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习先进人物体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学生;学习欲望;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2-0171-01
1.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环境与学生的学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里的教学环境是指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外界因素。无疑,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是学生愿学的前提。在教学中,教师要真诚地尊重、热爱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感情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
然而,这种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它需要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慢慢建立和培养。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关怀的话语,都能打动孩子的心,激起孩子对老师的尊敬和喜爱。特别是后进生,教师如能在平时的工作中对他们多一些关心、多一些帮助、多一些宽容和多一些爱,必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2.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构建智慧的重要基础,是人们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为此,建构主义教学论把“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建构”看成是其“灵魂”。还有学者认为:对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知识并不是“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了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学习数学是他们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经验的总结与升华。鉴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充满着好奇,数学教师就必须紧紧地抓住这份好奇心,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情景、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学习数学知识是学生生活经验的组织和重新解释的过程,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
3.利用新旧知识的关系,创设情境
数学知识具有系统性,新旧知识是有联系的。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应注意利用旧知学习新知,充分利用迁移的规律,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教学"梯形面积"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剪拼探究,如何把梯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进而归纳推导出计算梯形面积的公式。学生各组通过操作,汇报出四种不同的转化方法:①剪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②剪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拼成长(正)方形;③剪一个梯形,沿中位线剪开,拼成平行四边形;④剪一个梯形,沿两对角线剪成两个三角形。图形转化后,我问:“通过所拼成的图形能算出原梯形的面积吗?”最后学生经过讨论得到答案。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创设情境,能使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建构对数学的理解。
4.运用“变式法”掌握概念,激活学生的思维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概念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以结合概念的特点和学生的基础水平、认知能力和性格特点进行选择。其中"变式法"就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常用的方法。其核心就是围绕数学概念提供各种“数学材料”,并不断改变其表现形式,使其非本质属性时有时无,而本质属性恒在的一种方法教学。
如在学习了数的整除、倍数、约数等概念后,接着学习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在进行"能被2、3、5同时整除的数"的练习时,将其变式为①能被2、3、5同时整除的数;②既含有约数2、3,又有约数5的数;③既是2的倍数,又是3和5的倍数的数;④既是3的倍数,又含有约数2,还能被5整除的数。说法不同,而本质相同,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这种"变式法"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对所学概念理解得更透彻、掌握更牢固,而且还为后面学生学习利用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有关应用题打好基础。
5.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
“把身边的事物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生活”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教师应提供具体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联系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 设计丰富有情趣的学习活动,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学习过程。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一课时,我创设了如下情境: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出示机器人),他是谁呀?(机器人。)老师怎么觉得这个机器人有点儿怪呢?(都是由长方形和正方形组成的。)谁能指一指哪儿是长方形、哪儿是正方形呢?你们经常见到生活中一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吗?谁能向大家介绍介绍?指名学生说(在说的同时,带着学生摸一摸、看一看,再想一想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创设这样的情境,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不仅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乐趣。
6.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