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订价:¥124.00/年
《福建水土保持》系福建省水土保持委员会和福建省水土保持学会主办的综合性科技刊物(季刊),创办于1989年9月,肩负着宣传报道我国水土保持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交流水土流失治理经验和科技成果普及水土保持科技知识等任务。主要刊登内容主要包括: 水土保持工作论坛、水土流失地的治理开发、预防监督、试验研究、简讯及综述文章。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为提高广大水土保持作者专业水平,促进我国水土保持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热忱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现用名:亚热带水土保持。
重要会议专栏、综述、治理与开发、试验研究、预防监督、水土保持科技动态、简讯。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铜盘路6号,邮编:350003。
来稿要求及注意事项:
1.来稿要求文字精炼,语句通顺,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每篇字数在6000字以内,并附作者单位,详细通讯地址,邮编和电话。
2.投稿请用打印稿,或发E-mail至本编辑部邮箱。
3.文内图、表、照片力求简明清晰,表格采用三线表,常用度量衡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英文缩写字母表示,如土地面积单位不用亩,而应用hm2(公顷)表示。
4.应有能体现著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个要素的摘要,字数不超过200字。
5.要有能反映文中主要内容的关键词3~5个。
6.来稿应附有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别、籍贯、学历、职称、职务、研究方向。
7.我部对来稿有修改、删节权,作者如不同意修改、删节请在投稿时说明。
8.请勿一稿两投,稿件不论采用与否,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若三个月后没有刊用信息,作者可将稿件自行处理。
9.稿件发表后,酌致稿酬,并赠送每位作者一本本期期刊。
农业面源污染及其防治对策研究进展
中国基本农田保护20年实施评价及创新路径
浅谈种植瑭溪蜜柚治理山地水土流失
裸露山体缺口生态修复新技术及景观影响度评价——以深圳市布吉郁南、吉岗采石场边坡整治绿化工程为例
水土流失模型在山西省输电线路建设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藤本植物在深圳采石场边坡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利用CorelDRAW和AutoCAD图件建设GIS数据库的方法探讨
湾头水利枢纽水土保持监测实施经验探讨
水土保持设施验收阶段工程界定及防治指标参数计算问题探讨
河道生态修复及堤防护岸技术模式探讨
鄂州市长港河道综合整治及生态修复工程的主要做法
深圳市水源保护林建设中的问题分析
广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分析
实行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加强山区饮用水源地保护
台湾中部地区短延时降雨强度初步探讨
植物篱对紫色土区坡地土壤可蚀性变化影响
崩岗发生区岩土类型分析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综合指标与实证分析——以福州市为例
3种作物对盐碱性防护林地改良效果分析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铜盘路6号,邮编:3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