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众审美文化论文范文

大众审美文化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众审美文化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众审美文化论文

第1篇:大众审美文化论文范文

Creative Achievement of Aesthetic Culture Study

―Introduction and Criticism to Aesthetic Existence

ZHONG Cheng-xiang

傅守祥博士的新著《审美化生存――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想象与哲学批判》(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出版了,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审美文化研究领域很有实力的一项创新性成果。

这部专著起始于他的博士论文《欢乐诗学》,是他师从浙江大学T岱先生攻读文艺美学博士学位,凝聚四年心血铸就的,论文在盲审以及答辩时颇受好评;之后,他又进入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把形而上的学理思辩与形而下的现实审美文化思潮的演进紧密结合,潜心深钻细研,再费两载功夫,于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进而完成了题为《审美文化与审美范式研究》的博士后工作报告。守祥博士也因这项连续性研究而获得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金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的立项资助,出版时定名为《审美化生存》。

我作为他的博士后合作导师,有幸先睹为快,不仅深受启发,而且感慨万端。在物欲横流、世风浮躁,学术规范也受到猛烈冲击的当下,能如守祥者一方面以学子之孜孜求学态度,排除干扰,甘于清贫,坐冷板凳,做真学问,另一方面又怀赤子之满腔热忱,忧患天下,关注人类圣洁的精神家园的坚守,真是难能可贵,令吾辈肃然起敬。我衷心地祝愿他终生坚守住党和人民培养的知识分子的这种神圣职责、人格良知和学术操守,再接再厉,奋进不止,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添砖加瓦、贡献微力。

守祥的这篇学理性、现实性极强的研究著作,我最称道的是有思想、有见解,其思维的锐敏和见地的独到,构成它基本的学术品格。面对世纪之交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强势,尤其是现代化电子技术普及引发的信息革命,人类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的同时,人文生态环境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多少专家学者和志士仁人都对此密切关注甚至忧虑重重。守祥作为知识分子的后起之秀,直面这种严峻现实,以深邃的理论眼光旗帜鲜明地指出这种受制于市场逻辑的大众审美文化“加剧了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延留了主客二分的精神困惑,消解了人文价值与审美意识的传统影响”。他主张进行一场“审美观念的探险”,目标是建设“新的美学范式与审美理念”――

研究资本与技术对大众文化发展的深层影响,透析“艺术终结”与“哲学终结”的内在背景,确认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转型意义与普遍价值尤其是对当代文化生态平衡的长远影响,调整视角从传统的形而上学范式转入新型的社会行为学范式、从哲学纵向超越的思维转入重视横向超越的想象、从封闭的本质论诗学走向开放的体验论诗学,剖析大众文化审美理念的文化美学、身体美学表现及其欢乐诗学构造,辨析审美泛化的形而下之轻与审美现代性的人性解放之重,以天人相通的感性想象和灌注价值理性的审美批判制衡技术理性与市场逻辑引导的轻薄与狂嚣。

这段话,概念叠加,内蕴厚重,可以看作是守祥从事“大众文化审美研究与哲学批判”的宗旨。其间的思想锋芒和学理色彩,令我想起了前辈著名学者张岱年先生生前与熊十力先生对话的一句名言,十力先生深沉叹曰:“我想今后人们都不会思想了。”此语力透万钧,启人深思,在某种程度上已为今之现实证实,不幸而言中。但,有守祥们在,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之思便能代代相传,足可告慰前辈哲人的在天之灵!

守祥之所以能在这部论著中出思想、出创见,在我看来,是以他的哲学修养和思维品格为坚实基础的。时下艺术学学界,空前活跃,成就斐然,问题也不少。而诸多问题,追本寻源,恐怕根子都出在艺术哲学层面的思维方式的片面性上。同志当年就曾精辟指出过我们民族存在的这种思维方式上的痼疾:“形而上学猖獗。”在对日趋多样化、世俗化的艺术创作实践和艺术现象的抽象概括、分析研究中,那种缺乏艺术哲学层面的宏观审美价值的准确判断的大智慧、却津津乐道于形式层面细枝末节的小聪明的论著,时有所见。理性思维的失之毫厘,往往导致艺术创作实践的谬以千里。此类教训,极为深刻。守祥在他的同辈青年学者中,颇具哲学思维优势。这当然与他先攻读哲学博士学位、后研究艺术学审美文化的特殊的学术经历有关,与他师从哲学家、美学家叶秀山、徐岱先生有关。他分析当代大众审美文化和审美范式,在思维方法上既注重一分为二,执其两端,又辨证权衡,分析利弊,取法乎中,最终做出入理入情的和谐判断。譬如,一方面,他大胆肯定了当代大众审美文化在“从传统的神性体悟到现代的世俗消费、从经典的艺术美到当下的体验的变迁过程中”具有的积极因素(一是“克服大众的认同焦虑、充实大众的文化生活、带来现代社会可能的审美解放尤其是感性的视觉革命”,二是“结束文化的长期禁锢及颠覆大一统的文化格局、实现政治祛魅、转向市场逻辑为核心理念的世俗化”,三是“为哲学的‘横向’转向――从重思维转向重想象、从纵向超越到横向超越――提供了新的文本佐证和文化实验场”);另一方面,他又尖锐批判了当代大众审美文化已经出现的低俗化倾向等消极因素,认为“成熟的大众文化文本应该是既注重日常生活的感情体验又不放弃价值理性纬度的意义追求,既渴望审美愉悦的欢乐解放又不舍弃神性纬度的精神提升”,“失却了审美精神与人文理想制衡的文化权利是可怕的,文化陷入经济单边主义和商业实用主义是危险的”,必须靠“在对当代人的生存活动的解读中强化美学介入现实的力量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来防止可能产生的“非人化与物化”倾向。这见地,即文化“化”人、艺术“养”心,靠文化把人的素质“化”高,靠艺术把人的境界“养”高。靠高素质、高境界的人去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此乃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也。

第2篇:大众审美文化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家居墙画目前从国内各主要城市流行开来,这种新的装饰形式既是对现代工业文明的一种反思,又是对个人亲近自然的主观情感的表达,无论是从历史渊源、思想来源,还是整体设计及时代意义来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普通的情感都与中国传统的居室文化思想相吻合。

家居墙面的装饰是现代室内设计重要的构成要素,其中,以自然景致为题材,以手绘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室内墙饰在如今的装修中出现并逐渐升温,这种体现浓郁的人文风格、充满个性、智慧和创意的彩绘墙面深受人们的青睐。这种新颖的形式不仅满足了现代社会求新求变的消费趋势,而且还体现了当下的现代人对自身精神层面的审美文化渴求。

一、现代家居彩绘墙画的历史渊源

现代家居彩绘墙画,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壁画,如原始洞窟中的洞穴岩画、湿壁画等。伴随着宗教的发展,到封建社会出现了在墙壁上绘制了各类宗教图案类的图案。而这种视觉图式大都取材于宗教,因此,带有明显的宗教教化和象征的意义。而在那个战乱四起,民不聊生的岁月里,饥民对壁饰中隐藏的超自然的“神性”顶礼膜拜。此时,壁饰还往往会作为权利和财富的代表,尤其是皇家宫廷以其奢华、显贵令普通贫民叹为观止。

工业社会大规模的批量生产,壁纸等新型装饰材料的出现,极大的丰富了个人的私密空间,改变了平民化空间中单调的墙构材料本色。但是为了适应机器大规模生产的需要,往往许多本真、质朴的感性设计理念逐渐被统一、机械的工业理性所取代,钢筋水泥“笼子”里的现代人更渴望一种自然的、朴素的人性的回归。而纯手绘则以自然风景、动植物形象为题材、运用具象的和抽象的设计手法来使人们联想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温馨,身心舒逸。它的易亲近性、易感动性恰恰迎合了工业理性下人们“回归自然”的强烈渴求。

二、现代家居彩绘墙画文化的思想来源

以自然景象为题材的家居手绘墙悄然兴起并流传并不偶然,在思想根源上它与我国几千年传统居室文化是相通的。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农耕文化,它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这使得千年来木构架建筑成为我国独特的建筑文化构成,庭台楼阁假山池水、室内陈设家具与木雕屏风隔断的相互映衬,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文化趣味。文化的积淀与传承使这一思想一直深深根植于我们的大脑,而当下以自然题材的家居彩绘墙的出现其实正是这种文化在现代社会大众意识中的延续。彩绘文化墙这一形式有效地将自然“搬进”私人空间,从而使个体居室回归到传统“天人合一”形态上,这是“推窗见景”的造物观念在个体生活中延续或再现的有效途径。

三、现代家居彩绘墙画的特征及整体设计

手绘墙可以摒弃画框装饰的生硬与造作,将一幅幅流动、立体的画面定格在墙壁上。图案选择的多样性也为家居装饰打上了“个性化标签”。家居彩绘的性价比很高。墙体彩绘价格实惠,而且还可依据主人的审美品位选择丰富的色彩和图案样式。此外,它具有环保且易于清洁修补的特点。

彩绘墙画风格有中华风情、简约、田园、卡通等。一般来讲,家居墙画设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体设计:第一,墙画彩绘之前应该对其设计风格做一选择,以及不同的尺寸、不同的图案和不同的色彩造型。第二,充满创意的彩绘墙画并不局限于家中的某个位置,客厅、卧室、卫生间都可以选择,甚至是开关座、空调管等角落位置都可以用手绘的精致图案加以装饰。第三,选择合适的绘制材料并掌握正确的绘制技法。绘制的墙面需要2-10号的羊毛笔若干支,手绘用的涂料最常见的是丙烯颜料。在绘制时通常是由具有绘画功底的人用铅笔打好底子以后直接绘制,或采用幻灯片,将图案直接投影在墙上再描画。打好草图后,用排笔轻轻拍淡些,接着根据个人喜好进行涂色,即可完成。

四、现代家居彩绘墙画文化的时代意义

第3篇:大众审美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 美学教学 影响

对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关注及研究首起西方学界,波德里亚、罗蒂、詹姆逊等大师级学者均早有涉猎,正式命名者则是费瑟斯通。此后,这一学术课题渐成热点,持续至今。

我国学界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和探讨稍迟于西方,始作俑者便是学者陶东风和《文艺争鸣》期刊,随后童庆炳、金元浦、王德胜、鲁枢元等知名学者纷纷参与其中,引发了旷日持久的探究与讨论,学界蜂拥而上,趋之若鹜,沸沸扬扬,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总体而论,这些研究和探讨,拓展并深化了我国学界对审美文化及大众文化的研究,促进了方兴未艾的“文化研究”,但也难免西方话语移植和转销之嫌。

作为无法躲避的审美现象,“日常生活审美化”愈发强烈地冲击了并继续冲击着美学研究,与之相应,对高校美学教学也发起了挑战。传统的高校美学教学基本上还沿用着精英式的经典化美学知识体系和话语范式。美学的这种知识体系和话语范式主要以德国古典美学为基石,注重思辨和逻辑,理性有余而感性太过匮乏,实质上有悖作为“美学之父”鲍姆嘉通创立美学学科的初衷,因为鲍姆嘉通当初创立美学学科时,恰是基于对人的情感的关切,所以特意命名为“感性学”。人类鲜活的生命活动,充满质感的生活气息也被上述这种美学高傲地撇开了,结果是美学孤独地悬浮于生活之上,难接地气。而晚近,随着“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日益加强,美学已处身尴尬,不得不“屈尊”,俯身直面生活,这就意味着,美学不得不“审美日常生活化”。这就对高校美学教学提出了要求,将基于“日常生活审美化”趋势下的诸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美学现象及问题吸纳进来并进行与时俱进的研究已经大有必要,甚至刻不容缓了。

当然,“日常生活审美化”在为高校美学教学提供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新机,使之丰富多彩。与美学扩容相应,高校美学教学也应更加丰富、充实。随着“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的日益突出,高校美学教学也势必将大量的基于日常生活的审美文化现象吸纳进来,从而对原来的高校美学教学内容、方式等产生影响。

然而令人倍感遗憾的是,学界及美学教育工作者对“日常生活审美化”趋势下的高校美学教学的关注和研究却远远不够。到目前为止,高校美学教材尽管一增再增,但基本上还是沿袭旧制,重复雷同现象严重,;尽管个别教材已增专章介绍“审美文化”(如王德胜主编的《美学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又如陈望衡主编《当代美学原理》,人民出版社2003),但还是未能真正打破窠臼反映“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未能将日常生活审美现象及时吸纳进来,未能将“日常生活审美化”对传统美学体系、原理、规律、命题、范畴等等的冲击反映出来。

到目前为止,仅有为数不多的几篇美学教研论文牵涉本课题,且意非专此,多涉他务,难以系统化和深度化,未能就“日常生活审美化”趋势下《美学》课程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考核制度进行研究,如周霞《“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当代美育策略》(《江西社会科学》2008.5)一文主旨在于“日常生活美育”,指出“从政府到个人,从企业到家庭,从传媒到受众,都参与其中,各司其职,并认真汲取传统美育资源,真正做到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的审美追求”,可以看出,该文并未真正论及高校美学教学问题。

“日常生活审美化”对美学教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对美学教学内容的冲击

“日常生活审美化”使得美学泛化成为“泛美学”,于是,审美从过去那种高傲的地位上走了下来,成为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的寻常事件。这种趋势无疑对美学教学内容造成冲击,冲击着传统美学教材的编写范式以及教学内容中的原理、规律、命题、范畴等,如传统美学理论的本质主义思维范式、“审美无功利”、审美的精英化、应用美学的缺失或淡化等问题,这就要求美学教学应与时俱进,在教学内容上突破传统教材的束缚,及时吸纳新的审美现象,突出时代感和现实感;但是要做到有机融合,就必须关注美学界基于“日常生活审美化”对美学理论的探讨和阐析。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对高校美学教学方式方法的影响

当代的审美文化正在日益朝着视觉文化发展,图像(影像和视像)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当今时代的文化标志,也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表征,与之密切相关,审美对象视觉化的结果便是审美方式的直观化。这种趋势和情况就要求美学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充分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和技术,突显视觉化和直观化特征。

(三)“日常生活审美化”对高校美学考核方式方法的影响

“日常生活审美化”势必要求“审美日常生活化”(尽管向度有别,但二者密不可分,相得益彰,作为审美现象,往往难以拆析)。要求传统美学理论与现实审美需要相结合,彰显当代美学的现实感和实践性,这就意味着美学教学应改变传统上从理论到理论那种“空对空”的考核制度,立足于美学育人的根本宗旨,注重考核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当下的审美现象的能力,切实提高其人文素养。

第4篇:大众审美文化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目前“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即在教学过程中兼顾传统美学与现代美学的融合、使理论思辩与感悟相结合、在美学教学中贯穿审美人生、智慧人生的思想。

“美学”作为大学中文系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审美心胸的建立、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理论层面上讲,理论思辩能力的提高可以培养学生基本的理论能力,增强对其他学科的理论指导。从现实层面上讲,审美情怀的建立对每个个体的人生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从目前的教学情况看,相对于传统美学的讲授,存在一些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一、传统美学与现代美学的融合

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历史是非常短暂的,即使从鲍姆加通算起(“美学”学科的命名者),不过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但是,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美学思想的发展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东方,至少从我国先秦的老一子开始就有了美学思想,在西方,至少从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柏拉图开始就有了美学思想。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美学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丰富着自己的美学思想,而且在美学作为一门学科以来,18 , 19世纪的美学形态与20世纪相比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到目前为止,美学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还没有最后完成。因此,在美学课教学中就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对同一个理论问题的表述,传统美学和现代美学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且在现代美学的研究中仍然找不到一种成熟的结论。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学课是一门知识确切性不够的学科,美学话语始终包含了探索、开放、召唤的姿态,美学是一门发展中的、正在走向成熟、完善的学科。

正因为美学学科这种不成熟的进行时态,在美学教学中就需要避免武断的结论性总结。在学科大的框架和局部细节都需要澄清传统美学和现代美学的理论分歧及我们目前的一些思考,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理解出发尝试新的探索思路。如传统美学开篇讲的就是“美是什么”这个本体论的问题,而对于美学研究中这一古希腊传统,就必然超越了归纳与综合,而进人了纯粹思辩的王国。对于中文本科学生来说,刚一接触这门学科就试图解决这一“千古之迷”,显然增添了对这门课的畏惧心理。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说,对于学生的日常经验,对“美是什么”和“什么是美”这样的问题都会有自己的思考,并能做出自己的理解。教师的工作可以从中西美学对这一问题的探索过程人手,帮助学生分析每一种理论的优长和缺陷,尝试做出较为合理的结论。并在线型分析的基础上,重视传统美学和现代美学在这一点上是如何衔接的,如现代美学的研究核心由本体论、经验论向体验论的转型,从而把美学研究的对象设定为“审美活动”,抛弃了传统美学的本体论和经验论对主客体的分割,使审美成为了一种自由的体验,成为主体与世界的沟通。在审美体验中,存在就是价值、价值也就是存在,这一点,现代体验论美学实际上又包含了传统美学中本体论和经验论的思考,是在此基础上的一个质的飞跃。但仍需要明确的是,现代美学并没有排斥美学的本体论研究,本体论研究仍是美学研究的一个最高的层次。

以上只是以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为例阐释了在教学中传统美学与现代美学的结合,实际上不只是这一问题,而是在整个现代美学体系中,如审美形态学、审美心理学、审美社会学、审美教育学、审美文化学等方面都需要对传统美学与现代美学做出分析和比较,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整个美学发展史的掌握,而且对许多具体的理论问题可以在现代和传统融合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思考。同时,在教学中需要强调的是,当代美学所呈现出的前所未有的多元性、专门性、游移性和相互包容性,并不意味着当代美学已完全背离了传统美学,我们需要的是不断回过头去从遗产中吸取营养,给当代美学灌注新的理论生气。

二、理论思辩与感悟

思辩美学是美学研究中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不论是传统的认识论美学、本体论美学、价值论美学和艺术哲学(黑格尔式的艺术哲学、而非丹纳式的艺术哲学),还是现代的体验论美学,都充满了理论思辩。由于东方人重感悟而轻思辩的文化传统,美学理论的抽象和思辩成为教学中的最大的难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美学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首先,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对一些基本的理论概念进行线形输理,从它的渊源、发展、分化探索一种理论的基本走向。如本体论美学和经验论美学对一些基本理论的阐释。一个是从理性方面去演绎美,一个是从经验方面去归纳美,这两个方向分别代表了以毕达哥拉斯和亚里士多德为主要源头的美学经验。到了18, 19世纪,大陆理性主义和英国经验主义分别把这两个方向推向了一个制高点,“美的科学”这一概念就是在这一基础上提出来的。而沿着理性美学的这一分支,则派生出源于柏拉图以及希伯来文化、中经普洛丁和哈奇生等的非理性主义美学,而这一非理性思潮则又与超越的体验紧密相关。到康德美学对经验、理性、非理性的调和,产生了一种新的集前人之大成的庞大美学体系,这种大一统的自律的思辩美学雄霸了整个19世纪。尽管谢林向右,强调了不可知的一面,黑格尔向左,强调了辨证法的一面,但他们都没有突破思辩形态,相反,巩固了思辩形态。同时,非理性美学也沿着克尔凯廓尔的存在主义美学、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美学等向前发展。通过对这样一个基本线索的输理,使学生不仅掌握美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而且要对一些基本的理论名词如本体论、经验论、价值论、理性、非理性等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并通过分析基本概念在不同美学形态和流派中内涵和外延的异同,增强理论思辩能力。其次,美学课的教学时间是一个学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求面面俱到显然不可能,这就要求对一些重要的美学流派的讲述中作到前后贯通,如康德美学、黑格尔美学等,既要重点突出、又能以点带面,这种综合性在美学教学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前面已提及西方文化重思辩而东方文化重感悟,而传统的美学讲述基本属于西方文化的范畴,因此,美学课教学中西方文化的思辩性和东方文化的感悟性的融合显得尤为重要,更何况,现代形态的美学学科也体现出东方美学和西方美学的相互交融的原则。如西方的非理性主义美学曾注意到美的“象外之意”,由此产生了诸如自律、想象力、直觉、诗意等一系列概念及有关的论争,但由于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客观的精确观察方法和形式逻辑思维给予西方人的巨大影响,使得非理性主义美学存在着一些长期得不到透彻解决的问题,而中国古典美学中有关审美感兴的理论,可能提供了解决的钥匙。而对审美体验的“意向性结构”的阐释中,则与王阳明的“心学”有异曲同工之妙。“意向性结构”强调美的意蕴产生于意向过程,正是意蕴使客体成为对象,而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所说的“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可以说是对审美体验的意向性的一种生动形象的描绘。 另外,在对理论思辩性的理解中,不仅要引导学生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审美经验中找到共鸣点,而且要善于使内容和学生的自我审美经验相结合。如在讲艺术品的审美特性时,要讲到艺术品应有大量的空白点和不定点,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剥离性。这不仅和中国古典美学经常说的“言有尽而意无穷”、“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是一致的,而且在学生的日常审美经验中,这一点也不难理解,如面对一幅画、一部文学作品、一首曲子,他们不只是物质材料层所显示出的内容和形式的意义,而且蕴涵了丰富的人生体味,并呈示出多元的意义生成。就象梵高《向日葵》中张扬的扭曲的生命激情,荷尔德林诗句“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从最本源意义上对存在的终极思考,对生存的神性的诗意寻找。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理论思辩与感悟的有机结合,并不是以纯粹的抽象理论传授为目的,而是同时要在理论中得到智慧和启发。理论本身有其自足性和生长性,智性的感悟则给理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三、美学与人生

美学不只是理论美学,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它更是一种人生美学。因此,关于“美学与人生”这一话题在美学教学中自始至终的贯穿,不仅使美学与现实人生紧密相关,而且也引导学生对自身进行审视和反思,使美学真正成为一种人生智慧。

美学的教学目的之一,即是提高审美能力,建立审美心胸,从而改善人的生存质量,提高生存价值,让人拥有超越感。因为从最终极的意义上说,真正的存在是现象与超越的结合,是全面的、自由的。但现实中的生存却被各种有限性而困扰,不过人虽是有限性的存在,本性却有追求有限、永恒的需要,那么,如何达到自我与世界契合的诗性存在?这就需要精神从现实中的出场,而审美无疑是与生存本身最契合、最相通的一种方式。在审美活动中,个体暂时忘却现实中的种种烦扰,进人超然和充盈的美学世界,神与物游,天人合一,自身得到确证与表达,也使人生的悖论得以缓解。如“诗意地栖居”这一话题,在美学教学中颇具思辩性、并与学生的个体生存紧密相关。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自觉地意识到人不仅是存在的,还需要去不懈地追问为什么存在和存在的意义,这是切人问题的一个角度。另一角度就是,个体生命在审美活动中,如何去体味历史感、宇宙感、人生感和永恒感,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枪然而泣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唤起的丰富的惆怅、博大的悲凉和深沉的宁静。从而引导学生如何超越日常人生的困扰,进人审美境界,体味人生的美,发现世界内在的美和意蕴。

“审美文化”是美学的教学内容之一,这里就要避免把中西审美文化单纯作为知识来讲,而要让学生在体会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人生感悟。如西方两大文明:希腊文明之下人类生活所弥漫的无形的悠闲、清澈、光辉,充满我们所谓的甘美与光明,人与自然、个体与群体、现实与理想、感悟与理智都处于和谐融洽的状态,希腊艺术中体现出的“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希伯来文化中面对无边的苦难的执着生存,那种苦难的救赎所激起的内在精神对外在存在的超越、无限自由对有限人生的超越。而中国审美文化中,儒学的好学、行仁和人群的和谐,道学的逍遥自在、无拘无碍、心灵与自然的和谐,禅学的明心见性、求得本来面目而达到的人世、出世的和谐。这样的一些博大的精神资源,当然不可能对个体产生即时的效果,但是经过“神性”的沐浴,应让每个个体有“在路上”的自觉,那就是永远走在追求完美人生的路上。

与“审美文化”相似的还有“审美教育”的教学,“审美教育”不只作为知识来传授,同时也是对教师和学生自身的审美教育,美学课从宏观上讲就是一种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人类完善自身的毕竟之路,目的是创造优美的灵魂,其中涵盖了发展审美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建立成熟的审美态度等内容。在审美教育中,不能只强调理想的生存状态,重要的是还能直面人生的种种缺陷,在现实生存和理想生存之间保持良好的心态。没有人生的现实主义,不能直面人生的苦难,没有理想的提升,就会陷人日常的庸俗。我们应贯穿这样一种思想,那就是酷爱人生而不过度,向往理想而不矫情,对人生能够在批评中欣赏、在欣赏中批评,执着深情又旷达超脱,深人生活内里又能站在生活之外。

第5篇:大众审美文化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中国现代壁画是在严重不足的条件下开始寻梦之路的,它在诸方面与传统缺乏有机的联系,存在着严重的断裂。本文从中国现代壁画的滥觞与断裂、困惑与尴尬两个部分探讨了中国现代壁画的现状,并作出展望,认为它是面向公众、美化环境、传承文脉、塑造和强化环境、改善场所氛围的一种创作活动。

一、滥觞与断裂

谈到中国现代壁画的滥觞,首都机场壁画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尽管早在20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就曾向国内介绍墨西哥现代壁画家里维拉,并明确指出:“壁画最能尽社会的责任,因为这和宝藏在公侯邸宅内的绘画不同,是在公共建筑的壁上,属于大众的。”但当时国难深重,民不聊生,几乎无人响应。而在20世纪50至70年代,壁画只是宣传和批判的工具,建筑业只能与当时温饱型的社会同步,虽有壁画之兴者,但力不从心。因此,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现代壁画的兴起只能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各种建筑飞速发展,中国现代壁画也开始如梦初醒,充满生机地匆匆登堂入室。

然而,中国现代壁画是在严重营养不足的条件下开始寻梦之路的,并且这种营养不足,在机场壁画之后二十多年来的壁画创作中不难显见。一般而言,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演变的过程,而对于中国现代壁画来说,人们却很难找到它与传统建筑、与古代壁画之间的某种渐进式的、承上启下的关系。也就是说,中国现代壁画创作在一开始就面对全新的语境,它在诸多方面与传统缺乏有机的联系,在源流上存在严重的断裂。wWW.133229.cOm

首先,是中国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之间的断裂。在现代建筑以前,建筑的概念是宽泛而具有包容性的。无论从建筑的研究范畴还是设计内容看,建筑是包括壁画、雕塑以及其它建筑装饰的一门学科。一部建筑史,很难将壁画、雕塑剥离开来;而一部壁画、雕塑史,更是难以脱离建筑本体而独立成章。这种情况在寺观、墓室、宫殿、石窟等建筑中尤为明显。中国传统建筑以梁架式结构为主要特征,千年来形成了完善的营造法式,并保持高度的稳定性。作为依附于建筑墙面而存在的一种艺术形式,传统壁画在题材、内容、形式风格、工艺材料等方面都较好地服从于建筑的性质、功能以及结构的需要,成为建筑整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壁画、雕塑与建筑一体化是传统建筑非常突出的特征。而中国现代建筑的产生,是在国门被打开,西方列强及其文化对中国入侵时,以一些城市或租界所建造的“洋房”为起始的。这些“洋式建筑”从一开始就远离了中国传统建筑样式,使中国的现代建筑在产生之初就中断了与传统的内在联系。这种情况有别于欧洲,其建筑发展是一种渐进式的演变过程。从古希腊、古罗马建筑,到中世纪的罗马式、哥特式建筑,再到后来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折衷主义建筑以及发展到现代主义直至后现代建筑,其间有一条清晰的脉络。作为建筑装饰的壁画、雕塑,也伴随建筑的发展形成了某种渐进式的转换和逻辑关系。而在中国,人们找不到由传统建筑跨越到现代建筑的中介,传统建筑的梁架式结构和布局样式,仿佛是在突然间完全不能适应现代功能的要求。“所以,事实上,对一切现代功能的建筑来说,当它们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之日,中国几千年的建筑传统就中断了。”不言而喻,包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沿海、沿长江、沿铁路线所建的一些洋房,或是在五六十年代在“功能和建筑艺术”的名义下建造的折衷主义建筑,以及八九十年代在强调“必须继承传统、保持文脉”旗帜下的仿古式建筑,到现在盛行于全国的“欧陆式”建筑等,它们在样式、结构、空间、技术等方面都与宫殿、庙宇等传统木构梁架式建筑形成了断裂,而现代壁画在生长背景、文化职能以及创作指向上也同传统建筑的需求相去甚远。

其次,是现代壁画与传统壁画的断裂。中国有着丰厚的传统壁画资源和遗产,但多兴盛于寺观、墓室、宫殿、石窟等特定的建筑环境中。这些壁画与传统的梁架式结构和布局样式构成了某种固定的装饰法则,壁画本身在内容、形式、技法等方面形成了某种程式化。由于建筑的现代功能的要求,使人们难以找到古代建筑装饰与现代建筑装饰的某种联系。现代壁画面对的是全新的诸如交易所、银行、俱乐部、车站、码头、机场、地铁、学校、文化馆、体育馆、剧场、博物馆、办公楼、会堂、宾馆、公园等不同类型的建筑,建筑的转型必然导致壁画的转型。很难想象在这样的现代建筑环境中,套用敦煌或永乐宫的壁画样式来装饰,将是一种什么状况。由于建筑的断层,现代壁画无法从传统壁画中找到承上启下的逻辑关系。因此,中国现代壁画家从一开始就在无法承袭的条件下匆匆粉墨登场。他们既不可能套用传统建筑与壁画所形成的定式,也不可能在短时期内迅速积累新的经验。这种情况不同于西方,西方现代壁画如同西方现代建筑一样,从古典到现代的转换经过了百年的时间,中国现代壁画进程缺少这种过渡阶段,它必须迅速地应对现代建筑功能和空间结构的特定要求,建构全新的壁画创作理念。

再次,是创作队伍的断裂。中国传统壁画的创作主体是匠人,寺观、墓室、宫殿及石窟中的壁画几乎全部出自世代相传的工匠。这同欧洲众多艺术大师参与建筑设计或进行壁画创作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以说,欧洲壁画的发展是与一个个响亮的艺术大师的名字相联系的,如波提切利、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提香、丁托列托、鲁本斯、德拉克洛瓦等,他们几乎代表着当时绘画的最高水平。另一方面,在古代欧洲,建筑师和画家、雕塑家的合作是一种传统,有的大师本身既是建筑师又是画家和雕塑家,这也形成了壁画创作队伍的延续和传承关系。在中国古代,代表着绘画最高水平的是文人画家,他们追求清净自为,“以画为寄,以画为乐”,多远离尘俗。而当代壁画家均为西式的新型美术学院培养出来的画家,同中国古代壁画创作主体的工匠无血缘关系。他们或许有深厚的艺术造诣,具备高超的绘画技巧和丰富的绘画创作经验,但他们不具备传统工匠的技艺,同时对于壁画所依附的现代建筑空间、环境特性以及对作为公共性和公众性的现代壁画性质缺乏深刻的认识,如杜大恺所说:“中国没有职业的壁画家,中国壁画家绝大多数都是客串到这个领域的。”他们在一开始就必须在全新的语境中,去探索现代壁画的创作之路。

因此,尽管机场壁画开启了中国现代壁画的兴盛之门,进行了飞跃式尝试,如张仃的《哪吒闹海》、祝大年的《森林之歌》、袁运甫的《巴山楚水》、李化吉的《白蛇传》、袁运生的《生命的赞歌》、萧惠祥的《科学的春天》等壁画作品,体现了一种开放后的激情冲动,充满真诚和生命的节奏,在内容题材上富有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在表现手法和材料工艺方面也很丰富,呈现出了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但是,在壁画复兴之春,不难看到其起步的趔趄和蹒跚,以及所存在着的特定时期不可避免的缺憾。如壁画家以画家的心态作画,较少考虑特定建筑环境的要求,更缺乏与建筑师的合作关系。这些问题在后来的壁画发展中逐渐凸现出来,并引发了壁画作为一种公共艺术在性质、功能和创作观念上的思考。

二、困惑和尴尬

现代壁画创作的困惑和尴尬表现在壁画创作观念和壁画创作的环境中,首先,是将壁画作为精英式艺术,还是作为公共艺术或公众艺术?这个从理论上并不难回答的问题,在壁画创作实践中却一直难以协调和把握。

壁画是一种具有科学因素的公共环境艺术。建筑作为壁画的载体,势必将建筑师推向环境设计的主导地位,壁画家不能抛开建筑环境的诸多关系以追求纯艺术的自由创作,而应与建筑师进行密切合作。因而,壁画创作的焦点,从一开始就集中在画与建筑的关系方面。建筑是以实体围合分割出虚空间的,虚实是建筑最重要的语言。壁画虽然是建构在“实”的墙面上,但它不仅仅是对“实”的墙面的审美处理,也是对虚空间效应的关照;不仅仅是以内容、构图、造型、色彩等绘画形式在建筑之间寻求虚与实的联想式的结合,而是应从整体语言的视角渗入建筑语言之中,使之从属于建筑的整体环境,成为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对于习惯于纯艺术创作的大多数壁画家而言,如果不明确壁画在整体环境中的地位或作用,不明确壁画只是建筑环境中的参与部分,过分强调其意义,甚至抛开建筑环境的种种逻辑关系于不顾,完全以画家的自由创作方式和情感介入环境建设,势必会造成壁画与建筑环境的相悖,导致对环境关系的曲解。事实上,多年来,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充分解决,人们不难看到一些壁画作品非但没有增进建筑环境的精神性,而是损伤和破坏了环境的整体关系。

另一方面,壁画的公共性、公众性特征,决定了壁画创作必须反映大众的需求,充分考虑其审美水平和接受能力。这势必将壁画创作推到一个属于大众文化建构的范畴。但是,“大众文化是一种美的平均值的文化,是一种缺乏个性的审美文化,是一种媚俗的审美文化,是一种以美的名义来绞杀个体的审美感悟力的文化。”特别是在后工业经济时代,大众文化和艺术所表现出的商业性、流行性、娱乐性以及内容题材的媚俗性越发突出,直接影响甚至左右着壁画的创作。不少人简单地理解壁画的公众性特征,不求艺术质量和艺术精神含量,更不求艺术的原创性,许多壁画创作模仿风气盛行,模式雷同,形式语言单一,甚至出现了明显的矫饰之风。毋庸置疑,大众的审美层次不高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满足这一层次并非难事,壁画家为了得到创作墙面可放弃自己的艺术准则,但这同时也意味着创作主体的情感冲动和精神意向以及个性化的艺术追求不得不让位于公众性。但是,壁画的功能不仅仅是满足低层次的审美需求,还应该肩负着提高大众审美品位的责任。在壁画创作实践中,如何把握“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关系,既要避免精英式创作的孤芳自赏、惟我独尊,又要以真诚的社会责任心和严肃的艺术态度创造和提升大众的艺术品位,同时还要在形式风格和艺术个性上有所追求,创作出既能被大众接纳又有较高审美层次的独特的壁画作品,这确实是摆在每个壁画家面前的难题。

再者,当代壁画创作的另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壁画艺术在某种程度上成了金钱和权力的“婢女”,许多壁画无疑是被某种艺术之外的观念和意志强制出来的。由于中国特殊的壁画运作和管理机制,使作为创作主体的壁画家被置于十分被动的尴尬境地。甲方往往依照现代社会商品流通过程中普遍承认的交换原则驾驭壁画或壁画家,使壁画创作落入商业性操作和金钱的桎梏中,甚至有时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喜好选定壁画的内容和形式,用自己的审美品位来替代壁画艺术的评判标准。无怪业内人士把壁画称为“遗憾的艺术”,甲方的制约常常使得壁画家既无法回避又无可奈何。

然而,今天我们在评判壁画时多习惯于将矛头指向设计创作者。当然,在壁画创作中,确实有一些人崇尚拜金主义,只顾商业赢利或个人的实惠,缺乏社会责任心和严肃的艺术态度,这需要予以谴责。但另一方面,人们对与壁画创作直接相关的壁画运作、管理机制却束手无策。严格地说,当今壁画艺术的最大问题并非是出在壁画家自身,而在更大程度上是壁画产生机制的问题。一幅壁画的产生,与投资商、行政部门、建筑设计、制作单位以及公众关系密切,其产生的环境是否合理、健康,直接影响壁画的创作水平。中国当今的壁画创作环境存在着诸多问题,市场秩序的非正常化、投标放标的暗箱操作、非公正公平的竞争,以及在运作、审核、管理等方面的非艺术的干扰,这些往往是严重制约壁画创作的瓶颈。然而,环境的真正净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些不健康现象还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存在下去。

三、趋向与展望

从机场壁画复兴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间,中国现代壁画经过了一个从寻求、实现壁画梦的激情和创作冲动,到反思、反省、创作更为理性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突飞猛进,为壁画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加上改革开放的文化背景、多元的艺术渗透,壁画创作在整体上呈现出思维多向、形式语言更为丰富的面貌,壁画家的创作心态更趋成熟。在继承传统和借鉴吸收外来文化两方面,壁画家们也不懈努力着。中国毕竟是个传统文化深厚和壁画艺术资源丰富的国家,尽管在传承关系上缺少直接性,但如何继承并发扬光大其内在的文化精神,常常是壁画创作中人们思考的问题。但就总体而言,大多数人只是把传统文化解读为某种图形、样式,只注重某些表象的东西,而对传统文化中那种博大精深的内在精神认识和把握不足。因而,整体上看,许多壁画缺乏内涵,形式也平庸。另一方面,对西方艺术的学习、借鉴,使中国壁画家在艺术观念、创作思想以及表现形式上获益匪浅。西方现代壁画虽然在与建筑结合、表现形式、手段上与中国传统的形式差异较大,但与现代生活、文化、科技方面以及现代建筑与壁画创作的对应性方面更为贴近。这无疑使面对现代建筑环境进行壁画创作的中国壁画家更易找到一种合适的方法和形式。不过,在这种“拿来”或“借鉴”中,如何判断、把握其精髓,如何在吸收外来有益元素的同时,建构自己独特的文化审美品格也是人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总之,人们在积极寻求建立与新的历史条件相协调的新的壁画价值观。

壁画对建筑环境的参与,往往是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人类心理因素的驱使和感召的结果,也反映了当代人的一种精神需要。如果说人们对于建筑环境的评价体系和价值判断发生了新的变化,那它无疑是向着包容着人性、人情味——即精神含量方面递进。这是由于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在科学技术和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艺术作为现代人类之精神需要在生活中的位置不可低估。壁画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人们提供生活中丰富细腻的感性认知和艺术享受,唤起人们感情的共鸣和灵魂的沟通。因而其创作指向已不是政治式的歌功颂德或宗教式的顶礼膜拜,也放弃了精英式的极端个性和远离大众的倾向,而是面向公众、美化环境、传承文脉、塑造和强化环境特色、改善场所氛围的一种创作活动。

第6篇:大众审美文化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文化支持是包装设计的基础。本文论述了科技文化对包装设计的智力支持作用,审美文化对包装设计的美学应用的支持作用,道德文化对包装设计的警醒作用,营销文化对包装设计的指导作用。

今天,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智能化,生产社会化并日益冲出国界向全球化发展,以及人类生活水平不断向高档次、高品位提升,人们对商品包装设计的科学化、艺术化和合理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由此,包装商品的设计,愈益要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作基础。因为现代包装制品,既是一种商品,也是一种艺术制品,是商品性制品与艺术性制品的统一。包装商品不是一般的工匠制品,一般的工匠制品只要有一定的工匠技艺就行了,而包装商品则要通过造型与装潢,艺术地表现设计者之意图、理念、思想、情趣、文化底蕴、价值取向以及市场营销诉求等等。所以,商品包装设计,具有文化的内蕴,是艺术的载体,是一个时代经济的反映。

一、商业包装设计的文化底蕴支持

文化支持是指人们所掌握的现有物质文化成果和精神文化成果的功底及其应用能力。掌握较多的文化成果,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从事商品包装设计的基础。商品包装设计之所以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支持,是由包装商品及其设计的如下特性决定的。

1.包装商品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性

包装商品作为商品本体的附属物,应具有保护商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等多方面的功能,这是包装商品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和基本立足点。而这些多重功能是否完备,既要求设计者选用材料的正确,又要求选型、结构的合理,还要求包装装潢符合促销诱导的市场消费心理。所以,商品包装设计要充分利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营销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把科技成果的应用与艺术的创意很好地结合起来。

2.包装设计的审美性

现代社会,人们对于商品并不仅仅在于满足其使用需要,还希望在商品及其包装上能获得美的视觉满足或享受。所以,商品包装的造型与装潢设计,应当符合美学规律和人们的审美情趣。同时,人们对于美的审视存在着个体差异,特别是审美意识还有时代性、民族性和国际性的区别,因此,包装设计者应当熟知美学原理,懂得美学规律,尽力使自己的设计适合于社会美、大众美和时代美。

3.包装设计的独创性

包装商品作为一种艺术制品,同其他艺术品一样,其设计与制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这种创造性劳动往往源于设计者的主观因素(文化底蕴)。所以,要使商品包装的设计具有独创性,就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主观上具有创造意识。

二、文化底蕴对商品包装设计的支持作用

由现代文化的各种要素所组合成的文化底蕴,对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商品包装设计有着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突出的表现就是文化底蕴对包装设计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支持作用。

(一)科技文化对包装设计的智力支持作用

在当代,科技文化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高级文化系统。科学技术作为系统的理论化的知识体系、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不但是创造和发展文化的有力手段,而且是对社会生产和产品开发与设计的一种重要的智力支持。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世界正经历着一场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技术、高智能的革命,而智能机器(计算机)则成为这场革命的代表,它使智力物质化,使高智力渗透于高生产力与高设计力之中。比如,在国外商品包装的造型设计、结构设计、装潢设计等一条龙设计过程中,早已实现了计算机化。运用计算机设计,可将包装设计过程中的反复计算、反复比较、反复修改都由计算机完成,可以使包装设计从令人苦恼的繁琐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还可以大大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的精确度,从而获得优化的设计成果。设计人员的智慧是无穷的,但其工作速度与电子计算机是无法相比的。伟大的数字家契依列花了十五年的时间,才将π计算到707位数,而中等速度的计算机只需八小时就可以把π的运算推到十万位数。除此之外,计算机的辅助设计系统,均备有多种文字和图像屏幕,在图像屏幕上能产生千万种颜色,并可以随心所欲地绘画,修改造型结构中不中意的部位等。展望未来,包装设计的电子计算机化是一种总的发展趋势,今后,必将还会有更多的为设计服务的专用辅助设备问世。包装设计工作者如果没有深厚的科技功底,其商品市场调研、新材料的选用、设计资料的检索、设计程序的编制等,都将受到极大的影响。所以,现代包装设计需要有科技文化的智力支撑。

(二)审美文化对包装设计美学应用的支持作用

审美文化是以主体精神体验和情感享受为主导的社会情感文化。一般地说,审美文化是建立在现实文化基础上,以艺术文化系统为核心的更高级的精神文化形态。伴随着社会整体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的审美视野和审美活动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和延伸。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市场上商品本体及商品包装的美的要求推动着美学冲出纯意识形态的艺术殿堂,越来越渗透到日常的市场交换活动中来。

今天,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日益丰富和人的文化素养的提高,人们的消费心理和需求观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在购买商品时,不仅仅看重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格,而且十分讲究由商品和包装的审美价值、情感价值、社交价值等文化价值提升的商品的附加价值。这正如日本松下幸之助所说的:“当今社会,单纯以产品性能来满足官能需求的时代早已过去了,必须在运用之外,加上美观,这是一种‘美’的文化标准,也是时代消费的大趋势。”如今,因为商品包装质量低劣而积压滞销或在出口创汇方面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实例不胜枚举;同样,因为商品包装稍作美学质量改进即获得积压商品畅销或出口创汇增加的情况,也不乏其例。商品包装设计,从构图来说,离不开对比、比例、对称、平衡、韵律、空间、调和等多方面形式美规律的运用;从造型结构来说,离不开安定与生动、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比例与尺度、重复与呼应、节奏与韵律、变化与统一等多方面美学关系法则的处理;从装潢心理感受来说,离不开适用感、特色感、质量感、廉价感、名贵感、新奇感、柔美感、群体属性感等各种心理感受的美学表现。这一切表明,包装设计者如果没有审美文化功底,就难以在设计中创造出寓于商品包装中的完善的美学功能及其所体现出来的美学价值。(三)道德文化对包装设计的警示作用

道德文化是一种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依靠社会舆论和行为主体的自觉意识调节社会关系的一种“调适文化”,它是构成社会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我国古代文化中,传统的道德文化占有重要的地位。古人不遗余力地提倡道德教化,勉励道德修养,无疑对我们今天的现代道德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也对商品包装设计工作者有着重要的警示作用。因为商品包装与被包装商品本体是一种形式与内容、表与里的关系。形式与内容、表与里是否一致,需要商品包装设计工作者的自身道德自律或道德心理自律,不作“缺德”的欺骗性包装。如果商品包装设计能用道德原则警醒自己、约束自己,那么,对杜绝假、冒、伪、劣产品上市,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推动社会生产的繁荣和进步,都将发挥出很大的作用。

(四)营销文化对包装设计的指导作用

第7篇:大众审美文化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阿多诺的文化工业再思考写于1963年,他认为,文化工业是为大众消费而制作的在各个分支上相似的或者至少可以说是互相适应的,具有一个完整的体系的系统。本文结合当今大众文化现实,旨在深入理解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思想

工业化都市化的进程使我们的这个社会逐渐步入了一个大众化的社会,在大众社会这个温床里,各种形式的大众文化层出不穷,流行音乐、广告、娱乐节目和好莱坞电影等无一不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一方面,我们在消费这些大众文化时享受着它为我们带来的娱乐的:另一方面,在长期面对大众文化时,‘我们会感到这些文化有着某种复制品似的一致性,在这种一致性的背后又仿佛有一种意识形态的渗透。面对这种情形,阿多诺在他的《文化工业再思考》中提出了“文化工业”一词,让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文化工业的运作方式和它的反启蒙特征,以及文化工业对于大众消费心理的操纵和它所带来的文化殖民主义。

一.阿多诺的《文化工业再思考》写于1963年,他认为,文化工业是为大众消费而制作的在各个分支上相似的,或者至少可以说是互相适应的,具有一个完整的体系的系统。而文化工业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当代技术的力量以及经济与政治上的高度集中。文化工业通过如同在丁一中的运作方式一般有计划地炮制出为大众消费的产品。虽然这些产品是同一化的,但是文化工业总会为它们制造一些新颖的假象,并通过大众媒介这一由文化工业打磨出来的领域来对这些产品进行宣传,强化它们的个性精神,从而渗透进大众的意识形态,进而对大众的消费心理进行操纵。

文化工业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赢取最大的利润,所以从文化工业的标准化生产中出来的都应当称为商品。精英文化逐渐被大众文化取代,高稚文化也在逐渐走向世俗,于是高山流水的弦乐配上了电子音乐的合奏,各种小说出现了相同的叙事模式,电影、电视、汽车、衣服这些都按一定程序配方制作出的复制品,艺术家也陷入了文化工业的泥潭,成为大众消费的奴隶,完全失去了自主性。大众以追逐这种“古老的与熟习的熔铸成的新的品质”为乐,于是在大众文化中产生了对于明星偶像的狂热崇拜,“艺术已经进入了它的没落时代”。

文化工业通过意识形态的渗透实现了社会对个人的精神的控制,它使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蒙昧状态,社会处于大众文化所倡导的秩序中,大众文化实际L是在进行场无声无息的全面的文化控制。

二.“文化工业别有用心的自上而F整合它的消费者”,“大众媒介是特别为文化工业打磨出来的”,文化工业生产出的产品是标准化的彻头彻尾的“商品”。阿多诺为什么会形成如此判断呢?

首先,经济和行政仁的高度集中是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统治的结构与早期资本主义阶段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当时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正在由垄断资本主义向晚期资本主义阶段过渡的时期,而这一时期的统治结构与早期资本主义阶段大大不同。在早期资本主义阶段,统治结构是一种硬性统治,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对工人阶级加大了剥削力度,资本家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加大劳动强度,工人阶级受到压榨,如果工人想要造反,统治阶级为保护他们的利益就会运作国家机器来镇压他们。而在这一时期,统治结构己经不再是1一种硬性统治,工人们每天工作八小时,有休息的时间,这样工人们造成了一种错觉,仿佛自己没有受剥削,仿佛统治消失。这时阿多诺回应,其实统治依然存在,只不过是渗透到文化工业中,在文化工业中渗透着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其次,阿多诺所谓的“自上而卜”的“上”实际上就是一种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由于阿多诺当时刚到美国不久,所以没有直接说出其中含义。这种意识形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治,另一方面则是大众媒介。在政治方面,由以往社会的硬性统治变成软性统治,意识形态渗透进文化产品中,表面上看大众在娱乐,实际上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渗透,政治在这时就常常行使着整合大众的功能。在大众媒介方面,由于大众媒介直接出自于文化工业,所以它总是渗透到文化工业中进行宣传并创造人众文化,大众媒介在这时也行使着整合大众的功能。

第三,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所生产出的产品都是标准化的,阿多诺在文中谈到了伪个性化他认为“每一件产品都假装具有个别的样子,而这种个别性本身是为强化意识形态服务的”,文化!业生产lLI来的产品让大众在表面土是与众不同的,而实际L这些都是标准化的彻头彻尾的“商品”。文化工业以追逐最人利润为根本目标,为了利润,他们会生产l}j许多符合大众兴趣口味的产品,这些产品就是大众的“直接现实和生活的避难所”。

三.艺术是具有反叛性的,它是通过创造一种与人们现实生活所不同的一个维度来实现对于现实社会生活的反叛,因而艺术与现实生活是疏离的;艺术同时具有着独创性的特点,正是这一特点,使得艺术极具有个性化的特征。文化工业下生产出的所谓的“艺术产品”恰恰是取消了艺术的反叛性和个性化特征,同时也抹去了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距离,这样的产品一方面让大众更易接受,另一方面产品的伪个性化特征也让大众信以为真,商家即在此处获利。

阿多诺是位音乐造诣很深的社会音乐学家,他在研究时发现所有的流行音乐都是标准化的,伪个性化的。这与古典作品不同,占典作品中每一个作品都是独特的创造,都有其独特魅力,是其它所无法取代昧而流行音乐的形式、作曲、调式和技巧等音乐本身即具有标准化。伪个性化从表面上看是与众不同的,而实际上是与标准化走在一起的,个性化的思路变得程式化、模式化,作曲者以此把流行音乐的特点用于整个文化工业。这使我想到了今天风靡全球的电子音乐、电子噪音和R&B曲风,其风行原因是由于其外在风格的新颖独特。他们把摇滚、格林高利圣歌、地方民族音乐、哥特式的黑暗风格以及印度、日木和中国等东方音乐元素甚至于浓厚的宗教哲学意味结合在一起,虽然华丽恢宏但是却又难免会过火流俗。

文化工业的产品是常新的,但又常常相同,“常新”使大众不会疲劳烦累,而“常常相同”又是人们不会因为文化工业产品的接受的陌生化而产生难以接受的累感。今天的流行音乐刚好与此吻合,社会的商业化使得今天的流行音乐也越来越商业化,唱片公司以卖座率为标准为获取商机而扭曲艺术文化,歌曲旋律和歌词都被格式化,大凡琅琅上口的作品都易于被大众接受。这种消费刺激了大众文化的批量生产,而批量生产的形式又生产出了更多的大众文化的消费群体。韩剧作为一种外来的大众文化产品,已经在中国大陆的电视荧屏上占有重要地位,纵观整个韩剧作品,无论是青春偶像剧,还是日常生活剧,或是历史剧,韩剧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每部电视剧都有一个情节曲折、打动人心的故事、唯美的画面和婉约的音乐,这些使得大众感到无比亲和,又常常被其中蕴含的戏剧元素所打动,心甘情愿地把心情交给剧情,做一次次或悲或喜、或恨或怨、或悔或痛的情感旅行,于是这种近似于批量生产出来的韩剧便成为大众的一种精神鸦片,韩剧为大众所创造出来的日常生活的“乌托邦”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哈韩族”趋之若鹜。

今天的大众社会是大众文化产生的温床,这样,以往社会的硬性统治变成软性统治,意识形态渗透进文化产品中,表面上在文化上消费、娱乐,实际上受到意识形态的渗透,文艺与政治联系在了一起,政党、政策以及政治的意识形态对文艺有较大影响,因为在一定的阶级社会里,文艺家、文学家都是一定阶级的一员,他总要站在一定阶级的基础_卜进行创作。在特殊的历史语境里,文艺家把文艺作为一种特殊的介入政治的二「具,因而政治常常通过意识形态的渗透来整合大众。比如何年都备受瞩目的春节联欢晚会,其融会了现代媒体艺术的舞美设计、场面宏大的歌舞表演、惊险刺激的杂技魔术以及令人捧腹的相声小品,在除夕之夜,几乎成为每一个中国家庭必看的节目。一记得在有一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丘,主持人在一个魔术节目前,自己先做了一个简单的魔术,就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变出了一瓶非常可乐。这实际上就是对晚会变相的插播“隐性广告”,虽然春节晚会没有频繁插播广告,但通过这种隐性广告的形式仍然使商业广告无孔不入,大众也不免会有受愚弄的感觉。而这其中也会插播海外华人、华侨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同胞致电向全国人民致以节日的问候;再比如心连心艺术团到老少边穷地区演出,代表党和国家对老区人民表示关怀,这其中爱国主义情怀贯穿始终。新晨

四.“文化工业的技术概念只是字面上与艺术作品中的技术是相同的。在后者中,技术与对象本身的内在组织有关,与它的内在逻辑有关。与此相反,文化工业的技术从一开始就是扩散的技术,机械复制的技术,所以总是外在于它的对象。”阿多诺认为,所谓技术既是指工具理性那种基础性的东西,同时也是指通过技术所形成的一种统治的新形式—大众媒介。“大众媒介是特别为文化工业打磨出来的……,它既不存在首先关心大众的问题,也不是一个传播技术的问题,而是使大众自我膨胀的精神的问题,是他们的主人的声音的问题。”这种大众媒介渗透到文化工业中便创造出大众文化。

当今社会新型的电子媒介如电子、多媒体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特别是电子音乐的应用,使流行音乐外化形式有了改变。在今年的“超级女声”中,短信、电话和网上投票的这些方式是造就其成为今年最为火爆的原因之一。“短信营销是一个节目运营商和通信运营商双赢的模式。”在赛制的设置上,唱区选拔进入前十名后,比赛结果交由场外观众短信投票决定,通过这种方式一传十而百,百传千而万,不但为“超级女声”节目聚集了人气也让节目运营商和通信运营商大赚一笔。由于网络具有传播范围广、保留时间长、信息数据大、开放性、互动性及成本低等许多传播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超级女声的运营者也抓住这一重要媒体的影响力,其“超级女声”官方网站的营建以及各位“超女”的博客和fans吧,以及她们在网上极高的视频下载记录,这些都能看出网络对“超级女声”人气的聚集和品牌认知度的提升是功不可没的。其实正如阿多诺所说,“文化工业小心翼翼的是他自己避免包含在它的产品中的技术的充分潜力的影响而论,它依靠意识形态的支撑。它寄生在外在于艺术的、对物品进行物资生产的技术上,无关乎包含在它的功能性中对内在的艺术整体的职责,也无关乎对审美自治所要求的形式法则的考虑。”

五.以资本的运作为手段,以赢利为目的成为文化生产的基本动力和大众文化存在的基本形式。近几年各种选秀活动层出不穷,从美国Fox台的“AmericanIdol"(美国偶像)到中国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这种综艺类节目的成功运营与其所带来的巨大商机是密不可分的。还是以“超级女声”为例,它的品牌效应所获得的极高的收视率使在其中间插播的广告价格持高不下,而且由它所带来的延伸性的相关品牌产品的开发也成为商家关注的重点,比如产品由“超女”代言、拍广告,“超女”出唱片、拍电视剧以及深度分析“超级女声”现象的书籍的出版,商家以此为契机获取最大利益。正如阿多诺所言,“文化工业的全部实践就在于把裸的盈利动机投放到各种文化形式上。甚至白从这些文化形式一开始作为商品为它们的作者在市场上谋生存的时候起,他们就或多或少的己经拥有了这种性质。”商业制度导致了人们对财富的疯狂追逐,造成了庸俗和畸形交织的商业繁荣以及文化与金钱的双重结合。

第8篇:大众审美文化论文范文

一、重构文学与图像的关系:视觉文化的文学意义

1.“语—图”关系与文学观念的重构

视觉文化将“语言—图像”关系提升到“语言—文学”关系对等的高度,对“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的传统定义进行了修正或补充,试图从根本上颠覆和重构文学观念。视觉文化的提出,揭示了“语—图”关系的“一体”“分体”与“合体”的历史形态,以及相应的“以图言说”“语图互仿”与“语图互文”的关系特征①,这就从文学观念的逻辑起点肯定了视觉文化对文学的意义和价值。视觉文化主要是在文学和艺术的领域,重申和强调了文字与图像的关系,文字和图像作为人类认识和表达的主要方式,具有各自的性质特点的一面,也有相互渗透联系的一面,两者本身就有此消彼长的关系,还随着审美习惯、文艺生产、科技水平的发展而改变。视觉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文学研究的语境,图像表达具有自己的规则和语法,这种规则具有很大的隐喻性,对文字规则和语法产生了很大冲击,相关联的作家创作、作品传播、读者阅读、评论家阐述等都产生巨大的影响。消费社会的到来,无疑加快了视觉文化的蔓延,“消费文化使用的是影像、记号和符号产品,它们所体现的是梦想、欲望与离奇幻想。它暗示的是:在自恋式地让自我而非他人感到满足时,表现的无不是那种浪漫的纯真感情的实现”②。消费文化充分利用了视觉文化的隐喻特点,让消费更多地成为一种心理、符号和隐形消费。

视觉文化凸显了图像的本体地位,图像意识在不同程度上得到认可和接受,增强了文学研究中的图像观念和视觉意识。视觉文化是以图像为主因建构事物的文化形态,人们通过图像进行理解、表达和解释,通过图像可以反向研究人们的认知、理解和表达能力。人们面对越来越多的照片、图画和影像时,能够产生相应的意识体验,这种意识体验是一种意向。图像意识促进了人文科学内部多学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图像成为思想研究、艺术研究、历史研究和宗教学研究等多领域的基本素材,例如艺术开始重视潜藏于视觉语言中的思想意义,各个学科在视角、方法和观念上对视觉文化的重视增加。其实,近代学者早就关注图像对于历史、艺术和文学等学术研究的意义,傅斯年、王国维、梁启超等均对图像材料十分重视,并且落实在自己的学术研究和中国现代学科建构实践中,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的艺术研究、文学研究吸收了欧美学界关于视觉文化的思想,以跨学科的方式逐渐成为各学科对话、交流的平台,视觉艺术被置于日常物质世界、制度性世界、观念世界等不同层次加以考量③,这种图像与思想、观念的互动交联影响和加深了文学艺术研究。

2. 视觉文化与文学现实的重构

文学研究要正视文学现实的不断变化,视觉文化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引发关于“视觉转向”“图像转向”的讨论,并被视为文学研究的主要挑战之一。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社会转型中,文学被看成社会文化转型的重要表征,文化转向被看成文学研究的重要趋势,视觉文化被纳入文学研究的范围,成为文学研究拓展的重要内容。

视觉文化成为文学现实的新元素,在思想资源上主要来自巴拉兹、本雅明、海德格尔、麦克卢汉、波德里亚、贝尔等关于“非印刷文化”的论述,本雅明所谓“机械复制时代”,海德格尔所谓“世界图像的时代”,麦克卢汉所谓“图像人”,德波所谓“景观社会”,波德里亚所谓“消费社会”,贝尔所谓“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等等。西方理论家对视觉文化的预言和批判,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很多中国学者眼里,俨然成为文学现实之一种。但是,回顾二十多年的视觉文化研究,绝大多数学者一方面都接受西方学者对于视觉文化的批判和反思立场,另一方面又对视觉文化的到来坚信不疑,这种看似自相矛盾的现象反映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在理论创新和现实判断上的无力,前者是跟风,后者是肤浅。视觉文化在西方尤其独特的社会背景和科技基础,其概念和意义在中国显然不可同日而语,西方视觉文化理论有其内在的矛盾性,视觉文化对文学研究也有独特的影响,这些应该成为文学研究者深入调研和探讨的问题。

视觉文化研究尚未形成基本的理论共识,也就缺乏建设性理论和原创性理论,文学研究只能在一种杂揉和无序的状态下面对视觉文化,所谓“冲击”也是模糊的。西方论者对视觉文化的界定也有诸多分歧,海伍德、桑迪韦尔等认为视觉文化无需证明,巴纳德等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区分视觉文化,鲍尔德温等从文本和生活方式的文化角度理解视觉文化,米尔佐夫等从整体性、综合性和广泛性角度认识视觉文化。面对西方视觉文化理论的不同论点,中国学者很容易将其忽略,或者片面地加以理解和运用,没法细微地体虑到其具体语境。这就很容易产生错觉,将视觉文化大而化之地看成现代社会、后现代社会的整体性特征。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世界成为图像,人成为主体,“现代的基本进程乃是对作为图像的世界的征服过程”④,视觉文化在文学研究领域被视为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还被看成区分现代社会与后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中国当代兴起一股文化产业潮流,文化产业被视为未来产业、朝阳产业和希望产业,全国各地都将包括广播传媒、电视电影、出版印刷等在内的产业领域划归文化产业,当成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文化具有意识形态性和产业性两大基本属性,文化产业主要是体现了文化的产业性特征,这种文化的“产业性”或大众的一面,从其出现至今已渗透整个世界,在音乐和其他媒介的辅助下,文化产业已日益变成了视觉文化产业⑤。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文化产业既有意识形态性,又具有产业性,具体分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这和西方文化产业具有根本性的区别,中西视觉文化自然也有很大差异。

二、范式转型与审美嬗变:视觉文化的精神价值

视觉文化加速了文学研究的跨学科发展,拓展了文学研究的边界和视域,语言艺术与图像艺术之间相互渗透和模仿的趋势进一步增强,这都促使文学批评走出书斋,走向更为广阔的视觉文化世界,扮演了文化阐释、消费引导和批判反思的重要角色,显示出视觉文化的批评价值。

视觉文化对文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思路,文学研究相应作出了回应,这种回应也是对自身策略的调整。第一种调整是“旧瓶装新酒”,以传统文学研究为标准,将视觉文化视为与阅读文化或印刷文化不同的研究对象,从语图二元对立的角度理解视觉文化,用传统研究方法探究视觉文化的内部结构。第二种调整是“文化转向”,以西方文化研究/文化批评的方法研究视觉文化,将视觉文化视为现代社会、后现代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强调视觉文化的政治分析。第三种调整是“多元综合”,以符合学、社会学、叙事学等多种角度和方法,研究视觉文化背后的文化制度、表意实践和叙事策略,强调视觉文化研究的综合性和多元化。这些调整无疑扩大了文学研究的范围,打破了文学研究的某些边界,引入多种学科的研究方法和视角,提出了之前被忽视或没有引起重视的问题。视觉文化引发了文学研究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视觉文化相对的印刷文化、视觉艺术、文化研究、视觉分析、图像人、视觉性、视觉化、图像转向、视觉转向、景观社会等成为新的研究对象和领域,对原有学科产生深远影响。与高涨的热情相比,目前视觉文化多的是文化现象的描述和浅层理论的贩卖,缺乏深入的结构分析和丰富的文化实践。对于西方视觉文化理论,目前的阐释多是抽象、空洞的理论分析,缺乏理论产生和应用的语境,更没有考虑与中国实际的对接。其实,西方视觉文化理论固然抽象,但都有其产生的现实渊源和理论传承,都是针对具体社会问题和文化矛盾的思考和对策,都具有本土视野和问题意识,而这恰是中国视觉文化研究所缺乏的。

视觉文化要求文学研究作出选择,文学研究必须处理好与视觉文化以及其他各种新兴文化的关系,才能对现实发言,才能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从竞争角度来说,视觉文化并非第一个对文学研究提出挑战的新事物,肯定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挑战者。从宏观来看,文学研究是基于语言分析,视觉文化是基于图像分析,两者的互仿和交叉也是基于两者在对象、方法、范围上的差异而实现的,不能是对立或取代的关系,在不同的语境下两者都有自己的优势或劣势,要在适当的时机选择恰当的范式和方法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从已经取得较大实绩来看,文学研究与视觉文化研究结合较好的方式有两种,并且已经达成一定共识,促进了文学研究的发展和提升。第一种方式较为普遍,即将视觉文化看成文学研究的整体性文化背景,考察文学艺术在视觉化、图像化和景观化的社会背景下的新变化,包括内容、形式和审美取向等多方面的调整,这在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文艺学等学科都有明显体现,相关成果形式包括专著、期刊论文、硕博学位论文、学术会议等。第二种方式较为集中,特别聚焦影视文化等视觉文化的结构、语言、审美等核心要素,以专题研讨的方式专门探究语言在视觉文化中的性质、功能和价值。

视觉文化代表了新的审美风尚,相关研究也呈强劲态势,大批文学研究者放弃传统研究范式、转而以文化研究、媒体研究为重心,视觉艺术、传媒影视的传统研究也深受文学研究这种变化的影响。市场经济、消费社会和全球化等外在语境的变化冲击了文学阅读为代表的印刷文化,改变了人们的审美关照方式,诸如“文学死了”的论调纷嚣其上,这都要求文学研究革新研究范式,吸收新的时代精神。就文学而言,文学与传媒具有天然的血肉联系,大众传媒让文学更加多样、直接地与其他艺术门类加强了沟通和融合。视觉文化改变了文艺生产方式和生存环境,“文化生产领域发生了变革,传统形式让位于各种综合的媒体实验,摄影、电影和电视开始渗透和移入视觉文艺作品(和其他艺术形式),正产生出各种各样的高技术的综合物”⑥,文学生产方式自然也会受到相应改变,包括内容、形式和技术等都体现出被当代传媒建构的特点,为打破原有文学生产格局、等级关系、媒体组织提供了条件。视觉文化要汲取文学艺术的营养,改变目前视觉文化中语言粗鄙、低俗、平庸的现象,提升视觉文化的审美品质。

视觉文化改变了文学格局,也引发文学研究内部的裂变,媒介的功能和价值得到提升,成为文学研究的本质要素之一。在视觉文化时代,电子出版物具有印刷物所缺乏的立体、趣味、智能、简捷的优势,大大调动起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主动性、积极性,科技创新让电子出版可以融合文本、音频、视频、图像、检索为一体,可以存储和提取海量信息,方便快捷、易于操作和携带,这不仅是出版业的革命,而且是文化生产的深刻变革。借用传播学意义上“媒介即讯息”的说法,视觉文化时代的多媒介本身具有独立的意义,例如网络等新媒介在激发灵感、搜集素材、调动记忆和语言表达等方面具有人力不可比拟的优势,这大大改变了某些类型文学的写作,甚至可以称为除世界、作家、作品、读者之外的“第五要素”⑦。这种技术理性在某种程度上让多种多样的文化垃圾以几何倍数增长,完全超出人力范围,这在大众文化消费品中所占比例很大。人们对视觉文化的批评和指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工具理性、技术理性压倒和超越了表现理性和审美理性,文学生产的金钱逻辑制约和扭曲了审美逻辑。技术和媒介本来是文学生产的动力和工具,但到头来反而又受制于这种工具,越来越依赖工具,文学的主体性就会受到限制,媒介就会带有某些主体性特征,甚至僭越主体性的现象时常发生。

传统文学研究对视觉文化时代的文学新发展反映迟钝,文学研究与视觉文化的关系发生逆转。很长时期内都是电子文学创作者进行“自我批评”“自我欣赏”,这既造成文学批评的缺席,也不利于新兴文学的发展。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网络传媒初创期,对计算机、网络的关注多于对文学的关注,软件开发、电子文学和文学批评的作者几乎重合,而且是通过传统媒体扩大其影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万维网(1990年后Web 1.0,2004年后Web 2.0)登上历史舞台,文学批评对电子文学的态度趋于平和,不像早期那样偏激和极端。就中国而言,2000年后网络小说为代表的网络文学创作及批评开始繁荣,出现不少关注社会和具有艺术想象的作品;2004年后网络文学呈现产业化趋势,网站作品点击量、作者人数、注册用户、更新字数等突飞猛进,电子文学批评在线上线下都很活跃。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观念的更新,第二代互联网、第三代移动技术、第二代GPS、数码等传媒呈现泛化趋势,尤其是2006年后Web 3.0成为热门,智能化、语义化、多网融合、星际化等成为发展趋势。十几年间,文学批评对电子文学的态度发生逆转,从初期文学批评不把电子传媒当回事,到惊呼“狼来了”,到现在网络传媒收编一切的态势,文学批评并未做好应对新形势的准备,也没好好研究其中的重要问题。文学批评要对新兴文学以宽容的心态,研究其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与变异,立足具有作品的分析和作品产生环节的探究,还要进行本体论、类型学和社会学的考察,加强虚拟环境下创作、接受、传播中的技巧,由此产生的身份、伦理、法律、道德、政策、产业等问题。

文学研究应该在视觉文化时挥更大的作用,让文学批评走向文化审美层面,辨别、分析和提升视觉文化提供的新经验、新情感,让文学与视觉文化在人类精神活动、主体创造性、审美文化层面进行沟通和对话,进而把握到永恒、深刻和变迁的时代精神和审美价值,在新的高度将文学、视觉文化以及其他审美文化形态进行有机整合,不断探寻人类把握世界的多种方式。视觉文化时代的文学研究一方面要紧紧围绕人的精神和审美维度展开建设性探讨,另一方面要切实拓展和引导视觉文化的发展空间,重新定位文化立场和精神标杆。在共同的精神追求和趋同的审美维度上,文学与视觉文化会在民间立场和人文精神等方面找到契合点,能够彰显文学批评自由性和人文关怀,在新的文化变迁面前挖掘出人文精神的裂变,抵抗和反思工具理性的侵蚀。视觉文化的发展不能仅靠技术和资本,而要在更高的层面进行精神建构和审美诉求,增强对社会价值和责任感的自觉。总之,在视觉文化时代,文学与视觉文化应该是一种互动、双赢的关系,这是时代精神的要求,也是审美价值的体现。

注释:

①赵:《文学和图像关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江海学刊》2010年第1期。

②Mike Featurestone,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rtenism,Sage Publication,London,1990,p.28.

③Jessica Rawson, "Han Dynasty Tomb Planning and Design", Actes Des Symposiums Internationaux Le Monde Visuel Chinois. eds. Chrystelle Maréchal and Yau Shun-chiu Numéro Spécial No. 2(Paris, 2005):103-116.

④[德]海德格尔:《世界图像的时代》,选自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904页。

⑤[斯洛文尼亚]阿莱斯·艾尔雅维茨著,胡菊兰、张云鹏译:《图像时代》,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3页。

⑥[美]弗里德里克·詹姆逊著,胡亚敏译:《文化转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7页。

⑦单小曦:《现代传媒语境中的文学存在方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4页。

第9篇:大众审美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审美教育;艺术设计;摄影教学;核心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2-0180-02

一、摄影艺术的审美特性

真实性是摄影艺术超卓的审美品质。

摄影是一门把“瞬间”凝固成“永恒”的艺术。将素材的“瞬间”凝固为形象的“永恒”,其负载的丰富含义从不同角度诠释着摄影艺术的审美品质,那就是“真实性”。将现实的社会生活和客观的自然现象通过创造性地再现为艺术形象,因而“真实性”是摄影艺术超卓于其它形象艺术的审美品质。

摄影艺术是科技介入程度最高的艺术门类之一,是人文创意与科技创造的完美结合。在摄影创作实践中,我们在掌握摄影的材料特性和技艺特征的基础上不能忽略作为有思想的人的认知基础上的“创意”表达,不然将会陷入只见图像不见形象、只见技术不见艺术、只见形式美不见思想美的误区。“创意”是摄影者艺术审美之创造意愿的表达。是摄影者对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深刻的感受力、洞察力和概括力之上的一种艺术创造。美的“创意”是摄影艺术重要的审美支点,赋予“创意”能使作品形成独特的审美价值;观赏者凭借它获得某种美学意义上的深切感受。强化“创意”的根本原则是要符合艺术创作的特殊品质,即是对现实生活真实的反映。

二、摄影艺术的审美价值

摄影的诞生突破了传统艺术形式的审美诠释垄断,使得艺术得以平民化,在当今高度自动化的数码相机以及影像洗印设备普及的条件下,摄影技艺已不是考量作品优劣的关键因素,而摄影者的艺术素养凸显重要。设备的高度智能化使拍摄者可以贯注于发现和认识自然本体的美与秩序,获取直接发现和阐述美的能力。同时,摄影将审美与大众的视觉感受和生活经验统一起来,提供了能够获得普遍认同的艺术表达模式,消除了艺术传达与社会大众之间的审美隔阂。摄影创造了易于解读的文化与艺术的视觉语汇,将自然之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同时,加深了我们对自然和社会的了解,促使我们对人类行为及社会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索。这就是摄影的审美价值所在。

三、确立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教学理念

在进行摄影课教学时,在进行摄影基本知识技艺传授的同时,则应遵循审美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因为设计专业的摄影课的目的不是培养专业的摄影家,而是在掌握这门技能的基础上,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和表现力。并为所学专业设计所服务。

为实现摄影课审美教育目标,摄影课的教学环节就必须紧紧围绕摄影艺术的审美特性及艺术属性来进行。根据摄影的造型艺术规律,从摄影独特的艺术语言入手,培养学生在构图、用光、色彩、形体与线条等方面的观察、理解和运用能力,真正做到使摄影艺术地反映现实世界,充分地表达审美感受、精确地塑造视觉形象。

四、摄影审美教育的方法手段

(一)加强摄影艺术理论教学,提高学生基本艺术素养

传统的摄影教学,过于注重摄影知识的讲述与技能技巧的训练,照相机和镜头的种类和应用就占据了相当的篇幅描述,就事论事的教学方法,忽略了人与社会,艺术与人生之间必然联系,教育中缺失人文精神、人文关怀思想的培养。

由于艺术本位、技能本位观念根深蒂固,使得艺术教育缺乏关注社会及人生,教育者自身人文精神匮乏、人文素质偏低误导学生形成不正确的、不全面的观念意识。

摄影艺术具有纪实性的本质属性,与社会人生的联系较为真实和直接,受社会生活的影响也较大。它能如实地记录社会生活的典型瞬间,揭示事物的本质。

加强艺术理论知识教学,提高学生基本的审美能力,为学生进行摄影艺术创作奠定基础,有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艺术素养的提高。快门开启的瞬间积蓄着作者艺术素养的体现,构图和用光的把握,主题的表达,主体的呈现等摄影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都将大大扩展摄影过程的自由度。

在拍摄练习中,独到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是揭示艺术生命力的前提,为了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系统地了解诸如线条、影调、景深等各种摄影艺术造型理论,以此培养学生对千变万化的美的形态和结构的鉴赏、识别技能,形成敏感而细腻的审美能力,以及对千变万化事物的瞬间完美把握。用美的视角审视周围事物,用镜头记录美好瞬间。

摄影艺术理论知识的熏陶,使学生学会了从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独特的美质,他们把从外在获得的知识积聚于内心,从而升华成稳定的艺术素养,进而创造出完美的艺术作品。

(二)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摄影是视觉艺术,培养学生的视觉感受力,是摄影教学的重要任务。以往的摄影教学注重技术层面的训练,虽也注重画面构图、用光等造型技能,但对视觉感受力的培养却有所忽视。

摄影又是瞬间的艺术和观察的艺术,若不具备以敏锐性、准确性和整体性为特征的视觉感受力,就难以创作出好的摄影作品,因此,加强视觉感受力的培养才能方能艺术创作和艺术审美活动的顺利开展。

审美教育是通过训练人的感觉器官开始的,训练能够准确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是摄影教学的重要任务,这双眼睛的培养是在不停地感受训练和不断的审美体验中获得的。

从摄影创作到摄影欣赏,从对焦取景到画面构图,从光影到色彩等。所有内容都与培养视觉感受力关联,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影调、色彩、点线面、结构、空间等视觉要素和人物、景物等视觉形象中发现美感、秩序感、韵律感。培养提高学生的视觉感受力,激发其发现美的潜能。

在教学中,要加大作品赏析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要善于透过现象发掘本质的能力,全面整体地把握艺术形象,感受艺术情景,体味情感境界,领悟人生百态。

审美教育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与大自然进行心灵与情感交流,陶冶和历练性情的过程,是完善审美心理结构的过程,也是高尚的审美情趣的形成过程。

在摄影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作品的人文资源,深入地发掘作品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教育,构建文化心理结构和健全人格,以实现美育的最终目标。因此在分析评价作品时,要引导学生结合社会文化背景,深入理解其中所传达出的思想内涵、社会意义和人生哲理,并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视角进行解读。

结合拍摄者的思想倾向、创作动机和作品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帮助学生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关注社会,关爱他人。在鉴赏、分析中努力为学生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通过体验、感受和理解的交汇融合,激发学生的情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精神。

(三)开展摄影创作实践,提高探索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艺术创作实践可有效地让学生体验创作乐趣,积累创作经验,理论掌握的再扎实,没有创作实践就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只有在体验中才能得以活化和升华,激发灵感,表现美的事物。将审美理念转化为艺术实践成果,使学生的创造美的能力得以提高。这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摄影艺术如同其他造型艺术,操作性强是其基本特点,摄影创作在摄影艺术活动中应当占有较大的比例。因此,在课程教学上要创设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接触社会,接触自然,一方面可让学生在千姿百态的大千世界中得到启发和灵感体验,主动地去发掘美、体验美、捕捉美、表现美,同时激起创造美的欲望和行为。

一幅好的摄影艺术作品,不但要表现自然美,更重要的是要表现出人对社会美的感受,表现作者个性的审美情趣。在不同的摄影题材创作体验中创作出自己对自然美和社会美的富有感情的摄影作品。摄影活动不仅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艺术实践能力,也逐渐形成其基本的艺术素养和艺术情操。

(四)加强体验交流,培养审美评介能力

只有提高了美的分辨能力,才有可能提高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开展各种形式的体验交流活动,提高学生审美评价能力,是摄影教学的又一项重要内容之一。

一幅优秀的摄影艺术作品,总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的统一。通过对佳作的欣赏,可以体验到原作者的思想和创作意图,从而能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和体验。让学生分析从构思到各种造型因素的成功运用,分析对作品的感情投入,领会摄影作品在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在范例欣赏教学之外,还要培养学生善于剖析自己的作品,因为自己的作品都是作者投入了真感情的,从拍摄前后的各个环节都是有体会的,让其自己体味习作的经验得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在摄影赏析课中还要加强流派风格剖析,使学生系统掌握摄影发展的历史,做到以史为鉴。逐步形成自身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艺术素养。

除了通过欣赏佳作获得审美感受外,还让学生对摄影艺术作品进行系统的分析,培养文字语言表达能力,使对作品的认识与理解付诸于语言,能够抒写摄影评论文章,培养学生的理论功底,使借鉴交流更加丰富实效。

总之,摄影审美教学让学生在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体验中,提升了审美素养和艺术素养,培养了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也使得我们对摄影教学的本质和成效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以上是作者单就艺术设计专业摄影课教学的粗浅探索,旨在抛砖引玉,不对不妥之处,敬请专家同行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王振民.摄影审美纵横[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