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古诗范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古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古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古诗

第1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古诗范文

关于古诗词的手抄报的图片欣赏

关于古诗词的手抄报图片(1)

关于古诗词的手抄报图片(2)

关于古诗词的手抄报图片(3)

关于古诗词的手抄报图片(4)

关于古诗词的手抄报图片(5)

关于古诗词的手抄报的内容:经典古诗名句

1)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4)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5)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6)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7)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8)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9)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0)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关于古诗词的手抄报的资料:五言律诗

1、《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推荐其他主题的手抄报资料和图片作为参考:

1.有关于古诗的手抄报模板图片

2.有关古诗手抄报的模板图片

3.各种诗词的手抄报图片

第2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古诗范文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三峡》,选文略,见前文)

[乙]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甚友善。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①,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②,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③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有之!”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日:“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选自《二翁登泰山》,有改动)

[注]①第:房屋,宅子,家。②冀、雍:古代两个州名。③曩:以往,过去,从前。

1.解释加点的实词。(4分)

(1)略无阙处( ) (2)属引凄异( )

(3)二人对酌( ) (4)越钱塘,绝长江( )

2.选出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或王命急宣 或异二者之为

B.故渔者歌日 温故而知新

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虽不能察,必以情

D.乙翁欲扶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用“/”给下列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曩 者 愚 公 年 且 九 十 而 移 山 今 吾 辈 方 逾 六 旬 何 老 之 有!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________

(2)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________

5.(1)《三峡》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2分)

(2)《二翁登泰山》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1分)

第3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古诗范文

第一招,读诗题,明确描写内容。

诗题是诗歌内容的高度浓缩,除少数词曲外,大多数诗词的标题都或明或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表明诗词的描写内容。有“送”“送别”“饯别”字眼的为送别诗,一般抒发惜别之情,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通过读题目就可以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朋友是杜少府,送别的事由是杜少府到蜀州上任,联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句表达了作者宽广博大的情怀和对友人的劝勉之意,这样全诗的主旨就一目了然了。有“望”“游”“登”“过”“行”字眼的为山水田园诗,一般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壮志豪情,如《望岳》《游山西村》《登飞来峰》《钱塘湖春行》等。以《钱塘湖春行》为例,题目就直接告诉我们作者是在春天游览钱塘湖的,交代了游览的总地点和季节,联系诗歌的具体内容,本诗主旨就豁然开朗了。有“塞上”“塞下”字眼的为边塞诗,一般描写塞外风光,表达思乡爱国之情,如《塞下曲》《使至塞上》等;有的标题不仅交代了时间、地点、环境,甚至还点出人物的心情,如《春夜喜雨》,一个“喜”字透露出诗人惊喜激动之情。词曲中的题目往往就是所写对象或中心事件,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沁园春・雪》等。

第二招,察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与诗人所处的时代及诗人的生活遭遇等息息相关。通过作者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有助于从整体上了解诗歌的主旨和表现形式。学会知人论世,从整体上把握诗词的基调和主旨,是鉴赏古诗词的根本。如南唐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要准确鉴赏该词,必须结合词人的身世来理解。本词的作者是南唐后主李煜,由于江山易主,昔日威风凛凛、享受荣华富贵的帝王,突然变成了失去人身自由的阶下囚,其生活的强烈反差,激起了词人深沉的忧愁,所以李煜的词作充满了强烈的痛苦和无边的忧愁。该词是李煜自述其囚居生活的名篇。词的上片主要写独处的情景,一个“锁”字,透出了囚禁生活的痛苦与不自由。下片写离愁,词人赋予看不见、摸不着的离愁以具体生动的形象,点明全词主旨,真切感人。又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我们必须联系当时的背景: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感情笃厚,但是“结婚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刘逸生《宋词小札》),抓住一问一答进行分析,我们就不难领悟到这首词的感伤情怀,既有爱花惜春的遗憾,又有红颜易老的伤感,更有惜别怀人的烦闷,几股愁思扭结,于“短幅中藏有无数曲折”。

第三招,抓诗眼,把握主旨。

诗眼者,诗歌之灵光汇聚的核心词语也。打开这个词语,便可以触摸到诗人的心跳,窥见诗人的心境,进而测量到诗人的心温。“诗眼”既可以是具有点题作用的关键词,也可以是具有独特的辅助诠释功能的“第三只眼”。擦亮“诗眼”,就是找到了诗歌的主旨,找到了解读诗歌的曲径、幽径、妙径。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全词“诗眼”是“绿肥红瘦”,极富表现力。其表现力既体现在鲜明贴切,如用“肥”字写叶,不仅有多、大之意,还可以联想到润泽鲜亮之状,非常准确、凝练;又体现在感情融注,如用“瘦”字写花,不仅有少、小之状,还可以感受到惋惜怜悯之情,配合全词情调,表达出感伤哀婉情调。又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题目中“幽”字就是“题眼”,这是理解全诗的钥匙。全诗每联紧扣“幽”字展开,首联写居处的“幽”:闲居一隅,静寂无人,草径清幽,荒园寥落。颔联与颈联写环境的“幽”:颔联以响衬静,鸟儿在池边的树上啾啾啼叫,老僧在皎洁的月光下轻轻敲门,这一切更显出环境的清幽;颈联从黑夜写到白天,还是从环境上着眼,不过视野阔多了,过小桥,绕巨石,一路走来,处处清幽,满眼野趣,诗人内心的欣悦之情油然而生。尾联透露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那么怎样才能抓住诗眼呢?

一、注意位置。词曲中,诗眼一般在下阕、下片中,如《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山坡羊(潼关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二、注意表达方式。绝句律诗中,诗眼一般为议论句、抒情句,如《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次北固山下》中“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秋词》中“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论诗》中“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等。

第4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古诗范文

【关键词】古诗词 语言教学 三把钥匙 审美能力

“新课程精选了许多著名诗人词人的优秀诗篇。这些诗词语言简洁精炼,节奏音律优美,全是千古吟诵的名篇佳作。指导学生感悟诗词内容,感受诗词语言优美……才能极大提高学生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无庸讳言,古诗词成了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语文教师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了语文审美教育中的核心角色。

近一年,我在立项课题的教改实验中,目标锁定在古诗词的语言教学上。因为诗词是语言的艺术,要教好它,显然比其他文体难得多。但我把它作为一亩三分的“承包地”,含辛茹苦,默默耕耘,努力探究其特殊性,找出其规律性,终于找到了三把钥匙,可以让学生赏心悦目地走进古诗词艺术的殿堂了。

钥匙之一:揣摩同义词选用的意图

一般文体,在具体语境中,面对词汇意义相同或有细微差异的一组近义词,只要选用一个能恰当表达作者所反映的思想内容的词就行了,但古诗词则不同,它除了思想内容的表达要恰当外,还要注意其格律——押韵、对仗、平仄等。如不合乎格律要求,就得更换词语。纵观古代很多名家写的古诗词,他们能写出许多不朽的佳品,能把内容和格律二者完美的结合起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掌握的同义词特别丰富,能在具体语境中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词来表达。

比如,古诗词中写“舟船”:

(1)小雨夜复密,回风吹早秋。野凉侵闭户,江满带维舟。(杜甫《夜雨》)

(2)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杜牧《旅宿》)

(3)松根净扫弹琴石,柳下常维钓月槎。路狭不容车马到,只骑黄犊访烟霞。(元·叶颙颥《题幽居》)

(4)图书簑笠载轻舲,雨雨风风去不停。(明·王若之《江行》)

(5)买得吴江七尺舠,南来十日九停桡。(清·江沆《舟行阻滞聊城,见远山》)

(6)此地—为别,孤篷万里征。(李白《送友人》)

(7)长江—帆远,落日五湖春。(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8)横塘双桨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吴伟业《圆圆曲》)

以上(1)—(5)句中的“舟”“船”“槎”“舲”“舠”都是同义词,选用时作者特别考虑了押韵,它们分别与加“·”的词同一个韵脚。这韵律,饱了读者耳富,增强了作品的声音美。(6)—(8)句中的“篷”“帆”“桨”与“船”是同义词,在一般文体中不能用来代替船,但在古诗词中却可以,这增强了修辞效果,更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另外,诗人选用同义词的标准,还考虑了平仄和对仗。

(9)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辞》

(10)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有怀》)

(1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2)乡心新岁月,天畔独潸然。(刘长卿《新年作》)

(13)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

(14)溪叟相看私自语,底事区区,若要为官去?(苏轼《蝶恋花》)

很显然,(9)与(10)互为同义词,但“朔气”是仄仄,“北风”是仄平;(11)与(12)互为同义词,但“天涯”是平平,“天畔”是平仄;(13)(14)互为同义词,但“何事”是平仄,“底事”是仄仄。

在教学实践中,指出这些特殊性的规律,让学生认认真真去领悟古人写诗填词如何在选用同义词上下苦功夫这种精神,揣摩严密的格律不仅能增加作品形式上的优美,更能充分表达诗人的情思美。这的确是引导学生品味古诗词语言的一条有效途径。

钥匙之二:赏析词语反常搭配的精妙

一般文体,词与词的配合是约定俗成的,不能任意改变。如果把不能配合的词强拉在一起,读者是不能接受的。但古诗词这种特殊的艺术文体,作者可以运用想象创造性地使用词语,可以不受一般搭配的限制,在看似反常的搭配中,可以玩赏到其中的意味。

像杜甫在《月》一诗中的两句: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用“吐”来表明山与月的关系,而不用“出”或“现”,突破了一般搭配规律。唯有“吐”生动形象,赋予了人的情感,让人玩味不已。下句中水和楼的关系,用“明”,使动用法,突破了一般习惯。这表明了楼前一片池水,把接受的月光反射到楼上,使整个楼更加明亮了。如果换用“映”,虽然合乎常规,但既不合格律用“平”声字的要求,又很难达到如此“绘色”的效果。

再如杜甫在《返照》一诗中的两句:

返照入江翻石壁,归云拥树失山村。

上句说返照的阳光射到江面上,江水把阳光又反射到石壁上,把石壁照亮了,故“翻”有“反转”“反射”之意,而非“翻动”之意,它是反常搭配,不能按一般习惯解释。下句用“拥”和“失”更是反常搭配,照常规“云”与“树”与“山村”的关系,用“罩”“遮”“蔽”等都能恰当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但这样显得淡而无味了,表达不出诗人的特殊感受。特别是“失”字,让人感到了山村的失去,足见“云”之浓厚密布。

像诗人杜甫这样运用词语的反搭配关系,写出的佳句举不胜举。在教学中,抓住这规律,让学生去品味以下诗词中加点的词,太有意思了。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杜甫《登岳阳楼》)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孟浩然《洞庭》)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破山寺》)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秦观《踏莎行》)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沁园春·长沙》)

第5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古诗范文

关键词:诗词教学;创设情境;诗歌情感;心灵琴弦;深远意境

优美的诗词,与作者所处时代、生活经历、文化底蕴密切相关,作为当代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障碍,尤其是其中一些抽象的词句学生难以理解。在古诗词教学中,如果教师“硬灌”、学生“硬记”,诗的韵味就会荡然无存,学生不可能体会到诗中的情与境,也就难以形成意向。而多媒体手段就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它在创设古诗词教学情境、把握诗歌情感方面更具有优势,无论是音乐还是图像,都能短时高效创造出与古诗词内容相吻合的情境气氛。能够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融入诗词的境界,探求诗的主旨内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运用背景资料,创设教学情境

学生要想对一首古诗词的内涵真正理解,必须要了解创作背景,深入诗人的内心。在教学中如能巧用多媒体,播放出作者的创作背景及相关的资料,就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示彼时彼地的历史状况、社会动态,既为教学传递信息、铺垫知识,又使学生更好地贴近作者、理解作者。例如,学曹操的《观沧海》,可采用多媒体先播放他在官渡之战中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后,于建安十二年亲率大军北上,大破乌桓及袁绍的残余势力,在凯旋班师途中登上碣石山,面对着洪波涌起的大海的情景,让学生初步了解历史并明白:诗人站在碣石山上,望着苍茫的大海,波涛起伏,海浪拍打着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多姿,诗人感到这是非常壮丽的意境,非常美好的图画,进而又产生了联想和想象,感觉太阳、月亮的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仿佛就是日月星辰的母亲,大海的辽阔正是自己博怀的体现,这样一来,学生联系历史再结合图像资料,就能很好地理解诗歌的主旨:即诗人统一全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二、运用配乐朗诵,品味诗歌情感

欣赏诗词,要在反复诵读中仔细品味其中流淌的音乐美,并让学生初步感知其创造的情境美。那么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配乐朗诵,其教学效果就无与伦比了。朗读诗词的语速是急切还是舒缓,语气是凄清悲凉,是深沉悲愤还是恬淡自然、轻松愉悦等,一般来说,名家的朗读把握得非常到位,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也为学生的有感情朗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听朗读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时,前九句作者矢志报国的理想把读者的感情带到了高山之巅,可是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却道尽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无限抑郁和愤慨,又似乎把读者推入了万丈深谷。全词感情既悲且壮,深深感染了学生,大家纷纷效仿。另外古典诗词严格的用韵规律,也都在配乐朗诵中完美地表现出来。学生在模仿朗读的同时,进一步体会到诗词蕴涵的深层情感,再次获得情感体验。

三、融入和谐音符,拨动心灵琴弦

古诗词中有不少本身就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诗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在教学中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联系起来,尽可能地将古诗中的“情”化为可作用于听觉的音律,有利于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如教学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送别诗时,诗人与朋友的离别情绪,完全寓于天水一色的景色之中。在教学中我选用了与所教古诗的诗意相协调的古筝乐曲《阳关三叠》,那舒缓、轻悠的旋律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唤起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到了秦岭以北、函谷关以西的三秦和友人要去上任的处所蜀川一带。他们仿佛看到诗人王勃与老友握手话别,诗人饱含深情看着友人,安慰友人不要为离别而伤心的情景。课堂上教师穿插动情的配音解说,也能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把学生带入美的情境。

四、唤起情感体验,感悟深远意境

诗贵言志。诗人们借助古诗抒发了许多美好的情感:有热爱、向往美好生活的;有蕴涵深刻哲理、激励后人努力向上的;也有胸怀豪情、对祖国满腔热忱的……让学生领悟这些情感,对他们来说既是一种美的享受,又能陶冶心灵、丰富情感,有利于培养健康向上的人格。教学杜甫的《望岳》时,我在大屏幕上展示了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泰山,学生看到之后,感悟到诗人那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雄心壮志,想到做人也要像诗人那样,不怕困难与挫折,树立信心,勇于进取。

第6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古诗范文

释;题干;词句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24—0089—01

一、品味标题

古诗(词)的标题往往是诗(词)的窗户,对理解诗(词)有指向作用。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标题点明跟写作内容有关的季节或时令特征:如王维《山居秋暝》的“秋”,李商隐《夜雨寄北》的“夜”,陆游《临安春雨初霁》的“春雨”。

2.标题提示作品内容涉及的主体或重点: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忆”,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送”,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的“思”。

3.标题暗示诗人的情感基调:如王维《秋夜独坐》的“独”,杜甫《恨别》的“恨”,柳中庸《征人怨》的“怨”。

诗(词)的标题为我们打开了通向诗(词)主旨的快速通道,能初步探明诗人的情感脉络,思路情愫,进而把握全诗主旨。

二、品味注释

我们离古人的生活环境已经很远,有一些古诗(词)在选入试题时加了注释。有的诗(词)需要借助注释来了解古人在彼时彼地的彼情或言谈举止,或风俗习惯,实际上,注释给我们理解古诗(词)搭了一个梯子,砌了一个台阶。例: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

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

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

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

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 ①周朴(?—878):字太,吴兴(今属浙江)人。

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通过注释我们了解到作者是唐末诗人。诗人目睹泾水周围荒凉之景引发了怀古伤今的感慨,因为泾水是渭水的支流,古属秦国,作者自然会想到当年秦国统一天下,场面何其雄壮,气势何其恢弘!然而这一切在历史烟尘中只有“古碑存”,看到泾水旋绕曲折,何其破败荒凉啊,触景生情,怎能不令诗人消魂哀愁而黯然神伤?而对苍山残雪,暮霭残阳,仿佛看到了自身所处的唐王朝的悲惨结局,行走在黄沙漫卷的道路上,令作者不堪回首。注释为我们理解此诗搭了一个梯子。

三、品味题干

题干即试题提出的问题,出题人必须紧紧围绕所选诗的特定形象、语言特色、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来设计考题。因此,题干(问题)本身就是理解诗(词)的重要信息。例: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居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问题(题干):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韦苏州曰:‘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白乐天曰:‘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三诗同一机杼,司空为优。”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分析:其实题干中已经点明了这两点,只要我们稍作分析便触及答案的核心“同一机杼”与“司空为优”。

参考答案:同意。三句诗都善于状写景物,且都善于设喻,所以说它们“同一机杼”。司空曙的诗句之所以“为优”,是因为比韦应物、白居易的诗多了雨景和昏灯这两个意象,大大加强了诗境的悲凉气氛。

问题(题干):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

分析:题干“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独到之处,已提示我们,要关注“黄叶树”与“白头人”的关系。树叶在秋风中飘落(悲景)和人的风烛残年(白头之人哀情)相类似。这样写意境凄凉,树作为环境中的景物,起衬托作用。

参考答案:以悲景写哀情,不着悲字而悲情自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四、品味关键词句

第7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古诗范文

关键词:诵读诗歌;音韵美;情感美;绘画美

古典诗歌讲究韵律、情景融合,具有美的旋律和节奏。诵读是我们品味古诗的重要方法。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帮助其掌握诗歌的主题、意境,具有很大的作用。本文就古典诗歌的朗读教学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诵读古典诗歌的兴趣

我国古典诗歌具有韵律美、情感美和意境美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展示与诗歌意境相同的画面、音乐等手段,使学生通过画面,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并通过其中名家的配乐朗诵,使学生很自然地进入诗歌的意境中,激发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

二、把握方法,体现诗歌的音韵美

要感知诗中形象、领悟诗中情感、理解诗中内容,只有通过有节奏、带感情的诵读,才会体味得到这些美感。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掌握读出诗歌美感的方法。

首先,读准字音,夯实基础。尤其注意生字、难字、易读错的字。

其次,划分节奏,体会韵律。可按其意义或音节划分,四言诗一般是“二二”拍,如《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五言诗每句“二一二”或“二二一”拍,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七言诗一般是“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拍,如杜甫的《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再次,泛读指导,感受语感。让学生认识到每个节奏后要有轻短的拖音,有极短暂的停顿,以突出节奏。教师范读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初步朗读,教师引导学生把握诗句中音节、语调及变读,读出情感、语气,感受古典诗歌的音律美。

最后,变换形式,灵活朗读。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诵读方式,或听读,或范读,或领读,或齐读。当然,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诵读方式,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导,使学生读得声情并茂。

三、反复品读,体现诗歌的情感美

在熟读诗歌的基础上,通过品读,领会诗歌中表达的感情。学会用内容和感情来判断韵律的轻重缓急,读出节奏声调的上挑或下降;学会语速的选择,情绪激昂处势如破竹、缠绵处则如潺潺溪流;读出诗歌的情调,或豪放激昂,或凄楚哀婉。因为语言是有声音、有节奏的,不同的声音、节奏能表达不同的情感。

以坡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为例:这是一首咏叹历史上英雄人物和事迹,抒发词人壮志未酬的豪放派词。全词的情感基调是豪放的,读时应激情荡漾、铿锵有力。上阕以壮丽的长江赤壁为背景,颂扬当时众多的英雄豪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应读得豪放、舒展、有力;“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应读得急促、铿锵,末句舒展有力;“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应以舒缓但有力的语言表达词人赞颂、思慕之情。下阕写周瑜,描绘火烧赤壁的功业,并向江月倾诉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前部分应表达出对古代英雄的思慕之情,后部分要表现出词人壮志未酬的的感慨,语调由舒展豪放转为感慨万端,要读得洒脱,不可消极低沉。

四、借助想象,赏读诗歌的画面美

学生学习诗歌,往往感到非常困惑,为什么短短的几行诗,就具有那么丰富的内涵?而读者又如何在有限的文字里走进诗人的心灵?笔者认为,只有反复地诵读,再加以丰富的想象,再现诗歌的画面,才能感悟诗中的真意。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仅28个字的散曲极其凝练地写出了羁旅之思。但如何让学生感受这一点呢?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把诗歌的语言描述成画面:时近深秋,万物凋零,荒凉的古道在夕阳的照射下无尽地伸向远方。路旁的藤蔓枯黄,落叶遍地,随着秋风在地上无奈地飘零。枝节嶙峋的老树伸展着枯瘦的枝条,几只乌鸦瑟缩着身子在枯枝上不时凄惨地啼叫。旅人形单影孤地骑着一匹老马,身上披着如血的残阳余晖,身后,长长的影子随着寂寞的马蹄声缓缓地移动。这时,远处小河边一座残破的小桥浮现在旅人的视野中,小河旁的人家屋顶上,冒着袅袅的炊烟,秋风不时地送来人们的欢声笑语。眼前的景象,使旅人增添了无尽的思乡之情。

第8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古诗范文

鉴赏;交流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

09(B)―0040―01

阅读和鉴赏古代诗歌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教师应加强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教学,在诗歌教学中应大胆拓展与延伸,扩大阅读面、鉴赏面。

一 、提倡广读多背

朗读和背诵是直面文本语言形式,也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诵读主要有四种作用:1.记住了优秀的语言材料。2.在头脑中储存起感性的语言模型。3.能够形成从大脑到发音器官的良好反应机制。4.诵读的过程就是体验和感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受到文化和审美的熏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著名学者程千帆也说:“背诵名篇非常必要。这种方法看似笨拙,实巧妙。它可以使古典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风格、节奏等都铭刻在自己的脑海中,一辈子也磨不掉。因此,才可能由于对它们非常熟悉而懂得非常深透。”为此,新教材规定了一定数目的必背诗文,高考也恢复了背诵考查。因此,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李商隐的《锦瑟》等含蓄的诗歌,教师要在诵读中让学生感受到诗人的情真意切,而不必口若悬河地讲解。我在教学中尝试,除教材要求背诵的诗词之外,每周至少让学生背会两首古诗词,并课前抽查。这样,既让学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其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在教学过程中拓展和延伸

课堂教学中的拓展与延伸不是无限度的,教师应根据所讲作品的特点,精选延伸的内容,确定延伸的角度,力求“一课一得”,切忌空泛。拓展时,教师不仅要提前准备好拓展的作品,设置好拓展的范围、角度,还要提前布置学生选取拓展的作品。如同一题材的拓展,教师讲析《词二首》(《沁园春・长沙》《采桑子・重阳》),可延及到刘禹锡的《秋词》和陆游的《好事近・秋晓上莲峰》等,不一定要对延伸到的作品大讲特讲,让学生了解到同为写“秋”的诗词,不同的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去抒写就可以了。如同一主题的拓展,教师讲到刘禹锡的怀古诗,可延及李白的《越中览古》和《苏台览古》,让学生明白同一主题的表达,可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即可。如同一作家的拓展,教师重点应放在让学生体味同一作家的不同风格上,如教学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时,教师可延及李白的其他作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这一伟大诗人的不同风格,对其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教学过程中的拓展和延伸,教师主要采用的是对比的方法。对比,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同一作家的不同风格的作品,不同作家的不同风格或相同风格的作品,还可以达到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如讲白居易的《琵琶行》这首送别诗前,我和学生共同选取其他不同风格的送别诗,同《琵琶行》对比鉴赏,结果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并且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成功的鉴赏:《琵琶行》写送别的场景和人物的语言、动作,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寓别情于景物之中,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达一种旷达情怀,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借细节描写扣人心扉……

第9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古诗范文

关键词:审美情趣;古诗文学习;环境美;情感美;形象美;语言美;手法美

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20年,笔者深感古诗词学习积累对提高学生整体素养的重要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阅读部分也有这样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审美情趣,又称审美趣味,是以个人爱好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审美倾向性,审美情趣来源于人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又决定着人的审美标准。正因为审美情趣对人的审美观有如此重要的影响,所以,思想家和教育家们都把培养人的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作为美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既然如此,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呢?笔者认为,古诗文学习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古诗文中的自然环境美

古诗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给诗文增添了无限的意趣。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春夏秋冬、风花雪月等,都是诗人们倾情描写的对象,诗人借助它们表达了丰富的情感。鉴赏此类古诗文,引导学生去感受和热爱美的事物,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联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以“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来的动态;以“乱”“浅”“渐欲”“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这就准确而生动地把诗人边行边赏的早春气象透露出来,给人以清新之感。再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寥寥几笔,就将四时之景绘出。

二、古诗文中真挚的情感美

“诗歌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古诗文凝练含蓄的语言,悠远深邃的意境,令人叫绝的字词后面隐含着诗人的心情故事。温馨的骨肉情、美好的朋友情、执着的男女情、浓烈的思乡情、深沉的爱国情是古诗文作品的常见题材。如,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杜甫《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传达出温馨的骨肉亲情;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展示出美好的朋友情;温庭筠《望江南》中的“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O洲”及《诗经》中的《关雎》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吟诵出执着的男女情;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李白《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描绘出浓烈的思乡情;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李清照《夏日绝句》中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歌咏出深沉的爱国情。将它们整理出来,通过语文实践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蕴含其中的情感美,也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继而继承和发扬这种情感美的光荣传统。

三、古诗文中生动的形象美

1.事物形象

有相当数量的古诗文把某些事物作为具体的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将事物人格化,即诗人把要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借助象征性的形象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被人们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例如,柳树:常常表示惜别;月亮:常常用来引发思乡之愁;:常用来象征坚贞高洁的品质;梅花:常常是傲霜斗雪,不怕挫折,纯净洁白的象征;松树:常用来象征坚贞高洁的精神;杜鹃:常常象征凄凉哀伤。利用古诗文中的事物形象,制作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来培养审美情趣,积累写作素材。

2.人物形象

古诗文中展现了不少具有人格魅力的光辉人物形象。如,“万里赴戎机”代父从军的花木兰;“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朱熹;“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杜甫;“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独怆然而涕下”的陈子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千里共婵娟”的苏轼,“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欧阳修等等。这些可歌可泣的人物内在的美必然表现到外部,产生语言和行为的美。引导学生品味鉴赏诗文中的人物形象美,从正面人物身上得到美的感受,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古诗文中隽永的语言美

古诗文的语言特色是形象、凝练,富有表现力。古人十分注重炼字,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表现出思想情感。应反复品读,读懂原诗词表面意义,在此基础上认真地咀嚼把握诗词中的“文眼”“字眼”,领略其中的精妙之处。

五、古诗文中巧妙的手法美

古诗文浸润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趣,多借景抒情、借物言志、咏史寄兴、即事感怀,又多用映衬渲染、虚实相生、动静互见、拟人比喻等手法,引导学生学习这些手法,并且领悟这些手法的妙处,勇于大胆尝试,敢于进行模仿写作,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又可以给学生的表情达意提供借鉴。

总之,学生通过对古诗文的不断学习、积累和运用,他们的思想情操、审美情趣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和提高。这样,既在无形中提高了语文素养,又塑造了完美人格。我们深信,随着学生思想认识的逐步加深,他们自然会把思想认识转化落实到行动上,最终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价值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