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合同规范化管理范文

合同规范化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合同规范化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合同规范化管理

第1篇:合同规范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医疗设备;合同档案;管理

近年来,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医疗业务水平的提高,很多医院的基础诊疗设备和专科设备投入在增加,在采购医疗设备的过程中,也形成了大量具有法律效力的医疗设备采购合同档案资料,这些档案资料形式多样化、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因此,为了进一步完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规范医疗设备档案的收集、归档工作,建立并完善医疗设备采购合同档案显得极其重要且必要。文章从当前地方三甲医院的医疗设备采购合同档案管理现状出发,归纳出医疗设备采购合同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问题的成因,最后通过规范化的管理视角,提出医疗设备采购合同档案管理的几个思路,以促进医院档案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一、医疗设备采购合同档案管理现状

由于医疗设备采购工作流程复杂、涉及的部门多、特别是大型医疗设备的采购周期较长,这就对医疗设备采购合同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而对应的采购合同档案也就随之出现了较为常见的问题。

(一)部分医疗设备采购合同档案资料缺乏完整性

医疗设备采购过程经历了使用科室提出申请、设备科组织院内市场询价(金额较大的需外出招标)、报院领导班子审批决策等阶段。从使用科室提出申请开始,就产生了对应的工作记录表格,表格需要按要求填写内容,报领导审批,在多个领导审批、使用科室确认签字、其他部门共同参与询价并签字确认的过程中,难免发生漏签字、忘记收集相关材料的情况,因此,在收集采购合同档案材料时,资料内容不全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医疗设备采购合同档案收集难度大

医疗设备采购合同档案包含的内容丰富,从大多数医院的档案看,主要包括:采购合同、廉洁协议、医院内部送相关部门审核的内审合同、院领导班子的决策批示材料、招标(询价)记录表、使用科室的申请报告、可行性报告、职代会议案和决议批文、招标文件、成交通知书、评标报告等材料。这些档案资料内容丰富,经手的人多(涉及到医院设备科、招标办、院领导、经销公司等),每个档案资料产生的时间没有固定节点,而且有时经销公司提供的原始材料不完整,这些因素大大增加了收集档案资料的难度。

(三)医疗设备采购合同档案归档后不能封卷

医疗设备采购合同档案属于医疗设备档案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整个医疗设备“生命线的开端”。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以医疗设备采购合同档案为开端,后续随时都有可能需要补充档案。例如某台直线加速器采购建档后,某天发生了故障,维修工程师到现场进行维修,更换了某个零部件,还填写了检测、维修报告单,那么该维修报告单、检测报告单就需要及时收入该设备对应的档案盒中。因此,医疗设备档案不能封卷,直到该设备报废。

(四)医疗设备采购合同档案检索查阅方法单一

医疗设备档案是医疗设备管理的信息之源,是医疗设备管理规划化、科学化的基础。一个全面、完善的医疗设备档案库,对设备管理具有深远的意义。目前为止,很多医院都尚未开展档案信息库建设,但医疗设备采购合同档案的利用率极高,因此,大多数相关工作人员只能通过Exel表格来完成医疗设备采购合同档案的内容录入、查找工作,虽然也达到了一定的预期效果,但从长远、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来说,这样的查阅方法还是远远不够的。

二、医疗设备采购合同档案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档案意识不高

一方面,由于医疗设备档案不像医疗、科研等档案那样能直接产生社会效益和采购效益,所以长期以来得不到领导、职工的重视,极少设有对应的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员岗位,专职的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员岗位更加谈不上,档案管理意识比较淡薄,忽视医疗设备档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一些从事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由于对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够,或者在兼任的医疗设备档案管理中,其他日常工作已占用大量的时间,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显得被动、不受重视,甚至出现许多医疗设备档案资料其实只是处于长期堆放的状态,没有及时整理归档,更谈不上利用。

(二)归档范围不规范

在医疗设备采购合同档案中,从申购设备到医疗设备采购工作结束,经历了提出申请、委员/专家论证、设备立项、设备招标/询价、签订医疗设备采购合同五个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形成了大量的医疗设备采购合同档案资料,但是由于医院各职能部门不同、档案收集缺乏依据,医疗设备采购合同档案的购置报告、审批过程材料、招标材料、医疗设备生产厂家证件材料、成交经销商证件材料以及授权书等资料的收集存在较大的困难,各个部门所收集的档案材料也有较大的差异,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医疗设备采购合同档案归档范围的不规范。

(三)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属于动态管理过程

医疗设备采购合同档案不能封卷,因为该档案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以医疗设备采购合同档案为开端,后续随时都有可能需要补充档案。医疗设备招投标工作完成后,将所收集的材料按规定进行整理,根据资料内容制作医疗设备采购合同,经医院和成交经销商沟通无异议后,送到医院的合同审核部门审核合同内容,最终双方签订正式合同。从合同签订生效之日起,医疗设备的价格、保修、付款方式、交货时限等信息已确定,但这并没有最终结束,后续将涉及设备的安装验收、维修保养、付款、报废等工作,所以医疗设备采购合同档案形成后,不能封卷,这也给档案的保管工作增加了难度。

(四)医疗设备采购合同档案归口管理问题

医院档案室,负责管理全院的档案,各科室收集整理好的档案在规定时间内统一移交到医院档案室,这就涉及到归口管理。医疗设备采购合同档案在规定的时间内移交医院档案室,存在一定的利弊关系。利的方面,主要表现为档案统一在档案室管理,避免出现重复管理、多头领导。弊的方面,主要表现为医疗设备统一管理后,一方面查阅不便;另一方面,每个领域的档案都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归口管理后,档案室的工作人员在借阅档案时对档案的了解程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三、医疗设备采购合同档案规范化管理思路

要对医疗设备采购合同档案进行规范化的管理,首先,要强化档案的管理意识;其次,要明确档案的归档范围;最后要不断完善档案的归档及保管形式。

(一)加强医疗设备采购合同档案的管理意识

目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即使是专职的档案管理员也很难做到将大部分的精力用在档案的管理工作上,为了进一步完善医疗设备采购合同档案的管理,应在意识上有根本性的转变。首先,要强化医院上下的档案管理意识,通过经典事件、实例展现医疗设备采购合同档案在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性;其次,定期汇报医疗设备采购合同档案工作情况,统计好借阅的次数、内容等;最后,要加强档案人员的专业培训,从专业角度提升专职和兼职档案员的意识。

(二)明确医疗设备采购合同档案的归档范围

1.医疗设备申请阶段:大多数医院的设备采购申请都是由年度计划采购和临时紧急采购组成。不管是年度采购计划还是临时采购申请都是由设备的使用科室提出,从使用科室层面看,涉及到的档案资料包括:医疗设备请购表格、配置及技术参数要求、可行性报告、提请职代会审议的议案等。从设备科层面看,涉及到的档案资料包括:各科室申报项目的汇总表格、召开论证会议的会议签到表、会议记录、现场照片、参与论证的专家委员投票、会议讨论的原始材料、上报院领导的请示报告等。从医院层面看,涉及到的档案资料包括:院领导会议讨论结果的决策批示。从其他相关部门层面看,涉及到的档案资料包括:大型医用设备购置许可、同意增配大型医用设备的批复等。所有这些涉及到设备购置的档案,都必须存档留存。

2.医疗设备采购阶段:医疗设备采购部门根据采购活动管理权限,整理需要采购的设备的主要参数及配置要求,通过媒体方式公开招标信息,组织召开招标会议,上报招标结果。其中,院内的档案包含:招标议价记录表格或书面记录、上报院领导会议的招标情况报告、院领导的决策批复等。投标公司的提供的档案包含:投标文件(报价表、厂家证件、授权书、经销商证件、产品配置清单、产品介绍等)、外出招标的还需要提供中标通知书、评标报告等。

(三)完善医疗设备采购合同档案的归档及保管形式

只有科学地整理设备档案,将其有序存放、系统排列,才能提高档案的调取、利用效率。一方面,医疗设备采购合同档案的归档现在大多数还只是由专职或兼职的档案员负责收集整理,随着当前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手工的登记、查询效率低,为此,档案归档时应建立对应的电子数据库,为后续的调用、查阅档案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便于档案的管理。另一方面,医疗设备采购合同档案现在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保管形式,一是保管在医院综合档案室,二是直接保管在设备科。为了进一步加强档案的管理,医疗设备采购合同档案趋向于统一移交医院综合档案室保管,这样更有利于专职档案人员的培养、形成更加系统专业的档案管理库。

四、结语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陆续进入各级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成为医院医疗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而医疗设备的档案管理为医疗设备管理的重中之重。通过建立系统齐全的医疗设备采购合同档案管理框架,才能用详细的医疗设备分析报告为医院购置医疗器械提供充分的决策依据;用详实设备的申请审批手续资料、招议标记录、招标承诺资料等为招标采购的法制化、规范化提供重要的保证;用合同规定的保修期限为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提供技术依据,为保证医疗质量,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作者:韦双莉 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柳州市工人医院

参考文献:

[1]史维新.医院设备档案的管理.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2000(6).

[2]鲍薇.浅析医院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工作.黑龙江档案.2014(2).

第2篇:合同规范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工程签证 规范化 造价管理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建筑行业日益繁荣。建筑单位只要在地区建设局备案就能获得该地区工程竞标的权利,这就促使建筑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个环境下,投标企业为了竞标成功只能通过降价让利的形式,去降低承包商的利润。为了弥补损失,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通过签证等方式增加费用。因此,为了合理维护业主方经济利益,保证工程造价,就必须加强工程签证的规范化管理。

1 工程签证规范化的重要性

工程签证是指工程承包和发包双方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按照合同中的相关规定和实际情况对工程的工期和造价费用以及赔偿损失进行变更,并达成双方共同认定的一次性的原合同外的补充协议。工程建设的规模和投资较大,周期一般较长。在长时间的建设过程中,工程设计全面地出现在施工的过程,并且根据实际的施工需要,进行工程量的变更;一般来说,工程建设需要的设备、材料的价格往往会随着市场的波动而变化;而在施工过程中也会出现发包方交付的小额性临时工程或者不适于进行招投标等工程,工程的发包方和承包方都不可能准确的对工程造价进行预测。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施工签证以应对这种突发性的问题。在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中,一些承包商为了获得标权,在竞标过程中,不惜一切代价垫资压低报价来获得竞标的优势。一旦竞标成功后,为了弥补降价竞标造成的损失,往往会通过增加签证工程量、签证内容不合理或是伪造假签证等手段将风险转移。这极大地偏离了施工正常管理秩序,提高了工程造价,严重损害了业主的经济利益,降低了工程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加强工程签证管理,保证工程签证的规范化和合理化,从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保护业主的利益,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2 工程签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工程设计约束性差

在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由于施工设计的不具体、不全面、工艺衔接偏差等情况,从而导致局部工程项目的施工用料实际较设计偏差大。有时设计过程中对经济控制的重视不够,导致很难施行多套方案进行论证。此外,过度重视建筑物的结构强度和外观美,忽视了工程费用。再者,在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没有经过双方商讨先施工再上报的本末倒置等问题。工程内容的完成需要进行签证,总的说来,这项工程造价控制难度较大。

2.2签证随意性强

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现场资料管理不善的情况。应签证却没有签证的现象,对于一些零星的用工,承包商随意性强,签证意识薄弱。为了避免麻烦,不签证,而在结算过程中想要补签证往往比较困难,给结算过程带去很多不必要的经济纠纷。另外,由于一些业主和现场监理的责任意识比较淡薄,对于需要签字确认的项目却没有进行严格的考察。在后补签证中工程量难以把握,施工时间模糊等问题也无法解决,从而造成现场签证的不可控制性和预算造价的困难。在某些方面增加了工程造价,降低了工程监理的有效性,也严重影响了合同外造价管理的有效性。

2.3签证资料不规范

通常情况下,规范化的现场签证必须按照书面协议的形式进行约定。除此之外,任何口头协议都属于无效签证。当然,手续齐全的书面现场签证需要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三方面共同签字盖章才能生效。其中,任何一方的缺席都不符合规定,属于不规范签证,在结算过程中,也不应予以采用。此外,在签证过程中,业主的投资控制人员由于专业素质不够,不能准确掌握与工程有关的国家规定和行业规范,没有工程造价相关基础知识,签证工程量计算不规范等原因,使得一些施工单位钻了空子,利用一些欺骗性的手段制造虚假签证。在预结算审核中,建设单位造价人员如果不了解现场情况,只能依照确认的现场签证进行造价管理,这就极大地损害了自身利益。

3 工程签证现存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增强工程变更的约束性

因施工设计不全面而在施工过程中发生设计变更是造成造价失控和建筑工程经济纠纷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初步设计阶段应对设计方案进行充分研究,明确设计单位的责任。开工前要做好图纸会审,确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及经济适用性,以免在施工中发生重大设计变更;与此同时,对于不可避免的设计变更,应提高重视,变更方案需经设计院、建设方、监理工程师共同认可并签章后方可执行;另外,应严格按照变更情况增减相应施工环节的造价,并办理好相应手续。

因建设单位要求和现场临时状况需要另外增加工程量的现场签证,必须三方共同完成工程内容及工程实际完成量的确认,对于隐蔽工程更要拍照留存,按照标准的计量规范一条一签证。能签证工程量的不签成人工工日和机械台班,为以后预结算套用定额扫除障碍。

3.2严格现场签证的资料管理

要提升工程现场签证管理的规范性应从每个签证管理细节做起,具体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1)确保签证内容完整、准确。签证中必须明确工程量发生的原因、时间、工程项目具置、完成工程量等,有特殊工艺要求的必须备有参建各方认可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2)现场签证中无法使用准确文字和数字描述说明的条款应绘制附图或者其他可观性资料,在这些资料中对于工程量计算基础数据必须明确标注,有别于正常施工条件和特殊工艺做法的也要予以说明;3)及时处理现场签证,以免因时间变迁造成签证资料缺失,现场签证资料在三方确认后,并且签字盖章后应及时归档,并建立台账制度,包括对各类工程签证的审批权限、签证流程及其中各个环节的负责人、签证单要求和相关注意事项进行明确,为各类签证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参考;4)通过设立合同条款来防范增补签证的发生;5)建立完善的签证审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建设单位的现场管理人员违反规定随意签证或在签证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严肃追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应追究其责任,维护工程签证管理工作的严肃性。

3.3 提升建设单位现场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建设单位现场管理人员是工程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权利与职能的代表,拥有一定的现场签证权利和合同管理义务。为了保证现场签证管理的规范性和造价管理的有效性,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和业务素质。一方面要熟悉《合同法》、《招标投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合同约定内容,使其能够依法行使自身权利和义务。另一方面,还需要了解一般常用定额计价规范和工程量计算规则,不仅有利于签证工程量准确、合理,更为以后的预结算审核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签证在合同外造价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更准确地把握工程造价,提高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强施工项目的签证管理,提高工程项目签证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从而有效地控制合同外工程的造价。

参考文献:

[1].安海峰.浅谈工程施工中如何加强工程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的管理工作.[J].商品与质量2012(2):273

[2].田芝霞.论工程签证对造价的影响.[J].科学之友.2009(23):63

[3].张华.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可持续发展.[J].现代商贸工业.2009(20)

第3篇:合同规范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房地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Abstract: "labor contract law" of the enterprise labor contract standardization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workflow to more careful and tight, increase the enterprise's illegal cost. How to solve the "labor contract law"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labor contract of published between them, to standardize enterprise of labor contract, dissolve the enterprise and employees about the labor contract between the conflict and contradiction problems, and promote the whole enterprise in the labor contracts standard, reasonable and legitimate, will all the accepting unit is necessary in the face of reality.

Key words: the labor contract law; Real estate enterprise;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自 2008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劳动合同法》的颁布施行是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所产生劳动关系的调整,是对双方权利和义务的重新分配。这为房地产企业的劳动合同用工管理规范化提供了极强的法律依据,给房地产的劳动用工管理模式带来了深远影响。

1.目前房地产企业用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事实劳动关系。在房地产企业容易引发事实劳动关系包含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应签而未签订劳动合同,招用劳动者后未及时按规定订立劳动合同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其二与劳动者以前签订过劳动合同,但是劳动合同到期后同意劳动者继续在本单位工作却没有与其及时续订劳动合同而形成的事实延续劳动关系。在用工过程中,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不签订劳动合同将增加房地产企业违法用工的成本,还为将来可能发生的劳动纠纷埋下隐患。

对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条件缺乏了解。部分房地产企业用工管理人员没有认真研究思考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条件。认为签订了劳动合同就不能随意解除和终止劳动关系,否则,房地产企业就属于违约,还要承担违约责任。考虑到房地产企业与劳动者签订了长期劳动合同,如果房地产企业进行内部机构调整和精简时,劳动者不服从调配,将会使房地产企业的用工管理工作陷入被动。

对劳动合同的管理不完善。部分管理人员不清楚用工管理流程和规范化操作,致使签订了劳动合同就搁在一边,没有及时办理劳动合同的续签变更和终止手续;有的甚至造成了劳动合同的遗失。

对劳动者的考核不到位。有些房地产企业缺乏健全的规章制度,对劳动合同工缺乏严格考核,部分劳动者产生消极怠慢情绪。因碍于情面,对部分劳动者的考核大打折扣,不能对劳动者法定解除和终止劳动关系,该终止的终止不了,该解除的解除不了,给房地产企业的劳动合同用工管理带来了被动和掣肘。

社会保障不完善,引发劳动争议凸显。社会保险具有国家强制性,房地产企业应依法为劳动合同工足额缴纳社会保险。有些地方由于参保制度的不完善,地方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一方面强调全员参保,另一方面又对农民工参保设置了许多障碍,如参保无法续保、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五年的人员不让参保等,既影响了个人参保的积极性,也使得部分房地产企业未足额为劳动合同工参加社会保险,从而引发劳动争议。

2.推进房地产企业劳动合同用工管理规范化的对策

深入学习《劳动合同法》、领会精神实质。房地产企业用工管理人员,需深入学习《劳动合同法》,领会其精神实质,规范的实施劳动合同用工管理。通过学习,明确不签订劳动合同房地产企业将承担的不利后果,在招用劳动者后要及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及时办理劳动合同的续签、变更、鉴证、终止、解除等相关手续,避免产生事实劳动关系。同时房地产企业深入探讨建立完整规范的劳动用工管理程序,依法建立劳动关系,避免由于劳动用工管理不规范带来的风险。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房地产企业建立的规章制度是规范劳动合同工的行为准则,也是单位预防和解决劳动争议的依据。规章制度一定要程序民主、内容合法、条款清晰,表述准确,有较强的操作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或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所谓“严重违反”,“严重失职”,“重大损失”都是模糊概念,要求用人单位立足于用工管理实际,对类似模糊概念加以明确和界定。只有建立健全对劳动合同工的考评制度、考核指标及岗位责任,才能在终止和解除劳动合同时有据可依、论据充分。

强化过程管理、提高证据意识。《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课以更多的举证义务。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如果用人单位无法举证证明自身行为的合法性,将承担败诉的风险。房地产企业劳动用工管理人员在平时工作中要注意证据的收集和保留,以免在发生劳动争议时,使房地产企业陷入不利地位。对劳动者符合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本人主动要求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况时,房地产企业用工管理人员应以书面形式征询劳动者,并保留劳动者同意的书面证据,避免因劳动者事后反悔而出现的劳动纠纷。

建立有效的纠纷应对机制。《劳动合同法》更倾向于保护劳动者的利益,劳动者的维权意识也逐渐加强。由于劳动仲裁案件的诉讼成本降低,劳动者将更加频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利益,引发越来越多的关于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合同解除等一系列纠纷。房地产企业应建立劳动关系预警和协调机制,争对日常管理中容易引发劳动争议的问题、环节和分歧采取必要的措施,提出相应的对策,消除劳动争议隐患,化解用工管理中出现的矛盾,增强企业预防控制劳动争议的能力。

3.结语

总之,企业的劳动合同用工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企业应当吃透法律精神,增强法律意识,用足法律规定,在劳动合同用工管理过程中充分维护企业的权益并尊重劳动者的合法权利,按规定履行劳动合同的全部义务。并利用贯彻劳动合同法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劳动合同用工管理水平,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科学长效的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学先,李永慧,吕毅然. 房地产公司的劳动合同规范化[J].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2010(04) .

第4篇:合同规范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劳动用工 规范化管理 实践

劳动用工规范化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的实现是结合企业的业务、企业资源以及战略各种因素,进行有机的规范化管理。劳动用工是以人为核心,作为服务企业的电信企业,人是其中最活跃的因素,能够规范企业用工管理使员工和岗位达到最完美的结合,就能很好地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企业的发展。

一、劳动用工规范化管理的含义

劳动用工规范化管理是在企业的发展战略下,对企业的员工管理制度进行的修正和完善。劳动用工规范化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企业岗位动态的管理,就是企业管理部门参考企业员工的用工性质和管理的需要,建立对企业员工的备案以及备案的审批制度。通过劳动用工的规范化管理使企业组织的结构得到优化,最终使企业的岗位管理得到强化。电信企业的用工规范就是合理安排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积极性,达到才尽其用的效果。

二、劳动用工规范化管理的困境

1.劳动用工忽视岗位管理,仍然以身份管理为主。虽然我国劳动部门规定各有关单位都实行劳动合同制,但是真正的管理中并不以岗位管理为主,仍然注重员工的身份。作为电信单位用工考察的应该主要是员工的业务能力而不是其身份特征,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单位还很少,在这一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这样的劳动关系跟不上现代市场发展的步伐,不利于劳动用工的规范化管理。

2.劳动用工关系和用工方式复杂多样。目前的用工关系有劳动合同关系还有劳务合同关系,还有一些没有签订合同但是已经形成的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复杂的劳动关系增加了劳动人员规范化管理的难度。我国目前还存在多种用工人员身份,有的是干部有的是工人,有的是全民,有的是集体。这样多样的用工形式,使劳动用工很难规范。电信单位的用工也存在越来越复杂化的趋势,不利于员工的统一管理,还可能引发一些矛盾和纠纷。

3.劳动用工管理的基础不牢。劳动用工管理虽然近年来得到用工单位的重视,但是,其基础还很薄弱。很多的单位都存在员工不规范的统计、信息更新不及时以及规章制度还存在很多漏洞的问题。这样薄弱的基础,使用工单位对员工的了解不够,各项制度的制定和实行都缺少科学的依据,不仅不利于用工管理的规范化,还可能对人力资源的管理造成困难。作为电信企业劳动用工的各项规定并不健全,许多员工进行业务都没有科学的规章制度可以遵循,这样员工在开展工作中不能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也就不能最大化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4.派遣用工管理不规范。派遣用工就是企业某项业务拓展的需要通过派遣机构临时聘用的员工。目前劳动用工对派遣用工的管理还很不规范,企业大多对派遣员工控制不严格,一些派遣员工自身的素质也不高,再加上企业疏于规范,可能工作效率很低。在用工管理上对派遣用工没有规范化的管理可能造成派遣员工的使用量过大,还可能使派遣员工在企业工作时间过长。电信企业优势会因为业务的扩展需要大量的派遣员工,对派遣员工用工管理的不规范就会影响整个企业用工管理的规范化运行。

三、新形势下劳动用工规范化管理的实践

1.依法维护员工的利益。对劳动用工的规范化管理首先要做的是保护员工的合法利益。目前的法律已经对员工的合法利益做了相关的规定,但仍有些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牺牲员工的利益。电信单位虽然是服务性质的单位,但员工的利益也是不容侵犯的。企业一定要根据国家相关法规的规定以及员工的实际情况制定员工的标准,确保员工能得到他们应得的利益。

2.规范派遣用工管理。电信单位在劳动用工管理上需进一步规范对派遣员工的管理,以定岗定编为基准,以绩效考核为依据,实现同岗位同薪酬同发展,建立激励机制和退出机制,加强派遣员工的企业归属感,激发派遣员工工作激情,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3.科学制定劳动所需人数。用工单位所需劳动的人数是由现阶段的生产水平决定的,所以在制定劳动定员时一定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不仅在劳动人数上规范合理,也要各个岗位的人都能各尽其职,发挥各自最大的作用,从而促进整个企业的发展。

由此可见,劳动用工规范化管理对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很重要,所以各个相关的部门如用人单位、工会组织以及政府部门等都要积极配合劳动用人的规范化管理。劳动用人规范了就能够使企业的运行更加规范,促进企业的发展,也会带动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雅.浅议在劳动力市场化的形势下我国的劳动用工与劳动关系现状和改进措施[J].法制与社会,2009(6)

第5篇:合同规范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重大工程;工程管理;规范化管理

重大工程的规范化管理技术要求实施全面化的管理措施,对工程实施的重点部分和细节部分实施重点管理。规范化的管理技术有利于推动重大工程建设的安全,保障其建设质量的高标准。

一、重大工程规范化管理技术模式对比

下文中笔者提出了四种类型的重大工程规范化管理模式,分别是:程序化管理模式、格式化管理模式、合同化管理模式以及信息化管理模式。

(一)程序化管理模式简介

1、程序化管理模式定义。程序化管理模式下工程建设管理就如同电脑程序一般,分工明确,各自都有自己不同的责任。程序化管理模式主要是将工程管理的责任进行类目划分,而后再在每一个类目下制定更加细致的管理要求和管理任务。该管理模式下工程建设的每一个部门都拥有参与工程管理的权力和义务,并且相互之间可以产生制约和牵制关系,有效的防止了内部管理风险的发生。该管理模式的管理主体是工程建设单位,实施主体则是参与工程建设的每一个人。

2、程序化管理模式的技术特点分析。程序化管理模式下,参与工程建设管理的各个部门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关联,而且内部管理结构非常精细,管理任务的传达具有高效、快捷等特点,管理措施的实施效果更为明显,管理效果的反馈也能够及时的传达。程序化管理模式下管理任务细致化,管理负担下降,有利于工程建设技术的推广工作,工程研究成果转化率高,保障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工期管理也更为简单。

(二)格式化管理模式简介

1、格式化管理模式定义。格式化管理模式重视全部工程建设参与主体的存在性,并对其实施统一的管理标准、管理目标、管理制度等,格式化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笼统性,但是对于提升工程建设的质量却具有重要的作用。

2、格式化管理模式技术特点分析。格式化管理模式对工程实施量化管理,拿网格来比喻,每一个参与工程管理主体都被设置在相同的网格之内,实施同等级的管理标准,其管理目标是一致的。格式化管理模式具有管理简单、利于管理调节和管理操控等特点。

(三)合同化管理模式

1、合同化管理模式定义。合同化管理模式是将工程管理承包出去,交由专业的工程管理机构替代管理。建设单位与管理委托方通过签订协议达成义务关系,管理委托方需按照建设单位的要求执行管理措施,并达到一定目的和水准。该管理模式需要建设单位与管理委托方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才能更好的完成工程管理任务,实现工程管理目标。

2、合同化管理模式的技术特点分析。合同化管理模式下工程管理任务由委托方来完成,建设单位的精力则可以完全放置在工程建设当中。从某个层面层面来说,合同化管理模式是一种开放的管理模式,只要求委托方能够保质保量交付管理任务即可,至于实施什么样的管理措施,建设方并不干涉。合同化管理模式在实际的使用当中容易出现管理盲区,委托方虽然与建设单位签订了管理合同,但是工程管理或多或少的都存在一定的不可控制和不稳定性因素,如果再受到双方交流不通畅的阻碍,合同化管理模式的实施很难达到效果。

(四)信息化管理模式简介

1、信息化管理模式定义。信息化管理模式离不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系统,它更为重视工程建设的数据对比和信息记录。从工程设计、招标一直到建设竣工阶段都会使用到信息技术。信息化管理模式对工程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它尤其对工程建设的资金管理、现场监控、招标、工程设计等环节最具作用。例如,现代很多的工程设计与建设早期,会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对工程图纸和施工等进行模拟运作,以便准确应对工程建设中的难点。

2、信息化管理模式技术特点分析。信息化管理模式可以实现企业领导对工程建设的远程监督和管理,极大程度低的降低了工程建设管理成本,能够提升信息反馈速度,准确的数据对比更是能够为工程管理提供可靠、精确的数据资料,使得工程管理更加的灵活。管理主体可以根据数据反馈随时调整管理方向和管理工作,并加强上下级沟通力度。信息化管理技术具有强烈的时效性、适应性、便捷性以及效益性。

二、如何对重大工程实施规范化管理技术

重大工程管理较为复杂,管理类目多、管理周期长,涉及的人和物更加的广阔,对重大工程实施规范化管理技术需要吸收不同管理的模式的优势和精华,具体的实施措施如下:

(一)组织管理制度化

组织管理是根据工程建设需求与特点,在特殊环境下和特定条件下建立的管理组织。对于重大工程的管理来说,质量的控制与安全的保障是最为重要的,由于建设程度复杂、施工难度高、强度大,因此,必须实施组织管理,并将组织管理制度化。明确单位组织责任,对组织中不同的管理等级实施的不同的管理制度,并签订管理合同,形成劳动关系。组织管理制度化主要是以强制性的管理制度约束个人管理行为,一以此现集体管理的力量。

(二)现场管理标准化

重大工程现场施工通常都比较复杂,多种项目的施工会同时进行,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尤为重要。实施标准化的现场管理要求建设单位根据现场的施工项目,明确区分不同建设项目的施工场地,并在现场明确的分界出来,不同的施工项目要派遣专人进行管理,实施不同的管理办法和管理标准。各项目施工的材料堆放、机械停靠都要有明确的区分,并预留出足够的消防通道,稳定现场的施工秩序,各类型施工要根据施工的内部联系酌情安排,保障各项目施工的协调性。

(三)实施档案管理

实施档案管理主要是为了给工程质量考评提供依据,避免工程建设完后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实施档案管理要求对施工过程进行文字记述,包括施工技术实施、施工责任人、参与工程建设的重要工程师、重点部位或重点项目的施工、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施工规模、施工材料与机械的使用等等。工程建设的档案管理可以套用人事档案的管理模式进行,一律采用标准的档案管理模式,对档案的提取、保存、传输、更改都需要进行加密操作。

(四)集成化管理

集成化管理强调各管理单位的配合性和施工组织的配合性。集成化管理对工程建设实施集中管理办法,整个工程建设满足一个目标,不同项目的建设有各自的目标和任务,集成化管理要求每一个建设项目务必要实现既定的目标,同时它对于工程建设的效益也是非同一般的重视。集成化管理具体实施策略有:制定工程管理的总目标(可以经济价值来衡量);制定各项目建设的目标;对工程建设人员、机械、材料等实施统一管理;监督和控制工程管理风险等。

结束语

重大工程规范化管理技术明显区别于一般的工程管理,需要根据工程建设的重要性、难度系数等进行科学化的管理规划,按照既定的管理制度严格制定管理措施,提升重大工程建设效益与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孟钧,张少锦,程庆辉.重大工程规范化管理技术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06):168-170.

第6篇:合同规范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房产档案 规范化管理 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293.3;G27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7-0369-01

一、房产档案的范围与特殊性

1.房地产企业档案的范围

房地产档案一般是指房地产权属档案,包括权属登记、调查、测绘、权属转移、变更等房地产权属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保存备查的各种文字、图表以及声像、电子文件等历史记录。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房地产权属登记档案只是一小部分,房地产企业档案还涉及建设项目档案、文书档案、合同档案、人事档案、会计档案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档案,可能是房地产开发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也可能是房地产管理、使用过程中形成的。

2.房地产企业档案的特殊性

首先,房地产企业档案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房地产企业档案是房地产企业在生产、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权证、合同、文件、图纸、照片、光盘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它记载了房地产产权的归属和沿革,反映了房地产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状况,是在特殊的专业背景下按照专业要求形成的,有相对统一的格式和行文规范,并且专业术语较多,如土地界限认定、房地产面积丈量、房地产平面图测绘等,专业性十分明显。

其次,房地产企业管理类档案的构成以合同为主体。从土地开发到经营、管理、服务,每一项活动的开展基本上都要签订合同。房地产企业的经营运作离开各种合同就不可能得以完成和推进。通过这一系列的合同,将各个相关的部门和单位联系起来,共同推进和完成一个项目。据统计,合同在房地产企业管理类档案中所占的比例高达百分之五十以上。因此,在进行房地产企业档案的规范管理时,必须要认识到这一点。

最后,房地产企业档案具有综合性。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房地产企业的档案与专门的房管机构不同,不仅有房地产权属登记档案,更多的是专业的项目档案、合同档案,以及企业内部行政、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涉及内容庞杂,领域宽泛,种类繁多。这就要求在档案规范管理的过程中,要通盘考虑,全面系统地进行分析,以防出现规范没有涉及到的空白区。

二、地产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必然性

加强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是提高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一个企业档案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加强房地产企业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加强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是时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时代的深入,标准化、规范化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标志和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档案工作也不例外,必须要适应现代化和办公自动化的时代需要。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是其必由之路。

加强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是房地产企业提升管理效率的必然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档案管理是房地产行业单位诸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企业的开发项目由于其规模大、工期长,在执行过程中形成的材料多。特别是由于其关联和涉及的部门和单位环节众多,因此需要在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做到规范化、标准化,仅仅依靠传统的手工方式已经是难以实现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了。

三、房地产企业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1.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房地产企业档案管理行为

加强档案制度建设,做到依法管理档案,这是我们做好档案工作的依据和保障。首先,我们应该以《档案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办法》等法律规范,结合房地产企业发展对档案工作的要求,制定企业自己的档案管理规范,明确档案工作原则和管理方式,界定文件形成、积累与归档职责,规定档案收集、鉴定、整理、保管、统计、利用要求等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其次,要制定管理制度,构建包括立卷归档制度、保管制度、鉴定销毁制度、提供利用制度、统计制度、保密制度、岗位责任制等的企业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并编印成册加以落实执行。同时,要随着时间、环境、事物的发展变化要适时修改、补充和完善,以适应企业和档案事业的发展要求。

2.梳理业务流程,明确需求,规范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

流程梳理是指围绕企业的内、外部要素,对整个企业的业务运行情况展开深入、全面的分析、整理、提炼,明确管理或业务活动的关键节点、信息化管理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可能的解决方式、完成程度、实现深度等。对业务活动进行调研,明确各业务环节所要形成的档案,这是制定归档范围的首要步骤。规范、合理的流程是应用系统的基础条件,也是提高办公效率的必然选择。尤其是信息化、网络化的办公环境下,流程梳理更为重要。按照形成、整理、鉴定、归档、再整理、保管、利用、销毁等工作环节,建立科学规范的房地产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程序,保障每个环节之间能够互相检查、校对、制约,发现问题并且能够及时纠正。

3.明确职责和分工,保证工作质量

所谓岗位职责是指一个岗位所要求的需要去完成的工作内容以及应当承担的责任范围。明确岗位职责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劳动用工的科学配置,有效地防止因职务重叠而发生的工作扯皮现象,提高内部竞争活力,更好地发现和使用人才,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规范操作行为。房地产企业的岗位职责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企业层,企业应将文件形成、积累和归档要求纳入各部门、项目及专项工作职责和有关人员岗位职责,并对分管领导、部门和项目负责人及有关人员职责履行情况进行考核;二是部门层,各职能或承办部门及项目文件形成者应负责积累文件,并对归档文件的齐全、准确和形成质量负责;三是档案人员层,专兼职档案人员应负责收集、整理应归档的文件,对归档文件的整理质量负责。

4.加强宣传教育培训,优化档案工作环境,提高队伍素质

加强房地产企业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一支既懂档案管理,又精通房地产管理和熟悉计算机知识的档案专业队伍,同时还需要企业全员的支持和参与。因此,房地产企业要加强对专兼职档案员的培训,既要培训现代化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加强对计算机技能的培训,还要使其了解企业各项业务工作及其形成的文件,熟悉房地产管理活动。同时,加强档案宣传,使企业全员树立档案意识。因为无论是哪个部门或个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都会形成一定的活动记录,而这些记录的一部分会对以后的活动具有查考价值,需要归档保存。为了保证档案收集的及时、规范、完整,必须需要全员的参与和支持。

5.不断评估、优化档案管理,提升规范水平

质量管理体系当中有一个重要循环,那就是“计划”、“执行”、“检查”、“行动”,它代表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全部过程,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将这一循环应用到档案的规范管理之中,才可以保障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而要实现这一循环发展离不开对管理的评估和检查,离不开对检查反馈结果的修正和改善。这就要求档案部门要定期听取业务部门对档案工作的意见反馈,及时进行改正,进而有效推动档案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房地产企业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统筹规划和全面落实。不仅需要企业领导的重视,还需要企业全员的参与、支持,更需要档案人员的不懈努力和付出。

参考文献

第7篇:合同规范化管理范文

一、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1、预计完成购电量5264万千瓦时。2、预计完成售电量5158万千瓦时。

3、预计完成购售损失率2.01%。4、预计完成趸售收入5842千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38千元。

二、营业分析

[最规范的文秘资料网-文秘站网--写材料的都知道!]

(一)购售电量变化分析:购售电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加,其主要原因是居民照明用电量的大幅增长。另外,非居民照明、商业用电和农业生产用电量均有所增加。农业生产用电量的增长主要取决于养殖业的发展。

(二)购售平均单价变化分析:

1、购电平均单价较去年同期上升10.84元/kkwh,主要原因是:(1)自20__年6月25日起抄见电量执行的电价调整,非普工业、非居民照明和商业用电的趸售电价分别上调2.7、2.8、2.9分;(2)按辽电财[20__]123号文件,自20__年5月1日抄见电量起执行,趸售电价中非普工业、非居民照明、商业电价均提高3.7

分/千瓦时,大工业电价提高2.6分/千瓦时。2、售电平均单价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9.6元/kkwh,主要原因是:(1)自20__年6月25日起抄见电量执行的电价上调政策;(2)按辽电财[20__]123号文件,自20__年5月1日抄见电量起执行,各类用户电价中非普工业、非居民照明、商业电价均提高4.1分/千瓦时,大工业用电电度电价提高1.3分/千瓦时,基本电费按变压器容量提高4元/千伏安/月。

(三)损失率变化分析:购售损失率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是:(1)合理配置变压器,提高变压器利用率,调整综合台变压器三相负荷平衡度。(2)结合去年高压电容器普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采取了相应的措施。(3)对负荷较大的10kv线路进行了改造。(4)加强了对电工的抄收管理工作。

(四)趸售收入变化分析:趸售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长,增加73.8万元。其主要原因是购售电量的大幅增长,多购增收额为57.3万元。购电力率奖励金额减少主要是由于自去年6月份起,购电费中居民照明电量不再收取力率电费造成的。由于自去年12月份,我局对100KVA及以上大用户执行力率电费有罚有奖政策,因此力率电费收入增长不大。

三、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

(一)用电检查管理工作

1、上半年进行用电检查用户654户,其中高压用户219户,居民用户245户,其他用户190户,追补有功电量9660千瓦时、无功电量112401千瓦时。帮助宽帮砖厂安装投运无功补偿设备一组,检查低网损失率高的台区5个,查处漏抄、估抄、不抄表户17户,开除供电所电工一人。检查供电所职工用电交费情况54户,追补电费并处罚职工14人。

2、结合我局实际情况制定了适用并能指导我局用电检查工作的《用电检查管理办法》。

3、对全县矿业企业生产安全用电进行全面的检查,共检查矿业生产用户5户。

4、按培训工作计划,开展了用电检查员培训工作。

5、5月中旬开始了今年的营业普查工作。截止到6月末普查工作已经过半,100千伏安以上大用户的普查工作已经结束。

6、6月份完成了已到期用电检查证的换证工作,对换证和办新证人员的资格审核工作和培训工作。

(二)线损管理工作

1、管理降损工作

(1)制定《二OO五年线损工作计划》、《二OO五年全局降损节能计划》、《二OO五年线损员培训计划》、《10KV无功补偿管理办法》。

(2)年初结合每个所上一年损失的实际完成情况,经测算把市局的总指标分解到了各供电所,把指标的完成情况与经济利益相挂钩。

2、技术降损工作

(1)五月份万家供电所万家线杨孟分岐54#杆,砖西分岐31#杆,各投30千乏电容器一组,投运后功率因数由原来的0.81上升到现在的0.89-0.9之间,达到了无功优化补偿的目的。

(2)大风口线的主干线由原有的LGJ-35更换到LGJ-70,分支由原来的LGJ-25更换到LGJ-35,城郊线由原来的LGJ-35更换到LGJ-120,通过增大导线截面,减少了配电损失。

(3)调整变压器利用率。范家供电所跳石沟台由原来的100KVA更换为20KVA,永安上火沟台由原有的10KVA更换为30KVA,调整后的变压器达到了经济运行。

3、供电所线损规范化管理。

(1)各供电所在线损方面基本做到了规范化管理,各种资料齐备,并有专柜存放,资料具有连贯性。

(2)MIS系统中线损统计功能局及各所都在应用,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合同管理工作

1、合同签订情况

(1)对于居民客户合同签订工作,上半年重点完成了新装用户的签订工作,达到实时签订率100。

(2)低压动力客户主要是完成了到期合同的续签和新装客户合同的签订工作,签订率达97。

(3)10KV高压客户,上半年完成了到期合同的续签和新装客户合同的签订工作,对于产权分界点难以确定的未签订的客户,经多方努力也完成了部分合同的补签工作。

2、对高压供用电合同文本进行了修订,实现了格式合同向非格式合同的转变,使合同文本更具可操作性。

3、于5月12日开展了合同员培训,重点学习合同签订的规范化和

档案管理逐步实施微机管理,使之有效的应用于实际工作中。4、加强供用电合同规范化管理工作

(1)出台《供用电合同管理办法》。

(2)对供电所的合同签订及履行工作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和监督指导。

(四)电费回收工作

购电制的全面实施和IC卡表的广泛应用,从根本上保证了电费的及时回收。自7月份起,改变用电科催费、财务科收费的电费收缴方式,采取用电科制票、财务科收款的电费收缴方式,并且要求各供电所每月子表发行电费全额上缴,各所滚动资金全部由财务科管理。

(五)电价执行情况

加强对基层所电价执行情况的监管,及时下达上级有关电价调整的文件,经常与供电所工作人员就电价问题交换意见,加强对基层人员的指导作用。

6月份综合电价和两费收取标准调整,涉及面广,我局非常重视。接到文件后,我局立即召开了电价调整会议,全局及基层所电力营销人员参加了会议。并决定6月份发行结束后,组织人员到各所进行检查,发现问题严肃处理。

(六)MIS系统的应用

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了供电所的微机维护工作和对操作人员的指导工作,出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营业系统的正常运行。

(七)增供扩销工作

为了更好地开展增供扩销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措施。做好用电政策宣传工作,重点做好与其它供电企业毗邻区域的增供扩销工作;实施销售收入考核制度,年终将对各所超出销售收入指标部分予以奖励。截止6月份,售电量增加528万千瓦时,增容2360KVA。

(八)供电所规范化管理

加强了我局客户服务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坚决做到国家电网公司供电服务“十项承诺”;加强供电营业所的规范化管理工作,严格遵守国家电网公司员工服务“十个不准”。

(九)计量管理工作

1、电能计量规范化管理工作按照辽农用字[20__]44号文件考核办法要求,逐项落实,资料已全部归档。

2、上半年定换定校电能表14986只,定校46个关口表,定换定校100KVA以上用户43户。

3、电能计量管理信息系统正安装调试,7月份推广应用。

4、计量标准考核复查申请表已上报市局审批,4台计量标准已定价,合格证已存档,计量授权工作相关材料已上报县市两级技术监督部门。

5、预付费计量装置运行正常,及时处理事故,上半年装IC卡表18套,累计安装343套。

四、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由于资金困难,抄表器尚有100台的缺口,有8个供电所未能使用抄表器抄表。

2、自6月份起,我局专台用户全执行目录电价,但在执行过程中发现,情况较为复杂,仅凭产权难于界定,望上级部门给出较为具体的指导意见。

3、目前,网户线、西甸子线无功存在欠补,电容器已经到位,将尽快投入。

4、部分高压供用电合同产权分界点难以划分确定,给合同签订工作带来诸多困难。

5、供电所规范化管理资料种类繁杂,存在大量冗余资料,应适当清理、重新归类,望上级部门给予指导。

五、下半年工作重点

1、按计划完成各项用电经营指标,并争取有所突破。

2、进一步加强线损管理工作,确保线损指标的完成。

3、尽快实现储蓄购电的试点运行,目前正在与邮政局协商。

4、加强调价后的监督检查工作,确保电价政策的落实。

5、完成各类供用电合同的签订工作,做好续签、补签工作。

6、加强实抄率的检查工作,协助供电所做好对电工的抄收管理工作。

第8篇:合同规范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控制系统工程;系统控制;管理;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F426.0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9-0105-01

一.前言

众所周知,对于一个制造业来说生产的高度自动化是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的先决条件,也是节能降耗必备条件之一,而对控制系统实施规范化管理又是提高控制系统运行质量和控制和降低维护成本的有效途经.目前,我们公司的生产控制系统到目前共有29套,大制可分为:西门子的PLC其中PLC又有S7-200,300和S7-400以及和利时的DEH中的MACS(汽轮机调速)和氯碱车间的浙大中控控制系统ECS100(超级控制);另一套就是HONEYWELL的TDC3000 DCS控制系统,其中又包括1#制浆;1#除节洗选漂的GUS(轨迹式控制系统)和2#除节洗选漂;3#蒸发;2#CLO2;4#锅炉和4#气机的EPKS(速运控制)及2#蒸煮美卓的metsoDNA CR(动态网络控制)控制系统,它们的分部和使用情况主要有:老线化工厂,动力厂1#,2#抄浆使用的是西门子的PLC系列产品中的S7-400,而浆厂的1#制浆车间和1#CLO2工段使用的是HONEYWELL的DCS控制系统,其中制浆的部分TDC3000为适应不断提高的生产能力已在2008年中旬作了系统升级(主要做了软件包和操作站的升级升为GUS和PKS),同时制浆的密封水系统使用的也是西门子S7-200的系统,而在抄浆使用的是西门子S7-300,400和西门子的最新系统PCS7的控制系统,在综合厂使用的是西门子S7-300的控制系统,通过以上介绍,我们不难看出,我们公司所使用的系统很不规范,这使用不规范所给我们带来的不只是表面上感觉的错综复杂,更大程度上是在维护成本上增加了投资,这对我们现在所提倡的节能降耗大相庭径,所以实行系统控制规范化管理尤为重要,那怎样才能实现规范化管理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二.概念

要实现规范化管理,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规范化管理,所为规范化管理就是从企业生产经营系统的整体出发,对各环节输入的各项生产要素、转换过程、产出等制订制度、规程、指标等标准(规范),并严格地实施这些规范,以使企业协调统一地运转。三.为什么要实行系统规范化管理

从上面的概论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公司使用很多系列产品的产品,并且每套,有的是同类控制系统但做起来又是由不同的厂家来做,这在维护上就是一个弊端,首先,每一个编程人员所使用的编程思维和所采用的功能方法不一样,导致本是同种控制切又有几种编程在同一个控制对象中,所带来的维护效果就是在分析和处理判断故障时,维护人员的速度大大降低,链式反应就是速度降低,停机时间就长,时间长损失就越大,损失越大利润率就越低;其次是没有固定的标准,本可使用同种控制系统控制的,如果使用很多不同的系列产品,我们就必需为每一个系列产品都存备大量的备件,众所周知,有的备件价格也不菲,这样就是加大了备件成本的投入,成本的过度投入和积压导致公司现金流缩短利润率也大大降低

四.实行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

只有进行规范化管理,才能把混乱无章,杂七杂八的控制系统统一起来,形成合力,为实现企业大局规范化管理和节能降耗的目标而努力。其次,实行规范化管理是变人治为法治的必然选择。每个维护人员都有干好本职工作的愿望,但在没有“干好”的标准的情况下,往往凭领导者的主观印象进行考核和奖惩,难免出现在管理中时紧时松、时宽时严的现象,并很容易挫伤员工的积极性。按照统一的规范进行严格管理,人和人之间公司与公司之间可以公正比较、平等竞争。

五.实行控制系统规范化管理的优越性

5.1 可进行施工前成本预测

在工程项目开工以前,应该对工程成本进行估算。按所定标准进行评估,估算的主要依据为近期己完工的施工项目或者将完工项目的单位成本,对于个别无可以参照对象的分部或者分项工程,可以依据预算定额并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估算。

5.2 可编制施工成本计划

成本计划是建立施工项目成本责任制、开展成本控制和指标核算的基础。编制了成本计划,也就是设定了目标成本。

5.3 可进行施工成本控制

施工成本控制的目的是控制工程成本的发生不超过计划成本或者目标成本。施工成本控制一般依据工程承包合同、施工成本计划、施工进度报告和工程变更来进行。

5.4可进行施工成本核算

施工成本核算分为三种形式:会计核算、业务核算和统计核算。核算的过程是对相应的开支范围的施工费用进行统计,根据使用目的对统计结果要求的不同,计算出针对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发生额。

六、系统规范化管理措施

6.1 制定相应检修计划(包括月计划、年计划和系统突发故障)

检修是对机器设备设施等制造系统硬件的控制系统进行维护检查,其目的是尽量减少并及时排除系统软硬件的各种故障,使系统软硬件的可靠性保持在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如果系统不能保持良好的正常运转状态,就会妨碍生产任务的完成,造成停机损失,加大生产成本,因此,选择和制定恰当的检修方式,加强日常维护保养,设计合理的检修程序是十分重要的。

6.2库存控制

采取合理的库存控制是使各种生产控制系统库存的物资的种类、数量、储存时间维持在必要的水平上。其主要功能在于,既要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又要通过规定合理的库存水平和采取有效的控制方式,使库存数量、成本和占用资金维持在最低限度。

七.结束语

通过以上几点的阐述,不论从维护管理上,还是从经济成本的节约上,以及各方面系统项目的施工与签订上,都有必要对控制系统实行规范化的管理,只有规范了,一切才会变得有章有法.有了章法就有了好的管理,有了好的管理就能真正把节源开流的节能方针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第9篇:合同规范化管理范文

(1)没有按照计划工作;(2)在送货之前重复性工作;(3)从事了本来完全可以减少费用的工作;(4)低于用户或公司质量标准的工作;(5)高于用户已经确定为合理实用的质量标准的工作;(6)没有完成规定的具体任务;(7)没有事先具体计划、指导工人实行这些具体计划,并且没有事先采取必要的纠错行动;(8)没有有效管理成本;(9)从事了虽然能被接受但以某种方式导致其他高成本或延误送货结果的工作;(10)设立比实际报价要高的预计成本项目;(11)对预计成本项目的忽略;(12)没有满足预算要求。

测量缺陷也有各种方式。有的通过目标完成情况来确定缺陷数量。西屋公司的无缺陷测量公式为:绩效=100-有缺陷项目数/无缺陷项目数×100。如果有缺陷项目数等于无缺陷项目数,绩效值为零;如果有缺陷项目数多于或小于无缺陷项目数,绩效值就为负或为正。

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control,TQC)来自日本企业管理实践,20世纪80年代大力引入我国。日本企业结合科学管理和零缺陷管理的理论,提出过程质量控制的理念,即将产品的质量缺陷消灭在产品的制造过程中,这样最终产品必然是符合质量要求的。为了做到这点,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都是一个质量控制点,每个环节的操作员工都是质量控制人员。为了保障每个质量控制点不出废品,每个质量控制点都设立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和客观检测手段。按照这种控制要求操作,最终生产出来的产品不用检测都是合格产品。

个别工商组织推行的零缺陷管理或全面质量管理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已经显得不够通用和规范,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需要,1988年由国际标准组织推行的ISO9000系列的质量认证体系,融合零缺陷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的管理理念,成为保障质量管理更加规范的国际化标准。ISO9000实施的是已经具有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质量国家标准,它适用于整个生产过程,而不是某一具体产品。该体系认证在市场上标志着质量,国际购买者往往会坚持要求其固定供应商获得这种认证。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有严格的程序及考核要求,按照系列分为ISO9001、ISO9002、ISO9003和ISO9004等,依照不同行业设立,但制定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等三个通用文件是其核心。其中ISO9001标准的用途是:当合同要求进行设计,并对产品性能要求有原则规定或有待制定,只有当供货方充分证实了其设计、开发、安装和服务的能力时,才能相信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应要求供货方按ISO9001提供质量保障。该质量体系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与尊重。因而,只要企业通过考核达到ISO9000质量体系并严格按照这一体系的要求去做,其产品质量就是可靠的,其服务就是值得信赖的。

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代表着规范化管理的方向,迅速从工商业领域推广到其他领域。在用企业精神、市场原则改革政府组织的新公共管理理念影响下,规范化管理的思想以及成功经验也开始推广到公共管理领域,国外许多公共机构如医院、学校、非营利组织和政府组织也开始推行规范化管理。在我国,2000年9月深圳市国税局蛇口分局通过了ISO9001税收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以后河北省地税局也开始学习深圳的经验,在基层机构进行ISO9001体系试点建设。

综合起来,规范化管理的特点就是程序性管理、标准化管理、质量控制,其根本目的是提高管理效率。

二、政府组织规范化管理的含义

应当说,在政府组织内部推行规范化管理还是一件新鲜事物。尽管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一些好的经验,但是理论上的探讨还不够充分,因此有必要对政府组织推行规范化管理的含义及其相关理论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规范化管理是对政府行为的一种约束或自律。政府作为一种社会组织的显著特质,诚如美国学者斯蒂格利茨所说:“第一,政府是一种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性的组织;第二,政府拥有其他经济组织所不具备的强制力。”这两个特性,决定了政府行动必须受到约束。约束的形式多种多样,法律和社会舆论是对政府的外在约束,或政府他律,而规范化管理则是政府的自身约束,或政府自律。推行政府规范化管理能够有助于消除政府失灵。

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开始将工商组织的质量管理理念引入公共机构,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方,按照工商管理的原则和理念,向社会公众作为公共服务的需求方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政府规范化管理应运而生。在80年代,我国曾经在政府管理中大力推行过目标管理(managementbyobjective,MBO)。实践证明,目标管理比起规范化管理有许多不足。由于目标管理强调终极结果,容易导致政府行为短期化弊端,而规范化管理强调的是过程结果,能够促使政府持续不断地改进管理质量与效率,因此规范化管理更符合政府组织的特性。

政府规范化管理就是按程序办事。所谓规范化,就是政府按照事先的规定行动,这种规定实际上就是程序。简言之,政府按程序办事,就是规范化管理。政府组织本身就是依照程序建立和运行的,但是由于法制不健全和信息不对称,政府组织并没有完全按照程序办事,主观随意性、长官意志以及以职谋私等现象大量存在,以致出现许多不规范行为,严重的还发生犯罪行为。严格按照程序办事,就可以大量减少这种不规范行为和犯罪行为,最终提高政府服务社会公众的质量与效率。推行政府规范化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增强政府的管理效率和提高管理质量。应当将这个目的作为统帅政府规范化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不能为规范而规范,以致走向规范化管理的消极面,搞形式主义。

规范化管理要有制度和考核标准。规范化是一个制度建立和强化考核标准的过程。一般说来,制度建立的依据是法规和惯例。法规比较明确,也容易执行。在建立具体的规章制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不要与现行党和国家的有关法规条文相冲突。而惯例是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而且从行为结果上看具有利弊双重性特点。过去在没有规范化管理要求的时候,实际工作也按照许多工作惯例来运作,并取得成效。因此,政府规范化管理应力求将惯例趋利避害,将好的惯例转化成制度安排,将不好的惯例通过制度安排革除。有了制度,还需要对制度执行的情况进行考核,为此就需要设立独立的考核标准以及考核机构。首先,标准应是指标化、量化和可操作的。而且标准起着导向的作用,需要下功夫来设计一套标准体系。ISO9000引入公共组织,就是一种标准体系的建立。除ISO9000以外,还可以根据各个机构的实际情况设立其他标准化体系。其后,对运行情况需要有外在的独立机构对政府组织进行考核。政府同级组织或上下级组织之间由于形成了一定的利益共同性,比较难以做到考核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考核容易流于形式。目前在这方面的工

作尚未真正制度化,任重而道远。

三、政府组织规范化管理的难点及解决

全面推行政府组织的规范化管理也有一定难度,这与政府组织的自身特性和承担功能有关。政府是非生产性组织,非营利组织,因此在理解政府管理质量、管理效率方面与工商组织有许多不同,这直接影响政府规范化管理考核标准的设立。政府的行为绩效应当不同于工商组织绩效,不能以政府机构取得的收益当作考核标准,或政府基层组织不能只是以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作为考核标准,而应以社会公众对政府服务的数量及质量的满意程度作为绩效考核标准。进一步说,由于政府面对的社会经济事务错综复杂,瞬息万变,因此不是所有的政府行为都能够走程序,实行规范化管理。实事求是地说,政府规范化管理不是万能的。

推行规范化管理在实践中会遇到两个突出的矛盾:第一,政府行为合法与合理悖论问题。要么政府行为合法但不合理,比如事事都要按照程序办结果导致不合理行为的发生;要么政府行为合理但不合法,比如为了便利服务对象的需求,省去繁琐的办事程序,结果违反了国家的有关法规。到底以哪种标尺来规范政府行为,没有统一意见,要通过实践来检验。一是依据现行法规来规范政府行为,如火车站内厕所收费;以改革精神来合理规范政府行为,如对娱乐、休闲场所服务人员征收个人所得税。第二,工作讲求实际效率和办事遵从程序形式的矛盾。应当说,一个好的制度安排可以将效率与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有效的制度形式有助于管理效率的提高,但是在政府组织规范化管理过程中,由于不可能事事都提前考虑,特殊情况时时出现,需要具体情况灵活处理才能得到合理的结果。因此,刻板地遵循已有的制度规定,也不利于管理效率的提高。进一步说,制度是由人创造的,并由人去遵守。而人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在规范化管理中也要给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留出空间。21世纪的最新管理理念是以人为本,由于这种理念的传播,使得许多具有创新特性的工商企业开始推行弹性工作制以及创立学习型管理组织。作为侧重程序性管理的政府组织,当然不可能照搬这种弹性工作制,必须推行规范化管理。但是政府组织也会遇到如何处理效率与形式的矛盾,为此,需要上级关注来自基层的创新思维与创新做法,及时地将一些不符合惯例或已有规定的做法纳入到制度创新中。不能忘记,规范化管理的终极目的,还是提高政府组织的管理质量和服务效率。

建立政府组织的规范化管理,可以考虑以下做法。

1.建立具有可操作法和可检验性的制度。ISO9000是一个可供选择的制度,但是需要有相关条件的具备和落实。毕竟,按照ISO9000的要求,需要制定比较繁琐的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等三个通用文件,许多政府机构还不具备制定这三类文件的条件。美国学者詹姆斯·Q·威尔逊将政府组织机构分成四种类型:付出和成果二者都能观察得到的生产型机构;可以观察到付出但观察不到成果的程序型机构;可以观察到成果但观察不到付出的工艺型机构;付出和成果二者都观察不到的应付型机构。显然,只有生产型和程序型的政府组织才具备条件实行规范化管理,对于其他类型的政府组织实施有效管理就需要寻找新的解决方案。一般说来在我国,窗口服务性的政府机构可以参照服务业的ISO9000体系进行规范化管理制度建设,政策制定和调控性的政府机构主要围绕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建立相应的规范化管理制度。

2.细化制度,责任量化到人。政府组织都多多少少建立了管理制度,但是缺乏实施细则,就使得既有制度不能落实。实际部门的经验比较看重领导的重视,以及抓落实就是领导重视,组织到位,实际上制度细化和责任量化到人也能起到落实的作用。为了将制度细化和责任量化到人,需要有一套考核政府组织管理绩效的指标体系。但目前国内对政府组织的管理绩效及相关指标体系的研究还比较粗糙和不具体,今后这应是政府组织理论研究需要突破的难题。

3.尽快建立独立的政府业绩考核机构。对政府组织行为是否规范,从根本上讲不能由政府组织自身说了算,而应当由政府提供服务的受益方社会各界来评价。目前我国政府组织规范化管理及其考评主要是来自政府自身的努力,这是适应新的社会经济环境政府做出的积极努力,值得高度评价。但是从长远看,对政府行为的规范化约束应当是两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自律和社会他律。实现社会他律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建立相对独立的政府业绩考核机构。

4.强化政府信息的透明度。政府规范化管理固然是政府内部的事情,但是由于与服务的对象社会公众有直接联系,因此需要将政府规范化管理的相关信息向社会公众公开,让社会公众了解政府相关服务的质量要求和标准,这样从外部增加了一条对政府规范化管理的督促和检查渠道。实际上,政府规范化管理的最终受益者是社会公众,让这些受益者了解政府规范化管理制定规定,会更加有利于政府行为的规范化。

5.提高政府管理人员的个人修养与管理素质。制度再好,也需要人去执行。因此政府管理人员的个人修养和管理素质对完成规范化管理有重要意义。搞ISO9000,首先需要人人掌握相关规定和知识,通过学习而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管理的自觉性。

6.加快电子政务的建设。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推进政府规范化管理,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的需要。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将加快信息化进程,信息化本身就需要有规范化的信息输入与输出,同时基于互联网平台构建的电子政府可以满足政府改革的多种目的和要求。因此,把电子政务纳入政府组织规范化管理的构成要素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应当从这个角度审视政府组织规范化管理工作,对电子政务给予充分的重视,加快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斯蒂格利茨.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

[2]刘瑞.政府经济管理行为分析[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3]D.S.皮尤.组织理论精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4]CarHeyel.TheEncyclopediaOfManagement[M].VanNostrandErinholdCompany,NewYork,Cincinnati,Toronto,London,Melbourne,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