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应用写作课程总结范文

大学应用写作课程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应用写作课程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应用写作课程总结

第1篇:大学应用写作课程总结范文

一、民族地区大学应用写作教学中的问题

随着教育改革和教学结构的不断完善,我国的民族地区大学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但是在大学应用写作教学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对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产生了严重影响。

1.教师教学任务重

高校已经充分认识到加强大学生应用写作的重要性,因为应用写作在社会实践中获得了广泛应用,并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重视。大学生灵活掌握应用写作技巧,还能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因此,各大高校的各个专业都应开设应用写作教学,从而使高校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因为专业的应用写作教师人数不足,整个院校的写作教学任务集中在部分教师身上,使教师的教学任务较重,没有充足的时间针对教学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改进与创新,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2.教师知识陈旧,教学理念落后

还有部分高校虽然已认识到应用写作教学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外部条件的限制,高校中的教师本身的应用写作水平并不高,且有部分应用写作教学的教师是由一些学习汉语言文学的教师兼任。虽然这些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但是因为其并不是专业的应用写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是按照教材内容开展教学活动的,其应用写作知识一般都是沿用在学生时代学到的应用文写作知识,教师的教学知识结构比较陈旧,不能积极创新,教师对教材中的某些知识也存在一知半解的现象,开展的教学活动往往比较保守,不能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需要对应用写作教学的内容进行及时更新。这样开展教学活动,虽然大学生能够学到一定的应用作知识,但是有部分知识已经失去了实践意义,影响了教学质量。

3.专业安排与教学实际存在出入

在民族地区的大学中,具体的专业课程安排与实际的教学实际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应用写作课程是文科类学生的基础性课程,也是其必修课。但是多数情况下,学校发放了具体的应用写作教材,但除了针对汉语言文学学生开设具体的应用写作课程,对其他文科专业的学生基本不安排具体的教学。这导致同样是文科专业学生,但两者参与应用写作课程学习的情况却不同。而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严重的专业安排与教学不符的现象。

4.学生汉语基础差,学习主动性不强

民族大学中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各个少数民族的学生,汉语作为其第二语言,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频率较低,因此学生的汉语基础较差,学生应用写作教学中的阻力较大。且随着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所下滑,有一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不感兴趣,在应用写作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失去兴趣,不能主动写作,不能及时完成教师布置的应用写作的教学任务。

二、民族地区大学应用写作教学中的发展思路

1.运用多元教学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促进民族地区大学应用写作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适应新的社会文化发展形势,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不同文化氛围下的教育,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方法,具体的多元化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种。

(1)情境模拟代入法。应用写作教学中的情境模拟代入法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模拟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完全置身于惟妙惟肖、生动可感的情境中,更好地体会写作方法。

(2)口头作文训练法。口头作文训练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应用写作教学法。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根据主题进行口头作文训练,学生通过语言来阐述整个作文的构思以及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的时间内完全复述出来。让教师当堂进行点评,指出文章的不足,并进行改正。这种方法既锻炼了学生在短时间内作文的思维能力,又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随堂习作练笔法。应用写作教学中,引入随堂习作练笔法开展教学,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斟酌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笔,然后开展具体的练笔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并展示自己的作品,提高写作水平。

(4)归纳总结概括法。对于应用写作的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加以归纳总结。另外,也可以通过教师引导,让细心的学生总结概括平时训练以及课堂理论中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认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开放课堂教学法。素质教育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大学应用写作教学中也应该积极营造开放性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中,轻松地掌握写作知识。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积极组织适当的教学活动,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联系,构建开放型的课堂。

2.加强阅读训练,辅助写作联系

除了在应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还应该加强阅读训练,更好地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课堂阅读。教师在应用写作的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堂阅读,通过阅读一定的资料和理解教学内容,并积累相应的写作素材。另外,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可读性的书籍,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培养学生的课堂阅读习惯。

(2)课外阅读。应用写作教学中只有课堂阅读还远远不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阅读延伸到课外,通过接触课外生活,选择不同的课外读物,来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水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整个教学发展。

3.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促进写作教学

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运用现代技术组织丰富的教学课堂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地区的大学教室中已经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因此,在应用写作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更多的课堂内容,通过不同的实例,为学生讲解不同的写作技巧,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师的教学改革。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教学体制改革步伐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民族地区大学应用写作教学已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分析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及问题,并积极寻求促进教学改革的方法及措施,能更好地促进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第2篇:大学应用写作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教学;应用文写作;教学模式

应用文写作课作为在高等职业学校各个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课,是门理论与实践结合联系尤为紧密的课程,它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应用写作理论知识,促进学生应用文写作水平的提高。然而,在传统的应用写作教学中,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注重知识传授,轻视写作实践;强化理论规范,轻视岗位实习;重文章本体,轻视写作主体能力培养。那么,如何在应用写作教学中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能力,使毕业生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更胜一筹,一直是高职高专院校应用写作教师思考和亟待解决的课题。基于工作任务为导向的应用写作课教学改革,对传统的应用写作课程体系提出了挑战,开拓了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新领地,对提高应用写作的教学质量,更好地发挥自身在高职课程体系中的特殊价值,起到了强有力的推进作用。

一、工作过程导向产生的背景

工作过程导向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德国职业教育界展开了一场大辩论,直接动因是德国曾经卓有成效的“双元制”陷入前所未有的窘境,辩论聚焦于职业教育该如何跟上时代的发展。面对职业教育遇到的挑战,德国著名的职业教育学者在其一系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作过程导向思想”(Arbeitsprozessorientierte Berufsbildung),并认为它“能够改善、弥补职业教育所暴露出的缺陷”。该思想在提出后迅速被德国学术界所认同,并成为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的理论指南。

本世纪初,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传入我国,并对我国近年来职业教育领域,特别是课程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著名职教专家姜大源为首的职业学校实践人员,在德国学习领域课程基础上,对开发方案、开发方法、课程模式、课程结构等方面的研究,系统性和科学地提出并实践了这一新型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现已在我国许多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试用,取得了较好教学效果并在逐步推广,已形成相对成熟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论及其开发框架。

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由劳动组织方式、不同的工作内容、工具以及主观工作能力来决定的,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的、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优点是注重经验和策略层面能力训练,体现思维过程的完整性,便于学生掌握。

我校在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改革中,尝试采取了这一适合高职学生学习心理特点的教学方式,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写作应用文的兴趣。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对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提升

就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目标而言,不仅要解决和实现其工具性问题,重要的应该是考虑到高职生就业需要。《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关于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提出:“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为特征。”因此,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根据培养学生职业实践服务为宗旨的培养目标,就需要我们的应用写作教师,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自觉地转变观念,注重应用写作理论与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步提升,将职业活动贯穿于应用文的写作教学中,突出它与专业、生活的联系,为专业课程和社会实践服务。

(一)加化岗位实践,提升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应用写作课程开发,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直接获得岗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的。其实,关起门来只讲授应用写作理论是不可能写出好文章的,只有投身于社会实践,才能获得丰富素材的途径。目前大学生的写作根本问题还是无话可说,这个问题光靠理论知识的传授是绝不可能解决的。积极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从根本上解放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才能激活写作主题的内在机制,了解到与白己的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信息,有助于学生形成明确的职业意识。

基于工作过程的应用写作,强调的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的实习环节中获得写作技能,让学生带着写作任务进入企业获单位实习,并将其作为应用文写作课程的考核内容。这样可以使应用写作与其他专业课程更加充分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协同发展写作技能与分析思维能力。比如在实习之初,可以让学生代表学校向实习厂家写一份函,以完成沟通接洽环节任务;也可以实习写一份倡议书,下厂时携带学校介绍信;在实习期问了解厂方生产、管理、销售等有关的规章制度,撰写企业操作规程、加工承揽合同;根据白己的实习活动撰写实习工作日志;实习结束后总结经验感受,写作一份实习报告;同时写一封感谢信,对厂方的盛情款待和热情指导表示感谢。因为带着写作任务去实习,学生在实习中就会具有目的性进行“有意注意”。当然由于学生白身认识水平的限制,有可能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应用文作品在内容思想上不够深刻等等,但是从应用文写作教学的角度来看,毕竟一次比较成功的实践。

教师还要巧妙的利用各种可以提高应用写作能力的实践机会,结合每个学期专业课程的实习机会,去布置任务学写应用文。例如在土木建筑专业第二学期,大部分学生均要进行专业实习,教师可以在这个阶段布置计划和总结的写法。同时在实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根据具体的专业岗位工作任务,来撰写岗位工作的流程,增强感性认识,缩短理论和实践的差距,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好的写作素材。

(二)教师转变观念,提高学生应用写作能力

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应用写作教学中,教师教育观念转变尤为重要。教育者要克服旧有的思维惯性,摒弃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其实表面上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轻松了,但一些无形的大量案头工作却增加了。教师是个设计师,也是个主持人,教师要为遇到困难、问题的学生提供咨询、帮助,并与学生一起对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这时候,又是个咨询顾问。教师角色的多样性,意味着教师工作方式将发生改变,从个人狭小的教学领域走出,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多方位地涉及相邻学科、相关学科、乃至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长期以来,职业学校的教师缺乏对工作世界的了解,如果作为一名教师,不了解相关的专业工作流程,又何谈指导学生写作,变革教学观念,这将是应用写作教师面临的更大挑战。

就我国目前职业学校师资现状来看,大部分教师是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职业学校任教,没有企业实践经历。同时,我国的职业学校教师绝大多数接受的是学科课程模式教育,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基本上还停留在理念层面,实践层面还比较生疏。因此学校要注重师资队伍建设,使职业学校的教师真正成为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双具备的“双师”。

总之,在基于工作过程的应用文写作教学中,要掌握学科特性,正确处理好理论学习和岗位实践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才能形成应用文写作教学的良性循环,促进学科建设,提高应用写作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新凯.工作过程导向项目课程设计的实践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2]张秀国.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

第3篇:大学应用写作课程总结范文

一、应用写作课开设的基本情况

当前高等职业院校普遍开设了《应用写作教程》这门课,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共识,将该门课程列为必修课,给出了具体学分,但在笔者走访的一些农业高职院校中发现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思想上不够重视。个别学校系(部)对该门课程没有足够的重视,存在公共基础课让路于专业课的情况,有偏专业课轻基础课的思想。二是课程缩短。有的院校《应用写作教程》总课时缩短了,由原来的56个课时减到48个课时,授课内容也相应减少,影响了学生对应用文文种的学习掌握。其实应用写作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一些发达国家也开设了写作课,并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等,这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表现之一。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要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这恰恰说明了应用写作课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应用写作课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立竿见影的,它需要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才能达到一定高度。

二、应用写作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应用写作课在农业高职院校开设过程中,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但是离高质量、高水平的文稿还有一定的距离,对一些文种的结构掌握还不到位,追根溯源有多方面的原因。当前应用写作课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应用写作教程》的第一节课就讲明了该门课程的重要性与实用性。比如,学生在入学前办理生源地贷款过程中就会涉及到合同的签约、学生身份的证明等文种的应用;入学后会用到国家助学金的申请、参与社团或班团干竞选的演讲稿,以及对上级部门的请示、报告等。但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该门课的兴趣并不高,特别是偏理科的学生。他们认为应用写作课不是他们的专业课,毕业后又不从事文秘工作,所以在思想上认识不到位,一上??用写作课就会玩手机或者趴桌子上睡觉。

(二)学生层次参差不齐

农业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有两部分:一是高考上来的。这部分学生大多高考分数相对比较低,学习能力比较差,知识比较薄弱。二是少部分中职升高职。这部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削弱,很多学生没有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堂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比如,在讲授《经济合同》这一章时,4个班级共136个学生能完整写出一到十的中文大写的不到10%,可见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是比较差的。

(三)学生不知道怎么学

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比较积极,也比较主动,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掌握学习方法,不知从何学起。比如,在老师讲解和分析例文结束后布置类似的练习时,学生不知如何下手,找不到方法,无法做到举一反三。应用写作课又相对比较枯燥,理论性较强,加之大多学生语文底子不够扎实,觉得应用写作课不好学,就产生了畏难情绪,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懒散的习惯,最后连作业也不交了。

(四)教师授课形式单一

教师在课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教师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有的教师在教学方法使用上陈旧单一,更多的是先讲解理论,然后分析典型例文,最后进行写作练习的传统方法,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现在的学生很难接受,以至于他们对写作失去兴趣,最后连最基本的公文写作都不会。现在的学生大多是“90后”,他们的个性都比较强,有自己的主见,更喜欢掌握主动权,所以教师要学会“换位”,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三、提高学生应用写作水平的对策

按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目标要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学生应用写作水平。

(一)加强应用写作课程建设改革

农业高职院校首先要在学校层面上充分认识到应用写作的重要性,完成顶层设计,淡化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界限。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要把应用写作课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培养。把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相结合。比如,在讲授《调查报告》这一章节时,理论教学完成后,可以布置学生分组选择感兴趣的主题进行实践调查,调查前要求写好调查报告方案、问卷调查等文种,然后安排具体时间进行主题调查,调查结束后要进行数据分析归纳总结,然后制作PPT,并请学生上台分享讲解调查过程与感触。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二是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克服了怯场的现象,三是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针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农业高职院校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层次也不同,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学习背景、学习能力、创新思维等都不一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刀切,在一个模式下进行教学。要因材施教,可以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突出应用写作课的应用性,不仅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还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通过换位思考,让学生学会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促进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教师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升

第4篇:大学应用写作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学生;应用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H152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2-17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应用文是人们办理公务、处理个人事务必不可少的工具,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也逐渐成为现代人择业、企业用人的必备素质。因此,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成为社会、企业、家长的共识。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与《写作》杂志编辑谈话时也曾说过:“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学习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可是实际情况是很多高职学生经过一学期应用写作学习后,仍然不会写应用文,不会写计划、总结,分不清请示与报告的区别,甚至连请假条也写不规范。

从教学实践来看,高职应用写作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原因是在传统教学方式和手段上存在缺陷和滞后。在互联网时代,将信息技术引入教学,推动应用写作教学的发展和变革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因此,需要结合互联网的优势以及应用写作教学的特点、规律,探索适用于应用写作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为提高高职学生应用写作能力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

传统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是从教的角度出发,强调“教”。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就是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主动建构。而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发展,教师可以根据建构主义理论,为学生构建一个合适的、富有个性的学习环境。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互联网信息时代得到了信息技术成果的强有力支持,有其自身无可比拟的优势。

应用文写作教学另一个研究理论――过程论,强调写作是一个研讨、撰写、修改的过程,它主张应以作者为核心,强调文章的内容和意义,认为文章的形式要为内容服务,同时还强调文本语境对于写作的重要性。这一理论更符合应用写作的教学目的。一方面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写作理论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和实际状况;另一方面,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中心,而是学习的指导者,指导学生有效地将写作策略运用于写作过程中,使学生从被动执行变为主动控制写作。互联网的开放性与超文本性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展了学生阅读的视野,补充了教材的不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也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给学生提供更丰富、全面的文本语境,使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应用写作教学理念也由过去的“以书为本,以讲为主”转变为“以人为本,以练为主”。

以上两种理论作为依据的新型的教学与学习模式,互联网学习已经引起国内外教育界专家和学者的高度关注,如学习资源的开发研究,微课、慕课、WAP移动学习平台的建设等。因而,探索互联网环境下的应用写作教学方式和手段是顺应时展的,是与时俱进的表现,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

促进互联网技术在高职应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优化高职应用写作教学过程,提高高职学生应用写作能力。其好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互联网的普及为高职学生进行网上学习提供了便利

有关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各类高校都基本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程,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都具备了基本的计算机知识,较为熟悉或已掌握计算机网络功能。互联网多媒体技术集文、声、图、像于一体,具有快捷、方便、操作性强、课堂效率高、信息容量大的特征,为互联网环境下的应用写作学习提供了较为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崭新的学习模式;同时,由于高职学生对新知识、新方法的探索和追求,使利用互联网进行在线写作训练成为一种现实可能性。

2.在线学习对高职写作教师提出了更高和更严的要求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这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在线学习这种超越平面、跨越时空的教学与学习方式,使认知、阅读、体验结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效率。这种快捷、直观、生动的网络教学方式已经被高校教师所接受并广泛应用,它与传统的黑板加粉笔教学方式相比,需要教师改变其传统的知识储备、传播和提取的模式,使得教学方式表现力丰富,交互性强,共享性好,知识组织形式灵活,有利于获得最佳教学效果;此外,写作教师能全面参与学习和训练的整个过程。

3. 互联网环境下应用写作训练高度自由化

传统的应用写作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般是先讲授某一个文体的理论知识,再结合具体实例总结一下这个文体的格式或者写作方法,在课程快结束的时候布置相关的应用写作练习题。自觉性较高的学生一般能按时完成,自觉性差的学生对作业置之不理。互联网环境下的应用写作训练从本质上来看能避开传统应用写作训练的不利因素,不受课堂和课时的限制,不受“一对多”教学方式的限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渠道个别化学习和个别化训练选择适合自己的应用写作训练题进行在线训练,训练成果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学生、老师或者第三方共同参与评价、打分。教师通过在线平台浏览学生成果,从中选出一些优秀和较差或者水平等级不同的文章,让学生围绕应用写作要求,从字、词、句、段、言等方面进行集体评改。通过集体评改,学生对本次习作的训练要求更加明确,学生参照范例进行自我修改,小组互改,这样不仅能从范文中汲取长处,也能从较差的文章中吸取教训。互联网为学生创造了相互启发、疏导与帮助、取长补短的机会,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通过网络反馈给学生,开展针对性的辅导,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集体的智慧,使学生在自改互改中提高了写作技巧,又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互联网教学需要融入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写作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也在提高。同时,信息时代下,应用写作与计算机学、文化学、传播学、信息学、编辑学、美学等学科高度融合渗透,原有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已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因此,应用写作教师也面临着继续学习、跨学科学习的任务,不仅要学习网络教学理论和方法,熟悉多媒体计算机使用技术,更要下功夫研究制作符合应用写作规律和程序的教学课件。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引领学生“走进”网络和多媒体教学课堂,提高其学习应用写作的兴趣和自主性;教师则能够继续保持传统课堂教学的优点,帮助学生“走出”网络,贴近现实,写出符合社会实践要求的应用文章。

参考文献:

[1]张筱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2]蒋 宏,徐 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3]杜淑萍.网络环境下提高大学生写作能力的模式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8(3):21.

[4]程芳萍.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华章,2011,(22).

第5篇:大学应用写作课程总结范文

一、前言

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使人际交往的不断扩大,因此应用文将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实的教学情况是: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应用文教材的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程式性,内容比较枯燥,理论色彩太强,对于文化基础差的中职学生缺乏吸引力。这种情形使得应用文教学举步维艰。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应用写作水平?如何提高中职学校教师们的应用文教学水平?这是每一位中职语文教师面对的一项要课题。因此,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必须大胆革新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既要注重专业及相关知识的掌握,也要兼顾实际的写作能力培养,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二、高职院校的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

1.学生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应用文写作并没有受到大多中职学生的欢迎和重视,中职学校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往往走向无趣并且效率很低。在中职作文教学中,应用文写作教学在中职学校一直处于相对被动状态,应用文写作的重要地位一直没有得到充分认识。大多数中职生认为重点应放在记叙、说明、议论等常见文体的训练上即可。平时忽视了应用写作的重要性。中职生由于长期缺对应用文的训练,并且误认为应用文结构模式化,语言浅显,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现在会不会没关系,等以后走上工作岗位,用到的时候买一本《应用文体大全》参考一下或者直接从网络下载就行了。这导致学生们对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的重视不够。

2.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不少教师对中职《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基本都是按照文种定义、特点、格式、写法、注意事项罗列,只是照本宣科。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理论+文种例文+练习”的模式,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就会显得理论化和程式化。另外教师对应用文的文种格式的设计老套,误让学生会认为,只需多看几遍例文,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掌握应用文的写作知识和技巧,而根本不需要教师的再度说教。于是,学生上课的时候,听得很随意,遇到感兴趣的文种学习,兴致很高,不喜欢的,则趴桌子睡觉。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如何让学生接受这种枯燥无味的格式、写法呢?

3.教材相对刻板,缺乏时代气息

应用文作为处理、存储、传播、交流信息的一种主要手段和媒介,在21世纪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现行的中职语文教材中基本上是一种形式,不论什么版本的教材都编入了应用文写作部分内容,只不过不同版本对应用文写作内容做了不同的安排,有的教材是将应用文写作内容集于一册之中,有的是分散到各册当中。尽管不同教材对应用文教学内容的安排做了不同的处理,但是对于应用文知识本身来说,不同的教材只提供了一种相同的内容,内容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的。教材的本虽多,但是内容刻板,缺乏时代气息。这种教材既不能吸引学生,又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三、应对中职学校应用文教学弊端的策略

面对上述困境,中职学校应用写作教学必须以能力培养目标为导向,将应用文写作教学纳入培养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从学生观念、教学方法和教材运用等三方面进行改革,才能摆脱目前尴尬境。

1.纠正学生观念,确立应用文写作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当今社会人们每日所接触的书面文字中,90%甚至更多的是应用文。应用文写作能力,已经成为一个学生人文素质构成的重要部分。中职教育培养的大多是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和管理者,是高素质应用型的人才。应用写作能力是应用型人才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频繁地运用应用文体的形式来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应用文体在组织社会生产和生活,总结实践经验,概括科学成果,传播科学知识,储存精神财富,交流社会信息,表达思想感情,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社会生产的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应用写作是学生求职的重要工具和今后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掌握与专业工作相关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产品质量分析、试验报告、调查报告等应用文体的写作,是开展工作、履行职责中不可或缺的技能。因此应用写作能力成为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应用写作最直接最具体、最有效地体现了语言文字作为表达思维、传递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处理公私事务的工具特点,其作用是无法替代的,是中职生所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中职生在掌握好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必须具备相应的应用写作能力,才能为求职择业创造条件,并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必需更新学生观念,确立应用写作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课堂上,教师要纠正中职生认识应用文写作的重要作用,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他们认识到提到应用写作能力对于提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应用文写作能力的高低,甚至会直接影响到专业课程的学习,如果“文理”不通,学习什么学科都难以学好,研究任何一种学科都难以进行。因此学生们必须端正态度对待应用文写作。

2.创新教学手段,设计灵活的教学方法

为了确保应用文的教学质量,必须要创新教学手段,设计灵活的教学方法。

首先,转换教学主体。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每节课都必须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时间,课前先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并提出本课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变换教学主体,让学生集体唱主角,让学生多发表见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学生参与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和形成及应用的全过程,实现过程和结论的最佳结合,让学生自始至终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体验”,有所“发表”,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不断规范自己的学习。老师尽量不要直接给出标准答案,尽量以“点拨”代替“满堂灌”。

其次,重视方法教育。教师应该通过自身的努力,力图能创造性地传递出一些趣味来,尽量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应用文教学不仅有趣,而且有效;学生不仅喜欢学,而且还能真正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教师切勿机械地教学生每种应用文的格式写法,更重要的还要交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和窍门,比如很多应用文在格式的使用上大同小异,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把相同格式的应用文总结起来,这样只要去记住内容的写法就可以了,这样就大大节省了学生在总复习时候的时间和精力。

再次,把“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要使学生学好应用写作仅靠课堂是不够的,还必须与课外的各种活动实践相结合。应用文写作课与校园活动结合起来,为学院组织的各种活动撰写海报、广告、编写新闻稿、调查报告等。还可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丰富阅历,提高了阅读和写作水平,“课堂”与“课外”相结合,“应用写作”课就能上得有声有色。

最后,利用多媒体教学。无论那个学科仅依靠老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来完成一堂课的讲授是不可能提高学生的兴趣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学校设备的完善,教师应尽量利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幻灯片投影应用文范文,讲解课文,指出范文中的得失,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给该门学科带来很大的益处,不但提高了效率;也为教师真切展现写作情景,进行现场训练创造了技术平台。对于一些条件成熟的学校,还可以组织教师制作课件,利用网络资源逐步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并进一步建立应用文写作校园网络资料库。

3.根据时展,打造鲜活的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教材需要以实用性为原则,针对新时期中职院校开设的应用文写作课的学科性质去选用教材。为了确保学生“学有所用,用有所学”。教师们应该选择实用的教材,并且打造鲜活的教学内容。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最终要做到“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学生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所用教材以实用为原则,既方便教学,又利于学生自学。这种教材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所用例文格式规范,内容典范、具有时代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鲜活的教材和内容,学生自然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很大的收获,能大大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所以我们以“必须、够用、拓展”为原则针对目前中职学生的年龄阶段和他们特殊的时代背景,写作课的教学内容要适时引用鲜活的,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例子。比如,临近母亲节,教师可以提前教学生写感谢信。可事先向他们布置一个作业“在母亲节来临之际,请你们给辛苦养育育你们的母亲写一封感谢信”。写了感谢信之后,可再教学生出一份黑板报,以宣传母亲节伟大之处等。活动结束后,可让学生收集校园部分班级举行母亲节活动的材料,汇集成稿件,投稿到学校广播站。由此可见,一个简单的母亲节,就可以挖掘出很多的写作内容。不失时机,顺势拓展,会让写作与实际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与行动中真正得到锻炼。

四、总结

综上所述,应用写作能力是高素质的应用人才应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之一,中职语文的应用文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从思想上加以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用文写作应该成为中职院校必须考虑开设并积极进行教改的一门学科,这对中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峰.应用文写作\[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2\]吴晓燕.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浅谈如何发挥中职《应用写作》课程的“应用性”\[J\].现代教育教研,2009,(8).

\[3\]于漪.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M\].语文教学参考,2002.

第6篇:大学应用写作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应用写作;信息化;教学;改革

1.组织信息化教学的前提

1.1 强化基础写作,关注中学写作教学

笔者认为,培养学生准确地遣词用句,远比强调“格式”和“注意事项”重要,因为写作是将思维转化为文字的过程,由于思维转化为文字的基本功可以分为记叙、议论、说明三个方面,所以,记叙、议论、说明,可以说是进行文字表达的三项基本功。有了这三项基本功,就已经具备了符合逻辑地表达自己复杂思维状态的元素。“万变不离其宗”,在任何的情况下,在任何的文体、文种、体裁的样式中,这三项是“永恒的主题”。

中学的写作教学,是在巩固记叙文、说明文、抒情文写作能力的基础上,加强一般议论文写作的全面训练,并辅之以新闻、读书笔记、书信、通知、海报、实验报告等应用文的练习。也就是说,如果学生在中学阶段在记叙、议论、说明三项基本功方面没有打下牢固的基础,大学阶段的应用写作教学,还得再次强化训练;如果中学阶段写作基础牢靠,大学阶段的应用写作教学不但不必重复基础写作知识,就连教材中的必修章节新闻、书信等,也可以不提及。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与中学写作教学沟通与衔接,而不是一味去埋怨教材的编排不合理。

1.2 培养写作主体的综合素质和人格素养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在写作中起决定作用的毕竟不是材料,不是技术,而是个人的修养。”也就是说,提高应用写作能力,不仅讲格式、讲技巧,也要注重素质培养与写作能力相关的素质,应包括思想水平、世界观、思维方式和语言文字能力。应用写作能力在表现为外在的、可视的写作技术、技巧的同时,还伴随着非常复杂的、内在的、隐性的写作心理活动,体现着作者的认识、情感、思维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学习写作,不仅仅是学会各种文章的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对外部世界进行表达的欲望和能力,这是写作不可缺少的素质之一。

同时,主体的人格素养也至关重要。健康向上的人格的基本是:尊重、诚信、友善、谨慎。我们难以想象,由不讲诚信的人写出来的新闻、广告、工作总结、调查报告等应用文的可信度会有多大,由不尊重别人、待人不友善者发出的函件会是什么样子,办事不谨慎者如何能起草出准确周密行政公文与经济合同。

1.3 普及计算机应用与多媒体教育技术

大部分高校大学一年级就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程,都不同程度引进了多媒体教育技术,计算机在高校的高度普及以及与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信息化应用写作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可能。学生均能利用电脑进行文字输入,并且熟悉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使用,熟练使用互联网,这为应用写作的信息化教学创造的必要条件。信息时代提升了社会对新型人才应用写作能力与素质的要求,为高校应用写作教学拓展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丰富多样的网络信息资源为高校应用写作教学实践性资料的占有奠定了厚实的“物质基础”,通过对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不仅可以使教学更直观、生动,而且可以扩大学生的学习空间,不受课堂时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

2.合理组织信息化应用写作教学

2.1 进行开放式、互动式课堂教学

多媒体网络技术集文、图、声、像、色为一体,其所包含的信息量,提供的教学资源是任何教材、任何教师甚至任何图书馆都无法比拟的。这一环境中的学生只要具备获取信息、更新知识的能力,就能控制和掌握所需信息。

例如,在讲授消息导语的写作时,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对照教材范文,再三“倒金字塔”写作方式,强调“5个W”,责任心强的教师,埋怨教材范文太陈旧的同时,从报刊上找来最新的消息做例文,但效果也不一定佳。当然,条件允许的教室,使用课件教学,把范成幻片形式,播放给学生看,确实直观多了,但要真正使学生做到眼、心、手一齐动起来,这两种方法都不如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好。

网络信息化延拓了传统教学的物理时空,飞跃了课堂的围墙。教师不用担心学生搬用网络上的文字,因为,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网络搭建了一个庞大的资源共享平台。在这种开放式、交互式的教学环境下,教师是主要的作用是教会学生如何鉴别有价值的内容,如何组织属于自己的文字。

2.2 进行延续性、拓展性的课外辅导

传统的课外辅导、作业的批改都是一项比较浩繁的工程。利用网络信息化工具,课外辅导在轻松随意之中即可完成。具体的做法有很多,笔者仅以作业批改为例,列举以下几种我们在施教过程中用到过的方法:

用E-mail接收并批改电子作业。要求学生将作业输入计算机,通过电子邮件传输给老师进行批改。

组建一个班级QQ群,用QQ传输作业,将某具有代表性的作业粘贴在QQ会话框里,学生在群里讨论作业的成功与不足。

在校园网的校园论坛里辟专栏,学生作业以发帖的形式贴出,老师与同学都可以跟帖评价。

申请网络博客。教师申请博客,学生也申请博客,并互相链接。老师的博客上主要转贴与应用写作有关的理论与范文和一些典型的网站,同时布置作业;学生把老师布置的作业直接写在博客上,老师在学生的作业后面直接跟帖加评,其他同学也可以跟帖加评。

3.小结

高校应用写作信息化教学,给学生创造一个能自主安排的学习环境,学生在Internet上可以自由驰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习惯自由地调动所需要的信息资源,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与学习进度、学习时间确定学习步调,主动参与网上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这种开放式、交互式信息化教学,有利于教学模式由共性走向个性,实现“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 张清娥.巧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优化应用写作教学.[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第7篇:大学应用写作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 应用文写作 项目化教学 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12.044

On Vocational College Practical Writing Project

Teaching Practice Strategies

SUN Xuezhu

(Heilongjiang Forestry Vocation-technical College, Mudanjiang, Heilongjiang 157000)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actical strategies of teaching activiti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practice of project oriented teaching,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project oriented teaching, and evaluation of project oriented teaching.

Key words practical writing; project oriented teaching; practical strategies

应用文写作在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是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形成学生的职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用“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法,可以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有机结合,营造一个基于工作过程的应用文写作的学习环境,从而切实提高应用文写作教学效果,在有限的时间内,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现以营销专业的应用文写作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实践设计为例,探讨应用文写作项目化教学的实践策略。

1 应用文写作项目化教学课程目标

总目标是通过各项目的实施,使学生能够根据具体工作情景写作常用的规范的应用文,进而引导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应用文常用文种的写作规律,掌握应用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同时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树立创新意识,培养严谨规范的工作态度,培养对经济活动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商务活动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使学生形成综合职业能力。

在总目标统领下,又分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目标设计的原则是知识素质能力并举,突出能力,体现职业需求,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常用的商务应用文类文章的实际用途及其写作要领,从而在今后工作中能解决商务活动中的实际问题。

2 应用文写作项目化教学课程内容设计

为了体现工作过程化的教学理念,本课程将原有的学科章节化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序化,形成了以项目为载体的项目化教学内容。根据学时及学生的专业需求,本着实用、可操作、为专业服务的原则选取了市场调查报告、活动策划书等常用应用文书,设计了四个课内项目,一个课外项目。

2.1 课程内容整合(见表1)

2.2 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本课程以一家虚拟的公司的活动为主线,课程的开发设计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以商务职业能力为载体,通过“从业与基础”、“就业与应用”、“创业与提升”三级能力的逐级递增,本着由熟悉到陌生,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分设四个能力训练项目,每个项目都有具体的训练任务。各个任务组织起来体现的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如开展节日促销活动文案制作项目就是按照市场调查、市场预测、资金申请、活动策划这样的工作进程来进行设计的,学生在模拟、仿真的职业环境中训练写作,形成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课外项目是课内项目训练的巩固与提高。通过课内外项目的能力训练,学生的主体地位会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会大大增强。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会得到很好的彰显。

3 应用文写作项目化教学的组织实施

3.1 教学进程设计

本课程每个教学单元设计为2学时,共计15个教学单元涉及15种常用商务文书。

3.2 第一次课梗概

3.2.1 兴趣引导

讨论教与学的方式,建立学习小组,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3.2.2 课程介绍

课程的开发设计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通过“从业与基础”、“就业与应用”、“创业与提升”三级能力的逐级递增,分设四个能力训练项目,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升从业就业创业的综合职业能力。

(1)课程教学目标: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2)课程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

(3)学习考核方法。

3.2.3 建立项目教学情境

如表2所示,首先创建一个虚拟公司――恒立电器有限公司,学生通过应聘成为该公司营销部的员工,进而参与完成公司各项策划和销售活动,最终参与筹建子公司,共设置四个能力训练项目:

(1)恒立电器有限公司举办人才招聘会,学生以应聘者的身份准备自荐书、个人简历等应聘材料,继而进行岗位竞聘。

(2)恒立电器有限公司举办新产品会,学生以销售部员工的身份准备产品推介会的活动方案、广告文案、商品说明书以及邀请社会各界参加的邀请函等。

(3)恒立电器有限公司拟推出节日促销优惠活动,销售部门完成市场调查、市场预测、促销活动方案、申请活动资金的请示等。

(4)恒立电器有限公司准备筹建子公司,参与筹建的相关人员撰写公司筹备阶段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创业企划书、公司简介、公司年度工作计划等。

3.2.4 进入教学主题

(1)告知:案例展示,分析评论,引出任务。

(2)提出任务要求:明确本次课的任务是完成上述四个项目的前提和基础,不可轻视。

(3)布置任务:辨析文体及语体,熟悉常用应用文的文种名称及用途。

(4)师生活动一: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资料,尽可能地收集应用文文种名称,了解其用途;分析案例,辨析文学写作和应用写作的语体差异。教师巡回指导。

师生活动二:修改缺少要素、语言表达不得体的自荐书、会议通知。

3.2.5 总结

应用写作的基本特点。

3.2.6 布置任务

完成聘求职任务需用到哪些文种?根据招聘岗位要求写作一份自荐书。

4 应用文项目化教学的考核方案设计

4.1 考核原则

(1)知识、能力、素质考核相结合,突出学生能力的考核;

(2)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考核相结合。

(3)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突出过程考核。

4.2 考核成绩构成及比重

包括项目构成分值、各项目考核成绩比重、综合项目考核等内容。

4.3 考核方法

主要采取过程性考核,教师评学和学生自评相结合。其中学生自评又包括个人自评、小组自评、组间互评、组长考核评价等。

过程性考核:分为A线项目考核和B线项目考核。A线项目主要考核每个项目的完成情况,成绩由教师评价(占60%)、学生互评(占30%)和学生自评(占10%)组成;B线项目主要从三个方面考核项目的完成情况,成绩由教师(占100%)给出。

学生学习成绩综合计算公式:

X=(A1?0%+A2?0%+A3?0%+A4?0%)?5%+(B1?0%+B1?0%)

注1:计算公式中X表示综合成绩;A1、A2、A3、A4分别表示4个A线项目成绩;B1、B2表示2个B线项目成绩。

注2:A1、A2、A3、=M?0%+N?0%+L?0%

式中M表示教师评价;N表示学生互评;L表示学生自评。

应用文写作项目化教学是对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的颠覆,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和行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不同的学习任务提升学生的职业工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地勇于探索和创新,精心设计能力训练项目,优化学习任务,完善教学方法,构建适合高职学生的应用写作课程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第8篇:大学应用写作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应用写作 设计说明 信息化 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50-02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是一所完全艺术设计类高职院校,我校的“应用写作”课程分为基本能力模块和专业能力模块,“设计说明”属于专业能力模块。设计说明写作能力对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未来职业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我校学生大多重设计,轻说明,能设计出色的作品,却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难以将艺术思维转化成写作思维。针对学情现状,笔者依托世界大学城云平台,将现代信息化手段融入“设计说明”教学中,取得了较好效果。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阐释教学思考,总结实施过程。

一、教学任务分析

1.教学目标

一是情感素质方面,引导学生转变重设计、轻说明的思想,使学生认识到设计说明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二是知识方面,引导学生理解设计说明的概念,掌握作品命名方法和正文撰写技巧;三是能力方面,引导学生提高设计说明的撰写能力和修改能力。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说明的教学重点在于达成情感态度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难点在于实现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二、教学设计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应用写作”课程加速改革带来了巨大契机。笔者发挥集成当今互联网大多数功能的世界大学城空间的信息技术优势,建设“应用写作”空间课程,有效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1.教学模式

依托“应用写作”空间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实施立体、互动、复合的空间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过程三结合,即空间上,课堂与课外相结合;时间上,课前、课中、课后相结合;教学关系上,教师的空间教学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

2.教法学法

教师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法、案例分析法、任务驱动法等教法,学生采取空间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学习等学法,实现教师做中教、学生做中学。

3.教学手段

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将文字、图片、视频等融为一体,增强教学内容的形象性,提高课堂效果。

三、教学过程

依托世界大学城云平台,笔者建成了资源优质、便捷好学、开放互动的“应用写作”空间课程,每次课均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安排相应的训练任务,并运用世界大学城的超链接技术等,制作了表格化学案、表格化教案,设计了在线测试题。“设计说明”的教学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

1.课前空间预习

课前要求学生进入空间课程中的“设计说明”表格化学案,从三个方面做好预习。一是了解“设计说明”的教学内容,获取学习知情权;二是思考教师布置的两道思考题,要求学生整理思绪,做好课堂发言准备;三是挑选自己最得意的作品,提交到教师指定网址,为顺利完成作业做好准备。

2.课中空间教学

教师依托空间课程中的“设计说明”表格化教案,精心设置了八个典型任务,开展空间教学。

任务一,创设情境,有奖竞猜。展示我校学生获得国家专利的作品,采用有奖竞猜的方式导入新课,凸显设计说明的重要性。

任务二,理解概念,储备必要理论。通过教师的讲述,要求学生掌握设计说明的概念、构成、特点等必备理论。

任务三,分析案例,掌握作品命名方法。笔者调用我校专业教师和长沙民政职业学院专业教师空间资源以及学院网站、恒生木业有限责任公司网站、中国陶艺网等网站资源,精选设计作品命名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采用的命名方法,归纳出品种命名法、视觉形象命名法、视觉感受命名法、寓意命名法、特色命名法等五种常见的作品命名法。

任务四,分析案例,掌握作品命名标准。精彩的作品名称需达到“三性”标准,即明确性、概括性、联想性。笔者调用长沙民政职业学院专业教师作品和我校学生获得设计金奖的作品等典型案例,采用问答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分析典型案例命名的优劣,促使学生掌握佳名的“三性”标准。

任务五,分析案例,掌握正文写法。设计说明的正文需尽可能凸显作品的亮点与特色,笔者调用新浪网视频、我校师生空间资源、珠宝之家网站资源等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从设计理念、设计意图、设计主题、材质工艺、艺术形象、功能效果等方面作切入点,来突出作品与众不同之处。师生共同总结设计说明的写作技巧,实现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如在以艺术形象中的色彩运用为切入点撰写设计说明时,可以以色彩适用领域、象征意义、搭配组合效果等为着力点展开描述。

任务六,分析案例,掌握正文标准。优秀的正文须达到两化,一是准确化,二是形象化。笔者引导学生分析我校参赛资料、长沙民政职业学院和澧县职业中专专业教师空间资料等典型案例,把握优秀设计说明正文的写作标准。

任务七,创设情境,改写训练。笔者出示我校学生童琴同学的相框设计作品《甜蜜蜜》,该作品获得了第三届“恒生杯”相框设计银奖,并被恒生木业有限责任公司做成了产品,推向市场。她受邀参加了公司的新品推荐会并做了发言。笔者要求学生根据童琴同学的发言稿,撰写设计说明正文。教师来回指导,并亲自下水,提供参考范例。

任务八,再次实训,互评互改。要求学生为自己的得意作品撰写设计说明,学生互评互改,教师巡视指导。以一位同学的设计说明作案例,现场诊断,当场展示修改结果。

3.课后空间自学

教师要求学生课后再次进入“设计说明”表格化学案,开展个性化拓展自学。一是以考试机制督促学生完成“设计说明”综合训练题并自行订正答案,巩固课堂所学;二是学生根据自身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自主学习教师微课视频《设计说明正文的写法》等,查漏补缺;三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自主学习标志设计说明、景观设计说明等范例,开阔视野,满足部分学生深化学习的需求。教师则在线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

第9篇:大学应用写作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职业学校;应用文写作;一体化教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6-038-02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最大不同在于职业教育的“职业性”,职业学校的学生必须掌握本专业基本的职业技能。应用写作是一种技能,并且是工作生活所必需的技能。凡学一种技能,必须理论与实训并重,反映在教学中就是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反映在教材上,应该有贴合职业学校学生的一体化教材。但目前国内职业学校开设的应用文写作课与普通教育开设的应用文写作在教学上并无实质性区别,选用的教材也与普通教育使用的教材没有大的差异,这就不能体现职业学校的特点。所以职业学校迫切需要一本能体现职业教育特点、以技能培养为主的应用文写作一体化教材。

一、目前职业院校使用的几种代表性的教材比较

1、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的《应用文写作指导》(通用类)

该书由何语华主编,由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2006年12月出版。该书择取了条据、个人文书、办公文书、专用书信、演讲与致辞以及信息文书等六类应用文,在编写过程中遵循“学以致用,注重实效”的原则,体现出四个特点:一是表述的精要性。在介绍每一文体的基本格式和写作要求时,力求简明扼要,切合实际。既考虑到每一文种的基本写作知识,又避免了一般写作教材长篇大论式的理论阐述。二是例文的典范性。选择能体现该文种特点的文章为例文,佐以简略的旁注和精当的评析,以突出其实用性和示范性。三是职教特色的鲜明性。在重点讲解未来职业生活常用文体的同时,力求使例文内容反映职业生活,体现鲜明的时代性和较强的思想启迪意义。四是训练的可操作性。与一般应用文写作教材相比,《应用文写作指导》减少了理论知识方面的练习,侧重对学生进行写作实践的训练,题型灵活,便于操作。

2、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应用写作》(第二版)

该书由裴显生、王殿松主编,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编,2006年12月出版。为“新形态大学写作课程系列教材”之一,是在1999年教育部统编教材《应用写作》基础上修订完成的。该书原依据《全国成人高等教育应用写作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修订时,在保持原书框架基础上,注意吸收新的成果,对全书作了修改与补充,篇幅也略有增加,使之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全书共六章,前三章为基础理论,主要讲应用文的产生与发展、特性与功用、作者与读者、文本与分类,以及写作过程;后三章为具体写作指导,介绍了行政公文、事务文书、专用文书中几个主要文种的写作模式和规范,并附有一定数量的范例和思考练习题。该书主要特点:一是加强应用写作基础理论的论述,供教师讲授或学生自学;二是在写作指导中不涉及日记、书信、条据等中小学已学过的应用文种,也不涉及过于专业化的应用文种。

3、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现代实用文体写作》

该书由谷颖主编,属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特色教材系列,2009年3月出版。该书的突出特点是具有实用性和创新性。例文多而且新,正反例文兼选,并配有简析和评点。每一章后面设有综合练习,题型多样并附有参考答案。编者还精心制作了教学课件,赠送给写作教师。全书共分十章,主要包括事务文体、传播文体、日常应用文体、公文写作、财经文体、科技文体、规章制度、电子文书、申论等。

4、立信会计出版社的《大学实用文体阅读与写作》

该书由盛明华、施扬主编,2005年12月出版。通过对中国历代名家经典书、札、治、戒等实用文体的赏析,让读者在欣赏中体会好文章应该是怎样的,由欣赏的熏陶后,介绍常用应用文的写作方法,最后配以习题,让学习者由欣赏进入创作实验再进入总结。该书体例较有新意,不失为一本较好的实用文体写作教材。

上述四本教材各有特色,基本体现了目前的应用文教材的特点,但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一体化的写作技能训练体现不够。对应用文写作来说,其实践性很强的特点决定了教学重在应用,而如此繁杂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显然是枯燥无味的。所以,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适应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学的要求,适应职业院校学生事业发展和生存的需求,必须有一本能够体现一体化教学特点、满足一体化教学要求的《应用写作》教材。

二、职业院校应用写作一体化教材的编写原则

一体化教材应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模拟“职业岗位情境”一体化教学方案。在编写时应打破传统的教材体系,根据实际需要,将基础理论与岗位技能有机整合,进而形成新的教材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

1、以工作岗位为依据

教材体系的构建应与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岗位相匹配,不同的工作岗位都有相应的教材,能较好地实现教材和工作岗位的有机对接,变学科式学习为岗位式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2、以工作任务为线索

教材应以具体的工作任务为线索,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让学生在贴近企业的具体职业情境中学习,既符合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