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陶渊明的简介资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序曲。好的开端就意味着成功的一半。课堂也是如此。当上课铃声响起,学生的情绪还在课外活动中没有收回,怎么迅速让学生的注意力进入课堂?教师的课前导入就显得特别重要。作为教师一定要重视导入的设计,或是设问,或是设悬念,或是问题抢答、或是情景再现、或是多媒体手段的运用等等,不同文体的导入形式是不同的。总而言之,快速抓住学生的眼球,让学生的注意力在第一时间回到课堂,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使教学能顺利地进入到下一个环节。
渐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的情绪高涨起来,思维也逐渐地活跃,这时候,语文课堂的活动逐步推进。在导入新课后,教师往往简介作者和作品。我想在做介绍时,教师首先应充分了解作者的生活环境、作品产生的背景以及作者的处世态度,当然我们不可能把所有关于作者的资料一一告诉学生,既没必要,也不可能。记得在进行《归园田居》这首诗的教学时,我是这样介绍陶渊明的:在学生充分诵读全诗后,我问学生,文中的人是干什么的?“愿无违”中的“愿”是什么意思?从字面学生很快看出他就是一个农夫,但对于“愿”字就很难理解,这时我就适时地介绍了陶渊明生活的时代――东晋,讲到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但我也决不泛泛谈下去,而是顺势引导到对“愿”字的理解上。学生因为有疑、有趣、好奇,所以他们很快记住了诗歌和作者。后来又学习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我决不重复作者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简历,而是让学生讲。并且随着课文的学习,学生对这位历史人物的了解也更加深入。他对理想社会的描述,他的固穷守节的志趣,让学生对他的好奇心越来越大。学生会课下搜寻有关陶渊明的资料,背诵他的一些诗篇。我想,任何一节课要始终让学生充满好奇心,干巴巴地照本宣科是不行的。
低回。学生的神经不可能永远兴奋,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可能让学生在45分钟的课堂上始终保持旺盛的注意力。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即使最认真的孩子,一节课会有9次开小差,何况各种情况的学生。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善于观察,因为在某一时段,可能会出现大多数学生疲沓的状况,教师一定要采取措施。我发现这种时候往往就是教师讲得过多的时候,我们很多时候,总怕学生不明白,于是苦口婆心地不断重复。常听教师说,我讲得声嘶力竭,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你要知道自己在乏味的时候,学生表现得更乏味。就像音乐中的低音一样,不可能没有,但也要控制。短暂的低回,聪明人会迅速调整自己的教学,让学生再度兴奋起来。这样的方式很多,在讲得过多时,一定要停下来。可以让学生讲,可以让学生讨论,可以让学生再读文章,甚至可以是一句自我解嘲。目的就是转变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从困倦中清醒,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当然,有时,也许你又讲得太少,学生的情绪会提醒你加快节奏。任何时候,我们都要记着,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他们的注意力和情绪是我们教学的风向标。
。音乐有,故事有,一节课也应该有。当下课铃声响起时,学生会说:这节课怎么这么快就下课了。我想你的这节课就是成功的一节课。自己讲过,听过,指导过所谓的优质课。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这堂课的亮点是什么。何谓“亮点”?那应该就是教学设计中高超巧妙的一笔,一定是调动所有学生活动的一招。可能有的教师会说,我不可能每天上优质课,那会把人累死。是的,优质课有时好像是作秀,但我们可以把文章中精彩部分精彩地表现出来。这更多的是需要教师课外的功夫,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把握文章精妙处,除了经验,更在于研究。
自小,就被那些家里摆放的古籍弄得六神无主,原因很简单,看不懂。但在我们所处的青少年时期,基本属于无书或少书的状态――我就亲眼看到初期扫四旧时一大批书被放到熊熊的火堆里烧掉,当然也是唯一的、联想到焚书坑儒的一次――也因此,一些当时属于被禁的书籍在私下里传来传去,让我狠狠地开了些眼界,满足了好奇心,增长了一些知识。久而久之,也就养成了一直到现在的每天似乎都要看一些书的习惯。这个习惯,说起来也在渐渐退化,主要感到现在的书越来越精美,内容也越来越单薄。我已过了精美的年龄。
那时的书,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是奢侈品。因为我们这些乡下人当时所能看到的,大量大量的是宣传资料,这很容易败坏读书的胃口,而且浪费光阴。好在那时无书,所以得到一本好书我们可以高兴很久,可以记住很久,比如我对当初一本已无封面、读来十分惊险的丛林小说,至今仍有深刻印象,甚至猜测它就是哥伦比亚小说家何塞・欧斯达西奥・里维拉写于1924年的名作《旋涡》(当初译为《草原林莽恶旋风》)。不过,也并非总是如此,譬如,我当时看到了何其芳老先生在前某个文学讲习班上侃侃而谈的演讲稿(收在他的一本文集里):文学初学者一般都是从写诗开始的。目光居然痴呆了许久,沉思了很久,也兴奋了好久。根据这道文学圣旨,我开始学习写诗,在高中的教室里开始写诗,于是一直误入歧途到如今,坏了我小时候一做再做的小说梦,想想很是痛心。再譬如,我也曾被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或今天宣讲陶渊明的人所毒害。因为小时候看过一本关于陶渊明的传记,里面把陶渊明的“好读书而不求甚解”说得神乎其神。由于不求甚解深得吾意,我将这句话这个意思照单全收。以后,不管是什么书,无论多么重要,都宁愿轻松一阅而过,不愿多问一个为什么。至今,我的读书还是泛泛而过,有时一目十行,有时如蜻蜓点水。总是不求甚解,总是不知其所以然,以至到现在仍是,不系统,不深刻,迹近于无知无识。
到后来,书成了必需品。1977年恢复高考时我们进入大学,我们这所大学我所在的这个年级当年创造了彻夜排队购书的奇观,为人津津乐道。可这只能表明当时经历文化沙漠后,一种对知识的极度渴求,一种热血的无端冲动,读书的理念还没有深入到骨髓之中。那个年代,真正吸引我们的,是不知从哪里传来的油印刊物《今天》,以及隐藏在市新华书店阁楼上的内部刊物,我记得有《外国文艺》杂志,还有一些真正的内部刊物(书名忘了)。这也许对我是个启蒙。我的创作的小船,大约是从这里启航的,虽然我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就开始所谓的写作,开始参加文学座谈会,发表作品,但我的转变,应该是这些杂志的功劳:它们极大地颠覆了我原来古板的创作观,进而促使我热衷于文学实验,直到现在都乐此不疲。所以我一直认为这些杂志是最好的书,我会时不时去翻阅。不是怀旧,而是检阅自己的作品是否有所长进。
说起来挺惭愧的,总是书在影响我,而不是我影响书。我说这个观点是因为近年来我写了不少书评,而写书评的前提,就是要多读书,细读书。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的确很虔诚地做过一些读书笔记,但那是急就章,或是片段的思考。而写书评,就得认真读,反复读,观摩并窥破其中的奥妙。所以我有时开玩笑说,我的一些诗评,包括给《读书》杂志和《大公报》副刊写的那些,其实写到了不少诗歌的技巧,合起来的话很可能就是一本技巧谈。不过我的交往范围很小,很少有人会听进去,或真当作一回事。我想说书影响我的一个例证是,我因喜爱法国超现实主义诗人阿波利奈尔的名作《米拉波桥》,跑到巴黎,非要游览一下塞纳河,可是塞纳河有上百座桥,无奈之下,我只好把经过的每一座桥都当作米拉波桥。每过一个桥洞,心中就涌现那些美妙的诗句。当然奇迹也是会出现的,一个看样子是初到巴黎的外国美女,在一座桥上兴高采烈地把一叠纸像传单一样撒下来,引起我们这船人的一阵欢呼,而我也像中了彩一样。其实这与我何干?而作为我影响不了书的例证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跑到北京王府井的书店去搜罗书籍,结果发现我的那个小册子也堆在那个角落,根本无人问津。
我很清楚,书是精神的路标。这无须多说,我们那些不知从哪来的稀奇古怪的想法,一定来自于某本引起内心冲突的深奥或不深奥的书。它是当时流行于大学校园的《理想的冲突》,还是斯通写梵高的文学传记《渴望生活》,或是大话连篇、大言不惭的《达利谈话录》及博尔赫斯的相对主义言论,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已经养成了质疑一切或根本就无所谓的习惯,进而对老庄的那些言论也感到不在话下。实际上,我有时对现代西方绘画更有好感。有一阵子,我把蒙克的那幅人物扭曲得厉害的表现主义的《呐喊》看成了我的精神写照,把毕加索的那幅抽象绘画也是现代绘画史上最具震撼力的《格尔尼卡》看成了我的精神追求。这都是我不停地看那本现代西方绘画史的结果。
这么多年,我的阅读与同道相比,是最少的。这从书的拥有与收藏的多少可以看出来。尽管如此,我还时不时地有意拒绝看书。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审美疲劳吧。很多时候,拿起一本书而屡屡放下,我不知道是心境的缘故,还是耐力不够。比如卡夫卡的《城堡》,是我几十年来放在床头而永远没有读完的书。它的顶尖的意义我已经深深体会,它所描绘的绝望的场景已深深刻入我的脑海,可我就是没有完整地读过一遍。《城堡》写到的那个土地测量员想进城堡而不得,城堡近在眼前而实质遥远,城堡看似平易而高高在上,都使我回味无穷。有时我认为它就是我的一个象征,即象征我永远也达不到我想进入的境界,永远也接近不了我想要到达的地方。很显然,它属于所有人,是人类在很多时候面临的处境,它与钱钟书爱引用的“城外的人要进去,城里的人要出来”的意思有异曲同工之妙,有时我觉得还要更高明一些。哈,写到这里,我在想,如果真的是象征我自己,我还是赶紧去读完的好。
我感觉自己不像一个读书人。虽然我在1995年应一本杂志的要求写展望第二年的文章,我取了个题目叫《读书 写作 不旅游――我的1996》,摆出一副很要读书的样子,但平时在家里,我算了一下,看电视的时间比读书的时间要更多一些,这源于我的喜欢不动脑筋,因为烦人的琐事太多,能麻木则麻木。不过读书终究是一种习惯,因此每次出游时总要带上一本书。通常是一本想读的书。大约是新世纪开始的某一年,有一个到欧洲的机会,考虑到旅途时间较长,我带了一本我总也读不下去的美国诗人庞德写的《比萨诗章》。路途上也不想打开,即使打开也只翻了一两分钟便合上――因为读不下去。某天,当我们到比萨准备去看那座著名的斜塔时,突然导游指着一处围墙说,这是当年美军的军营。我当即从车里站起来,只见里面长满了杂草,除此以外什么都没有(因为我知道庞德曾经在比萨的美军军营被关押过)。尽管如此,我还是在晚上写了一首诗,大意是,比萨斜塔是斜着生长的,庞德也是斜着生长的。而想到庞德曾经在比萨的美军军营被关押过,我当时一下子来了劲。我想,庞德是在这里写下《比萨诗章》的,那么他到底在这里写下了什么,到底在这里是怎么想的。结果是,我不但通读了这本诗集,而且窥破了这首诗的技巧。据此我以《美是困难的》为题写下我的阅读感想:“庞德无限地强调简洁,可他自己连续性写作的巨著《诗章》却从1915年一直写到1969年。这种持续释放出来的意象的能量是惊人的,它就像是电影的蒙太奇镜头一样一个接着一个,问题是,这些镜头是怎么转换的,又是怎么连接的?有论者说庞德使用的是破碎性艺术手法,这自然不错,可是按照他自己的理论,他应该要的是集合体。实际上,他使用的是块状的镶嵌的手法,与电影的蒙太奇类似,但决不相同。电影的蒙太奇重在衔接,就像螺丝与螺帽的连接,以使故事的流水线不至于中断。但块状的镶嵌却更复杂、更细致,它的单元可以小到一句,也可以是上百行。”我想,这位文学史上有名难懂的诗人算是被我小小地攻克了一下。
读书当然有意外之喜。刚才说的庞德是一例。另一例是在最近。我去过四川大约不下于五、六次,对于四川总是一知半解、不甚了了。但这一次我在四川南部的长宁县一个旅店,在夜深人静时读一本厚厚的、也是在书架上放了不知多少年而很少打开的书。当我读得昏天黑地时,偶然间看了看旁边的一本当地旅游的说明书,结果被吸引住了。它说明清时的县志是这样介绍长宁的:“地处蜀南最远,蜀每有事而独晏然自保。”正是这行字使我茅塞顿开,我的思绪自此一发不可收拾,我发现我一下发现了四川,也发现了自己,当然也发现了更多的东西。于是那本书由难咽的野菜变成了一道美餐。
我想读书的最大困难在于,理解不了。古书理解不了,这就不去说了,毕竟有着语言和时空的距离。但现代作品理解不了,这就有点难以理解了。最明显的要数鲁迅。这位写了最具时代意义、非常激进的《狂人日记》和至今为止都无出其右的《阿Q正传》的作家,却在杂文上被人非难。如果这些非难出于理性的分析,那倒也罢了。问题是,不知不觉的,鲁迅就被抹黑了。这是比较可怕的。他的那些对于黑暗的义愤,难道人们真的感受不到?所以,我现在理解不了的不是鲁迅的作品,而是鲁迅作品的遭遇。实际上鲁迅以外的事例也不少。
“当我关上了书本,我就打开生活。”这是智利诗人聂鲁达在《献给书本的颂歌》中写的。它用非常形象的语言说明了两者间内在的、复杂的和相辅相成的关系。我那年看到后,在铺写那些青春结伴和意气风发的唐朝诗人时,有意给它接了一句:当我关上生活,我就打开书本。我想,这样就比较完整了。
〔作者简介〕刘明华,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 400715。
朱安女博士源自对本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热爱,结合自己的优势:白族、云南大理人、古代文学的长期训练和大学教师的经历等,完成了文化视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一书(《白族古代金石文献的文化阐释》,巴蜀书社,2012年),对中华民族多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中的丰富多彩的文学文化现象及民族之间文学与文化的互动关系,做出了实实在在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细读全书,感到有几大不易:资料的解读,结构的处理,白族历史文化及其与汉文化关系的阐释。作者较好地处理了这些问题,也形成了全书的亮点。
在目前的传世文献中,碑刻文字应是诸多载体留下的文献中较难阅读和研究的资料之一。此书的选题限定了全书的重要资料和讨论对象均为白族或与之相关的碑刻文字。当然,书中的材料并不是初次出土或作者初次发现的碑刻文献,而是有效利用了近人整理相对完备的白族碑刻资料,且是目前为止,可见的白族碑刻的全貌。但因为无人深入和系统讨论碑刻内容,故文献多呈“原生态”,解读无复依傍。众多阅读不易的碑文包括那些断碑残刻,对任何研究者的文献阅读和理解能力都是严峻挑战。作者不能回避也回避不了这一个最基础的问题。通览全书,见得出作者是花了大力气的。 不回避生僻难解的资料,在古典文献的研究中,应是一个学者最基本的态度。安女态度诚实,勇气可嘉。可以想见,论文写作的过程,也是其文献功底增长的过程。
论文有六章, 按其内容,可分为三类,大体看,一是文学与美学阐释,如白族女性题材故事经典碑刻研究,白族碑刻的体式与语言方面的特点分析。二是民俗、历史还原与政治学研究,如探讨白族古代碑刻的发展与墓葬制度之间的关系,不同时期帝王碑所蕴含治世思想及内在理路。三是文化精神阐释,如从民间碑刻的角度,阐述白族民间对儒释道文化的受容,讨论白族乐观豁达的生命观和乐生文化精神及“苍洱境”理想家园的民族特性等。但每章旨意并不单一。碑刻的发展与墓葬制度一章,作者不但梳理了白族古代墓葬制度从土葬、棺葬、火葬,再到棺葬四个阶段的演变,还横向对照每个时段白族古代碑刻的发展,总结出了白族古代碑刻的总体风貌和嬗变特点。见出作者面对碑刻,时时丈量着一把文学尺度。
让我欣慰的是,全书时时有思想火花迸发,一些论断也颇有见地。如“无碑时代白族墓葬的器物细节的变化,体现了人们对生命死亡从简单粗糙到严肃庄重相待的意识转变,透露出白族先民对个体生命进行标识日趋强烈的愿望”,“明清时期神话述祖和追忆民族历史成为白族古代碑刻的书写风尚,是白族族群意识觉醒的表象”,“明清时期的碑刻形成了追忆南诏国、大理国历史的风尚,体现了这一时期人们对南诏国和大理国浓厚的历史情结”。在“预立寿藏:超越生死”一节,作者对白族生死观进行了细致的讨论,认为这类碑刻中,“死亡是被假设的前提,生者面对的是自己的死亡,在假设‘我’将向生活的世界作别之际,借预立寿藏的种种碑刻,记载‘我’对人生的总结”。对《词记山花咏苍洱境》碑则议论风生:“杨黼的‘苍洱境’ 理想国中,不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也不是‘小国寡民’的自然状态,而是白族文化中孕生的独特的民族理想国。杨黼对‘苍洱境’山水和谐家园的构想,源于平淡清远秀美的苍洱自然环境,作者提出的‘以空赞空’的禅悦精神又与大理长期以来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相契合,包含了其对‘苍洱境’山水家园的空灵之美的体悟和对人性修养实现空明之境的关照。在他看来,无论是儒家思想或是佛家文化,均是实现个体内心世界的空明与苍洱自然环境真正和谐统一的途径。作者怀揣一颗澄明纯净的心,倡导以佛修心、儒释兼容的个人修养为现实社会和‘苍洱境’理想国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得‘苍洱境’的家园之梦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等等议论,均让人在并不轻松的碑刻文献研究的阅读中,发出会心的微笑,并引人思索。不同民族的生活理想,其差异性究竟何在,还是一个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近如白族,远如不丹,都是我们值得认真思考的。
作者时时着眼于中华民族融合的历史。这对于一个白族学者来说,是一件重要的事。多民族的中华民族,是怎样一步步融合的?白族的历史进程,可以说明原因之一。民族间的融合,或政治,或经济,或文化,或战争,或自然,或地理……但总有一个契机。形形,林林总总,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演变一定是各不相同的。而一个强势民族对一个弱势民族的影响,总有思想文化经济军事多种因素或先或后或同时发生作用。白族于汉族,其强弱之势,向来分明。清朝政府对白族的思想文化的影响,用心良苦。书中有一处文字,让我对以前所读之书有豁然开朗之感,这就是乾隆皇帝于公元1780年在大理树立《钦命刊立雍正训饬士子文卧碑》一事。从康熙、雍正到乾隆皇帝,个个都在整饬士风。雍正向士子提出了《训饬士子文》之“八条目”。这八条规范,在乾隆皇帝那里得到重申,《卧碑》全文书中有录,此不赘。这八条目,主要是正面导向,要生员读书明理,做忠臣、清官、良吏,但多是不准。正面导向是大方向,这不准,那不准,却说得很具体——其中就有不准反映百姓疾苦等等禁令,这明显是提倡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核心是不准生员关心政治,关心国计民生。清朝此时的官方意识形态,与儒家传统之先忧后乐,与方回提倡的“有仁心者,必为世道计,故不能自默于斯焉”的精神相去何远。这分明是要在白族复制一个清朝统治者认可的士统或学统,让清朝帝王所倡导的思想,根植在白族的土地上。更重要的是,要白族人民和士人,听命于君,不得不臣。
看到这通碑刻,让我想到以前读张之洞督学四川时所写《猷轩语》一书。以前读时的印象,是张之洞“在学言学”的“专业精神”,一个督学,对当地考生的指导是如此全面,是“语文语学语行”的全方位的指导和教育。他不只是应考的指点(语文篇讨论做时文应付程式),治学的提倡(推荐四部增进学问),更是做人的要求和期待。语行篇列出十七条士人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条条细列具体内容,如第一条“德行谨厚”,就有若干“不准”,如心术慈良不险刻,言行诚实不巧诈,不为家庭事兴讼,不谋人良田美产,住书院者不结党妄为,等等。读安女这部分文字,顿有豁然开朗之感。此时张之洞的主张,正是清朝的主流意识形态在四川督学笔下的自然呈现。从中亦可见清朝君臣喜欢用条文的形式明确士人行止以推行其德化和文治。条目虽然琐碎,操作性却很强。
全书涉及碑刻中表现的民间文化、信仰、美学意味,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内容,如何将这些内容在书中形成内在联系,作者颇费心思。由于全书涉及到几大块各自独立的内容,其“散点式”的结构,显得内在逻辑不是十分紧密。而六章的关系,在文化视野的统摄下,总体能见出其内在理路,即归结到白族古代碑刻的文学价值与文化意味。苦心经营,殊为不易。
一、中学生学习语文现状
现行学习语文过程中存在这样的误区:首先,语文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习成效不能很快显现,因此引不起家长、学生乃至全社会的重视,存在重双基而轻实践的问题;其次,当前的新课程改革虽然轰轰烈烈,但许多人对新课程改革实质性内容知之甚少,学生没有养成课前认真预习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课堂热热闹闹、课下懵懵懂懂,学习浅尝辄止、浮在表面,难以打下扎实的语文功底,更不用说注重语文的人文性了;最后,考试方向性的引导使语文改革举步维艰,语文考试的成绩无法体现明显的级差,使学生感觉学不学语文一个样,语文学习没有成为一种真正的需要。
二、为什么说学习语文是一种需要
心理学中把“需要”称为是个体对内外环境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并能互相调节保持与外界的平衡。当知识匮乏时,势必导致阅历、谈吐、交际、气质等方面的平衡受到破坏,引起对知识的渴求。当摄取知识后,各种状态就会趋于平衡。
在经济腾飞、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万物皆日新月异,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作为母语的语文更显示出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求职就业、办文办会无不显示出语文的强大功能。当前,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凸显,汉语已被许多国家列为必修课,她正以空前的优势走向全世界,成为全世界人民沟通交流的需要。中国加入WTO,与国际接轨,今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借助汉语深入了解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了解中国改革开放创造的奇迹。作为中国人,学习语文更应当成为我们时不我待的需要。
三、怎样才能让学习语文成为一种需要
(一)让预习成为学习语文的一种需要
预习课文时要重视生字词的“音、形、义”及作者作品的简介。叶圣陶说过:学生认识生字词,往往有模糊笼统的毛病,用句成语来说,就是“不求甚解”。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对生字词的“音、形、义”的教学。我认为这样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我清楚地记得我初中时的一位老师,他的课之所以生动取决于对作者的介绍不止于“简”,而是如数家珍,他对作者的奇闻逸事、性格特征等都能娓娓道来。如介绍李白,不止简单地记述“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作品有……”,而是介绍李白的放浪形骸,曾让“杨贵妃磨墨,高力士脱靴”,后被赐金放还;他斗酒十千才能赋诗,后据说醉酒坠河而死。并能背诵“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诗句,告诉我们浪漫在“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奇伟。在渴求的目光中,学生摄取了知识,心理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成就了学习的原动力,激发了极大的兴趣。因此,我们在介绍作者时千万不要止于“简”上,让学生在互联网上广泛涉猎,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让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展示。如蒲松龄为了写《聊斋》,在路旁摆席,备茶、烟侍候,仅为了听一个故事。讲述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朱熹“怒斩鲤鱼精”等故事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体验到自主学习的喜悦,把语文预习当做一种需要。
(二)让课堂展示成为学习语文的一种需要
语文具有工具性,体现在它的实用上。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一切更讲求实用,然而不懂写申请书、请假条、书信此类的大有人在。为此,我建议应该重新在课文中加入应用文的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应用文的习得。如建立小银行,后知填写汇款单、存款单;如QQ邮箱的申请,模拟法庭等。让学生在模拟中展示、演练、纠正,在合作学习中与生活接轨,不至于刚步入社会就到处碰壁。
新课标更注重人文性。古代诗歌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对偶,后知上下联,是平出还是仄出。这样不至于在贴春联时闹出贴错的笑话。根据房子的坐向,以及男左女右的规矩,我们不会在座位排位上出纰漏。从《台阶》中,我们明白台阶的高低、阶数有尊卑之讲究。比如绝对没有八阶之说,大部分是七阶,因为有七上八下的说法;学习《苏州园林》,明白中国建筑讲求对称性;《安塞腰鼓》让学生体会到了北方人民的粗犷、南方人的柔美。然后让学生对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作简要分析,讨论诠释生活中碰到的一些不解之事。总之,让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更加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味,让课堂探究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需要。
让口语交际成为学习语文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有明确的能力要求:首先,说话要看对象,要看场合。看对象包括对方的性别、年龄、身份。可以设置成问对方年龄(如您高寿),向进城的老太太介绍饭菜,向领导汇报工作,等等。场合有正式场合与非正式场合之分。我们耳熟能详的总理智对美国记者的派克钢笔的故事,吴仪怒骂美国为强盗的故事,无不维护了中国的尊严。其次,说话有婉言与直言之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两个儿时伙伴一个一席委婉语当总管,另一个一番揭底话丢性命的例子就是佐证等。近年来语文中考口语交际试题占了一定的比重。我们在课堂上一定要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适应不同场合,正确运用语文知识,尤其是大学毕业后步入社会求职,口语交际便会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三)让课后实践活动成为学习语文的需要
我刊在本期设置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专题”,初衷有两个:一是稿件相对集中,主要来自河北省迁安市、沧县两个“小”地方,却涉及了语文、数学、生物、品德、音乐五个学科。稿件基于课程教学实践,反映出来的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尝试、善于总结、普及技术、整合资源的概况是值得我们好好研究的。二是在刚刚结束的由我刊承办的“2011北京教育装备展示会暨第二届北京教育装备论坛”上,多媒体技术再次成为亮点,生产企业也密切关注着教师的需求,千方百计地想了解学校配备的动向,如果能多认真阅读分析此类稿件,想必是能摸清当前多媒体实际应用的脉络了。
当前,教师乐用多媒体设备,同时新产品、新技术涌向着课堂,但毕竟教学过程不是生产过程,广大师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消费者,如何在教育教学领域、在教育装备工作中把握质与量、好与坏、超前与落后、适度与泛滥的尺度,恐怕产、教、学、研各个方面都需要认认真真、彻彻底底地静思或者长考。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1至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至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由此可见,优秀古诗文教学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由于古诗文产生的年代久远,学生理解和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加之学生对古诗文积累有限,学生阅读古诗文能力相对薄弱,这就给古诗文教学造成了难度,致使古诗文教学课堂气氛低迷,学生只知死记硬背,毫无兴趣可言。如何有效开展优秀古诗文教学,是每位语文教师面临的共同课题,笔者根据新课程理念,结合长期的优秀古诗文教学实践,认为巧用多媒体可以使古诗文教学有效化,形象化,在此,笔者就多媒体与古诗文教学有效整合谈几点浅见。
一、情境美渲染烘托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卢姆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最大兴趣。”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才能有学习的毅力和意志,才能深切感知、思考、领会,进而创新。而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设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产生激动人心的情境效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诗经•蒹葭》这首诗歌时,笔者制作了一些有关蒹葭和深秋景色的图片,在邓丽君深情演唱的歌曲《在水一方》的音乐声中缓缓播放,音乐是生命的节奏和感情的旋律,是人类内心深处的情绪活动,是融合思想与感情的一种艺术境界,此时,利用多媒体放映有音乐的画面,创造教学情境,学生顺利进入到一种审美心境营造的浓郁的学习气氛里,在此基础上多媒体大屏幕继续出示《诗经》简介,之后笔者自然导入:这节课,笔者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诗经》中的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蒹葭》,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子被激发起来,对《诗经》以及《蒹葭》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教学内容顺利解决。
二、情感美感染熏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感情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动的时候,知识才会触及人的精神世界。”多媒体技术,以其直观、形象、声音、色彩、动感性等特点,能够营造特定的气氛,生动地展现古诗文的思想意境美,使一些抽象的过程或现象生动而形象地显示出来,使学生情不自禁地沉浸在美的享受中,从而加深学生对真实情景的情感体验。当学生完全沉浸在古诗文的意境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时,对古诗文的理解也就上了一个新的层面,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如教学陶渊明的《饮酒》一诗时,笔者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现其中的意境美,通过一张张丰富多彩的图片,把学生的情感引入到恬淡,幽静然而却充满生机的田园之中,让学生理解“东篱采菊”的美妙意境。然而学生对采菊一事容易理解,这一形象是容易感知的,可是,对诗人当时的心境不容易理解到位,感受不到那份悠然、闲适的意境,为此笔者播放了古筝《高山流水》,轻松、活泼的音乐,将诗中的“情”化为可作用于听觉的旋律,当学生陶醉于音乐的美妙时,笔者适时点拨:在自然的感召下,诗人的心更宁静了,他悟得了真意,鸟日出而出,日归而返,完全委运自然,那么我要像飞鸟一样,纵身大自然之中,以尽百年,不也欣然自得吗?这样,学生自然很快地感受到诗人的那种闲适之情。于是,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之下,学生的审美感受得到了训练。
三、拓展美纵深广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信息社会要求必须具有很强的搜集、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而这正是被传统语文教学所忽视的重要环节。古诗它具有韵律和谐、诗画合一、感情充沛、意境深远的特点,而且一首古诗所包容的知识十分广泛,常常要提供许多背景材料,如古诗文所涉及的作家、作品、写作背景、时代背景、前人评论等等,在必要的时候提供给学生,可以增加课堂容量,扩大学生文学积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对一首古诗所蕴含的全部内涵有一个全面的或初步的了解,如果单靠教师的讲述肯定是无法完成的,这就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无所不包的优点了。如:在教学《春望》时,首先由学生交流课下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资料,学生大多只能了解并搜集到有关作者杜甫的生活朝代,他的字、号等简单内容,而对于杜甫的诗歌地位及诗风了解甚少,这时,笔者补充出示如下幻灯片:
第一张: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老、杜陵布衣,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杜甫头像)
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
他的诗多沉郁顿挫。
后人尊称他为“诗圣”。
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现实,故被誉为“诗史”。
接下来,笔者补充提问:后世又是怎样评价诗圣的呢?出示第二张幻灯片:
第二张:赞颂杜甫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这样,学生对杜甫就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而要深刻理解作品的主旨,最重要的是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学生根据课下注释只能大概了解《春望》以安史之乱为背景,此时,笔者详细补充资料如下:
第三张:写作背景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而来,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这时的首都长安已被抢掠一空,满目荒凉,而家人久别,存亡未卜。第二年(757年)暮春,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生机勃勃,但这只能增加诗人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
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深入了解作者,而且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更深刻地理解诗词作品。
古诗文是古老中华文明的体现,传承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文学艺术的高度结晶。多媒体把经典诗词演绎得有声有色、魅力四射,拓展了古诗文学习的空间,打开经典诗词教育的宏阔视野,使学生在短短的45分钟里跨越千年时空,进入诗文的意境,触摸诗文的脉搏,倾听到诗人的情思,使学生由声入情,由情入景,学生的听觉、视觉得到了充分调动,多媒体教学手段弥补了传统古诗教学的枯燥和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地调动,他们学得轻松,学得有趣,其效果必然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 陈新如.多媒体在古诗文教学中的妙用[J].现代语文,2010,5
[2] 褚净霞.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导入[J].中国课程辅导,2010,7
黄冈市2006年中考语文命题严格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处理好课程目标中三个维度的关系,注重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交融、整合,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充分考虑不同层次、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实际,客观、公正地衡量每一个学生的语文学业水平,使语文考试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个学生服务。命题材料和试题编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征,符合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重视了语文积累和运用的考查,重视了祖国语言文字独特的人文价值导向,关注了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和审美活动,理解并尊重了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个性差异。总之,试题的命制给语文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以良好的导向。
二、 试卷分析
试题根据“注重积累,突出读写,着眼运用,鼓励创新”的命题理念,充分彰显课改特色和创新精神。全卷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试卷保留四大板块模式,总题量23小题(含作文)。“积累运用”15分,“综合性学习与探究”10分,“阅读理解与欣赏”45分,“作文练笔与展示”50分。其中客观题(填充题、标识题)占22.5%,主观题(表述题、作文题)占77.5%。试卷结构简约,题量适中,留给学生较充裕的思考和答题的时间。试题力求信度效度良好,难度区分度合理,试题易、中、难的比例适当。每道试题的考查目的明确,题干表述清晰。试题讲究科学性,题型呈现多样性,稳中有变,变中有新,充分发挥不同类型试题的不同功能,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引导课程改革健康深入地开展。
1.注重学科特点,彰显人文性和教育性。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强调“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文化的营养”,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则要求“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从06年黄冈市语文试题中可以看出,命题者多以文化材料为载体,无论是语言积累与运用,还是综合学习与探究,无论是文言文阅读,还是现代文阅读,无不带有深深的文化烙印。如第2题品味当代文化,第3题积累民族文化,第4题思辨多元文化,第7题赏析诗歌文化,第10题理解古典文化,第20题探究哲理文化,第22题走进读书文化等等,文化内涵使中考试题厚重起来,对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有着极大的帮助。命题者除了引导学生领略文化背后的人文理念外,在阅读题的选材上,还闪耀人文思想的火花,具有鲜明的教育性,让考试担负起文以载道的功能,实现了潜移默化的道德教化。如《水塘边的鸟窝》一文实则是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珍视生命,敬畏自然,与动物和谐相处,而《人生的标点》则借标点符号的外形特点和不同作用来揭示人生哲理,告诉我们人生贵在追求与奋斗,人只有在不断追求与奋斗中才能彰显生命的意义。两则选文均充分体现出文学作品铸造灵魂、塑造人格的教育作用。试卷中的作文考查设计了两道选做题,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域、不同学生、不同教材,亦体现了命题者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此外,黄冈市中考题还根据语文自身的特点,在试卷形式上和试卷语言用语上去体现人文性,凸显考试的教育功能,让新课程的检测荡漾着生命的气息。如不少主观题有这样的字样:“我来品析”、“我的介绍”、“我的想像”、“我的理由”等等,这些语句可使学生以一种主人翁姿态进入考试情境。不仅如此,试题在呈现上还图文并茂,变“死板”为“活泼”。如第16题的图片设计,而第22题在题目的要求中,命题者还良苦用心地渗透学法指导,让学生享受隐性的人文关怀。茅盾和华罗庚的读书方法,开启了学生智慧的闸门,它使我们不仅联想到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读书法,欧阳修的“三上”(马上、厕上、枕上)读书法、张溥的“七录七焚”读书法,更让我们想到平时老师强调的精读法、略读法、圈点批注读书法等等。总之,命题者以一份试题为窗口,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体现了十足的人文关怀。
2. 立足探究创新,坚持开放性、实践性。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近年来探究题逐渐在各地中考中出现。探究的问题包括对感情、生命的体验,对和平、友善等美德的体会和思考,对生态、环保的关注等。黄冈市06年中考语文卷继续增加了“开放性探索题”,在这一类型试题的驱动下,语文实践和语文创新才有持续发展。所谓“开放性探索题”是指试题立意具有新颖性,内容具有丰富性,解法具有探索性,思维具有发散性,答案具有多元性,总之,十分适合展现学生独特个性和特长。如第4题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它让考生把思维的触角伸入到材料中,对探究的材料进行解剖及谋求相应的思维策略,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摆出充足理由,考生既可以提出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理由,也可以阐述接纳包容西方文化的道理,只要有自己的观点并言之成理即可。而11题的人物介绍,16题的图文转换,答案极具开放性,图文转换只要符合题目要求且语言简洁,优美即可。人物介绍则能从生活状况、性格特点、志向情趣三个方面介绍,且语言简洁、流畅即可。此外,21题对想像能力的考查,23题对读书方法的检测,答案极尊重学生的个性,使考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尊重和强化。特别是阅读理解部分考查明显增加了阅读反思、阅读探究、阅读品析、创造性阅读等,这不但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更提高了阅读质量,使试题的开放性更明显。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它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黄冈市中考语文开放性试题的材料更倾向于社会热点问题,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以及体现学生文化需求的热门话题。如多元文化热潮对民族文化的认同(第4题)、科技发展对人道德的呼唤(阅读二)等等,这种命题取向取决于语文的实践性,因为语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语文实践。特别是语言积累运用部分的第1题,为了考查学生的书写、拼音、辨词等知识与能力,命题者则提供了相应的语境材料,引导考生在语文实践中去解决实际问题。此外,选题作文中的“感动”“和谐”“竞争”“奉献”等体现传统与现代意识主流的关键词,无不说明社会生活、个人生活永远是语文学习的不竭的源泉。总之,黄冈市中考命题的开放性、实践性,重视创新能力考查,最终有利于从根本上扭转语文教学被动局面。
3. 重视能力立意,体现综合性、过程性。
课程改革继承传统教学中强化基本功的训练,加强知识落实等精华,同时注重探究能力、迁移拓展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鉴赏评价能力、信息筛选、概括等能力的培养与考查。综览整套试卷,着眼能力的题目比比皆是,考生领悟、想像、分析、综合、比较、鉴赏、演绎、归纳等思维活动伴随考试的始终。如第4题的对多元文化的思考,第14题对句意的理解,对18题对写作意图的探究,第21题对人生的诠释等都是对考生探究性思维能力的有力检测。第2题、第7题的选句赏析,第15题的用词推敲,第20题的品析内涵等都是对考生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这些考题不仅能引导考生欣赏生活中的真、善、美,评价阅读材料中的艺术表现手法,而且有利于语文素养的综合提高。第4题的提取信息,第22题中的名著讲述和人物个性概括,能让考生在大量纷乱无序的材料中,迅速提取有效信息,为己所用。特别是第22题让学生在回忆阅读中去“想”,其思维过程为“识记――再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一评价”,反复经历“从已知到未知的推求过程”,考查思维流程不言而喻。第11题要求考生根据《五柳先生传》提供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以小传的形式,向家人或同学简介五柳先生,这是一道亮点闪烁的语言运用题,它既考查了分析能力,又考查了信息提取能力,仿写能力、表达能力、概括能力等,这实则是把语言运用题整合到阅读中去考查,是一种学科内综合的命题理念。又如第22题对读书方法的探索,问题的设计以方法为核心,需要考生从相关资料中整理分析、迁移拓展,最后形成自己的观点看法,考生在答题过程中经历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达成过程,试题综合考查的意图明确、合理。此外,整套试卷还有选择、填空、简答、作文等题型的综合,也有读写的结合,有知识与能力的重合,也有课内与课外的勾连。总之,这套以能力立意为主的试题强化了语文的综合功能。本套试卷不可忽视的另一个大亮点是,每一道阅读题,在整体设计上都有一个“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过程,与学生的阅读思维流程十分吻合,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注重通过文本激发学生的主观感悟,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另外,在考点上没有高难度的繁琐分析,而是以“词句理解――整体感知――问题探究――语言品析――拓展延伸”的基本程序来展现的,学生在展现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也展示了学习过程、思维过程。
三、 几点反思
1. 综合性学习注重考查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学习,应是学生自主、开展合作探究的过程,可惜的是,黄冈课改试验区的中考题将明显属于名著阅读、语言实际运用、课文自主解读等方面的内容,统统纳入“综合性学习”的范畴,导致“综合性学习”平庸化。其次,考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按规定按要求,在单一的思维领域开展有限的活动,缺少不同学科之间、学科与生活之间的综合考查。“综合性学习”如何在中考中实现选拔功能和科学有效的评估?这是摆在每一位中考命题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台湾汉学研究中心 古籍 展览
分类号 G255.1
DOI 10.16810/ki.1672-514X.2016.11.010
Abstract In an effort to imbue ancient books with new value and to let the words written therein be appreciated again, as well as to allow ancient wisdom to be used in modern life, libraries reproduce the works, hold lectures and exhibitions, plan various multimedia events, and design engaging classes and videos. These encourage all age groups to contact with ancient books, to read them, to get close to the life and society of their ancestors, and to make use of their acquired wisdom. In addition, the words and images in these ancient works have been retooled to create economic value and to beautify people’s lives. This represents a recent attempt at cultural creative works by organizations that archive ancient works.
Keywords Taiwan Center for Chinese Study. Ancient books. Exhibitions.
0 前言
古籍是历史文化遗产,保存在各博物馆、图书馆及资料典藏单位。各典藏单位莫不致力于古籍文献的维护、修复及数位化工作,并希望以最佳的环境条件及设施设备,使古籍维持在最好的状态。
过去,古籍文献的工作着重于维护及修复;而随着数位时代来临,透过数位化工作,可以使过去典藏的文献广为流传及阅览,又不至于因使用而危及古籍的状态,在图书馆服务及资源推广上有了新的视野、新的方向及不一样的做法。于是如何重新认识古籍,了解古籍内容,重现古籍价值,成为图书馆的重要课题。
将古籍文献介绍给现代读者及一般民众,便成为图书馆和文献庋藏人最具挑战的目标。如何重现古籍的价值,让书写在古籍的文字可以被欣赏,并将古人的智慧运用在现代生活。因此,图书馆透过复刻出版,举办讲座和展览,规划多媒体的多元化展演活动,更透过多元活泼课程和影片的设计,让不同年龄层民众乐意接近古籍文献,容易阅读古籍文献,并贴近古人的生活和社会,运用古人的智慧。
古籍中的文字及图像,透过加值运用,而产生经济价值,并美化人们的生活,成为近年古籍典藏单位的文创开发新尝试。文创涉及图像授权、开发设计、产品通路等,都成为热门议题,也是图书馆馆务发展的新课题,本文将分享台湾汉学研究中心在创造典藏文物新价值,提升社会文化层次方面的经验。
1 特藏资料数位化及公开取用
本馆特藏资料以宋、元、明、清善本以及普通本线装书为主,其中宋元本多属珍籍,而明人文集尤为丰富,余如金石拓片等亦颇有可观者。近年,对1946年以前台湾旧籍文献之收藏更是不遗余力,重要者如清代台湾社会买卖、借贷、典当等古书契约2400余件;台湾早期风景及台湾少数民族生活明信片等约4000余张。
本馆以多年参与数位典藏计划之基础,建置“古籍与特藏文献系统”,并持续馆藏古籍之数位化作业,已完成珍贵古籍逾8757部,包括“国宝”40部、重要古物古籍249部、珍贵动产449部,敦煌卷子153部,其余宋、金、元版古籍170部,重要稿本、钞本、批校本、彩绘本等约2300余部及明代重要文集、戏曲小说版画刊本等约450余部。
此外,本馆典藏名人手稿已具相当规模,其价值为研究近现代学术与当代文学、艺术史之第一手史料,并已成为馆藏发展核心项目之一。为使手稿资料得以妥善保存并提供读者使用,于2013年建置“当代名人手稿典藏系统”后,逐年将完成数位化之影像上传系统,并订定手稿、书信、书画及照片四类型之诠释资料栏位架构,配合影像于系统上呈现。
2 开发文创商品,创造典藏文物新价值
近年台湾社会大众的品味提升,喜爱购买文化商品,用以美化生活或赠送亲友,加上制作精美或寓意良好的文化商品往往能创造不少营收。因此,典藏丰富多元的机构较有意愿投入文创商品的开发。本中心将古籍复刻出版或以新的装帧形式印刷出版,以及利用古籍文图制作纪念品已有多年,然多小规模尝试。
2.1 出版书籍方面
在经济不景气,出版业萧条的情况下,出版机构在商言商,在古籍出版规划上,纯然考虑市场的需求性及销售量。以文图值得欣赏、同一主题或新近主题之古籍较丰富者、现代民众持续阅读的经典,以及古籍内容可以运用于现代生活等类别为挑选对像。
(1)鉴藏之美。为使各界认识古籍之美,同时了解购藏古籍,以缅怀战时护持民族知识之先贤、爱国志士与各地民间藏书家之贡献。本中心特邀请学者介绍历代藏书家前贤手稿与古籍(课程+网页+展览)。祈使爱书人汇聚缘份,玄览时空,寄情于知识宝藏,而终感受鉴藏之美。
(2)欧风远扬。从2008年开始,本中心即与台湾基督长老教会进行数位化合作,将基督教文献与文物(挑选约200笔)加以数位化。本案挑选其中具有代表性之文献与文物数位影像约80至100种,以文物带出故事与人物,辅以实境影片拍摄、专家导读及文物解说近代台湾西洋传教士的足迹与文化传播。
(3)阅读梁启超。本中心馆藏收有梁启超所创办之报章刊物、与知交之手札信函等文献,透过这些文件内容,可以了解到梁启超的文学与思想、人际关系及其所参与的历史事件等,不但能补足现有史料的缺失,也能让大众对梁启超有进一步的崭新认识。
4 办理讲、展、演多元古籍活化活动,推广经典阅读
4.1 中文古籍经典阅读讲座
为推广中文古籍经典阅读,台湾汉学研究中心近五年来于秋季举办“阅读古人生活美学”“千古风流人物坡”“唐宋家”“抒情与写意:古典戏曲里的爱恋与盟约”“格物穷理――古代经典中的科学与医学”等讲座活动,颇受好评。台湾民众对于经典导读,文化讲座,不论诗词歌赋戏曲游记科学,或是历代君王的雄才大略,皆有盎然的兴趣。
2012年“千古风流人物-坡”秋季阅读讲座,先后邀请王保珍教授主讲“坡生命中的三个女人”、刘少雄教授主讲“东坡词中的人生感悟”、刘昭明教授主讲“最好的朋友、最可怕的政敌――苏轼与章之交游”、何寄澎教授主讲“东坡古文之美”、萧丽华教授主讲“溪声便是广长舌:东坡诗的佛教智慧”、赵中伟教授主讲“东坡眼中的‘《易》中天’――解析《东坡易传》的思想体系”、张健教授主讲“苏轼的豪情与柔情――谈东坡的几首诗词”,畅谈东坡研究迷人之处,带领观者重新叹赏坡文学艺术成就的璀璨光芒,以及其深情豁达的精彩人生。
2013年“百代存风雅――唐宋家”秋季阅读讲座,先后邀请何寄澎教授主讲“文字的魔术师――谈韩愈古文之美”、王基伦教授主讲“曾巩笔下的女性”、张高评教授主讲“言近旨远――欧阳修的杂记文”、方元珍教授主讲“从构思写作谈王安石文章艺术”、颜瑞芳教授主讲“人生启示录――柳宗元的寓言世界”及谢佩芬教授主讲“三苏与宋代古文发展”,带领社会大众与青年学子进入文学博雅殿堂。
2014年“抒情与写意:古典戏曲里的爱恋与盟约”秋季阅读讲座,先后邀请曾永义教授主讲“闲话杨贵妃戏曲”;王安祈教授主讲“惊春谁似我――《牡丹亭》青春意象”、王瑷玲教授主讲“桃花扇底送南朝――《桃花扇》中的儿女之情与家国记忆、李惠绵教授主讲“天意注定与人意追寻的爱情辩证――谈《玉簪记》的改编与表演”、林鹤宜教授主讲“心灵书写,无尽的爱:《娇红记》”、汪诗佩教授主讲“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西厢记》的曲折造境”,并有当代戏曲赏析,带领民众看见中国传统戏曲之美。
2015年“故事里的人生风景――明清经典小说导读”夏季阅读讲座,先后邀请吕世浩教授主讲“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欧丽娟教授主讲“《红楼梦》――贵族世家的美丽与哀愁”、高桂惠教授主讲“狂欢诗学――重读《西游记》的宝物、身体及魔境”、胡衍南教授主讲“‘误读’《儒林外史》的几种方式”、徐富昌教授主讲“英雄乎?侠客乎?盗寇乎?――武侠小说视角下的《水浒传》”及廖玉蕙教授主讲“蒲松龄到底在气什么?――《聊斋志异》里的人间观照”,透过导读开启阅读古典小说的新风潮,引领民众进入缤纷多彩的明清经典小说世界,领略小说故事里的人生风景。
2015年“格物穷理――古代经典中的科学与医学”秋季阅读讲座,先后邀请洪万生教授主讲“东西数学风格比较:《九章数学》VS《几何原本》”、张嘉凤教授主讲“明末文人的酒色、与生死――黄承昊与《折肱曼录》(1635)”、祝平一教授主讲“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明、清的医疗市场、医学知识与医病关系”、李贞德教授主讲“性别、身体与医疗史”、徐光台教授主讲“朱熹《格物穷理》与中国科学发展”、及周维强教授主讲“有脚之城,不秣之马:明代的战车与火器(1635)”,以古籍、趣味、经典为核心,透过专家演说展现古典科普阅读的宏观与微观,满足大众对于知识、阅读、学习的乐趣。
2016年“旅行方程式:经典游记的想象与建构”秋季阅读讲座,先后邀请陈登武教授主讲“山林与仕宦之间――唐代士人的旅游书写”、曹淑娟教授主讲“晚明园林志的想象与建构”、巫仁恕教授主讲“明清士大夫的旅游风与游记书写”、陈室如教授主讲“晚清海外游记的物质文化”、郑仰恩教授主讲“欧风远扬:近代基督长老教会传教士的台湾之旅”、林淑慧教授主讲“脉络的意义:台湾游记的时空之旅”,为读者导读介绍隋唐、明清时期游记、外国人眼中的台湾之旅,以及台湾人环游世界观,饱览经典中的文化形象视角。
4.2 古籍文献展览
4.2.1 2011年“‘民国一百’ 读享‘经’彩――发现古人生活美学”展览
该项展览分五大主题,细数十部经典,包括《世说新语》《茶经》《闲情偶记》《幽梦影》《东京梦华录》《老残游记》《镜花缘》《裨海记游》《唐人小说》《三言》,涵盖古人的文学、茶艺、旅游、爱情与处世之生活美学,藉此引领大众走入经典的堂奥,感悟美学品味,重新发现历代古籍所蕴含的智慧宝藏。
4.2.2 2012年举办3场展览
(1)“悠游天下――明代文人的乐活方式”。本中心与台北书展基金会合作策展,以“悠游天下―明代文人的乐活方式”为主题,于2012台北书展推出古籍文献展览与数位阅读,挑选40余部明代珍贵古籍,加上民间藏书家袁芳荣先生藏品,并区分为:人文雅趣、戏曲文学、养生意境,以及拥抱万物等四大项,藉此呈现明人阅读品味与崇尚自然,重视生命之作品,并贴近当代绿色生活概念。为了赋予古籍新生命,本次活动也提供民众透过数位阅读的方式,即时饱览明代人物的悠游生活[1]。
(2)花草包。花草包图案取自《十竹斋书画谱》,以饶富古典之美的朱樱及花卉,展现中华文化书画之特色。
(3)花鸟杯(2个1组)。以《十竹斋书画谱》中朱樱与白莲之图像与诗,制作一组两个之花鸟杯,并配合客家花布柿子袋,方便携带使用,并体会中国饮茶之美。
(4)水果杯(2个1组)。由于“十竹斋书画谱花鸟杯”深获好评,并供不应求,为飨读者,因此再次以《十竹斋书画谱》中荔枝与石榴图像与诗,制作一组两个之水果杯,同时搭配牡丹图案的柿子袋。
(5)十竹斋画谱莲花名片盒。以《十竹斋书画谱》中白莲之图像与诗,设计制作金属名片盒,兼具典雅与精致之质感。
5.2 《金石昆虫草木状》
《金石昆虫草木状》为明代文m(1594-1634年)所绘,文女士系著名吴派画家文征明之玄孙女。此书以摹绘内府珍藏本草图而成。内容包含金石、昆虫、草、外草、外木蔓、木、菜、果、米谷,共计本草1,070种,彩图1,316幅。全书以工笔描绘,粉彩敷色,金石花草宛然可喜,走兽鱼鸟栩栩如生,更有许多中药、工艺、冶炼化学等古代科技有图佐证,成为医药学、生物学及科技发展史之重要资料。本中心运用《金石昆虫草木状》的文创项目包括,与世界书局合作出版、制作数位教育课程,以及选取元素制作茶杯等。
5.2.1 出版
《金石昆虫草木状》为本馆收存之孤本,此书皇皇千余彩页,处处可见数百年前天然原料色彩之温雅丰满、精笔手绘之逸趣脱俗,世界书局长年寻访珍版古籍,遂向本馆申印此稀有绘本。该局一方面选用各种纸张多次试印,以期彰显古朴柔润之感,再以数图合页、精彩特殊画页单页呈现方式,将1361页彩图编排成两册,以便赏读,另一方面则查考相关药典古籍,重加编录部分金石昆虫草木之文字资料,以增加阅读兴味并丰富知识吸收,且于稀难字处加注注音,冀能与读者拉近距离[3]。
5.2.2 文创商品
(1)名片型随身碟。图案选自《金石昆虫草木状》之“桃核仁”“柿”“荔枝”三种图案。名片体积小,携带方便,图案设计古朴雅致,呈现出科技与古典交融的趣味。
(2)花草包。图案选自《金石昆虫草木状》之“白鹤”“梨”“棠球子(山楂)”“蜀州木瓜”四种图案,其以写意笔法,设色清雅柔和,显现闺派细致婉约的秀逸画风,制成花草包以供赠送贵宾之用,颇受欢迎。
(3)磁铁书签。图案选自《金石昆虫草木状》。此书签精选丹雄鸡、鲤鱼、甜瓜、柿子四幅制成,意寓闻鸡起舞、鱼跃龙门、种瓜得瓜、事事如意,更有鼓舞士子勤奋读书之意。除了凸显馆藏精品,更呈现手绘本的艺术美感及文物价值超越普通抄本或刻本,此为一种深具深层文化特色与价值的图书。
5.3 《太古遗音》
《太古遗音》为抗战时期由蒋复璁先生与郑振铎先生组成之文献保存同志会购得。书中评论古琴派别,包括古琴制造工艺、演奏技法、记谱体系及音乐美学理论等,并绘有多种琴形图示、手势。全书全彩精绘,是我国最早记载古琴样式的琴论专著[4]。
此次出版除文字精致优美之外,全书还有多幅全彩绘制的精致图画,珍贵之处不言可喻。原件内容共分仁、义、礼、智、信五卷。卷一“仁”所述为造琴法度及抱琴、上弦之势。卷二“义”为古来各种琴式,如伏羲、焦尾、灵机、绿绮、连珠等。卷三“礼”为抚琴手势,如神凤衔书势、鸣蝉过枝势、风送轻云势等。卷四“智”为琴论,如弹琴赋、琴材论、琴体说、弹琴七要、九德、四虚等。卷五“信”为琴谱总说,包括指法、手诀、字谱等。世界书局将仁义二卷合为一册,礼卷自成一册,智信二卷合为一册,共分三册,依原件以经折装方式装帧。此书自明代以来,历时数百余年流转,封面均已斑驳,但为呈现古籍原貌,仍将原样扫描印出,置于每卷之前。内页书况亦有污渍,该局逐页仔细修整,不断尝试各种用纸、油墨、色彩明暗等,并与原件多次比对,期使数百年前彩艳典雅的精钞彩绘本,重现读者面前。封面以布印刷装帧,极具收藏价值[4]。
为了让读者一探中国古琴音乐之美,认识古琴制作方法、弹琴手势以及琴学理论,并徜徉于古琴的美妙乐声之中,本中心以《太古遗音》制作数位课程。
5.4 《注东坡先生诗》
本中心珍藏的《注东坡先生诗》,刊刻于宋嘉定六年,当时的泰州长平盐茶司是以公费付梓,因资金充裕,聘请了善书欧体字的书法家傅樨手写上版,书法蕴意秀美,刻工精雅明净,堪称宋椠之殊绝者。八百年来,嘉定本《注东坡先生诗》被视为拱璧,只有极少数人有机会得以在每年一次的祝祭中一睹风貌。民国年间,经良工重新装裱后另有精雅古朴风貌;收藏家张泽珩于抗战时期赠予当时的中央图书馆,之后历经诸多劫难,辗转迁徙珍藏至今[5]。
原书前后黑色护页的提记和画作颜料,系用“金液银液”调制,历经岁月侵蚀、诸多劫难,依旧暧暧含光,被誉为宋版书之神物[6]。大块文化公司景印嘉定本《注东坡先生诗》,让所有喜爱苏诗、欲穷究其深意的读者能够追索精研,也让久闻其名没有机会一睹真面目的人能够饱览典藏。
为了让海内外朋友能更进一步认识本中心丰富而多元的典藏,特以“千古风流人物:坡”为主题,规划系列活动,遥想东坡当年、探索情感世界、东坡文学境界、东坡艺术生活,以及东坡思想浪潮等五项议题。
此外,还运用《注东坡先生诗》中的相关图片资料开发文创商品。
(1)桧木笔。此笔筒图案出自《注东坡先生诗》目录下后副叶,由清代文人潘仕成(字德)所绘,配上坡著名诗句:“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加上本馆抗战时期藏书章“希古右文”。笔筒以珍贵的台湾桧木为材质,精细的手工木作上色,盛装于灰橘相搭的精致纸盒,盒内附有馆藏拓片“东坡笠屐图”及墨绘兰两式书签,为极具古雅特色的礼品。
(2)开瓶器。图片取自《注东坡先生诗》卷三书影。
(3)皮革书签。图片取自《注东坡先生诗》卷三书影。图中花草为正文前之手绘。“希古右文”印章为本馆在抗战时期抢救国宝时之藏书印记。
(4)金属书签。东坡笠屐图书签图像创作者与创作年代不详,东坡先生晚年谪居儋州,曾于雨中着蓑笠,因流传笠屐图,极富趣味,目前存世流传版本众多,但人物形象大抵类似。
(5)丝巾领带礼盒。图案出自《注东坡先生诗》目录下后副叶,由清代文人潘仕成(字德)所绘,配上坡著名诗句:“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设计格调典雅,送礼或自用皆属佳品。
5.5 明信片
本中心在二十余年前就注意到明信片对于历史、近代社会庶民生活研究的价值,因此积极购得万余张明信片,包括台湾明信片4800张,大陆明信片8800张。这些图像制作者多为日本官方与民间书商、会社,内容非常多样,如风景名胜、人物写真、城乡建筑、重大灾害、历史事件纪念、动植物、艺术作品、风俗民情,反映了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台湾风貌,亦可帮助读者了解过去,透过图像体验时光之旅,具有高度价值。
在出版方面我们特别挑选馆藏日据时期五都与地方风土相关主题明信片,同时向社会大众、摄影家征集明信片与老照片,陆续策划“台湾记忆”“映象台湾”“台湾老照片图集”等三系列。
2014年台北书展首度推出“寄给时间的漂流记”明信片展。本中心与民间优秀视觉设计公司合作策划,展出三百余件台湾、大陆珍贵明信片,主题涵盖台湾与大陆风俗、港湾与都市建设、风景名胜,以及人物容颜写真等大类。图像有的制作发行迄今已有将近90年历史,最年轻也有将近60年以上[7]。
在文创商品方面我们不仅注重创意设计还重视商品通路。
(1)创意设计出版品“寄给时间的漂流记:华人世界明信片图像写真精选辑1920-1910’s”+LETTER OPENER(拆信刀)。为传布文献、活化馆藏,同时推动文化创意加值与授权优质艺术产业发展,本馆将馆藏明信片授权擅长摄影图像与书籍设计制作、曾获得德国iF设计奖、红点设计奖(Red Dot Design Award)之视觉设计公司,共同策划《寄给时间的漂流记:华人世界明信片图像写真精选辑1920’s-1940’s》,内容选介365张中国各地的明信片,并邀请台湾文化大学史学研究所教授张瑞德、台湾师范大学名誉教授吴文星共同主编[8]。
本出版品收录馆藏1920―1940年之明信片,内容分为“阅读的足迹,从北台湾到南台湾”与“旅行的记忆,从祖国大陆沿海到内陆城镇”两部分,以中英文对照,完整搜录1920年代至1940年代初期的港湾、风俗、都市建设、风景名胜,以及人物容颜写真等明信片。总计366张明信片,图文并茂。
(2)台湾少数民族风格L型资料夹(3个1组)。台湾是一个位于亚洲太平洋的美丽岛屿,各种族群汇聚融合,其中包含十多个少数民族,风俗各异,多采多姿。本馆精选日据时期台湾明信片“台湾邹族头目”“邹族青年”“台湾排湾族雕刻作品”“台湾阿美族人的舞蹈”“演奏杵乐的台湾邵族妇女”制成台湾少数民族风格L型资料夹。
(3)台湾日据时期明信片L型资料夹(4个1组)。本资料夹之图案选自馆藏日据时期台湾明信片,系吉田初三郎 (1884-1955)手绘明信片,日据时期是台湾美术设计的启蒙阶段,在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影响下,美术设计形成中西多元(NT)丰富的样貌, 此四款资料夹以“台湾全岛鸟瞰图”“文山郡鸟瞰图”“指南宫”“中国式帆船(戎克船)”为主题,藉由差异性的比较,让现在生活在台湾这块土地上的人,找到本土风土与文化的特征,一览台湾百年变迁。
6 结语与建议
由于保存环境理想、修复技术进步、工作人员专业,千百年珍贵文化资产得以保存完好,留传世人;又因数位典藏及文创加值,赋予古籍文献新生命及诠释意涵。现今,仍有许多课题必须面对。图书博物单位典藏的古籍,其所有权的归属问题,向来有争议。过去,典藏未经授权,遭人有计画影印、下载数位影像,进一步印刷出版的情形时而听闻;亦有受委托数位化的厂商未经许可,留存所有数位档,并擅自出版,违反契约,而有侵权官司。
文创加值,不论出版、策划展览、规划讲座、制作课程、开发文创商品,都需具备深厚之古典文献修养,丰富古籍知识,方能信手拈来。时下,年轻的图书馆人才,或许是台湾图资系统的人才养成教育,渐不重视图书文献、版本学、印刷史、图书史,更无古籍修复、版本鉴定等相关课程,以致于欠缺相关知能。再者,对于典藏文献之文创及加值之开发及经营,也尚未列入图资专业课程,以致多仰赖厂商。
笔者以为创造典藏文物新价值,展现古籍新风貌,活化古籍利用,推广经典阅读等工作上,仍有几方面待努力。
(1)培养策展及文创人才。图资系所对典藏文物的加值利用,并没有相关课程,培养可在图书馆场域推动相关业务的人才,因此,图书文献典藏单位在引进人才上,需要重视跨领域人才的任用。
(2)加强现职人员训练。图书文献典藏单位除可多鼓励现职人员参观展览,参与策展,可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到馆指导及授课,以增进同仁知能。
(3)结合民间资源。图书文献典藏单位与民间优质文创公司合作,除可提供文创品的制作品质,亦可扶植艺术产业之发展。
(4)强化学校合作关系。图书文献典藏单位可与大学校院文创、出版、美术、设计相关系所合作,除能为文创品之研发设计带来创意,更可提供学生创作及尝试的机会。
(5)拓展行销管道。图书文献典藏单位可积极寻求销售合作管道,包括实体管道和网路通路,除了自身的卖店外,可透过网路商店,以及接洽实体的文创商店、博物馆和图书馆的商店,拓展销售管道;亦可采取结盟方式共同经营。
(6)加强合作。图书文献典藏单位可透过授权联盟,由智财、文创和行销之专业公司(人才)代为经营数位物件。
(7)重视典藏品授权利用。图书文献典藏单位可订定相关办法,广为推广。除了商业用途,采收费机制;对于政府机关学校团体之运用于出版、海报、展览等,皆可免费授权使用。
参考文献:
[ 1 ] 黄文德.2012台北国际书展绿色阅读主题馆“悠游天下:明代文人的乐活方式”古籍文献展[J]新书资讯月刊,2012(1):21.
[ 2 ] 趋势教育基金会.趋势经典文学剧场・叁 寻访陶渊明[EB/OL].(2014-10-07)[2016-07-03].https:///news_detail.php?newsid=94.
[ 3 ] 世界书局.出版缘起[EB/OL].[2016-07-10].http://.tw/products/0010584808.
[ 4 ] 太古遗音[EB/OL].(2013-01-10)[2016-07-10].http://.tw/ch/CH2/2786/MD/MD951781.
html.
[ 5 ] 世界书局.太古遗音(全3册)附锦盒「出版缘起[EB/OL].(2013-01-10)[2016-07-10].http://.tw/products/0010575654.
[ 6 ] 大块文化编辑室.少蕴而始,经典再现[M]//台北:大块文化,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