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订价:¥340.00/年
《中国防汛抗旱》是中国水利学会主办、国家防办业务主管的以防汛抗旱减灾为主题的综合类刊物,旨在及时报道党和国家在防汛抗旱方面的方针政策、交流推广防汛抗旱系统的先进经验技术、探讨减轻水旱灾害的对策及措施、介绍防汛抗旱及相关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研究成果,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水患意识、促进防汛抗旱工作。重点面向全国防汛抗旱系统职工、广大水利科技人员、科研院校师生及从事灾害研究、灾害管理等相关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本刊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中国防汛抗旱》主要刊登防汛抗旱理念、方略、机制,防汛抗旱政策、法规、制度,防汛抗旱经验、教训、建议,水旱灾害规律分析研究,水旱灾害管理相关领域,防汛抗旱信息动态及防汛抗旱技术开发推广及其应用方面具有创新性的学术论文、应用报告、专题综述等;优先刊载密切关注当前防汛抗旱减灾形势的各类文章;优先刊登各类基金资助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和国内外科技合作项目的文章,鼓励引用本刊文章作为参考文献。技术管理类文章应针对当前防汛抗旱工作,具有启迪性的看法和指导性的结论;学术论文类文章应为原创性首发论文;技术报告类文章应具有重要的实用、推广价值;时事报道类文章要关注当前重要水旱灾害事件。各类文章均要求主题明确、结构严谨、数据可靠、文字准确、简练。
本刊栏目设有:减灾部署、高端论坛、抗灾纪实、经验交流、灾后反思、减灾技术、调查研究、政策研析、国外经验、国外信息、减灾知识、图片故事、减灾动态、编读天地。
地址:北京海淀玉渊潭南路1号,邮编:100038。
(一)基本要求来稿要求题材新颖、内容真实、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数据可靠、文句通顺。文章一般不超过5000字。投稿请寄1份打印稿,同时推荐大家通过电子邮件形式投稿。
(二)文题文题要准确简明地反映文章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题下。
(三)作者与单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作者单位不超过3个。第一作者须附简介,包括工作单位、地址、邮编、年龄、性别、民族、学历、职称、职务;其它作者附作者单位、地址和邮编。
(四)摘要和关键词所有论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分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完整准确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以15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一般3~6个。
(五)标题层次一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二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三级标题用“1.2.”来标识,四级标题用“(1)、(2)”来标识。一般不宜超过4层。标题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级标题末尾均不加标点。
(六)计量单位、数字、符号文稿必须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符号。
(七)参考文献
限为作者亲自阅读、公开发表过的文献,只选主要的列入,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按其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列于文末,并依次将各编号外加方括号置于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书写格式为:作者.文题.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页.网上参考材料序号.作者.文题网址(至子--栏目).上传年月。
为保证本刊的权威性,杜绝任何形式的抄袭稿。稿件文责由作者自负,编辑部有权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3个月内未收到退修或录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另投他刊。未被录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请自留底稿。
新时期城市防汛工作的思路与实践
温州市防台减灾的实践与体会
去冬今春河南省抗旱工作的思考
湖南省推进防汛抗旱“两个转变”的实践与思考
乡村防洪减灾能力建设研究
黄山市洪灾成因分析和防治对策
达州防洪对策探讨
新疆北疆35年以来最大旱情影响因子分析
多尺度水文预报模型在防汛抗旱减灾中的作用
江西省河湖低水位影响分析与对策
济宁市市中区防洪安全分析与对策建议
晋江流域水库群联合供水调度
对湖北防汛抗旱部门扩大内需的思考
流域性洪灾防范及应急处置研究-以钱塘江流域为例
浙江省台州市基层防汛体系建设探索
资助课题 | 涉及文献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318-005-02) | 6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C14B02) | 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721006) | 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21006) | 4 |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01046) | 4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C05B01) | 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739003) | 3 |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2010DFA74520) | 3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J08B14) | 2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K10B03) | 2 |
资助项目 | 涉及文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36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 36 |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 31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24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研专项基金 | 24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9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 8 |
广东省水利科技创新项目 | 7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6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