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流行语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流行语,特点,翻译,语义解码,不可译,解释
一、引言
流行语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里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流行语长期以来没有收到语言研究界的充分关注,是因为如下原因:
1对流行语的性质缺乏正确的认识,对流行语的定性或者过宽,与俚语、黑话、谚语乃至新词术语混为一谈,于是失去了分类的意义和研究的价值;或者过狭,把流行语局限于某个地域范围,等同于某种社会方言,将流行语研究纳入地域方言或社会方言的研究,比如青少年的流行语等等,使得流行语的研究实际上与地域方言或社会方言研究重叠,失去了独立性;2“流行”是一种动态现象,“流行”的时间和范围常常不好把握;3流行语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流行语的研究必然要与社会变革和文化潮流结合起来,这种研究做不好会失之浅显或流于庸俗;4严格来说,一定时期的流行语数量有限,进行微观或断代的研究比做其他词汇的分类研究困难要大;5无庸讳言,不少流行语形式失范,内容粗俗,难以引起研究家的兴趣。
在语言三要素中,词汇是最富于变化的部分。不论是铺天盖地的网络流行语还是主流媒体流行语,或者是语言文学中的流行语,都存在着翻译需要和流行语研究发展之后的严重矛盾。本文将就流行语的特征以及翻译方法做一些研究。
二、流行语的特点
流行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经历‘显现-----流行-----消失’的过程。流行语的发展前途只能有两种:一是消失,即在使用中被淘汰;二是被接纳,进入一般词汇。
因此,我们可以归纳出流行语具备的几个主要特点:
1、动态性,或消亡性。流行本身就是必将消失的过程,长期刘希的就不叫做“流行”而叫做“主流”了。有的流行语来去匆匆,有的则持续许久,如“入世”、“申奥”等。
2、反常规。流行语的创新性,可以归纳为“新、奇、怪”,“新奇”是流行语的鲜明特征。如“富二代”,“奥特曼”等,是心态和性格的一种反映,表现出语言使用者的个性追求,标新立异。“怪”就是违背语言常规,在使用上表现出任意性和不稳定性,甚至是对语言规范的一种“破坏”;或者超出了一般词语缩略和搭配规范,如“被XX”(B被自杀、被就业等);或者某些意义和形式都还不确定,表现出语言使用的随意性,如“晕”、“雷”等。
3、高频性。流行语的使用频率往往高于其他词语,这是因为流行语往往是“公众心理的普遍共鸣”,所以它们一旦被认可就会被反复使用。
4、背景性。从流行语是“在某一时期内因公众事件产生并在较大范围流传的,带有较深的时间背景的新词语”这样的定义中可以看出,流行语往往反映的是某种事件的冲突,具有深刻的内涵,诸如:“打酱油”、“艳照门”、“凤姐”等,不了解其背景往往无法了解其真正含义。这也正是汉语流行语翻译中的难点所在。
三、汉语流行语的翻译方法
流行语作为一种极富创意和变化的语言现象,给翻译者带来很大难度。
1、 首先,有必要从语义解码的角度来分析流行语。流行语的语义解码有两个要素:1)认知流行语自身语义,即原意;2)认知流行语语篇含义。换句话说,最简单的词都可以用作形容词、或比喻、象征等,也就使得任何一个词都可能有词面语义和语篇含义。况且,绝大多数的词本身就拥有多有语义,在语篇中就存在着语义选择问题。
1.1单音素词
现代社会人们为了节省表达的时间,提高效率,一些单音素词流行语应运而生。
例 1 在这里碰到她,雷!
It is embarrassing to meet her here.
“雷”有尴尬、意外、窘迫的意思,这里取“尴尬(embarrassing)”之意。
1.2派生词
如果某一词流行起来,在交际中,人们会很快以此为中心派生出很多新词。
例 2 你女友的身材简直酷毙了!
How slim your girlfriend’s figure is!
“酷”是流行语中很热的一个词,它原本是单词cool的音译,是“冷峻”、“镇定”、“高傲”之意,而现在的人们却用来描写那种朦胧或不确定的感觉。派生词“酷毙了,酷呆了,酷爆了”等实际是程度更强而已。根据语境,此处“酷毙了”应该是“非常苗条(how slim)”之意。
例 3 我们下一次的《非常之约》将来关注婆媳关系。
Our next Special Appointment will be about mother-and-daughter-in-lawrelationship.
最初台湾娱乐节目《非常男女》播出后,“非常”以此就流行起来,各电视台纷纷效仿,派生出了《非常女人》、《非常目击》等节目,“非常”原意是“十分”、“极”,而在此是“特别的,特殊的”之意,故译成special。
1.3旧词新意
很多流行语原来是旧词,但在现代使用中,很大程度上改变或完全了原来的语义。
例4足球队再次失利,教练只好下课。
As the football team lost another game, the coach hadto resign.
“下课”原是学校用语,表示“上课时间结束”,现在却常用来表示教练无法继续任教而“辞职”,所以此处的“下课”翻译成resign。
例5如今啦,人也老了眼也花了,最后两颗洁白的门牙去年也光荣下岗了。论文参考,不可译。。
Now I’m old and dim-sighted and last year my last towfront teeth were lost.
“下岗”原义是“站岗任务结束”,改革开放后因出现了“下岗工人”,“下岗”变成了“失业”的替代词,而此处是“失业”的活用,表示牙齿的“丢失,掉落”,故而选用lost。
1.4新词
例6 我是菜鸟,还靠你当师傅带带哦。论文参考,不可译。。论文参考,不可译。。
I’m still a green hand at Internet while you are anold hand and I need your help.
“菜鸟”是新词,脱离了“鸟”的词面语义,它在网络语言里表示“网络信后”,故译成 a green hand at Internet. 最近英语中出现了一个流行语newbie,即“网络新手;新兵”之意,用在这里的翻译更是恰当。论文参考,不可译。。
1.5音译词
为了交际便捷,很多音译词直接进入了汉语词汇,在科技类文章中尤其多见。论文参考,不可译。。如AIDS(艾滋)、clone(克隆)、hacker(黑客)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大量的音译词也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中。
例8 请秀出你的绝活!
Please display your unique skills!
“秀”是英文单词show的音译,有“显示、展出、演出”、“表明、指出、指示”、“带领、炫耀、“给予”、“(通过示范)教导”等众多含义,这里是“展出、显示”之意,故用display。如今“秀”字还派生出“模仿秀”、“时装秀”等流行词。
2、新意辐射
所谓新意辐射是指在语篇中,由于某此的本意起了变化,引起了语篇中其他地方也随之产生了新意,就像物理中的辐射现象一样。为了使语言生动、形象、幽默,人们往往运用各种修辞,流行语在此就扮演了重要角色。
例10 他下海5年,非但没捞到鱼虾,还呛了一口水。
He has gone into business for 5 years. Yet he didn’tmake money and even suffered a lot.
由于“下海”产生了“经商”这一新意,导致后面的“鱼虾”和“呛水”也随之有了新意。根据语境,此两词分别表示“挣钱”和“吃苦头”,所以翻译成 make money 和suffer a lot。
例 11 明明是黑色食品却标成“绿色食品”。
Suchobvious bad food is even marked ‘green food’.
“绿色”原本单只一种颜色,如今“绿色”表示“清洁的,健康的,无公害的”,根据这个含义,句子前面的“黑色食品”便产生了新意,理解为“劣质的,差的”,译成bad即可清楚解释其含义。
3、对“不可译”流行语的翻译
“不可译”的流行语指的是富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多用于政治或者经济领域,可称之为时代新词。由于这些词汇具有高度概括性,如果不加解释,几乎无法准确翻译。对这些词汇,可以采用“数词+名词+解释”的模式来进行翻译。如“三个代表”可翻译成“tree Represents Theory ( the CommunistParty represents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productive forces, theorientation of advanced culture, and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the people of China)” “一国两制”和“五个一工程”可以直接翻译成“One country, Two systems”, 和 “thefive-works project”,“三步走战略”可翻译成“thethree-step development strategy”。
对这一类的时代流行语,应该多侧重解释,避免英语国家的人混淆含义。如“菜篮子工程”,不能直接翻译成“vegetable basket project”,应该在解释说明的角度下,翻译成“a program aimed to improve the marketsupply of non-staple food.”
此外,在翻译时不可盲目地对号入座,以免产生伦不类的英文翻译。比如将“中小企业”(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翻译成“medium and small enterprises”,或者把“高新技术”(new and high technology)翻译成“highand new technology”。
4、结语
流行语作为词语家族中最具活力和创新意识的成员,在网络等媒体的传播下,大量地渗透到了当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论文参考,不可译。。在跨文化交际中,不论口语还是正式文体,或者在文学作品中,流行语的翻译已经成为一种必要的。我们唯有充分了解流行语的特点,大胆尝试,方能准确而富于创造力地翻译汉语流行语,为不同文化、语言的人们之间进行顺利交流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①杨全红:汉英词语翻译微探,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3年版。
②郭熙:域内外汉语协调问题刍议,语言文字应用,2002(3)
③许斐绚:解读当下青少年流行语,socialwork.com.hk/psychtheory/
④Romaine,Suzanne.Languageinsociety:Anintroductiontosociolinguistics[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4
【论文摘要】 网络时代的信息资源的开放性、娱乐性以及传播的迅捷性使得中学师生获得更多教学资源,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也在许多方面对中学语文教学产生了消极影响,异化的网络语文的冲击使得学生难以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表达、庸俗化的网络语文使得学生丧失对格调高雅的语文的学习兴趣、未经正式确认语文作品干扰正常语文教学秩序等是主要表现。
网络时代是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网络语文则是网络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信息技术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网络语文不可避免的“外溢”到现实生活中,也就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人们说话及行文方式,而也就不可避免地对语文教学产生着重大影响。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阶段,中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承担着传授语言文字及其运用知识的重要功能,还是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将在很大程度上奠定这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网络作为信息庞杂的载体,蕴含着大量对教学有促进意义的语文资源的同时,也夹杂着许多不利于语文教学的信息,本文将就网络对中学语文的影响做些初步探讨。
1 网络对中学语文教学的积极影响
第一,资源丰富的网络,为中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极大便利。网络的开放性使得互联网成为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语文便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我们学习语文,主要通过书籍、报刊等介质以及电视、收音机等传媒,囿于容量限制,这些资源使用起来十分不便,而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要查一个字的意义,查一个词才出处,查一首诗的作者,由于有了互联网,这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效率大大提高。
第二,开放性的网络,为开阔师生视野,更好运用语文提供了重要平台。在相对自由开放的网络世界中,老师和学生都可以接受到更为丰富的语文及其运用,这相对于局限在校园中、课本上学习语文来说,意义重大。网络平台通过多媒体等形式可以让语文更为鲜活起来,有利于启发教师的授课及学生的认知。
第三,网络有利于促进语文的审美、德育功能的实现。随着网络对民主、人文关怀的不断深化,网络在促进传统语文的审美教育、德育功能上具有传统媒介所不具有的优势。网络传播的广泛性和迅捷性将主流意识通过各种各类群体所易于接受的方式传播。
2 网络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消极影响
事物具有两面性,包罗万有的网络在给中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可自取用的教学资源的同时,也正是由于其包容性、开放性的特征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众多消极影响。
首先,资源过于丰富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困惑。当下,人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加大,有疑问就“百度”,是许多人的首选。网络百科便是其中的重要的查询方式,而从网络百科的编纂过程来看,严谨程度远远低于传统语文媒介的编辑出版过程。如百度百科,如果要发词条,只要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不长的时间内便可以在网上出现,如果其中的语文行文有误,便可广泛流传。如近期一则“高中生文章被当成古诗词入选中考试题”的新闻,正是明显例证,一高中生将习作发在百度“诗词赋吧”“请大家指点”,7年后被黑龙江省佳木斯列入大考模拟试卷中。今人习作都有可能被误认为故人作品,更遑论错别字众多的诗词版本谬种流传了。
其次,网络流行语冲击规范语文。网络流行语是网络时代的重要特征,网络流行语具有浓重的网络和时代特征。网络流行语由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且依靠网络这一传播平台,不断外溢到实际生活中。由于中学生处于叛逆时期,对新鲜事物的追捧使网络流行语极易在这类人群中获得青睐,但是中学生心智处于成长时期,过分的“暴露”在网络流行语氛围下,将会导致中学生丧失对规范语文的学习兴趣,甚至会影响到他们对规范语文的使用能力。有语言专家就认为,“在社会转型因素和互联网的推波助澜下,眼下我国正进入汉语创造力空前爆发、全民参与‘造词造句’的语言狂欢阶段,许多潮词潮语可能都是昙花一现、过眼浮云。”[1]与成年人不同,这些昙花一现的词句对中学生的影响可能不仅仅是过眼浮云,而会影响其日常的遣词造句,使得中学语文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与“神马都是浮云”等网络流行语相对应的还有“淘宝体”(以“亲”开头以“哦”结尾,起源于购物平台淘宝网)和“咆哮体”(带许多感叹号的字、词或者句子,多以“有木有”结尾)以及各种网络文体的流行。这些网络流行句式大多有固定的模式,生存能力强者不多。如果中学生过分接受这些语句,将会极大影响其实用规范语文的能力。
第三,网络使得中学语文审美、德育功能退化。驳杂的网络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的同时,也是藏污纳垢之地。这一方面与网络文化中的市场运作有极大关系,在市场化条件下,凡是有利可图,凡是能满足吸引眼球,都是网络传播的重点内容,而不以美丑论之,网络世界中的各种“呕像”现象及网络中的各种“门”事件的热炒正是重要体现。“恶搞”流行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如对一些古诗的改编等等。另外,一些不文明的用语披上网络流行语的外衣加以横行,(如“尼玛”)这些都对规范中学生语文产生了负面影响。
从以上看来,网络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消极影响是值得引起足够重视的,而要应对网络对中学语文产生的消极影响,应该做到:科学合理使用网络资源,教师和家长在自身使用及引导学生使用语文网络资源时,应注意选择权威网站并保证其规范;日常学习生活中注意规范学生行文用语。
参考文献
[1] 潘衍习,赵展慧,任艳.新版《现代汉语词典》:热词“转正”标准存争议[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07月21日
[2] 李祭友.不可忽视的媒介变革对乡村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摘要: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一种已内化成语言一部分的语言现象,存在于语言的语义、语法和语音层面,因此隐喻相应地分为语义隐喻、语法隐喻和语音隐喻。本文以功能语言学中的隐喻定义为理论基础,拟在词汇的语音层面找到隐喻的适用性,来分析当下汉语流行语的语音隐喻意义。
关键词:隐喻;语音隐喻;汉语流行语
从一般的修辞层面讲,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应用于多种文体中,尤其在文学语言中见长,以增强语言简洁性和形象性。从更广义上讲,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已渗透到语言的各个层面,“完全没有隐喻的语域是找不到的”,因此隐喻已不单是一种仅具有文学修辞意义的手法,而成了自然语言中内化的一部分,以至我们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隐喻但却忽略其存在,对其使用成了一种无意识行为。
语言作为人类赖以交流和生存的工具,随着社会生产生活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发展。社会的发展会产生新的社会现象,因此也会相应产生新的语言,如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大量网络用语出现,而这些“新新语言”并非木根之木,而是基于原有词汇并在词形和语音层面发生变异而产生,这一现象可以归为广义上的隐喻范畴。本文拟对此类汉语流行语进行语音层面的隐喻分析,以找到现代汉语流行语变化发展的理论体现。
一、语音隐喻的相关研究理论
隐喻作为语言的一种现象和手法,引起很多学科领域的关注。亚里士多德认为隐喻是一个词代替另一个词来表达同一意义的手段。在韩礼德之前,隐喻研究大都集中在词汇层面,而韩礼德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提出了语法隐喻,为隐喻研究打开新的视角。韩礼德指出词汇层面和语法层面都存在隐喻现象,语法隐喻系统也发展为包括“层次”和“元功能”两个方面,意味着语言的各个层次都存在语法隐喻现象。语言是一个由意义(表意)、措辞(词汇语法)和声音形象(语音/书写表征)三个层次构成的复杂符号系统。意义既可以通过词汇语法系统也可以由声音系统来体现。意义编码过程中发生在词汇语法层的变化是词汇语法隐喻,那么发生在音系层的变化和选择即是音系隐喻。韩礼德(1978)在分析孟加拉语中“反语言”的社会功能时首次提出了“音系隐喻”(Phonological Metaphor)这一概念,他将“反语言”视为标准语言的变体,而这一变体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构成隐喻表征的基础,其中音系隐喻是基于语义不变而音系变异的现象,这与他提出的语法隐喻理论的机制一致,即“相同的意义,不同的表达”。韩礼德提出的音系隐喻强调音系特征和音位特征的意义构建功能,认为音系隐喻由语言的韵律特征来体现,具体表现为语调(intonation)和节奏(rhythm),并将语调细分为调性(tonality)、调核(tonicity) 和声调(tone)。韩礼德认为音系隐喻具有人际功能。之后韦尔特曼(2003)以语法隐喻为基础对音系隐喻进行了深入研究,基于韵律学角度指出说话者对语言韵律特征进行的偏离常规的选择就是音系隐喻。
胡琴在其论文《音系隐喻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韩礼德关于音系隐喻的理论机制,提到根据韩礼德的功能语法理论,语义通过词汇语法在音系层面的变化而实现,换言之,音系层面的变化和变异可以实现意义,通过音系形式变化而表达意义,因此可视这一运作过程为音系隐喻潜势。由于功能语言学界对音系隐喻的研究有限,因此胡琴在其论文中尝试性地提出音系隐喻的概念,即音系隐喻指的是意义表达在音系层面的变化,是关于措词和意义的音系表征的变化。最后她还提到根据音系隐喻的认知基础,音系隐喻的隐喻效果源于象似性原则。
认知语言学角度对语音隐喻(Phonetic Metaphor)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Fonagy(1999)在其论文Why Iconicity中首次提出了“语音隐喻”,主要从语音的发音方式与其所表意义这一角度进行论述,他所说的语音隐喻实际上是指语音与其所指对象之间的相似性的问题。李弘在《语音隐喻初探》一文中则主张根据Lakoff等认知语言学家的观点解释语音隐喻。魏万德从唯实的角度对隐喻进行定义,认为隐喻可以被视为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从隐喻的实质看,隐喻直接表现为一定的语言修饰,但是却暗示着深层的心理行为和精神行为。从隐喻的过程看,它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手段和思维过程,表现为两事物之间的联系。人类的认知力就是植根于这种通过隐喻将两个事物联系起来的能力中。
本文所要研究的汉语流行语的语音隐喻不是从韩礼德的音系理论来研究语言的语调和节奏层面,而是从“意义表达在音系层面的变化”切入,基于隐喻的广义概念和对当下汉语流行语语音变异的归类分析,在词汇的语音层面找到隐喻理论的适用性。
二、系统功能语法隐喻理论的语音隐喻迁移
根据韩礼德,在隐喻中,“一个词用来指代某种东西,后者和另一个词通常所指的事物相像”,“隐喻是一种意义表达方式的变体”。根据这一定义,我们可以举成语“人山人海”的例子加以说明。“人山人海”这一成语形容“人很多”,而“人很多”是表达这一意义的“一致式”,“人山人海”则是“隐喻式”,隐喻原理在于用“山”和“海”这种庞大的形象来描述人多,而“人多”与“山”和“海”是两类不同的事物,但后者“山”和“海”与前者“人多”的相像之处在于都给人“大”、“多”的感觉,遂成隐喻机制。由此,该成语运用隐喻增强其形象性及扼要性。这是词汇层面的隐喻。基于定义中被指代词与指代词相像这一机理,我们可以对隐喻进行语音层面的迁移,对汉语流行语的发音与生成流行语的原有词汇做语音“象似性”的比较,由下而上地把对流行语产生现象的解读上升到隐喻理论的高度。
在语法隐喻中,韩礼德提到“如果说某个东西是隐喻的,这一定是在参照其他事物的前提下说的。通常,这是以一种单向关系来表征的。这样,针对一个词的隐喻意义,会有另一个相应的、非隐喻性的意义,这就是人们说的‘字面’意义。”(1985)如“人山人海”中“山”和“海”都是隐喻性的,而脱离成语,“山”和“海”都有各自相应的非隐喻性的意义,在客观世界中都有所指。这一理论也适用于流行语的语音层面,即用一个语音上具有象似性的词去代指另一个词或事物,产生语音层面的隐喻;而脱掉语音隐喻的外壳,该替代词自身也具有意义。
三、流行语的产生及语音隐喻具体体现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新的社会现象都会在语言上得到体现,因此,语言充当着社会变迁的镜子。现代汉语受外来语言及内在环境的影响,在发达的网络通讯环境里产生了浩繁的“新新语言”。基于交际需要,此类新新语言多为在原有词汇或原有字词组合的基础上产生的词汇变体,并被赋予新的意义。词汇变体的大量出现显示出语言的活泼多样性,然而这类流行语是非正规语言,仅适用于部分群体。虽有恶搞语言之嫌并遭人诟病,但其积极意义在于丰富了现代汉语,扩大了汉语的交际容量,显示出其具有时代特征的活力。
流行语的产生必然以社会现象为基础。其中随着近几年选秀节目蓬勃兴起,命名千奇百怪的“粉丝”团也进入大众视线。其中“粉丝”和“秀”就是这个领域中的“鼻祖”,继而随着2005年前后“超级女生”节目的上演,一系列粉丝名如“玉米”、“凉粉”等也应运而生,独特巧妙,极具口号性和排他性,体现出粉丝追崇某一选手的情结。此外,网络通讯工具对流行词语的产生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据调查截止2013年1月我国网民已逾5亿,网络语言的产生一方面是基于网络环境的非正规性,另一方面是基于网名的娱乐心态,如“鸭梨”、“神马”、“斑竹”等。而有一部分流行词语是来源于外来词的音译,如“粉丝”、“黑客”“猫”等。方言因素也是一些流行语的来源之一,如“童鞋”、“虾米”等。如上流行语的语音隐喻体现可以做如下分类:
1. 外来语音译词的语音隐喻
中外文化交流,大量外来词译入汉语,丰富了汉语的表现力,其中大量外来语通过音译进入汉语,如巴士(bus)、坦克(tank),吉他(guitar)等,但这些词与其外来词是一对一的指代关系,其翻译成的汉字没有字面意义,因此没有语音隐喻意义,而“粉丝”(fans)的翻译则不同。“粉丝”本身具有意义,由于“粉丝”与fans有语音上的象似性,所以成了“fans”的音译对等词,这种情况下,“粉丝”在特定场合下就不再是一种食物的名称,而是成为fans的替代词。其语音隐喻体现在,“粉丝”作为fans的语音隐喻,两者在发音层面象似,根据“隐喻是一种意义表达方式的变体”,fans翻译至汉语的语音象似词“粉丝”,并将其象似词赋予意义,即意义没有发生改变,但表达方式变了,同时保持语音上的象似性和关联性。而根据“针对一个词的隐喻意义,会有另一个相应的、非隐喻性的意义”,“粉丝”在不做fans的译语时,仍保有自身的意义。相同机理的译入词还有“秀”(show)、“猫”(Modem)、“烘焙机”(homepage)、“蕾丝边”(lesbian)等,即译入词与外来词保持语音上的象似性,而脱离隐喻层面,译入词自身也有意义。
2. 基于“粉丝”的粉丝名衍生词的语音隐喻
上文提到因选秀节目而衍生出的粉丝名,如“玉米”、“凉粉”、“洋葱”、“易拉罐”等。以“玉米”为例,“玉米”是指李宇春的粉丝,其命名原理是取李宇春名字中最具突显意义的“宇”,取fans的“一致式”译名“迷”,并各自转换成谐音字“玉”和“米”,构成一个具有意义的词“玉米”,因此“玉米”具有了语音隐喻意义,用来表示李宇春的歌迷,而“玉米”自身也具有非隐喻性的意义。同理,“凉粉”是张靓颖的粉丝,粉丝团命名时取了歌手名字中的“靓”及“粉丝”的“粉”,并取谐音构成具有意义的词“凉粉”。而“洋葱”是歌手杨宗纬的歌迷名字,该名称取字歌手姓名前两个字,构成具有意义的实物“洋葱”。“易拉罐”是歌手巩毅的粉丝名字,取歌手姓名中的“毅”字,将其转换为谐音字“易”,并补全词语,构成实物名称,向其象征单位“易拉罐”靠拢。以上衍生的粉丝名的语音隐喻机制在于,粉丝名与歌手姓名具有语音上的近似性或关联性,并且粉丝名自身作为实物词具有独立意义。
3. 同音异调异形词的语音隐喻
流行语中有一类语音隐喻词,用一种指称代指另一种指称,而这两个指称在语音上发音相同(或语调不同),并各自有意义,如“鸭梨”、“冻梨”、“杯具”、“洗具”、“餐具”、“大虾”、“斑竹”等,在网络环境下分别指代“压力”、“动力”、“悲剧”、“喜剧”、“惨剧”、“大侠”、“版主”。以上例子不难看出,语音隐喻词与其所指代的词在发音上相同(或语调不同),同时自身具有意义,但在语音隐喻中被用作新的意义。
4. 谐音词的语音隐喻
谐音词是指与原词发音大体相近的词,原词中的一个字或两个字的辅音或元音发生变化,比如变异词“神马”、“稀饭”、“童鞋”、“虾米”,分别指代原词“什么”、“喜欢”、“同学”、“什么”(“虾米”是来自闽南方言中的“什么”),前四个词为谐音隐喻词,除却隐喻意义,其自身也能构成意义。此外,要注意的是“神马”是“什么”的隐喻词,但词性不同,前者是名词,后者是疑问代词;而在“稀饭”与“喜欢”这对语音隐喻中,前者是名词,后者是动词。除却这一特点,这类词仍然符合隐喻在语音层面的机制。
四、结语
通过对汉语流行语的语音隐喻进行分类分析,发现流行语具有多种构成机制,这些词汇体现了网络信息时代网络文化和网络语言的多样性与活力,为人们提供了语言层面的娱乐载体,而其人际意义在于在网络环境中,这类“行话”使网民之间的交流变得更轻松,且有认同感,增加彼此的亲切性;同时流行语丰富了汉语的表现力,为原有词汇赋予新的意义,扩大了汉语的交际表达容量,也为汉语注入新的因素,增强语言表现力。虽然有人对这一语言趋势感到忧心忡忡,认为现代汉语面临着“恶化”的危险,但我们要看到,这类语言只是存在于特定语言环境之下及特定人群中,供娱乐消遣之用,属于非正式环境下的用语,并没有“入侵”到正式场合中。此外,追星一代及网民在“旧词新用”时,并没有考虑到这类流行语会有隐喻修辞的价值,这就印证了隐喻无处不在却不为人所意识到,因为它已内化成为语音的一部分,渗透到语义、语法和语音各层面。而任何语言现象都可以由下而上找到其在理论上的依据,这也就推动了语言学的发展和完善。最后,对语音隐喻的了解和掌握,还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开拓我们的创造性思维也有裨益。(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外文学院)
参考文献
[1]韩礼德. 2010. 功能语法导论[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李弘. 2005. 语音隐喻初探[J]. 四川:四川外国语学报(5).
[3]胡琴. 2009. 音系隐喻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D]. 西南大学.
[4]黄麟、段成. 2009. 歇后语中的语音隐喻功能分析[J]. 成都: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
[5]苗萌. 2011. 语音隐喻视角下的“粉丝名”命名模型[J].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6).
[6]魏万德、伊慧. 2006. 语音隐喻探析[J]. 长春:长春师范学院学报(3).
“卖萌”“灌水”“hold住”“××控”“给力”“吐槽”“正点”“惹火”“车震”“屌丝”等一系列光怪陆离、令人耳目一新的网络热词已经无可争辩地进入了我们的现实生活。从网络到电视,从报刊到媒体,甚至是主流的《人民日报》等,这些让中老年人瞠目结舌的前卫语言因子正从神奇的网络世界走向典雅的语言厅堂。惊讶之余,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网络词语来了,我们该怎么办?
语言被称为“思想的外衣”。斯大林在《论语言学的几个问题》中说“:完全没有语言的材料和完全没有语言的‘自然物质’的裸的思想是不存在的。”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词汇进入口语交流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还有些甚至被用到书面语中,被《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所使用。有人甚至预言计算机的更新换代将决定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由此可见,作为网络时代的重要派生物之一的网络词语一定不会仅仅徘徊在网络虚拟空间里,它会谋求更多、更大、更主流、更权威的交际话语权,从而进入到正统正规的话语层面。这样一个演变轨迹也是符合语言的发展规律的。关于这一点,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顾晓鸣敏锐地捕捉到,并对网络词汇的发展抱一种非常乐观的态度:“网络语言及其书写方式正深刻地影响着当前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它与新一代青年的语言紧密相连,将成为新世纪的语言方式。”[1]
自曹丕“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之论以来,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古今中外早已形成共识。字词在表达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造就了语言和文章的美感。鲁迅说:“作文和口语不能完全相同,讲话的时候,可以夹许多‘这个这个’‘那个那个’之类,其实并无意义。到写作时,为了时间、纸张的经济,意思的分明,就要分别删去的,所以文章一定应该比口语简洁,而且明了,有些不同,并非文章的坏处。”[2]词汇的发展演变也离不开推陈出新的进化规律,它的总趋势是数量日益扩大,内涵不断丰富。时下网络词汇多由替代、暗示、联想、形象等方法构成,符合网络媒介条件下进行特定交流沟通的需要。
二、网络词语冲击下的写作教学反思
高尔基曾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在网络交流和口语交际中网络词受到人们的普遍青睐,日常作文训练中,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把网络词写进文章。我们不得不思考:校园网络语到底要不要在作文中使用?
笔者对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延安大学、延安中学、延安实验中学等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涵盖普通本科、高职高专、高级中学、初级中学四个类别,合计发放问卷300份,调查男女人数基本满足1∶1的条件。
调查发现,对象中基本无人排斥网络。有88.7%的学生使用网络词语的目的性不明,完全出于从众心理。大中小学生网络词语使用最多的是论坛发贴和QQ聊天,其次是休闲时间的同学交流,最后才是课堂写作,其中使用最多的文体就是演讲稿,其次是课堂作文。
关于网络词语和传统词语哪个更有表现力,70.6%的学生认为网络词语更有表现力,因为它新鲜,吸引眼球;10.1%的学生认为差不多,关键于在读者的爱好兴趣;19.3%的学生认为还是传统词语更有表现力,因为网络词生僻怪异,会有理解障碍。
有些网络词丢弃了语言的特征与本质,这种现象我们应当摒弃,因为这不仅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退步,同时也与在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层次、年龄阶段甚至责任、身份格格不入。
但是,网络词语是适应信息网络社会的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具有鲜明的社会时代特征,我们要拥有一种前瞻思维和超前意识,站在社会时代的前沿高度,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用一分为二的标准来看待,充分尊重网络词存在的合理性。陈村说:“如果一个小学生写的作文中使用的一些网语同学们都看得懂,而只有老师看不懂,那大家都知道问题出在了谁的身上。”[3]教育需要因势利导,教师更要紧跟时代步伐,密切关注基于时代、社会发展过程中语言文化现象的变迁。毕竟,语言的存在与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受到社会环境的有力制约,同时,语言本身也会自我完善。因此,在适当情景下,要鼓励学生使用个别的符合时代特点、具有鲜明生活气息、反映学生内心需求的语言,增强文章的时代感和吸引力。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就是关于语言、文字、文学的学科,归根到底,语文课应该是语言教学,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教学的核心。叶圣陶早就说过:“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网络词语在日常写作过程中会起什么样的作用,应针对网络流行语的不同类型和写作文体而异。
三、网络词语情境下的课堂写作
“逆袭”“吐槽”“晒”“逆天”等一大批令人耳目一新的网络词语已经频繁地出现在网络媒体上,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可了这些新事物,在口语交流中使用它,无形中为网络词语搭建了一个向大众语言过渡的宽阔平台。青少年是当之无愧的网络词语使用主力军,他们对网络词语的应用,已经从最初的网络交流、口语交际推进到了实质性的写作应用阶段。就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抒情散文等几种学生常用文体来看,不同文体在使用网络流行语方面所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以议论文为例,议论文的写作,“以理服人”是终极目的,语言使用的基本要求是准确、鲜明、有力、逻辑性强。我们历来鼓励学生为了证明论点要尽可能地列举大量、充足的事例作为论据,并且越贴近现实、越新鲜、越全面越好。议论文具有鲜明的态度与倾向性,容纳同意、认可、支持、反对、批判等多种评价功能,可以说现实关注程度最强。学生在写作时如果能恰到好处地使用一些由热点新闻或大事催生出来的网络流行语,必然能够增强文章的现实性,论证的严密性、有力性,表达的幽默、恢谐感,也就更能说服、打动读者,达到一种平常词语无法实现的效果。
在普通记叙文、抒情散文的写作中,我们要求达到“以事感人”的写作目的,学生往往要通过对一件事情的回忆与讲述或一个物品的观察与感悟来表达对社会、人生、人物的思考与认识,语言要求典雅、规范,情感要求深沉、真挚,但是,网络词汇与流行语往往具有一种玩世不恭的调侃情态,一旦我们使用这些词语,可能会削弱思想情感的深沉真挚,不利于文章深化主旨、提高思想境界水平。
亲情、爱情是文学里的永远的创作主题,千百年来传颂不衰。情感之真切,触角之细腻,语言之朴实,最能动人心扉,催人泪下。受此影响,在写一些歌颂父爱、母爱,铭记师恩、品味友情的文章里,我们往往倾向于使用一些典雅、正式的书面用语,较多采用判断句、感叹句等句式,来增强感情的沉挚性,提升感染力。而如果过多地使用诸如“同鞋”“悲摧”“哇噻”“正点”“惹火”等网络词语,无疑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文章的感情基调,淡化了真情实感,掩盖了伦理礼仪,达不到应有的表达效果。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高名凯说:“无疑地,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新事物的产生或作为社会现象之一的人的思维活动所形成的概念的产生要求作为交际工具、思维工具的语言有所改变,有所发展。”[4]写作的本质就是记录自己日常的所见、所闻和所悟,如今网络已渗透进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用语自然也逐渐深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不仅在学生平时的对话中能常常听到网络用语,在学生平时的作文中也能觅到网络用语的身影。对于网络词的发展不能依靠简单的行政干预和制度约束,绝对不能离开社会文化生活背景。文字的本质就是符号,是人类作为高级群居动物出于交流沟通的需要,经长时间的积累而形成的一系列的符号。上古时期人们“结绳记事”,最原始的符号依然能起到沟通信息、交流情况的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进化程度的提高,渐渐有了更进步、更科学的符号来代替,这都是社会与人类选择的结果。优胜劣汰,不断进化,世间万物产生后最终都要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网络词也不例外。
网络词语世界尽管眼花缭乱,但要明确的是,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是深刻文化内涵的承载。作文是大众书面语表达形式,应该遵循主流书面语体的交际规范。网络语言作为网络虚拟空间互动交际的产物,适应范围应经过社会文化的检验和洗礼。青少年在作文中要清醒地“拿来”,不能全盘接收,也不能全部否定,对网络词区分使用,适当抵制。尤其要注意性质、数量,充分考虑词语的产生背景,坚决杜绝低俗网络语言的侵蚀。网络流行语虽然以一种清新的姿态出现在口语表达中,丰富了民族语言的表现力,但能否正式进入书面语还需经过一个复杂的过程。
参考文献
[1][3]王旭,李香平.网络流行语的今天与明天[J].中国青年研究,2001(07).
【关键词】网络用语 传播 价值
一、网络用语概述
网络用语,顾名思义就是在网络上使用的语言。俞香顺认为,广义的网络语言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计算机编程语言,第二类是网络术语,第三类是网民在聊天室、讨论版中所采用的语言,狭义的网络语言指第三类。①本文在此定义基础上,对狭义概念的网络用语进行探讨。
网络用语是网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形成和产生有其必然性。首先,互联网是一个庞大的虚拟空间,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和交互性,网民可以自由创新并相互传播,这就为网络用语产生并迅速传播提供了必要条件。其次,根据CNNIC历年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青年受众是现代网民的主要群体。他们是在网络的发展中成长起来的一代,思维活跃,极具个性。网络对于他们而言,是堪比现实世界的虚拟空间。然而现实中的交流方式并不能满足青年网民对于网络交流个性化、娱乐性的需求。网络用语应运而生,极大满足了他们的这种需求和愿望。
近几年,网络用语一直处于加速发展时期。现如今,网络仍在不断发展,网民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可以预见,作为网络交流时尚表达的语言符号,网络用语仍将大量出现,其形式也会越来越多样化,这个大家庭一定会越来越繁荣。
二、网络用语的传播学特征
网络用语作为一种语言符号,经历多年的发展,已显现出了明显的特征。以下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加以剖析。
1、从传播内容来看,网络用语具有语意传达的丰富性和自身传播的高效性
网络用语简洁生动,力求通过最少的言辞来表达丰富的含义;它还形象幽默,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娱乐或批判心理,受到了广大网民,尤其是青年网民的喜爱。例如,“囧”因其酷似人脸表情在互联网上受到网民的喜爱,进而被赋予“郁闷、无奈、尴尬”等多重含义。21世纪,网络步入web2.0时代,各大社交网络、贴吧、微博等交互平台不断崛起,为网民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得益于此,网络用语在互联网上迅速扩散传播。以“打酱油”为例,一位被采访者的一句“我只是出来打酱油的”,被大量网民借用,广泛用于各个网络交流平台,导致“打酱油”一词迅速红遍网络,成为了2008年最流行的网络用语之一。其传播的高效性可见一斑。
2、从传播受众来看,网络用语具有符号识别和语义认知的高度统一性
由于网民们的约定俗成以及同类聚集的特性,使得他们在网络用语的使用上具有选择性。换句话说,只有在特定的场合才会使用特定的网络用语。例如,“BT”是一种P2P(点对点)共享软件Bit Torrent的缩写,又有“变态”和“扁他”等含义。但是在网络交流中,在谈论网络下载时提及的“BT下载”就只是指点对点下载,闲聊中的“他是个BT”的意思就是他是个变态,就如汉字中的多音字一样,并不会引起歧义,这也正是其能被广泛应用和传播的关键所在。
3、从传播速度来看,网络用语具有数量增长和更新换代的快速性
首先,庞大的网民数量和青年群体勇于创新、标新立异的个性为网络用语的增长提供了源头活水。其次,众多即时通讯软件、SNS社交网络、论坛、贴吧、博客以及微博的迅猛发展为网络用语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现今的网络用语大多依托社会事件,伴随新闻话题传播。②由于新闻具有时效性,大量事件也逐渐被人们遗忘,与之相应的网络用语也会逐渐隐退,导致更新换代。而网络传播的快速性决定了网络用语的增长和更新换代日新月异,令人目不暇接。
三、网络用语的传播学价值
网络用语的发展,不仅丰富了语言文字符号,还活跃了网民间的交流,更有助于新闻事件的传播。以下从三个方面具体探讨其传播学价值:
1、网络用语是传播者对传播内容的有效编码,它对复杂信息进行浓缩概括,提高了传播效率。③
网络用语从内容形式上看基本都具有简化这一共同特性。不管是谐音、象形等形式的网络用语对原有词汇的替代,还是事件依托型网络用语对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的概括,都体现出对源事物的简化。这就如同计算机上的文件打包一样,虽然传递的形式是经过简化的,但是自传播者到受众所表达的信息却丝毫无损。编码和解码过程分别在传播者和受众脑中完成,极大的提升了传播效率。
2、网络用语不仅加速了新闻事件的传播速度,还延长了新闻事件的时效。④
一个复杂的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或被浓缩概括、或被简化抽离成一句简短的语句甚至词语,使其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大降低,从而有利于其快速而广泛的传播。若是事件本身,由于其包含信息量较大,能满足其容量的传播载体就有限(比如一条微博的内容限定在140字以内);根据对上海大学生上网目的的调查发现,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娱乐和交友,⑤所以对于复杂的事件,大部分人并无兴趣去详细了解。而事件依托型网络用语的出现,不仅突破了传播载体容量的限制,还能满足受众的探索心理,促使其对网络用语背后隐藏的事件进行深入了解。并且,网络用语具有延伸性,它可以将其表达的含义扩展成一种现象,使其传播经久不衰。“我反正信了”不仅代表了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这一事件,还是不负责任这一现象的代名词,它被网民大量使用,使得动车事故风波久久未能平息。
3、网络用语的发展促进了新老媒体的交流融合
传统媒体的新闻采集能力有限,报道制作流程复杂,并且传播权利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虽然网络媒体的可信度和权威性逊于传统媒体,但却是很多事件的新闻源,⑥很多传统媒体在新闻事件的报道中也经常使用网络用语。两者优劣互补,共同促进传播事业的发展。
任何事物都应一分为二来看待,网络用语的正面价值值得肯定,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在网络虚拟环境中,爆炸式增长的信息使得人们在接收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辨明真伪,因此难以认清事件的本质,从而导致人云亦云。随着传播人数的增多,影响力扩大,最终形成沉默的螺旋,极有可能导致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发生。这无疑会对网络的和谐发展甚至人民的生活安定造成严重破坏。为此,教育部专门设立了“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网络媒体分中心”,对网络语言进行监管和引导。⑦但最根本的,还是要网民注重提升自身素质,能够严谨负责的发表和传播言论。
结语
网络用语的兴起,并不完全只是因为人们的消遣娱乐,其影响可以将其视为一种新型的网络文化,它可以比日常用语和书面语言更灵活有效、更直接便捷的表达感情、传递情绪。无论哪一种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糟粕,但是经过历史的沉淀和人类的传承,留传下来的必定是其精华。笔者认为,应辩证地的看待网络用语,既顺应潮流,又因势利导,使其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批准号:10YJA790223),华东理工大学文科培育基金研究项目(批准号:wz1022002)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①俞香顺:《传媒·语言·社会》[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17
②林筠涵,《从网民心理看网络用语的分类与认知心理机制》[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③徐瑞,《文化传播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传播学硕士论文,2010
④⑥李卉,《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学价值》[J].《青年记者》,2009(24)
⑤杨明刚、陈韵超、顾明毅,《大学生网络流行语使用行为的调查与分析——以上海部分高校为例》[J].《中国广告》,2011(12)
⑦俞秋萍,《网络流行语及其广告传播价值研究》[D].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传播学硕士论文,2010
美国控制论专家扎德由于受到模糊语言的影响,在1965年创立了模糊集合论,之后该理论进入语言学。语言学家在运用模糊集合论的基础上创作了模糊语言学这一新兴学科。十多年后模糊语言学在中国启程,倡导者是伍铁平在《外国语》上发表的论文“模糊语言初探”,这可以看做国内最早的关于模糊语言理论的论文,意味着中国模糊语言学的诞生;五十多年来,模糊语言学在我国建立系统的体系,成为为社会服务的实践类学科。
一、模糊语言学在网络环境中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发展,网络虚拟环境在社会中的地位会越来越重要,而模糊语言学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也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网络环境中模糊语言学的运用随处可见。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
(一)本文由收集整理网络流行语中模糊语言学的应用
语言从古到今都发生着变化,语音、语法方面变化小,语义方面变化大;基本的常用词变化小;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满足人们的社会需求,及时反馈社会需要,有时为了交流的目的会创造一些新的词语,比如:“给力”、“坑爹”、“屌丝”、“江南style”引起的“各种style”现象等等,这些词语在网络上很是流行。由于模糊语言学的存在,我们本身对于语言的中心范围是确定的,但是到底外延是什么?这样的语言适用于什么样的语境?上限是什么?我们并没有规定。这样网络流行语的适用范围无形中就增大了,如:前几年“给力”的使用,让我们语言的焦点停留在网络流行词的使用上,之后的网络热词“坑爹”“屌丝”等词,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甚至有的新闻报告中多次出现该词语,到底内涵是什么,没有明确的解释,这就使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义不一。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江南style”现象,这是对韩国“鸟叔”歌曲的前部分的中文意译和后部分的直接引用。目前在全世界风靡,其中各国都有个各国的“江南style”,事实上这正是语言模糊性在全球范围的影响。
(二)聊天工具中模糊语言学的应用
网络作为一种虚拟的社会环境,实际上为人们的交流交际提供了平台。其中最为突出的聊天工具算是“腾讯qq”、“移动飞信”“人人”,当然在特定的“qq”、“飞信”“人人”的聊天环境中,“q友”“飞友”“人人童鞋”们也创造了许多缩写的新词汇,突出表现在数字上,如:“555”代表“呜呜”、“8”代表“再见”、“86”代表“再见喽”、“2”代表“傻”等等,不一而足。数字本来没有文字意义,只是单纯的理性代表,但是在虚拟网络环境中,他们被赋予了丰富的含义。正因为这些数字在使用最初,没有含义的限制,本身存在这模糊性,因而在使用中人们为我所用的,是这些数字在特定语境中拥有了特殊意义。这里面我们需要注意“2”现象,“2”不仅在虚拟环境中,就是在现实生活中使用很广泛,是个平民化的词。可以称别人也可称自己,带有自嘲意味。
当然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在上面两点我们就虚拟环境提出模糊语言范畴的常见现象。接下来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模糊语言学的应用。
二、模糊语言学在认知范畴中的应用
不管是哲学还是心理,言语模糊始终存在。正如伍铁平教授所说的,从某种程度上看,“没有模糊词语,就没有人类的自然语言”,他甚至还指出“某些词的模糊性、不精确性的用法所占的比重恐怕远远超过其精确的用法”。这些说法事实上说明,在现实社会条件下,模糊性在社会中的作用比精确性更重要。
(一)在人工智能研究的意义
新的历史时期,计算机的应用会越来越突出,人工智能的意义在时展的过程中意义重大。模糊语言的主要原因是所表示事物的模糊性,也就是说,客观事物本身是模糊的,那我们在描述客观事物时,所使用的语言就具有模糊性。我们现在的计算机在文字识别方面比不上人脑,它只能识别系统自带的语言形式,如果计算机编程过程中出现了歧义字句,计算机自身无法识别。人工智能的发展才刚刚开始,需要借助人脑识别模糊语言的跨越性思维来进行判断,到底人脑在识别模糊性语言过程中有什么奥秘,需要我们的进一步研究。
(二)在文学作品欣赏中的模糊语言分析
语言是文学的基础,没有语言的文学不是真正的文学。正因为语言本身的模糊性,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中,会有个人体会。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读者自身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不同,因而在欣赏作品时容易将个人思维运用到作品中,每一个人的生活不同,读作品的感悟不同,容易产生模糊性,这种模糊给想象的精确带来可能性。当前社会全球化趋势,使得文学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进入各个国家,我们在学习外国名著时,注意体会模糊语言。从审美角度看,正是语言模糊的存在,我们在分析一部作品时,不同的受众对于作品认知的角度不一,正如一株植物,在植物学家、文学家、科学家和经济学家的眼中折射的内容不一,好像这株植物本身就是多面体一样,在不同的平面满足接受者的要求。
【关键词】传播学;网络语言;视角
网络语言是在不断地使用过程中为了适应互联网媒介而在传播实践中不断改变形成的一种新语言,表现出与很多传统语言不一样的特点。针对网络语言开展系统的研究,不仅能够全面理清网络语言传播中存在的传播规律,更深入的把握网络语言的特点,从而更好的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网络语言,还能对网络语言的使用进行有效规范。与此同时开展针对网络语言的研究能够拓展中国传统语言的范畴,引入更加新鲜、有特色语言内容,加上网络语言与传播学、社会学等学科都有着纵横交错的关系,极大地开拓了语言研究的范围。语言是时代的忠实记录者,研究网络语言还能够更好的了解中国社会的极端性发展,从中开展网络民情监测。
一、网络语言的定义
网络语言是在互联网的特殊媒介环境中产生的全新的语言形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接触最为频繁的媒介工作,而依托网络技术出现的网络传播具有速度快、信息海量、互动便捷等特点,在这种传播方式的需求催化下,才有了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是传统语言在互联网环境中产生的语言变异,不仅在汉语,英语、日语、法语等外语中也存在网络语言。随着网络语言的不断发展,学术界也对其开展了不同层次的研究工作。事实上网络语言在作用上与传统语言一般无二,都是用于交流的工具,区别在于网络语言主要应用于网络空间的交流,而传统语言则更常应用于日常生活。因此可以认为网络语言是传统语言为了适应网络文化的存在而发生在网络媒介中的语言变体,这种变体更好的适应了网络传播方式的需求,在网络语言中除了正常的语言外,还包括各种类型的图片以及字母、数字等。一般来说我们讨论的网络语言是发生在各种网络平台交流中的语言。
二、传播学视角下的网络语言
(一)网络语言传播主体特征分析
传播者在传播学中亦作为信源,是整个传播活动的源头,一般来说,传播者分为个人与群体两种。网络语言的使用者主要都是网络的使用者,他们不仅是信息的传播者,同时又是信息的受众。根据中国网络使用调查相关数据可以看出,学生群体是我国网络语言的主要使用者。因此年轻化是我国网络语言传播主体的主要特征。正是因为网民的年轻化,网民才能够不断进行创新,出现新的网络语言;正是因为网民的年轻化,网络语言才会表现出不规范、随意性的特点;同样也因为网民的年轻化,网民社会阅历不够,对事物的认识片面,容易出现偏激化,形成网络世界的语言暴力。
网络语言的传播可以分为个体传播与群体传播两种:一般来说个体传播是网络语言产生的主要渠道,在网民不断进行传播的过程中,网络语言才表现出生命力; 群体传播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不仅给网民产生对自身群体省份的认同感,还在传播过程中形成网络亚文化。
(二)网络语言的传播媒介分析
根据麦克卢汉的观点,媒介即讯息,由此可见,媒介的产生与发展对社会起着重要的影响。
1、网络媒介的特性
网络媒介具有海量的信息内容,成千上万的信息随时都能够被搜索并进行下载,任何网络语言只要曾经被创造出来过,就会一直保存在网络空间中,不会消亡,从信息的丰富性来看,没有哪种传统媒体能够与之媲美。;网络媒介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具有及好的时效性,只要拥有一个能够与互联网进行连接的设备,就能够借助各种媒介平成信息的,正因为如此,现在很多突发事件第一时间都是在网络上完成的;网络媒介具有极为便捷的互动性,在网络信息进行后,传播者与受众能够及时进行一对一互动交流,传播者能蜃羁焖俚拇邮苤诙嘶竦眯畔⒎蠢。也正是在双向交流中信息得到流动。同时网民还能接入到信息传播过程中去,接收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后通过转发分享等方式完成在受众之间的再传播过程,因此很多接地气、能引起网民共鸣的网络语言总是能够在网民的大量转发过程中形成网络热词。
2、媒介融合下的网络语言
根据媒介的演变历史来看,每一种新媒介都是与旧有的媒介共同肩负信息的传播功能的,所谓的传播史实际上就是多种媒介不断叠加的历史进程。网络媒介出现后,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其他传统媒体的功能,更具有传播优势,但是也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媒介。研究近些年流行的网络语言,我们可以发现,很多热门网络词的出现其实是多种媒介共同发力的作用。比如“你幸福吗?我不姓福,我姓曾”之所以能成为2012年的网络流行语,就是在电视与网络共同作用的结果。进入信息社会后,网络正一点一点的影响我们的生活,传统媒体都在积极与网络媒体进行融合发展。
(三)网络语言的内容分析
在传播学中,对媒介内容进行研究能够了解具体时期具体地域中人群的价值理念与意志信仰。与传统媒介不同,网络语言在进行传播过程中所承载的内容主要是来自草根阶层的意志,表达的是网络中的草根阶层自我的意见与观点,更大程度上承载的是一种更加自由、更具有个性化的草根文化,充分体现了百姓情感的真实表达。
(四)网络语言的传播影响
1、网络语言传播效果产生的复杂性
从传播学角度来看,传播效果可以细分为认知层面、心理与态度层面以及行动层面三种,只要有传播,就必然会带来相应的传播效果。网络语言作为社会方言在网络中进行传播,无论是从社会文化还是人们的认知上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更多的表现为长期的效果。由于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网络中出现越来越多的自媒体平台,传播中传播者与受众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互联网的隐蔽性以及去中心化特性,网络上的信息趋向于随意,没有依据的信息也能得到,这使得各种信息充斥网络却很难进行分辨;在信息传播中人们的的实际生活环境与媒介中形成的虚拟态环境出现重叠。正是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网络语言的传播效果才会越来越复杂。
2、 W络语言传播中把关人地位削弱
根据卢因的理论观点,群体传播中还存在把关人,对传播的信息内容进行筛选,只有符合把关人的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进行传播,这是他的“把关人”理论。而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信息传播是在多信源、更开放的平台上进行的,每个网民都是传播者,网络成为一个海量信息分享的平台,在这里信息的传播者与受众并没有明确的定位,把关人的角色越来越边缘化,特权不断被削弱。
(五)网络语言传播产生的影响
1、 网络语言影响人们认知方式
网络中文字的使用越来越便捷,这从更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固有的逻辑思考方式,人们接触信息资讯的方式呈现碎片化发展,越来越倾向于浅阅读形式的认知模式,不仅在进行网络聊天与讨论时表达意见观点更加随意化,并且都是片段式内容,极具有跳跃性,同时在浏览网络信息时,往往一个文本中可能存有各种链接,只需要轻轻一点就能实现文本之间的自由切换,原有的线性阅读方式被打断,人们越来越没有耐心进行长时间的阅读,浅阅读成为一种时尚,但是却使得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越来越片面化。
2、网络语言影响人们生活和文化语言
在某种程度来说,网络语言也算一种方言,是在互联网特殊语境下汉语发生的变异。信息化时代,各种类型的思想文化都汇集在网络上,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网络语言的不断变化过程,实际上也是中国社会文化变化的一个缩影。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侧面感受中国文化的切入点,因为网络语言具有极其鲜明的时代特质,无论是人们的价值理念还是社会风貌等都能在网络语言中感受到。而在网络语言的不断传播中,它已经从网络渗入到人们现实生活,人们日常生活交际语言中已经出现网络语言的身影,比如886、巨好看等。我们需要看到,网络语言作为现实语言的变体进入人们现实生活,肯定会出现各种不成熟的问题,对传统语言使用规范来说是一种无形的挑战。
3、网络语言折射出话语权变迁
网络语言是网络中最常使用的交流工具,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在网络中给予每个网民平等的话语权,而借助网络的匿名性特点,网民能够在隐藏身份的情况下更直观的去表达自身的意见与观点,无论是草根还是社会经营,都有同样的机会去表达,弱势群体也能够获得话语权。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网络语言的广泛传播是对传统精英统治的突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过于宽松的网络环境中,网民为了发泄自我情绪,容易产生过激行为,极端的攻击他人,出现网络语言暴力现象。
网络语言的传播以及产生的效果都经过了一个复杂的传播过程,无论是从社会层面还是从对受众的认知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与传统语言产生的语言环境相比,网络语言产生与互联网,语言环境更加宽松,赋予传统文化以全新的生命,很多经典的网络语言都是在传统语言的基础上进行变动产生的,不仅对现实生活进行直观的反映,还是现代文化的一种重要语言载体。但是我们也需要看到,正是由于互联网的宽松性,网络是各种不同思想观点进行碰撞的场所,也很容易产生很多不文明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李蔚然 . 网络语言交际对语言交际原则的运用和偏离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 (2).54.
[2] 吕明臣.李伟大.曹佳.刘海洋.网络语言研究.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21.
[3]王炎龙.网络语言的传播与控制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31.
[4] 王炎龙.网络语言的传播与控制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118.
[5] 罗英侠.论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化的影响.安徽文学.2007. (1).
我国法制新闻叙事模式
论公共修辞学的理论建设
论修辞学研究的全球化趋势
台湾新诗的反讽技巧表现
论中国判词语体的产生与演变
英汉修辞兼类现象的认知分析
流行语演进路径中的阻尼退化现象
法律法规语言应成为语言规范的示范
使因悬疑标题的语义与语篇功能研究
辞传播:传播效果研究的重要课题
庭审语篇的态度研究——修辞视角
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篇发生学的研究
国际汉语教材编写与国家形象修辞策略
电视谈话节目话语控制的修辞策略
继往开来,同心同德,繁荣全球修辞学
互动构式语法的基本理念及其研究路径
论“标题党”现象中的新媒体修辞伦理
基于厦门地区社会新闻报道的个案研究
论当代中国电影韩国语译名的翻译品质
方言在马来西亚华文小说中的表达效果
论比喻修辞在对外汉语看图写作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修辞教学系列课程的实践性研究
小说语文体式中的议论性修辞文本论析
网络语言无关谐音现象的构造原则和理解机制
断言类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与认知特征
系统中的对立——谈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方新修辞理论在中国英语篇章教学中的应用
加强全球修辞传播研究共同促进人类文化发展
转述的忠实类型及建构性和顺应性转述研究
兼论传介方式对不同语体示情手段的制约作用
从语法到修辞——马若瑟《汉语札记》评析
“比喻”这个词: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多角度考察
从关联视角看庭审互动中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
从现代语言学经典论著看语言学论文的写作与发表
消极修辞的研究——《消极修辞有开拓的空间》读后
从道教的性别隐喻看道教的女性观及其当代价值
从《生死疲劳》看莫言的魔幻语言风格与摹绘修辞
从立法语言的连词“或者”看我国法律文本的可读性
“爱X不X”类紧缩构式群的承继系统及其语用动因
语篇意义结构的稳定性——互文式阅读的语篇视角分析
汉语方言中描摹性动词重叠的修辞学考察——以“VV的”为例
修辞视角下汉语二语者回指使用考察——以英语母语者为例
音像、音势、音型:汉语音韵要素的象似性及聚合类词族
语篇·主体·精神分析——话语分析的精神分析方法浅论
国际化视野下应用语言学学科建设与发展高峰论坛综述
学雷锋活动中的修辞——基于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策略研究
意外范畴:关于感叹、疑问、否定之间的语用迁移的研究
1.社会语言学四十年
2.认知社会语言学视域下的认知参照点与概念整合理论研究
3.语料库与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
4.认知社会语言学
5.社会语言学的历史与现状
6.社会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跨学科视野下的对比研究
7.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及其对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探索
8.中国社会语言学的新发展
9.商务语言研究的社会语言学视角与方法
10.《世界英语变体:认知社会语言学研究》述评
11.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社会语言学渊源
12.语言、认知与文化交融下的认知社会语言学新探索
13.探索全球化的社会语言学:中国情境的“移动性”
14.社会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15.从社会语言学视角看英语教学
16.天津商店命名的社会语言学考察和研究
17.OK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18.社会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流变
19.试论拉波夫的社会语言学观及其方法论
20.社会语言学研究:作为知识增长点的“整合”
21.用认知语言学理论解释英语研究型教学范式
22.翻译的社会语言学观
23.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中国英语研究
24.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中国英语研究
25.语体变异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26.QQ名的社会语言学探析
27.本溪地名的社会语言学考察
28.社会语言学与中国的外语教学
29.语境研究:从社会语言学到批评话语分析
30.社会语言学的整合发展趋势
31.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研究AIDMA广告理论
32.湖南益阳方言新老派差异的社会语言学调查
33.初中英语教材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34.社会语言学视角的俄语外来词研究
35.长春市地名的社会语言学考察
36.社会语言学研究——反思与展望
37.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语法化研究
38.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身份研究
39.关于社会语言学的学科定位问题
40.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网络交际语言的特点
41.中国社会语言学在发展中的问题
42.《社会语言学与语料库语言学》简评
43.2009年汉语新词新语社会语言学探析
44.论社会语言学视野下的网络语言
45.西方政治语篇研究中的社会语言学视角
46.中西网名社会语言学对比分析
47.社会语言学基本理论问题审视
48.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下的英语词汇教学研究
49.“X去哪儿了”的认知社会语言学解读
50.社会语言学视阈下的“甄嬛体”解读
51.美英社会语言学研究述评
52.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中英文谚语中的性别歧视
53.计算机中介交流的社会语言学思考
54.最近十年的中国社会语言学
55.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语言学——“九五”回顾和“十五”展望
56.社会语言学与外语教学
57.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考察征婚广告的性别用语差异
58.社会语言学简述
59.社会语言学与色彩语码研究
60.从社会语言学变异理论研究新引语导入语be like
61.社会语言学概述
62.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中国英语变体研究
63.关于培养社会语言学专业人才的几点思考
64.北京话话语标记“这个”、“那个”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65.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微博语言特征
66.认知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认知社会语言学的进展》评介
67.认知社会语言学的界定、取向与外延
68.中国社会语言学研究的现状与前瞻
69.商务社会语言学的学科建构
70.社会语言学说略
71.从认知语言学语篇观看汉英翻译补偿
72.社会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及其研究趋向
73.音位变异与社会意义的建构:认知社会语言学的视角
74.社会语言学研究综述
75.社会语言学与认知社会语言学之差异述评
76.社会语言学及其应用
77.社会语言学理论整合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78.广告中的性别身份建构——系统功能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视角
79.社会语言学视角的翻译研究评述
80.从社会语言学视角解析2009年流行语
81.社会语言学视角中的网络语言
82.甘柏兹教授谈社会语言学
83.营口地名的社会语言学考察
84.中国社会语言学发展的若干特点
85.论社会语言学与外语教学的结合
86.社会语言学中的日常生活语言暴力倾向研究
87.鞍山地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88.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网络语言
89.社会语言学理论综观及哲学思考
90.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语码转换
91.微博名的社会语言学探析
92.当代语言学的波形发展主题一:语言、符号与社会
93.中国社会语言学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94.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广告语言分析
95.互动社会语言学综述
96.朝阳市地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97.金华方言与普通话语码转换之社会语言学分析
98.社会语言学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