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史玉柱自述范文

史玉柱自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史玉柱自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史玉柱自述

第1篇:史玉柱自述范文

关健词:信息技术 自主阅读 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自主阅读整合的必要性

1.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但是,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僵硬,容量狭小,仍旧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不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使得在课堂中借助数字化工具实施教学成为可能,这就为学生的自主阅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需要。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建构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再强调,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要让学生主动进行学习。纵观当前阅读教学现状,许多阅读教学其实还是一种单向的传授,而非双向的教学交流活动。教师很少考虑到应该如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在平时教学实践中仍旧屡见不鲜。这些现象使学生的主体性和潜能发展受到禁锢,何谈发展个性,培养创造性?

3.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时空。新课改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而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可以不断地使教学内容得到补充、拓展,把教学难点进行分解;把理性化转换为感性化、动态化;把抽象化转化为形象化、直观化;把历史拉近,距离拉近,使空间缩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可能,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提供了更广阔的时空。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本质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具体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创设教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传统教学模式的本质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程序是: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运用、检查评价。其优点是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实现对教学过程的控制和管理。但它的一个巨大缺陷是由于忽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得到保证和强化,只是单纯作为知识的接受者,忽视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建构能力。

三.信息技术与幼师学生语文自主阅读整合的实践

1.创设情境,通过信息技术解决相关背景知识和字词障碍。情境是指作用于学生并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映的客观环境,是知识发生的背景。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有待探究的问题,也可以播放一段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视频,创设直观性情境;或朗诵一段诗歌、讲一个故事、演示专门制作的课件、设计角色扮演等方法;也可以根据需要利用数字化学习平台,构建创作情境。教师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补充文本的知识背景,解决字词障碍,适时提出将要学习的目标,点出兴奋点,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习的欲望,保持高昂的学习情境。

2.提出主问题,激发学生自我阅读的兴趣。在学生被创设的情境激发起学习兴趣后,教师要向学生提出问题,这个问题必须和当前的学习内容有紧密的关联。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主动积极的进行探究,在问题思考阶段,教师在通过问题展示了新课学习目标后,学生阅读便带有了目的性和方向性,学生带着问题积极主动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对问题的探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学习提供方法指导,比如设计小组合作,将问题分成几个子问题或者转化成另外几个容易解决的问题来加以探究。

3.协作交流,通过信息技术展示和检验成果。组织学生以讨论形式开展小组交流,通过共享学习资源和学习成果来健全意义建构。可以通过小组分工协作来完成对主问题的分解,也可以通过辩论的形式在小组间先进行问题的转化和取舍。通过信息技术将小组的成果在全班展示,教师可以选取其中比较典型的见解在全班进行分析讨论,进一步巩固学生对问题的基本了解和发展创新了解。

第2篇:史玉柱自述范文

一、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背景

当我们步入21世纪时,世界科学技术正在发生新的重大突破,以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为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打开了广阔前景。基础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从2001年起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

作为“研究型”教师,我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教改实验,终于找到了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将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加以整合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二、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的构思

我们已初步构建了将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加以整合,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宗旨,以数学实验为主要教学方法,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以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和认知工具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的,基于校园网络环境下的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自主探究式”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索--网上协作--网上测试--课堂小结。

三、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基础

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理论、建构主义“认知工具”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

(1)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或方面。

(2)协作: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意义的最终建构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交流: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或环节。比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交流来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达到意义建构的目标,怎样更多的获得教师或他人的指导和帮助等等。其实,协作学习的过程就是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想法都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交流对于推进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进程,是至关重要的手段。

(4)意义建构: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其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的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四、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操作特征

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高中数学自主探索式教学模式的操作特征如下:

创设情境: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虚拟实验室中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学生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 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提出问题: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指导学生通过课题质疑法、因果质疑法、联想质疑法、方法质疑法、比较质疑法、批判质疑法等方法与学生自我设问、学生之间设问、师生之间设问等方式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

自主探索: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探索。先由教师启发引导 (例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 ,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它有独立发现法、归纳类比法、打破定式法、发明操作法等方法。

网上协作:教师指导学生在个人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协商、交流、讨论即协作学习,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并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通过这种合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洞察。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协作学习”时,必须注意处理与“自主学习”的关系,把学生的“自主学习”放在第一位,“协作学习”在“自主学习”基础之上进行教师指导进行。

网上测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新一代高中数学网上测试和评估软件系统进行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的多种形式的高中数学学习效果的评价。

我们将测试题设计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达标级,按教学大纲要求设计;第二层次为提高级,在达标级基础上增加了分析层面的学习和变式练习;第三层次为优胜级,增加了新旧知识联系的综合层次练习;第四层次为欣赏级,提供与学习内容有关的高考试题和数学竞赛试题分析与解答。

6、课堂小结:或由学生做或教师做或师生共同做,或由学生写成小论文的形式来完成。必要时可以举行论文答辩:各小组推荐一人和教师组成“专家评议组”,由组长抽签决定答辩的顺序,各小组在答辩前,将小论文上传到服务器中指定位置。答辩时,先由答辩者在规定的时间内介绍本组的工作(包括如何选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如何克服困难、如何合作等),再由答辩者回答“专家”(教师或学生等)或听众就其工作的提问。由“专家评议组”进行评比,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成功参与奖”等四个层次进行奖励。

五、基于网络环境下高中数学“创设情境”的策略

1、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

教师利用以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使学习能 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例如在上“立体几何”导言课时,利用多媒体电脑展示“让所有立体几何图形都动起来”课件。

学生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与好奇心,有效地降低学生对立体几何的恐惧感。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2、创设质疑情境,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

例如在上高二数学“正方体截面”课时,学生通过网络访问教师放置在服务器上的“正方体截面”课件,积极参与活动,继而提出探究性问题:“屏幕上浅蓝色的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在一个正方体中,类似于这样的三角形有几个?”,“如何截正方体才能得到正三角形?”,“上述三角形截面之间有何联系?”,“用一把无比锋利的刀猛地朝一个正方体的木头砍下去,它的截面将是什么形状的图形?”......

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更能有效地加强学生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有数学知识的存在,从而让学生懂得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运用,让学生把学习数学当作一种乐趣。另外,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发展的空间。

3、创设想象情境,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

第3篇:史玉柱自述范文

20世纪下半叶,大学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自由主义所倡导的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理念和以效率为核心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席卷了整个公共部门,在“大市场,小政府”的理念的推动下,西方国家高等教育与研发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流向高等教育系统的资金逐渐减少,西方学者将院校及其教师为确保外部资金而进行的市场活动或具有市场特点的活动,概括为“学术资本主义”。伴随组织变革的推动,高校教师越来越像医生、律师等专业人员涉足市场化的商业活动,从以知识为目的的学者、以专业理想为志向的学人转向了以买卖系统知识获取经济利益的资本家。内在角色的转换与外在角色的期待将高校教师置于一个陌生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学术职业环境中,大学教师时常陷入迷茫、无奈、痛苦、纠结的内心矛盾之中。

一 高校教师角色冲突的表现

角色冲突是指发生在角色扮演者所扮演的同一个角色内部的矛盾,这种冲突是由角色本身包含的内在矛盾所造成的。大学教师角色冲突是指大学教师在扮演教育者、研究者和服务者等角色时的内心冲突。在学术资本主义的背景下,大学与市场的界限日益模糊,大学组织在社会服务的职能上衍生了创业的职能,大学教师作为学术资本主义的核心要素,教师参与社会服务职能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大学教师在积极履行原有教书育人的本职角色时又增加了新的期待角色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教师角色演变的历史与大学社会职能的拓展是一个协同发展的过程。

1.学者角色与创业者角色的冲突

传统的学者角色是以学科专业为中心的“学术人”,努力追求以学问为乐趣的境界,以学术为志向,以做学问为生存方式。在学者向创业者的角色转变中,学者身份仅仅是一种象征性的符号,是与社会资本进行交换的“符号资本”。从校外看,他们类似于产业中的技术研究人员和小企业资本家的角色;从校内看,他们不过是知识生产车间和专业化生产岗位上的一名普通雇员,他们热衷于参与市场活动,以知识为资本在市场上寻找项目和资金时,学术商业化倾向和短期利益倾向明显,物质上的刺激成为大学科研人员的最大动力,他们寻找商机、展示专长并进行资本运作和适度的商业冒险。他们积极地从事商业经济活动,包括教学顾问、企业顾问等职业。

2.理想角色与现实角色的冲突

大学教师是一项学术性的职业,每一个以学术为生存方式的学者要关注自己的学术志向,超越纯粹实用目的为学术而学术的价值旨趣,在学术共同体内,通过成果的发表得到同行的认可以便获得学术声誉和学术职衔,他们希望有灵活的工作时间和享有高度的专业自主权,大学教师理想的角色是以学术为生命、以学术为志向,其内在逻辑要求教师具有安贫乐道的献身精神。然而伴随着学术职业环境的外部变化,学者的学术环境和生存环境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外部问责、绩效和战略管理等企业管理的理念引入大学管理后,大学尽管可以为教师抵制或缓解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的一定压力,但大学面对社会的压力不可避免地促进了教师对自我角色进行重构。

3.知识的“认识论”角色与知识的“政治论”角色冲突

认识论哲学认为高校教师追求的是高深学问的客观性,以闲逸的好奇为旨趣,因此要摆脱一切价值的判断,强调“学术的客观性”和“价值自由”;而政治论哲学则认为探讨深奥的知识不仅是出于闲逸的好奇,而且它还对国家有着深远影响,因此大学不能摆脱价值判断,它强调“政治目标”和“为国家服务”。高深知识是高校教师工作的对象,同时也是知识加工的原材料,而高深知识是包含在高等教育系统的各种活动的共同要素,“知识材料,尤其是高深知识材料,处于任何高等教育系统的目的和实质的核心”。在学术资本主义的背景下,大学里出现的新的知识流(new circuits of knowledge),即知识成为需要被转换成产品、过程或服务的原材料,在校内外都有了更广泛的流动。由于技术理性至上和工具理性至上使然,高校教师关注的是知识如何转化为知识资本,如何发挥知识在实际社会领域中的应用价值,强调知识成果的公开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高校教师更高的科研生产力是衡量知识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绝对量化指标。两种迥异知识哲学主张需要教师扮演的角色很难达到内在的统一,高校教师的角色冲突就凸显出来。

二 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原因

学术资本主义对传统高校教师的角色认知造成了冲击,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上述角色冲突呢?笔者梳理归纳出以下原因。

1.组织变革的推动和大学学术环境的变化

面对政府拨款的相对减少,大学积极地寻求自身的变革以响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是高等教育摆脱现实困境的抉择,如何发挥大学在社会中的引领作用是高校关注的焦点,利益相关者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期盼和问责机制的建立是外部驱动因素,学校间竞争的加剧和学生作为高等教育服务购买者意识的增强,相关企业为了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要求学术资本化后的科研人员保守相关的商业秘密,通过专利申请实现知识的私有化来排挤竞争对手扩大市场的份额。

2.大学学术职业评价体制面临的现实困境

高校教师群体是以知识的传播、知识的探索、知识的生成为工作对象,以学术为志向的群体。当前我国大学老师在教师评价过程中引入了分类评价,把大学老师分为教学型、科研型以及教学与科研兼备型三种不同类型的人员进行考核。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大多数大学都是以追求行政效率为出发点,形成重科研、轻教学,重数量、轻质量的评价机制。美国学者Campbell和Slaughter 在文章中解释说,从事经济研究的大学教师很快就能积累学术成果的数量、收入和威望,而其他学科的教师只能投入教学,从而越发没有时间从事科研和创造成果。高校教师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他们也愿意改变行为和角色来寻求外部经费和科研资源,以此获得成功、收益和声誉,主动或是被动地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与市场联系紧密、能带来经济利益的“应用研究”,相对而言教学活动在大学中处于不利地位。

3.学科归属与组织归属的矛盾使然

克拉克通过研究发现,“高等教育组织的心脏是各门学科和事业单位之间形成的相互交织的矩阵”。大学被看作是可转让知识的主要来源,完整的科学知识被人为地划分为互不相通与交融的学科门类,学科之间的藩篱不断强化,此时的知识分子由于知识的分化越来越商业化、功利化、市场化和有机化,围绕学科建制组成的基层学术组织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往往是有限的和理性的。缺乏在“大科学”时代以问题、项目为导向的跨学科、协同式研究的意识,条块分割的学术组织之间沟通的制度成本很高,学术心脏地带难以被激活,专业分工的细化,导致了大学教师把自己的视域仅仅局限在自己所属的专业领域,不同学科门类间的限制性及封闭性日益彰显。

三 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调适

如何解决大学教师的角色冲突,通过自我角色的调适减轻学术资本主义浪潮对大学老师传统角色定位所带来的角色冲突,重塑大学教师的角色认知是必要的和紧迫的。

1.营造宽松的组织氛围,实现大学教师与产业的良性互动

大学首先需要回归教书育人的本位功能,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活动,为大学科研人员营造良好的、宽松的学术文化环境,充分赋予基层学术组织人员对学术事务的自主权,加强教授治学的作风建设。

2.大学教师自我角色认知的调整,增强角色之间转换的适应能力

大学老师应该加强对自我多重角色的认知能力,增强自我的角色意识,现代的大学教师已经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的学者,开始和社会、政府打交道,形成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态度。教师的“成绩不再被限定为首先通过出版而获得;相反它至少是部分地由市场及市场性的活动的成功来衡量”,高校教师不得不离开学生、实验室、教室,他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新的知识并开拓市场,对于自身的角色地位、角色行为规范有一个正确而清晰的认识,理解与体验其自身的角色扮演,从而形成稳定而深层的角色观念是大学教师角色观念转变的必然要求。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教师的知识和技术支持,政府部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需要大学教师的智力资源,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大学教师智力资本的参与。

3.建立多元、立体、弹性的教师评价考核体系

随着大学与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大学对大学教师评价偏向于学术活动能否带来市场价值,用获取项目和资金数量和质量的多少来评价大学老师,这迫使大学老师离开自己熟悉的教学和学术领域。高校应该意识到,大学教师首先是以教师的角色而存在的。在科学研究活动中,捍卫科学研究中的价值中立原则而不被市场化活动左右,维护大学在引领社会发展中的良好形象,担负起社会的批判者、社会的良心、道德的楷模的角色,在此基础上担负起为社会服务的角色。不同的学者在获取资源、参与市场活动的能力方面存在差异,资深学者更容易把自己的知识、技术、名声转化为商业利益,而年轻学者为了得到现行体制的承认,增强自己在学术共同体中的话语权,为职称、终身制等目标而付出巨大努力。他们所拥有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不足以支持其从事学术资本活动,他们直接从市场上获取的资金支持和科研资源有限。美国学者Stuart和Ding在研究“学术资本主义”行为在科学家的社区的传播路径的时候,指出创业和商业的机会往往是最先眷顾资深的、有名望的科学家。因为这些科学家的名声对他们工业领域的伙伴最有吸引力,也因为这些科学家已经功成名就,而不需要顾及别人的反对或批评。

第4篇:史玉柱自述范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未来社会是一个继续学习的社会,一个要求人们必须终身教育、不断自我发展与提高才能适应生存的社会,而终身教育又要求人们具有可以独立于教师和课堂的自主学习能力。校园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只有坚持学习自主性,我们才能完成终身教育的课题,才能使我们在任何形势下都不会被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所淘汰。可见,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21世纪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如何运用于课堂,许多研究者围绕着这一主题做了大量的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研究存在一个重要的缺陷,就是强调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促进学生知识的学习,仅仅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许多教师对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仍然存在认识以及实践操作上的不少误区与困惑。鉴于此,本课题探讨如何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教学改革,并构建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自主学习新模式。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

1.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多媒体教学系统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跨越时空的限制进行互相交流,实现自由讨论式的协同学习,这为情境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建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在情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经过两年实践,我们构建了一种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新型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设置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都包括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等完整的工作过程,学习情境结合实际的生产过程,从生产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出发,选择最典型的产品为载体,将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职业素养融为一体。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以发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了双重发展。

2.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现代教育技术和课程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实践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实施“项目主导、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完成既定任务,使学生的成就感、自我效能感得到加强;实施“案例引导、角色模拟”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验快乐学习;实施“小组讨论、团队合作”教学法,使复杂的任务分解细化,减少完成任务的难度,同时使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集体荣誉感得到加强;实施“教学做一体化”,将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职业素养融为一体,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实施“自主学习、自我培训”教学法,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采用这一系列教学法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大大增加,很多问题不是在教科书中就能找到答案,由于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这就促使学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主动查找资料,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了帮助学生能及时完成项目任务,突破任务中的难点,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创建虚拟实验室,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创造虚拟实验室,用动态画面展示实验过程,让学生感同身受,通过形象化的手段使学生很难理解的技能操作变得容易理解了;制作网络课程,创建交互式学习系统,开展合作学习。在网络课程里,学生们进行探究性学习,以问题解决为中心,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步骤去掌握知识、培养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3.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开发教学资源

立体化教学资源是立足于现代教育理念和网络技术平台,以传统纸质教材为基础,以学科课程为中心,以多媒介、多形态、多用途、多层次的教学资源和多种教学服务为内容的结构性配套的教学出版物的集合是数字化时代教学现代化的标志,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网络化,优化教育资源诸要素配置的重要途径。好的教学资源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教学实践中,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我们首先组织教师建设课程资源库及专业资源库,并让学生也参与到资源库的建设中来,教会学生利用社会性和物质性的资源。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设好网络课堂,让学生在网络课堂中讨论和交流。其次,做好宣传引导工作。我们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可以获得资源的种类和途径,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自己的资源库和获得资源的方法。此外,建立一种激励机制,鼓励学生有效运用资源并参与到资源库建设中来,充分调动他们浏览、运用资源的积极性。

4.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评价

现代教学评价不仅仅是对传统课堂情境中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而且是对课内外相关课程活动的全面评价。课程的考核评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个性与才能的发挥与展示,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课程经过两年的探索,经历了多次考核方法的改革与尝试,目前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全面系统地考核学生的学习过程。课程考核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学生的学习态度、个人品质和习惯、专业技能、理论知识等。因此,在实践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课程的考核和评价:(1)学习态度主要在平时进行,如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出勤情况、工作日记、项目报告质量、PPT汇报及答辩、课外活动参与情况(如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参与教师的横向科研项目等);(2)品质和习惯主要考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诚信品质、责任意识、职业道德等;(3)专业技能考核采用实际操作考核形式及项目作品质量相结合进行;(4)理论知识考核采用试卷考核形式及在线测试。课程考核评价的重点不断向学生能力的整体评价转移,对学生的评价与考核,不再只强调学习结果,更侧重学习过程;不仅只针对个人,更强调团队的合作;除了单纯的教师评价,更融入了学生的自评、互评、企业专家评价;除了过程评价,更融入了趋势评价。整个课程结束后,将各个教学项目的考核成绩按权重进行累加,从而得出整个课程的评价结果。

三、结论

自主学习能力是在外部刺激和内在动机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和提高的。因此,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外部刺激的手段和条件,对形成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以真实任务为载体,以真实案例驱动课程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去获取知识,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取直接经验。运用合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注重学习策略教学。选择学生有信心而且能够完成的任务和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扮演着一个组织者、协调人的角色,提供设计、咨询、帮助,整个教学过程强调教、学、做有机结合,让学生的成就感、求知欲得到满足。采用多方位立体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要贯穿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这条主线,引发和维持学习者的内在学习动机,提升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使学习者经历想学、会学到坚持学的历程,从而完成自主学习。因此,只有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创造性的平台,在完成课程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团结合作的能力,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工作习惯及职业素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6).

[2] 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 迟玉玮,牛妍懿.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高校论坛,2011(11).

[4] 刘国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自主、互动、创新”教学模式的探讨.教学模式探索,2004(2).

第5篇:史玉柱自述范文

[关键词]《朱子语类》 词汇史 语法史 价值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052-02

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以及教育家。宋学的集大成者,继承了北宋程顥、程颐的理学,完成了理气一元论体系,成为程朱学派的创始人。作为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其著作甚多。《朱子语类》是南宋时期的代表性作品,是朱熹门人弟子记载的朱熹讲学语录。

《朱子语类》是研究南宋时期汉语语法的最有价值的语料之一。这一时期是中古汉语与近代汉语的交叉阶段,有的虚词刚刚出现,有的虚词逐渐消失,这就使得《朱子语类》的研究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一、《朱子语类》的成书背景

《朱子语类》是黎靖德于南宋度宗咸淳六年(1270)编订出版的,凡140卷。这也是今本《朱子语类》之初版。咸淳本《朱子语类》采自97家语录记载,汇集了朱熹辞世后七十多年间所保存的语录,内容涉及政治、历史、哲学、自然科学、文学以及治学态度等多个领域,是研究朱熹思想和程朱理学的一部著作。

朱熹毕生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授业弟子也多达数百人。其所处的南宋时代,正是文言文作为书面语言的主导地位逐渐衰弱,白话文由不占书面语的主要地位而开始在历史舞台上与文言文相抗争的阶段。斯大林曾说过:“语言从一种质过渡到另一种质不是经过爆发,不是经过一下子消灭旧的和建立新的那种方法,而是经过逐渐的长期的语言新质和新结构的要素的积累,经过旧质要素的逐渐衰亡来实现的。”《朱子语类》的成书时代正处于上古汉语到近代汉语的转折时期,属于近代汉语逐渐成形和成熟的重要阶段。正因为如此,使得《朱子语类》处于这样一个汉语发展史的交叉阶段。

唐宋时期的汉语词汇发展处于一个过渡阶段,主要呈现由单音节词过渡到双音节词的特点。双音节词逐渐占据主要地位,而这些双音节词多出现于当时的口语当中。《朱子语类》作为经过加工的宋代口语,糅合了当时的口语和书面语。正好是上古汉语和近代汉语成分的均衡混合,处于周代的上古汉语和以话本为代表的近代汉语的中间状态。如: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卷一百一)其中单音词“忧”有“忧愁,烦恼”的意思。又有“若忧愁迫切,道理终无缘得出来。”(卷第十)其中“忧”和“愁”组成复音词,和单音词“忧”意思相同。

又如单音词“病”字可以解释为“过错,失误”。如:

“志不足以有为,此学者之大病。”(卷第八)

“左氏之病,是以成败论是非,而不本于义理之正。”(卷八十三)

双音节词“病痛”也可指“过错,失误”。如:

“似此支离,病痛愈多,更不曾做得工夫,只了得安排杜撰也。”(卷十二)

“且说道为人谋而不忠后,这里是几多病痛!此便是慎独底道理。”(卷二十一)

二、《朱子语类》的语言特色

(一)文言文与白话文相结合,书面语与口语相结合

《朱子语类》是朱熹门人弟子记载的朱熹讲学语录,呈现出文言文与白话文相结合、书面语与口语相结合的特点。南宋时期正处于白话文普遍用于当时日常生活的特殊时期,文言文作为书面语言的主导地位逐渐削弱,白话文和口语化词汇的应用日趋广泛。因此,在长达两百多万字的篇幅的《朱子语类》中,虽然仍保存着一定的文言文或者书面语色彩,但是其口语程度相对较高,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南宋时期人文风貌及语言特点。

《朱子语类》是朱熹在讲学过程中,他的门人弟子一边听一边做笔录,从而记录成书的。由于朱熹所使用的是当时使用较广泛的口语化交际语言,其弟子在记录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对其笔记加以书面化,但是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其弟子可能更多的是直接记录了朱熹的原话,这就使得《朱子语类》保存了大量的口语化成分。因而,《朱子语类》记载的实际上是书面形式的口语,既有书面语成分,又有口语成分,从整体上充分地反映了南宋时期的口语面貌和语言实际,能够代表当时的文人口语风貌。

(二)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相结合

《朱子语类》是朱熹的门人弟子所记录的朱熹讲学语录汇编,书中的词语充分体现出宋儒讲学语录运用词语的鲜明多彩与灵活多变,语气随修辞的语境而变,单位的大小没有规定,呈现出单复相合,短长相配的特点。往往采用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固定词组同时并用。如:

①“某见人将官钱胡使,为之痛心!”(卷一百零六)

②“如今人全不曾理会,才见一庸人胡说,便从他去。”(卷第五)

以上两个例子当中单音节词“胡”有“胡乱,随便乱来”的意思。“胡”与“乱”可以组成同义复词。如:

③“虽是朝廷甚么大典礼,也胡乱信手捻合出来使,不知一撞百碎。”(卷第十)

文中也有“胡A乱B”的四字格固定格式,如:

④“若心未能静安,则总是胡思乱想,如何是能虑!贺孙。知止、定、静、安、虑。”(卷十四)

又有“胡A乱A”,如:

⑤“只缘不曾求圣人之意,才拈得些小,便把自意硬入放里面,胡说乱说。”(卷十九)

另外也有“胡A胡B”的四字格固定格式,表示“胡乱的A和B”,如:

⑥“他却是实见得个道理恁地,所以不怕天,不怕地,一向胡叫胡喊。”(卷一百二十四,)

(三)继承性和发展性相统一

《朱子语类》中蕴含了丰富的词汇,不仅保存了大量的古代词语,同时又记载了不少出现于当时的新词新义和新的用法,体现出了其语言的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统一。这就为汉语词汇和汉语词史的研究提供了较丰富的参考材料。

《朱子语类》中一些词汇承袭和继承了上古时期的用法,但是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些词汇也产生了新的语义和用法,如:早在《唐代墓志汇编》中就有“公门唯将相,器谐文武,安排乐道,造次必仁,高尚福谦,遂安卑位”。其中“安排”一词有“顺从天意之安排”的意思。而《朱子语类》中也出现类似的表达,卷三十:“而今行简,须是心里安排后去行,岂有不是心做出来!”卷九十三:“敬则有一念之肃,便已改容更貌,不费安排,事事上见得此意。如何?”例中“安排”一词在南宋这一时期已经产生了新的变化,可以表示“谓以人心思人力”的意思,即“依靠人力的作用,与单纯任自然发展,不加干预相对而言。”

又如“扬眉瞬目”有“一举眉、一眨眼”的意思,喻指短暂的片刻。卷一百二十六:“禅家又有以扬眉瞬目知觉运动为弄精魂而可斥之者,何也?”意思是短暂思索的知觉运动。同是也有“沾沾自喜”的意思,如卷六十三:“言实未会得,扬眉瞬目,自以为会也。”而另外,《朱子语类》中也使用了许多成语,有的是承袭和继承了上古而沿用,如“自暴自弃”“自相矛盾”等,有的是在中古产生,如“抖擞精神”“脚轻手快”等。

《朱子语类》中,通过运用各种造词方法,产生了许多的新词。如:《朱子语类》卷五十三:“盖知言是那后面合尖末梢头处,合当留在后面问,如《大学》所论,自修身正心。”又如卷一百二十六:“他那妙处,离这知觉运动不得;无这个,便说不行。只是被他作弄得来精,所以横渠有‘释氏两末’之论。只说得两边末梢头,中间真实道理却不曾识。”其中,“末梢头”表示“末尾、最后”的意思。

又如:“扑实头”一词代表“质朴,实在”的意思。在《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九中,“向来前辈虽是作时文,亦是朴实头铺事实,朴实头引援,扑实头道理。看着虽不入眼,却又骨气。”又卷二十一:“众人有众人底忠。学者有学者底忠,贤者有贤者底忠,圣人有圣人底忠。众人只是扑实头不欺瞒人,亦谓之忠。”

三、《朱子语类》的汉语词汇史研究价值

朱熹作为一学名家,著作甚多。在语言上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主要著作《四书集注》《诗集传》等在训诂学领域都属于较高水平的著作。因此也被殷孟伦先生称为宋代训诂学第一人。《朱子语类》中保存了朱熹对一些词语的解释,而这些解释在研究汉语词汇和汉语词汇史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

先生问诸友:“‘诚、敬’二字如何分?”各举程子之说以对。先生曰:“敬是不放肆底意思,诚是不欺妄底意思。”过。以下诚敬。(卷第六)

例中就“诚、敬”这两个近义词字做出了辨析。

①问“上帝降衷”。曰“衷,只是中也。”又曰:“是恰好处。如折衷,是折两者之半而取中之义。”(卷一百三十八)

②问“折衷”之“衷”。曰:“是无过些子,无不及些子,正中间。”又曰:“是恰好底。”(卷一百三十八)

③“衷是三折而处其中者。”(卷一百三十八)

④“折衷”者,折转来取中。衷,只是个中。(卷一百三十八)

这四个例子对“衷”和“折衷”都做出了解释。

《朱子语类》中有大量十分口语化的词汇,这其中俗语词并不少见,作为当地常用的俗语词,能够较好地体现当时的口语风貌。这也为词汇史的研究弥补了空白,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材料。如:“仁之为器重,为道远,举莫能胜,行莫能至。若果以此自任,是大小大事!”(卷一百十八)其中“大小大”表示“重大、紧要”和“多么、多么大”的意思。

其中也有出现一词多意的口语词,如:

①及元佑间议废之,复词赋,争辨一上,临了又却只是说经义难考,词赋可以见人之工拙易考。(卷一百三十八)

②先生问寿昌:“子好说禅,何不试说一上?”寿昌曰:“明眼人难谩。”先生曰:“我则异于是,越明眼底,越当面谩他。”(卷一百十八)

例一和例二当中“一上”有“一番”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争辩一番”,“试说一番”。

③“恰似月弦望,便见阴剥阳生,逐旋如此。阴不会一土剥,阳不会一上长也。”(卷七十一)

例中“一上”表示的是“一直”的意思。

④问“游气”、“阴阳”。曰:“游是散殊,比如一个水车,一上一下,两边只管滚转,这便是‘循环不已,立天地之大义’底;”(卷九十八)

例中“一上”是口语中一直沿用至今的词汇,表示“方位”。多构成“一A一B”的四字格固定格式。如例中的“一上一下”,这一四字格表达方式也多见于现代汉语口语化表达方式当中,如“一朝一夕”。

四、《朱子语类》的汉语语法史研究价值

在语法研究方面,《朱子语类》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在研究语法学史上的过程中,从《朱子语类》中可以找到大量的例证材料,语言的时代过渡性以及口语化,使得众多学者针对《朱子语类》做出了详尽的研究。其中出现了一些在上古时期汉语没有出现过的句式,比如把字句式、和字句式、不成字句式等。这些结构和句式提供了考察近代汉语语法的大量用例,揭示了一些新出现的语法现象的脉络。它不仅是描述语言发展规律的一部重要文献,也是研究宋代语言的一座丰富宝库,在汉语演变发展史的研究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唐贤清.《朱子语类》副词研究[M].长沙:湖南人名出版社,2004.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第6篇:史玉柱自述范文

【关键词】建筑设计 趋势 数字化 非功利化 虚拟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34-02

1.前言

希腊罗马神话之Janus的神,传说中长了前后两个面孔:既可以看到前面也可以看到后面,既能看到过去也能看到未来;同时也象征回顾过去,吸取曾经的教训,瞻望未来,憧憬无限美好明天。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建筑师的角色也在变迁,社会对他们的要求之高,时代变化的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然而回顾建筑教育的过去,在近30年,数字化在技术、文化等多方面影响着建筑设计的发展。并给建筑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未知性和可能性,而建筑教育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这种情况势必会导致我们的建筑教育与当今时代要求的脱节,这种教育模式已经产生诸多的弊病而亟待改进。建筑教育的主流传统,来自现代主义建筑那种重技务实和革故鼎新的理性精神。

2.数字时代的建筑设计的趋势

20世纪80年代,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电脑的普及,网络的扩展,人们迎来了“数字时代”,社会是一个“基于提供服务和非功利产品的社会”,数字化、非功利化、虚拟化是这一社会的显著特征。

(一)建筑设计的数字化趋势:伴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以“数字化生存”为特点的新型行为方式已经深入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由实体空间向虚拟空间的转变,同时引起建筑出现了向虚拟空间发展的趋向。人的生存空间有了极大的拓展,在原有的实体空间之外,出现几乎是无限度的数字空间,给人、建筑、城市带来巨大的活力和能量,同时也会使建筑、城市等实体发生不同程度的“解构重组”。

数字化设计,可以分成“数字化”和“设计”两部分。建筑设计的定义是指合理的组织视觉元素:功能、形体、色彩、色调、质感、光线、空间和结构造型等。这好像更加接近我们平常所能感觉到的设计(当然两种定义是从不同的范围和角度出发,之间并没有矛盾)。建筑设计其创造的过程是遵循实用美学法则的,是特殊的艺术,建筑设计的技术特性,表明了它总是受到新技术发展的影响。

(二)数字时代建筑设计的非功利化趋势:数字化的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发展也为建筑设计带来了新的语境,它的介入改变了原先传统的设计方式,其主要特征表现在设计内容的非功利性。这样的背景下,艺术的本质体现为自由的创造,非功利设计的发展使得过去功能性较强的建筑设计特质中艺术的成分越来越多,设计内容变得越来越艺术化。建筑艺术的重心已经不仅是某种有形的物质产品,而是逐渐脱离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靠拢。

(三)设计的虚拟化趋势:数字化浪潮对建筑设计影响最为明显的是设计手段的虚拟化。这种情况下,形状、构图、色彩、线条和质地等设计要素数字化后也变成了虚拟的数字信息,建筑师可以通过计算机对数字信息的进行虚拟处理,模拟出设计构思的仿真结果,人们的一切艺术想象几乎都可变为现实,现在数字技术具备了辅助设计思考的能力,电脑可以作为重要的设计思考媒体,那么源自几百年以来的建筑设计理论和现实生活环境都将会产生质的变化。

3.建筑设计教育变革

高等教育目的人性化。教育的目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授,也是塑造和完善人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作为一种生产力,在改造自然、完美自我中,推动着新的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改造都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

由于现代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科技的进步,现在培养的建筑设计的学生未来在社会中会遇上无法想象的情况和要求,这些新情况是传统建筑设计教育所不曾面对的,建筑设计教育是终身教育,建筑设计教育应围绕“人”而不是问题来组织教学。教育内容分为:人文素质的培养,实践能力培养等教学模块。

4.人文素质的培养

(一)人文精神修养:在后现代的社会中,生产的目的是追求功利最大值。而作为产业教育的自然是重视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成为经济发展所需的专业技术人员,忽视了人作为主体存在,训练出来的学生充其量是肤浅的“技术人”。

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在于它有自己独特的人文精神,建筑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要鼓励形成技术和人文相结合的知识体系。梁思成先生在1947年第一次为建筑系的学生讲演时,就向学生提出“住者有其房”的社会理想,为社会服务的思想不仅是做建筑师,也是做人最根本的。以世界的忧虑为自己的忧虑,以人类的前途为自己的前途。

将应试教育变为素质教育,强调美德育。当前建筑系学生普遍有着较好的理科基础,而在感性方面则有待进一步提高,这要求在教学中强化感性方面的训练,让学生用自己的感觉去思考。建筑系的美术课在这一方面可以有很大作为。当前有一种趋势,将美术课由传统的技法造型训练衍生到美学培养,由于中国学生的特点,美术课还必须对学生进行美学的教育,培养学生对艺术品的鉴赏力,同时,在广义的范畴内强调技术美学、社会美学是美学的发展。只有真正地热爱美,理解美,才能真正地进行建筑创造。

(二)培养批判性思考能力:电脑及其网络技术使得人们可以在瞬间接触到浩瀚如海的知识,使得“博闻强记”对于建筑师的重要性大大下降,而独立思考、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培养变得更为紧迫和重要。批判性思考能力是指:人们在面临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来正确的辨别能力和方法,并通过解决问题而提升自己的设计水平。相比之下,没有批判性思考能力的人,往往表现出:对自称掌握知识的权威不敢提出反问和怀疑;不相信理性是探究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思想充满成见和偏见。

在教育中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由于长期以来建筑教育是以灌输式为主,教条化、简单化,学生对教师和书本唯唯诺诺渐渐弱化了自己思考的能力,缺乏丰富的想象力,个性也渐渐暗淡。最可怕的是慢慢失去了对建筑的直觉和兴趣。造成这种情况固然有学生自身的原因,教学体系也有责任。在教学工作中,首先要认识到学生能够也应当去主动地学习,教师则主要起一个引导的作用,对于学术问题应与学生进行探讨或组织学生探讨,而不能进行包办。另外,对学生不成熟的创造性构思不轻易做出否定,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去独立地发展,即使不成熟也不要求全责备,要科学地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的特长去创造。这就不只是使学生做一些形式的游戏和模仿立面造型那样简单粗浅的方式,而是一种开放,深入的结合个性的教育方式。

(三)专业基础修养:建筑设计包括专业学科到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以至泛专业,建筑设计人应具有较广泛的艺术历史与理论、工艺技术和文科方面的知识,同时涵盖城市规划、建筑技术、建筑物理到室内设计等专业技能,以便他们能够解决多种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

建筑设计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修养,在建筑设计训练的基础阶段,应让学生徒手的、笔绘的、模型的和电脑的表现能力都得到均衡合理的培养。一些理论课的内容也增加了生动直观的环节。如认识建筑参观,对中国建筑史中提到的一些建筑进行实地考察等。选择所喜欢的知名建筑和建筑大师的作品制作模型,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对建筑理解力。随着空间想象力的不断发掘和设计软件的运用,学生们的电脑表达水平在提高,借助于工具的模型训练也要逐步加强。在建筑设计中,图像思维表达最快捷的途径之一是手与脑的配合,学生在图面表达(包括徒手)方面的这一传统“强项”,也应将之作为一个选项保留在教学的环节之中。譬如徒手表达能力的教学训练,只要表达设计意图的目的明确,就非但不应弱化或取消,反而应当保留并增强。

5.实践能力培养

实践:建筑教育的沃土。设计是一种致用之学,这决定了建筑教育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首先,建筑教育应实行学生自主选择课程作业题目和指导教师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每个课程作业题目的设置都应明确训练意图和教学关键点。

其次,重视数字技术给建筑设计带来了巨大变革。第三,全面培养创造力,当前对建筑创造有一种较为模糊的认识,认为有了新的形式就万事大吉了,而根本不问形式是如何产生的。

创造力的培养是教育的重点,每一个人都有潜在的创造力,要给其营造好创新的环境气氛,激发其创造的欲望,满足这种人的最天然的本性,在教学方法上多用采用诱导、对话、讨论、讲评的方式去鼓励学生。若能组织一些学生们之间的讨论则会收到很好的效果。现在的建筑系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记,设计课则是老师一个挨一个地改图,要培养有利于创造性思维发展、提升的气氛,要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自发组织活动。比如将学生组织起来,提倡学生广泛参加国内、国际建筑设计竞赛,与一流建筑设计院校的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比拼,这样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培养学生间相互理解、相互合作。学生其实有很大的创造力,只要稍加引导就能很好地发挥。

最后,我们认为宽松的学术环境对学生的发展大有好处,打破学科建制,增加跨学科教学,培养T型通识人才;应强化创业意识教育,设置创业辅修课程,鼓励学生尝试创业,甚至允许他们失败,鼓励“从错误中学习”,“把挫折当朋友”。在现代社会的建筑设计中,建筑师扮演了不同行业总协调人的角色,必须将社会整体作为最高的业主,承担其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6.结语

科学技术越是发展就越要体现人类自身存在的价值,把人的权利和自由从束缚中释放出来,对人性的关怀、对生存环境的关注,把人培养成充满爱心和对社会有高度的责任感,并有很高的文化素质,具有独立完善人格,教育应为培养这种人才创造适宜的环境。建筑教育要颂扬人本精神,我们应该变革旧的、单一封闭的建筑教育模式,建筑教育变革不应该简单地视为仅在旧的教育体系中加入一些新的因素,而应该将其看作新因素和旧因素的相互作用,并从根本上改变原有旧系统。要鼓励学生们形成开放的、科技和人文相结合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隋杰礼,王少伶. 探究引起当前中国建筑教育思想变革的因素.《新建筑》2001年04期

第7篇:史玉柱自述范文

关键词:数字时代;数字化设计;建筑设计方法

在现今时代,无论是对于人类生活还是生产和创造活动,计算机无疑都显示出了其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计算机不仅是建筑形式的一种操作工具,还是建筑设计的一种新的设计思维以及空间概念认识,促进了建筑设计的重大变革,使建筑设计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计算机对建筑设计的引领作用

现今数字化时代,传统的类比式设计工具已经逐渐被数字化设计系统所取代,因此在今后设计师的重要任务就是将这两种文化进行有效的处理和转化,分析和探寻类比式设计方法和数字化系统之间的有效结合点。在建筑设计中,建筑设计师要全面了解和掌握计算机技术并将其在工作中充分利用,发挥计算机对于建筑设计的引领和辅助作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计算机有了画图功能并逐步得到应用,而我们所谓的计算机辅助功能也就是将计算机的绘图功能引入计算机当中,并利用计算机人工智能。随着计算机辅助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到了今天它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技术工具,它逐渐演变成一种能够对设计理念以及创作方式进行思考与呈现的媒介,由此计算机媒介化设计应运而生。计算机能够缜密、科学地对自由形体进行创作与塑造,能够将设计以虚拟实景的方法表现出来,这是很多的传统设计所不能做到的。

二、数字化设计的应用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计算机在建筑设计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传统的绘图工具随之淘汰。由于建筑设计的多方面程序都需要计算机的参与并发挥作用,因此很难将计算机技术从建筑设计中移除。计算机工具的学习工作要比传统的设计工具复杂得多,所以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的一般都是年轻人。在现今的建筑界,CAD的地位仍是不可撼动的,对产品图纸进行绘制是其应用的重点,而不是一般而言的设计。对于CAD系统,很多设计师持怀疑态度,这是因为CAD在设计过程中不能发挥明显的支撑作用。像CATIA这样的系统应用程序的主要作用是激发建筑设计的创造力。它不仅是一种设计工具,还能发挥出对建筑项目的纵向过程的支持作用。建筑师应用CATIA能够激发对于建筑设计的更多的可能性,创造出更多奇迹,运用计算机技术能够有效缩短形体塑造的思考决策过程。

三、数字化的设计呈现

与传统的手绘技巧相比,计算机能够更为清晰、全面、细致地呈现设计的三维空间关系效果。不可否认的是,计算机发挥了对建筑设计巨大的效用和影响,这表现在它不仅能够有效地掌控信息,实现设计合作中的信息共享,还能使设计师的灵感与想象用视觉化的方式得以呈现,发挥对于建筑设计的更大可能。在建筑设计中,建筑师在达到了对各种计算机软件的有效掌握后,还能将非常复杂的设计项目更为清晰、生动、细致地用计算机技术表现出来,此外还能用三维建筑构成要素系统全面地展示设计概念的发展过程。

四、数字化制造的应用

由于数字化具有的灵活性和可弹性特点,使其能够容纳进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同时在数字时代的建筑中也包含许多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主要是不确定的模数、不确定的表皮、不确定的边界、不确定的沟通程度、不确定的内外空间等。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其功能不断变得更强大。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可以加工一些非标准甚至异型材料,通常其成本较低,不仅能实现大批量生产,同时还能满足个性化的生产和设计需求。数字化能够有效实现个性化批量定做。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下,计算机强大的功能能够最大限度地缩短个性化产品成批生产的时间,有效化解了共性与个性的矛盾。从现今的建筑行业来看,虽然现在主要的建筑设计材料仍是钢材和混凝土等,但是也越来越多地使用到非常规材料。在生产技术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同时,建造方法与建造工艺的有效性逐渐增强。柔性制造是数字化制造中的一个关键点。它能够设计出不同的产品,还能通过利用计算机调整和控制制造流程,使建筑师能够实现对新材料的开发和利用,满足建筑师的建筑设计需求。

五、结束语

现今,在建筑设计领域仍然会较多地使用传统的设计方法,但是在现今的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要对这一传统的设计方法进行再思考,要学会利用各种新的、更为先进的设计工具,使建筑设计迸发出新的活力,使其拥有更多的可能性。相关人员要采用客观化和物质化的方式调整计算机的内在处理过程,实现建筑师的感性思维与计算机逻辑思维的统一。建筑师通过掌握这一种新的创作模式,并用创造性的思想进行建筑设计,能够使未来建筑设计更加多元化。

参考文献:

[1]高锦恩.分析数字时代下建筑设计方法的变革[J].建筑与装饰,2016

[2]于鹏祖.数字时代下建筑设计方法的变革[J].四川水泥,2015

[3]黄亮.数字时代下建筑设计方法的变革[J].科技风,2015

第8篇:史玉柱自述范文

一、职业教育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背景

 

当我们步入21世纪时,世界科学技术正在发生新的重大突破,以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为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打开了广阔前景。基础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教育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尽管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反映整个教改并没有取得很大的突破。原因在哪儿呢?我们认为,主要问题在于,这些教改只注重了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而忽视教学模式的改革。甚至将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手段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混为一谈。诚然,这些改革确实是很需要的,因为对推动整个教育教学改革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这类改革的同时,却忽视了一个更为根本性的改革,这就是教学模式的改革。

 

所谓的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教学活动诸要素依据一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认识特点,所形成的一种稳定而又简约化的教学结构。也就是按照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组织你的教学活动进程,它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集中体现。教学结构的改变必然会触动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等根本性的问题,可见,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深层次的改革。

 

二、职业教育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构思及理论基础

 

我们已初步构建了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数学课程加以整合,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宗旨,以数学实验为主要教学方法,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以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和认知工具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的,基于校园网网络环境下的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自主探究式”职业教育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理论、建构主义“认知工具”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结构(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育思想与教学结构)、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

 

三、职业教育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操作特征

 

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虚拟实验室中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学生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我们集设计、修订、常模制作等网上测试和评估所需基本功能于一体,充分利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等技术手段来辅助系统的实现,使系统真正成为辅助网上测试和评估的有力工具。为了使低分数段的学生有成功感,高分段的学生有激励作用,我们将测试题设计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达标级,按教学大纲要求设计;第二层次为提高级,在达标级基础上增加了分析层面的学习和变式练习;第三层次为优胜级,增加了新旧知识联系的综合层次练习;第四层次为欣赏级,提供与学习内容有关的高考试题和数学竞赛试题分析与解答。

 

四、职业教育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环境——虚拟实验室

 

目前,我们初步构建了职业教育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环境——职业教育数学虚拟实验室,它由硬件、软件、潜件三部分组成。组建“职业教育数学教与学策略库”。将不同的策略方式设计成可填充重组的框架,以简单明了的图标表示,让教师在教学中根据需要将不同的素材、微教学单元与不同的资料呈现方式和教学策略方式相结合,以产生“组合爆炸式”的效果,适应于各种教学情况;让学生在学习中根据自己需要将不同素材、微教学单元与不同的资料呈现方式和学习策略方式相结合,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主观能动性,进行积极的探索和认知学习。

 

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更能有效地加强学生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有数学知识的存在,从而让学生懂得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运用,让学生把学习数学当作一种乐趣。另外,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发展的空间。

第9篇:史玉柱自述范文

关键词:主体间性 数字传承人 文化遗产事项

当下,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数字化是这些浪花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朵。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不是照搬和简单重现,而是对文化遗产的重新解读和表述。区别于传统方法,人们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以全新的方式对文化遗产进行重构和再现,而载体的转移必然影响传播内容本身,使文化遗产内容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在文化遗产的现代传承中,一类新的传承主体呼之欲出――他们掌握并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再现、解读、保存、共享和传播。在这个加工、处理、再现、解读、保存的过程中,文化遗产得到了空前广泛的共享和传播,即使是原本唯一、不可共享和不可再生的物质文化遗产也变成了无限、可共享和可再生的。而且,更重要的是,数字媒介技术的介入使人们对文化遗产的认识、观念和传承都发生了若干变化,用波斯曼的话说就是,“技术变化不是附加的;它是生态学的。一种媒介不是增加了什么,而是改变了一切”①。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字传承人是文化遗产传播和生存中的又一类新型主体。他是遗产数字化过程中技术和表述规范的制定和贯彻实施者、把关人和议程设置者,也是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生存中各个环节的一个交会点,与各个因素密切作用。具体来说,纪录片创作者、数码摄影者、网站策划制作人、影视动画编导、拿起DV的村民和学生……无论其具体目的、做法,只要是在这类活动中起到主导作用、客观上进行了文化遗产数字传承的主体,均可纳入本文所论的数字传承人的概念范围。

主体间性的提出

20世纪美学发展中有一个显著的转向,就是从客体性(前主体性)、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发展。“主体间性”是英语“intersubjectivity”的直译。学者多认为,主体间性作为主体间关系的规定,是指主体之间在语言和行为上互相平等、相互理解和融合、双向互动、主动对话的交往特点和关系,是不同主体间的共识,是不同主体通过共识表现的一致性。主体间性对主体性的超越,突出地表现在认识和对待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模式上。主体性将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简化为“主体-客体”或“主体-中介-客体”的单向模式。主体间性理论则提出了“主体-主体”和“主体-客体-主体”的认识模式。把主体性置于主体间平等、融合、一致的关系中加以把握,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以往单向思维模式的局限,使人类的认识视野变得更加开阔了。主体间性的提出让美学家脱离了从反映论到主体论的启蒙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历史局限,关注到存在的更本质的方面――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解决了生存的自由本质的问题,也解决了认识何以可能的问题②。主体间性理论的核心是主体性问题,所以主体间性不是反主体性,而是注重和强调主体之间的交互关系。既然如此,与主体自我相对的他者就被赋予了与主体平等对话、相互交流的地位。

美学是艺术的抽象,传播是行为的抽象。主体间性的提出也让我们在文化遗产数字传承研究中看到了这种更深层次的解决:主体间性的引入,使原来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意义――它们同样不再是字面上的主体和对象的关系,而是传播活动中两个共生、平等和交流的主体,在传播中对话与互动,主体间性是对二者关系在新的基础上的修正,是对主体性的一种现代修正③。主体间性的引入也使数字传承人和文化遗产的关系具有了新的意义。

数字传承人既可以是遗产地民众的成员掌握了数字技术而成,也可能来自外族(事实上目前大部分专业的数字传承人是来自外族的),比如媒体从业人员、比如具有一定资金背景和相应立场的课题组、比如商业公司策划创作人员。一般而言,目前出现的数字传承人可以分为四类,一是政府官员和事业单位相关工作人员;二是电视台等媒体的工作者,传统媒体的数字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把这个连续的过程都纳入到考察的视野中;三是商业公司中的策划和创作人员;四是遗产地民众,包括掌握了一定数字化技术和技巧的村民和学生。这些人原本可能对某一文化遗产有一些初步的兴趣或认识的需要,也可能是全无认识,相同的是他们在与文化遗产不断进行“对话”和“交流”的过程中,才在头脑中逐渐形成了关于该文化遗产的图式,并不断丰富、完善之,进而产生“不吐不快”的表述的冲动,开始了数字传承活动。

数字传承人往往以其见多识广和对遗产的研究理解之深透,而得到遗产地民众甚至各级地方政府的“拥戴”和仰视,他们的意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此很多研究者在田野工作中都深有体会。所谓“你比普洱人更了解普洱”、“你比会泽人还会泽人”,说的就是这些数字传承人在遗产地得到当地人的肯定与褒奖,其必然的结果之一就是遗产事项本身在这样的态度和立场中发生了或大或小、或隐或现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往往会得到文化遗产持有者的赞同。

数字传承人更重要的一个作用是,在深刻理解遗产含义和当地人愿望的基础上,直接或间接地(帮助)发掘文化遗产在当代的生长点。一项文化遗产在今天是否还有生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它与当代生活的关系,如果还存在密切联系,它就具有强烈生命力,如果已经有了更好或是更经济的替代,它就失去了生命的活力,但是不是它就就此作别了呢,先生曾说过,“文化中的死和活并不同于生物的生和死。文化中的要素,不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在对人们发生‘功能’时是活的,不再发生作用时还不能说是死。因为在物质界是死不能复生的,而在文化界或在人文世界里,一件文物和一种制度的功能可以变化,从满足这种需要转而满足另一种需要,而且一时失去功能的文物、制度也可以在另一时期又起作用,重又复活。”④这“另一个时期”或“另一种需要”就极有可能是文化遗产的另一次生命的绽放。当前文化遗产的“旅游化生存”,其形成与数字传承人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些纪录片、DC影像的创作者以自己善于发现的数字眼睛看到了美妙绝伦的文化遗产,把他们介绍给了更多的眼睛,把当地人眼中熟视无睹的日常生活和场景拿去满足了提高民众生活水平和提升当地GDP的功能。

祁庆富教授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应是:在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过程中,代表某项遗产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掌握杰出的技术、技艺、技能,为社区、群体、族群所公认的有影响力的人物⑤。数字传承人要完成一部杰出的文化遗产作品,不仅要深谙自己看家的数字媒体技术和技巧,更要全面掌握所要表现的文化遗产内容、遗产地民众的心理和认知,不仅要关注遗产事项,还要像当地人一样去关注它的生存和发展。日本著名纪录片导演小川绅介从《三里》系列的纪录电影开始确立的两个创作原则(第一,长期驻扎拍摄的方式,与拍摄对象融为一体;第二,“支持者”理论,摄影机要站在拍摄对象的立场)可以说是这种关注的杰出典范――13年的乡村生活,“在山形县上山市的岁月里,小川生活得像个地道的老农,种稻、插秧、养蚕、采摘、和老乡拉家常、和大家一起讨论乡村事务等等,就是他的日常生活;走在路上,他会认真地和每一个人打招呼,完全没有一个社会精英的架子;在小川的租屋内,每天都会有不少当地人聚集起来喝酒直到天亮;摄制组的成员插秧时,蜻蜓居然能停在他们身上久久不去,这是很有经验的农民身上才出现的现象。”⑥优秀的数字传承人应该是充分掌握遗产技术技巧和技能的人。特别在大众传播媒体逐步数字化的时代,媒体和优秀的数字传承人起到的作用不可谓不重要,影响力更是得到了全社会的公认。

文化遗产也不是铁板一块,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它一方面是指“那些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以活态方式传承至今的,具有较高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与科学价值的知识类、技艺类与技能类传统文化事项”(1950年日本颁布的《文化财产保护法》)⑦,是具有相对稳定内涵和外延的历史存在;另一方面,它又必须产生于特定历史的特定民众生活之中,因此,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打上了特定时代和历史阶段的文化烙印。正如克莱德・伍兹所言,“在所有社会和文化系统中,变迁是一个常数。”⑧而变迁的因素来自多个方面,除了遗产自身的特质以外,民众生活方式、看待问题(包括遗产)的视角的转变,甚至数字技术的推广,如网络的普及,都会影响到文化遗产在当时代的变化。

于是,主体间性的提出,成为文化遗产与数字传承人在当代关系发展中的一个大概率事件。

文化遗产事项的主体性

在主体间性研究的视域中,对象(特别是作为自然物的对象)的主体性至今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而文化遗产与纯粹的自然物有一定的区别,但也具有人和自然物之间的过渡性,带有两方面的特征,因而探讨其主体性具有一定的学理意义。

文化遗产一方面作为具体的存在,是人类生活的场所、工具与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人类。但它又不是纯粹被动的、客体性的存在,借用崔保国教授对媒介的一个比喻来说,它是“一条鱼”,是有着自身生命规律的一个活的系统⑨,也是一个主体性的存在,并不完全按照人的意志生存与发展,而是有着自身的特点、要求和特定的生态发展规律,与其发展环境――包括人类文化在内的社会环境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另一方面,文化遗产具有文化的特征,如诗人、剧作家和文学批评家艾略特所比喻的,文化像是一棵树,“你不能制造出一棵树来,你只能栽种一棵树苗,精心地加以照料,等待它届时长大成树;当它长成之时,如果你发现,一棵橡子长成了橡树而不是榆树,对此你是不能抱怨的”。⑩文化是一棵树,而不是一架机器,不是设计制造的结果。文化遗产亦是这样的一个发展过程及其结果,它具有内在的基因谱系和生命能力,又与外在的条件相关联和对话。

作为“人”的数字传承人在与文化遗产的关系中无疑有着其主体性的一面,诸如自觉、自主、能动、创造等特性,在此不再赘言。这里要强调的是人在与媒介的关系中既受到自身资质、组织、环境、公众等条件的制约,又受到与媒介有关的诸如对媒介的印象、媒介符号的特性、媒介技术的掌握程度、媒介内容的制约、媒介的公众形象等条件的限制,在这种关系中他并不是手持枪弹的士兵或指挥者,而是既引导又遵从,既主动又不唯我的一个角色。

而数字平台的出现,把文化遗产的这种主体性更加明显地凸显出来,让对话和交流得以流畅地实现。数字传承人和文化遗产事项正是这种关系中的两个互主体。

这样,遗产不是中心,数字传承人也不是中心,他们是消除了对立,处于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地位的两个主体。这种消解了中心的双向交流与对话使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成为可能,而要把这种双向思维落到实处,无论是遗产地民众、地方政府,还是数字传承人都应谨记文化遗产事项本身的主体性。就像小川绅介说的那样:“无论是故事片还是纪录片,你拍摄对方的时候,实际上是在拍摄你和对方的关系”,要“感觉到劳动者心灵的呼吸”。有人总结说,“三里8年,牧野13年,长期的住宿拍摄生活,以及小川竭力追求的‘由拍摄者和被拍摄者共同创造的世界’,也许是今后很难再有人能够达到或超越的精神高度”,这其实也是文化遗产数字化过程中我们应该时刻铭记的高度。

主体间性的实践化

文化遗产的传承(包括数字传承)中发生着一个主体间性实践化的过程。一方面,数字传承人会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对传播中的众多遗产素材进行取舍和加工;另一方面文化遗产本身又以自己的特点和生命特征而约束和限制着数字传承人的行为,影响着其传播效果。

学者彭兆荣说,“遗产其实不过是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人们根据不同的分类原则和标准所进行的选择性划分、主观性描述、经验性解释和目的性宣传的产物”,这中间就包含了包括数字传承人在内的主体对遗产横向传播和纵向传承的把关。林林总总的文化遗产名录就是来自各方面的各级主体层层把关的最直观的结果。某一项遗产上不上名录、上何种级别的名录,以何种方式何种面目登上名录,都经历了毫不亚于新闻素材选择的若干“把关人”和“把关”的环节。数字传承人主要涉及文化遗产数字表述中选择和呈现的环节。

我们面前的文化遗产多如过江之鲫,特别是非遗的活态化特性使其存在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而能够进入高级别的名录就意味着与之相应的一系列“GDP化”后续行为,所以在进行上文所述之“划分”、“描述”、“解释”和“宣传”的过程中,保护和传承主体的“选择”、“主观”、“经验”和“目的”就成为把关的标准,而数字传承人则在此标准下力争使自己手下的数字化作品成为实现这种“选择”和“目的”的有力推手。于是,来自大众媒体的数字传承人要“好看”(这与收视率和票房密切相关),来自研究课题组的数字传承人要“完备”(这是研究的需要),而村民和学生则更多的是凭直觉(“我喜欢”与“你喜欢”本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当然,在数字化的不同阶段,比如拍摄和编辑等不同阶段,这个标准还会发生一些具体的变化。数字传承人在这个过程中,以自身的教育背景、能力特长、兴趣爱好,带着先见(或者说偏见),对遗产事项进行着选取和呈现,使用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视听语言、采用独特的叙事策略,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地加入了个人对遗产事项的理解和阐释,担任了文化遗产传播中的一个重要的把关人角色。

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文化遗产事项亦有着自身独特的存在方式与样态,是一种主体性的存在,并不完全按照人的意志去生存和发展,是有着其自身相对独立与特殊的生态发展规律的,具有一定的主体性。而且不同的文化遗产事项有着不同的特征,特别是活动和视觉的特征。这使得文化遗产事项本身又在各类数字化设备、手段、方式,甚至数字传承人的选择上,充当了另一个主体。

正如著名女导演彭小莲所说,“很多时候,为了准确表达影像,我会从设备开始考虑”,数字摄影、摄像、计算机图形图像、网络……各类数字设备、手段和方式在其技术、符号、市场诸方面均有自身的独特性,在各类别的文化遗产表现和再现能力上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甚至在一定要求下,在数字化已成为趋势和潮流的今天,一些非数字化的手段,如胶片摄影,还保留着自己的空间,对此,数字传承人的主体性等因素固然起到了主导作用,但文化遗产事项本身主体性的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

一定题材与特定数字传承人之间的明显联系也是文化遗产数字化过程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比如,哈尼族题材与孟家宗、比如马帮片和郝跃骏。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参与创作电视剧《哈尼姑娘》以后,孟家宗先后策划、创作了电影《玛的十七岁》、《花腰新娘》、《红河》和22集专题片《雕刻大山的民族》,40集电视剧《天下一碗》(合作)等一批以少数民族特别是哈尼族题材为主的作品。孟家宗生长在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初中就开始从事创作活动,对自己生长的这块土地有着深入的理解和深深的眷恋,他说,“我对民族文化非常感兴趣,每一个成功的作家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生活基地,从年轻时开始,我就把红河作为我的生活基地,向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民族,特别是哈尼族和彝族学习并进行研究。我的作品中要真实地反映民族的神,而不是形。”

结语

数字传承人与文化遗产事项之间,并不完全如我们最初所认为的那样是保护与被保护、传承与被传承的主客关系,在文化遗产数字化生存过程中,他们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对话又相互把关,在交流、对话与把关中践行了主体间性的内涵。

在主体间性的语境中,遗产不是中心,数字传承人也不是中心,他们是消除了对立,处于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地位的两个互主体。这种消解了中心的双向交流与对话,使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成为可能,而要把这种双向思维落到实处,无论是遗产地民众、地方政府,还是数字传承人,都应谨记文化遗产本身的主体性。提升遗产事项和民众作为主体的话语权,是民族文化遗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在文化遗产事业中普及数字技术的意义所在。(本文为云南省哲社规划项目“传播生态学视域中的云南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生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YB2009043)

注 释:

①李明伟:《知媒者生存――媒介环境学纵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2页。

②③杨春时:《走向后实践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60页,第262页。

④方李莉:《景德镇民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

⑤祁庆富:《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承及传承人》,《西北民族研究》,2006(3)。

⑥程晓筠、支菲娜:《在场者的诗意记录追忆日本导演小川绅介》,http://ent.省略/m/f/2008-04-03/12131973316.shtml,2010-08-14.

⑦苑利:《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教程》,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编,2008(1)。

⑧克莱德・伍兹[美]著,施惟达、胡华生译:《文化变迁》,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⑨崔保国:《媒介是条鱼――理解媒介生态学》,http://academic.省略/article.php?id=4327,2008-04-28.

⑩T・S・艾略特著,杨民生、陈常锦译:《基督教与文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页。

彭小莲:《理想主义的困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9页、第157页,第189页。

彭兆荣:《遗产:反思与阐释》,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0页。

盛雪梅、文剑、孟家宗:《乡情造就“红河三部曲”》,http://paper.省略/category/3100302/2009/09/14/2009-09-14_770413_3100302.shtml,2010-08-13.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