1给科研选题以及立项申报奠定基础具有科研价值和较高实用性是对一个好的科研课题的重要评价标准,作为高新技术和高层次的研究领域,天文理论研究的科研选题不仅要把握住大方向,也要注意其在该领域当中的影响力,所以在选题方面应该创新,不能因循守旧。对此要结合信息技术对数据库当中的过往天文档案资料进行有效的全面分析,找到历史天文研究的规律以及目前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对科研档案进行充分研究,分析过去未立项档案没有进行立项的原因,提高科研选题可行性。因为立项需要全面的数据资料,申报立项要有真实完整的档案为前提,其数据资料为科研成果的上报评审工作奠定理论依据,但是科研资料收集的完整性是成果立项申报的基础。

3.2.2利用新技术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当前就档案管理工作来说,有很多的互联网新兴技术可以应用到该项工作当中来,比如云计算、大数据以及目前比较流行的区块链技术等,加以研究其实都能够和天文档案的管理工作联系起来。如对档案中的数据进行整理,建立数据库,找到数据之间的规律分析天文现象,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特点防止天文档案数据被非法更改等,以此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能够有效推动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3.2.3科研档案资料开发利用要保证信息的真实准确情报信息是为了满足天文研究、决策参考以及学术研讨等高水平、高层次研究需要的重要信息化服务方式,其是通过将相关的国内外优质文献和其他类型的知识载体当中具有较高研究应用价值的信息挖掘出来,形成新的信息产品为档案使用人员服务。情报信息有以下几种类型:首先是结合使用人员的需求选择重点课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对研究课题所需要的文献资料不定期地进行搜索检阅,将得到的结果传送给使用者;其次是对文献资料进行翻译的服务,比如有些档案管理人员的外语水平比较差,难以直接阅读国外文献,所以可以借助文献检索翻译服务实现自身对国外一手文献的检索和使用;最后是对于档案管理专题的分类剪辑,及时将有关的信息传送给档案使用人员,做好信息技术鉴定工作,比如天文档案管理工作的很多初始化数据的资料都有详细的观测记录、实验分析记录以及讨论论证等资料,为了今后能够更快速地查找对应的资料和进行保管期限的确定,对于科技含量较高的技术材料应该首先请专业人士进行鉴定,确定其档案的保存价值,按照科学的门类进行保管和装订,对于已经确定有保存价值的技术资料应该按照要求申报项目课题,把获得的最终批复和下达的项目任务文件资料收集完整,以便以后能够予以更新使用。

4结论

当前,天文学领域是世界上几个科技大国争相研究的重要科学领域,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不甘落后,为此要做好和天文学相关的配套管理工作,其中相关科研课题的管理就是一项重要工作,随着以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区块链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兴起,科研档案管理方式又有了新的特点,希望相关管理者能够充分利用新技术为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做出创新,推动科学技术继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磊,包丽敏.高校科研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3(25):232+261.

第5篇:科技创新案例范文

医学档案资料与医学科研成果密切相关。作为医学档案记录的主要对象,医学科研成果往往包含了研究人员的心血和付出。这些成果具有知识产权,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必然要受到法律的保护。因此,对于记录了具有特殊价值的医学报告、临床资料及相关的文献等档案资料,需要根据国家保密法为其设置相应的保密等级,确保这些医学科技档案在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保密及限制保护措施。医学科研档案管理的主要工作是对有关医学研究的资料、成果等进行收集、系统分类和编研,其基本原则一方面是要确保医学科技档案的完整性、系统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要最大程度地开发好、利用好医学档案的价值,为医学事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人类的健康提供帮助。

二、以用户需求为最终目的的医学科技档案管理方式的建立

为此,依据本部门的工作状况,并结合笔者多年的科技档案工作经验,理解相关文献,对以用户为最终目的的医学科技档案管理方式的建议和探索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提高档案意识

有意识才会有自觉的行为,才会有目的的行动。首先,我们需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档案意识,不仅需要重视档案的保存和管理,更需要对医学科技档案的利用价值有明确的认识。档案管理部门要更新服务模式,努力开发医学科技档案资源,并建立相应的平台(如数据库和网站等),为档案利用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此外,档案室还应积极主动地向外界宣传馆藏信息,让更多的人了解可利用的档案资源,以广泛吸引潜在的档案利用者,使档案的利用价值发挥到最大化。

(二)完善管理体制

所有的行为必须要有规范,而管理体制就是这些规范的保证。要提高医学科技档案的利用效率,就必须要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健全的管理体制,是医学科技档案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的有力保证。立足于档案利用者的实际需求,建立健全档案服务机制,丰富档案利用服务手段和方法,为各类人群提供多样和个性化的服务。我国各档案室为人们提供的服务主要有档案信息查询、借阅以及信息加工等,相对比较单一,也不够简便。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档案利用服务中,可以使得档案信息的查询和利用更加方便,也更符合当代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可以有效地吸引更多的科研人员、医务工作人员等用户人群,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加强档案室基础建设

无论是保存、管理还是利用,基础建设都很关键。加强档案室基础建设也是提高医学科技档案利用效率的有力措施。各档案管理部门应采用多种手段强化基础建设,为档案利用者提供更便利的条件。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档案室基础建设。

1.优化档案室环境安静、整洁的环境可以让医学档案利用者更专注地研究档案中的资料和信息,而宽敞明亮的场所也使档案室可以同时为更多的用户提供服务。在合适的地方为用户们提供打印、复印等服务也可以为有需要的档案利用者提供便利。

2.增加馆藏资源储量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些医疗实践中产生的医学科技档案资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一些科研人员的需求。各档案室应注重资源共享,引进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重要档案资料供研究者使用。

3.充分利用现有科技,提高档案利用效率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化是未来医学科技档案发展的必然趋势。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档案管理中可以显著缩短档案利用者查询相关信息的时间,获取资源也变得更为简便。通过建立专门的档案资源网,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远程检索和利用档案室内的资•395•源,而不用到档案室,省去了不少麻烦。档案利用效率得到了提高。

4.对档案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科学分类可以使用户的检索更加准确快速。档案室应充分了解各个档案的内容,并从多角度对其进行分类。对于医学科技档案,应根据专业、学科的差别对其进行详尽的分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功能全面的检索系统。通过这种方式,档案利用者可以对各类档案有初步了解,并根据自身需求,准确定位需要查询的档案资源,避免了无谓的时间浪费。

(四)调整档案编研体系

提高医学科技档案的利用效率还需要重视档案的编研工作。信息时代的快节奏对于医学科技档案的编研提出了新要求。档案管理者需要充分发掘医学档案的潜在利用价值,并根据当时的医学研究发展情况,适时提出相关编研课题。在此基础上,通过挖掘各类档案信息资源,编研出一系列具有高利用价值的成果。这些编研成果应具备高度的实用性,可以对医学科研和医疗实践进行指导。

(五)重视人才培养

信息时代的到来带来了知识大爆炸,现代科技的发展深刻影响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知识型管理人才是强化医学科技档案管理水平,提高档案利用效率的重要基础。随着档案信息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新形势下的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新技术的发展状态,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全面提升自身素质,才能应对快速变化的档案管理局面,提高医学科技档案的管理水平。医学科技档案包含的信息量丰富,只有熟练掌握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才能更好地建立和利用医学科技档案数据库和检索系统,帮助科研人员迅速准确地搜索到其需要的信息,提高档案利用效率。

(六)建立面向用户的新型应用平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