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三记叙文范文

初三记叙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三记叙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三记叙文

第1篇:初三记叙文范文

三星手机解析程序包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1、程序解析包出现问题的话,可能是由于你下载的apk程序本身就有问题,程序的压缩包可能在下载过程中被损坏了,建议请重新下载一次。

2、如果重新下载也解决不了三星手机解析包出现问题的话,很大一个可能就是在于你的手机的配置参数不支持这款软件,举个例子吧,如果一款apk程序的系统版本要求在三星手机2.2以上,而你的手机则是三星手机2.1系统,就会出现“解析包时出现问题”这样的解析错误。

3、还有一种可能是由于RE文件管理设置的缘故,进入RE管理器——设置——一键设置——主文件夹选项,有的朋友反映如果将其设置成“sdcard\ ”就会出现“解析包出现问题”的错误提示,而如果将其设置“\ ”就可以成功安装。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初三记叙文范文

一、确立新颖别致的标题,吸引读者眼球

现在的作文要求比较宽泛,多是文体不限,题目自拟。这就给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广阔的自由发挥的空间。作文的题目就像一个人的眼睛,新颖别致的题目会让读者眼前一亮,使人一见钟情,反映出作者的文学和思想的造诣。如何确立记叙文的题目呢?

1.形象概括意蕴。这类标题多用象征手法,符合文学的本性。著名文学作品中这样的标题有《红高粱》、《城堡》和《老井》等。中考的标题有《攀登》、《窗口》、《我的脚印》和《我愿做只小蜜蜂》。

2.指出作文内容,即题材范围。如范文标题《妈妈眼里的我》、《深情厚谊》和《记一次升旗活动》等。

3.与主题有关的一事一物,或人物语言。如《______的回忆》、《书包》和《压岁钱》等。

4.人名、地名、时间等。如《母亲的爱》、《放学路上》和《我在星期天》等。

5.直接标明主题。标题是一个判断句,有主语(可以省略)、谓语和宾语。如《做一个的______青年》。

6.设问、反问、感叹以显示主题倾向。如《母亲真爱吃鱼头吗?》和《让种树人再多些吧》。

7.提出问题,引起深思。如标题《这种做法该不该提倡》和《最美的东西是什么》。

二、精心选材立意,巧妙布局谋篇

(一)选择较小的切入点

话题作文,写作范围一般都十分宽泛,但要想作文出彩,第一点要求就是善于在一个宽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只定“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给自己提供一个充分发挥、具体表现的好舞台,这样才能在五六百字左右的篇幅内定出立意鲜明、内容具体充实的好文章。善于“化大为小”,还要善于“以小见大”,从小的方面表现深刻的主题。

(二)材料新鲜

记叙文的选材,是写好记叙文的重要因素。文章的材料好比建造房屋的材料,但文章对材料的要求永远是“力求新鲜”。想想就可以知道,假如一位阅卷教师连续不断地看到“歌颂蜡烛”的文章,他会怎么判分。所以新鲜的材料是记叙文获得高分的基础条件。

(三)内容真实

与“材料新鲜”一样,内容真实是记叙文的生命保证。那些胡乱编造的所谓“感人”故事,只会让读者反感。有一些同学为了表明自己的“崇高”,文章始终不离“助人为乐、希望工程、捐钱救灾”等,事实上,我们希望社会充满爱,充满关怀,可是我们不希望我们的文章里始终充满假话、充满谎言。牢记:只有真实的,才是动人的。我们所谓提倡的“艺术的真实”实际就是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进行技巧性的加工,它和内容的虚假是完全不同的。

(四)构思精巧

记叙文要写得精彩、写得让人难以忘记,就不得不在文章的构思上下工夫。一般说来,构思精巧的文章,一定是“以小见大”的,也一定是“选材新鲜”的。如一名学生写作文《留下》就完全以精巧的构思取胜。全文由三个电话留言组成,记录了非典时期一位姑娘的父母、男友、朋友的三个电话留言,字里行间渗透着浓浓的亲情、爱情、友情。这样的构思在中考作文中实属凤毛麟角,自然能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构思的范围不能局限在内容或形式,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遣词造句都可以纳入。在作文之前,审好文题之后,构思就应该开始了。

三、运用多种技巧,力求生动感人

(一)调动多种感官,运用艺术通感

1.运用多种感官:如:一学生作文《雨让我陶醉》:“雨落在地上,‘开’出朵朵美丽的花,美极了。”(视觉)“嘘,闭上眼睛听那雨声!那是天使在歌唱,那歌声悠扬婉转,乃至心也跟着跳跃,跟着舞动。尽情地接受雨的祝福吧!”(听觉)“咦,一股清幽的泥土香味随着呼吸进入身体,融化在心里,舒服极了,身体仿佛在清香里拂动,正飘向天空,遨游星河。”(嗅觉)(感觉)

2.运用艺术感官:《荷塘月色》:“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借用听觉之感写嗅觉)

(二)环境烘托,景物渲染

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1.写景衬托人物心情;2.写景点明时令、地点;3.写景表现物关系;4.写景表现人物性格。

(三)自然真切巧抒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抒情是要把文章写得感动人,以引起读者共鸣。要在字里行间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含蓄却真切,即间接抒情,如借景抒情、咏物抒情、叙事抒情等。也可直抒胸臆,酣畅淋漓地倾泻出浓烈而真挚的情感,即直接抒情,如呼告式、顿悟式、反复式等。

第3篇:初三记叙文范文

于漪老师说:语文教学是个系统工程。它首先应具有科学的序列……

针对目前作文教学存在作文教材本身缺乏连贯性和序列性、学生写作缺乏兴趣、作文教学效果低下等问题,我们认为作文教学要注重序列性的教学策略,要真正体现写作教学的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解决教师教学生学的问题.具体落实措施为:编写具有科学、合理序列的作文教学材料;贴近学生生活,建立合理的写作训练序列;改变作文评价模式,体现科学序列评价梯度等,以期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

编写具有科学、合理序列的作文教学材料

长期以来,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与巩固,是每位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因而细而又细,反复而又琐碎,可是对教材规定的作文训练却往往是以指令性写文一次就一带而过,使之成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一个附庸,而没有把它提到一个与基础知识并重的运用的重要形式的位置上,这种模糊的认识与做法同教师对作文教学的具体而微的要求与规律的把握不足有关。作文教学在实行中只有“点”的简单的涉及,而无“面”的渐进性广泛涵盖。对作文教学的规律把握与实际运用的内涵认识不足,是目前最普遍存在的问题。教材中作文训练的指导意义不强而且实践的范围较窄,训练出现的次数在每册中只有寥寥数次,无法体现作文教学的连续性与渐进性。而作为担负着指导责任的教师不可能也无暇去深入设计这种训练过程,这就暴露了教材的一个弱点,只有“点”的训练,没有“线”与“面”的连接和拓展。因此,作文教学的实施,急需一套与教材要求相匹配的内容丰富层次分明的训练补充材料,供教师选择使用。内容编排的灵活性与训练层次的渐进性应是其主要特点,要既能体现出课标的要求又切近学生多彩的生活。

二、贴近学生生活,建立写作综合性训练序列

初中三年训练重点各有不同。初一是以记叙文为主,初二以说明文写作为主,初三着重训练议论文。这种安排符合初中语文教学规律,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具体的文体来说,同样应该由浅入深,先易后难。教师在作文教学也由导引、示例、训练三部分组成。“导引”主要是教给学生掌握每种文章的基本要求和行文模式,它能为那些写作未入门的学生迅速写出“上路子”的文章提供帮助;示例,顾名思义是选择典型的范文,来剖析给学生看,让学生从范文中获得教益,受到启发;最后当然要落实在学生的训练上,这更要一步一个台阶,不能把已经得到细分的目标毫无条理的让学生练习。教师要始终记住作文训练的序列性和科学性。如记叙文的记叙顺序训练,只有在学生能较好地运用顺叙来写人记事时,才能尝试训练倒叙和插叙。特别注意训练的目的的单一而集中,每一次训练一项作文能力。 例如记叙文写作,可以把它分解成“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以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文”、“以抒情达意为主的记叙文”。各类又可再此切分。如“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包括“一人一事的记叙文”、“多事一人的记叙文”、“一事多人的记叙文”等。因为训练目标单一而集中,教师讲解容易深入透彻,学生理解也容易,这就有益于消除学生对作文的“大而全”(有些教师的理解并在作文训练中对学生如此要求)的畏难心理。追求“大而全”,学生做出来的作文往往是粗陋的半成品,制成精品的机会较少,好似爬山只能爬到半山腰,学生每次都是爬到半山腰即返回,循环往复,只能在低水平上徘徊,由于从来没有登上山峰的成功体验,从未享受到胜利的喜悦,逐渐丧失对作文的兴趣也就顺理成章。将训练目标设立小一些,学生便能够集中精力和笔力,写出符合训练要求的文章来,同时能激发学生对于作文的兴趣,收获很多的意外成果。很多文章用语诙谐,人物处理真实形象,描写方法灵活多样,思想也积极向上。一个片断训练,完成了一次所谓的大作文都未达到的目标。

三、改变作文评价模式,体现科学序列评价梯度

第4篇:初三记叙文范文

一、中学作文教学现状面面观

随意翻阅学生作文,能发现不少的问题:东拼西凑,不知所云,胡乱编造,千人一面。在当前新课改推进的今天,自然会不可思议,然而语文教师却心知肚明。作文教学的严重偏差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教学中存在的严峻问题。不少语文教师缺少课改意识,作文指导理念过于机械,教师还是执行一条龙服务:出题―讲授―学生写作―批改―评讲。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性把握不够透彻,设计作文训练有随意性或者单纯按照教科书不间断地布置作文练习,缺乏计划性、整体性、阶梯性,一个题目往往被初中生在三年学习中重复翻抄,《我的老师》能写若干遍。长期以往,教师疲于作文教学,学生总是被动应付,同时写作思路陷入了教师设计的框架。学生丧失的是独立作文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

二、教师树立正确的作文指导观

语文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一个不读书、不会写作、不热爱生活的教师怎么可能指导学生写好作文?语文教师应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能够广泛地吸收多元文化知识,以丰富的见识学识驾驭写作教学。

语文教师应具备高品位的美学素养,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发现文学作品中的美,引导学生品味美、欣赏美,让学生的心灵受到美的熏陶,充分激发写作欲望。语文教师要分层、分阶段加强写作训练,要让学生感受到收获写作快乐的愉悦感,要让学生不断地在写作实践中获得写作技巧,提高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

语文教师要具备健康的人格素养,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能够接纳学生的思想观点,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肯定学生写作中的闪光点和独特性,在作文指导和教学中更多地运用赞美之词,让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的真情实感得到认同。只有这样的语文老师,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写作,才能使新课改的作文教学目标得到落实。

三、中学作文梯度训练设计基本方略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充分发挥作文教学的基础性作用,中学作文教学应从7至9年级实行作文系列化的梯度训练,体现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句到段,由段到篇,由简单到复杂,由单纯向深刻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训练层次。作文梯度训练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年级不同认知的结构水平,采取与之相应的训练方法,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使之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提高作文水平的一种写作教学方法。比如观察能力分为有目的、有序、抓特征、有分析、调动多种感官、讲究方法等层次;记叙能力可以分为齐备六要素、明确中心、叙事完整、层次清楚、详略得当、过渡自然等层次;也有文从字顺、严谨认真、干净整洁等层次;还有写经历的事,写身边的事、人、景、物,表达有情感体验,规定时间完成等层次。

从整体目标训练角度看,初一年级加强记叙文训练,重视观察能力训练;初二年级加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训练,重视联想和想象能力训练;初三年级加强记叙文、议论文、散文、小说训练,重视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训练。

从具体目标写作要求讲,初一年级要求所写内容文通字顺、有真情实感,45分钟500字;初二年级要求文通字顺、有真情实感、条理清楚,45分钟写600字;初三年级要求文通字顺、有真情实感、结构清晰、语言生动,45分钟700字。

从写作训练技巧上谈,初一年级重在记叙文的题目、开头、中间、结尾;顺叙、倒叙、插叙;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画龙点睛;首尾照应;一线穿珠。初二年级重在说明文的题目、开头、中间、结尾;说明顺序、方法、语言;场面描写;以小见大;镜头剪辑;散文的写法;烘托艺术;铺垫蓄势。初三年级重在议论文的题目、开头、中间、结尾;论点、论据、论证;小说的写法;景物描写;时空交织;欲扬先抑;诗歌的写法;一波三折;巧设悬念。

第5篇:初三记叙文范文

记叙文是初中作文考察的一个重点,虽然说明文和议论文也会交替出现,但是占比不大,记叙文不一定说就是继续初中生活,可能是某一天、某一件事,可是写作手法都是差不多,同学们可以通过以下范文,从中找出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

"多少人走着却困在原地,多少人活着却如同死去,多少人爱着却好似分离,多少人笑着却满泪滴,谁知道我们该去向何处."不知多少此在迷茫中哼唱这首《存在》.不知多少次的秉烛夜读;不知多少次在题海中英勇奋战;不知多少次的考试失利.他们像一个个嘲笑着,让我感到迷茫.

这迷茫,仿佛是暗无天日的,又仿佛是若有若无的.幸好有《存在》让我在迷茫中重新找回自我,找回我最初的梦想.让我能总结失败.在历练中重生,在重生中奋斗.

虽有迷茫,但奋斗还是初三歌谣的总旋律.这旋律是我们用汗水与泪水铸就的,用信念和个性炼成的.

不信,你看.

中考将至,教室里一排排整齐的背影如此可爱.艿头苦读,笔与纸的摩擦声格外清晰.资料书已高过头顶,白色的试卷与风共舞,宛若一片片大大的雪花.拼命与体寒之中,忘记吃饭,忘记时间,甚至忘记自我.一个个鲜红的分数,有人欢喜有人悲,日子虽过得紧张但充实满足.早已忘记恩怨,唯记得不肯认输的苦读.课上双眼早已布满血丝,但毫无睡意,只是我们的信念;不要忘记别人在奔跑,不要让自己投降.月上中天,台灯下依然是我们昂扬的背影.

蓦然回首,初三已渐渐远去,这是我们的主旋律,它优美,它动听,它无价,但他更值得珍藏.初三的生活的确是首歌,这首歌记录了我们的成长,是我们用一年时光辛苦谱写的.

第6篇:初三记叙文范文

一、打造古诗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书写过程中的错别字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习惯性错字;不理解意思产生的错字;形似字相互混淆。下面我谈谈我的做法:

(一)消灭习惯性错字的方法

巧妙识记法消灭错别字。比如“暮”字,有些学生就将“日”写成“目”,或是将“艹”写成其他偏旁,学生自己发明的巧妙识记法是“暮”说明是太阳即将落山,躲在了高高的“艹”下面,虽然看着是“大”“日”,但终究是被挡住了。这个错别字也在我们学生的巧妙识记下销声匿迹了。

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消灭错别字。在期中考试中,我班有三个同学将“零落成泥碾作尘”的“零”字下面的“丶”丢掉了,这说明绝不是仅仅是大意的问题。为了消灭这个错别字,我是如下讲解的,“零”字之所以念“ling”,是根据“令”字发的音,所以下面是有“丶”的。等到我再次让学生默写这首诗的时候,再也没有出现期中考试时的现象。

(二)消灭不理解意思产生的错别字的方法

应该是理解意思,这样错别字也就不会写错了。如学生写“俱怀逸兴壮思飞”时将“俱”写成“惧”,原因是没记住此句的意思,当看到诗句的意思后,知道“俱”是“都”的意思,那自然就不会写成“惧”了。

(三)消灭相互混淆的形似字

因为形似字的特殊性,学生很容易将其混淆在一起,于是书写时,也就出现很多的错别字。为了消灭他们,我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偏旁识记法。

如:“万物生光辉”的“辉”“山山唯落晖”的“晖”,学生总是易混。我是这样教给学生两个字的区别的,“辉”是“光”字旁,因此和光有关,“晖”是“日”字旁,和太阳有关,“万物生光辉”的“辉”是和光有关,所以写成“光”字旁,“山山唯落晖”“落晖”是指夕阳,因此写成“日”字旁。学生这样识记后,就不会再写错别字。

二、打造古文学习的有效性

在小组备课时,我们集体确定了六册的古文要用两周复习完,在容量大、时间紧的情况下,为了使古文学习收到实效性,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是将课文分成四大类:1.反映作者理想、志趣、志向类,篇目:《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 《湖心亭看雪》(八上)《与朱元思书》《五柳先生传》《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八下);2.写人叙事类,篇目:《咏雪》《陈太丘与友期》《河中石兽》《智子疑邻》《塞翁失马》(七上)《伤仲永》《孙权劝学》《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狼》(七下)《送东阳马生序》(八下)《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九上)《公输》《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愚公移山》(九下);3.民间技艺类:《口技》《核舟记》;4.说理类篇目:《虽有佳肴》(七上)《大道之行也》(八上)《马说》(八下)《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鱼我所欲也》(九下)。

其次是出示中考文言文的说明,包括考点、达成的能力等,目的是不仅教师要心中有数,学生也要做到了然于胸。

再次是出示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四大类需要共同掌握的内容有:1.熟练翻译全文;2.注意特殊句式的翻译(省略句、倒装句、反问句、疑句、双重否定句、判断句、被动句);3.重点实词的翻译;4、虚词的翻译(之、以、乃、而、其、也、矣、焉、于、为、哉)。

针对文章的内容,不同类还会设置不同的问题。如说理类:文章阐述了什么理?是如何阐释的;民间技艺类:作者是如何体现民间艺人的技艺的?对民间艺人的绝技作者发表了怎样的议论?反映作者理想、志趣、志向类:写了哪些景物,概括这些景物的特点。全文或是关键句(主旨句、议论句、抒情句)体现作者怎样的情感(理想、志趣、情趣、志向)?

接下来初三不同类的文言文需要所用课时,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抓紧复习,在相应的时间内完成课堂教学,这也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办法。

最后让学生自主学习,因为不同的个体,基础不同,掌握知识的快慢也不同,如果教师统一复习进度,或是讲解,学生就会出现“吃不饱”或“吃不了”的现象,这对课堂来说,是低效或是无效的表现。

三、打造记叙文教学的有效性

由于当前的记叙文是指广义的记叙文:包括典型记叙文、小说、散文。我下面就小说来谈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首先,要明确中考中小说的考点:

情节考题:用简洁语言概况故事情节;梳理故事情节;写作方法及作用。

人物考题:描写方法及作用;概括形象;根据语境,续写人物的。

心理活动;梳理人物的内心变化过程。

词句题:品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品析关键句(环境描写的句子、修辞句、深意句、主旨句、过渡句)的作用。

拓展题:结合实际,谈对全文或是某些情节或是某一句的理解。

探究题:探究主题;写作手法(表现手法)及妙处(作用);题目或结尾的作用;

其次,明确方法指导:

1.概括情节: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何结果

2.人物形象:明描写方法―具体句中找形象―准确词语来概括。

3.环境描写作用:具体描写了____的景色(或是社会背景),渲染了_______的氛围,烘托了______的氛围,推动了______的发展,突出了小说______主题。

4.表现手法:明手法―析效果(对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塑造、主旨的表达的作用)

最后,课堂实战,通过做题来巩固。

这样做就会使学生明白小说都会考哪种类型的题,这些类型的题该如何规范答题,找到采分点。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第7篇:初三记叙文范文

【关键词】语文复习;阅读分析;方法;规律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复习是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要获得良好的复习效果,必须有良好的复习方法。近年来,笔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素质为前提,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针对初三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在复习方法上进行了深入探究,摸索到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加强语段的阅读与分析训练

从近几年的中考命题内容与形式来看,越来越侧重考查学生的能力。基础知识和语段阅读分析均占很大比重。因此,复习中笔者以强化语段的阅读分析为主,其中贯穿与融合基础知识的巩固,并将重点字词、语法知识渗透于重要语段的复习中。教学中,每个重点篇目的重要语段都作重点复习。如:“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一段,复习时,笔者首先从有关小说的知识入手,诸如“三要素”、文章线索等,进行复习巩固,而后结合本文及本段的具体内容,从各个知识角度设计习题,从本语段的含义及其与表达全文主题的关系上设计习题,既测试学生基础,又考查学生理解能力,能收到触类旁通的功效。

语段分析训练既不能机械重复,也不能蜻蜓点水,必须抓住学生弱点,精心设计练习。如概括段落大意,学生往往概括不到点子上,不是抓不住要点,就是以偏概全。在复习中就可以精心设计三种语段,分别教给学生概括段意的方法:一种是用文章的中心句作段意;一种是抓住要点,综合概括;一种是分清主次,抓住重点概括。通过三种语段的练习,可以提高学生概括段落大意的能力。

二、学生拟题自测,巩固复习

学生自己拟题自测,虽然难度大些,却有很多好处。它可调动学生积极性,及时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具体程度,以便教师查缺补漏,对症下药,还可以促使学生对知识的复习、巩固。

如《苏州园林》中“苏州园林的栽种和修剪也着眼于画意……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一般是本文重点。学生拟题自测前,教师可以提示有关说明文的知识,应侧重的问题,包括说明方法、对象、结构、顺序、语言的准确性等,并要求给所拟出的问题做出答案,完成后让学生当堂采用问答形式当众训练。此时教师的任务就是注意学生的疏漏之处。学生没有注意到的问题要给予指导补充。如此段中,有份自拟题对“没有阅兵式的道旁树”句后的冒号作用没提到。笔者指出后,学生很受启发。经一段时间的训练,大多学生能拟出像样的自测题了,使复习成效大为提高。

三、运用“串糖葫芦”复习法,增强复习条理性

把教材所选文章按体裁、各篇的字词等知识点整理归类进行复习,像穿糖葫芦一样串在一起。如“朦胧”一词在初中课文中屡次出现:“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社戏》);“三十年前,我曾到过柳村镇,说起印象,确实很朦胧了。”(《社戏》);“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故乡》)。这几处的“朦胧”所处语境不同,含义也不一样,这时就应先给学生理清词语的构成方式,在各句中的词性及所充当的句子成分等问题,再进行语境分析,使学生明确含义的异同。这种一词多义现象古文中极为常见,更应多做串连与比较,以便学生掌握。又如:给出某课文的一句或一词,让学生答出该句或词的出处、文章作者、体裁等知识,也是一种“串”法,可增强知识的条理性,加深学生记忆,效果很好。

四、紧扣教材,教给规律

在复习中要紧扣教材,把分散在课文中的知识集中起来,经过分析、比较、归纳、概括,找出规律,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而巩固知识,培养能力。

例如,概括中心思想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项重要训练,它要求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把中心思想从全文的内容中概括出来。笔者在复习中,让学生把本册中学过的课文按体裁加以分类,然后通过比较,得到概括中心思想的不同方法,使学生通过复习,获得一些规律性的知识。以概括记人为主的记叙文和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的中心思想为例,可直接引导学生分析归纳:记人为主的记叙文,都是抓住人物特点来写的,把人物的特征加以概括,并且得出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的人的结论,这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概括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的中心思想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找文章的中心句,中心句往往就提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二是找关键语句,从这些关键语句中概括出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学生掌握了不同类型课文的不同的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再配一些有代表性的例文练习,这样指导方法、教给规律的复习,往往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跟踪复习,及时巩固

第8篇:初三记叙文范文

一、初三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中存在“五多五少”:

1、随意性的多,计划性的少。

2、技巧讲得多,积累做得少。

3、统一命令多,学生自主少。

4、写后讲评多,写前指导少。

5、教师评改多,学生评改少。

(二)学生写作中存在的五大问题:

1、内容空洞,言之无物。

2、审题不准,立意不新。

3、文体不清,特点不明。

4、思想干瘪,华而不实。

5、字迹潦草,卷面不洁。

二、针对上面谈到的初三作文教与学的五大问题,我认为初三作文教学应该强化五大“意识”:

(一)强化计划意识

学校现行作文教学的弊端,就是作文的无序化。教师随意出题,学生盲目写作。教师往往因为缺乏计划性而对每次作文训练的目标不太明确,每次训练针对教学大纲的哪一点,要达到何种训练效果,学生昏昏,教师也未必了然。日复一日,长期低层次机械性的写作训练,严重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制约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科学的初三作文训练序列应具备“三定”:(1)定向。即每一次训练都有具体训练内容。(2)定体。重点训练记叙文和议论文。(3)定等级。训练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二)强化主体参与意识

1、培养兴趣,激发欲望。老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实际想法,尽管有时学生的想法是幼稚的,不成熟的,有时甚至是不对的,但老师也应该以平等的身份去交流,去引导,而不是以老师的身份去评判。这样尊重主体实际的做法,既促进了学生说话的欲望,也激发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2、互改互评,百家争鸣。老师可根据训练目的提出具体的评改目标。再引导学生自改、互改,并建立互助组进行评改,最后将有代表性的习作交给老师批阅,教师再选取典型的作品在班上组织学生评改,以点带面,提供示范。使学生真正成了作文评改的主人,而不是消极应付,被动服从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3、自由作文,放胆表现。生活是复杂多样的,作文形式当然也不能刻板划一:可以书面作文,也可以口头作文;既有规定作文,又有自由作文。课前三两分钟,让学生轮流演讲:或叙事或抒情,或奇闻逸事,或名言佳句。为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你还可以编辑《日记集锦》《妙言佳句选》《优秀作文选》等,也可以把特别优秀的习作推荐到有关报刊,让学生的作品打出去,使之阔步走上领奖台。通过荐稿发表或参加各种竞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强化文体意识

1、记叙文的达标训练(以形象感人),要抒发真情实感。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才能够感染读者,而要想以情动人,最好要写自己有真切体验的内容,并且把这种情感与文章所描写的景色、生动的细节、真切的心理刻画等结合起来,与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2、议论文的达标训练(以理服人):①鲜明的观点②规范的开头③清晰的框架④丰富的材料⑤深刻的思考分析能力训练。这是克服议论文写作中"以摆代论"毛病的重要保证。

3、散文的达标训练(以情动人)。散文是一种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真情实感的灵活精干的文学体裁。写真实的“我”是散文的核心特征和生命所在,作者在散文中的形象比较明显,常用第一人称叙述,个性鲜明。散文的特征是“形散神聚”,感情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等细节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

总之,不管选择什么文体要树立两种意识:树立写自己的知情意行、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的意识,树立再现人生的真善美、批判假丑恶的意识。

(四)强化创新意识。

1.是观点的创新,言常人不言之理――见解新颖。这一点要求我们在备考中不能一味求稳,要鼓励生大胆求新,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要人云亦云。

2.是材料的创新,以“让人眼前一亮”为目的――材料新鲜。可用新人新事和旧材翻新的方法来实现创新。

3.是构思的创新,选择独特的视角和形式――构思新巧。

(五)强化规范意识

第9篇:初三记叙文范文

初中语文教材本身就安排了作文训练的序列,我们为什么还要自己构建教学序列呢?那是因为教材为我们构建的作文训练序列是针对作文教学的普遍规律与要求,在实际教学中缺乏针对性。

人教版旧版的作文训练以内容作为训练序列,与课本内容脱节,与学生生活脱节,看不出各单元的作文训练之间有什么联系,且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学生根本不感兴趣的,如“追寻人类起源”,“世界何时铸剑为犁”、“莲文化的魅力”、“戏曲大舞台”等语文活动,并没有写作指导,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学生的能力达不到的。

人教社的新版教材对作文的安排虽然目前无法窥之全貌,但从一二册看,基本以写作要求为序,七上安排了从生活中学习写作、说真话抒真情、文从字顺、突出中心、条理清楚、发挥联想和想象六个单元的训练,七下安排了叙事要完整、抒发真情实感、写人要抓住特点、表达自己的看法、描写要生动、勤于修改六个单元,这较旧版有很大改进,但我们依然看不出作文各单元训练之间有什么联系。而且作文涉及综合能力,而学生作文水平又差异甚大,按教材的序列训练,有的学生可能早就能运用某种技巧,而有的学生可能终身也无法形成某种作文能力。

而且在每一次的作文训练中,以什么样的训练程序才是科学有序的,教材几乎没有作出安排,这就导致了作文训练长期的低效。

二十多年的作文教学经历让我明白了两件事:一是作文水平是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有些能力我们绝不可能在单位时间内实现,不少甚至是终其一生也无法实现;二是写作内容应该以生活为源泉,凡学生感到有话可说的作文、特别是不说不快的作文,作文的质量普遍较高。

于是我们就有了根据教材内容重新构作文训练的必要。我构建的作文训练序列包括:

一、写作训练的程序序列:审题――立意――构思――拟提纲――行文――交流――修改――发表

在这个序列中,前五个是传统作文的写作过程,后三项是笔者根据经验加上的。我认为只有加上后三项,每次作文训练的过程才能称之为完整。

这个程序保证了作文训练的高效。写作训练的效果取决于兴趣、强化与习惯。发表能激发兴发兴趣。写作、交流、修改、发表是一个对作文训练不断强化的过程。每次按这样的程序训练,能养成学生写作的良好习惯。

二、整个初中阶段作文教学的总体训练序列:想写――会写――写好

作文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涉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智力活动,任何一次作文训练都是综合性的训练,加之学生的作文水平差异甚大,很难简单地按“想写――会写――写好”的作文训练序列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教师作为指导者,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年级和大多数同学的作文实际,各有侧重地加以训练。

㈠想写的系列。主要在初中一年级进行,以让学生想写为核心,将作文教学化繁为简,化难为易,重点解决有写的、语言表达与单项的写作技巧等问题。大体构建四个序列:

1.写人系列。写自己,写同学,写老师,写亲人,写陌生人。

2.写事系列。写课堂及课间、假日等的大事小情。

3.读写结合系列。目的是将写作与阅读教学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

⑴仿写――缩写――改写――续写――扩写等。

⑵对文中的主人公或其他人物作评价。

⑶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及思想情感进行概括。

⑷与文中人物的对话。

⑸对课文中突出的表现手法写出心得体会。

⑹写读后感。

这个训练序列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表达的愿望,且能促进对课文的理解。

4.片断训练与技巧运用结合系列。

所谓片断训练与技巧运用结合,是指在作文片断训练中,每次让学生突出地运用某一技巧,使之提高写作的质量。

单纯的片段训练缺乏明确的指向性,会让一些语文水平极差的同学依然感到困难,也无法克服学生写作中不会运用写作技巧的弊端。片断训练与技巧运用结合,使训练的指向性更明确,可将学生必须掌握的写作技巧分散在各次的训练中,从而不断提高作文的表达能力。

笔者的训练序列是这样构建的:

⑴将事写得波澜起伏。要求掌握叙事曲折的基本方法,针对的是初中生叙事平淡的弊端。

⑵让人物动起来。训练学生的动作描写能力,针对的是学生所写的人物不够鲜活,缺乏生气从而导致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平淡乏味的现状。

⑶让人物语言鲜活起来。要求把握语言描写的基本技巧,针对的是学生写人物语言的学生腔与千人一面的弊端。

⑷将人物写得有“波澜”。 要求突出地运用心理描写,让学生掌握将人写得有“波澜”的简单技巧,针对的是学生写人最容易写得平淡无奇的现状。

⑸情景交融。掌握写景抒情的基本方法,针对学生写景状物困难的现状。

这五个片断训练,针对的是学生叙事、记人、写景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是最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

二、会写的系列。本系列主要在初二年级进行,以文体为序,让学生把握文体的主要特征,在写作时主要进行入格训练。所谓的“格”一是指文体,二是指该文体最基本的结构形式,三是指该文体最基本的表达方式。我的教学实践证明,对学生进行入格训练,会让作文变得简单容易,也容易让写作基础薄弱的同学产生作文兴趣,并让他们在短期内提升作文质量。

在会写阶段,我构建了两个系列:

一是进行文体的规范训练系列,二是借鉴中入格系列,前者是基础,二者是深化。

㈠文体规范训练系列

对学生进行文体的规范要求是指为学生提供各类文体最基本的写作模式,让学生按最基本的文体写作模式进行写作,在写作过程中构建最基本的篇章结构,体现文体的要素,正确运用最能体现文体特征的表达方式。

1.记叙文基本模式训练。这可以分为写人与叙事基本模式训练。

2.说明文基本模式训练。可分为事理说明文与事物说明文基本模式训练。

3.议论文基本模式训练。

㈡借鉴入格训练系列

让学生在借鉴中入格是指在入格训练的第二阶段,让学生借鉴优秀例文,在写作中充分突出文体特征。

1.记叙文的借鉴训练序列

⑴如何叙事。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学生难以将事情叙述得摇曳多姿,难以将事情叙述得感人至深,难以在叙事中做到以小见大,更难以通过系列小事表现一件大事,于是笔者找出相应的例文,作出了相应的训练安排。

①针对学生叙事平铺直叙的弊端,借鉴方冠晴的《高贵的捐赠》。

②针对学生不知如何将事叙得感人的弊端,借鉴唐顺瑛《一碗牛肉面》。

③针对学生记叙平淡而思路不清晰的弊端,借鉴肖复兴的《两角钱》。

④针对学生不会围绕一个中心事件写系列小事的弊端,借鉴梁实秋的《北平年景》。

⑵如何写人。学生写人容易犯的毛病一是通过二三事表现人的品格或性格不能从多角度表现人物;二是不善于运用技巧写人,使人物显得单薄,内容比较空泛;三是不善于突出人物的特征;四是不善于揭示人物的精神品质。

①针对学生记人却不能表现同一主旨的弊端,借鉴张国龙的《我不认识你,但我记得你》。

②针对学生不会运用技巧和详略不当的弊端,借鉴鲍尔吉・原野的《信任开花》。

③针对学生不善于写出人物特征的弊端,借鉴敬一丹的《闲话闲说崔永元》。

④针对学生不会突出人物精神品质的弊端,借鉴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⑤针对学生不善于运用所积累的材料作文的弊端,借鉴中考优秀作文《挺胸而立》。

⑶如何写景抒情状物。写散文不是初中作文练习的重点,但散文选材灵活,表达方式多样,更便于表现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在中考中容易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故笔者也进行了相应的训练设计。

①针对学生不善于抓住景物特征来写景的弊端,借鉴老舍的《济南的冬天》。

②针对学生不会选取角度的弊端,借鉴《换个角度看冬天》。

③针对学生不善于写景抒情的弊端,借鉴赵敏的《小镇》。

④针对学生不会写以物喻人文章的弊端,借鉴《子夜昙花》。

2.说明文借鉴

⑴针对学生不会准确平实地写事物说明文的弊端,借鉴《海上花园里的生态杀手》。

⑵针对学生不会生动地写事理说明文的弊端,借鉴《向沙漠进军》。

3.议论文借鉴

⑴针对学生不会运用并列式论证结构的弊端,借鉴陈群的《理想的阶梯》。

⑵针对学生不会写递进式论证结构议论文的弊端,借鉴《人的价值》。

⑶针对学生议论文语言枯燥乏味的弊端,借鉴富兰克林的《哨子》。

三、写好的系列。本系列训练主要在初三进行

我构建了这样的训练序列:

㈠写出个性。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见识,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自己高尚的境界,写出自己的视野,写出自己的博学,写出自己的风格。

㈡写出精巧的构思。

1.指导学生做到记叙文构思的精巧

⑴片断组合写人训练。

⑵运用小说基本结构构思叙事训练。

2.指导学生做到议论文构思的精巧

⑴按对比论证的结构构思训练。

⑵按并列式的结构构思训练。

⑶按递进式的结构构思训练。

㈢写出技巧

1.突出的技巧运用训练。所谓突出的技巧是指运用了某种技巧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最常用的技巧有对比法、衬托法和类比法,初中学生可重点掌握前两种。

2.引人入胜的技巧运用训练。所谓引人入胜的技巧是说运用了某种技巧能能使行文跌宕起伏、出人意料。其主要方法有曲折法、逆挽法等。

3.生动传神的技巧运用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要求学生掌握渲染法和比喻法说理。

㈣写出亮点

1.记叙文写出亮点训练。

2.将议论文写出亮点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