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信息档案管理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注重的是保存和保密,使用次数相对电子档案来说很少。而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环境中,档案管理工作除了保存档案之外最主要的使利用资料。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改变了档案资料的利用方式,弥补了传统档案使用效率低的缺陷,并且能够使档案信息通过网络等平台进行查看和利用,为查询者提供更为方便的档案信息查询服务。
二、新时期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的策略
(一)转变思想观念,树立信息化管理意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广大受众的重视,在产生巨大变化的同时,也获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档案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模式上也发生着极大的改变,档案管理工作正逐步向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为了顺应时展的步伐,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努力改变传统的档案管理思想,加强自身对档案信息化管理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和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技能。只有当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步伐才能更为的稳定和迅速。因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是资源管理信息化发展工作的重点和保障,是档案管理信息化稳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二)加强电子文件归档管理,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
不同类型的档案文件有着不同的档案管理要求。对各种不同类型载体的档案资源(比如:纸质档案、录音、视频以及照片等)进行信息化处理与转换时,需要落实各类电子文件的积累、注明、归档等工作,以保证所记录的电子文件真实、完整、有效、可靠。同时,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要制定合适的电子档案管理方法,以保证电子档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从而促进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提高现代化管理手段,实现档案资源共享
目前,档案管理方式从传统的管理向现代化信息管理不断转变。对此,档案管理工作要围绕国家、企业、工作部门的工作重点以及所关注的热点来收集信息、提供信息。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化、数据化的档案管理逐渐取代了纸质档案管理,档案信息的运用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改变。因此,在开展现代化管理工作时,要慎重选择和推广规范化的档案管理软件,既要保证电子档案的安全,又要为更多的使用者提供信息,实现资源共享。
三、结束语
(一)血站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缺乏
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血站档案信息化基础条件相对薄弱,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对血站档案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缺乏重视。除此之外,造成血站信息化建设程度较低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相关人员素质较低。血站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缺乏,即便加大资金投入进行信息化建设,也不能保证正常的运行。
(二)缺乏统一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血站管理是一个生僻的行业,信息化管理也是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其技术和软件方面均未成熟,因而部分档案管理部门未将档案管理信息化纳入议事日程。此外,目前我国血站档案管理缺乏统一专业的信息管理软件,由于地域性差异,各地软件运用在一致性上还存在很大问题。
(三)血站档案信息管理与其他管理
缺乏有效衔接“文档一体化”是血站档案信息网络化管理的必然趋势,其可有效连接档案管理工作与生产活动、文书处理,进而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实现档案信息的无缝连接和有效管理。目前,我国血站档案信息化程度较低,管理机制上存在很多障碍,因而档案工作很难与各生产、管理环节之间实现有效对接,因而,“文档一体化”实现较为困难。
二、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软件和硬件的配套管理
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首先应加强软件和硬件的配套,建立稳定的管理体系,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档案信息化建设软、硬件设施俱全。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同时,确保同步建设血站的网络化,将所有信息建立在同一管理平台上,在任何一台计算机上都可以查看有关资料,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确保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各项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二)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组织档案人员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档案管理人员应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可熟练使用各种现代化信息工具,以便更好地开发档案信息。此外,档案管理人员应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对档案信息的需求,从而做到有目标的对档案进行开发和管理,增强档案管理的实效性。档案管理者应熟练业务,收集档案的过程中应做到真实、全面,认真整理所收集资料,仔细分类、鉴别,筛选与工作紧密相关的资料,分类整理。整理好编号,严格区分保存期限,将其输入检索程序,使之易于查找、方便使用。除此之外,档案管理者还应保证档案信息的质量,随机检查,定期移交,确保档案信息书写规范,由本人签字。
(三)制定并完善血站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
制定血站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着力解决需要构建和遵循的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标准规范,其中包括电子档案管理、电子文件归档及档案信息标识、描述、存储、查询和使用等方面,形成档案信息化标准管理体系。
(四)提高档案信息的安全性与保密性
档案管理者应坚守岗位,忠于职责,确保桉案的完整性、安全性、保密性。首先应配备防盗、防火设施,在档案室内放置温度计,作好避光、隔热处理,以防发生火灾;其次应做好防潮、防蛀工作,定期施药通风,以防档案受损、受潮发生霉变;此外,档案管理人员应细心检查利用过的档案,做好档案保密工作,不得随意借阅、翻阅,以防档案被抽拆或篡改,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体检、化验、血源管理等直接接触供血者档案的人员,不得泄露献血者档案信息,对献血者隐私保密。
三、新经济形势下加强血站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目前,大多数高校档案管理仍沿用传统工作模式,对高校行政、教学、科研等重要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编目、保管和利用。随着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传统高校档案管理模式已经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工作繁杂、检索速度慢、档案信息内容单一、周期长、综合性差、档案不易保存、馆藏空间不足以及利用过程中易损坏等。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为最终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
(1)实现资源共享的需要
高校和社会用户群对信息系统性、时效性的要求日益提高,需要提供经过加工的系统、全面的档案信息服务。档案信息化将充分拓展档案利用的各个环节,尤其打破传统档案信息资源的空间限制,便于档案资源共享,同时也使档案管理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2)提高自身技术和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文件数量膨胀使库容量日渐饱和,传统的加工、利用、存贮工作使档案管理人员不胜负荷。随着科技发展,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主体的档案现代化管理技术已经在各层次系统广泛应用。
(3)适应档案载体形式变化的需要
传统的高校档案基本上都以纸质、实物为主要载体,既不易收集、加工、管理,又不利于保存和使用。信息化使得高校档案馆纸质档案向磁带、磁盘和光盘等电子介质转变,使高校档案文件的形成、处理和利用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这不仅有利于高校档案信息的长期保存,也有利于高校档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高校档案管理的质量。
(4)实施规范化管理的需要
随着高校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对外交流活动的增加使档案门类增多。档案管理规范是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只有建立了数字档案资源在标识、描述、存储、查询、交换、管理、使用和检索等方面的统一标准,以及档案收集、整理、归档、上网和档案系统建设等各环节的统一规范,才能实现档案信息有序流通。按统一分类标准和立卷整理方法实现高校档案的信息化储存和检索,既保证归档案卷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又使查询、检索、统计等更便利,明显提高档案的标准化和现代化管理水平。
2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思想观念有待更新
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是高校信息资源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档案工作的内容与形式需要不断创新发展。有些领导对档案工作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缺乏战略思维和全局观念;一些档案工作者也不思进取、墨守陈规。这些都是影响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从档案工作实际出发,使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以及档案工作者的思想观念与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2)管理手段有待改善
由于资金不足,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滞后于现实需要,目前我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手工操作现象较多,缺乏信息化管理手段与设备,制约了档案工作的发展。有些高校虽然配备计算机来管理档案,但大部分工作仍由人工完成,现代化设备只是摆设。
(3)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目前,高校普遍缺乏从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专业人员,尚未形成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科学高效的档案管理工作者队伍。对于从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人员,不仅要求其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而且熟悉档案工作。但由于从事档案工作的部分人员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都不尽合理,还有工作人员是非计算机专业毕业、没有经过严格信息化技术训练,掌握信息化技术的能力较差。
3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策略
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内容广泛,主要包括高校档案信息资源整理、信息库及信息网络建设、档案信息技术运用、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以及高校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等。因此,为尽快实现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应采取以下措施。
(1)强化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重要性认识
随着高校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高校档案工作已步入规范化轨道,校领导和师生档案意识加强,档案在高校教学、科研中的重要作用逐渐显现,但对于档案管理信息化仍缺乏足够认识。要从档案管理各阶段和具体环节出发,针对档案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相关研讨,遵循认识规律,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加大宣传力度,如举办各类展览、编辑档案工作简报、宣传档案法规、介绍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知识等,运用多种形式宣传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宣传提高学校领导和档案工作人员的档案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主动服务、主动参与意识,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投入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以及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中。
(2)充分利用网络技术
建立档案管理信息化运行机制,实现档案资料及信息收集、整理、查询和检索自动化。档案的真正价值在于利用,档案信息化管理将为档案信息充分利用提供条件。目前,许多高校已建成高性能校园网络系统,档案管理工作应充分利用校园网基础设备,提高管理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和各项管理工作,既可以利用网络快速、及时、准确地收集和整理高校各类档案信息,还可以实现档案资料查询和检索自动化。档案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与各单位的协调,鼓励各单位按规定格式和要求以电子文件形式上报档案材料。高校档案馆要通过现代技术,对照片、录音、录像、文字等信息资料进行集中存储、传送、利用和综合管理;同时,在校园网开辟档案信息站点,根据档案类别和属性,将高校沿革、发展历史、文件、规章制度、教育教学信息、科研与开发动态、师资情况、学生学籍情况等内容纳入其中,实现资源共享。根据内容档案信息可分为3种类型:一是非保密公开档案信息(在公众信息平台上自由查阅);二是日常办公所需内部档案信息(利用办公网络实行个人授权方式在专用服务器数据库中查阅);三是保密档案信息(通过档案信息管理人员对有权查阅的对象在档案专用服务器中调用和提供)。
(3)加强高校档案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
1.建设重视程度不高
就当前的情况分析,虽然大多数人已开始认识到广播电视大学档案管理是学校进行管理的重要环节,但是依然没有得到学校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且其均没有从思想上意识到信息化建设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而是片面地把工作重心偏向于学校教学管理及经济效益上。加上许多的档案工作者均不是专业人士,因此思想上对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认知度还不够,导致对档案工作的细心不足,使得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无法有效开展。
2.建设资金投入力度缺乏
广播电视大学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在起始阶段需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以形成信息化的管理环境,然而许多大学却过分地强调科研建设等方面,且科研方面的经费比重偏高。而在基础设施方面均使用一些严重老化或濒临淘汰的设备,严重阻碍了现代信息技术与档案管理的相互协调发展,进而使得广播电视大学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不能得到实质性进展。
3.建设制度规范化不足
广播电视大学的档案大多来源于学校各个学院和管理部门,然而当前各部门的档案管理缺乏规范化,没有一套完整且适用于信息化发展的采集、整理、储存及借阅制度。此外,学校收集档案的过程也缺乏系统性,没有实现较高水平的现代数字化管理,因而无法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更深层次的开发利用,导致最终严重影响学校档案管理的成效。
4.建设标准化薄弱
由于学校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态度不够端正,致使管理工作分散性和随意性明显,严重缺乏必要的统筹性和协调性,造成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标准化建设水平下降,从而阻碍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步伐。此外,档案管理信息化人员素质的低下以及技术保障的缺乏,同样是广播电视大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广播电视大学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1.积极转变思想观念
思想决定行为,广播电视大学需正确认识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并积极投身于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一方面,广播电视大学的领导应转变其传统观念,高度重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将广播电视大学的档案管理工作与学校的科研、教学工作一同纳入学校的未来建设发展规划中,且应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广播电视大学的领导应该认真听取相关工作人员对当前的工作汇报,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物力、人力的投入,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适应现代信息化发展需求的同时,为档案管理者营造融洽的工作氛围。而档案管理者不仅需做好本职工作,而且还应加大关于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力度,可号召师生共同加入建设队伍,并向其详细讲解档案及相关法规,从而提高师生对档案的认知度,使其充分意识到档案的重要性[1]。
2.切实加大资金投入
对于档案信息化建设,技术设备是最重要的基础因素。首先,广播电视大学需投入一定的资金以配备性能良好、质量可靠的硬件设施,从而防止受到辐射、电磁干扰等影响;其次,还可设计开发或者采购通用型的档案管理软件,使办公自动化的系统与档案信息化建设融会贯通;最后,广播电视大学的档案管理者还应加强安全警惕,严格按照《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采用防火墙、身份认证、数据备份等安全措施进行防护,时刻做好防范黑客攻击的杀毒防毒工作,以确保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行,从而维护档案安全[2]。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在硬件保护工作和数据备份的工作方面加大力度,以便发生故障时可第一时间进行处理与恢复工作。但是在资金的使用方面需科学规划,学校可将科研、教学等信息化建设与档案信息化建设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一种集成综合优势,使有限资金发挥更大效用,进而实现学校的全方面建设与档案信息化建设共同进步与发展。
3.规范档案管理制度
首先,学校需科学制定统一标准,使档案信息化建设有据可循和有序发展;其次,有效构建广播大学档案信息体系,使档案更加完整有序,而且更方便进行查阅工作;最后是改变“轻利用,重保存”的传统思想观念,通过实施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将档案信息服务不断延伸至知识服务及实际的管理工作中。这不仅给学生和学校的教职员工提供档案利用的服务,而且通过档案信息化建设平台为社会各个方面提供具有价值的档案信息服务,使广播电视大学的档案信息管理可和社会的各个部门及各个方面间形成档案信息资源共同分享的开放局面。
4.建立规范标准体系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是基础工作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学校应全面推进标准规范化的制定与执行,加强相关的法制法规建设,从而实现档案信息可资源共享的目标。就广播电视大学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标准建设而言,需从内部协调与宏观调控两大方面着手。内部协调针对的是广播电视大学本身,对学校自身而言,档案管理部门需积极配合并参与电子校务建设,且在整个建设过程中进行有效协调档案管理信息化与电子校务间的关系,使其不冲突且可有效衔接,这不仅很大程度地减少了收集电子档案信息的繁杂程序,而且可通过网络共享这一有利平台为学校其他部门提供高效服务。宏观调控则是在现有规范和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标准体系建设,同时加强对各大院校的指导与监督,从而确保其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利进行。与此同时,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已越来越多采用光盘或磁盘将文件资料进行归档,传统的分类方法、档案整理及记录标准均无法完全适应,因此这就更加需要广播电视大学根据新的标准制定出系统的规范化体系,并切实推动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三、结语
二十一世纪网络的普及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发展条件现在是一个信息共享的时代,各种信息铺天盖地,能有效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源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实现档案资料与数据的共享,企业建立并开发人事档案管理网站,来提高我国档案信息的传递与接受效率。我国人事档案信息的分享与传递,是通过现代化的通信技术与电子计算机设备的有效结合来实现的。
二、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与网络化的重要意义以及要注意的问题
(一)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与网络化的重要意义
首先,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有助于将人事档案信息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使其真正做到物尽其用,也就是说,通过人事档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可以更为及时地记录员工的成长资料,并可以向有关部门提供及时的、有效地、客观的以及科学的人事资源信息,有利于用人单位更够合理的、科学的选择自己所需人才,从而有利于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其次,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有利于实现对纸质档案载体的保护,保证人事资源信息的完整性,提高认识档案信息的使用价值。以前纸质的人事资源信息的记录容易丢失或损坏。可是通过电子信息库等方式对人事资源的信息进行管理和查阅,不仅可以提高人事档案的使用率,还避免了纸质档案的破坏和丢失。再次,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有利于保证人事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实效性。人事档案的这种网络化和信息化的管理方法,使得人事档案更加系统和规范,便于日后的及时性补充以及查阅和使用等。最后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有利于提高人事部门的工作效率,企业在进行某项决策,或者调遣人力资源时,企业的管理者可以直接查阅信息化的档案资源管理库,可以更为快速地做出了解员工的真实资料,并能有有效地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实现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与网络化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要加强对人事档案信息的原始性以及真实性的确认。这是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传统的人事档案是纸质的,并且具有固定的格式,然而现在的人事档案大多采用电子化的方式进行储存,缺乏统一的格式要求,这不利于实现对人事档案信息的真实性的确认,可是由于信息化与网络化的人事档案管理更为及时,在社会上应用的非常广泛,若是它的准确性出现问题,所造成的影响可能会波及到很多方面,所及确保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人事部门在一开始经行信息输入时要对所输入的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全面性经行有效地检查,对此企业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如电子信息加密技术、签署技术以及身份验证技术等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第二,根据实际工作制定人事档案信息化的相关规定。企业管理者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从技术、业务以及管理三个层面制定并完善认识档案信息化的相关规定,来避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可以确保人事档案信息管理过程中,数据的真实性、统一性和可靠性等。加强对档案信息的管理,建立相应的制度规范以及监督体制,可以有效地防止档案信息被篡改,从而保证了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第三,严肃人事档案管理纪律、保障人事档案的管理安全。现在是一个信息化与网络化时代,网络技术的应用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带来了一些隐患,人们信息的安全性变得越来越低,甚至说好多人的信息在网络上就是公开的、透明的。人事档案对企业的员工来说是比较机密的个人信息,对企业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内部资料,所以严肃人事档案管理纪律、保障人事档案的安全,严禁处理档案信息的计算机与网络连接,严格执行网络信息的保密协议对企业和员工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三、结语
1.1电子文件的内涵。电子文件是对档案进行电子化管理的一种方式,电子文件是指计算机对档案进行处理和储存的一个方式,用数字代码的形式进行记录文件中的信息。世界档案管理协会对于电子文件进行了定义:电子文件是以代码的方式进行记录,通过磁盘或者穿孔带对档案进行整理和储存,使计算机中处理档案的格式符合美国处理文件的格式。
1.2信息时代中电子文件所存在的特点。
1.2.1电子文件对于信息具有不可识别的特点。电子文件在对档案进行记录时,一般记录的形式以符号代替,人们不能用肉眼直接进行识别,需要用技术进行解码和分析,可是传统纸质文件中的信息是直接用文字和图片进行记录,可供人们直接进行阅读。
1.2.2信息具有动态的特点。电子文件和传统的纸质档案中有着相同的物理特性,但是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即阅读和记录的形式不同,储存信息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在信息媒体记录下的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存在一定差异,它是根据逻辑的形式建立起来的,用键盘进行存储、修改和记录的操作,按照不同需要完成不同的表述,形成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模式。
1.2.3信息具有可控性和容易丢失的特点。电子文件相比纸质文件,直接运用计算机对文件档案进行处理和修改,一是为了创新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使档案的整理和分类工作更加便捷和高效,二是由于电子文件极易发生删减、丢失甚至损毁的状况,所以文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低于纸质文件。
2、信息媒体时代对传统档案信息管理带来的挑战
2.1社会环境给传统档案带来的挑战。档案信息管理最开始是为了查阅者提供档案资料,经过专门的管理人员对档案进行管理,使宝贵的资料得以保存,传统的管理模式将纸质档案不被损坏作为保护重点,纸质的保存方法成为了信息化时代中的缺点,管理者除了保护资料之外,还要尽量使资料的保密性得到保证,所以很少有人能接触到这些资料。这样的管理模式虽然有不足,但是对于资料的保护是很有益的。随着信息化的时代出现,使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对档案进行管理,这些档案会帮助人们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但是又要保证信息的秘密性,这就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要求,需要将信息化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之中,利用网络的方式进行档案的整理和对归档,更好的适应时代变化。在信息化时代中更注重的是档案的分享和传递,这就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这和信息化社会的要求不相符,在档案管理中将信息化加入进来,可以大大的满足人们的需要。
2.2社会的信息化发展。人们对于信息化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各个领域都有所涉及,信息化的应用使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更加便利和快捷,信息化的普及也逐渐应用到社会的服务领域,社会服务促进档案管理模式不断进行创新,服务信息化可以使用户从被动的地位上升到主动的位置,建立信息化的服务之后,可以直接要求服务部门提供相应的服务,传统的管理模式使用户处于被动的位置,将信息化和档案管理相结合之后,就可以使用户在网上直接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由于社会的信息化发展,使人们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并不会满足人们对于资料的需求,并且传统的管理方式使服务的质量受到影响,为档案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3信息化管理档案方式的出现。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使电子档案应运而生。从信息化的服务层面来看,电子化管理模式对档案管理的创新起到了基础性作用,为档案管理从传统模式转入信息化模式起到了推动作用。电子档案的管理模式产生的影响:第一,将传统模式转化为媒体服务,将电子档案中单一的方式转化为媒体,第二是传统的定期模式转为随时模式,建立了档案之后,客户可以不定时的在电子档案中进行查找资料,第三,可以将专业的服务和休闲服务结合在一起,不管是方案的对象还是查找者所要查找的目的都是不一样的。
3、进行电子档案管理的建议和意见
3.1使思维方式得到转化和更新。电子档案是档案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很多人却将这种方法只是作为档案管理的辅助措施,这样会在不久之后,使档案管理面临危机,电子档案的重要性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来进行建立,并且需要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在纸质档案管理的基础之上,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建立电子档案管理模式,这样才可以时档案管理更加规范化。
3.2档案管理应依赖科学技术解决档案中存在的问题。很多事例证明:计算机的安全问题无法得到基本上的解决,最为有效的办法是从系统编辑和工作人员的管理中进行解决,使档案管理在技术上得到保障,实施的方法有:一是对电子档案进行物理方面的保护。第一,注意防磁,因为电子档案的空间中存在着很多磁场,应使录磁介质和磁铁表面保持一定的距离。第二,使环境的温度得到控制,最为适宜的温度是18摄氏度,而适合的湿度是百分之四十,第三是防止机械受到损伤。二是建立一套有效的防灾措施。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档案的备份机制,备份机制可以满足多方面的要求。进行备份之后就可以避免物理故障的发生,将软件技术和人工的方式相结合,有效的解决因操作产生的问题,使电子档案形成多层防护模式。三是可以加强保密措施来保障档案的安全性。四是增加密码的保密性管理。密码是信息技术中保密的常用方法,这一方式尤为重要。
4、结束语
在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运行的过程中,没有一个统一的操作标准,同时在管理软件的应用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管理的结果也产生了一些误差,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管理质量,在系统使用的过程中,硬件本身的质量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由于操作员的个人技能不能达到相应的要求,使得硬件中很多实用的功能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在进行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大自动化技术的推广,有效的对管理工作进行规范,这要求管理人员要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尤其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同时也要建立健全管理的机制。
2自动化建设要着眼于提高系统的整体水平
在自动化建设的过程中,系统的整体性高低对功能的发挥有着十分关键的影响,提高系统的整体性也就是提高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管理质量,从而使系统的优势能够得以充分的发挥,从而也提高了系统自身的软硬件性能。但是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一部分节点非常容易出现故障,这些故障的产生也严重影响到了系统的正常运行,所以在使用该系统的过程中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加强对故障的处理,使其发挥的负面作用能够缩减到最小,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系统的综合运行质量。
3有重点的抓好数据库的建设
在近几年的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发展中,对文件处理技术的开发和系统应用技术的创新还处在一个适应和过渡的阶段,因此在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这些问题的产生也会使得数据库在使用时无法发挥其正常的功能,所以在使用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的过程中,要根据每个档案管理部门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数据库的创建和完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数据库的建设和完善需要很长的时间,同时其相应的工作也是有一定的发展规律的,所以在数据库建设的过程中还要注重每个部门人员之间的配合。在进行档案信息运用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对信息内容的有效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同时我国的科学技术还在不断的发展,新的思想和理念还会不断的应用到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的运行中,所以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还会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4慎重选定技术路线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成为当代技术革命的主要特征。对我国档案信息自动化影响最大的技术是微机工作站、服务器性能的提高,网络技术的成熟及数据库技术和应用软件开发工具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发展促使局域网、广域网以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开通。在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条件下,选择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的技术路线是十分重要的,应当推行适应的先进技术,使经济效益的合理性和技术的先进性相统一,技术路线的选择要符合我们的实际。
5实事求是地改进管理体制
集中统一是管理任何社会化大生产所必需的方式,信息自动化这一高新技术系统也不例外。人机结合是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方针,其含义为档案业务人员直接使用微机开展工作,这是研究自动化系统管理时必须考虑的原则之一。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的管理体制,要能使高度集中管理和方便使用相结合。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不能各行其是自建系统,造成信息分割和资源浪费。
6充分发挥系统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
档案自动化系统建设是档案部门投资最大的项目,在资金筹集和管理使用方面,较好的做法是多渠道筹措资金,实行中央拨款、地方拨款、单位自筹和争取外援相结合,资金使用上做到按项目管理,进行项目论证并跟踪考核。
7重视人才管理
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的骨干力量是计算机技术队伍,其素质水平直接影响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当前有些单位的队伍不稳,有人才流失现象。计算机技术人员的培养教育和管理是一个重要课题,要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培育其事业心和奉献精神;有计划组织进修,掌握信息技术的新知识;在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上给予关心和照顾,解除其后顾之忧。
8结语
如何使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这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医院档案的范畴和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
医院档案是医院在各项职能活动中形成,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由于这些记录,是伴随着工作活动的客观需要而形成的,因此,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特征上,都表现这些资料的原始性和事实的确凿性。此外,由于它们真实地反映着医院工作的历史和现状,成为记载医院发展的宝贵历史资料,故有着无可替代的历史和法律凭证作用。医院档案的保存价值、法律凭证作用、借鉴利用决定了医院档案实现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
二、现阶段医院档案信息化的现状
(一)对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
目前在国内的医院中,计算机应用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最简单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和财务系统到完善的医院信息系统(HIS)、影像存档和通讯系统(PACS)、放射科信息系统(RIS)、实验室信息系统(LIS)以及局域网管理、办公自动化等,都已开始在医院实施和运行。但一些领导还是不能充分认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和迫切性,致使在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中未将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同步考虑和同步实施。
(二)档案管理软件系统开发相对落后
目前,档案管理软件的开发速度和水平还明显落后于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医院档案管理软件方面更为欠缺。随着档案的快速增长和对档案信息利用需求的增加,单版机计算机档案管理,已不适应形势的发展,与医院的信息系统无法连接,缺乏可兼容性和可扩张性,急需升级更新。
(三)档案管理标准化程度低
摘要]当今信息社会,必须以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和快捷的信息交流来作为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事业发达的战略举措。作为企业基础管理工作的档案事业,也应该紧跟时展的步伐,与时俱进,加强和完善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信息化的档案管理理念,利用好档案这种企业经济和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面向21世纪,面对信息技术的挑战,企业必须真正实现网络化,大力进行网络资源建设,全面实现资源共享,为企业及社会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最优质的服务。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掀起了全球信息化的浪潮,档案作为信息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推到了浪潮的前沿。随着企业OA(办公自动化)、MIS(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档案管理系统作为整个系统的子模块,其管理现代化跨上了一个新台阶,数字化向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和理论提出了挑战,档案的信息服务作用日益突出。
一、企业档案信息化的含义
企业档案信息化是指企业在法制的轨道上,依靠科学的思想和组织管理方法,凭借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对企业的文件、档案等信息进行发掘、整合,使信息获取、处理、传输和应用数字化、网络化,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企业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档案信息服务。
二、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1.企业档案是企业重要信息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档案管理创新的重要方面。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投入,确保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完整、安全和有效开发利用,全面推动企业档案管理现代化。
2.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企业信息化工程的一部分,关系到企业的发展。面对庞大繁杂的企业档案信息,要想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减轻档案人员重复进行的体力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将企业档案管理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促进企业档案工作由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管理模式转变,充分发挥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3.企业档案是企业基础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维护企业利益、合法权益和历史真实面貌的有效证据,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信息资源,是关系企业经济和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完整的档案是反映企业发展、技术、成果、经营、资源及历史概貌的重要资料。利用档案已成为企业生产、经营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有效手段。
三、当前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有些企业开展了档案信息化建设,有些则没有,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同时,企业的减员增效也波及到企业的档案部门,相当数量的企业档案部门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威胁。企业档案部门的生存受到威胁,信息化建设也就无从谈起,即使已开展信息化建设的企业在发展中也很不平衡。
2.企业档案信息化的基础条件薄弱,技术、资金不足,人才缺乏。当前,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状况是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基础条件薄弱,信息化程度低。许多企业面临转型,认为档案信息化作用不大,不愿增加额外投资。总体上看,缺乏应有的设备和技术支撑,对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深度不够,数字化信息资源少,企业档案网站建设质量良莠不齐,信息化管理人才缺乏,对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和网络化可行性研究开展不够3.企业档案信息管理与其他信息管理没有实现有效衔接。文档一体化管理是企业档案信息网络化管理的发展方向,使生产活动、文书处理与档案管理工作有效衔接,提高信息处理的能力,实现档案信息的无缝交接和有效管理。由于我国企业档案信息化程度低和管理机制上的障碍,档案工作很难在系统上实现与各生产环节、管理环节之间联络,未能实现档案信息管理与其他信息管理的有效衔接,进行文档一体化管理。
四、加强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1.加快企业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的制定。标准规范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法律保障。目前,有些标准还不明确,有的还没有标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快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的制定,尽快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化工作制度和标准规范体系。
2.重视企业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和管理软件的选择与开发。企业档案管理系统应与企业有关管理系统(如设计、生产、经营、财务、材料、管理、服务等)相衔接,确保档案部门对本企业各类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收集、整合、控制和传递。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应遵循模块设计、分层实现、循序渐进的原则。建立符合信息化要求的档案管理系统是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3.领导重视和支持是加快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关键因素。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引导;中央企业档案部门应加强对所属及控股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指导,保证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对档案部门来说,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是发展机遇又是挑战。
4.加强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信息技术人才的引进和档案人员信息技术知识的培训,提高档案人员运用信息技术的技能,引导档案人员适应信息化要求。要认真研究信息化条件下企业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新要求,积极推进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化人才培养。档案信息化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科技人才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5.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是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企业档案部门可借鉴网络建设已有的成果和经验,与办公自动化、政府网、互联网等系统相连,建立基于企业网的电子文件归档及电子文件接收应用系统,构筑企业信息网络报送及应用平台,推进电子文件的归档、接收、保管与利用,做好电子文件的积累、归档和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胡生龙:如何加快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J].北京档案,2003,(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