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抗日英雄的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曲梅是电视剧《战地狮吼》中的人物。
2、《战地狮吼》是由由谭俏执导,张兴哲、贾青、陈廷嘉、申军谊等主演的抗战剧。
3、该剧讲述了“狮子黑”赵六从一个行侠仗义的梨园弟子经历父死妻散的悲惨遭遇后投身抗日,成长为一代抗日英雄的传奇故事。
4、该剧于2013年7月29日播出。
(来源:文章屋网 )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音乐活动中,我尽量把每一节的教学活动内容都设计得新颖、有趣,吸引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参与。通过学习寻找春天、歌唱春天的歌曲《春风》、《春来了》、《春天在哪里》等感受春天音乐形象,体验春天到来的快乐心情,产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学习与劳动相关的歌曲《剪羊毛》、《铁匠波尔卡》、《我爱我的小镰刀》等,学生在通过“听、唱、拍、跳”的音乐活动中了解劳动知识,扩大自己的生活视野,增加生活小常识,并对劳动产生兴趣,真正喜欢和热爱劳动;学习唐诗新唱歌曲《春晓》、《游子吟》、《悯农》等歌曲,通过诗、歌、画的完美结合,拓宽学生的人文视野,加深审美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的体验。通过多种丰富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身临其境,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让音乐课堂成为学生喜爱的课堂,音乐成为学生心灵最美好的种子。
2. 趣味语言,快乐心灵
教学中,趣味性的语言能使人放松,给人带来欢乐,在快乐中学习。课堂上,我尽可能根据教学内容或学生的表现,适时改变自己的语速和表情,做到抑扬顿挫、快慢结合。如《两只小山羊》一课教学时,我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用惟妙惟肖的语言对学生说:“清晨,太阳公公出来了,小鸟快乐地叫了,小草醒了,小白羊和小黑羊两个好朋友却发生了不愉快的事,它们在一座独木桥相遇,一个要到河东去,一个要到河西去,它们吵起架来……”学生被我惟妙惟肖的声音模仿和恰当的肢体语言吸引住了,睁大充满童真的眼睛听我往下说,一节快乐的音乐课马上就开始了……通过学习歌曲学生也领悟到生活中要互相礼让、团结友爱的道理。
3. 多元教学,促进发展
《歌唱二小放牛郎》是一首流传甚广的优秀作品,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清新优美而又略带悲壮的旋律,非常吸引学生。整首歌曲寄托着人们对抗日小英雄的敬佩和怀念,歌曲本身的艺术感染力,对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非常有利,使他们从小就能净化心灵,产生对抗日英雄的崇敬和缅怀之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怀。教学时,我不仅要求学生能用歌声表现歌曲故事情节,而且希望学生能积极参与表演策划。我先通过多媒体课件把一幅幅醒目的彩图,犹如电影画面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接着因势利导用提示性的语言引导学生用歌声表现歌曲那跌宕起伏的情感。在表演活动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策划能力,引导学生从人物、演员、服装、道具等方面去构思,尽可能拓展表演空间。整个过程鼓励学生大胆主动去探究,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体现课堂民主,尽可能达到互相交流和共同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情感态度价值观;途径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和培养。”结合新课标的要求,笔者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尝试突出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
一、确定情感教育的目标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对现实对象和现象是否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要求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态度是一种相对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的情感倾向,而价值观则是在情感信念和情感态度基础上形成的高级社会情感。由此可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体现的是情感教育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其关系是递进式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情感教育的完整过程。
现代课程观强调一切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评价的实施都应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笔者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以确定课堂教学的情感目标为起点的。如《》一课,笔者针对当今日本右翼势力大肆鼓吹“中国”、不顾史实修订历史教科书以美化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罪行、日本首相屡次参拜靖国神社等现象,为了让学生不忘民族的苦难,确定了“深刻地铭记苦难,不断地咀嚼苦难”的情感教育目标;同时,针对我国出现的一些日货商店、盲目反日排日的不理智行为,又确定了“理智地纪念苦难,正确地反思苦难”的情感教育目标。
二、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
要实现情感教育的目标,就应按照学生情感和认知发展的心理规律去设计教学,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体验基础上,既能深入认识历史,与历史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讲行心灵碰撞、情感交流;又能站在理性的更高层面,对历史事件作出价值评判,从而促成情感体验的升华。
如在《》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先展示了一些抗日英雄的照片及其不甘为亡国奴的话语,然后问学生:除了表现出不甘当亡国奴、自尊自强的精神外,抗日英雄这些话语还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得出:把自己的生死荣辱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连接在一起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价值观。又如,笔者先展示赵薇穿日本军旗服装的照片,并介绍此照片被《时装》杂志刊登后激起轩然大波、被人们纷纷谴责的情况,随即提问:作为一个青春偶像,你觉得在追求时尚、表现自我、成就名利的过程中是否需要尊重本民族历史、捍卫本民族尊严?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学会正确处理自身发展与民族情感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铭记国耻、增强民族自尊自强感。
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十分灵活,关键是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为了更利于学生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笔者注意运用那些能强化学生情感教育的方法。例如,在《》一课的教学中,就尝试过以下教学方式:感受体验法投影、录像、故事、歌曲有利于教材知识的拓展与活化。通过观看投影和录像、听故事、欣赏歌曲等,能激发学生探究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强烈兴趣,从而产生学习的最佳情感状态。如在《》一课的教学中,笔者从大型历史文献片《百年中国》中剪辑出有关的片段,使学生在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中受到情绪的感染,带着缅怀先烈的情感去了解有关抗战的历史。
讨论法讨论法的好处是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讲授法无法比拟的。在《》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论题:中国在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面对日本右翼势力种种倒行逆施的行为,中国人民自然无法容忍,于是在各地掀起了声势壮大的抗议和纪念活动。但近年来这些纪念活动出现了日货商店的现象。你如何看待这些行为?你认为如何处理中日关系才是理智的?让学生围绕这一论题进行讨论,从中树立“既要铭记历史,又要理智对待历史”的观念。
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指学生根据教师确的主题,通过收集材料,编写剧本,在课堂上由学生担纲历史角色来展示有关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教学方式。如在《》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查阅校史记载,以“抗战中真光学生的一天”为题,编写一个剧本,在课堂上演绎抗战时某位真光学生的一天活动。通过剧本编写和角色扮演,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身为真光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四、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
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要求有一个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生机活力。教师把学生摆在教育的主体地位,以平等的朋友关系同学生相处,可以改善学生的紧张情绪;教师亲切感人的语言、不耻下问的精神,可以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因势利导,给学生提供各种参与教学的机会,可以发挥其个性。总之,学生只有从教师那里获得温暖、信任、理解、尊重的心理体验,才能形成自信和自尊的人格。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十分注意民主课堂气氛的营造。
【参考文献】
一、组织少数有条件的学生提前有针对性地上网查阅资料
有些活动课的内容学生手头必须占有一些资料才能完成,上网查找一些相关的资料是学生采集信息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农村有电脑的家庭屈指可数,而那些营业性的网吧又不能让学生去,只能让学生借助亲友关系去个人家上网收集有效信息。例如学习七年级下册第二课“贞观之治”一课,课后的“活动与探究”是“谈谈对女皇武则天的看法”,事先让学生上网下载有关武则天的资料,然而把收集来的信息通过加工整理,再拿到小组里学生之间共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通过这一活动引导教育学生要正确认识计算机网络技术,让现代化的信息网络帮助我们实现“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成为我们学习的好帮手,在完成活动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收集、加工、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体验。
二、借助本乡本土的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教育学生
历史本身就是一本活生生的生活教科书,课本上的英雄人物是教育学生的典型,而身边的英雄人物更是教育学生的好材料。我县著名的抗日英雄高志航烈士的祖坟就在我们乡的后山脚下,每年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学校组织学生去扫墓,并请高志航烈士的亲属讲述高志航的英雄事迹,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英雄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英雄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敬英雄、爱英雄、学英雄的热情,教育学生在和平年代里不需要我们去抛头颅、洒热血,但应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
三、组织学生搞社会调查或访问
尤其是讲述以后的历史,这段历史距离现代较近,保存下来的资料相对多一些,还有一些老人他们亲身经历了那个年代,因此,在学习这段历史时,要事先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例如学习八年级下册第七课“”的十年,让学生到乡里、村里查找有关材料。如文字记录、图片、报刊等;或是访问长辈、邻居,请他们讲述记忆中的历史,然后将收集的信息加工整理成书面语言。对那些图片、图画、实物资料还要配上文字说明,而这些文字应准确无误地叙述历史,应和教材的知识一致,使其更有说服力。学生通过活动完成了学习任务,还初步培养了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撰写稿件的能力。
四、学生主动参与,达到学的有效性
“教”与“学”是紧密相连的两个方面,教的有效,必然要求学的有效与之相适应。学的有效性主要反映在学生主动参与、进步与发展的程度。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1.参与的全体性,做学习上的主动者
要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性必须引导所有学生进行主动、深层、实质性的参与,在参与中使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发展。参与只是手段,发展才是目的。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两类学生的参与:(1)性格内向的学生;(2)学习成绩特别差的学生。这两类学生最容易被忽视,而成为课堂教学的“局外人”,如果长期使他们处于旁观者的地位,则不利于他们的发展。通过全体参与,使学生在学习动机上,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2.参与的建构性,做学习方法上的会学者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参与阅读教材、回答问题、小组合作讨论、动手操作等,而且还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参与以探索为中心的学习,帮助他们主动建构相关知识体系。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归纳、分析,主动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和发展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参与的反思性,做学习的自主者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中其自我反思意识的强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自我反思主要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认知方式、自我评价,以及对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心理的自我监控。
【关键词】活着的历史;历史人物;历史细节
《品德与社会》书里有很多社会历史的教育内容,它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客观和辩证地理解人类社会。对于学生来说,历史是遥远和陌生的,缺乏“生活的味道”,我们希望学生能真正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历史,但也担心实际的历史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因此,教给学生一个个“活着”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历史和文化的痕迹,使他们与历史进行“沟通”和“对话”,从而实现课程的有效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努力让孩子通过生动活泼的学习,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人生观,具体做法如下:
一、历史人物可感化
1.搜集资料,多维了解历史人
历史不是僵硬的,应该被视为一种活的文化,作为一种被记录的生活印痕和智慧结晶。如果历史教育只是让学生感觉到一串乏味的时间,一个空洞的概念,一个刻板的形象和一堆枯燥的事件,将变得贫乏和无趣,甚至是令人生畏。学生会很难感觉到历史是一个由人类努力创造的活人,有热情有能量;也不能了解历史曾经在生活中令人血脉兴奋的心跳。我们教育的目的是教给孩子活着的历史,历史事件不是机械的记忆,不是纯粹理性的叙述,历史人物的喜悦和快乐、悲伤和愤怒,应该都是真实地再现,以新鲜的面孔站在孩子面前。这样,历史教育才会真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通过《筑起血肉长城》的教学,课前,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合作搜集这些抗日英雄的名字和事迹,做成资料卡片。“历史人”的丰功伟绩就在孩子们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被清晰地认识和了解了;课上通过投影交流,大家更进一步地被这些英雄感动,明白正是这些英雄抛头颅洒热血,筑起血肉长城,才能抵御外族侵略,迎来民族解放。
2.立足经验,对比感受历史人
儿童的生活经验是历史教学的基础。如何让孩子们感受到激情的历史?笔者认为教学要基于现有的学生经验,唤起学生的情感,迁移道德情感。苏教版五下《李奶奶身上的伤痕》一文的教学中可出示一段资料:“我记得我没有流泪,因为我已经不知道哭了!”李奶奶在描述过去时看起来很平静。“记住那一年的痛苦和仇恨!”但这句话李奶奶是斩钉截铁地说出来的。记者在她脸上看到了许多刀伤,眼角、脸颊、鼻子、嘴等地方都有,令人震惊。看完这段资料,让学生回忆自己以前打针的经历,想想李奶奶身体上的痛苦。然后,教师追问李奶奶说她不知道哭了,想一想李奶奶为什么在那样的情形下竟然不知道哭了?她的内心真的平静吗?如果你失去了亲人会是什么感受?想想李奶奶的精神痛苦。老师再口述一段资料:据她儿子讲,他的母亲多年来一直受旧伤的困扰,一到阴天,眼睛就直流眼泪,而鼻子的伤害更痛苦,喝茶,吃粥,经常吃在嘴里却流到鼻子里了,老师追问:喝茶吃饭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怎样的事?可是对于李奶奶呢?读到这里,你还想说些什么?学生自由表述,明白了37处伤痕深深地刻在了李奶奶的身体上,更深深地烙在李奶奶的心灵上,永远无法愈合。
在教学时,老师让孩子想象李奶奶被刺37刀的那种切肤之痛;回忆自己失去亲人的感受,联想李奶奶失去怀孕七个月的孩子的悲愤交加;用自己喝茶吃饭的方便,对比李奶奶受伤后几十年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不方便,用心体会李奶奶受到的伤害之深,激发学生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之情,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之心。
3.以情动人,心灵相会历史人
历史远离学生,难以理解,学生如何进入历史?如果历史能够打开学生的头脑并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学生将融入历史和理解历史。什么可以打动学生?答案是感情。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因此,教师应该使历史人物从幕后到舞台,让历史与学生相遇,让学生的心灵和情感与历史人物相知相遇,学生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成功和失败,斗争和追求, 体验他们的痛苦和快乐,悲伤和快乐。
《筑起血肉长城》这篇课文是感染力极强的历史题材课文。当笔者讲到在抗战中,还有无数的爱国将士坚定不移地抗日,你们知道有哪些爱国将士?老师搜集了一位女烈士的遗书视频,请大家看一下视频。看完视频,你想对赵一曼烈士说些什么呢?学生被赵一曼宁死不屈的精神震住了,都谈到赵一曼烈士为祖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她还用遗书勉励儿子继续抗日,这是一位多么令人敬佩的抗日女性呀!在的介绍中学生了解到八路军吃的是小米等粗粮,用的是简单的步枪。坂垣师团,被称为“钢军”,是日本最精锐的部队之一,使用的是机枪、大炮和坦克。那么,武器装备非常差的八路军,是怎样打败了这样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呢?笔者播放了当时的战斗场面,再让学生谈谈刚才这场惨烈的战斗中哪些画面让你们十分震撼?学生小手如林,有的谈到两人生死肉搏,惊心动魄,中国军人不畏不怕牺牲。有的十分佩服连杀两个日寇,白色的刀尖被染红的八路军战士,感慨道:这是血的代价,胜利多么来之不易!有的看到战士倒下了,诉说时语气悲痛:多么悲壮的一幕!倒下的是人,不灭的是中国军魂!课堂里大家都进入了平型关战役中,感受战场硝烟弥漫,为捍卫国土,中国人顽强抵抗,血战到底!
教师以“情”为依托,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以“情”激情,以“情”动人,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通过接近、触摸和感觉,学生感觉到这是性格鲜明,具有魅力的人物。他们可以在和这些历史人物的接触中,开启思想和情感世界的旅程,感受他们的生活,努力理解他们的追求和希望,并在生成情感“共鸣”的过程中具有同理心,不断丰富情绪,净化心灵,提高自己的道德认知。
二、历史细节生动化
生动的历史细节可以形成一种强烈的现场感,让历史鲜活地站在孩子面前,让历史人物清晰形象,让历史场景仿若发生在今天。
1.通过计算,将细节生动化
教学细节充满思辨与灵性,它是一种关注、一种体察、一种创意,它充盈着灵动的智慧,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如教学苏教版五下《李奶奶身上的伤痕》一课,教师让学生看《》的课件,让学生计算大屠杀历经六个多星期,是多少天?学生算出40多天,接着再算40多天内日本鬼子杀害了军民达30万人之多,大约每天杀了多少人?通过这样的计算细节,让学生面对历史,学生的心情从轻松到沉重,从害怕到愤怒,所有孩子的情感体验深刻无比。
2.讲解图片,将细节生动化
在上《我们为祖先而骄傲》一课中老师介绍造纸术的流程,用一张张图片进行展示,老师当解说员。该工艺大致可分为四个步骤:第一,原料分离,方法是用蒸煮或浸泡,让原料在碱液中脱胶,并分散成纤维;第二是打浆,切割并捣碎纤维,成为纸浆;第三是抄造,即把纸浆渗水制成浆液,然后用捞纸器(篾席)捞浆,使纸浆在捞纸器上交织成薄片状的湿纸;第四是干燥,即把湿纸晒干或晾干,揭下就成为纸张。一个个工序中的细节讲清楚,学生自然而然地就发出这样的感悟:一张纸的诞生是相当不容易的!工序非常复杂,每一道制作工序都是蔡伦经过反复实践摸索才发明成功的吧。蔡伦造纸用的原材料是渔网、树皮、麻布,他变废为宝,成本低廉,大大节约了造纸成本。先祖蔡伦课真了不起,我们应该为他感到骄傲!图片流程展示,再加上老师的细致讲解,学生就不再觉得造纸术遥远了。可见,将细节部分做好了,只要轻轻一推,成功就在眼前。
3.描述故事,将细节生动化
生动的历史细节可以打动学生,使学生体验到历史的有趣。苏教版五上《让我们来寻根》中让学生收集海内外游子寻根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学生介绍了“相约新世纪――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但是笔者觉得不生动,所以特地在网上帮这个孩子找了一段采访视频:在2010年的寻根之旅中,一对来自美国的华裔兄妹谈了自己的想法。这两个孩子年龄相仿,童言稚语,孩子们领悟到就像这对华裔兄妹说的那样,祖国的根基是深厚的,祖国的变化是巨大的,祖国强大了,回来寻根的华裔青少年都觉得很兴奋,很自豪。加上这段采访,学生就觉得历史材料不枯燥了,细节使历史变得动人。
4.尽情想象,将细节生动化
著名教育家~澜教授指出:“品德与社会课应是向未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美丽的图案,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人的大脑活动如果充分调动起来,课堂将会迸射出火花。如果在教学中能将一些环节进行细节化的处理,品德课堂教学就会更具有活力。在苏教版六下《战争何时了》中教师出示一张图片:被子弹击碎玻璃后孩子的眼睛。老师问现在,透过这双战火中的眼睛,你知道她在渴望什么吗?幸福、快乐、和平等等学生都说得出。老师追问:和平了以后,她会过上什么样的生活?有的孩子说:重新回到校园里读书,重新回到父母的身边,长大后成为国家的栋梁;有的说她和父母、同学一起出去游玩,非常快乐;有的说她可以和同伴们一起在草坪上嬉戏;有的说她可以吃到父母给她做的好吃的饭菜……学生尽情想象,教师顺势总结:多么温馨的画面呀,和平是我们全人类共同的心声,有了和平,幸福的笑容才会荡漾在每一个人的脸上,欢声笑语才会在我们的耳边回荡。
过程决定结果,细节决定成败。成功的教学离不开精彩的课堂细节。特级教师华应龙说:“一个细节,见理念、见价值、见功力、见境界、见文化、见魅力……”我们的课可能不是完美的,但我们必须做一些细节处理,使历史变得美妙和独特,这样的课堂是我们所追求的。若求课上细节美,自当课下多修课。
立足儿童的立场“活化”历史,拉近历史与儿童的距离,最终都是指向学生的“德性”发展。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孩子的身心特点,调动生活经验,采取各种教学方法,让孩子处于愤悱之际,孩子关注历史,了解历史事实,主动进入历史画卷,追踪历史的痕迹。这样,历史逐渐鲜活,进入了学生的心中。
【参考文献】
[1]雷素君.例谈历史题材品德教学[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
[2]孔繁刚.重要的是追求知识、情感、哲理的统一[J].历史教学问题,1997(1)
关键词:红高粱 莫言 栖居地 历史文化意识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及一切存在者应该诗意地存在,诗意地安居。人类的生存必须从属于大地、依赖于大地的情感;要接受大地的恩典,保护大地处处固有的秘密,这就是人类生存的诗意所在。而文学是人类心灵的栖息地,是自由的精神家园,亦成为历代人们诗意的栖居地。
红高粱,一个突破传统、火辣热情,从中国走向世界的文学意象,在山东高密东北乡和高密人一起诗意地安居。莫言,一个从高密东北乡走出来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回到大地、回到童年、回到心灵,以审美的态度,用文学作品演绎了高密东北乡那片生机勃勃、充满野性的红高粱,红高粱自此成为莫言文学诗意的栖居地。
一、当高粱遇到中国红,精妙的意象
《中国大百科全书》介绍:“高粱,禾本科,高粱属,一年生草本,种子卵圆形,微扁,性喜温暖,抗旱、耐涝。按性状及用途可分为食用高粱、糖用高粱等类。我国栽培较广,以东北各地为最多。谷粒供食用、酿酒或制怡糖。”有关高粱的出土文物及农书史籍证明,高粱是我国最早栽培的禾谷类作物之一,最少也有5000年历史了。如《本草纲目》记载:“蜀黍北地种之,以备粮缺,余及牛马,盖栽培已有四千九百年。”高粱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广泛,既能食用,又能酿酒,还有很多其他功能,它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高粱生长在中国的土地上、民族的土壤中,不仅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作物,更代表着人类世世代代的繁衍,代表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再捋一捋中国红的前世今生。色彩心理学认为,色彩直接进入人的视野,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冲击,而且在心理上给人以暗示,代表某种象征,承担特定的含义,所负荷的情感力量十分强烈。格罗塞认为“人类对红色的偏爱,表达了一种生命的张扬和追求”,同时,“它完整的语义范围既包含善的因素又包含恶的因素”。红色这个词“通过人类的历史也获得了恐怖的灵魂”,它常与涉及禁忌的血相联系来象征死亡意象。生命与死亡两个二元对立的意象相辅相成地统一于红色这个原型中,既给人生的力量,又让人产生一种异乎寻常的紧张恐惧感,既象征生命的蓬勃和骚动,也象征血的伤痛和死亡,是活力也是血腥,但都让人激动振奋。远古华夏置身黑、白、土红和赭色之中,红是最早的流行色,国人最尊爱的颜色,中国人的文化图腾、精神皈依,故人间有中国红这一词。中国红意味着平安、吉祥、丰收、喜庆、福禄、康寿、尊贵、和谐、团圆、成功、忠诚、勇敢、兴旺、浪漫、性感、热烈、浓郁、委婉;意味着百事顺遂、驱病除灾、逢凶化吉、弃恶扬善;映显温热、才情、进取;充满希望、诱惑、敬畏,是能量充沛的色彩。中国红吸纳了朝阳最富生命力的元素,采撷了晚霞最绚丽迷人的光芒,凝聚着血液最浓稠活跃的成分,蒸腾着熊熊烈火的极温,浸染了枫叶最成熟的晚秋意象,糅进了相思豆最细腻的情感。红头绳、红腰带、红肚兜、红绣球、红舞绸、红灯笼、红墙朱门、红包儿、红鞭炮、红印章、五星红旗……红遍中国,深深地嵌入了中国人的灵魂,成为当之无愧的安身立命的护身符。中国红,以农耕文化为根,以家、国为心,传统精髓逐渐嬗变为中国文化的底色,弥漫着浓得化不开的积极入世情结,象征着热忱、奋进、团结的民族品格。中国红延续着秦汉气息、魏晋脉络、唐宋遗风、元明清神韵,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盘成一个错综复杂的中国结。
当高粱遇到中国红,联接为一个意象――红高粱。“在白马山之阳,墨水河之阴,还有一株纯种的红高粱,你要不惜一切找到它。你高举着它去闯荡你的荆棘丛生、虎狼横行的世界,它是你的护身符,也是我们家族的光荣的图腾和我们高密东北乡的传统精神的象征!”庞德说:一个意象是在瞬间呈现出的一个理性和感情的复合体。内层是“意”,是诗人主体理性与感情的复合或情结,外层是“象”,是一种形象的呈现。莫言精妙地描写了这一意象:“八月深秋,广阔的高粱红成的血海。高粱高密辉煌,高粱凄婉可人,高粱爱情激荡。秋风苍凉,阳光很旺,瓦蓝的天上游荡着一朵朵丰满的白云,高粱上滑动着一朵朵丰满白云的紫红色影子。”
这就是莫言要寻找的民族文化的根。
二、故国家园的红高粱,莫言文学的根
著名作家韩少功提出,“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迷。”
莫言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河崖镇大栏乡,也就是他在小说里提到的“高密东北乡”。 “高密东北乡”,莫言创造的一个属于自己的文学家园,类似鲁迅的“鲁镇”,他的优秀作品,大都在这片充满想象力的土地上展开叙事,并有意识地向历史纵深挖掘,向广袤的中国乡村无边地延伸,创造一个充满无数生灵的文学世界。莫言在创作谈中说:“小说就是带着淡淡的忧愁寻找自己失落的家园。”在致张志忠的信里他又解释说,“所谓小说带着淡淡的乡愁寻找失落的家园或精神故乡之说,并不是我的发明,好像一个哲学家说哲学如是。我不过挺受感触,便移植过来了,此种说法貌似深刻,但含义其实十分模糊。说穿了,文学是一种情绪,一种忧伤的情绪,向过去看,到童年里去寻找……”莫言以一种忧伤的情绪向过去看,向高密东北乡这片长满高粱的土地寻觅,眺望那一望无际密密匝匝的高粱地,终于找到了这一群生活得毫无逻辑、活生生的标本,在层层相因的历史脉络中寻找一种没有被粉饰的人性,一种冲破一切统治思想的樊笼,脱离封建伦理道德,没有任何外在思想烙印的个体意识,这是在一个个举手投足,俯仰顾盼都被规范得近乎机械的人、浸透了儒、道思想的人身上绝少能找到的特质。莫言笔下的高密东北乡绝不是一般意义的故乡,它早已上升到了历史与文化的层面:这里有最让人揪心的人类固有的尔虞我诈和相互倾轧;有传统的中国社会制度和风俗遗传下来的违反人性的东西;这里是日本侵略者铁蹄下的灾难世界,这里需要红高粱精神,高举着它去闯荡荆棘丛生、虎狠横行的世界。在莫言笔下,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蛮荒、偏僻、落后、贫穷、苦难,却与代表着民族精魂的勇敢、坚韧、抗争意识相碰撞、糅合。朴实的民风、强悍的乡民、殷红的高粱地,原生态的吃喝、婚嫁、丧娶、情爱、生育与高粱酒一起发酵;民族精魂与生命意识与红高粱一起蓬勃生长。这片充满浪漫与纯真、梦幻与神奇,充满生命力的黑土地,这株株浓密、结实、茁壮、自由、顽强的红高粱以及像红高粱一样的人,是莫言创作的源泉。
山东高密的红高粱哟,养育了世界的莫言。这里就是莫言文学诗意的栖居地,
三、红高粱的历史文化意识,莫言呼唤红高粱精神
莫言选用了童年视角来还原儿童眼中所观察到的世界:“我”的家族里的先辈们,奋起抗击残暴的日本侵略者,展现着轰轰烈烈、英勇悲壮的生活战斗场景,表现出中国农民最单纯的英雄气概,苍凉而又浑厚;一方面又发生着传奇般的爱情故事,浪漫而又富有激情。莫言创作《红高粱》时天马行空的狂气和雄风,使红高粱带有颠覆的意味,违背传统的故事,大胆的想象力,充满象征意义的寓言,从头到脚都渗透着一股叛逆、野性和邪劲儿。红高粱不仅仅是自然界的物象,“它们都是活生生的灵物。它们根扎黑土,受日精月华,得雨露滋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它们能哭能笑、能吟能唱,已然成为一种象征,一种符号,一种暗示,一种生命力的传达。莫言在这一鲜明的意象里倾注了浓烈的感情,他让红高粱承载了作为人的生命的根的意义,与作品中的传奇人物联为一体,大片大片的高粱地里演绎着一个民族的血与泪,爱与恨。
莫言呼唤红高粱精神。
纯种的红高粱在高密东北乡散发着生命的狂野、粗暴,是千千万万生命的象征,是民族魂的象征。《红高粱》中的人物是活生生的民间草莽英雄,鲜活生动、充满人性张力,没有高大全的光辉形象和意识形态内容,始终停留在未曾雕琢过的原始的农民心理上。“我爷爷”于占鳌,说不清他究竟是善还是恶,无视一切,除了自己的所爱;他有凶残的面目也有英雄的本色;他是一个吃了十多年饼的杀人越货、作恶多端的土匪,却又在民族危难时刻参与了这场民族战争,各种尖锐的矛盾都在他身上有所体现,但最终又得到很和谐的统一。隐蕴的民族意识在日本侵略的触动下突然闪出“一股紫红色的火苗”,他参与这场战争只是千百年来形成的一种民族意识的复苏,而非经过劝诫、说教。人们喝着高粱粥,闻着高粱的气息;在高粱地里打滚,在阳光下曝晒;高粱地成了人们的战场、墓地、婚床;爱与恨、灵与肉、悲苦与幸福在这里纠结融合,最后人与高梁融为了一体。高粱酒、黑土地、大花轿、小毛驴、粗犷的酒神曲、淳朴的民风民俗,一切都是那样的原生态,朴实自然,毫无雕琢。高粱世界又是历史与现实的契合,象征淳朴而豪放的道德,象征苦难,象征复仇,象征坚韧不屈,象征英雄主义,象征伟大民族的血脉、灵魂和精神。民族英魂与历史灵魂、原始生命的蓬勃向上与狂野在红高粱身上聚合,“每一穗红高粱都是一个深红的成熟的面孔,所有的高粱合成一个壮大的集体,形成一个大度的思想。”莫言使他的高密东北乡成为中国的缩影,使那里的痛苦和欢乐与全人类的痛苦和欢乐保持一致。红高粱是队伍的掩体,“一队队暗红色的人在高粱棵子里穿梭拉网,几十年如一日。”更是队伍的精神所在,刘罗汉被生生活剥了皮,在罪恶的日本兵面前将红高粱精神悲壮地演绎了一遍,他的每一寸肌肤,每一滴血液都随着雨水渗进了高粱地里,血腥的场面下,莫言肯定的是罗汉生命的存在,肯定的是作为高密东北乡的牺牲者坚韧不屈的民族气节。红高粱的如火如荼与生命力、性、热血、正义、刚强、牺牲紧密相联;那大片的红高粱地、残酷的血腥屠杀、血红透亮的红高粱酒,交织在一起,暗暗地传递出民族在危难时刻所爆发的战斗力量。
野生的红高粱象征以奶奶为代表的女性敢爱敢恨的热情。“无边的高粱迎着更高更亮的太阳,脸庞鲜红,不胜娇羞。”人与高粱都是大自然的杰作,都美艳无比,野性难驯。红高粱就是奶奶的化身,奶奶戴凤莲颠覆了中国传统女性贤妻良母、柔弱女子的形象,爷爷返归自然突破人世束缚的狂爱,劫了奶奶的花轿后与她在高粱地里的激情,为高粱地抹了一道酥红,“景与人在一种形而上的境界中得到完美的整合”。也只有像红高粱一样热烈奔放的爷爷奶奶才能有这样突破世俗礼法的惊世之爱,“两颗蔑视人间法则的不羁心灵,比他们彼此愉悦的肉体贴的还要紧。”莫言这样写道:“她老人家不仅是抗日英雄,也是个性解放的先驱,妇女自立的典范”。的确,她是个有着花一样容貌、火一样性格的女子,大胆热烈、渴求人性自由与本能的满足、张扬具有反抗色彩的生命意识,勇于冲破婚姻的牢笼,寻求所爱;敢于与父亲抗争,甚至与他断绝来往;撑起了高粱酒的生产,成为全乡最富有的人家;公公丈夫被杀后,在曹县长面前的表演令人拍案叫绝;她血液里散发出来的是浓烈的高粱酒味,在那样一个封建保守、女性意识受到压制的年代,她确实算得上是个了不起的奇女子。“天,什么叫贞洁?什么叫正道?什么叫善良?什么叫邪恶?你一直没告诉过我,我只有按着自己的想法去做,我爱幸福,我爱力量,我爱美,我的身体是我的,我为自己做主,我不怕罪,我不怕进你的十八层地狱,我该做的都做了,该干的都干了,我什么都不怕,但我不想死。”这是奶奶临死前的一段告白,这富有挑战性的呐喊迸发出同样强烈的反抗。奶奶最终完成了自己的解放,她跟着鸽子飞着,她的缩得如一只拳头大的思维空间里,盛着满溢的快乐,宁静,温暖,舒适,和谐。她庆幸红高粱般充实的生活的满足与幸福感,“天赐我情人,天赐我儿子”,这是怎样一种对封建礼教的反抗与痛斥,是那样的野性、原始、充满抗争的力量。莫言借用野生的高粱红将人的原始、真实、激情与野性演绎得淋漓尽致。高粱地里不仅有爱,也有恨,有高密人们对日本侵略者的强烈的仇恨,仇恨他们丧失人性,仇恨他们破坏了红高粱的美丽、摧残了高粱地里可爱的人们。刘罗汉被活剥了皮,在摧残与屈辱中死去;奶奶走上弯弯曲曲的墨水河堤,顾不上看堤坡上盛开着的黄花和堤外密密匝匝的血红高粱……冒着生命危险给抗日队伍送饼,支援前线。高粱的血红还是奶奶的恨和血。
四、高粱红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小说《红高粱》是小说集《红高粱家族》中的一章,全书完稿于1986 年,1987年,张艺谋导演执导影片《红高粱》,给人们讲了那块高粱地发生的神奇事儿,影片通过人物个性的塑造来赞美生命的那种喷涌不尽的勃勃生机,赞美生命的自由、舒展。色彩的运用是张艺谋对莫言小说中土地与女性母题的抽象视觉提炼,影片画面如同加上了滤色镜,只留下了激情的红,厚重的黄。红色毫无节制,野蛮地充斥了画面:疯狂、野性、充满放肆的颠轿,红高粱地里神圣仪式般的野合,两次祭酒神,以及最后惨烈悲壮的结局。影片将独特的背景符号、色彩符号、音乐符号等揉合在一起,构建了一个富有独特魅力的艺术世界,越是民族文化符号形式独特的艺术形式,越容易在这个全球逐渐同一化的世界里熠熠发光,越能体现出中华民族五彩斑斓的文化魅力。影片1988年获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大奖,这是《红高粱》第一次走向世界。1993年,《红高粱》英译本在欧美出版,引起热烈回响,被《World Literature Today》评选为1993年全球最佳小说,《纽约时报》评论说:通过《红高粱》这部小说,莫言把高密东北乡安放在世界文学的版图上。2000年,《红高粱》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第18位)。2001年,《红高粱》成为唯一入选《World Literature Today》评选的75年(1927-2001)40部世界顶尖文学名著的中文小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对《红高粱》的高度认可,实质上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2014年,郑晓龙导演执导的电视剧《红高粱》热播,人们重新走入高粱世界,感受作者所肆意表达的个性解放,倾听旷野中奏响的生命狂欢曲,去体味历史所带给我们的沧桑感。
故国家园红高粱,莫言文学诗意栖居的家园,如今又奏响了新时代的乐章,高粱地里的人们不知又在演绎着怎样神奇的事儿。
参考文献:
[1] 莫言.红高粱家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2] 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写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
[3] 野村顺一.色彩心理学[M].海南:南海出版社,2014.
[4] 格罗塞.艺术的起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5] 邓楠.寻根文学价值观论[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6] 张志忠.莫言论[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