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一区一区三区产品范文

一区一区三区产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一区一区三区产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区一区三区产品

第1篇:一区一区三区产品范文

一、园区基础设施情况

1、“十二五”期间,①进一步完善了工业园一区及二区南面建成区内的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完善了相关绿化、亮化等工程。②基本完成了工业园二区北面1800亩土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路网建设7.1公里,平整工业用地1500亩,完成供水、供电及弱电管线的铺设,基本实现了“六通一平”。

2、“十三五”期间,我县将重点完善工业园三区规划3165亩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建设,将完成规划范围内征地拆迁及地表附属物清理工作。着力打造三纵一横主道及五条支路的路网建设,建设路网8公里,完成平整工业用地2500亩,新建雨污管网16公里,完成整个规划范围内供水、供电及弱电管线的铺设,实现三区“六通一平”。同时,为提升工业园三区的工业承载能力,将在工业园三区“富硒”绿色食品产业园新建标准厂房及配套附属设施44200平方米。

二、园区产业发展情况

目前,园区落户企业100余家,初步形成了一业突出,三业并重产业发展格局,“一业”即电子信息产业,“三业”即生物医药、有色金属深加工、绿色食品深加工。其中电子信息产业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我县的主导产业,园区拥有一批省市乃至全国知名企业,如XX金泰源电子线路板产业园、XX中信华电子工业城是全市影响较大的电子电路板生产企业;经过十余年发展,XX工业园发展框架基本构建,主导产业特色日趋鲜明,产业集聚效应初步呈现,单位土地产出效益逐步提高,软环境建设不断加强,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已经成为全县工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

第2篇:一区一区三区产品范文

关键字:临空经济区;临空产业;区域经济;中部发展;产城融合。

中图分类号:A715文献标识码: A

武汉,一座因水而生的城市,蕴育了江城千百年来的厚重历史,也赋予了这座承接南北、纵贯东西的特大型城市独特的文化脉络,这里拥有“九省通衢”的核心枢纽优势,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立体交通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致力于创建以武汉临空经济区为核心动力的国际空中门户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临空经济发展研究的过程中,规划关注的不仅仅是建设层面的解决方案,我们更倾向于产业的定位研究、环境的生态保护和人文的历史传承,在城市的原有肌理上继承和发扬城市的个性与特点,形成一个具有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动力的现代临空经济区。

一、区域认知

1、规划背景

“速度经济”时代下临空经济区成为区域发展增长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作为中部地区的湖北省会城市,不沿边,不沿海,要参与国际竞争,航空是最便捷、最高效的桥梁和纽带,只有将武汉市打造成为真正的水陆空综合交通枢纽,才能更多地利用全球性资源,来发展临空经济,从而支撑和推动中部地区的建设和发展。

2、区位分析

目前我国正在接受第三次产业转移,主要集中在两个“三角洲”地区之间的中部省区,中部将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2010年12月,国务院以46号文件下发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由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圈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主体构成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等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给中部地区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3、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确定的临港经济区的范围初定为规划区与控制区两个层面,总面积约1100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区面积362平方公里,包括围绕天河机场的武汉市东西湖区、黄陂区、孝感市(闵集乡)的“两市三区”范围,即以机场为中心,半径10公里以内区域;控制区面积735平方公里,范围涵盖整个东西湖区、黄陂区部分和孝感市部分。

4、现状问题

(1)产业规模小,未形成产业集群

缺乏临空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各园区产业规模小,地均产值不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率低,未形成合力;

(2)公共设施不足,新城格局不突出

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新城格局尚未形成,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滞后,新城中心格局不突出;

(3)交通优势未发挥,基础设施不足

“铁水公空”交通优势作用未充分发挥,重大市政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4)生态环境特色应用缺乏

生态资源丰富,但板块特色不够鲜明,城乡建设与生态保护矛盾日益突出

二、项目策划

1、临空经济发展研究

临空经济区依托机场,尤其是国际性、枢纽性大型机场,利用其对人流、物流的聚散优势,快速成长并且聚集了强大的资金流和信息流,随之带动所在区域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临空经济区的生命周期可分为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临空产业(机场经济福利外溢);

发展阶段――机场城市结合体(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快速增长和积累);

成熟阶段――机场的城市(形成完整的依托机场经济的城市框架)。

(1)临空经济产业分类

临空产业是以机场客流和物流为中心、具有现代化服务性特征与新经济时代特征的新兴产业。主要分为三类:

直接产业――航空物流业、航空食品业、航空维修业、航空公司行政总部、航油航材总部、航空培训中心等;

延伸产业――商务/商贸经济、会展经济与购物旅游经济、文化休闲娱乐等航空关联产业;

高新产业――对鲜活保存和时效性有很高要求,以及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高的高新技术产业。

(2)临空经济的布局

通常在机场周边的5公里范围内,主要是航空物流业、航空食品业、航空维修业、航空公司行政总部、航油航材总部、航空培训中心等直接航空产业。

通常在机场周边的5-10公里范围内,主要发展延伸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如商务/商贸经济、会展经济与购物旅游经济、文化休闲娱乐等航空关联产业。

通常在机场周边的10-15公里范围内临空经济的影响在这一区间会递减,产业发展具有多元化的特征。

2、发展战略定位

围绕现状基础、城市空间和产业发展需求,我们研究总结了武汉临空经济发展战略定位: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生态基础良好、环境特色鲜明,产业发展基础条件优越,高端人才聚集,形成宜居、宜业、宜学、宜游、产城一体、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滨水临空智慧城。

3、发展策略

区域协同策略――依托武汉城市圈,实现区域共荣。

武汉临空经济区的崛起发展必须依靠大范围的区域合作,形成合力,实现彼此间的服务与支撑。武汉市将临空经济区建设视为武汉市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因此,要实现武汉临空经济区的崛起发展必定要依托武汉城市圈,实现区域发展的分工协作,整合各类资源,扩大规模效应,参与区域竞争。从而,最终实现武汉临空经济区从区域承接区域变为区域发展核心。

功能复合策略――功能复合集聚,提升产业能级。

武汉临空经济区作为武汉市的重要发展板块,是武汉城市圈发展的门户区域,因此,构建功能复合集聚的城市新功能是提升产业能级的基础条件。

在大力推动临空产业发展背景下,强化不同产业的功能复合与集聚,本次规划分别构建临空类产业、临空物流业、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研发等多重功能片区,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带动武汉临空经济区高效有序的开发建设。

生态保障策略――设计结合自然,维护生态环境。

规划采用设计结合自然的理念,在维护现有生态体系的基础上,构建片区景观格局。武汉临空经济区内现有丰沛的水系资源及良好的自然环境,规划保留并强化现状的水系河流,凸显以水为特色的景观特征,形成城水交融的生态网格格局。

通过生态环境的营造,大力提升地区形象,从而吸引高素质人才导入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三、规划框架

1、规划愿景

武汉市提出,到2015年,临空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00亿元;到2020年,临空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0亿元,天河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分别达到4000万人次和50万吨,力争进入全国机场前10名,开通国际航线40条以上,真正成为中部地区国际门户枢纽机场。

2、空间格局

武汉临空经济区空间格局为:

“一核两心、三区多园”

“一核”是指以天河航空枢纽辐射半径5公里形成临空核心圈层;

“两心”指盘龙新城中心、吴家山新城中心;

“三区”指黄陂临空发展区、东西湖临空发展区和孝感临空发展区;

“多园”指在三个临空发展区的基础上,形成航空企业总部区、走马岭保税物流园、横店临空产业园等13个产业园区。

3、产业布局分析

本轮方案重点研究5-10公里辐射半径区域范围内的产业发展整合,增加第二、第三产业比例,主要以服务型产业、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金融业、教育业、公共服务、会议会展等为主。为了完善产业链发展,我们通过现状产业分布分析,结合本地发展需要,补充完善了以下几项发展产业:

(1)中小企业总部基地

武汉的区位优势,决定了不仅可以吸引大型企业来此设立总部,还可以在一些商贸、物流便利的区域设立新型民营总部基地,并着力创建成为全国首个为中小企业甚至微型企业设立的总部区。社区化的民企总部集群,免除了企业自建车队、会议中心等配套设施的经营成本,又结合了就近商贸物流业的产业规划,是总部经济体新的发展方向

(2)健康养生产业园

健康产业是一种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是指与人类健康相关的产业的统称,主要包括与健康相关产品的制造业和与健康相关的服务业。与健康相关的制造业涉及行业领域有医药、医疗器械、保健食品、体育健身用品等;与健康相关的服务业则包括医疗卫生、体育健身、康复疗养、休闲娱乐、老年监护等。

(3)国际商务商贸会展综合服务区

通过城市商业发展格局的分析,商务商贸会展服务区是对黄陂临空经济区的一个重要补充内容,拥有汉口北市场群的商业基础和周边高科技产业园的支持,借助优越的航空区位,打造一个新的商务商贸交易平台,带动整个区域的产业链升级。

(4)精致农业产业园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把基地农业向产业链上游提升,除了保留当地农民生产生活习惯,还可以通过食品加工、旅游观光等由农业所带动的产业为本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高附加值有机农作物打开新的市场。

(5)教育培训产业基地

主要包括技能培训、管理培训、创新教育、教育配套服务、北部网络教育中心、新型人才培训基地等教育产业,形成培训、生产、创意研发、管理一条龙的教育产业体系。

3.4生态环境构建

(1)水敏感分析:自然分洪区和城市分洪区综合考虑发展,形成一个可持续的自然排洪排涝的系统。雨涝季节,城市积水能够迅速通过人工模拟的生态沟渠或景观系统排入到自然河流和湖泊中去,干旱季节,可以通过湖泊和河流回灌给城市景观水体作为补充,从而形成一个持续的水体自我调节系统。

(2)生态绿楔功能保护:主要包括武湖生态绿楔功能区和府河生态绿楔功能区,在严格保护水系沿线生态湿地及林地功能的前提下,局部适度发展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功能。

(3)风环境影响分析

通过有目的的构建大尺度城市通风廊道,保证自然风得以在城市中流通,将郊区温度相对较低的冷空气和新鲜空气引入中心城区,带走城市中心区的热量和废气,从而最大限度地达到降低城市内部温度和净化城市空气的目的。

结语:在这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土地上,规划就是一副具有创造性和前瞻性的宏伟蓝图,赋予它的不仅是时代个性的彰显,文化脉络的沿袭,更是历史发展使命的精神传承。

参考文献:

[1]华夏。武汉临空经济的发展及影响浅析[J].物流技术.2011(09)

[2]张蕾,陈雯。空港经济区产业结构演变特征――以长三角枢纽机场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2(12)

第3篇:一区一区三区产品范文

一、组织机构

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成立指挥有力、权责明确、决策科学、齐抓共管、协调联动、运转高效的工作推进机构。

(一)成立发展工业经济领导小组。同志任组长,、同志任副组长。

(二)成立招商选资工作领导小组。同志任组长,白秋生同志任副组长。

(三)成立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同志任组长,王斌、杨传军同志任副组长。

(四)成立生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窦虎同志任组长,张国亭同志任副组长。

(五)成立城市空间拓展与社区建设领导小组。王斌同志任组长,赵延军、袁乃杰、靖永礼同志任副组长。

(六)成立现代农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杨传军同志任组长,李钢、李厚学同志任副组长。

(七)成立文化旅游产业工作领导小组。李宝燕同志任组长,宫鹏飞、任军同志任副组长。

二、责任分工

(一)发展工业经济领导小组

同志任领导小组组长,同志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建设工作组、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组、园区建设管理工作组、金融服务工作组。

主要职责:统筹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工作,确定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制定全市产业空间布局发展规划,研究重大政策,决策重要工作,解决重点问题,指导协调各工作组开展。

工作任务:研究工业经济发展思路措施与实施方案,分解落实工作任务,狠抓项目进度。规模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110亿元、利税100亿元、利润60亿元;工业增加值280亿元;工业投入126亿元。

1、项目建设工作组

组长:副组长:成员:发改委、开发区、经信局、财政局、民营办、招商局、住建委、国土局、水务局、环保局、地矿局、人社局、投融资中心、贸促会、统计局、供电公司、商务局、外办、国资局、工商局、各镇街等单位负责人。

主要职责:制定全市重点项目争取、建设计划,研究重大项目推进政策措施,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工作任务:协调抓好市级领导包挂项目责任制落实,对列入今年重点实施的项目,研究具体推进措施,确保按期建成投产;市招促委抓好项目督办,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实现项目早日落地,尽快投产达效。统筹相关职能部门,系统研究上级扶持政策,抓好项目的策划包装,争取一批国家、省市重点项目。

2、园区建设管理工作组

组长:成员:开发区、经信局、公用事业局、财政局、民营办、招商局、发改委、住建委、国土局、水务局、环保局、地矿局、人社局、贸促会、统计局、供电公司、商务局、外办、国资局、工商局、各镇街等单位负责人。

主要职责:统筹抓好以“一区四园”为重点的区域工业发展布局,加强工业发展战略研究,明确园区产业定位,突出园区产业重点和特色,协调解决园区建设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工作任务:加大对“一区四园”统一有效管理。加快实施园区内低效用地清理,用好存量盘活和增减挂钩等政策,有效解决企业发展的土地瓶颈。加快建立由开发区、驻地镇街和相关部门组成的管理机构,进一步调整完善园区发展规划、产业规划,统筹抓好新城开发与园区规划的关系;加快主项目区园区村整合步伐,加快推进路水电气等基础建设,配套公租房、教育卫生、金融信息、娱乐休闲等设施;结合各园区现有产业基础,积极引导同类企业集聚,严格项目准入门槛,推进园区产业集约、集群配套发展。

3、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组

组长:成员:经信局、发改委、开发区、财政局、监察局、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统计局、环保局、国土局、质监局、商务局、招商局、科技局、经发中心、民营办、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人行、各镇街等单位负责人。

主要职责:统筹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研究出台我市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我市中小企业规模扩张、档次提升,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工作任务:从税费减免、贷款贴息、企业上市等方面研究制定具体的措施办法,严格落实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措施。加快新兴产业服务中心和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发展,研究对金融机构的奖励政策措施,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创办企业家联谊会,加快组建中小企业行业协会,推动中小企业抱团发展;加快规划建设小微企业孵化创业基地。

4、金融服务工作组

组长:成员:财政局、经信局、民营办、人行、银监办、农行、工行、农发行、农信联社、建行、中国银行、齐鲁银行、交通银行、华夏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部门负责人。

工作职责:加快发展县域金融,强化银企双向对接,畅通银企信息沟通交流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政策支持。

工作任务:以推进金融产业化发展为重点,着力完善县域金融体系、积极吸纳社会资金,提升县域金融服务水平、支持企业上市,推进县域金融创新、优化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维护县域金融稳定,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鼓励金融机构扩大贷款规模,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题。银行及时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和资金需求情况,及时向企业推介各金融机构的信贷产品。

发挥好各贷款担保机构桥梁作用,积极探索适合我市中小企业实际的贷款质押、抵押方式,帮助企业获得金融资金支持。

加强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采取多种方式,增进银企的相互了解,为实现互保联保创造条件。

(二)招商选资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成员:组织部、宣传部、开发区、农办、经信局、住建委、发改委、文广新局、旅游局、投融资中心、经发中心、招商局、台办、外侨办、民营办、贸促会、工商联、商务局、国土局、水务局、环保局、地矿局、农业局、公用事业局、公安局、监察局、财政局、人社局、统计局、国资局、工商局,各镇街等单位负责人。

主要职责:统筹全市招商选资工作,研究制定招商选资方针政策、目标任务,协调解决招商选资重大问题,做好招商落地的衔接和后期跟进服务工作。

工作任务:拟定全市招商选资计划并组织实施,分解下达年度招商选资工作目标任务;建立重点招商选资动态项目库;组织多种形式的招商推介活动,继续开展对港台地区和江浙、闽粤、京沪等资本集中地区的专题招商;出台进一步加强招商选资工作的实施意见,修订市招商选资工作考核办法。

加强三次产业的招商选资和项目跟踪服务工作,创造重大项目引进一批、开工一批、竣工一批、储备一批梯次推进的良好局面。加快一产招商工作,提高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水平。加大二产招商力度,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重大工业项目,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强三产招商工作,突出区位和历史文化优势,重点发展商贸旅游等第三产业。同时,做好城市建设、公用设施项目的招商工作,增强发展潜力。全年完成招商选资到位资金17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44亿美元。

(三)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成员:住建委、公安局、城管执法局、环保局、环卫中心、交运局、公路局、园林局、公用事业局、房管中心、卫生局、各镇街等单位负责人。

主要职责:对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负总责,拟定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推进计划并组织实施,研究解决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中的重大问题。

工作任务: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水平打造,加强特色街区建设。对党校街、汇泉路、山泉路等城区重点道路交通拥堵、占道经营、卫生脏乱差等问题进行综合整治。

查处居民小区、临街店铺、城乡结合部乱搭乱建;实施公路两侧迁坟,绿化和环卫提升工作;对城区部分区域、重点路段、主要背街小巷实施美化、亮化;加强城区公厕建设,合理规划布局,加大新改建力度,明确标志和导向牌,方便市民需求。

巩固城乡环卫一体化成果,加快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施工进度,完成6处垃圾转运站、环卫停车场等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全面推进镇街环境提升行动。

(四)生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成员:环保局、农办、发改委、经信局、财政局、国土局、住建委、城管执法局、交运局、园林局、农业局、水务局、林业局、畜牧局、公用事业局、旅游局、工商局、地矿局、公安局、供电公司、安监局、国税局、地税局、局、两泉三河五湖管委会、各镇街等单位负责人。

主要职责:具体负责生态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加强调度检查,组织考核验收,协调解决生态建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工作任务:主要包括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巩固取缔违法违规废旧塑料经营成果,严厉打击小石灰窑、焦宝石窑等土小企业,锯石厂集中整治等四项重点工作。

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湖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修复,完成规划编制报批、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和2012年实施方案编制报批、项目实施等工作。围绕省委省政府建设生态的总体要求和小清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五年战略目标,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把湖打造成小清河上游的生态带、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的国家级示范区、调结构转方式促进全市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

巩固取缔违法违规废旧塑料经营活动成果。对全市范围内所有涉及废旧塑料收购、运输、分拣、打包、贮存、水洗、造粒、再生、粉碎、制品等交易和加工经营活动,及时查处,严厉打击,严防死灰复燃,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和身体健康,保护良好生态环境。

严防小石灰窑、小焦宝石窑反弹。对小石灰窑、小焦宝石窑,发现一处,查处一处,依法关停,彻底拆除。

锯石厂集中整治。制定并组织实施锯石场集中专项整治方案。以普集镇及周边为重点,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对从事山石开采、切割、染色、运输等行为分别制定整治标准,开展集中专项整治,该关停取缔的坚决关停取缔,该规范整合的进行规范整合。

(五)城市空间拓展与社区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成员:住建委、经信局、财政局、监察局、局、发改委、民政局、教体局、卫生局、审计局、公安局、司法局、城管执法局、国土局、房管中心、环保局、地矿局、公用事业局、环卫中心、园林局、文广新局、投融资中心、法制办、物价局、林业局、水务局、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有关镇街等单位负责人。

主要职责:统筹全市城市空间拓展与社区建设工作,落实城市空间拓展的目标任务和有关政策,制定城市空间拓展重点工程推进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片区改造的指挥、协调、调度及技术指导,协调解决重点工程推进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工作任务:在统筹做好今年城建重点工作基础上,做好城市空间的拓展工作,圆满完成绣源河沿线5个村庄整合改造;实施双山大街沿线片区改造,对千禧龙酒店周边片区、铁路货场片区等6处区域进行改造;实施双山街道白泉村片区改造,将章莱路两侧的白泉村住户集中整合到章莱路西侧;适时启动北四厂搬迁工作。

探索建立社区建设工作的有效路子和长效机制。继续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力争在服务配套、管理创新和文明社区创建上实现新的突破,重点加快社区拆迁进度,力争腾出更多的建设用地指标。

(六)现代农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成员:市农办、发改委、财政局、农业局、林业局、市畜牧局、水务局、农机局、蔬菜中心、粮食局、科技局、人行、质监局、工商局、交运局、供销社等部门负责人;各镇、街道分管负责人。

主要职责:统筹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提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协调解决农业有关重大问题。

工作任务:深化“三个三分之一”总体布局,推动优势农产品向重点区域集中,打造“三区四带”产业板块,规划实施现代农业展示区。

重点实施粮食、蔬菜、林果、畜禽、观光农业“五大产业振兴”。

积极推进农技推广机制创新,健全完善市、镇、村、示范户四级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网络。开展“品牌农业效益年”活动。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着力提高农业节水灌溉水平。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保完成荒山造林4万亩。引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0家。解决15个村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3000户,新建沼气村级服务网点30个。

(七)文化旅游产业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成员:宣传部、发改委、住建委、文广新局、旅游局、园林局、交运局、水务局、林业局、商务局、物价局、工商局、电视台、投融资中心、商业集团、财政局、有关镇街负责人。

主要职责:统筹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制定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提出全市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培育壮大文化旅游市场主体,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

工作任务:深入开展“景区内涵提升年”活动,重点推进“一泉一村一湿地”三大核心景区提升。对朱家峪景区实施旅游策划,提升基础功能,加大环境整治,加大保护开发,提升景区文化内涵。推进城子崖遗址博物馆、洛庄汉王陵遗址博物馆等历史文化场馆基础设施建设,对龙山文化遗址进行保护性开发。加快绣源河风景区基础功能完善,加大招商力度,为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打好基础。加大旅游品牌在各级媒体宣传力度。举办“百脉之约贺年会”、“国民休闲汇”等旅游节事活动,策划启动“千车万人自驾游”活动。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责任落实。各领导小组要按照职责要求、任务分工,迅速进入工作状态,细化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单位,制定工作措施,明确完成时限,召开小组会议进行部署,扎实推进,倒排工期,定期调度,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今后,领导小组及组成人员和办公室主任职务如有变动,由该成员单位的接任领导自然替补。

(二)加强协调调度。各领导小组要建立例会制度,定期调度工作推进情况,协调解决推进落实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研究确定下步工作重点。

第4篇:一区一区三区产品范文

【关键词】产业集群;产业地理集中指数

一、引言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乳品消费意识的增强,乳品消费量急剧增加。据统计我国人均消费原奶量从1990年的4.4公斤到2001年的8.8公斤,平均每年递增6.65%。[1]而2002年世界原奶平均消费水平为102公斤/人,欧美发达国家为200-300公斤/人[2],与世界平均消费水平相比,我国乳品消费水平还很低、增长空间还很大。乳品消费量急剧增长的同时,我国乳品企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1994年乳品行业销售收入总额为57.13亿元,而2003年乳业销售收入高达478.3亿元,平均每年递增26.6%。近年来,乳业市场的巨大潜力吸引了一批资金雄厚的饲料、食品、房地产等企业纷纷介入乳业,如新希望、顶新、汇源、维维、统一等把乳业作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伴随供求的快速增长与国家扶持政策的陆续出台,乳业已经成为我国畜牧业生产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

集群是某一领域内地域上接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集团和关联的组织,通过商品和辅助活动相联系,集群的地理范围从单一的城市到省(州)、国家甚至多个国家组成的网络(Porter,1998)。Porter将产业集群纳入竞争战略的研究,改变了产业集群理论在经济学界的边缘化状态,并引发了研究产业集群理论的热潮。产业集群现象在世界范围内大量存在,不仅发达国家有,如美国存在着典型的制造业集群现象(Krugman,1991;Ellision,1997),而且发展中国家也普遍存在着这种产业现象(Guimaraes andFigueiredo,2000;Clancyet al,2001)。集群的出现主要源于追求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企业的大量集聚。企业的群聚可以产生相应的企业群落优势,使群聚区域内的个体获得竞争优势,从而促进个体的发展,而这又进一步促进了整个群聚区域的扩展和壮大。聚集经济是把相互关联产品的生产按照一定规模聚集到某一区域来进行,从而使企业获得生产成本或交易费用的节约。由于企业群聚,加速了彼此的成长,形成所谓的“绿洲效应”。

国内关于乳品制造业的产业组织分析不少,但是都是利用产业集中度即CR4或者CR8、HHI,根据SCP范式研究,利用产业集群关系,根据产业集中系数研究的不多,本文采用Ellision和Glaeser建立的地理集中度指数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对以往的研究进行比较论证。

二、产业集聚的测定方法

Ellision和Glaeser(1997)改进地理集中指数建立了产业集中度指数。假设某一个地区的某一个产业内有N个企业,且将该经济体划分为M个地理区域,这N个企业分布于M个区域之中,则产业地理集中指数为:

其中,si表示i区域某产业就业人数占该产业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xi表示i区域全部就业人数占经济体就业总数的比重。赫芬达尔指数(HerfindahlIndex)表示该产业中以就业人数为标准计算的企业规模分布。Ellision和Glaeser建立的地理集中度指数充分考虑了企业规模及区域差异带来的影响很好的弥补了空间基尼系数的缺陷,目前已为一部分学者(罗勇,曹莉丽,2005)所采用。尽管地理集中度指数有很多优越性,但在计算过程中仍有不足。计算过程过于依赖就业人数和总就业人数,在我国特别是中部地区劳动生产率比较低的基础上,其结果是产业集聚就是就业人数的集聚。有鉴如此,本文将以上指标变为:Si表示i区域某个产业产值占该产业全部产值的比重,xi表示i区域全部产值占经济体总产值的比重。这样做有以下好处:(1)我们从另一角度测算了产业集聚程度,便于和Ellision和Glaeser建立的地理集中度指数相互比较;(2)在指标设计上,完全符合Ellision和Glaeser的设计思路;(3)产业的产值数据容易获得(我国并没有企业员工人数分布),这就为计算带来了便利。我们将变换的γ称之为产业集中度指数。

三、产业集聚效应分析

本文根据地理位置划分为六个区域:其中华北:北京、天津、山西、河北、内蒙古,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华东: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华中:河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西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Ellision和Glaeser将地理集中度指标分为三个区间,第一个区间为γ<0.02,表示该产业没有地方化的现象;第二区间为0.02≤γ≤0.05,表示该产业在区域上的分布较平均;第三区间为γ>0.05,表示该产业在地区上的分布聚集程度最高。计算结果表明,我国乳品产业的γ值都大于0.02,其中在1998年和2001年都大于0.05,这与林礼耀、胡浩在《中国乳品制造业的产业组织分析》中测算CR8的结果趋势是相同的,主要原因与2000年时候华东地区其他制造业飞速发展,导致乳品制造业的萎缩。

计算结果还表明,我国华东地区是乳品产业相对发达的地区,虽然不占据自然资源的优势,但是凭借良好的需求市场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乳品产业的发展仍然是最集中的,只是其优势越来越弱。东北地区的市场份额维持在不变的状况,稍有下降的趋势,而华北则随着经济的发展,凭借自然资源优势,乳品产业发展迅速,市场份额已经接近华东地区。华中地区乳品产业发展稳定,西北、西南的市场份额则是微乎其微,乳品产业的发展最为落后,与其自身整体经济发展状况相关。

四、结论

本文改进了产业集中度系数,对1998~2001年我国乳品产业的聚集效应进行的精确的计算,应证了相关的研究成果,并且从区域划分的角度阐明了我国乳品产业的集聚效应,在产业比较集中的区域也是我国经济发达和资源禀赋优势的地方。虽然我国乳品产业的集中度较高,除了少数的大型乳品企业,如三元、蒙牛、伊利等有较强的技术能力和资本优势外,其他的中小乳品企业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产业集中系数虽然较高,但是目前乳品制造业市场结构同时面对来自产业内部、产业外部以及国外厂商的整合压力,但就未来几年内,市场内仅有几家大规模企业的高垄断市场结构并不会出现,因为促进当前我国乳业快速增长主要表现在液态奶领域,由于受到收奶半径和保鲜期等因素影响,几家大规模企业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这么大的销售半径,这就给地区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空间,其次,由于产业进入壁垒较低,只要乳品制造业高利润空间继续存在,就会不断有新企业进入,很难形成高垄断市场结构。

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我国乳品产业的结构也应当进行相应的调整,随着2008年发生的“三鹿三聚氰胺”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我国乳品企业想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必须在食品安全方面下更多的功夫,对于中小乳品企业,其资金和技术能力有限,要想获得更大的突破,将要面临更大约束。因此今后区域内乳品企业的兼并现象会时有出现,规模化程度会进一步提高,集聚效应则会得到更大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林礼耀,胡浩.中国乳品制造业的产业组织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5,5(1):34-38.

第5篇:一区一区三区产品范文

关键词:Theil指数;区域经济;经济差距;安徽

中图分类号:F127.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3)02-0051-007

一、引 言

我国区域经济自改革开放开始呈现逐步扩大趋势,并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已有学者的研究表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仅会对国民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1],还会制约内需,增加贫困现象等 [2]。早期对区域经济不平衡的研究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此后随着研究方法的发展和统计数据的完善,量化研究逐渐增多。目前,关于区域经济不平衡的研究成果已相当丰富,研究的焦点则集中于收入差距和区域经济差异上。对于区域经济差异问题,主要集中在我国区域经济是缩小还是扩大的争议上,以及包括由研究结果的争议引发了理论上的问题,即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衡量区域不平衡更为科学合理。贺灿山和梁进社用Theil系数度量了1952—2002 年我国区域经济地带间、地带内和省际差异以及改革开放后典型年份各省区内部地区经济差异程度[3];蔡昉和都阳利用Theil指数方法研究表明区域差距呈现持续扩大趋势 [4];武鹏、金相郁和马丽运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和Moran I空间自相关的方法研究了1952—2008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没有出现“俱乐部收敛”的现象 [5]。并且,金相郁和武鹏运用经济普查资料计算的变异系数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差距符合“收敛假说” [6]。

实际上,我国不仅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省际之间的经济差异,许多省份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同样十分严重,不仅是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如江苏、浙江、广东等省如此,经济相对欠发达的中西部省份如安徽、四川、陕西等同样存在着类似的问题。相比于前者,后者经济相对欠发达的省份由于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不高,省份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并没有引起更多的重视。除此之外,在省份内部区域经济不平衡的问题上,学术界的研究也相对不足。自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省内几大经济区域的差距也越来越明显。2011年人均GDP最高的铜陵市达到8万元,最低的阜阳市人均GDP仅有1.12万元,前者是后者的7倍有余;2011年皖北地区占全省总人口的43.15%,但是GDP所占比重却只有23.11%。作为一个经济相对欠发达的省份,安徽省内区域经济差异尚且如此之大,已经开始引起了理论研究的关注。例如,汪增洋分析了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动过程、空间特征、地区构成和产业构成,得出1998年后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的结论 [7];叶丽丽和苏勤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安徽各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分类 [8];胡俊、张宜红和朱建军利用Theil指数对安徽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认为这种差异主要是由区域内部差异构成的 [9]。

从已有针对安徽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文献来看,多以地级市为基本研究单位,主要是研究空间布局上的差异,缺少从时空两个维度进行全面反映,且最近几年来没有最新的跟踪研究。实际上,一方面,从2007年开始安徽经济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尤其是省内部分城市如合肥、芜湖等市实现了高速发展,研究的客观环境已经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正如有研究者指出,对于同一研究对象,不同的地域单元划分和不同的时间序列选择,其研究结论往往大相径庭。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区域经济差异在不同的空间层次和空间格局上、在不同的时段上所表现出的特征是不一样的。 [10]而恰恰是安徽经济区域的划分长期以来未形成统一共识,并且在行政区域的划分上,近年来有很大的变动。因此,为了全面分析安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本文利用1997—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可多层次分解的Theil指数,对安徽省内区域经济不平衡状况及其时空演变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对于正确认识安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规律,促进生产要素资源合理布局,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统筹省内各区域之间协调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价值。

二、经济区域划分与测定指标选择

(一)经济区域的划分

一般而言,区域的划分一般有三类标准和依据:自然区、行政区和经济区。安徽省的资源禀赋和社会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但长期以来,对省内的经济区域划分一直未达成一个统一的结论。20世纪80年代,根据当时的行政区划,安徽提出两淮经济区、沿江经济带、皖南旅游区和合肥科教中心“三区一中心”的划分方法;其后在90年代又结合全国划分东中西部地区的划分思路,提出皖东、皖中和皖西的划分方法;进入2000年以后,安徽省内经济区域的划分则更多。例如,汪增洋结合经济与行政区划的联系,将安徽区域经济划分为四大经济区,即皖北、皖中、皖江和皖南四大经济区[7];王成周提出“一圈四区”的发展规划,形成省会(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的区域发展总体布局 [11];张可云、项目利用空间自相关系数指标分析结果将安徽区域经济划分为三种类型 [12]。为了将区位、资源条件相近的城市归类,以便更好地把握他们的共同特征,分析各区域在地区差距中的地位与作用,本文按照地理和行政区划相结合的方法,同时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一体化程度,主要以长江、淮河为界,将安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域。但在具体城市的归属上,本文与已有研究稍有不同,例如淮南市将归属于皖中经济区。

(二)测定指标的选择

总体来看,可以将衡量不平等的指标划分为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两大类。其中绝对指标诸如有极值、极差等,其优点是简单直观,但显然的一个问题指标受量纲的影响很大,所以一般不宜采用此类指标。因此,绝大多研究采用相对指标来衡量不平等程度,如标准差、变异系数、离均差系数、基尼系数等方法。但是这些测算指标的缺点是只能看出样本总体内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的程度与变化趋势,不能分析不同子样本在总的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贡献。 [13]近年来,广义熵(Generalized Entropy,GE)指数成为衡量不平等的一个重要指标。最初,Theil采用熵反映的杂乱程度来描述经济不平等,即:

T=rilogri 其中,

个体产出占总产出的比重可以看出概率,因此上式对应于:

经济差异的测度可以借助广义熵的概念,广义熵的指数表达式为:

为一常数,代表厌恶不平等的程度。指越小,代表的厌恶程度越高。当=0时,得到所谓的平均对数离差,即反映极端厌恶不平等的泰尔-L指数(GE(0),T0)。取=1,得到所谓的泰尔-T指数(GE(1),T1)。取T1=2,得到所谓的变异系数平方的1/2。区域经济不平等与该地区的产出水平和人口比重有关,在K个区域中,区域i的产出水平为Yi,人口为Ni。描述区域经济不平等的广义熵指数为:

GE(0)采用区域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进行加权,而GE(1)则采用区域产出占总产出的比重进行加权。

在研究不平等时,人们常需要分析总不平等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源自不同群组之间的差异以及群组内的差异。因此,就需要对不平等指标进行分解,而最常用的就是使用GE指标,尤其是第二泰尔指数T0是最为常用的指标。[2]Bourguignon证明,T0是唯一可以用人口比重作为权数的相加可分解(additive decomposable)指标,而第一泰尔指数T1 是唯一可以用收入比重作为权数的相加可分解不平等指数。[14] Shorrocks和Wan指出,使用T0 指标的优点是分解结果不取决于是先计算组间贡献还是组内贡献,而且所用权数的和为1。[15]在使用其他不平等指数时,这些优点就会丢失。

区域经济差异的大小及其变化趋势与区域面积和所采用的地域单元密切相关,采用不同尺度的地域单元,所计算出的差异大小是不同的。[16]为了充分说明安徽区域经济差距的构成情况,本文采用可分解的泰尔指数。相对于其他指标,其优点主要表现在:

1.可进行安徽省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多层次分解,不仅可以分析总体差异的演变,还可以进一步深入剖析省内四大区域内部的差异演变。

2.Theil指数不受考察的空间单元个数的影响,因而可以比较不同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差异。

3.满足达尔顿-庇古转移定理。

4.收入零均质性和人口规模独立性。

Theil指数最初是用于分析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其主要思想是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总水平等于各个国家收入份额与人口份额之比的对数的加权总和,权数为各国的收入份额。根据这一思想,本文用Theil指数构造安徽区域经济差距程度的泰尔系数,具体定义为:

其中,Yij是区域中j市的地区生产总值,Y为安徽省的地区生产总值,Nij代表i区域中j市的人口数,N为安徽省的人口数。进一步,定义Tpi为某一经济区内部各城市之间的差异,则有:

其中,Yi与Ni分别为i经济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口数。

定义TBR为各经济区之间的经济差异,则有:

由此可得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构成为:TP=TBR+TWR,其中TP为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TWR为经济区内部差异。即:

三、区域经济时空差异特征与分析

(一)安徽区域经济差异总体概况

自1997年以来,安徽区域经济时空格局变动较大,区域经济差距呈现逐步拉大的趋势。1997年,皖北、皖中、皖江、皖南四大区域GDP占全省比重分别为32.29%、35.98%、22.64%、9.09%,到2011年,这一指标则为23.11%、38.44%、31.74%、6.71%。也就是说,在这四年中,皖北和皖南在安徽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大幅下降,皖中和皖江地区经济实力明显上升,这与近几年省会经济圈、皖江经济带高速增长的态势是相一致的,但也确实反映了安徽省内经济发展极其不平衡,而且这种不平衡的趋势正在逐步拉大。为了更为清晰地探求安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规律,本文按照上文确定经济区域和测定指标,从区域间差异、区域内差异及相应的差异贡献率、Separation指数演变轨迹对安徽区域经济时空差异进行分解。

从图2中可以看出,安徽区域经济差异自1997年以来总体上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在此过程中,分别于1999年、2009年两年各出现一个拐点,其中2009年后区域经济差异扩大的趋势稍有缓解。就拐点出现的原因,1999年的拐点主要是因为亳州市1998年从阜阳市划出,成为单独地级市所致,导致区域内的经济差异缩小,从而在整体上降低了全省区域经济差异水平;2009年出现拐点的原因可能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各区域经济增长率下降,从客观上也缩小了发达区域与相对欠发达区域之间的差异,这一点可以从整体经济差异的缩小是由区域间差异缩小所导致得到证明。

从表2中,则可以进一步发现,安徽区域经济差异主要是因为四大经济区域内的差异所致,平均贡献率在66%以上,区域间贡献率不足34%,反映出导致安徽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不仅是四大经济区之间发展不均衡,更在于四大经济区内部发展严重不均衡。实际上,皖北区域由于在省内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发展更为均衡,反而拉低了省内经济不均衡程度,皖南区域则由于经济总量有限,对省内区域经济不平衡的贡献率也较低。安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主要是由皖中、皖江两大经济区所致,尤其是皖江区域对区域经济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平均将近90%,这与皖中、皖江区域在全省经济地位是相辅的。以合肥为龙头的皖中经济区与以芜湖为龙头的皖江经济区实际上一直是安徽经济的增长极,这两大区域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而皖北区域经济多年来发展相对欠佳,导致了省内经济发展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从而使得安徽区域经济差异越来越大。

(二)安徽四大经济区域间差异的演变

从图3中可以看出,1997—2011年安徽四大经济区域间空间差异总体上呈现扩大趋势,并且显示出两极分化的现象。皖江、皖中、皖南与皖北四大经济区之间两两差距较大,Theil指数皖江>皖中>皖南>皖北,这也与全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是相一致的,即皖江经济区是全省经济最发达的区域,皖中次之,随后是皖南,而皖北经济区一直以来表现欠佳。皖北经济区Theil指数为负,表明其对全省经济发展不平衡起到缩小作用;皖南经济区Theil指数也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对全省经济差异的贡献也在逐步缩小;而皖江经济区以及皖中经济区的Theil指数仍处于上升趋势,拉大了全省的经济差异。但从总体上看,由于安徽经济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在以合肥、芜湖、马鞍山等市为龙头的省会经济圈和皖江经济带双核带动下,四大经济区域间的差异可能会进一步扩大,由其所导致的全省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仍将会持续较长时间。

(三)安徽四大经济区域内差异的演变

从图4可以看出,安徽四大经济区域内的Theil指数全部为正,说明各大经济区内部都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由此加剧了全省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程度。但是,与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异不同,皖中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是安徽全省最严重的地区,这主要是因为皖中区域包含了省会合肥,其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同区域的淮南、滁州以及经济相对落后的六安等市,客观上造成了该区域内部发展极不平衡。该区域内Theil指数2010年后的大幅下降主要是因为合肥合并了原来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一般的地级巢湖市的部分区域,拉低了合肥整体发展水平,因此也降低了整个皖中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皖江经济区内部差异总体上也处于缓慢上升的趋势,由于芜湖、马鞍山合并了原巢湖市的部分区域,加之皖江也存在安庆、池州等相对欠发达的城市,使得2010年后这一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出现大幅上升。除此之外,皖南以及皖北经济区由于总体上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区域内经济差异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并且没有出现大幅度的波动。

(四)Separation指数空间分析

为了更深入地描述安徽省四大经济区域的时空差异,借鉴Walsh和O’Kelly的方法,运用Theil指数中的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进一步组合为反映一个区域之间衡量区域分离的Separation指数。 [17]由于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在特定时段内有不同的表现,决定了不同分类区域之间的空间分离是增大还是缩小,而通过相同基本单元分类的区域分离系数值大小的比较,能够揭示区域系统内经济差异的空间变化特征。[18]因此,Separation指数(SEP)可以表示区域经济空间相互分离程度,反映了区域经济空间差异的变化趋势。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Ym表示四大经济区域中经济总量相对较小区域的GDP,其他符号含义仍如前文所定义。

以GDP总量相对较小的皖南区域作为参照,计算安徽四大经济区域间的Sep指数,发现1997—2011年间,安徽区域经济的Sep指数演变轨迹与Theil指数类似,呈现扩大趋势,反映了安徽区域经济逐渐分离趋异,区域间的经济差异越来越大,空间极化也越来越强。其中,1999年之前以及2009年之后较大的波动则主要是由于这一时期区划调整所致。总体上看,安徽区域经济的收敛趋势不明显。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1997—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结合地理、行政区划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将安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域,并利用Theil指数和Separation指数定量评价了安徽区域经济差异水平和分离程度的时空演变。

本文分析的结果表明,从考察的时间段来观察,安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呈现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无论是总体差异,还是四大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均表现出逐步扩大的势头,尤其是四大区域内差异对总体差异贡献率平均在66%以上,区域间差异相比于区域内差异对安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贡献要低。从区域间差异来看,主要是因为皖北、皖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与皖江、皖中经济区差距较大所造成的;从区域内差异来看,主要由于皖江和皖中经济区内部既存在芜湖、合肥这样经济发展的龙头城市,同时还存在着众多相对欠发达的城市,从而导致区域内部差异过大。

安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表明,在经济政策的选择上应该有针对性地实施区域错位发展和差别化竞争策略。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徽经济发展水平,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形成和谐发展的局面,本文建议:

1.围绕安徽崛起的目标,坚定不移地进一步加快全省经济发展。在皖江经济区这样的经济龙头与长期处于相对欠发达的皖北经济区并存的情况下,四大区域间差异对全省经济差异的贡献仍然相对有限,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安徽省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仍然相对较低。因此,要继续施行好现行政策指导,按照“一轴双核两翼”的战略布局,加快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皖北城市群和皖南区域的发展。充分用好用足中央给予的先行先试权限,在体制机制、政府服务、区域合作等方面大胆创新,打造安徽崛起的战略平台。在四大经济区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各大经济区的主体功能和发展原则,继续壮大皖江经济区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支柱产业;发挥合肥为龙头的皖中经济区在经济、科技方面的优势,培育创新型产业发展;皖南经济区继续创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文化示范区;皖北经济区则要着重加快经济发展,解决安徽区域均衡发展问题。

2.保持两大增长极的发展势头,加强“双核”辐射带动作用。皖江和皖中经济区内部差异较大的重要原因在于芜湖和合肥两大增长极的快速发展。可以预见,由于这两大经济区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科技水平等方面优势的集聚,加之经济的惯性发展,该区域的经济还将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因此,必须在保持这两大经济区域快速发展的同时,发挥其“双核”带动作用,加强区域产业协作,辐射经济区内部安庆、池州、六安、淮南、滁州等发展相对滞后的城市。利用江北、江南产业集中区等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平台,以及皖江10市示范园区的建设,促进产业有序转移,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推动区域产业发展一体化。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皖北和皖南相对欠发达区域加快发展。通过产业转移、结对帮扶、财政转移等政策手段,加快皖北和皖南区域工业化进程,力争这两大区域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充分发挥皖北区域能源、农副产品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建设煤电化、装备制造、食品工业基地。将蚌埠、阜阳建成皖北、皖西北区域性中心城市,支持淮南、淮北、亳州、宿州增强城市承载力和带动力。皖南区域要通过积极承接长三角和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继续发展徽州特色产业和旅游产业,力争在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上实现突破。

参考文献:

[1]Wan,G.,M. Lu,and Z. Chen. The Inequality Growth Nexus in the Short Run and Long Run: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6,(4):654-667.

[2]万广华,张藕香,伏润民. 1985—2002 年中国农村的地区收入不平等:趋势、起因和政策含义[J].中国农村经济,2008,(3):4-15.

[3]贺灿飞,梁进社.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异及其变化[J].地理学报,1999,(2):33-36.

[4]蔡昉,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 [J].经济研究,2000,(10):30-37.

[5]武鹏,金相郁,马丽.数值分布、空间分布视角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1952—2008)[J].经济科学,2010 ,(5):46-58.

[6]金相郁,武鹏.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趋势及其特征[J].南开经济研究,2010,(1): 79-97.

[7]汪增洋.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评价[J].华东经济管理,2006,(11):10-15.

[8]叶丽丽,苏勤.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特征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5):415-418.

[9]胡俊,张宜红,朱建军.安徽区域经济差异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6-60.

[10]孙继琼,徐鹏.四川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J].财经科学,2012,(2):95-102.

[11]王成周.安徽区域发展总体布局探析[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3):101-106.

[12]张可云,项目.安徽省各地区GDP增长的空间计量研究[J].江淮论坛,2012,(1):19-23,30.

[13]万广华.不平等的度量与分解[J].经济学(季刊),2008,(1):347-368.

[14]Bourguignon ,F. Decomposable Income Inequality Measures[J].Econometrica ,1979,(4):901-920.

[15]Shorrocks ,A. ,and G. Wan. Spatial Decomposition of Inequality[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05,5 (1):59-82.

[16]陈秀山,石碧华.区域经济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理论[J].教学与研究,2000,(10):16-18.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