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言文倒装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弄清现代汉语一般语序
这一步是理解掌握文言倒装句的关键。现代汉语的一般语序如下:(定语)+主语+ [状语] +谓语 +(定语)+宾语。
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情况下状语要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定语要放在中心词(主语、宾语)的前面,宾语要放在谓语动词的后面。
例如:儿时的 我 非常 喜欢 布 娃娃。
定语 主语 状语 谓语 定语 宾语
二、掌握文言倒装句的分类
在文言句式中,主语、谓语的语序位置和现代汉语语序位置是一样的,定语、状语、宾语的语序有时与现代汉语的语序不同,根据定语、状语、宾语的语序变化,把文言倒装句分为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
三、判断文言倒装句的方法
1.状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作状语的介词结构总是放在谓语前面,但在文言中经常把这个作状语的介词结构放在谓语的后面,相对于现代汉语状语的位置变化,就叫状语后置句。最常见有两种情况:
(1)“于”组成的介词结构,一般都后置。
例如:以其无理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乃号令于三军曰(《勾践灭吴》),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
(2)“以”组成的介词结构,多数后置。
例如:何不试之以足(《郑人买履》)。
判断方法:文言句式中如有“于”组成的介词结构或“以”组成的介词结构并并且放在了谓语动词的后面,可以判断这个句式是状语后置句,翻译时要还原,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
例如:文言语序:赵氏求救于齐(《触龙说赵太后》)。现代语序:赵氏于齐求救。
2.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宾语总是要放在谓语动词和介词的后面,但在古汉语中有时却放在了谓语动词和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下可以判断这个句式是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可分三种情况:否定句宾语前置、疑问句宾语前置、陈述句宾语前置。
判断方法:(1)如果文言否定句中有代词且放在动词的前面,那么这个文言句式就是宾语前置句。
例如: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未之有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不吾知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宁信度,无自信也(《郑人买履》)。
(2)如果文言疑问句中有疑问代词(何、安、 焉等)且放在动词或介词(如:以)的前面,那么这个文言句式就是宾语前置句。
例如:沛公安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何以战?(《曹刿论战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3)如果文言陈述句中有“唯(名词或代词)是(动词)”、(名词或代词)之为(动词)”、“何(名词)之有”有这样的句式,那么这些句子也是宾语前置句。“之、是、之为”这些字安插在宾语与动词之间是提宾标志,有时往往用“唯”放在前置的宾语前表示强调。
例如:唯命是从(《左传・昭公十二年》),唯弈秋之为听(《弈秋》),宋何罪之有(《公输》),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3.定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总是放在中心词(主语、宾语)的前面,但是在古汉语中有时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主语、宾语)的后面,相对于现代汉语定语的位置变化,这种句式叫定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一般有两种情况:形容词作定语的后置,名词、动词及短语作定语的后置。
其判断方法:
(1)形容词作定语的后置。其一般规律为:名词+之+形容词,助词“之”放在形容词前作标志。
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巍(《离骚》)。
(2)动词及短语作定语的后置。其一般规律为:名词+动词(动词短语)+者,助词“者”煞尾作标志。
例如:国之孺子之游者(《勾践灭吴》),村中少年好事者(《促织》)。
一、直译
就是对文言文的句子做到逐字逐句的一一对应的翻译。在高考考查题型中绝大部分的画线要求翻译的句子重点考的是直译。直译可以做到字字落实,不遗漏给分点。直译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留
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词,一般是做主语和宾语的名词。如人名、地名、书名、官名、年号、季节、事物名称等。
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范仲淹《岳阳楼记》)
翻译: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
“庆历”是年号,“四年”是数量词,“春”是季节名称,“滕子京”是人名,“巴陵”是地名。因为古今同义保留下来就可以。
2.换
有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已经发生了变化,在古代这个词这么解释,到今天是另外的解释,在翻译时应该按照古义来翻译,那么就需要替换成今天的合适的词语。主要体现在古今异义和古代礼俗用词上。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诸葛亮《出师表》)
“卑鄙”是古今异义词,今天翻译为“地位低,见识浅”文言中还有一些特殊词语,即各个领域中的习惯用语,翻译时也要换成现在的说法。
3.省
文言文中有的虚词在句子里的意义是只有语法意义,不能翻译出来或者无法将其翻译出来。这时译文中就省去了。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
“之”字在这里的作用是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翻译时就要省去。
4.补
补主要针对文言文中的省略部分来说的。文言文的省略情况特别多,翻译时如果不补出来,按照今天的语法来讲就不通顺或者变成了病句。因此补充出必要的省略部分是必须的。
如: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韩愈《师说》)
翻译:(那些耻笑别人学习的人)就说:“那个人与某个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
这里“则曰”前面,省略了主语,翻译时需要补充出来。
5.调
文言文中的语序和现代汉语的语序有很多不同之处,如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语序进行调整。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
这是个宾语前置的句子,按现代语序应该是“主+谓+宾”的顺序,该句省略了主语,只有谓语和宾语,但是用“之”字将宾语提前了,成了“宾语+谓语”的形式,翻译时调成“谓语+宾语”的形式。翻译为:不懂得句读,不能解除疑惑。
其他的倒装句也是一样,只要确定了倒装句的类型,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语序规范做出调整就行了。问题是能不能发现考查的句子是倒装句,是哪一种倒装句,这种倒装句在现代汉语中是这样的排列顺序。要发现倒装句在于平时积累,培养对倒装句的迅速反应能力。现代汉语中一个句子一般是“主+谓+宾”的基本形式,定语状语则一般用于修饰,定语常常修饰主语和宾语,状语常常修饰整个句子或谓语。积累了这些知识调整语序就不难了。
二、意译
意译是指对于一些不能直译的句子,根据句子的意思进行翻译,不拘泥于字字落实,而要做到符合原文意思。意译的句子往往是那些使用了修辞手法(如互文、比喻、借代、婉曲、用典等)的句子,如果直译难以说过去,就得意译。
1.互文
互文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
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有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
如: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
看似说两个人(主人和客人),两件事(下马和在船),其实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主人和客人一同下马来到船上。这样句子通顺了,意思就完整了。直译是不行的,只能意译。
2.比喻
使用了比喻修辞的句子有时候要把比喻义译出,就得注意意译的问题。
如: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司马迁《报任安书》)
译:埋没在污秽的监狱中却在所不辞。“粪土之中”指肮脏的地方,不能直译,应译为它的比喻义“污秽的监狱中”。
3.借代
用了借代手法的句子翻译时应该译出借代的本体。
如: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翻译为:我认为平民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不互相欺骗,何况是大国之间的交往呢?
句中“布衣”是借代手法,原是平民百姓穿的粗布衣服,代指平民百姓。
又如:终岁不闻丝竹声(白居易《琵琶行》)
翻译为:整年都听不到弹琴的声音。
句中“丝竹”是借代手法,原指丝线和竹子,是制作弦乐器和管乐器的材料,在这里指代乐器。
4.婉曲
婉曲就是不直截了当的表达本意,只用委婉曲折的方式含蓄闪烁的言辞,流露或暗示想要表达的本意的修辞手法。翻译时要译出本意。
如: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李密《陈情表》)
译:我六个月大的时候,父亲去世了。长到四岁,母亲改嫁了。
“见背”在这里是父亲死了的避讳的说法,“舅夺母志”在这里是母亲改嫁的委婉说法。翻译时就得翻译成本意。
5.用典
文言文中经常使用典故来表情达意,叙事说理。翻译时直译不过去的就要把典故所表达的意思意译过去。
如: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译:元嘉年间,宋文帝草率出兵,想象霍去病那样建功立业,结果只落得自己仓皇逃跑,向北回顾追兵。
一、判断句
1 有判断标志的,包括判断动词、判断副词以及“……者……也”。
现代汉语中,“是”作为判断动词表判断,可以作为判断句的标志;文言文中,“是”也可表判断,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赤壁之战》)
但大多情况下,“是”在文言文中作为指示代词“这”来使用,表判断的情况相对较少。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左传・寡人之于国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这两句中的“是”都在分句首,都有指代作用,不能直接译为“是”,要译为“这是……”“这才是……”。其实,这里的“是”是指示代词,而不是判断动词了。原来,判断词“是”就是由指示代词“是”发展而来的。在文言文中,“是”作为指示代词更普遍些。
“为”作为判断动词表判断,在文言文中相对就常见些了: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记》)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不过我们也要注意,“为”有时不是判断动词。
引以为流觞曲水。(《兰亭集序》)
这里的“为”是一般动词,“作为”的意思。
文言文中,除了判断动词外,还有用判断副词,如“乃”“即”“则”“皆”“素”“诚”等表判断的:
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史记・陈涉世家》)
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记》)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且相如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斯诚后死者之羞也。(《(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以否定副词“非、未、弗、无、莫”等表否定判断: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六国论》)
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五人墓碑记》)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者,……也”式的判断句应该是最常见的了。有“者”“也”都有的,有单用“者”或者“也”的,这类判断句相对简单些。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论》)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阿房宫赋》)
2 没有判断标志的。有些判断句什么标志都没有: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秦,虎狼之国。(《屈原列传》)
我们先分析一下判断句的构成特点,判断句中的谓语一般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比如上面的两例:“刘备”、“秦”都是名词,“天下枭雄”、“虎狼之国”都是名词性短语。其实,准确看出判断句,最可靠的方法可能还不是判断标志,而是看谓语是不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二、被动句
被动句可分为有被动句式和无被动句式两种。
1 有被动句式的被动句较常见的有“为”字句、“于”字句、“见”字句和“被”字句。
“为”字句主要有“为”、“为……所……”或“……为所……”这样几种用法。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伶官传序》)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于”与“见”字分别表被动,有时也会以“见……于……”的形式同时出现表被动。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被”字与“是”表判断有类似的情况,在古汉语中很少表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
在古汉语中,“被”多用为动词,“覆盖”、“遭受”之意。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论积贮疏》)
2 无被动句式的被动句因为没有标志,只能从语句的结构与内容上去判定。这类我们称之为语意上的被动句。
洎牧以谗诛。(被诛杀)(《六国论》)
戍卒叫,函谷举。(被攻破)(《阿房宫赋》)
几以不纳死。(不被接纳)(《(指南录)后序》)
公之逮所由使也。(被逮捕)(《五人墓碑记》)
相对说来,语意上的被动句的确定有些麻烦,形式上与一般的陈述句没有区别;但我们可以从内容着手,进行逻辑分析。从例句可以看出,不论是逻辑上推理,还是从内容上理解,李牧肯定是被诛杀,函谷关是被攻破,文天祥不被接纳,周公是被逮捕。只要我们理清句意,再联系上下文语境,“麻烦”就会解决了。
三、省略句
省略句一般省略句中的主语、谓语、宾语或介词。
(廉将军)不若(秦王)也。(前省去主语“廉将军”,后省略宾语“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省谓语“为乐”)(《鸿门宴》)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之)烦执事(省介词宾语“之”)
(《烛之武退秦师》)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介词“于”)(《烛之武退秦师》)
省略句在文言文中很常见,我们在做文言文语句翻译题时,务必要把省略的成份补完整。
四、倒装句
倒装句是文言文特殊句式中最复杂的一类,包括主谓倒装、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的各成分之间的位置,一般是这样的排列: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
哪一种成分的位置移动了,就会出现倒装的现象。
1 主谓倒装的目的是为了强调谓语的内容,于是把谓语提前。这种倒装在文言文中出现的不多。
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愚公移山》)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安在)(《信陵君窃符救赵》)
2 定语后置是把修饰主语或宾语的定语成分后移。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利之爪牙、强之筋骨)(《劝学》)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高之庙堂、远之江湖)(《岳阳楼记》),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有异态之山水)(《始得西山宴游记》)
求人可使报秦者。(可使报秦之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从以上例句看,“之”和“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性特征。“之”是用在主语(或宾语)与定语之间的,“者”用在定语之后。
3 状语后置,是把修饰谓语的状语移至谓语之后。这里的状语是由介词+宾语构成的,所以又称为介宾结构后置。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六国论》)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阿房宫赋》)
状语后置句在翻译时一般要把状语内容提至谓语的前面。
4 宾语前置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这里要注意两个条件:一是否定句,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果不是否定句,或者宾语不是代词,那宾语是不需要前置的。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如果把此句中的“余”改为“苏轼”,那就要调整为“古之人不欺苏轼也”;如果改成肯定句,就要调整为“古之人欺余也”。两个条件少一个,都不会出现宾语前置。
②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这里也是存在两个条件,疑问句、疑问代词作宾语,缺一不可。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用“之”和“是”作提宾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用“是”作提宾标志的现象,在一些常用的成语中就有,如“唯命是从”、“唯利是图”就是“从命”、“图利”的意思。
此外,还有一种介词的宾语前置: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这里的宾语“谁”只是介词“与”的逻辑宾语,不是句中真正作宾语的。一般情况下,这种前置是与真正的宾语前置相区别的。
除了以上归纳的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与倒装句,还有些固定句式,如“无以……”、“如……何”、“何……为”、“得无……乎”、“……之谓”、“得无……”等等。这些固定句式的翻译也是相对固定的,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要用心积累,熟悉例句。
一、 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 “……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此类判断句有:
① 陈胜者,阳城人也。
②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③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④ 此三者,吾遗恨也。
⑤ 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2. 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肯定判断。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此类判断句有:
①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②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③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④ 梁父即楚将项燕。
⑤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⑥ 非死,则徙尔。
⑦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⑧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⑨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⑩ 我乃楚狂人,风歌笑孔丘。
3. 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此类判断句有:
①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②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③ 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4. 不用语气词,完全由词序来体现。
例:此人力士。
二、 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1. “见”、“……见……于”、“于”表被动。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此类被动句有:
① 臣诚恐见欺于王。
②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④ 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
2. “为”、“为……所”表被动。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①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 为予群从所得。
④ 恐为操所先。
⑤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3. 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它的形式是:“被(受)+动词”或者“被(受)+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①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②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简析]“受……于……”表示被动,可译为“被”,“于”引出主动者“人”。这种句式数量较少。
三、 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 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忌不自信”中的“自”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2)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3) 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 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 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 用“之”使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 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石之铿然有声者。”
3. 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4. 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
【小练习】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
①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②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③ 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④ 何由知吾可也?
⑤ 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⑥ 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
⑦ 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⑧ 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
四、 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 省略主语。
(1) 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 蒙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 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 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 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 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
4. 省略介词宾语。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 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小练习】补充下面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① 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② 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
③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④ 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⑤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⑥ 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⑦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解说为:“不同的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等句式。”所谓“理解”是指能辨认出文言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知道它们与现代汉语的区别;所谓“用法”就是指能够用现代汉语准确地翻译这些文言句式。
通过对近几年江苏及各省高考语文试题中文言句式内容考查情况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以下命题规律:①该考点仍然是考查文言文阅读的重要内容之一。②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主要通过翻译来实现。③考查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主要以倒装句和省略句为主。
【知识汇总】
一、 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文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①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②用副词“乃”“则”“即”“皆”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常见。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③用动词“为”或“是”表判断。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或用“非”来表否定判断。如“予本非文人画士”(《病梅馆记》);⑤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
二、 被动句
常见文言文被动句式主要有四种,即①用“于”“受……于……”表被动,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②用“见”或“见……于……”表被动,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③用“为”“为……所……”表被动,如“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过秦论》);④用“被”表被动,如“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⑤没有被动标志,语意上表被动,如“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三、 倒装句
1. 宾语前置
常见的宾语前置有如下形式:①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时,往往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②疑问句中代词做宾语(谁、胡、何、安、焉等)时,宾语往往也前置,如“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③有宾语前置标志词“之”或固定句式“唯……是……”等标志时,宾语往往前置,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唯余马首是瞻”(《冯婉贞》)。
2. 定语后置
常见的定语后置有如下形式:①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形式,如“今战士还者”(《赤壁之战》);②后置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加“之”后,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形式,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③后置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加“之”,构成“中心语+之+定语”的形式,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3. 状语后置
常见的状语后置有如下形式:①“动+以+宾”的形式,如“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②“动+于(乎,相当于‘于’)+宾”的形式,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③“形+于+宾”的形式,如“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寡人之于国也》)。像这些“以”“于”等介词构成的状语在翻译时大都要置于动词前。
4. 主谓倒装
为了突出谓语,使谓语前置。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四、 省略句
常见的省略句主要有四种:①省略主语,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②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③省略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④省略介词,如“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
【考查方式】
高考中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考查主要通过翻译来实现,如“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在翻译时,判断句一定要译成“……是……”或“……不是……”的格式,被动句要体现出被动的关系,省略句要将省去的内容补全,倒装句要将颠倒的语序理顺,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例题讲解】
例1 判断句:“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古砚说》)
误译 是不是真能爱好古物,只不过与庸俗人趣味相同罢了。
解析 此句是以“非”作标志的否定判断句。“是非”不是一个词,“是”解释为“这”,“非”表判断,“不是”;在翻译时必须译成“……不是……”的格式。
答案 这不是真能爱好古物,只不过和庸俗人趣味相同罢了。
例2 被动句:“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饮。”(《中古文言》)
误译 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一辈子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
解析 引句的“终身不用”属于语意上的被动句式。在翻译时应注意体现出被动关系。解答此类题,要注意在翻译时一定要体现出被动关系,它往往是一个赋分点。
答案 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被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
例3 宾语前置句:“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冉氏烹狗记》)
误译 我从前克制忍耐不杀,是因为它在意外、紧急的时候可能有用。
解析 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时,宾语往往提前。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将倒装语序调整为正常语序,
答案 我从前克制忍耐不杀它(的原因),是因为它在意外、紧急的时候可能有用。
例4 定语后置句:“从衣文之媵七十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误译 使穿华丽衣服的陪嫁侍妾跟随七十个人。
解析 此句为定语前置。“七十人”为“衣文之媵”的后置定语,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将定语还原到原来的位置。
答案 使七十个穿着华丽衣服的陪嫁侍妾跟随。
例5 状语后置句:“力不足,死焉,职也。”(《杨烈妇传》)
误译 (抵抗的)力量不够,死了,也是你的职分。
解析 此句的“焉”是兼词,相当于“于之”,“死焉”即“死于之”,属状语后置,在翻译时首先应将其调整成正常语序,可译为“死在这里”或“死在这件事上”。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在翻译成现代文时大多要提到谓语前面。
答案 (抵抗的)力量不够,死在这件事情上,也是你的职分。
例6 主谓倒装句:“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误译 在哪里呢,公子能够为别人的困难着急的品质!
解析 “安在”在句中做谓语成分,被前置了,翻译时应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调整到主语之后。主谓倒装是为了突出谓语,翻译时应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调整成“主语+谓语”式。
答案 公子能够为别人的困难着急的品质在哪里呢!
例7 省略句:“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聊斋志异·郭生》)
误译 郭生只是用浓墨洒成大墨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非常奇怪,拿着纸去告诉王生。
解析 此句中省略的成分是主语“狐狸”,翻译时应补出来。在翻译省略句时,要将省略的成分补出来,这些需要补出的省略的成分也是高考文言考查的一个采分点。
答案 (狐狸)只是用浓墨洒成大墨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非常奇怪,拿着纸去告诉王生。
【方法归纳】
1. 借助语法分析
准确地理解句式,离不开对该句的语法分析(主要是主谓宾的分析)。一般按三个步骤:①查找全句充当谓语的那个词(主要是动词)。②分析动词谓语的前半部分:主语是受动者,句子就是被动句;状语是名词,为词类活用作状语;不见主语是省略主语。③分析动词谓语后半部分:及物动词后无对象,可能是省略宾语;有名词、代词而不是宾语,可能省略了介词“于”或者是使动用法;后面紧跟“介词+名词(代词)”,可能是介词结构(状语)后置。
2. 抓住语言标志
文言句式常有标志词,可参照前面的“知识汇总”部分。要抓住各种句式的实质,掌握规律,学得扎实、灵活,不要死记硬背。
现 场 练 兵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杨公则,字君翼,天水西县人也。时氐贼李乌奴作乱,攻白马,公则固守经时,矢尽粮竭,陷于寇,抗声骂贼。乌奴壮之,更厚待焉,要与同事。公则伪许而图之,谋泄,单马逃归。梁州刺史王玄邈以事表闻,齐高帝下诏褒美。
迁扶风太守,母忧去官。顷之,荆州刺史巴东王子响构乱,公则率师进讨。事平,迁武宁太守。在郡七年,资无担石,百姓便之。
高祖勒众军次于沔口,公则率湘府之众会于夏口。郢城平,高祖命众军即日俱下,公则受命先驱,径掩柴桑。江州既定,连旌东下,直造京邑。公则号令严明,秋毫不犯,所在莫不赖焉。大军至新林,公则自越城移屯领军府垒北楼,与南掖门相对,尝登楼望战。城中遥见麾盖,纵神锋弩射之,矢贯胡床,左右皆失色。公则曰:“几中吾脚。”谈笑如初。东昏夜选勇士攻公则栅,军中惊扰,公则坚卧不起,徐命击之,东昏军乃退。
湘州寇乱累年,民多流散,公则轻刑薄敛,顷之,户口充复。为政虽无威严,然保己廉慎,为吏民所悦。湘俗单家以赂求州职,公则至,悉断之,所辟引皆州郡著姓,高祖班下诸州以为法。
时朝廷始议北伐,以公则威名素著,至京师,诏假节先屯洛口。公则受命遘疾,谓亲人曰:“昔廉颇、马援以年老见遗,犹自力请用。今国家不以吾朽懦,任以前驱,方于古人,见知重矣。虽临途疾苦,岂可僶俛辞事。马革还葬,此吾志也。”遂强起登舟。至洛口,寿春士女归降者数千户。魏、豫州刺史薛恭度遣长史石荣前锋接战,即斩石荣,逐北至寿春,去城数十里乃反。疾卒于师,时年六十一。高祖深痛惜之,即日举哀,赠车骑将军,给鼓吹一部。谥曰烈。
公则为人敦厚慈爱,居家笃睦,视兄子过于其子,家财悉委焉。性好学,虽居军旅,手不辍卷,士大夫以此称之。
(选自《南史·扬公则传》,有删节)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乌奴壮之,更厚待焉,要与同事。
(2)高祖勒众军次于沔口,公则率湘府之众会于夏口。
(3)为政虽无威严,然保己廉慎,为吏民所悦。
(4)今国家不以吾朽懦,任以前驱,方于古人,见知重矣。
(5)马革还葬,此吾志也。
(答案见本期栏目“参考答案”)
(作者:叶有德,宜兴市和桥高级中学
【考点分析】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解说为:“不同的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等句式。”所谓“理解”是指能辨认出文言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知道它们与现代汉语的区别;所谓“用法”就是指能够用现代汉语准确地翻译这些文言句式。
通过对近几年江苏及各省高考语文试题中文言句式内容考查情况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以下命题规律:①该考点仍然是考查文言文阅读的重要内容之一。②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主要通过翻译来实现。③考查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主要以倒装句和省略句为主。
【知识汇总】
一、 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文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①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②用副词“乃”“则”“即”“皆”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常见。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③用动词“为”或“是”表判断。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或用“非”来表否定判断。如“予本非文人画士”(《病梅馆记》);⑤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
二、 被动句
常见文言文被动句式主要有四种,即①用“于”“受……于……”表被动,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②用“见”或“见……于……”表被动,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③用“为”“为……所……”表被动,如“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过秦论》);④用“被”表被动,如“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⑤没有被动标志,语意上表被动,如“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三、 倒装句
1. 宾语前置
常见的宾语前置有如下形式:①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时,往往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②疑问句中代词做宾语(谁、胡、何、安、焉等)时,宾语往往也前置,如“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③有宾语前置标志词“之”或固定句式“唯……是……”等标志时,宾语往往前置,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唯余马首是瞻”(《冯婉贞》)。
2. 定语后置
常见的定语后置有如下形式:①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形式,如“今战士还者”(《赤壁之战》);②后置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加“之”后,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形式,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③后置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加“之”,构成“中心语+之+定语”的形式,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3. 状语后置
常见的状语后置有如下形式:①“动+以+宾”的形式,如“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②“动+于(乎,相当于‘于’)+宾”的形式,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③“形+于+宾”的形式,如“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寡人之于国也》)。像这些“以”“于”等介词构成的状语在翻译时大都要置于动词前。
4. 主谓倒装
为了突出谓语,使谓语前置。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四、 省略句
常见的省略句主要有四种:①省略主语,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②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③省略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④省略介词,如“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
【考查方式】
高考中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考查主要通过翻译来实现,如“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在翻译时,判断句一定要译成“……是……”或“……不是……”的格式,被动句要体现出被动的关系,省略句要将省去的内容补全,倒装句要将颠倒的语序理顺,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例题讲解】
例1 判断句:“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古砚说》)
误译 是不是真能爱好古物,只不过与庸俗人趣味相同罢了。
解析 此句是以“非”作标志的否定判断句。“是非”不是一个词,“是”解释为“这”,“非”表判断,“不是”;在翻译时必须译成“……不是……”的格式。
答案 这不是真能爱好古物,只不过和庸俗人趣味相同罢了。
例2 被动句:“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饮。”(《中古文言》)
误译 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一辈子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
解析 引句的“终身不用”属于语意上的被动句式。在翻译时应注意体现出被动关系。解答此类题,要注意在翻译时一定要体现出被动关系,它往往是一个赋分点。
答案 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被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
例3 宾语前置句:“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冉氏烹狗记》)
误译 我从前克制忍耐不杀,是因为它在意外、紧急的时候可能有用。
解析 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时,宾语往往提前。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将倒装语序调整为正常语序,
答案 我从前克制忍耐不杀它(的原因),是因为它在意外、紧急的时候可能有用。
例4 定语后置句:“从衣文之媵七十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误译 使穿华丽衣服的陪嫁侍妾跟随七十个人。
解析 此句为定语前置。“七十人”为“衣文之媵”的后置定语,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将定语还原到原来的位置。
答案 使七十个穿着华丽衣服的陪嫁侍妾跟随。
例5 状语后置句:“力不足,死焉,职也。”(《杨烈妇传》)
误译 (抵抗的)力量不够,死了,也是你的职分。
解析 此句的“焉”是兼词,相当于“于之”,“死焉”即“死于之”,属状语后置,在翻译时首先应将其调整成正常语序,可译为“死在这里”或“死在这件事上”。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在翻译成现代文时大多要提到谓语前面。
答案 (抵抗的)力量不够,死在这件事情上,也是你的职分。
例6 主谓倒装句:“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误译 在哪里呢,公子能够为别人的困难着急的品质!
解析 “安在”在句中做谓语成分,被前置了,翻译时应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调整到主语之后。主谓倒装是为了突出谓语,翻译时应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调整成“主语+谓语”式。
答案 公子能够为别人的困难着急的品质在哪里呢!
例7 省略句:“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聊斋志异·郭生》)
误译 郭生只是用浓墨洒成大墨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非常奇怪,拿着纸去告诉王生。
解析 此句中省略的成分是主语“狐狸”,翻译时应补出来。在翻译省略句时,要将省略的成分补出来,这些需要补出的省略的成分也是高考文言考查的一个采分点。
答案 (狐狸)只是用浓墨洒成大墨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非常奇怪,拿着纸去告诉王生。
【方法归纳】
1. 借助语法分析
准确地理解句式,离不开对该句的语法分析(主要是主谓宾的分析)。一般按三个步骤:①查找全句充当谓语的那个词(主要是动词)。②分析动词谓语的前半部分:主语是受动者,句子就是被动句;状语是名词,为词类活用作状语;不见主语是省略主语。③分析动词谓语后半部分:及物动词后无对象,可能是省略宾语;有名词、代词而不是宾语,可能省略了介词“于”或者是使动用法;后面紧跟“介词+名词(代词)”,可能是介词结构(状语)后置。
2. 抓住语言标志
文言句式常有标志词,可参照前面的“知识汇总”部分。要抓住各种句式的实质,掌握规律,学得扎实、灵活,不要死记硬背。
现 场 练 兵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杨公则,字君翼,天水西县人也。时氐贼李乌奴作乱,攻白马,公则固守经时,矢尽粮竭,陷于寇,抗声骂贼。乌奴壮之,更厚待焉,要与同事。公则伪许而图之,谋泄,单马逃归。梁州刺史王玄邈以事表闻,齐高帝下诏褒美。
迁扶风太守,母忧去官。顷之,荆州刺史巴东王子响构乱,公则率师进讨。事平,迁武宁太守。在郡七年,资无担石,百姓便之。
高祖勒众军次于沔口,公则率湘府之众会于夏口。郢城平,高祖命众军即日俱下,公则受命先驱,径掩柴桑。江州既定,连旌东下,直造京邑。公则号令严明,秋毫不犯,所在莫不赖焉。大军至新林,公则自越城移屯领军府垒北楼,与南掖门相对,尝登楼望战。城中遥见麾盖,纵神锋弩射之,矢贯胡床,左右皆失色。公则曰:“几中吾脚。”谈笑如初。东昏夜选勇士攻公则栅,军中惊扰,公则坚卧不起,徐命击之,东昏军乃退。
湘州寇乱累年,民多流散,公则轻刑薄敛,顷之,户口充复。为政虽无威严,然保己廉慎,为吏民所悦。湘俗单家以赂求州职,公则至,悉断之,所辟引皆州郡著姓,高祖班下诸州以为法。
时朝廷始议北伐,以公则威名素著,至京师,诏假节先屯洛口。公则受命遘疾,谓亲人曰:“昔廉颇、马援以年老见遗,犹自力请用。今国家不以吾朽懦,任以前驱,方于古人,见知重矣。虽临途疾苦,岂可僶俛辞事。马革还葬,此吾志也。”遂强起登舟。至洛口,寿春士女归降者数千户。魏、豫州刺史薛恭度遣长史石荣前锋接战,即斩石荣,逐北至寿春,去城数十里乃反。疾卒于师,时年六十一。高祖深痛惜之,即日举哀,赠车骑将军,给鼓吹一部。谥曰烈。
公则为人敦厚慈爱,居家笃睦,视兄子过于其子,家财悉委焉。性好学,虽居军旅,手不辍卷,士大夫以此称之。
(选自《南史·扬公则传》,有删节)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乌奴壮之,更厚待焉,要与同事。
(2)高祖勒众军次于沔口,公则率湘府之众会于夏口。
(3)为政虽无威严,然保己廉慎,为吏民所悦。
(4)今国家不以吾朽懦,任以前驱,方于古人,见知重矣。
(5)马革还葬,此吾志也。
一、倒装句
我们把文言文中句子成分的排列语序跟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子叫倒装句。文言文中常见的倒装句形式有四种: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1.谓语前置,也叫主语后置。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如:甚矣,汝之不惠。
2.宾语前置。在古代汉语里,宾语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都是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为了强调宾语,在一定的条件下,就把它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宾语前置可以分为下面几种: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如:沛公安在?――沛公在哪里?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啊。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
3.定语后置。定语往往表示领属性和修饰性,一般放在中心词之前,但在文言文中定语却常常放在中心词之后,形成定语后置,常见的形式有三种,其标志是“之”和“者”。
(1)“中心语+定语+者”的形式。如:求人可使报秦者。
(2)“中心语+之+定语”的形式。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中心语+之+定语+者”的形式。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担。
4.状语后置。也叫介词结构后置,常见的形式有两种。
(1)以“于”为标志词。如:赵氏求救于齐。――赵太后向齐国求救。
(2)以“以”为标志词。如: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
倒装句在翻译时应调整语序。也就是说,谓语前置句翻译时,应把主语放到谓语前;宾语前置句翻译时,应将宾语放至动词或介词之后;定语后置句则把修饰语或限制语放到中心词之前;状语后置句则把“于”或“以”所引领的状语提到动词谓语之前。总之,倒装句的翻译应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二、省略句
文言文中,某些词或某些成分经常省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省略主语。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
2.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如:权起更衣,肃追(权)于宇下。
4.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省略句的翻译原则同样遵循现代汉语的习惯,在翻译时,要将原文省略句中省略的成分增补出来,使句意完整。
【同步突击】
1.下列各句中,不是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 )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甚矣,汝之不惠/悲哉,世也
C.沛公安在/大王来何操
D.微斯人,吾谁与归/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下列各句中,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
A.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B.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
C.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D.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4.下列各句中,补充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
A.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渔夫)便舍船,从口入
B.竖子不足与(吾)谋
C.激昂(于)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D.戊申晦,五鼓,(余)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5.下列各句中,省略的成分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
A.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B.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C.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6.下列各句中,不是状语后置句的一项是( )
A.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B.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D.皆不可限以时月。缘土气有早晚,天时有愆伏
7.下列倒装句形式与另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B.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
C.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D.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8.下列各句中,省略宾语的一项是( )
A.今以钟磬置水中
B.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明日朝,以告管仲
9.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B.桓公霸君也
C.故凡为愚者,奠我若也
D.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10.下列省略句中,省略的词语与其他三句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今以钟磬置水中
B.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C.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
D.口技人坐屏障中
11.下面句子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②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③宋何罪之有④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⑤客何为者⑥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⑦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⑧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功⑨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⑩惟你是问
A.①⑧/②⑥⑨/③⑤⑩/④⑦
B.①⑤⑧/②⑥⑨/③⑩/④⑦
C.①⑥⑧/②⑨/③⑤⑩/④⑦
D.①⑧/②⑤⑨/③⑩/④⑥⑦
12.下列倒装句形式与另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古之人不余欺也
B.何功之有哉
C.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省略形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
A.有碑仆道
B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
C.又试之鸡
D.晋军函陵
14.与“恐年岁之不吾与”宾语前置形式不同的一项是( )
A.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丑妇效颦①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②,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③,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④;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⑤。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注释]①选自《庄子・天运》。②西施: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颦:读pín,皱眉。里:乡里。③美之:意动用法,即“以之为美”。④坚:紧紧地。⑤挈:读qiè,锲,带领。去:离开。走:跑。
(1)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译文:
关键词:文言文;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008-01
时下,众多教育专家对传统教育越来越关注,尤其是对国学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讲,文言文教学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怎样提高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呢,现就本人在教学工作中的一点感受归纳如下:
1、加强认识,提高兴趣。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是通过书籍传承下来的,要想了解古代文化知识,就必须学好文化被传承的载体―文言文。对于兴趣正浓,求知若渴的中学生来讲,培养他们不同的兴趣爱好,势必对古代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比如我们在上《隆中对》时,可以将地理知识与历史知识运用到文言文中来了解诸葛亮如何为刘备分析“三分天下”的论断。在实践证明中学生不仅回顾了地理和历史知识,而且很好的理解了诸葛亮与刘备的隆中对策。
2、学习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包括: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特殊句式。其中,文言实词又包括五个方面:①古今异义。语言是演变的,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有些词汇古今没有什么变化;有些词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还有些词在演变的过程中词义出现了扩大、缩小、转移、感彩变化、名称说法改变的现象,成为了古今异义词。②一词多义。一词多义的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把握一词多义,需要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③偏义复词。偏义复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语素合成,而用意却偏在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的复词。④通假字。包括通用、假借和古今字。其基本规律是“同音代替”。在学习过程中,当我们用一个实词的常见义项不能合理地解释,而恰恰又能找到一个形近或音同的词可以合情合理地解释时,这个字便是通假字。辨别通加字不重要,关键是能合理的解释,使上下文文意贯通。⑤词类活用。包括:名词活用作状语;名词活用作动词;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和为动用法。文言特殊句式也可分为五大类: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疑问句。其中倒装句又可分为主谓倒装句、宾语前Z句、定语后Z句、状语后Z句。掌握词类活用和文言特殊句式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文章。
3、由难而易,加强背诵。学生不仅要多读文言文,而且对优秀的文言篇目必须背诵下来。在学习《唐雎不辱使命》时,对四段内容可以作如下点拔背诵:秦王与安陵君的对话在第一段,秦王问一句,安陵君答一句,共一对问;秦王与唐雎对话在第二段,秦王问一句,唐雎答一句,共一对问;第三段,秦王问三句,唐雎答三句,共三对问;最后一段,表现秦王最终信服,秦王一句做结。在背诵过程中,指点学生化碎为整,简学易背诵,学生记忆也快。
4、文言句子翻译。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要求学生对文章全部理解,尤其每一句都要会翻译。文言文翻译一般以“信、达、雅”作为翻译的原则。信,就是要求译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意思,也就是不“走样”。“达”,就是要求译文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没有语病。“雅”,就是进而要求译文用词造句比较考究,文笔优美。文言文翻译方法一般有直译、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Z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文言文翻译还可具体的采用“六字”翻译法,即“留、对、换、补、删、调”的翻译方法。①疏通大意,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文章说什么,能够复述故事梗概,这个时候要求学生识通大义即可;②字句细译,结合注释,运用联系上下句文段来理解字词句,例如《唐雎不辱使命》中“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对“跣”“抢”理解,可以结合上下字词句来理解,意为“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③从造字法来理解,许多实词可以先看偏旁来揣测推断其意,如“跣”为“足”“先”组合,可译解为“光”,再理解为光着脚,“缟素”与“丝”有关,且有“素”意,意即为“未着色的丝织品”。在教学中适时运用这些方法,开启学生的潜能是能够起到积极作用的。
关键词:文言
句法
分析 中学课本举例
中学文言文教学向来是一个重点,特别是新教材实施以后,文言文教学更是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学好文言文除了要掌握常用的词法,还要熟练地掌握常用的句法。文言句法与现代汉语的句法有很大的不同,它直接关系到对文言文的翻译、理解,因此,文言句法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文言句法包括文言文中常见的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等。掌握了这些句法,懂得一些文言知识,具备了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有助于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提高现代语言修养,增加语言的表达能力。
所谓的特殊句式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在古代实际上是一种正常的句式,这些句式随着语言的发展而逐步发生了改变,在现代汉语中就变成了特殊句式。这些特殊句式在文言文中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等,这些句式在中学文言文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出现过。我就文言文中的这几个特殊句式做一个简略的分析。
一、判断句式
《辞海》中这样注释判断句:“用来判定主语所指和谓语所指同属一物,或断定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属于同一性质或种类的句子。”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一书中是这样定义的:“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谓语,表示判断的。”鲍善淳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中这样认为:“判断句,是谓语对主语作出判断的句子,说明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属于某一类或不属于某一类。”而郭锡联主编的《古代汉语》也是这样认为“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所谓判断句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所以判断句应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它应该包含以下三个条件:涉及事物的性质、情况或事物之间的关系;要作出判断;是个句子(表肯定或否定)。
在现代汉语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要用判断词“是”或“就是”、“正是”等,来联系,如:“我是人民教师。”而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文言文中的判断句的种类比较多,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副词加强判断的语气。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一册 《寡人之于国也》)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三册 苏洵《六国论》)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三册 苏轼《石钟山记》)
(二)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三册 张溥《五人墓碑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一册司马迁《鸿门宴》)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三)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句中的“非”解释为不是,做出否定的判断。例如: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二册 贾谊《过秦论》)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三册 苏洵《六国论》)
(四)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燕王,吾所立。(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三册 欧阳修《伶官传序》)
判断句在古代汉语中比较常见,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它可以判断人或者事物的性质或作用;判断或解释事情发生的原因;判断人的籍贯;判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判断句中主语和谓语间一般是同一关系或类数关系,但实际上并不都是这样简单,有的则是以判断句的形式表达十分丰富的内容,这是判断句的活用。由此可见,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以相当成熟了。
二、被动句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一)有标志的被动句。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1、“于”字句。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三册 张溥《五人墓碑记》)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二册 韩愈《师说》)
2、“为”字句。在用介词“为”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构成被动句。例如: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二册 贾谊《过秦论》)
下面结合江苏高考卷解析:
江苏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都是在翻译题上,三小题共10分。从历年得分看,学生间的成绩差距很大,大多数的学生成绩并不理想,翻译失分的原因也五花八门。因此,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施教就显得犹为重要。笔者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从训练学生具备文言文翻译的圈点意识入手。
一、圈点出高考大纲要求掌握的实词与虚词
高中文言文的虚词和实词的考查是重中之重。高考大纲内共规定了常考实词120个,常考虚词18个。在2011年的全国及各地高考试卷中,实词的考查卷卷都有,共涉及60多个,涉及文言虚词也足有15个之多,并且将实词虚词的正确翻译当作重要的采分点。所以我们做题时,也应树立对高考大纲实词虚词的圈点意识,找出句中所包含的全部实词虚词,作重点翻译,才能避免在采分点上的无谓失分。例如:
(江苏2009)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译文:然而最终对明朝的灭亡没有起到补救作用,为什么(什么原因)呢?
本题的翻译要点:“然而”(虽然这样,那么)、“卒”(最后)和“与”(通“欤”)上。
(江苏2010)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邪?译文:您所交往的都是当今品德高尚、才能杰出的人,现在竟与这种人喝酒取乐了?
本题的翻译要点:所交、一时、邪(句末语气词,表疑问或反问)。
上二例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卒”“然而”“与” “所”“邪”都是大纲明确要求掌握的,在课本内均设置有练习题,如果我们能够回忆它们的各个义项,然后根据文章的前后联系,不难推出它们在句中的具体意思。
二、圈点出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及通假字
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及通假字,历年来均是文言翻译考查的重点。2011年的语文高考试卷中,多个省的试卷涉及到词类活用与古今异义词的考查。所以,平时的复习中,首先,我们要熟练掌握各种词类活用,尤其是五种最常见的词类活用:名词用作状语,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其次,凡是课本中涉及到的古今异义词与通假字我们均应了熟于胸。这样一来,在做文言翻译时,我们只要存有清晰的审题意识,便能明辨文言句中所包含的各种词类活用及通假字、古今字,翻译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例如:
(江苏2011)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译文:刚刚不做巡抚待在家里,唯独他(彭子篯)听到这件事而感到惊奇。
这题得分要点在“家居”(在家居住)“异之”(认为他是奇特的)上。
(江苏2010)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译文:让我不因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焦虑,这是妻子对我的帮助吧。
这题得分要点是:使、累其心、抑(副词,表示语气,相当于或许、或者)、判断句。
三、圈点出特殊文言句式
对特殊文言句式的理解是文言翻译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几种特殊文言句式如: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被动句,我们翻译时应该将倒装的部分还原回去,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应熟练掌握各种文言句式,考试中,对翻译语句逐个排查,看句中到底有无特殊句式,以便翻译时有所体现。如:
(江苏2010)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译文: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棺,我的贫穷超乎寻常,就可以知道了。
这一题的得分要点分别落实在“殓”、介宾结构后置、主谓倒装句式“甚矣”上。
常见的文言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包括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等)。每种句式都有其特定的标志,我们要识记一些典型例句并加以归纳整理。文言文中还有一种极其特殊的现象:文言文固定格式,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固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结构,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一旦你没有准确判断出固定结构,那么你的翻译就会差之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