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代购代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华尔街大裁员,
在金领名牌战中发掘“财富色拉”
现年30岁的邱韧敏于2004年留学美国,在休斯敦大学攻读计算机硕士学位。2007年8月,已毕业的邱韧敏在纽约的一家金融机构找到了一份白领的工作,月薪4000美金。当时美国华尔街的次级债风波愈演愈烈,许多公司大幅裁员,邱韧敏所在的公司在2007年下半年进行了两次裁员,她的数位好友都收到了解雇信,唯独她侥幸闯关。
当天晚上,其中一位智利籍女友克罗莎说自己下周要回荷兰发展,烦请邱韧敏把自己的许多名牌服装、手袋、化妆品、健身卡在网上贱卖。“这次失业让我反思了自己从前的消费观念,我以前买东西太疯狂了,现在很多东西都从未拆封过。”克罗莎是一位工龄12年的老员工,年薪70万的她却没有一点积蓄,相反还有外债,这次的裁员简直要了她的命。
就这样,邱韧敏在美国小屋网站挂出了克罗莎的200多个名牌物件,其中未拆封的内衣就有38套。由于深陷财务危机的克罗莎急需套现,因此打出了3折的低价,很快倾销一空。虽然克罗莎这些名牌物品的原价值高达百万元,但眼前的27.4万现金还是让她很惊喜,邱韧敏把自己代卖套现的27.4万美金电汇给了克罗莎(其中扣除了克罗莎付给邱的10%佣金)。
头脑灵活的邱韧敏马上抓住了这个商机,“可以开一家全球淘宝小店,帮国内朋友和二三线的美国朋友实现名牌梦。”原来,国内有许多朋友经常托邱韧敏带国外的名牌包包、化妆品和名表,因为国外的价格加上关税还要比国内便宜很多,现在突然可以买到3折甚至是1折的顶级名牌,邱韧敏认为一定有市场。
2008年初,邱韧敏注册了自己的网上小店,这时美国经济的不景气愈演愈烈,整条华尔街的裁员人数达到了1万多人,许多失业人士纷纷找到了此前在网络上大做广告的邱韧敏,要求代售自己的名牌商品,甚至包括崭新的汽车,邱韧敏的网上小店一下子热闹非凡。
巴图普是一位44岁的银行高层,这次美元贬值导致他的财产缩水3/4,可每月的房贷车贷还要如期供还,如今尚未娶妻生子的他开始有了危机意识,四处挂贴子变卖自己的许多名牌商品,邱韧敏很快找到了他。
那天邱韧敏在巴图普的公寓里对着那些名表、名牌领带、限量版的工艺品,和高档的商务钢笔不停地拍照,因为要上网照片。
那次仅用了一个月时间,巴图普的名牌钢笔、公文包、领带及餐具就销售一空,买家有世界各地的人,有加拿大人、韩国人、意大利人等,一位瑞典主妇为自己3折买到名牌餐具兴奋不已。这次,邱韧敏除去国际邮费外净赚5万美金。
全球代购,穿梭在国际天籁的时尚丽人
也许邱韧敏的赚钱方式会让国人心存疑虑:“人们从网上买东西不怕受骗吗?”其实网上购物对于外国人来说早已深入人心,其次国外的消费法很健全,有一套保证消费者权利的体制。2008年5月,随着美国金融机构频传危机,邱韧敏所在的公司为节约企业开支,实行了SOHO上班制(在家办公),这下邱韧敏有了更多的时间经营她的网上小屋。
为了寻求更广的货源,邱韧敏利用自己的专业电脑技术优势在华尔街众多金融机构的网站上广告热贴,这招果然很奏效,那些已失业或即将失业的白领都觉得这是一条筹钱渠道,纷纷找她出售自己多余的名牌物品。
由于人民币持续升值,中国那庞大的外汇储备及13亿的人口都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要到暂时没有经济危机的国家寻求买主。”邱韧敏也聪明地登上了这艘船。
2008年7月,邱韧敏带了数万张名牌物品的照片回到了北京,她先是通过同学和朋友的关系在同事中寻找淘宝的人源,接着又在京城众多的大型公司的网站上作广告,不到一周的时间,来找邱韧敏订货的人就达到了七八千人。由于邱韧敏很好地利用了网络,所以那些带动漫的三维的逼真图片着实吸引了许多白领,她们真没想到这场经济危机能让自己买到1折的世界名牌。
“全球代购,分享人民币升值优势!劳力士3折!兰蔻5折!LV2折!毒药1折!翡冷翠1折!”“顶级名牌,心动价格,在金融海啸中成就你的世界名牌梦!”邱韧敏极具冲击力的广告语让不少上班族都跃跃欲试,看透她们心思的邱韧敏着力向她们推荐名牌香水,“法国顶级香水的保质期一般都在10年,有的甚至可以达到20年,所以即使是开封使用过的香水一样具有品牌的价值,况且1折的价格着实让人心动。”
从2007年9月到2008年7月,邱韧敏仅在香水代购上就赚到了17.2万美金。
圣诞大卖点,热舞霓裳中演绎快意人生
自从在金融危机中尝到了甜头后,邱韧敏每天在网上的时间越来越长了,9月15日,随着美国久负盛名的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的破产,金融海啸到了人人恐惧的地步,而这时邱韧敏却把目光瞄准了西方人传统的圣诞节。
圣诞节是美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据统计,每个家庭在该节中的开销高达全年家庭开支的30%,美国人不惜重金装点自己的家,一些比较讲究的家庭仅圣诞树就会买上几十棵,圣诞老人及玩具则是数不胜数,而圣诞狂欢时的彩灯、焰火、红酒、火鸡则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根本不管是不是浪费。邱韧敏已经了解到2009年的圣诞,许多人打算节俭地过,那么每个家庭储藏的烟花焰火、名牌红酒、圣诞树及彩灯则可以拿出来拍卖。
果然她在网上的这条广告吸引了数以万计的美国市民,有的家庭仅代销的顶级红酒就高达100多瓶,而且均是20年以上的收藏。而圣诞树和圣诞老人则是最多的商品,它们一多半都是崭新的货品,兴奋的邱韧敏雇了两名帮手负责拍照和进行物品清点,而她自己则在完网上广告后飞到了墨西哥和巴拿马。
小额信贷机构的信贷风险是指小额信贷机构在经营活动中,因不确定因素的单一或综合影响,使小额信贷机构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小额信贷机构风险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自然风险
对于以农业贷款为主的小额信贷机构而言,其主要投向是农村种植业和养殖业,而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都很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一旦所在地区发生自然灾害,大量客户可能同时发生违约,这可能导致小额信贷机构的破产。比如,孟加拉国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自然灾害,就曾经导致乡村小额信贷机构的客户大量违约,这一度使该国乡村小额信贷机构陷入巨大的财务危机。自然风险也是我国小额信贷机构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中国农村社会保障”课题组的研究(1999年)表明,小额信贷农户所遭受的经济风险中有10%源于自然风险,而我国尚未普遍开设农业保险,自然风险发生后,农户除能获得极少量救灾款外,没有其他的补偿途径。因此,农户若没有其他收入来源,拖欠贷款也就成为必然。
2、客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从宏观经济环境而言,国家的宏观经济条件、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监管政策等都会形成小额信贷机构风险的源泉。例如,宏观经济中的通货膨胀的高低以及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将对小额信贷机构的信用管理、利率水平及其各项业务产生巨大影响;宏观经济政策会对各个行业具有巨大影响,小额信贷机构投放的产业也不例外,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动在引起相关产业变动的同时,也给小额信贷机构带来了风险;金融监管当局的目标与小额信贷机构的目标可能并不一致,相关监管政策也可能成为小额信贷机构风险的一个来源。
从微观经济环境而言,市场风险及法律条文的变更等都是小额信贷机构另一类风险的源头。小额信贷机构目标客户产品往往具有显著的趋同性,这会导致激烈的行业竞争,降低客户的盈利能力及自身风险抵抗能力。由于同一地域自然条件的类似及农民多年形成的耕作习惯,农民在种养殖业的结构上高度趋同,并且绝大部分农户在品种的选择上缺乏主见,往往“跟风走”,这必然导致同种产品供给过多,价格下跌,出现“谷贱伤农”的情形。另外,与工业品的生产不同,农业生产的周期较长,并且有极强的季节性,农业结构调整的难度较大,而市场行情瞬息万变,农户不可能随时改变种植结构,收成的好坏绝大部分情况下只能由市场行情左右,这也是农业生产风险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法律条文的变更或政府违规背弃承诺也可能会使小额信贷机构的经营范围、经营行为以及资金状况发生变化,使小额信贷的经营受到严重制约。
3、员工素质的影响
小额信贷机构员工的素质对小额信贷的效率、成本以及小额信贷机构的财务状况都有重要影响。员工应该接受过一定的教育和专业培训,最好是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有实际的操作经验。同时,还要求员工有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小额信贷机构的员工应该具有良好的品德,其自身必须是值得信任的,诚实且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这样才能为客户树立良好信用的榜样。同时,员工对工作和客户的责任感尤为重要,这不仅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小额信贷的效率,还影响着贷款的风险和成本乃至小额信贷机构的财务状况。小额信贷面对的是城市低收入者和较贫困的农户,其受教育程度有限,因此员工的沟通能力也十分重要,这样才能及时为客户解答疑问、克服困难并传授技能,一方面帮助客户脱贫致富,另一方面提高还款率,降低资金风险。对于大部分小额信贷机构而言,以上这些员工素质要求难以完全实现。
4、制度性设计缺陷带来的风险
小额信贷机构的一些制度性设计缺陷,也会给小额信贷机构的运行带来风险。例如,小额信贷机构普遍采用小组联保机制,虽然它能较好地防范事前的“逆向选择”问题,但小组某一成员违约之后,却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隐患——既然别人已经违约了,我为什么还要还贷呢?而且,小额信贷机构的贷款在地域和部门分布上比较集中,在没有抵押和担保的情况下,其信贷资产组合面临“协变风险”,可能会出现大量客户同时违约的情况,这可能会导致小额信贷机构的破产。又例如,现存的小额信贷机构大多凭借捐助资金建立,机构的经营者和控制者并非是最终的产权所有人,机构存在“所有者缺位”的问题,产权关系的缺陷比较严重,这可能导致管理层面的低效率和经营者的道德风险行为。当这些机构能够吸收公众存款时,存款人将面临严重的风险。
5、经营不规范带来的风险
小额信贷机构风险的最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不规范经营,它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用评定制度不规范带来的风险
信用评定制度不规范是小额信贷机构经营不规范的一个突出表现,它带来了比较严重的风险隐患。小额信贷理论认为,农村信用社贷款的对象应是具有一定还款能力和还款愿望的中低收入阶层。而对于还款能力和还款愿望的评价一般是以农户信用等级的高低为标准的。因此,农户信用等级评定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就成为决定还贷率高低的重要环节。在实践中,由于信用评定制度不规范,农户信用等级评定结果准确性和真实性往往无法保障。这样,尽管小额信贷机构的贷款是根据信用评级情况发放的,但由于信用评级情况不准确、不真实,贷款质量和回收也就难以得到保障。以我国的农村信用社为例,实际操作中农村信用社普遍缺乏对农户的真正了解,而一些地方政府、村委会在协助农村信用社工作的过程中,认为信用户的评定是一件有责无利的份外之事,还有些地方为了获得“信用村(镇)”的荣誉称号,在信用评定工作中不严格把关,甚至有个别领导干部利用职权直接对有关亲友的信用评级进行干预,弄虚作假,这给小额信贷埋下了极大的风险隐患。
(2)小额信贷管理制度执行不规范
小额信贷机构的风险管理不同于正规的金融机构。在小额信贷的主流模式中,主要有以下四种风险管理机制,包括团体贷款机制、以借款额度为主要标的的动态激励机制、整借零还的分期还款制度、不同形式的担保替代安排等。许多国家的小额信贷机构都仿效了这些制度安排,但在实际运行中,不规范运行使得这些制度安排名存实亡,机制难以发挥预期作用。下面,以我国为例进行分析。
我国的小额信贷机构也是从国外直接移植过来的,在很大程度上是效仿孟加拉国的GB模式,制度设计上采取了以上的制度安排。但在实际运行中,小额信贷的还款方式基本采取了到期一次性还清制度,小组联保的制度也大都没有得到执行。这主要是由于小额信贷的推广主要是政策驱动的,而小额信贷机构并未明文规定小额信贷须采取小组联保制,小额信贷机构其自身缺乏内在动力。由于管理水平低下,动态激励机制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一般情况下借款额度的多少并不取决于借款人的还款表现,而往往取决于借款人及其亲友在当地的影响力。担保替代安排的执行也不规范,往往流于形式,而担保替代的真实性也存在问题。由于小额信贷管理制度执行不规范,以上各种风险防范机制都不能发挥作用,这给小额信贷机构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二、小额信贷机构信贷风险的类别
小额信贷机构的信贷业务既受到宏观经济形势、行业与产业变化和调整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信贷活动的内部操作环节的影响。这是因为授信要经过受理、调查、审批、发放、贷后管理等诸多环节,每一环节出现的纰漏都会导致信贷资产的损失。因此,小额信贷机构的信贷风险因素可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同时,信贷风险可分为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其中,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是由外部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则由内部因素(主要指内控机制存在问题)引起。
1,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小额信贷机构没有足够的现金来应付到期的资金偿还需求和未能满足客户的贷款需求或其他即付的现金需求,而使其自身蒙受信誉损失或经济损失的可能性。该风险会导致小额信贷机构出现财务困难,甚至破产倒闭。虽然小额信贷机构并不吸收公众储蓄,但是流动性风险仍然存在。这里提到的流动性风险主要指分支机构现金流不足而带来的风险。我们所观察到的是,总部目前并非分支机构可靠的资金来源,原因一是总部自身的资金并不一定充足;二是分支机构的业务发展计划性不强,因而分支机构自身和总部都难以预料现金流;三是分支机构和总部问的现金传递往往需要一定的程序和时间,所以总部可能无法及时满足分支机构的资金需求。伴随着流动性风险而来的便是信誉风险。目前在一些分支机构已经出现没钱而关门的情况。
满足小额信贷机构的流动性需求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小额信贷机构对内在其资产负债表中“储备”流动性,即持有一定量的现金性资产;二是小额信贷机构对外短期“借人”流动性。
小额信贷机构的资金获得能力对其流动性具有重要影响。小额信贷机构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渠道:自有资本;国际多边机构和双边合作机构的捐赠资金或转贷款;财政资金和中央小额信贷机构贷款支持;小额信贷机构或开发性金融机构作为批发机构提供的转贷资金。
2、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因借款人发生违约或借款人信用等级下降,无力按照与小额信贷机构所签的合同条款全部或部分偿还债务,造成贷款逾期、呆滞、呆账等而产生损失的风险。小额信贷是小额信贷机构的主要业务活动。小额信贷的投放要求小额信贷机构对借款人的信用水平作出判断,但这些判断并非总是正确的,而借款人的信用水平也可能会因各种原因而下降,因此小额信贷机构面临的一个主要风险就是贷款对象无力履约的风险。这是小额信贷经营中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风险,是导致小额信贷机构亏损甚至倒闭的主要原因。只要小额信贷机构通过实际或默许的契约协议,将其资金借出、承诺借出或以其他形式放出,均产生信用风险。
小额信贷机构作为一种独特的金融组织,还具有与传统小额信贷机构不同的信贷风险特征。它既有因个体借款人拖欠甚至违约带来的信贷风险,又存在着特殊的信贷风险机制,即单个借款人的拖欠或违约可能导致大面积拖欠或违约的发生。这是由于小额信贷机构的贷款在地域和部门分布上比较集中,在没有抵押和担保的情况下,其信贷资产组合面临“协变风险”,可能会出现大量客户同时违约的情况。小额信贷机构的老客户损失也可能会导致损失,这在福利性小额信贷机构中表现尤为突出。这是因为福利性小额信贷机构开发新客户需要支付庞大的交易费用、信息费用以及技术培训费用等,而维持老客户的成本要低得多,因此,老客户的流失就意味着小额信贷机构为其付出的所有费用随之消失。
3、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市场因素(如利率、汇率、信贷资产价格等)的不利波动而导致的信贷资产损失的可能性。它包括信贷资产的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
(1)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波动造成小额信贷机构持有资产的资本损失和对其收益产生影响的金融风险。该风险因市场利率的不确定性而使小额信贷机构的盈利或内在价值与预期值不一致。小额信贷机构与客户签订信贷合约时,一般是按照即时利息率签订固定利息率的合约,但由于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市场利率会随着资金需求状况不断地变化,一旦贷款利率上升超过信贷合约利率,无疑会提高信贷资产的机会成本,造成信贷资金的相对损失。另外,利率风险对小额信贷机构借入资金的偿还具有重要影响。这是因为小额信贷机构的借入资金一般是长期的,而资金运用则大都是期限较短的小额贷款,资金来源和运用存在期限错配现象。小额信贷机构可以通过开发浮动利率贷款产品来规避这种风险。(2)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是指在汇率变动时小额信贷机构面临的一种损失的可能性。许多小额信贷机构的运营资金来自于国外捐赠、国际机构优惠贷款等国际渠道,由于接受的资金不是本国货币,其部分硬通货贷款组合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因汇率波动而面临损失的风险。根据一个CGAP/小额信贷信息交换(MIX)的调查,216家小额信贷机构中至少有一半存在硬通货贷款(美元或欧元),而这些机构中又至少有一半没有采取措施对汇率风险进行管理和防范。汇率风险会随着政治、社会或者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如果其中一种货币受到严格的外汇管制,或者汇率剧烈波动,后果将十分不利。小额信贷机构一般可以通过货币互换、远期合约等金融工程技术来规避汇率风险。
4、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小额信贷机构信贷管理系统不完善、管理失误、控制缺失、诈骗或其他一些人为错误而导致信贷资产的损失。操作风险直接与小额信贷机构的信贷管理体制有关,一旦发生,引起的损失可能非常巨大。
最重大的操作风险在于信贷管理内部控制以及公司治理机制的失效。这种失效状态可能因为失误、欺骗、未能及时作出反应而导致小额信贷机构信贷资产受到损失。
操作风险还包括由于诈骗和技术问题而导致的风险。诈骗风险是指信贷人员与贷款企业“合谋”,故意提供错误信息,导致小额信贷机构授信决策失误。技术风险是指小额信贷机构的信贷台账电子管理系统出现错误或小额信贷机构电子计算机信用评级系统出现错误,引起小额信贷机构在授信过程中的失误并导致信贷资产损失。
事实上,制度风险的存在也是影响小额信贷机构存亡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在中国尤为突出。由于没有合法的身份地位,民间小额信贷机构随时面临着“关门歇业”的可能性。中国的小额信贷虽然发展比较缓慢,但是随着近三年来政策的拓宽,机构种类、资金渠道不断丰富,信贷产品、管理模式、监管办法都有所创新,出现了更多的市场竞争。这充分证明了:法律的订立虽然通常滞后于成功的实践,但显而易见的是发展小额信贷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完善是同步进行的,法律和实践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小额信贷实现专业化和规范化的过程也是小额信贷政策法律走向成熟的过程。
今天早上,我买了早点——一袋豆浆和大饼油条,正背着书包,迈着欢快的步子走在路上。
突然,欢快的气氛一下子被一声哀叫声给打破了,我低头一看,原来是一只无家可归的小狗。我一看见它就像看见一件宝贝似的喜爱,因为它:纯黑色的,没有一丝杂毛,我最喜黑色,再加上它是一只无家可归的小狗,我就更对它怜爱有加。这时,小狗又哀叫了几声,好象在说:“小哥哥,救救我吧!带我回家,我好饿!”
我立刻抱起它,不顾它身上的雪水,把它抱在衣服里,让它紧紧贴着我的身体给它取暖。又立刻操起腿飞快地跑向阿姨家,由于我的时间关系,只好暂时让她细心照顾,并叫她给小狗穿上我的旧棉袄,让他温暖一点。万事具备后,我才放心地跑向等车的地方。一看,我的鞋子和裤子都湿了。我想大概是我带着小狗跑在路上,踏着雪水溅上的吧。
傍晚,放学回到家,放下书包,直奔阿姨家,只见阿姨正坐在椅子上,拿着一块“万里穿香”的牛肉在逗小狗来吃食。瞧!它玩得多高兴!
这时,我才感觉到生命是同等的!
一、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法律制度
消费信贷的实质是信用销售,启动消费信贷,保护消费者权益必须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法律制度,没有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既不利于消费信贷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保护消费信贷中消费者的权益。我国许多真正信用状况良好且急需消费信贷资金支持的普通居民往往由于信贷机构的“谨慎行为”而得不到资金支持;与之相反,许多信用状况不大良好的人却有可能利用其花言巧语从信贷机构骗得资金支持。这种情况的存在严重威胁着信贷资金的安全,也从根本上损害了其他消费者的利益。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法律制度,其意义在于通过对个人信用的调查与评估,赋予信用一定的价值,让其在不超过自身信用价值的前提下自由变现使用,并通过具有法律强制性的外部约束力来规范个人信用活动及当事人的信用行为,引导个人内在心态的变革和守约意识的提高,从而建立信用良好的市场经济运行秩序。我国目前要建立个人信用法律制度,应考虑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规制:
1.规范消费者信贷报告机构的设立
消费者信贷报告机构是构成西方国家个人信用法律制度的核心内容,在维护消费者权益和推动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谓消费者信贷报告机构,是指专门收集、保留和出售个人消费信贷历史资料的机构。他们从金融机构、零售商等信贷提供者及其他部门收集所有消费者的个人信贷信息,然后出售给需要这些信息的其他金融机构和零售商,通过提供完整准确的信息,帮助消费信贷的提供者准确判断申请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作出正确的信贷决策。在美国,信贷报告机构由两部分构成:“信用局”和“信用报告局”。每个局发表一种各不相同的报告。各局的报告都根据各自委托人的不同需要而编制。“信用局”发表的报告,主要提供给想了解是否有把握向客户提供信贷的商人。这种报告大部分限于金融信息。“信用报告局”的报告是根据信息用户的要求编制的,并不主要涉及信用信息。这些报告的主要用户是调查未来雇员的雇主,调查保险申请人的保险公司,或是确定未来房客的房东等。目前美国国内有三家全国性的信贷报告机构,这三家所收集的信用材料超过200亿份。我国目前还没有全国性的信贷报告机构,我国第一家地方信用局-上海资信有限公司还处于试验阶段。我国第一部关于个人信用的地方规章《深圳市个人征信及信用评级管理办法》,对信贷报告机构的成立也仅仅规定须经市人民政府及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批准。笔者认为,规范消费者信贷报告机构的设立,首先应建立隶属于中央政府的统一行业管理机构,对征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进行统一的、有效的管理。其次,对从事征信业务的机构实行行业准入制度,规定其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等级,即达到一定的规模,有相应人数的从业人员。第三,对于征信机构的从业人员,应建立资格认证制度,由行业管理机构进行统一的管理、监督。第四,征信机构应该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2.规范消费者信贷报告机构的征信活动和信息使用行为
消费信贷报告机构所提供的信息,对于帮助消费信贷提供者作出正确的信贷决策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对消费者相关权利的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完全有必要规范消费信贷报告机构的行为,保证其提供的所有信息都是完整的和准确的。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规制:首先,信贷报告机构应允许消费者了解自己档案中的信贷记录,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其次,消费信贷报告机构和消费信贷提供者有义务保护消费者的隐私,保证个人数据的合法使用。第三,对消费者不利的资料不能永久保存,应根据资料来源的不同规定相应的保存年限。
二、建立和完善信贷保险制度
在信贷机构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贷过程中,信贷机构存在巨大的风险。在债权债务关系存续期间,债务人的死亡或意外事故导致债务人残疾,交易标的物毁损或被盗等等,都可能导致债务人难以还款。因此,在消费信贷中大量的使用了商业保险以确保信贷资金的安全。将商业保险引入消费信贷领域,对于促进消费信贷发展确实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消费信贷中消费者与信贷机构相比,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消费者选择消费信贷方式进行消费,不可避免的会受制于信贷机构。双方关于保险问题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借保险之机损害消费者利益的现象相当普遍。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第一是“强制保险”,在消费信贷中,信贷机构向消费者摆出一副“要么购买保险,要么你就不要来贷款”的架势,强迫消费者购买保险。第二是信贷机构强迫消费者购买其指定保险公司的保险,目的是赚取高额的手续费。第三是信贷机构强迫消费者重复购买保险,即要求消费者同时购买意外保险和保证保险。第四是信贷机构要求消费者购买的保险保费偏高,从而赚取保险公司给其提供的高额返利。所有这些侵害消费者利益的保险行为不仅在我国存在,在西方国家消费信贷领域也普遍存在,并已引起广泛关注。面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信贷保险是发展消费信贷必不可少的配套产品,其存在的合理、合法性不容质疑。但是,为更好的保护消费者利益,应从以下方面规范和完善信贷保险制度:首先必须打破银行垄断局面,促进银行竞争,使银行能接受各家保险公司的产品。其次是反对银行超越意思自治和公平原则的行为,打破银行和保险公司的不正当合作关系。第三是禁止保险公司的返还保险费和支付高额手续费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三、建立消费者个人破产制度
摘要:21世纪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高速流通的同时,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也越来越快,产品的更新随之也越发频繁,营销职能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在企业商业模式版图的设计和运作中,越来越需强调营销模式的设计。而关于营销模式的研究,也不断受到学术界和商业实践者的关注和实践,本文基于对商业模式的分析,指出营销模式构成是围绕顾客价值主张为核心,包含驱动模块、分析模块、支持模块三个构成要素,并为营销模式的构成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借鉴。
关键词 :营销模式,商业模式,构成要素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企业实践中,通常将营销模式归为商业模式的一个方面或面向市场的模块之一。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竞争对手们纷纷打造强势的商业模式,以更好运作企业和维持市场地位,而在面对反复无常并持续变动的消费者需求,营销环境变得更加复杂,现代企业迫切需要科学的营销模式体系,以更好地指导企业进行营销活动,并带来持续的竞争力和现实的财务绩效。现代营销模式的体系已不仅仅是传统简单的产品-销售路径,而逐渐成为商业模式重要的核心模块。本文基于现有企业商业模式的研究,阐述构成营销模式的三大要素。
1、营销模式内涵
关于营销模式定义的学术研究有很多,但仍没有统一的规范定义。本文将通过解析商业模式要素并结合企业实践过程中所涉及的营销问题指出何为营销模式。
1.1 以解决营销问题为核心的营销模式
什么是模式?模式指的是为解决某一类问题的一整套方法论,一个体系。顾名思义,营销模式解决的则是以营销问题为核心的一整套方法或体系。而营销问题本身包含了4P、消费者行为学、营销管理、市场、品牌、STP等诸多理论研究以及实践问题。
1.2 商业模式中的营销构成要素
关于商业模式的研究有很多,有国内学者基于国内外的文献综述,提出商业模式具有九大构成要素模块:产品价值、战略、市场、营销、管理、资源整合、资本运作、成本、营收[1]其将营销模式定义为:企业如何制定市场策略以开拓市场和建立渠道。其主要立足初创企业尚未形成竞争格局进行定义。此外,国外学者Alex[2]基于理论和实践整合的基础上,提出具有较强实践指导意义的商业模式画布模型,其主要包含九大构造块:客户细分、价值主张、渠道通路、客户关系、收入来源、核心资源、关键业务、重要合作、成本结构。其中客户细分、客户关系、渠道通路作为前端市场部分,核心资源、核心业务、重要合作作为企业内外对前端市场的支持活动,双方以价值主张作为中心。不仅适用初创企业纸上谈兵阶段,对已经实践中的企业进行战略优化同样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但关于如何优化策略并未做深度阐述。国外学者基于实证分析,从商业环境下的供应链角度提出弹性商业模式[3],其主要从商业模式构成及模式导向俩者的结合,引导弹性商业模式,认为商业模式构成包含供应链网络,即上下游和供应链成员的关系类型,还包含了交易契约、利益相关者影响,所有权相关方面。而模式导向集中体现在解决营销问题,由顾客导向、竞争者导向、跨职能整合三个构成要素构成,此处的顾客导向包含了供应链上下游厂家、商、经销商及最终消费者。商业模式的核心是为最终消费者创造价值。
为企业设计商业模式是非常不易且复杂的,本文认为,企业商业模式构成主要从企业所处供应链网络的外部性影响、渠道控制、各方信息流动的畅通、以最终消费者价值实现为主的市场导向、内部运营管理、成本营收几个方面进行研究(见图1)。而营销模式则基于内外部的企业运营支持、最终市场的深度分析、最终消费者的紧密关系维护、执行策略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如图2)。
基于此,本文将营销模式概括为企业为解决在与目标市场交互过程中所产生的营销问题,运用分析工具洞察企业所处宏微观环境,在企业现有产品和资源的基础上,制定针对特定营销问题的解决方法体系,主要包括战略分析、流程支持、执行驱动的三个方面,战略分析涉及到战略层面,将营销的作用放到战略层面考虑,注重分析;而对于流程支持则是需要内部管理流程的优化,更快更好的在战术层上提高营销优势,执行驱动涉及到具体营销方案的实施,更加细节化的实际操作,即如何将营销计划落实到具体。
2、营销模式三要素设计
作为商业模式市场前端的营销职能越来越重要的时代,营销问题的突出使得企业营销职能越来越体系化,为了解决这些营销问题,企业做了相当多的尝试,从而也形成了营销模式的多样性。本文初步提出营销模式要素为包含以最终消费者价值主张为核心的驱动模块、分析模块、支持模块三大要素(如图3)。
分析模块:注重市场分析和营销工具的开发及使用,针对消费者、竞争等不同的导向为企业量身定做切实可行的营销思路和数据支持。体现在企业对市场的战略性关注、及时定位和调整企业经营战略方向,在营销部门则体现在更加有效的策划和分析能力,为领导层制定战略决策提供高效的分析支撑,在与消费者互动的过程中,更多的注重消费者体验以及与品牌互动等过程,如何从全局出发,提高企业的动态营销能力,分析模块是企业对营销战略制定能力的体现。
支持模块:贯穿营销模式始终的统一路径,在企业及环境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适合企业自身的营销思路,用来指导企业管理实践过程中如何紧密围绕顾客价值主张这一核心进行。体现在营销过程的统一性,需要将营销思路内化为企业流程,支持营销活动及营销战略的正确实施。本文认为资源支持不仅包括人力和财务层面,还涵盖企业现有的渠道规模及平台资源,作为基础设施等硬件层面也是重要的支持。要将营销理念和企业历史经验相结合,使得企业面向市场时成为统一的整体,紧密的流程使企业整体能够快速使用动态的市场,在面向消费者时,企业品牌能够始终保持统一的集体。
驱动模块:营销模式的成功实施不仅仅取决于企业对市场的竞争定位以及自身营销管理的统一性,还取决于支持营销模式运作所需要的行动。企业通过各种各样的服务及营销活动与顾客产生关联,营销活动作为非常重要的营销手段,无论哪一种营销模式都需要借助营销活动实现其目的和解决营销问题,那么营销活动的执行效率及效果就是使企业营销模式成功的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而执行活动的主体是人,即便是企业或虚拟网络,最终操作也是由人来执行,所以人作为执行主体,其态度和能力将对活动执行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要把握关键节点管理及动态纠偏,在对消费者行为的深刻解析的基础上,制定营销活动,并优化执行过程的灵活变动,针对消费者的兴奋点进行营销活动设计及执行[4]。
3、本文总结
本文经过对相关营销模式初步分析,从商业环境视角阐述关于营销模式的基本构成,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同时,因营销模式的多样化,本文所涉及到的方面有限,关于其构成模型是否能够在实践中应用于对企业营销模式的分析和设计还有待进行实证分析以支持。在国际竞争越来越强的情况下,如何创新设计和调整企业自身的营销模式是我国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选择什么样的营销模式是最适合企业自身的,则是首要考虑的问题。企业及所处环境的不同,营销模式也有所区别,营销模式并无优劣之分,能够为企业现阶段及长期带来企业和社会价值,就可认为现阶段的营销模式是适合企业的。营销模式的设计需要企业基于自身和市场的正确分析和定位,借由企业内部管理驱动营销模式的实施,并给予所需要的资源,使营销模式得以有效实施。
单就营销活动而言,执行活动的主体不仅仅是个人,而是来自不同部门不同职能的一群人。高效的执行工具和流程设计能够提高人在活动执行过程中发挥能力的效用。企业营销活动可粗略分为:前期准备,活动执行,活动总结。前期准备包含了方案制定,人力和财力等资源筹备,企业内部预热等方面,此过程侧重在计划职能,企业通过滚动计划时间表及关键流程分工等高效率工具使企业上下明确职责和权限,充分做好活动准备。
参考文献
[1] 方志远.我国商业模式构成要素探析[J].中山大学学报,2012,52(3):207-214.
[2] Osterwalde,A&Pigneur,Y.商业模式新生代[M]. 王帅,毛心宇,严威,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关键词]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小额贷款;小贷联合公司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小额贷款公司(以下简称“小贷公司”)在 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部门的组织领导下开展试点工作,各地纷纷出台具体办法,小贷公司充分利用其“高效、便捷、灵活”的特点满足了旺盛的市场融资需求,现已成为众多中小企业赖以生存的资金来源渠道,大力发展和完善中小金融机构是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根本出路。[1]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意义一方面在于为中小企业以及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是促进类 似小额贷款公司这样的小额贷款组织通过不断发展和创新,逐渐由非正规金融向正规金融过渡,在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中找到自身的合理定位。由于游离的单一的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中存在很多问题,而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具有众多融资优势效应,故本文试图依托于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将众多零星的小贷公司进行整合,创建“小贷联合公司”,从其发展蓝图、风险控制几个方面系统地构建“小贷联合公司”相关的理论体系,为解决小贷公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其发展升级,从而更好地解决中小企业 以及农村融资困难的问题,完善金融市场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2]
一、依托于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小贷联合公司”的提出
小额贷款公司作为民间资本正式挺进金融业的生力军,尽管目前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及其各外部因素的影响,如规模小、信用风险控制能力弱、持续发展的后续资金缺乏、信贷专业技术缺乏经验、盈利性差、公司治理结构不规范、自身定位不明确而导致的监管主体缺失、“只贷不存”等,导致小贷公司自身发展大大受到制约,且各自为战,局面混乱。[3]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 级的中小企业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聚体。在社会资本的作用下,企业集聚成群后的网络结构形成了与单个企业不同的特别优势,因此,我们考虑尝试将游离的、单一的小贷公司依托于中小企业产业集群 进行整合,以克服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和困境。我们可以这样来界定依托于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小贷联合公司”:在区域上,由产业集群内的各行业龙头企业依据产业集群长远战略发展规划发起成立,由产业集群内的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投资设立,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按出资比例配给一定的股权,在相互的共性与利益集合点上将各个分散的小规模小贷公司整合成为正规的联合股份金融公司,从而为本区域产业链的上下游服务。
在社会资本网络健全的条件下,如有必要可跨区域整合城市与农村的资本资源,由产业集群内的各行业龙头企业依据产业集群长远战略发展规划发起成立,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投资设立,借鉴尤努斯模式,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按出资比例配给一定的股权,在相互的共性与利益集合点上,将各地区分散的小贷分公司整合成为运营模式多样化、业务多元化从而为整个大产业链服务的、正规的联合股份金融集团公司。
二、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作为“小贷联合公司”依托的优势
在社会资本的作用下,企业集聚成群后的网络结构形成了与单个企业不同的特别优势,这些 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优势,形成实体经济与信贷市场的良性互动,实现双赢
由于“小贷联合公司”依托于产业集群由各行业龙头企业发起成立,可以有效带动行业链条上的各个中小企业参与其中,依托于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小贷联合公司”整合了众多小规模的小贷公司,在扩大其规模的同时,各小贷公司取长补短,大大提高了小贷联合 公司总体的小贷业务水平,增强了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为整个产业链的融资提供更加有效的对口服务,从而可以优化和完善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形成实体经济与信贷市场良性互动乃至双赢的局面。
(二)集群融资信用水平高,可有效降低小贷联合公司的信贷风险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关键原因之一在于信用缺失,单个的中小企业由于受规模、资产和业务水平的限制,被认为较易形成违约风险,而中小企业集群则扩大了企业的规模,增强了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其融资的信用水平,可有效降低小贷联合公司的信贷风险。此外,由于小贷联合公司是由集群内的龙头企业依据该产业集群长远战略发展规划成立,集群内的企业紧紧围绕集群战略目标,其融资动机具有战略计划性、科学性、连续性,也可大大降 低公司信贷风险。
(三)集群融资可有效降低小贷联合公司的信贷成本
小贷联合公司对单纯的单个中小企业放贷,信息搜集成本、贷款的平均交易成本和贷后的平均监管成本高,放贷风险大,而小贷联合公司对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放贷,则可以通过对行业的分析和集群的产业战略发展规划中获得所需评估的信息,从而大大降低平均交易成本,而且小贷公司由产业集群内的龙头企业牵头成立,具有较强的同行压力,贷后的平均监管成本会很低,这样小贷公司的总体信贷成本将被有效降低。在产业集群内,小贷联合公司可以对众多同一产业领域的中小企业进行贷款,尽管每笔贷款的数额较小,但由于贷款企业的数量多,贷款的总额很大,可以实现小贷联合公司对中小企业贷款的规模经济。同时由于贷款企业所处的产业领域相同,小贷联合公司在贷前和贷后所使用的技术具有同质性,这也降低了小贷联合公司的贷款成本。另外,中小企业具有稳定的上下游企业、良好的营运环境,产业发展方向明确,因而很容易对其信贷风险进行预测。集群内的企业之间以及人际之间的交流和接触频繁,必然产生信息的集聚,供应链中的企业信息比较通畅,减少了信息的不对称,小贷联合公司容易随时掌握和控制潜在风险,降低企业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四)集群融资可形成规模效应和乘数效应,放大小贷联合公司的收益
由于集群的经济增长率一般较高,产业集群内的资本积累较快,通过小贷联合公司放贷的货币乘数效应进一步放大,产业集群可获得更多的贷款,投资增加,从而促进经济进一步增长,小贷联合公司的收益增加,如此往复。具体关系表现为:经济增长快——储蓄增加——小贷联合公司的货币乘数效应——投资增加——产业集群经济增长——小贷联合公司收益增加。小贷联合公司通过向集群内同一产业的众多中小企业贷款而形成规模经济效应,而且即便是贷款给一家企业,由于产业链的联动性,集群内的其他企业也会间接受益,这都将放大小贷联合公司的收益。另外,产业集群区内小贷联合公司的收益较高,可以吸引更多的区外资金,资金的乘数效应进一步放大,更有利于区域小贷联合公司的快速发展,反过来促进集群的发展。
(五)发挥产业集群内的协作效应,有利于风险控制体系的建设
由于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地域集中,经营相对稳定,经营性质相似,具有共同的文化氛围,便于相互交流和协作。中小企业通过与产业链上游和下游的联系,形成产供销一体化,同时依托政府、中介、行会等的支持,实现了横向和纵向产业链的协调发展,发挥了产业集群的协作效应,这些协作效应都为集群内的互助融资提供了基础。企业之间协作越好,越容易形成信用合作和互助担保,越有利于风险控制体系的建设。
(六)依托于产业集群的小贷联合公司,向正规金融机构迈进了一大步
很多小贷公司发展的目标是转制成为正规的银行,主要有村镇银行和民营银行这两种考虑。依托于产业集群的小贷联合公司,成立之初必须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严格按照股份有限公司的标准设立,拥有市场化的公司治理结构,这样小贷联合公司就向正规金融机构迈进了一大步,为其将来的蜕变奠定了基础。
三、依托于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小贷联合公司的发展蓝图
我们将依托于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小贷联合公司的发展蓝图划分为三个阶段,如图1所示。
(一)小贷联合公司初级阶段的初步整合与“资本累积”
区域产业集群内的小贷公司在共性与利益集合点上,整合区域小贷公司数百亿计的资本,创建“小贷联合公司”,形成规模优势和效应,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为本地区的产业链服务,另一方面可为将来整个大产业链条的拓展奠定基础。小贷联合公司中的小贷公 司覆盖面较广,根据地方性客户人群的不同,可因地制宜地灵活制定差异化金融产品,挖掘潜在金融服务创新,实现差异化城乡服务、利率、客户人群的定位与选择。(二)小贷联合公司中级阶段的“捆绑式”盈利在特定地缘条件下,小贷联合公司与产业链横向、供应链纵向进行捆绑,使大量上下游产业、辅助机构在细化分工的基础上彼此信任、合作,高度集中于特定区域,并嵌入由本地经济行动者构成的关系网络及区域整体规范、价值体系之中,使得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伴随着产业集群发展。如此,小贷联合公司植根于民营产业集群下的横向产业链与纵向供应链,形成 “捆绑式”融资需求网络,从而可以形成稳定、长效的运营机制。小贷联合公司与产业集群的“捆绑式”运作,也将成为中期扶持、培育集群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对盘活我国民间资本,加快我国经济转型与市场资源配置意义重大。
(三)小贷联合公司高级阶段的综合发展
在社会资本网络健全的条件下,如有必要可跨区域整合城市与农村的资本资源,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融资体系,将各地区分散的小贷分公司整合成为运营模式多样化、业务多元化从而为整个大产业链服务的联合集团金融公司。这样形成的跨区域的小贷联合集团公司可以充分地为整个大产业链的上下游服务,并促进产业链的整合与优化。
四、依托于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小贷联合公司的发展模式
(一)农村模式
我国各地区的农业产业的资源、生产条件、资本积累等迥异,但概括而言大都是以农为主、其它微型经济体为辅的模式。因此,在我国目前的农村背景下,应创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尤努 斯模式(以下简称GB模式)。
1.GB模式一:多户联保模式,主要针对特贫困地区的低收入或无收入农户(如图2所示)
(1)多户联保模式下的公益性与盈利性相结合。GB模式一的小贷联合公司通过区域内多个小贷公司的出资额供给比例整合而成,产业集群覆盖面的深度与广度不同,各股东即小贷公司的经营业务也不同,资金在集群内部企业间流动,保证了企业的融资需求,也为各 小贷公司创造了收益与长效运营。最终,利润所得资金将从各股东作为小贷联合公司网状的“高位结点”流向另一个“低位结点”。因此,针对特贫困地区,尽管它具有公益性质,但从集群内部流回的资金收益角度上看,又将大于该特困地区小额信贷可能丢失的成本,形成一个公益性与盈利性相结合的循环系统,减轻政府对三农的财政负担,因而具有可行性。
(2)多户联保模式下的创新性与操作步骤。如图3所示,将GB模式与特贫困地区相结合,采取多户联保制度,具体操作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由无亲属关系的农户自由组合,形成一个相互监督与制约的机制。第二,“双向交叉 式监管”,第一条交叉式监管在小贷联合公司内部进行,具体已在风险控制中作详述;第二条交叉式监管是对“俩俩”联保小组作为匹配,每月一次交叉式监察,建立联保小组之间相互鼓励、相互监督的内生性机制。第三,贷款人“车轮式分期还贷”,除了规定多次还贷,维持资金在该贫困地区的高流通 性外,还在尤努斯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第四,在对贷款农户进行每月两次培训、相互交 流致富经验的同时,间接引导农户将贷款流向正确的方向。第五,小贷联合公司预先取出农户贷款总额的20%—3 0%,这部分支持基金暂由小贷联合公司保管。
2. GB模式二:微型经济体模式,针对农、渔、牧、林等微型经济体(如图3所示)
Altenburg & Meyer-stamer(1999)对拉丁美洲的企业集群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在以传统落后的小型企业为主的集群中,公共政策的重点是促进区域内企业间结网合作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并通过采用集体担保的机制为企业提供金融贷款。联合担保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单个中小企业在融资担保方面的缺陷,提高了集群企业的谈判地位。
(二)城市模式
小贷联合公司在上述立足三农发展的同时,在城市中的发展模式如下图所示。
(一)“鸟巢模式” 的基本构架
鸟巢是由鸟儿将很多干枯的短小树枝等进行组织、编排、自下而上耐心搭建起来的一个组织严密、相互纠缠的树枝网络,该网络将单一的承托力有限的小树枝组织成为了具有巨大承托力的一个系统。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体系中各单一的仅是考虑个别因素的信用机构如担保公司、行业协会等就像很多短小树枝,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作用非常有限。不过,如果将这些机构通过集群内的社会资本有机地组织成一个负责的网状结构,就能形成巨大的风险控制力量,从而为集群内的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有力支持。“鸟巢模式”有效性的根源来自于 各方主体的参与放大和强化集群内社会资本的作用,使得过去只能在较狭小范围实现的非正规金融运作机制扩展到正规金融的安排中来。“鸟巢模式” 的主体主要包括纵横产业链交错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依托于中 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小贷联合公司、联结小贷联合公司和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机构,各个主体 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它们一起构成了中小企业融资的生态系统。
(二)“鸟巢模式”的风险控制机理分析[4]
1.增设地方性监管部门,与其他监管部门一起形成监督合力。政府增设地方性监管部门,主要负责对小贷联合公司和融资服务平台的各家机构进行监督管理,主要监管资金的流动和使用状况,还可以对中小企业进行评估和监督。小贷公司入股小贷联合公司需先向地方性监管部门提交书面申请,该部门严格执行对申请人信用与资产的审核与评估。地方性监管机构要对小贷联合公司进行定期的检查和不定期的抽查。小贷联合公司一旦违反国家规定,主管部门将采取警告、公示、风险提示、约见小贷联合公司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谈话,甚至责令停办业务、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从业资格等措施,责令其整改。若发现小贷联合公司股东存在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及非法集资等方式获得入股资金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政府将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及时认定和查处。
2.设立第三方信用协会,矫正监管制度性缺漏。中小企业是融资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主体,可以按照自愿的原则设立第三方信用协会,作为政府与小贷联合公司之外的第三方监管。在银监会、银行业协会、担保机构等构成的信用平台内,赋予第三方信用协会信息披露权力,加强信息披露与行业内外的信息对称,提高信用协会公信力,进一步矫正监管制度性缺漏,完善我国金融信用评价体系。第三方信用协会实行严格的入会制度和信用评估制度,要定期对各家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与测试,由于集群内信息比较畅通,该评估测试比较好做。担保公司则根据第三方信用协会以及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对中小企业进行综合信用评估给予授信,并将中小企业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小贷联合公司,小贷联合公司对申贷中小企业进行贷款评审,根据实际情况发放贷款。
3.小贷联合公司总部设立小贷监察组,形成公司内部立体化风险监控体系。小贷联合公司总部专门设立小贷监察组,独立于其财务部、审核部、贷款部,专门负责对小贷联合公司总体运营情况进行风险预警、过程监控和风险评估,专门负责与地方性监管部门的对口工作,同 时也负责对各小贷分公司进行独立监管,有效消除各个小贷联合公司潜在的风险隐患。如此将形成公司内部立体化风险监控体系。
4.集群内实行互助担保机制,淘汰劣质企业。为增强抗风险能力,在申请贷款的中小企业中 以自愿组合的形式实行互保机制,一旦某个企业违约,整个互保 企业群体都会受到牵连而贷不到款。由于集群的根植性和社会资本的作用,那些效益不好和信用不好的中小企业是难以形成互助担保的,必然会在竞争中被淘汰。
六、结论与展望
游离的单一的小额贷款公司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其局限性,依托于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将众多散乱的小贷公司创造性地整合成为“小贷联合公司”,具有众多的优势效应。本文给出了依托于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小贷联合公司”的界定,剖析其优势,规划了其发展蓝图,并着重针对“小贷联合公司”的风险控制创造了“鸟巢模式”,初步形成了其理论体系框架,本文原创性的研究为陷入发展僵局的小贷公司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升级路径,对于小贷公司从非正规金融向正规金融的转制铺垫了台阶,这对于完善我国金融市场、有效解决 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
[2]闰永夫.中国农村金融业——现象剖析与走向探索[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3]杨树旺,成金华,吕军.民营企业融资:问题与对策[J].管理世界,2005(10).
[4]杜晓山.中国小额信贷十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5).
[5](孟)尤努斯著,吴士宏译.穷人的银行家[M].上海:三联书店,2006.
[6]徐莉萍.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在中国的实践[J].财经科学,2007(4).
[7]王曙光.草根金融[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1).
[8]Tilman Altenburg.Jorg Meyer-Stamer,how to promote clusters:policy experiences from Latin America,world development.Vol.9,pp.1693-1713,1999.
How to Construct Small-loan Joint Companies
Liu Xuewen1Huang Weihao2
关键词 学校组织 组织转型 学习型学校
组织构建是以获得组织成员共同的目标为目的的,唯有依靠组织中所有成员的协同努力才能使此目标得以实现。组织成立以后,会经历一个成长、发展时期,由不成熟过渡到成熟,再从成熟到蜕变为新组织的过程;①组织的发展亦会经历不同阶段,因而需要不同的组织结构、 管理方式。②于我国而言,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注重效率的同时也产生着一刀切、不务实等问题,构建学习型学校,使学校组织更具有生命活力,对学校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 学习型学校的概述及特征
学习型组织的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在彼得·圣吉的著作《 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基本概念:“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
笔者认为一个学习型学校应该有两个关键性的阶段特征,首先是积累经验的阶段,亦即是创造,获得,传输和积累知识与经验的阶段。其次,则是在以第一阶段所获得的经验里,进行总结与完善,最终应用到组织的运行上去。
第一阶段:经验的总结与传输。根据Prof. Eve Mitleton-Kelly,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③的论述,学习型学校的基石在于其可以在运行中不断地进行经验的累积与转化。Prof. Eve着重强调了:第一,经验可以从错误或者失败的行为与行动中获得,但是重复已经犯下的错误只会是资源的无意义浪费。第二,在成员总结了经验之后,需要高效率的管道传输到组织中去。一个高效率的学习型学校只有在此基础上才得以高效的运转。
第二阶段:自我完善和升级。在吸取了各自成员的经验之后,一个学习型学校应该迅速把经验转化为对整个团队有益处的指示。根据Prof. Eve Mitleton-Kelly,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的论述,一个学习型学校不应仅仅是叠加各自成员经验,而是在不同团队的成员交流中互相启迪。他认为经验总结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要点:避免传统文化中关于“错误”是不可接受的观点,须对“错误”加以区分(因缺乏责任感或提前准备而犯的错误和在创新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同时,学校应注重各个成员队伍的创新率,针对每一个团队的特点进行调整。这个对于学习型学校的构建是极具启发性的。
在创新总结过程中,Prof. Eve还提出了Co-evolve的观点,即创新型组织应该格外注重成员的互相交流,并鼓励成员们把得到的益处应用到实践中去。这种成员间的共同进步是学习型学校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因为这种成员间的自我完善不是静态的,而是被大环境变化影响着,而每一个成员的改变也会影响着大环境。如果这种影响是双向而互惠的(reciprocal)而不是单向的(Unilateral),那么co-evolvement便会产生,从而对整个学习型学校产生着有益的影响。
2 构建学习型学校的意义
对于学校组织这一层面而言,一方面对于适应学校发展的变迁发挥着效率意义,令学校组织成员获得更快的学习能力,使组织更具竞争力;另一个方面,则是让生存在学校组织内的个人本身活得更有意义;再者,它对组织的创造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过程是通过学习创造自我、创造未来能量的组织,使“适应性学习”向“创造性学习”转变,该意义是深刻而久远的。学习型学校之所以值得发展亦有着更为深层的原因:它能够令组织中的人运用系统的方法思考、处理学校中的人,从而带来学校组织运作效益的提升,促进组织目标的距离缩短,无疑此种特殊形态的学习型组织是值得追求与发展的。
3 学习型学校的构建
(1)学习型学校的人员构建。依照莱维特的理论观点,他认为组织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主要由四个变量组成:人、结构、技术和任务。那么构建学习型学校也理应从以上四个变量着手。④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中已有涉及:①改变心智模式,进行系统思考。 ②突破外在压力,实现自我超越。③转变学习方式,开展团队学习。④转变目标设置的狭隘做法,协调个人与组织愿望。
(2)学习型学校的结构构建。学习型组织中的结构关注的是横向联系与沟通,具有弹性、反应灵活性特点。因而在构建学习型学校时须遵循其特点展开,如:将组织的决策层向基层转移,使单位中的基层人员获得充分的自与决策权,逐步转向为扁平化组织结构。学校应通过组织结构的重构建立起畅通的信息交换渠道,令组织内员工实现意见交换的自由,共享其知识与资源。再者,学校权力下移之后,员工可以真正感受到归属感与被需要感,从而积极主动融入组织文化,使个人的素质能力各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3)学习型学校的任务构建。在建立学习型学校的任务过程中有效地统一学校与学校成员之间的共同愿景是尤为重要的。学校的愿景并非学校管理层的单方愿望,此愿景当是建立在客观分析了学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再经由学校与全体成员商议、探讨而双方赞成的一个决议成果。成功的学校愿景对学校全体成员发挥着惊人的凝聚作用,更推进了不同个性的个体朝着同一个目标共同迈进,无疑对学校目标的高效实现具有深远意义。
(4)学习型学校的技术构建。学校组织技术系统是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转中将输入转变为产出活动的重要工具,此系统确保学校的健康发展与生存,充当着学校组织的“经营工具” 是使得学校组织执行效能是否有所提高的参考变量。构建学校组织技术系统的过程中,我们务必把握好学习型组织的核心理念,视创造生命力的学习氛围为最终目标,注意对于信息技术的借助,依靠信息技术使学校教育的网络化,从而构建更为开放化、人性化的学校组织系统。
综上所述,新型的学校发展不能再走“上层计划,下层实施”的老路,而需逐步建立起以对话反思和协作为基础的学习型组织文化。简言之,学校组织的转变须随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调整,构建学习型学校的任务已然成为学校组织变革与发展的重大策略之一,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是提高学校效能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建设优质学校的必然选择。
注释
① 孙彤,李悦.现代组织学[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89:185-216.
② 张玉利.管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252-263.
[关键词]低碳经济;汽车绿色消费;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5-0135-02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汽车产量和消费量迅速增加,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伴随而来的环境和能源问题也日益严重。众所周知,汽车是碳排放大户,有研究显示,一辆轿车一年排放的废气是其自身重量的4倍左右。2009年我国就宣布到2020年国内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下降40%~45%,而目前车市的火暴不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低碳经济时代构建汽车绿色消费观念显得尤其重要,是解决车市产销火暴和减少碳排放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1 低碳经济与汽车绿色消费观念的内涵
1.1 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政府提出来的,指的是依靠技术创新和政府政策,实施一场能源革命,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减缓气候变化。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1.2 汽车绿色消费观念的含义及特征
汽车绿色消费观念就是指人们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在消费汽车这种产品的时候尽量减少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使汽车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对汽车的需求。汽车绿色消费观念体现了如下的几个特征:
第一,汽车绿色消费观念是一种适度消费。汽车绿色消费观念要求人们在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许可的范围内,将汽车消费保持在合理的水平,反对过度消费以及在消费中的挥霍和浪费。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不少人把拥有一辆豪华私家车当做自身价值的体现,本来作为代步工具,一辆小排量、油耗低的车完全可以满足其需要,可为了所谓的面子却买了一辆大排量、油耗高的车,这显然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
第二,汽车绿色消费观念是一种生态消费,其本质是对传统经济理论的扬弃。根据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人们消费的汽车数量越多那么获得的总效用越大,也意味着社会福利越大,于是人类对更高福利的追求就转化为对汽车的需求。有一些家庭的私家车不是一辆,而是两辆、三辆甚至更多。根据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我们知道消费是总需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国家的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发展扩大总需求都把刺激汽车消费作为一项宏观经济政策,逐步形成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线性消费模式。当人们意识到能源紧张以及尾气排放引起的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品质的时候,人们就会转向汽车绿色消费模式,一方面满足自己的需要,另一方面考虑生态因素,实现汽车的可持续性消费。
第三,汽车绿色消费观念是一种公平消费,它所体现的公平理念既包括同世代公平又包括跨世代公平。汽车同世代消费公平指的是同世代内不同人对汽车的消费公正、平等。一方面它认同个人消费的自的同时强调个人消费不能影响其他人的消费能力;另一方面它认同个人消费的合理差距的同时强调每个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要保证每个人的基本消费需求。汽车跨世代消费公平是指的当代人和后代人在消费上的公平,这就要求现在我们对汽车的消费不能影响后代人对汽车的需求。汽车绿色消费观念就是从人类社会的整体利益来考虑,为了实现人类的长期生存和发展,尽可能地减少汽车消费的负外部性,节约资源和能源,留给后代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低碳经济与构建汽车绿色消费观念的关系
2.1 汽车绿色消费观念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在汽车绿色消费观的指导下有助于人们养成低碳生活理念,比如多步行、多骑车、多乘公交车少开车等。这样不仅节约了能源而且锻炼了身体,是一种双赢。消费者在买车的时候选择低油耗、低排量、环保节能的汽车也能够在使用汽车的时候节能减排。由此可见,消费者在汽车绿色消费观念的引导下,在可选择、可替换的情况下,必然会选择自然、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有利于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2.2 低碳经济促进汽车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
低碳经济的实质就是绿色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汽车业低碳技术包括节能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新能源技术。这些技术在汽车生产中的运用必然会带来汽车产业自诞生以来最深远的一次产业变革。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和消费方式会随着低碳技术在汽车生产领域的运用而发生改变,“节约消费”、“生态消费”、“健康消费”等绿色消费观念将逐步形成。
2.3 汽车绿色消费观念是低碳经济在汽车消费领域的具体体现
低碳经济包括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两部分,其目标是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可以通过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节约能源、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等方法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来实现。因此,低碳经济不仅仅涉及生产领域还涉及生活领域,如今低碳生活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时尚,人们以勤俭节约的低碳生活方式为荣,以奢侈浪费的高碳生活为耻。我们可以说汽车绿色消费观念是低碳经济在汽车消费领域的具体体现,它要求消费者在购买汽车和使用汽车的过程中都要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
3 构建汽车绿色消费观念的路径选择
汽车绿色消费观念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消费者汽车消费意识的觉醒,需要汽车生产技术的进步,更需要政府的引导和大力支持。
3.1 开展绿色教育,增强消费者汽车绿色消费观念
首先,我们可以借助网络、电视、杂志、报纸等多种媒体大力提倡低碳生活方式,广泛宣传建立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意义,鼓励有车一族尽量少开车、多步行、骑自行车,或者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特别是在交通拥挤路段或者是难以找到停车场地的路段。其次,要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绿色教育,将环境保护意识普及到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各个教育环节,在公民中树立牢固的绿色消费观念。最后,就是要充分发挥社会团体的宣传引导功能。我们可以利用汽车消费者协会、环境保护协会,招募一些高素质、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关注环境的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名人担任汽车绿色消费的代言人和志愿者,积极受理消费者在汽车绿色消费中的各种投诉,增强消费者购买各种低碳汽车的消费信心。
3.2 加快汽车产品结构调整,鼓励生产低碳汽车,以生产促消费
汽车绿色消费观念深入人心之后要让消费者能在市场上购买到价廉物美的低碳汽车,低碳汽车的生产和技术进步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凭借价低质高的低碳汽车本身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汽车消费问题。我们一方面从长期来看,要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做好新能源汽车的每一根产业链条,使得新能源汽车形成技术和价格优势,吸引消费者购买,减少碳排放;另一方面,就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大量生产和鼓励消费者购买及使用小排量汽车对于节能减排更有效果。众所周知,排量越小的车的油耗越低,尾气排放越少。如果我们在汽车的产品结构中增加小排量汽车的比重、减少大排量汽车的比重,并且引导消费者购买小排量车,在短期内马上就能实现节能减排。
3.3 政府政策引导促进汽车绿色消费观的形成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大量的财政补贴引导消费者购买低碳汽车。目前许多消费者不愿意购买低碳汽车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比普通汽车的价格高出许多。以比亚迪汽车为例,其F3DM双模电动车比F3普通车型的价格高出10万元。我们假设家用车每年行驶2万千米,那么电动车每年可以节省5000元的油费,20年才能节省10万元。所以如果没有购置补贴,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完全没有购买低碳汽车的经济吸引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能够拿出大量的资金用于购买低碳汽车的补贴,而且这种补贴直接发放给低碳汽车的购买者的话,必然会使得消费者具有购买低碳汽车的冲动,必然会产生对低碳汽车的大量需求,这样低碳汽车产业就有可能获得超额利润,可以通过大规模生产降低汽车的生产成本,到那个时候,即使政府不再给低碳汽车以补贴,低碳汽车与传统汽车相比也会具有竞争优势,最终取代传统汽车。其次,政府可以通过购置税减免吸引消费者购买和使用低碳汽车。免征或者减征低碳汽车的购置税、消费税、车船使用税等税费,同时对提前报废非政府鼓励类汽车转而购买低碳汽车的消费者提供各种税费奖励,以迅速启动低碳汽车消费市场,体现国家向环保节能车型倾斜的政策。政府还可以考虑对于传统汽车特别是大排量污染严重的汽车征收环境税,将所得税款的一部分用来支持低碳汽车起步阶段的生产。
参考文献:
[1] 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3):79-87.
[2] 李实.低碳经济时代绿色消费观的构建[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4):71-72.
[3] 任志新,何秋雨.低碳经济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4):73-74.
[4] 刘敏.低碳经济背景下构建湖南低碳消费生活方式研究[J].消费经济,2009(5):60-63.
【关键词】小额信贷 投资风险 风险防范
一、关于小额信贷机构信贷风险的综述
金融机构的立足根本在于应该针对于满足客户商业生产以及流通中的资金需求,以贷款期限为契机,正式确立了信贷风险的概念。对现代的信贷风险防范起到指导作用和基础作用。直到上世纪80年代,我国对于信贷风险的研究才逐步增多,在2000年高玲建立起了我国的银行信贷风险预警模型,这对我国银行业信贷风险发展有里程碑的意义;2006年吴宝宏提出银行业当前存在较为严重的信贷风险控制的缺陷和偏差;2007年邓可斌对引入欧美先进风险控制模型,对我国商行以及小额信贷机构的信贷风险的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我国小额信贷机构信贷风险现状及潜在风险
(一)我国小额信贷机构信贷风险现状
通过我国银监会所的《2015年四季度主要监管指标数据》,第四季度末尾,我国银行业资产总额达到199.3万亿元,同比上涨15.7百分比。其中,大型商业机构资产总额78.2万亿元,占39.2百分比,同比增长10.1%;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总额37.0万亿元,占18.6百分比,同比增长17.9百分比,而小额信贷的体量仍处于绝对的低位。但通过对其运营情况的观测可知,15年末我国商行不良贷款余额12744亿,较上季末上升了881亿元;与之相对,在作者的采样调查范围内,小额信贷机构不良贷款率1.67百分比,较上季末上升0.08个百分点,较2014年末上升0.42个百分比。15年末,小额信贷机构的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大幅提升的情况下,拨备覆盖率为181.18%,较上季末相比下降了9.62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为3.03个百分比,与上季末基本属于持平状况。
(二)我国小额信贷机构信贷风险潜在风险分析
我国一直在加强对银行信贷的管理,但从小额信贷机构的现状可以看出不良贷款的余额和不良贷款率还在提高,作者认为潜在风险依旧存在,并且随时都可能会爆发出。
第一,小型企业贷款带来风险。由于近年来国家要求银行放宽小企业贷款以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政策,小额信贷机构对小企业的融资资格放宽导致信贷风险随着小企业融资量增长而快速升高,如何在配合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政策的前提下,降低信贷风险是一个艰难的问题。中小企业是指不论是资产还是人员上都较少的小型企业。小额信贷机构角度来看:小企业资金少,利润低,破产的风险远远大于大型企业,应对风险能力较弱,创造现金流能力较差,财务管理较为混乱。这些客观因素导致这些企业出现不良信贷的概率远高于其他大型企业,增高了信贷风险出现概率,并缺少风险分担,小企业信贷风险过大的状况,如今颁布的政策上的担保措施并不能很好的解决。
第二,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金融机构如何降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风险,现状是多数银行选择提高贷款利率,可能借款人会退出市场,因为利率太高,这样在贷款人拿到借款之后,投资造成的盈利变少贷款质量变差,信贷风险将恶性增加。在贷款发放之后,小额信贷机构将面临道德风险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小额信贷机构风险管理对策构想
完善的信贷风险管理是稳健经营的前提与保障有利于中信银行的长远发展,经过上文研究发现不良信贷率居高不下的深层次原因,对此作者结合实际国情与欧洲各国的先进管理经验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与建议:
(一)完善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环境
要形成多数员工所认可、接受、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对员工进行审核,避免产生操作风险。不能越权违规操作,相关人员要做好培训,并且严格执行,出纳人员需保管好贴现的票据,避免内部票据流失形成风险,加大监督力度,内部要经常开展检查。对于票据质押贷款同票据贴现业务要重视,要严抓真实性,以防止加大机构内部的信贷风险。
(二)对信贷客户的有效识别和差异化对待
结合国家和地区政策,关注产能过剩行业进行结构性改革和提倡扩大对小微型企也的贷款扶持,中信银行在对自身指标关注的同时对于宏观政策以及行业情况的关注度很大。强化五级贷款分类,密切关注影响信贷风险的各种因素。
(三)完善贷款流程和组织架构
强化贷前尽职调查,在客户调查方面,全面掌握客户实际情况,充分揭示客户的风险状况,准备的了解贷款资金的用途,及时发现问题贷款而不是等待严重性偿还问题发生之后才处理为问题贷款,贷中定期全面分析客户的财务报告。并且在贷中要密切关心第三方的直接或间接信号,打开银行业内消息通道,全面了解贷款方的能力。加强贷后管理和行I分析。加强客户跟踪监控工作,减少信息不对称性,对客户经营活动和风险变化进行跟踪检查。
参考文献
[1]王小丽.试论农村小额信贷机构信贷风险分析管理问题[J].才智,2013,27,3.
[2]王海兵.我国小额信贷机构信贷风险控制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3,11,5-58.
[3]周梦星.农村小额信贷机构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研究――以锡州农村小额信贷机构为例[D].苏州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