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春雨的作文400字范文

春雨的作文400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春雨的作文400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春雨的作文400字

第1篇:春雨的作文400字范文

十堰市郧县青曲中心小学 蒙彦杰

指导:蒙兴伟 时间:09、3、7

农民喜欢下春雨,我也喜欢下春雨。春雨有三个特点:细、密、柔。

春雨是很细的,细得像人的头发,细得像羊毛,细得像细线。每当下春雨的时候,我都要到阳台上去观看。春雨有时细得让人感觉不到,我经常和小朋友们冒着细雨在场子里玩耍,等玩好了回家时,看见小朋友的头发上有很多小水珠,它们像小珍珠似的,晶莹透亮,看上去很美丽。

春雨也是很密的.每当下春雨时,人们是分不清雨丝的,密得像雨雾,密得像雨布。

春雨还是很温柔的。每当春雨之时,我和小朋友在雨中玩耍,我们的脸和手都感觉不到在下雨。但是,我们能从地面、头发、衣服可以看出天空是在下雨。

第2篇:春雨的作文400字范文

但是,我却很欣赏现在的小雨天气。这是春天的小雨----“沙、沙、沙”地下,伴着轻柔的微风,像牛毛一样密密麻麻地下个不停。

小雨下在地里,泥土湿漉漉的,那些得到滋润的小草冒出了青青的小芽,山上的桃花、梨花带着一个个晶莹洁白的雨珠,开得更加鲜艳。

小雨下在路上,溅起了点点的雨花,虽然行起来有点不方便,但是却洗去了路上的泥尘,让我们闻到了一股清新、舒服的空气。

第3篇:春雨的作文400字范文

农夫有一片池塘,他在河里喂了好多鱼,他盘算着等到这些鱼长大了,他就可以卖好多钱,但这天,他发现池塘里飘着一只死鱼,他没有在意,但是,连续好几天池塘里都会出现死鱼,他很好奇,决定藏在池塘边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原来是一只水老鸦,趁着没人,从池塘里用嘴叼小鱼吃,农夫终于知道了为什么池塘里会有死鱼了,他生气的站了起来,向水老鸦大声的喊着,水老鸦一看是农夫,吓得赶快飞走了,农夫这才回家。

一连好几天,农夫都在池塘边看着鱼,防止被水老鸦叼走,而水老鸦看农夫在,也不敢来了,但是农夫有好多事要做,不能天天守在这里呀,于是农夫灵机一动,做了一个稻草人,把自己的衣服穿在它的身上,放在了池塘边。

水老鸦连续几天都没有吃到鱼,这天,它鼓起胆子来到了池塘边,这时它发现农夫还在,但它还是去池塘里叼鱼,同时它发现农夫并没有动,它才发现原来是一个稻草人。

慢慢的它的胆子也越来越大,有时飞到稻草人的头上,这天农夫来到池塘边,看到水老鸦的动作,他有了一计,第二天,农夫早早的来到池塘边,用自己代替了稻草人,水老鸦来到后,站到农夫的头上,农夫一下子把它给捉住了。

第4篇:春雨的作文400字范文

第一题,滋润新生命。

我们来到一块被污染的土地,那原来花红柳绿,鸟语花香。自从被污染后,就变成了一块乌烟瘴气的土地。我和伙伴们一块玩一玩“滑滑梯”(下雨),这里又变成花红柳绿的土地了。

第二题,让秧苗起床。

农民伯伯带我们来到了它的栖息之地。我们给每一株小秧苗“按摩”了一会儿,秧苗一会儿就醒来了,农民伯伯高兴极了,直夸我们能干!

第三题,给没有水喝的人们送去“救命灵丹”。

第5篇:春雨的作文400字范文

我是春天的小雨点,我要滋润万物,让一切变得生机勃勃。泥土在期待着我,麦苗在等待着我,百草千花在盼望着我……天地万物全都守候着我的到来。

飘啊,飘啊,我看到了一片泥土,怎么没有小嫩芽的踪影呢?于是我对伙伴们说:“咱们去滋润那片土地吧,让泥土里的种子发芽。”说着我和伙伴一起落进了泥土,泥土里的种子发芽了。

飘啊,飘啊,不论我和伙伴们走到哪里,哪里飞舞着的尘埃和灰土就会被我们荡涤,哪里的空气就会让人感到清新和湿润。我落在人们手上、头发上、脸上,人们就会由衷地感叹:春雨真好啊!

飘啊,飘啊,我飘到农民伯伯的田地里,俗话说得好:“春雨贵如油。”是啊!我看到农民伯伯正焦急地等待着这场春雨呢!我汇集了所有的小雨点,对他们说:“好好工作吧,下一天大雨!”我们向大地洒落下去,农民伯伯笑了,欣慰地说:“下吧,下吧,多好的春雨!畅快地下一场吧!”我落到了种子身旁,我对他说:“快点长大,到收获的季节给农民伯伯一个惊喜。”我看到农民伯伯幸福的笑脸,仿佛也看见了收获的季节。

我愿是春天的小雨点,让我用娇小的身躯为人类做出贡献吧!

第6篇:春雨的作文400字范文

关键词:经典诗文;诵读;语文素养;中华文化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5-026-2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更是灿若星河,这些优秀的文化经典,凝聚了前贤的大智大慧,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它是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的文化所无法比拟的,它所具有的文学价值以及它所包蕴的人文精神更是毋庸置疑。诵读它,可以增加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诵读它,可以修养身心,启迪智慧,开启成功之门;诵读它,可以让人认识美、领略美、欣赏美,享受快乐人生。

说起经典诗文的诵读,其实还有个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完整过程呢!

一、生根——蓦然醒悟,传承华夏文化

2006年9月13日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社会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学校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义务教育阶段孩子应该完成400万字的阅读任务,其中小学阶段应该完成145万字,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并在附录中列出了《优秀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由此可见,让孩子从小诵读经典诗文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理应承担起引导学生诵读经典诗文,传播中华文明的重大责任。这是教师的神圣使命。为此,静心思考,在学生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已迫在眉睫。然而学生手中的读物比较多,但是很多都不统一,而且年段不同,学生诵读的内容也各有侧重。鉴于此,我决定从学生人手一份的《小学生必背古诗七十首》入手,因为这上面收集的大部分是唐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春夜喜雨》、《宿建德江》、《登乐游原》、《登鹳雀楼》、《鹿柴》……经典古诗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除此之外,利用每个假期让学生诵读适量的名著,如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还有小说《聊斋志异》《儒林外传》等等。在这种经典诵读中,可以让我们的孩子像我们的古人一样接受语言文字的滋养,奠定雄厚的语文基础。

二、发芽——认准目标,引导激发兴趣

1.激发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所以,要让学生喜欢诵读经典,必须先培养他们的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读文最基础的要求是自读时能读得通顺,做到如朱熹先生说的:“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其熟读的目的就是“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为此,在一开始的实践过程中,我便让学生自己诵读,能读准字音,古诗中多有生僻字、多音多义字、又间有通假字。诵读时学生通过查字典等方式对文章中字词的含义也能有所掌握。但是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是不会甘于这样枯燥的学习方式的,于是我就在班中开展诵读竞赛,谁读得好,读得棒,老师就给谁将有关诗词的故事。可以听故事,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兴奋的。于是孩子们的诵读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后来事实也证明,学生听了故事后也更容易理解诗意。

2.指导方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的诵读的确是古诗教学的很好的方法,但是当诵读的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这种方法就显得有点不够聪明了,为此掌握一定的方法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方法得当,事半功倍。于是在孩子们诵读的过程中我还采取了这样的措施:

第一层次:学诗授法,理解内涵。就是以教材为范例,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逐渐摸索出了古诗教学的一般方法:①知诗人,解诗题;②抓字眼,明诗意;③入诗境,悟诗情。如教学本册古诗《江雪》时,教师就可以遵循这样的方法,先让学生课前搜集资料,了解诗人柳宗元的历史背景以及创作这首诗时的背景,在教学古诗之前,可先请学生简单介绍诗人,教师也可作适当的补充,之后揭示诗题,了解题目的意思。而后进入古诗的教学,先理解诗句中难懂的字词,明白每一句诗句的大概意思。随后,通过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再结合课始介绍的诗人柳宗元的历史背景,领悟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古诗文内涵深刻,字字传情,句句达意,只有通过很好地诵读与理解,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奥秘。

第二层次:触类旁通,补充悟法。就是学完课本中的一首古诗后,适当补充一首或几首与之有关联的古诗。如学习了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我就让学生课后去搜集有关送别的古诗。孩子们一下子就找到了《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芙蓉楼送辛渐》等等,并在课后吟诵起来。每每听到孩子们在课后吟诵这样的诗句,总是觉得无比欣慰。

第三层次:展示诵读,赏析积累。充分利用好黑板的作用,指定一名学生,每周在黑板上刊出一首古诗。全班利用预备铃响后的两分钟进行诵读,教师只要对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稍作讲解。久而久之,学生积累的古诗文越来越多,信手拈来就是几首,语言文字在无声无息中得到积淀,语文素养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3.引导背诵。学生基本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后,我便注重引导学生背诵一定量的古诗。背诵古诗也需要掌握方法。有的可以记住每一句诗的头一个字,有的可以联系画面,还有的可以抓住整首诗的关键字词。掌握了方法,背诵起来当然要简单得多。与此同时,我还让学生背完诗后能够适当地联想拓展: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的诗,含有雪“字”的诗,表达思乡的诗……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丰富积累。

但是为了不增加学生的负担,这些工作我主要放在早读课和课前2分钟完成,早读课时间比较长,可以对学生作适当的点拨,以助于学生的理解。课前2分钟主要是学生背古诗、检查背诵情况。后来又尽量寓教于乐,让活动与学习有机结合起来。适当地利用班会课开展活动,如:“诗词大填空”,“古诗背诵竞赛”,“诗词记忆方法大PK”等,这既对前阶段的学习进行了巩固总结,又让学生参与了多彩的活动,真是一举多得,受益匪浅。

心理学研究表明,0-13岁是人的机械记忆能力最强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学东西,不光记得快,而且记得牢。阿拉伯谚语曰:“少小时学习如金子上的雕刻,志大时学习如沙土上的记录”。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孩子们的记忆力是相当惊人的,在理解的基础上,很多学生读两三遍就会背了,慢的同学也只需五六遍。再加上孩子们几年来的积累,最多的能背诵90首,最少的也能背30来首(思维有障碍的除外),各人根据自己的记忆特点自己探究最适合的方法,自得其乐乐无穷。因此,抓住孩子记忆的黄金时代,让他们诵读些经典的、高雅的、有深度的文字,既涵养身心,又开发智力,既提高素养,又增强能力,真会使他们牢记终生,也受益终生。

三、开花——兴趣盎然,诵读水到渠成

那天,和孩子们一起上体育课,看到孩子们正在跳绳,嘴巴里还不停地唱着什么。这个很偶然的机会使我看到了经典诗文诵读的新契机。我突发奇想,喜欢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把古诗文诵读有机地寓于游戏之中,就能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学生一边玩一边读,既能消除学习的疲劳,又能激发学生诵读诗文的兴趣,不是一举两得,寓教于乐了吗?

于是学生在玩拍手游戏时,“你拍一,我拍一”就变成了“人之初,性本善”;跳皮筋时原先的节拍也变成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八字跳大绳”时背经典,背一句诗过一个人,还出现了古诗接龙的热闹景象;“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背得气势非凡;“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也诵出了一份份沉甸甸的忧伤……总之,游戏与诵读相结合,提高了诵读经典的趣味性,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诵读经典的乐趣,在乐中学着,在学中乐着,更能坚持下去。

四、结果——运用自如,积淀语言文字

第7篇:春雨的作文400字范文

首先,说明语感的概念,就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是一种心理现象,属于直觉思维;然后,结合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阐述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意义;最后,具体论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语感的问题:(一)、积淀语文知识,提高字词感受力。(二)、强调诵读,增强整体感知力。(三)、理性分析,加强言语实践。

半个多世纪以前,夏丏尊和叶圣陶两位老先生就倡导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感训练。长期以来,一些学者专家和许多语文教师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语感”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致成了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热点。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感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什么是语感

语感问题,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叶圣陶老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对语感作了描述:“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这是我国关于语感的最早解释。夏丏尊先生较早提出“对于文字应有灵敏的感觉。姑且名这感觉为‘语感’”。当代一些研究者则认为,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是一种理性的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语感是“一个人在社会交际过程中对言语形象的理解、储存、模拟和创造的心智能力。”语感论者对语感这一概念从不同角度作了界定,从不同程度揭示了语感的内涵: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属直觉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

二、语感训练的意义

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同样提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1.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

2000年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中明确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2001年教育部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中也明确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些都将语感培养放在语文教学的空前的高度。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和突破口,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又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所在。所以要重视语感训练。

2.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使思考力得到充分发展。

语感强的人可以敏锐地对语言材料的要点、优劣、情味等做出准确判断、感知;可以让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可以不假思索地运用语言顺畅地表情达意;写作时意到笔随;乃至构建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及风格,拥有自身的言语世界---这其中,蕴积了强烈的创新潜能及无限的思维意识。而学生往往咬文嚼字,望文生义。如“田园”仅仅理解作种田的地方,而没能想象那一派和谐优美的农村自然风光;“春雨”仅仅理解为春天的雨,未能联想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很多学生在写写景抒情的文章时,往往只是简单地列举名称,而没有把自己看到的感觉到的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小草是“绿色的”、“青青的”,花是“红红的”“美得无法形容”,却不会说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青得逼你的眼”、“它展现了春的生机和希望”;各种花“花着甜味儿里带”(语出朱自清《春》)、“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语出宗璞《紫藤萝瀑布》)。可见,学生的字词句的积累太少,语言的感悟太薄弱。语文教材中大多是文质兼美、内容丰富的语言材料。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利用,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感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才会大大增强,思考力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学生通过语感的训练,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犹如年轻人谈恋爱所惯有的那种“感觉”,“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廖等等说不尽的意味。”

3.通过对语感的培养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

马克思说:“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语言当然也不例外。吴济南指出:“学生在语文课中感受直觉形象,诱发审美情趣,进行审美鉴赏都必须基于语感。从语感入手对学生进行语文美育,旨在健康的审美心理、高尚的审美观的形成和确立”。语感是一种心灵的感觉,和一个人的思想情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抽象概括的特征。它在长期的实践中潜移默化,从而积淀了社会生活和文化熏陶的内容和性质。如朱自清先生的《春》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再如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名句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也传达出作者被排挤出朝廷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学生通过阅读,与作者进行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获得审美体验。所以,通过语感的培养可以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这是语文教学进行思想情感教育的特征所在,也是优势所在。

语感的培养

基础教育不断地改革,教育观念不断地更新,新时代的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如此重要,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究竟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认为,应该主要进行下列三个方面的工作:

1.积淀语文知识,提高字词感受力。

语言是一种表情达意的符号体系,因此,阅读者需要具备系列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词,对文字的社会功能、汉字的字形、词汇的构成、短语的组合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还缺乏敏锐的语言感受力,所以培养语感首先要从字词积累着手。

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力,他们积累词语并不仅仅依靠字典、词典,而是在大量的阅读中得到的。但说话者、写作者却千方百计地挣脱语言系统的规则,以便把自己想要传达的内涵意义表达出来,而这往往是流动的、可变的,具有个人倾向。学生要真正体会其中韵味,就必须有相应的语文知识的积淀。如欣赏李清照的《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个“瘦”字,写出了深秋时节多愁善感、独守空闺的妇人怀念亲人、孤独寂寞的情思,这种意味哪是字典上能查到的?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出现的九个名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在词典上的解释能与词作者表现的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惆怅之情划上等号吗?主体性原先积累与储存的经验、知识跟当前所面临的问题相互撞击,才会迸发出耀眼的直觉思维的火花。西蒙说,直觉是“利用了已有的知识认识了当前的情景”。布洛赫也指出:“我认为直觉和经验二者是密切相关的,所谓直觉,是把那些你已经了解得很充分的事物的认识拼起来形成一个更完整的认识。”没有主体原有的经验、知识作前提,直觉思维只能是飘忽不定的镜花水月。一般说来,语文学习的经验越丰富,对语文知识理解得越透彻,就越容易对语文中的现象与问题产生直觉。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字词感受力,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

2.强调诵读,增强整体感知力。

对于学生来说,想要培养良好的语感素质,除了引导他们自觉感知客观社会言语对象,丰富语感素质的感性因素外,主要的和首要的途径是学校的语文课的教学。良好的语感素质必须以相应的教学形式加以保证,才能得以有效培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大量地阅读文章,当所汲取的言语作用达到某种程度,即言语本身的规则在言语主体身上积淀到相对完整和巩固的程度时,积淀在言语主体的言语规则自动进行组合、调整,最终形成一种语言直觉结构。要使学生形成语言直觉结构,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诵读。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对阅读内容和形式的感受性,启发、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言语,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言语转化为学生的语感素质。如朱自清的《背影》是篇叙事散文,描写了20年前的父亲在火车站送“我”的情景,从所记内容看,作者为什么不选用《回忆我的父亲》这个既通俗又朴实的题目?从所记情景看,作者为什么不用《送别》这个更见凄切的标题?这就得引导学生仔细揣摩文章的内容,通过比较方可明白原题的佳妙和不可更改的理由。写父亲过铁道为“我”买橘子的过程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教师利用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想象、揣摩,读读悟悟,教师点拨:“‘蹒跚’可见步履的不便,从月台下去所以用‘探’,‘攀’和‘缩’可以想象爬的困难。”通过抓重点词句的品味训练,让学生既明白语意,也悟到语言的情味,从而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感。再如曹操的《观沧海》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这种情感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的色彩,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正如朱熹所言,阅读要“涵咏”,要有强烈的作者、读者的角色意识,沉浸在生动具体的言语情景中。周振甫先生认为:“作者由气盛决定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读者则人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中求气,得到了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感情”(《文章例话·因声求气》)。所以古人要求“必讽诵之深且久,使我之心与古人沂合于无间,然后能得契自然之妙,而终极其能事。”(张裕钊《与吴函父书》)新编的《语文课程标准》在“附录”部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提到,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到400万字以上,可见阅读的重要。

总之,语感像一股流水,教师通过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增大它的流量;同时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使它流向既定目标。

3.理性分析,加强言语实践。

一个人的语感素质也得益于后天的理性成分。每一个正常的人都有一定的语感技能,否则人们便无法进行言语交际了。但是,后天接受语文教育的差异,会造成人们语感素质和技能的差异。具体到每一个人,语感的素质有高下之分,即其深度、广度、美度、敏度无不因人而异,其语感技能自然就有强、弱之别。一般地说,文化程度和语文素质越高,接受和发出言语符号的范围和深度就更为广阔和深入,精神、心理活动更易趋向细致和深刻,语感素质就更高,语感技能就更强。一个大学教授和一个文盲的语感水平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强调语感作用,决不意味着排斥或轻视语文知识的教学。语文知识可以提高语感的质量,因为“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语)。语感主体只有经常地、有目的地进行对言语对象的认知、感受和理解,才能提高语感素质的水平,使之由初级的、浅层次的语感水平向高级的、深层的语感水平推进。这也正是我们进行语文教育的教学目标。

言语实践亦即语感实践,让学生自己接触和使用语文材料。基础教育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习得语言的实际能力,或者说以感性为主,而感性又总是直接与实践联系着。“学生的语感由学生自己对言语对象的直接感受积淀而成,是学生‘感’的结晶,而非教师‘讲’的产品,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读、写、听、说实践”。所以,学生学习的能动参与积极性发挥得怎样,取决于学生的语言实践感受。因此,只有通过长期有效的训练,在学生的意识与行为之间建立起条件反射性的关系模式,才能将有意识的语言知识规则等变成无意识的感觉。近年来,语文教学界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更加重视语文实践活动,如朗诵、演讲、作文等,各种实践活动既有对内容的美的追求,又有对文学语言的美的追求,二者在美感修养上是息息相通的,都能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语感训练。

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21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更加发达、竞争更加激烈、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的世纪。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所以,新世纪的语文教学应强化语感训练,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使学生真正适应新时代的严峻挑战。

注释:

转摘自《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版上册,第267页)

转摘自周振甫《夏先生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1986年第6期)

杨炳辉《试谈语感教学的性质》(《中学语文教学》1991年第12期)

龚向明《参与和合作:走出语感教学误区》(〈〈语文学习教学争鸣录〉〉2000年10月)

《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版上册,第265页)

《语感与语文美育》(《中学语文教学》1992年第11期)

转摘自刘电芝《试论直觉思维的心理机制》(《教育研究》1988年第1期)

苗文杰(《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

参考书目:

1、《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版)

2、《中学语文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6期、1991年第12期、1992年第11期)

3、《教育研究》(教育研究杂志社主编:高宝立198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