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北二段11号,邮编:610081。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
2.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
3.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个版面2500字内。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
4.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图片不超过2幅,图像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5.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
6.来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个工作日内审稿,电子邮件回复作者。重点稿件将送同行专家审阅。如果10日内没有收到拟用稿通知(特别需要者可寄送纸质录用通知),则请与本部联系确认。
7.来稿文责自负。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杂志一个版面2500字,二个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数,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况,请在邮件投稿时作特别说明。
8.请作者自留备份稿,本部不退稿。
9.论文一经发表,赠送当期样刊1-2册,需快递的联系本部。
10.请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联系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包括手机)、邮编等信息,以便联系有关事宜。
浅析梨香溪大桥连续梁的施工技术
浅谈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有效控制
重庆车务段三万支线运输组织专题分析
信号设备“天窗”修若干问题的探讨
浅谈铁路工程概预算工程量的审核方法
浅谈抗浮锚杆的设计理念
研究与思考
春运客流高峰期运能调整思考
铁路信息系统时钟统一的研究
GWYC-1型轨温实时远程监测系统开发应用--无缝线路作业轨温预警监控的思考
高速铁路隧道照明方案简析
交流与建议
电力机车长大下坡道防放飚的保护电路改进设想
浅析重庆火车北站宽轨枕线路的病害及整治措施
浅谈道岔弹条化改造施工体会
铁路道岔电加热融雪除冰系统设计
铁路信息化专业发展的三点建议
浅谈解决重庆菜园坝火车站专网电话扩容方案
成都铁路局2011年度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表
成都铁路局参与研究的“客运专线长钢轨普通平车运输技术创新与工程应用”荣获2011年度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