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医药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我国的中医药学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风雨飘摇之后,其独特的整体协调、辨证施治等思维方式和治则治法依然保持了不朽的魅力。任何一种理论形态、思维方式的生成都不是空穴来风,都会有其生成的土壤、阳光和水分。中医药学的科学研究传统是在中国博大精深的东方古文化背景的土壤中形成的,也是东方文化中孕育出的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中医药学的发展见证了中国特定时代人类的认识能力和社会的变迁。随着科学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西方科学进入后现代时代,映射出向东方回归的痕迹,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想与中医药学哲学思想有着深深的默契,后现代医学也与中医药学存在明显的暗合。可以说,后现代科学的脚步正是使中医药学感受到强烈共振的空谷足音,它预示着中医药学将在21世纪与后现代化邂逅。这些都说明,中医药学传统文化中蕴涵着大量的科学合理性和现实启发性,其优势必须保持。
1 中医药传统科学文化中蕴涵着大量现代科学思想
1.1 系统论思想尽管近代的系统方法是从20世纪40年展起来的,但一些朴素的系统思想却早在二三千年前就在东方出现了。中国古代存在着典型的有机整体观念,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前就形成了朴素的整体系统观。如在我国最早的著作《易经》和“洪范”中就提出了“八卦”(天、地、雷、火、风、泽、水、山)、“五行”(金、木、水、火、土)说。八卦说把世界看作为一个由基本要素组成的系统整体,以代表天地的乾坤二卦作为起始形成八卦,八卦重叠形成六十四卦,从而形成了概括天地间万事万物的世界体系。而且《易经》还把世界看作由基本矛盾关系所规定的层次系统整体,是一个动态的循环演化的系统整体。同样五行说也是将世界看作是由五种基本要素金木水火土组成的系统整体,这五种要素彼此相生相克形成不同层次的系统结构,从而构成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所以这些理论基本上都是将最基本的物质元素看作是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元素,而整个世界无非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整体系统,它们之间相生相克,使得整个世界不断循环演化,形成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系统整体。公元前五百多年,以老子为创始人的道家对系统提出了精辟的看法,在其经典著作《老子》、《荀子》等著作中提出的“有无”“阴阳”学说用一些更抽象的范畴,如有与无、一与二、始与终、阴与阳等对立统一的关系来表达自然界的统一性。它们认为“道”是事物之本源,又是事物的法则。天、地、人都是道的产物,它们具有统一性。道是天、地、人的主体,也是天地人运动必须遵守的规律和行动法则,认为世界的起源于“无生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
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土壤中的中国古代医学思想同样包含有丰富的系统观念。《黄帝内经》中人体被看作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并进一步被看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的养生规律是与外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故有“天人相应”的医疗原则,主张把生理现象与自然现象相联系,提倡整体辨证施治的观点。
中医药学的这种观点受到国际上系统科学家的高度重视。当代著名系统科学家,耗散结构理论的创始人普利高津(Prigaogine)曾说:“我们正是站在一个新的综合、新的自然观的起点上。也许我们最终有可能把强调定量描述的西方传统和着限于自发组织世界的中国传统结合起来”[1]。
中医的诊断方法中依然蕴涵着大量的系统论思想,中医的诊断包括四诊和辨证,四诊除通过望、闻、问、切外,还包括参考病人的社会心理状况、体质状况以及自然环境状况等信息,对病因、病位和病机做出明确判断。辨证是以一定的经验(包括理论)为基础的信息加工、分析和处理的过程,辨证既是对四诊资料的处理,又反作用于四诊技术的运用,同时还受治疗结果的反馈,并不断完善和更新。中医药学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药物治疗的方法是针对证候组方遣药,非药物治疗也同时针对证候或病因,选择针灸、推拿或心理、音乐等来治疗。其治疗思路整理如图1。
1.2 演化论思想中国古代演化观主要表现在阴阳学说、五行说、太极图等学说之中。大多都是将万物的演化描述成为一个相生相克、连锁轮回的变化链条,其变化在一个闭合的回圈中进行,而始点最后又变成了终点。中医药学思维活动是动态的过程,通过人的机体在自然状态下的动态描述,去反映出症状或生理现象的表现,如临床中获得的脉象、病人的面色、舌体形状。中医药理论认为人的复杂性在于它自身和环境的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的动态变化,元气学说阐明了“形”与“气”相互转化的发展观,强调“从其气则和,违其气则病”,注重人的生命活动统一过程状态演化,如中医理论中健康概念实质上体现的是阴阳之间交互作用,形成自和的最佳状态,医疗的任务就是调整这种状态的非平衡或非最佳状态。中医学对生理过程的认识角度是从气化的结构和气化的活动这一“耗散”系统出发的。
2 中医药学传统方法论对现代科学研究的启发
2.1 中医药整体认知论的科学思想为现代科学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天人观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特征之一是注重天人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张人与自然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相互影响,相至制约,因而人应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天人观在古代曾表现为“天命论”“天人感应论”的思想和“天人合一”的观念,其中有不少秘化、不科学的内容。但在西方工业化进程带来的诸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和能源浪费等社会问题日益加重的今天,注重天人和谐的中国古老天人观有助于在现代科学基础上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保持与自然的和谐持续发展。
从实践角度看,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的影响。日本哲学家和农学家福冈正信先生依据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思想,提出要以“自然农法”取代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科学农法”,并亲身实践,取得了显著成功[2]。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赖特(F.L.Wright)受老子“崇尚自然”思想的影响,主张“有机建筑”的理论,充分注意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统一,体现了人与自然有机协调的特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还影响到现代技术的发展,这就是强调技术程序应有益于人的身心愉悦和健康,强调技术的功能是解放人,现代的人体工程学、人-机系统工程学和技术美学研究,正是适应这种需求的体现[3]。
2.2 中医药直觉、体验的方法论为现代科学发展提供了创造性的思维模式日本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汤川秀树从小就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在他看来中国传统文化中某种不同于西方的艺术特性——既有原则,又能进行灵活调整;不仅有科学思想,而且有驾驭科学的智慧。他说:“中国人和日本人所擅长的并以他们的擅长而自豪的,就是直觉的领域——日语叫做‘勘’(がん),这就是一种敏感或机伶。”[4]老庄的思想在汤川秀树的物理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受庄子的倏和忽为浑沌凿七窍的故事的启发,联想到万物中最基本的东西并没有固定的形式,而且和我们今天所知的任何基本粒子都不对应。它虽未分化,却有着分化为一切种类基本粒子的可能性,这就是“浑沌”。汤川秀树还受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这句话的启发,提出了时空量子的空域概念。
中医药学思维中的直觉和理性总是互补存在,这种直觉赋予了科学家以新的顿悟使其有所创造。正如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所说:“量子力学迫使我们认识到,宇宙并不是物体的集合,而是统一体中各部分相互关系的复杂网络。但这正是东方神秘主义体验世界的方式。”[5]卡普拉相当重视“体验”的作用,他通过中医和《易经》来体验事物的对立统一和动态平衡,通过《华严经》来体验事物的相互依赖和时空的相互渗透,通过中国哲学中道与气的学说体验“空”与“形”的关系,并将这些体验同现代物理学研究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获得了对基本粒子结构和关系、量子场论和宇宙自洽性的深刻理解。
西方思维模式的严密逻辑性决定了其强调“非此即彼”的刻板和局限性,这限制了创造力的有效发挥,而中国传统文化中体验的模式认识成果恰恰能够启发和激励科学家的创造和想象力的发挥。
3 中医药学协调思想为现代科学关于有机事物的研究提供了有益启示
李约瑟将中国传统科学思想成为“有机自然主义”[6],因为中国传统科学思想主要是针对存在有机联系的事物加以整体的认识和体验,其典型的科学成果应该就是中医药学。这是传统科技体系中至今仍有现代价值的为数不多的成果之一。中医药学在不破坏生命有机体的内外联系的前提下,通过观察、体验和辨证施治,调节人体内在机能,达到内外平衡,抗病祛邪的治疗特点,以其举世公认的疗效说明了中国传统思想在认识生命有机体方面独有的方法论意义。
管理科学是现代科学体系中体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互渗透的新兴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具备社会有机体特点的组织或群体。早期的管理科学理论重物不重人,西方的“泰罗制”实际上把工人看作从属于机器生产工具,用机械论观点看待生产活动中的人与人、人与机器的关系。现代管理科学中的Z型理论改变了这种倾向,开始强调以人为中心,注重人际的有机协调。提出Z型理论的美籍日本管理学家威廉。大内主张经济组织中每个人和每个团体正好象人体中的器官,管理的机能主要不是控制而是协调,这种观点显然带有东方文化的特征。日本管理学家伊藤肇进一步指出,日本企业家能够使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复兴,中国经典的影响应居首功[7]。
从分子到细胞再深入基因,希望能找到针对功能的遗传学早有定论:基因产物必须在细胞内环境中发挥功能,细胞必须与其他细胞相互作用,机体必须在多变化的环境中生存,因此基因表达及作为结果产生的表型常是通过个体基因型与内外环境相互作用而被修饰和改变[8]。最新文献也认为,很多人类常见病代表着我们的基因组与环境毕生相互作用的一种积累,预测基因在复杂疾病过程中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一种令人气馁的任务[9]。由上可见,基因型与表型不总是一一对应。因此单纯以基因表达谱作为“证”的实质或作为“证”“病”的连结点似欠全面。
正如李政道教授指出的,“仅是基因并不能解开生命之谜,生命是宏观的”[10]。美国《科学》杂志19990402出版复杂系统专刊,其编辑部导言“超越还原论(Beyond Reductionism)”就直截了当指出现代基因组学还原论方法的不足,指出:“还原论的缺点越来越明显,主要是信息过载和过分简单化,从而可能需要把整合性提上议事日程(integrative agenda)以补充占支配地位的还原论方法”[11]。
中医药学中蕴涵着现代系统科学的基因,复杂性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为中医药学特色和优势的深入挖掘和理解提供了可能。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科技发展呼唤中国传统科学观启迪的今天,中医药现代化步伐会进一步加快,其科学内涵将会得到充分揭示和发展,中医药学一定能全面走向世界,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中医药学对生命活动的认识,提供了人类认识和把握人体复杂体系的有效途径;中医药学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认知方法及其个体化诊疗体系反映了整体医学的特征;中医药丰富的治疗手段和灵活的方法,符合人体生理病理多样性的特点;中医药浩瀚的古典医籍,是人类生物信息的巨大宝库;中医药学充分体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展示了现代科学一体化的新趋势。从以上的优势和特色可以看到中医药学不但具有极强的科学性,而且在许多方面提示和反映了现代人体科学、现代生物学、现代医学以至现代科学发展的方向和研究的前沿。科学进入后现代时代,正在从分析的科学嬗变为整合科学,中医药学中所蕴涵的文化优势、思维优势将对现代科学文化的发展发挥重要的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伊·普利高津.从混沌到有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2.
[2]葛荣晋.道家文化与现代文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3]张相轮,凌继尧.科学技术之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汤川秀树.创造力和直觉——一个物理学家对于东西方的考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
[5]灌耕.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6]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2卷)·科学思想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7]林德宏,张相轮.东方的智慧[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8]Klug Ws,Cummings MR.Concepts of Genetics,Columbus:CE Merrill publ,1983:81.
[9]Peltonen I.,Mekusick VA.Dissecting human disease in the postgenornicera.Science 2001,291:1224.
1 提出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目的和意义
1.1、 提出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目的。一方面我们期待能够利用中药现代化的进步空间,合理地把中药成品对于疾病预防与治疗的特殊优点——如治疗效果的优点、低成本消耗的优点以及环保卫生的优点——发挥到最大限度,使国内的生命健康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并为广大人民做出更多的贡献;另一方面我们希望利用中药现代化的影响力把中药企业打入国际市场,提高其在市场中的影响力,进而推动中药界的国际化的发展,为减轻广大人民的经济压力提供助力。这两个重要目的提高了医药界的传承和创新的精神,充分运用了当今科学技术的优点,进一步加快了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的融合速度,从而体现了中药现代化的意义。
1.2、 提出中药现代化的重要意义。简单的说,中药现代化的模式是适应国内环境、国际形势以及中药特点的。积极地实现中药现代化不仅是中药医学本身的需求,而且也是在21世纪新兴世界的背景下解决严重的社会健康安全问题和医药企业的发展问题的需要,它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是一项造福人类的重要举措。
2、 创建临床医学的重要目的和意义
2.1、 创建临床医学的目的。临床医学简单的说就是亲身面对病人的医学,是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的各种专业性学科的统称。其理念是:临床医师通过视诊、听诊、触诊、叩诊以及问诊等临床手段来获得病人的临床表现,进而通过恰当的治疗措施治疗病人,以使病人的痛苦得到缓解或消除。
2.2、 创建临床医学的重大意义。临床医学过程本身就是一门把实践与理论相融合的过程,它不仅可以在实践中巩固和验证临床理论知识,提高临床工作者的操作技能,而且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3、 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的融合的目的和意义
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的有机结合使中药研究和临床治疗的关系更加紧密、有效,是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新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就两种形式的结合状态来看,它符合了临床-基础理论-临床的模式,反复应用,为以后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当代日渐中药现代化的潮流下,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的融合不仅是未来之星,而且将会大有成就。也就是说,一方面这种融合有利于临床医学对中药的标准型的研究,促进了使中药现代化的优势逐渐融入国际化的临床医学,推动了中药临床的治疗和用药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临床医学上关于中医药学的研制,推进中药临床的新药不断供应,为病人提供更有效、更便宜的新药,达到省钱、省力、省时的目的。下面笔者根据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的融合手段及其优势作简单介绍。
3.1、 根据临床医学实践时所取得的经验和方法研制中药,体现中药现代化的优势
我们知道,新中药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优点:药效性强、疗效指数高、安全保障优等。但是以往相关工作者并没有重视中药现代化,也没有把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相互融合的意识,致使中药的研制量并不是很高。近年来,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相关工作者认识到把临床中积累到的经验融入到中药的研制方法中,可以更大程度上地使中国的丰富资源得以被利用,进而研发出更新、药效更高的新型中药。例如,在研发肝病新中药的过程中,有这样三种考虑:(1)根据历来前辈的经验,采取较科学的民间方法研制中成药;(2)根据临床医疗时所获得的经验,发扬创新精神,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验,最终研发出新型中药;(3)根据已经制得的但药效并不显着的中药,经过探索、实践找出新改进的出路。
3.2、 重视临床医疗中出现的副反应,加以研究,实现中药现代化
一切药物有益就必然有害,所以临床医师必须重视临床医疗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良反应,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逐步实现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系统性的融合,更好地将中医药界打入国际市场,实现全心全意为人类的生命健康服务奉献。例如,对葛根素注射液的副反应进行探究研讨,并明确这种副反应的发生机理,在实践研究中逐渐改善这种副反应的发生率和反应度。然而,由于这种副反应机理的工作开展的比较晚,研制体系不够完善,以及医疗设施的不够完备,致使制约着这种副反应的研制工作的进步。因此,医学工作者应该对中药副反应加以重视,并可以借助国外的临床实例,运用先进的科学方法和共同智慧,为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的融合做好准备。
3.3、 根据社会的需求,加大对创新中药的建设以及临床医学知识的结合,强化中医药界的创新意识
社会的进步在于创新的精神,因此建立完善的新型中药的创新体系和临床医学知识的有机结合,是社会发展的趋向。但是由于这种中药的研究体系并不完善,比如人才的缺乏、知识储备的不足以及设备、设施的欠缺等,都是中医药学的脚步滞留的原因。所以必须加大以上客观和主观等的因素的改革,结合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建立创新型的基础平台,实现中医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知识和实践的融合,以达到医学中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中药制药工艺学;中药现代化;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069-02
我过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中药现代化,旨在继承和发扬我国中医药优势和特色,综合运用现代制药技术和手段,提供“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中药产品。这既是提高中药竞争力和国际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中药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中药现代化,不仅需要技术创新,也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不仅需要科研院所的努力,更需要中药企业的积极参与。针对中药制药技术进行联合攻关,提高中药的质量和竞争力,现代中药制药工艺对于实现中药现代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中药制药工艺涉及两个相辅相成的重要环节:中药原料药的生产工艺和中药制剂的生产工艺。其中本文所讨论的中药制药工艺主要是指中药原料药的生产工艺,涉及中药的前处理、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分离纯化工艺、浓缩工艺和干燥工艺,这也是决定现代中药质量的关键环节[1,2]。现代中药制药工艺学研究的对象是中药,涉及中药学、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制药工程等多门专业课的综合理论知识。中药制药工艺学与化学制药工艺学和生物制药工艺学的相通之处在于对现代制药技术的采用,但中药制药工艺又具有自身的显著特色: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新技术和手段的应用要围绕中医药理论进行,若离开这个基础,就成为植物药或天然药物。因此,在中药制药工艺学的教学中,要在中医药理论这个基础上,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提取纯化工艺。
一、准确定位
中药制药工艺学是专业性课程,针对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的学生开设。所以在中药制药工艺学的教学工程中,要以专业性、技术性为导向,突出这门课的应用性。这门课以中药学、天然药物化学、制药工程学课程为基础,突出其综合性以及在日后中药生产中的桥梁作用。中药制药工艺学的落脚点是工艺技术,不能过于强调其基础原理。
二、多元化教学
虽然中药制药工艺学目前的发展总体上较化学制药和生物制药有所差距,但仍有不少发展良好的中药制药企业,积极采用新技术,实现了中药生产的升级换代。同时积极吸收现代化学制药与生物制药领域的先进技术,与中医药理论相结合,在保证中医特色的前提下,实现中药的现代化生产。这就需要高校为企业输送既懂传统中医药理论,又掌握现代制药工艺的专业人才,这对制药工程专业的教学,特别是中药制药工艺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该课程的教学,要立足课本,但也要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多种资源提高教学成效。
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采用网络资源,特别是国际上植物药生产的工艺的相关资料,对于提高中药制药工艺学的教学质量非常重要。目前,限于课堂教学条件限制,学生不能从教材上直观地感受工艺过程。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选用一些直观、说明生产流程的视频讲义。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中药材的精油章节,可以利用flash演示加热、汽化、冷凝过程,同时播放水蒸气蒸馏提取薰衣草精油的视频,这比教材的示意图更加直观和富有吸引力。等视频网站有动态表现生产工艺的flash和视频资料,可以直观地表现工厂车间的生产流程和原理,同时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强化实践教学。工科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中药制药工艺学这门课之前,会有专业见习和实习的机会,充分利用这些机会,让学生在车间里最直接地认知中药生产工艺,同时,车间操作人员的现场操作也可以加深学生对工艺流程、参数设置的理解。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和企业资源,将理论学习与基本训练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切不可将见习或实习简单化、形式化,在开始实习前,老师要和车间的带教老师沟通好,在保证学生和生产安全的前提下,要让学生对生产流程有深入的了解,最好有一定的亲手操作的机会。同时利用学校的中试车间,让学生分组分批完成实验任务,让每个小组(3~4学生)都独立地完成提取、纯化、浓缩、干燥以及压片或灌装胶囊的中药制药流程。该课程配套的实验分为两部分:一次是集中实验,统一学习操作技能;一次是进入到中药或生药方向的课题组中,跟随研究生做实验,要求每位学生从提取、纯化、浓缩、干燥等环节中,挑1~2种练习。这部分实验需要和各课题组的负责人沟通好,虽然实行起来有难度,但效果较好。
三、充分吸收最新的工艺技术
目前所采用的教材对新技术、新工艺有所更新,但仍不充分。但目前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和研究院所的共同努力下,一些中药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对新技术和新工艺的采用比较积极,引进了一批较高技术含量的生产工艺。所以在教学中需要补充已经被企业采用或行将被企业采用的新的技术或手段。在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膜分离(浓缩)技术。比如一些中药企业采用无机陶瓷膜工艺代替传统的醇沉工艺,减少生产环节,缩短生产周期;减少乙醇使用量,对中药有效成份基本无截留,除杂彻底;无机膜性质稳定,再生方便等特点。与纤维滤膜组合使用,即可以延长滤膜的使用寿命,又可以提高药品品质。但关于无机陶瓷膜的介绍以及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在目前的教材中较少,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及时补充到讲课材料中,使学生接触到代表中药制药工艺发展方向的新技术。采用有机超滤膜精制中药多糖类成分,较传统的水提醇沉工艺具有得糖率高、工序简省的优点,是非常具有前景的生产工艺。以香菇多糖的制备为例,可以从超滤原理、多糖分子截留、多糖的组成等几个方面介绍有机膜超滤工艺在中药多糖制备工艺中的应用。同时利用flas模拟超滤过程,多糖的电镜测定等手段直观的对比膜过滤与传统工艺的不同,让学生有更深入的理解。
四、全面评价教学效果
中药制药工艺学是一门突出技术工艺的专业课,不能当作理论课来讲授,在考察学生时也应兼顾课本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因此考察环节中应该有一定比例的实验课环节,考察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对中药制药工艺的理解。笔者在学习结束后设置了中药制药工艺学综合实验:银杏总黄酮的提取及滴丸制备,涉及微波、超声以及传统煎煮等不同的提取工艺,采用UV和HPLC定量法,考察不同工艺对总黄酮的提取效率的影响。比较大孔吸附树脂柱、膜分离以及醇沉工艺对总黄酮部位质量的影响。让学生不仅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而且锻炼工艺设计的能力。
现代中药制药工艺学是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在坚持传统中医药理论的基础上,积极采用现代的技术,特别是源于化学制药和生物制药领域的先进技术,对于提升中药的生产水平至关重要,毕竟,目前中药制药领域新技术的独立创新成果较少。在设置中药制药工艺学实验课时要兼顾中药学、中药制剂等传统学科和生物学、材料学、波普学等现代技术。既懂传统中医药理论,又掌握现代制药工艺的专业人才,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重要依赖,也是生产现代中药的重要保障。所以,现代中药制药工艺学的教学要立足课堂,联系实践,培养既有扎实理论功底,又有实际工艺设计能力的工学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平.中药制药工艺与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2-5.
1 现代血液一般检验的特点
现代血液一般检验有以下3个特点:
1.1 在继承传统检验项目的基础上,扩展了相关的检测项目,如保留红细 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血红蛋白测定(hemoglobin,Hb或HGB)和白细胞分类计数(D C),增加了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红蛋白分布宽度(H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等多项 检测参数。
1.2 手工检测和仪器自动检测互补。血液分析仪的高度自动化检测,为血 液一般检验提供近40项的血细胞参数,其快速、精确、直观和组合报告结果的方式,为临床 提供更为丰富筛检疾病的线索,克服了手工检测速度慢、重复性差的缺点,但手工检测,以 其综合判断能力强而见长,手工与仪器检测互为配合,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3 标本易得、用量小,适应临床初筛疾病的需要。血液一般检验是临床 多种疾病,如血液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传染病、呼吸道疾病以及妇、儿、外科疾 病等,实验检查中选用频率最高的项目之一。
2 现代血液一般检验的必要性
现代血液一般检验旨在以血液学理论为基础,以最常用的实验方法为手段,紧密联系临床实 际,为临床疾病的初步诊断和疗效观察提供科学、客观的诊断依据。
现代血液一般检验的项目,主要是针对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即血细胞的数量和质量,包 括:1)RBC、Hb、红细胞比容(Ht或HCT)、网织红细胞计数(Ret)、红细胞平均值、红细胞形 态检查以及血液分析仪所能分析的红细胞相关的参数;2)WBC、DC及中性、嗜碱和嗜酸粒细 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百分率和绝对值计数,白细胞形态检查以及血液分析仪所能分析 的白细胞有关参数;3)血小板计数(BPC或PLT)、血小板形态检查及血液分析仪所能分析的 血小板相关参数,以及与出血止血相关的其他筛检试验:血块收缩试验、毛细血管脆性试验 、凝血时间、复钙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此外将反映血液中 红细胞与血浆成分相互作用的红细胞沉降率(ESR)也归入血液一般检验。至于血液中的血浆 成分,多由生物化学和免疫学进行研究和检测,血液学主要关注与临床止血和血栓有关的各 种血小板因子、凝血因子、血管因子等的检测,也不属于血液一般检验的范围。
血液循环于全身,无沦造血系统或非造血系统疾病均可引起血液成分的改变,这是临床 疾病-般都有必要作血液一般检查的理论根据;其次,由于血液一般检查取材容易,检测简 便快速,因而成为临床各科诊断疾病、遴选实验检查的正常程序,从选择和分析血液一般检 查人手,是正确诊断疾病的一个重要窗口。
临床实践表明:1)非造血系统的疾病可有继发性血液改变,例如:呼吸系统疾病可因 缺氧引起RBC增高,消化系统疾病可因造血物质缺乏引起红细胞减少,导致继发性贫血;大 多数细菌感染可使WBC增高或出现类白血病反应,而病毒性或药物性因素又常引起WBC的减少 ;肝脏疾病和各种外科大手术、妇产科手术等可诱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造成血PLT减 少;非造血系统的疾病还可与血液疾病并存,如妊娠,可同时伴有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遗传性疾病同时可伴有贫血、出血等血液病常见症状;一些过去认为是原发的血液疾 病实际存在特定的原因,如恶性贫血,已知是内因子缺乏影响VitBl2吸收,而内因子缺乏现 已被认为是自身免疫反应性的慢性胃炎所致,因而非血液系统疾病继发血液成分的改变在临 床上更为多见;2)血液系统疾病首发症状可能是非血液系统的症状,如白血病可因皮肤症 状首诊于皮肤科,巨幼细胞贫血可因神经症状首诊于神经科或因消化道症状首诊于消化科, 此时若选作血液一般检查,能较快地指明诊断方向;3)血液系统疾病,虽然其病理变化主 要发生在骨髓造血组织,但周围血的血细胞质和量的改变是最易获得的实验检查结果,不仅 可为进一步检查提供线索,而且可为某些血液病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如血中出现比例明显增 高的小细胞低色素红细胞对于诊断缺铁性贫血,出现大量原始幼稚白细胞对于白血病诊断, 出现大量巨大血小板对于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诊断都具重要价值。
1医学心理学教育现状
1.1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重视程度不足
专科医学生的学制是三年,对于医学生来讲很多人文素质课,包括医学心理学的课程设置及教学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大部分的课程设置均偏向于专业课,忽视了目前社会潜在压力下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虽然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也作出了大量的努力,开设了医学心理学课程、成立了心理咨询中心机构等,但其程度远远不够,不能深入大学生的内心。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医学生存在人际交往障碍、情绪控制力差、生理成熟与心理不协调、社会适应能力差等心理问题。在现代医学模式下,医学心理学的教学目标不清晰,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1.2医学心理学教育渗透不足,内容偏离
医学心理学是让学生懂得在临床医学实践中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然后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换句话说,学习的目的就是服务于临床。而目前大部分的授课教师均是心理教师,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只注重心理学的教育,而医学内容渗透较少,不能很好的结合临床,导致学生不能将心理学熟练运用到医学当中,这使得医学心理学理论知识抽象难懂,学生学习时重应试而轻临床,达不到医学心理学的教育要求。
种种迹象表明医学心理学教育并没有融人现代医学模式,其课程定位应该是培养学生熟练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临床问题,更好的服务岗位工作,实现心理学和医学的对接。
2医学心理学教育融入现代医学模式
2.1明确医学心理学教学定位,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
针对医学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及特点,优化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丰富教学资源。在前期阶段,激发学生个体心理活动,使之对心理学的基本规律有所了解,形成心理学的思维方式,学会掌握不同情绪的识别及干预。在这个阶段对大学生自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融入大学生活,应对压力和挫折都有帮助。后期阶段,就要将医学的内容逐步引入心理学的教学中,如何进行心理测试、心理干预、心理治疗等。重点要让学生掌握医生和患者所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应当与临床课程交替安排讲授。心理教师也要对临床知识进行一定的渗透,将心理学与医学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有利于学生对医学心理学知识及技能的掌握和应用,在临床实践中切实解决各种心理问题。
2.2医学心理学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构建
医学心理学教学中应该给学生大量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去思考和分析某个案例或病例,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培养起学生运用心理学思维处理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5]。安排学生参与多种心理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医学心理学的意义。教师主要发挥引导和辅导作用,创造有效的学习氛围,听取和记录在心理活动中学生的不同表现,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对讨论结果进行严密的总结,得出结论。
2.3医学心理学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建议医学心理学与临床课程同时开设,两者就可以相互结合。开设临床课程后学生就可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进行临床见习,在接触到临床实践后,此时开设医学心理学就能使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患者身上,也会注意使用技巧和技术,心理学知识更加实用和有效,这才是医学心理学的重要意义所在。在医学心理学中对语言技术的要求也很高,不同的患者采用不同的语言可以取得不同的效果,如安慰性语言,可以使患者减少治疗恐惧感,改善心情;可以使患者对治疗更加有信心,积极配合治疗。通过医学心理学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学生对医学心理学的认知,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对学好这门课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传统自然美学、环境保护论、当代环境美学、自然审美欣赏
自然审美欣赏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有着悠久而有趣的历史。环境哲学家尤金·哈格洛夫在他关于美国环境信仰与态度的历史性研究中对这段历史做了详细阐述:在过去的三百年中,通过依靠艺术与科学的带动,自然环境的审美之维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公众关注。因此,在哈格洛夫看来,审美欣赏在一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决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例如,在对北美洲大多数壮美景观环境的保护与存留工作中,审美欣赏就发挥着这样的作用。其他环境哲学家对哈格洛夫的这一评价也表示赞同。例如贝尔德·凯利考特就认为:
当我们面对一个地方,需要决定是对其保存、重建、修缮还是改为它用的时候,评判此地是否具有非凡美感的标准往往会导致做出天壤之别的决策。所以,对有效的保护政策与土地管理工作来说,一个令人信服的自然美学就显得至关重要。
对于环境保护论来说,一个有效的自然审美价值观念非常重要,这种重要性在其他环境思想家那里得到了共鸣与回应。内德·海丁格尔研究了环境美学对环境保护论的意义后总结道:“如果更加重视环境美学,环境伦理学将会获益匪浅。”
一、传统自然美学
为了更全面地理解自然审美欣赏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当代环境美学与环境保护论之间的关系,我们有必要对自然美学的发展历程做以下简要的回顾梳理。在这个发展历程中,有两个关注传统自然美学与环境保护论之间关系的流派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一是如画性景观欣赏传统,一是艺术的形式主义理论。简单回顾大致的历史背景之后,我将依次对这两条发展线索进行反思与省察。
在西方,自然审美欣赏及其在哲学领域的研究在现代社会早期已经呈现繁荣趋势,尤其是在18世纪。18世纪之时,现代西方美学的奠基者们由于受到科学新发展及越来越多的经验主义倾向的影响,开始视自然为审美经验的理想对象,提出并完善了作为审美经验标志的无利害概念。根据一种标准的解释,在整个18世纪的进程中,这一一直延续至今并作为审美评判标准的无利害概念之所以被详尽阐释,是为了区别于日益增长的关联化及概念化的审美欣赏倾向。无利害的概念在18世纪末终于达到了理论发展的完善程度;与此同时,恰当的无利害审美体验不仅被用来区别于个体的、经济的经验,也同样排斥道德伦理的甚至认知性的经验。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在其《判断力批判》一书中对无利害概念进行了经典性阐释,同样认为“自然美具有凌驾于艺术之上的优越性”。
一旦自然被视为审美经验的理想对象,自然审美经验就以无利害概念为基础而产生了三种不同的模式。首先是传统的优美,这一理念在欧洲传统风格的景观与园林中很容易找到。其次是崇高概念。在崇高的体验中,来自自然的威胁越多,例如山峰及荒野,就越能够被审美主体以无利害的视角审美地欣赏,而非简单地被主体惧怕或轻视。然而,对于自然欣赏来说,第三个模式即如画性的景观欣赏传统较之优美和崇高更为重要,正是无利害的概念为其发展扫清了障碍。如画性历史研究的专家约翰·康荣如此概括三者之间的区别:优美的形式倾向于小巧和平滑,变化极为巧妙而细微,在色彩上精致而美丽;崇高的形式与之相反,是有力的、巨大的、紧张甚至令人恐惧且“不清晰”的;而如画性典型地处于崇高与优美之间,它所描绘的对象“复杂而古怪、多变而不规则、丰富而有力、富于生机活力”。
(一)传统自然美学:如画性景观欣赏传统
正如康荣所指出的那样,如画性处于优美与崇高之间,因此在这三个模式中,如画性取得的成就是最卓越的。用康荣的话来说,它具有“复杂而古怪、多变而不规则、丰富而有力、富于生机活力“的巾问特征,所有这些特征看上去都恰当地契合了自然。此外,如画性的理念也植根于18世纪早期部分美学家的理论之中,他们认为,虽然自然是审美体验最恰当和重要的对象,但只有当所谓“大自然的作品”接近艺术品的时候,才更具有吸引力。的确,从字面上看,“如画性”意谓“像画一样”,因而,如画性的理念就促成了这样一种审美欣赏模式,即主体通过将自然分解成一幅幅的画卷、景致来欣赏、体验自然。这些风景是从主体的视角和位置出发并为满足主体欣赏的目的而生成的,体现的是艺术——尤其是风景画——所阐明的审美理想。这些审美理想起初出现在17世纪艺术家如克劳德·洛兰、塞尔维特·罗萨等人的作品中,后来在画家保罗·珊德拜的作品中得到了更进一步的表现。所以,尽管无利害概念将自然从主体剥离并使之客观化,但现在,如画性又重新使之穿上了主观的和艺术化的外衣,比如:潺潺流淌的小河穿过拱形桥,悬崖峭壁上伫立着破壁残垣的古老城堡。
18世纪后期,对自然的如画性景观欣赏传统达到鼎盛,它在威廉·吉尔平、尤维达尔·普赖斯及理查德·佩恩·奈特等人的作品中尤为流行,例如吉尔平著名的《三论:论如画性之美,论如画性旅行,论素描一样的景观》,又如普赖斯的《论如画性》及奈特用于阐述如画性的诗歌《风景》。那时候,在这些经典著作的影响下,如画性的理念为英国游客提供了一种主流审美理想,在湖区、苏格兰高地甚至是阿尔卑斯山等景点探求如画性的景观。此外,18世纪末期以后,如画性的理念又延续至19世纪,深刻地影响了自然审美欣赏。在北美,这一理念就激发了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及亨利·戴维·梭罗等人的创作灵感。如画性的理念所支配的审美体验模式也影响到了当时美国的风景画创作,例如托马斯·科尔及他的学生弗雷德里克·丘奇等人。至20世纪,如画性传统的影响在自然绘画及摄影作品中更是随处可见。此外,如画性传统在整个20世纪都持久地占据自然审美欣赏方式的主流地位。的确,这一审美欣赏模式一般均与日常旅游业活动相关联,在旅行手册、台历照片尤其是明信片的图片中,均可见到使用如画性的理念来审视和欣赏自然世界的做法。
(二)传统自然美学:艺术的形式主义理论
20世纪早期,正当如画性的理念持续统治自然审美欣赏模式之时,另外一种相关但不相同的自然欣赏模式在当时最具影响力的艺术理论的驱动下产生了。这就是艺术的形式主义理论,它由英国艺术批评家罗杰·弗莱及极富盛名的克莱夫·贝尔界定并发展起来。据贝尔的阐述,形式主义基本上就是一种关乎艺术化自然的理论。他认为,使得一个客体成为艺术作品的原因是此物的内在属性,是一个对线条、形状及色彩的动态融合,因而,艺术的审美欣赏就被限制在对其形式结构的欣赏上,这就是他所说的著名的“有意味的形式”。他的一段名言如下:
在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我们需要随身携带的不是别的,仅仅是对形式与色彩的感觉……我们不需要从生活中得到任何东西:不需要关乎生活的一切知识及事务,不需要熟悉对于生活的情感……一件艺术作品中的再现性因素或许有害,或许无害;通常情况下,它与生活是毫不相关的。
贝尔大概是形式美最狂热的鼓吹者,他视形式美为审美体验最恰当与唯一的焦点,并认为这类美主要存在于艺术作品有意味的形式之中。然而,根据形式主义理论,审美欣赏一般被理解为对任何独立欣赏对象形式结构的沉思。所以,即便是将审美兴趣几乎全部倾注于艺术之上的贝尔,也认为当景观被当作“一种纯粹的线条与色彩形式组合”来体验时就具有了审美价值。他如此表述这个论断:
我想像,我们所有人都会不时地将物质客体看作一种纯粹的形式……我们用艺术家的眼光来看待事物……有谁在他的一生中从来没有将景观视为一种纯粹的形式呢?哪怕仅仅有一次这样的体验:不把景观视为田野和棉花地,而是感受景观的线条和色彩……有意而自觉地将其视为线条与色彩的融合体。
贝尔认为,我们应当“用艺术家的眼光”去审视景观。与如画性的景观欣赏传统相似,贝尔提出要像欣赏画中的景观一样欣赏风景;但是,这种风景画与如画性传统所推崇的绘画作品并不完全是一类。不难看出,贝尔的观点与同时代的艺术家及其作品有密不可分的关联,例如保罗·塞尚——显然是贝尔最喜爱的画家——塞尚许多以圣维克多山为主题的绘画作品,都是形式主义地对待景观的经典代表,把自然再现为一系列形状、线条和色彩。纵观20世纪前半叶,众多艺术家与绘画流派都以不同方式发展了这一景观欣赏的形式主义传统。例如,美国艺术家乔治娅·欧姬芙就以其对山地景观流动而注重形式的描绘闻名;此外,加拿大七人画社的成员们虽然名气较小,但也致力于景观的形式主义画风创作,例如弗雷德里克,瓦尔利、弗兰克林·卡迈克尔及劳伦·哈里斯等。形式主义对美国自然摄影创作也有极大影响,著名的有爱德华,怀斯坦那形式格调鲜明的黑白色调作品,尤为著名的还有安塞尔·亚当斯。
虽然形式主义与如画性传统侧重强调不同的方面,并且以不同的艺术流派作为各自的模型,但它们在自然审美欣赏的总体方法上仍然有很多相同之处,因而可以共同组成所谓的传统自然美学。传统自然美学的总体方法将如画性审美欣赏的特征融合在一起,同时又鲜明地突出了形式主义所推崇的线条、形状与色彩等形式要素。从这个角度来看,传统自然美学可以说是如画性与形式主义的双重传统。在关于审美欣赏的流行观点中,这一传统突显并强调了这样一种审美倾向,即具有如画特质的景观更能打动人心、给人以震撼。例如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其粗糙的山体与清澈的水流相伴相生,虽对比强烈,却也互为补充。安塞尔·亚当斯的著名摄影作品《提顿人的斯内克河》(1942)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紧紧抓住形式的、如画性的美,体现了作为如画性与形式主义双重传统的传统自然审美理想。
直到上世纪中期,传统自然美学在自然审美欣赏、环境思想与活动的主流发展历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才被清楚地认识。最经典的例证是奥尔多·利奥波德的作品。在《沙乡年鉴》(1949)与《环河》(1952)这两部著作中,利奥波德表达了他对自然审美欣赏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看法,其基本观念继续影响着我们对于审美欣赏与环境保护论之间关系的理解。但是,虽然利奥波德承认了传统自然美学的重要性,他仍然对其在塑造所谓“乡村趣味”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表示担心:
个体对戏剧或油画等诸多艺术门类的审美能力是有多样性差异的,而乡村趣味同样显示了这样一种多样性。有一些人(大多数人)自愿成群结队地来到“风景绝佳”的旅游胜地,在与瀑布、悬崖、湖泊的组合画卷中发现山脉的雄伟;与这一审美体验相比,堪萨斯的平原景观确实显得很沉闷无趣。
利奥波德对传统自然美学所持的保留态度具有开创意义,下一节我将仔细考察分析它之后所有对此问题表示关注的观点。然而,抛开他的保留态度姑且不论,传统自然美学在北美环境保护论中占据的主角地位是不容怀疑的。环境哲学家贝尔德·凯利考特认为,在考虑环境保护时,“美”比“责任”更具有深远的影响:
自然审美评价已经对美国环境保护政策与管理带来了不同于以往的极大差异。我们之所以将国内部分地区保留起来作为国家的、州属的及郡县的公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认为它们是美的。在环境保护与资源管理的竞技场上,自然美学的确比环境伦理学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越来越多的环境保护与管理决策被审美价值而不是被伦理价值所推动,被“美”而不是被“责任”所驱动。
二、问题所在
从上文引用的凯利考特的观点可以清楚看到,传统自然美学在北美洲环境保护论中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北美洲丰富的国家及地区公园遗产与保护区之所以得到存留与保护,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地区看上去是美的,而这一现象无疑受到了传统自然美学审美欣赏立场和方法的影响。在世界其他地I)(也有许多类似现象。正如上文所总结的,起初传统自然美学与如画性景观欣赏传统紧密相连,之后在形式主义理论的影响下得到扩展与补充。这两条自然审美欣赏的途径均对环境保护与保存产生过巨大影响。然而,近些年来自然美学与环境保护论之间的关系却一直有点消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自然环境保护与存留感兴趣,但是,他们并没有在传统自然美学中发现相关理论资源,足以支持使他们形成一套更加完备的环境保护议程。因此,我们有必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传统自然美学存在的问题究竟是什么?环境保护论者究竟发现了这一自然审美欣赏模式有什么错误?
(一)问题一:传统自然美学的不足
在当代环境保护论看来,传统自然美学存在五点不足。简单来看,传统自然美学因存在以下五个问题而受到批评,分别是:人类中心主义、风景迷恋、肤浅、主观、道德缺失。下面我将对这五点不足依次进行讨论,通过引用最近详细阐述这些不足之处的理论观点,找出并强调这五个问题的重要性。
1 人类中心主义。关于传统自然美学具有人类中心主义或人类中心倾向的指控,直接而干脆地来自于众多评论家对其如画性自然景观审美传统的批判。当然,我们无法否认,所有的审美欣赏都是、并且一定是从审美欣赏的主体即人的观点与视角出发的,因此,这样的指控有一定道理。但是,这种直接针对传统自然美学的批判与一种特殊的自然观念以及我们与它的关系相关,这种观念隐含在传统自然美学之中,特别是隐含在如画性景观欣赏传统理论中。这种观念部分地包含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即认为自然的存在基本上就是为了取悦人类。例如,景观地理学家罗纳德·里斯这样认为:
由于如画性意味着自然的存在就是为了取悦并服务于人类的,所以这很轻易地就确证了我们对它的人类中心主义指控,我们的伦理学(如果这个词可以用来描述我们对于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话)已经落后于我们的美学了。当我们忽略并肆意破坏自己当地的各种环境而崇拜阿尔卑斯山脉和落基山脉的景致时,不得不说我们犯了一个不幸的错误。
2 风景迷恋。虽然传统自然美学与如画性景观欣赏传统以风景为中心是毫无疑问的。但第二项批判认为,传统自然美学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一焦点而走向了对风景的迷恋。虽然传统自然美学认为风景中存在大量审美价值,但当这项指控变成对风景的迷恋之时,事实就变成了传统自然美学将其他风景特征较少的环境踢出了审美欣赏的范围。这一问题针对那些可能具有生态价值的环境而言是非常恰当的,而对那些传统意义上的风景景观,例如大草原、荒野及沼泽,就不太适用了。正如环境美学家斋藤百合子在其论文《非风景化自然的美学》中指出的那样,事实是此类环境被认为是“缺少审美价值”的:
如画性……的自然欣赏模式……一直以来都鼓励我们去寻找并主要欣赏环境中那些从“风景”意义上来看有趣而美丽的部分。结果是,那些缺乏画面效果、不能引起欣赏者兴奋或愉悦心情的环境(即那些没有资格出现在一幅图画中的景观)就被认为是缺少审美价值的。
3 肤浅与琐碎。第三个批判认为传统自然美学通常是肤浅与轻浮的,这或许是五项指控中最严重的一个,而且,它同时针对如画性景观欣赏传统与形式主义。这项批评的核心在于,传统自然美学依赖于各种艺术模型,它并没有把自然当作自然来看待,没有尊重自然的本真面目。正如凯利考特所说:
一直以来,本质上依照吉尔平、普赖斯及他们同时代的人所确立的18世纪审美趣味标准,我们都以崇拜并保护“景观”、“风景”及“景致”为主。我们对自然美的审美趣味……持续集中在客体的视觉与形式属性上。西方对自然美的欣赏……衍生自艺术。所以,流行的自然审美不是自发自觉的:它并不是从自然本身衍生而来;它并不直接地指向自然本身意义上的自然,所以它是肤浅而自恋的。一言以蔽之,传统自然美学是琐碎的。
4 主观性。认为传统自然美学是主观的这一批评典型地来源于环境保护思想与行动,虽然它或许更多地是在批评如画性景观欣赏传统所存在的不足,而不是形式主义艺术理论。假如这项指控成立,问题就在于,如果传统自然美学对自然审美价值仅仅产生主观判断,那么,对于有益于环境保护的目标诸如环境保护与保存来说,审美价值就几乎没有任何用处了。假如传统自然美学仅仅是主观的,那些制定环境评估决策的人或许就不会心甘情愿地了解审美价值的相关性与重要性,而是认为它要么是单纯基于一时兴起的主观兴致,要么仅仅是相对的、短暂的、糊涂不明的文化或艺术理想。环境哲学家詹娜-托普森对这一问题表示了担忧:
假如自然中的美……仅仅存在于观赏者的眼中,那么审美判断中就不会出现其他道德伦理责任感。一个仅仅关乎个人与主观的价值判断不能帮助我们证明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去欣赏事物,或者至少应该学会明确这个事物是否应该得到保护与存留。
5 道德缺失。针对传统自然美学的最后一项指控是认为它在道德伦理上是空虚的,这一批评对令人信服而行之有效的环境思想与行动来说尤为重要。因为环境保护论者希望自然审美欣赏能在保护、维持生态友好而健康的环境这一层面上与伦理责任保持一致。但是,无论如画性景观欣赏传统所崇尚的风景,还是形式主义理论所偏爱的线条、形状和色彩,似乎都不能给予伦理判断以任何支持。假如传统自然美学没有任何伦理的介入,那么,它就是道德中立的;从根本上讲,某些环境哲学家将传统自然美学作为“美”与“责任”之间连接的纽带这一事实也就不成立了。正如上文已经提到的,景观地理学家罗纳德-里斯就主张这样的观点:
我们的伦理学(如果这个词可以用来描述我们对于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话)已经落后于我们的美学了。当我们忽略并肆意破坏自己当地的各种环境而崇拜阿尔卑斯山脉和落基山脉的景致时,不得不说我们犯了一个不幸的错误。
景观历史学家马尔科姆·安德鲁斯赞同如画性传统中存在基本道德缺失问题的观点。他声称:“问题是,如画性发展到它的后期,将其对视觉欣赏的强调发展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直接导致了对欣赏者道德反应的压抑。”
(二)问题二:环境保护论的要求
从现代环境保护论的观点来看,传统自然美学至少存在五个主要的欠缺,即认为它是人类中心主义的、风景迷恋的、肤浅的、主观的、道德缺失的。既然环境保护论者指出了这五项不足,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对于构建一个恰当的自然审美欣赏模式这一课题,环境保护论的要求可能是什么?
找寻环境保护论对构建一个完善的自然美学所提出的要求有一条捷径,那就是,针对它对传统自然美学影响下个体在环境保护等问题上体现出来的五方面不足来一一对应。这些批评或许正是与解决方法(或者叫解毒剂也不为过)成对出现的。基于传统自然美学的上述不足,环境保护论对其审美欣赏的方式提出了五项要求,即自然美学应该是非中心的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关注环境的而非风景迷恋的,严肃认真的而非肤浅轻浮的,客观的而非主观的,关涉道德的而非道德缺失的。就像上文中我一一分析了传统自然美学所存在的不足一样,下面我也将简明地一一探讨这五项要求,通过引用环境保护论者的理论观点来突出强调它们的重要意义。
1 非中心主义。对传统自然美学是人类中心主义的这一项指控包含了如下一个基本观念,即认为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就像上文所分析的那样,一般来说审美体验都不可能不来自一个人类个体欣赏者的视角。然而,就像某些理论家所提议的那样,欣赏者可以从自己独特的视角移开至一个“不来自于任何地方”的视角,从而脱离人类中心主义,产生一种不以人类为中心的审美体验。为了获得一个完善的自然审美欣赏,欣赏主体必须抛弃任何一种特殊的立场与视角,无论是来自人类的还是其他方面的,努力去获取这种语境下的审美体验。但至于究竟如何从这样一个完全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去欣赏,却又是模糊不清而难以阐述的。即便如此,环境保护论者还是坚持不懈地建构这样一种非人类中心的自然欣赏模式。例如,加拿大哲学家斯坦·古德洛维奇提出这样的观点,为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美学注入了一针解毒剂:
为了从自然本身而不是仅仅从它对我们有何用处的角度出发来保护自然……一个自然审美的学科必须发誓抛弃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性……来界定并指导我们对自然的审美回应……那么,这样一个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审美如何可能呢?……我提议只有非中心的环境保护论才能视自然为其本原的面貌,即将之视为一个整体;如果我们希望采纳一个非中心的环境保护论,那么我们就必须需要一个与之一致的非中心的自然美学作为它的基础。从非中心的角度来看。自然的价值不应该用于反映并表达接受者自身的观点与要求。
2 聚焦环境。如画性景观欣赏传统显然是迷恋风景的,而形式主义欣赏模式也通常有一样的倾向。那么,如果自然审美欣赏要摆脱风景迷恋的不足,就必须将欣赏对象的范围扩大到可以审美地欣赏的任何一种环境、可以审美地欣赏的所有环境。
三、结论
在对传统自然美学、环境保护论的五点要求以及当代环境美学作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之后,我得Ⅲ以下五点结论。第一个结论是,如果我们必须要在融合美学与科学认知主义之间选择一个的话,通过打分衡量不难看出,后者在环境保护论者眼中比前者得分高一些。第二个结论是,幸好我们不用做这样的艰难选择,因为虽然二者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它们之间并没有理论上的冲突,都只不过各自为恰当的审美欣赏提出了必要但不充分的条件。两种美学立场或许会产生某些实践性的紧张对立,因为,在完全与自然环境融合的同时,又考虑联系那些与适当的审美欣赏相关的科学知识,这在审美欣赏中是相当困难的。然而,将感受与知晓、情感与认知结合在一起并使之平衡,正是审美体验的核心内容。
因此,我们的第三个结论就是,考虑到环境保护论提出的五项要求,由于融合美学在其中前两项要求中(非中心的及聚焦环境的)表现出强烈的契合,而科学认知主义在后三项要求(严肃性、客观性及关涉道德)中表现突出,我们最好的选择就是将二者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独立而统一的新立场以满足全部五项要求。这第三个结论在环境哲学家霍姆斯·罗尔斯顿的文章《从美到责任:自然美学与环境伦理学》一文中已经得到了强烈的赞同与支持:
近年来,传染病逐渐被控制,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对人类的危害日益凸现,尤其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迅速上升。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到2020年全球癌症病人将增加到近1 500万。我国每年有160万人患癌症,近130万人死于癌症,癌症死亡率已占死亡人口的1/5,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限于目前的诊断水平,绝大部分肿瘤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从历史上看,肿瘤治疗的近期疗效虽然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但远期疗效仍无大的改观。随着对肿瘤防治观念的不断更新,肿瘤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日益受到重视,强调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成为肿瘤治疗模式转变的具体体现。
从发病和治疗的角度看,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任何一种单一手段的局部治疗,均难以彻底治愈肿瘤,根据中医的基本理论,我们提出了以中医药的“立体疗法” 治疗恶性肿瘤的新理念。所谓“立体疗法”,是以辨证论治为基础,针对恶性肿瘤的发病特点和演变规律,根据患者的不同临床分期,不同治疗阶段、不同病理分型、不同临床症状,运用中药系列的口服制剂、静脉点滴、外用,以及配合针灸、穴位注射疗法等,从多角度、多手段、多疗法、多途径给药的治疗模式。通过“立体疗法”,一方面可以稳定肿瘤病灶、延长生命,另一方面可以使中西医有机地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化疗药,以及放疗、手术等多种治疗的协同作用,形成中医西医并举,相得益彰,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对于提高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延长生存期,显示出明显的优势,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最佳方案之一。
对于不能采取手术以及放、化疗治疗的中晚期患者,或者病理分型对放、化疗不敏感的癌症,单纯采用中医药辨证治疗,调节机体的免疫机能,可以最大限度地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改善肿瘤给患者带来的痛苦症状,达到延长寿命的目的。其治疗的原则是:早期以去邪为主,中期扶正与去邪并重,晚期以扶正为主。另外,中医药的“立体疗法” 还可以对恶性肿瘤并发的癌性疼痛、癌性发热、癌性胸腹水、血液的高凝状态、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直肠炎、贫血等,采取活血解毒、益气复脉、滋阴清热等内外结合、针药同治的治疗方法,充分发挥独特作用,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针对放、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乏力等,采用健脾益气养血法扶正补虚,可明显提高放、化疗的完成率,提高患者机体免疫机能;对于有些化疗药物需要水化时,可采取中药水化法,这样既达到了水化的目的,又可以改善机体的内环境,针对化疗出现恶心呕吐,采用健脾和胃法,可改善化疗时的胃肠道反应。针对化疗药物导致的心肌损害采用益气复脉、解毒活血法;针对化疗药物导致的肝肾功能损害出现的转氨酶升高、黄疸指数升高、蛋白尿以至尿毒症等,采用益肾清肝解毒法;针对脱发可以采用益肾养肝法等。另外,中药外用也可以治疗因化疗外渗所致的局部皮损,起到很好的减毒作用,通过针药并用的立体疗法,往往能够明显减轻患者因放、化疗而产生的痛苦,度过放、化疗副作用难关,使患者体质易于恢复,以利于接受下一个阶段的治疗,为最终康复奠定基础。
总之,中医药的“立体疗法” 从整体观念出发,注重调整患者的内环境,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充分发挥机体自身的抗肿瘤作用,注重调整扶正与去邪的关系,并且使中医药与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手段有机结合,可起到既治标又治本的特殊作用。
关键词:自学考试;线性代数;课程优化
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日新月异,科学管理理念日益加强的时代,作为描述和研究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线性代数的理论和方法已渗透到各个科技领域以及经济学和管理科学,在工程技术和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线性代数为经管类相关的课程提供必需的基础知识,而且有利于提高自学者的数学修养,养成善于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习惯,从而能提高自学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自学考试线性代数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社会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自学考试制度继承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传统,并与现代教育相结合,创造了以国家考试为主导、以个人自学为基础、辅之以社会助学或自学辅导的教育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一项创举。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通过国家考试促进广泛的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活动,推进在职专业教育和大学后继续教育,造就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线性代数作为自学考试经管类专业中的一门公共课程,为相关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前提和基础。就经管类线性代数这门课程而言现阶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学习对象与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
自学考试线性代数的学习对象一般都是已经离开正规学校的人员或已经接受过高等教育想进一步深化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包括在岗人员、待业者。目前,也有越来越多的高中毕业参加自考考试。这一类型的学习对象不像全日制高等院校在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学习,他们只能利用业余时间来自学,其难度与在校学生相比,存在巨大的差距。
从学生的立场来看,线性代数与所学专业联系不紧密,自学时厌学情绪比较普遍;
从教材内容来看,内容繁多,理论与实际联系不衔接,数学学科的严整性与自学考试人才培养目标的矛盾比较突出。
因此,自学考试线性代数课程内容需要进一步优化,以适应自学考试的需要,为专业课提供必要的前提和基础。
1.2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
线性代数主要是为经管类相关的课程提供必需的基础知识,同时有利于提高自学者的数学修养,养成善于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习惯,提高自学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从现在的教材内容来看,针对自学考试学生数学基础的实际情况,每一章节的严谨性和形式性过于繁多;稳定的、重要简约的数学知识相对较少。因此,在教材内容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视相关联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能顺利学习后续知识;将一些现代数学知识及一些现实生活中急需使用的数学知识渗透到线性代数的学习中,简要或者一笔带过繁杂的计算和在实际中应用不多的内容,构建“模块化” 的自学模式。线性代数是服务于经管类各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在自学考试中,课程服务于专业,专业课程的设置要符合现阶段的学生需求。对线性代数的课程内容进行改革,不片面追求纯数学知识的完整性,避免繁琐的理论推导与运算技巧,针对经管类专业,对症下药。
线性代数在自学考试中必不可少,但是课程内容的繁难程度直接影响了学生自学考试的通过率,阻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和毕业,历年都有很多学生仅仅因为线性代数这门课程而迟迟不能毕业。
2.优化自学考试线性代数课程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深化改革,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的一种重要形式,主要为提高在职人员的学历层次,为从事的工作服务。因此,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在各方面都有其特殊性。自学考试根据各专业要求以及现阶段自学考试学生的基础文化程度,自学考试中线性代数课程内容应顺应自学考试本身的的需求,应注重教育考试形式的一般性与自学考试的特殊性相结合。自学考试经管类线性代数课程内容应转变教育思想,积极优化课程内容。
2.1 自学考试线性代数课程的特殊性
线性代数课程是自学考试中的一门公共课,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公共课程。其他公共课程通过认真自学,都能够顺利通过。线性代数是高等数学中的一门课程,只简单自学或者单凭死记硬背是难以通过的。这门课程要求学习者的接受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都应达到一定的要求才能真正学好,顺利通过考试。
本节主要从自学考试的特殊性来分析线性代数这门课程的特殊性。
2.1.1办学主体的特殊性
自学考试的办学主体一般为个人或民间机构。也有一些是由各大学办的,但一般都只作为主考院校,只负责课程考试的安排,毕业申报等工作,不直接培养学生。这决定了自学考试线性代数不可能像普通高校高考统招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类课程那样,有老师系统的教学和指导学习,只能主要依靠自己学习,遇到疑难问题都需要自己费尽周折找老师请教。
2.1.2学习对象的特殊性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故名思议“自学考试”,其主要招生对象是已经离开正规学校的人员或已经接受过高等教育想进一步深化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包括在岗人员、待业者等需要提升学历的一系列人员。这类人员一边工作还得一边抽时间自学相关课程,参加每年的自学考试。秉着学习工作两不误的原则,参加自学考试的人员付出的努力是其他人的双倍甚至很多倍。
2.1.3学历文凭的特殊性
自学考试的文凭是各大院校主考颁发,你考哪个大学,毕业时就会盖哪个学校的章;自考的文凭上盖有两个章,一个是主考院校的章,另一个是当地自考委的章。另外,自考有专本科,达到条件者国家可授予学士学位。自学考试的文凭跟高考统招的文凭是不一样的:普通高校的高考统招学生毕业时可以开具报到证、派遣证, 自学考试文凭不能享受此待遇。这说明自学考试文凭有异于普通高校高考统招文凭,所以自学考试的课程跟普通高校的高考统招课程应区别对待。从课程难易程度来说,自学考试相关课程设置及内容应相对简单,通过认真自学的考生都能顺利拿到毕业证书。
2.1.4考试方式的特殊性
自学考试跟高考统招比较,入学方式、难度截然不同:普通高校入学用四个字形容“严进宽出”,学生只有通过国家统一的高等学校入学考试,才能入学就读,根据个人意愿和考试成绩填写入读学校志愿,但只要考上了,一般来说毕业都不会太困难。自考则采取“宽进严出”,学员入学时不需要通过考试,直接就可入学,但如果你想得到国家承认的自考毕业证,就得一门一门地通过国家规定的按专业设置的一定量的相关课程。所不同的是,自考全都是由国家或者主考院校出题考试,难度较大。而线性代数是一门公共课,所以对于经管类专业自考学生来说,这门课程是最难的一门课程,逻辑要求性强,分析理解要求性也强,自学能力要求性也强。在完全没有老师的指引下通过自学顺利通过这门课程的考试难度较大。
2.1.5学习方式的特殊性
普通高校的统招学生都是采取全日制学习方式,每门课程会安排专门的时间在专门的地点有专业的老师进行授课讲解。如果有疑难问题可以咨询专业老师;每门课程期末考试的内容也都是老师上课讲解过的内容,容易通过。
自学考试相对来说学习方式只能在脱产学习与业余自学之间选择。一般参加自学考试的学生不是还在工作就是还在读专科。他们中绝大部分只能利用业余时间来学习。
线性代数这门课程在高考统招的学生看来都是难度较大的一门课程,对自学考试的学生来说就可想而知其难易程度了。
2.2 自学考试线性代数课程的重要性。
与其他传统的教育形式相比,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具有高度开放、灵活多样、适应性强、工作与学习间矛盾小、容量大、花费少、效益高的特点,被人们誉为“没有围墙的大学”。应考者不受民族、性别、年龄、职业、信仰、已受教育程度、居住区域和身体条件等限制,均可根据自己的爱好或职业的需要自主地选择报考专业。考试采用学分累积制,不需经过入学考试,没有招生规模和学制的限制,考试合格一科即可获得该科的学分,不合格可以重考,重考次数不限,积满学分即可毕业;考试安排灵活,每次考试应考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报考课程门数,自由地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可以边工作边自学边应考,也可以自主地选择是否参加助学机构举办的各种形式的助学辅导班,工作与学习间矛盾较少,考试费用低廉。因此,每年各省都有几万人新增到自学考试的大军中来,其中很大部分都选择热门、就业广泛的经管类专业参考。因此,线性代数这门课程的优化惠及成千上万的学员,其难易程度关系到这些学生的命运前途。
3.自学考试线性代数课程优化建议
根据自学考试的具体情况及需要,线性代数课程内容优化是顺应教育发展的教学改革。线性代数课程内容优化既要突出本课程的基础地位和应用作用,满足专业培养的目标要求;也要让广大考生,实现轻松教数学,简单学数学,轻快用数学,使之更贴近学生实际,满足专业需求。根据自学考试的学生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线性代数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质。通过以上分析,线性代数课程内容的优化,应把握“基础理论教学以突出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应满足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更好地满足各专业发展的需要。有关如何进行线性代数课程内容的优化仍需继续探索研讨具体实施环节。
[参考文献]
[1]郭竹梅.应用型本科院校“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8):29-131
【关键词】 中西药;中西药学;优势互补;现代科学化;西药的中药化西药学
药学与医学,是构成医药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方面。二者的区别在于各有侧重;联系则在于互为依存。没有药学,医学则失去其防治作用的物质基础;没有医学,药学则失去作用对象。
中西药学结合,共同构成中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结合,将会产主统一、新型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形成优势互补。仅有中西医学结合,没有中西药学结合,则中西医学的结合是不可能真正达到的;若无中西医学结合,中西药学的结合亦难彻底。这两类结合,互相促进,不断深化,最后达中西医药学结合。 中西药学所提供的药物及使用规律,都是为防治人体的疾患,此为二者结合的根本所在。因各自的特殊性或称内在的科学性,决定了结合的基础与核心将是中药学。然至目前形式的中药学,还不能体现互相结合的直接联系,必须在其现代科学化之后。结合的途径,可从中药及中药学现代科学化达到;亦可从西药中药化进而西药学得以中药学化而达到。此重任的实现,不仅需中西医药学工作者的团结协作,还应吸收多学科工作者参加。迄今,对中西药学结合诸多方面,看法非一,为加速中西药学结合,实应加以分析讨论。
1 中西药学结合的方向应当坚持
中西药、中西药学,是属于中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各有相应医药学理论体系术语所表述的特定内函、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如中药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性能表述;功效则用中医药学术语如理气、壮阳、舒肝等表述。不论单独还是配合使用,均要遵从中医药学理论,突出的是与中医药学的机体总状况“证”相对应。尤其配合使用时,各药按君臣佐使关系共同构成一个功效整体——复方与机体的“证”相对应而发挥治疗作用。西药的性能则以其物理、化学性质表述,如酸碱性、溶解度等;功效和使用规律则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西医药学术语表述,包括生理指标如血压升高、病理指标如白血球增多、生化指标如转氨酶下降等,单独或配合使用时,对机体的这些专项指标变化的针对性很强。尤其配合使用时,各药物间的关联整体性则不如中药复方突出。正是由于以上差别的存在,研究和探讨其结合的问题,显得十分必要,我们发现其结合有着它们共同的基础。
第一,从物质基础看,药物来源均有天然产物和人工合成产物;均有单体和混合物。即本质上均由化合物分子所组成,也就是说,药物作用于机体而发挥治疗作用的最小物质单元均是化合物分子。
第二,从生物活性基础看,药物作用对象都是人体,通过影响机体的主化代谢过程进而影响生理和病理等状况的改变,而呈现治疗作用。基于此,中西药学可用共同的术语或指标来表述药物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最终会达结合与统一。现实临床用药情况已提出要求,中西药学应当结合与统一。尽管存在这两种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药物和用药规律,然而一个现实早已摆在面前,即中西药同时应用于同一患者身上的客观存在。有些是以两类药组成的成药供给患者;有些则是分别由中医和西医处获得而同用等。那么,如何考察、分析、判断用药的合理性呢?若按不同医药学理论为依据,难能取得一致结论,因为标准不一。而对此种情况,为对患者负责,为提高治疗水平,应当有个统一标准。统一标准的确定,只能是中西医药学结合与统一以后才能做到。
从医学的发展规律看,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亦属必然。任何医药学的发展,均需吸收其他学科结果。作为中医药作为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结果工作,最相接近和应优先吸收的内容,则应是彼此吸收对方之优而丰富和发展自己学科。这两种医药学的药物学互相吸收的顶点,则是彼此结合与统一,从两种药物学的具体情况分析,并非在各方面均属优缺各半,势必有在结合与统一后的新药物学中,何者为基础与核心的问题,这将在下边论及。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中西药学在吸收彼此优点而丰富和发展过程中,将会达到结合与统一。
2 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是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基本内容
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是把人体的平衡状况和药物对这种平衡状况的影响,放到整个宇宙中来考虑的,不仅包括自然因素,亦包括社会因素;不仅包括外在因素,更强调内在因素,总之,考虑人体、药物及二者关系时,所涉及的可变因素,其多样性和综合观,是其他医药学理论体系所不能比拟的故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后的新药物学,应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具体内容则以中药学相关内容为核心,此为根据之一。
根据之二,从近代对中药学尤其对中药的研究情况看,站在西医药学理论体系对中药进行了大量的现代科学研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如弄清了中药中不少成分的存在及结构;以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表述了中药的不少活性方面;更从中药中吸收不少物质而成为新西药(包括单体如麻黄素、化合物部位如山豆根总生物碱、整个中药乃至复方中药等)。然而这些研究结果由于没能及时纳入中医药学理论体系,而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就拿从中药中所得到的新西药而言,尽管按西医药学理论能治疗不少西医药概念的疾病。但因没能考虑到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的相关用药规律,却难于完全准确地使用而取得应有的疗效,反而出现了不少不良反应,近年对人参、甘草等中药的不良反应报道屡见不鲜,即为明证。例如人参,西医药学研究认为其有强壮作用,故用作强壮药。然而并非所有人用后均能起到强壮作用,有的甚至引起对机体的损害。因为人参从中医药学角度讲,具有大补元气的功效,大补元气与强壮并不能等同。大补元气是针对虚证才有效;而对实证,不仅无效,反倒有害。由此,西药纳入中药学是十分必要的。
根据之三,对西药学近年发展状况简作分析,就可明了。第一,中药西药的发展而言是新的理论知识的突破。第二,发展研制新西药比从中药研制新药耗费的人力、物力要大得多。第三,西药研制正从天然产物,尤其在民族药中寻求出路,而中药正具备。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应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中药学相关内容为核心。
3 中西药学结合的前提是中药学的现代科学化
3.1 现代科学化的中药必须具备的条件
第一,应能体现和包括中药学之优点;第二,应能体现和包括西药学之优点;第三,应能体现不断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水平。就具体药物使用而言,结合和统一后的药物,还应具备中药的基本内容,亦具西药的基本内容,从而能按现在的两种医药学理论和用药规律来使用。现代科学化了的中药学就能体现如上三点,实现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
3.2 中药学现代科学化的标志
中药学的现代科学化包括多方面内容,如采收加工、炮制及制剂生产、质量控制、中药基本内容等的现代科学化。而其中最突出则是中药基本内容的现代科学化,因为这方面内容的现代科学化,是其他方面现代科学化的基础,更是中药学现代科学化的核心。 中药基本内容,正如前述,包括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表述内容。这些内容的现代科学化,其标志就是在物质基础和主物活性两大方面给予现代科学的阐述。例如中药药性的寒与寒性作用,从物质基础方面,到底哪些化合物结构类型才具寒性,而寒性作用又会影响机体的哪些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的改变;理气的功效,是哪些化合结构类型作用于机体后的必然反映,又是改变了哪些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药物的配伍,会有哪些化合物间的化学、物理化学变化,配合使用的化合物又是如何协同影响了机体的生化反应过程,进而发生生理、病理等变化。其他方面,亦然,中药若能达到如上程度的现代科学阐述,则中药学其他方面的现代科学化就易实现了,如根据物质基础和生物活性两大方面,便于选择合适剂型和给药途径,从而更好地适应临床用药的要求。质量控制则更可根据化合物的组成与含量为依据,亦可以相应生物活性为依据。 按如上现代科学化后的中药学,再与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后的新药学所应具备的几点进行对比,显然均具备了。若按迄今中药学基本内容的表达形式,那是难于实现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的,总之,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的第一条途径,就是中药学的现代科学上,重点又在于中药的现代科学化。 至于如何实现中药及中药学的现代科学化,首先要对中药给予现代科学的化学、药理学、临床学研究,或单独或配合进行;第二,这种研究,是在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内,围绕中药基本内容来进行。两点缺一不可,如缺第一点,则仍是传统中药;若缺第二点,则研究结果会脱离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均无从谈起中药学现代科学化。例如,止痛药研究,首先明确此药是止何种证之痛,如寒、热、虚、实等之痛的何种证。据此选择相应模型和现代指标,如止寒证痛之药,选用热板法之模型,就不一定合适,因此乃为热致痛,显然若用冷致痛模型将会更相宜,据此,再进行化学研究,可能获得止痛作用的物质,并做相应生化、生理、病理指标的测定。这样,就有可能从物质和生物活性两方面给予现代科学阐述。
4 中西药学结合是中西医药学工作者和相关多学科工作者的共同任务和努力目标
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是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基木内容,此应肯定。作为中医药学工作者,通过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只能使中药学乃至中医学得到丰富和发展。为此,应当欢迎西药学乃至多学科工作者,从事中西药及中西药学结合的研究工作。作为中西医药学工作者,既应当看到自己学科之所长与不足,又要看到自己知识结构的所长与不足。先从知识结构看,西医药学因其本身即以现代科学知识为主体,那么自然自己所具知识的主体是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然而所不足之处往往在于缺乏中医药学的知识。故为实现中西药学结合、使自己所具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之所长得以充分发挥,应当掌握中医药学知识,可向书本和中医药学工作者学习。作为中医药学工作者,自己所具的中医药学知识和技能为所长,若仅具此,很难以更好地为实现中西药学结合而发挥所长,还应具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可向书本和包括西医药学工作者在内的多学科工作者学习。以互相学习为彼此的联系点,是易互相团结,共同为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的任务而共同努力奋斗。再从中西药学本身看,中药学具有内在科学性。然从微观阐述上又缺乏,而这正是包括西医药学在内的现代多学科所具有之优,而西药学的整体综合性不如中药学,此却为中药学之优。
总之,用两大医药学之优,互补不足。结果是促进中药学的现代科学化,进而早日实现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值得指出的是,西医药学是以现代科学为基础,但现代科学并不就等于已在西医药学中全部体现了,也就是说,仅用西医药学知识和技术,并不能彻底实现中药学的现代科学化,应当是充分利用包括西医药学知识和技术在内的现代多学科知识,才能实现中药学的现代学化,进而实现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形成新型的药物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