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城镇化调查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培训体系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从根本上实现人的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就是要推动进城农业转移人口实现“从农业到非农业职业上的转换、从农村到城镇地域上的转移、从农民到市民身份上的转变,从忽视到重视待遇上的提升”的全方位变迁,最终实现文化协同、待遇平等、社会和谐。而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如何加快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全方位变迁”,如何顺利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就成为当今全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①
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更强调农业转移人口作为人力资本投资和效益方面的提升,比如在教育理念、文化观念、思维角度、工作技能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进步②:即农业转移人口在工作、文化、生活和社交这些方面,实现从“村”到“城”的转变,具备相应的“市民化能力”而融入城镇,最终完成从“农村人”到“城镇人”的转变。所以,推进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就是通过各种途径来提升农业转移人口适应城镇、融入城镇的综合素质能力,使其具备“市民化能力”的进程③。
新型城镇化要解决农业转移人口融城难的问题,关键在于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能力”;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能力”的提高仅依靠农业转移人口自我发展来实现将需要很长的周期,而且完成情况还会参次不齐。因此,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通过国家建立完备的农业转移人口培训体系,并通过持续性措施来保障培训体系贯彻执行来实现。因此,如何构建农业转移人口培训体系以及相应的保障措施是新型城镇化工作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需求分析
构建农业转移人口培训体系的前提是,掌握目标对象―农业转移人口的基本特点和需求。只有把握住这个前提条件,培训计划设定的是否合理,培训内容选取的是否有针对性,培训过程由哪些部门来完成等等这些具体问题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解决。农业转移人口的主体是新生代农民工,所以我们选取“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农业转移人口的代表,来反映当前农业转移人口的基本特征。其中,“新生代农民工”是指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农民工群体,“老一代农民工”是指1980年以前出生的农民工群体,外出农民工是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外从业的农民工。④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能力现状。据国家统计局的《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以下简称《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末,中国农民工数量规模达到2.68亿人,在国家经济社会领域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一是新生代农民工在中国职工中的比例较高,受教育程度和接受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比例有所提高。《调查报告》的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新生代农民工12528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46.6%⑥。这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的规模在中国职工总数中的比例已经将近一半,他们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很多领域中都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从受教育程度来看,新生代农民工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新生代农民工占到三分之一,比老一代农民工高19.2个百分点。从接受技能培训角度看,接受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32.7%(存在同时接受农业技术培训和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情形),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但占比依然偏低。
二是农民工有效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缺乏。《调查报告》的相关数据显示,农民工在维护自身权益方面,认知程度包括现实情况表现的都比较差,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被拖欠工资的外出农民工比重比2012年上升0.3个百分点,达到0.8%。第二,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比重下降2.6个百分点,只有41.3%。第三,参加社会保障的外出农民工比例有所上升。参加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的比重分别提高1.4、4.5和0.7个百分点。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需求分析。相比于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由于成长环境的变化和自身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他们在观念上已经有了很明显的转变和更新。具体表现为:从生理需求上讲,外出务工动机从“改善生活”转向“改变生活”;从心理需求上讲,对务工城镇的停留意愿从“过客”转向“合法居民”;从就业需求上讲,对工作要求从“实现劳动权益”转向“发展平台”;从尊重需求上讲,维权方式由“被动表达”转向“积极主张”⑤。
综上所述,新生代农民工有强烈的进入、融入城市的意愿,但受到自身技能水平、认知水平等的限制,也就是“市民化能力”的缺失,导致其需求不能被有效的满足。所以,由国家构建完善的农业转移人口培训体系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基于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的基本特征和其市民化的需求来构建的农业转移人口培训体系就更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农业转移人口培训体系的构建
按马斯洛的需求层级理论,动机是个体成长的内在力量;而动机的构成是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⑥据此,笔者以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能力”为目的,构建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需求培训层级体系。该培训体系包含五个组成部分,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计能力培训、保障能力培训、社交能力培训、学习能力培训和自我价值能力实现的培训,如图1所示。
图1 农业转移人口培训体系
生计能力培训。生计能力需求是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维持自身和家庭生存的最基本需求,对农业转移人口进行生计技能培训也是最基本的能力培训。具体的培训内容可以根据农业转移人口的爱好或者选择其本身已经具备的技能进行基本培训和升级培训,实行短期培训和长期培训相结合。可以根据农民工的就业行业进行相关的培训。当然,随着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推进,生计技能培训也应该包含现代农业技能培训。
保障能力培训。保障能力培训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农业转移人口利用城市或城镇社区的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根据中国农业转移人口的需求特征,保障能力的培训主要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医疗体系培训、社保体系培训和国家相关就业、创业等政策的培训。保障能力培训的主要目的是让农业转移人口能和城镇居民一样了解并真正享受到国家提供的基础设施和相关公共服务,享受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社交能力培训。当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和城镇,原来在农村形成或者习惯的一些礼仪和认知都必须改进,以适应城市或城镇这个新环境。所以,对农业转移人口进行相关的社交礼仪培训、表达能力培训、谈判能力培训就显得非常必要了。同时,社交能力培训不仅帮助农业转移人口更快地融入城市,在尊重他人的同时获得别人的尊重;而且还能帮助农业转移人口在工作中有效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找到合理合法的方式表达自身的诉求。
学习能力培训。随着社会环境不断变迁,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国家政策不断的调整,如何让农业转移人口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自发形成与时俱进的意识,这是一个重要的、长期的问题。“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农业转移人口的“再学习能力”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学习能力培训就是帮助农业转移人口提高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主动了解、学习和切身利益相关的新技术、新国家政策和新法律法规,提升自身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的培训主要包括收集信息能力的培训以及相关技术技能使用的培训,这是中长期的能力培训过程,是最重要的培训。
自我实现能力培训。自我实现是农业转移人口发展的最高境界,是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后新价值的体现。农业转移人口的自我实现能力需求主要表现在对工作、学习和生活最高境界的追求。随着生计能力、保障能力、社交能力和学习能力四种需求的满足,农业转移人口已经适应了作为城镇居民的生活,他们需要重新开始寻找生活的乐趣、学习更多的知识以享受工作外的精神生活。自我实现能力的培训是高级素质和素养的培训,主要是指一些创新能力和高级别应用能力的培训。
农业转移人口能力培训体系内容基本是按层次逐渐上升,但次序也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调整变化,也允许例外情况。农业转移人口低层级的能力培训需求相对满足后,就会自发向高层级的能力培训需求发展,追求更高一层级的能力成为驱使农业转移人口行为的内在动力。⑦生计能力培训、保障能力培训属于低层级的需求,两者只需要通过外部条件的设定就可以被满足;而社交能力培训、学习能力培训和自我实现能力培训是高级别的需求,这三种能力培训必须通过内部因素作用才能满足。需要强调的是,同一时期,农业转移人口可能有几种能力培训需求,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能力培训需求占支配地位,对农业转移人口的行为起决定作用。而且,由于社会的变迁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任何一种能力培训需求都不会因为更高层级的能力培训需求的发展而消失。
一个地区农业转移人口的能力培训层级结构,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都有极强的相关性。在相对不发达的地区,低层级的能力培训(生计能力、保障能力)需求占主导的人数比例会相对较大,而高层级的能力培训(社交能力、学习能力和自我实现能力)占主导的人数比例会相对较小;在相对较发达的地区,情况则正好相反。
农业转移人口培训体系推进的具体措施
为使农业转移人口留在城市并融入城市,各国政府都将农业转移人口的培训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的课题。农业转移人口培训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发挥政府、企业、教育事业单位和农业转移人口的共同力量,协调并进,才能更好促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⑧为顺利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培训体系的执行,本文结合农业转移人口培训的国际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农业转移人口培训体系推进的具体措施。
第一,法律规范与奖惩措施相辅助。制定并颁发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督促各地政府部门、企业和职业院校等所有参与农业转移人口培训的机构来执行培训体系方案,如将农业转移人口培训工作列入各级人民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目标考核内容,建立考核评估机制。同时设定一部分的国家资助和相应的奖惩措施来激励所有的参与培训机构,比如对参与农业转移人口培训的各级政府给予更多的政府财政补贴和资金、设施设备等方面的资助。
第二,政府资金和社会资本相结合。一方面政府增加农业转移人口培训资金的投入,设定培训补贴标准,改进培训补贴方式方法,鼓励各地政府部门整改或扩建主要面向农村招生的职业院校、技工院校,也鼓励企业、教育机构积极参与到农业转移人口的培训体系中来。另一方面,吸引社会资本的投入。鼓励大中型企业联合技工院校、职业院校,建设一批农业转移人口培训基地,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特色、企业的人才需求特征和农业转移人口的特征,制订相应的培训项目课程和实训训练,让这些培训项目更有效地服务于企业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发展适合不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特色专业培训。
第三,差异化培训与拓宽渠道相衔接。在建立差异化培训机制方面,设立农业转移人口终身职业培训体系。比如对农村高中以下学历人群开展生计能力培训,对在岗农业转移人口开展生计能力提升培训和保障能力培训,对具备中级以上职业技能的农业转移人口开展保障能力、社交能力和学习能力培训,提高农村应届初高中毕业生接受职业教育的比例。与企业合作,重点开展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定岗培训,面向市场确定培训职业(工种)等培训方式。同时,要积极拓宽培训渠道,比如可以通过老乡会的形式,加强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的合作和交流,构建基于老乡会的学习共同体,加强他们与社会不同阶层的接触,在及时了解相关信息的基础上,促进社交圈的形成,帮助其积累社会资本。
第四,社会服务体系与创业扶持相配套。社会服务体系主要包括社保体系、各种中介服务体系等。如劳动力市场的中介服务体系,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就业信息全国联网,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免费的就业信息服务,有针对性地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公共就业服务。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家庭服务业和中小微企业,开发适合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岗位。运用财政支持、创业投资引导和创业培训、政策性金融服务、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生产经营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等扶持政策,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创业。
总之,推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是拉动中国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而通过农业转移人口培训体系来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能力”,从而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本文主要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能力需求角度来构建农业转移人口能力培训体系,中间还会涉及到很多具体问题的解决,比如差异化能力培训划分标准的确定、农业转移人口创业的具体需求分析等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深入思考。
(作者为中州大学经济贸易学院讲师、中州大学农村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注释】
①董鸿扬:“农民工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内在需求”,《黑龙江通讯》,2013年第6期。
②李永庆:“中国新型城镇化必须提升人的城镇能力”,《改革与战略》,2014年第3期。
③刘嘉汉:“以发展权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经济学家》,2011年第5期。
④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工人日报》,2010年6月21日。
⑤张兴祥,罗雪梅:“新生代农民工价值取向辨析”,《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3年第3期。
⑥⑦夏云:“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新生代农民工激励研究”,《北方经济》,2013年第3期。
[关键词] 农村 小城镇 建设 现状 问题
[中图分类号] F29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8-0031-01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农村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镇化率也逐年提高,从农村建设的角度来看,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的巨大成绩。但是目前,从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的现状来看,仍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基于这一思考,本文对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的现状与相关问题进行探索。
一、农村小城镇建设的现状
虽然我国农村小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小城镇化水平仍然较低,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比较起来更为明显。如果按照按国民收入基数计算,1952至1978年,我国农村小城镇化比率只提高了5.4个百分点,而同期工业化率上升了26.7个百分点,非农化率上升了22.4个百分点,这表明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农村小城镇化比率上升力度是非常低下的。虽然1978年至1998年的20年间,我国的城镇化率上升了12.5个百分点,但是仍然落后于工业化与非农业化的水平。[1]由此可见,我国农村的小城镇化率是非常滞后的。
与世界各主要国家相比,我国的小城镇化率非常滞后也是表现的非常清晰。以1999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为例;1970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为17.4%,1980年为19.9%,1997年为29.9%,分别落后于当时世界上的平均水平,即35%、40%、46%,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的70%以上相比,更是望尘莫及。[2]虽然近年来我国的城镇化率有所提升,进一步缩小的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我国小城镇化发展的相对滞后给我国带来一些不利的问题,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是形成和固化了城乡产业—就业—收入与消费结构的长期失衡态势。二是造成人均消费水平较低,出现了经济过剩的现象。三是对农业部门的政策调整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农村小城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引起农村城镇率较低、滞后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城镇规模较小,严重制约了健康发展
从目前我国城镇的规模来看,主要表现在规模较小,我国第一次农业普查的资料显示,全国共有建制城镇1221户,平均每镇人口约为4519人,平均面积为2.2平方公里。如山东省烟台市经济较为发达,该市共有175个镇,大部分镇人口集中在3万人以下,而5万人以上的镇只有两个,还有7个镇人口不足1万人。从这些数据我们看出,即便是东部较为发到的地区,城镇人口、规模都非常小,更何况是西部偏远地区。
之所以全国各镇的规模较小,是基于便于管理的角度出发去设计的。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规模小已经成为制约城镇发展的重要因素。原因在于;一是小城镇的规模小,会造成辐射力度小,影响力小,导致小城镇的发展后劲不足,难以形成有效的合力,因此难以促进经济的繁荣。另外,由于规模小,难以调动周边地区的资金优势,对小城镇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二是城镇的规模虽然较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行政人员就少了。反而,由于城镇各个职位都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因此,行政人员并没有实质上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增加农民在办理各项事情中的难度,增加农民的负担。三是城镇规划较为僵硬,缺乏科学、弹性力度更是不足。由于我国政策不断的得以调整,使得一些小城镇的发展充分了活力,发展较快,甚至两个以上的镇连接在了一起。但是由于城镇与城镇之间的行政划分,使得一些基础资源不能共同享有。甚至出于行政的划分等原因,造成了工程再建设,这样就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
2.资金短缺使得镇政府急功近利
资金是制约城镇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也就成为城镇发展的大问题。实际上,资金问题也是城镇领导考虑最多的问题。但是在实际操作上,出现了种种问题,使得本来就捉襟见肘的资金不能有效的得以利用。
从农村城镇的资金来源来,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财政补贴,二是以地生财,三是集资建镇。由于受传统思维的影响,财政补贴是农村小城镇获取资金的传统方式。从目前城镇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城镇依靠的是以地生财的方式获得资金。这种做法与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即保护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相悖的。另外,集资建镇也是当前农村小城镇资金获取的重要方式,实际上,这种方式在运行过程中,对企业进行了一定的剥削,因此,从长期来看,这种方式并不是农村城镇获取资金的有效方法。
正是在资金较为短缺的情况下,一些城镇领导为了在任期内做好本职工作,凸显政绩,往往会急功近利的运用已经极为短缺的资金,这种做法虽然有可能在短期内促进经济等各方面的短期发展,但是从长期来看,这绝不是城镇化建设的长久之道。
3.户籍管理制度不科学
虽然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发生的很大的变化,但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户籍管理不科学的现象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游离阶层广泛存在。目前,不少农民进城打工,虽然他们长久在城市生活,但是他们的户口依然是农业户口,这就形成了生活在城市,却依然具备农民身份的新型游离阶层。这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二是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范围。从全国的就业情况来看,限制户籍的现象比比皆是,而具备农业户口又似乎成为了就业歧视的重要表现。因此,现存的户籍制度给农民的就业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因此,从目前农村城镇的户籍管理制度可以看出,僵化的户籍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农村小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已然成为制约农村小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如果不能从户籍制度上进行有效的改革,农村小城镇化建设依然是困难重重。
综上所述,我国的农村小城镇化建设较为滞后,已经为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稳定等各方面带来一定的挑战。另外,由于农村城镇规模较小、资金缺乏和户籍管理制度存在问题等原因,使得我国的农村小城镇化建设面临着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世界银行:《1994 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222 - 223页.
关键词:迁移意愿;农民工;因素
中图分类号:D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3-0121-04
农民工是中国城镇化、现代化和工业化不协调发展下产生的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根据统计局数据,2004年我国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数量大约是11390万人,2011年该数据达到了15863万人。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4月29日的《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4年农民工总量为27395万人,是仅次于农民而多于城市工人的第二大劳动力群体。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的一股庞大的劳动力大军,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力量。农民工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尽管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和我国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一直受到各方面的歧视和不合理的待遇,存在着各方面的问题,并且成为了社会普遍关注的“弱势群体”。同时在此过程中,农民工群体也体会到了城市生活的优越性,他们也希望平等的享受各类城市公共品,保障自己的基本权利和最大人权。所以解决农民工城镇化的问题,不仅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更能够维护社会稳定,缩小贫富差距。
一、荣县基本情况和背景
荣县是自贡市管辖范围内的一个小县城,地处丘陵和低山地带,经济发展较为滞后,交通不便,无法大力发展经济作物,所以很多人倾向于外出务工。荣县人口大约为70万,而在2013年荣县农民工更是高达24.3万,占据总人口的34.7%。《四川经济日报》报道,2013年,荣县共输出农村劳动力24.3万,在大江南北挣回劳务收入29.84亿元。相当于外出务工的24.3万农村劳动力,人均创收12280元。而在河口镇、高山镇、陈佳镇和乐德镇,根据走访调查的情况,几乎每户家庭都只剩下年龄超过60岁的老人,其他人都选择在诸如浙江省、广东省、北京市等城市务工挣钱,所以选择这4个农民工人口比例较大的乡镇进行调查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同时通过此次调查能够让政府和有关部门更加清楚认识到荣县农民工的生活情况,为制定切实有效的推动城镇化的措施提供现实依据。
二、数据来源及调查方法
农民工属于半城镇化群体,即在城镇工作,户籍却在农村。2014年荣县总人口为70万,农业人口52.15万,农民工24.3万,占据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6.6%。为了弄清楚荣县地区农民工对落户城镇的意愿以及影响他们迁移的因素,在2015年2月,借农民工返乡度春节之际,选取了河口镇、高山镇、陈佳镇和乐德镇4个典型的乡镇作为样本区域,进行抽样问卷和典型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实地调查,在每个乡镇发放130份问卷,共52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共500份,问卷收回有效率为96.15%。然后再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利用比例和频数分析总结出影响农民工落户城镇的影响因素。
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性别、年龄、婚否、家庭人数、户籍所在地)、工作情况(职业、工作时间、人均年收入、工作稳定程度)、居住情况(城镇还是农村)、社会福利、受教育水平、是否觉得城镇的房价过高及迁移意愿。从以上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被调查者性别以男性为主占据了66%;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6―35岁和36到45岁这两个年龄段,并且分别占了40%和38%;婚姻状况以已婚为主且占据了90%;家庭人数集中在3―4人,占据了67%;户籍所在地在农村的占到了93%;工作情况中,以务工为主,占到了81%;人均年收入集中在2―3万,且比例达到66%;工作了5―10年的人占61%;几乎所有人都觉得工作很不稳定,觉得不稳定的占92%,会受到诸如家庭情况、换工作、身体条件等的影响;居住情况中,有88%的人都居住在农村;虽然很多工厂都可以为农民工购买社会保险,但是考虑到社保迁移回家乡比较困难以及农民工对社保认识有限,所以真正购买社会保险的人只有21%;50%的被调查者的教育水平是初中,40%的农民工只有小学学历;大部分被调查者觉得城镇的房价过高;有关迁移意愿,85%的农民工喜欢城市生活,但却只有17.2%愿意迁移。
三、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荣县农民工迁移影响因素
(一)工作稳定性对农民工迁移意愿影响非常大
当问到你对迁移城镇生活最大的顾虑是什么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会回答你工作是否稳定。其中一位被调查者是如此回答的:“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就意味着每个月银行卡账号上都可以增加一定的数目的钱,有了每个月稳定的收入才可以对开支进行规划,才敢于按揭购房,如果没有稳定收入我们才不敢冒险购房呢。”可见稳定收入对于农民工来说是落户城镇的基础。比如最近几年经常出现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的情况,据《华西城市读本》报道,2013年荣县在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行动中,通过执法,为929名民工“追回”362.5万元工资。工作不稳定直接导致了农民工对落户城镇望而却步。
(二)农村土地制度不健全对农民工迁移意愿影响
农村土地对农民具有就业、收入、保障等多重功能,放弃土地、进城定居意味着多重风险,土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民工定居城市的意愿,由此,土地面积较多的农民工的迁移意愿较弱。另外还有农民工被强制或变相强制收回宅基地和承包的耕地、草地,没有遵循农民工本人的意愿、土地管理法与户籍迁移分类政策不协调、土地管理操作不透明等问题。
关键词:河南;新型城镇化;农民收入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7004302
1引言
“十”提出了收入倍增计划,即“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实现收入倍增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是农民这个群体如何实现收入倍增。针对这个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各种建议,其中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城镇化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城镇化是中国农村人口逐渐向城镇集中的发展过程。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也是一个农业人口大省,河南的城镇化过程一直没有中断,但城镇化过程存在各种问题,根据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河南省积极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相对于之前城镇化,侧重于内涵建设,规避并解决原来城镇化中出现的问题。本文将研究河南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2河南城镇化及农民收入现状
河南2013年和2014年的城镇化率分别43.8%和45.2%,与2000年23.2%相比,河南省城镇化率有了很大提高,但相对全国城镇化率(中国城镇化率2013年为53.7%、2014年为54.77%)来说还是比较低的。在此背景下,河南农民收入呈现出以下特点:
2.1河南农民收入绝对量不断增长
表1河南省农民家庭平均每人总收入及结构单位:元
项目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全年总收入51975994641472938725982911345工资性收入1268150016221944252429893582家庭经营收入3721421244624969564061976804财政性收入53535659108135160转移性收入155230275322453508798资料来源:《河南统计年鉴2014》。
从表1可以看到,河南省农民人均总收入总体上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从2007年的5197元增加到2013年的11345元,增加了2.18倍。增长幅度分别为15%,7%,13.7%,19.6%,12.7%和15.4%,其中,2008年至2009年增幅最低,2010年至2011年增幅最高。2012年至2013年又有较大幅度提升。
2.2收入结构分布不均衡
河南农民人均总收入在发生变化的同时,收入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由表1可以看到,2007年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政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占全年总收入的比例分别是:24.4%,71.6%,1%和29.8%,2013年比例为:31.6%,60%,1.4%和7%,目前河南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两者合计达到90%以上,但两者变化趋势却不一样,近几年,工资性收入呈现上升趋势,而家庭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处于下降趋势,财政性收入变化不大。
2.3各市地区差异明显
2013年河南18个省辖市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排名前三的分别是:郑州市:14009元,济源市:11985元,焦作市:1136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排名后三位的是:周口市:6950元,商丘市:7217元,驻马店市:7437元。第一名和最后一名人均纯收入相差7059元,周口市还没有达到郑州市的一半。由于各地资源分配不均衡,河南各地农民收入存在明显差异。
2.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表2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对比单位:元
年份2000200520092010201120122013城镇家庭居民
可支配收入476686671437115930181942044222398农村居民家庭
人均纯收入1985287048065523660475248475差额27815797956510407115901291813923资料来源:《河南统计年鉴2014》。
从表2可以看到,河南居民收入在不断提高,城镇家庭居民可支配收入从2000年的4766元上升到2013年22398元,上涨了47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1985元上升为2013年8475元,上涨了427倍;但是城乡收入差距并没有缩小,从绝对规模看,2000年为2781元,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2.4倍,2013年为13923元,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2.64倍,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的扩大。
3城镇化对河南农民收入的影响
3.1城镇化使农民的农业收入持续下降
城镇化过程中,一方面会征去大量耕地,失去耕地的农民会失去耕地中获得的收入;另一方面,城镇化会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据统计,2014年我省851%的农村家庭有劳动力转移,户均劳动力转移人数为1.74人,外出务工群体的总体规模仍呈现增长态势。外出务工人员有的已经在城镇买房,有的未来打算在城镇买房,农村中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并在城镇安家,同时农业种植成本不断增加,种植收益不断下降,导致农村撂荒现象严重,这些群体的农业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也会下降。
3.2工资性收入会持续增加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我省产业集聚区得到快速发展,用工规模持续增加,便利的地理位置不仅吸收了大量当地农民劳动力,也吸引了原来在外地务工的人员;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土地在流转过程中,农民可以和用地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成为他们的雇佣工人,获得工资性报酬。城镇化给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使得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持续增加。
3.3失地农民总收入会因生活支出增加而下降
农民原来日常生活中需要的米、面等粮食和蔬菜可以通过耕地自给自足,在失去耕地后,会增加日常生活方面的支出,这会降低总收入。
3.4个别群体会因为城镇化收入下降
城镇化会使一部分农民失去耕地、离开农村,如果这些人文化水平低,又缺乏谋生的技能,在离开了集体经济后,可能会变成城市贫困阶层,甚至面临生存问题。据统计,55岁至59岁农村人口中,有7%是文盲,36.8%是小学文化;60-64岁,11.6%是文盲,46.3%是小学文化,这些群体年龄大,教育程度低,在城市中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较难。
4城镇化下提高农民收入的建议
4.1通过各种途径提升农民劳动力素质
城镇化使得农民改变了原来的生活方式,农民需要学习新技能来适应新的环境。河南省统计局调查中发现外出务工人员非常期盼能够学会技术并且提高自己的劳动技能,其提及率达到36.7%。政府应通过各种途径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在城镇中更好的找到工作。除了培养技能人才外,政府还需要建立用工信息平台,为务工人员提供用工信息,促进劳动力转移。
4.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农民进城后顾之忧
农民进城后,需要政府在住房、养老、医疗、子女上学等方面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农民向城镇转移,一般流向的是经济较发达城市,而这些城市一般房价较贵、子女借读费用贵,再加上医疗以及将来的养老问题,农民的经济压力较大,其收入会因为上述方面的费用支出而相对减少,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城镇化不仅不能提高农民收入,相反农民对这些方面的担忧还会阻碍城镇化的进程。
4.3因地制宜制定土地流转方式,提高农民土地收益
农民虽然对农村土地有承包权,但农民从土地获得的收益却十分有限,城镇化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势必涉及农村土地的流转,农民是否愿意流转土地,以什么方式流转土地,流转出去的土地用途是什么,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转让土地的农民利益,让农民能够从土地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4.4增加农民就业机会
继续大力发展产业集聚区,乡镇企业,吸收当地剩余劳动力,让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在河南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城镇化的进程需要服务业与之配套发展,服务业在吸收剩余劳动力方面有很大的容纳空间,可以解决农民进城就业困难,吸引农民进入城镇生活。
参考文献
[1]林艳.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城镇化[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2):5860.
[2]姚丽芬,刘爱英,龙如银.基于中国城镇化水平和居民收入间均衡关系之验证[J].现代财经,2010,(12):8084.
[3]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省2014年农民外出务工情况调查报告[R].河南省统计局,2014.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失地农民;就业路径
引言:“新型城镇化”一词的提出已有十多年。真正被广大百姓所熟知是在十之后,尤其是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正式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人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并将这条道路确立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增长动力,以及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使其受到了国内各行业学者的关注。新型城镇化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必然趋势下避免不了产生新的问题。失地农民就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产物。他们是指随着我国城市的扩建以及小城镇建设的深入过程中,由于城市建设用地的需要导致大量耕地被征用从而失去土地的农民。据调查显示,中国的失地农民在2030年将达到1.1亿人次,这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也是社会稳定的巨大隐患。因此,思考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该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总结了各个学者的观点,为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大量的理论支撑。新型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概念的进一步扩展,传统城镇化包括人口集聚,非农产业扩大,城镇空间扩张和城镇意识转化,而新型城镇化是在此基础上对其内涵,目标,实施内容及实施方式有了进一步的细化。
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失地农民的研究现状
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许多负面问题。失地农民的境况就是在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
刘平昌等人指出与征地相伴随的失地农民问题,这是在全国范围内存在的一个长期无法回避的现实,进一步引发社会矛盾的加剧[1]。杨征等人指出当前失地农民的两大现状,首先失地农民数量很大,2001-2030年这30年间,新增失地农民数量将达到7800万人。其次,失地农民是一个新的弱势群体,他们失去了土地则是失去了一家的财富,也失去了一种低成本的生活方式 [2]。而蒋礼文等人指出我国的东、中、西部失地农民的失地程度成阶梯状递减 [3]。而造成农民大量失地的原因也是诸多方面的。
韩纪江指出土地向外部转移过程中对农民利益的侵害是农民失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4]。曲天娥指出,农民失地的原因在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大量侵占农用地同时土地流转行政管理的的缺失和不严格的执法也导致大量土地的流失和浪费[5]。失地农民已成为社会稳定的一颗定时炸弹,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必要合理的解决措施是必不可少的。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了他们自己的看法来解决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
江明生指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解决可从政治路径、法律路径、行政路径、市场路径和社会路径来探求[6]。惠晓峰指出,政府应该制定合理的货币补偿标准,完善征用土地的制度,并给予失地农民合理的经济补偿[7]。王建琼从法学的视角指出政府应适时立法,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失地问题[1]。
二、新型城镇化下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研究
合理的就业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治本之策,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并不乐观。曾海鹰指出,从总体上看,失地农民的再次就业率较低,既失地又失业的农民有着更大的弱势程度,他们大多生活在被社会遗忘的角落,成为边缘群体[8]。李楠指出我国当前的失地农民就业困难,失地农民失去土地后的失业率与其他群体的失业率相比较是处于较高水平的。王晓刚指出,当前我国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总体来说数量巨大且分布不均;失地农民的就业渠道太窄、就业质量太差;失地农民的就业意愿不同,差异较大。
中国当前的新型城镇化背景无法改变,能改变的只有安置好失地农民,从而达到社会稳定。失地农民就业现状不够乐观,并分析影响失地农民的就业因素,结合国家现行的发展政策,为其找到合理的就业路径。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失地农民的就业路径选择研究
就业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根本之策,如何安排失地农民的就业,找准就业路径,是解决该问题的基础。
康凯从三个角度提出失地农民的就业路径。从农民工自身角度出发,失地农民自己要有较强的就业意识,并要全方面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从政府的角度出发,要完善相关再就业的扶持政策,并有针对性,有层次性的开展就业培训。从社会角度来看,应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来弥补政府政策的不足与缺失 。刘融融指出,政府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要积极引导,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开展教育培训,制定正确的就业战略,拓展就业面,同时建立完善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来保障其基本生活 。黄寰认为,在失地农民的就业路径选择方面要从观念上加强失地农民的就业观;从就业渠道上进行下乡进城和移出的选择。阳盼盼认为,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应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市场,完善就业的信息服务网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对为失地农民提供岗位的企业给予鼓励。
四、结论
对于新型城镇化虽然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但基本共识包括以下内容,基本特征为城乡统筹、城乡一体、集约节约、生态宜居和和谐发展;目标是实现大中型城市和中小型城镇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则为人的城镇化。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和为其提供社会保障则是很重要的现实问题。但更现实的问题就是,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会离开土地,走向城市,而仅仅土地城镇化是完全和政策的初衷相悖的,如果不对现有的制度进行改善,则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将受到严重的阻碍。
参考文献:
[1] 刘平昌,王建琼.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研究―――以连云港市花果山乡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
[2] 杨 征,王 欢,孙建华. 当前我国农民失地问题的原因探析[J].农业考古,2007(3).
[3] 蒋礼文,文晓波. 东、中、西部失地农民生存状况的对比分析研究――― 以 16 省、市、自治区农调队公布的调查报告为例[J].特区经济,2007(4).
[4] 韩纪江,孔祥智. 城镇化中农民失地的必然性及问题分析[J].经济问题,2005(8).
[5] 曲天娥. 农民失地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4(3).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民工;市民化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3
一、农民工生存状况及市民化意愿
2012年辽宁省农民工总量约为420万人,其中:来自本省农民工331万,占79%;来自外省的农民工89万人,占21%。来自本省农民工市内流动的260万人,占79%;跨市流动的71万人,占21%。来自本省农民工是来自外省农民工的3.7倍,本省农民工占绝大多数。市内流动农民工是跨市流动农民工的3.7倍,市内流动是农民工的主体。
1.农民工就业分布
2011年全省农民工415万人,从事建筑业93.7万人,制造业51.3万人、采矿业25.5万人、保安业22万人、餐饮业及其他行业112.5万人;主要分布在沈阳市66万人,大连市92万人,其他城市163万人,分布在县城、小城镇的有94万人。辽宁省农民工主要分布在沈阳、大连等大中城市,并且大量从事就业门槛较低的传统二、三产业。这说明大中城市的就业机会比县城和小城镇多,承载能力也比后者强。
2.农民工社会保障
2013年,辽宁省医疗保险参保的农民工106万人,参保率约25%;在工伤保险方面,全省参保的农民工188.55万人,参保率约45%;在养老保险方面,全省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46.4万人,参保率约11%;在失业保险方面,全省参保的农民工27.3万人,参保率约7%。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积极性不高,与长期居住关联度较大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仅为11%,更是偏低。在技能培训结构方面,参加技能培训39万人,参与率约9.4%,取得技能证书仅11万人。从这项调研来看,我省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还比较低,农业转移人口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公共服务的差距还比较大。
3.农民工住房情况
据沈阳市(2012年)的抽样调查显示,农民工的居住方式主要有租住、借住、集体宿舍、活动板房、帐篷和在建建筑五类。其中,租住的占43%,借住的占2%,集体宿舍的占26%,活动板房的占13%,帐篷和在建建筑的占16%。租住和住集体宿舍的农民工比例占7成左右。
4.农民工市民化意愿
据统计,2009至2012年,辽宁省已有47万农村人口落户城镇,对推进城镇化建设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从现实情况分析,我省农村人口落户城镇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2009至2012年分别为22万、9.5万、9.2万、6.1万,其中,落户小城镇、购房、投亲落户比例较大,分别为11万、6.3万、4.5万。
据辽宁省公安厅2013年问卷调查所知,在调查的10000名流动人口(农民工)中,愿意落户城镇的有3217人,占32.2%,不愿意落户城镇的有6783人,占67.8%;在不愿意落户城镇的人口中,不愿意放弃土地的有2680人,占39.5%,认为城镇消费水平高的有1508人,占22.2%,城镇没有住房的有1092人,占16.1%。可以看出,土地、住房、收入问题是制约农村人口落户城镇的主要因素,同时,惠农政策、征地补偿、生活习惯等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人口转为城镇居民。
二、农民工市民化的制约因素分析
1.成本因素制约
目前国内有关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研究基本上是从公共成本、个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三个方面进行的,尚未形成普遍认可的成本构成体系和测算方法,而且测算结果差异较大,从人均2.5万元到119.7万元不等(见表1)。。
表1 农民工市民化的综合成本
全国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公共
成本 城镇建设维护成本(元/人年) 677 716 603 547
公共服务管理成本(元/人年) 806 1623 505 465
社会保障成本(元/人) 41356 45547 34362 39832
义务教育成本(元/人) 14180 15066 12384 12616
住房保障成本(元/人) 12011 15214 9512 10305
公共总成本(万元) 13.1 17.6 10.4 10.6
个人
成本 生活成本(元/人年) 14710 16981 12139 12351
住房成本(元/人) 100906 126013 83634 91159
社会保障成本(元/人年) 2975 2742 2970 3839
个人总成本(万元/年) 11.9 14.6 9.9 10.7
从研究文献来看,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主要包括公共成本和个人成本,其中公共成本主要是政府为市民化人口提供各项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新(扩)建基础设施等而需增加的财政支出。个人成本主要是农民工个人及其家庭在城镇定居所需支付的生活费用和发展费用,二者缺一不可。
辽宁处于东部地区,如果按照平均每年实现70万人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目标,则全省每年需拿出28.7亿元(17.6万元/43年*70万人)财政收入用于支付市民化的公共成本。2012年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3103.7亿元,可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对公共财政压力并不是很大,政府财力负担并不是制约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主要因素。
而就农民工个人而言,市民化的最大成本是住房成本,如果按照户均3口人计算,每个新市民家庭需要的住房成本将达到37.8万元。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2290元,全年收入约为2.75万元,也就是说农民工在维持全年人均支出成本后很难承受购房成本,这也是前述租住和住集体宿舍的农民工比例占7成左右的主要原因。
2.现行制度约束
一是现行户籍管理制度及其附属福利政策的约束。尽管在2009年辽宁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若干规定》,明确规定在全省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统一称作“居民户口”。但是在诸如就业、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制度方面,居民待遇仍然与户口挂钩,城乡福利待遇的差距明显,而在不同城市之间这种差距也同样存在。
二是现行土地管理制度的约束。例如现有征地补偿标准较低,农村土地流转改革较慢,农业转移人口较难通过土地和房产的征收收益获得足够的市民化成本支持。同时,随着国家持续对“三农”的关注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取得新成就,农民的财产意识不断提高、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农业转移人口放弃土地获得市民身份的机会成本越来越高。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11年)的调查,73%的农民工希望进城定居后能保留承包地,67%的农民工希望能保留宅基地。此外,当前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的政策,没有与吸纳农业转移人的数量挂钩,造成人口输入地与输出地之间人口与土地资源的配置严重失衡,农村土地出现闲置等浪费现象。
3.社会认同度低
由于大部分农业转移人口受教育程度低、缺乏工作技能,所以往往从事技术含量低、收入也较低的传统行业。此外生活观念和生活习惯的差异,以及个别治安案件、不遵守社会公德等行为,导致部分城镇居民对农业转移人口整体产生偏见或歧视。而农业转移人口原有的文化与行为方式以及经济生活方面的差距,也使得他们对所在的城市缺乏归属感。据一项关于农民工自我身份界定的调查,选择“城市市民”的人数只有19.31%,选择“农民”的人数占57.93%,选择“边缘人”的人数占22.51%(梅建明,2006)。对广州、深圳、东莞等地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显示,63%的人存在“我不属于这里”的感觉(张丽艳、陈余婷,2012)。
4.承载能力限制
由于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就业机会、工资水平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差距悬殊。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在直辖市务工的农民工人均月收入水平2561元,比上年增加259元;在省会城市务工的农民工月收入水平2277元,增加236元;在地级市和县级市务工的农民工月收入水平分别为2240元和2204元,分别增加229元和222元。大城市的务工收入水平和增加额都要高于中小城市的水平。从就业人数上看,在直辖市务工的占10%,在省会城市务工的占20.1%,在地级市务工的占34.9%,在县级市务工的占23.6%。农业转移人口向大中城市集聚,一方面使大城市特别是超大城市规模急剧膨胀,出现交通拥堵、环境恶化、房价高企等“城市病”,另一方面也使一些小城市和小城镇缺乏人气,出现相对衰落的现象。所以虽然现行政策已经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但是实际上对农民工并没多少吸引力,而大中城市虽然存在各种落户限制,但仍然受到七成左右农业转移人口的青睐。
三、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建议
国家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思想是实现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首要任务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这是城镇化政策从注重数量向质量与数量并重的重大转变。结合上述调研分析并借鉴国内典型经验,提出有关对策建议如下:
1.深化户籍改革
围绕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一是实施差异化的落户政策。完全放开建制镇和中小城市落户政策,取消现有全部限制条件,只要在建制镇和中小城市有合法落户地址(含租赁)即可落户。适度放开大城市落户政策。对于购房落户,取消实际居住1年限制,只要合法取得房屋并实际居住的,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可申请落户。二是进一步健全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实施居住证制度、实际居住人口登记制度。逐步剥离附着在户籍上的就业、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福利和管理制度,建立统筹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三是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镇落户的过程中要坚持自愿、分类、有序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优先解决存量,有序引导增量。这方面铁岭市正在探索的“单户城镇化”经验值得借鉴.
2.推进
一是将集体建设用地交易纳入国有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统一管理,形成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体系。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新途径。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探索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管理制度。二是探索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政策。三是向国家争取政策,做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跨县级行政区域的试点。四是推进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的改革,完善各类建设用地标准体系,严格执行土地使用标准,提高单位建设用地上的人口承载能力。五是推进宅基地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用地标准,探索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制定多样化的补偿方式和合理的补偿标准,赋予农民自主选择权利。
3.加强资金保障
一是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加大预算内新增财力对城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针对各项财力性转移支付的不同政策目标,在制定各项财力性转移支付政策时,逐步形成与农业转移人口规模相挂钩的财政转移支付分配制度。建立政府、企业、个人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的成本分担机制。二是充分利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的资金,并以之为契机学习和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三是充分发挥财政信用,积极向中央争取地债发行额度或争取由省直接发行地债。四是有效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以财政担保和贴息等方式,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公共事业领域,实现基础设施投资主体多元化。
4.提升承载能力
一是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编制全省城镇体系规划,确定科学的城镇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布局。以城市群为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提升辽宁中部城市群地位,建设辽宁沿海城镇带。大力推进县城等中小城镇发展,提升其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能力。二是加强城镇住房保障。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推进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并轨,将进城农民工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制订和落实进城农民工享受住房保障和住房公积金的政策措施。三是提高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城市道路交通建设,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推进集中供热。加强供水、燃气、排水等设施建设和地下管网改造。提升城市排涝能力和污水处理能力。完善垃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四是加强产业支撑,统筹城乡就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传统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就业机会。统筹城乡就业,加大对农民工就业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积极支持农业转移劳动力进城创业,认真做好就业困难农业转移劳动力就业援助工作,进一步加强公共就业服务管理基础工作。五是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实施,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一体化。按照归口管理、整合资源、政策并轨的原则,整合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个体系,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险管理服务体系。同时完善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辽宁省政协办公厅.关于解决我省农民工有序转为城市居民问题的调研报告[R],2001年。
[2]中国社会科学院编.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6[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
[3]张加明.农民工市民化的几点思考[J].农业考古,2011年03期
【超市物价上涨的超市调查报告】
从20xx年8月份以来,关系民生的肉类、粮油和煤气价格不断飙升,给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于是,我们做了一个关于物价上涨的超市调查报告的范文,倾听一下老百姓的心声。
以下是2月1日至5日我们在花都各大市场、超市随机对200名不同阶层的市民所做的调查,以及对猪肉、花生油、煤气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商品上涨的情况的超市调查报告的范文统计。
一、超市调查报告的范文之主要物品价格上涨调查表
价 格物 品 20xx年-20xx年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猪肉/kg 17.8 19.6 23.2 27.6 29.2
花生油/L 15.6 17.8 19.6 21.2 23.2
煤气/m3 13 13 15 18 18
二、超市调查报告的范文之月工资增加调查表
月 工 资 增 加(元) 0 0-100 100 ~ 400 400
调 查 人 数 141 29 26 4
占总人数的比例 70.5% 14.5% 13% 2%
三、超市调查报告的范文之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程度调查表
影 响 程 度 无影响 有一定影响 很大影响
调 查 人 数 60 72 68
占总人数的比例 30% 36% 34%
四、超市调查报告的范文之图表分析:
由超市调查报告的范文之上图观察得知:在物价迅速上涨的今天,仍有许多市民的工资没有增长,约占调查总人数的70.5%,并且工资上升幅度较大的人仅占总人数的2%!这是多么严峻的问题啊!关系民生的各种物品价格不断飙升,而居民的工资却得不到与物价同幅度,同比例的上升。自然而然的就对百姓的生活造成了影响,也进一步反映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国家在物价上涨严重时就已经出台各种抑制物价飙升的规定,我们的超市调查报告的范文则显示民众普遍认为物价上涨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只有少部分人认为对他们的生活没有造成影响。因此,可以体现出一些商家没能严格按照国家出台的政策办事,同时也反映出有关部门执法力度不强。
因此,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继续推动工资的增长,让民众能够坦然面对物价的持续上涨 ,而不是为他们构筑起一个并不存在的虚拟的幻觉。超市调查报告的范文里说:国际经验也表明,扩大居民收入份额,使居民收入增速等于甚至在一定时期内湿度快于经济增长。因此,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大格局应适度向城乡居民个人收入倾斜,保持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应成为我国经济转型时期保持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政策取向。
【关于物价上涨的调研报告】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xx年2月份,对我居住地周围的超市、百货商店、农贸市场、个体经营者等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当前物价上涨情况有了初步认识和了解。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物价上涨的具体体现
2.物价上涨的原因
3.物价上涨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二)、调查方法
访问法:我深入附近超市等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进行了访问,内容涵盖近几年的物价对比、百姓眼中物价上涨的原因、物价上涨带来的害处和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等。
观察法:我多次深入百姓之中,观察他们购买生活用品,记录他们的言行;我多次外出买东西,向卖方打听关于物价上涨的情况。从日常的小事去观察社会
中的大事,从中获益不浅,并提高了与人交流的能力。
三、总体情况介绍
今年最流行的一句话是:物价涨了,工资没涨。工资涨了,物价涨的更快!
目前中国通胀的表现比较特殊,因为主要是食品类涨价幅度超过10%,带动整体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priceindex),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上升至5%以上。但是美国的物价指数是不包含食品和能源的,原因是食品和能源的价格波动性太大,不足以反映社会整体通胀的真实情况。而中国除食品外的价格指数上升仅仅1.9%。也就是说,中国目前的通胀是结构性的,广义上讲是流动性过剩(即货币发行量过大引起),但如果仅仅用收缩货币存量的政策,并不能有效控制通胀,反而会抑制经济的发展。食品类商品价格的上涨的本质原因是原材料,能源价格的增长,如电力,化肥,运输(汽油价格提高运输成本),当然也有中间商的投机行为的作用。目前,政府采用各种行政手段降低中间环节的费用,这类商品的涨价压力已经缓解。但是,原则上讲,这类商品,主要是蔬菜和农产品的价格应该适度上涨,这样可以使农民得到较多的利益。当社会都在注意城市人口失业率的时候,有谁会注意农民的收入是否合理呢?
生活用品的涨价只能说明生产商的资金充裕,不必由于资金周转困难而降价处理商品。例如衣服的价格,确实可以发现商场的价格提高许多,但再仔细了解可以发现,高价格的商品通常是新上市的样式,而且没有节假日的打折活动。笔者曾经花200元买到国内某名牌的西服,原价将近XX元,通常打折到最低也要4-5折。而我买的西服大约是3年前的样式。在任何时代,不考虑价格仅以自己喜欢为买的标准,都是富裕到一定程度的人群的消费行为。
工资水平需要调整。提高工资,提高所得税起征点,这些是调整社会分配格局的措施,会缓解通胀压力。但是,如果调整过快,会形成物价与工资轮流增长的恶性循环。
人民币汇率偏低。由于我国经济对进口物资的依赖性很高,石油等商品价格高企对我国物价上升构成压力,这是美国过量发行美元的结果。如果人民币汇率提高,会使目前的通胀得到缓解。只是人民币汇率提高的速度不可太快,否则,金融市场上的投机行为会使我国经济受到伤害。
蔬菜元时代
蔬菜价格已经进入元时代。在近20种蔬菜中,至少1/3的蔬菜要价超过4元/斤,1元/斤以下的蔬菜几乎绝迹.
蒜你狠是时下中国流行的一句时髦用语,这是源于大陆大蒜疯涨超过100倍,甚至比肉、鸡蛋还贵。蒜你狠的菜价,让老百姓在掏荷包里的银子买蔬菜时,想了又想,算了又算,最后只能感慨:什么都涨了。
泡菜,对于韩国人而言,是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的食物。但由于气候异常,腌制泡菜的主要原料白菜的价格持续上涨,有的地方价格甚至是以往的4倍。这让韩国很多普通家庭吃不上泡菜,被当地媒体称为泡菜危机。
菜篮子综合症,中国36个大中城市重点测的食用农产品价格比前上涨0.3%,是连续第6周上涨,网民们纷纷发贴诉说物价上涨之害,城里人说物价涨了坑了城市居民,富了农村群众;农村人说物价涨了,种啥养啥都赔本,物价上涨不只伤害了农村群众,伤害了城市居民,物价上涨严重伤害的是政府的公信力,粮价涨了,粮农未曾得到多少实惠,肉价回升了,猪农也未尝到甜头,蒜价涨了,蒜农依旧未实现增收。这就是物价上涨下农村的真实情况。
以上是关于目前我国物价上涨的简单解释。
四、市场调查
去菜市场逛一圈,竟然很难看到1元/斤以下的菜。有些当季菜,比如苋菜,都是4、5元一斤。带100元出门买菜,经常兜里空空回去。回去一算账,连雇主都不相信钱用得这么快。一名打工的专职钟点阿姨反映到,今年以来,每个月与雇主核对买菜的账单时,她就愈加清楚地感觉到东西贵多了。后来她说,她服务的几个家庭都经常吃蚕豆。可是她又说:蚕豆卖4元5斤,几乎是菜场里最便宜的蔬菜了。
一向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自称原本不太在乎钱的白领最近也体会到了食品价格上涨的压力。她在博客里抱怨:茄子8元一斤,散养母鸡20元一斤,买两只鸡花了200元。现在花钱都觉得肉疼。
一位在超市蔬菜柜台工作的职员对今年以来的蔬菜价格变化有更为直观的感受。她说过年后,蔬菜价格一直在上涨,她所在超市上架蔬菜的零售价比年初时平均翻了近一番。
除蔬菜外,包括水果、粮油在内的其他食品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价格上涨。继房奴出现后,最近,网络上甚至出现了自称吃不起蔬菜、水果的菜奴、果奴。
有人反映,杂粮涨价比之蔬菜更为凶猛:去年绿豆3元/斤,今年已经卖到11元/斤。前两天,家门口的超市还卖断货了。
农产品价格上涨一轮接一轮;一个产品接一个产品;一个环节传导到一个环节。
除了农产品涨价外,衣食住行中的衣这一项也让消费者感觉手头吃紧。
五、分析问题的主、客观原因和制约、影响因素
根据大家的反映的普遍观点来说主要有一下方面的原因:
其一:国家宏观调控(即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迅速、健康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经济措施。所谓的宏观调控是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是政府调节市场的主要手段。),包括提高或降低银行利率,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造成大量资金流入市场,刺激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必然带动物价上涨;
其二:货币发行过量,这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最近美国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后,这几天国际市场大部分商品价格在急剧上涨。
其三:也有一些临时性的因素,比如今年的蔬菜价格上涨就是因为今年的灾害天气导致的。
其四:我国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农村的劳动力成本也上升了。
其五:热钱炒作的因素。
我看了一些文章不完全一样,我个人认为这次物价为什么涨?
第一,有成本的原因,尽管大宗农副产品没有怎么涨,但是与消费息息相关的蔬菜等涨起来了,这里面确实有农民工的工资问题,在一些地方农民工一天的工资相当高,我曾经听说原来新疆棉花收集时找河南的农民去一天50块,现在100块也找不到。这是一个例子,说明有成本推动的因素。随着如何把蛋糕切好的呼声下,gdp(即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简称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做大了,收入分配怎么解决好?想尽办法把蛋糕切好,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工资水平,在这个大背景之下,推动和引起的物价上涨会持续一段.在民工荒或者是人口红利出现拐点的时机大背景下会维持一个阶段,现在物价压力不仅仅是这个。
第二个原因是输入性的,在美国第二轮宽松货币政策之下,尽管加强了资本管制,大家很关心热钱问题,货币供应多的问题,担心超发的问题,在这个背景之下我们客观上有些关系老百姓国计民生的商品原材料许多是进口的。比如像大豆,几乎四分之三是进口,植物油大多数也是进口的,在第二轮宽松货币政策大背景下,全球货币多,全球商品价格包括棉花、糖、咖啡、石油都在涨价,而且大幅度涨价情况之下,我们进口的东西能不涨价很难!
第三,物价上涨环境中,市场投机炒作也相当厉害,我在一些场合说,比如网上的语言豆你玩、蒜你狠,这样的炒作本身对物价推动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 仔细分析最近物价上涨的原因是几个方面都有。但是不管是炒作原因,成本推动也好,还是国内一些需求原因,说到最后物价问题还是货币问题。
六、解决问题的思路、对策和可行性
1、千方百计增加职工收入
收入是决定消费最重要的因素,所以促进消费最重要的途径就是不断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居民收入的增加,会有效改善居民的收入预期,增强信心,减少过度储蓄,扩张即期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由于我区从业人员工资收入偏低,企业经济效益不高,因此应增加在岗职工收入,以支撑居民收入的增加,政府应实行就业优先和社会保障优先的政策,以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
2、加大对低收入户的扶贫力度
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多关心弱势群体,一方面要提高社会保障程度,增加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支持和转移支付,发放低保补助费是一个方面,同时应注意解决低收入户家庭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应制定相应政策,着力解决由于不合法不合理收入存在而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社会问题,重点扩大中低收入者的比重,加大对低收入户的扶贫力度,使之尽快脱贫。
3、改善消费环境,拓宽消费领域,更新消费观念
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应从研究生产和供给,转向研究消费和需求,从实际情况出发,着力从体制和政策上调整消费结构,启动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有关部门应加大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严厉制裁商业欺诈,提倡、鼓励诚信促销,规范市场秩序,消除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后顾之忧,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生产经营单位应促进产业的多元化,加快发展服务业,拓宽服务领域,大力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力开展信息服务、金融理财服务、租赁服务、社区服务、家庭个人医疗服务等。目前,我区服务贸易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空白点还很多,潜力巨大,商机无限。
4.稳定价格
稳定价格总水平的24字原则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综合施策、重点治理,保障民生、稳定预期。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就是要迅速采取有力措施,把市场价格稳住;同时,考虑到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中有些因素如成本推动因素等可能会长期起作用,所以要把采取短期应急措施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综合施策、重点治理,就是要打好组合拳:针对供给面的因素,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合理利益,保障主要农产品和重要农用生产资料的供给,完善储备制度,合理降低运输等流通成本;针对需求面的因素,有效管理流动性,控制物价上涨最基础性的货币条件;针对国际上的通胀输入因素,密切跟踪和防控境外热钱流入,搞好重要农产品和大宗商品的进出口调节,增强国家储备的吞吐调控能力;针对市场管理因素,把维护市场正常经营活动与打击价格违法行为相结合,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重点打击串通涨价、变相涨价、囤积炒作等不法行为;对于政府所管价格特别是上游资源性产品价格,要把握好调整的时机、节奏和力度。保障民生、稳定预期,就是要保障好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完善补贴制度,建立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标准等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同时,针对通胀预期因素,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澄清各种不实报道,客观分析物价变动趋势,稳定各方面的价格预期。所有的货物,不得高价进口,不得低价出口。物的最高价格,超过上线,禁止进口;限制出口货物的最低价格,低于下线,禁止出口。什么昂贵出口什么,什么便宜进口什么。从一定意义上说,稳定价格预期比稳定现期价格更为重要。
七、个人结论
对于调查结果我最深刻的体会是:
物价上涨会导致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经济混乱,失业率上升,破坏社会的稳定与安宁。物价上涨会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造成人民对政府的不满,不利于政府工作的展开。物价上涨会造成市场上商品供求的失衡,造成商品积压;也会影响卖主的利润.物价上涨不利于社会的稳步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SWOT分析 河南省 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城镇化从传统意义上是指人口由农村向城镇集中的过程,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城镇数量的日渐增多,二是城镇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和完善。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城镇化道路出现了和现实不协调的问题:首先,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影响了工业化的健康发展。其次,城镇化的扩张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如生态环境恶化、失地农民就业困难、牺牲农业为代价等。最后,城镇化还存在产业结构同构化、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城镇管理水平滞后等突出问题。
笔者旨在通过对河南省城镇化SWOT分析,研究河南省发展城镇化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及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河南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为新形势下河南新型城镇化由偏重数量向注重内涵、由偏重城市发展向注重城乡统筹发展转变提供一定的参考。
河南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优势分析
中原城市群逐步成为河南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导区域。中原城市群以郑州和洛阳为正副中心,开封、新乡、焦作、济源、许昌、漯河、平顶山等区域性中心城市为节点所组成,是中国中部地区最大的城市群。河南省60%的城市分布在这一区域,城市布局紧凑。2013年中原城市群的GDP达18961.4亿元,占全省的58.97%,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为河南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城市经济实力大有提高,区域中心城市辐射作用明显增强。近年来,河南省设立了15个城市新区,作为引领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截至2012年,全省城市新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174亿元,承载产业和人口集聚的能力明显提升。新区的发展着眼点是完善城市新区规划体系,推进城市新区功能区综合开发,促进城市新区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集聚,使其成为宜居宜业、功能现代、生态优,美的现代化复合型功能区。通过新区的建设,推动了中心城市的发展,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明显增强。正逐步成为河南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资源。仅全国保护文物保护单位,河南就多达189处。古都中,河南独占四席,显示出了中原历史文化的沉淀和辉煌。时至今日,河南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仍有相当的实力,比如广播电视、新闻传媒、文化产业等在全国均有深远的影响,厚重的历史文化是一笔宝贵财富,中原文明胸襟宽广、博采众长,具有鲜明的开拓精神,同时具有强大的发展张力,呈现出勃勃的生机。历史资源文化为全省城镇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是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文化支撑力量。
区位优势突出,交通四通八达。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河南成为全国举足轻重的交通枢纽。在铁路方面,河南地处全国铁路网中心,铁路大动脉京广、陇海、京九以及焦枝、宁西等支线在境内交汇,形成了郑州、商丘、洛阳等重要的十字枢纽,大大增强了河南的区位优势。在公路方面,全国众多的高速公路和国道在河南交汇。在航空方面,以郑州国际航空港的批复和建设为契机,在已有的郑州、洛阳和南阳机场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商丘、信阳机场。在通讯方面,国家公用电信网有三纵三横经过河南,加上横贯东西、南北的光缆干线,构成了河南现代化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基本框架。在能源管道方面,西气东输和多条石油管道在河南交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贯穿河南南北全境。
河南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劣势分析
城镇化总体发展水平偏低。近年来,河南省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但无论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是与中部六省相比,城镇化水平仍然偏低。截至2013年,河南城镇化率为42.40%,仅高于甘肃、云南、贵州和,居全国倒数第五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3%;分别比广东、辽宁、浙江和江苏低23.36%、22.05%、20.56%、20.45%;分别比湖北、山西、江西、湖南、安徽低12.11%、10.16%、6.47%、5.56%、5.46%。在河南省内部,区域差异也比较明显,中原城市群的城镇化水平相对较高,地区尤其是涵盖豫东豫南的黄淮地区是河南城镇化的发展低谷。
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产业支撑能力不足。而河南已进入工业化中期,按理说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应该有大幅度的提升,但目前河南这个比值刚刚达到0.6,和该值1.4~2.5的合理范围相差甚远。尽管河南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但产业支撑能力还嫌不足。河南GDP已连续多年雄踞全国第五,但工业和服务业是大而不强,虽是新兴的工业大省,却不是工业强省。
城乡定位不准确,城镇体系不合理。由于受行政区划影响,河南省各地市功能定位不明晰,城市发展难以形成统一的整体,导致城市经济结构基本趋同,缺乏差异化竞争,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使得河南城镇化发展受到制约。截止到2013年底,河南全省设市城市有38个,共有100万以上的大城市5个(郑州、洛阳、新乡、商丘和南阳),50万~10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10个,20万~50万人口小城市的城市和县城14个,初步形成了大、中、小城市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城镇体系。但河南城镇体系结构还不太合理,主要表现在:大城市不大、中等城市不强、小城市不足等方面。省会郑州首位度较低,综合实力不强,对全省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还不明显。洛阳、新乡等大城市总体经济实力偏小,没有形成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核心城市。中等城市数量偏少,尤其是豫东和豫南,尚未形成辐射能力较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承上启下的节点作用还不突出。拥有一定人口的小城市数量也满足不了河南城镇化的要求,这些小城市产业结构相似度高,难以承载更多的人口。
河南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机会分析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河南经济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增长阶段,人均GDP已达5000美元,对应的城镇化率应在50%以上,但河南目前的城镇化率仅有42.40%,城镇化发展空间巨大。根据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的S型曲线理论(如图1所示),当城市人口在30%~70%时是城镇化的加速发展阶段,目前河南正好处在城镇化发展的中期阶段,会出现人口迅速向城市聚集,城镇化推进很快的情况。河南周边省份已经初步形成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关中城市群、皖中城市群等,在中部地区提升各城市群综合竞争力和互动合作能力,将为河南城镇化提供良好的发展契机。
图1 城市化发展的S型曲线
中西部地区人口和土地资源丰富。中国中西部地区人口众多,尤其是河南及周边省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数很大,大量的80后及90后思想开放,崇尚城市生活,他们大部分有进入城市的强烈愿望。中西部地区广阔的土地、相对低廉的土地成本为城镇化提供了良好的前提和物质基础。在国家新农村建设的刺激下,一部分富裕起来的农民有经济实力进城买房定居。
面临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特殊机遇。随着产业分工和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东部地区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换代显得尤为迫切,急需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河南具备区位、劳动力、资源等优势,处于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期。这将促使大量劳动力向城镇迁移,带动人口要素向城镇聚集,拓展河南城镇发展的空间。
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2012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规划明确指出发挥中原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构建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发展格局,走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引领“三化”协调发展。
河南新型城镇化面临的威胁分析
城镇化与河南面临的资源、环境相冲突。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是维系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条件。随着全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强力推进,污染问题、资源枯竭问题,无序化发展等问题叠加在一起,形成了异常复杂的态势。近20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忽视了基本国情,土地的浪费现象非常严重,耕地被大量吞噬,土地资源的承载压力加大。河南作为全国第一粮食大省和全国粮食核心生产区,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农业化用地与工业化、城镇化用地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传统城镇摊大饼似的发展难以为继。
土地、户籍等制度障碍。毋庸置言,我国在新型城镇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尚存在着一些制度上的障碍,尤其是体制创新相对滞后,难以适应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尽管有大量的农民工从事非农产业,但基本上还未实现和农业的脱离。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土地产权制度不明晰,土地流转发展滞后,难以形成农业经济的规模效应。河南省是第一产业大省,虽然河南第一产业占全省GDP的比重不足15%,但第一产业所吸纳的就业人口比例几乎近半。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大量解放农业人口是河南面临的重大挑战。
我国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分离,管理刻板的户籍制度造成了城市与人口之间的非动态关系。其实,城镇化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农民市民化。在中西部很多地区,虽然放开了户籍限制,但这些小城镇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和大城市相差甚远,对农民就地城镇化缺乏相应的吸引力。
河南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优化城乡结构体系,形成合理的城镇空间布局。根据河南省资源禀赋和现实的需要,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要坚持点、轴、面相结合的空间发展战略。以郑汴都市区作为引领全省发展的点,增加其辐射带动作用,使其成为河南省及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充分发挥郑州全国铁路、公路枢纽的优势,加上郑州航空港的独特地位,强化郑州核心增长极地位,加速产业和人口的聚集,形成组团式的复合型新型城镇密集区。完善洛阳、焦作、新乡、许昌、漯河、平顶山及济源等的经济联系,使中原城市群成为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率先发展区域。加强南阳、信阳、商丘、安阳等中心城市建设,使其成为具有带动作用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逐步形成城镇发展中的陇海发展轴和京广发展轴。突出县城和中心镇建设,优先发展各县市的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区,给河南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合理的产业支撑,并在此基础上,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扩大城镇化发展的范围,形成层次分明、体系合理的河南新型城镇体系。
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的承载力。在科学规划城镇体系的同时,还应把完善城市功能放在重要的位置。由于历史的因素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滞后,河南各级城镇,城市功能还不完善。表现在各个方面:如教育、医疗、体育、公共交通等公共服务体系落后,污水处理、给排水设施、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发展缓慢,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人口的需要。
城镇化的发展方向要和人口尤其是农业人口的流动和迁徙相适应。规划城镇体系需根据农民的就业地点给予考虑并合理规划其融入城镇的空间。河南是劳务输出大省,农民工的数量居全国之冠,两千多万农民工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有一部分在省内实现了非农业化。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度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表明,在中部地区省内流动的农民工数量已占全部农民工的37.5%,河南的情况大致如此,如若将他们城镇化,那么县城以上城市应该为进城农民提供居住和生活空间的主要场所,因此要提高城市承载力,方能提升河南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
理顺农民进城的渠道。国家近年来实施的惠农政策使得农民户籍的含金量大大提高,甚至高于小城镇和中小城市,因此相当一部分农民不愿放弃在农村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民进城的积极性。加上农民拥有承包地,每年能获得一笔稳定的收入,附加在土地上的价值日益攀升,农民不愿放弃农村户籍,不利于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河南应构建农民承包地流通变现的合理渠道,让农民获得一定的土地增值收益,毕竟城镇化应让农民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这样农民即愿意进城,又能够进城,河南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统筹“三化”协调发展。如果说河南新型城镇化是载体,那么新型工业化就是动力,农业现代化就是基础。河南作为中国典型地区,有其自身突出的特点,因此河南的城镇化不能照搬其他地区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模式,要以不牺牲农业和粮食安全为前提,与农业现代化相适应。
河南在农业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农业现代化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的是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促进产业与城市协调发展,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相融合,让农民工真正融入城镇,需要有产业做支撑,让进城的农民有工作可干,有业可创,生活才能安稳,城镇化才能更扎实。但是,河南的产业支撑能力稍显不足,应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吸引各种生产和生活要素在城镇的空间聚集,通过工业化不断引导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为河南城镇化提供强大的资金、物质和技术保障。
【关键词】回流农民工 再就业 问题
随着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产业结构调整,东西部经济平衡被打破,大量产业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在金融危机后的数年里,受到中西部地区惠农政策的影响,大量农民工主动或被动离开城市,回到家乡。大量的农民工返乡回流为回流地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农民工群体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主力军,如果长期处于失业的状态,不仅不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城镇化的建设,而且会成为和谐社会的隐患。
回流之后的农民工面临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再就业成为回流农民工的主要选择。回乡之后,农民工的就业形式主要是务农、到企业打工和自主创业,回流农民工自身的特点导致在再就业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
一、回流农民工再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文化程度较低,导致就业隔离
根据国家统计的2016年的农民工监测报告显示,农民工中,接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只占到了25.2%,农民工群体中仍然以接受过初中文化的农民工为主,占到了59.7%在对回流农民工的调查中表现出相同的文化分布,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受过高等教育的回流农民工所占比例仍然很低。较低的文化程度导致存在就业隔离,在外务工期间,农民工大多从事着技术含量较低的行业,比如建筑业等,回到家乡后仍然从事这类行业,文化程度底,缺乏职业技能,导致回流农民工y以进入技术要求较高的行业,自身的福利待遇得不到保障,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二)社会支持网络不足,就业信息渠道狭窄
根据调查,回流农民工获得工作的途径主要以通过亲戚朋友或者老乡介绍,用工单位上门招工和政府集体组织及目前比较流行的通过互联网等方式比重较小,这说明回流农民工的就业渠道不通畅,一方面,政府和社会建立的就业信息平台没有能够很好的使回流农民工了解,地方的人才市场没有及时有助于回流农民工就业的信息,这说明,政府和社会在支持回流农民工就业方面仍然有巨大的潜力来发掘;另一方面,在中国的人情社会里,回流农民工的社会关系主要是亲戚、老乡、朋友,在调查中发现,通过老乡和朋友找到工作的农民工占到了大多数,而由于农民工本身的特性,来自亲戚朋友的就业信息准确度不高,而且内容比较单调,由于自身素质的原因,回流农民工对信息的处理也容易出现错误。
(三)政策不完善,政策宣传不到位
各地各层政府也出台了很多改善回流农民工就业环境的政策,比如支持创业的信贷政策和税收政策,针对回流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等,但实际上回流农民工群体对有关自身的政策不清楚。政府对政策的宣传渠道单一,没有能够很好的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进行宣传,还停留在贴告示等的比较低级的宣传手段上,导致政策宣传不到位,政策执行不彻底,惠农政策和促进就业的政策不能有效的传递到回流农民工身边,国家或者上级政府出台的政策只出现在办公室,不能真正的得到贯彻,这说明,很多基层政府在执行政策时,工作未能落实。
二、促进回流农民工再就业的对策
(一)建立回流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机制
政府各部门协调配合,建立对回流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机制,增加资金投入,完善政府对农民工培训的政策规范,鼓励社会上非盈利培训机构的发展,给予优惠和补贴,并且加强监管。针对回流农民工自身的需求和特点,充分进行市场调研,选择与回流农民工相匹配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并且在培训之后,进行职业资格认证,获取培训反馈信息,提升回流农民工的就业能力。
(二)建立回流农民工创业平台
在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背景下,鼓励回流农民工自主创业,不仅是顺应国家政策的新趋势,而且对农村地区来说,创业不仅带来了经济的新活力,而且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缓解了由于大量的农民工回流带来的就业压力。政府需要建立回流农民工的创业平台,落实上级政府制定的促进回流农民工进行创业的政策,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回流农民工创业,提升回流农民工的创业能力,降低创业风险,为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工提供政策咨询、资金贷款、创业指导等服务。
(三)积极扶持中小企业,承接产业转移
在农村地区的中小企业大多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比如建筑和纺织等,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较强,而且,中小企业的进入门槛较低,需要的资金投入较少,对劳动力的要求相对较低,适合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政府部门需要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以便于建立更多的就业岗位
同时,在我国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必须做好承接从东部转移而来的产业,并且科学合理的规划产业承接布局,针对不同类型的产业进行分类,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特点,有重点的进行产业承接,对资源性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传统农业、制造业等具有不同特点的产业类型实行针对性的引进招商。
参考文献
[1]申鹏,朱林.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基于897名贵州返乡农民工的问卷调查[J].调研世界,2014(9):31―35.
[2]国家统计局.2015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J].中国统计信息网,2016年4月28日.
[3]张黔珍.人力资本对返乡农民工创业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湖南省1305名农民工的调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1):14-l9.
[4]王春超,李兆,周家庆.躁动中的农民流动就业――基于湖北农民工回流调查的实证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