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范文

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

第1篇: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 教育经济管理 学科发展 学科归属

20世纪以来,科技的发展和创新活动以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展开。纵观全世界,无论是创新型人才还是创新成果,无不与交叉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有学者曾对20 世纪诺贝尔获奖成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 世纪的诺贝尔获奖成果普遍存在学科交叉现象,更有力地证明了不同学科的相互交叉和渗透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以下简称教经管学科)是由教育、经济、管理三门学科交叉融合而成的一门文科类交叉学科,虽然不会像理工科类那样做出很多意义非凡的创新成果,但在培养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复合性创新型人才方面无疑具有重大作用。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学科设置的限制,教经管学科自身的不成熟性等,使其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困难重重。

1 教经管学科存在的问题

1.1 学科归属不明

学科的归属问题关系到学科的生存和发展,一门学科把自己界定在特定的学科门类下,有利于从制度上保证权益的顺利获得,从学术上得到社会的认可,也能从心理上使学科成员获得一种安全感。①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交叉学科日益成为学科建设的重点。然而,目前我国学科和专业设置较为固化,现行的学科专业目录既没有设置专门的交叉学科门类,也没有在目录代码和名称中为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留出发展空间。②这使交叉学科的归属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就教经管学科而言,关于该学科的归属问题一直难以确定,正如杨天平所言:“教育经济与管理学是由教育经济学和教育管理学迭合而成的学科,毫无疑问,其直接的上位学科也应该是这两门学科,而其间接的学科归属则应该是经济学、管理学和教育学,或者说应该由这三门学科共同构成其融合的属学科”。③不少学者从自己的立场和学科视野出发,将其纳入自己所在学科阵营,设有该学科的高校也根据自己的情况将该学科设在不同的学院。

1.2 社会需求与培养模式不协调

自1997年教经管学科成立以来,国家就力图给它的培养目标设置一个清晰的界定,《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1999年版)一书中,对该专业硕士生培养目标作了如下描述:具有扎实的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等领域的基础理论,能把握教经管学科领域比较重要的理论问题的来龙去脉,以及国内外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及研究水平,能从事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的教学科研工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工作。④从培养目标来看,教经管学科培养的人才主要从事于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管理工作。黄路明对西部两所高校2008届和2009届毕业生的去向调查表明,教经管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有88%的人选择到高校就业,且在高校的工作岗位主要是担任学生辅导员,只有极少数担任教务员或教师。⑤由此看来,教经管学科培养的人才多倾向于从事基层教育管理类工作,从这个角度出发,学校在培养模式中应该以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为主,辅之以学术型人才培养。而我国但凡设置该学科的高等院校几乎都是以学术型的培养模式对学生进行培养。这也是造成该学科毕业生就业难,社会适应力弱的重要原因之一。

1.3 学科的发展规模与学生的培养质量不成比例

教经管学科自诞生以来,其发展速度喜人。据114国际教育网的资料显示:2005年全国范围有59个招生机构招收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8个招生机构招收本专业的博士研究生,而2007年则迅速变为105个和13个。⑥仅两年时间,硕士和博士招生机构就分别增加了46个和5个,可见专业布点快速增加的趋势。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为该学科在学术领域内形成一定的“气候”和“范式”奠定了基础。但学生的培养质量并没有随学科的扩张而进一步得到提升,相反地,由于本学科自身的不成熟性和难以确定的归属问题,使不同类型的院校将其设在他们认为正确的学科领域,对学生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方向也大不相同,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也是良莠不齐。学者卜树春对部分著名高校2008届教经管硕士毕业生就业去向进行调查,发现该专业毕业生毕业之后上有不少没有确定单位的同学。⑦虽然学生就业情况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与自身也有很大关系,但普遍的事实证明,学生就业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培养质量。

2 解决对策

2.1 增设“交叉学科”门类

根据上文所述,教经管学科难以确定的归属问题,根源在于我国的《学科专业目录》没有给交叉学科留出发展空间。为此,笔者建议,首先在《学科专业目录》中增设“交叉学科”门类,且使所有的交叉学科都有一个合理的归属,不至于交叉学科因为归属不明而被不同院校“随意”安置。其次,考虑到每门交叉学科的发展程度不一,宜将它们分类对待,并制定不同的标准,以利于它们更好地发展。如在“交叉学科”门类下设探索叉学科、成长叉学科、成熟叉学科三个层次。⑧教经管学科属于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发展还不够成熟,可将其归属于成长叉学科。

2.2 改革培养模式

从就业角度看,教经管学科宜实施专业应用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双轨”并行的培养模式。其中,前者在培养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实践环节,学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联系实习单位,让他们在实践工作中发现问题,并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解决。而后者主要是培养具有科研能力的高层次、创新型学术人才,同时也为该学科学术队伍的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在培养过程中要注重个性化培养趋势。

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导师选择、实践环节、论文要求等方面都要实行“分流”,具体的培养模式见表1。

2.3 政府主导,限制学科布局点,重点发展一批学科“领头羊”

教经管学科的研究范围本来就是围绕着教育这个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公共事业而展开的,它的发展自然离不开教育部门的“关怀和指导”。面对学科规模和培养质量的不协调的状况,教育部门要相应地从两方面进行解决:第一,精减学科布局点。对设有该学科的院校进行评估,取缔那些尚不具备实力的院校的设置权,选出一批综合实力和科研成果兼具的高校作为该学科布局点的重点对象。第二,重点挑选并培养一批综合实力较强的高水平大学和多学科背景的教师队伍作为该学科发展的“领头羊”,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 并在这些高校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方面实行“硕博连读制”,为该学科以后的学术发展和科研补充力量。

3 结语

作为一门发展中的新型交叉学科,教经管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在解决学科现存问题过程中,要注重内外结合,既要充分发挥及挖掘本学科自身优势,也要加强外界的支持力度,如政府加大学科重大课题的投入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到学科队伍中来,为学科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使其在瞬息多变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① 周仲高.教育经济与管理学学科设置的合理性辩护[J].教育与经济,2003(2):5-8.

② 柳洲,古瑶,马莉莉.强化我国研究生跨学科教育的对策分析——美、英、法等国跨学科教育启示[J].高等理科教育,2006(6):56-60.

③ 杨天平.关于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设置的几点不同看法[J].教育与经济,2002(3):1-5.

④ 黄海群,孙曙光.我国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探讨[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48-152.

⑤ 黄路明.西部地区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就业竞争力探析[J].法制与经济,2011(1):118-121.

第2篇: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趋势;职业教育;启示

职业教育相对普通教育而言,与经济发展和就业结构关系更为紧密,有助于劳动力的合理供给、缓解劳动力供求矛盾、拓宽就业渠道,是促进劳动力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举措。为了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促进就业的作用,职业教育应当依据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来确定其发展思路。笔者在分析劳动力就业结构的现状的基础上,采用趋势外推法对我国未来五年内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并据此提出对职业教育发展思路的相应启示。

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现状及变化趋势

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产业特征1985年至2004年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各自所占份额及变化趋势见图1、表2、表3和表4。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份额大致呈下降趋势,已由1985年的近2/3稳定到90年代后期的1/2左右;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份额大致呈上升趋势,但是90年代后期呈下降趋势,而且已小于第三产业的从业人数量与份额;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量与份额经历了快速上升的过程,并已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吸纳从业人员的主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从业人员总数从1978年的40153万人增加到2004年的75200万人,共增加了35047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3.49%。三次产业的从业人员数量分别由1978年的28318万人、6945万人和4890万人上升到2004年的35269万人、16920万人和23011万人,分别增加了6951万人、9975万人和18121万人,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98%、5.74%和14.8%。在增加的从业人员中,约19.8%的从业人员被第一产业吸纳,约28.5%的被第二产业吸纳,第三产业吸纳的约51.7%,已超过新增从业人员的一半,成为改革以来吸纳从业人员的主要力量。

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所有制特征从1980年至2004年,在国有单位和城镇集体单位从业的人员份额逐年下降,而乡镇企业和私营及个体企业在拉动就业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尤其是进入90年代,乡镇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已经开始超过国有单位。在吸收新增就业者的数量上,私营经济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1989年,全社会每100个新增就业者中,只有0.07个流向私营部门,1998年私营企业吸收的劳动力数量超过了当年全社会新增就业人数。1997年我国共有418万下岗职工在个体、私营经济领域中实现了再就业,占当年安置下岗职工总数的2/3以上。①私营、个体户的从业人员在1990年至2004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4.1%,而同期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年均增长率只有-2.5%、-5.3%。乡镇企业在有效增加产品供给的同时,在农村就地吸收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成为农村增加非农就业的主要渠道。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在吸收从业人员方面的作用在逐渐减小。不同所有制从业人员数量与份额见表1,份额的变化趋势见图2。

注:表中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9月,第一版)有关数据测算得出,下同。

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产业结构变化趋势预测劳动力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分布,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有其发展方向和趋势,因此我们拟用趋势外推法对这种长期趋势进行预测。我们的假设是(1)其发展过程呈渐进性发展而非跳跃式变化;(2)未来和过去的发展规律一样,也即根据过去资料建立的趋势外推模型能适合未来的发展。首先,我们用时序(x)为自变量,时序数列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份额(Y1)为因变量来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份额的变化进行趋势外推,如表2和图3所示。在图3中,散点是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份额的实际数值,曲线是根据实际数值拟合的指数曲线趋势线y=63.618e-0.0151x的图示,②利用这一趋势方程式对2004年之后的七年进行趋势外推可得出结论:在未来十年里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份额将会继续缓慢降低。同时,由于中国人口基数过大,在经过二十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后,第一产业还是吸纳着近1/2的劳动力,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人口还将保持一定的增长趋势,所以第一产业还将继续发挥蓄水池的作用。与过去不同的是,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对继续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的技术要求提高很多。

最后,我们对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份额的趋势进行外推,做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份额(Y3)对时序(x)的散点图并对数据进行曲线的拟合,如图5所示。

图5中,散点是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份额的实际数值,曲线是根据实际数值拟合的指数曲线趋势线:y=15.855e0.0346x的图示,④利用这一趋势方程式对2004年之后的七年进行趋势外推可得出结论:在未来七年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份额将会继续快速上升,并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吸呐从业人员的主要力量。从经济发展阶段看,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2000年在三次产业的产值构成比例中,第一产业占10%左右,第二产业已占到70%,第三产业占到20%左右,按照库兹涅茨研究得出的一般模式,当第一产业产值比重降低到20%以下,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到高于第三产业并在产值构成中占最大比重时,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在工业化中期,体现在就业结构上,就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大量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考虑到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况,建国以来长期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型发展战略,形成第二产业产值过高、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过低的扭曲的产业结构,表现在产业间的劳动力结构就是:改革之初,68.7%的劳动力滞留在第一产业内,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份额甚至低于建国初的劳动力份额。加之改革开放之后,第二产业内部减员增效、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并逐步实施,第二产业吸纳从业人员的能力有限,第一产业转移出的劳动力将继续地大部分为第三产业所吸纳,第三产业已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吸纳从业人员的第二大主要力量。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一般在60%以上,即使是发展中国家如印度、马来西亚等国也已经达到50%。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平均增加就业岗位85万个左右。每投资100万元可提供的就业岗位为:重工业400个,轻工业700个,第三产业1000个。在我国今后一段时期里,第三产业拉动就业的潜力仍然很大。⑤

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所有制结构变化趋势预测我们用时序(x)为自变量,时序数列私营及个体企业从业人员份额(Y4)为因变量来对私营及个体企业从业人员份额的变化趋势进行外推,如表5和图6所示。在图6中,散点是私营及个体企业从业人员份额的实际数值,曲线是根据实际数值拟合的对数曲线趋势线y=3.3039Ln(x)+0.0884的图示,⑥利用这一趋势方程式对2004年之后的七年进行趋势外推可得出结论:在未来几年里私营及个体企业对从业人员的需求会继续增加,将成为劳动力就业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劳动力就业结构的现状及变化趋势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第一,乡镇企业在有效增加产品供给的同时,在农村就地吸收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成为农村增加非农就业的主要渠道。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在吸收从业人员方面的作用在逐渐减小。城乡职业教育要联合起来,为留在农村本土从事农业以及非农就业和进入城市第二和第三产业就业的农民,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保障,以实现科教兴农,加快农民增收的步伐,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化、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第二,劳动力就业结构中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和所有制结构的变化趋势分析表明,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私营企业将成为劳动力需求增长较快的领域,提示职业教育要把“引导学生积极到第三产业和中小私营企业就业”的指导思想贯穿始终,并且要密切关注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用人才需求来引导职业教育的教学方向,结合专业特色、积极采用学习周期长短结合的“模块化教学”、“产学结合”的灵活而实用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使职业教育能真正促成普通的劳动者向市场积极需求的能力型劳动者的转变。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入“创业教育”,多方面创造条件来引导、鼓励学生多渠道参与创业活动,不仅实现自我就业,还为他人提供就业岗位,从而为根本改善社会就业状况做出贡献。

注释: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1999[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212.

②徐国祥.统计预测和决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82.根据统计学统计预测原理,因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份额的时间序列值的一阶差比率(Yx/Yx-1)基本相等,所以选择指数曲线模型来进行趋势外推,利用计算机自动计算出该指数曲线的方程。

③贾俊平.统计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65.

④徐国祥.统计预测和决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82.根据统计学统计预测原理,因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份额的时间序列值的一阶差比率(Yx/Yx-1)基本相等,所以选择指数曲线模型来进行趋势外推,利用计算机自动计算出该指数曲线的方程。

⑤参见《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第4期第36页的“数字”栏目。

⑥徐国祥.统计预测和决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82.根据统计学统计预测原理,私营及个体企业从业人员份额的时间序列值的一阶差分、二阶差分、一阶差比率和一阶差的一阶比率均没有呈现出“相等或基本相等”的态势,本研究依据“排除原则”选取对数曲线模型来进行趋势外推,利用计算机自动计算出该对数曲线的方程。

作者简介:

张睿(1974―),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2006届管理学硕士,现在新乡医学院教务处教育教学研究室工作,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学、高等教育管理。

黄育云(1941―),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学。

第3篇: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师范院校;公共事业管理;培养模式

公共事业管理是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本科专业,作为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于1999年起招生。本专业的开设初衷是为了突破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瓶颈效应”,调整和改革涉及到人民福祉的教育、科技、文化、体育、人口、医疗卫生、住房、资源与环境保护、社会保险、市政建设、城市交通以及供水、供电、煤气、邮电、通讯等公共事业的发展[1],建立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共管理体制。目前,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专业布局的调整,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逐渐增加,2000年为57所,2001年为132所,2002年为196所,2004年224所,2006年则达到了317所。有人估计,若将高职高专也计算在内的话,开设本专业的高校至少达500所。[2]它们分布于师范类、医学类、科技类、农林类、财经类、综合类等各类院校。

一、师范院校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现状及问题

在高校专业布局调整过程中,多数师范院校也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从办学情况来看,由于缺乏定位,办学效果可谓“五花八门”。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专业定位不准确

师范院校开设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定位为教育事业管理或以师范教育为主的公共管理,不少师范院校不论专业办学效果如何、学生就业情况如何,盲目效仿其他高校的办学模式,缺乏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准确定位,没有形成适合师范学院的专业特色。教育部原专业目录认为本专业可授予管理学、教育学、文学或医学学位,如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可授管理学、医学学位,教育经济与管理可授管理学、教育学学位,而目前师范学院由于专业定位不准确,颁发学位也差异较大。

2.培养目标不清晰

原国家教委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3],范围较宽且缺乏针对性。师范院校是以教师教育为主,本应确立适合师范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但不少师范院校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指导,没有确立合适的培养目标,采取适合学校发展特色的培养模式,不是范围更宽就是缺乏实际的操作性,对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缺乏明确的指导作用。

3.师资质量相对薄弱

由于起步晚,本专业教师多由相关专业教师转型而来,师范院校本专业教师基本是由管理类、思想政治类或教育类教师转型而来。近几年毕业的青年教师尽管有公共事业管理本科背景或公共管理硕士背景,但对专业教学、培养方案实施、专业发展方向等缺乏了解,本专业课题研究较少。从整体来看,存在着师资质量不高、知识结构不合理、实力不强等问题。不少教师对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研究不深入,只是疲于理论知识的讲授,无法有针对性地钻研适合师范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

4.课程设置不合理

师范院校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设置多数都是以教育类为主,或仿效其他综合院校专业课程的安排,沿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的层次设置,灵活度不够。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以学科门类划分专业课程,涵盖范围较大,公共课课时量大、选修课的选择余地小且开课随意,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不合理等问题;课程内容上存在着门类大同小异且划分混乱、部分课程内容重复、开课先后顺序不当等,对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缺乏实际意义。

5.学生专业技能不强

师范院校对师范生的培养是通过师范技能训练、模拟讲课、师范生讲课大赛等环节提高专业技能的。但不少师范院校并没有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为师范专业,造成专业技能培养很难准确界定。实习基地由于数量少、范围窄而流于形式,尽管有些师范院校安排了专业实习,但却存在着盲目草率、走马观花、指导匮乏等问题。学生无法从实习中获得任何收获,也就谈不上去解决实际问题,社会适应性较差。当用人单位问及师范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能处理和解决什么问题时,学生难以明确回答,就业市场上自然不受青睐。

二、师范院校公共事业管理办学的转变对策

1.合理控制办学规模

教育行政部门应重视本专业的开设条件,严格控制本专业的审批数量,避免盲目审批、盲目建设。针对师范类院校,要建立相关的专业设置评估体系和专业审批程序,重新对本专业的建设水平、社会效益以及人才供给和需求等方面采取规范化指导,确立有效的专业设置评估指标和体系,压缩师范院校开设本专业的数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组织专家对本省师范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开设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比较,依据科学方法排出等级和名次,在预测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布点调整,扶优淘劣,确保各省只有少数几个强势师范院校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从而有针对性地构建以教育事业管理为主的培养方向。

2.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通过生源、信息和就业市场等调节高校的教学,师范专业就业面较窄,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不能完全朝师范方向发展。要结合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事业单位以及非政府公共组织人才的需求变化、资源配置关系、市场走向以及信息动态的变化制定培养方案。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名称招来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基础知识学习后,到二年级应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三年级再进行系统专业学习并安排相应的专业见习和学年论文写作,或举办“创新试验班”,专门针对有“考研升学潜力”或“潜在就业实力”的学生制定新方案;四年级则根据专业方向到不同行业或就业岗位挂职实习,提交毕业论文。

3.完善课程结构

要根据专业方向开设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学、公共事业管理学等专业主干课,为学生系统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要依托专业特色,贯彻“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开设符合各高校实际的方向性课程,如,公共卫生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人口环境管理、公共财务管理、教育经济管理、科技文化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等课程,以此为核心开阔学生的视野。要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开设技术性、实用性课程,如,应用统计、管理文秘写作、管理信息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社会调查方法、管理定量分析等,为培养实际操作技能奠定基础。

4.提高师资质量

要以突出师范院校专业特色为基础,通过自学、短期在职培训、进修、学术交流等形式提高本专业的师资质量;让教师在当地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非政府公共组织挂职、担任顾问。要鼓励教师参加地方或全国举办的各类专业研讨会,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向国内名牌高校派送访问学者,或派教师出国了解西方国家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概况。学校要提供科研经费鼓励教师开展公共事业管理相关课题的研究,参与公共事业管理相关领域教材的编写,并由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发挥教材建设规范管理和分类指导的作用,省内高校、同类高校、名校与非名校之间还应定期交流,共同提高本专业教师的水平。

5.改进教学方法

本专业教学要体现知识、素质、技能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改进教学方法,减少理论课时,增加专业实验操作环节,通过建立电子政务实验室、模拟政务办公厅、电算会计、审计、统计实验室等[4],确保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先进设备和实验场所;应以案例教学为主,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相互交流和共同合作的能力。此外,还要加大本专业实习的力度,重视与当地政府部门及有关事业单位的合作,建立专业实习基地,由教师指导、检查和考核,落实学生的实习基地,做到不走过程、不搞形式。还应该通过“经验讲坛”活动,邀请政府部门官员、事业单位或社区管理人员到学校座谈,为学生传授工作经验或与学生交流探讨实际问题的处理方法。

6.搞好毕业分流

本专业学生不能像师范生那样通过教师资格证,毕业后到学校任教,而应多考级考证,多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行情;要将本专业毕业生分流为考公务员类、考研类和就业类三种,采取不同的技能培养方式。考公务员类毕业生:着重培养学生对我国公务员机制及公务员运行各项体制的熟悉和理解能力,聘请相关人员举办公务员培训讲座;考研究生类毕业生则着重培养学生探索和钻研能力以及自学能力;而就业类毕业生则应培养人际沟通、官方语言表达、具体事务处理、突发事件应急、政务调研、政务信息化操作、公文写作、公共政策制定与分析、办公室基本管理及办公设备的操作、社会调查与统计、网络应用等能力。

总之,师范院校开设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确立科学的发展思路,了解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及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服务于本地区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保证专业发展的适应性和全面性,这样才能走出师范院校固定的办学模式,办好师范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参考文献:

[1] 席恒.公与私:公共事业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 孔春梅,李春林.对国内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的思考[C].全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优秀论文汇编.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编印.2005,(4).

第4篇: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教育供求;回顾;反思

教育供求问题一直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回顾教育供求问题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教育供求研究现状及面临的重大问题,展望教育供求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无疑对教育经济学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教育供求研究的社会背景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从其本身来看,确实有别于纯粹的商业性活动。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培养的各类熟练劳动力和专门人才是具有商品属性的。因而教育同其它任何商品生产部门一样,都存在着供给与需求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劳动力市场的完善,教育在劳动者个人的就业、收益的获得和自我目标的实现等方面已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必然会越来越迫切。可以这样说,教育需求膨胀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教育认识的飞跃,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由于教育,特别是高质量、高层次的教育能够提高人们的劳动能力,改变人们的社会地位,带来各种经济和非经济收益,期望通过受教育获得较高的文化素养,获得较好的职业和较高的社会地位,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家庭的共识。但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高质量、高层次教育需求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由于客观条件和政策上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尤其是高质量和高层次的教育远远满足不了广大人民群众这种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矛盾日益尖锐。

关于教育供求问题的研究,国外曾有多种理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教育供求理论有三种:一是按国家人力需求组织教育供给的理论,二是按教育投资收益率组织教育供给的理论,三是按个人教育需求组织教育供给的理论。上述理论尽管都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但由于各国的具体国情不同,对于这些理论只能有分析地加以借鉴和运用。由于教育供求问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现实问题,立足于现实国情开展对该问题的研究在我国既是一项基础理论工作也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教育供求研究的回顾

回顾我国教育供求研究,析我国教育供求研究的现状,找出当前供求领域的热点问题,反思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是我们继续深入研究的前提。

(一)教育供求的基本概念

国内研究对教育供求的基本概念表述如下:教育供求在一般意义上是指教育机会的供给和需求。教育供给是指一定社会为了培养各种熟练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和个体的发展,而由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给学生的受教育机会,狭义的教育供给是指各级普通学校提供的教育机会;广义的教育供给还包括非正规教育机构

(诸如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在职培养等)所提供的教育机会。教育需求是指国家、企业和个人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教育需求代表着个人、用人单位和国家的支付能力,还表现为受教育者为接受教育所失去的其他收入,也就是教育机会成本。

教育供求研究的视角不仅关注学校提供的教育机会的供求,也重视学校提供的教育“产品”的供求问题。有人认为教育产品供给是各级各类教育毕业生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教育产品(人力资本)的数量。教育产品供给的主体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毕业生,供给的对象是教育产品(人力资本),教育产品有效供给具体表现为毕业生被用人单位所接纳。教育产品需求为社会各用人单位愿意而且能够购买各级各类教育产品(人力资本)的数量。教育产品的需求主体是社会用人单位。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2003年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212万人,而就业率只有70%,大学生就业问题实际上就是教育产品供求问题。

然而,由于教育需求不是纯经济学的范畴,它除了经济意义之外还有着十分广泛的社会内涵,要准确理解教育需求及其影响因素也困难得多。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容易混淆了需求与需要。如有人认为“人们对教育需求是无限的,但社会对个人教育供给则是有限的”、“由于教育资源的稀缺和教育需求的无限,从而产生供求之间的矛盾。”教育需求究竟是不是无限的呢?很明显,个人的支付能力不可能是无限的,对于收入低下的弱势群体而言更是如此。因此,理清教育需求的内部结构和供求关系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二是当个人的教育需要成为社会民主、进步的要求时,个人的某些教育需求则变成了国家的公共需求。无论个人有无支付能力,国家都会保障这种基本的受教育权利。例如,在义务教育阶段,个人没有选择不接受教育的权利,只能接受强制性的义务教育。

(二)教育供求矛盾的产生与调节

教育供求矛盾也就是指教育供求失衡,是指教育处于供给小于需求或是需求大于供给的状态。这种失衡既可能是供给不足所致,也可能是需求膨胀所造成,还可能是供求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前我国教育供求失衡之顽症正是需求日益膨胀与供给不足所共同酿成的。教育供求,从静态的角度看,存在着平衡问题。但从动态的角度来看,由于教育供给和教育需求是由不同的主体来承担的,教育的供给和需求都在随着时间的变动而变动。对教育供求矛盾的调节,最典型的有两种,即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教育供给与需求愈来愈多地受到市场的影响。将市场机制引入教育领域,对教育供求产生一定影响,关键在于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排它性。从经济学角度看,在消费上具有排它性而又无外在效益的产品被称为私人产品,应当由市场来提供。而教育中的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等非义务教育虽然在消费上具有排它性,但同时它也具有外部社会效益。这种产品在经济学上被称为“准公共”产品。它可由政府提供也可由市场或私人主办、政府资助的方式提供。

但是,市场调节作用的发挥需要建立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之上,如明确的教育价格、较大的教育需求弹性等,而且,即使这些条件都具备,教育供求的均衡也不能仅靠市场的调节就能形成。这是因为,首先,市场机制存在着固有的缺陷,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调节不力即“市场失灵”的情况。其次,教育市场只是相对独立的市场,教育市场的均衡只是一种局部均衡,这种局部均衡会因某些外生变量(如经济体制)的影响而破坏。因此,市场在调节教育供求时是存在局限性的。如果仅靠市场来调节教育的供求,可能会造成教育投资不足、投资方向错误以及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等后果,而这些都会导致教育资源的不充分利用和不合理的配置。为了弥补市场对教育供求调节的不足,政府就有必要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对教育市场上的供求施加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要对教育供求进行宏观调控,主要采用行政、法律、经济和信息等手段。

(三)教育供求均衡与教育有效供给

教育供求矛盾是客观存在的,那么教育供求能否实现完全的均衡,教育供求均衡有何特点,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缓解教育供求矛盾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教育供求均衡是指教育机构所提供的教育机会数量、质量和结构在总体上与个人、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基本一致。现实的教育供求矛盾中,教育供求状况呈现三种类型,即教育供求的“点平衡”、“域平衡”和“不平衡”。教育供求的“点平衡”是指教育供给和教育需求严格相等,它是一种绝对平衡。教育供求的“域平衡”指教育供给略大于教育需求或教育需求略大于教育供给时的状态,这是一种有条件的、相对的、可接受的平衡,又可称之为教育供求的“准平衡”。教育供求的“不平衡”或“失衡”是教育供求差异超过一定的比率,教育活动运行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受到较大的冲击,不为人们所接受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称之为教育供求的严重不平衡。“域平衡”和“不平衡”是教育供求关系的常态,绝对的教育供求平衡无法实现。

由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的教育是处于资源约束型状态,由此造成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局面,这种矛盾不仅仅表现在教育机会的数量上,教育质量无法满足教育需求的情况同样突出。在教育资源有限的状况下,增加教育有效供给是缓解供求矛盾的关键。有效的教育供给应当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最大限度地满足、适应与引导各种教育需求的教育供给。衡量判断教育供给是否有效的客观标志应从数量、质量和结构三个层面来考察。在数量上,个人对教育的需求表现为入学机会的需求,社会对教育的需求表现为学校培养和提供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各级各类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需求。判断教育供给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教育供给是否满足了个人对入学机会的需求,是否满足适应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各级各类劳动力和人才的需求。在质量上,衡量教育供给是否有效,还要考察其是否满足了人们对教育质量的需求。质量好,社会及用人单位满意,接受教育的个人感到满意,这样的教育供给在质量方面便是有效的。反之则是无效或低效的。在结构上,教育有效供给的形成就是要使得教育供给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类型、专业结构的需求,适应人们对教育多种自主选择的需求。总之,教育有效供给的形成不仅要在数量、质量上满足、适应教育需求,还要在结构上满足、适应教育需求。这是因为,教育的供求问题不单是要求受教育和社会能提供多少的问题,还包括提供什么样的教育问题。

三、教育供求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

教育供求研究在教育供求的概念、供求矛盾运动规律、调节方式等理论基础方面的研究逐渐深入,研究方向从理论方面和实践问题方面同时并进,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目前仍有一些问题未取得共识,存在较大的争议,还需要教育工作者进行细致的研究。

(一)教育供求的特殊性

教育供求研究是从经济学的供求研究中借鉴而来的,由于教育事业与企业性质不同,教育供求的特征必然不同于经济学中的供求。与一般商品供求不同,从人们接受教育的完整过程来看,教育机构首先要提供一定的教育机会,然后要采取一定的方式将教育机会分配给受教育者,这样才能使受教育者真正接受教育。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和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中所采取的教育机会分配方式是不同的。我国目前教育供求矛盾仍然较为突出,仅有一部分人享有稀缺教育机会的情况将长期存在,如何分配稀缺的教育机会则成为实现教育供给相对公平的关键。而已往只关注于教育机会和教育产品的供求,对于教育机会的分配问题仍需深入研究。

根据汉娜·阿伦特的哲学理论,社会生活可分为三个领域:公共领域、市场领域和私人领域。凡是学校,不管其具体身份是私立的、合作的还是政府的,均应被定义为公共活动领域。由于教育自身肩负着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等社会功能,判断教育供求均衡、教育资源配置最优化、教育有效供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包含了社会公平因素的价值判断问题。就连人力资本的主要代表人舒尔茨也认为:“教育机构不具有传统工业的某些经济性质,这是事实。除少数采取不当办法追逐金钱的学校以外,一般学校的组织管理都不是为了盈利的”。适用于一般工业经济的供求理论,在解释义务教育供求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就义务教育供求而言,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价格不是市场上教育生产(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的竞争关系决定的,而是由国家定价。2.教育生产要素的投入和流动,很大程度上是采取计划分配形式,起调节作用的不是供求价格,而是政府的意愿。3.教育需求由教育供给引导,义务教育的专业设置、教育内容、形式以及供给数量都是由国家计划规定的,教育需求者很大程度上是被动地接受教育系统的分配。4.教育供给价格不能全面地反映教育成本,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已成为世界的潮流。

教育不能简单的依靠市场调节,曾有学者认为“学费上升,教育需求减少,教育供给增加;反之,学费下降,教育需求增加,教育供给减少。”但作为生产单位的学校并非是为了追逐经济利益来办学,学费也不等同于教育服务的价格,教育供给和需求都缺乏弹性。价格的相对变化在义务教育阶段对于供求双方来说很难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市场机制、竞争、价格在教育领域中的作用十分有限。解决教育供求矛盾的关键在供给方,也就是使教育供给的数量、质量和结构在现有的经济实力内最大限度地适应和满足教育需求。因此,经济学中关于供求均衡的分析并不完全适用于教育领域,正是由于教育的属性比较特殊,某些属性不可以用经济观点来加以说明,探讨教育供求的特殊性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二)教育供给方式多元化

教育供给主要有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三种供给方式。在如何扩大教育供给、满足人们不同的教育需求的研究中,许多学者都指出社会力量办学对于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性。迅速发展起来的我国民办中小学承担了基础教育普及与提高的双重任务,对于缓解入学高峰给公办学校带来的压力,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满足社会多种教育需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促进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我国出台了《民办教育促进法》,但目前仍有一些问题未取得共识,存在比较激烈的争论。

《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它的必需的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这为民办教育出资人获得盈利提供了法律依据。可以看出国家欢迎社会各界的力量都来关心教育、都来支持教育、都来办教育,政府是允许回报的,既然允许回报,就会出现各种各样不同的动机来办教育,因此也就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形式来办教育。但是,要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公益性的基本特性。现在一些投资者以为投资教育能够有比较大的回报,如果以这样的想法来办民办教育,最后肯定会失望的,肯定会办不好的。因为教育是一个崇高的公益事业。可见,关于如何扩大教育的市场供给问题,社会上的认识尚未统一,需要待以后再讨论,在实践中进一步明确、加以完善。

有学者以制度理论的视角分析公共教育制度,认为市场参与教育供给可以比政府更有效率,市场资源配置方式和管理方式是有效率的体制选择,是可供选择的另外一种学校运营方式。但在现实中,市场制度引入教育领域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并非必然可以提高学校效率。即使民办学校中也存在财产权的界定不明晰,学校中财产的归属不清楚,各种财产所有者的权力和责任界定不清等问题。目前,学校法人治理结构还没有建立起来。举办者或投资者视学校财产为私人财产,对学校资产可以任意转移而不受任何限制,学校法人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如何保障学校法人的财产在学校存续期间不被侵害、民办学校财产清偿剩余的最后归属如何、举办者产权责任怎样与其权利义务对等,这些问题仍需要我们不断深入研究,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使教育供给方式多元化,更加适合不同的教育需求。

(三)教育供求研究方法

教育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尚未形成独立的规范体系。长期以来,教育供求研究一直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主要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种基本方法探究教育供求问题,并对调节教育供求矛盾提出诸多对策。量化研究与质的研究各具优势,而且二者趋向一种综合使用的态势。虽然实证研究成为当前的时尚,这也是我国教育经济学与国际接轨的一大进步,但是基础理论研究决不能忽视,而且研究的难度更大。方法的选择取决于能否实现研究目的和现实研究中的可行性,理论研究和实证这两种研究方法各有所长,而且是交叉融合的,实证研究不能仅停留在对现象和事实的描述,更要从中获取知识和理论,并为进一步的理论验证提供原始资料。没有定性分析的定量分析是无意义的数字游戏,仅有定性而无定量则缺乏说服力和科学性。二者都具有自己的特征和科学研究的合理性,一种范式更适合某些研究问题而另一种范式则适合另一类问题,在许多情况下,二者结合使用会优于单独的一种。

从上世纪80年代教育供求研究的总体情况看,实证研究中最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是描述统计。而方差分析、差异检验及显著性分析较少被研究者使用,没有得到普遍的应用。不少研究只停留在具体问题的分析上,只对统计数据进行简单描述,因此,实证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教育供求研究的方法应该形成自己独特研究模式和路径,当然这也是未来教育经济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吴克明。教育供求新解[J].教育与经济,2001,(3).

[2]范先佐。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55.

[3]阮艺华。政府为什么要干预教育供求[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12).

[4]叶忠。论教育供给有效性的衡量[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

[5]顾明远。教育与需求——现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上)[J].比较教育研究,1995,(3).

[6]吴宏超。我国目前的教育机会分配与教育公平[J].教育与经济,2003,(3).

[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00.

[8][美]舒尔茨。教育的经济价值[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2.15.

[9]周济。探索民办教育多种实现形式[J].时代潮,2004,(11).

第5篇: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及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影响,我国医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越来越受到各医学院校的重视。高校就业指导是在国家有关法律和政策规定、指导下,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政策、求职技巧、就业信息等方面的指导,帮助毕业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选择职业岗位,发挥他们的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过程[1]。大学毕业生是社会新增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从社会需求和岗位的医学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在正确引导学生就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内容是引导大学生正确分析、评价自我,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需要,调整就业心理和观念,解决就业信息不畅[2]等不利因素对学生就业产生的不良影响,尽量避免造成学生的盲目择业。

一、当前我国医学院校就业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从1999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持续扩大招生,导致医学专业高校毕业生自2003年起大幅增加,我国医学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进入了“大众化”时代,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于医疗服务人员的需求。但社会上各个医疗单位招聘毕业生的人数并不是同步增长,医学院校毕业生普遍遭遇了就业困难的窘境。计划经济时大学生就业的“统招统分”早已经转变为市场经济时代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尤其是在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以后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虽然我国的大学毕业生较多,却不能说明我国医学人才过剩。现阶段医学毕业生就业存在着严重的的结构性失衡问题,我国的人力资本结构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仍有很大的差距。从近二年我院实习前学生就业意愿抽样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多数学生首选就业地域是北京、上海、深圳等大、中型经济发达城市,其次是省会及各省主要城市,然后才是西部,最后有极少部分同学选择了离家较近的县城及乡镇医院。学生选择就业地域分布的不均衡更直接加剧了医学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形成了城市医院一岗多求,而社区医院、乡镇医院少人问津的尴尬局面。我国社会发展的现状要求我们必须同时解决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与妥善安排医学毕业生就业的相对矛盾的问题。

二、我院近三年来毕业生就业情况及分析

表一 我院07-09年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

从表一中看出,07年至09年我院毕业生就业率显逐年减低趋势,待就业率和考研率逐年增加,其中灵活就业、合同就业率每年均占30%左右,09年毕业生实际就业率去掉升学的毕业生以后实际就业仅为48.6%。

表二 我院2009年各系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

从表二可以看出09年我院毕业生临床医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际就业率较低,护理本科就业率最高,同时可以看出就业率较低的专业考研比例较高。

总体看来,近几年来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且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学生就业形势好于普通专业,由于我国研究生逐年扩招,所以本科学生的考研比率也有所增加。

三、对我国地方医学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建议

3.1地方医学院校就业指导应同时兼顾普遍性与特殊性

普遍性是指针对各专业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统一的就业指导,具体地说,就是根据近三年各专业的就业情况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就业方向及就业技巧方面的专题讲座,可以有效的解决学生在寻找就业岗位时的盲目性和普遍存在的问题,尽量发挥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促进学生就业的重要作用,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在进行专题讲座同时也要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情况针对特殊学生的盲目乐观或盲目悲观、好高骛远等特殊情绪进行及时纠偏,引导他们正确分析、评价自我,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需要,调整就业心理和观念,让学生更加顺利就业。

3.2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素质

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普遍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素质,提高他们对就业指导的工作热情,督促他们及时了解就业市场的动态变化,培养他们对人才市场变化的敏感性和准确判断力,主动开展就业工作改革和发展的研究,自主改进和加强就业管理工作,使学生充分就业取得最佳效果。

3.3医学生社区化、乡村化将是未来医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传统的医学生就业观念导致学生就业方向比较单一,大多以发达地区的三甲医院为主,产生了毕业生在发达地区比较集中,竞争压力相当严重,而偏远地区及地市及以下地区医生明显不足。相对于国家 “二一一”工程的医学院校及国家一类重点医学院校的学生来说,地方性医学院校毕业生竞争的弱势显而易见,所以相对于竞争压力强大的发达地区三甲以上医院来讲地方性医院及社区医院将是未来地方性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重点。社区医院我国在近年来发展势头比较猛烈,社区医疗在我国开展的如火如荼,社区医疗的人员缺口较大,是地方性医学院校毕业生较好的就业选择方向。另外,对于医学人才缺口较大的乡村医疗体系来讲,部分学生分流至乡村医疗也是以后解决毕业生就业的不错选择。

四、小结

总之,高校学生就业问题是需要社会全部门、各环节、各要素相互作用、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系统工程[3],并且需要不断的完善发展。教育、管理、指导、服务是就业指导工作者为学生提供服务的途径,而医学生社区化、乡村化将是未来医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发展方向。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该积极面对机遇和挑战,准确判断形势,及时抓住机遇,统筹利用资源,科学规划实施,为学生营造最佳就业氛围。

【参考文献】

[1] 李国茜.中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比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8):19

第6篇: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经济困难学生 政治思想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就业择业指导

随着高等学校扩招、招生并轨和收费制度的实施,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高等学校经济困难学生的绝对人数也在不断上升,形成了经济困难学生群体。从我做辅导员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接触经济困难学生,他们大多来自于农村或城市的失业家庭,在校期间支付学杂费和生活费比较困难,有的基本生活费都得不到保障。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更应关注,国家提出“不让一位学生因为贫困而辍学”,所以关心帮助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就成为辅导员的重要工作。

一、在经济困难学生当中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①经济拮据,生活俭朴。从上班到现在,我接触的经济困难学生当中有很多同学一日三餐仅以米饭、馒头和面条充饥,有的干脆一天吃两顿饭,所以很多贫困生体检的结果都是营养不良。

②学习压力较大。大多数经济困难学生来自老、少、边、穷地区,这些地区基础教育比较薄弱,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能力不够,加上经济贫困带来的影响,给他们学习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③社会交往能力差。由于经济上的困难,很多经济困难学生不愿意与同学交往。也由于同学之间的聚会或者活动有时需要一定的费用,使得他们望而却步。他们大多对集体活动不感兴趣,对身边的同学缺少主动的交往和沟通。

④心理负担重,家庭经济困难造成了很多学生从小就具有了心理上的阴影,在大学这一转型时期,如果不能很好的完成心理的成熟过程容易形成自卑、焦虑心理,存在冷漠攻击心理、敏感多疑心理,甚至有的经济困难学生具有偏执心理。

二、做好经济困难学生的调查工作

我所在的学院对于经济困难学生的管理有专人负责,每年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评定,确定等级。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平时的工作中认真负责,多方搜集资料。方法如下:⑴是认真阅读新生在入校前填写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⑵是阅读学生档案,了解家庭经济情况;⑶在学生中设立信息员,向老师及时提供贫困生情况,了解贫困生的生活情况。⑷是调查学生在食堂用餐的费用信息,随时掌握经济困难学生的消费现状。这样就可以做到信息的准确性,让真正贫困的同学得到帮助。

三、大力开展经济困难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1、教育经济困难学生树立自强自立精神。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工作不仅是为他们完成学业提供一份经济援助,主要是通过经济资助的形式培养他们成长成才,将所从事的活动与专业学习,能力培养及个性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使贫困生通过劳动获得报酬,自食其力。在经济资助的同时还应该加强自立教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和诚实、辛勤的劳动获取资助,确立正确的劳动观、荣辱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实现“心理脱贫”。高等学校经济困难学生一般都承受着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辅导员老师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帮助贫困生解决心理问题,帮助受资助的经济困难的学生学会调试心态,加强战胜挫折的教育,帮助贫困生以平常的心态面对贫困,要正确认识困难,采取积极的办法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穷且不坠青云之志”,“发奋学习,改变贫困”;了解国家有关救助政策,积极寻求救助渠道,以健康的心态接受社会各界的帮助。

3、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落实勤工助学岗位。辅导员要引导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为他们寻求多种形式的勤工助学岗位,把积极资助与锻造品德和提高素质结合起来,使资助由“输血型”变为“造血型”,鼓励他们在获得一定积极收入的同时,增强自己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锻炼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

4、塑造经济困难学生的诚心品格。结合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加强诚信教育,使每一位受资助的经济困难学生都能在资助过程中深刻认识到诚信的价值和重要性,并在接受资助过程中养成推崇诚信、讲究诚信、坚守诚信的良好品格。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也要注意把发放资助款项与思想教育想结合,使没一个受资助的经济困难学生切身感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期望,帮助他们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树立努力学习、报效祖国、贡献社会、服务人民的崇高志向,将获得的“爱心”传递下去,使受资助的学生成为文明使者和诚信标兵。

四、以职业生涯规划为重点,注重做好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就业指导服务的重点是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知道将来自己要干什么,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然后结合学生自己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对职业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分析,务实选择可行的职业方向,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精细化、专业化、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和服务。

第7篇: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专业设置 城市与农村 江西

[作者简介]蔚丽娟(1983- ),女,山西孝义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经济与管理。(河北 秦皇岛 066004)曹晔(1963- ),男,内蒙古丰镇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所,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经济与管理。(天津 300222)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主持人:曹晔,项目编号:10YJA880006)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3-0011-04

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熟练技能且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性人才,其专业设置不仅要体现该地区职业学校的办学特色,而且要有前瞻性,以利于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近年来,江西省中职学校顺应工业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不断调整优化中职学校的专业结构,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一大批生产型和技能型人才。2010年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共373所,招生28.5万人,其中24.35万人来自应届初中毕业生,4.15万人来自历届初高中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园区企业职工、城镇下岗职工等人群。2010年普通高中招生人数27万人,中职的招生人数超过了普高招生,高中阶段职普比例日趋合理。为更有效地了解江西省中职学校专业设置及其城乡职业学校的情况,笔者收集了江西省43所中等职业学校(其中城市职业学校27所,农村职业学校16所)2010年的专业设置情况并对其进行了分析。43所重点中职学校设置的16个大类专业布点总数是410个,总体平均每个职业学校所设专业数为9.5个,其中城市学校专业布点数279个,平均每所学校设置专业数10.3个;农村学校专业布点数131个,平均每所学校设置专业数8.2个。可以看出,江西省校均专业设置数适中,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已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

一、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总体现状

2.资源类、传统类专业设置比例较低。农林、资源和能源等产业是国民经济良性运行的基础,但这类专业设置比例却很低。在抽取的43所城乡中职学校中,开设农林类专业的比例仅为4.88%,资源环境类、能源类的专业布点数为0%。27所城市中职学校开设交通运输类和石油化工类专业的比例分别占5.38%和2.15%;16所农村中职学校开设这两类专业的比例总和也不超过4.00%(见表1),资源类和传统产业的专业设置比例较低,与江西省作为农业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

3.部分专业设置存在趋同现象。在专业设置过程中,许多职业学校只注重眼前市场需求和短期热门专业,忽略了自身的办学优势,有的专业甚至在师资、实训设施等条件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开办专业。调研表明,江西省中职学校中计算机及应用专业重置率较高,27所城市职业学校该专业的重设率约为74.07%,16所农村职业学校该专业的重设率约为68.75%(见表2);旅游服务与管理、药剂、护理等专业设置也存在趋同,这种现象严重制约着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服务的能力。

4.学制年限比较灵活。近年来,为适应教育“面向人人”的要求,职校生源越来越多样化,许多职业学校针对不同学生的自身状况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实行多学制(同专业不同学制,不同专业不同学制)的办学模式,学生可根据自身状况,找到自己最理想的成才途径,同时也满足了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比如江西省化学工业学校仅对农村电气技术和农村环境监测这两专业采取“1.5+1.5”学制,即所招学生前一年半在本校上学,后一年半在别的学校学习并由该校负责学生的就业培训和就业安置;南昌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同一专业的“2+1”学制,如果毕业直接就业就是两年制,如果选择升学就是三年制;江西省医药学校的“2+3”即前3年中专在本校就读,后2年高职专科在对接高校就读;南昌市卫生学校的“4”学制,即初中3年,高中1年(见13页表3)。

5.专业分化和融合现象并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两大趋势,即精深专业化和复合型人才②。从调查的43所中职学校可看出,江西省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呈现出分化和融合并存的现象。江西省中职学校一些专业除面向某一类职业岗位群设置外,还针对某一特定职业或岗位定向培养学生,如都属于园林专业,设置的专业方向又分化为“园林绿化”“园林技术”等。除此之外,有些专业呈现出融合的迹象,尤其是第三产业复合型专业不断增多,如“文秘专业”与“自动化专业”相结合形成了“文秘及办公室自动化专业”;“信息技术专业”与“机械加工专业”相结合形成了“数控专业”。

二、江西省城市与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比较分析

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其发展既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又受制于经济社会条件。城市和农村职业学校办学条件不可能相同,二者专业设置也就不应该趋同。通过对城市和农村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比较,来进一步分析城市与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差异度。

1.城乡校均专业设置数量差异明显。抽样调查表明,选取的27所城市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数量较多,专业布点数为284个,平均每个学校设置专业数近11个,甚至有的学校专业设置数达到30个。而16所农村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数量较少,专业布点数为132个,平均每所学校设置8个专业,规模较小的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数仅有2~3个。可见,农村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少,一些学校办学存在规模不经济,可以通过布局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来提高办学规模和水平。

三、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调整的对策

1.加强基础类、传统类专业建设。江西省是一个农业大省,近几年来,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加快,初步核算,2010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35.0亿元,比上年增长14.0%,三次产业结构为12.8︰55.0︰32.2,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8%、71.2%和25.0%。其中农业增加值1205.9亿元,增长4.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8%,这充分说明农业在江西省国家经济中还是占有很大的比重的④。从调研可以看出,江西省中职学校开设的农林类和土木水利类专业所占比例较低,分别为4.88%和6.83%,这与江西省的国民经济发展极不相称,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于农业的发展。此外,能源类专业的比例空缺,交通运输类专业比例与农林类比例相当,不超过5.00%(见12页表1)。所以,江西省各级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指导优势,担负起对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的指导和服务责任,对农业和资源等基础类专业,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对大众化的专业,引导各学校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对专业设置跨度较大的学校,帮助并指导职业学校发展优势特色专业。

2.加强农村中职学校专业聚集度建设。总体来看,农村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的需求,但也存在专业聚集度低等问题,不利于实训基地的建设和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改善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农村职业学校应该依托自己的品牌专业来发展自己的拳头专业,新办专业应依托某一核心专业来设置,形成专业集群,以便更好地建设实习基地,提高学校的资金、设备利用效率及办学质量。

3.打造特色专业,避免专业重复建设。职业学校秉承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的重任,设置多个专业来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如果只考虑社会需求,不考虑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最终也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因此要把二者结合起来考虑。特色专业是学校办学的生命力所在,各学校应该立足区域经济特色和本校优势,设置一些岗位针对性强、能有效开展工学结合的专业,集中优势来发展这些专业。江西省43所职业学校专业重设率高,如城市开设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学校有24所,比例为88.89%,农村开设加工制造类专业的学校约为15所,比例为93.75%(见13页表5)。因此,今后各职业学校专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应按照差异化策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加大发展特色专业。

4.加强专业之间的协调与融合。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⑤。可见,信息化引领工业化,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信息技术与其他专业的融合势在必行,与之相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多。然而所调研的43所江西省中职学校中复合型专业设置比例仅为0.73%,为了顺应国家这一政策,必须采取措施加大信息技术专业与其他专业的结合力度,使传统专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注释]

①资料来源于江西省政府网的“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一文。

②曹茂甲,曹晔.辽宁省中等专业学校专业设置情况调查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9(16):33.

③卢金燕,曹晔.江西省公办与民办中职学校专业设置抽样调查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9(18):30-31.

第8篇: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研究热点与趋势;CSSCI;关键词分析;核心作者群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特别是1999年以来,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人口规模的快速增长,高等教育出口不畅的问题逐渐凸显,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研究的视野在延伸,研究的领域在扩大,研究的成果不断丰富,研究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已有研究者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现状和趋势做了回顾总结。如姜继红通过中国教育网搜索到2001年至2004年期间有关毕业生就业的文章有1114篇,但这些研究大多笼统地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而没有注意运用有关理论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产生的原因、采取的措施与对策等进行研究。[1]蓝洁和唐德海回顾已有的研究成果,发现不同学科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有不同的焦点,多学科复合视角的高等教育就业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在理论演绎及问题解决向度上,已有研究成果呈现诸多不足。多学科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趋势将在学科视角的切入、多学科复合视角的交叉领域、理论演绎、实证研究成果的理论提升等方面寻求新的研究思路和发展。[2]赖德胜、孟大虎等指出,与国外文献相比,国内已有的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利用基本的供给―需求分析工具所进行的总体研究基本没有;二是研究对象多集中于初次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而紧缩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对已就业多年的大学毕业生、对其他青年群体的收益水平和福利状况有何影响,缺乏系统的分析和讨论;三是对于当代中国这个典型的转轨经济体来说,造成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可能更复杂,来源更广泛,但国内已有研究在分析视角上仍显得不够丰富,无法对中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前面透彻的把握。[3]范围和高耀明以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新)收录的1979―2008年间“高等教育专题”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其中的4253篇高被引论文研究主题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将“就业及就业指导”作为二级主题置于一级主题“高等学校教与学”之下,1979年至2008年期间共有就业及就业指导的高被引论文153篇,占全部高等教育研究主题高被引论文数量的9%。[4]

运用CSSCI所提供的论文关键词的频率、变化趋势以及论文的被引次数可以揭示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5]顺承这一思路,运用CSSCI数据库统计出2001―2008年间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标引5次及以上)和高被引论著(标引4次及以上),通过对高频关键词和高被引论著的分析来揭示大学生就业研究领域的热点和趋势。另外,通过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里的作者发文和作者被引情况来统计出该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群。核心作者群的研究活动可以反映出该研究领域的基本态势。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的热点分析

关键词体现了论文的主要内容,从理论上讲,高频率的关键词代表了该研究领域的常规研究指向或某一阶段内的学术热点;高被引论文在学界有两层含义,其一预示着该论文的质量较高,其二说明该论文在学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程度。[6]因此,将从高频率的关键词和高被引论文两个方面来分析2001―2008年间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的研究热点。

表1列出了2001―2008年间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论文中标引5次及以上的关键词23个;表2列出了2001―2008年间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被引达4次及以上的18篇论著。

表1 2001―2008年论文中标引5次及以上的关键词

从表1可以看出,在23个关键词中,“教育”和“指导”遥遥领先,总标引次数达121次,表明大学生就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在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成为研究的热点,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视野的不断开阔,对大学生自身的关注也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表2中“就业能力”、“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观念”、“性别”等与大学生自身有关的关键词标引达78次。与此相应,在高被引论著中,仅在篇名上与大学生自身相关的就有5篇,这些论著总被引频数高达31次。

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持续关注的另一个热点是就业环境。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大学生就业也经历了从分配到择业的转变,就业的环境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表1中与此相关的关键词比较多,如“就业市场”、“劳动力市场”、“政策”、“就业政策”、“对策”等。从表2来看,与这一主题相关联的论著有5篇,这些论著总被引频数高达61次,远高于其他的研究热点。

三、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趋势分析

通过对表1和表2的解读,不仅可以了解到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的热点,还可以大体上认识研究热点、主要研究角度和主要研究方法的变化,了解变化的基本趋势。

从表1关键词标引次数的变化,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焦点逐步转向对微观的大学生自身和宏观的就业环境的关注。

对微观的大学生自身的关注,从另一个角度可以说是研究者的视线逐渐回归到高等教育的主体――学生个人身上。从表1可以看到,“就业能力”、“社会资本”等关键词在近年来呈上升趋势,高被引论著的篇名中出现“就业能力”和“社会资本”的更是多达5篇。而大学生的人力资本投资、综合素质、学校的培养模式、受教育的效果直接就体现在其“就业能力”等方面。

表3 2001―2008年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核心作者群

序号 作者姓名 发文量 被引量 作者机构

1 曹殊 5 5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

2 池忠军 5 5 中国矿业大学

3 杨伟国 4 11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4 胡解旺 4 5 嘉兴学院

5 李家华 3 16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6 姚裕群 3 6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7 冯华 3 5 北京师范大学

8 贾利军 3 4 南京师范大学

9 林惠青 3 4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

10 曾湘泉 2 27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11 周济 2 10 教育部

12 郑洁 2 9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13 吴庆 2 7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管理系

14 李颖 2 6 华南理工大学

15 黄敬宝 2 5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系

16 赵立卫 2 4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宏观的就业环境比较复杂,虽然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加以研究,但从整体趋势上来看,对就业环境的研究依然是今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曾湘泉的专著《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4: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和学术论文《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5年间被引频次达到了47次,就说明了学者们对就业环境的持续关注。

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趋势还可以从主要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方面进行分析。从表2可以看到,18篇高被引论著主要采用了经济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的研究视角,分别为7篇、6篇和4篇。研究方法以实证居多,采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高被引论著达10篇。这说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已由定性向定量转变。

四、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的核心作者群

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持续关注和研究也产生了这一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利用CSSCI操作平台,检索出2001―2008年间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发文量在2篇及以上的作者共65人,以这65人为初选名单,统计他们发文的被引次数,将被引4次及以上的统计在内,统计结果如表3。

以表3来看,这16人可以看做是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因为一方面他们在大学生就业问题领域发文较多(2篇及以上),另一方面他们的论著被引频次较高,说明有较强的学术影响。以数据为例,这16人论著总数达到47篇,占5年间大学生就业问题论著总量663篇的7.09%;16人论著总被引次数为129次,占5年间大学生就业问题论著总被引次数773次的16.69%。由此可见,他们在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前沿作者中的地位显著。

在16名作者中,属于高等院校的有13人,占总数的81.25%,体现出高等院校在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的主力军作用。从核心作者机构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如北京、浙江、广东等地。

五、结论

通过运用CSSCI数据库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的热点、趋势以及核心作者群的分析,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从研究的热点来看,大学生就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在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受到广泛关注;随着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视野的不断开阔,对大学生自身的关注也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就业环境也得到研究者的持续关注。

第二,从研究的趋势来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焦点逐步转向对微观的大学生自身和宏观的就业环境的关注。研究方法上已由定性向定量转变。

第三,从核心作者群来看,16人构成了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群,他们在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前沿作者中的地位显著,主要来自高等院校,并且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参考文献

[1]姜继红.社会资本与就业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7-8.

[2]蓝洁,唐德海.多学科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综述[J].大学教育科学,2005(5):85-88.

[3]赖德胜,孟大虎.中国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7.

[4]范围,高耀明.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主题:1979―2008[J].高等教育研究,2010(2):45-47.

[5]苏新宁.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2000―2004)[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98-212.

第9篇: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分割;教育过度;大学生就业

一、关于“教育过度”的理论解析

“教育过度”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劳动经济学家、哈佛大学教授R.B.弗里曼(Richard B. Freeman)在1976年提出的。他在《过度教育的美国人》(The Overeducated American)一书中,把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的教育收益率下降,归因为“教育过度”,即教育的供给超过了社会对教育的需求。这一概念反映了教育发展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1] 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曾满超教授、亨利・列文教授等对教育过度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他们认为,教育发展出现下列三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都应称为“过度教育”:一是劳动者相对于其受教育程度经济地位下降,二是受过教育者不能实现其对于事业成就的期望,三是劳动者拥有比其工作要求较高的教育技能。教育过度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知识失业和知识贬值。[2]

根据“教育过度”概念观察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确实有很多方面能说明我国也存在着一定的教育过度现象。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我国的教育规模来看,虽然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了大规模的高校扩张运动,大学生供给量迅速增加,但到2003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才接近15%,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已超过80%;从人才结构来看,虽然部分人才培养过多,但许多高级技工人才短缺。我国不仅接受高等教育人口所占的比例小,而且受教育的质量也不高。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更需要培养大量方方面面的人才为经济发展服务。所以,我国存在的教育过度现象,并不是总量上的过度,而是由于高等教育结构失衡引起的结构性教育过度。

教育过度理论提醒人们,在扩大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规模时,必须处理好其与经济发展规模、速度、结构等的关系。所以,在评价过度教育理论时,需处理好以下三对关系:教育的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的关系,高等教育的相对过剩(结构过剩)与总量过剩的关系,高等教育是生存必须还是提升社会地位的需要的关系。

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对教育过度产生原因的解释

(一)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经历了三种不同的发展形式,即工作竞争理论,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阶级冲突理论,最终形成了以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为核心内容的系统理论流派,代表人物有皮奥里、多林格等。

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把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或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一级市场具有工资高、待遇好、工作稳定、升迁机会多等特点;二级市场工资低、条件差、就业部稳定、没有升迁机会。因此,劳动者接受教育只是为进入一级市场并提供给雇主一个培训潜力大的信号,而那些接受教育机会少的人则被认为培训潜力低,只能留在二级劳动力市场。在一级劳动力市场就业的劳动者不愿进入二级劳动力市场,而在二级劳动力市场就业的人,即使想办法提高受教育程度,还是很难进入一级市场,最终在二元劳动力市场上形成双向流动障碍。

(二)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教育过度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与其他国家一样,也存在着劳动力市场分割。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有着典型的二元化特征,主要表现为:大中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农村劳动力市场;传统部门劳动力市场和现代部门劳动力市场。[3]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大中城市,人们可以享受最新的信息资源,优质的公共服务设施,众多的发展机会,而这些都是在乡镇及农村不可能达到的。所以毕业生会选择留在大城市或沿海城市就业,但随着大量的受过教育的劳动力涌入市场,但对劳动力的需求并没有增加,一些热门行业对员工的需求甚至趋于饱和。在这种情形下,毕业生宁愿选择自愿性失业,也不愿去其他劳动力需求高的地区就业,这就出现了某些地区教育过度的现象。在现代部门,工作稳定且福利待遇好,是指国家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高校和著名的外企;传统部门则是指一些私营企业。同样的道理,大批毕业生宁愿暂时不就业,也要挤进现代部门,以至于那些传统部门招不到人。同时,由于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双向流动性差以及我国目前存在的制度性分割,毕业生一旦在农村就业就很难回到城市,这也导致了一部分毕业生宁可从事低水平的工作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和农村就业。再加上近些年,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扩招,致使原本就不景气的就业市场雪上加霜。这些都说明了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着结构性的教育过度现象。

三、我国教育过度的表现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凸显

回顾我国高校扩招的历程,源于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此后高等教育的规模发生了历史性转变,在短短五六年中,大学招生迅速扩大,“大众化教育”取代了“精英教育”。

通过对历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及就业率统计(如表示)数据表明扩招10年来,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呈大幅上升的趋势,就业率自2007年开始呈下降趋势,基本形成供大于需的局面。面对如此严竣的就业形势,人们往往简单地把它归因于扩招带来的后果。但是,扩招只是一个方面,就全国范围来看,仍然有很多岗位无人问津。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的高校设置的专业结构不合理。体现在高校的专业设置盲目追求热门专业,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比如几乎每所高校都设有管理学科专业、计算机专业、法学专业等;有的学校仍旧保留一些社会需求很少或没有需求的专业;这就人为地缩小了毕业生的就业范围。我国教育、卫生、经济、会计四类专业技术人员,占了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的70%,而对于国家工业发展继续的地矿类专业、能源类专业则跟不上发展,其技术人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二)就业大学生出现高才低就、高聘低就现象

在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由于毕业生不合理的定位,竞相在一级劳动力市场中争夺一个岗位,从而出现了硕士生抢本科生的岗位,博士生抢硕士生的岗位,而本科生只能与大中专生抢饭碗的“挤占效应”,甚至出现了大学毕业生“零报酬”就业等现象。原本受过中级教育或上岗培训的雇员就能胜任的工作,一度要求雇用大学生,而这种岗位被具有大学文凭的雇员占据之后,用人单位则又要求雇用更高学历的人。严重的同质化竞争导致了高等教育的不同层次失去了劳动力市场的甄别功能,必然造成对人才的高消费倾向和严重浪费,同时教育过度的问题也会造成稀缺教育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我国目前正处在“精英化”向“大众化”过度的阶段,但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点没有放在专科教育和职业教育上,而是一味地发展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众多学校争相提升自己的办学层次,轻率地否定自己的专科教育特色,追求上本科专业,申请硕士点、博士点;学生本人也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努力上本科院校,而较少考虑专科院校。[4]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中,又没有分清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把两种毕业生同时推向市场,这就造成了现在的劳动力市场出现“求研究生大学生易,求高级技师难”的局面,使得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脱节。

(三)大学毕业生的供给结构不均衡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地区不平衡以及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尚不完善,所以我国的教育过度现象还表现为人才供给不均衡。一是工资高、福利好的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高学历毕业生供大于求,而一些私营企业、传统经济部门以及竞争大的行业则很难招到高学历的人才。二是大量的毕业生选择留在大中城市或东南沿海城市,造成了这些发达地区的教育过度,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教育则相对不足。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不同市场之间的流动困难,再加上我国存在的户籍制度和工资制度的约束、城市的就业歧视政策,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使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的就业市场范围受到很大限制。毕业生通常都倾向于留在大中城市,且更倾向于正规部门就业。根据张香敏先生关于“大学生最愿意去哪个城市工作”的调查可以知道,32.37%的学生将上海作为第一目标,北京为27.67%,深圳为12.13%,之后是广州、大连等沿海发达城市,而选择区农村、小城镇的学生不到总数的5%。

四、应对我国教育过度问题的对策

(一)发挥政府职能,打破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

由于我国目前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制度因素,以及东西部地区的生活条件、福利待遇都存在较大差距,所以导致了东南沿海地区人才过剩,而中西部地区人才不足。所以,规范和发展二级劳动力市场,缩小与一级劳动力市场的差距,逐步实现两级市场一体化。在此过程中,政府则要充分发挥其职能,统筹城乡和区域的发展,完善落后地区的就业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淡化户口对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的约束限制。制定有效地大学生就业激励政策,对于那些自愿去农村及中西部等基层就业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于那些在落后基层岗位有突出贡献的毕业生可以放宽去城市就业的限制,这样就提高了大学生去欠发达地区就业的积极性,从而减少了大学生的自愿性失业,为跨地域流动的人才提供便利,最终实现全国人才市场一体化。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

考虑到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特征,可以看出,对劳动力需求的最大缺口应该在职业教育和专科人才培养方面。[5]所以,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应该具有更加多元化的结构和更加开放的办学体制与人才培养模式。[6]一方面,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应体现出层次性,在重视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同时,不忽视职业教育和专科教育的发展。分清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就使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应用有合理的就业定位,使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中既有创新型的尖端科学人才,也有掌握精湛技术的高级技师。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要体现教育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学科结构的合理性影响着市场中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高校在开设一个新专业之前,要考虑的不是这门专业眼前是否热门,而是要根据市场提供的信号,以及自己学校的特色,面向市场需求,灵活设定专业方向。

(三)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鼓励自主创业

在大学毕业生的头脑里往往都存在着一种固定思维,即一定要前往大中城市或发达的沿海城市就业,认为在那里才有更多的发展机会,能够体现自己的教育价值。我们认为,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首先对自己要有科学合理的定位,对主客观条件认真分析,不能盲目跟风,一定要挤进一级劳动力市场。其实,在那些发达城市和经济条件优越的部门,人才济济,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即使有幸进入,也很难在那里崭露头角。相反,在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竞争压力相对较小,更有利于发挥大学生的聪明才智。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思想教育,使毕业生的工作重心由注重外在条件转变到注重内在能力修炼。是金子总会发光,只要毕业生找准自己的就业岗位,不管在哪都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在就业岗位已经成为稀缺资源时,高校应积极开展创业教育,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平台。政府也应出台创业的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参考文献:

[1]柯佑祥.教育经济学[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2]亨利・列文,曾满超.高科技、效益、筹资与改革[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5:26.

[3]高海榕.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教育经济学分析[J].学术探讨

[4]陈超.高等教育规模与城市化联动发展的国际经验[J].比较教育研究,2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