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失业人员参加就业培训范文

失业人员参加就业培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失业人员参加就业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失业人员参加就业培训

第1篇:失业人员参加就业培训范文

一、为什么要建立培训经费补贴与再就业效果直接挂钩的工作机制?

我国就业压力大,结构性问题突出。开展再就业培训,提高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技能,是缓解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短缺,促进再就业的有效手段。中央文件要求,“各级政府要建立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对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提供免费职业介绍,对城镇就业转失业人员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提供免费再就业培训,所需经费主要由地方财政承担,中央财政对困难地方给予适当补助”,“由政府给予资金补贴的免费培训和服务项目,要进行严格、科学的效果评估”。根据这一要求,各地财政普遍加大了再就业资金投入,支持再就业培训工作。免费培训制度的确立,扭转了再就业培训经费没来源、资金无保障的局面,建立了政府经费补贴与培训效果相结合、与再就业效果相挂钩的机制,把再就业培训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首先,挂钩机制有利于促进培训就业结合。根据培训后再就业的效果,由政府给予经费补贴,补贴前,可有效推动培训机构提高市场化运作功能,围绕就业需要设置专业和组织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吸引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参加,提高再就业能力;补贴后,有利于肯定培训机构工作成绩,产生示范效应,形成激励、引导和竞争机制,带动更多的社会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参与培训,提高培训的规模和效果,促进培训就业有机结合。

其次,实行挂钩机制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府财力有限,如何把宝贵的政府经费使用到刀刃上,是一个大课题。从促进就业的角度看,政府面向教育培训机构和下岗失业人员,出资购买培训促进再就业的实际成果,既可推动培训、扩大就业、满足公共需要,实现“双赢”,又能够形成教育培训机构和下岗失业人员平等地享受政府资金支持的政策环境,强化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职能作用,还可以有效扭转以往培训经费偏重于投入基本建设、培训机构热衷建大楼做表面文章的倾向,最大程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从长远来看,实行挂钩机制明确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培训改革发展方向。实行挂钩机制,在教育培训领域树立起就业的旗帜,通过考核就业状况,来评估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方向和教育质量,可以有效推动教育培训机构围绕社会需要和劳动力市场需求调整办学行为,推动教育培训事业的改革发展,为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如何运用培训合格率和就业率综合考核培训成果?

运用培训合格率和就业率综合考察培训效果,就是根据培训的合格率和培训后的再就业率、创业成功率等指标,对培训机构给予经费补贴。一般来讲,培训成果的直接体现就是培训质量和培训后的就业效果。对这两方面指标进行评估考核,既提高了对培训过程、质量方面的要求,又能够调动培训机构的积极性,扩大培训规模。实际操作中,有以下三种方法。

综合考核法。对培训机构提出培训合格率和培训后再就业率两项指标,同时满足两项指标的培训机构,可以根据参加培训人数从地方政府得到经费支持。如江西省要求培训合格率达到95%以上,就业率达到60%以上,由省财政按照全部学员每人400元标准向培训机构支付培训费用。天津市《免费再就业培训补贴办法》规定,定向培训达到80课时以上,出勤率达到80%以上,参加培训的下岗失业人员接受培训后实现再就业的人数达到参加培训总人数的60%以上的,按参加培训人数给予每人300元的补贴。这种办法简单明确,好考核,易操作,受到培训机构的欢迎。

分段考核法。考虑到下岗失业人员从参加培训到实现再就业,需要一定时间,为便于操作,将培训经费的补贴分为培训后补贴和就业后补贴两部分,分段考核,分段支付。如天津市规定职业技能培训达到100课时以上,出勤率达到80%以上,培训后考核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人数达到50%以上,由培训机构申请,按参加培训人数给予每人300元补贴。参加培训的下岗失业人员接受培训后半年内,实现再就业人数达到参加培训总人数的50%以上的,再按照实现再就业人数给予每人200元补贴。

湖南省规定,培训合格率达到90%(含90%)以上的,按培训人数的培训补贴标准的50%核拨补贴;培训合格率达不到90%的,按培训合格人数的培训补贴标准的50%核拨。对培训后一年内连续实现了再就业半年以上的,按就业人数支付培训补贴的剩余部分。

青海省将培训补贴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培训后合格率为依据,结业时合格率达到90%以上(含90%)的,按实际培训人数核拨补贴标准的50%,结业合格率在90%以下的按实际合格人数核拨补贴标准的50%;第二部分,以培训后就业率为依据,培训结业后半年内就业率达到60%的,按实际培训人数的80%核拨补贴标准的另外50%,就业率达到70%以上的(含70%),按实际培训人数核拨补贴标准的另外50%,就业率达不到60%的按实际就业人数核拨补贴标准的50% .定向考核法。开展定单培训或定向培训,在考核再就业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培训人数核拨培训经费。实践中定单培训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类是用人单位与下岗失业人员达成用工意向后,由用人单位委托职业培训机构进行的培训;一类是由再就业培训管理服务机构或公共职介机构,通过招标方式确定培训机构,组织实施的培训;一类是教育培训机构自行开发的有明确用人意向的培训。由于定单培训有比较明确的就业意向,因此在经费补贴方式上一般以培训人数为根据。如湖南省规定,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的再就业培训项目,其培训补贴标准应根据培训时间、培训专业、市场价格、培训人数、培训合格率和再就业率等情况核定,每人不超过450元。

三、如何运用就业率直接考核培训效果?

运用就业率直接考核培训效果,就是按照培训后实际就业人数对培训机构给予经费补贴。这种操作办法是,动员社会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培训,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培训,根据培训后实现再就业的人数,由政府财政对培训机构核拨培训经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当前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困难较多,培训后就业人数有限,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重点做好培训机构的组织发动和培训后的就业服务工作相当重要。应结合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瞄准用人单位实际需要,大力开发定单式培训,并通过培训项目招投标的方式,调动培训机构的积极性,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提高再就业效果。在这方面,陕西省实行的操作办法比较有效。

陕西省在着重考察再就业人数的基础上,区分不同情况,对再就业培训机构主要依据接受培训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情况进行经费补贴,凡签定两年以上劳动合同的人员视为再就业人员,再就业人员占培训人员总数80%以上的,一次性拨给全部培训经费;再就业人员占50%以上的,拨给70%的培训经费;再就业人员占30%以上的,拨给50%的培训经费;再就业人员占30%以下的,按照实际就业人数拨付培训经费。这种方法,既体现了培训经费补贴与再就业效果直接挂钩,又充分考虑到了培训机构、培训专业和参加人员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性,针对不同的再就业效果,根据不同的标准核拨经费,通过经费补贴这个杠杆,来有效地提高培训机构承担再就业培训任务加强就业服务的积极性。

四、如何通过个人先行垫付或核发培训券的方式支付培训经费补贴?

为提高培训经费的使用效率,提高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在探索个人垫付培训经费或核发培训券、再就业后由财政予以报销等灵活的经费补贴方式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如上海市规定上海户籍的失业、协保人员参加各等级的职业资格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并实现再就业的,均可到本人户籍所在区县职业介绍机构申请培训费补贴。江苏省规定,自费参加非中标定点培训机构再就业培训并属于减免费培训专业(工种)的下岗失业人员培训合格后,可凭培训结业证书、就业登记证以及培训缴费收据到户口所在地就业管理机构办理退费手续。

浙江省绍兴市规定,凡绍兴市区已经领取《失业证》的就业转失业的城镇人员,可凭《失业证》在市就业管理服务局申领培训券,在失业期间享受每年一次的免费再就业培训。取得《再就业优惠证》且属于就业困难的失业人员,可申领培训券A券,参加培训时全部免费,免费项目包括培训费、教材费、材料费和鉴定费;其他失业人员申领培训券B券,可免培训费和鉴定费。

第2篇:失业人员参加就业培训范文

一、 各项目标完成情况

今年,我社区新增就业岗位XXX个,完成目标任务的XXX%,新增就业人数XXX个。社区登记失业人员XXX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XXX人、城镇其他失业人员XXX人。实现再就业XXX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XXX人、城镇其他失业人员XXX人、 “4050”人员XXX人、高校毕业生XX人。组织再就业培训、就业前培训、在岗培训、青年创业等技能培训XXX人;其中在岗培训XX人,再就业培训XX人,青年就业技能培训XX人,完成年目标的XXX%。帮助城乡劳动者创业XX人,带动城乡务工人员就业XXX人。今年有XXXX人参加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XXX%。

二、全面做好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就业是民生之本,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从辖区实际情况出发,拓宽渠道,广开门路,全面做好就业与再就业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和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1、今年我社区登记失业人员54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XXX人、城镇其他失业人员XXX人。实现再就业XXX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XX人、城镇其他失业人员XXX人、 “4050”人员XXX人、高校毕业生XX人。

2、做好《就业失业登记证》发放管理工作,有利于劳动者享受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扶持政策,并能全面掌握劳动者就业信息和失业信息,是贯彻落实就业扶持政策的重要举措,关系到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为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进行,我们做了宣传和咨询解答工作,确保《就业失业登记证》发放到位。截止年底,我社区已申请领办《就业失业登记证》的人数为XX人。

3、积极采集用工信息XXX个,及时向下岗失业人员岗位信息。切实帮助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有效服务。

4、小额担保借款是帮助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实现自主创业的有效手段和政策支撑。社区积极宣传小额担保借款的政策。

5、下岗失业人员灵活就业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工作是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通过自谋职业和灵活就业实现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在办理的过程中,本着对下岗失业人员负责的态度仔细审核,认真填表,耐心告知领钱时间、地点、需携带证件等注意事项,并录入电子台帐。

6、为提高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技能,促进就业,组织了XXX人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为再就业做好准备,其中在岗培训XX人,再就业培训XX人,青年就业技能培训XX人。

三、就业援助进家入户,帮助就业困难人员解决就业困难

对社区居民家庭进行了走访,分别掌握和了解辖区内就业困难对象的基本情况,累计走访登记援助对象XXX人,在宣讲政策的同时,针对求职对象在求职就业、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和其他劳动保障方面的不同需求,进行分类指导。办理好《就业失业登记证》、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和小额担保借款等工作。

四、做好城镇居民医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今年有XXXX人参加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XXX%。城乡居民养老续费人数XXX人,今年办理新增XX人。

五、协助上级部门开展劳动监察工作

第3篇:失业人员参加就业培训范文

【关键词】失业;培训;探索

近年来,沂水县积极探索失业职工参加技能培训的工作思路,针对失业人员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就业技能培训、职业转换能力培训,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在保证失业人员合理流动,促进资源的重新合理配置和当地经济发展,发挥了“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1.关键有效的三个探索

一是制度探索。失业保险制度是国家以立法的形式集中建立保障资金,对遭遇失业风险而失去收入来源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有两大功能:即对失业人员进行救济,保障其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又促进失业者尽快再就业,从而抑制失业。根据失业保险制度的这一目标,为发挥其抑制失业和促进就业的能动作用,该县制订了失业人员与职业介绍衔接的再就业推荐制度,规定只要失业人员不挑不捡,24小时内推荐安置就业,推荐就业试用期内不停止失业金的领取。真正发挥失业保险“社会稳定器”的减震作用。

二是管理探索。针对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失业保险覆盖面较窄”“领取失业保险金资格的审查还不够规范”的问题,该县推出了失业人员都要享受失业救济保障的措施,完善失业人员进入救济的程序,扩大保险覆盖面。同时,严格审核失业人员申领失业金程序,对处在劳动年龄,非自愿性失业,失业前有一定时期的连续工作并交纳失业保险费,及时申请失业登记的失业者,给予特殊的通知提示,以免错过失业金申领登记日期,失去享受救济的权利。但对已经隐性就业的坚决查清,停发失业救济,防止有些人一边拥有就业收入,一边领取失业保险金。根据失业职工参加就业培训难以管理的特点,探索推出了《培训协议书》,规定定点培训机构在培训期间与失业职工签订《培训协议书》,明确培训内容、目标、时间、考核等一系列责任义务,对一定时间内学习考核不合格的,免费转入下一期学习。对学习期间不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属培训机构责任的,由培训机构承担,属失业人员责任的,又失业人员承担。签订《培训协议》的特点是让培训效果说话,失业职工到课率达到90%以上,培训合格率98%以上,培训合格人员就业率达100%。

三是培训探索。建立失业保险与技能培训促进就业的联动机制,在失业金领取期间,参加创业培训并创办项目的,可以一次性将未领完的救济金一次性领取,作为项目启动资金。灵活运用失业救济金申领期间做好各类培训工作,探索了办理失业金领取手续时填写《培训意向书》的做法,让失业职工自己选取培训意愿,参加创业培训还是技能培训。在专业选择上,照顾失业人员的特殊情况,设置了可供选择的驾驶、微机、烹饪、美发、电工、电气焊等专业,每期报名人数都十分火爆,失业人员参加培训报名率达99.9%。

2.促进培训让事实说话

一是让失业人员说实话。首先让大龄失业人员说实话。大龄失业人员主要原因是技能单一、文化水平低,随着现阶段非公有经济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很多大龄失业人员采取非全日制、临时性、阶段性和弹性工作时间等多种灵活形式实现就业,事实已不想再参加再就业技能培训,但为了能领取失业金,填写《培训意向书》只是在办理失业手续时的应付,对这类人员要引导参加;其次让低龄失业人员说实话。低龄失业人员大多是80后、90后,他们参加工作时间不长,有的想跳槽,有的纯粹为了婚后育婴,有的想通过失业期间学驾驶,获得培训补偿,这部分人也不是想通过学习重新获得再就业机会。

二是让培训学员说参加培训的实话。失业保险机构与职业培训机构、职业介绍机构互相信息共享,使失业保险反失业功效能够充分发挥,让失业职工按照市场需求接受职工培训,并且真培训,按照学校管理模式搞好培训衔接,只要有一个失业人员报名,也要开班教好他,让他出去说学到的技术和轻松找到就业岗位的喜悦。例如今年第一期68名失业人员顺利通过了职业技能鉴定应知应会考试,并全部凭一技之长实现再就业。在厨师班,学员麻源美一连做了6道菜,赢得了考评员的高分。电工班的杨恩林、刘玉江实践考试高分过关。目前已被佳艺纺织聘为维修电工。扎实推进失业人员培训,与每名参培人员签订技能培训协议书,变“要我培”为“我要培”,确保了师资、技术的专业技能培训,也保证了失业人员凭真技术实现新的人生就业价值。目前,全县有1500名失业人员凭技能培训学到的技术,分别实现了创业、再就业。失业人员培训班由此红火起来。

第4篇:失业人员参加就业培训范文

我省是钢铁大省,钢产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次是水泥、玻璃产业。在当前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的今天,关、停、转已是我省这些产能过剩行业绝大部分企业不可避免的结果,并由此给社会带来大量的失业人员,为了提高职工生活质量、增加社会稳定,这些失业人员就不可避免地要再就业,同时,为了提高职工再就业的质量,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就成了关键的问题。而再就业培训直接决定下一次上岗的效果,可以说,再就业培训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职工以后生活的质量和命运。

那么,如何利用“双元制”来培训我省因产能过剩而失业的人员的再就业呢?

一、失业人员的特点

“双元制”在我国主要兴起于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为探索高职人才的培养而引进的一种先进教育模式,并且经过一定时间的探索,相对较为成熟。但如果将这种培训模式应用于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就不能生搬硬套,必须有所改变,这主要是由于失业人员所具有的特点决定的:

1.文化程度参差不齐

失业人员文化程度千差万别,他们中有大学毕业、同时也有中小学文化、半文盲或文盲,无法用统一的尺度去衡量。

2.个人情况千差万别

失业人员有的是国家正规学校毕业生;有的是部队转业;有的是其他企业转调;有的是直接招聘。他们中的年龄有20岁左右的;也有的50多岁的;有年富力强;也有体弱多病的等。

二、“双元制”培训

“双元制”中的“双元”表了企业与培训机构两个办学主体、代表了培训的两个阶段,代表了二者之间的合作,两者的合作在深层次上则意味着受教育者两个身份的融合,两个教学目标要求与两种教育方式的结合。

1.按需分类培养

由失业人员的特点决定,“双元制”在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中应视人员或工作情况调整培训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培训时间比例,有的甚至全部培训都在企业而不需要在培训机构学习专业知识。所以,应根据具体情况对失业人员按需分类培养。

2.培训机构必须开发符合培训者实际情况的培训教材

教材体现培训的内容,一套好的培训教材无疑是培训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失业再就业人员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培训教材应符合受训者的具体情况,不能过于深奥,应通俗易懂。具体表现在:

(1)坚持操作能力第一。失业人员培训的目的就是为了再就业,人员培养要突出满足某一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需要。因此,培训教材显然不能采取学科本位、学校本位,而应是操作能力本位。因此满足某一岗位操作能力是培训教材开发的核心内容。教材内容主要是根据特定职业工作的能力要求和标准来组织,应主要包括操作过程知识。

(2)可读性。失业人员培训时间短,单靠培训机构教学获得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够的,更主要的是要激发失业人员学习兴趣,促进失业人员自己学习。这就需要有一套结构与失业人员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培训教材,保证教材通俗易懂、可读性强。其中应突出企业岗位的本位思想;淡化理论和公式,对于理论,力求少、精、透,而不追求面面俱到,尽量回避很专业和不易理解的术语;尽可能地用故事性代替专业性,用简短、浅显、新颖代替冗长、复杂甚至晦涩的描述。

3.培训机构应选用生产一线的工程师作为培训教师

培训教材只是决定了培训的内容和方式,如果没有好的执行者也难以达到理想的培训目的,因此,如何选用培训师也是培训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

(1)专业理论扎实、较强的操作能力培训教师必须对自己所任技能的培训专业理论扎实,熟悉理论基本结构及各个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动向和最新应用。同时由于这种培训的主要目的是学以致用,要求其不仅会讲而且能驾轻就熟地去操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受训者得到理想的受训效果。

(2)较强的沟通能力与奉献精神失业人员情况千差万别,培训教师应有较强的与人沟通能力,了解培训者的生活状况、学习状况、个人需求等。由于文化程度的差异,培训教师应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充分理解受训者的心情,尽己所能,奉献爱心。否则,有一项做的不到位都会影响最终效果和质量。

4.培训企业

培训企业充当着最终上岗的重任,是“双元制”培训的归宿,因此,培训企业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软、硬件设施齐备。培训企业承担着失业人员再就业上岗的重任,要求不仅配备一流的操作技能指导人员,而且各种规章制度、生产环境、生产设备都应符合实际工作要求,有明晰的岗位职责和操作规范、完善的考核体系与培训的组织程序。

(2)与培训机构相辅相成。企业培训不是一味地特立独行,自成一体,必须与前一段的专业知识培训有机融合,这种融合除内容相统一以外,必须在专业知识培训的基础上有所延展,不能受限于专业知识的内容。必须开发自己的培训教材(主要是操作技术技能),其教材的开发可与培训机构的教材相互借鉴,内容互补、相得益彰。

第5篇:失业人员参加就业培训范文

关键词: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研究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5-0100-02

失业,是一个困扰世界的难题。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以及社会转型的逐步深入,失业问题在一些时期和地区几乎达到了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临界状态,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失业保险是通过国家立法建立的失业保险基金,对非本人原因造成失业、中断收入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提供援助的保障制度。其既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促进就业政策的重要支柱。我国失业保险制度从建立之初就确定了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就业这个目标,但是在实践中,其作用仿佛就是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促进就业方面做的很少。

一、我国失业保险在促进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失业保险基金预防失业、促进就业依据不足

我国1999年1月颁布的《失业保险条例》第一条明确了制定该条例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失业人员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促进其再就业。第十条规定了失业保险基金的支出范围,包括失业保险金、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医疗补助金、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死亡的失业人员的丧葬补助金和其供养的配偶和直系亲属的抚恤金、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接受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的补贴、国务院规定或者批准的与失业保险有关的其他费用。这也就是说,失业保险条例明确了促进就业的费用范围仅限于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期间接受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的费用,使用目地和支出项目有限。而且在实践中,失业保险基金在这部分的支出比例明显偏小。同时失业保险基金对预防失业的支出没有做出相应的规定,这就导致实践中预防失业的费用支出名不正、言不顺。这不仅影响了失业保险促进就业、预防失业长效机制的形成,也给劳动保障部门与财政等相关部门的协调增加了难度,对就业工作造成了影响。

(二)失业保险覆盖面窄,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人员少

目前,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只覆盖城镇企事业职工,而城镇灵活就业者、农民工劳动者和个体从业者都没有纳入保护范围。尤其是对于失地农民来说,他们既不是城镇职工,又没有土地可以依赖,几乎各种社会保险都把他们排除在外,而他们又是真正需要失业保险提供帮助的人群。在法律上虽然规定农民可以参加失业保险,但是和城镇企事业职工在缴费比例和待遇方面存在差别,严重影响了其参加失业保险的积极性。由于制度上有缺陷,导致农民参保率不高,甚至出现不能参保的人群。即使是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内的城镇企事业职工,要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也要符合法律规定的各种条件,如要有失业登记、要有求职愿望、本人缴费满一年等等,这就导致了有些人虽然参加了失业保险,但不能够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实践中,我国失业保险的享受人数与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相比较,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人数所占比例太低,我国失业人数能够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人数大多年份都低于50%,而且基本上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1]。

(三)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效果不佳

就业培训是提高劳动者劳动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的主要途径,其在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各级政府都建立了失业人员培训学校,目的在于为失业人员提供技术、心理上的支持,提高其职业技能,促进其再次就业,但事实上很多地方的培训机构形同虚设,常年没有培训项目,甚至因为经费不足,经常关门。为失业人员提供的职业介绍更是少之又少,甚至因为政府没有后期跟踪,很多失业人员在劳动行政部门进行相关失业、求职登记后,其是否已经就业都无从知晓。绝大多数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还是靠亲戚、朋友推荐,甚至是自谋职业。这也导致失业保险的促进就业功能明显没有得到发挥。

二、国外失业保险在促进就业方面的经验

(一)美国

美国各州的失业保险费率是根据雇主的裁员人数确定的,即根据各雇主被裁员的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前雇员人数的多少而上下浮动,也称“经历税率”。在这种税制下,让雇员继续在其原来的岗位上工作比缴纳较高的失业税更加划算。对于那些因进口增加导致工厂受到冲击和产品外销发生变化而失业的工人,政府为他们提供贸易调整津贴,最长可达52周,帮助他们重新获得工作。主要的援助内容包括再就业服务、求职补助、搬家补助、就业培训补贴等等。这些周到的补贴和帮助项目不仅提高了失业者的再就业能力,还扩大了就业的地域范围,而且解决了他们异地求职和就业的困难,增大了失业者重新获得工作的机会。针对因工作时间减少的工人的收人下降,实施“工作日减少补贴”,帮助雇主保留岗位。这项补贴项目可以帮助雇主保留需要解雇的雇员,避免因解雇雇员遭遇失业税税率的提高。当经济形势不利需要解雇工人时,可以利用这项补贴暂时渡过难关[2]。美国政府还建立了“一站式”的就业服务中心,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核心服务和强化服务,甚至当失业者较快找到新的工作的时候为其保留失业补贴用以鼓励失业者的再就业。

(二)日本

日本的《雇用保险法》旨“在谋求工人生活安定的同时,使求职活动容易进行,促进其就职并有助于工人职业的稳定,从而预防失业,增加雇佣机会,改善雇佣结构,开发和提高工人的能力,增进工人的福利”,这表明在政策上日本从过去的单纯重视失业后的生活救济转向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失业保险基金主要用于两方面的开支:一是失业等补助;二是失业保险的三项辅事业,即雇用稳定事业、能力开发事业和雇用福利事业[3]。日本的失业补助不仅支付给一般的失业者,用于保证其基本生活,对于重新就业者只要在其享有的失业保险期间有一定节余同样给予补助。对于不景气或产业结构调整等事由不得不缩小规模的企业,政府通过资助雇主对多余职工进行转业培训或照发工资,争取内部消化,力争不减员,从而进行劳动力的“储备囤积”。对在企业内部组织雇员举行职业讲习或技术训练的雇主,政府也设有适当的补助。政府还对雇佣高龄、残疾人的雇主给予资助,对在就业难地区,通过开创新事业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的雇主进行资助。同时,日本政府还为雇员发放教育培训津贴,接受公共职业培训的失业者除领取基本津贴以外,还可领取听课津贴、交通津贴等,如寄宿别处还可领取寄宿津贴,以此鼓励失业者更新、提高职业技能,增强求职实力。另外,对异地就业者,政府还专门提供旅费补助和住房援助。

三、完善我国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功能的途径

(一)从立法上完善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功能

要从根本上解决失业人员的生活问题,还是要依靠再就业的实现,因此应该尽快修订《社会保险法》和《失业保险条例》,把促进就业、防止失业放在失业保险的首要位置,在管理体制上明确失业保险机构和劳动就业培训机构、职业介绍机构之间的关系,做好衔接,使各个机构的作用充分发挥,使失业保险促进就业有章可循。扩大失业保险基金的支出范围,尤其是要明确促进就业和防止失业费用从失业保险基金中列支,使促进就业经费来源有法可依。

(二)调整支出结构,加大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费用的支出

提高再就业能力,是解决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要改变过去的以事后补偿为主的失业保险基金使用办法,积极调整基金支出结构,提高促进就业费用在失业保险基金支出中的比例,同时增加基金的开支项目,改变过去的只为失业人员支付培训费和预防失业经费无处列支的局面。同时还可以对企业发放特殊津贴,帮助企业解决短期困难,从而避免裁员,实现长期的就业。对于招收失业职工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给予奖励,并对自谋职业的失业人员提供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

(三)采取差别费率,抑制企业解雇职工

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经验,改变现有的统一费率,实行差别费率。对于解雇人员频繁、解雇人数较多的企业,提高失业保险费率;对于劳资关系稳定,较少发生解雇的企业,适当减少失业保险费率。通过失业保险费率的浮动,加大企业解雇职工的压力,从而维护劳资关系的稳定,达到减少失业的目的。

(四)积极探索城乡统一的失业保险体系

要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把灵活就业者和农民,尤其是要把失地农民纳入失业保险体系,取消差别对待,逐步建立统一的失业保险费率、失业保险金给付标准和失业保险待遇。同时,要积极对农民进行就业培训,提高其劳动技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鼓励农民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五)推进职业培训,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要建立在政府统一领导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统筹协调,发展改革、教育、科技、财政、住房城乡建设、农业等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共同推动职业培训工作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计算机网络,为失业者提供完善的职业培训政策信息咨询、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服务,引导失业者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合自身需要的职业培训。通过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失业者提供准确的就业信息服务,为失业者和用人单位搭建信息沟通交流的平台,加强区域间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信息的传递,定期组织异地招聘,促进失业者的再就业。

参考文献:

[1] 魏瑞清.浅议我国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功能的发挥[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8).

第6篇:失业人员参加就业培训范文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以人为本,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调整优化就业结构,扩大就业门路,提高劳动者就业和创业技能,重点解决好新成长劳动力和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确保每位有求职愿望的登记失业人员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找到生活和精神上的寄托,保持就业形势长期稳定。

(二)目标任务:以县上下达的目标为城镇新增就业3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8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人,全面实施目标工作任务,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职业培训体系、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体系。落实就业和再就业目标责任制,创建充分就业村社。制定就业扶持政策,完善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机制。

二、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一)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将公共就业服务功能进一步向村延伸,为群众提供失业登记、就业备案、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创业扶持、政策咨询、特殊援助等公共服务。

(二)充分发挥乡劳保站在促进就业方面的作用。对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户籍劳动力,提供公共就业服务。以服务对象登记为起点,以成功就业创业为终点,提供包括基本服务、职业介绍、职业素质测评、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扶持、个人特向职业指导、各项政策性援助等,实现“一次登记,全程服务”。同时,有效引导劳动力有序转移,满足我乡企业用工需求。

三、实施就业扶持政策,促进充分就业

(一)加强就业和创业培训,实施技能人才培训计划。

1、加大就业技能培训资金投入。每年乡财政纳出一部分资金作为就业培训经费,全面实施就业技能培训服务。计划每年培训户籍劳动力不少于150名,实现县上下达的新增就业目标。提高本乡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增强本乡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

2、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结合我乡经济发展,按企业用工和社会发展需要开设培训班,与企业签订订单式培训合同,培训结束后,直接安排劳动者到相关企业就业。

3、鼓励参加创业培训,以创业带动就业。组织有创业意愿的失业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为他们提供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基本创业知识培训,并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创业意识教育、创业项目规划,创业模拟训练,提高创业者的综合素质。

(二)扶持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就业困难人员是指: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4050”(即女40周岁以上,男50周岁以上)城乡登记失业人员;享受低保或临界的城乡登记失业人员;在法定劳动年龄内且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零就业家庭”成员。对就业困难人员,大力援助就业。

1、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统筹乡、村以及事业单位的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政府和事业单位的一些社会化服务,例如环卫、绿化等。

2、拓宽灵活就业的途径。

大力发展家政服务业。建立家政服务中心,吸纳一批有意从事家政工作的灵活就业人员和失业人员,并加强技能培训,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和就业率。

(三)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进一步挖掘农业就业潜力,满足部分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的需求。加强农业规划,进一步建设农业产业园,积极鼓励和引导农业企业、农民开展农业生产和经营,增加就业岗位,鼓励低保对象、失业人员进园创业就业。

四、加强统筹,健全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乡就业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长任组长,由分管劳动的副乡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党政办、经发办、劳保站、工会、妇联、团委等单位负责人及各村党支部书记组成。负责本乡劳动就业服务、培训、劳动监察管理以及劳动纠纷处理等方面的工作。

(二)落实就业和再就业目标责任制。把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帮助困难人员就业、控制失业率、实现充分就业等项目纳入全年度工作量化考核评比。增强开展就业工作的责任感。

(三)落实资金保障。乡财政纳出一定专项资金,用于促进本乡劳动者创业就业,专款专用。

(四)加强劳动保障权益监督。以深入贯彻执行《劳动法》为总目标、总要求,加强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监管,落实安全生产、劳动保护、职业卫生规定和最低工资标准,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措施,营造促进就业良好环境。

(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第7篇:失业人员参加就业培训范文

1、开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咨询。

2、指导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劳动保障协理员

)的工作。

3、办理(协助办理)辖区内城镇失业人员的失业登记;随时掌握下岗失业人员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情况,建立基础台帐和工作档案,实行动态管理。

4、负责下岗失业人员申领《再就业优惠证》的审查核实、申请小额担保贷款资格审查、项目初审,提供办理有关手续的服务;协调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指导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5、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就业信息、职业指导、组织或推荐参加就业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等项就业服务(按照有关规定依法取得资格的,可提供职业介绍服务);开展再就业救助活动,帮助“4050”等救助对象实现再就业。

6、指导辖区内社区就业实体、劳务派遣企业和社区公益性

劳动组织的创办,推动社区就业岗位特别是公益性岗位的开发,组织实施社区就业工作。

7、负责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各类经济组织和个体工商户及自由职业者等参加社会保险有关情况的调查,建立参保信息台帐。指导下岗失业人员接续和转移社会保险关系,协助做好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资格审查、社会保险登记、参保缴费等项服务性工作。

8、负责辖区内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为退休人员提供领取养老金的资格认定、丧葬补助费领取、医疗卫生和老年生活照料等项服务;协助有关部门在退休人员中建立健全党的组织,组织退休人员开展政治学习和文体活动。

9、负责辖区内劳动保障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劳动保障数据库,提供劳动保障信息化服务;做好灵活就业人员统计和其他劳动保障统计工作。

10、协助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参加医疗保险人员的健康档案;协助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开展对辖区内参保人员就医情况的审核和确认。

11、协助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调查了解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情况,配合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做好辖区内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第8篇:失业人员参加就业培训范文

一、建立职业培训体系

人力资源开发是通过培训和开发项目改进员工能力水平和业绩的一种有代表性、连续性的工作。对失业人员进行职业培训,是对既有人力资源的挽救和水平的提升。提高失业者从事原工作或新工作的技能,增强他们对新工作的适应能力,以便为其重新择业、就业奠定基础,对于消除结构性失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完善就业服务网络

建立完备的就业服务网络,是劳动市场良性运转的必要条件之一。设立专门机构,通过普查、登记的办法,掌握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如人数、性别、年龄、健康状况、特长、就业愿望和经济条件等,同时还从预测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趋势入手,分析劳动力的需求总量、结构及其变动情况,并指导失业人员适应这种变化,转变择业观念和方向,学习新的技能,以使劳动力的供给,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改变对劳动力的需求,尽快地实现再就业。对经过就业培训的失业人员,劳动就业服务机构积极地开展中介服务工作,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及失业人员本身的技能、专长及爱好,进行介绍推荐,组织供求双方见面恰谈,相互选择。

三、规范用工市场,所有用工单位必须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为员工参加社会保险

第9篇:失业人员参加就业培训范文

作为老工业基地,黄石市在近几年的企业改革中积聚了==.=万名下岗失业人员。为帮助这批人早日实现再就业,我们在积极发展经济,提供大量岗位和完善服务,促进市场竞争就业等措施的基础上,不断探求新的促进就业的途经。去年以来,通过学习借鉴外地经验,我们结合本市实际,走出了一条发展劳务派遣促进就业的新路子,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到=月底,全市劳务派遣机构向移动、邮政等=家用工单位输送派遣员工===人,为缓解再就业压力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我们的做法是:一、提高认识,打造劳务派遣服务载体

=、充分认识发展劳务派遣工作的意义。

劳务派遣是近几年才兴起的就业方式,特别是在我省还是新生事物。但我们充分认识到了这一就业方式对于缓解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难题的重要意义,用工而不用考虑劳动关系的管理,必将大大提高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的积极性。为此,我市劳动保障部门多次组织专班到烟台、某省和宜昌等城市实地考察,反复研究,制定了建立劳务派遣组织的方案。

====年=月,我市第一个劳务派遣组织诚信劳务派遣公司成立。为确保公司的独立经营,公司==万元注册资金由市劳动就业局和劳服企业协会共同出资组成,并通过工商登记注册为股份有限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设董事、监事管理机构,业务上接受市劳动就业局的指导。

=、不断完善内部管理。

为提高这一新兴组织的活力,我们首先是从抓内部管理上下功夫,建立了“三个一”,即:一章一制一标准。一是制定了公司章程,明确规定了公司的发展方向、业务范围、责任承担、负责人的职权职责等核心问题。二是制定了人员管理制度,按照《某省省劳务派遣试行办法》的要求,聘用了=名熟悉劳动保障法规政策的专职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办公地点设在市劳动力市场,随时为有参加劳务派遣就业愿望的求职人员提供职业介绍服务。三是建立了一套绩效考核标准。为鼓励工作人员积极性,促进公司发展,公司于今年初制定了新增派遣人数目标责任,按完成任务的数量,分几个等次进行考核,奖惩兑现,任务层层分解到人。

=、扩大宣传,提高知名度。

劳务派遣公司刚刚成立,为造成影响,迅速占领市场,我们在扩大宣传上狠下功夫。一是利用市劳动就业局《黄石日报》上的“劳动就业”专 ,特辟了“劳务派遣”专栏,连续介绍了劳务派遣就业的好处、劳务派遣的相关政策和办事程序。二是编制了=万本《劳务派遣知识手册》,通过劳动力市场发放到每名求职者手中。三是通过电视台和车载电视广告向广大市民宣传劳务派遣业务,收到了良好效果。

二、依托市场,整合供需资源

劳动力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用工单位和求职者进行劳务交流洽谈的主要场所。因此,依靠劳动力市场是促进劳务派遣业务迅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利用求职登记,扩大劳务供应存储。

劳动力市场每天均有大批人员前来寻求岗位和进行求职登记。利用这一业务优势,我市劳动派遣组织主动加强与职业介绍、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的联动。职业介绍机构将城镇失业人员登记数据库与劳务派遣组织共享,并且在《求职登记表》中专列“是否愿意参加劳务派遣就业”一栏,及时将有劳务派遣就业意愿的求职者推荐到派遣公司。失业保险经办机构也在失业人员申领失业保险金的同时,推荐其参加劳务派遣就业。目前我市劳动力市场=.=万名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全部进入劳务派遣资源存储库,其中包含=.=万名正在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职工。派遣公司将这些劳动力资源按年龄、文化程度、技术专长和择业愿望进行了详细分类,针对性地向其提供劳务派遣就业信息。

=、利用用工申报,拓展劳务派遣渠道。

我劳务派遣组织充分利用在劳动力市场办公的便利,及时向来市场进行用工登记申报的企事业单位宣传劳务派遣业务,根据用工单位实际情况为之制定劳务派遣方案,提供劳务人员资料,受到用工单位好评,大大拓展了劳务派遣渠道。如市邮政局拟在劳动力市场招聘===余名邮件分拣、传递人员,在了解了劳务派遣政策和相关服务后,立即与派遣公司签订了用工协议,直接从劳务派遣资源库里录用了===名下岗失业人员。

三、岗前培训,提高派遣成功率

提高劳务派遣人员素质,为用工单位提供合格的劳动力是确保派遣成功率的关键。为此,我市劳务派遣组织与就业培训机构联合,及时为劳务派遣人员提供岗前培训。

一是倾向性就业培训。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分析数据,派遣组织与就业训练中心共同确定未来一段时间的热门工种,拟定倾向性培训方案,利用就业训练中心的师资力量对劳动人员进行培训。如今年一季度我市劳动力市场供求分析反映,日常用品销售人员需求量较大,将成为二季度的需求热点。派遣公司立即与就业训练中心交涉,办了一期商品销售知识培训班,===多名学员结业后立即被几家大型超市一抢而空。

二是订单式培训。劳务派遣人员数量有限,往往难以满足用工单位的特殊技能要求。为此,我市劳务派遣公司向用工单位推出了订单式培训方案。用工单位需要什么工种和技能的人员,只须向派遣公司发出订单,派遣公司立即组织人员进行速成式培训,用工单位需要多少,就培训多少。培训后立即派遣到用工单位。如市 烟草公司急需要一批保管人员,但必须具备一定的烟草保管处理知识。派遣公司立即组织一批人员,并请来烟草公司工作人员讲课,经过一周的培训后,这批劳务派遣人员全部上岗。

四、劳动维权,确保派遣人员合法权益

由于劳务派遣人员和劳务派遣公司、用工单位存在三方关系,较一般的双方关系用工方式复杂得多,如何确保派遣人员合法的劳动权益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这方面采取了明确的措施。

一是合理确定劳务人员工资待遇。劳务人员与派遣公司订立的是劳动合同,属于公司职工。因而由公司按国家和省的规定参加基本养老、失业、基本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时,以实发工资为缴费基数,按照统一的缴费比例缴费,职工个人应缴部分,由派遣公司代扣代缴。目前,我们派遣的===人全部建立了社会保险,同时设立了个人帐户,劳动关系档案资料全程由公司,公司还免费为派遣职工出具婚育、住房、子女入托上学,养老保险、户籍转移等证明。

二是派遣公司必须为所招聘的职工办理录用备案和就业登记,按照规定足额发放工资(不得低于最低月工资标准===元)。派遣职工与用人单位或雇主发生了争议的,由派遣公司协助,派遣职工与用人单位或雇主按规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