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地理范文

初中地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地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地理

第1篇:初中地理范文

一、创设新颖情境

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1.巧引歌曲。如学习“季风”时,我引入了《黄土高坡》中的歌词:“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然后我问,歌词中唱到的西北风,东南风,黄土高原上是否真的有西北风,东南风?分别在什么季节盛行?为什么会有这些风?用这样的方法把问题提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巧用古诗文。把古诗中与地理知识结合紧密的诗句巧妙引用到课堂中,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例如,讲我国的地势地形时用“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讲梅雨时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内蒙古高原时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来说明内蒙古高原的平坦开阔,一望无际的地形特点和景观。

3.巧插趣味故事。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可以用趣味性较强的地理故事,来增强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在讲“中东”一节时,讲了有关阿拉伯国家风俗习惯的一些小故事,阿拉伯人喜爱白色,很多建筑物的外观是白色的,在电视里也可以看到阿拉伯人戴着白色的缠头巾和穿着宽大的白色长袍。讲完后,我问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他们喜爱白色呢?当然,这与他们的风俗习惯有关,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本地气候炎热干燥,白色对强烈阳光有反射作用,这样吸热就少,人们穿着、风俗习惯等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

二、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也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教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会和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又如在学习我国的黄河时,提出“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如何治理?”学生围绕问题,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我在801班上课时,有一位男同学一本正经地提出,将黄河的“几”字形拉直,从甘肃兰州到河南洛阳挖一条运河,使黄河上游的水少走弯路流到中下游。而在一次地理观摩课中,我也同样听到了这样的教学情景,也有同学提出同样的治理办法。可见学生的想法很幼稚而出乎意料,但任课教师没有指责、嘲笑,也没有回避,而是允许学生继续发言。在表扬有大胆设想的同时,老师话锋一转:“假如全班一半的同学住在这‘几’字形地区,你们是否同意他的意见,为什么?”由此,学生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共鸣。

三、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目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地理专业的地理课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强调记忆、缺乏地理情趣。地理专业的地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过于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老师,那么学生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欢声笑语进课堂,需要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由于年龄的差异导致的“代沟”,有些中老年地理教师容易产生责怪学生不配合、不适应老师的想法。其实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使自己的心理年龄年轻化、如何更好地适应学生、如何与学生产生“共鸣”。

四、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初中生而言,是帮助其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其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也是学具。地理教学中牵涉的各种各样的原理图、示意图、综合景观图、系统联系框图、统计图表等是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次一级手段,应指导学生在平时读书过程中加强对这些图像的了解,掌握判读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地图也将越来越多地进入课堂,对地理教师的地图能力又有了新的要求。

五、合理地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

第2篇:初中地理范文

本课题的研究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的快速提高,提高了教学质量。

1.重新认识了地理课程资源的概念,对地理课程资源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通过反复学习,科研教师对以往“课程资源就是教材”的错误认识有了可喜的转变———“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凡是学校范围内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乡土资源、校外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以及网络资源。其中乡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地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两方面的资源(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校外课程资源主要是对校内课程资源的补充和拓展,我们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乃至国家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适当地选择乡土资源,共同构建师生的知识平台,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地理观、环境观和正确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并丰富充实了学校地理资源库的材料积累。

2.认识了地理知识既有静态的特点也有动态的特点,进行教学时必须与时俱进。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静态的地理知识就是比较稳定、较少变动的基础知识,而动态的地理知识一般具有时代感,因其具备了当前的社会价值而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比如说人口问题、城市化过程、环境生态保护等,往往在讲述这些知识的时候要列举数据、资料和图片等,以达到增强教材的说服力和实证性的目的。一般来说,授课内容往往是以静态的知识为主,动态的知识为辅,并要不断地更新陈旧过时的动态学科内容,广泛吸纳地理科学的新知识和技术。

3.资料的搜集整理增加了地理教师的知识底蕴。一位优秀教师之所以吸引学生,不仅仅在于他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出众的教学技艺,更在于他的博学多才、知识渊博。地理问题如果能够用相关的知识来描述,加以渲染、烘托、分析,可以让地理教学更加生动、充实、丰满。通过访谈和收集、整理资料,研究课题的教师变得更博学多才了,更知道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受到学生的欢迎。

二提高了教师的专业能力

经过差不多两年的课题研究与实验,教师自身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专业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逐步由教学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成为教学—研究复合型教师。

1.课堂渗透整合能力得到提高。可以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抛出乡土地理知识,然后充分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畅谈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见解,逐渐培养学生的分析探究能力、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与创新。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学会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与创新,充分发挥了计算机对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媒体的综合处理能力的优势,制作资源包,设计出精彩的课件,把高效、优质的课堂奉献给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果,有效地使学生由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寻求者,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3.摸索出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举行以乡土地理知识为主题的专题活动,通过竞赛活动、诗歌朗诵会、演讲赛、辩论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变得会问、敢问、爱问,从而获得认识社会和创新实践的方法,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4.学会利用课外校外地理活动充实课堂教学。校外课程资源是对校内课程资源的补充和拓展,可以把地理教学的场所适当转移到大自然和社会中去,让学生们接触自然、接触社会,让他们针对某一个地理问题、地理现象,亲自动手实验及参与调查、考察研究,从而获得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动手能力、实验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充实自己现有的地理技能。

第3篇:初中地理范文

第一,地理教师要做足、做好地理活动,这是活动教学的关键。课标指出,活动能够使学生对地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这种认识是理解地理概念、成因和分布规律的基础。开展活动,对提高学生观察和获取信息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都有积极的作用。遗憾的是,有的教师认为只要在黑板上“做”活动,也能应付考试,忽视了地理活动“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是地理的悲哀。这种地理不见“地”的教学方法,完全失去了地理本味,应彻底摒弃。应该说,现行地理教材,在如何让学生学好地理方面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如编者在《与同学谈地理》中就介绍了怎样学好地理,这就提醒我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方法。遗憾的是,编者的苦心没有被部分教师理解。教学中,一些教师只强调知识内容的记忆而不问知识的来龙去脉,插图被忽略了,地理图册被冷落了,过程叙述被简化了,甚至只发一份提纲让学生死记硬背,生动活泼的内容变成了干巴巴的知识堆砌。学生呢,则死背概念硬记位置,作业抄答案。如在地球的公转教学中,教师只让学生识记教材1•18地球公转示意图,如果变换地轴倾斜方向、南北极,让其在公转轨道上标出公转方向,二分二至,就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或干脆照搬,或胡乱标注,或一片空白,相当郁闷。相反,学生如果通过活动掌握地球运动的概念及其意义,就能有效地加以答题,上述的情况应当可以避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挖掘概念规律的内涵,从地理现象和地理实事中抽象出概念、成因、规律,在活动中理解掌握概念、规律。中国有句成语叫格物致知,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走进地理,感受地理,爱上地理。第二,地理活动重在“动”,贵在“活”。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认识水平重在“感知”,他们的活动需求大于活动能力。这就要求课堂上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既动手又动脑,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如在学习亚洲自然环境时,组织学生勾画亚洲轮廓,或描红,或临摩,或绘制,给学生自主的空间。同时,在图上标注地形、河流、气候,标上经纬线、海陆分布等。各小组选派代表上台展示作业,给学生竞争的平台。活动中,还要给学生反思的时间和机会。为什么没有画好、标对,有什么不足,如何提高。小组合作,不断完善,最后让学生对相关地理知识进行强化记忆。在玩乐中学习,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在碰撞中提升,在实践中完善,在有趣的活动中熟练地掌握地理知识。第三,注重激励教学。“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记得在制作简易地球仪活动时,不乏有不尽如人意的作业:有地轴直立的,有地轴倾斜角度严重失误的。这时,教师不应一味地批评,或者视而不见。在指出不足之处的同时,更应加以肯定,表扬其独立完成作业,表扬其重视地理活动。针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在后面的活动课中,进一步明确活动目标,分配好小组,选好组长,布置好各组任务,开展小组合作。充分发挥组内资源,开展小组竞赛,评选最佳作品,最佳发言人,优秀组员,优秀组长,群策群力,有效推进地理活动的开展,升华地理课堂活动教学效果,启迪学生的思维。此时,活动内容的设计要注意梯度,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如:英国属于什么气候类型?这种气候类型有什么特点?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应如何利用这一气候资源?英国农业生产中,畜牧业发达与气候有何内在关系?通过探究活动,既让学生扎实掌握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又使学生体会到气候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具有密切联系。第四,活动内容要生活化。“有用即真理”,“教育即生活”。活动要联系学生生活,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或熟悉的例子作为活动问题的切入点,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把知识和实际生活体验建立联系,加强对地理知识原理、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如在学习地球自转产生时间差异时,教师可布置学生课后到城里各大宾馆前台了解东京、伦敦、北京等城市的时间差异,在世界地图中找出这些城市的位置,真正理解“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的含义。又如暑期夏令营活动时,19时天才暗,而冬至日前后不到18时,已是暮色沉沉,这样的问题学生很感兴趣,且有生活感受。教师可以以此为突破点,在引导学生学习地理公转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开展地球公转的演示活动,扎实掌握由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产生昼夜长短变化这一地理现象。此外,地理活动中要注意避免重结论轻过程,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二、地理活动课教学的限制性因素与对策

1.地理活动课教学的限制性因素

(1)据了解,部分学校非地理专业教地理的老师在教研课内占有一定的比例,这其中部分教师缺乏理论知识,难以与活动内容相联系。地理活动教学是一项难度较高,较难把握的教学内容。地理活动的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对书本的理论知识能融会贯通,而且还需要将理论与活动内容有机结合。由于教师专业理论的欠缺,对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不准,出现了活动教学方向与宗旨的偏离。活动只局限于表层,出现乱哄哄现象,蜻蜓点水,不能深入,这样不利于学生形成扎实的理论功底。

(2)缺乏高质量的活动方案。目前大部分教师的活动方案还是来源于教材或教师用书。这一途径的活动方案,一是数量少,不完全切合当地实际;二是时代性不强,课堂开展起来较困难。此外,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活动方案来源于网络、新闻媒体、报刊杂志等。这方面来源的方案许多是不够典型,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素材取舍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遗憾的是,这两种能力部分教师还不具备。

(3)地理活动课教学互动失衡,部分学生失去话语权,失去动手操作机会。从互动对象的成绩看,教师更愿意与成绩好的学生互动;从小组成员互动来看,好学生互动的多,后进生只有看的份。由此可见,地理课堂活动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存在着有失公平的现象。总体来说,大部分学生不仅失去与教师互动的话语权,而且在情感上容易形成挫败感。

2.解决对策

(1)教师要吃透理论,提高驾驭活动课的教学能力。地理活动课教学的开展及其效果,不仅受学生学习能力及学生习惯的影响,更取决于教师的理论水平,教学能力以及教学体验。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深厚的专业知识,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较高的教学技能。教师要面对充满不确定因素的教学环境,在实践中不断加强研究,把所学的专业知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际结合起来,正确分析解决教学情境中的具体问题,从而不断提高自身驾驭活动课教学的能力。

(2)合理设置活动内容的难度,努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活动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影响学生参与与否的重要方面,教师要把握活动设计的难易度,根据学情,做到难易适中。活动内容过于简单,会使学生失去探究的积极性;过于艰深,脱离学生己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体验,会使学生无从探究,挫伤其学习信心和积极性。同时,要把握活动问题设计的跨度,调动学生思维,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前后衔接,真正达到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3)教师要精选一些高质量,具有典型性的活动方案,提高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多投入,多下功夫,多读书,通过广泛阅读充盈自己,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活动开展要提供学生思维和解答问题的多种路径和空间,要突出启发性,要体现综合性,要有较强的实践性。

第4篇:初中地理范文

初中地理课程要学习的知识可谓是既广且深,涉及到了宇宙、地球、大洲、国家、地区等诸多内容,实际上包括了“天文地理”两方面的部分知识,初学者在学习某个单一知识点的时候,也许并不觉得有太大的困难,然而一旦进入了复习阶段,需要前后综合,能够举一反三,要求融会贯通,因此内容显得空前繁杂,基础较差的学生往往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因此,在复习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能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全面系统准确地认识掌握概念,从各个概念中找出地理知识的规律,再将知识融会贯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一个难题。

以下是笔者在自己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得到的关于地理复习教学的一点浅薄之见。

一、重视基础,培养能力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打好基础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在地理复习教学中,同样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作用,复习教学要立足于教材,立足于基础知识。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归宿,只有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去联系实际,发展能力。可以说,没有知识的积累,能力就成了无本之木,罔谈能力的发展。

因此,在地理复习中,不可忽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加深对地理概念、原理的理解;将地理事物的物质特点、成因、分布和变化规律为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在巩固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学会运用所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科学观点来说明、描述、识别地理事物,注意知识的逐步深化,使学生做到基础知识更加扎实。继而注意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比较分类、归纳演绎、概括推理等能力,两者相得益彰。

二、温故知新,举一反三

在系统复习时,我们应该使学生在巩固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迅速而准确地由此及彼,认识未知,获得新知,一方面扩大原有知识的范围,同时加深原有知识的程度。

在湘教版地理教材中,大陆漂移学说、板块学说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实际上,有很多的地理现象可以用它们来解释,因此可以说,整个初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与它有关联的知识,在复习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一点,像对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形成原因的分析,对大西洋扩张、东非裂谷的形成分析。在复习“火山之国”印尼、日本、智利等内容的时候,也同样要引导学生温习板块学说来进行分析解释。

三、构建体系,融会贯通

复习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可使学生牢固地建立起知识的内部联系,把一些彼此相关的零碎的知识组织起来,使之系统化,能够一目了然。

各类地理知识之间,本来就存在固有的联系,但在教材编写时,为了教学的需要,不得已将它们分割开来,编入不同章节中。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将分散的系统的知识再根据一定的联系,将之有序地集中起来,尤其注意充分运用各种图像、图表、地图,做到图文结合,构建成有机联系的整体,使各知识点既能化整为零,又能化零为整。以利于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运动和变化规律,学生理清知识的层次脉络,分析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重视地图,抓住核心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地理知识、原理、规律,以及考核形式都集于地图一身,可以说,很好地掌握了地图,就把握了地理知识的脉络。

在知道学生复习时,可让学生把地理分布、地理规律等都落实在地图上。如复习中国地理时,可着重看10方面的地图,即: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气温、降水量)、中国水系图、中国资源图(森林、矿产、水能、旅游资源等)、中国农作物分布图、中国工业分布图、中国人口、民族、城市、商业中心图、中国交通图、中国自然保护区图等。逐一看图、记图,甚至自己根据需要画图,中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就可以牢牢掌握了。

五、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中学生认识事物时,往往抓不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因此容易混淆那些相近的概念、名词以及类似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难以把握他们之间的异同。在复习教学中,为这些容易混淆的内容找出一个连接点,一一列举出来进行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就可避免张冠李戴,可以加深学生印象。

如学习长江、黄河这两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时,教师如果把二者的发源地,长度,分段,支流,水量,水文特征,所注入的海洋,流域面积,生态环境等等列举出来加以比较,学生就会对这两条河流的特征产生深刻的印象,易于更深一步的掌握。再如我们教学日本、英国两个国家时,它们都是海洋岛国,都是资本主义国家,都处于温带,这样,就有了可比性了。让学生去找关于这两个海洋资本主义强国的相关资料,然后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通过对人口,民族,面积,地理位置,经济特征,工业分布,对外贸易等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在比较中再把各种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这两个国家的同和异就凸显出来了。在讲世界的气候类型时,也可以把相近的两种气候进行比较,找出差别,也找出相同点,例如,同是属于亚热带气候,地中海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之间就有较大的区别,一个处于大陆的东端,一个处于大陆的西段,就造成两种特征完全不同的气候。这样指导学生学会将不同的地理事物归类,就会形成坚不可摧的知识系统。

六、关注焦点,与时俱进

地理知识与我们人类的生存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当今世界的许多热点、焦点问题就与我们所学地理知识有很大的关联,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注重运用地理学科知识分析、阐释、评价、解决实际问题等也是我们地理教学的目标之一。

许多考试试题也重视自然和社会热点问题,多以此来立意命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复习中要十分关注社会热点和国际焦点问题,例如资源、能源、人口、粮食、环境是全球人们最关心的五大问题,同时温室效应、臭氧空洞、赤潮、地震、漏油、南水北调、能源问题(如石油)、三农问题、中国人口迁移、中部崛起、环渤海经济圈等等是目前广泛受到关注的问题。

第5篇:初中地理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新课导入;地理教学

一、新课程标准对地理新课导入的启示

1.新课导入的作用

新课导入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会直接影教学的效果,成功地导入,如同缓缓拉开的大幕,让学生一眼就看到精美的置景;又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又像是打开了殿堂的大门,引导着学生竞相登堂入室。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重视新课导入环节,不断去探寻新课导入艺术。但在地理新课程标准下新课导入又被赋予了新的气息。

2.地理新课程标准的解读

地理新课程标准所要求培养的是有“地理头脑”、懂生活、具备人文素质、服务于社会的新型人才。而新课程标准对新课导入的启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解读:第一,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初中学生正处于长知识、长智力、长身体的“黄金时代”,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新课程标准对新课导入则要求教师更多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少一点阻力和压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二、传统课程和新课程理念下地理新课导入比较

不同的课程理念对新课导入有不同的解读,会产生差异明显的教学效果。

1.传统课程下新课导入

传统的课程把学生看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是知识的绝对权威。新课导入也就是在教师的主导下,通过复习旧知、引入新知的方式来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缺乏对新知识产生的背景的了解,教师知识选取与新知识联系密切的旧知识进行复习,在此基础上由教师提出新的课题。使用这种导入方式教师只是通过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来拉近学生与新知识的距离,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很难产生对新内容的兴趣,更谈不上主动发现新的课题。

2.新课程理念下新课导入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成为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要求学生成为问题的发现者[3]。因此,新课的导入也就要求教师设法营造新知识、新问题产生的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去体会、去感受、去发现新的问题,在新问题产生过程中主动地去寻找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学生在新问题产生过程中成为了知识的构建者,自然就对新知识学习兴趣倍增。而教师在新课导入过程中成为知识产生背景的营造者,知识产生情境的参与者和引导者,新知识、新问题产生的对话者和交流者。

三、新课程标准下地理新课导入的要求

1.趣味性

所谓趣味性,是指能引发人们某种感情的因素,或使人感到愉悦,使人感到有意思,或能感染人、打动人,能引起人们注意力的因素。具体到新课导入,趣味性是指导入能给学生以新鲜感、惊奇感和巧妙感,新鲜感即让学生每学一课都觉得是在进入一个新的生活领域解除到许多新人、新事、新风景和新思想,在知识的获得方面登上一个新台阶。

2.新颖性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就要树立起创新意识,并将这种意识实践到课堂教学中去。具体到课堂的引入方式上,就需要引入具有新颖性,只有“新”,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才能营造良性的师生互动。

3.直观性

现代教育学提出了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这既向广大教师提出了挑战,但同时也将更精良的“武器装备”提供给了教育战线上的战斗者。

四、新课程标准下地理新课导入的途径

在新课程标准下新课导入要求的指导下,通过怎样的途径使新课导入更具艺术性?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概述为下列三条途径。

1.生活情境导入

它是通过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课程内容的生活背景相结合,来营造新课导入情境。联系生活情景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2.问题情境导入

它是通过营造新问题产生的情景来引导学生提出本次要解决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对该问题的兴趣的一种新课导入法。这样,必定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而导入恰恰是设疑的开始,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过程中,还可以用设置障碍的方式,故意制造疑团设置悬念,提出一些必须学习了新知识才能解答的问题,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生活、问题情境导入

它是前两种导入法的综合,通过新课内容的生活、问题背景来营造新课导入情境,它既不是单纯地为新课的引入而设置的生活情景,也不是为新问题的发现而设置的问题铺垫,而是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为新问题作生活化的铺垫。

五、结论

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要精心组织,巧妙构思,要结合教材实际,选择合适的导入法,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但不管哪种方法,最终目的还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在地理新课程标准下,导入新课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为本,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我要学”的主体意识。导入情,导入趣,导入文采;导出美,导出疑,导出学生探究的热情。充分发挥学生在新课程中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第6篇:初中地理范文

一、做到中考说明与“大纲”的统一

中考说明规定的只是考点,教学大纲不仅规定了知识的内容,而且规定了对教材知识的评价要求,因此必须分清哪些属于识记,哪些属于理解,哪些属于运用,要在复习中找准知识的定位。通过对以上情况的分析,在复习时,中考说明中未涉及的知识大胆舍弃。增加部分要及时的补上,这样复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立足教材,善于总结,理清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实现对基础知识的活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共分三个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教师要纵观整个教材内容,体现综合性和地域性。地理环境及各个地区的地理特征都是地理要素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的综合表现,都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特别要注意地理环境中的位置、自然、人文等要素的综合。突出地域特征,比较地区差异,分析产生特征和差异的原因,明确区域发展的方向。例如,印度和我国有什么相似之处,印度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我国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既分析特征,又要综合考虑。只有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去联系实际。在“博”的基础上要求“活”。基础知识要求记住重要的地理事物及空间分布状况。一些重要的地名、数据应当牢固记忆,并能落实到图上,例如东西半球的界线,经度等。理解地理概念、原理;地理事物的物质特点、成因,分布和变化规律为重点和难点。运用所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科学观点来说明、描述、识别地理事物,尤其在基本技能方面,应教会学生注重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获取地理知识,分析解决一定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紧扣中考说明,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复习,复习要注意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给学生印发中考说明,依照中考说明进行一轮地毯式复习讲解,目的是让学生对考点内容和要求有全面、大致的了解,同时查漏补缺,把学生在初一、初二未掌握好的知识盲点消灭。老师要把各个考点的要求、掌握尺度向学生交代清楚,使学生在复习时做到心中有数。中考说明内容覆盖了初中地理四本书,知识点多而杂,记忆性内容所占比例大,而且这几年的中考命题大多考那些最基本、最基础的知识,怪题、偏题较少。因此,不必要也不应该让学生面面俱到、不分轻重地去复习每一个考点。一定要有详有略,有主有次,重点内容要多留意,次要内容简单看看,大体了解即可。

四、规范练习,多角度思考,举一反三,做到“讲-练-考”相结合,实现知识的消化和巩固

第7篇:初中地理范文

如果初中地理教师需要利用课堂活动推动课堂教学过程,就需要做好课堂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如选择教课堂活动的内容、设计课堂活动的形式和准备课堂活动的教具等,这样才能使课堂活动的应用更有目的性、计划性和实效性,避免课堂活动流于形式。例如,初中地理教师在讲解“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的时候,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长江源头和沿途各段的自然特征,以及长江流经地区的发展状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地理教师设计了“我爱长江”的课堂活动,并围绕这一活动内容,进行如下课前准备:(1)准备《长江之歌》的歌曲伴奏带,在教学开始前进行播放,引导学生一起唱,让学生在欣赏和合唱的时候,顺利导入教学内容;(2)制作中国地图课件,在课堂教学中以投影形式展现,带领学生观察和认识长江的源头和流经的省市和自治区;(3)准备长江之歌的歌词,带领学生分析歌词的内容,结合歌词了解关于长江的知识,如长江源头、长江流向、长江流经地区的地势状况和长江的贡献等,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初中地理教师课前准备的资料越充分,课堂活动的开展就越顺利,课堂教学的效果也会事半功倍,使课堂活动推动课堂教学过程,活跃课堂氛围的作用得到充分展现。

二、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初中地理教师在课堂活动中,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做好课堂活动的组织工作,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这样既可以发挥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又有利于保障课堂活动的顺利进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例如,初中地理教师在讲解“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的时候,可以进行导游的角色扮演,带领学生认识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如,旅游景点介绍,四季春城———大理,天堂之地———香格里拉,浪漫之地———泸沽湖;动植物资源介绍,1700多年前的古茶树,珍稀濒危的懒猴和亚洲象,抗癌治癌的植物嘉兰;民俗风情介绍,傣族的泼水节、象脚鼓舞和孔雀舞等,傣家的酸笋和香茅鸡等特色美食,当然还有木雕、银腰带和绣花腰包等民族饰品和工艺等。而在介绍西双版纳旅游资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如学生对西双版纳的印象、旅游经历和旅途中的小故事等,这样可以在学生的脑海中勾勒出美丽的西双版纳画卷。初中地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不要局限于一问一答的形式,可以以启发的形式,让学生自由阐述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以及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给学生创造更自由的空间,使课堂活动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进行。

三、重视布置课堂活动的作业

第8篇:初中地理范文

初中地理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地理教师的主观、客观两方面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拘泥于教材,强调地理事实的记忆和地理思维的严谨,死记硬背者居多,缺乏生动活泼的地理情趣,即过多注重知识目标而忽视情感目标。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太明确,愉悦、兴趣是他们学习的一种催化剂,甚至对地理老师的好感也会成为他们学习的驱动力。

学生如果不喜欢地理教师,就不会喜欢地理课,那么,怎么能学好“地理”?所以,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活动中,地理教师在学生心中的位置就显得非常重要,这就要求他们一定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导知、以趣相融”,努力营造一个轻松、和谐、舒畅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在轻松自然的情境下“自由地呼吸”。这种亲切的地理教学氛围是学生学好知识的重要一环。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欢声笑语进课堂,需要地理老师注意增强组织能力与亲和力。在整个教学中,教师精湛、诙谐、幽默的语言,可亲可敬的教态,机敏的教学机智,都会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丰富的知识必会引起学生对教师的敬仰。

二、地理教学的理想教学方式――“教学互动”

网络的普及使时代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使学生的学习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为广泛,地理课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将教学互动引入地理课堂教学已是当务之急,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初中生很乐于参与教学过程,和教师一起探讨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往往需要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让学生自己组织地理知识竞赛、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教师只做“技术指导”。又如在学习我国的黄河时,提出“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如何治理?”学生围绕问题,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我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曾有一位男同学一本正经地提出,从甘肃兰州到河南洛阳挖一条运河,使黄河上游的水少走弯路流到中下游。我没有指责、嘲笑这位同学的幼稚、天真,也没有回避。在表扬他有大胆设想的同时,我话锋一转:“假如全班一半的同学住在现在黄河流经的附近地区,你们是否同意他的意见,为什么?”由此,学生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共鸣,使课堂讨论既活跃又深入,也让学生理解到:要解决实际问题,更要从实际考虑,只有理论上的想法是远远不够的。

三、地理新课引入必少不可的方法――“新情景”

种种原因使得不少学校初中地理教师是非专业科任或兼任教师。所以,新课引入方法,不外乎有两种:一是“讲”法:“同学们,今天我们讲……”“同学们,老师现在讲……”这样就将师生互动的课堂活动引向“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活动。另一种是“翻”法。“同学们,请把书翻到××页”,把以地图教学为主的地理课变成看书、划书的枯燥文字教学课。初中地理教师应努力用“学习”或“讨论”来代替“讲”,用翻“图”来代替“翻书”。虽然一字之差,但却是实质的进步。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经常采用下面一些行之有效的新课引入方法:(1)地理新闻引入法,师或生评述国内地理新闻。(2)地理趣闻引入法,师或生评述地理趣闻,如:世界之最。(3)头脑冲浪法,教师提出地理趣题激发学生讨论。(4)学生报告引入法,学生对学习专题提出个人或小组报告。(5)一题多练法,教师针对学生作业错误编制开放性题目,激发学生举一反三。(6)目标激励法,教师提出教学目标和奖励目标,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课题。(7)表扬批评引入法,对表现较好的个人或小组进行表扬,激励学生尽早进入学习状态,并在教学过程中多表扬少批评。(8)地理游戏引入法,利用课件、制作进行地理游戏或地理竞赛引入课题。

四、地理教学过程的必然趋势――“地图化”

地图教学是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创作能力、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由于初中地理学科的基础性特点,学生无须死记地理知识,完全可以借助地图的颜色、图例、周围的环境影响等掌握有关知识。

即使是地理基本原理的学习,也可以借助地图来学习掌握。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初中生而言,是帮助其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其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又是学具,更是工具。地理教学涉及各种各样的原理图、示意图、综合景观图、系统联系框图、统计图表等,是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一种手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平时读书过程中加强对这些图像的了解,掌握阅读的方法,应让学生从以往的题海中解放出来,把培养读图能力作为教学主要目标之一。

地图教学能力是地理教师教学能力的具体体现。地图能力包括观察、记忆、想象、演绎、分析、比较、判断等综合能力,也是最具地理学科特点的能力。地图教学能力是指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制作地图,指导学生阅读、分析地图的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地图也将越来越多地进入课堂,对地理教师的地图能力有了新的要求。如果地理教师本身缺乏地图能力和地图教学能力,就很难成为一个好的地理老师,而目前,地理教师不愿、不会用地图的情况实质是教学要求不高或教学能力低的表现,并且在地理教学中普遍存在死记硬背现象,恰恰与地理教师不重视提高自己的地图教学能力有关。

五、地理教学评价的方向――“能力化”

第9篇:初中地理范文

一、中学生的机械记忆是躲不开的“魔咒”

自从有了人类,记忆便跟随并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关于记忆学,最早的文献记载始于2500年前的希腊。由此可见,人类对记忆的研究由来已久。关于记忆的方法,科学家亦有大量的研究,但从整体上来说,无外乎两种:逻辑记忆和机械记忆。逻辑记忆是指经过大脑的环环推理,根据逻辑关系记住大量的信息,它的特点是记忆所需时间长,但记忆效果好。机械记忆是指,对互相之间缺乏联系的信息进行强行的短时的记忆。从记忆的深度来讲,当然是深刻理解之后再记忆会记得更长更牢固,但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大部分记忆不可能是逻辑记忆。初中生的年龄基本分布在13-15岁之间,他们在上初中之前很少接触到地理知识,甚至有一部分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地理知识。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情绪波动比较大,学习的稳定性和自觉性还有待提高,对新知识的深入理解能力还不够强,加之初中的课程量学习任务繁重,一时之间很难处理不同学科之间的学习差别和采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面对大量而陌生的新知识,学生会自觉不自觉地采用迅速有效的机械记忆的方法。可以说,机械记忆是初中生面对大量需要记忆的知识时躲不开的“魔咒”。

二、机械记忆的路能行得通吗?

中学生在机械记忆上有他们的优势,短时间超强度的记忆能在临近的考试中取得相对不错的成绩。但从长远来看,机械记忆的路行得通吗?从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来看,机械记忆是不适合当前的教育理念的。当前的新课改是在全新的教学思想、理念和教学方法下编制地理教材的,它强调生活地理和实用地理的特点。新课改教材的特点也决定了老师在讲授地理知识的时候打破一言堂,把地理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在生活中学地理,把地理应用于实际的生活,这也就相应地要求把死记硬背和生搬硬套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而请出地理的课堂。从学习效果和教学的目的上来看,完全的机械记忆也是不合适的。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听到这样的声音:考完试,过了一个假期,上学期学的东西都“就饭吃了”。机械记忆是一种短期的记忆,从学习效果上来看,应付一时的考试或许有效,从长远来看,机械记忆只是留下了考试卷上的一个分数。而在中学时学习地理的意义,不是要让学生记住大量的地理知识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完全忘记了地理是什么,而是要让学生真正懂得地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比如,即使毕业了之后,我们也会知道为什么吉林省的四季分明而云南省四季如春?机械记忆是“万夫所指”,那么逻辑记忆就更适合中学生吗?通过深刻的理解之后,找到记忆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的记忆更加牢固和长久,但是这对中学生来说,并不合适。中学生的生理和年龄特点、阅历和知识面等决定了他们理解的层次不够深入,对事物之间的联系的把握不够全面,中学生是不可能完全在深入理解之后再记忆的。

三、独辟蹊径———有窍门的记忆法

无论是地理学科新课改的大背景还是学以致用的学习目的都表明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但是中学生的个体特点又决定了他们具有短时快速记忆的优势。那么,如何既能发挥学生的记忆特点,又能达到新课改的教学目的,让地理真正地融入学生生活呢?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我发现在课堂中把地理知识的记忆与学生的生活、情感体验、有趣丰富的想象、生动的互动交锋、实践操作动手能力相联系,既能发挥学生短时记忆的优势,又能在情景和情感体验中巩固学生的记忆内容,从而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打破死记硬背,用各种鲜活的教学方法和记忆方法把看似枯燥的地理知识变得生动、可感、贴近生活,才应该地理老师在新课改中要大力研究和改进的方向和内容。

1.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联想和想象,令学生能够触景生情、联系愉快经历,或者运用地图、图示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地理的欲望。比如,在讲到我国的省份的时候,可以让同学们回忆自己曾经旅游过的地方,在课堂上给大家讲一讲当地的风土人情和自己最直观感性的感受。

2.交谈争论记忆法

在和他人争论和交谈的过程中,把自己头脑中不扎实、不自信的记忆经过组织、修改、补充变成确定的记忆。比如可以在课堂上分组交流讨论,根据讲授的地理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互助小组共同完成任务,或者辩论小组,在争论中加深对知识的印象。

3.小插曲记忆法

小插曲增加了授课过程的趣味性、突发性,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力。比如,有一个男老师在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时,一边写板书一边掏手绢擦汗,结果从兜里掏出来的不是手绢,而是一只袜子。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可是这个小插曲却让学生深刻地记住了这堂课的内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

4.改错记忆法

自己独立改错的过程中,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知道自己错误的点在哪里,经过这样的改错实践,也会增加学生的记忆。

5.闭眼记忆法

作为人文学科,地理知识的记忆用这种闭眼过电影的记忆法,也是非常有效的记忆方式。闭上眼睛,隔绝外界的刺激和干扰,在脑海中浮现出地球的河流山川、国家的分布气候……整个地球的面貌在脑海中以画面的形式浮现出来,这种独特的记忆方式非常适合地理学科。

6.规律重复记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