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社会经济研究范文

社会经济研究全文(5篇)

社会经济研究

第1篇:社会经济研究范文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环境为人类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丰富的资源和必要的条件。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但是以高投入、高耗能、高排放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导致了生存环境的恶化,环境和社会健康成本激增。亚洲开发银行和清华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2012年)报告称,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之中,有7个位于中国,中国500个大型城市中只有不到1%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标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针对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环境问题,国家政府和社会各界已经行动起来,呼吁发展低碳经济,改变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走绿色、环保、循环的发展方式。相关的学术界人士也开始致力于环境、发展问题的研究,针对我国目前的人口、环境、社会健康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为我国经济模式的转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二、经济增长与环境、社会健康的关系

(一)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人与自然如何相处。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正确的处理人与自然、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降低它们之间的矛盾。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应是并驾齐驱的。没有经济发展作支撑,环境保护就无法顺利实施,因为环保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近年来,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成了新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要求,经济结构的调整成了必由之路,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身,保护环境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经济增长与社会健康的关系

由于人类经历了生存的危机,才激发了对健康的渴望。经济的发展本应为人类的生存、健康服务,但目前的经济发展造成了环境的破坏,威胁了人类的生存、健康。因此,要注意调整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使经济发展与社会健康相辅相成,经济发展要维护社会健康,社会健康能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两者缺一不可。

三、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社会健康成本实证分析

何为环境成本呢?人们的经济活动导致了环境污染,污染的出现使环境为人类提供服务的能力和质量下降,人们为此付出的成本代价就是所谓的环境成本。环境成本又分为环境退化成本和保护环境支出,保护环境支出顾名思义就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支付的一些成本的价值,环境退化成本即由于环境污染而导致的损失和保护活动付出的一些价值。社会健康也称为社会适应性,是指人类对于赖以生存的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即人类个体应付周围自然环境和生活需要的能力和适应能力。

(一)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分析

环境成本包括资源的消耗(例如矿产资源和耕地资源等)、环境的污染(例如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等)、生态的退化(例如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等)。资源消耗成本是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资源被利用和消耗的价值。依据自然资源自身的性质特征来看,有些资源是一次性消耗资源,例如不可再生资源中的矿产资源、西北部地区的水资源等;有些资源是多次性消耗资源,例如土地资源、防护林、南方的水资源等。201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88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一季度同比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8%,四季度增长7.7%。从产业方面看,第一产业增长4.0%;第二产业增长7.8%;第三产业增长8.3%。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8%。全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7%。2013年,根据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共74个城市开展监测,对六项污染物进行评价,74个新标准监测实施第一阶段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比例仅为4.1%,仅海口、舟山和拉萨三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对全国470个城市(区、县)开展的降水监测中发现,酸雨城市比例占29.8%,酸雨频率平均达到17.4%。2013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达695.4亿吨、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2043.9万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32.8亿吨;全国共调查统计工业企业147657家,其中火电行业3102家,共排放二氧化硫782.7万吨,氮氧化物964.6万吨,烟粉尘218.8万吨。2011年,全社会环保投入7114亿元;2012年8253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59%;2013年环保投入951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2013年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223亿元、城市排水建设投资1055亿元、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867亿元、治理废水项目投资124.9亿元、治理废气项目投资640.9亿元、治理固体废物项目投资14亿元。

(二)经济增长的社会健康成本分析

经济增长对于全社会的健康水平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经济的增长改善了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居住环境,各项社会保障设施不断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政策不断出台,维持和保障了居民的健康支出,提高了全社会的健康水平;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水污染、大气污染对于居民的生存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并且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人们的生活步伐,传统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人们的生存压力、工作压力不断加大,带来了极大的负面情绪、负面影响,逐步消减了物质条件改善带来的福利,整体的健康水平有所下降。2013年我国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和台风的受灾面积达到11426.9千公顷、自然灾害受灾人口38818.7万人次、自然灾害受灾死亡人口2284人、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到5808.4亿元。

四、经济增长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的建议

针对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和环境、社会状况,我们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改变当前的发展状况,保障居民的生存和发展。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我国资源消耗损失在GDP总量中占据很大的比例,经济增长对于资源消耗的依赖较深,尤其是作为我国资源密集区的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以能源的消耗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进步,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要及时地转变目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积极发展节能环保绿色的低碳经济,对于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加强监控,颁布新政策鼓励其进行改革。对于企业征收污染治理税来扩大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环境污染税征收的依据就依靠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环境污染损失核算的结果,将环境污染成本内部化。

(二)对西部进行生态补偿,生态脆弱区实施生态移民

第2篇:社会经济研究范文

一、人文理想与自然规律的碰撞

1859年1月,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明确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同时,马克思还富有深情地讲到:“我的见解,不管它多么不合乎统治阶级的自私的偏见,却是多年诚实研究的结果。”?⑷事实确实如此,这一凝聚他多年心血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在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基本原理是普遍的,科学理论是理性的,客观规律是冷酷的,然而人类社会实践则永远都是具体的、历史的和特殊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19世纪资本主义工业大发展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对于人类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所提出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与计划经济的构想,是基于他们所生活的那个年代以及西欧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机器工业的大发展、生产力水平的大提高这样一种现实而言的。针对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生产社会化这一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贫富两极分化、无产者与有产者的阶级对立和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等社会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广泛深入地调查和研究认为,生产资料私有制必将为生产资料公有制所代替,他们还特别强调在社会主义运动中,“所有制问题是运动的基本问题,不管这个问题的发展程度怎样”。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克服资本主义经济所存在的无政府状态的理想方法应当是,“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全部生产,使社会生产力及其成果不断增长”。然而,人类社会实践远远不如理论构想来的那么简单。未来的社会主义制度并没有首先在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而是在作为帝国主义薄弱环节的、经济落后的俄国首先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制度也不是在几个国家同时建立,并且都是在生产力不发达、君主集权残余相对较多的国家建立起来的。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完全超出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在社会生产力相对落后情况下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给出现成的答案,需要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探索。尽管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结合各自国情采取的具体措施不完全一样,然而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普遍急于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把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绝对对立起来。把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当成社会主义不可分离的必然属性,反过来把市场经济当成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虽然在工业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但是整个国家的经济建设出现较为严重的失衡,再加上连续不断的群众运动,使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付出了沉重代价。惨痛教训使各国马克思主义者更加深刻认识到,超越生产力发展阶段的公有制计划经济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反制作用。从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及其建设实践过程看,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显然不适合于生产力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点从反面印证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真理性。同时,早期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者也始终没有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本国具体建设情况有机结合起来,他们以其教条式的理解来指导各自的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一系列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不过公有制计划?经济究竟好不好不能一概而论,必须放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中才能够作出科学的评价。

二、贫穷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难以跨越资本主义

"卡夫丁峡谷”?从人类生产关系发展史看,建立在雇佣劳动基础上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存在着严重问题,它会造成人对人的剥削;立足于追求最大利益的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也不理想,它会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或经济萎缩。因此,无论从理性的逻辑推理来看,还是从公平、正义的人道主义人文追求来看,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就应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以避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给人类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灾难。能不能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建立起没有剥削的公有制经济,马克思晚年对此进行了深入思考。他在科学论证基础上给出了严谨的结论。1881年2月,俄国民粹主义者查苏利奇给马克思写信,请教能否在俄国当时存在的农村公社基础上,不经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绕过经济剥削,直接建立公有制经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在1881年2月至3月进行了细致的思考,几易其稿才给查苏利奇回信。在其中第一稿和第三稿中,马克思都提出了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吸取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积极成果”t4,—6"4671这一构想。即不经过资本主义那种人剥削人的、令人羞辱的生产阶段,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但在给查苏利奇的正式回信中,马克思并没有提到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构想,而是强调“农村公社是俄国社会新生的支点;可是要使它能发挥这种作用,首先必须排除从各个面向它袭来的破坏性影响,然后保证它具备自然发展的正常条件”。关于这种“正常条件”,1882年1月,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俄文版序言中作了一定的说明:“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对超越生产力发展阶段的做法是极其慎重的,认为如果俄国革命与西方无产阶级革命不能互相补充,就不能够跨越“卡夫丁峡谷”。俄国革命并没有与西方无产阶级革命形成相互补充,但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了。1918年夏,英、法、德、日、美等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勾结俄国国内反动势力,妄图通过铁血手段把刚刚诞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他们很快就占领了俄国75%的国土,切断了苏维埃共和国与产粮区的联系,使工厂停工、交通瘫痪、工人挨饿、苏维埃共和国危在旦夕。在这危急关头,以列宁为首的国防委员会,果断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在战争环境中取得了巨大成功。1921年春,卫国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权继续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受到抵制,使俄国出现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有的地方还发生了暴动。这一危机表明,战时共产主义己经不适合当时俄国社会发展的要求。为此,列宁于1921年3月提出"改行新经济政策,退回到釆用国家资本主义的经营手段、经营方式和经营方法”m。1921年10月,列宁又进一步指出:“新经济政策就是在很大程度上转而恢复资本主义。”可见,列宁已认识到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不能直接跨越生产资料私有制这种生产方式。由于列宁英年早逝,对私有制要保留多长时间、什么情况下全面实行计划经济等问题,并没来得及作进一步的探索。但是,从“改行”"退回”“恢复”等字眼可以看出,列宁已察觉到,除了生产资料私有制以外,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格格不入的。继而,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全面采取公有制计划经济,形成了斯大林模式,对包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也由此开始僵化,市场经济与计划济对立起来,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这种超越生产力发展阶段,大搞公有制计划经济的做法,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为后来的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埋下了祸根。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他们认为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应当保留一定的私有制经济成分,而不能急于实行公有计划经济。1940年1月,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性质,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但这个共和国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这是因为中国经济还十分落后的缘故。”1949年4月至5月间,刘少奇在天津调研时谈到:“剥削是事实存在,但剥削好不好?……我说既有罪也有功。”“资本主义剥削在一定条件下有它的进步性,不一定是反动而是进步。”为了鼓励当时的资本家开工生产,他还说:“今天扩大剥削范围于人民有功。”…薄一波在顾当时的情况时说:“对他的讲话总的是肯定的,认为讲得好,只是觉得‘剥削越多越好’的话不一定这么讲。”1949年7月,在全国工会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受帝国主义的压迫,愿意脱离帝国主义的经济束缚来建设中国的企业,所以他们还有进步性和建设性。”在此次会议上也指出:“在现阶段自觉地忍受资本家之一定限度以内的剥削,就是以局部的暂时的利益,服从根本的长远的利益。”1950年4月,在谈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问题时指出:‘‘必须同时利用私人资本。”1,211950年6月,陈云在谈到经济形势时指出:“在工业落后的中国,在一个时期内,民族资本家发展工业,向工业投资,是带进步性的,是对国家和入民都有利的。”1950年12月,邓小平在西南局城市工作会议上指出:“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一脚踢开资产阶级的思想是错误的、危险的。”可见,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认为,保留私有制经济成只是权益之计,而在后期的实践中,也是把市场经济作是与社会主义格格不入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是适应中国国情的,在建国初期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后期受极左思想和国际形势的影响,我国急于超越生产力发展阶段向社会主义过渡,大搞公有制计划经济,对国家建设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实践证明,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完全绕过生产资料私有制所造成的人对人的剥削,直接建立和发展纯而又纯的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是一种美好但不现实的理想,是一种空想社会主义建设思想。超越生产力发展阶段来进行经济建设,是违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没有条件地跨越“卡夫丁峡谷”是不现实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用一种理想化的、脱离实际的、纯理性的理论,来指导社会实践的企图是注定要失败的。不顾实际,硬把生产力的发展往一个提前设定好的生产关系的套子里装,也是注定不能够成功的。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必然选择

第3篇:社会经济研究范文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传统绘画理论

我国传统绘画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充分发展,这得益于当时开放的社会与自由的艺术思想。中国传统绘画产生了丰富的绘画理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气韵”“骨法”“赋彩”等。我国园林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的造园理论著作《园冶》是由明代造园家计成撰写而成的,其诞生时间远远晚于上述传统绘画理论。因此,历史上的古典园林在建造之初,其空间布局、建筑设计及花木搭配等内容往往以绘画理论为指导。后来,文震亨和李渔等造园家深入研究园林,从其著作中提到的部分造园理论中,人们仍能发现中国传统绘画理论对园林的深远影响。绘画与园林之间关系,不仅仅是古代学者关心的问题,现代学者同样十分关注。陈从周在其著作《说园》中指出,绘画与园林在艺术手法上具有一致性,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品,园林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园林中的不同景色等同于不同的画卷,绘画需要的韵趣,造园同样需要。张令伟就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之间的关系,从时间、结构与文化三个方面探讨了两者之间的一体性与协调性特征。高扬元等人通过对私家园林的深入研究,探讨了绘画与园林构图布局之间的共性关系。李奕成等人通过对中国传统画水论与传统园林理水进行深入研究,认为传统画水章法与创作方法对传统园林理水具有启发作用,能运用于园林工程实践。从上述研究可知,我国传统绘画艺术思想给我国古典园林艺术带来深远影响,造园理论的形成离不开传统绘画理论,所以,我国古典园林能够彰显传统绘画的画境之美。传统画论除对平面绘画艺术具有理论指导作用外,还对三维立体园林艺术具有借鉴意义。为给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提供有效参考,笔者以现代园林为背景,从“气韵”“骨法”“赋彩”三个角度,探索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营造画境效果的途径。

一、园林景观设计对“气韵”绘画理论的应用

“气韵”是指绘画者以客观规律为前提,在认清自然事物的基础上产生的主观感受。“气韵”在绘画作品中具有纲领性作用,是绘画最高境界的表现。园林设计作为一种三维空间的艺术创作,相比二维的绘画艺术更具有综合性。自然山水的营造,更有助于表现出园林中的“气韵”,园林的生动与生机之感,均源自对自然元素的运用[1]。我国古典园林在造园时,通常是以自然山水为依托的,所以,对中国古典园林而言,“气韵”具有较强的适用性。随着时代变迁,社会思想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相比于古典园林,现代园林在规模与种类上发生了重大变化,逐渐成为供普通民众游乐的场所。现代园林不仅常见于城市之中,而且常出现在乡村郊野。现代园林元素也不受植物、山石、水体等的限制,多种多样的造景材料均可被应用于现代园林建设。由于现代园林布局不限于追求自然山水意境,人们应从更高的层次讨论现代园林的“气韵”。设计有“气韵”的园林,不仅需要进行全面设计,而且需要先做好创作立意,再因地制宜地进行场地设计。要设计有“气韵”的园林,设计师在确立基调时应从园林的主题立意入手,通过组合富有寓意的园林元素,使园林作品富有生命力。不同园林主题下的现代园林,其“气韵”展现的园林意境也会有所不同。园林主题一旦确定,园林的整体风格与基调也随之确定。园林设计者在设计园林时,掌握“气韵”的关键就是确定园林的立意与主题,而联系情感与园林场地的纽带是“气韵”。因此,要设计有“气韵”的园林,设计师应以园林景观的各要素寓意为依据,并关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园林作品的主题与立意较为多样,受地域、文化等因素影响,不同园林反映的“气韵”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设计具有“气韵”的园林作品时,设计师可将园林的立意与主题纳入考虑范畴。

二、园林景观设计对“骨法”绘画理论的应用

“骨法”作为绘画用笔之理,指绘画者在绘画过程中描点、描线及运笔具有的力量感,主要表示用笔的控制力度。绘画者在传统绘画中,多是通过合理用笔完善作品的完整结构、表现“骨法”的。而绘画对象在呈现“型”的美感时,都是在“骨法”基础上进行的,这更有助于达到更高的意境。园林的整体布局类似于绘画中的“骨”。我国江南古典园林(图1)的整体布局虽没有轴线,但其风景序列依然能体现出井然有序的整体感,也能反映出风景变化的节奏感,这充分体现了“骨法”在园林中的应用。就园林的整体结构布局而言,园林风景序列更像是绘画中的线条,串起了整个园林,使园林具有理想的空间艺术效果。风景序列在园林布置上的开合收放与断续起伏,类似于绘画中笔在纸张上挥动,达到了用笔的抑扬顿挫与起承转合的作用。所以,可将园林中的风景序列视为绘画中的“用笔”。“骨法”在园林具体设计中的应用,可通过整体风景序列布局设计方式,表现出园林的整体画境。我国山水画论将动态构图中的“开始”与“结束”分别称为“起或开”“结或合”。山水画中使用的平行移动视点,类似于园林中“步移景异”的艺术特点,所以,山水画对园林布局具有借鉴意义。步移景异,说的就是人们在行进中感受的风景也会有所变化。园林中空间功能区域的组织与空间的串联,充分借鉴了风景序列理论。风景序列是由循环式风景序列、一般式风景序列、专类风景序列三类构成的。笔者从风景序列的三个类别出发,从“骨法”层面讨论园林画境的设计途径。随着园林规模、类型的不断丰富,现代园林的空间序列组织也日渐复杂。部分大型园林通常综合运用风景序列进行空间组合,使风景序列形成一种嵌套层次,进而形成具有多种风景流线的组织方式。因此,设计师在将“骨法”应用于园林画境设计途径时,应考虑园林的整体性与综合性。

三、园林景观设计对“赋彩”绘画理论的应用

“赋彩”在绘画里指上色,即按描绘对象的不同类型施以不同色彩。由苏轼“画有六法,赋彩拂澹其一也”可知,“赋彩”是一种常用的绘画方法。“赋彩”指绘画家通过辨识物体色彩,再用色彩创造形象。随着时代变迁,人们对“赋彩”产生了不同的理解。“赋彩”中的“赋”有绘画者的创作之意,创作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绝非照抄照搬。因此,“赋彩”具有一定的思想高度。“赋彩”在园林中的应用,类似于画家作画用颜料上色,园林设计是用园林材料造园,两者之间的审美特性具有一致性。园林师在设计园林时,首先应清楚认识客观条件,然后从整体到局部独具匠心地运用色彩进行主观安排,这与绘画中的“赋彩”极为类似。从园林色彩使用方面看,设计师应注意不同园林元素的颜色搭配(图2),可根据不同的园林要素设计出不同的园林色彩搭配,使园林形成不同的风格,从而有效丰富园林的设计途径。第一,由于人们对原生自然色彩更具有接受性,我国传统园林中的色彩灵感最初源自自然。我国传统园林一贯以“师法自然,融于自然”的艺术效果为追求,所以充分运用了自然色彩。第二,园林师在设计园林画境景观时,需要将色彩的文化内涵纳入园林的设计。色彩的文化内涵是由色彩的历史性、思想性、地域性等内容构成的。不同文化是在不同历史与社会背景下诞生的,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园林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的地域文化特色[2]。

四、结语

笔者以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为依据,从“气韵”“骨法”“赋彩”三方面出发,探索我国园林景观的设计途径。从“气韵”的层面看,设计师应确定园林的立意和主题,将其作为园林设计的纲领,并将园林艺术魅力有效展示出来;从“骨法”的层面看,设计师要从风景序列设计的角度出发,对园林景观进行有效营造;从“赋彩”绘画理论设计途径层面看,设计师应主要从色彩运用策略的角度出发,通过合理配置园林色彩,完善园林设计。从传统绘画理论角度探析园林景观设计途径,能给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提供借鉴,丰富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理论,为设计师创造出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景观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吴天中.探析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美术元素的渗透思路[J].中国文艺家,2018(4):137.

第4篇:社会经济研究范文

随着我国步入新常态的发展阶段,我国资源环境的承载压力日益加大,资源环境的脆弱性逐步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我国各地区对环境治理工作的呼声不断加强。在此背景下,安徽省怀远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了一系列具体的环境治理工作。怀远县在推进其辖属的乡镇治理工作过程中,呈现出各方面的困境。这些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当前我国乡镇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推行现代化农业生产引起的人为性污染

新常态的重要结构特征之一就是要促进经济结构不断强化升级。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其他一切产业发展的基础。因此要想加快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转型,农业结构的升级至关重要[2]。我国耕地面积广阔,但由于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不断增加,土地资源开发已接近极限。近年来,我国耕地面积呈现一种萎缩的态势,但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各项农产品的需求量却大幅增加。为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两者之间的矛盾,着重推行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势在必行。然而,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生产结构升级的同时,往往也带来了部分负面影响。其中,农业现代化生产过程中造成的人为性污染就是突出的问题之一。由于对农产品需求的进一步加大,许多村民往往加大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以此为途径来提高土地农作物产出率。通过对怀远县各乡镇村民的个案访谈得知,怀远县化肥使用量高达375~450kg/hm2。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一方面会造成土地板结,丧失土壤肥力,降低土地自身生产力;另一方面,化肥中含氮量一旦超出土地本身所能溶解的程度,就会流失到自然环境中,造成耕地污染、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的甚至会渗透至地下水,对乡镇居民饮用水造成污染。由此可见,广大村民为保障单位耕地面积的农产品产量,利用各种人为性手段,已经在无形中加剧了乡镇环境的恶化[3]。

(二)民众环保意识匮乏造成的污染

在对怀远县各乡镇走访的过程中,道路两侧时常可见散布着的零散垃圾,墙面上残留了张贴的小广告和“牛皮癣”,河流中漂浮着各种居民生活垃圾。居民生活污染不仅仅只存在于怀远县中,我国大部分乡镇都受到这一困境的烦扰,已然严重影响到我国乡镇环境的整体美观程度。表面上看,随手乱扔垃圾、张贴小广告、河流污染只是当地居民一种无意识的举动,但这些下意识的行为举止习惯实则暴露出当地民众在环保意识方面的匮乏。怀远县乡镇干部普遍反映,乡镇环境治理工作中,思想宣传工作往往最难开展。通过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长期宣传,大部分村民环保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但长期形成的根深蒂固在村民中的一些日常习惯难以在短时间内发生根本性的扭转,这也是我国乡镇环境治理过程中难以规避的困境之一。

(三)环境治理工作初见成效但深度不足

新常态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经济新常态”即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逐渐转变为中高速增长。要想在整体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背景下,切实保障我国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前进,就更加需要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对优化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因此,环境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显得至关重要。在此宏观背景下,怀远县开展了“三线三边”暨乡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考评。怀远县政府参考全国其它地区环境治理工作的考评细则,制定出一套符合当地实际情况考核条文,并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客观考察,并以考察结果作为依据,进一步完善乡镇环境治理工作。类似于“三线三边”的环境考评工作在我国不少地区正广泛开展。这种考评机制的推广在很大程度上确实改善了乡镇整体环境状况,大部分村民对这种考评表示认同,并反映现在的农村要比几年前的确干净美观很多。但不容忽视的是,这种考评机制也存在其特有的缺陷,其中最突出的困境之一就是乡镇环境治理工作深度不足,趋于形式化和表面化。这种形式化的环境治理工作往往收效甚微,也违背了我国大力发展环保事业的初衷。

二、新常态下乡镇环境治理的价值

乡镇环境治理是我国在新常态下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的重要环节,它对改善我国整体环境状况,提高乡镇群众生活居住质量有着不可代替的价值。

(一)缓解乡镇地区资源与环境间的矛盾

由于过去长期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环境治理工作的重心都放在城市,城市地区环境恶化的颓势得到了适时扭转,但我国乡镇地区的环境质量仍然堪忧。环境治理工作是一个有机整体,它应该包涵城市、乡镇两者的共同改善,某一方面工作开展的不足,都会出现“短板效应”[4]。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环境治理机制尚未完全破除,这种机制的存在严重影响到我国整体环境的改善。乡镇环境水平往往直接牵涉到我国农业产值的高低。作为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农业不稳,其它各项事业也难以得到切实开展。加大乡镇环境治理力度可以适当缓解我国资源与环境间的矛盾;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土地、水)利用率随之也会有所提高。一个地区资源使用水平的上升势必会提高该地区农作物的产量,进而促进该地区经济水平的增长。

(二)改善乡镇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新常态的指向是国民生活质量提高,群众的“获得感”不断提升,就业稳,价格稳,民生保障更完善[5]。而乡镇环境治理是针对这一指向来改善我国乡镇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过去,一提到农村环境,绝大部分人的脑海中会浮现垃圾遍地、动物粪便堆积在路边的画面。这些乱象不仅影响到了乡镇居民的生活环境,更关键的是极大的弱化了乡镇企业对外部投资的吸引力,造成乡镇发展动力不足,进一步拉大城市与乡镇之间的差距,造成乡镇长期处于较为贫困的状态之中。在与怀远县各乡镇居民进行访谈时,他们一直认为,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加大对乡镇环境工作的力度,农村“脏、乱、差”的旧貌已经有了巨大的改变。“垃圾少了,河流清澈了,各类粪便无害化处理转化为土地肥力了”,这些都成了当地村民口中欣喜的变化。我国乡镇环境治理工作的广泛开展,其最直接的受益人就是当地居民。

(三)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低碳经济发展

在当前环境与发展的新常态下,经济绿色增长被期望成为破解众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问题的有效路径[6]。实现绿色增长的重要载体之一就是要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实际上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不断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减速换挡”的今天,生态环境是否能够得到有效保护,环境质量能否达到群众幸福健康生活的标准,已经是老百姓最为关心的热点之一[7]。我国各级政府大力推进乡镇环境治理工作,加大环保投入,努力通过生态环境保护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方面,通过对乡镇基础设施的改造,加强乡镇自身对外部资源的吸引力,从而改变乡镇依赖农业的单一经济发展结构。另一方面,环境治理进一步带动了乡村生产、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将原本影响村容村貌的垃圾转化为促进农作物茁壮成长的“纯天然化肥”,不仅改变了乡村整体环境状况,还为新常态下推进经济社会的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努力做到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三、新常态下乡镇环境治理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

随着我国进入新常态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有所放缓。在此宏观背景下,我国各项事业的开展都面临着不小挑战,乡镇环境治理工作也不例外。工作难度的加大,要求尽快构建合适的社会支持体系以保障乡镇环境治理的不断深化。

(一)倡导公众参与治理,提供治理人员保障

在我国,乡镇居民既是环境治理的主体又是环境治理的直接受益人。任何一项具体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都需要广大的乡镇居民来推动。因此,倡导公众广泛参与治理工作,提供治理人员的基本保障是我国环保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在对怀远县各乡镇走访的过程中,各乡镇环境治理成效的高低往往主要取决于当地居民对环境整治工作的参与度。在部分环境改善明显的乡镇,当地居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将各项治理细节落实到位,逐渐换回一个“蓝天绿水”的生活环境;而在环境仍然不够理想的乡镇,当地民众环境保护意识较为淡薄,对政府制定的环境治理工作也置若罔闻,环境改善程度并不明显。通过二者对比,很容易就可以发现,公众参与程度是决定我国环境治理工作能否切实开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没有治理人员作为基本支持,任何环保措施都会失去其存在的价值。

(二)建立乡镇环保筹资机制,强化治理工作资金保障

由于我国过去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战略及农村自身硬件条件较差,导致了我国乡镇经济长期以粗放式发展模式为主,资源损失较大。同时,乡镇基础设施的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乡镇对外部投资的吸引力。相比于乡镇环境治理,城市在进行环保工作时,由于基础设施完善,拥有了更广泛的资金来源、更健全的筹资机制,这些优势都切实保障了城市环境治理工作能得到积极开展。过去,包括怀远县在内的我国广大乡镇环保机制实行的是“自上而下”的筹资机制,环境治理的资金主要以各级政府的行政拨款为主,这种单一的资金来源往往会导致乡镇领导形成心理上的依赖即“给钱就治理,不给钱就不治理”。这种心态对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乡镇多元环保筹资机制的构建,首先,需要明确乡镇环境治理工作财政资金的转移支付方式,加大财政资金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确保专款专用[8]。其次,将乡镇环境保护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农业发展资金的使用相结合,把生态农业建设摆在核心地位;最后,完善乡镇基础设施,制定更多对外引资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企业在乡镇开办厂房,通过企业贡献的税收获得更多环境治理工作的原始资金。

(三)完善环保工作考核制度,提升环境治理重要性

任何工作的开展都需要有制度作为支持,环境治理也不例外。怀远县整体环境的提升与其制定的“三线三边”考核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在我国乡镇环境治理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完善党政一把手领导环保绩效考核制度,增加环护考评机制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中的比重,把乡镇环境治理成效的高低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的范围中,以此作为对基层领导干部考核和任用的核心指标之一。[9]只有将环境治理工作提升到一个绝对高度并通过一系列考评制度保障工作的开展,才真正能实现在新常态下的美好生态环境。

(四)健全双向监督机制,保障治理措施开展

第5篇:社会经济研究范文

1.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当中最为关键的部分,社会保险的概念是指以国家为主体,由法律法规规定的专门机构负责实施,运用社会力量,通过立法手段向劳动者及其雇主筹措资金建立专项基金,以保证在劳动者失去劳动收入后获得一定程度的收入补偿。社会保险的种类有许多,主要有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养老保险。

2.社会救助

社会救助的对象是社会上低收入者与弱势群体,通过直接给予这部分群体经济上的支持,以满足他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社会救助的形式同样都许多:包括住房救助制度,教育救助制度,医疗救助制度,灾害救助制度,贫困救助制度等等。

3.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在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面向社会全体公民,提供良好的,免费的服务。社会福利从实质上说应该是一种针对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种津贴。

4.社会优抚

社会优抚针对的对象比较特殊,对象大多是国家或社会上那些现役军人,残疾军人,退役军人,烈士等。社会抚恤的本身就是一项较为特殊的社会保障制度,针对的对象十分狭隘,享受社会优抚待遇的对象是为整个国家及社会有所付出,牺牲的,具有特殊的地位。因此社会优抚的待遇往往是比较高级别的。

5.社会互助

社会互助更加能体现一座城市在社会保障上的“温度”,因为社会互助是针对那些有生活困难社会成员,并由公民自愿帮扶形成的一项特殊的社会保障制度。指的是社会组织和成员自愿组织和参与的活动。他是一种自愿的、非营利性的,其资金来源主要是社会的捐款、自愿捐款,政府救助资金来源是税收和其他方面的支持。社会互助的主要形式有:工会、妇联等群众团体组织;慈善救济的民间公益组织;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自发组成的各种形式的互助组织等。

二、社会保障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

1.维持社会稳定,为城市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一个完整,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维持社会稳定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让居民充分享受更有安全感的城市生活,居民在获得了更好的生活满足感后,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犯罪率。整个城市呈现出安定和谐的局面,在这样的整体环境中,将能够更好地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土壤”。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取向在于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公平,让社会能够安定有序。社会保障的最重要的责任是将公平与互济为主题,更好地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现代社会中,随着现代民主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的权益,人们内心的自由与平等的意识不断增强,这就对社会公平公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不仅仅关注公平本身,开始更加关注整个社会公平的进程。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正好契合广大群众内心的需求,符合每一个社会人的内心价值取向,通过一系列的社会保障制度将每一个人的生活保证在一个规定好了的标准之中,能够有效地消除存在于整个社会当中的极端情绪,对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保障制度的存在能够有效地缓和社会上的矛盾,尤其是在现在这样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快速转型的阶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维持好社会基本结构的稳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在价值将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可以理解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必须是和生产力同样的以制度为保证的尊重。

2.促进城市居民消费,拉动城市经济快速增长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是近年来,随着出口锐减,投资下降,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只剩下消费这一项。因此促进城市居民消费,对拉动内需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国在制定经济政策中明确指出将扩大内需作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要想让社会群众大胆放心地消费,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解决广大社会群体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够享受相对应的有保障服务。这就需要一套完整的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因此,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对于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感,吸引人口定居

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思想是为了让社会群体的生活质量控制在一个设定好的标准之上,在满足了这些群体的生活方面的需求后,整个城市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将会大大提升,这对于广大群众来说是十分具有吸引力的。打个比方,广大群众更加愿意到大城市去生活,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大城市能够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能够提供更为丰富的社会福利,由此,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来到这些大城市,这些流动人口的到来对于整个城市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这些人口带来的生产力,城市的经济发展与城市的整体建设不可能这么快完成的。

4.缩小城市居民收入差距

上文论述到,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价值就是在于给予广大群众最直接的公平与正义,让全体社会群众能够享受到一个规定好了的标准之上的生活。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内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收入差距问题,这些收入差距的存在让整个社会结构十分不稳定,为了避免出现不想出现的局面,必须要有一套完整有效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去缩小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尽管社会保障制度在缩小城市收入差距上的能力与税收相比十分薄弱,但是社会保障体系能够在缩小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基础上为广大社会群众提供一系列的最低保障的生活服务,这是不能通过税收做到的。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

1.采取多种社会保障筹资模式,尽力弥补社会保障基金缺乏为了更好地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于社会保障制度投入的资金足够大,但是如果社会保障需要的资金全部由政府掏腰包,政府在财政支出上的压力会十分的大,因此,政府应当广开社会保障资金的财源,大力鼓动社会中的非政府组织,包括企业以及公益组织充分地参与到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的活动中来,尽可能地减少财政支出压力,尽可能地弥补社会保障基金的缺乏,尽可能地让社会保障基金的投入稳定在一个高标准的水平之上。政府部门应积极寻求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利用社会资本的力量,来填补空洞的社保基金账户,逐步减少社保基金运营的风险。我国商业保险是落后于社会保障水平发展的,因此,未来所有的系统设计应考虑到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协调、相互促进,确保商业保险补充社会保险缺乏的社会保障功能。也可以争取联合国或其他国际组织的贷款、援助,建立教育、卫生保健、职业培训等社会保障项目,甚至可以将国际保险基金引入国内市场,通过多渠道融资发展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2.实现多层次社会保障,加强社会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

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必须从多个方面展开。同时社会保障的制度应当讲求高效率,即通过最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来实现最大化的社会保障效果。社会保障制度的设立必须经过严谨的论证分析,规范的试点调研才能广泛地展开,考虑到社会保障制度对于整体社会结构的稳定作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必须严谨、科学。社会保障制度具有资源再分配的功能,社会保障提供的福利必须是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的,能够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社会保障水平的确定应根据国民经济的综合发展水平、社会资源供应能力、政府的财政平衡等多方面的因素来考虑。

3.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加强基金监管,实现保值增值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