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商业景观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商业街 景观 设计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商业步行空间外环境的概述
商业步行空间外环境的功能分析
城市商业步行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大系统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为城市中的人们提供生活服务和社会交往的公共场所,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商业步行空间具有以下的功能:商业功能。商业步行空间外环境除了具备一般空间外环境的功能,还承担着商业功能。商业步行空间外环境的塑造可直接影响消费者集聚与情绪感受,促成人们消费行为的发生。文化传播与景观功能。商业步行空间外环境多与文化保护场所结合或以文化传播为主题进行建设,利用其实质景观和活动景观系统提供人们观看、接触与参与社会活动的需要。休闲娱乐功能。商业步行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能够为市民提供富于人情味的高品质的空间环境,为社会各阶层民众提供了互相交往的机会,以及休闲娱乐的场所,为各种文化的共存、交融创造了条件,也为城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交通功能。商业步行空间是商业活动高度聚集的“黄金地”,同时,它也是重要的人流、货流的集散中心,现代商业步行空间还往往集购物、体闲、餐饮、娱乐、旅游为一体,形成具有更复杂功能的步行商业区。
二.商业步行空间外部环境景观设计要点商业步行空间外部环境景观设计是在满足空间功能的前提下,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利用景观设计手法结合景观构成要素营造舒适宜人的商业步行空间外环境。商业步行空间外部环境景观设计可以从空间组织、交通设计、两个方面进行。
2.1空间组织
2.1.1外部空间层次与序列创造有秩序而丰富的外部空间,需要考虑空间的层次。而对于运用空间就要有空间导向,就要有序列,有空间的过渡、展开和。步行街的内部空间也需按良好的空间序列组构,在空间效果上创造出富于节奏感和起伏性、令人舒适、愉快的氛围。路径结合节点,街道可以与广场结合,实现路径与节点的完美结合。在商业步行空间外环境的设计中路径空间与节点空间的结合设计,可以使空间构造更加完整,空间层次与序列得到完美展示。景观要素设计创造空间层次,商业步行空间设计可以利用景观要素有节奏、有韵律的变化营造步行空间的序列变化,将空间化整为零,增加空间层次的多样性,解决空间层次单一的缺陷,创造有秩序而富于变化的外部空间。
2.1.2外部空间的尺度处理
建筑外部空间作为人活动行为的主要场所其本身的尺度必须有适应人体尺度的过渡。正如芦原义信所提的第二次质感一样,外部空间本身需要以一个较大的尺度去适应其所处的大环境,又要以一个较小的尺度去满足其本身的外部环境[3]。外部空间应该具有多层次的尺度关系,可以借鉴芦原义信的“十分之一理论”和“外部模数理论”来创造出舒适亲密的商业步行空间。
2.1.3外部空间类型
在满足商业步行空间功能的前提下,可以把商业步行空间总体归类为三大空间,步行空间、景观空间和休息空间。三大空间作为商业步行空间的重要组成,它所创造的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人为环境,吸引大量人流,并为空间中的人们提供舒适的步行环境。
2.2交通设计
便捷的交通可以有效地组织人流,使人们可以最快地到达目的地,从而达到及时合理疏散人群,减少商业中心区人群拥挤的现象。时间分流,由于商业步行空间没有车流的干扰因素,外部交通主要分为人流、货流两类。人流与货流可以通过时间分流的方法使二者分开不至相互干扰。空间分流,由于商业步行空间外环境的功能多元复合,如购物、娱乐、休闲、交谈等各种功能所产生的不同活动人流的交通设计,需要针对不同功能划分空间,使空间的设计满足人们功能的需要,才可以使人流活动路线合理化,不产生干扰。设计时还可以充分考虑不同交通方式的叠层处理,和道路网的密度处理
三.北方某商业步行空间外部环境景观设计案例
商业建筑的外部空间环境,可以用来吸引大量人流,当建筑的周围成为人们喜爱的场所,会为商业本身带来人气、商机,形成更为广泛的文化交流与城市景观,带来商业功能的更大范围的扩展。以下根据商业步行空间的特征,及其功能需要,通过景观要素的设计表达,以直线商业步行空间为例,从空间组织、交通设计、细部设计三方面具体实践设计。此商业街长度为400米,地点为北方地区。商业街两侧建筑均为商业性建筑,具体涉及商业、旅游、饮食、金融等多种行业,建筑层高均为6层。
3.1空间设计
3.1.1空间层次与序列
在设计时结合景观要素,利用铺装、水体形式、植物、服务设施等有节奏和韵律的变化,将整个空间划分为六个有各自特色的小空间。整个空间的划分坚持了“和而不同”的设计原则,在保证每个空间具有各自特色的基础上又不至跳脱,保持了风格的统一、协调,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利用景观要素不同的表现手法,营造障景、框景、透景等景观形式。
3.1.2空间的尺度与距离
空间分割借鉴了日本建筑设计师芦原义信的“外部模数理论”,营造出了舒适宜人的步行空间。步行街道宽度应用了空间尺度理论,该步行街总宽度27米,铺装部分宽度21.5米,建筑总高度为26.5米,该步行街空间尺度D/H约等于1。根据空间尺度理论,相邻建筑之间的间距(D)与建筑高度(H)的比值,当D/H的比值在1~2之间时,建筑高度与间距之间有某种匀称存在。这样的空间尺度划分和街道距离的确定,有利于为步行中的人们创造亲切的空间,使处在空间中的人们具有归属感,满足人们对空间的心理适应尺度,尊重人们的行为心理需要。
3.1.3空间类型的设计
根据边缘效应,人们喜欢在空间的边缘行走或逗留,另外为了不影响商业建筑的正常使用,该商业街步行空间主要设计在街道空间两侧,以直线为主。为了给人们创造开阔的步行环境,步行空间主要由发散的不经围合的消极空间组成。而在人流的处理上,通过在设置不同的铺地,有效划分出街道活动区和一般经过区,从而使活动区上产生发生各种活动的可能。根据人对商业步行空间的景观层次和领域层次的要求,步行街空间格局需要具有特色的气氛和形象,能够引起一种心理上的购物认同感。这种认同感的产生主要依靠良好的景观空间的营造。景观空间位于街道的中部,主要由入口景观区、水体景观区、特色景观构筑区、流水卵石景观区、樱花观赏区、特色灯光区等六大景观区组成。景观空间的设计同时满足了人们休闲娱乐的需要以及文化传播的功能,通过景观空间的设计旨在为人们创造具有个性的,多样化的步行购物空间。人们在购物之余也渴望休息、饮食、与他人交谈,此时需要休息空间来满足人们的功能需要。休息空间穿插在景观空间中,景观形式主要有木质休息茶座、树下座椅、树池座椅等。休息空间的设计主要考虑人们在休息时需要安静与遮蔽,所以主要由植物或景观构筑物围合的积极空间构成。
3.2交通流线设计
在交通流线的设计上,将主要步行流线设计在街道空间两侧,观赏流线、休闲流线等主要设置在街道空间的中央。在不干扰观赏、休闲流线的前提下,步行流线与其穿插、融合,形成完整的交通流线。
四.结语
商业步行空间外环境景观的建设,无论是以文化保护为主题还是以商业活动为中心,需要应用景观设计手法,结合其空间构成要素,以其功能需要为中心,建设符合人的行为心理、适时适地的景观环境。商业外部空间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的目的不仅要提供给人们舒适的购物空间,又要营造出宜人的景观空间,使商业外部空间处于积极的状态,与商业建筑内部成为有机的整体,使商业步行空间整体协调并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
关键词:现代城市;步行商业街景观;设计研究
一、商业街景观概述
商业与景观结合,是消费群体、商品、消费空间三者的有机结合与统一,与一般意义的景观相比,商业街景观更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经济性。商业街景观为人们所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个购物消费的场所,更应该是具有一定品位与特色、富有情趣的空间,人们可以在其中进行购物、娱乐、游憩、交往。而只有将景观与商业完美的融合为一体,才能更好地体现其商业街的商业价值,人文价值和实用价值,并带来持续稳定的商业经营收益。简单地说,商业街景观应以调动一切视觉因素,以实现提高街区购买力为目标。商品展示、绚烂的灯光效果、宜人的购物环境、舒适的休息场所、便于活动的促销场所、怀旧老字号、适宜的绿化景观空间等等都是一些常用的手法,目的是提升人们的购物环境品质与消费欲望。
二、步行商业街景观的重要性
1、美化城市景观
一个城市的存在以经济与商业为基础,一个城市的繁荣离不开商业的繁荣。步行商业街的整体景观不仅可以提升环境的档次,更主要的是提升城市的品质。为城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步行商业街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质量将决定一个城市的景观质量好坏,代表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
2、陶冶情操
一个良好的步行商业街景观不仅可以减轻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压力,让人们更加轻松,而且它还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让人感受到教育的力量。我国部分商业街中加入了古典文学的色彩,这些元素无形中可以让人们加强爱国教育,从这些教育中受到鼓舞。这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商业街是一个典型的步行商业街设计思路。
三、步行商业街景观设计原则
1、景观设计的人性化原则
景观设计要更加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宗旨,创造符合现代生活模式的活动场所与交往空间。一个良好的室外环境应该与使用者的需求与行为相适应。步行商业街是一种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商业区,在进行景观设计时,需要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树立人在空间中的主导地位。
2、景观设计的文脉化原则
经过历史的沉淀,商业步行街多数是选择在传统的商业区,通过不断发展的城市地域文化、历史沿革,不断发现它的文化内涵,融入到步行街的街景设计当中去。这些都将会对继承城市的生活方式、保护历史建筑、改善城市环境有着极大的作用。步行商业街的品位取决于文化含量,没有文化的景观作品无法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城市的文脉表现形式有很多种,比如城市建设、景观、历史、政治、习俗等。通过步行商业街最能以直观、全面地体现出城市的特点与文化底蕴。
3、景观设计的个性化原则
步行商业街的建设是振兴城市商业的手段,更是旧城改造中保护传统街区的上佳之策。步行商业街的建设重点在于如何建设好现代商业环境的基础上保持传统历史文化特色,来形成自己的风格、独特的魅力。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内涵、文化历史背景,步行商业街作为展现文明的窗口,它的建筑特色与空间环境要具有强烈的地方性、历史感。
4、景观设计艺术化原则
步行商业街的景观设计要更加体现艺术化,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植物景观设计同样要注意造型的艺术性,要考虑植物自身的特点、水池的形状、喷泉的形式等等。每一个景观设计都是艺术品,在美化环境的同时,给人们带来精神的愉悦。景观的作用不断呈现多样化,已经开始成为经济与文化、科技与生活的纽带。景观的艺术性将会对城市的形象有巨大的提升作用。
5、景观设计中的生态化原则
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有设计师提出生态化在城市中的发展。直到现在的人们受到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时,才能切实感受到生态化的重要作用。城市建设者开始在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间刻意地增加自然景观。增加软景观能够满足城市人无法切实感受自然硬质景观所带来的心理不足。同时软质景观可以有效地减少热岛效应,增强步行商业街的景观效果。
四、步行商业街景观设计要点
1、合理的布局设计
在城市商业步行街中,购物者的主要行为是休闲及寻找、观赏商品,这就要求在进行布局设计时考虑合理的空间尺度关系。宜人的尺度,方可聚拢人气。街道宽度要适宜,使购物者步行其间感觉舒适而不压抑。因此布局设计合理,才能达到形象与效益的统一。
2、完善的交通体系设计
设计中应做到畅达便捷、人车分流。通过人车分离,把商业活动从机动车的威胁下解脱出来,创造安全、舒适的步行环境。要考虑自行车与公交换乘的停车场,设置小车与中巴车专用道,使公交与自行车联系更密切。在步行街旁增加城市支路,引导非购物人流通过。此类道路既可作为它的辅助道路进货,也作为步行街的疏散道路和消防通道。即:人车分流、以汽车道(仅考虑公交线路、专用车辆、必须的货运等)为联系路,与城市道路网相联。独立形成网络状,加上必备的环境设计,可形成环境质量高.集购物、娱乐、文化、包含一体化的城市新型商业步行街区。
3了解宗地的历史文化传统及生态环境,尊重、尽可能的保护并传承。
许多步行商业街都规划在有历史传统的街道中,在这些地段设计步行商业街时,要注意保护原有风貌,不进行大规模的改造。而对于宗地的分析后再行规划,最大限度保持自然形态,是商业街景观乃所有景观的设计之本。
4、分析大众行为,满足人性化需求
步行商业街的服务对象终究是人,人在其中的需求应该贯穿设计始终。何处行走、何处休憩、何处需要引导;老人、儿童、残疾人的无障碍设施是否完善,与其他设施之间有无矛盾冲突,使用率是否足够;材料选择是否环保、耐久,休游设施是否合理。
5、艺术与美感
步行商业街一般都处于繁华地段,开发者希望最大化的利用场地。但不能因此而牺牲街道的绿化系统与设施空间。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的比例,决定着观赏者身在街中的感受;小品的艺术性与主题,决定着购物者对商业街的印象与认知;地面铺装的图案化与引导性,决定着步行者被心理暗示后的行为趋向。所以,在基本功能的设计之上,艺术与美感对人的引领不可忽视,代表了一个商业街景观设计的格调与品位。
6、氛围或意境营造
步行商业街人流相对集中,步行出入商铺、琳琅满目的商品及人流容易让人产生心理上的紧绷及兴奋情绪,通过自然环境的介入,可以大大缓解这种情绪,商业街中应设置一些点,创造轻松、宜人、舒适的环境氛围,并设置能够打动人的小品、设施,以增加人与环境的互动,使空间更有活力与氛围。
结语:商业街在进行销售活动的同时又是城市公共空间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一个城市人们思想意识和文化的体现,其延续与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步行街区因此在步行街规划设计中,我们应该从整体出发,从各个方面处理好环境和人的关系,建立切实体现时代特色、充满活力,富有文化内涵的人性步行空间系统。
参考文献:
[1] 柳春茹.步行商业街景观设计探究[J].艺术.生活,2011(7).
[2] 赖红燕.步行商业街景观设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3).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景观
中图分类号: P9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商业综合体的景观设计要跟商业活动能起到休闲享受的互动,增强人们的参与以及激发愉快的情绪,让购物更为享受,这个应成为景观设计师的景观设计重点。
一、规划设计
1、规划布局
结合背景环境,塑造以“荷”为主题的大型商业综合体景观,营造文化大背景下的时代新景观,通过有序的景观组织设计,有效地解决人流集散,商业运作,商住有机结合等功能性问题。
整个空间分为地上地下两大部分,中间由三个连接空间。地上部分围绕中心地块,设计以“荷”为主题的雕塑,围绕雕塑形成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景观元素,其他的景观则结合水景,水景与居住空间之间设计静谧的空间氛围,靠近商务空间则相对动态;地下部分为人流聚集空间,由三个聚合空间为景观点,形成不同的中庭广场景观,景观休憩空间与水景设施相辅相成,既满足人流的集散,也点亮商区的主景特色。总体规划设计布局鸟瞰图见图1。
图1 总体鸟瞰图
2、功能分区
根据现状及实际使用需求,将场地划分为入口区、商业活动区、休闲健身区、儿童乐园及文化展示区,力求在有限的地域空间内营造出布局合理、尺度怡人、优雅舒适、特色鲜明的景观环境。
3、景观节点
佛经上荷花以颜色分之,有白、青、红、紫、黄等五色,称为“五种天华”,分别对应五个方位。整个设计场地空间共形成五个景观节点,节点设计即结合这五种莲花的形象,进行抽象再组合,结合其他的造景元素,景观设施,形成各具特色的“荷”景观。
东进商业广场的第一个节点,结合地理方位,设计以“红”为点题色调,电梯引导下的人流汇聚广场以钢化玻璃设计圆形的“水境”,过水境进入整个片区的最佳视觉点,设计大型的水幕墙和水中以“红莲”为主题的雕塑。
东面偏北向入口,结合其东部方位的概念,设计以“青”为主调。中心为大型观演广场,其间设计旱喷,边缘结合绿化设计一定的休闲空间。站在中心观演广场上映入眼帘的是以“山水”为主题的水幕墙,与景墙北侧设计室外展厅,搭配竹子,以老去的故事,竹影的斑驳,讲述往事。
北面结合电影院,KTV等年轻人的活动场所,创作灵感的空间,依据其方位,定位为“眩紫”空间,空间通过各种展览,创意雕塑,墙绘涂鸦等创意空间,激发年轻人的活力,为时代的青少年提供一片活泼自由的天地。
西面则结合幼儿园,设计一片儿童活动空间。儿童天真,童趣,生来便是一张白纸,因此结合西方定位的“白莲”的纯净,在一片自由的空间里,设计采用最纯粹的绿色草地,蓝水“海洋”,青青的“高山”,还有相对幽思的参禅空间,打造一片丰富多彩的儿童乐园。
中间为“金莲”,设计“金莲”主题雕塑,西北方设计涟漪的水面,映衬莲的倒影,西侧假山为莲提供大的背景,中心广场上设计“瓣莲音乐喷泉”,水随音乐起舞,为主题雕塑更添姿彩。水系环绕着莲花雕塑折而北上,在酒店前形成水面,映衬建筑的华美,沿水系设计柳荫休闲空间,与丛林中点缀与儒文化相关的群组雕塑,静水中感悟悠远的历史文化。(见图2、3、4)
图2广场主题雕塑效果图
图3入口水幕墙效果图
图4步行街效果图
4、植物配置
充分考虑项目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树种选择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根据各景观节点特色进行植物选择,展现商业综合体特有的绿色景观,体现地方文化特色。
东北区域:结合广场的特点,青色调,选用常绿和色彩淡雅的植物为主;选用淡竹(Phyllostachysglauca McClure)作为主角,常绿植物为海桐(Pittosporum tobira),石楠(Photinia serrulataLindl),围和的绿篱采用金叶女贞(Ligustrum×vicaryi),瓜子黄杨(Buxussinica(Rehd.etWils.)Cheng)为主,结合树池,花香点缀时令花卉。
东南区域:该区域以热烈、奔放为主流,植物的搭配重点在四季花色变化,围绕红色主题,不同的季节点缀不同的红花,满足不同时令的红色主流;主要植物有樱花(Prunus serrulata)、碧桃(Prunus persicaBatsch.var.duplex Rehd)、花石榴(Punicagranatum)、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等,常绿植物选择大叶黄杨(Buxus megistophylla Lévl)、石楠(Photinia serrulata Lindl)、广玉兰(MagnoliaGrandiflora)。
中心广场:该区域以黄色为主,水边植物搭配模式:水生植物+迎春(Jasminum nudiflorum)+金丝柳(Salixalba var.Tristis),局部点缀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碧桃(Prunus persicaBatsch.var.duplex Rehd);莲花雕塑位置结合建筑特点,种植七叶树;林荫树种选择黄山栾(Koelreuteria integrifoliola);边角集中的大面积绿化前景选择丛生黄金槐(Sophora japonica‘GoldenStem’),常绿植物选择大叶女贞(Ligustrumlucidum Ait),并结合碧桃(Prunus persica Batsch.var.duplex Rehd)、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等其他的开花植物。
西部儿童区:温馨、活泼、洁净的特点,选用白色为主调,白玉兰(Magnolia denudata)、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作为基调树种;多种植暴马丁香(Syringareticulata(Blume))、腊梅(Chimonanthus praecox)、合欢(Albizzia julibrissinDurazz)等花香植物;选用部分造型饱满的黄杨球(Buxus megistophylla Lévl)、石楠球(Photiniaserrulata Lindl)、海桐球(Pittosporum tobira)等。
北区:大面积广场,结合花池,树池座椅,种植紫色萱草(Hemerocallis fulva(L.)L)、紫荆(Cercischinensis Bunge)、紫玉兰(Magnolia liliflora Desr)做为点亮主题的植物,局部搭配常绿的植物:紫叶小檗(F.atropuTpurea)、大叶黄杨(Buxusmegistophylla Lévl)、小龙柏(Juniperus chinensis cv.kaizuka)等。
关键词:环境;商业广场;景观设计;存在问题;发展方向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我们建造了许多城市广场,城市广场主要是由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相结合而成的,人们在里面的活动主要是用腿走路,每个城市广场都有一个合适的主题和一定的规模。根据城市广场的用途、主题以及其分布的地方不同可以把它们划分为商业广场、交通广场、文化广场等不同类型的广场。商业广场一般位于人流量大,经济活跃的地方,它把室内外环境融为一体。商业广场的设置为人们找到了一个可以是疲劳的精神得到放松的场所,在这里人们可以买东西,进行社交,买家具,娱乐,休闲,把平常生活中的购物琐成一种生活乐趣。
1 商业广场环境景观设计的含义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逐步推进,城市的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商业广场的建设越来越完善,商业广场的环境景观设计就越来越引起人民群众的关注。商业广场的环境景观设计,要以人为本,使来到广场的人感到舒服、心情舒畅、方便。通过统筹兼顾的方法,在有限的范围内使商业贸易建筑、车辆运行区域、人流活动区域合理布局。在一些地方设置一些有内涵,有历史底蕴的要素,增加人们的美感享受。
2 商业广场环境景观设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商业广场环境景观设计既要利用自然环境的特点有要考虑人化的自然环境,通过两种环境相结合来营造舒适的视觉景观效果,给大家创造一个舒心,轻松的买东西环境。然而,现在我国商业广场的环境景观设计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2.1 缺乏个性化和独创性设计
当前,信息技术在我国迅速发展,它增大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一些设计人员通过网络就可以了解并学习很多有关商业广场景观设计的样本,这就使许多地方的景观设计出现了相似的情况。我们应该知道,商业广场景观应该和当地的环境及人文历史相协调。所以,要想设计出完美的商业广场景观设计就要从发考虑当地的人文、自然环境,而不能简单的抄袭。
2.2 景观效果没有重视功能性
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商业广场,就会发现它是一种很特别的艺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商业广场环境的要求越来越挑剔。所以,许多地方在商业广场景观环境的设计上对审美和艺术效果等方面投入了过多的精力,而没有重视商业广场的实用性。我们建设商业广场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需要,所以在设计广场环境景的时候要首先考虑群众的心理、生理要求,其次在考虑审美及艺术的美感。
2.3 空间尺度缺乏人性化
很多商业广场在建造的时候过多的考虑广场的效果,使商业广场在建成后成为单一的购物的地方,失去了它最初的设计构想。影响商业广场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居民的生活方式,当地的交通情况,等等。在商业广场里空间相对较小、人员密度相对较大。我们在广场景观造型的设计上,要注重适度,不必把绝对尺度看的太重要。有一些地方的广场面积建设的很大,但是当你站在里面的时候会感动寂寞,空虚。有的地方广场面积虽然有点小但有很多人文因素,使人置身其中感到亲切,而且喜欢经常来休息,散步,它已经切实的融入人们的生活中。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一个好的商业广场的景观设计应该充满人文关怀的因素,使当地人民群众对它产生共同的认同,营造一个亲切,舒适的氛围。
2.4 交通流线组织不理想、车流人流不宜到达
有一些设计师在设计现代商业广场环境的时候,总是有意的把步行和车行两种方式孤立起来使用,这就使到达广场的可能性被认为的降低了。通常来说,商人和人民群众对车行和步行的关系看法不一样,商人认为让车通行可以提高人流量,增加收入;顾客认为,还是步行好,要是车辆太多就会影响安全。商业广场汇集了城市街道等大型公共设施在一个地方,它不可避免的要和周围环境在各个层次上有所交叉,在这里形成视觉的结合点。所以,广场不仅要满足车辆到达的可能也要满足人员步行到达的可能,只有这样做商业广场的设计才会成功。
2.5 如何使铺装与绿化相得宜章
商业广场建设的主要目的是给人民群众提供一个休闲、娱乐、交往的地方,而不是为了改善城市的绿化环境。所以商业广场在建造的时候主要考虑硬质景观,其次采取一些软质景观来辅助。但是,在设计一些商业广场的时候,有些设计者却不能抓住建设广场的关键,他们使用了很多草坪来作为硬质铺装。在我们国家草坪主要用于增加绿化面积,它阻碍人民群众向外活动的空间。经过了这样的设计,商业广场便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商业广场的绿化要统筹兼顾,全面考虑,依托周围环境,大胆创新,为大家营造一个融洽、方便、轻松的购物环境。在规划商业广场的设计时,要把地面铺装和广场绿化有机的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很好的视觉效果,让人们置身其中能够感到和谐、统一。
3 商业广场环境景观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
3.1 景观设计的整体性和时空连续性
在当今的大城市中绿地面积小是十分普遍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家越来越希望改善城市广场的空间,所以在不经意间有关广场的改造和规划理念已经发生了变化。设计师通过多种方法向自然界学习,希望能够从中获得灵感,设计出是人民群众满意的广场,而在规划上又不影响其完整性。所以,要想把商业广场环境的景观设计工作做好,就必须考虑循时空连续性原则,即把当地的历史传承融入其中。
3.2 景观设计的地域性如何表达
由于每个地域都有其特殊的发展历程,所以每个广场都应该有其自身的特点。商业广场景观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部分组成,而每个景观内又有景观特色和人文特色的因素,经过相互融合的过程后,就成了这座广场的内在特点。广场的景观特色受该地区的风土人情、社会风气、审美水平、文化渊源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广场环境景观设计另外一个理念是和自然融为一体。我们在进行广场景观设计的时候,应该从现有的地方环境中找寻灵感和思路,从中得到启发把文化,人群,空间、时间等因素考虑到设计的方案中。
3.3 景观环境的科学化与人性化
好的服务态度以及完善的运行功能是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到来的基本性条件。我们所进行的一切建设都是围绕着人的因素来进行的,人是社会的主体,人们的行为活动、风俗习惯都深刻的影响着设计师对景观环境空间的设计方向。所以,要想使广场设计取得成功就要充分考虑当地人民群众的看法。设计工程师在进行设计工作的时候首先要考虑人的因素,要以人民的需求为自己的设计目标,尊重人民群众的感觉是否好,尊重当地的历史传承,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设计工程师只有这样做才能设计出广场的亲切氛围,才能知道人民群众在想什么,他们的需求是什么,广场的设计才有目标,其在建好后才有存在的价值。商业广场对现代城市布局有很大的影响,它可以影响到整个城市的构架,是人民群众接触的最多的地方之一。现代商业广场的环境景观设计正在朝着多样化的前景发展发,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在追逐时尚的时候,引入传统优秀元素,完美的切入到广场环境的整体景观设计里,一个优秀的商业活动中心就这样诞生了。
参考文献
关键词:商业步行街;地域文化;景观设计
商业街步行街是城市商业经济和来往人流最为集中的繁华场所,它承担着表达城市经济实力、社会和人文内涵的任务。经过历史的沿袭和文化的积淀,商业步行街的空间发展必然与地域文化变迁息息相关,融入了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文化习俗特征,形成了当今商业空间的地域性特征。作为设计师来说,在进行商业街的景观设计时,既要关注自然条件及地域文化的集合,又注重现代技术和当地材料结合运用的具体表现,从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具有地域特征的现代商业步行街景观。
1目前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地域文化缺失
受到现代商业全球化的影响,我国一些地区的商业步行街设计缺乏对地域文脉延续的重视,其整体设计注重追求商业效益,缺乏各城市所特有的地域特征。从而产生了一些问题,如空间的处理手法单一粗糙、景观设施缺乏人性化设计、景观特色塑造欠缺无新意等。大量仅仅注重商业目的、忽视地域文化特征的商业街道,充斥在城镇的最繁华的中心地带,形成“千城一面”城市形象特色缺失的现象。究其本质,地域文化特色的缺失才是导致问题的关键。
1.2地域特征的生搬硬套
在国内现阶段规划设计中,出现了一些不合时宜、不符合地域特征的步行商业街,现代中掺杂传统,中式融合欧式,肆意掺杂称之为地域性设计。不同地域背景下,城市景观环境设计同质化严重,过于崇洋,过度模仿抄袭是根本原因;商业步行街的景观设计本身就不是一个工业标准化的产物,每一条商业步行街都不应摒弃自身特有的地域风格。
2地域文化在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中运用的重要性
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下,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式不同,因此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沙里宁在《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中写道,“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1]因此,设计师在设计时,须注重地域文化符号的提取和利用,加强区域的“归属感”和”亲切感”。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会成为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体现城市特色,成为外地人了解城市的名片。
3地域文化在商业街环境与景观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3.1利用自然条件
从开天辟地起,自然界就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任何景观空间都必然存在于自然环境之中,它们始终保持着一种共生的关系。孕育在不同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中的自然观,是商业街区等城市环境地域性差异的重要根源。如苏州园林将江南地区独特的阴雨连绵的朦胧意境,太湖石那“皱、漏、瘦、透、”的峻美,结合亭台楼榭、春花秋月的婉约,从而才能咫尺之内再造乾坤。任何城市在进行商业步行街景观规划时,都应该综合考虑并发掘利用当地的自然生态条件,尊重自然规律,规范组织步行街的景观空间序列,形成自身的特色。
3.2对传统历史文化元素的提取和运用
商业步行街景观和城市的历史文化环境紧紧相连,便形成了商业步行街的地域化特征。以南京夫子庙商业步行街区为例,秦淮河畔滨河绿廊体现出传统江南水景之美,秦淮小游园内的诗碑小品、传统风格的灯具、名人雕塑、传统过街楼桥、亭、阁及各种画舫游船,与疏浚后的秦淮河将附近的乌衣巷、中华门城堡等景观串联在一起,构成了具有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魅力,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化步行街区景观。承载着历史文脉的现代步行商业街,有利于保护和传承城市历史文化,赋予城市的灵魂,表达着城市特有的语言和符号,指引我们用心去领悟历史文脉的意义所在。
4结语
作为现代城市风貌的窗口,城市商业步行街的规划和建设已经是塑造城市形象内涵的重要手段。设计师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时,须综合分析地域特征,遵循表达地域文化的设计原则,延续地域文化连绵发展的脉络,实现城市商业步行街的地域价值,创造出个性鲜明、富有地方特色的商业街,满足环境中的人对物质与精神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直长运.史学民:地域文化在老城更新中的延续与生长[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9)
2王晓.商业步行街地域性设计初探[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3石冰.步行商业街区自然地域性设计分析[J].福建建设科技,2010(1)
【关键词】:地域性文化,商业街,景观设计,重要性
【 abstract 】 : from the cultural features of commercial street landscape design analysis, make the landscape design become the marking of the city and pronou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uthor's practical experience, the detail in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yinchuan commercial street culture labels, landscape design principles and constitute a landscape of several elements, etc,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regional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for the future of the commercial street landscape design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 key words 】 : regional cultural, commercial, landscape design, the importance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商业街的景观主要包括店铺、建筑立面、广告店标、植物配置、喷泉雕塑、街灯小品等各种在街上可以看到的一切物体。商业街的景观设计就是合理的、巧妙的、和谐的、自然的将各种景观要素组织起来,并且能够突显出它的功能性、文化性、地域性。
商业步行街景观有其独特性,它是连续性、动态性的、时空性的四维空间景观,目的是给人以形式美、时空美、意境美、空间美,并且能满足人们休闲、社交、购物、聚会、游憩的需求。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中那些蕴含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的商业街区日益减少。如何保持地域特色在商业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是现在专家关注的重点。下文将以银川商业街的景观设计来具体进行分析。
一、银川地域文化特色简介
银川主要是回族人口聚居的地方,但依然是“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模式,商业街景观设计风格具有回族特色,这里的回族特色并不单一的等同于伊斯兰风格。银川的回族特色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条件下,并且结合中国传统工艺和景观设计技术相结合,依据伊斯兰教义的原则和规定发展出的一种独特的景观风貌和特色,即具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景观的功能与布局。【1】
商业街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体现了当地的和人情风俗。作为商业街景观设计的主体,银川市的建筑特色为:构架为拱形、圆顶突出并带有高耸的塔尖、连环的拱廊、庄严的装饰、合理的布局、独特的造型无不彰显着回族建筑的魅力以及其文化的内涵。
二、商业街景观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
(1)人性化原则。商业街越来越多的选择软性面材来制作表面构件,例如:悬挂的旗帜、招牌、遮阴布等,银川市商业街街道这些景观小品一般选择白色、绿色为主要色彩,同时展现了回族景观设计风格,凸显了庄重肃穆的特色。
(2)生态化原则。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现代商业街景观设计的主流,商业街中绿色环境的建造,不仅能够营造完整的景观意境,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和文化价值,还能调节小范围的气候,对一些废弃污染和噪声都能有效的改善。
(3)善于将传统和现代建筑相结合。古色古香、具有历史意义的传统建筑,会使商业街显得古朴、深远,增加商业街的吸引力。同时应该结合现代的建造工艺、新型材料、设计技术,使传统建筑更具艺术性、文化性、观赏性、功能性进一步提升和优化。例如:银川商业步行街保持了清真寺的拱形、圆顶、拱廊等特色建筑,同时采用新型材料建筑和遮阴棚。【2】
(4)可识别的原则。商业步行街要发挥商业功能,必须营造可识别的环境,增强人们对环境的体验,给人以安全感和享受,满足人们来此步行街购物的需求。
(5)景观视觉延续性的原则。商业步行街作为城市的名片,要为游人提供游览的景观路线,因此商业步行街空间设计应该是顺序的、连续的、可预知的。
(6)营造怡人、轻松的环境。重视细节的设置,将室外的凉亭、花台、雕塑、餐饮座位、灯具、广告牌等各种景观小品应该设计出城市家居的感觉,增加其美观性与舒适性。
三、银川商业街景观设计理念
银川商业街景观设计保持和延续了古式景观设计的风格,即为丰富飞外部空间与精巧的景观相匹配,采用自由布局和轴线布局相结合,从而突出景观的识别性和秩序感。例如:在商业街主入口处,拱桥是标志性建筑,在商业街的末端通常设置规格比较高的单体建筑或者突出的景观小品作为空间隔离。
银川素有山水城市,塞上江南的美名,因此在街道景观设计上,也融入了自由布局的设计理念,并结合了园林和水景的处理手法。例如:自由婉转的水面中,种植荷花,并放一些观赏鱼类,提升了景观的活泼性和生机性。同时商业街街道的宽窄也要满足人们旅游观光的需求,临街的店铺通常是以一层为主、二层为辅、三层作为点缀,更加突出了建筑的地方特色,也避免了直线型景观的审美疲劳,连接外廊和局部的露台是银川商业街的特色,为游人提供了交流、休憩、赏景的空间。【4】
砖雕艺术和屋顶形式多样是银川市商业街单体建筑的特色,这是传统建筑与当地风俗、相融合的表现。银川地区干旱少雨,风沙频繁,昼夜温差大,可以通过平顶上覆土实现保温隔热。砖雕技术结合中国山水画的巧妙、阿拉伯文字图案,并融入了区域独特文化,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一般用作门罩、兽头、基座、嵌墙等建筑构建装饰。同时拼砖和琉璃的设计手法多用于墙面、台基和檐口等,石膏花饰也是使用比较广泛的装饰材料。
四、银川商业街景观地域性设计实例
银川丽景商业街以一座回族风格形式的清真寺为景观起点,展现了伊斯兰独特的文化风情和地域特色形象。商业街中设有汤瓶雕塑,并结合水池和喷泉景观小品,营造出潺潺细水从汤瓶中流出的景观,并且在街道节点处的新月广场绿地上,矗立了知名的回族历史人物雕像,增添了街道文化的底蕴。同时街道的长廊是由多个拱形门洞组成的,结合伞形柱式成柱廊。商业街两旁的清真美食城也是融入了回族特有的阿拉伯建筑风格,装饰和色彩都是精雕细琢,体现出浓郁的回族特色。【5】
商业街街道两旁的建筑也是地域特色十足,例如:饭店颜色是白绿间隔,并且大量运用挑檐设计,檐板底边为尖拱形,并且用黑色凹槽间隔和白色立方体相连,彰显出了回族钟爱白绿的提点,又显的清新典雅,突出了回族景观设计独特风格。大型商业广场也是以拱形为立面基础,下半部分由壁柱和廊柱支撑,壁柱挑檐成伞状,同时在主拱中央采用浮雕,设花格。
结语
银川商业街景观设计遵照传承和发扬地区文化特色,凸显人文情怀和生态共存,出发点毋庸置疑是正确的,但在商业街新的景观设计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旧商业街更新改造不成系统,改造次序混乱;特色景观设计表现手法单一,色彩大多采用白、绿、黄典型颜色;空间环境不协调,没有和周围的环境良好的融合,没有形成和谐统一的景观等。商业街的景观设计依然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优化的地方,但同时坚信商业街的景观设计其明天是光明的。【6】
宁夏回族商业街景观设计是经过几百年和各种文化相融合后的结晶,通过外在的物质形态传达出历史积淀的完整信息。商业区景观设计一定程度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整体设计水平,组织协调好城市设计理念和商业营销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实现景观设计的优化和提升,最终达到一个更加舒适、更加活跃、更有新意的商业街模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燕宁娜.宁夏清真寺建筑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位论文】.陕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2]邱玉兰,于振生.中国伊斯兰教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3~720----48.
[3]谭颖.商业步行街外部空间形态及环境塑造—人文精神的复归与文脉主义建筑观的应用[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
[4]宋智.现代商业步行街行为模式与空间形态研究【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02.
[5]李珊.商业步行街之空间界面营造一以上海新天地和宁波天一广场为例[J].城乡建设,2004,5.
[6] 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诗意漫城:景观规划设计[MI.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
备注:基金项目:该论文为2011年度宁夏回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课题《宁夏银川市商业街景观特色研究》
关键词: 商业街;景观规划;景观设计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the commercial walk street people become part of life, residential area commercial street is a collection of leisure and shopping, business, display, culture for a few have a comprehensive center, is poured, logistics, cash flow,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of the collision of the public space. The author mainly in the business of living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analyses.
Key words: commercial street; Landscape planning; Landscape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品位及生态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居住区的环境景观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而今,居住区内建设商业街的热潮正在兴起,商业街是看似平常,实际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论是景观、环境、功能、建筑外立面、空间尺度、功能分区、景观小品或是视觉识别系统的建设都应该统筹规划,完整的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更具文化与居住区风格特色的景观小品,都成为商业街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
一、规模适度的规划设计
规模适度原则是指居住区商业街的长度、宽度、高度以及营业面积都要适度,不能超越
界限无限发展。
(一)从一般观察角度看,商业街的“有效长度”大多为300 米到600 米。在一些城市中,城市商业街的道路总长数公里甚至数十公里,但商业的繁华也和一首乐曲一样,不可能全曲从头到尾盈漫,而是有最热点、次热点。一般商业街有短暂的非商业区段夹杂其间,其商业兴奋点段落一般在300 米至600 米。
(二)商业街的建筑不宜过高,一般在2 层楼高,个别大商场可到4 层。一是逛商店谁也不喜欢爬楼,就是有电梯,人们也不喜欢上上下下地来回折腾;二是过高的建筑会产生压抑感,影响人们逛商店的心境;三是通道狭窄,两边建筑物过高,会产生高楼效应,令顾客无法在街头驻足。
(三)商业街的宽度应在20 米至30 米,不宜过宽。因为人们逛商业街行走规律是走“之”字形折线,即先在一侧走上一段距离,再穿行到另一侧,走一段后又折向另一边。如果街道过宽,会使人们在街两边往来体力耗费过大,抑制观赏、购物的欲望。
(四)商业街的营业面积也不应过大。从一般消费者的反映看,一条商业街有20 万米的商业营业面积可能是人们体力、心理所能接受的最高值了。一定要考虑人们的体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不能使逛商业街变成走马拉松。
总而言之,居住区商业街的主要特点是因商业店铺的集中而形成了室外购物、休闲、餐饮等功能空间,基于商业街的店铺特色,决定了其设计的核心就是让空间有用而舒适。根据调查,一般商业街的尺度,都控制在8-12m 左右,而这又是针对两侧都是店铺的商业街,又考虑到车行对人流的影响,利用竖向高差的变化将其划分成两个不同的空间。在根据建筑的轴线在相关节点上设置种植坛形成景观序列,根据建筑的收放控制台阶的收放。
二、道路与交通系统规划设计
商业街确定适当距离的关键不仅是实际的自然距离,更重要的是感觉距离,通过景观节点的设置,景观设施来丰富人们的视觉感受,单调平直呆板的街道虽然很短,人的心理感受距离却很长。弯曲的街道使步行变得更加有趣,且再见少风力干扰方面是由益处的。
变换的街道空间,小型广场的穿插使步行网络的心理距离变短了。人在步行时都爱抄近道,
人们走捷径的愿望是非常强烈的。开场空间中的步行线路,横穿空间中心是不舒服的,眼空
间的边缘既可以体验到大空间的尺度,又能欣赏到街道或空间边界的细枝末节,令人赏心悦
目。台阶是打断步行节奏的破坏元素,我们采用平缓的坡道替代。
人车分流是必要的。同时,要各主要人流入口安排了必要的机动车和自行车停车场位。
车行路与步行街交路口实行步行优先原则,尽量保证步行街的连续性,货流与人流分流,互
不交叉。具体的措施如下:
(一)车行流线布置在商业街及建筑背面避开主要人流,在部分地段采用尽端式道路,
便于卸货与工作性人流出入的需要。机动车流尽量控制在商业街入口附近,减少对步行的干
扰。
(二)自行车停车在入口处设集中停放处,沿街结合花坛分组设置部分小型停放处。
(三)为使步行系统连续化,通过地下商场,二层过街道连廊加强不同层面的行为连续。
(四)货运:大量集中货运可通过地下层解决,少量常规货运可通过与步行街垂直的支路解决。
三、空间组织与环境规划设计
商业街的布局以线性的步行系统为主,同时与大型公共空间,庭院,以及广场绿化相结合,形成人性化的现代购物空间。
商业街空间的组织又可以景观意境为线索,按其所处位置的不同及功能的不同、大小设置几大景观区,它们既相互联系又具统一性,通过轴线的控制来实现,分别满足人们的购物娱乐,休闲的功能,动静分区的过渡功能,人们交流休息思考冥想的静态活动功能。街区的空间景观轴线与整个居住区景观相结合,统一风格特色,将居住区绿带引入街区,构成有机的形态。根据美国经验,好的商业街不仅能吸引顾客,也能引来商家,根据经验,他们愿出高于平均价格20-25%的租金来租用这些零售空间。步行街属于在一根轴线上水平展开的空间,拟在步行轴线上选择若干节点,将空间局部放大形成小型广场,打破线性空间的单调,有节奏地营造出空间的点。通过不同形式和气氛的广场,营造丰富变化的外部空间。沿街店铺形成尺度宜人、符合购物心理的商业空间。
四、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停留区域与心理学边界效应理论指出:森林,海滩,树丛,林中空地,建筑广场的边缘,建筑的凹处,柱下等使人们喜爱停留的区域。我们在商业街设置休息的座椅,给人们提供驻足,停留,停下来与人交谈,停留一段时间的动作诱因。爱德华・霍尔在《隐匿的尺度》中指出处于边缘或背靠建筑物的立面有助于个人,团体与他人保持距离,是人们安全心理的需求所致。我们要紧两创造多层的边缘。人的活动是从内部和朝向公共空间的的中心的边界发展起来的,通过孩子们总是现在门前聚集一会,然后在开始游戏并占有整个空间。据测算,一般消费者连续逛街购物的疲劳时间最多为2 小时(可逛1 万平方米左右的营业面积的商场),中老年顾客还要低于这个水平,而只有休闲、娱乐、餐饮等才可以增加消费者的滞留时间。因此,应注重商业街休闲功能的完善与改进。要注重广场和座椅的设计,增加休闲娱乐、购物餐饮等场所,处处为逛街的顾客提供休息、娱乐方便,必然会延长顾客的逗留时间,增加商业街的活力。商业街服务对象是人,居住区商业街是为整个居住区业主服务。所以居住区商业街的景观规划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的行为、心理、视觉出发,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空间多方位、多层次的需要;注意环境空间的组织和环境设施的安排;以人的视觉、触觉以及由此引起的心理感受为参照,在功能、样式、质感、色彩等方面,强调精品意识,创造优质的商业购物环境,突出景观性、功能性和安全性。如在街道两旁和建筑主体种植树木花草或摆放盆栽,创造轻松、惬意的视觉效果。
在功能方面,设置方便小巧的公用电话亭、美观舒适的休闲座椅、干净明亮的公共厕所、垃圾桶、统一管理、和谐协调的广告设施和标识系统,做到使用方便、造型美观、制作精良。在街道出入口、上下台阶设施方面还要充分考虑残疾人特别是盲人的特殊要求,以及环境保护、防火防灾、紧急疏散的要求等。同时还应采用特殊的照明方式、特殊的地面铺装,使空间、建筑、景观的设置布局浑然一体,并运用好导游图、标志牌、时钟、喷泉、雕塑、小品景观、象征物等等人性化的配套设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理念。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居住区商业街的景观规划设计,需要城市规划师、建筑设计师、景观设计师及房地产商在规划设计初期就应共同协商沟通,形成多方良性的互动机制。要坚持“以
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依据居住区的本身定位、当地的文化特色、该城市的历史文脉,本土
关键词:商业地产综合体;文化旅游地产综合体;景观设计;对比分析
商业地产,作为商业用途的地产,又叫商铺地产。以区别于以居住功能为主的住宅房地产,以工业生产功能为主的工业地产等。广义上通常指用于各种零售、批发、餐饮、娱乐、健身、休闲等经营用途的房地产形式。从经营模式、功能和用途上区别于普通住宅、公寓、别墅等房地产形式。国外用的比较多的词汇是零售地产的概念。泛指用于零售业的地产形式,是狭义的商业地产。目前国内大量房地产开发商均有此类开发项目,常见名称多为“某某广场”。
文化旅游地产,就是以文化产业为基础与核心切入点,嫁接区域文脉资源,放大地方特色文化,把脉时尚文化需求、创意特色文化产业,通过文化产业的提升,将文化、旅游和地产有机地结合,打造新的生活空间,倡导新的生活模式。国内近2年此类项目开始出现,并有快速扩大之势。目前,大连万达集团投资的无锡、哈尔滨、南昌、青岛、合肥、广州、南京、南宁、上海等多个文化旅游项目相继上马。
作为商业地产及文化旅游地产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对提升商业地产价值、增加文化旅游地产利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能整合室内和外部商业空间的空间资源,还影响着商业业态布局和人们的购物心理。决定景观设计成败的因素众多,有产品功能定位、地域因素、项目所在地人文习性等。
1万达广场和万达茂概述
万达广场是大连万达集团开发的第三代城市综合体产品。为大连万达集团独创的商业地产模式:将国外室内步行街与中国商业大楼结合在一起,打造一个巨大的城市综合体,内容包括大型商业中心、商业步行街、五星级酒店、商务酒店、写字楼、高级公寓等,集购物、休闲、餐饮、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形成独立的大型商圈。代表作有武汉汉街万达广场、上海松江万达广场、武汉万达中心、武汉中央文化区等。
万达茂是大连万达集团在世界首创的大型室内文化、旅游、商业综合体。所有项目完全室内,一年365天娱乐全天候,彻底解决气候对娱乐项目的影响。项目内容包括各类室内主题公园、电影科技乐园、国际影城等。作为万达集团创新的第四代产品,万达茂与万达广场相比发生根本改变,不再以商业为主,而以文化娱乐为主。
万达从住宅地产向商业地产、文化旅游产业转型,20多年里万达产品已经历4代创新,从第l代商业地产单店、第2代商业地产组合店到第3代城市综合体,再到现在的第4代文旅商综合体一万达茂,每一次模式创新,景观规划设计也都紧跟步伐、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2万达广场和万达茂综合功能对比分析
本文从“综合功能、景观空间、文化体验”3个方面对比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万达广场及万达茂,通过所涉及的景观部分元素数据的整理和对比,见表1。
从表1中很容易分辨出,万达广场是以商业为主。以室外金街的方式增加建筑边界的长度来提高沿街底商的密度,通过销售物业来缓解资金投入,这样的模式作用到景观设计上,则需要考虑更多的人流通达度,增加停留空间与建筑出入口和商铺的开放程度,从而需形成主界面的沿建筑边的带型广场景观。同时,为保证主要出入口的广场效应(方便大型活动或室外营销的预留空间),主题雕塑与景观小品类标识物的运用也应作为设计元素重点考虑,以此强化区域可识别性和提升购物环境的心理品质。
而万达茂的功能定位则以文化娱乐为主,商业为辅。强化文化娱乐氛围,弱化商业氛围,从而禁止店招的建筑设计,多样性的顶级主题娱乐业态(如室内水公园、主题乐园、电影乐园等),奠定了万达茂的文化娱乐功能。所以,在室外景观的功能考虑上,延续万达广场商业界面式的景观显得捉襟见肘。则需要根据万达茂的定位及对本地城市和文化有深入全面的了解,从文化的角度来创造以体验为主线的人文景观,延展和创新室外景观的功能空间,形成与室内功能的互补和加强,旅游娱乐效应将作为景观设计的最重要目标。如图2。
3景观空间对比分析
万达广场的城市中心性质决定广场面积受到相对控制,主界面店铺沿街布置,同时适合城市空间的紧凑型布局,强化“金边、银角”效应,多以带状边界布局,形成沿街、沿室外街,以及沿区域内街的边界空间街区。广场空间多围绕室内街的两端出入口进行布置,重点显而易见,丰富的景观层次必定会在广场边界区域重点设计。而连接2个广场的沿街带状区域则是另外一个空间变化的次重点;与此相呼应的是室外街(金街)的入口空间和室外街的节点空间。多以带状和点状形成类似于“珍珠项链”一样的带型空间。如图3所示。
而万达茂相对应的边界空间则相对弱化,街区概念也同时弱化,广场空间的尺度成倍加大,景观可发挥的空间更大。可设计包括大面积的地形、造景、室外功能活动区,景观的空间也更纯粹。相对于建筑形成的边界空间更少,大面积的空地,留给了景观发挥更多的“虚空间”机会。
当然万达茂必定也延续了万达广场的血统,2个主广场的景观空间结构便是之一,沿街带状广场的存在也从侧面反映了万达茂室内布局与万达广场的类似,然而缺少作为商业主体的功能。而万达茂的带型广场则较少被沿街商业的出入口破环,对景观空间的整体性影响降低。如图4。
4文化体验对比分析
万达广场更多的是以停留休息空间为主,配合体验与参与性室外景观。体验参与性景观呈组团和点状围绕大商业及室外街商业进行分布,由于室外街和大商业的不同,室外街所展现的文化符号会相对独立并契合建筑元素。而大商业景观传达得更多的是商业景观的现代设计语言,在文化主题的指导下进行主景雕塑和小品空间的造景,尊重烘托商业广场景观氛围和呼应建筑形式语言为原则进行设计,文化元素有时来自建筑主题,有时则相对独立去挖掘本土文化。如图5所示。
万达茂的建筑更单纯,文化地标性更高,要求景观也需要契合建筑氛围,强化与建筑理念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同时可加大体验景观的营造,创造更多的不同类别的参与性景观。而这些参与性景观的选择也与本地文化有着联系,通过对文化符号语言的设计表达,融入与体验景观之中,让感悟与体验贯彻始终,是万达茂所需要营造的体验型景观的目标。如图6。
关键词:西方现代艺术;现代主义景观;发展历程;内在联系.
在20世纪上半叶这段历史时期中,西方最大的艺术思潮就是现代艺术的形成和发展。从塞尚的立体主义,未来主义发展到极简主义;从杜尚的达达艺术,波普艺术发展到概念艺术,20世纪西方的前卫艺术充满了实践性,它反映了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历史变革和这个时代的人们的极其复杂丰富的感情与极为深刻的哲思。艺术家们一直致力于在多方位和多层次上去自由地实践各种各样的观念、技法和材料运用的可能性,他们的孜孜以求使得现代艺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且对社会的其他行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代园林景观正是在它的引导和影响下诞生和发展起来的。
1、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进程
在两次工业革命的产生之后的20世纪,人们的生产生活、社会意识和精神感情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同时,艺术也在变革,产生了以塞尚为代表的反传统的形式主义美学,并发展出一种独立于客观事物之外的纯抽象艺术,和以杜尚为代表的反艺术的概念主义美学,并发展出的一种跳出架上的实践概念艺术。这两者共同组成了20世纪上半叶的现代艺术这个整体。并且这两者分别沿着各自的道路向前发展,并最终殊途同归的走到了尽头。
1.1形式主义美学下的“为艺术的艺术”。
追求理性和艺术,主张“为艺术的艺术”的塞尚崇尚“用圆柱体、球体和圆锥体描绘对象”,从而开创了一条形式主义美学的道路。紧随其后的是野兽派、立体派,野兽派通过对人像、风景等传统自然母题物象的平面化处理,通过形体与色彩的经营,给人纯粹的视觉美感和愉悦,完成了色彩的解放,它是传统绘画从三维走向二维的嬗变。而立体派是通过对对象的分解,将同一物体从不同角度看到的不同侧面同时展现在一个画面中,完成了形体的解放,是将传统绘画从三维走向四维的嬗变。经过这些,客观事物被一步步的简化、分解和重构,传统性的绘画因素越来越少,最后导致抽象主义的诞生。
此后的抽象派逐渐分为两类,一类是从野兽派和表现主义演变而来的抒情抽象派,即:热抽象,它以康定斯基为代表,注重抽象形式的移情作用,其后发展出了抽象印象主义、抽象表现主义、非形式艺术、魔幻抽象主义、色域绘画、极少单色画等流派。另外一类是从立体派演变出来的几何抽象派,即:冷抽象,它是以蒙德里安为代表,注重数学性的几何抽象,其后发展出了新造型主义、至上主义、构成主义、光效应艺术、硬边绘画、极少主义等艺术流派。
1.2概念主义美学下的“反艺术的艺术”
追求非理性和自由,主张“反艺术的艺术”的杜尚认为艺术家不必画画,因为世界和生活就是艺术,人人就是艺术家,处处都是艺术,从而开创了一条概念主义美学的道路,沿着杜尚的这条道路,发展出了达达艺术、波普艺术、超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集成艺术、装置艺术、大地艺术、偶发艺术、行为艺术等艺术流派。
1.3此起彼伏下的殊途同归
具有天人二分的二元论的世界观和极端主义思维方式的西方人,在文化艺术的创造和实践中也自然不会按照单一的方向发展,西方的理性主义科学精神和人类征服自然探索宇宙规律的的意志更使得20世纪的现代艺术朝着形式主义和概念主义两个方向发展。它们不仅顺着历史的发展方向齐头并进,而且各自又沿着各自的发展潮流此起彼伏,直到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极少主义和色域绘画的时候,标志着形式主义美学的现代主义走到了尽头,当出现取消文本的观念艺术的时候,标志着概念艺术美学的现代主义也走到了尽头。这时,极端抽象化和机械化的现代主义宣告终结。
2.艺术思潮影响下的现代园林景观
景观的现代主义感知的创作应该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时代的精神信念,就像人类在历史的某段时期某种感情的宣泄和表现首先反映在艺术上,但是同时应该迅速的折射到其他的社会生活中去一样。然而,本应该紧紧跟随着当代人类生活的设计以及科学技术条件的发展而发展的现代景观却发展的十分缓慢,和其他学科比起来,它尤为滞后。就像景观设计师和批评
弗莱彻·斯蒂尔在1930年说的“每个人都在想象真正现代主义的景观作品,这里真正的原因是现在还没有出现这样的风格和形式。我们这些景观设计师们在接受新思潮的时候总是落后于别的艺术家们”。但即使是落后,现在主义景观还是从其他的艺术门类中汲取了灵感,尤其是对时代反应最为敏感的艺术思潮,并且它也取得了自己的发展,逐渐的去努力的赶上其他学科的发展步伐。
2.1现代园林景观的形成
20世纪初期,人们开始受到现代造园雕塑以及现代工业化的影响,园林景观设计开始出现一些新的思路,工艺美术思想和新艺术运动思想的运用出现了流线型和自然形式的园林。
工艺美术浪潮的影响使得园林的设计开始从古典主义中发生嬗变,受拉斯金和莫里斯的影响,年轻的设计师开始重新考虑设计的艺术、制作的工艺和使用者的便利,作为“愉悦、坚固、实用”三个古典原则的追随者,这些原则重新设定了设计理论,并且产生了所谓的“工艺美术”风格。而新艺术运动浪潮使得自由的流线和自然形式被运用到园林中,这种风格也被称为“现代主义”。这两次艺术浪潮虽不是始于园林,不是始于20世纪,但是指引和统领了20世纪初期对现代园林景观的探索。
2.2现代园林景观的发展
20世纪20年代~50年代,受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景观设计师们开始将抽象的现代艺术与历史上规则式或自然式的园林结合起来,建造一些现代园林景观。而现代园林景观跟随着现代艺术经历了产生、发展的过程,产生了第一批现代景观设计大师。并且它没有按照单一的模式来发展,而是不同的国家的景观设计师,根据本国的传统文化和现实发展状况来进行设计,并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流派。如:英国、美国、德国、丹麦、瑞典、巴西等。
2.2.1现代主义影响下的园林景观的起步
1925年在巴黎举办的现代工业和装饰艺术国际博览会(international exposition of modern industrial and decorative arts),简称装饰艺术运动(art deco)对法国也或者是全世界的景观设计发展是一次关键性的推动力量。那些小规模的设计作品正在试图将领域外部的美术和应用艺术的最新设计思路引进景观设计中来。其中影响最大的作品是盖佛瑞康的《水和光的花园》,此作品被限制在一块三角形的地形里,设计运用了这种三角形作为主要的思路,这种三角形被重复的运用到水池、玻璃、草坪等园林元素的规划形式中。这个作品反应的正是立体主义影响下的几何抽象派在景观中的尝试和应用。
2.2.2现代主义影响下的园林景观的发展
克里斯托佛·唐纳德和弗莱彻·斯蒂尔是现代景观发展理论的奠基者和重要推广者,唐纳德在1938年完成的《现代景观园林》(gardens in modern landscape)中从理论上探讨了现代艺术影响下设计园林的方法,他提出了功能的、移情的、艺术的景观设计三方面。斯蒂尔是传统和现代景观设计风格见的过渡人物,也是欧洲和美国现代景观交流的关键人物,他将自己游历中得到的全新设计思想进行总结,并且应用到他自己熟悉的风格中,1938年的蓝色阶梯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其纤细的栏杆扶手和厚重的石材基础,规整的平台与乱植的白桦林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唐纳德于1939年加入哈佛大学,他的现代主义教学方式影响了一批学生,斯蒂尔的理论和实践也同样影响了这批学生:詹姆斯·罗斯、丹·凯利和盖瑞特·埃克博。
2.2.3现代主义影响下的第一代景观设计大师
托马斯.丘奇:他是20世纪从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转向现代园林形式和空间的设计大师,丘奇早期的作品虽然不是传统形式的复制,然而他的创作手法仍是非常的传统的。后在1937年,他通过对欧洲的考察,研究了建筑设计师柯布西埃、阿尔瓦·阿尔托和其他现代主义画家和雕塑家的作品,并在自己的设计中开始有意识的尝试一些新的形式。他为1939年旧金山金门世界博览会(golden gate international exposition)设计的两个小的景观作品则成功地证明了他探索新的视觉形式发展存在的可能性,他追随着立体主义绘画,应用相关手法处理材质和色彩、空间和形式:在最终的作品中,曲线的形式运用,不同材质的表面和墙面,舒适的比例尺度感和全新的材料。丘奇的晚期作品中一样的在进行新的形式上的尝试:曲线的水池、锯齿形的线条等,因此,在他一生的设计中,注重引入立体主义的现代要素进行新的
形式的探索。
盖瑞特·埃克博:哈佛革命的发起者之一,他反对巴黎美术学院的旧式传统美学,他认为景观设计同环境科学必须遵守的原则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的设计将会对地球的生态系统产生影响,他认为现代景观由四方面的关注组成:“空间概念”(the space concept)、“材质概念”(the materials concept)、“社会概念”(the social concept)和“气候地域主义”(climate regionalism)。空间概念强调把三维的空间形式作为设计的中间媒介。材质概念重视材质固有的特质以及作为定义空间媒介的状态。社会概念是要首先满足人的需求的观念来创造适宜的景观。气候地域主义是关注某地区特定的气候条件来设计符合地域特色的设计。他强调“生命的景观”和“人性化景观的有机形式”。他从结构主义艺术的角度去探究空间概念的维度,从立体主义艺术的角度去关注材质本身和其表现出来的特质,从现代主义的综合特性中去把握地域的特性,景观的特性,人和自然关系的特性。
丹·凯利:哈佛革命的发起者之一,凯利前期的作品主要是在追求自由的形式和非正交的构图,后期则是追求水平元素的使用和网格、非对称的构图。而他对景观设计的贡献体现在他后期的作品中对景观和建筑连接的几何形式的一系列探索。他前后期的变化受到了荷兰风格派的影响,荷兰风格派的美学特点最清晰的表现在蒙德里安的抽象画上,即一定的比例和尺度表现出的无限的秩序。从米勒花园的微型日本灌木创造的形式中,就可以看到荷兰派的影响,这个作品的灌木篱墙处于和巴塞罗那德国馆的墙体和柱网体系相类似的紫荆树干的方格网之间,凯利选择用相同的常绿植物作为所有的灌木篱墙,在削弱了空间的纯粹感的同时显示了一种比例尺度对无限秩序的表现和控制。,
詹姆斯·罗斯:哈佛革命的发起者之一,他的设计关注更多的是私家住宅庭院的设计,在1946年,他创造了一系列适合现代城市郊区“国际式”住宅的庭院模式。他的景观设计思想同凯利和埃克博一样受到了构成主义、立体主义艺术的影响,去关注景观设计的空间组织和平面布局。他认为“空间的有效组织依赖于高效的材料生产系统和基于此的快速设计方法”,“在创造有用的景观空间的经济性和效率性中发展出了三种主要的规划元素:维护、植物控制和地形控制”。他关注地形,认为大地是一种具有无限可能的可塑性材料。他关注石材,认为石材是景观和建筑构成的主体材料。他关注植物,认为植物是上帝的恩赐。他关注水,认为水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拥有无穷无尽的形式的可能性。
2.3现代园林景观的和落幕
20世纪60年代之后,现代园林景观伴随着艺术发展思潮——后现代主义的出现,进入了一个“现代主义”之后的时期,一个反思和重新认识现代主义的时期,园林景观也变得具有包容性,并进入多元化发展的时期。此时期的现代园林景观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尤其是在美国,出现了大量的新式的园林绿地,得到了实践,并且推广开来,促进了其他地区园林景观的发展。至此,后现代主义逐渐取代了现代主义,成了园林景观发展的主流。
总结:纵观20世纪上半叶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和西方现代园林景观的发展状况,艺术和景观园林都是人类生活的某个方面,都是特定时期人类情感的表现,其中艺术这种方式更为直接,对感情的波动更为敏锐。而景观是人类特定时期审美观、价值观的经过人的综合提(下转第38页)(上接第34页)取后再创造,并显现在人类的生活中。20世纪上半叶的现代艺术作为本时期人类发展阶段的直接敏感反应,势必会对再现性的园林景观做出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设计思想的指导上,一种对人类和自然关系的重新思考,一种对园林设计因素的新的理解,一种新的空间处理形式等。所以,一个时代的艺术和景观设计之间是有必然的联系的,我们可以从艺术的创作思想和方法中寻找到指引设计的理论思想,也可以将艺术的创作元素引入到景观园林的创作中,作为一名设计师,关注本时代的艺术发展动向也是自身的必备修养之一。
参考文献:
[1]金·莱文[美]著,常宁生 邢莉 李宏编译,后现代的转型[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12.
[2]王端廷 著,从现代到后现代—西方艺术论说[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1-46.
[3]马克·特雷布[美]编,丁力扬 译,现代景观—
次批判性的回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20-77.191-235.252-283.
[4]tom turner[英]著,林箐 南楠 等译,王向荣 审校,世界园林史[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308-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