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民工子女教育范文

农民工子女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民工子女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民工子女教育

第1篇:农民工子女教育范文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民工潮

20世纪80年代的“民工潮”造就了中国日益庞大的进城务工的农民群体。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流动人口总数仅为200万人左右,迄今为止已超过1.2亿,短短20余年间,流动人口总数增幅达60倍左右。伴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涌人,他们的适龄子女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受教育群体,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应运而生。

一、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具体体现

教育公平是人类的一种教育理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里的表现。什么是教育公平?瑞典著名教育学家托尔斯顿·胡森(TorstenHusen)认为,教育公平主要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教育起点的平等,教育过程的平等和教育结果的平等。我们可以将教育公平界定为:每个人可以平等的、有选择的分享其所处的公共教育资源以及人们此时所持有的平等的价值观念和准则。

1.从教育起点的不公平来看,户籍制度限制了部分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

教育起点公平是教育公平的最直接反映,它是人们在接受教育时所最先接触到的与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教育问题。目前我国的义务教育体制是以户籍制为基础,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模式。适龄儿童普及义务教育的工作由户口所在地负责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也由地方政府承担。农民工子女离开农村后,没有流入地的常住户口,往往无法享受流入地政府财政负担的义务教育经费,就无法像流入地儿童那样进入公立学校就读。后来由于国家的政策调整及相关法规的陆续出台,公立学校原则上不排斥农民工子女入学,但必须交纳一定的借读费、赞助费。由此看来,在现行的义务教育体制下,农民工子女与流入地的儿童不可能享有同等的教育机会。

2.从教育过程的不公平来看,主要体现在公立学校和农民工子弟学校教育质量上的差异

教育起点的不公平是无法消除的,因为人们无法做到经济上和社会上的绝对平等。因此我们更应该关注教育公平的主要可操作层面的教育过程的平等,这主要体现在教育质量的差异上。面对“没有城市户口”、“收费高”两大拦路虎,多数农民工子女只能进入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的民工子弟学校,但这类学校的弊端很多。如缺乏最基本的办学条件、消防设施不具备、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和卫生隐患、办学者和教师素质较差、学校开设科目不完整、部分学校除了语文和数学以外,其他科目课程的教学均不能确保,学生使用的依然是以前的五年制教材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办学条件还是教学质量,此类学校都无法与公立学校相提并论,从而使农民工子女的学习质量没有保证,素质也得不到全面提高。

3.从教育结果的不公平来看,缺乏良好的正规教育阻碍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无论是教育起点公平也好,还是教育过程公平也好,教育公平最终还是要体现在教育结果的公平上。在现代社会中,正规教育程度正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在现实条件下,一方面少数社会精英占据着国家和城市最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使得自己的下一代能够继续他们的社会精英身份和继续他们的优越生活;另一方面,在社会底层的农民工们,为了使自己的后代能够尽快摆脱现实的卑微地位,获得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上升,从而想方设法获取子女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但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教育起点、教育过程的不公平,部分人的“希望”只能成为“奢望”,从而陷入又一轮的贫困代际传递中,家庭收入低=没钱提供教育=子女教育水平低=子女就业机会少=子女收入低=新一代低收入者产生。由此看来,缺乏教育既是贫困的原因,又成为贫困的结果。  二、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失衡的原因

1.户籍管理体制不合理

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本身是现行的户籍制度及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产物。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户籍制度对人口给予了人为划分,即把人口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这种制度人为的造成了城乡分割的局面,同时还直接导致了城乡居民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劳动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社会和经济政策的不同。就义务教育领域而言,正是由于城乡户籍制度的存在,才造成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中无法得到与城市孩子同等受教育的权利,户口成为他们在城市中公平地生存和发展的“瓶颈”。这种情况表明,户籍管理体制的城乡分割已严重落后于社会需要,不能适应在改革中急剧变化的城乡关系,以及人口城市化进程加快的社会现实。

2.义务教育体制的缺陷

我国现行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义务教育体制规定了适龄儿童应在户口所在地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所需教育经费由当地政府负责筹措。目前我国城市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经费基本上由各级政府负责,而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则由乡镇政府以教育统筹的方式向农民征收,相当于农民自己掏钱解决法律要求的义务教育。但现实中,农民工离开农村后,他们流入地的城市财政中在义务教育经费里没有包括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这项经费,从而使其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经费在我国目前的义务教育体制中出现了一个真空地带。一方面,他们享受不到流出地政府的财政补贴;另一方面,他们又没有资格享受流入地政府的优待。如果增加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投入,即要增加财政的支出,还会拉低已经被人为高估的教育水准,这必然会影响到政府部门的政绩和形象。再者地方政府如果按照本市学生人均教育经费的拨款标准,那么用在农民工子女身上的教育投入无疑会变成当地政府财政的巨大开支,仅靠当地政府筹措,压力很大。

3.民工子弟学校师资力量薄弱

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学和管理人员的素质低是影响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这类学校的师资人员,既无教学经历,更无教师资格证书,有的自身不过初中水平,根本不具备任何任职条件。民工中流传过这样一句话:“放下屠刀,立地成校长。”意思是杀猪卖肉的,办起了学校也可摇身变为校长。“半路出家”办教育,既无资质,又少有人“充电”进行深造,多数人只是将办学作为自己赚钱的一条“捷径”。同时,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也是很成问题的,特别是初中,专业对口的教师很少,绝大部分教师从教的并不是他本身所学的专业,对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等更是从未接触过,之所以从事教育这一行业,只是为了有份稳定的工作。 三、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的对策研究

教育公平作为教育民主化的主要原则之一,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以致成为“两会”的重点问题之一。诚然,就现实条件而言,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的实现受到诸多限制,但是我们必须通过以下途径尽快解决这一问题。

1.改革户籍制度,实现城乡一体化

户籍管理体制改革是农民工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尽管近年来户籍管理体制有所松动,但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革。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导向仍然是:放开小城镇户籍,对大中城市特别是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进行严格控制。笔者认为,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的根本之策就在于从我国的现状出发,彻底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全新户籍制度,根本改变“同居一城,群体隔离”的局面。

2.改革义务教育经费的分配方式,实行“教育券”制度

发放教育券是20世纪90年代

以来美国公共教育改革实现私有化与市场化过程中流行起来的一种新的教育资助方式。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人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最早提出了“教育券”(school voucher)理论。弗里德曼所提出的“教育券”制度是指:政府将用于教育的公共经费以券的形式直接发给学生或家长,而不是发给学校;学生自由选择学校并用教育券支付学费和相关费用;学校则向政府兑取与券值相等的现金流入。这样学生可凭教育券到任何一所政府认可的学校就读。同时,学校之间也会因为学生掌握充分的主动权而增加竞争,从而提高学校教育的整体质量 。采取这项制度关键是保证了农民工子女教育经费的落实。学生自主选择学校,也有助于打破地区和户籍的限制,为农民工子女入学提供了条件。这无疑是保证教育公平的一项十分有借鉴意义的措施。

3.公立学校要承担起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的重要任务

在公立学校就学是承认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的合法地位的重要标志,拥有平等的入学机会体现了社会公平,是其公民权利的积极体现。公立学校要充分挖掘潜力,扩大招生容量,尽可能多地接收农民工子女就学。学校要加强收费管理、降低收费标准、减少收费项目,对特困学生应酌情减免费用,通过设立助学金、免费提供教科书、捐赠学习用品等办法,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就学。

4.加强培养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师资水平

提高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师资水平,首先要提高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师待遇,例如户口、住房、高薪等现实问题,以便吸收到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学人才。其次可采取结对帮扶的形式,请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师来参加公立学校举办的公开课及教研活动,或者送教到校,实行校长委任制和骨干教师支教制的措施。委任公立学校的校长及多名骨干教师去民工子弟学校进行管理、教学(其工资待遇仍由原校负责)。最后政府还可与师范院校联手。各大师范院校的应届毕业生每年都有近半年的实习时间,政府可以倡议大学生进行义务支教活动,让部分大学生到民工子弟学校进行实习(时间上错开),这样既解决了部分大学生联系实习单位难的局面,又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这类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的局面。

参考文献 :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赵欢君,陶李刚.论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J].教育探索,2005,(12).

第2篇:农民工子女教育范文

【摘要】美国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加剧,严重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处于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特别是具有代表性的长三角、珠三角,大量的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破产,致使大部分农民工失业,提前返乡。社会在关心返乡农民工的出路问题时,也应关注他们的子女。因为大量翔实的资料显示因为父母外出务工,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子女在管理、学习和心理三大主要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问题。借助社会对返乡农民工的高度关注,也关注他们的孩子。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教育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造成了全球金融大“海啸”。金融危机的蔓延已经影响到实体经济,造成全球性企业开工不足、失业增加、经济低迷。我国经济也受到了很大的波及效应,特别是代表我国经济发展的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地区。其中以出口导向型的中小企业表现明显,企业订单减少,甚至破产倒闭,导致大量的失业农民工返乡。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末至少涉及2500万农民工提前返乡,有的已经失去工作。更多的人在关注失业农民工的出路时,也应该有目光关心他们的子女。虽然暂时失业或只是改变了工作的环境和地点,作为成年人的农民工心智成熟,接受能力较强,面对这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能较好的进行自我调整,去适应新环境的变化。但他们的子女处于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期,身理和心理都不成熟,受到负面影响的程度更深、力度更大,恢复期也更长。所以社会在聚焦关注返乡农民工诸多问题时,他们的子女也应该不容忽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健康,关心他们的利益和幸福,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所以对返乡农民工子女的关注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1失业返乡产生的部分负面影响

1.1父母失去了经济来源,家庭生活拮据。虽然父母在外务工赚取的仅有的少量工资,但这也是农村家庭主要的经济来源。虽然义务教育不收学费,但生活费也是家庭开销的主要部分。特别是很多外出务工的人员把责任田承包给别人,家里只有很少的土地,出产的农作物自给都很困难;或由于城市的扩张,很多务工农民家里根本就没有土地。回到家后虽然名义上是在农村,但每一餐都要在外面购买,现在蔬菜返销农村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失去了相对稳定的收入,但家庭的开销却没有减少,经济的拮据是导致家庭不和谐的重要原因。

1.2父母情绪紧张,影响家庭和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内地的影响很大,致使工作岗位减少,返乡的农民工中缺少技艺的人在短时间内很难找到工作。虽然政府采取了种种措施促进农民工技艺的提升来加强就业,但这也需要一个时间和过程。失业在家如果调节不好情绪很容易导致家庭暴力。很多父母会把压力带来的情绪困扰发泄转移到孩子身上,会挑剔孩子的种种不是,甚至会动手打骂孩子,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长发育,带给孩子成长中的心理阴影。

1.3生活习惯的不适应。很多外出务工的人员已经习惯了所打工的城市,虽然身处城市却一直游离在城市的边缘地带,但回到相对保守、落后的农村时自己的言行、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不由自主的表现出对城市的倾向性。回到家后两者相比会产生种种的矛盾,例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消费习惯等等都有很大的差别。对当前生活的不满意会间接影响到孩子。孩子处于敏感的年龄,对一切都很好奇,对于接触到的信息也不会过滤就全盘接受,无论是正影响还是负影响。父母对当前生活现状的唠叨会让孩子产生困扰,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不好的影响。影响孩子对自己生活的环境和周围所熟悉的人和事产生怀疑和不自信。

2解决的基本措施

2.1学校配合政府部门做好宣传工作。各级政府从实处做好农民工的引导安置介绍就业。学校应配合做好在读子女的思想工作,特别是初、高中的孩子很敏感,要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帮助其正确认识当前的经济形势,相信家里的困难只是暂时的,减轻孩子的心里包袱,专心学习。

2.2提供心理辅导。学校应设有专门的心理辅导人员(条件有限的学校班主任和任科老师可以承担),定期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对于个别有家庭暴力的现象应及时进行疏导、沟通,以免产生更严重的伤害。近年来针对留守儿童犯罪的案件急剧上升,学校应增设法律常识课,让孩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2.3学校创设丰富的活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丰富的课余生活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把精力投入到学校的活动中来:让孩子自己组织班队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实行轮流班委换岗制,适应不同的身份变换;利用特殊的节日表达对父母的爱。在特殊的节日学校可以引导开展一些活动,通过孩子灵巧的双手或丰富的想象力表达对父母的爱,减轻父母因失业带来的尴尬和失意。

2.4营造优雅的环境。学校是孩子共同的家,让孩子自己动手装扮学校,接受美的熏陶。把自己制作的贺卡等送给父母和老师,在大家庭里感受温暖。学校对情况特殊的孩子优先照顾,解决实际的生活困难。

由于长期缺失父母在身边陪伴成长,大部分农民工子女都有管理、学习和心理三大问题。长期缺失父爱的子女明显感觉缺乏自信心、孤僻、恐惧、习惯于防卫别人、做事迟疑、胆小、不愿与人交往、自卑等。缺失母爱的孩子任性、不细心、做事粗糙、个人卫生等方面普遍不好。在学习上很多孩子遇到问题无人可问,致使成绩下降、甚至厌学、逃学。这些孩子在心理、性格、智力、行为习惯等方面都具有与正常家庭学生所不同的特征。父母因金融危机返乡,有的长时间留在孩子的身边,已经习惯任性自由的孩子反而会因为父母的突然在家而产生种种不适,有种被束缚的感觉。而且由于子女长期形成的一些坏的习惯不会马上因为父母在身边而改变,父母在工作失意的情况下再看到子女的不如意,势必会更增加他们的烦恼。学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开展活动培养孩子好的习惯。培养好的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中积累的。这就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好的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家长和老师应利用自身好的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给他们好的典范。

(2)多与家长联系、沟通。学校应多与学生家长沟通,发现孩子的问题共同解决。不同的孩子用各异的方法,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对于胆小的孩子,父母和老师多给与关心和支持,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并及时给与表扬;对于做事粗心的孩子,家长应以培养孩子的细心和耐心为主,认真的做好每一件简单的事,可从做家务开始;对于厌学的孩子,应找出厌学的真正原因,因为长时间的不学习导致成绩下降而引起的自卑,还是无人关心和鼓励,而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因成绩下降引起的厌学可以采用补课的形式,成绩上升孩子会很快恢复自信心;如果厌学的原因是无人关心,没有父母的鼓励而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这种问题比较好解决,需要父母耐心的陪伴和培养。陪着做作业、陪着聊天,让孩子真实地触摸到父母的关爱。

(3)开设家长课堂。父母经常说孩子不理解自己,而学生说家长不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学校可开设家长课堂,去了解和感知与自己相差20多岁的孩子的兴趣、爱好、去了解他们的想法,去探索他们内心的秘密。不能用自己当年同龄时的想法来套用到自己孩子的身上,因为大环境和心智成长的轨迹不同。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性,也尊重孩子的判断。年轻的孩子接受社会上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抵御负面诱惑的能力很差,家长应该有取舍的过滤孩子所可能获取的信息,给与及时的修正和引导。家长在外务工时的所见所闻,也应有取舍的将信息传递给孩子。孩子的判断力较弱,不要灌输读书无用论、一切朝钱看的负面思想,也不要把外面世界的负面内容告诉太多给孩子,应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第3篇:农民工子女教育范文

关键词: 农民工子女 教育公平 义务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在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新的社会问题。其中随迁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也被提上日程,且亟待解决。义务教育是我国每一个适龄儿童的合法权利,不容任何人剥夺和侵犯。国家政府有职责有义务保证每一个适龄儿童的受教育的权利。在我国现阶段,虽然不少地区针对随迁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制定了相应的处理措施,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工子女的异地教育问题。但是随迁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农民工子女的心理疏导问题,当地居民对农民工的排斥倾向,由于农民工子女的增多带来了城市公立学校的容量过大问题,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等等。

一、随迁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现状分析

农民工孩子的成长环境与城市学生存在差异,因而农民工子女在学校常常表现出自卑、退缩、没有魄力等特点。学校应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来对待农民工子女。农民工孩子的父母把子女送到城市读书,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能像城里孩子一样生活、学习。因此,无论是成绩的差异,还是性格的不合,抑或是心理的缺陷,学校老师都要一视同仁,从内心去关心他们,并努力做好他们的心理转化工作,在生活上给予关心和爱护,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和支持。老师还要积极地协助他们能在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中表现自己,为他们树立信心。并有意安排他们与其他学生一道共进退,增强与同学间的友谊和凝聚力,也能使他们尽快与班级融为一体,适应当地的学习和生活。学校应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或配备有专门的心理教师经常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掌握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基本状况,指导他们进行心理调整。这对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有着极大的帮助。随迁农民工子女大量融入当地公立学校,使得城市教育压力增大。首先是城市公立学校的班容量过大问题,就河北省衡水市为例,现在很多公立学校的班容量少的六七十人,多的100多人,与国家规定的班容量30人超出太多,这也势必影响学生的上课质量。其次造成公立学校师资的严重缺乏,就以班主任教师为例,一个班主任负责100多个孩子,要想做到对每一个孩子都负责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农民工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经济上不富裕,社会关系比较单一,在子女的教育辅导上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样的家庭因素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他们的下一代,因此,他们子女的教育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二、随迁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解决方法

随迁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引起了整个社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各地政府在认识到农民工对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认识到他们在城市生活中的问题,并积极努力地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特别是他们子女的教育问题。国家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具体政策有:进城务工就业农民流入地政府负责安排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流入地政府要制定有关行政规章,协调有关方面,切实做好农民工子女的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充分发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的接收主渠道作用,在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课外活动等方面,学校要做到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一视同仁;建立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经费筹措保障机制;采取措施切实减轻农民工子女教育费用负担,流入地政府要制定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收费标准,减免有关费用,做到收费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农民工子女返还原籍就学,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并督促学校及时办理入学等有关手续,禁止收取任何费用。

以河北衡水市为例,该市的所有公办学校对农民工子女的入学申请,都按照农民工暂住证或已有房产证,划区就近入学。收费标准与当地学生完全一致,并免除他们的书本费。使得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环境与当地学生毫无差别。据调查,衡水市农民工子女的心理素质非常健康,他们都能与当地学生融为一体,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三、展望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现在随迁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平等教育”、“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政策理念已经成为新时期众多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的文本指导思想和核心内容。新理念体现了国家对弱势群体——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关注,同时也体现出国家政策导向在不断地向着弱势补偿和人性关怀的方向转变[3]。

参考文献:

[1]李志友,李等.随迁农民工子女教育券的可行性分析[J].教育科学坛,2010,(7):149-152.

[2]代祥,李志友.教育财政公平与农民工子女教育机会均等[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9-10.

第4篇:农民工子女教育范文

尽管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在上述方面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个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受长期占主导地位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内部某些不合理因素的影响,以及各地政府和公立学校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现阶段农民工子女教育面临的问题依然严峻。

一、现阶段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农民工子女入学机会依然面临多重阻碍

据2006年“城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组对9个城市的调查,农民工子女在进入城市公立学校中还存在着困难,这导致了其失学、不能适龄入学以及童工问题的存在,部分农民工子女依然不能获得基本的受教育权利。据课题组调查,农民工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学习仍然面临着多重阻碍。其中,有63.2%的家长认为孩子入学很容易,认为费了一番周折的占29.3%,认为入学很难的占7.1%,因入学难而失学的占到了0.3%。尤其是自从“两为主”政策颁布以来,公办学校既成为接收农民工子女入校的主体,但同时也是农民工子女最难以进入的学校类型。在认为“费了一番周折才入学”的家长中,进公办学校的占69.7%,进获准打工学校的占17.5%,进未获准打工学校的占12.8%。[2]而自城市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以来,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能够进入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不足2/3,有的只有一半左右;能够真正享受“同城待遇”、不缴赞助费的学生比例则更小。[3]尽管各地政府部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为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做了大量工作,比如深入挖掘公立学校的潜力、努力提高公立学校的接纳能力等,但教育资源的增长与外来生源的增速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由于原先公立学校的建设规模是按照本地适龄儿童的数量确定的,因此,随着农民工子女日益增多,公立学校有限的接纳能力就会达到饱和状态。另外,城市公立学校高额的学习开支对于收入微薄的农民工家庭来说往往难以承受。城里的生活成本本来就高,再加上学校中的其他开支,如校服费、校车费、活动费,一个儿童在城里上学所需的高额的生活学习开支让许多农民工家庭望而却步。上述两种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农民工子女的顺利入学。

2.“两为主”政策执行过程呈现缩水状态

(1)从流入地政府层面来看,流入地政府往往出现认识缺位、投入不足的情形。在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社会管理体制的长期影响下,流入地政府普遍轻视农民工这一社会弱势群体,对其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重视程度不够。虽然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文件已经明令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由流入地政府负责,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流入地政府不能真正从思想上将其纳入本地区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入地政府在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上的消极态度主要原因有三:首先,“两为主”政策的实质是由中央政府出面将流出地政府的义务教育责任转嫁到流入地政府身上。于是,一方面,流入地政府的义务教育责任和经费投入大幅增加,但却因为是经济发达地区,无法得到中央政府的补偿;另一方面,流出地政府由于属于农村地区或中西部地区,不仅可以得到中央政府的经费补偿,而且还豁免了对流出儿童的义务教育责任。财权和事权的不对称,影响了流入地政府的积极性。其次,他们认为改善和提高农民工子女教育服务的水平,会吸引更大规模的流动人口,徒增城市的财政压力。再次,他们认为大量接受农民工子女入学,会对本地居民原先享有的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构成直接威胁。某位一直在公开场合呼吁教育公平的教育官员也认为,高考是万万不能放开的,“那样,外地人就会蜂拥而至,北京的教育优势将不复存在,教育资源也会严重不足。”所以,近几年,随着北京户籍学生人数的减少,北京市教育系统宁可合并、减少中学数量,从而保证北京市高考的高入学率,也不愿意招收外地学生。[4]以上因素致使流入地政府在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上往往人为设置许多限制性条件,提高入学门槛,以此来变相控制农民工子女进入本地就学带来的多重压力。

(2)从公立学校的层面看,农民工子女入学时常常遭遇隐性排斥。主要表现在:首先,公立学校教师对接收农民工子女常常抱有排斥和抵制态度。由于农民工子女来自农村,父母文化水平有限,家庭教育环境相对不足,因而多数少年儿童学习基础较差,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相对于城市孩子的教育来说,不仅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教育成效往往不尽如人意,这将会削弱班级整体的教学质量,进而影响到教师本人的评比评优和福利待遇。其次,农民工子女流动性较大,导致其辍学率较高,而政府每年在对学校评估中,辍学率是一项重要的评估指标。为降低辍学率,许多学校对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抱有消极态度。再次,即使是在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公立学校里,从表面上看,农民工子女和本地学生能在同一个屋檐下读书,但是深入学校内部却发现,学校将城市学生和农民工子女人为隔离进行施教,校园被分成“东部”“西部”,不同生源的学生不仅作息时间、校服、奖励待遇等不同,甚至连互相交往也要受处分,活脱脱演绎出一幕幕具有讽刺意味的“隔离但平等”的教育现实。[5]

3.民办民工子弟学校教育质量令人担忧

这类学校多是违法举办,条件简陋,办学地点偏僻、交通不便,校舍大多为改建或搭建,采光不足,教室拥挤,学校缺乏必要的体育器材和教学设备,安全隐患较大。其次,教师的来源复杂,多数不具备教师资格和教学经验,教育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并且由于此类学校属于民办性质,教师待遇低,工资不稳定,因此教师流动性较大。这些都是民工子弟学校有效提升教育质量的实际制约因素。造成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师资、安全及卫生条件低下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由于要与公办学校竞争生源,因此民办子弟学校的收费标准不能过高;另一方面,由于民办子弟学校无法获得政府的经费投入和资助,因此向学生收费成为了这类学校的唯一收入来源。民办子弟学校在既不能提高收费标准又不能获得经费投入的情况下,要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并获取一定的利润,势必要尽可能地降低办学成本甚至是削减一些必要的支出来维持其生存和盈利状况。

4.农民工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问题日益凸显

流入地政府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是农民工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问题。有研究表明,我国流动人口开始呈现“不流动”现象,具有了“落户”特征。这意味着全国目前至少有数百万随迁子女需要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未来这一数据将更加庞大。调查表明,有相当一部分随迁子女家长希望孩子初中毕业后继续在流入地读高中。[6]但是,由于户籍障碍、高考政策的限制,以及各地在教材、课程等方面的不一致,使得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高中教育成为难以解决的顽疾。使这个问题变得更为棘手的是由于目前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国家缺乏针对农民工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由于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农民工随迁子女普遍缺乏公平的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机会。

二、进一步科学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建议和策略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全局性的特点。针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领域出现的复杂而艰巨的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积极而为,秉持“公正平等、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价值理念,积极创造条件尽力给每个农民工子女提供公平的和有质量的教育环境,使得他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

1.加快经济发展,着力提供物质保证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7]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机会之所以遭遇高门槛,流入地政府之所以出现投入不足,归根结底还是缘于作为公共产品的教育资源还未能充分到满足所有社会成员的需要。这表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矛盾。唯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加快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才能为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提供充分的物质前提和条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忽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正确思想,妄谈其他次要问题无疑是舍本逐末,南辕北辙。

2.取消户籍制度藩篱,培植社会公平理念

我国目前的户籍管理制度主要是依据1958年出台的《户口登记管理条例》,此条例有四大原则:以家庭为单位、以常居地为依据、城乡二元化、迁徙审批。这种二元化的管理制度,导致了城镇人口优先享有公共资源,造成社会福利不平等。户籍管理制度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演化为等级制度、身份制度。随着经济发展,人口流动趋势加剧,这种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越来越显示出自身的“合法化危机”,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另外,推动户籍制度改革本身固然重要,然而更为重要的是改变整个社会长期形成的等级观念、身份意识,充分认识到农民工群体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进而培植普遍的社会公平价值理念。在此,当代美国著名哲学家罗尔斯提出的观点或许能够给予我们启发。他说:“每个人都拥有一种基于正义的不可侵犯性,这种不可侵犯性即使以社会整体利益之名也不可逾越。正义否认为了一些人分享更大利益而剥夺另一些人的自由是正当的。绝不承认许多人享受的较大利益能绰绰有余地补偿强加于少数人的牺牲。”[8]农民工及其子女虽然是社会弱势群体,但不能因此忽视甚至剥夺他们的正当权利。恰恰相反,“由于出身和天赋的不平等是不应得的,为了平等地对待所有人,社会必须更多地注意那些天赋较低和出生于不利社会地位的人们。”

3.明确投资主体责任,建立长效投资体制

当代经济发展已经由依靠物质、资金的物力增长模式转变为依靠人力和知识资本增长的模式,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明显。舒尔茨在《教育的经济价值》一文中谈到:“人力资本投资在西方社会中按着一种比传统的投资大得多的速度增长,而且这种增长恰好是该经济体系中最为突出的特点。”[9]所以“教育在全世界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10]所以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教育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着力保障教育财政支出到位。要明晰中央和地方政府各自的投资责任,制定清晰明确的投资比例并建立投资长效体制,加大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投资力度,确保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4.制定和完善奖惩制度,发挥法规强制效力

针对公立学校及其教师在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工作中表现出的消极排斥态度和不作为现象,政府部门应及时制定旨在鼓励公立学校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的教育评估制度,制定出在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方面成绩显著的学校、教师的奖励制度,对有条件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而拒不接收的学校进行一定程度的惩戒。同时,要建立层级监督机制,将政府在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上的成效作为考察各级政府政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充分发挥奖惩机制所具有的舆论引导和强制效力,依法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有效实现。

5.科学制定办学标准,提升民办民工子弟学校办学质量

提高民办民工子弟学校接纳农民工子女就学的能力对于缓解城市公立学校的压力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各级政府要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办学,鼓励兴办农民工子弟学校。流入地政府要加大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投资力度,对这类学校给予关心和帮助,在办学场地、办学经费、师资培训、教育教学方面予以支持和指导。同时,教育部门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实事求是地针对民办民工子弟学校制定审批办法和学校办学标准,通过此标准来强化监管力度,规范办学行为,提升其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6.积极探索和解决农民工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的新机制

建议将学前教育纳入公共服务范畴,强化政府责任;待时机成熟逐步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在高考招生制度没有根本突破的情况下,鼓励部分省市进行农民工子女教育改革和发展试验,探索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城市参加中考和高考的创新模式。城市职业高中应无限制地接纳外地农民工子女就学,中职与高职相互衔接,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在这方面上海的经验值得借鉴。上海市已经将学前教育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对民办幼儿园采取“政府购买学位”的办法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入园机会,并且开始在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试行开放招收农民工子女。

总之,改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农民工子女教育发展得好坏,不仅涉及教育权利保障与教育机会公平分配,更影响到社会有序流动与政治稳定。探索建立合理的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制度和实际举措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一项涉及方面多、影响范围广、解决难度大的工作,只有通过全社会以及政府各部门的统一协调和齐心协力才能有效解决。

注释:

①我国现行的教育运行体制遵循以“户籍为准”的属地管理原则。农民工子女因“人户分离”的现实状况无法享有在流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参考文献:

[1]文静.世界银行称我国公共财政体系已建立 教育更公平[EB/OL].(2010-07-11)[2010-07-22]..

[5]张杰.当教育公平遭遇“隔离墙”[N].福建日报,2010-06-28.

[6]吴霓.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的新趋势及对策[J].求是,2010,(7).

[7]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第三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62.

[8]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9]舒尔茨.教育的经济价值[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117.

第5篇:农民工子女教育范文

关键词 农民工子女 教育 公平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1校际的差距

民工子女学校与公办学校之间的校际的差距是影响农民工子女受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校际是否公平可以校际落差大小来衡量。同一类型教育中同一层次学校间的差距,称为校际落差。校际落差具体表现在经费投入、师资队伍、教学设备等显性差异和社会影响、外在环境等隐性差异方面。

(1)硬件设施的比较

民工子女学校的教学楼,每间教室大约有30多平方米,没有吊扇和空调,教室的课桌很陈旧,高低不一,桌面不平,还有许多划痕和破洞。教室的采光也较差,窗户现在还有许多是那种老式的木框镶嵌玻璃式的。教师办公室里没有饮水机,没有吊扇和空调。而同等级别公办学校则绿树成荫,环境幽雅;教学楼的教室采光良好,每个教室都配备有4个吊扇。铝合金窗户,干净、完整无缺。桌椅整齐划一。

公办学校运动场地比较完备,有足球场、篮球场,较正规的跑道,跳远用的沙坑,铅球场地,还有十几张乒乓球台;学校有医务室,各科教研室,家长学校(团校活动室),青年教师培训室。音乐室里面配备有钢琴,手风琴、电子琴、打击乐器等各种乐器;物理实验室和化学实验室配备有完备的各种实验仪器;体育保管室有包括平衡木等在内的各种体育用品;美术室里有全套写生用具,摄影机,投影仪、模型、数码照相机等;机房配有电脑,图书馆数万多册图书;食堂占地面积大,分为学生进餐区和教师进餐区,配有标准餐桌椅。

而民工子女学校操场未铺水泥、凹凸不平,没有沙坑、单双杠等基本体育设施;学校配备有物理实验室和化学实验室里面只有几张课桌和一些仪器和器皿;音乐室里面有架钢琴,这算是最豪华的了;所谓的“图书室”里面只有几本书;美术室里面只有十几张用于画画的桌子;微机室里面有的不过是被淘汰的老式电脑。

从以上可以看出,民工子女学校的校舍普遍十分简陋、教学设施缺乏,硬件设施条件远远低于一般的公办学校,更不用说与重点公办学校相比了。这是校际差距的一个表现。

(2)师资力量的比较

民工子女学校的师资力量十分薄弱,教师中一部分教师是公办学校的退休教师,另一部分是一些不太正规和较差的大专和中专学校的毕业生,师资匮乏加上能力有限,教师的任务很繁重,学校甚至无法保证体育课和音乐课的开设。而相比之下公办学校的师资力量要强得多,所有教师都是从正规大学毕业的,其中多数教师具有教师资格证,所有教师都具有专科以上学历,其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所占比例较大95%,具有高级职称、中级职称的教师也比较多。学校开设有体、音、美、信息技术等素质教育课程,每门课程都由专业教师授课。

不仅如此,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高低和学历是高度相关的,和教学任务的多少也存在一定的关联。和公办学校相比,民工子女学校教师的学历要低得多,教学水平低下,师生比也远远低于公办学校。

2学校内部的不公平

学校层面的不公平是指学校管理上的不公平,它包括学生编班、各班师资安排等等。义务教育是普及性教育、强制性教育、是培养具有起码文化基础的国民的教育,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时应该贯彻“有教无类”的教育平等性原则。

学校对快、中、慢班的教育、教学管理侧重点不同。对快班和中班是抓学习成绩、分别培养升入重点高中的优等生和升入普通高中的中等生;对慢班则只是抓纪律和保证学生在校不出事,成绩好坏无所谓。学校安排任课教师首先考虑快班,其次是中班。担任快班的任课教师往往教学水平和整体素质较高;中班的任课教师次之;而慢班的则相反,有时甚至有“拼凑”现象。快班的学生因为自己进了快班而信心十足,学习兴趣浓厚,而慢班学生则多数自惭形秽,学习信心一落千丈。

3教师教育过程不公平

(1)民工子女学校的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

首先,民工子女学校在师资力量、教师素质、教学质量等方面都无法与公办学校相媲美。民工子女学校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师资力量相当匮乏,尤其欠缺高素质专业教师。

其次,由于缺少社会的投资、政府的资助,民工子女学校在校园环境、校舍、教学器材配置等硬件设施方面远远不及公办学校。由于实验室、电脑室、多媒体等教学设施匮乏,学生们没有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

(2)农民工子女在学校得不到教师应有的关注

第6篇:农民工子女教育范文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 教育 问题 对策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围绕解决“三农”问题和增加农民收入,加之城市劳动力的缺乏,广大农民纷纷进城务工就业。随之而来的人口迁移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尤其是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日趋突出。

一、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工子女入学率低,失学率高

农民工进城务工,其子女生活安排,一般而言是两种方式。一则跟随前往务工地生活,二则由爷爷奶奶照顾。跟随父母前往务工生活,由户籍政策、籍贯及其他地方保护主义政策影响,农民工子女一般很难进入城市学校读书,或者入读成本较大,也因为城乡学校教学内容的差异,部分农民工子女就是入学城市学校,可往往跟不上班级学习,成绩靠后,最好往往选择辍学。留在家乡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的,由于爷爷奶奶年纪较大,往往无能力管教留守儿童,或者受农村传统思维影响,往往这些留学儿童入学率低,辍学率高。

(二)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不公平性对待

受一些政策影响,农民工子女在务工地读书,在公立学校读书,往往要交一笔数目不菲的建校费,此外还有借读费之类的费用。而农民工的收入往往又是有限的。于是,大多数农民工的孩子无法进入城市的公立中小学上学,即使有幸进入公办学校就读,他们也受到来自同学和老师方方面面的歧视。表现在这几个方面:首先,就他们的就读资格而言,已经是低人一等了;其次,各个班级的班主任老师都不希望有这样的学生在自己的班级就读,在他们思维定势下,他们认为农民工子弟一定会影响本班的总体学习成绩,或者影响本班的课堂纪律以及学习风气。更有甚者会把所谓的“借读生”完全的孤立化,真空化。

(三)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压力大

由于文化程度的原因,农民工往往不知道如何科学合理的对孩子进行教育。不少农民工家长的教育方法不恰当,往往不是训斥就是打骂,他们所能做到的只有督促孩子学习,部分家长把通过教育脱离贫困的重担过早地压给了孩子,当其子女成绩不理想的时候,更多的是一味的责罚,甚至是无理的打骂,缺乏同孩子之间的心灵沟通,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和内心世界,使得孩子心理负担过重,导致情绪的反常和学习成绩的下降。

另外,农民工子女大多来自经济条件比较差、物质和精神生活相对贫乏的偏远农村,且农民工子女都是从农村的学校转入求学地,他们和真正的农民有些不同,他们是介于城市和农村这两个群体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生活,不同的口音、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学进度以及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得他们的成绩较本地孩子差,使农民工子女极易产生自卑、自控能力不强、意志力薄弱、戒备能力强等不良心理。来自本地孩子的歧视,内心世界对社会差别感受到的强烈不平等,也让农民工子女承受着一定的心理压力。

(四)农民工子女安全无法保障

农民工的工作大多不稳定,工作变动导致了居住场所的不固定,而且流动人口出于经济上的考虑,租住房往往都是在环境较差、出行不便、租金低廉的地方。这样一来,学校和家庭无法建立稳定的联络方式,致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无法有机结合起来,学生脱离家长监护问题非常突出,而且导致学生的出行安全无法保障。

二、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大力发展公办教育资源和民办教育资源,着力提高教育容量

一是落实好“两为主”政策。把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和教育经费预算,按照实际在校人数足额拨付教育经费。对于公办教学资源不足的农民工集聚地区,要想方设法加大投入、调配资源,改善教学条件,或者新建一批公办学校。

二是提高民办教学资源水平。对于农民工子弟学校,简单地禁止和关闭都不可取,要支持和规范其发展,将受政府委托承担义务教育任务的农民工子弟学校,纳入统一的师资培训和教学管理,提高安全水平和师资水平,逐步让其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的财政扶持政策。对在农民工子弟学校就读的学生,也要按照公办学校的标准,免除学杂费,享受相关补助。

(二)改善户籍、教育体制

现行户籍制度与人口流动需求不相适应、不够协调,导致了农民工子女就地接受教育需要支付高昂的借读费和建校费,不能让户籍问题成为农民工子女入学的门槛,也不要让不完善的教育体制成为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绊脚石。这几年国家已经设立了相应的法律法规确保农民工子女能够在城市里顺利入学,但是入学的手续尽量要简化,确保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能顺利实施。此外,可以考虑逐步将学籍和户籍相分离,首先在农民工户籍所在省份范围内,让农民工子女在父母就业地享有参加中考、高考的权利,并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三)多方采取措施,提高农民工的文化素质水平

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差异,往往不是很高,因此在子女的教育方面,不是没有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就是根本不教育,甚至没有让子女接受教育的意识。因此政府应多采取上夜校,发宣传资料,组织一定的培训,多方面提高农民工的文化素质水平。

(四)加大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关怀力度

对于在农村留守的儿童的教育,政府要加大关怀力度,要明确登记信息。确保适龄儿童及时入学。同时学校要特别注意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在食宿方面,要给一定的安排,如推行免费营养早餐,推行学习一帮一活动。通过这些措施,确保留守儿童能适龄入学,确保留学儿童较低的辍学率。

党的十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十三中全会又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相信在党的正确领导和国家的努力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一定会得到彻底解决,农民工的子女,也会和城市生活的孩子一样,最终成为伟大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鲍传友.中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政策审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5(3).

第7篇:农民工子女教育范文

[关键词]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社会工作;援助

近年来,由于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全国各地大力发展劳务产业,广大农民纷纷进城务工就业,致使农民工数量猛增。随之而来的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

一、解决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问题的必要性

首先,解决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问题有助于提高全民素质。其次,解决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问题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再次,解决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问题有助于建立教育公正。

二、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则有近2 000万。他们当中,失学率高达9.3%,近100万名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

1.学费昂贵,家长负担不起。与打工子弟学校和农村学校相比,城市公立中学的收费相对较高,这给农民工子女的就学设置了障碍。大量的农民工子女被拒之公办学校门外,只有选择处于城乡接合部的民办学校,这些学校设施简陋,师资无保证,但不需要任何证明,收费低廉,只要交钱就能上,因此,也被社会上称为“打工子弟学校”。农民工子女就学阻力不断的原因可具体归纳为由城乡经济差距引起的收费过高。其实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核心就是子女能适时入校读书,这是每个父母的心愿和责任。但城市里高昂的学习费用令家长们难以承受。

2.工作任务艰难,生活环境恶劣。农民工主要以体力劳动为主,在城市的劳动力市场中处于较低的层次,大多数人从事建筑业、市政工程、维修等脏、累、苦、毒害工种。父母的工作及家庭的生活环境比较艰难,更何谈学习环境。

3.由诸多原因造成孩子心理负担沉重。在上学难、环境又极为恶劣的情况下,导致多数农民工子女心理负担极为沉重,极易产生自卑感,他们不愿甚至不敢与那些所谓的“城里孩子”接触。他们会由于家庭出身、自身环境及经济条件等存在的差异,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并总是自觉地在心里把自己划为城市中地位较低的群体,并有这样的群体认同感,在这一群体中自我封闭,从而形成“封闭”心理。除此之外,还会由于个人情况导致的求学受阻,被激发出城市同龄人并不具备的自尊、自强,但又自卑的矛盾心理。总之,这些心理严重阻碍其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解决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问题的社会工作援助

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全社会的责任,如何从社会工作专业角度出发,给予其人文关怀与尊重,并求得最终解决问题呢?下文将做一些尝试性的探讨。

1.家庭社会工作援助。在教育问题上,家庭担负着最关键的角色扮演职责,农民工父母双方要承担起正确引导及帮助孩子适应城市生活、学习的任务,增强家庭的教育功能。不要因为家庭条件差而使亲情缺失。第一,流动子女家长应利用城市生活提高自身素质,积极适应城市生活,与此同时发挥榜样作用,向孩子施加积极影响。第二,应正确处理工作与子女教育的关系。定期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成长需要,还要正确对待孩子,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使孩子更好的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及心理环境。第三,及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动向与情绪变化,帮助其解决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使其顺利渡过“难关”。

2.学校社会工作援助。学校是解决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的关键场所,学校及教师的观念、引导都会影响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因此,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第一,教师要一视同仁地对待城里孩子和农民工子女,从课内及课外将平等、公平的思想渗入到每个人的心中,使城里孩子不藐视农民工子女,农民工子女也不产生自卑心理。第二,组织一些大型的活动,给同学们多创造一些机会互相接触,互相了解。感受互相帮助的温暖,坚信彼此平等的信念。如组织联欢会,文娱表演,学习互助小组,送温暖小组,角色互换小组等。第三,学校及老师应针对农民工流动子女设置合适的教学方案、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学生敢于表达内心的困惑,愿意倾吐心声。还可以设置心理咨询中心,为农民工子女提供有效的服务。

3.社区工作援助。城市居民子女排斥进城农民工子女的一个潜在原因是偏见导致的歧视。社区在这一方面可以做很多工作。第一,在社区内增加关于农民工正面形象的报道,形象地体现农民工群体的勤劳、朴实、忠厚、坚韧品行以及对城市建设做出的巨大贡献,有意引导城市居民正确对待、认同和接纳农民工,以纠正城市居民及其子女对农民工子女的认知偏见。第二,在社区举办各种活动,包括座谈会、节日演出等多种形式。利用这些活动促进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交往,加强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居民子女之间的交流,让孩子们有个愉快轻松的居住环境,这对流动子女的教育无疑是很好的帮助,从而也能够顺利帮助其适应城市生活,并成为城市中的一分子。第三,社区可以开办一些技艺培训班和邻里相助活动,既能够增进邻里之间的和谐,也能够帮助农民工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其生存能力,同时能够培养孩子们的上进心与虚心学习的好品质。

参考文献:

[1]王颖. 中国民工潮:关于打工族生存状

况的调查报告[R].出版社.

[2]马宏,马国栋,彭秀淼,兰建华. 民族教

育研究: 北京市农民工子弟学校健康

教育的调查分析[R].

第8篇:农民工子女教育范文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

中图分类号:C913.2;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3)03-0120-05

当前,农民工群体发生了分化,1980年之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占到农民工总数的六成以上,他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出主力军作用。与外出期间80%已成家的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一个未婚群体,已婚者仅占20%左右。这意味着,该群体将在外出务工期间解决从恋爱、结婚、生育到子女上学等一系列人生问题。其子女随他们就近入学,享受完整的家庭教育是最佳选择。但实际情况是,已婚生子的新生代农民工中,相当多的夫妇仍然选择让子女继续“留守”。同时,农村留守子女的教育也出现了新的变化趋势。这些变化及其隐藏的矛盾和冲突亟待我们予以关注和回应。

一、新生代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的变化趋势

从有利於孩子成长的角度看,最理想的状态是父母外出打工,孩子随其就近入学。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户籍制度壁垒阻碍着农民工子女教育选择权的实现,流动子女往往只能就读於条件较差的普通中小学。在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下,新生代农民工在子女教育问题上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变化趋势。

1.让子女留守农村越来越成为新生代农民工的自主选择

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普遍认为城乡二元制度是农民工子女留守的根本原因,农民工让子女留守农村是一种被动之举。但近来的实地调查显示,除了制度原因外,其他因素也参与影响着农民工的判断与行为选择,其子女留守农村更多源於主动与被动交织的复杂心态。

“家庭策略”研究在探讨家庭如何应对社会变迁下的外部环境问题时,主张将家庭作为一个能动主体,认为家庭策略的形成是成员间关系互动的结果。新生代农民工一般表现出在外打工时相识相爱结婚生子——将孩子送返农村交由长辈抚养——夫妻继续外出打工的行为模式。由家庭策略理论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子女留守农村就是全体家庭成员基於社会经济条件、社会生活状况、自身发展需要、子女教育与安全等诸多现实因素考虑,为实现家庭利益最大化而作出的一种自主选择,是家庭成员理性思考的结果。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母亲是否外出、父母外出时间、儿童就学难易、住房条件、生活成本是流动人口子女是否流动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因此,从这一角度看,新生代农民工子女留守带有较强的主动选择成分。

2.新生代农民工对留守子女的家庭教育功能正在逐步得到强化

留守本身并不是留守子女教育出现问题的关键所在,它只是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家庭类型和家庭教育形式发生变化的一种表现。与家庭教育形式上的完整相比,监护人的素养、教育观念与方式、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对子女的影响更大。“只要家庭成员之间仍然保持联系和交流,家庭教育的功能就会在不经意的一言一行中发生。家庭教育就不会中止。”研究表明,相对於第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对留守子女的家庭教育功能正逐步得到强化。具体表现为:

一方面,外出父母视野拓宽使亲子间联系方式、沟通内容多元化。寻求自我发展是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要外出动力,受城市先进教育理念的影响,他们对於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同也逐步增强,与子女之间能够自觉保持较为密切的联系。调查显示,64.6%的受访者平均1—2周与子女联系一次。联系方式从电话到网络,关注重点从学习、安全、监护人健康状况到与同伴交往、饮食安全、个性发展等诸多方面。

另一方面,外出父母对留守子女新知识、新技能的传递趋向频繁。“家庭是文化传承的关键机构,家庭会传递基本习性,培养教育气质”。新生代农民工借助回家当面交流、打电话间接互动等方式不仅将城市中接触到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传递回农村,指导长辈养育下一代,同时也将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中学习与了解到的更为广泛的新知识、新技能、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丰富信息带给子女。城乡两种教育文化慢慢融合,一种“建立在感情与权威基础之上的现代型农村家庭关系正在逐步形成”。新生代农民工家庭成员同时享有农村文化和城市文化两种文化资源,这使他们在子女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方面比传统农村家庭更具优势。与农村非留守子女相比,留守子女有更多机会接触外来信息,在不断接受外界刺激中更易适应和认同城市文化,形成有益於自身发展的心理倾向。

3.新生代农民工在留守子女的学校教育方面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

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有所提高,但在实际工作中,他们依然明显地感受到了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技术水平的人在求职难易程度、工资待遇上的明显差异;在城市生活中,他们也深刻体会到了缺少文化的尴尬、无奈和痛苦。许多农民工在城市职业分工中依然处於底层,他们大多只能从事脏、苦、累的体力活。这种外出务工经历让新生代农民工深切感受到了文化的价值和知识的魅力,使他们更为关心子女的学业,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尽可能地为其子女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购买城里流行的学习用具,为子女学习创造物质条件;关注学校教育,让子女有机会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等。

在农村,通过读书考上大学,依然是许多孩子实现鲤鱼跳龙门,改变社会身份的主要途径。当前农村儿童教育呈现分层趋势,在子女教育选择上、父母收入和社会资源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於农村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一些家境较好的家庭主动出击,在能力范围内通过择校的方式为孩子争取较好的受教育机会。培优、陪读、择校这些在城市比较普遍的教育现象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地区也在逐步流行。在部分地区,“择校热”不仅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出现,甚至延伸到学前教育阶段。

与此同时,农村学校针对留守子女问题。也采取针对性措施,强化了自身的教育职能。在许多劳动力输出地,学校专门为留守子女开辟了宿舍专区,进行寄宿制管理;开设亲情热线,孩子每周能与父母通话一次;由退休教师或社会热心人士充当爱心妈妈,代管留守子女的生活和学习。如此种种,也使新生代农民工更寄希望於学校,愿意在子女的学校教育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与资源。

二、新生代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变化的原因剖析

1.国家对农村教育投入的强力拉动。使农村留守环境得到改善

尽管近几年政府针对学校乱收费进行过多次整改,教育的城乡壁垒正在消除,但流动子女在城市上学仍需交纳各种额外费用,其中主要是赞助费和借读费。被调查者中,有三成左右的人承认交纳过这些费用。流动子女在城市教育资源分配中往往处於劣势,难以享受预期的优质教育服务。

与此同时,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高度重视推动了农村教育的快速发展。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强调,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於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在全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随着国家城乡统筹战略的全面铺开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农村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城乡教育差距正在缩小。

显然,对新生代农民工来说,一方面是城市教育的困境,另一方面是农村教育的广阔前景,选择子女留守应当是更为适应其发展需要的。相关研究表明,留守子女在家乡有更多机会获取优质教育资源。义务教育阶段受教育状况,留守子女好於非留守子女:各年龄段中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留守子女都低於非留守子女。

2.监护人自身素质条件的变化,使子女留守农村能得到较好照顾

新生代农民工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差序格局作为标准,由亲及疏地选择孩子的临时监护人。在父母双方都外出的情况下,其第一选择是孩子的祖父母,其次是外祖父母,再次是叔伯和其他亲属(亲戚)及邻居、同学、朋友等。在实际生活中,多数留守子女跟随祖辈生活,与临时监护人血缘上的天然亲密性部分弥补了因父母缺位产生的亲情缺失,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亲子关系因为时空分离而造成的情感缺失。在中国农村这个乡土社会,人们选择并建立起的这样一种以血缘关系、亲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照顾网络,对青春期前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在调查中笔者注意到,现今临时监护人年龄、知识结构、观念、环境的变化也使他们能较好地担当起监管责任。这些监护人(主要为祖父母、外祖父母)年龄一般在50岁左右,是农村中精力相对旺盛的劳动力;不少人受过初等教育或有过外出务工经历,乐於接受新观念、新事物,如留守子女的父母传递回农村的城市先进教育信息、理念和方式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监护人在知识结构、思想观念方面的欠缺,使得留守子女在农村能够得到更好的照顾。

3.城市文化对农村文化的渗透带动,使人们认同孩子留守不再是一个“问题”

与疏远农村相对应,新生代农民工在受教育程度、消费习惯、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网络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表现出强烈的亲城市倾向。调查显示,年轻人在城市打工、结婚生子后,孩子交由老人带,已成为城市生活方式对农村生活方式的同化。从家庭结构、职业特点来看,新生代农民工让子女留守农村,与城市年轻的双职工家庭由於工作忙,需要长辈为其照顾子女的情形类似,只不过新生代农民工是将其子女放在农村养育。

另外,随着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城市文化通过手机短信、网络等途径传播到农村,缩短了城乡间的空间距离。城市文化在与乡村文化不断碰撞、融合的过程中,推动并加速着村民思想观念的变化,使他们更能热心关注和包容新观念、新事物。在访谈中,村民们普遍表示理解新生代农民工子女留守的现状,并愿意为家庭中城市务工人员的子女看护提供帮助和支持。

三、新生代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变化中凸显的新矛盾

1.角色冲突:新生代农民工追求个人价值实现与履行为人父母职责难以两全

新生代农民工大都是“两后生”,文化素质较第一代农民工有较大提高。从受教育年限来看,新生代农民工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是10.7年。远高於第一代农民工的8.6年;从成长经历看,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曾经是留守子女或流动子女,对城市文化及其价值观念有更强的认同感和亲近感。由於存在这样一些因素的影响,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诉求有较明显的变化,开始从进城挣钱、回乡发展向满足精神需求拓展,由单纯谋生向追求归属感延伸,由承担家庭经济责任向实现人生价值转变。如在调查“下班后主要做什么”的回答上,仅有1.3%的人选择做第二份工作。这个比例相对於第一代农民工要低得多。在访谈中,不少新生代农民工认为,与其挣眼前那点工资,不如去学习或培训,提高自身素质,以求未来发展。

在个人财务安排方面,收入低、消费多、结余少、出现透支现象等城市年轻人的消费模式,也逐渐为新生代农民工所接受。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以及满负荷的工作压力,使得他们还没有做好金钱和精力上的充分准备,缺少足够自信给孩子较好的生活环境。

与此相对应的是,虽然新生代农民工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总的来看重养轻教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他们对於如何正确履行父母职能缺乏认识,对於父母在儿童早期社会化过程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和具有的重要作用缺乏认识,对於父母缺位可能造成的父母榜样作用削弱、亲子关系疏离等家庭社会化不完善的问题缺乏认识。因此,他们常常在实现自我价值与履行父母职责的选择上取舍失衡。

2.供给错位:留守子女精神需求旺盛。但新生代农民工父母更注重其物质满足

儿童、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心理的发展和成熟,父母在这一阶段与子女之间保持亲密接触和思想沟通是推动这一过程顺利完成的关键。显然,留守子女恰恰在这一方面存在缺憾。他们在学习、生活、交友、个人爱好的发展等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困惑难以通过家庭交流的途径及时和妥善解决,容易积累演变为心理疾患,影响其个性与人格的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由於长期不在子女身边,新生代农民工父母往往对子女存在补偿心理,“金钱+物质”成为他们弥补孩子情感性精神需求的主要方式。购买各种礼物、城市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用品是他们表达关爱的最常用途径。每周固定的通话是大多数留守子女盼望的时刻,但在匆匆的对话中,父母关注的话题一般集中在学习、身体、安全等方面,这种一问一答的固定模式难以满足孩子渴望陪伴、倾诉和慰藉的心理诉求。正是由於这种供给错位,导致孩子与父母关系的生硬化、矛盾化,一方面十分想念,渴望交流,另一方面在联系或见面时却无话可说,回避深入沟通,甚至表现为冷漠的态度或直接的物质要求。

3.认知误区:新生代农民工对学校教育期望过高。而单一教育难承功能之重

家长的言传身教、精心呵护和亲情感染,教师的教育引导和培养,以及社会生态环境中各种教育因素的交互作用,是学生成长的必要条件。任何要素的缺失,都会影响、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正常发展。

然而,由於种种原因,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存在教育认知偏差,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和责任意识,过於放大学校的教育功能,忽视家庭、社会等其他教育因素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功能。“孩子在校,学校管理,家长不用操心,临时监护人只管生活”,“孩子学习成绩、思想品德的好坏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的观念广有市场。

诚然,学校为学生教育提供了必要的场域和环境,是学生知识提升、体质锻炼、品德塑造等诸方面协调发展的主要载体,但学校作为教育环境和载体的功能作用只有在有效的家庭教育、和谐的社会教育环境的配合支持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新生代农民工在给予子女家庭教育有限,而社会教育的渠道在农村社区大多处於瘫痪状态的无奈境况下,对学校教育寄予厚望,虽情有可原,但无疑存在误区。

四、应对新生代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变化的对策建议

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为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毋庸质疑,新生代农民工的子女教育也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孩子留在家,出现数目庞大的“留守子女”,家庭教育缺失;孩子带在身边,则成为浩浩荡荡的“流动子女”,学校教育又不尽如人意。为此,迫切需要政府、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携起手来,正视问题、化解矛盾、创新机制,为留守子女获得良好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创造条件、提供保障。

1.探索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强化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儿童和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为留守子女提供优质的学校教育尤为重要。目前,在学校管理、师资培训、教学条件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农村还无法与城镇相比,富裕新生代农民工留守子女较大规模向城镇学校流动就是这一差距的真实反映。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进一步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工作的长远规划,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交通、物流等手段,整合城乡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建立有利於改变城乡教育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缩小因地域、经济差异造成的校际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的差距。使城乡义务教育逐步接轨。

目前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是走城镇化道路,有鉴於此,应当一方面大力发展镇幼儿园,通过加大镇幼儿园的投入,不断提高其服务周边村的能力和水平,让更多的留守子女享受优质的学前教育。另一方面,在镇建立一批寄宿制学校,不断改善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尽量为留守子女提供便利的住宿条件,满足包括留守子女在内的广大农民子女的寄宿需求。除此之外,还要发挥学校和教师的管理职能和教育功能,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中的个性化需求,开设生存教育、安全与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样化课程,帮助留守子女学会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

2.建立相关的激励、补偿和培训机制。改善家庭教育

一是建立本地涵养激励机制,让新生代农民工留在孩子身边,在“家”门口实现就地就近转移或创业。比如,农业资源大省应该意识到发展经济最大的动力在农业,着力加大对农业资源就地转化、增值、培育的引导和支持力度。这样不仅可以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农业市场意识,还可以就近吸纳新生代农民工,方便其解决家庭生活和子女教育问题。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子女教育与外出赚钱的权衡中,女性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或创业具有特别的意义。这不仅因为外出父亲能找到比母亲更好的工作机会,从而改善家庭经济状况,提升投资子女教育的能力。而且还在於母亲在子女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当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与母亲一起留守的孩子,整体教育状况容易得到较快改善。调查显示,留守子女在父母“二选一”中,多数希望有母亲陪伴。

二是建立公益补偿机制,降低新生代农民工回家探亲成本,为有效开展家庭教育创造条件。《劳动法》第45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带薪休假制度。《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流入地政府应当督促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法规,让广大农民工享受带薪休假,降低农民工回家探亲成本;组织留守子女假期到父母所在打工城市与父母团聚;对务工地点较为分散、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家庭,补助留守子女到城市探亲的来回路费等等,以此保证农民工与留守子女每年有一定时间的相处沟通,增进亲子交流。

三是建立针对性的培训机制,引导留守子女父母和临时监护人学会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通过培训指导外出家长和临时监护人科学解决与留守子女交流中遇到的困境和迷惑,学会有效地进行家校间的互动和联系,便於准确把握留守子女生存现状和情感需求,为其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特别需要提出的是,要引导留守子女父母和临时监护人重点关注孩子两个成长关键节点。其一是学龄前阶段的留守子女。因为孩子年龄越小,对父母的依赖度越高。其二是初中阶段的留守子女。他们正处於青春期,自我意识增强,面临自主性与依赖性、反抗与服从的矛盾,格外需要父母的关心和引导。

3.完善多元化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发展社会教育

第9篇:农民工子女教育范文

1.建立“以中央财政投入为主,迁出地和流入地政府合理分担”的教育经费筹措机制。义务教育属于典型的公共物品,关系到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兴衰,中央政府应发挥其在国家教育经费投入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加大对流入地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是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程,凭借地方政府的力量是难以解决的,迁出地政府与流入地政府之间应加强协调与合作。首先,迁出地各级政府应积极配合,将随迁子女人数逐级上报至省政府。为准确计算随迁子女人数,可尝试建立全国通用的学生户籍管理“一卡通”制度。根据户籍卡上学号的变动,动态掌握随迁子女的流向。其次,同级政府间各部门应相互合作。公安部门提供外出务工人员适龄子女随迁的相关情况给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建立并妥善管理好外出学生的学籍档案资料,做好随迁子女跨省转学的登记工作并报同级政府财政部门。逐级上报后,省级财政部门将迁出的适龄子女数量按迂转流入地省份名称分类汇总后上报中央财政部门,中央政府财政统一调配,根据迁出省城镇人均义务教育经费水平,将迁出地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经费对El拨付给流入地省级政府。流入地政府应将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纳入当地中小学义务教育经费预算和财政保障范畴,明确省内各级政府职责,根据各自财政收入份额按比例划出专项资金用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做到专款专用,各级政府应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在教育财政收支明细中单独列项。

2.建立规范的中央和流入地省级人民政府对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水平。目前,中央对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对象是省级,省级政府转移支付的对象是县级,确定转移支付对象的主要依据是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能力指标,转移支付额度的分配主要由下级政府来完成。这对处于中东部地区、流动人口大量涌入的省份来说无疑造成教育需求与教育资源供给的相对失衡。为了减轻流入地省级政府的财政负担,中央政府应投入专项资金对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予以转移支付。按照“重点倾斜、集中投入”的原则,向接收农民工子女较多、条件薄弱的城市公办学校倾斜,集中资金解决最突出、最急需的问题。例如,对流入地接收农民工子女的中小学校教师的工资补助、校舍建设的补助、教学仪器设备配置的补助、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子女的生活补助、助学金补助等。外来农民工为流入地经济建设作出贡献的同时,流入地政府有义务承担他们的子女与其他同龄孩子一样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责任。因此,流入地省级人民政府也应该依靠中央税收返还及本级政府财力,根据流入地随迁子女的规模,按照实际在校生人数对地级市、县级市、建制镇政府进行义务教育专项资金的转移支付,用于填补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经费的收支缺口。

3.中央财政及流入地省政府给予贴息贷款资金,用于支持接收农民工子女的民办学校和在各地有较高声誉的民工子弟学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属于基本建设经费,而教育基本建设经费预算的编制、分配和管理权属于计划部门,教育的事权属于教育主管部门,这种教育事权与财权相分离的体制,往往导致教育经费需求与供给的不平衡。公办学校教育经费的短缺可以通过国家财政专项资金及奖励资金的拨付来弥补,而民办学校则基本得不到政府财政的支持。国家“两为主”政策并不排斥其它社会力量参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从目前来看,民办学校和民工子弟学校承担了相当数量的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责任,缓解了公办学校及政府财政的压力,分担了政府的责任。但是,这些学校多数设施简陋,缺少必要的办学条件,教学不规范,教学质量也不高。现阶段政府应该做的不是“一刀切”,责令关闭所有民工子弟学校,而是尽快制定明确的办学标准,对在各地有较高声誉的民工子弟学校,正确引导他们合法办学、规范办学。通过中央及省政府财政贷款贴息政策的扶持,加快此类薄弱学校的改造,帮助它们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参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此外,由于农民工子女的区位分布高度集中,农民工聚居密集区的民办学校会面临校舍紧张、接收生源容量有限等问题。对于此类民办学校,可允许校方根据接收学生数量及生均应占教学资源量向中央及省政府财政申请贷款贴息,用于学校校舍扩建及基础设施的建设。

4.制定并完善义务教育财政法规。在我国目前已颁布的教育法律法规中,只规定了各级政府有责任分担义务教育成本,但是并未对各级政府义务教育经费的具体分担责任做出明确规定。在教育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各级政府不免会对应尽的义务教育责任私自“缩水”。因此,国务院应修订现行法规中有关义务教育财政的条款,尽早出台《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法》,使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有法可依。此外,因为长期处于城市“边缘人”的农民工子女,未能充分享受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在保障他们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同时,国家更应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5.建立教育经费投入的监评问责制。一个完善的教育财政拨款体制应由资金供给机制、分配机制和问责机制等三个方面构成。中央财政和各级政府在足额拨付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经费、流入地省级政府合理分配教育资金后,还需要参与教育财政监评的部门对这笔资金的来源、去向、用途及使用效率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专款专用,避免挪用。为此,可以通过对农民工随迁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就读百分比、专项教育经费拨付数量等定量指标和各地区所采取的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的各种政策、措施等定性指标的分析和考察,来衡量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开展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