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际警察节范文

国际警察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际警察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国际警察节

第1篇:国际警察节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无痛性结肠镜检查及治疗282例,其中男162例,女120例,年龄在15~78岁。

1.2 方法:首先在供养系统、负压系统、麻醉急救设施完善的无痛内镜检查室,选择粗大血管建立静脉通路,患者取左侧卧位于检查台上,摆成肠镜,监测生命体征,氧气吸入,由麻醉师给药,保证患者无知觉和体动。开始结肠镜检查。检查结束后患者由医护人员继续观察直至完全清醒。

1.3 结果:28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此项检查,在检查完毕后1~10im既清醒,无一例发生麻醉意外及内镜并发症,患者对整个检查过程无记忆,满意率100%。检查后患者均有不同的头晕、乏力,但均与1im内自行缓解。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行无痛结肠镜检查前,患者由于对麻醉状态下行结肠镜检查缺乏了解,易有紧张恐惧和怀疑的心理,担心出麻醉意外及内镜检查时出现穿孔、出血等并发症,为了患者能接受治疗,减少恐惧和紧张,护士给必要心理疏导并向其介绍此项检查的安全性和成功例数以及应对意外我们所采取的紧急措施。使患者相信能欣然 无痛结肠镜检查。

2.2 检查前准备:①病情了解:护士尽可能详细了解患者病史、药物过敏史、怀孕哺乳史及月经史,了解患者有无心、肺、脑疾病及严重程度,并在检查前经麻醉师会诊,对患者进行认真评估。②肠道准备:指导患者术前一天吃软食,术日晨空腹,早6点开始冲服硫酸镁30mg,5分钟后进行饮水2000~3000mL水,待大便呈清水样说明肠道清洁干净。患者在麻醉前8小时禁食、水。③术前准备 :仍要安慰鼓励患者,减少心理恐惧,让患者取正确,吸氧,备好多功能监测仪测量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并作好记录,备好抢救措施及药品。

2.3 术中护理:护士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露出臀部,持续吸氧,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由麻醉师给药使患者迅速进入睡眠状态,既睫毛反射迟钝或消失,医生开始进镜,当肠镜通过乙状结肠、脾曲、肝曲困难时需要护士配合医生同时完成,要求动作协调,确保镜身顺利进行。同时密切观察患者心率、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及过敏反应,预防检查中并发症的发生如肠穿孔、肠出血等。

2.4 术后护理:检查结束后待苏醒后即可停止吸氧,并由专人观察和护理,直至完全清醒。待生命体征平稳后由家属陪同下方可离院。像患者和家属交代相关注意事项,瞩其术后当天不能骑车、开车、登高或从事高空作业。同时注意观察大便的颜色,如有便血及腹痛及时就医。

3 讨论

第2篇:国际警察节范文

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力领导下,在省经济普查办的具体指导下,全市各相关部门以及各级普查工作人员共同努力,认真按照《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办法》和《省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实施方案》规定的步骤、程序和要求,紧密结合我市实际,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精心组织,统筹安排,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完成了普查方案设计、清查摸底、业务培训、普查表填报、普查表审核和数据录入处理上报等一系列工作,圆满地完成了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各项任务,现将我市的经济普查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制度建设,确保职责到位。

经济普查是大型的国情国力调查。为了确保经济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成立了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结合实际,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一是制定工作目标责任制、办公室工作规则、工作进度表和流程表。明确责任,各司其职,规范普查工作流程,明确普查各阶段各环节的时间安排。二是实行联系挂钩制度。1、制定《市人民政府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络员工作职责》,建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与各基层点的挂钩制度,对其工作进行经常性的督查督办,及时帮助解决挂钩点在工作中出现的有关问题;2、建立基层经济普查办公室指导小组联络制度,市办人员深入各基层普查办蹲点,加强市经济普查办公室对经济各基层点普查工作的督察和指导协调,及时解决各基层点普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三是坚持普查办公室主任例会制度。坚持定期召开会议,及时传达贯彻上级普查机构对普查工作的各项重要批示。及时协调处理普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难题,确保了整个普查工作科学、规范、有序地进行。

二、精心制定方案,全面布署普查工作。

市经济普查办公室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和《省经济普查方案》,同时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完整的适合我市实际的《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实施方案》,经市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审定通过,下发贯彻执行。方案对普查的目的、范围、普查内容、组织领导、实施步骤、调查方式、数据处理、质量控制等方面工作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并通过全市经济普查工作会议,部门普查工作会议,全面布署普查工作。

三、强化业务培训,确保方案落实。

经济普查工作量大,涉及领域广,调查面宽,难度大且要求高,选好配齐普查员、普查指导员,精心组织业务培训十分重要。首先,我们择优选调了身体健康、责任心强、有相应专业知识并且熟悉调查区域情况的人员作为经济普查员,共精心选调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名,确保普查员的选配人数充足、素质过硬和按时到岗,为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保证。其次,强化业务培训,确保经济普查培训的高质量完成。一是强化市办、镇(街)业务员的培训工作,市办组织了各镇、各组负责人、业务骨干,由市经普办主任亲自带队,参加省组织的经济普查专业知识培训,以全面掌握经济普查的内容、程序、步骤和要求,并在省培训结束后,统一组织了大范围的包括市办人员及各镇(街)普查骨干的业务培训。为了确保培训效果,我们将清查摸底培训和普查登记培训分开进行,并在培训前做了充分而详实的准备。二是组织对辖区内普查对象进行登记前的业务培训,将辖区普查对象按规模以上工业、规模以下工业、建筑业、行政事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餐饮住宿业及服务业等行业进行分专业培训授课,宣传经济普查条例和统计法知识,详细讲解普查表中的各项指标内涵及填报规范,让企业掌握填报的方法和技巧,明确经济普查的重要意义。掌握经济普查的填报知识,清楚经济普查的报送要求,构筑好经济普查的第一道质量关。

四、狠抓清查摸底,确保不重不漏。

清查摸底是经济普查的重要环节,决定着普查工作的成败。

(一)、为了确保清查摸底工作质量,我们严格按照《省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清查摸底方案》关于清查摸底的范围、内容、清查摸底的时间点、时间安排、组织实施、普查区的划分和特殊情况的处理、清查摸底工作的数据处理、汇总结果的上报及清查摸底质量控制、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工作员的选配规定,逐项进行落实。并在省方案的基础上,制定下发《关于清查摸底工作补充规定的通知》,对清查摸底工作业务步骤,做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二)、全面开展清查摸底工作。本次清查按“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方法实行完整的(包括个体经营户的所有调查对象)拉网式(在基层清查中以“宁重不漏”为主要原则)的全面清查。具体做法:一是对地税、国税、工商、编办、民政等部门提供的行政登记资料进行整合;二是登记造册。由普查员采取地毯式清查方式,挨家挨户上门开展清查登记,耐心向被调查单位(户)询问、登记,编造成册;三是分类录入。将全部清查摸底表进行分类、核对和电脑录入;四是数据核查。将上报的清查摸底情况,与工商、税务、编办、技术监督等部门提供的数据库进行核对,对存在疑问的,反馈到各基层点实地核实,直到核实清楚为止。

(三)、开展清查摸底数据核实工作。首先下发了关于核实清查摸底数据质量的紧急通知,对清查摸底数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带针对性的几条具体措施和要求。其次,将各基层点清查摸底数与行政主管部门提供数据进行对比,并将对比结果向做各基层点了通报,要求各基层点抓紧清查摸底补缺补漏和数据质量审核汇总工作。其三,再次重申并强调修改清查摸底各录库并再次上报的各项具体要求。

(四)、开展清查摸底数据质量的抽查工作。市、镇两级普查机构按省办的抽查方案联合对各基层点进行抽样验收,基本达到要求。

五、狠抓登记审核,确保普查数据质量。

数据质量是普查工作的生命线。市镇两级普查部门紧紧围绕普查质量这一核心,全力做好普查表的登记填报、收集审核工作。

(一)、严把登记填报关、确保普查数据质量。

一是制定《市第一全国经济普查质量控制工作细则》和普查表上报时间和上报要求。严格按照普查登记阶段的质量控制要求和收表审表阶段的质量控制要求开展普查登记工作。

二是分两个阶段阶段进行普查正式登记。第一个阶段是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的填报;第二阶段是个体经营户的填报。第一阶段我们要求每个普查员,必须入户指导填写,对每一张报表,每一个指标,每一笔数据按照各种目录和代码等进行详细审查填写,保证有根有据,准确真实,注意表内、表间的平衡关系。第二阶段要求普查员入户调查不能简单地记录被调查对象回答的数据,而是要用“问、看、查、比、评”的方法和步骤取得比较可靠的数据,并签字以示负责。

三是全面加强对各基层点登记阶段收表、审表工作的指导和督查,按照经济普查办公室指导小组联络制度,加强市经济普查办公室对各基层点登记填报工作的督察和指导协调。市办各调查组业务骨干到各基层点蹲点指导收表、审表工作,及时解决各基层点登记填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四是在登记填报的各个阶段,定期召开各组工作会议,将各基层点的登记工作情况进行集中反馈,对各基层点工作进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项讨论,作出统一解答。

五是责成市办各业务组切实加强本专业的业务指导,切实承担业务指导责任,从源头上控制数据质量。

六是把好收表初审关。主要是做到当企业送交普查表时,按照集中培训,专业分组、分批报送,集中审核,现场确认的审表方法做好企业普查表的交表初审工作,重点对普查表的完整性(缺项、漏项、错项)进行审查。其次是要求各单位在报送普查表时,要携带本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证、营业执照副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利润表的复印件。把单位填报的经济普查数字与单位的财务数据进行现场核对,对有疑问的数据要求填报要做出合理的说明,对填报错误的数据要求上报单位必须改正。对于人工审核无法通过的普查表,组织普查员、普查指导员深入到各镇(街、场)以及村(居)和基层企事业单位,实地核实统计数字资料来源,查明原因,查清事实,直至通过为止。

(二)、严把审核关、确保普查数据质量

一是拾遗补漏,将现有的单位名录库再次与税务企业库、交通运输企业库与行政事业单位名录库等进行核对,梳理出尚未接受普查的企业名单。

二是互审复审,采取各基层点普查员交叉审核、各基层点之间交叉审核、各镇复审、统计局相关专业总审、市经普办汇审的办法,保证经济普查表的质量。

三是横比纵比,将一些主要指标和历史统计资料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资料进行比较,找出差距,分析问题所在。

四是迂回对比,对个体经营户,从就业人员、行业类别、用电情况、厂房设施等要素进行侧面核查。

五是加大增加值相关数据的核查。针对企业在工业产值、中间投入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加大对核算企业增加值相关数据的核查。

六是加大重要指标的核查,对一些重要指标,如工业总产值、工业产品销售收入,资产等总量指标和工业增加值率、销售利润率、万元产值能耗、人均劳动报酬等相对指标,以及本地区主要产品产量等重要指标,加大核查力度。

七是加强大数审核评估,进一步加大数据质量控制力度。对各基层点上报统计数据认真进行平衡关系,逻辑关系和大数审核,要求各认真核实、查明原因,做到数出有据,合乎逻辑。同时,做到每张普查综合表汇总后都要对重要指标进行多方面的对比、审核,评估检查,牢牢抓住质量这条普查的生命线。

(三)、采取各项切实有效的措施,集中精力开展普查数据复查核实工作:

通过下发《关于报送经济普查核实工作进展情况的通知》,强调狠抓数据质量,要求各基层点进一步做好数据复查核实工作。同时,通过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规模以下工业普查报表复查核实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核实限额以下商业及商业个体户普查数据的通知》、《关于填报<个体经营户经营费用情况调查表>的通知》等文件,督促各基层点组织人员对数据做进一步的核实。在复查核实阶段,市办按照分区指导小组联络制度,派人到各基层点进行督查,检查复查核实工作的落实情况;各基层点也组织经普办人员下到有关企业进行复查核实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四)、抽查数据质量,严把质量关。

市办组织专业骨干分3个组对基层点全面抽查普查表数据质量,重点抽查规摸以下工业、限额以下贸易业和个体经营户,对抽查中存在的问题,市办以正式文件《关于反馈经济普查数据录入前质量抽查问题的通知》集中反馈给各基层点,强调抽查工作合格后才能进行报表录入。这一举措对各基层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复查核实工作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五、数据处理与上报质量

为保障数据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定《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工作方案》,按照方案要求认真开展数据处理工作。

(一)、认真搞好数据处理培训工作。受训人员熟练掌握数据处理的程序,能及时发现并解决数据处理中出现的问题。

(二)、建立数据录入岗位责任制。一方面对数据采用复录制度,另一方面录入的数据与普查表进行核对,审核无误后录入员签字。

(三)、广泛应用人机结合的审核模式,通过有经验的业务人员与计算机有机结合的审核方法,对普查表进行审核。针对机审不能通过的审核关系,进行探讨,及时总结。

(四)、录入完成后,对全部数据进行计算机审核。审核内容按普查表审核要求进行。对于出错信息,查明原因并进行校正。

(五)、按照综合表的要求进行机器汇总,并对逻辑性和客观性进行判断。上报的普查数据质量符合国家和省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质量控制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第3篇:国际警察节范文

这三大结构性逆差,是指中国对外贸易规模再大、贸易顺差再多,在这三个领域却是难以改变。这三大结构性逆差是能源资源逆差、“大飞机”逆差和农产品逆差。

第一,能源资源逆差。这是中国已经持续多年且规模越来越大的结构性逆差。笔者以原油、煤炭、天然气的对外逆差衡量中国的能源逆差,以具有代表性的铁矿石和铜贸易作为代表衡量对外资源逆差。

2012年,中国对外原油贸易逆差2181.7亿美元、天然气逆差82.3亿美元、煤炭逆差271.4亿美元,累计能源逆差2535.4亿美元。铁矿石和铜逆差分别为956亿美元、639亿美元。

我们计算新世纪以来,2000年至2012年这13年累计,原油、天然气、煤炭逆差各累计为1.03万亿美元、约200亿美元、约500亿美元(其中煤炭自2009年成为净进口),新世纪以来累计能源逆差1.1万亿美元。

新世纪以来,铁矿石和铜贸易逆差累计则各达4958.8亿美元、3354.8亿美元,加总为8313.6亿美元。如果再累加其他金属类资源品进口,规模会更高。

这样,2000~2012年中国经济在能源资源上的代表性逆差就高达1.93万亿美元之巨。但由于能源资源属于天然禀赋,能源资源逆差往往不会改变,甚至会越来越大。

第二,高科技类逆差。中国经济的产业结构特征,意味着中国依然不具备生产有关高科技产品的能力。大飞机是典型代表。中国航空公司的每一架飞机,都来自波音、空客等公司。这十年以来,中国光买飞机花了多少钱呢?我们以国际贸易的航空航天逆差统计,2000~2012年累计的“大飞机”逆差高达1206亿美元。

“大飞机”逆差是我国中低端产业结构特征使然,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路途漫漫,也意味着中国以大飞机逆差为代表的高科技逆差将继续存在甚至攀升。

第三,人口规模持续攀高、食物消费蛋白摄取量的提升以及农地总规模的下降,导致中国已经出现结构性的“农产品逆差”,展望未来,这将成为中国越来越具有系统影响性的结构性逆差。

在2007年之前,中国在全球农产品市场上还一直是顺差状态,2008年至今扭转为逆差,目前看不到中国农产品逆差下降或逆转的任何迹象。2008~2012年,累计的农产品逆差规模已高达782.5亿美元。考虑到之前的顺差,2000~2012年累计的逆差规模为462.2亿美元。

统算来看,2000~2012年三大结构性逆差累计总规模为2.1万亿美元。

在覆盖了如上2 .1万亿美元的结构性逆差之后,2000~2012年中国对外贸易累计取得了1.7万亿美元的贸易顺差。

第4篇:国际警察节范文

一、要素流动是区域差距形成与扩大的直接原因

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力、企业家才能等。由于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所以要素流动主要是指资本、劳动力和企业家才能的流动。三者在因果链关系上是承前启后的关系:资本的非均衡性流动导致的劳动力流动,才使得要素产生了积聚效应,最终导致区域性差距出现并扩大。

(一)资本的非均衡性流动是区域差距形成的动力源

境外资本是改革初期全要素中的主要成分,为经济发展准备了条件。因为当时中国经济全要素中,资本是最稀缺的资源,因此其边际回报率比土地和劳动力的回报率高,必然导致了外资向我国大规模集聚。此外,由于东部地区率先改革,解除了制度性束缚,占据了经济发展先机,为外资流向创造了条件。但是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出现,这种外资流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西部地区发展的不均衡,反过来又加剧了外资向东部地区集聚。从分工的角度来看,这种前期资本的投入状况也会进一步加剧各自的比较优势,即东部更多地依赖于制度、技术和资本,而西部则更多依赖劳动力和自然资源,进一步形成了资本流向的锁定。

(二)资本与劳动力由互补关系向替代关系转变

要素流动中资本流动与劳动力流动的关系比较复杂,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即从互补关系到替代关系的转变。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初期,东部地区主要是依靠廉价劳动力资源实现经济的发展,进而实现了初期原始资本的集聚。在发展的初期,这种资本集聚与劳动力的集聚是呈正相关效应的,资本的集聚为更多的规模化生产和劳动力利用创造了条件。这一过程资本与劳动力是互补的关系。

第二阶段,当产业层次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随着产业结构升级的内生性需求越来越强烈,资本与劳动力的互补关系逐步转向替代关系,也就是产业资本化程度的提高,将逐步减少产业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这也就是造成近10年来东部农民工工资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随着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的输出,资本以工资的方式反方向流入中西部地区,这种资本的流入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中西部地区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由于东部地区在前期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正汰效应,其在产业发展中资本的边际收益率高于西部地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西部地区资本向东部地区的倒流。

劳动力的流动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入。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在政策上经历了一个从限制到放松的过程。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随着农民增收愿望强烈,加上政府对待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的进一步放宽,农村劳动力开始向非农产业转移:1992―1998年,平均每年转移468万人左右;1998年以后,伴随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又开始大幅增加,1998―2004年年均转移380万人,年均增长4%。2001―2004年间,农村外出劳动力以每年500万左右的速度增长,2005年以来增长更加迅猛。

与“农民工进城”并存的是高层次人才在发达地区集聚。这种集聚带来的是技术、资金、信息的流动方向单一性,使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有效地结合起来,为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也正是这种集聚造成了难以改变人才分布的不均衡局面,造成了不发达地区优秀企业家、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的奇缺。

(三)要素集聚最终导致区域差距扩大

要素集聚包括行业集聚和空间集聚。产业空间集聚是由于资本要素的逐利性和风险规避的原因,导致某些产业内的资本要素在增殖率高和风险率低的地区内集聚,形成聚集经济。发达地区的要素集聚已经并将在未来较长时间内成为促进这一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要素所带来的价值增殖已超出要素原本具有的一般投资的回报率,资本、技术、劳动力、管理人才和市场等资源分配的有效性与规模化,将引致整个社会达到资产组合的最优化,而这个过程的形成正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在摸索中前进并取得巨大成果的过程。发达地区形成的要素集聚下的经济扩张型发展,使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产生集中的经济效果和吸引经济活动向这一地区靠近的向心力,这就是集聚效应,这也是导致城市不断扩大的基本因素。

大量资本、技术、品牌、优秀人才等高级要素在发达地区的集聚,形成了各厂商之间对资源、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庞大的规模经济。这些在其他非要素集聚地是无法拥有的持续优势。要素集聚产生的经济效应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我国区域差距进一步扩大扩大、经济集聚程度提高的现象提供一个新的解释视角。

二、积极利用要素流动,实现西部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是整体经济提升不可逾越的阶段,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支柱,完全符合“部分先富”的发展策略,但区域差距的扩大将会激化社会矛盾,也与走向“共同富裕”的社会发展目标相悖,最终将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巨大障碍。因此,消弭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必将是一项极富有战略意义的工作,而合理推动要素流动在缓和这种发展差异上的直接作用力上将更为显现。

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国目前的产业转型迫切需要努力抢占国际市场产品生产的制高点,控制高级要素,这是未来发展的必须。在这个大背景下,由于东部地区低级要素的比较优势正在失去,中西部地区相对于沿海地区较低的生活成本、迁移成本和工资水平而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较低的商务成本也加大了这些产业在西部转移的可能性。形成东中西部经济的梯度式发展,这样既符合我国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的现实,调动闲置资源优化配置,又可以缓解东部地区与中西部的要素争夺矛盾,为东部地区发展培育高级要素腾出资源和空间,也可以为中西部崛起和跨越式发展创造机会。

第5篇:国际警察节范文

关键词:欧盟东扩,产业结构差异,整合

欧盟在完成第五次东扩后,面临新的经济整合任务。与前四次的扩张和整合不同,欧盟在2004年的扩张是一次异质性扩张,此次扩张后,新老成员国间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差距。所以,新人盟成员国面临的经济整合过程将是差异性整合过程,即在异质性经济制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对不同质的经济要素进行调整,提升处于低端的要素水平,提供新的制度安排,协调复杂的利益关系,实现同步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各成员国产业结构整合是经济整合中的基础和核心问题。它不仅是盟内贸易充分发展的基础,也是欧盟在投资、货币、金融以及社会保障等其他领域顺利实施整合的保障。从这个角度出发,本文对欧盟成员国产业结构差异的现状和整合前景进行分析,提出我国未来调整产业结构的对策。

一、欧盟成员国产业结构的差异

2005年,欧盟15个老成员国的产业结构较为相似。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较小,一般都在2%左右,希腊的水平偏高,为5.2%;工业和建筑业的比重一般在20%至30%之间。其中,德国工业较为发达,比重为25.8%,西班牙的建筑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要明显高于其他国家,为11.6%;由贸易、运输、通信和金融等产业构成的服务业在各国经济中都占有较大比重,均在70%左右,卢森堡甚至达到83.3%。这种产业结构明显体现出发达工业化国家的特征。而各国不同的产业增长率反映出产业结构总体的发展趋势。从1999年至2005年间的各产业产值平均年增长率看,增长速度最慢的是农业,一般在1%左右,法国、卢森堡、瑞典、葡萄牙、希腊甚至出现负增长;工业和建筑业增长速度居中,各国的平均水平为2.3%和1.9%,多数国家工业的增长速度都快于建筑业。尤其是瑞典和芬兰的工业实现了较快增长,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9%和4.1%。而在建筑业方面,具有悠久传统和技术积累的西班牙和希腊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分别为5.3%和4.5%;服务业是发展最迅猛的行业,各国的服务业都实现持续增长,从而使服务业在cdp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总的看,不论是比重还是增长速度,老成员国服务业在经济中的优势十分明显,产业结构体现出合理化的态势。而欧盟新成员国的产业结构也大体与老成员国类似。2005年,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最小,平均为4%,但个别国家(如匈牙利)达7.5%;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最重要地位,平均比重超过65%。其中,塞浦路斯达77%,超过许多老成员国。各国工业和建筑业的比重居中,但工业明显高于建筑业。从新成员国产业发展状况看,农业从1999年到2005年这10年间的平均增长率最低,平均为1.2%;工业、建筑业与服务业的增长速度类似,平均约在4%至5%之间。与老成员国相比,新成员国的部分国家还属于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还要继续工业化进程。因此,工业发展速度也很快。比较突出的国家是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它们第二、三产业中的各领域均实现较快增长(爱沙尼亚在工业、建筑、贸易与通讯、商业与金融和公共管理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4%、9.8%、7.7%、6.2%和4.9%,拉脱维亚在各领域的增长率为5.7%、10.7%、9.8%、8.1%和3.1%),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尽管欧盟新老成员国的产业结构有一定的共同特征,但新老成员国的产业结构之间仍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

在农业方面。新成员国产业结构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农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大。如,虽然农林渔业在新成员国中的比重从1998年的3.2%下降到2005年的2.2%,但同期老成员国这一比重为1.3%。更大的差异在于农业就业人口占整个就业人口的比重。2004年,新成员国农业就业比重为12.5%,而老成员国仅为3.8%。在不同的新成员国中,农业就业的比重也各不相同。如,波兰这一比重为19.2%,立陶宛为15.8%,拉脱维亚为12.5%,斯洛伐克为3.9%,捷克为4.2%。一方面,新成员国中农业就业人口相对较多的情况预示着其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于老成员国,事实也的确如此。如,新成员国软质小麦的生产率仅为老成员国的2/3。生产率低的原因除有限的资本投入外,肥料、农药或农业机械的限制也是重要影响因素。同时,新成员国不合理的农业结构和行业的低利润阻碍了资本投人的增加,使农业生产率难以提高。另一方面,农业方面的差距也反映出新成员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因为在这些国家中为满足基本生存需求而存在的农业人口数量较大。

在工业和建筑业方面。新成员国工业和建筑业的比重普遍高于老成员国。尤其在工业方面。不可否认的是,许多新成员国在入盟前就有很发达的工业体系。如,爱沙尼亚、斯洛文尼亚、波兰和捷克等。但与老成员国相比,它们面临技术设备落后和国际竞争力弱等劣势。这种差距在各成员国工业的生产力水平上可直接体现出来。通过对2005年各国工业人均劳动生产率进行比较可发现,各新成员国的工业生产率均低于欧盟的平均水平。其中,数值最低的是拉脱维亚,仅为老成员国平均值的1/3。与之相对应的是,该年度新成员国工业占就业人口的比例为33.1%,高于欧盟15国28.7%的平均水平。因此,虽然生产率相对较低,但工业在新成员国中拉动就业和保持社会稳定的意义要大于老成员国。与工业相比,建筑业在新老成员国经济中的比重相差不大,新成员国在该行业中的就业比率低于老成员国,在生产率上也存在着明显差距。

新成员国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略低于老成员国,但贸易、运输和通讯服务业的比重却较高。除斯洛文尼亚外,其余新成员国此项的比重都高于老成员国的平均水平。在金融服务领域,新成员国金融业相对不发达的特征较为明显,各国比重均明显低于老成员国。在公共管理和教育服务领域,除塞浦路斯和马耳他外,其余新成员国的比重均低于老成员国和欧盟的平均水平,这种差异直接反映了新成员国在教育、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与老成员国的差距。在贸易、通讯和金融服务方面,各新成员国的生产率水平均低于欧盟25国的平均值,也几乎低于所有老成员国的水平(只有波兰和斯洛文尼亚在贸易、通讯领域的生产率高于德国,匈牙利在金融服务领域的生产率高于荷兰)。但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新老成员国在服务业生产率方面的差距不像在工业和建筑业方面那样悬殊,也小于农业。

二、欧盟成员国产业结构的整合前景

各成员国产业结构的差异阻碍了欧盟一体化进程。但欧盟成员国间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趋同的可能性很大,且目前已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第一,新成员国各行业的蓬勃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迅速调整为产业整合奠定了基础。一方面,在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农业在新成员国经济中的比重正以较快的速度下降。从1999年到2005年,新成员国中农业全职劳动力的数量下降22%,而老成员国下降幅度为11%,即农业就业人口在老成员国中每年下降1.8%,而在新成员国中每年下降4.1%。这种转变具有标志性的意义,说明新成员国正处于快速的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另外,新成员国第二、三产业发展迅速,增长速度全面超过老成员国。在第二产业,除塞浦路斯工业的增长幅度较小、捷克的建筑业出现负增长外,其他成员国(尤其是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在第三产业,各国的贸易、交通和通讯业发展最为迅猛,公共管理业的进步幅度也比老成员国大得多。除波兰的公共管理服务发展较慢外,其余新成员国在各项服务业领域均实现持续增长。新成员国增长率的优势和结构特点充分反映出欧盟各国产业结构趋同的倾向。

第二,欧盟在政策和制度方面的调节为产业结构整合提供了保障。为缩小新老成员国农业方面的差距,欧盟通过在2000年到2006年间实施支持新人盟国家农业和农村发展特别项目(sapard)来帮助新成员国改革农业和相关部门的对策,并大力推行共同农业政策(cap)。此外,欧盟的结构基金对工业和服务业结构转型地区也提供直接的资金支持。而欧盟的企业竞争政策、保护中小企业的政策以及为加强科技力量而制定的框架研发计划、伽利略计划和iter计划等完善了新成员国产业升级的微观基础。同时,欧盟还采取金融服务行动计划和兰氏金融服务监管程序等措施促进以金融市场为基础的整体市场机制和货币制度的整合,缩小新老成员国在商业和金融服务业方面的差距。

第三,新老成员国个体的努力是产业结构整合的直接动力。一方面,新成员国在参照老成员国的基础上以欧盟的要求为标准制定一系列产业调整政策。各国在可能的范围内开始了国有企业私有化进程,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适当发挥国家的调控作用,培育本国产业的竞争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如,爱沙尼亚在产业调整过程中巩固了本国食品加工业和木材加工业的优势,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化学工业、建材工业和海运交通服务业;拉脱维亚较为重视贸易和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旅游业也取得很大进步;斯洛文尼亚加工工业基础雄厚,同时具有强大的制造业基地,这为汽车、电子和化工等行业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和分工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出于对劳动力成本、语言文化和地缘等种种便利的考虑,欧盟东扩后,老成员国对新成员国贸易和投资的领域和总量都有所增加,这对新成员国提高各行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起到推动作用。同时,老成员国还提供大量科技和人力资源方面的帮助,这使新成员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欧盟成员国自我调整、密切合作和互相支持的行为既符合经济一体化的初衷,又带动了产业结构整合和经济的发展。

三、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

欧盟各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对我国具有宁定的借鉴意义。第一,应大力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企业(如食品加工企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状况。从欧盟的经验看,各成员国农业发展水平差距的缩小是产业成功整合的基础,而我国农业的发展状况与欧盟新成员国有相似之处。近年来,我国对农业、农村实行一定的倾斜政策,着力发展农业经济,使我国农业与其他部门的差距逐步缩小,但仍存在农业部门的企业竞争力较差、农民生活水平不高以及农业支持政策效率不高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未来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提供适当的制度框架。如,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制度保障,或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同时,我国农业的发展需要社会保障体系的协调跟进。这需要整个经济和社会政策体系以及区域发展制度来保证。另外,要大力发展农业的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企业效率和国际竞争力,缩小我国农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第二,完善相关制度和激励机制,促进我国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欧盟各成员国服务业的蓬勃发展是促使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和趋同的重要因素。目前,要处理好我国工业与服务业发展的关系,积极培育国内的生产业,使工业和服务业能相互协调、相互带动;发挥目前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的比较优势,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优化和提升服务业结构,在使之在融入全球生产网络的前提下,不断升级,实现现代化;加强对服务业尤其是金融和网络行业的监管,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第三,进一步完善经济体制,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的活力。企业是产业的微观主体,只有在完善的经济体制中才能更好地发展,从而使整个产业焕发生机和活力。因此,我国实施具体产业政策的同时,应注重完善企业制度,而且要适当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

第四,增强科技研发能力。这是目前欧盟产业政策的重点,也是世界各国在调整产业结构时尤为关注的内容。就我国研发水平的现状而言,应先从政策层面创造良好的环境,主要是创造有利于吸引投资和开发新市场的制度环境;增加公共投入和一系列资金保证措施;充分发挥企业在研发中的作用,注重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性和在部门间、产业间乃至国家间的扩散作用;着重扶植某些特定领域的技术创新,以带动整体研发水平的提高。

第6篇:国际警察节范文

劳动监察一方面能监督法律法规的执行,尤其在保障工人权利方面,不仅限于工作条件和职业卫生安全。另一方面,劳动监察能提供信息咨询和培训服务。它的双重职能表明,劳动监察制度对于劳动世界至关重要,可成为有效解决诸多劳动问题的重要手段。

发展历程

如果将1833年英国政府聘任4个监察员作为国际上开展劳动监察业务的开始,那么,2013年劳动监察制度将迎来180周年。中国政府在1993年也引入了劳动监察制度,2013年将迎来20周年。

自国际劳工组织成立以来,劳动监察即成为制定国际劳工标准(包括公约和建议书)的内容,并在1919年《凡尔赛和约》以及《国际劳工组织章程》中有所提及。除了这些纲领性文件之外,国际劳工组织多年来还通过了很多法律文书,一些是专门关于劳动监察系统的组织与职能,另一些则是不同领域和行业劳动监察的法律地位,特别是其在预防劳动违法行为方面的作用。

国际劳工标准基本上反映了成员国在劳动立法、劳动监察实践方面走过的历程。劳动监察一直是国际劳工组织从其1919年成立以来的重要工作,关于劳动监察的一个比较全面的建议书是1923年通过的《1923年劳动监察建议书》(第20号)。在此基础上,1947年国际劳工组织通过了第81号《工商业劳动监察公约》(简称《1947年劳动监察公约》),为成员国劳动监察服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迄今为止仍具广泛指导意义的国际标准,是国际劳工组织指定的四个治理性公约之一。该公约明确了劳动监察的3个职能:确保执行有关工作条件和在岗工人保护的法律规定,如工时、安全、卫生和福利等;向雇主和工人提供有关遵守法律要求的技术信息和咨询;向主管当局通告现有法律法规存在的缺陷和弊端。该公约第12、13条规定了劳动监察员的自由进入工作场所履行监察工作的权力和执法权力;第15条明确了监察员在行使这些权力时要保持独立和公正。

1969年,国际劳工组织通过了《(农业)劳动监察公约》(简称《1969年(农业)劳动监察公约》)。这项公约涉及农业领域的劳动监察,重点是保护青年劳动者和处理童工劳动问题。《1947年劳动监察公约》和《1969年(农业)劳动监察公约》及其建议书,为不同国情的劳动监察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5年的《1947年劳动监察公约》议定书又将该公约的应用范围扩展到非商业工作场所,包括各类未纳入工业和商业范畴的工作场所。由此可以看出,劳动监察工作从其范围和内容来看,是在不断地进行扩展和完善。

《1981年职业安全和卫生公约》(第155号)规定,应由一个完整和适当的监察系统,保证贯彻执行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并强调了国家职业安全卫生政策和综合性方法的重要性。《2006年促进职业安全与卫生框架公约》也强调了监察制度,对确保国家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得到遵守的重要性。

2008年6月,国际劳动监察协会(IALI)通过了《全球劳动监察诚信准则》,目的是通过诚实、承诺、响应和良治,提高劳动监察人员的专业素质。该准则呼吁劳动监察机构为劳动监察员营造一个有利环境,使监察员能遵守和实施准则中的价值观和标准,为建立一个有威信和专业的劳动监察体系奠定基础。

2009年3月31日,国际劳工组织成立了劳动行政和劳动监察司,并于当年4月启动了“劳动行政和劳动监察计划”。该计划通过开展技术援助和技术合作项目,帮助成员国在改善工作条件、保证遵守劳动法律、预防和处理劳动争议、促进三方机制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劳动行政和劳动监察计划”主要是动员整个国际劳工局的专家资源,通过不同技术部门和地区间的网络化协调工作,向国际劳工组织三方成员提供支持。

面对不断变化中的劳动世界,国际劳工组织经常结合劳动监察公约的履约情况,就全球劳动行政和劳动监察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进行回顾和展望。2011年第100届国际劳工大会就此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和磋商,制定了当前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形势下开展劳动监察工作的战略和行动计划。该战略和计划强调在应对全球化和金融危机过程中,加强劳动行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制定和执行劳动政策,实施国际劳工组织的《体面劳动议程》;强化并建成现代、高效、拥有充分执法和促进守法机制的劳动监察机构;建立健全劳动行政法律和制度框架,包括就业服务和劳动监察体系;确保处理社会事务和政策的不同部门、机构之间的有效协调;促进国际劳工组织相关国际劳工标准的实施;确保工人和雇主组织对劳动行政和监察制度的发展进行参与和咨询。目前,许多国家将劳动监察列为“体面劳动国别计划”(国际劳工组织在国家层面上的综合行动框架)的重点行动领域。

鉴于对劳动监察技术培训材料的迫切需要,国际劳工组织帮助成员国完善了针对劳动监察员的培训课程。利用挪威政府资助的“提高劳动监察有效性”项目,2010 年,“劳动行政与劳动监察计划”和国际劳工组织都灵培训中心共同开发了“劳动监察模块式培训手册”,内容涉及劳动监察原则、政策、战略及实践工具和方法等。

典型经验

加强监察机构和监察员的能力建设,是国际劳工组织“劳动行政与劳动监察计划”的一项重要工作。一些国家已经采取措施,加强劳动监察员应对不断变化的工作场所危害的能力。如:澳大利亚已经将战略性劳动监察和执法,确定为国家职业安全卫生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国于2005年通过了一项职业卫生行动计划,以培训职业安全卫生领域的监察员。2007年11月,意大利为劳动监察员开展了一项新的职业安全卫生战略培训计划。英国的职业安全卫生战略及其监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业、建筑业和卫生服务等行业,尤其关注高处坠落、工作场所交通、肌肉-骨骼紊乱问题和与工作相关的压力。一些非洲国家的监察机构将策略性劳动监察方法融入到全面的的职业安全卫生和艾滋病病毒/艾滋病战略的行动计划当中。

近年来,劳动监察开始关注监察执法的法律效力和执行力,视案件的严重程度,提出整改建议甚至进行处罚。根据《1947年劳动监察公约》第13 条和《1969年(农业)劳动监察公约》第18 条的规定,许多国家的劳动监察员可以采取措施,例如暂停生产过程,甚至在对工人健康或安全有紧迫危险的情况下关闭工厂。2010年1月21日,萨尔瓦多颁布了《工作场所风险预防法》,赋予职业安全与卫生监察员处罚权。更多的国家把工作重点放在预防上,如:越南劳动监察局在工作场所组织了“全国职业安全与卫生周”活动,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并对监察员进行培训。多数非洲国家也采用职业安全与卫生预防方法,改进职业安全与卫生工作。以雇主和劳动监察员合作实施的行动项目为基础,正在形成新的预防战略。这种合作方式有利于强化雇主的关爱和主体责任,同时减少职业安全与卫生问题的发生。

考虑到影响劳动者健康的新因素不断出现,劳动监察机构开始重新思考新的的劳动监察方式。监察员越来越多地直接参与工作场所预防风险战略,通过加强工作场所的直接监察和咨询活动,监察员能及时发现问题并预测违法风险,从而给雇主提出控制风险的守法建议。这是一种新型且更为系统化的模式,其基础是强化雇主在控制新的职业安全与卫生风险的管理责任和体系化的预防理念。为了使监察员更好地发挥这一新作用,并进一步扩大监察服务覆盖范围,美国职业安全健康局所属的执法计划局使用信息技术和强化实施全国职业安全与卫生标准的指导准则。它们以指南或解释的形式提供信息,阐明安全卫生监督官员应当如何执行标准,以及雇主应怎样遵守这些标准。英国卫生与安全执行局通过宣传册和网站的形式,在“当安全卫生监察员打来电话时怎么办”的标题下信息。比利时劳动监察机构也加强了对执法工作的技术和信息支持,并将处罚作为最后的手段。

第7篇:国际警察节范文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从界面的视觉要素、交互及功能模块、反馈信息和安全性(容错性)设计等方面对国家精品课程部分文理科教学课件界面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在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分析国家精品课程教学课件界面设计的特点及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旨在推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深入发展。

【关键词】 教学课件;精品课程;界面设计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3)01―0087―05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多媒体教学课件以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组合展示教学内容,以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应用多媒体教学并不总能带来好的学习效果,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教学界面设计的优 劣。[1]金燕所做调查表明,课件制作内容、表现形式与教学效果之间存在着极高的正相关。课件所采用的外观形式如字形搭配、色彩搭配、图像搭配和教学效果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国家精品课程被定位为“五个一流”,即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一流教学内容”需要通过一流的教学课件来表现。对国家精品课程教学课件界面设计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可以为后续国家精品课程教学课件的界面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二、研究过程与方法

本研究的资料来源于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笔者通过“课程中心”按条件进行搜索,检索时间为2011年6月,其中搜索条件为:教育层次“本科”,课程级别“国家级精品课程”,起止年份为2007-2010年,共搜索到1697门课,这些国家级精品课程涉及文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13个学科类别。本研究确定样本时,按照搜索页面的排列顺序逐一链接课程并下载其中的教学课件,限于网络速度及响应时间的影响,共下载了220门课程328个教学课件作为研究样本,其中文科类的课件128个,约占总数的39%;理科类的课件200个,约占61%。研究样本的学科类别及时间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本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国家精品课程的教学课件界面设计进行统计分析,使用数据处理软件对研究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笔者通过大量阅读课件界面设计的相关文献,总结界面设计的各个因素并制定用于分析的类目表,包括界面的视觉要素、交互及功能模块、反馈信息设计和安全性(容错性)设计。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国家精品课程教学课件中运用了哪些视觉要素,视觉要素的设计和运用情况如何,国家精品课程教学课件在交互及功能模块设计方面主要运用了哪些交互形式,主要功能模块有哪些,具有什么特点,国家精品课程教学课件在反馈信息设计和安全性设计方面如何等。

三、研究资料统计与分析

(一)授课课件类型概况

制作多媒体课件常用软件有PowerPoint、Flash、Dreamweaver、Frontpage、Authorware等。PowerPoint是一种专门用于制作演示用的多媒体投影片/幻灯片的工具,它以页为单位制作演示文稿,然后将制作好的页集成起来,形成一个完整课件。其制作简单,不需要计算机专业知识,适用于制作教师自行演示的课件。Flash、Authorware、Dreamweaver等属于专业性较强的制作软件,可制作出具备较强交互性能的教学课件,但较难熟练掌握并使用。

在本文所采用的328个多媒体教学课件研究样本中,PPT格式的样本约占68.6%,PDF格式的样本约占18.9%,而且这些PDF格式的样本本质上是由PPT格式转换而来的,因此本质上使用PowerPoint制作的样本占总数的87.5%,而Flash、Authorware、网页格式的课件则分别为9.5%、1.2%和1.8%,具体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这表明精品课程教学课件多数选择PowerPoint作为制作软件,只有少数课件的制作采用了专业性较强的制作软件。这也在一定程度反映出PowerPoint为多数授课教师所掌握并运用,且是最为普遍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

(二)视觉要素统计情况与分析

不论采用何种工具软件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其视觉效果都应该遵循让用户感觉舒适、生机与活力的原则。通过视觉感官的刺激,增加对用户的亲和力,适应不同学习者的不同心理特征。下面分别从文字设计、图片/图表/视频动画使用、界面总体色调、背景及过渡效果设计等4个方面对国家精品课程教学课件的视觉要素进行统计分析。

1. 文字设计方面

计算机能够储存大量的信息,这是其一大优势。但在进行多媒体文本的设计时,应该用尽量少的文字来表明事实的含义。[3]文本的设计包括了文字的字体、字体的颜色、字体背景颜色、每页文字表达的概念以及每页文字的内容多少等。根据这几个方面对328个研究样本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

有研究认为,界面设计的用色并不是越多越好,一般控制在三种色彩以内,故在调查字体颜色数时以字体颜色数大于3为界进行统计。[4]人机工程学研究表明,字符的最小可视高度=视距/250,据此算一个页面的文字不宜超过12行,否则文字的字间距、行距会影响文字内容的可读性,并易使学习者产生视觉疲劳。[5]认知心理学家Miller(1956)已经证实个体的工作记忆容量只有7±2个组块,在如此有限的工作记忆容量下,如果同时进行几种认知活动的话,就会出现资源分配的问题。[6]故为减少学习者的认知负荷,一个页面中所表达的概念不宜超过7个。王优等(2009)研究表明,字体是影响汉字辨认的因素之一,倾斜或过于艺术化的字体影响汉字的辨认。[7]而从统计中发现,在被调查对象中,字体颜色数大于3的教学课件比例高达11.3%,字体的背景颜色数大于3的也达到了9.1%。约1.5%的教学课件每页的概念数大于7个,约8.8%的教学课件每页正文超过了12行,约4.6%的教学课件使用了斜体字或艺术字。

2. 图片/图表/视频动画使用方面

图片/图表具有迅速传达信息、直接专注重点、更突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使信息表达更加鲜明生动的作用。视频、动画具有从属性,能再现和补充文字语言所表达的视觉形象,使学习者更易理解所传达内容的思想内涵,而且还具有独立性,能够突出页面形式之美,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认知理论的多重表征原则和接近性原则指出,如果词和相应的图同时呈现,学习者就容易在它们之间建立联系,即整合信息,这就提高了有意义学习。如果动画和叙述在时间上是协调的,学习者就更可能同时把相应的视觉和语言表征保持在工作记忆中。[4]

通过对研究样本的统计发现,国家精品课程教学课件中图表的应用相当广泛,其中概念图表和数字图表的使用分别达到了80.2%和85.1%。使用图片的样本有31个,约占总数的9.5%,具体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统计结果还表明视频、动画的使用率偏低,有30个样本使用了视频动画,占9.1%。

3. 界面总体色调设计方面

主色调指的是教学课件中使用得最多的色调。人们会因心理作用而对色彩产生寒冷或温暖的感觉,红、橙、黄使人联想到旭日和火焰,有温暖感;蓝青色使人联想到大海、阴影,因此有寒冷感。带红、橙、黄的色调都带暖感,带蓝、青的色调都带冷 感。[5]色彩的冷暖与明度、纯度也有关,高明度的色一般有冷感,低明度的色一般有暖感。高纯度的色一般有暖感,低纯度的色一般有冷感。无彩色系中白色有冷感,黑色有暖感,灰色属于中性。[6]教学课件应该有一个主色调,并且拥有一个整体的布局风格,这对于保持学习者稳定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研究样本界面总体色调的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采用冷色系和中性色系的课件占总数的84.4%。这表明国家精品课程教学课件采用的主色调多数是冷色调或中间色调。这两种色调给人稳定、规范、简洁明晰的感觉和视觉效果,因此多数课件采用了冷色系和中性色系作为课件的主色调。

4. 背景及过渡效果设计方面

恰当使用课件背景可以起到渲染和营造出主体信息呈现所需要的环境、气氛的作用,同时可以将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到主体信息上,实现主体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因此,背景的设计应按照一定的整体风格,并依据主题信息的呈现要求,给主体信息提供一个特定场景。界面转换设计的基本原则是要使学习者的注意力从这一界面自然过渡到下一界面,中间没有明显的视觉间断感和跳跃感。

研究样本使用的背景的类型包括动画背景、颜色背景和图案背景。使用图案背景的课件是指其在课件框架或背景中加入了底图,教学内容呈现在底图上。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其中颜色背景占56.7%,图案背景占42.1%,这两种背景是当前精品课程教学课件背景设计采用的主要形式。研究样本统计还显示,背景不一致的课件达到了10.4%,背景颜色数大于3的课件达到了6.4%。

在过渡效果设计方面,统计结果显示,设置了画面过渡与图片文字缓出的教学课件占总数的84.1%,共276个课件,这表明多数教学课件在设计时考虑了学习者注意力的自然过渡,但也有15.9%的课件并没有处理画面过渡与图片文字的缓出。如图3所示。

(三)交互设计及功能模块统计情况与分析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多媒体课件强大的交互功能。在进行课件界面设计时,一个完整的课件应该包括各种交互功能,良好的交互功能有利于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多媒体课件中适当合理地使用菜单、按钮、热字、热区、动画、切换、链接等功能,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研究样本统计结果表明,热字是精品课程课件中采用最多的交互形式,约65.85%的样本采用;其次是按钮形式和菜单形式,分别为13.41%和7.93%;使用图形图片作为交互的占7.01%,而使用热区交互的样本只有3个,占0.91%。还有16个样本仅提供了结束的交互功能,占4.88%,具体结果如表5所示。

常见的多媒体课件分为四大模块:教学内容、导航(目录)、课程说明、思考练习。一般教育性的课件都应该包含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每个多媒体课件的核心。灵活的导航系统可以帮助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或者更加方便地转入任一章节的学习,或者在任何地点都能回到总目录或退出整个课件等。课程说明可以为有需要的学习者提供信息,例如这个课件的学习需要哪些知识基础、适合哪些人群、学习课件的方法提示等。思考练习环节帮助学习者巩固知识,查漏补缺。

从表6统计数据来看,目前大多数的精品课程教学课件功能模块并不完善,具有导航(目录)功能的样本很少,只占5.5%;具有课程说明功能的样本和思考练习功能的样本所占比例偏低,分别占10.1%和25.9%。

这一现象与精品课程教学课件以演示型课件为主有关。例如调查显示,仅有44个样本设计了按钮交互功能,其中约一半的按钮只是用于上下翻页,约三分之一的按钮用于退出,其余6个样本的按钮用于提供帮助。

(四)反馈信息设计和安全性(容错性)设计统计情况与分析

一个完整的多媒体课件应具备反馈信息的设计,以便于学习者操作使用。例如对于学习者的回答,要及时予以反馈评价。形式可设计成文字(正确或错误)、声音(“答错了,别灰心”或“答对了,请继续”或欢呼声、掌声等)、图片(笑脸/哭脸),还可插入一段动画,这样能引起学习者的注意。而安全性主要是指课件的容错性。即在进行课件界面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误操作,控制出错几率,并尽量在出现错误时给出补救措施。如设置询问,告诉使用者这样的操作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确认是否进行该操作等询问,让使用者根据自己的选择做出正确反应等。

研究样本统计显示,仅有3个样本涉及安全性方面的设计,仅占0.9%。而反馈信息设计方面同样仅有3个样本具备反馈信息,占0.9%,其中1个样本采用了文字作为反馈信息,2个样本采用了图片声音作为反馈信息,约99.1%的教学课件没有此方面设计。具体统计结果如表7所示。可见,绝大多数教学课件在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课件的反馈信息设计及容错性设计。

四、研究结论与评价

教学课件界面是直接面向学习者的人机交互信息传递和导航中介,优秀的界面设计是教学课件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研究样本的统计分析,国家精品课程教学课件界面在文字图表设计、背景设计、交互设计以及反馈与容错设计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提高。

(一)教学课件制作工具单一,工具运用水平有待提高

样本研究表明,国家精品课程教学课件的制作工具以PowerPoint为主,可见PowerPoint是广大教师自主制作课件的首选工具。调查发现,87.5%的教学课件是采用PowerPoint制作的,且这些课件多数是演示型课件,缺乏交互。即使是课堂使用的演示型课件,也需要交互功能。例如,制作单项选择题或者是非判断题,然后根据学习者的选择在课件中做出相应的反应。这类交互其实都可以通过PowerPoint的控件快速制作完成,但统计显示具备这些功能的课件非常少。这反映出多数教师掌握了PowerPoint的基本功能,对一些深层次功能的掌握则相对欠缺。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在今后的培训方面,不仅要让教师熟练掌握工具的基本功能,还需进一步提高其开发应用能力。

(二)文字设计仍存在色彩繁复、信息过量的问题;图表运用广泛,但视频、动画使用率偏低

调查表明,教学信息设计方面,部分精品课程教学课件存在使用过多的字体颜色和背景颜色、在颜色的使用方面未做到协调统一的问题。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的本意是要激发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获取。课件设计得繁复叠套,眼花缭乱,颜色太过于丰富多彩,反而会分散学习的注意力。在文字设计方面,少数课件把相关的所有材料事无巨细尽数罗列,导致信息过多,增加了学习者的认知负荷。

视频和动画可以对现实中不易接触到或观察到的事物和现象进行视频动画模拟,有利于学习者了解事物内部之间的联系。[7]图表在精品课程教学课件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是视频和动画使用率偏低。视频动画要占用较大的存储空间,播放时需特定的播放软件,专门的视频和动画不容易获得,独立制作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这些都是导致视频和动画使用率偏低的原因。

(三)课件主色调设计以冷色调为主,存在背景设计前后不一致、背景色彩过多的现象

国家精品课程教学课件主色调多采用冷色调和中性色调,目的在于稳定学习者的学习情绪。但也应适当运用暖色调来引起学习者的注意,强调和刺激学习者的学习。对具有相似功能的内容设计的模块、提示框和按钮,应使用同一种颜色或相近的颜色,保持整体风格和色彩前后运用的一致性,给学习者稳定、规范、简洁明晰的感觉和视觉效果。调查发现,国家精品课程教学课件的背景设计以颜色背景和图案背景为主。但是使用图案背景时,课件底图的颜色较深或底图画面较为突出,喧宾夺主,致使学习者阅读困难。部分课件的设计忽视了背景设计的整体风格,繁杂的颜色分散了学习者的注意力,影响主体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四)教学课件缺乏完善的交互功能,功能模块设计不完整

国家精品课程教学课件多采用适于单向授课的演示型课件,仍然以教为中心,教学内容与流程相对固定,课件的交互功能较弱。此外,这些教学课件多是授课教师课堂使用的堂件,普遍没有设计完整的功能模块,尤其是导航的缺乏易致使学习者产生迷航,不利于资源的利用。国家精品课程应具备一流的教学方法,而教学课件功能的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精品课程教学课件在设计上并未以学习者为中心,偏重于教师的教,忽视了学习者的学。

反馈与容错设计欠缺,说明设计者并未考虑教学课件的共享以及学习者课后的自学应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优质课程的共建共享,教学课件不仅仅是原授课教师的课堂演示课件,也是各地教师的教学资源、各地学习者的学习资源,良好的反馈信息设计和容错性设计有助于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

五、结束语

第8篇:国际警察节范文

2014年11月,《财富》(中文版)联合北京易普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连续第11年开展全国性的高级经理人压力状况调查工作,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积极配合,最终共回收有效数据993份。本报告基于对这些数据的分析,试图帮助读者对中国高级经理人群体的整体状况有一个更加具体深入的把握和认知。

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经理人的春天?

在压力的感受方面,高级经理人仍然压力山大,73.8%的高级经理人面临高压力的困扰,但是压力水平相比去年有所降低(降低了3.4%)。同时,该数据也成为高级经理人群体近5年压力水平的最低值。

由于社会定位和角色期待,男性承担了更多的工作压力,75.7%的男性高级经理人感到压力水平较高,比女性高级经理人高出了16.6%;同时,工作的十年之痒现象比较明显,工作11~15年的高级经理人压力水平最高(79.3%);此外,工作时间多少是造成高压力的另一原因,每周工作55~60小时的高级经理人压力水平最高(88.8%),而保持每天8小时正常工作时间的高级经理人高压力人群比例为53.0%。

在个人状态上,相比去年,2014年高级经理人的消极情绪有所减轻,积极情绪有所提高,同时,情绪状态呈现出明显的性别和年龄特点。男性高级经理人体验到的消极情绪更多,而积极情绪更少;35岁以下的高级经理人体验到的积极情绪最少,36~45岁的高级经理人体验到更多的消极情绪,而55岁以上的高级经理人整体的情绪状态相对最佳。

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组织中对经济形势、政策变化、决策要求最为敏感的群体,高级经理人似乎最先感受到了改革创新和经济转暖吹来的春风。只是万事开头难,当经济体制和企业制度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时,改革的重担和企业的未来更多的还是由人才来承担,高级经理人寄托于体制改革带来的制度性保障仍然有很长的距离。高级经理人的春天,乍暖还寒,一切才刚刚开始。

过渡时期的牺牲品经理人之殇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作为组织中的斯人,高级经理人往往被委以重任。而承担重任的背后,是生活与工作、身体和心灵的多重压力。

2014年年初,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白宗仁因意外逝世。在这之前,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的副总工程师王梦恕曾经对媒体说,他近年患上抑郁症,部分原因可能是公司债务负担重,个人压力大,整宿整宿地睡不着觉。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白宗仁用身心的枯竭,为自己的职业经理人生涯画上了意兴阑珊的省略号。

最后的禁忌,不是性,不是酗酒,不是,而是职业压力。职业压力成为现代人职业发展道路上的最大阻碍。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对压力的反应分为三个阶段:警觉、抵抗和衰竭。而持续高压的环境,会让人提前进入早衰期。虽然,大多数的高级经理人不会面临致命的压力,但是超负荷的工作压力足以损害到高级经理人的身心健康。

在压力的来源方面,空气质量仍然是高级经理人的最大心病。但是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8%。经济环境不好,影响企业发展一跃成为2014年高级经理人的第二大压力来源(比去年增加了6.1%),紧随其后的是居住环境及出行过度拥挤(31.5%)。

由此可见,面对改革,高级经理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高级经理人的身心健康亟需得到有效关注。面对压力,高级经理人似乎在进行一场一个人的战斗,企业或组织更多地扮演了一个旁观者。重用轻培的企业用人观,使得企业仍然没有意识到压力给团队和公司层面带来的破坏力,而更多地把压力看作是高级经理人需要应对的个人问题。从这一点上讲,中国企业的用人观和管理理念还有待扭转。

当工作变成一种心理负担经理人成长的烦恼

一项对我国1,000名中年人健康状况的调查描述了职业人的生活常态:超时工作,睡眠不足,压力巨大,没有休闲,健康负债;多梦,失眠,不易入睡;经常腰酸背痛,记忆力明显衰退;脾气暴躁、焦虑者占一半。这就是职业枯竭的真实写照。

职业枯竭是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职业人在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耗尽的感觉。在高速发展变化的社会进程中,它成为了现代职业人的流行病。

改革当前,众多企业都把对人才的需求放在更饱满的工作状态和抗压应变的心理素质上。高级经理人如何摆脱经济环境、体制不全、信任缺失以及自身局限等多重压力造成的职业枯竭,激发工作活力,以更积极的心态应战变革,成为高级经理人现阶段面临的成长的烦恼。

在不同群体的高级经理人中,企业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级经理人对工作的投入和价值定位。国有企业的高级经理人职业枯竭感最高,外资企业的高级经理人位居第二,而民营企业的高级经理人职业枯竭感最低。教育背景作为知本积累最直接的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枯竭感,大专学历的高级经理人最缺乏工作活力,本科学历的高级经理人则最质疑自身的工作价值,硕士学历及以上的高级经理人的整体职业枯竭感最低。另外,职业枯竭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35岁以下的高级经理人职业枯竭感最高,而55岁以上的高级经理人职业枯竭感最低。如何帮助不同群体有效地缓解职业枯竭感,不仅是个人的困境,也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点。

心理研究表明,职业枯竭感能够得到积极预防和缓解,而提升心理资本是从个人层面缓解职业枯竭感的有效方式之一。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具体表现为自信、希望、坚韧和乐观。心理资本是人力资源的核心资本,它是人体自主应对压力等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能够对工作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激发人更高的工作热情和动力。

2014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心理资本越高的高级经理人,其职业枯竭感越低。高级经理人的心理资本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35岁以下的高级经理人,心理资本水平最低,相反,55岁以上的高级经理人,心理资本水平最高。

人们常说工作是美丽的,奋斗是幸福的。也许只有我们能够全心投入、从容应对并真正体验到快乐时,工作才会呈现出最美的模样,我们才能够在职业发展的路上幸福成长。而这条路是否通达顺畅,除了高级经理人自身的努力之外,企业也应该发挥更大的组织功效和管理才能,建立激励、关怀性的组织文化是企业层面应对员工职业枯竭感的有效途径。

路在脚下,相伴前行职业经理人的明天

第9篇:国际警察节范文

关键词 北京市 基础教育阶段 国际课程 需求调查

一、调查基本情况

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和“国际交往中心”功能的确立,必然带动教育领域的国际化进程。在基础教育阶段引入国际优质课程及其资源为我所用,是丰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有益尝试。学生需求是课程引入和实施的基本依据,为此,我们从是否参与国际课程学习、对国际课程的了解情况、是否有出国留学意向等角度设计与国际课程相关的问题,通过典型抽样调查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初高中)学生国际课程需求情况。调查选取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6个区县每区4所初高中学校初一、初二和高一、高二的部分学生填写问卷,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1160份,回收率96.7%,其中有效问卷1152份,有效率99.3%,调查问卷整理后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

调查学生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分布相对均衡,初二和高一学生接近66%,男女生比例基本持平。学生所在学校大致分布为市级示范校、区级示范校和一般校,学生成绩在年级的基本情况是“优秀”、“较好”分别为12.0%、31.0%,“中等”、“不理想”分别是39.7%和17.3%。调查学生父母的学历(以较高者计)主要是“高中及以下”和“本科”,其中“高中及以下”主要分布在郊区县,城区以本科为主,15.6%的学生父母学历为硕士和博士且主要分布在城区;有8%左右学生的家长有出国经历,主要集中在城区;学生家庭月收入主要在5000~10000元(39.5%),30000元以上的为9.9%,家庭月收入超过1万的学生家庭主要分布在城区。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学校已开设的国际课程以英美大学预备课程和大学入学考试课程为主

25.2%的学生选择所在学校开设了种类不一的国际课程,具体种类主要有AP、A-LEVEL、SAT,即美、英大学入学准备课程,除所列举的国际课程外(表1),还有学校开设了SDP1、TOEFL、西班牙语、法语,外教课程、国外文化课程如国外电影欣赏等课程,这些课程一般从高一开始开设,开设学校主要是市级示范校。11.4%的学生直接参加了国际课程学习,21.2%的学生参加过有关出国留学的讲座或培训;学生对相关国际考试的了解程度分别是TOEFL(46.4%)、雅思(34.6%)、SAT(27.0%)、ACT(10.8%),也有部分学生已参加过相关考试如TOEFL(7.4%)、雅思(4.0%)、SAT(3.3%)、ACT(1.3%)。

2.学生主要通过中外合作办学课程班学习理念先进、广受认可的国际课程

学生学习国际课程的主要渠道是填报中外合作办学国际课程班(52.7%),其次是学校开设的选修课(27.3%)、在校外机构学习(20.0%)。选择某种国际课程学习的理由主要是:课程理念先进(45.3%)、全球认可度高(38.0%)、内容适合(37.3%)、国外大学录取率高(24.7%)、家长选择的(14.0%)。学习国际课程的学生学习时间长短主要由选择课程门类的多少决定,每天全部时间(课内外学习时间)都学习的有19.9%、一半时间的有29.1%、1/3时间的有12.6%、1/5时间的有21.9%,其他时间的有16.6%。对国际课程的学习,55.5%的学生能够应对,分别有1/5左右的学生认为比较轻松(22.6%)和压力很大(21.9%)。对于国际课程的学习,90%的家长是比较支持的。选择国际课程学习的学生,家庭月收入主要在10000~30000元/月,父母学历主要为本科,父母的出国经历对孩子国际课程的选择没有显著影响。

3.学生对国际课程了解较少但后续有一定需求

对于目前没有学习国际课程的学生,32.5%的选择以后会选择学习,54.5%的选择不清楚,13.0%的表示不会选择。没有学习国际课程的学生对当前部分学生学习国际课程的看法比较理性,56.2%的学生认为学习国际课程能学习他国先进的东西,47.9%的认为更容易出国留学,46.9%的认为是为了成为国际化人才,22.4%的认为是父母的安排,11.2%的认为是逃避国内课程学习和高考。总体而言,没有学习国际课程的学生对当前主流的国际课程了解不多(表2);对于学校引进国际课程,24.2%的学生不清楚期待引进哪种课程,1/5的学生最期望引入SAT、AP、IB、A-LEVEL课程;对于适合高中学生的国际考试的引进,学生期望引入TOEFL、雅思、SAT和ACT,都与进入英、美大学有关;对于国际课程学习的文凭,68.3%的学生希望获得中外双文凭。50.9%的学生可接受的国际课程的学费在1万元以上/学年,选择1~3万/学年的有29.4%,选择3~5万/学年的有14.2%,只有1.7%的学生选择能够承受10万以上/学年的学费。对于国际课程的师资,69.2%的学生认为应以外籍教师和有留学经历的中国籍教师为主,25.7%的学生选择以外籍教师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