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绩效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3-0173-02
一、前言
随着我国事改企改革与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进行,医院财务绩效管理已经成为各大医院普遍关注的对象。我国医院财务绩效管理工作启动较晚、目前仍存在较多问题。
二、医院财务绩效管理的目标
医院绩效管理涵盖了医院人事、财务、采购、诊疗服务等多方面的绩效考核和管理,是从上自下涉及到从医院院长、科室主任、部门职工等所有工作人员的工作。大部分医院的绩效考核和管理通常都会针对科室或部门,采用目标责任制、科室核算为主。其中财务绩效作为衡量医院经济收益和内容管理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应该进行重点关注。财务绩效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财务绩效计划、绩效服务、绩效评价及绩效反馈。从医院财务绩效管理的目标来看,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医院价值的最大化,从具体财务工作来看就是达到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绩效最优。医院作为社会公共事业机构的一部分,既需要为提供良好的社会保障服务,还需要符合自身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医院实施财务绩效管理,既可以帮助医院优化内部资源、降低运营成本,又可以促进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医院财务绩效管理的主要挑战
(一)财务绩效管理体制不健全
国内大部分医院在人员绩效管理体制方面管理经验较为丰富,但在财务绩效管理方面,存在着绩效管理制度缺失、绩效管理制度和规范实践性差等问题,许多医院甚至都没有设立任何跟财务绩效管理相关的规定。另一方面,就医院所采用的会计核算制度来看,大部分医院只是进行了简单的成本核算,都没有建立健全的核算体制,并且财务核算跟医院提供诊疗服务的科室是完全分开的。基于以上两点现状所导致的医院财务管理方面财务账目混乱、成本摊销不明、自买自保等现象严重。
(二)财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由于历史原因问题,我们早期医院财务人员都是有医生家属构成,因此尽管事改企和医疗改革这么多年以来,还有不少这类型的员工在负责财务工作;另一方面,在医院财务实行电算化以后,不少财务人员并不具备相应的知识和学习能力,因此在账目处理技能方面还非常缺乏,并不具备财务绩效管理的能力。此外,国内的一些中小医院,由于财务人员都是老板任人唯亲的结果,财务与会计由一人担任的现象也是非严重,因此更谈不上财务绩效管理了。
(三)医院财务管理和监管模式僵化
在市场经济的大前提下,医院运作日以市场化,医院所面临的经营与财务风险日益上升,医院在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也日益增多,主要包括:没有完善的财务控制体系、过于侧重事后控制、没有全面的经济合同管理制度、财务绩效考核的奖惩不明等。此外,我国医院属于院长高度集权化的管理模式,医院财务部门在医院的定位仅是后台支撑部门之一,由于管理层对于财务绩效管理定位不明所造成的财务绩效管理缺失问题较为严重,从而导致医院会计信息准确性较差、绩效管理混乱。
(四)缺乏科学的财务绩效评估体系和指标
由于对医院财务绩效管理工作的忽视,医院整体行业都没有非常科学和明确的财务绩效评估体系和指标来支撑财务绩效管理工作。国有的大型医院,由于接受财政拨款,不太过于关注财务指标,通常对于医疗服务指标较为看重,如病人满意度等,从而使得财务绩效管理在公立医院推行较为困难;民营中小医院则与之相反,过于看重财务指标,且没有专业的分析方法、人才等。此外,由于医院各个科室部门之间的业务差异性加大,没有办法参照统一的财务绩效考核来进行,需要针对性的去设立一套财务绩效评估体系、若干套指标的难度较大,并且在同一家医院推行多套财务绩效管理评价指标容易造成内部员工冲突,对医院长期稳定发展也有害。
四、医院绩效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提升医院管理层对于财务绩效管理认知度
强调财务绩效管理对于医院长期发展所带来的好处和优势,帮助医院管理层及各部门员工,尤其是财务相关工作人员改善对于财务绩效管理的认识,建设共同管理、共同监督的财务绩效管理环境与氛围。此外,还需要加强财务绩效管理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与教育,提升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医院财务绩效管理的有
效性。
(二)建立科学的财务绩效评估体系和指标
财务绩效评估是衡量医院经营成果的重要环节,建立科学的财务绩效评估体系和指标,不仅对于推进和优化财务绩效管理工作有益,对于医院未来经营战略都大有裨益。医院在进行财务绩效考核指标选择时,需要重点考虑可量化及操作性的指标,比如反映经济效益的指标,如收入成本率、业务收入结余率、净资产结余率等及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等反应资产运营指标。
(三)设立预算编制体系
大部分医院目前都没有专门的预算编制体系,往往依托于各科室自行报预算、财务部门汇总、报院长及相关主管单位审批的模式。如希望良好的推行财务绩效管理,设立专门的预算编制机构、预算编制人员是基础和前提。医院可在管理层层面成立负责预算编制的管理委员会,又分管财务的副院长进行管理,并且接受各个科室及院长的监督。这个委员会主要负责确定预算编著制度、各部门财务预算编制工作人员培训、相关后期审查工作等。在设立预算编制体系后,医院需要从上自下去推行,在各科室和部门建立完整的工作记录和考核系统,并实时将预算目录与实际发生目录进行对比分析,如发现问题就及时通报相关科室和部门员工,并采取措施。
(四)重视预算绩效管理的事后评价制度
在医院各科室和部门都进行财务绩效管理后,应该重视事后评价制度,在各科室和部门进行季度财务绩效考核、半年度财务绩效考核及年终财务绩效考核时奖惩分明。
五、总结
总而言之,医院财务预算管理既是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重点工作内容和方向,也是医院优化自身资源配置、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医院应充分重视财务绩效管理,并明确财务绩效管理工作重心和优化财务绩效管理内容。
参考文献
[1] 裴芬.医院财务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金融经济,2009,(6):172-173.
[2] 贾秀芹.浅谈医院财务绩效管理优化策略[J].中国外资,2012,(8):
一、目前医院财务绩效管理存在问题
(一)医院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目前虽然有些医院已经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了成本核算,但很少有医院能够真正形成稳定的财会核算制度。这使得在医院资产范围内进行经济活动分析过程中,会计本身尚未得到有效精确数据信息,从而导致被核算科室和财会分离,成本核算工作无法建立在有效数据上,导致成本管理无法实施。部分医院虽然建立了成本管理系统,但不能用于指导自己的业务、决策和活动,而只是简单的内部核算和粗劣的绩效分配。
(二)财务绩效分析制度不健全
目前,有些医院的财务绩效的分析制度在体系的选择上还不够合理,而且缺乏一定平衡。私立医院并不关注患者满意度和员工素质,而且倾向于重视传统的财务指标;公立医院情况相对较好,较为关注患者满意度和员工的个人发展。一些医院的财务绩效分析系统不科学,其分析统筹的方法不系统,长此以往使得体系中的目标值与实际值出现严重偏离。此外,根据不同科室实际情况,目前设立的指标有失公正,不能做到因科室而异,不能体现政策倾斜,使得部分临床科室评价结果很糟糕,从而使医院临床一线员工在工作中产生消极情绪,造成恶性循环。
(三)财务监督管理制度亟待改善
随着经济市场化与全球化的影响,医院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也在增加。主要原因是医院内部质量控制和审计的缺失,没有建立起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的保障机制,加之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财务评价体系的控制远高于实际,奖励和惩罚不分明,不太具有预测性,在内部控制设计中并不实用。
二、提升医院财务绩效管理措施
(一)提高工作人员的财务绩效管理意识
对于医院目前状况来分析,最重要的工作就使要转变医院广大员工的财务绩效管理观念,与时俱进,使医院的全体员工逐步形成财务绩效管理意识,对绩效管理理解、认同。能够实现全体工作人员共同监督和管理医院的财务状况,形成一定的财务绩效管理氛围,最终实现医院有效的财务绩效管理。另外,医院可以聘请具有相关经验的专家,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举办“财务大讲堂”等培训,通过指导和沟通,不仅要使财务人员形成良好的财务绩效管理意识,还可以有效提高全体员工尤其是各科室主任的财务绩效管理意识。使各方面的能力更好地掌握。
(二)建立科学合理财务绩效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作为医院考核的载体同样承担着巨大的重任。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医院财务绩效评价指标,其内在要求是必须能为决策者提供合理的建议和决策。设置出的评价指标要内涵明确,并且要实践性强,能够在具体的评价中应用,方法要简便、易于操作,各种数据资料要容易取得。指标的选择要包括潜在的和已表现的财务绩效两部分内容。其中,反应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包括:业务收入的结余率、收入的成本率以及净资产的结余率等;偿还债务的能力指标主要反应资产负债在资产的总额之中的情况,主要以资产的负债率方式体现;资产的经营指标主要包括: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通过分析其资产和医院业务的流动收入,应对医院的库存是合理的。
(三)建立健全预算的责任人制度
医院预算管理工作,是要建立单位和各科室的行政责任制度,从而开展全面的管理与预算工作,使得医院的财务管理体制进一步强化,因此,要将财务的预算管理工作当作强化内部的基础管理等工作的首要内容,积极的成立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并确立在预算管理中的首要责任人作为所属职能部门和单位的行政负责人,明确职责,切实加强建设领导,落实各项有利措施。
(四)建立预算绩效工作中的后评价制度
积极的落实和完善后评价制度是对预算结果做一个完美的总结,也是为下一期的预算工作奠定基础。衡量和评价医院的预算效果是否能达到原有的规模、以实现预期的目标建设;是否充分的发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功能作用;是否符合与国家相关的各种规章政策;是否有法可依,遵章守矩。此外,在预算绩效工作中的后评价制度中要确立项目后评价的程序和明确后评价制度结果的具体使用机制,总结经验,力争效益。
【关键词】企业管理 财务管理 绩效管理 功能
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各个部门之间需要进行相互协调与共同合作。想要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进一步加强其综合竞争力,就需要看到财务管理和绩效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而这两者又不是互利存在的,是相互促进的。因此,探究财务管理在绩效管理中的功能,能够有效的将两者结合,在管理中谋求企业的长足进步,从而使得企业管理得更高效,提高其综合竞争力。
一、财务管理与绩效管理之间的关系
企业进行财务管理能在基础上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竞争力。而企业进行绩效管理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也能使企业的经济效益有一个提高。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与绩效管理都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为目的的。而企业管理人员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不能将二者分离开来,而是应该将财务管理工作放在基础位置,绩效管理围绕着它展开进行,并提供一定的辅助功能。使企业管理变得合理、有序,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
二、企业进行绩效管理和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
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意义。企业进行财务管理能够使企业的财务工作得到更好的控制,实现企业的最大利益。国家的法律制度和社会环境等都能对财务管理产生影响。这就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风险意识,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通过进行财务管理,使企业的综合水平和经济利益能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使企业更加实用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
企业进行绩效管理的意义。企业进行绩效管理,能使员工在一个“多劳多得”的公平的环境中工作,大大增加了企业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竭尽所能的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的发展空间。把员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统一在一起,员工就会参与到企业管理目标的决策中来,从而使企业的目标更合理、更科学。
三、探究财务管理在绩效管理中的功能
财务管理在绩效计划阶段的功能。企业的绩效目标是根据企业管理目标进行设定的,而企业管理的目标又是将财务管理放在中心位置的。因此这一阶段的财务管理能够知道绩效管理工作的进行。企业的人力部门在对绩效评估的基础上,对认真工作的员工进行奖励,并对那些消极怠慢的员工进行批评和引导,这显示了财务管理在绩效计划阶段的重要功能。
财务管理在绩效实行阶段的功能。绩效的实行阶段是企业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表现形式,企业员工的绩效可以在企业的财务数据中得到呈现。通过这些财务数据能够清楚的看出员工的工作效率,了解他们的工作状况,更便于管理者进行管理,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转变员工的工作态度;另一方面,企业进行绩效考核的重要部门就是财务部门,将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其升职、加薪的重要依据。
财务管理绩效监督阶段的功能。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不单单要对绩效的结果进行管理,还要对员工执行绩效目标的过程时进行必要的监督。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财务部门的参与才能顺利完成监督。企业的财务部门将员工的各项支出转化成绩效指标并对其进行监控,保证绩效目标的有序实施。由此,我们看出财务管理在企业绩效管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协助监督的功能。
财务管理在绩效改进阶段的功能。企业在进行绩效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企业绩效管理或者是员工的绩效进行相应的改进,以便绩效目标更加合理,更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在绩效改进的过程中,财务部门需要对企业的成本和收益进行分析,制定出更适合企业发展的绩效目标。同时,财务部门还会围绕着企业的战略目标,对员工进行一系列的奖惩措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企业的财务管理对绩效管理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让企业在有着一个合理的效益管理目标的基础上,增加其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力。
财务管理在绩效考核阶段的功能。对企业员工进行最终的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工作的终极目的。在绩效考核的众多依据中,最主要的还是要把财务部门的考核指标放在绩效考核的第一位,它直接体现了绩效目标。财务部门的财务指标在公信力和影响力方面较之企业指标还要略胜一筹,能让更多的人信服。针对每个员工和部门绩效完成情况,对其进行相应的奖励和惩罚,为那些工作能力突出的员工发放奖金,为他们提供晋升机会,以此来提高员工的参与热情,让他们自愿为公司创造更高的价值,提高公司的经济利益和综合竞争力。
财务管理部门参与绩效考核的工作中。财务管理有助于企业进行绩效指标的制定,绩效指标又是绩效管理工作得以正常实施的关键。因此,将企业的生产总值、税收情况的指标等作为衡量标准,而进行绩效的考核是十分必要的。财务部门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供相应的成本预算和结算的数据,帮助其制定绩效考核目标,并直接参与到绩效考核工作当中,在绩效管理工作中突出其功能。财务管理对绩效管理的介入,既能够将公司的经济利润准确的计算出来,又可以分析绩效管理过程中的各种影响,从而消除企业发展中的障碍。让企业在健康、合理的环境下积极发展。
关键词:高校;财务绩效;管理方式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陆续颁布了一系列高校财务管理实施细则,如《事业单位财务规则》、《预算法》、《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等,将高校的收入与支出纳入到统一的预算管理体制中,实现了预算管理由单一的国家财政平衡模式转换为高校自主平衡模式。在这一转变过程中,需要一套能够实现高校财务管理科学、公平及客观的衡量指标,从而实现高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高校财务资金的使用规范,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而为我国高校财务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二、高校财务绩效管理的创新意义
(1)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是高校财务绩效管理的最终目标之一,因而必须按照高校财务预算的要求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实现预算管理的有效性。高校通过集中采购、政府招投标等方式进行的资源配置具有一定的政策性,因而需要财务绩效管理模式对其进行评价,实现教育资源的二次分配,达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
(2)提高教育教学经费的使用效率。高校财务绩效管理有助于对财务预算实施有效评价。高校财务预算不仅包括资金预算,同时也包括高校的整体运作计划、高校的发展战略规划,加强高校财务预算就是促进高校发展的重要天剑,能够保证高校战略计划的顺利实现。在科学合理的财务绩效管理下,能够促使高校的发展规划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降低高校办学成本、提高办学质量。
三、高校财务绩效管理的创新措施
(1)加强高校预算管理,促进校内各部门之间的合作。高校财务预算目标主要就是对其项目支出进行预算,预算执行要落实到每一个行政管理、教学、科研部门;高校内部的项目预算、部门预算等构成了高校财务绩效预算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高校财务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要以项目预算、部门预算为主,建立起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使得高校财务绩效管理行为从单一的责任履行向着依法履行预算编制和预算决算的方向转化,保证国有公共资产的增值可能性,实现高校财务绩效管理的效率化。高校财务管理部门与其他各教学研究部门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要做好经费的科学、合理安排,保证各单位、部门的活动与教学计划顺利进行。高校财务管理部门要做好统筹协调,增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增强学校的整体凝聚力与向心力,促使学校财务预算管理获得组合效益,为高校领导层制定发展计划、划归权利和义务,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2)建立财务管理控制体系,完善财务绩效管理评价指标。以高校的长远发展目标为准的财务绩效管理评价指标的建立,要以国家财务管理法律法规为前提条件,建立起有效的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保证学校的各项财务支出都有章可循,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学校教职工的各项利益要求,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要建立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业务考评和财务考评体系,实现财务部门项目预算的精细化管理,保证预算的绩效性及财务绩效管理水平的提升。相对完善的财务绩效管理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财务运行的合理性分析、财务现有状况分析、财务发展建议分析等。在国家法律法规的允许范围之内,依照高校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长远发展财务绩效评价标准。首先财务人员需要到各二级院校展开调研,了解文理科的教学流程、各个专业的性质、实验课程的时间及所需要的种种器材,以部门上报的年度预算,将其具体培养成本进行计算,将之前所采用的依照总额来对其比例统一制定的方式取消。同时还要对预算计划编制的科学性逐渐加强,严格监督其预算执行过程,以能够位置后预算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有助于对其预算编制和实际应用之间的差额进行详细的了解,这样绩效考核体系也就会进一步的完善。
(3)实施监控措施,提升高校财务绩效管理水平。高校财务绩效管理要加强监督与管控,建立起以监察部门、财务部门及预算单位为基础的联合管控体制,以提高监管效率。要重点加强财务预算执行监督与管控,保证预算执行的高效化。财务预算执行单位要根据相关的预算使用管理规定制定月度或季度部门预算金额,不得超额使用;财务管理部门要对各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年终汇总分析与核算,落实各单位的预算执行效率;监督部门要对各单位的预算执行进度、项目决算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做出系统评估。在各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完善整体评价系统,提升高校绩效管理水平。目前,各高校已经以电算化记账对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进行取代,不但大大对工作人员劳动强度进行减低,同时也有效的提高了财务收支的监控力度,对其会计核算效率有了大大的提高;会计人员也要进一步对现代技术的优势进行发挥,依照高校实际情况,建立适合的财务管理系统,如经费收支系统等,以便于财务人员实现数据获取手段的多样化,进而提高财务分析的准确度。对教育投入和支出管理的精细化和有效性进一步提高,则可以提升高校资金利用的有效性,从而为高校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产生推动作用。
(4)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高校财务管理效率及质量的提升有赖于相关的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的提升,由一支高水平的队伍所构成的财务管理机构,是实现财务管理质量提升的关键。高校财务管理人员所具备的素质中,不但包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廉洁自律等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同时也包括积极参与、强化服务、技能提高等专业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而且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够认真学习国家新出台的各种和会计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严格依照其进行高校财务管理。加大对综合型的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改进部门考核评价体制,对于优秀的负责人予以奖励,从而在整体上提高部门的业务素质。高校也要积极安排人员培训机会,让财务管理人员接受定期的业务培训,进行脱产进修等,以巩固旧知识、掌握新业务,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财务管理人员也要积极对其传统观念进行改变,逐渐实现高校财务管理从之前“报账型”向“管理型”的成功转换,必须立足于高校实际情况,对其财务经济业务进行管理,以此为学校高层管理提高重要的参考资料、数据。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财务绩效管理是新形势下教育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财务绩效管理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高校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健康发展。以上本文就在分析了高校财务绩效管理体系创新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高校财务绩效管理的措施,以提高高校财务绩效管理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顾芳.关于高校财务管理有关问题的探讨[J].教育财会研究,2012(2).
[2] 罗芳.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分析[J].教育财会研究,2011(3).
一、高校预算开展绩效管理的客观需求
(一)国家和社会层面的需求
高校的收入部分来源于国家预算财政拨款,而国家的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税收。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应: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与完善预算编制制度,建立绩效评价体系,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责任。现如今,国家和社会层面已经高度重视我国公共支出的绩效,并取得了快速发展。绩效评价已经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的一项重要管理职能,而高等教育的支出也已经成为公共财政支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建立并完善国家和地方政府公共财政预算管理制度,并对保障教育经费投入的产出效率,提升教育经费的绩效管理水平,这些都会对绩效评价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也是改变高校财务现状的有效措施,是达到高校合理配置资源以及促进提升教育经费投入产出效率的目的所不可缺少的。
(二)学校管理层面的需求
现阶段,我国高校在预算管理中普遍采用零基预算和增量预算。这样的预算并不完美,它存在缺陷。因为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会缺少预算绩效观念,从而轻视或忽视教育成本的核算和计量。现行制度的计算办法通常是,仅仅依据二级部门教职工人数和学生人数,通过定额预算,从而草率地确定二级部门的预算资金分配。这样的方法,并没有考虑到二级部门预算资金的绩效运行情况,致使各二级部门既不做通盘考虑筹划,不制定计划,基本上是依照学校下拨预算经费的多少来办事,这只是注重资金的投入,但忽略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二、高校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绩效管理观念陈旧
许多学院和大学在高等教育投资上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做到将绩效评估纳入预算执行和管理的全过程。学校预算管理制度存有缺陷,预算报告程序不明确。实际上预算编制是由财务部门和一些相关的人员所参与的,学校的管理部门没有积极参与预算, 没能做到全体成员参与其中。再是,部门和员工缺乏学校发展的核心价值观点,没能意识到学校的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同时,学校的工作人员对业务活动有限的理解,不能提出实用和可靠的学校预算,导致资金供给和需求的发展受到阻碍。学校预算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学校向财政部门征求资金的工具,而并没有发挥其真正的重要作用。高校预算的编制、执行以及绩效评价关系不紧密,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严重阻碍高校的预算绩效管理。
(二)预算项目缺乏细致性
一些学院和大学的预算缺乏定量分析和科学依据, 没能真正做到以收定支。除了特殊的支付,高校的编制预算很粗略,没有细致化,只是大框架方法估算,缺乏完整性与广泛的比较,财政支出不够谨慎,不是按照学校科学发展规划路线,致使财务收入和支出管理是盲目的。这样编制预算只能起到总额控制作用,而缺乏详细的支出项目,不能在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预算执行缺乏监督机制
许多学院和大学的财务预算,缺乏科学的分析、预算执行经常偏离预算的情况,随意变更预算计划,有的还随意增减项目,缺乏专项资金的统一管理。尤其是在预算下达后,未能实现实时监控、跟踪管理,从而出现随意扩大支出标准的现象。还有一些单位和部门的法律概念薄弱或受利润诱惑,不积极支持财务会计人员履行预算执行和监督职能,甚至故意制造障碍,致使出现会计监督无效,覆盖支出、债权等现象。一些高校的基本建设缺乏科学规划、建设资金严重不到位或者盲目建设,扩大建设项目,预算执行偏离轨道,最终导致预算失败,造成资金浪费等严重问题。
(四)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缺乏考核机制
我们高校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建设和改革,尽管他们取得了一些进展,但预算绩效评估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的、规范和合理的评价体系。相当一部分资金只是投入,但并没有得到良好的资金管理。加上当前绩效评估制度并非完美无缺,没有有效的管理、监督和评估制度,给高校预算绩效带来了不便。一个完整的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系统,不仅需要内部的协调,还需要和谐的环境和更多的外部系统的保证。
三、高校预算开展绩效管理的实施路径
自身规模和管理相关要求,设立相应的绩效管理与评价机构或部门,从而实现“权威、精简、高效”的原则。高校领导可以在自己学校设立专设的机构,并给与一定的财经管理特权,便于日后进行财务管理。每个高校应该都设有预算委员会,通常预算绩效考核机构对各个高校的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比如会负责起草学校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或者起草学校的激励机制和各项绩效考核政策等,还会根据已制定的绩效考核规章制度与激励政策对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设立资金结算中心是一个很好的财务管理方法。因为学校虽为高校财务管理的中心,但很大部分教育经费被分配到二级学院自主管理,不利于资金的统一安排和调度,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如果资金结算中心的设立,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四、加强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财务预算绩效反馈,实现学校资源的合理有效使用
为了有效利用学校资源,加强财务预算绩效反馈,绩效管理是一个有效而实用的管理方法。它提供了不仅奖励措施,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提供一个促进财务预算和提高高校性能的信息。性能结果没有反馈,绩效考核就相当于没有,但是于此同时却花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将基金绩效评估的绩效评估结果与总体发展规划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而实现预算资金的跟踪,以达到合理和有效地利用学校的资源和找准学校的投资方向。
(二)建立和完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预算绩效考核评估其实就是对支出所产生的效果和影响进行评价行为。预算支出管理方式是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的一种手段。绩效评估必须实现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方法来对高校的财务与绩效进行预算管理。高校应该确立领导组织进行绩效评估,并建立预算规划、决策、管理监督和制约机制,实现系统性能评估的标准化和法制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项目评估这三个方面是在进行预算绩效评价的时候,必须考虑的因素。绩效指标体系、绩效目标和绩效目标分解是组成预算绩效评估系统的核心内容,而综合实力,经营业绩,发展潜力这三个方面却是建立良好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
(三)科学、合理编制财务预算,增强预算编制的绩效性
由于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在实践中,我们要根据高校的总体发展规划及年度目标任务,建立统一的财务管理系统,从而完善财务体系的管理。预算准备应充分考虑各种经济因素,现有的资源,找出反应业务的真正需求,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确保预算科学、前瞻性和性能。
平衡计分卡的评估维度主要包括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层面。四个维度中,财务维度是中心,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三个维度是影响绩效的动因。财务维度评估的是企业一定期间内的财务成果和短期指标,内容包括企业的盈利收入、投资回报等。顾客维度是从顾客的角度对一个企业的生产产品和服务质量进行评估,通过关注如何提高顾客满意度的问题来达到增加企业的盈利,提升企业绩效的目的。顾客维度的评估内容主要包括顾客满意度、老顾客保持率等。平衡计分卡是在传统绩效考核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而内部流程维度就是平衡计分卡与传统绩效考核方法的最大区别所在。内部流程维度是从企业运行的角度对企业产品的研发、营销、售后服务流程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产品生产能力、产品生产周期、产品研发时间等。学习与成长是针对企业的发展战略和长期目标进行评估的一个维度。科学合理的战略和目标有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加快企业的发展步伐。学习与成长维度的评估内容包括员工培训、员工满意度等。高校财务绩效管理是指在长期发展战略的指引下,高校管理层通过对绩效进行考核、分析和实施,根据绩效分析结果制定绩效改良战略,使得高校内的所有工作都可以系统有序地开展,达到完成战略目标的最终目的。高校属于非营利性组织,其财务绩效考核与企业财务绩效考核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与企业相比,高校的战略目标主要是培养高素质人才,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不断提高高校的教育管理水平。因此,在制定高校财务绩效管理战略时要注意与企业的区别。目前,平衡计分卡在国外高校财务绩效管理中的应用已日趋广泛,并且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确定高校的长期发展战略的前提下,应用平衡计分卡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对于提高高校的绩效管理水平、实现长期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平衡计分卡在高校财务绩效管理中的应用意义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都没有重视高校财务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导致财务管理长期存在资金统筹不到位,管理混乱、预算不合理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高校财务管理高校财务资金的利用率低下,资金浪费严重的局面。将平衡计分卡应用于高校财务绩效管理中,有利于规范高校的资金管理制度,提高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最终实现提高资金利用率,加快高校发展战略步伐的目标。首先,将平衡计分卡应用于高校财务绩效管理中有利于提高高校的绩效考核水平。平衡计分卡是从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对绩效进行考核,考核视角涵盖高校的财务和非财务情况、内部和外部情况、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完成情况,评估角度全面均衡。其次,将平衡计分卡应用于高校财务绩效管理中有利于加强高校内部各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是平衡计分卡评估的两个重要维度。选择平衡计分卡作为财务绩效管理工具的高校必须重视高校内部的运行情况,加强各部门的协调与合作。最后,选择平衡计分卡作为高校财务绩效管理工具可以及时反馈高校的发展情况,高校管理层可以根据反馈情况及时对高校发展战略作出调整。同时,平衡计分卡不仅会对高校的短期目标进行评估,也会对高校的长期目标作出衡量。因此,将平衡计分卡应用于高校财务管理中,对于实现高校的长远发展目标,保证高校的长期战略发展计划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平衡计分卡在高校财务绩效管理中的应用障碍
虽然与传统的绩效考核方式相比,平衡计分卡更具有先进性和长远性,但是在将其应用于高校财务绩效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第一,从外部阻力来说,财务人员对平衡计分卡的认识不足,财务绩效考核的执行力度不足、高校不重视都是造成平衡计分卡推广阻力的重要因素。首先,财务人员对平衡计分卡的作用认识不充分是造成平衡计分卡无法发挥作用的一个主要原因。财务人员作为平衡计分卡的使用人员,如果对平衡计分卡的原理和作用不了解,利用平衡计分卡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财务绩效管理制度就无从说起。其次,教职工和财务人员对平衡计分卡的设计不认可、不执行也会造成平衡计分卡的推广障碍。最后,高校的不重视导致平衡计分卡无法真正发挥它的作用。目前许多高校仍然适用传统的财务绩效管理方法。由于高校对于平衡计分卡的不重视,导致许多高校的财务部门和管理部门不愿意涉及这个领域并作出相应的投资。第二,从内部原因来说,平衡计分卡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首先,平衡计分卡的考核指标数量非常多,却缺乏定性指标的量化标准,也没有针对考核信息如何改良战略实施目标的指导。因此,平衡计分卡可以向高校管理层提供非常多的指标信息,却对高校管理层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其次,平衡计分卡评估的是高校本身的绩效情况,没有将对手的绩效情况列入考核范围内,也就是说平衡计分卡没有将所处环境的竞争情况以及风险威胁考虑在内,忽视了部分变动因素的影响。最后,尽管平衡计分卡极大地改善了传统绩效管理方法的滞后性,但是对于预测高校的未来发展情况仍然有些力不从心。
4平衡计分卡在高校财务绩效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2011102
平衡计分卡,简称BSC,是哈佛大学教授卡普兰和复兴方案国际咨询公司创始人兼总裁诺顿出于研究一种新的可以满足企业绩效管理需要的绩效评价办法的目的,在总结12家大型公司的业绩评价体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于1992年首次提出的一种全面、有效的战略绩效管理工具。平衡计分卡的研究初衷是为了解决传统绩效考核方法存在的弊端,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随着平衡计分卡的理论逐渐成熟,平衡计分卡在企业的财务绩效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逐渐延伸到其他领域。
1 平衡计分卡在高校财务绩效管理中的应用原理
平衡计分卡的评估维度主要包括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层面。四个维度中,财务维度是中心,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三个维度是影响绩效的动因。财务维度评估的是企业一定期间内的财务成果和短期指标,内容包括企业的盈利收入、投资回报等。顾客维度是从顾客的角度对一个企业的生产产品和服务质量进行评估,通过关注如何提高顾客满意度的问题来达到增加企业的盈利,提升企业绩效的目的。顾客维度的评估内容主要包括顾客满意度、老顾客保持率等。平衡计分卡是在传统绩效考核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而内部流程维度就是平衡计分卡与传统绩效考核方法的最大区别所在。内部流程维度是从企业运行的角度对企业产品的研发、营销、售后服务流程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产品生产能力、产品生产周期、产品研发时间等。学习与成长是针对企业的发展战略和长期目标进行评估的一个维度。科学合理的战略和目标有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加快企业的发展步伐。学习与成长维度的评估内容包括员工培训、员工满意度等。
高校财务绩效管理是指在长期发展战略的指引下,高校管理层通过对绩效进行考核、分析和实施,根据绩效分析结果制定绩效改良战略,使得高校内的所有工作都可以系统有序地开展,达到完成战略目标的最终目的。高校属于非营利性组织,其财务绩效考核与企业财务绩效考核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与企业相比,高校的战略目标主要是培养高素质人才,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不断提高高校的教育管理水平。因此,在制定高校财务绩效管理战略时要注意与企业的区别。
目前,平衡计分卡在国外高校财务绩效管理中的应用已日趋广泛,并且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确定高校的长期发展战略的前提下,应用平衡计分卡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对于提高高校的绩效管理水平、实现长期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平衡计分卡在高校财务绩效管理中的应用意义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都没有重视高校财务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导致财务管理长期存在资金统筹不到位,管理混乱、预算不合理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高校财务管理高校财务资金的利用率低下,资金浪费严重的局面。将平衡计分卡应用于高校财务绩效管理中,有利于规范高校的资金管理制度,提高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最终实现提高资金利用率,加快高校发展战略步伐的目标。
首先,将平衡计分卡应用于高校财务绩效管理中有利于提高高校的绩效考核水平。平衡计分卡是从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对绩效进行考核,考核视角涵盖高校的财务和非财务情况、内部和外部情况、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完成情况,评估角度全面均衡。其次,将平衡计分卡应用于高校财务绩效管理中有利于加强高校内部各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是平衡计分卡评估的两个重要维度。选择平衡计分卡作为财务绩效管理工具的高校必须重视高校内部的运行情况,加强各部门的协调与合作。最后,选择平衡计分卡作为高校财务绩效管理工具可以及时反馈高校的发展情况,高校管理层可以根据反馈情况及时对高校发展战略作出调整。同时,平衡计分卡不仅会对高校的短期目标进行评估,也会对高校的长期目标作出衡量。因此,将平衡计分卡应用于高校财务管理中,对于实现高校的长远发展目标,保证高校的长期战略发展计划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平衡计分卡在高校财务绩效管理中的应用障碍
虽然与传统的绩效考核方式相比,平衡计分卡更具有先进性和长远性,但是在将其应用于高校财务绩效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
第一,从外部阻力来说,财务人员对平衡计分卡的认识不足,财务绩效考核的执行力度不足、高校不重视都是造成平衡计分卡推广阻力的重要因素。首先,财务人员对平衡计分卡的作用认识不充分是造成平衡计分卡无法发挥作用的一个主要原因。财务人员作为平衡计分卡的使用人员,如果对平衡计分卡的原理和作用不了解,利用平衡计分卡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财务绩效管理制度就无从说起。其次,教职工和财务人员对平衡计分卡的设计不认可、不执行也会造成平衡计分卡的推广障碍。最后,高校的不重视导致平衡计分卡无法真正发挥它的作用。目前许多高校仍然适用传统的财务绩效管理方法。由于高校对于平衡计分卡的不重视,导致许多高校的财务部门和管理部门不愿意涉及这个领域并作出相应的投资。
第二,从内部原因来说,平衡计分卡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首先,平衡计分卡的考核指标数量非常多,却缺乏定性指标的量化标准,也没有针对考核信息如何改良战略实施目标的指导。因此,平衡计分卡可以向高校管理层提供非常多的指标信息,却对高校管理层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其次,平衡计分卡评估的是高校本身的绩效情况,没有将对手的绩效情况列入考核范围内,也就是说平衡计分卡没有将所处环境的竞争情况以及风险威胁考虑在内,忽视了部分变动因素的影响。最后,尽管平衡计分卡极大地改善了传统绩效管理方法的滞后性,但是对于预测高校的未来发展情况仍然有些力不从心。
4 平衡计分卡在高校财务绩效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尽管平衡计分卡在高校财务绩效管理中存在一定的应用阻力,但是我们仍然要看到平衡计分卡应用于高校财务绩效管理中的优势,通过制定相应的应用措施,充分发挥平衡计分卡的作用。
第一,高校要重视平衡计分卡的作用,做好平衡计分卡的应用准备。首先,高校要根据高校的所处环境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目标。高校管理层在获得反馈信息后,要认真分析高校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基于反馈信息对高校的优劣势进行全面分析,准确把握高校的发展目标。其次,高校要争取教职工和财务管理人员对平衡计分卡的认可,通过深化教职工和财务管理人员对平衡计分卡的了解程度,获得他们的配合和支持。最后,还要加大财务管理培训力度,培养出专业的平衡计分卡使用人才。
第二,高校要加大执行力度,严格控制平衡计分卡的使用过程。高校领导者要以身作则,带领全校教职工共同支持配合平衡计分卡的执行。在平衡计分卡的执行中,要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严格控制指标数量,提高绩效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另外,要完善绩效管理执行制度,做到权责分明、分工明确,避免出现执行力度不足的情况。
关键词:组织战略;财务管理;功能性;绩效管理
在当代的企业管理过程中,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绩效管理是两个核心部门。从系统论的相关方面来看,企业内部的不同管理职能及要素都具备了相关的联系。可是,就目前我国企业来讲,由于财务管理和绩效管理是两个平行的存在,所以对于财务管理功能的强化方面比较不利,对于提高绩效管理效率也比较不利。文章针对这一现状进行研究。
一、财务管理与绩效管理的关联
财务管理属于组织企业财务活动、解决财务关系的一种经济管理方式,是企业为达成优秀经济效益所采取的科学预测、决定、规划、掌控、协调、核算、研究及考核的一系列内容的统称,部门工作的重心是组织财务。绩效管理是针对组织财务及员工的行为和结果采取管理的一种方式,可以将每个员工的潜力完全发挥出来,并且将其绩效加以提升,通过员工个人目标与企业战略相结合的方式来提升组织绩效。可是,不论是组织财务还是组织绩效,都是围绕组织战略及组织目标的实现进行展开的。从宏观来讲,二者的统一在于组织的战略目标;从微观来讲,二者在各自具体的职能活动中具有各自的分工,但由于共同的组织目标,二者在相应的活动中具有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需求。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财务管理与绩效管理的关联从本质上来讲,绩效管理属于一种具有战略性的管理工具,它的所有活动都以组织战略目标为中心进行展开;财务管理则通过组织战略目标得以实现,从战略目标的制订到战略的进行都需要财务管理融入其中。
二、财务管理在绩效管理中的功能性
企业的绩效管理是由绩效规划、管理、审核及绩效反馈等工作内容组成的。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绩效管理注重以企业的组织目标为主,以员工目标为辅,以二者相互统一的方式进行管理,不管哪个环节出现差错,都需要企业的管理人员及所有员工共同努力改进。但是,企业的财务管理由于在有些情况下可以直接表现出企业部门和员工的工作能力,企业财务管理必须在企业绩效管理的同时,加强功能性的提升,这样才可以将企业的管理提升上去,将企业的工作效率提升上去。
1.在绩效规划阶段的功能
在进行企业绩效管理规划时,体现出了绩效目标的认定和绩效标准的制定。在进行目标认定时,一切部门和员工的目标都要以企业的组织目标为主线,而企业的目标核心点应当放在财务目标方面。在进行企业绩效标准和管理目标的设定时,管理人员要针对企业所有人员的具体需求进行目标分析,分析出部门目标及个人目标。企业进行绩效管理时应通过相应的绩效给予评判,对于是否达成了企业的绩效目标采取相应的奖惩,针对没有达到企业组织目标的,必须进行适当的惩罚。只有通过这样赏罚分明的做法,才能真正将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出来,才会让员工的工作效率有所提升,才可以让员工和企业获得真正的进步。
2.在绩效进行阶段的功能
绩效进行阶段恰恰体现出绩效管理的成功,重点应根据管理人员及员工的绩效进展状况,给予适当的指引和辅导,使绩效的成效通过企业财务的资料及支出情况展现出相关人员的工作情况,这样才可以真正将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提升上去。企业在进行绩效审核过程中,要以财务管理部门作为审核的核心,相关的财务管理人员的审核可以通过量化的标准体现出部门员工的财务工作状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以员工实际的绩效作为审核的成绩并给予奖励或处罚。
3.在绩效改进中的功能
当前的企业绩效管理以绩效改进作为最终环节。所有部门和员工的绩效改进通常是通过绩效来完成的,这使得改进具有可靠的可操作性。企业绩效在审核过程中体现了绩效在管理方面的改进,对于难执行、模糊不清、同企业经济效益的规章制度不相符的均需要改进,这样才可以让企业在绩效管理方面获得更好的成效,也可以将企业的经济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企业的财务管理在进行绩效审核改进时,不但要运用成本收益进行分析,还要通过财务管理促进企业绩效管理的执行,针对完成企业规定目标的企业员工给予适当的鼓励。在绩效管理体系当中,一切功能性活动都要将财务管理活动融入其中,要将企业的目标及战略作为中心,将企业的绩效管理举措提升到更高的阶段,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及管理效益。
三、绩效管理中财务管理程序设计的研究
怎样以更好的状态在企业组织战略中的绩效管理上使用财务管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设计。
要明确企业组织及部门的绩效目标,通过组织会议等方式对目标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财务部门要积极参与到企业绩效的目标中。通过合理的方式运用财务预算的作用来实现绩效目标认定的科学化。进入绩效的监控阶段以后,就要通过成本支出将财务部门在控制和监督上的作用发挥出来。当绩效管理进入第三个阶段时,即绩效审核阶段,财务部门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数据进行审核并对质量提供证明。通过分析考察,需要针对考核结果的准确性进行分析和检验,而且要为下一步的绩效反馈准备需要的材料。在最终阶段,即绩效改进阶段,财务部门要对改进计划在财务科学性和可行性的检验方面起到监督作用。
企业绩效管理是许多企业都会运用的管理形式,为了以更加合理的方式进行资源分配,可以通过合理的规划资源进行绩效管理,以此来提升企业经济的效益。可是,由于财务管理是一个企业管理的根本,是企业与资源连接的纽带,所以怎样将财务管理当中的绩效管理功能发挥出来显得尤为重要。并且,由于绩效管理以及企业的组织战略管理都具备了非常密切的联系,所以在企业的战略目标基础上应当以更加积极的状态将财务管理与绩效管理进行结合。
参考文献:
[1]贺萍.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管理的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1(06).
[2]文京艳.浅析财务管理的几个问题[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二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第三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论文集(2002)[C].2002.
[3]高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问题及其对策[A].河南省金属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
[4]朱永玲.战略绩效管理工具的比较与整合[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5]常慧芬.绩效管理发展及制度设计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
关键词:平衡计分卡;高校;财务管理;绩效;改进措施
这些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家越来越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外进步。在教育方面烦人资金投入力度逐渐加大。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呈现出良好的势头。但是与此同时,高校对投入资金的利用以及管理方面却出现了预算不准确、执行力度不够、资金利用缺乏大局观,整个财务的管理缺乏有效的控制与监督,使得资金的有效利用率偏低。鉴于现状,高等院校的财务方面必须要采取措施,改进财务管理方法,将资金的利用真正高效化,才能够保证教育的发展。同时高校的财务方面又与企业不尽相同,就需要一种不同于企业单纯地考核财务的方式的新的衡量体系。
一、什么是平衡记分卡
平衡计分卡( BSC) 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哈佛大学商学院的罗伯特・卡普兰和诺朗诺顿研究所所长戴维・诺顿在《 未来组织绩效衡量方法》 研究中形成的一种绩效评价体系。不同于传统的着眼于财务指标的业绩管理方法,它还将非财务指标纳入了衡量体系,更加注重长期的发展规划,不只着眼过去。 从财务、 顾客、 内部流程、 学习和成长四个层面将组织的战略转化为可以进行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的一种新型管理体系。可以这么说,打个比方就是,平衡记分卡的建立,就相当于国家发展从只注重经济目标进步到了注重人文环境,更加注重绿色发展,人与自然相和谐。而高校的管理系统与企业本来就有所不同。高校的注重点在于收支平衡,学生的进步以及教育的管理,而并非仅仅是盈利,这一套体系相比于传统的计算方法,更加适应高校的管理环境。
二、 在高校运用平衡计分卡财务绩效的意义
(一) 提供战略服务
随着现在国家对教育的重视,高校的发展也是越来越快。但是与此同时,高校之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竞争,同时各个高校之间为了进步,又会寻求合作。如何在这种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的氛围中脱颖而出,高校的管理可谓是重中之重。而这,就需要一种全局观的战略指导。平衡记分卡恰恰就满足了这一需求。平衡积分卡把财务因素与非财务因素都纳入了衡量体系,把组织的任务跟战略目标都转化成了有形的可衡量的指标。既满足了高校的发展,又兼顾了高校战略目标的制定实施,统筹兼顾。
(二) 评估更加全面
平衡计分卡在高校中投入使用时,将从财务还有顾客以及内部流程和学习、成长几个层次来进行高校的绩效评估。将财务与非财务方面、长期与短期的绩效评估都可以兼顾。可以这么说,平衡积分卡的评估内容更加人性化,而不是死板的数据,在平衡记分卡的衡量体系中,要求的发展是可持续的且平衡的,不会出现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三) 促进高校各个部门进行合作
由于平衡计分卡的衡量包括四个方面,而每一个方面指标的完成都需要不同的部门进行合作,这就需要不同的部门进行合作,既促进了战略目标的完成,又加强了部门之间的联系。
三、平衡记分卡在高校财务绩效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一)平衡积分卡可以满足高校财务评价的多样性
高校财务的绩效管理并不同于企业,它的目的并不是盈利,而是实现最终的收支平衡,其衡量的种类也会相对较多。高校财务绩效管理中,顾客是其中的关键。并且学校需要规范化的办事流程,还需要不断的学习与进步。而这些,在平衡记分卡中都可以找到,可以说平衡积分卡与高校的财务绩效管理相当契合。
(二) 平衡计分卡中的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
与传统的绩效考核相比,平衡积分卡在整体考核中更加适应高校的要求,能够将高校的财务管理与教务目标想结合,通过注重非财务性的方向,可以促进高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 平衡记分卡的衡量体系更加科学有效
高校的财务管理,一般情况下并不会产生增值,因此进行量化也是一个很难的任务。但是平衡计分卡以定量为主、 定性为 辅, 衡量方法更加有效科学。
四、 平衡积分卡在高校中应用现状
(一)平衡计分卡在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中的困难
1.对平衡积分卡的认识并不到位。现在,某些高校的直接领导者依然拘泥 于以往的财务绩效考核方法,对于平衡积分卡的应用依然不够了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过于强调对财务指标的追去,而忽略了对非财务指标的认知,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全局观、战略观。
2.平衡积分卡中的考核指标设计不合理,对于高校来说,平衡记分卡在整个的实施过程中,如何确立并且细化指标的考核是一个问题。很多数据并没有办法进行系统客观的评价。 在应用平衡计分卡的过程中, 如何细化四个层面的指标是一大难点, 并且平衡记分卡在提出的时候,便是立足于企业的考核优化的。其考核的指标是为企业服务的,有一些并不适应高校的财务考核,若是生搬硬套,就有可能东施效颦。所以对于平衡记分卡的一些衡量指标,还需要进行优化。
3.重视程度不够。平衡记分卡在实施过程中,不但缺乏专业的财务人员,而且部分学校的领导也不受重视,导致教师对于平衡记分卡的考核也并不信服。
4.传统的财务考核方法,其涉及领域更加宽泛,也就导致了平衡记分卡的实施起来更加困难,也就导致部分学校高山仰止,不远涉足进行创新性的研究。
(二)对策
1.在学校各个部门之间达成共识。在高校的财务绩效管理中实施平衡记分卡,看似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实际上涉及到了学校整个的在高校财务管理中应用平衡计分卡, 看似只涉及财务部门, 但实际上涉及到高校的各个部门和环节, 对于每一个教师职工的影响都很巨大。在真正实行时,每一个属于衡量体系中的人都应该认识到其重要性。所谓上行下效,高校的领导首先就应该大开方便之门,为平衡记分卡的实施提供便利。另外,各个部门之间还要进行充分的交流,另外还要加强在教师职工中的宣传,让他们对于平衡记分卡的衡量铲车、生认可心理。
2.改进平衡记分卡的绩效衡量方法。高校与企业之间始终存在区别,在高校中实施平衡记分卡的时候,要始终立足于高校的长远发展,注重衡量的具体可操作性。将一些不适用与高校的衡量方法去掉,重新添加一些使用高校的总体与局部的指标。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的条件,确定后具体的实施方法。
3.加强平衡记分卡的重视程度。学校的领导,还有学校的教学职工以及平衡记分卡的实施人员等,都要加强对新型衡量体系的重视,只有加以重视,平衡记分卡才有成长的可能。
结语:虽然目前平衡记分卡在高校财务绩效管理中的实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其本身的优越性依旧不可抹杀,只有加以重视并予以改进,平衡记分卡才能够真正发挥其优势。
参考文献
[1]单正丰,王翌秋.平衡计分卡在高校财务绩效管理中的应用[J].江苏高教,2014,06:74-76.
[2]王晓君.平衡计分卡在高校财务绩效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5,12: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