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一学生自我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关于初高中数学成绩分化原因的分析
1.环境与心理的变化。
对高一新生来讲,环境是全新的,还面临着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必须经历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有些学生产生了“松口气”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他们在入学前,就听说过高中数学很难学。高中数学一开始也的确是有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映射、集合、异面直线等。以上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高一新生的学习质量。
2.教材的变化。
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注重计算,而且注重理论分析,这与初中相比难度增加了。
3.课时的变化。
在初中,由于内容少,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因此,课容量小,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这样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而到高中,由于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和新工时制的实行,使课时减少,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对各类型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和巩固强化。这也使高一新生因不适应高中学习而影响成绩的提高。
4.学法的变化。
在初中,教师讲得细,归纳总结得全面,练得熟。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到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应用形式和题型讲全讲细,只能选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以落实“三基”培养能力。
二、搞好初高中衔接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1.做好准备工作,为搞好衔接打好基础。
(1)搞好入学教育。这是搞好衔接的基础工作,也是首要工作。应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初步了解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为其他措施的落实奠定基础。我们主要应做好以下四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四是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讲感受,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高中学习。
(2)摸清底数,规划教学。为了搞好初高中衔接,教师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然后以此来规划自己的教学和落实教学要求,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实际中,我们一方面通过进行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2.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初高中衔接。
(1)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高一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集合、映射等,对高一新生来讲确实困难较大。因此,在教学中,应从高一学生实际出发,采用“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
(2)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初高中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函数概念、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等,到高中,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些在初中成立的结论到高中可能不成立。
(3)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创造能力。高中数学较初中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应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还要求教师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而且使学生学会如何质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4)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高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认真总结归纳。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能力。
(5)重视专题教学。利用专题教学,集中精力攻克难点,强化重点和弥补弱点,系统归纳总结某一类问题的前后知识、应用形式、解决方法和解题规律。并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3.加强学法指导。
高中数学教学要把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指导以培养学习能力为重点,狠抓学习基本环节,如“怎样预习”、“怎样听课”等。具体措施有三:一是寓学法指导于知识讲解、作业讲评、试卷分析等教学活动之中,这种形式贴近学生学习实际,易被学生接受;二是举办系列讲座,介绍学习方法;三是定期进行学法交流,同学间互相取长补短,以共同提高。
4.优化教育管理环节,促进初高中良好衔接。
获奖数学小论文一、关于初高中数学成绩分化原因的分析
1.环境与心理的变化。
对高一新生来讲,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必有些学生产生“松口气”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他们在入学前,就耳闻高中数学很难学,高中数学课一开始也确是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映射、集合、异面直线等,使他们从开始就处于怵头无趣的被动局面。以上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高一新生的学习质量。
2.教材的变化。
首先,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注重理论分析,这与初中相比增加了难度。
其次,由于近几年教材内容的调整,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没有降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
3.课时的变化。
在初中,由于内容少,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因此,课容量小,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而到高中,由于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和新工时制实行,使课时减少,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对各类型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和巩固强化。这也使高一新生开始不适应高中学习而影响成绩的提高。
4.学法的变化。
在初中,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练得熟,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到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应用形式和题型讲全讲细,只能选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以落实“三基”培养能力。因此,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然而,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往往继续沿用初中学法,致使学习困难较多,完成当天作业都很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及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二、搞好初高中衔接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1.做好准备工作,为搞好衔接打好基础。
①搞好入学教育。这是搞好衔接的基础工作,也是首要工作。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初步了解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为其它措施的落实奠定基矗这里主要做好四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四是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讲感受,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高中学习。
②摸清底数,规划教学。
为了搞好初高中衔接,教师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然后以此来规划自己的教学和落实教学要求,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实际中,我们一方面通过进行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2.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初高中衔接。
①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高一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集合、映射等,对高一新生来讲确实困难较大。因此,在教学中,应从高一学生实际出发,采劝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变通延伸用活课本。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总结及举例说明。
②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初高中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函数概念、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等,到高中,它们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些在初中成立的结论到高中可能不成立。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我们有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复习和区别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这样可达到温故知新、温故而探新的效果。
③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创造能力。高中数学较初中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应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这就要求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而且还使学生学会如何质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④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高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认真总结归纳。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能力。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抓住时机积极培养。在单元结束时,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章节小结,在解题后,积极引导学生反思:思解题思路和步骤,思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思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的总结。由此培养学生善于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扩大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学习效率。
⑤重视专题教学。利用专题教学,集中精力攻克难点,强化重点和弥补弱点,系统归纳总结某一类问题的前后知识、应用形式、解决方法和解题规律。并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点,有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3.加强学法指导。
高中数学教学要把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指导以培养学习能力为重点,狠抓学习基本环节,如“怎样预习”、“怎样听课”等等。
具体措施有三:一是寓学法指导于知识讲解、作业讲评、试卷分析等教学活动之中,这种形式贴近学生学习实际,易被学生接受;二是举办系列讲座,介绍学习方法;三是定期进行学法交流,同学间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优化教育管理环节,促进初高中良好衔接。
①重视运用情感和成功原理,唤起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搞好初高中衔接,除了优化教学环节外,还应充分发挥情感和心理的积极作用。我们在高一教学中,注意运用情感和成功原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习数学兴趣。学生学不好数学,少责怪学生,要多找自己的原因。要深入学生当中,从各方面了解关心他们,特别是差生,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及生活上存在的问题。给他们多讲数学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讲祖国四化建设需要大批懂数学的专家学者;讲爱因斯坦在初中一次数学竟没有考及格,但他没有气馁,终于成了一名伟大科学家,华罗庚在学生时代奋发图强,终于在数学研究中做出了卓越贡献,等等。使学生提高认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在提问和布置作业时,从学生实际出发,多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以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热情。
②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由于高中数学的特点,决定了高一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大挫折多。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使他们善于在失败面前,能冷静地总结教训,振作精神,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并努力争取今后的胜利。平时多注意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开展心理咨询,做好个别学生思想工作。
③电视知识的反馈和落实。通过建立多渠道的反馈途径,及时收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教学的意见,为及时矫上学生的错误,调整教学,提高教学针对性提供依据。知识落实的思路为:以落实“三基”为中心,实行分层落实,做到提优补差。主要措施是:平时练习层次化,单元结束考查制度化,做到章节会,单元清。
其实,从教材内容、教学方式、思维层次、学习方法上看,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相比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如何衔接初高中数学教学,是解决学生“数学难学”,教师“数学难教”的有效途径。下面就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关于初高中数学成绩分化的原因分析
1.环境和心理的变化
对高一新生来讲,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老师、新集体……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有些学生就会产生“松口气”的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而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他们在入学前就耳闻高中数学很难学,高中数学课一开始也确是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集合等,使他们从开始就处于怵头无趣的被动局面。以上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高一新生的学习质量。
2.初高中教材梯度过大
首先,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注重计算,还注重理论分析,这与初中相比增加了难度。此外,内容也多,每节课容量大于初中数学。这些都是高一数学成绩大面积下降的客观原因。
其次,由于近几年教材内容的调整,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没有降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
3.课时的变化
在初中,由于内容少,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因此,课容量小,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而到高中,由于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和新工时制实行,使课时减少,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对各类型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和巩固强化。这也使高一新生开始不适应高中学习而影响成绩的提高。
4.高一新生普遍不适应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
笔者曾在高一召开过学生座谈会,同学们普遍反映数学课能听懂但作业不会做。不少学生说,平时自认为学得不错,考试成绩就是上不去。带着问题笔者多次听到了初高中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发现初中教师重视直观形象教学,老师每讲完一道例题后都要布置相应的练习,学生到黑板表演的机会相当多。为了提高合格率,不少初中教师把题型分类,让学生死记解题方法和步骤。在初三,重点题目反复做过多次。而高中教师在授课时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注重举一反三,在严格的论证的推理上下功夫。又由于高中搞小循环,接高一课程的教师刚带完高三,他们往往用高三复习时应达到的难度来对待高一教学,因此造成初高中教师教学方法上的巨大差距,中间又缺乏过渡过程,致使高中新生普遍适应不了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
5.高一学生的学习方法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
高一学生在初中三年已形成了固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他们上课注意听讲,尽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但课堂上满足于听,没有做笔记的习惯,缺乏积极思维;遇到难题不是动脑子思考,而是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不会科学地安排时间,缺乏自学、看书的能力。还有些学生考上了高中后,认为可以松口气了,对自己放松了要求,上述的学习方法不适应高中阶段的正常学习。
二、搞好初高中衔接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要想大面积提高高一数学成绩,应采取如下措施:
1.做好准备工作,为搞好衔接打好基础
第一,搞好入学教育,这是搞好衔接的基础工作,也是首要工作。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初步了解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为其他措施的落实奠定基础。这里主要做好四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四是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讲感受,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高中学习。
第二,摸清底数,规划教学。为了搞好初高中衔接,教师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然后以此来规划自己的教学和落实教学要求,以提高教学针对性。在教学实际中,我们一方面通过进行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教学的大纲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2.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初高中教学衔接
第一,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高一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集合、映射等,对高一新生来讲确实困难较大。因此,在教学中应从高一学生实际出发,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变通、延伸、用活课本。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总结及举例说明。
第二,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初高中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函数概念、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等,到高中,它们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些在初中成立的结论到高中可能不成立。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我们有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复习和区别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区别。这样可达到温故而知新、温故而探新的效果。
第三,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高中数学较初中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应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这就要求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还使学生学会如何质疑、解疑的思想方法,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第四,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自觉性。高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认真总结归纳。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能力。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抓住时机积极培养。在单元结束时,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章节小结,在解题后积极引导学生反思:思解题思路和步骤,思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思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的总结。由此培养学生善于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扩大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学习效率。
第五,重视专题教学。利用专题教学,集中精力攻克难点,强化重点和弥补弱点,系统归纳总结某一类问题的前后知识、应用形式、解决方法和解题规律,并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点,有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自我总结范文篇【一】紧张有序的高中生活即将与我告别。回想三年里有过多少酸甜苦辣,曾经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但也得到了相应的汇报。在老师的启发教导下,我在德智体方面全面发展,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
在政治上,我有坚定正确的立场,热爱祖国,热爱党,认真学习并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要求进步,思想觉悟高,爱憎分明,踊跃参加各项社会公益活动,主动投入捐款救灾行列,用微薄的力量,表达自己的爱心,做一个文明市民。
在学习上,我有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学习态度端正,目的明确,专心上课并做好笔记,注重理解和掌握,强化练习,学会分类归纳,不断总结,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知难而进,敢于正视自己的弱点并及时纠正,同时我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使自己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应变能力有进一步提高。在课余时间里,我喜欢博览群书,开拓视野,增长知识,不断充实自己。还利用假期参加电脑培训,并取得结业证书,高三年被评为校级三好生。
生活上,我拥有严谨认真的作风,为人朴实真诚,勤俭节约,生活独立性较强。热爱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班级交给的任务都能认真及时完成。
我的兴趣广泛,爱好体育、绘画等,积极参加各类体育竞赛,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
高中三年生活有使我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如有时学习时间抓不紧,各科学习时间安排不尽合理。因此,我将加倍努力,不断改正缺点,挖掘潜力,以开拓进娶热情务实的精神面貌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自我总结范文篇【二】时光如梭,转眼即逝,当毕业在即,回首三年学习生活,历历在目:
三年来,学习上我严格要求自己,注意摸索适合自己情况的学习方法,积极思维,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强,学习成绩优良。
我遵纪守法,尊敬师长,热心助人,与同学相处融洽。我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努力为班为校做好事。作为一名团员,我思想进步,遵守社会公德,积极投身实践,关心国家大事。在团组织的领导下,力求更好地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性格活泼开朗的我积极参加各种有益活动。高一年担任语文科代表,协助老师做好各项工作。参加市演讲比赛获三等奖。主持校知识竞赛,任小广播员。高二以来任班级文娱委员,组织同学参加各种活动,如:课间歌咏,班级联欢会,集体舞赛等。在校文艺汇演中任领唱,参加朗诵、小提琴表演。在校辩论赛在表现较出色,获“最佳辩手”称号。我爱好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力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校运会上,在800米、200米及4×100米接力赛中均获较好名次。
数学作为贯穿高中阶段难度主线的学科,教学改革对其教学提出了明确的新要求: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等等。新课程标准从以前的重视学生应试能力逐渐变成目前的重视学生的自我创造和综合发展,可见高中数学在培养国家新型高素质人才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二、如何突出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特点
教学改革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力求将改革的基本理念与课程的框架设计、内容确定以及课程实施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突破陈旧的课程体系,将数学教学推陈出新。
1.对于不同年级的数学教学,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高中三年中的数学学习,高一处于基础知识积累和培养学生数学兴趣阶段,高二处于数学知识应用总结学习方法阶段,高三则侧重于对高一高二所有知识的总复习与大量练习。因此,为达到教学改革要求,高中数学教学应采取分级教学方式。高一的数学课堂上,教师注重对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检查、测试,反复让学生牢记数学定理、公式等,同时课堂上争取多使用幽默有趣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数学兴趣。高二阶段教师可以锻炼学生的自我总结能力,比如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轮流进行习题讲授,分享自己的数学思想,达到提高学生思维逻辑的目的。高三则侧重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进行紧密有序的练习,不断提高巩固数学知识。
2.鼓励学生创新思维方法,大胆进行想象联想
创新是思维发展的源泉。在数学问题的解决上,大胆的想象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面对那些较难的数学问题与情境,在思路不畅通的情况下,这时便可以考虑大胆地发挥想象力。“在你证明一个数学定理之前,你必须猜想到这个定理内涵。在你完全做出详细证明之前,你必须猜想证明的主导思想。”所以,大胆的想象、让思维信马由缰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大重要工具。
一、厘清初高中数学的差异
1.初高中数学知识差异。初中数学知识面窄、知识点少而且浅。高中数学知识广而深,多数是初中所学数学知识的深入与延继。拿教材来说,初中数学教材内容具体、通俗易懂,题型量少而简单,教材坡度较缓,直观性较强,教材中每一个概念都配备了足够的例题和习题,学生感觉较好理解。高中数学教材抽象概念多,定理严密系统,逻辑性更强,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难度大,知识点多难度系数变大,而且习题的形式多样,变化多端,类型多,体现了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大的特点,如集合、映射、函数定义及相关证明。尽管,新课程改革高中数学教材内容有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初高中教材难度有了一定降低,并且中考试卷的难度有了大幅的下降,但由于高考因素,高中教师不敢随意降低教学的难度,以防高考试题变化面造成高考失败。这样导致高中教学实际难度未减反增。那些在高中学习中经常应用到的知识与初中教材变化而形成断层,如十字相乘法、立方差公式、韦达定理等等,被淡化或不讲,对高一学生学习数学产生一定障碍。
2.初高中生数学学习方法的特点。初中课堂教学比起小学是上了个台阶,高中课堂教学也是如此,比起初中更上了一个台阶。初中课堂教学对初中生来说,是适合其年龄特征认知规律与身心发展特点的,课堂教学密度与量比起高中生是要小些,所学的知识显得较为简单。教师课堂教学讲课的速度平缓,主导作用发挥要多些,知识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再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探究理解掌握的。教师是半扶半放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自学能力尚未形成。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是在老师大量课内、课外作业练习训练下形成的。通过反反复复讲与练,学生基本上才能对所学的知识理解与掌握。而高中生数学的学习随着时间推移,学习功课门数增多,学习时间延长,如每天10节课,4节自习课,致使各学科时间分秒必争,时间十分紧张,连吃饭走路都带小跑。而各科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量比起初中有过之而无不及。学生学习数学要求独立性,主要靠课堂听讲与自学。
3.初高中生数学思维方式的差异。初中数学的思维方式趋向于抽象问题形象化,而高中数学的思维方式形象化减少,更理性化、抽象化,数学学习不仅仅是理解掌握知识,更重要是在学习知识时对数学思想与方法的理解、掌握,还要求学生能从不同角度、从不同方面分析思考问题,能有自己独特、创新的思路。高中生思维的逻辑性、严密性要求比初中生更高,解题格式要求比初中生细实、更规范,说理透彻。高中数学学习,教师是大量地、广泛地应用代数的可变性去探索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例如二次函数值域问题中的定区间动轴、动轴定区间问题,初中生是听讲授、照葫芦画瓢去练习做题,练习先模仿熟练后,再去拓展训练,迁移变式创新,才能达到真正地理解掌握所学数学知识。而高中模仿解题的学生只是少数,随着知识的难度增大和知识面变广,模仿会使学生解题思路窄小,变化形式大的题就不会解了,这样会使学生看似平时认真、学习勤奋、功夫下得不少,但是考试成绩却未必理想,甚至会打击动摇学习数学的信心。而目前高考改革,高考数学出现了一定量的社会实践题,考察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综合知识面要宽厚,解题灵活性要强,要具有创新的能力。
4.初高中学生对数学学习重视程度的差异。初高中生年龄差异、身心发展程度不同,造成了他们对数学学习认识水平的差异。有些学生小学、初中的数学成绩一直优秀,思想上麻痹大意,认为过去的老一套肯定管用,平时学习只是上课听听,完成作业,临考之前突击一下。对数学学习未能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认真程度未能到位,致使平时数学学习的基本功不扎实,考试时见到题目觉得似是而非,该会的也解不出来。有些难度大、灵活性、综合性强的题更是解题无门。只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认真观察比较初高中数学学习特点,认识到它们差异,认真对待,方能打胜高中数学学习之战。
二、把握高一数学学习的关键
1.思想上高度重视。高一数学的难度有所增加,初期数学学习需要理性、抽象性强地理解并运用集合、函数等概念知识。教师在学生刚入学时,可以用讲故事手段,渗透思想教育工作,引起学生思想上的高度重视。而另一方面,也不能让学生被数学学习吓倒,如果自己努力了,就算考试分数比初中有所下降,也不要失去信心,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学习的坎。
2.养成学习习惯。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定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初高中生年龄不同,数学学习习惯也有较大差别。一般来说,高一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只是在初中的基础上加以巩固与完善。而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习惯对于学生能否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有着直接联系,如上课前预习,使自己做好上课前的充分准备,知道自己新知识的理解程度,上课认真听讲,把老师补充的题目记下来,同学交流时,分辨哪些是创新之解,课后复习巩固等。这些是需要高一学生自己在学习的实践中不断地观察、审视、模仿、反思养成的。并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日积月累,反复研究,逐步形成,教师的职责并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促其健康成长。
3.注重培养思想方法。对于高一学生来说,通过学习数学知识,不仅要理解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还要形成高中数学能力。“高中数学能力包括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五大能力。[1]”而五大数学能力需要在三年的数学学习中,通过不同学习环境与场景,开展多种多样的数学实践活动,经过学生观察、实验才能形成。同时教师也不能忽略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在授课传授知识过程中,要阐明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讲明此方法的作用与功能价值。正确明晰的数学思想,能为学生数学学习扫清迷障,为学生数学学习增添后劲,从而学到数学的核心知识与技能,培养其核心能力与数学思想方法。
4.提升自我反思能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善于自我反思、自我总结是其学好数学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学会审视反省自己的学习习惯,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提升自己学习数学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动力,挖掘学习数学的潜能。高中数学比较抽象,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学生听得懂不等于他能做得对。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不仅只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是引导学生及时地复习,反思课堂上自己究竟学得如何,是否真正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是否能用此种方法去解决其他的问题,能否系统地去整理并与之前所学知识联系成为知识网络。学生只有形成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能力,方能找到数学学习的真谛。
综上所述,高一是初三升高中这一蜕变的阶段,正确引导学生把握好数学学习的起点,明确初高中数学学习差异,把握好自己,改变自己不良习惯,主动与教师沟通,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反思总结,就能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学习方法,学好数学。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原因策略
一、问题缘起
提到初高中学生衔接问题时,我们经常听到教师抱怨现在高一学生不如以往的好,他们在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上掌握得不够,感觉一批不如一批。从学生角度来讲,高中与初中有太多的不同。其一是与初中知识点有脱节且容量大,概括性、抽象性、逻辑性强。其二是对高中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感到很不适应。而且高一教师大多是刚刚从高三回到高一,他们经历了紧张的高考冲刺,对知识掌握非常娴熟,在这种背景下接到高一学生非常不适应。究其原因主要还是高一教师没有调整自己的心态,他们还是以高三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去衡量高一学生,其实这种拔苗助长的心理和心态只能挫伤高一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他们产生畏难情绪。那么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怎么看呢?高一教师与其整天发牢骚,还不如坐下来认认真真研究这个问题。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寻找解决对策。
二、深入了解产生一系列困难的原因
(一)教学内容要求的不同。
初高中数学有很多的相同之处,如数学主要内容还是研究数与形;也有很多的不同之处,初中数学内容“浅、少、易”,且初中数学教材中每一新知识的引入往往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很贴近,比较形象,并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学生一般都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
初中数学的深度和广度与高中相比相差很大,高中数学教材有如下特点:
1.容量大。以新教材第一、二章为例,概念有三十多个,性质、法则、定理有二十多个,而且在这两章中渗透了高中所有必须掌握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如集合与对应、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价转化等数学思想及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等数学方法。
2.抽象性、逻辑性强。高中教材不仅有大量抽象的概念,如函数、集合、增(减)函数等,而且包含大量抽象的数学符号和数学术语,如y=f(x)lim等,学生不仅要准确理解它们的意义,而且要能够运用它们进行推理、运算,不少刚进高中而且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的学生感到很不适应。
高一第一学期学习阶段是概念最密集的学习阶段。加之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只有七十多课时,数学课时吃紧,因而教学进度一般较快,从而增加了教与学的难度。这样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生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而影响了成绩的提高。
(二)教学方式的转变。
初中数学内容少、难度低、进度慢,因而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从直观、形象、具体事例出发,概括出一般结论,然后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反复练习,从而达到难点各个击破;另外教师为了应付中考,在课堂上大多采用“填鸭式”教学,使得学生缺乏自主性,缺乏自学能力;还有的学生在课堂上不会边听边做笔记,更不会自我归纳、总结;不少学生思维单一、推理能力差,尤其对代数中字母的可变性缺乏理解,对分类讨论把握不够。
进入高一以后,教材内容多、要求高、进程快、难度大,在教学上从特殊到一般,抽象性、概括性强;教师注重数学思想方法教学,要求学生举一反三,从典型例题中悟出一般解题规律,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解题技能;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养成独立思考、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在课堂上必须手脑并用,学会边听边做笔记,并且养成做好错题集的良好习惯;注重逻辑推理,知识的深度、广度、难度、综合性明显加大……这些需要教师不断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使往往学生适应。
(三)学生自身的原因。
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渴望与异往,但往往分不清好感与初恋的区别,因此常造成情感上的困惑与苦恼,容易出现早恋现象。在心理上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与初中生相比,多数高中生表现为上课不爱举手发言,课内讨论气氛不够热烈,有时点名回答问题也不够直爽。
初中每课时的学习内容少、知识难度不大,很多学生只要专心听好前二十分钟,牢记概念、公式及例题类型,后半节课即使开小差也可以很好地完成当天作业,而且可以取得不错的数学成绩。相当多的学生在进入高一时还在沿用初中的方法,想靠自己的小聪明学好数学,导致学习困难,甚至连完成作业都很困难,有的初中成绩优异的学生数学成绩一落千丈,严重打击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造成高一数学学习的困难。
三、解决对策
(一)防止门槛过高,争取平稳过渡。
1.让学生有一个顺利的过渡,充分地了解、尊重高一学生在初中的学习经历。新课程改革之下,初中难度降低的幅度大,有的内容为应付中考而不讲或讲得较浅(如二次函数及其应用,立方和公式与立方差公式,和的立方与差的立方公式,因式分解中的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这部分内容不列入初中教材,但需要经常提到或应用它来解决其它数学问题。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在进行集合的基本概念,子、交、并、补的概念与性质教学后,教师可以补充“因式分解”两节,要求学生会用因式分解解方程。之后提前上“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要求学生会利用因式分解处理简单的一元二次不等式。高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了解学生在初中里学了哪些知识,有些知识在初中没有学过而高中里却要用到,这就要在教学中作补充,还有的知识在初中因不是重点只是作为略微了解的内容,但在高中却是一个重点,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深,给予补充。
高中学生的思维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仍以具体思维为主。所以高中教师看到学生学习有困难时,或仍然用一些具体思维来思考问题时,应当帮助他们。
2.关注教师自身教学方式的习惯,尽可能地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的一个同事经常埋怨学生不爱学习。在和他探讨《函数的单调性》这一节课后发现:他没有把学生当成高一的学生,而是当成了高三的学生,因而这一节课不是新授课,而像是一节专题复习课。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使学生怀着失败的心态学习了一节课。所以教师要防止门槛过高,以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要适应高一学生的学习基础来安排教学。
新教材中每一个小节均有情境―问题―探究(或思考)等过去教材所没有的栏目,这些其实是初中新课标的延续,是初高中教材的有效衔接,教师应该给予重视并利用其情景组织好教学。
(二)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倡更多教学方式相结合。
1.合理使用教材,把握学生身边的资源。对于教学中能实现探究的内容,教师应尽量让学生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这节课完全可以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椭圆的定义。设计如下:每位学生课下准备硬纸板、图钉、无弹力的细绳、水彩笔。用多媒体视频播放神舟飞船发射的过程及其运行轨道的图片和日常生活中的椭圆形状的物品的图片,类比圆的定义得出椭圆的定义。以合作探究为原则,注意结合学生和教材的特点,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的目的,从而体验到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其中的乐趣和成功感。
2.在讲解与初中内容相同或相似时,允许他们采用一些熟悉的方法来解决,同时提出更好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讲到数列这一章点阵类型的题目时,学生在初中有所接触。部分成绩差的学生喜欢用枚举法解决选择和填空题,对此教师要给予肯定,因为很多学生习惯用具体思维,同时鼓励他们用新知识解决同类型题目。
3.高一教学课时紧、内容多,这种情况导致一些教师只顾教学任务是否完成,而不顾学生是否掌握,这样不仅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且给今后的教学留下了隐患。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程,根据不同的层次,设计教学梯度,不能千遍一律地教教材,而要根据实际结合新课标的要求,使学生不仅能吃下,而且能消化。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应多法结合,也可以一法为主、多法结合,使教学所花时间最少而效果最好,从而达到整个高中教学的优化。同时随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教学方式以适应学生的需求。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也不是学生答案对错的裁判,而是数学教学课堂上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成为与学生一起学习的合作者,这样才能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达到教学相长。
(三)学习对策:搞好入学初的思想引导。
教师必须搞好新生开学的思想引导,避免学生产生凭借小聪明使学习事半功倍的想法,同时介绍本科目的结构、内容要求、课时安排等情况,使其对高中数学有一定的了解。教师要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高中数学中所占的重要位置及在高考中的比重,分析初高中数学的本质区别,增强学生的紧迫感。教师需强调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及时总结的良好习惯的重要性,让学生真正意识到高中课程的要求与初中的不同,同时对学习方法作出相应的改进。
(四)心理对策:加强心理辅导。
教师在新生入学时要有针对性地开展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正确看待自身心理发展的特点,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疏导、自我调控,使他们具备解决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心理素质,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帮助他们懂得在与异往中如何自尊和尊重对方,懂得在社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建立正常的男女同学间的交往与友谊,使他们顺利地度过美好的高中生活。
总之,在高一数学的起步教学阶段,教师分析清楚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原因,抓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便能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模式,从而使学生更高效、更顺利地接受新知和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研室.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数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M].2008.
【关键词】感性化;人情化;赏罚分明;理想
工作虽不满三年,但已有两年班主任经验的我已经非常深刻地认识到,对于一个班级,高三年的高中生活,班级的风气很大一部分是在高一的时候养成的,高一是培养班级积极向上、团结合作行为习惯的关键的一年。高一班主任工作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班级整个高中三年的状态。我总结第一年的经验教训,并对班集体建设进行了自己的一番思考若能引起读者共鸣,将不甚荣幸。
一、感性化的教育,使学生人情化
有人说,90后,特别是95后的学生尤其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的感受。作为一个“伪90”后的年轻女班主任,我比较清楚这个年龄段学生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严酷压迫”不是我的菜,“平等沟通,循循善诱”才是我的正道。总结这一年的班主任工作:“当班主任就像在跟学生谈恋爱”。这一句是我的一个同事曾经提起过的,而这也正是我这一年的写照。这样一段关系需要细心的浇灌,距离近了,失了美感和神秘感;距离远了,生分了,不利于情感的交流。我会选择在适当的时间,表达对他们的关心。这个年纪的学生虽然个性较张扬,但明事理,他们不但会领你的情,还会在班级各种事情上心甘情愿地听候你的“发落”。记得那一年的母亲节,我让班级两个比较内向的男生来组织班会,因为我得知这两个学生不善于在家中表达自己的想法,有些叛逆。起初,他们觉得很意外,虽然心里不是很乐意,但既然是我提的,还是勉强地接受了。于是,找资料、做课件、下视频,忙开了。经过一番修改,在母亲节前夕的班会课上,伴随着动人的音乐,他们声情并茂地向同学们讲述了自己的母亲以及母爱的伟大。我自己也很意外,两个男孩儿在此时,班级的50个同学以及班主任的面前,竟能有如此动情的表达……每个孩子的心灵都有一扇窗,我们班主任要成为开启孩子心灵的那把钥匙。学生们充满人情味,不但让老师“管理”起来很轻松,而且让任课老师也会很享受在这样一个充满人情味的班级里上课。一次,Z老师上班路阻,第一节课未赶到,学生急急忙忙跑来找我,一番电话交流才知情况,于是回班级让学生先自修。学生关切地问:老师怎么了?我答:Z老师稍后赶到,昨晚暴雨,路上积水,导致堵车。学生很着急:老师,您一定要让Z老师小心,慢点开车,不急的!安全第一。事后,我跟Z交流此事,Z很是感动:对,你们班就是这么一个充满爱的班集体,学生太可爱了。如果哪天他们作业做得不理想惹老师生气了,下了课之后,肯定会有几个学生过来跟你套近乎,拍老师的马屁,让任课老师们都哭笑不得。
二、制定明文条例,赏罚分明
要想一个班级的常规做得好,班规的约束是少不了的。学生刚入学,对新的环境都会有一些蹙蹙的感觉,这个时期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期,一定要对他们严格要求,个别没做好,班主任一定要表明严厉的态度。要让学生们知道常规的重要性。时间长了,习惯成了自然,不仅做起来容易且做得好。错过了这个时期,学生习惯没养好,想再扳回来了,就没那么容易了。老师会觉得很有难度,学生也会觉得痛苦。所以,我在学生入学就再三强调,若有卫生做得低于5.8分,班级的个人常规分数就要扣分。在军训期间,寝室内务就拿了第一名,生活指导师称,每天检查学生内务查到我班,卫生基本是满分的。相比于寝室卫生,教室卫生偶尔会差一些,究其原因,寝室的卫生有评比,他们做起来有动力,教室卫生的保持则不是打扫完就好的,还要靠学生去保持。无人监督,学生就会保持不好。针对这种情况,我开了次“公共区域与个人空间”的主题班会,强调教室的功能和地位,任命了2名细心的女生作卫生委员,在早自修、课间操、午间、眼保健操、晚自修前这几个时间段,对教室的卫生进行巡查,教室恢复了整洁的面貌。
对于常规做得好,常规分数高的前10个学生,有自主选择奖品的权利,前11~20名,则由班主任指定奖品。我奖励过各种学习用品,也发过毛巾、牙膏、牙刷,生活用品作为奖品更受欢迎一些,米菲的毛巾曾一度成为十班的“班巾”。做得不好的学生,则分组为班级进行一月一扫除。这样的赏罚制度,效果很好,学生都很努力地在做。
三、树立远大理想,激发学习动力
高一的学生刚脱离了初三的生活,有的比较聪明的学生在初一初二的时候并不努力,初三发愤图强考上了重点。这些学生的自我感觉良好,觉得高一还早,可以先放松,不必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来。于是在丰富的课余生活中忘记了自己最终的任务――学习。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他们刚入学就给他们打了预防针――高中的知识比初中要难得多,如果你不是天才,仅高三的发愤图强无法让你进入理想的高等学府。于是,我让他们去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大学,搜集资料,在班会课上向同学们讲述这个大学的各种情况,包括成绩要求、专业设置、特色专业及其就业方向、学校位置、校园环境、知名校友等等, 我把这个主题班会命名为“承载梦想, 飞向远方――我理想中的高等学府”。学生对这个主题班会的兴趣很高,纷纷报名上台演讲。经过这种班会的开展,学生对大学、专业等渐渐地有了自己的主意,学生有了理想,就开始为学习默默努力了。这时,我就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先制定短期的,把目前的学习任务完成好,才能一点点地向远大的理想目标慢慢靠近。
现在的我喜欢跟大家讲故事,讲孩子们的故事。他们团结、活泼、朝气、富有爱心,让这样一份劳累的工作显得快乐而有意义。他们彬彬有礼,他们热情洋溢,他们喜欢对你笑,他们喜欢给你取一个亲切地称呼:泉姐、曙哥、葛姨、月牙儿、章鱼哥……他们爱涂鸦,他们爱幻想,他们爱十班。
【参考文献】
[1]李镇西.《用心灵赢得心灵》.第一版.上海.朱杰人.2008年6月
[2]张肇丰,李丽桦.《智慧教师的50个创意》.第一版.上海.朱杰人.2011.年1月
上午好!这是高一年级的第一次家长会,请允许我为大家介绍今天到场的老师——学校学生科科长,本班化学老师王海英老师。我是本班的班主任,丰玉洁。上午好!首先我要代表高一(11)班所有的任课老师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来出席这次家长会,尤其是来自外地的各位家长,更是不辞辛劳地来参加我们的这次家长会。这是出自各位一片殷切的爱子之心、爱女之情,同时也是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大力支持。
我觉得我们这次家长会的真正意义可能不在于我们能通过家长会更多的交流什么,而在于给学生鼓鼓劲,在学生的心中他不在乎我们家长会会开什么内容,但只要自己的家长在其中,来参加会议,对他们来说这就是骄傲就是幸福,就会转化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所以你们的到来就是家长会成功的一半。召开这次家长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相互交流一下我们这一班学生在校及在家的情况,以便老师能够及时调整工作,提高以后的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促使家长也能够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来,使我们的学生你们的孩子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取得最佳的成绩,以实现你们家长、孩子和学校三方共同的心愿。总之一句话,就是“一切为了学生”。这是我们教育的一个根本出发点。
我们高一(11)班的学生聪明伶俐,思维活跃,性格活泼,处处都表现出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积极进取心。很多任课老师都跟我反映“(11)班的学生很活跃,课堂气氛很好,很喜欢在(11)班上课。”十月份,我们参加了军训。孩子们凭着自己的努力,克服了许多困难,战胜了自我,改正了很多以前的坏习惯,锻炼了毅力,增强了纪律性。并在军训会操比赛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李美娴,江元清,罗丽兰,林俊辉,卓琪峰,李圣恩,邓尔炼等同学获得军训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十一月的运动会,很多学生踊跃参加,并在运动会中发扬了拼搏精神,挑战自我,何鹏,卓琪峰,黄志会,邓尔炼,林威,薛聪,石森鹏,钟燕,曾庆元等同学表现突出,为我班争夺了荣誉,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团体总分第四名的好成绩。更重要的是,通过运动会,同学们更加团结了,班级凝聚力更强了。紧接着运动会的期中考试中,同学们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大部分同学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得到了提高,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在12月的月考中,有杨引平,刘子文,刘腾飞,李美娴,郑毅,詹丽兰,林晓州,黄志会,罗丽兰,张海10位同学进入了年级前120名,陈君,钟燕,邓依萍,余安思,薛聪,曹张森,张源棋等同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同学们形成了较好的学风,勤而好学,在学习上互相竞争,互相帮助,在竞争中学习,在互助中提高。高一年级英语书法比赛中,邓敏,林晓州,姚洁,薛聪等同学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作文竞赛中也有几位同学获奖。篮球赛场上也有高一(11)班同学活跃的身影。总之,高一(11)班的学生从开学到现在,在各个方面都表现良好,全面发展。
高一的学生处于高中的起跑阶段,基础阶段,也是一个转折阶段。这个年龄的学生在思想和行为方面尚未成熟,正处在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个性,人生观,价值观的阶段,这是一个十分重要却又容易被忽视的关键时期,对学生整个高中过程甚至以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和帮助。这个阶段我们决不能忽视对孩子心理和思想上的关注和帮助。宪中的教育理想是“培养未来的领跑者,培养以天下为己任,具有创造性人格特征的人才。在我平时跟一些家长的交流中,我发现很多家长都认同我们要让孩子先成人,再成才。因而我希望我们的班级能创造一个自由的环境让每一位同学自由地发展。当然关键时刻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指导是必不可缺的。但我们要让孩子接受“全人格教育”,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人生观,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发展的能力。
现在我真诚的向在座的高一学生的家长提出几点希望:
一.多和自己的孩子交流沟通
有很多学生告诉我上了初中以后就很少跟爸妈交流了,很少和爸妈在一起谈谈话,聊天。当然这和家长的工作繁忙,学生学习任务繁重有关系。但不管多忙,希望大家一定要抽空跟孩子谈谈心,关心他们的学习状况的同时要关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心里在想些什么。这很重要。我想在座的每位都是十分关心自己的孩子。但这种关心不能只是关心他考了多少分,排了什么样的名次,更应该关心他这段时间思想发生了哪些变化,心里有没有心事,烦恼,是不是在快乐健康的状态下学习。有些学生因为不能适应高中新的环境,在学习上跟初中时比有差距,从而产生自卑的心理;有些学生不会处理和同学的关系,慢慢产生自闭的心理;还有些学生因为压抑,缺少交流而比较叛逆。如果家长多和孩子谈谈,心平气和地沟通交流,就会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多鼓励多赞美自己的孩子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似乎都比较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更是如此。现在的小孩子自尊心都很强,也比较好强,如果经常听到批评和责备,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会让他们产生自卑心理甚至逆反心理,无意识地给自己一种暗示:我总是受批评,别人总是说我做得不好,那我就是做不好,再努力也做不好,然后这个学生也不会有太大的进步,甚至干脆不去做。我们要看到自己孩子的优点,哪怕只是很细小的地方,多鼓励他,赞美他,比如“你写得字越来越漂亮了”,“这次考试比上次又进步了”等等。虽然是一句微不足道的表扬,却会给学生很大的鼓励,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这些肯定,表扬会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独特的优势,看到自己的进步,自信心会得到很大的增强,同时也会变成一种学习动力。
三.还给孩子尝试生活,发现生活的权利。
父亲、母亲如何才是对孩子真正的帮助和爱,并没有同一的模式和规则,忽视与冷漠固然不好,但是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料,甚至把孩子的一切牢牢地放在手中,并不一定就是好父母。爱,会成为一种善于的压力;爱,也会是一种控制。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发现现在的独生子女在不知不觉中承担起了过重的责任:作为家中唯一的孩子,要为关心他们的父母争面子,要对得起为自己而辛苦工作的父母。懂事的孩子们经常听父母这样说“***人家的孩子怎样怎样”、“为了你,我们工作再辛苦也值得”、“你的失败将是我人生的最大失败”。家长们,在你说这些话的时候,请适度。当你为孩子不断的提出更高的分数目标和要求,并用未来竞争的残酷使他们感受恐惧与焦虑时,请先考虑孩子的实际。记得其中考试成绩出来后,我跟一个学生谈话,还没开始,就已经泪流满面了,说觉得考得不好,不知该如何面对父母,觉得对不起他们,有学生在考试总结中这样写到:“最近,我觉得自己似乎活的很累。我的学习、生活似乎都仅仅为了父母,在这高手云集的学校,我觉的很自卑,总认为自己除分数外,其他知识太少,出了学校便如同废人,将来也不会有什么前途。此外,尽管我明白父母爱我是因为我是他们的孩子,但我总把他们对我的希望当作自己必须承担的责任,感到压力很大。”每每看到或听到学生这样的心声时,我想呼吁我们的家长,在你给孩子关心和爱时,请注意要适度,给他们一些尝试的机会。事实上,高一的孩子都会面临一些适应性问题,我们可以给他们积极的鼓励,具体的指导,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在尝试中体验成长,这无论是对孩子的学习还是未来的生活都将是非常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