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二生物必修知识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是知识获得者和获取知识过程的参与者。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并不表示教师能脱离这一建构过程,教师应当合理构建教学情境(智力情境和非智力情境)。创设智力情境应当利用学生认知发展的同化和顺应机制激活学生思维,而非智力情境则是作用于心向情境及交往情境等。教师应当广泛收集,精心整理素材。在学科间协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建构主义来实施,
一、理化生教师协同备课
在日常的备课活动中,同一学科组备课频率较高,涉及跨学科的备课在高三复习阶段才进行。但是在高一、高二时期教材所涉及的跨学科内容就已经存在,因此,在高一和高二阶段就开始有意识地对共有知识点进行综合性教学很有必要。由于各任课教师对其他科目课本编排并不熟悉、对其他科目教师上课进度不够清楚等原因致使讲解共有知识时不够协调。因此,可以以一学期作为大的时间段,开学时就组织同一班级理化生教师协同备课,找出各自科目中涉及其他科目知识的内容,然后再共同讨论如何实施涵盖各科目的课堂教学,并针对联系点和其他教师讨论讲解的深度。再将一个学期分为几个小的时间段内再次进行协同备课,主要是分析学生的现状和对综合知识点讲解进度进行细化。例如,氧化还原反应内容在化学必修1、生物选修1、物理选修1中都有出现。当然,在备课中要突出各学科之间的协同性,而非学科间的主次分别。
二、教师课堂讲解的适度延展
针对各学科间知识的交叉部分,各学科教师在进行教学中都要为其他科目教师教学进行知识的铺垫或进行有意识地引导。本着联系的观点对知识进行迁移,从各自学科的角度对知识点进行分析。学生会从这个过程中发现知识之间的大统一,从而达到对现象本真的认识。但是对知识在学科间的延展应该注意尺度,特别是自身学科的观点不能强加给其他学科。在涉及一些定义和概念时,学科间的理解不尽相同,此时要引导学生理解事物的对立统一性,不能让学生因为知识在各学科间的交叉而将知识混淆,因此,适时的学科间归纳和总结非常有必要。例如,对缩聚反应的理解,高中化学选修5中对缩聚反应的教学主要以酯化反应为桥梁,而生物学中则以氨基酸缩合为蛋白质为典型。故而生物科教师在讲解氨基酸缩合为蛋白质的过程中就可以向学生提出化学中缩聚反应的定义,告知蛋白质的形成是一种典型的缩聚反应,这种反应有多种形式,这些形式在有机化学中还会涉及。化学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则可以以蛋白质的形成为例引出缩聚反应定义。
三、进行理化生综合性实验
我们知道物理、化学、生物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高中阶段各科目的实验课内容也相互交叉,因此,可以针对交叉部分进行理化生的综合性实验。比如,高一化学必修2中涉及到对葡萄糖的性质进行的实验,生物上同样有类似的实验,因此可以进行化学和生物的综合实验。化学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葡萄糖性质实验的过程中可适时引入生物学中糖尿病的检验,糖代谢的过程和燃烧的共同之处和不同点。又如,高二化学选修4中涉及电解质溶液与物理必修1-1中第一章第五节《电流和电源》有关,可以开展物理和化学的综合性实验。让学生从物理电学的角度通过实验理解电解质的导电性,通过电解质让学生体会电化学产物规律。学生可以通过实验验证这些跨学科知识点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引发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探究观,进而达到对这些跨学科知识的本质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各科目教师要联合进行实验课,并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进行辅导。
四、有针对性地进行综合练习
据建构主义理论可知,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是知识的主要建构者,是知识的获得者和获取知识过程的参与者。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充当积极的引导者。在进行理化生教师协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强综合性的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感受到各科知识的紧密练习,更好地理解各学科之间知识的渗透性。例如,教师可以设计联系物理电学内容和电化学内容的相应练习,让物理和化学的交集部分在学生的练习中进行巩固,进而增强学生的综合理解;可以针对物质的合成和物质性质内容设计练习化学和生物相关练习题,让学生感受生物和化学的相通之处等。
笔者在教研室工作的同时担任班主任工作,这些都为本次研究提供了条件。通过两年的时间对两个班级进行实验,A班和B班均为重点班,学生分科时整体理科成绩相近,以A班为实验班,B班为对照班。经过近两年的时间进行了相关实验:A班入学前物理、化学、生物平均成绩为86.9分、88.1分、85.4分;B班入学前物理、化学、生物平均成绩为87.2分、88.4分、85.8分。一年后期末考试成绩:A班2012~2013学年期末物理、化学、生物平均成绩为64.1分、70.8分、74.5分;B班2012~2013学年期末物理、化学、生物平均成绩为61.3分、67.3分、70.4分。两年后期末考试成绩:A班2013~2014学年期末物理、化学、生物、理科综合平均成绩为60.3分、63.5分、66.6分、190.4分;B班2013~2014学年期末物理、化学、生物、理科综合平均成绩为56.2分、59.3分、61.5分、177分。
利用SPSS软件对A班和B班成绩进行分析,高一入学的物理、化学、生物中考成绩分析Z检验值分别为0.202、0.196、0.224,其值分别小于1.96,表明入学时物理、化学、生物成绩差异不明显;对A班和B班2012~2013学年期期末成绩进行分析Z检验值,其中物理、化学、生物Z值分别为2.432、2.821、3.424,其值均大于1.96表明经过一年的协同教学后理科成绩存在明显差异。对A班和B班2013~2014学年期期末理综成绩进行分析,理综成绩平均差距为13.4分,对其Z值进行检验,其值为5.326,5.326>1.96表明此时AB班学生的理综成绩差异明显。
协同教学在提高学生理科综合成绩上有较好的效果,在理科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教研室考虑将其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何克 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5).
[2]毕华林.化学新教材的开放与使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6-27.
[3]宋心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2-46.
一、关于基础知识与知识整合
福建省根据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要求,把高中地理必修I、II、III和一本选修确定为地理高考内容。由于综合性和地域性是地理学两个显著特点,因此初中的地图知识、气候知识是分析地理问题必备的基础知识,为了更好地研究区域特征,还必须调用必要的初中区域地理基础知识。目前我省绝大部分中学在高二进行文理分科,怎样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运筹帷幄高考必备的知识?优化地理教学、处理好基础知识与知识整合突显重要。因此不论在高二的教学,还是在高三复习过程中,都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规律,对课标要求的同类知识、相关联知识、并列知识做到心中有数,合理分配课时;充分发挥“先行组织者”作用;注意对各类知识的整合、归纳。这样既符合认知规律、避免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呈现颠三倒四的混乱状态,又节省教学和复习时间,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由于客观原因许多学生初中地理知识几乎为零,因而对高二文科班的学生应先进行初中的地图和气候等基础知识的复习教学,使它们在高二必修三和选修教材的教学中发挥良好的“先行组织者”作用。在教学中应避免按部就班地把初中相关知识讲一遍,需处理好知识的筛选与拓展,如对于地图部分的经纬网、方向、等高线就应拓展讲;关于时间计算内容可与高中地球运动归为一类复习;又如对于具体的地名、物产、工业部门、交通线分布等纯记忆性知识可以少讲或不讲,重点放在如何进行区域特征概括的方法上。再如必修三在高二第一轮教学中,着重解决教材中基本的知识点,但在高三的复习中在简要对知识点梳理后,应重点注意知识点的拓展与迁移。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一课,高三应注意对森林的环境效益的地区性整合、森林破坏与全球变暖等关系的分析;对于热带雨林破坏的原因,高三应将其与其它生态破坏(湿地减少、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原因进行对比,并提出我国主要的生态问题和分布、原因、危害、对策等。
二、关于接受教学与主动学习
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之一。在高中阶段,地理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的学习则应当成为学生增强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能力的重要基础。如何既能在较短和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较好地掌握地理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与反思认为:应处理、运用好接受教学与主动学习的关系,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目的。因为对于知识积累有限的学生,经过接受教学的引导,能较快、较系统地掌握地理知识和如何从材料中获取知识的能力,为后期知识的迁移和运用提供了良好的“先行组织者”素材,而主动学习能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去发现新的知识,从而掌握发现问题和探究学习的方法,有助于保持记忆并形成迁移能力,还能使学生体验到发现问题的乐趣。由于主动学习比接受学习思维量大,在惰性本能的支配下,部分学生可能更乐于接受“接受教学”,因此我们要弱化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思想,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转变学生学习观念,强化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在实际教学中,根据教学实际合理搭配接受教学与主动学习的比例,对新知识、理论性较强的内容以接受教学为主,对能迁移的知识、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能解决的内容以主动学习为主。
例如对必修三“荒漠化的防治”教学中,可通过读图、归纳等方式对荒漠分布、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等进行接受教学为主教学,对荒漠化地区自然特征、形成原因及治理等就应在接受教学作为引子的前提下,采取发现学习,并让学生将荒漠化的成因、治理等知识迁移到水土流失问题上。
三、关于考点过关与复习安排
文科学生需参加文科综合高考,高考属能力考试,与初中、高一面向会考的属水平考试性质的教学要求和学习方法有较大区别,因此需针对高考大纲的考点要求进行教学规划。若操之过急地将高三后期的内容移到高二进行,不但基础知识不扎实,也因此时学生已有知识与教学内容不平衡,加大教学难度,对知识的理解又形成“夹生饭”状态;也不能在高三复习中将高一的教学内容重复一遍,由于无新信息的刺激,学生学习无兴奋点,还造成思维疲劳。
高二教学应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地理学科教学要求进行教学,还应参考福建省文科综合考试说明,即基础为主,能力为辅,高一、高二教学强调要对基础知识的夯实,学生不但掌握了基本知识和学习方法,而且还能节省高三总复习时间,更重要的是清晰的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是运用能力提升的基础;高三教学应以能力为主、基础为辅,主要根据福建省文科综合考试说明进行教学。高三教学中教师不能以练代讲,让学生大量做题,当学生还没有真正理解试题中知识点的逻辑关系,只会模仿答题或套题,或因基础不扎实造成错题倍出,进而思维混乱和产生畏惧感;也不能以讲代练,或划出所谓的重点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样学生只能死背理论和教师总结的要点,没有通过练习这一实践的检验,造成理论与试题脱节,也无法悟出解题的要领。因此高考第一轮复习在高一、高二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水平,以必修三本教材为重点对考点进行剖析、解读,构建各要素框架,以达到“纲举目张”成效,在进一步夯实知识的基础上,对主干知识进行拓展,使学生较好地把握主干知识的内涵与外延;第二轮复习可以专题形式进行,结合试题训练和评讲,注重知识间的联系,提升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
四、关于答题模式与运用能力
在考试的过程中,如何做到既能快速下笔、又高质量地完成答题,是学生梦寐以求的,也是对落实“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这一地理新课程目标的检验。因此在高三复习过程中,结合知识的整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进行“建模”,是让学生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之一。自然地理部分主要属于集中思维,更多关注的是为什么,带有规律性的因果的推导,应注意解题思路的分析;人文地理部分主要是发散式思维,更多关注的是有什么、怎么发展,要注重的是答题模式的建构。如确定某日太阳直射点位置,弄清了有关直射点纬度、晨昏圈、极昼(夜)范围、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物影的朝向等之间关系的解题思路,问题基本可以迎刃而解;又如对某地农业生产特点的概括,可从以下方面思考:
农业生产特点生产方式:地域类型、部门、耕作方式、经营方式、区域化等。生产水平: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专业化水平等。农作物:种类、产量、耕作熟制等。市场条件:交通、需求量、商品率与自给率等。耕地特征:面积大小、性质等。特色:立体、绿洲、河谷、生态农业等。结构调整:比重变化等。
在评卷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答题模式背的很熟,但得分很低,主要是这些学生只会“建模”,不会“用模”。如2009年高考福建卷37(4)“分析甲国吸引中国投资工业的有利条件”,有的学生套用影响工业区位因素模式,有的学生套用影响产业转移因素的模式,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失分。掌握解题思路与答题模式,主要是让学生“切题”快,而会“用模”才是学生能力的反映。“用模”不是“套模”,是针对有用的图文信息和试题的设问,结合解题思路或答题模式,对试题信息、设问甄别后作出较准确的解答。因此在平常的复习中,不但要关注解题思路与答题模式的教学,更要注重“用模”这一运用能力的培养。当然,运用能力与善于理清知识间逻辑脉络和创新思维培养是分不开的。
五、关于巩固提高与试题选用
考试与讲评是巩固提高方法之一。通过考查了解学生对某阶段知识掌握的程度,检查教师在该阶段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日后学有方向。教师通过评卷的反思,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为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积极思考,提高解题能力,讲评课不能停留在答案的正误上,一方面应让学生明白自己答题错误的症结、试题与考点关系,以及考点层次知识点的因果联系,另一方面结合讲评进行知识的拓展延伸,此外,对于发散性的试题,还可让学生继续探讨其它符合题意的答案。
在平常命题的过程中,要明确考点,考虑到学生不同阶段的知识水平、思维接受能力对学习信心的影响,知识点的综合层次,切不可信手捡几题给学生。打基础阶段的试题,尽量注意每章节重要知识点的覆盖面;高三下学期的试题,应抓重点、综合、知识迁移和学生的薄弱点;错误率较高的试题的知识点,应在下次考试中通过改变设问方式给予体现,如学生对某河流特征归纳欠佳,下次考题可以经纬度、等高线等信息形式出题,让学生对考点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关 键 词】 全国新课标I卷;高一;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27-0101-02
高一必修1、比修2主要涉及的内容和知识点是: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物质的量、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的转化、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简单的有机化合物,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环境保护等知识,本文仅是对全国I卷形势下的高一化学的教学提出自己几点粗浅看法和思考。
一、全国I卷试卷结构说明
全国卷理科综合试卷结构如下:
其中,生活中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有机化学、离子平衡问题是全国卷选择题基本稳定的命题范畴,其他考点分布就不稳定了,对学生的考查更加注重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注重实用性和灵活性。元素化合物知识灵活分布在生活中的化学和实验基本操作两道选择题中。比如:
T7(2013).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 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C. 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
D. 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所以在讲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时就要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进行知识的渗透了,比如在高一讲Na及其化合物的时候就要渗透侯氏制碱法。
二、2013~2015年全国I卷选择题核心考点总结
三、全国I卷的结构和核心知识点对高一教学导向的几点思考和关注点
1. 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思考
选点切入点的考虑,内容首先是从周期系中的代表性金属元素钠、非金属元素氯元素及其化合物切入,再延伸到周期系中的其他元素,进而综合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物理和化学性质,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存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与环境保护),主要考查钠、镁、铝、铁、铜;氯、硫、氮、碳、硅等主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和由此基础上外延拓展出来的其他元素及化合物的知识。比如:
Na――延伸到Li及其化合物:2013年T27的锂离子电池。
Cl――延伸到碘及其化合物:2013年T13考查实验乙醇萃取碘;2014 T9I-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I-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2015年考查富集在海藻中的碘及其化合物在合成杀菌剂、药物等方面具有广泛用途及涉及的元素及化合物的知识。
N――延伸到P及其化合物:2014年T27考查次磷酸(H3PO2)及其衍生出的化合物的性质。
Al――延伸到B及其化合物:2015年T27考查的硼及其化合物(硼酸等)的性质及在工业上的应用。
2. 原理知识更深入和难度加大
物质的量的计算比重比广东卷大和难;电化学情景较新颖,难度加大,原电池由基本原电池延伸――生物电池,固态熔融电池等;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拓展、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中的电子守恒配平,这在原来广东卷必修课程里讲的较粗略,现在要细讲了,重点讲了,因为这些也正是学生的难点。它一般出现在无机综合题中,强调对工艺流程的分析解读,就新情境下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求看,全国卷的灵活度更大,在配平、物质推理方面需要学生有充足的训练经验。反应原理题除了考查学生从图表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对于图像中定态的点和动态的点与对应的化学意义的相互转换能力要求显著,基于真实情景下的化学计算能力要求远高于广东卷。特别是在新情景下的化学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的书写,K/Ksp的应用及其计算,质量百分含量,产率、转化率等的计算考点上体现得更淋漓尽致。
2013全国I卷T28.(节选)(5)二甲醚(CH3OCH3)直接燃料电池具有启动快、效率高等优点,其能量密度高于甲醇直接燃料电池(5.93kw・h・kg-1)。若电解质为酸性,二甲醚直接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为 ,一个二甲醚分子经过电化学氧化,可以产生 个电子的电量;该电池的理论输出电压为1.20V,能量密度E= (列式计算。能量密度=电池输出电能/燃料质量,lkW・h=3.6×106J)。
参考答案:(5)CH3OCH3+3H2O=2CO2+12H++12e- ÷(3.6×106J・kW-1・h-1)=8.39kW・h・kg-1
尤其是2015全国I卷 T8.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的考查,T9.元素守恒在有机物中的应用,T11.微生物电池的考查,T13.电解质溶液及T28,整题就是原理和计算能力的考查了,涉及的知识点有氧化还原反应、K/Ksp、正逆反应速率及速率常数及影响因素、化学能与键能的关系等。
3. 有机知识考查的范畴广泛
有机物知识点的考查没有明确的方向,2013年,T8.考查的是烃的衍生物的性质,T12考查的是重新组合成醇的种类,T13考查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2014年,T7考查同分异构体;2015年,T9新情景乌洛托品甲醛和氨气的加成和脱水取代的量之比。
有机选做题一般就是有机推断和推理,有机物的分子式、结构简式,反应类型,反应条件,官能团的性质,同分异构体数目判断、书写及计算;对有机物的结构理解和认识、有机方程和合成路线等。内容的逻辑性和规范性强,有机合成路线对思维和知识要求较高。
4. 实验内容和有机知识的综合考查
化学实验在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进一步学习了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并在此基础上练习蒸馏、萃取等分离、除杂和提纯的方法和操作,认识了一些高中实验仪器和实验安全等注意事项。这在选择题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全国I卷的26题,近三年考查的都是有机知识和实验内容的综合考察,当然也是实验基本操作和方法的迁移应用为主,难度不是很大。在2015年的实验题中首次出现了开放性的实验设计问题,说明广东卷在实验探究命题上的探索已引起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关注。
1.1教学内容分析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是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教材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复习了细胞生活的环境、内环境稳态的基础上,进一步复习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之———神经调节。本节的主要内容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兴奋的传导。关于兴奋的传导,包括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细胞间的传递两部分内容。在学习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这一部分内容时,通过问题的引导复习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产生电位变化、电位差和局部电流的形成以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在学习细胞间的传递这一部分内容时,突出介绍突触的结构,具体回顾兴奋怎样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最后得出神经元之间兴奋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为了更好的体现学生在复习课中的主体地位,笔者将学生分组学习,先小组交流讨论,再课堂评价,进行交流。
1.2学情分析
关于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一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等相关的基础知识,学生在初中就已经学过,新课在高二时才上课,所以复习课上,教师可以给出少量时间由学生快速阅读进行回忆基本知识点,并通过提问及时深化。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上的传递这些内容比较抽象,特别是兴奋传导时膜电位的变化和突触释放递质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抛出小问题的方式,解决这些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内容。本节的内容对于生物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生物学科思维方法的形成、生物学科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作用。
另外基于笔者的授课对象为参加学业水平测试的学生,因此复习的深度和难度与高考相比较简单些。
2教学目标
2.1知识目标
(1)描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结构基础及其完整性的必要。
(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和特点。
(3)知道突触的结构特点。
(4)说明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过程及单向传递的原因。
(5)概述人脑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说出人类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
2.2能力目标
(1)阐明兴奋传导的动态过程,养成分析、比较、归纳等逻辑推理能力。
(2)利用电学原理分析膜电位变化,知晓学科之间是相互渗透的。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形成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科学精神。
(2)关注事物普遍联系,建立唯物主义世界观。
(3)认同生命本质,渗透协调美和思想美。
3教学过程
本节课按照三个过程进行:第一个过程(15 min)为预习与展示;第2个过程(20 min)为合作与交流;第3个过程(10 min)为总结与反馈。这样,教师既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将知识点复习到位,更重要得是培养学生深层次的探究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培养一定的科学素养。
3.1第1个过程:预习与展示(表1)
一、宁夏试卷(2010年起为课标全国卷)特点分析
1.试卷结构
理综高考试卷分为必考卷和选考卷两部分。必考卷生物部分由第I卷的选择题和第Ⅱ卷的非选择题组成,其中第1~6题为生物选择题,每题6分,共30分,第29~32题为生物非选择题(2009年起均为4道题),共39分。选考卷由非选择题组成,其中第37题为生物选修一内容,共15分,第38题为生物选修三部分内容,也是15分。理综卷生物部分共有12题,分值共90分,基本与国家规定的生物学科所占学分比相当。
2.试卷难度和内容比例
《考试说明》确定试卷难度在0.60~0.65之间,必考内容约占 84%,选考内容约占16%。基础题占70%~80%左右,主要考查学生对生物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3.考点分析
2008~2012年宁夏(课标全国卷)
高考生物试卷考点及题量分析表
4.试卷的主要特点
(1)主干知识年年考,非主干知识轮流考。考点基本不变,保持了命题指导思想的连贯性;不同重点在各年份所占分值又有差异,使得试题在连贯性中又带有变化,显示新意。突出主干知识是公平、有效的基本措施和手段,可以保证中学正常的教学过程和秩序。
所谓主干知识,一是在教材中篇幅比较大的,二是教师讲课用时比较多的,三是近三年高考在这儿出题比较多,而且分值还比较高。具体来说,细胞代谢(5年平均分14.2)、遗传规律的应用(5年平均分9.8)、动物生命活动调节(5年平均分13.8)、种群和群落(最近3年平均分11.3)、细胞的分化与衰老、内环境与稳态、生态系统、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等都是主干知识。2012年与2011年相比,加大了生命活动调节相关内容的考查,对细胞代谢部分的考查力度淡化了一些。对细胞代谢、生命活动调节的考查,近三年出现了规律性的“大小年”现象。
非主干知识适当、轮流考查。如细胞的分子组成、逆转录、酶等。2008年利用细胞膜具有半透膜性质进行蛋白质盐析与分离、利用实验检测某基因中是否含有内含子,2011年红细胞的渗透吸水,2008、2012年的内环境与稳态,2009、2012年的动物的激素调节,2012年对蛋白质的组成、结构、转录、翻译过程等内容进行了考查。
必修模块出必考题,选修模块出选考题。但必考内容出题不受必修模块之间的局限,三个模块的知识可以融会贯通;选考模块的试题可以涉及必考内容,但两个选考模块的内容之间不横向联系。生物技术实践、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两个选修模块基本上是轮流考查,即在不同年份考查不同的知识点,尽量避免重复考查。选修题中,出现了对相关必修知识的考查,但所占比重很小。
(2)图文呼应,强化获取与处理信息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考查。试题通过文字、表格、示意图和曲线图等多种形式呈现问题情境,图文增多、题量加大。几乎每年的生物卷都有5个图表,这些图表蕴涵了大量的信息,能有效地考查学生对信息的提取、选择、处理、转换以及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2012年第5题考查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及运输情况,着重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第29题以种子萌发为载体,考查了植物细胞呼吸速率的测定、多糖的水解、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等。如,玉米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在萌发过程中胚发育成幼苗,子叶从胚乳中吸收营养物质,一部分转化为幼苗的组成物质,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因此,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有机物量=胚乳减少的重量-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量。
(3)强调生物学科学素养的提高,注重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充分利用高考的导向作用,积极引导教师深入开展生物实验教学。一是以教材实验内容为命题材料,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对实验试剂、材料的选择,对变量的确定、实验结果的预期,以及对实验方法和实验程序的考查。重点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和推理能力。如2010、2011年连续考查“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2009、2011年对“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考查。二是以生物技术的实验内容为背景,重点考查学生相关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运用所学知识在新的情境下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2012年没有出现对教材实验的考查,而是通过第32题对有关问题进行探究,其基于生态学部分的基础知识,考查学生对种群、群落基本概念的理解,同时引入了模拟实验,以“鹿角效应”为探究点,对实验分析能力、探究能力和知识的理解层次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有一定的难度。第39题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实验内容为题材,考查了中学生物实验的基础知识,要求通过表格、数据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问题涉及必修一和必修三的一些知识,再加上以实验分析的形式考查中学生物实验的基础知识,综合性强,并不局限于选修一。三是突出探究过程,以题目给出的材料为基础,根据限定条件和实验方案,预测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如2012年第5题关注探究过程中处理方法的差异,第30题中植物生长素的两重性曲线为一钟形曲线,在顶点为生长素最适浓度,高于或低于最适浓度,生长素的促进生长效果都会降低。生长素的两重性是生长素复习中的一个要点,这个实验让学生感到意外,对于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很高。
(4)围绕核心概念,考查学生必备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新课程生物高考试题通过强调概念的内涵、外延、概念间的联系、实例和概念的正确表述等,突出生物学基本概念的考查。例如,2011年非选择题中通过填写关键词的形式考查了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概念内涵,种间关系概念的内涵与捕食、寄生等概念的关系;在现代生物技术专题的试题中,进一步集中考查了细胞呼吸、生态系统、群落、种群、营养级等基本概念和生态工程基本原理。2012年的选择题考查了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的概念,以填空形式对反射弧的组成部分进行了考查,还考查了种群、群落等生态学概念。
(5)突出科学方法, 强调知识的综合运用。2012年在遗传问题的考查上,一改过去对基因频率、异常分离比等相关知识的考查角度,变为引导学生对遗传现象提出假说,进而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并要求学生预测结果及作出相应的结论,突出科学方法,如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等,大大提高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第31题以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位为出发点,结合基因突变,考查了遗传规律,难度较低。第32题通过模拟实验的设计,考查了“类比推理”的方法在生态学研究中的运用。2011年第32题要求综合杂交组合的实验结果,推测出涉及4对等位基因,考查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和综合运用能力,难度较大。
二、备考策略
1.正确处理好《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与教科书的关系
在高一、高二新课学习时,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教学。但在高三时,要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依据进行复习,因为《课程标准》中的一些内容或实验在考试大纲中未作要求。《考试大纲》对高考考试范围进行了具体规范,规定了考试目标、内容范围、能力要求和题型示例,内容表中有相应的考点,是高考命题的直接依据。《考试内容》不允许超出考试大纲内容表中的考点,但是允许在《考试大纲》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拓展,师生要熟读《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是在《考试大纲》的基础上对试卷结构和考试形式进行的说明,还提供了参考试(样)卷及参考答案。
2.认真研究教科书内容
人教版教科书使用区域和人数最广。由于近年来生物高考试题的题干材料,大多是取自课外,即所谓的新情景、新材料。因此,教科书常被许多学生甚至部分老师所忽视。其实,只要我们认真分析试题,就会认识到教科书是生物教学的根本。
(1)运用整体性原则多方位分析教材,从整体上领会教材的设计思路。在教学过程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渗透能力培养、加强实验教学、组织探究性学习、注重科学史的学习、贴近现实生活。如,在学习了稳态调节的内容之后,要强化形成稳态调节是神经——体液——免疫机制共同作用的系统性结论,但学生往往很难形成此结论。知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但当学习体温调节以及水平衡调节时,虽然图解中涉及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等,但学生往往受到抗利尿激素、甲状腺激素等激素调节信息影响,而忽视了此调节过程中神经调节的同时存在,更难在这样的神经——体液调节系统中分析出反射弧的组成。这就要求学生关注学习任务的基本环节,分析知识结构,把握教学主线。如内环境稳态中纵横关系的三个层面、要素分析: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的三大要素;层次分析: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过程——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的具体途径;结构分析:构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的网络图解。将上述三个层面的分析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考试规律相结合,与探究活动、教学训练的重点和难点相结合,教学目标的达成就会顺理成章。
(2)实实在在回归教科书,全面梳理基础知识。绝大多数高考试题是交叉知识点的再现,或者是改变说法,每个试题的解题依据仍然在教科书中能够找到。如2012年第2题,人教版教材必修一描述“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具有以下特征:在适宜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癌细胞的表面发生变化。”从教材可知A、B选项表述正确。较小字体部分“病毒致癌因子是指使细胞发生癌变的病毒。致癌病毒能够引起细胞发生癌变,主要是因为它们含有病毒癌基因以及与致癌有关的核酸序列。它们通过感染人的细胞后,将其基因组整合进入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人的癌变,如Rous肉瘤病毒等。”说明C选项表述正确。可见较小字体部分内容仍然要积极关注。D选项“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 这是一种变形说法,与教科书中对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阐述相违背:“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阻止细胞的不正常增值。”该选项混淆了二者的功能,故表述错误。
2012年第32题“关于‘鹿角效应’假说的探究”则与教材章末自我检测“鹰攻击的成功率随着鸽种群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密切相关。可见教材中的习题内容是知识的迁移点。
在2012年第40题中,限制酶切割DNA分子时产生的两种不同末端、两类DNA连接酶、运载体的种类、将大肠杆菌作为重组质粒受体细胞的转化方法等,教材中均有相关描述,依照教材可直接作答。
而运载体与目的基因的连接条件、反转录的具体过程及体外获得大量反转录产物的技术手段,教材中有两幅插图来说明相关问题。可见,对教材中插图的正确理解及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3.加强知识体系的构建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弄清曲线图、坐标图、模式图、关系图、表格所蕴涵的生物学意义,以流程图、概念图等形式理清过程、构建基本知识的完整结构体系,突出重点内容和学科主干知识,把孤立的问题通过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把知识点串成线、连成面,这样有利于理解、记忆、积累知识,有利于提取、应用知识,整体把握生命活动规律。例如,2012年第30题将抽象的文字转换为图解,创设了新情境,增加了对图像的识别,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其实,完成肺牵张反射的示意图(a)和突触结构图(b)中所蕴涵的信息是很丰富的。复习时可充分利用图中的信息,通过设置有一定梯度的系列问题,来构建有关“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功能”的知识网络结构。
4.有效实施实验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实验中渗透着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通过实验可以考查学生的实验水平、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等。学校、教师要创造条件开设实验,更应充分重视探究性实验。要求学生熟记教科书中的实验课题、原理、方法、材料和用具等,并能科学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等。
5.加强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1)思维转换能力。超量给题、限量选做体现了新课程内容的选择性,满足了不同层次考生的需要,有效地解决了选修内容的教学与统一考试的矛盾。同时给考生答题带来了思维转换和选择的难度,这就要求提高学生的思维转换能力。一定要加强真题(高考试题)训练,解题时要先易后难,各个击破。
(2)审题能力。审题时要特别注意关键词语的理解、隐含条件的挖掘、干扰因素的排除。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首先要让学生自己审题,然后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点拨,并分析造成审题错误的原因。
【关键字】整体性思想 知识体系 教学理念
进入高三生物复习,发现很多学生解答生物题依然是做时凭直觉,做完凭运气,“文无定法”,生物学习也无定法。其实每一门功课都有自身的规律和方法,如常用的“整体性思想”。在复习中若能合理运用“整体性思想”,则可以提高复习的效率,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那么什么是“整体性思想”?所谓整体性即看问题不是只观察它的局部,而是将它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从整体的角度来剖析它。而现在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解答生物题过程中却往往忽视了这一思想的重要性,从而使得学习变得困难,解答题目的正确率也不高。
一、现状分析
(一)学生知识点掌握得凌乱,难以构建知识体系,导致思维定势
高中生物学一大特点是:概念术语多,知识点杂,涉及面广。所以学生在刚开始接触生物时第一感觉就是烦,觉得学好生物无非就是多记多背就可以了,因而在学习过程中囫囵吞枣、死记硬背,获得的也是支离破碎、前后缺乏联系的一些无序知识。其实生物学习更应注重对知识的理解,注重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如果一个环节没有理解清楚,就有可能导致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认识不清,从而会形成学习上的障碍。
【案例1】学生记住了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后会出现紫色,但遇到唾液淀粉酶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将出现什么变化却不清楚?原因何在?他只记住了蛋白质这个名词,未深入理解蛋白质种类,从而产生思维定势,认为出现蛋白质这个词时遇到双缩脲试剂后才会出现紫色,却没有联想到唾液淀粉酶的本质也是蛋白质。
(二)学生在分析问题时,获取的是离散信息,难以形成解题的思路链接,导致思维无序
【案例2】在某一光合与呼吸实验填空题中,第一小题要求学生填要测量植物真正的光合速率,可以用该题装置实验测得的 来表示。结果很多同学在答题时根本没把整题看完,就急着把该空的答案按自己的理解写成“EF液滴移动的距离”“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差值”“气体的变化量”等。其实如果学生能仔细分析前后小题的问题就会发现该题的第二小题是用该题中提供的装置测定植物的呼吸强度,而接着第三小题则是用该装置测定植物净光合强度,不难看出该题中第一小题其实是与后面的二、三小题紧密联系的。学生在分析问题时,若能将其进行整体性分析,仔细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就能得到一个正确的思路链接,从而获得准确的答案,即“植物呼吸速率和净光合速率之和”。那么导致学生出现以上两方面的原因何在呢?
二、归因分析
(一)从课堂角度:重内容,轻体系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不注意研究教材的知识结构、学生的认知结构以及教学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时,只能囫囵吞枣、死记硬背,获得的知识也只能是支离破碎,前后缺乏联系。这样就不利于学生透过现象和局部,掌握本质和整体,触类旁通地去解决实际问题,也就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课堂45分钟)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从课外角度:重结果,轻过程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减轻负担,在作业批阅时基本只看解题结果,而解答水平高低通常以结果的正确与否来评价,并且总对能得出正确结果的学生加以表扬,从而给学生造成错误的导向。不管是生物实验结论的得出,还是生物难题的解答,都只注重了结果,而忽略了对整体过程分析与理解的思维过程。
(三)从教师角度:重进程,轻能力
在高二生物教学中,由于一学年要上完必修的三本书,教学内容多,而课时又明显不足,所以很多时候教师上课几乎是在赶进度,教学过程也明显不能侧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甚至出现以讲代导,满堂灌现象,课堂到处充满了应试的痕迹。这也是造成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点时只能死记硬背,而不去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更不会自主去构建知识体系,久而久之综合分析的能力也变得很有限的原因。
(四)从学生角度:重结果,轻反思
由于教师的因素,使得学生对于解题结果也是不求甚解,只知道答案,却从不去刨根追底。很多时候做完题核对答案后,将试卷或作业随手一扔,没有认真思考过为什么这样描述更科学,以为记住了修改后的答案就是真正搞懂了这道题目,事实上同样的习题只要稍作变式修改,重新做结果还是错。有的学生甚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明明好像懂了,可还是会错。这种重结果,轻反思的现象也造成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漏洞越来越多,要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也就越来越困难,即使进行题海战术,效果也甚微。那么针对这类问题,我们又该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切实地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知识体系,将“整体性思想”
法,学生能够由局部看整体,由树木见森林,逐渐地便能高屋建瓴,宏观地把握一个知识点在整个知识网络中的地位,形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三的一轮复习中若能运用知识发散训练,则可帮助学生对过去的零散知识建立起整体概念,同时减少记忆量,而且对知识的本质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在刚开始进行这样的训练时,可能会因为不习惯或思考不严密而导致知识点的遗漏,因此可要求学生用纸笔将其记录下来,这样不但对知识点进行了全面的复习,对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及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也有很大帮助。当然,在初期训练过程中可能花费的时间会比较多,但到了后期,养成一种思维习惯后,就可扔开纸笔,而只在头脑中进行,这样可以大大地节省时间。另外在复习一些较难理解的内容如选修教材时,可给出核心知识让学生自己进行联系,进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案例4】给出核心知识:胚胎发育、滋养层、饲养层、受精卵、原肠胚、囊胚期、卵裂期、个体发育、内细胞团等,然后要求学生解释其中每个概念,特别区分像滋养层和饲养层这样极其相似的概念,接着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并试着把它们按照动物个体发育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潜移默化中也让他们自己构建起了知识体系并加深对该过程的理解。
(三)抓住关键信息,培养信息获取与表述的整体性
近几年的高考题都侧重考查考生能否运用简洁、清晰、逻辑性强的语言准确描述或表达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事实或实验的能力。但多数考生在高考中却出现表达不够规范,缺乏逻辑性,不准确,不科学,词不达意,不善于用图解、表格等不同的形式表达生物学基本事实和实验结果的现象,结果零零散散一大篇,最终得分还是“0”!针对这点也可提供学生一些解题的规律如:
第一步:读完整道题――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并在大脑中形成大致思路;
第二步:寻找关键信息――用笔圈出,加深理解;
第三步:知识点定位与链接――将圈出的信息与所学生物知识联系起来,建立相应的生物知识解题链条;
活动教学是一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型教学形式,具有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索等特征。其中,“活动”并非指一般意义上的人类活动,它具有独特的规定性: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相对独立的实践性主体学习与发展的活动。活动教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形成之初,其发展历程较为曲折。卢梭是第一个全面论述活动教学的,同时也为活动教学思想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后来,巴西多、裴斯泰洛奇和杜威等人也相继对其进行过论述,但都未产生较大的影响力。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皮亚杰的推动下,“活动教学”才受到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和研究。目前,我国对“活动教学”的研究集中在理论论述,对其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实践研究还相对较少。
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实施活动教学,体现了面对全体学生的新课改理念。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有目的地参与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全面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与此同时,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亲身体验,形成经验,通过观察、思考,获得知识的提升,培养了他们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1 设计理念
下面以“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为例,以学生为中心,按照活动教学的一般流程,进行了教学设计。设计中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学生以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经验为基础,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问题,达到教学目标。基本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
2 教学设计
2.1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五章第四节的内容,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之后的延续,是“种群与群落”的升华,剖析了生物在种内和种间如何发生联系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如何联系,也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学习奠定基础。
2.2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能够从资料中归纳出有用的生物学知识,但还不能将生活中的事物与生物学知识联系起来。
2.3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能说出信息的种类,并列举出相关例子;能分析得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能力目标:尝试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生活中的现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参与游戏,认同现实生活与生物学知识密不可分。
2.4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分析资料,得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5 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请四位学生上台,两人为一组,进行游戏。
游戏一:“你做我猜”。
① 两人一组,每组在3 min内尽可能多地猜词语,多者胜出。
② 一个人用语言描述或者形体比划,另一个人猜,语言描述不能直接说出要猜的词语的字,如果说出则无效跳过。
③ 如果遇到不会描述的词可以直接跳过,以节省时间。
④ 输掉比赛的两人继续体验游戏二。
游戏二:“哑巴喝饮料”。
① 准备5个不透明的、外观完全一样的杯子,分别装上白酒、白醋、白糖水、盐水、苦瓜水。
② 任意选一个杯子,喝下“饮料”,通过自己的表演(不能说话),让其他人猜出正确答案即可。
(2) 新课展开:
学习信息的种类时,教师通过以下3个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学习。
① “你做我猜”游戏中,参与的同学根据什么来猜测纸板上的词语?(游戏中,学生对纸板上词语进行的语言描述,像这样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我们将其称为“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常见的物理信息除了刚才提到的声音外,还有:光、温度、湿度等。)
② 我们如何猜到瓶中所装为何种饮料?(根据游戏二中同学品尝不同饮料所表现出的不同神态、表情甚至动作,来引出第二种信息种类――行为信息。行为信息即是动物通过的特殊行为,对同种或者异种生物传递某种信息,如:鸟类的求偶现象。)
③ 台上品尝饮料的同学又是如何知道瓶中所装为何种饮料呢?(台上同学品尝饮料后,感受到饮料中的能够产生味觉的化学物质,引出化学信息的定义: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学习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时,教师叙述:
通过刚刚的游戏,我们可以看到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那么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还有哪些呢?请大家阅读教材106-107页“资料分析”归纳总结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师要求学生分享答案,并补充完善:资料一:如果没有信息传递,蝙蝠对周围环境的识别、取食、飞行。
资料二:莴苣、茄、烟草种子的萌发等生命活动将不能正常进行。
资料三:通过信息传递,雌雄个体能相互识别、,保证种群的繁衍。
资料四: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环境的稳定。
师生总结: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① 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② 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生命活动;③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环境的稳定。
3 教学效果及反思
实践中发现,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课堂效率。通过对本堂课的学习,学生能说出信息的种类,列举出相关例子;并且可以结合资料分析得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达到了教学目标。
在实践中还发现,学生在找出活动过程中的信息时,容易遗漏某些信息或出现其他问题,如认为饮料是化学信息。其实是饮料中带有味道的化学物质才是信息。教师应当在学生回答问题后纠正改错、补充完善。另外,在讲解“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资料分析后并不能直接得到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此时,教师应基于学生的答案,总结概括出更准确的知识点。
基于以上论述,在高中生物课堂实施活动教学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 课前准备。活动教学过程中,虽然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但是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组织地开展活动。要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也是整堂课成功的前提。
高三化学复习过程一般分三轮进行。第一轮按章节复习,时间从前一年的9月初到第二年的2月底,完成必修内容和规定的选修内容的复习,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化学的复习指导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立足课本,强化基础知识,一轮复习夯实双基高考备考是一项系统工程,第一轮复习主要是夯实基础、抓好双基,科学构建化学学科知识结构。为此,复习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研究《考试说明》,把准考试方向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科学依据,是高三化学整个复习过程中师生应时刻遵守的纲领,是高考复习的指挥棒,它明确地传达出“考试目标”、“考试范围”、“命题指导思想”、“题型比例”、“题目难易比例”和“组卷原则”等重要信息。认真研究《考试说明》,把准高考的“脉”,了解命题趋向和要求,明确复习要点,必然会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复习的效率。随着教材内容的不断变化和地方性教材的逐渐出现,一纲多本的现象日益普遍,因而只有认真研读《考试说明》,熟悉考查范围,才能避免因超纲复习而枉费时间和精力,从而增强复习的针对性。研究《考试说明》要注意研究它的变化,特别注意新增的内容。
2.立足课本,落实细节
第一轮的目的是巩固基础,也是复习的重点。高考试题万变不离其宗,其命题点还是从课本知识点、能力考查点衍生而来的。在学完整个高中化学课的内容之后,按照先必修后选修的顺序,认真阅读、梳理教材,夯实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题型。注重教材章、节之间知识的内在联系、规律的揭示,形成知识结构和网络。如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内容多、涉及面广,复习时应以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作为知识主线,以化学基本理论作为知识网络,理解、掌握相关内容,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和网络。
一轮复习要突出重点、扫除盲点、加强弱点。要走出“越基础的东西越易出错”的怪圈,除了思想上要予以高度重视外,还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对“事故易发地带”有意识地加以强化训练。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要对差错做出详尽的分析,找出错误原因。
3.科学训练,提高效率
一进入高三,资料会堆积如山,如果整天沉溺于题海,做大量的题目却不求甚解,这样反而会造成“消化不良”。因此,科学训练是十分重要的。
①习题要精选。虽然我们手中的复习资料及练习题都很多,但是不能被这些资料所束缚,对习题应该有所取舍,选题要注意基础性、典型性、针对性、综合性。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选一本好的参考书,供整理知识、练习使用。要把它真正弄通弄透,彻底消化。精选近几年化学高考题也是很好的训练方法。要针对自己的实际,逐步提高难度。
②复习要同步。每天都要根据老师的要求,完成一定量的同步练习,不要一边做题一边对答案,应把一节或一单元做完再对答案,然后听老师讲解,这样效率最高。
③做题要多思。如该题考查的意图是什么,涉及的知识点有哪些,解题的关键是什么,还有哪些解法。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更要多下工夫,力求做到答一题会一类,明一知百,练一题习一法,训练自己的思维。因此复习中要做到:1)不断总结解题方法,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2)学会将新问题还原为已知化学原理的思维方法,新旧搭桥,实现迁移:3)学会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几个简单问题来解决,化综为单,分层得分:4)学会建立解题的思维模型:5)不断加强想象能力,强化发散思维,由一个问题到一类问题,由一个知识点到一个知识串:6)加强变式训练,变条件、变角度、变方法,打破定势思维。
④错题要纠错。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要对差错做出详尽的分析,找出错误的根源,到底是概念不清、原理不明造成的,还是非知识性的失误。对出现的差错要记录,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一次总结,看看哪些毛病已“痊愈”,哪些“顽症”尚未根除,哪些是新犯的“毛病”,从而不断消除化学复习中的失分点,增加得分点。
⑤测试要定时。自己做测试卷时,一定要定时,同时要合理分配答题时间,以提高解题速度,看题要准,审题要细,尽量减少错看、漏看,养成好的做题风格,向规范化要分数。
二、专题复习,构建知识网络,二轮复习能力升级第二轮复习是通过专题复习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以适应高考试题由“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的转变,使自己的化学学科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因此,如果说第一轮复习是“平面”结构的话,第二复习则是“立体”结构。那么,如何提高二轮复习的质量。
1.专题复习,构建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就是搞好专题复习,构建知识网络。化学知识具有“繁、杂、散”的特点,考生对此存在“易懂、难记、用不好”等问题,因此在复习中应特别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规律性,注重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存在的规律,形成知识网络。如在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可以通过抓点、连线、建网,加强复习的系统性。
抓点是从具体代表物入手,掌握其结构、性质、制法和用途。其中物质的性质是核心,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物理性质可按色、态、味、水溶性、密度、熔沸点及特性来划分:化学性质可按与非金属、金属、水、酸(或酸性氧化物)、碱(或碱性氧化物)、盐等反应来划分。在注意共性的同时还应特别关注特性:例如硝酸具有酸的通性,但在与金属的反应中还表现出特性——强氧化性,即与活泼金属反应不产生氢气、与铁发生钝化、与不活泼金属也可发生反应等:需存放在棕色试剂瓶中并置于阴暗处保存,则又反映出了硝酸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
连线是将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代表物连成一条线,即以元素价态变化为主线,这样在主线中该元素的各种价态及对应代表物的关系就会十分清晰。
建网是通过对知识的横向、纵向的梳理将头脑中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条理化、网络化,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如有机化学复习中,要重点把握几组关系:①有机物间的衍变关系:②取代关系:③氧化还原关系:④消去加成关系:⑤结合重组关系等。通过这一过程进一步加深对物质间联系的认识与理解,为综合应用奠定基础。
二轮复习的方法是以构建学科主干知识网络为中心的复习方法,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基本方法。从知识层面上讲,学科知识是有内在的、紧密联系的,将这种联系形成网络,便于知识在头脑中的激活和提取:从能力层面上讲,知识的整理、归纳是提高分析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2.重视实验,提高探究性能力
每年高考题中实验题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是考查考生能力的重要题型。实验试题有利于对考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创新能力、记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进行考查,从更深层次看,实验试题还能对考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素养进行有效的测试。在二轮复习中,一定要给实验复习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不能让实验复习匆匆走过场,必要时可以以实验为主线来带动其他知识块的复习。
①紧扣课本,深挖实验材料内涵
高考化学实验题大多源于教材,实验方案的“根”都植于教材中。教材是根本,是每一位师生都有的“资料”,出自教材的实验对考生具有公平性,因而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
回顾近几年高考实验题,可以发现,要么是几个基本实验的组合或基本实验与操作的组合,要么是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与评价。因此,可以预测,2011年的高考化学实验命题,仍是课本实验的巧妙组合,以及探究性实验的原理、操作与评价,并将进一步强化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力度。
②注意开放性实验,提高探究能力
开放性试题的特点是解题的条件和所要求的结论都比较抽象,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开放程度高,思维空间大,灵活性强。
从近年高考化学实验题来看,最为典型的命题思路是通过提供开放性实验情境,包括给出多余的实验条件、不限定实验条件、不限定实验方法等。由于不同条件的组合或选择,不同考生视角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就会得到不同的实验过程和结论,从而考查了考生的思维水平和实验能力。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因此,探究性实验题必然成为命题的热点。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选择仪器药品进行实验验证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归纳分析得出结论。
3.研究考题,把握高考的脉搏
分析近两年来的高考试题,总的变化规律是变中求稳、变中求新,并且命题将会逐步与课程改革接轨,开放性和学科内综合是化学学科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特点。第Ⅰ卷选择题以考查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为主,涉及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电解原理、物质的量、离子反应、电离平衡、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溶液中离子的电荷守恒等,试题也都是常规试题,考生大都比较熟悉,而且难易适中。第Ⅱ卷非选择题一般包括:实验题、双基题(如弱电解质的电离、化学平衡、原子结构、周期律等)、元素化合物题(如框图推断或填空题等)。在二轮复习中,对这几种题型的特点、考查方式、考查角度、考点、能力层次要求要做细心的研究。
4.关注重点和热点知识,增加时间、精力投入
分析近两年实施新课标省份的化学学科的试题,可以发现:氧化还原反应、阿伏加德罗常数、化学平衡常数、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离子反应与电化学等仍然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对这类重点、热点知识,必须增加时间、精力投入,将基本理论理解透彻、应用熟练。
5.加强反思,提高学习效率
反思的内容可以是方方面面的,如命题者有什么意图?题目设计的巧妙处何在?此题的关键何在?题目有何规律?是否可推广成一类题型?此题为什么这样做?做题过程中暴露了哪些弱点?这个问题改变设问角度,还会变成什么样的题目?另外,可以对一道典型习题反思,可以对一套试卷反思,也可以对学习环节反思。通过反思,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反思,把问题的前因后果想清楚,从而对知识的认识更加清晰,更加有条理。反思是发现的源泉,是训练思维、优化思维品质的极好方法,也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探索行为。
6.规范答卷,减少无谓的失分
纵观多年的高考试卷,不难发现,答题不规范是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考生的失分情况分析,有相当数量的考生因为“低级错误”而失分,主要表现在化学基本用语不规范、语言表达能力差等。这都是由于平时学习要求不严格,基础训练落实不到位所造成的。
强化审题:一是强化审题的态度,看完题再做题:二是强化审题的方法,抓重点词、标重点字、理解题意后再做题:三是抓审题的能力,从大量信息中概括出重点信息、关键信息。
因此备考要从细节入手,强化规范意识,养成严谨仔细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提高运用化学用语的准确性,克服答非所问的现象,尽可能减少因答题不规范造成的失分。
三、实战演练,模拟高考,三轮过后满怀信心迎胜利三轮复习是高考冲刺阶段,主要完成以下三个任务:
(1)实战演练。至少进行三次,通过模拟练习,处理好速度与正确率的关系,研究在限定时间内如何做对:处理好速度与规范书写的关系,研究在限定时间内如何做得更好:做好考后分析,检查试题是否会做,思路是否最佳,是否失分,为什么失分。有些试题不会做,查找不会做的原因,力争将非智力因素造成的丢分降到最低。
(2)回扣复习。回扣复习一般从三个方面进行:①回扣课本,②回扣错题集,③回扣高考试题,防止基础知识失分。
关键词:新课标;教学效果;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074-02
2010年暑假,甘肃教师参加了新课改网上通识培训,秋季开始高中新课程改革在高一全面推开。如何实施新课改,如何在新课改下上好高中历史课,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面对的新的课题。到2013年,全国除了广西以外,其他省份的高考均是新课标高考。而青海、、甘肃、贵州在2013年是实行新课改之后的首次高考。新课程理念逐渐渗透到历史学科的高考中,也成为历史学科高考发展的大趋势。弹指一挥间,新课改在我校推行已经三年了,在这三年教学实践中,对新课标、新教材、教学过程也产生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对于如何在新课标下上好历史课谈谈我的体会。
一、打破思维定式,建立课改观念
过去课堂教学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记忆,强调教师要讲得全,讲得细,讲得深,讲得到位,并且以此作为衡量好教师的标准。好像教师不讲学生肯定不会,考试肯定要吃亏,学生的学习目的好像都是为了应试。并且强调学生对知识点记忆,甚至过分强调“记死背硬”,导致一部分学生学习历史失去信心,关键是“我记不下”。但事实证明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这种教育观念已经妨碍了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窒息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堵塞了学生的实践渠道。因此,这种教学理念必须改革,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真正认同课程改革。
二、以课标为依托,整合课程内容
历史新课程依据“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原则,采取模块式教学模式。新教材高度概括,历史跨度大,基础性知识介绍得较少;专题式模块教学将知识之间的联系割裂,不利于全面透彻地理解;有些章节内容“繁、难、偏、杂”,观点超过学生目前的认知水平。如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安排了中外历史上9个影响较大的改革实例,其中,中国4个,外国5个,时间跨越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真是古今中外。新课程教材虽然避免了高中历史旧教材与初中历史课程的简单重复,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但也存在着许多“硬伤”,学生印象是“突如其来”、“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教师感觉“老虎吃苍蝇——无从下手”,影响了教学的实际操作,更影响了教学效果。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适当整合教学内容是有必要的,从而更好地凸现新课程的优势,弥补其不足之处。
三、加强集体备课,提高合作教学
历史教科书经过多次修编,它有许多新内容、新目标、新理念、新教法,同时它也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教学内容涉及面广、时空跨度大。而教师一般都存在着知识结构的缺陷,懂文科的教师往往不懂理科,知识体系不完整,综合课教师不仅缺乏相应的学科知识,更缺乏对综合知识进行整合的方法和能力。如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3课“宋明理学”,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涉及哲学内容;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第11课“物理学重大进展”,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这两课涉及到物理、生物、化学方面知识。所以,单靠教师个人的力量实施综合课程难度确实很大。那么,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帮助教师完善知识结构,迅速掌握新的教材教法,落实课程目标,体现课程理念,凸显综合特色呢?这就需要发挥集体的力量,汇聚集体的智慧,建立集体备课制度,高二以来,我校采取了以年级组为单位集体备课的形式,有利于学科之间交流合作,提升了老师们的文化修养。
四、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学方式
认识到新课改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教学的目的就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让学生学会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历史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指导者。教学过程中,我把“趣”作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把“思”作为学生学习的目标,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使课堂教学更有深度。让学生从“乐学”到“会学”,我把这一过程称为“快乐思考”的过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前提。我在实际教学过程别注意这几个环节:其一,上好前言。成功地导入教学,就能先声夺人。其二,结合历史人物活动,增强历史的感性,而不仅仅只是一些时间地点过程的叙述。其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图片、视频中感受真切的历史场景。教学环节中的“思”。获取知识是为了更好地运用知识,所以学生要学会的不仅仅是基础知识,更要注意思考“我是怎么理解的”、“还想到了什么”、“遇到类似问题应该怎样去思考”。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学生暴露思维过程,并对学生的思维过程做出评价、剖析。传授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习效率,有着很关键的作用。
五、提高教师素质,适应课改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