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订价:¥465.60/年
《小城镇建设》杂志——中央级优秀月刊杂志,杂志是专门为小城镇和村庄建设服务的集城镇建设、经济、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政策性、专业性、技术性和信息性于一体的优秀月刊,建设部主管、中国建筑建设研究院主办。
《小城镇建设》杂志由费孝通、杜润生、朱厚泽、吴良镛、齐康等资深专家担任顾问;由北大、清华、同济、天大、南大、重大、华南理工大等多所院校的著名学者以及规划、建设方面的专家组成编委会。
《小城镇建设》杂志切实贯彻中央文件精神,在全国广大读者中博得了一致好评。《小城镇建设》是城镇各级领导和建设工作者了解政策、规划建设、展示成果、探讨问题、交流经验、传播信息的权威媒介;是专家学者了解学术动态、发表研究成果、参与建设的广阔天地;是广大群众了解小城镇建设、展现小城镇生活、表达心声的窗口。
《小城镇建设》杂志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创刊于1983年9月,是集城镇规划建设、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政策性、专业性、技术性信息于一体的中央级大型优秀期刊。
创刊以来,本刊秉持竭诚为读者服务的宗旨,办刊质量得到业界的充分肯定。成为各级政府领导、小城镇建设工作者了解小城镇大政方针、热点工作、研究交流、展示成果的窗口,也是相关领域学者、专家了解小城镇学术动态、发表研究成果、参与建设实践的优秀平台。为各级--部门、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科研机构、设计院校及开发、施工单位提供政策导向、了解各部委动态、判断行业发展方向提供权威参考和帮助。
重要栏目包括高层访谈、聚焦重点镇、论坛、城镇化研究、城镇风貌与建筑设计、城镇规划、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三农问题、可持续发展、环球博览、建设与管理、信息等。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19号,邮编:100044。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
2.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
3.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个版面2500字内。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
4.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图片不超过2幅,图像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5.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
6.来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个工作日内审稿,电子邮件回复作者。重点稿件将送同行专家审阅。如果10日内没有收到拟用稿通知(特别需要者可寄送纸质录用通知),则请与本部联系确认。
7.来稿文责自负。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杂志一个版面2500字,二个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数,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况,请在邮件投稿时作特别说明。
8.请作者自留备份稿,本部不退稿。
9.论文一经发表,赠送当期样刊1-2册,需快递的联系本部。
10.请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联系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包括手机)、邮编等信息,以便联系有关事宜。
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问题研究
安徽省繁昌县农村居民点体系重构与发展引导
空心化村庄成因及治理对策实证研究
乡村空间肌理的保护与延续
小城镇的形象与景观环境构成特色研究
建筑类型学在传统风貌地段保护与更新中的应用
城乡空间布局规划的整体思考——以宁波市鄞南三镇为例
古村落保护和开发利用思路探讨——以东莞市南社古村为实例
文化遗产集群式分布中主体的保护规划策略——以黟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例
双江古镇田坝大院装饰艺术初探
古镇保护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解读与传承
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公众参与
论传统民居建筑文化观
“航天旅游城”——文昌的景观体系构建
山地城镇景观设计初探——以湖北省水布垭镇为例
后工业时代的农村社区建设
向阳口村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研究
省级康居示范村新开河村开先河——江苏省新开河村新农村建设掠影
资助课题 | 涉及文献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3BA808A11) | 17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J04A01) | 1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68039) | 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8194) | 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738007) | 4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J04A08) | 3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J08B01) | 3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J15B01) | 3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J22B03) | 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8502) | 3 |
资助项目 | 涉及文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304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101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38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 38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33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27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 23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21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 11 |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