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英文教学论文范文

英文教学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英文教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英文教学论文

第1篇:英文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英文歌曲运用

1.前言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积极认识事物、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倾向。学生一旦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乐于接受,变“苦学”为“乐学”,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众所周知,外语教学的主体应是学生,所有的教学活动应围绕学生展开。但长期以来,传统的英语教学一直都是采用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使用这种缺乏趣味性和主动性的课堂教学模式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学生学得被动,渐渐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课堂气氛变得沉闷,教学效果差。

目前许多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很费功夫并且很乏味,成效比较低。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首先,一些学生忽略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失去了学习英语的热情。其次,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学习方法欠佳,长久一直没有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逐渐失去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另一点很重要的因素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不够,甚至有的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把教学内容“灌”给学生。要想改变这一情况就要采取有效的办法。而有效的办法就是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和体会主动地学习。只有这样才会改变局面,提高教学质量。凡是能激发学生喜爱英语学习的方法,便是教英语的好方法。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适当地运用英文歌曲,不但能够使学生通过听和唱来学习英语,而且有助于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积极性,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英语教学中运用英文歌曲的理论依据

2.1运用英文歌曲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

2.1.1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学生的心理特征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抽象思维依靠形象思维支持。相对于枯燥的记忆、背诵而言,学生更喜欢直观形象的语言。通过教唱英文歌曲的教学手段,将语言与情景结合,将音乐引入英语课堂教学,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对英语学习产生较大的学习兴趣。

2.1.2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获得知识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将英文歌曲引入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正符合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这一认识规律。英文歌曲把语言知识融于有趣的歌词中,将知识与趣味、抽象与形象结合起来,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感性知识和形象材料,为学生搭起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变的桥梁,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在听歌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巩固。如在圣诞节来临之前,教师可选择一些与圣诞有关的歌曲如“WeWishaMerryChristmas”。在学习歌曲之前教师应向学生介绍一些西方的传统节日,重点介绍关于圣诞节的知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旋律中学习掌握一些英美文化知识。

2.2运用英文歌曲符合心理学原理和生理学原理。

2.2.1符合生理学原理。神经生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右半球主管形象思维,是音乐感情的脑。听歌曲不仅可以陶冶情操,刺激大脑,激活右脑,引起高度兴奋,给学生带来学习的,还可以激活主管语言的左脑,使其兴奋。这样左右脑交替兴奋,不仅能够使思维与语言引起共振,使口语通畅、自然,而且可以挖掘潜力。

2.2.2符合认知心理学原理。认知心理学主张让学生在有意的情景中操练英语。生记硬背是不可取的,听唱英文歌曲就为学生建立起了无意识的心理倾向,调动其高度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发挥其潜在的能量,这就为学生轻轻松松地接受知识奠定了基础。

3.英文歌曲的具体运用

3.1利用英文歌曲进行语音训练。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选用一些英文歌曲对学生进行语音训练。如可以利用歌曲等单词帮助学生纠正和训练双元音、长元音等的发音。还可以利用一些节奏欢快、朗朗上口的儿歌民谣来纠正发音。另外连续、弱读等现象在英语歌曲中也大量存在,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听唱,习得自然的英语语感。

3.2利用英文歌曲进行听力训练。

学生在长时间的听力训练过程中,精神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如不进行调节,教学效果就不会尽如人意。由于歌曲具有较好的精神调节的作用,所以教师如能适时播放一些优美的歌曲,学生的精神和情绪都能得到放松。当然听歌并不是单纯地放歌给学生听。另外,如果学生不了解背景知识,不理解歌词的内涵,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听歌之前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背景知识;可以将歌词编成填空练习,让学生填空;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自主决定哪些词空出,一般是主语、谓语和宾语,学生听完做完之后再核对;也可以再次放音让学生进行自我校对,最后老师讲解给出正确答案。

3.3利用英文歌曲进行语法训练。

在语法教学中,如果英文歌曲运用适当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以“IfYouAreHappy”为例,这首歌曲可以进行真实条件句练习。这首歌中这种句子反复出现多次。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训练能够得到他们所喜爱的英文歌曲的歌词,满足他们学有所用的要求,切身体会感受学习的成就感,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听英文歌曲记录歌词的习惯,使英语学习和爱好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3.4利用英文歌曲进行翻译训练。

英文歌曲形似诗歌,翻译起来看似简单,但要译好则不易。把枯燥的翻译与诗歌结合起来,翻译知识的讲解会更生动、直观、实用。教师可以让学生翻译,然后进行分析比较,让学生理解直译与意译之间的区别。诸如此类的练习多了,学生的知识也慢慢地丰富了,学生的翻译能力和兴趣也会不断地提高。

4.英文歌曲的选择

英文歌曲能为英语教学提供丰富多样的资料。但以英语歌曲教学并不是很容易把握的,因此选择恰当的英文歌曲对教学来说很重要。英文歌曲的选择应满足以下几点:

旋律要优美,要符合中国的社会文化形式;歌曲所传递的信息应易于理解;歌曲的词句应非常清晰,能够适合进行语言训练;歌曲的内容应符合学生的水平或能满足特定的教学目的;所选歌曲应是健康向上、教人自信自强、激发人们奋发向上的励志歌曲。

5.运用英文歌曲进行英语教学的实践意义

运用生动循环的韵律,把学生的情感带入到歌曲的特定情景中,学生的感情与歌词的内容产生共鸣进而能够使学生获得愉悦。英文歌曲中蕴涵着巨大的语言潜能和英语实践能力,使学生感知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提高。实践表明,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运用英文歌曲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效用。

5.1使课堂教学手段多样化,增加英语学习的趣味性。

长期以来,英语教学总是以“教师为主”或“教材为主”,教师讲解占据大部分时间,补充材料也仅仅限于历史、文化等背景知识,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成为语言知识的消极接受者。而在教学中引入英文歌曲可以改善课堂的严肃气氛,活跃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大大地增加了英语学习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5.2创造轻松的英语学习氛围,活跃课堂气氛。

利用英文歌曲有助于激发兴趣和分散难点。在英语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能帮助学生理解对话,创设语言环境,使学生自然投入,让学生从机械、呆板、单调的紧张的学习环境中解脱出来,并感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效率。

5.3提高学生学习和模仿的积极性,促进地道的、口语化的英语。

学生遇到和使用的英语大多为口语体,把英文歌曲应用到教学中,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输入。而且很多英文歌曲的韵律性强,便于记忆、朗读和演唱,唱几遍后学生就能模仿原句创造出自己的词句,自然而然地从语言输入过渡为语言输出,从而促使学生的口语能力不断提高。

5.4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歌曲能引发学生的想象与联想,歌词所包含的内容能够把学生带入多彩的知识世界,促使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拓展自己的创新能力。

6.结语

音乐可以增强英语学习的趣味性。歌曲不但是一种音乐形式而且是一种很重要的教育方式。把英文歌曲与英语教学结合起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情操,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一个寓教于乐的促进英语学习的好方法。但英文歌曲在教学中只是一种手段,教师一定要运用得当。

参考文献:

[1]薛小芳.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英语教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6.

[2]胡蓉.音乐在英语中的作用[M].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9.

[3]曹理何.音乐欣赏与审美教育[M].新教出版社,2006,8.

第2篇:英文教学论文范文

要灵活变通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与愿望,让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从而提高英语思维能力。除此以外,教师还要设法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建立学生的学习信心。学生的求知欲强烈,学习兴趣就浓厚。教师要想方设法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在教学中巧妙地预设疑问,避实就虚地设置悬念,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当然,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务必要发挥。教师要尽一切努力和全体学生共同创造和谐而又高效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促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有助于学生吸收知识以及形成良好的自学能力。

二、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习能力

高中阶段的英语教材不仅增加了内容,加深了难度,而且也增加了很多知识点。这一切必然提高对学生的要求,即学生要具备较高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自学能力。因此,在初始阶段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问题,根据学习的内容,教师应想方设法使课堂活动生动有趣,要结合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教给学生一些切实可行的英语学习方法。如怎样做到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课、课后及时复习、精选课后作业、归纳总结五个学习环节,如何掌握好基础知识,如何阅读与理解语境语篇,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等;又比如指导学生建立难题和错题集,让学生明白学习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学习中需要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以减少知识的漏洞,夯实基础知识。此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学,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同时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排疑解惑。

三、注重课堂教学,搞好初高中学习的衔接

高中英语教学要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分层教学。教师要教育学生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教师在传授新知识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巧妙联系起来,注意复习和巩固旧知识,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要特别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这样可达到温故知新、温故探新的效果。

四、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树立学习信心

第3篇:英文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二语与外语克拉申理论习得与学得

现阶段英语教学涉及面很广,反映在外语学习或教学上就存在着许多看法和观点。由于语言的习得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语言习得的机制对于我们显得既异常又熟悉,同时又是那么陌生。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学工作者,本人一直希望能探索一条适合国人学习英语的捷径,但又始终有不尽人意之处。究其原因现阶段的英语教学,就自然会出现不同的着重点。本文就英语教学现阶段的语言“习得”和“学得”展开一些探讨。

一、现阶段英语教学是外语教学

现阶段的英语教学究竟是二语还是外语,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二者的差异问题。目前大家对此的看法比较一致(Stern,1999:16)。“二语”常常指两种情况:第一,任何一门晚于母语而被习得的语言;第二,从掌握语言水平的角度看,指的是一个人所讲的‘弱式’语言和“次要”语言。所以“二语”指的是在本国内,人们学习并使用的某个非自己母语的语言;第二语言一般指在本国与母语有着同等地位的一种通用语。“外语”指本国语言以外的语言,自己国家以外的某个言语社区所讲的、非自己母语的语言。因此,英语在我国不是第二语言,而是外语。在我国环境里进行的不是第二语言习得而是外语学习。或者说,中国的英语教学至少在目前仍属外语教学。

二、语言“习得”和“学得”理论

“习得”和“学得”是外语教学理论研究中的两个重要概念。20世纪80年代初Krashen提出的第二语言习得监控模式,是目前大家引用最多且建树最大的第二语言习得模式。大家引用“习得”和“学得”时,其内在含义大多是按照Krashen对两术语的界定标准。但是由于Krashen的理论由五部分组成,人们对其理论或假说往往也有侧重,对其理论有不同的叫法。“习得”指学习者在自然语言环境中,无意识地将隐性知识内化。他认为,在习得的过程中,学习者不注意话语的形式,只注意他们所要表达或理解的意义。“习得”是一个下意识的过程。“学得”是指(通常是在正式的教室环境中)有意识的学习语言规则的过程。这种学习是系统的、正规的。学习者通过教师的讲解或自己对语法书的阅读而了解到一些语法规则,并且能感悟和谈论这些规则。有意识学得的知识只能起到“监察”作用,即在说或写的前后监察言语输出是否合乎语法。他认为,只有潜意识“习得”的知识(隐性知识)才能使言语的输入和输出达到自动化,即能自然地运用语言;在使用第二语言时,“习得”看上去要比“学得”更重要。而“学得”的显性规则(语法知识)的作用不大。也就是说,一个已经习得语言的人在交际时,他可以对书本上的语法知识一无所知,但却能毫无障碍地进行交际。

因为我们如果用Krashen的观点,那么我们也应该知道其他相应的条件背景,做到前后一致,不歪曲别人,不能给别人的术语增添一些你自己强加的内容。但这并不是说,别人的理论和学说就不能进一步的发展。学术讨论必须有一个前提,你所用的术语是你自己创造的?还是引用他人的?如果使用某个术语时,加入了新的内容,就应该有所说明,或改换一种称呼。三、讨论与启发

根据以上的讨论,我们就我国国情下大学生对英语学得和习得过程的理解谈以下几点。

1.Krashen的习得或学得理论是在美国的教育环境中产生的

应该吸收其中的合理且能适合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的那部分,不能照搬照抄。但也不能用中国的标准对其理论狂轰乱炸。比如,不少学者对Krashen的习得/学得区分学持批评态度,称他的这一区分缺乏科学依据。但如果我们按照Krashen思路理解其思想的话,我们就会发现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如“语言习得过程和儿童习得L1和L2时的过程相似”(Krashen,1981:1);“正式的学习环境对书面测试最好……有的研究显示非正式环境对促进真实语言的使用有优势,对习得有用。”这一点我相信有不少人都有体会。但Krashen还说,“正式环境既对习得又对学得有促进的潜势”等(Krashen,1981:6)。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如何促进那种潜势?如何解决外语习得中的“僵化现象”或“高原现象”?这些都是我国外语教学中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Krashen语言习得经验迁移到外语教学活动中,改良大学英语教学的模式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形成以任务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尽管母语已足以帮他们解决在一般社会活动中所谓遇到的种种困难。但随着社会活动空间的扩大,异族文化的交流,学生有学习第二语言或外语的需要。由此,我们外语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帮助学生掌握运用外语做事的能力。

(2)建立愉快的学习环境。在课堂上,教师在言语、表情。姿态等方面都应表现出关怀、欣赏、肯定、鼓励学生,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减少学习压力,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3)模拟真实的语言情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基础阶段的外语学习往往远离现实生活,难以创造真实的生活情景。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并不是没有真实性情景可依。一切与教学活动有关的因素都是体现真实情景的语料库。可是,这个“语境库”毕竟有极大的局限性。教师必须在“真实性”,与“无真实性”之间作出选择,模拟真实程度不一的情况情景,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上述“语境库”的局限性,形成多层次情景。

(4)运用综合的信息源和媒体。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单一媒体传递单源信息,结果学生难以提高各种语用能力,获得真正的语言能力。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各种语言软件的开发,我们完全有条件为学生创立一个多媒体,多信息源的教学体系,使学生在仿真的语言习得环境中学习外语。

(5)提高语言的接触频率。外语学习同母语习得一样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它不但需要真实程度很高的活动空间,也需要一定量的活动时间。从某种角度来说,外语学习活动经历三个阶段:理解语言材料(信息输入);丰富语言认知结构(知识积累);运用语言实践(加工输出)。外语教学的成功与否是以前两阶段为基础,以学生语用能力的形成或提高为标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保证信息输入的密度、语言操练的密度、实践活动的密度。

本文从“学得”和“习得”两个方面探讨了外语教学的中心应放在学生如何学方面,教师的“教”也要以学生如何学为基础,充分利用学生的自身优势,提高语言刺激质量,避免语言僵化。我国的英语教学不是Krashen式的二语习得,中国没有二语习得的环境。所以,我国的外语教学不能完全照搬外国的第二语言习得/学得理论,而应该在借鉴的基础上逐步摸索一条适合我国特点的大学英语教学路子和习得模式。

参考文献:

[1]Hawkins,R.SecondLanguageSyntax:agenerativeintroduction[M].Blackwell.

[2]Skehan,P.ACognitiveApproachtoLanguageLearning[M].OUP,1998.

第4篇:英文教学论文范文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一、为什么进行文化教育 

1.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流通,将各个民族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 

2.文化教育是实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关键 

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已达成共识,即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加上社会能力。但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语法结构,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即语言中的文化教育,致使学生难以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在此,语言的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被提了出来。 

二、文化教育的内容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文化差异及其对学生带来的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介绍 

在教材中"What's your name?”出现的频率相当高,但对于它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却鲜有解释。实际上,英语国家的人在谈话时一般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如“I am..."对方自然会即刻说出自己的姓名。即使在填写表格、面谈等场合需要问及姓名时,一般也只说“ Your name, please?”或“May I know your name?”如果使用“What's your name?”,他们将有一种被审问的感觉。  

2.打招呼 

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Have you had your dinner?)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兴趣爱好为话题如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等等。 

3.称呼语 

例如“comrade"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特有的称呼,在英语国家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常用Sir和Madam。如果我们和英语国家的人以comrade相称,他们将会感到莫明其妙。 

我们在教材出现称呼一位工人为"Uncle Wang"的情况,这也是中文思维套用英语的现象。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Smith"、"Aunt Brown",对方听了会觉得不太顺耳。 

又如学生知道teacher的含义是"老师",也就相应地把"王老师"称为Teacher Wang。其实,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汉语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成为一种对人的尊称。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王老师=Teacher Wang。同样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张医生"、"王护士"称为Doctor Zhang, Nurse Wang,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 Miss, Mrs.等。 

4.感谢 

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 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 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 

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drink?),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 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 thanks."就行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英语国家人坦荡直率的不同风格。 

5.称赞 

在英语国家,赞美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外表、新买的东西、个人财物、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的工作等。通常称赞别人的外表时只称赞她努力(打扮)的结果,而不是她的天生丽质。对别人的赞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 you."如, 

A:Your coat looks nice. 

B:Thank you. 

6.隐私 

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如在JEFCBook 1 Lesson 16中有这样的对话:"How old are you, Mrs Read? ""Ah, it's a secret!"为什么Mrs Read不肯说出自己的年龄呢?因为英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再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Where are you going?)和"你在干什么?"(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 

第5篇:英文教学论文范文

人文教育还可以体现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展开适当的人文教学活动将会很好地对课堂教学加以点缀,这不仅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兴趣,而且能够加深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学习More insects and plants》时,教学要点在于使学生能够听懂、说出并认读以下有关昆虫的单词:ladybird,bee,butterfly,fly及有关身体部位的单词:head,body,leg;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正确运用句型:Lookat...Ithas...等。最后,要让学生对常见昆虫的外貌特征有所了解,让他们明白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昆虫,其中有益虫也有害虫,我们要保护益虫,抑制害虫,以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和谐。为了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我会抽出一节课的时间将学生带到操场上,让学生和自然有更近距离的接触,同时,也让他们对这些昆虫与植物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此外,我会有意识地渗透语言教学,让学生借助如下语言模板描述自己所看到的:

Look at the__.It’s__.(big/small)It has___.It has___.It can___.I(don’t) like the___.在生动的教学情境下学生都显得非常兴奋,不少学生都有着各种发现,大家在口语表达中也加深了对教学要点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教学活动很好地渗透了人文教育,在与自然环境展开亲密接触的同时深化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人文教育的另一个要点在于对和谐师生关系的有效构建。师生关系的建立是课堂教学的基石,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从而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加强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在学习《Touching and feeling》时,本单元的单词是关于感官的形容词,所以需要用一些教具来引导学生进行直观的感受,因为这会有助于教学。例如,soft—hard可以让学生摸桌子和自己的衣服,rough—smooth可以让学生摸橡皮和书的表面,hot—cold,可以让学生摸暖气和冰冷的墙面,通过触觉的直接感受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记住单词的意思。教学中我会充分引导学生参与,让大家能够“动起来”,通过直观感受来加强学生对这些单词的理解,这对深化记忆很有帮助。不仅如此,我还会组织学生展开趣味性的课堂小游戏,并和他们一起参与。这不仅能够很好地拉近师生关系,而且能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下更有效地渗透人文教育。

三、结语

第6篇:英文教学论文范文

(一)运用分层次教学的方式

1.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准确的把握,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施分层次教学。教师要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实际情形进行熟悉,了解其英语基础,可以参考入学成绩以及课堂表现。2.对于学生层次的划分,要在英语成绩的基础上,参考各个层面的不同情况。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都可以成为分层次的标准和依据。因此,层次教学要力求细致,这就给教师的工作和管理带来挑战。3.注重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分层次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找出问题和不足。4.对于层次教学,要在学生之间实现流动性。也就是说,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具有竞争观念,促进学习动力的产生。

(二)对于教材的选择,要彰显灵活性

1.要从职教学生的实际出发,选取难度适中的教材,彰显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就是说,要以学生的工作和生活为前提,注重实用性,为学生走向社会提供支持。具体内容要降低在词汇和语法方面的难度,重视英语综合运用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使用水平。2.对英语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精选,重视“够用为度”的原则。职教英语的原则是实用和够用,这就要求在教材的选择上有所侧重,保证教学的有效性。3.保证教材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职教英语有效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对教学法则和规则的尊重,主要体现在:首先要内容比较新颖,形式优美;其次,趣味性强,易于呈现;再次,涉猎的内容比较广泛,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包含一些重要的科技和文化内容,紧扣时代主题;最后,教材内容操作性比较强,易于模仿和实践。4.重视校本教材的作用,发挥其对于英语教学的价值。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很多职教院校开始挖掘本校教育优势,引进英语课堂教学新思想,组织教师进行教材的编写,这对于缓解高职英语教材的不足也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对教学设备进行不断优化,重视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作用

英语的学习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不是孤立进行的,需要语言环境和必要的协助手段。因此,在职教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要掌握和运用先进的英语课堂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教学在声音和形象上的优势,将枯燥的英语内容变得生动和鲜明,营造活跃的学习气氛,实现英语教学的不断优化。

(四)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增强课堂参与性,保障教学效果的实现

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他们积极地参与进来,才能实现教学效果。英语是通过学习才能获得的,不是单纯地传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更多语言实践的机会给学生,强化参与意识,增强学习兴趣。

(五)不断提升职教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形成有效的教学策略

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其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品质的高低,也与学生英语学习的发展与进步息息相关。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体现在对于知识的传授能力和运用能力。教师要具备对知识的传授能力,善于讲解和示范,能够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启发,善于发现和纠正错误。教师还要不断提高教学的组织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英语的学习活动,有力控制课堂氛围。

二、结语

第7篇:英文教学论文范文

随着我国和国际交往日益增多,把握英语这种重要的交际语言显得日趋重要,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对英语教学理应有较高的要求。但由于高校不断扩招,各大专院校的学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非凡是专科院校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生源,出现了许多新情况,这就要求英语教学必须作出相应的改革,以适应这种变化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运用多种恰当的方法。

要教好职教英语,教师必须要面向全体学生,经过努力使每一个学生的素质都能得到尽可能的发展。因为每个学生的智力、体力、文化基础、学习环境、条件、学习动机、意志等都各有差异,我们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就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摘要:首先,教师应该摸清每个学生的情况,深入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以情激情,以情育情,用自己的情感之火去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对所学的学科产生浓厚的喜好,进而达到“亲其师,传其道,学其道”的效果,同时努力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然后,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练习,给每个学生发挥自己能力、提高自己能力的机会,实施因材施教。下面,我就这三方面谈一些实践心得摘要:

1.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在课堂交往中,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甚至对某一新问题的看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作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定,和“亲近”或“不亲近”的情感反应;甚至把对教师的好恶迁移到教师所授的课程上来。对教师没有好感,也就不想学他教的课。假如教师只对出类拔萃的学生感喜好、表现出厚爱,而冷落了成绩差的学生,那么就会造成成绩偏好的学生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成绩差的学生灰心丧气,感到自卑,慢慢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对学习失去信心,一旦学生和教师产生了对立情绪,教师的教学就显得无能为力了。教学中,教师应热爱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要因为学生的成绩优劣、性别、出身等的不同而产生亲疏和偏向。上课时,教师要环视每个学生,不要只看好学生,而使其他学生受到冷落,或者用异样眼神看后进生,让他们感到不安闲而情绪紧张。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志向要求,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让每个学生觉得自己在教师心中有一席之地。假如每个学生经常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关心和尊重,便会被激发出健康的情感,变得生气勃勃,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教师“给学生留有余地”的做法体现了师生平等、生生平等的原则,课堂教学必须体现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平等和谐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全体学生,给每个学生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尽可能地照顾学生在生理、智能和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差异,保证教学活动中的公正、平等和无歧视。在英语课的设计提问、回答新问题时,教师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新问题,即便是学生回答不出来时也要耐心等待,或启发帮助,让这个学生感到教师的耐心期待,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感到生生平等,师生平等。只有这样后进生才能体验到成功从而不断增强自信心,取得进步。

2.努力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新问题1摘要:基础薄弱,对英语缺乏喜好。

学生基础差,由于教学不能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部分学生就产生了学习障碍。假如障碍未能及时排除,就会给后续学习带来更多的困难,最后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完全失去喜好。

应策略略摘要:学习是一种在非智力因素参和下的活动,它不能强制、不能代替。只能诱发主体的内部动因,调动其学习喜好,使主体主动进行。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喜好,调动其积极性,先要充分了解和尊重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充分理解由于学习成绩在班里所处的不利位置,他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真正做到和学生心理换位,实施因材施教,增大他们在课堂上的实践机会,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发现自我,表现自我,教师也才能因势利导。这样,培养学习英语的能力才有了前提。学生有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疑难不断地获得解决,喜好也就会不断发展,于是学习成绩也就能不断提高。

新问题2摘要:后进生学习情绪不稳定,出现反复。

应策略略摘要:首先,一个好的教师应懂得深厚的爱对学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人们常说摘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亲其师才会信其道。教师要争取到学生的信任,消除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畏惧心理,树立其信心。

其次,教师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能只看到作业和试卷上的分数,要珍惜他们已经付出的和正在付出的努力;要能够看到他们的“灵犀”,看到他们在聪明、意志、感情、个性等方面的特长,因势利导,培养能力,使他们感到学习并不是一种负担,一种对自由的剥夺,而是一种愉悦,是一把通向他们从未涉猎的、更大的自由天地的钥匙。

总之,在做后进生的转变工作时,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喜好,严格要求,不迁就,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标准,采取不同的办法,实施因材施教,只有这样,后进生转化才可取得预期的效果。

3.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练习

在职高英语课的教学中,每堂课的设计都要面对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参和的强烈欲望,使那些基础差的学生在课堂上也能“笑一笑”,时时刻刻体验到自己的进步。每个人都渴望有所成就,受人重视和关注,使自我得到发挥,自身价值得到实现。这种思想在学生身上,便体现为希望自己的些许成功能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重,落实到自己身上,便是把握一点一滴的知识。学生一旦证实了自己的成功而产生成功感时便信心大增,喜好盎然,不由自主地想更上一层楼。教师提问时,对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要提些稍加思索就能回答出的新问题,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加强其自信心。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提些稍难的新问题,在表扬的同时要指出其不足,以防止产生骄傲情绪。学生回答新问题即使错了,教师也不可指责,而应态度和蔼地指出或加以适当地提示,以免让学生难堪而破坏课堂气氛。

课堂提问按教学活动认知领域的能力可划分为摘要:低级能力提问和较高级能力提问。

低级能力提问摘要:在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到英语能力差的学生。有时老师要把需要回答的话递一半给这样的学生;有时有些新问题只要求答“Yes或No”,或者有些二者择一的提问,把这些新问题留给这样的学生答。例如问“Isadirectfreekickdangerous?”,答“Yes,itis.”;问“DomoreandmoreAmericanmothersdohouseworkathome?”答“No,theydon’t.”。让这些英语能力差的学生也有回答新问题的机会和成功的机会,从而使他们找到自信心。

较高级能力提问摘要:对于那些英语基础较好、回答新问题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时常提一些大新问题、难新问题,让他们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加以发挥,这样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表达欲望。

英语课堂教学中,评价起着不可低估的调节功能。教师通过评价,能把对学生及其行为的熟悉和教师的情感倾向,自觉或不自觉地传导给学生。假如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正面评价,那么他的内在价值就得到了外界的承认,学习成就的需要也就得到了满足,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会感到一种自我实现的快慰,随之而来的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渐渐提高,同时唤起更高水平的需要。相反,假如学生得到的负面评价过多,就会产生消极影响。有些学生,非凡是成绩较差的学生,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信心下降。因此,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对具体人提出具体要求,使学习好的学生感到英语课大有学头,学习差的学生觉得有信心学好。

教师要善于利用有效的评价方法,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使每个学生在既轻松愉快又热烈紧张的状态下,学习和把握英语基础知识。我在口头作业的检查上,针对学生怕开口的特征,提出让学生自评、同学之间互评的方法,比如一个学生读完课文之后,自己先说读得怎么样,然后再由其他同学评论,大家一致认可就算通过,否则,大家一起指出他的新问题及原因。这样,读的学生认真,听的学生仔细,是否能够过关由学生自己决定,没有偏见,人人平等。这种方法尤其对那些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有一定的促进功能,他不是总听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同样也有机会去评价别人,指出别人的不足。学生们在互评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和优点,全员参加,增强了自信。

运用以上种种方法的目的是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应具有真挚、深厚的爱生之情,正确对待有困难的学生,同时因材施教。

英语究竟不同于我们母语的教学,要想学好它,我们仍须坚持不懈地努力,吃透教材,针对学生特征,因材施教,才能取得一定的成绩。

参考文献摘要:

[1]张正东.外语教学技巧新论.科学出版社,1999.

第8篇:英文教学论文范文

1.教学经验欠缺。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英语教师大多都接受了良好的英语本科教育或研究生教育,其知识水平和语言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由于他们接触教学工作的时间较短,对于课堂教学活动组织、课程教学进度把握及教学重点难点的展开等诸多方面的经验还是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这一教学经验上的不足还有待他们在未来的教学和实践过程中不断的去摸索和积累。

2.跨学科领域知识欠缺。

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使社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也有了相应的提高。而当前我国许多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却是:很大一部分青年英语教师只着眼于英语语言知识的讲授,认为只要自己专业知识过硬,就能讲好大学英语课。青年英语教师在跨学科领域知识方面的欠缺无法满足大学生的求知欲,也就更谈不上国家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了。

3.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欠缺。

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欠缺是当前许多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英语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青年英语教师创新意识能力的欠缺在他们使用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体现的尤为突出。多年来我国的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占主导地位,英语教学法更是以翻译教学法为主,而这样的教学模式一直贯穿于大部分青年英语教师的学习生涯中,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了他们中大部分人在教学过程中仍沿用这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他们秉承着一本教材、一支粉笔就能上好一节课的理念,将大学英语课变成了一门将书本知识转移到黑板再转移到学生笔记上的抄写活动,学生的语言知识没能在实践中得到练习和应用,学习也自然失去了其自身的价值。

二、提高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策略

1.促进教师间的交流沟通。

鉴于青年教师教学经验的缺乏,要提升其的教学能力,首先要为他们提供和创造与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交流沟通的机会。一方面,在本校教师间开展听评课活动,通过本校教师间的交流与互动,让青年教师借鉴有效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鼓励青年教师走出校门,为他们提供进入其他本科院校交流学习的机会,以此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阅历,让他们在交流与沟通中总结和积累有效的教学经验,并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有效其提升教学能力。

2.推动青年英语教师加强跨学科知识的学习。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知识结构也由极度分化向高度综合转变,各学科间的知识都在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因此,作为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青年英语教师也不应只局限在自己狭小的专业领域,为了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教师本身必须具备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知识。鉴于此,学校在鼓励青年英语教师强化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鼓励并积极促进他们了解和学习其他领域和学科的知识,为他们创造跨学科间交流学习的机会,这样教师授课时才能做到真正的融会贯通,使大学英语成为一门颇具特色、知识涵盖丰富的多元化的课程。

3.激励青年英语教师勇于探索创新。

青年英语教师创新能力欠缺的根源在于其缺乏创新意识。思想上的怠惰导致了其行为上的被动。因此想要激发青年英语教师的创新能力,首先要从增强他们的主观意识入手,加强思想教育,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的去接触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其次,创新能力的欠缺还与教师本身科研动力的缺乏有关。因此,为青年英语教师提供一个科研的平台、创造一个科研的大环境是十分必要的。要激励他们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阅读并撰写科研教研相关论文或参与科研立项,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以科研手段促进教学能力;最后,还要为青年英语教师提供深造学习和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研讨会的机会,帮助他们了解国际英语学术研究的最新动态,促进其知识的快速更新,为他们在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的探索与创新方面加以指引,最终实现提高其教学能力的目的。

三、结语

第9篇:英文教学论文范文

一、消除焦虑心理,树立学习信心。由于外语难学的社会舆论至今很盛,初学者常被这样的说法搞得过分紧张,忧心忡忡。有些学生刚开始,觉得新鲜,而随着单词量的增加,靠死记硬背往往记不住,信心便丧失大半。因此,必须帮助学生消除焦虑,树立信心。要做到这一点,光凭说教是不够的,还要具体地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他们学得比较轻松和顺利。有了成功感,焦虑自然消除,信心也会随之树立和增强。 

根据新教材的体系编排特点,把初中英语入门教学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进行比较。首先从英语语音教学入手,采取相对集中,难点分散的音标教学方案,把部分音标教学安排在字母教学当中,让学生根据音标读出字母来,这样克服了以往的初学者把"a[ei]",读成汉语拼音的"a-啊"。同时注重进行字母和音标的比较,其余的音标安排在各课之中去分散教。这样,利用三周左右的时间,不仅可以完成26个字母的教学任务,而且基本完成了48个音标的教学任务,为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引导,抓好预习。要学生学好英语,对学习方法进行正确的引导非常重要。同其它学科一样,课前预习是学好英语的一个重要环节。初一学生的预习,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例如学单词要求学生首先正确划分音节,找出元音字母及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借助于录音进行拼读,这样在课堂上就不需要花多少时间去领读单词。对话和短文,则往往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如 What’s(are)…?Who ishe(she)?Where is(are)…? How old…?What colour?Is he(she)…?这样就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对所学的知识理解会更深刻、更透彻,并且能够边听课、边消化、边巩固,较快地吸收知识营养。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超前预习(主要是指预习单词)。 

三、设置情景,注重操练。新编教材向学生提供了具有实际意义的、形式多样的语言交际材料,尤其是贴近生活的情景对话。因此,教师应该多设置情景,让学生进行对话。如教What’s this?What’s that?时,让学生学着里德太太的模样发问;再让学生模仿小鸟波莉发问,学生听到这些发问后,激起了浓厚的兴趣,都争着发言,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会用英语表达思想。为了使教学效果更理想,运用实物教学,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运用语言的各种情景。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用实物进行会话比起口头操练更容易接受得多,活泼得多,更容易达到用语言交际的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还须注意进行形式多样的操练。操练的形式可以连锁式、二人式、三人式或四人式等。在操练时,除了要用课文后现成的练习外,还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殊需要,灵活多变。如在学表示颜色的单词时,让学生根据自己身上穿的衣服、鞋子,自己的学习用品等颜色进行问答。 

四、统筹安排,提高效果。初一入门阶段使用新编英语教材强调的是听、说为主,但往往学生听、说能力提高了,却在写的方面出现了问题,在许多学生身上有会说不会写的毛病。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要能统筹兼顾,避免顾此失彼,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这了避免上述现象的出现,在学生写的方面要求上不能放松,坚持让他们听写。这不仅锻炼了听的能力,而且也锻炼了写的能力,避免了读写不协调的不良现象。学生每天要听写,每天就得准备,督促他们养成自觉读书的良好习惯。 

此外,教师每讲完一个单元,就要出该单元重点,让学生提问,由教师集中解答,同时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单元测试,如:词形变化,单词、短语、短文的听写、填空,完成对话、看图写话、看图回答问题等不同形式的检查,教师认真批改,从检查中发现薄弱点后再进行讲解,加强训练,保证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高。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