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教育教学叙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摘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适应不了现代的教育发展,体育教育也是如此.本文提出情绪教学模式,旨在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探索一种与素质教育相吻合的、完整的、人性化的教学模式,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合格人才。
情绪调节教学模式指的是:教师在一定教学目标指引下,通过管理和调节学生的情绪,引导和发挥课堂中学生的主要情绪对教学活动的积极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最佳情绪状态,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该教学模式主要涉及好奇、兴趣,愉快、焦虑这四种情绪要素,主要探讨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发挥四种情绪要素对认知活动的积极作用,并避免或克服其消极作用。
近年来,心理学家对心理调节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出情绪调节是个体对情绪及其相互联系的行为进行调整和运作过程,也就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情绪调节有具体情绪的调节,情绪动力特征的调节(如强度、范围和持续性),情绪调节可帮助人们发挥正情绪的积极作用,避免消极情绪的负面影响。
综合国内外有关实践及我们的认识,我认为确定该模式应有如下教学程序:
(1)师生情绪了解。包括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三种相关情绪要素状况的了解,主要依据我们编制的兴趣、愉快、焦虑问卷。
(2)制定情绪调节计划。依据课的性质与任务,结合师生双方实际,确定课堂四种相关情绪要素有效调节的策略。Www.133229.COm
(3)教与学的实施。师生双方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确定教学的具体目标,学生按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进行自主性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经过努力而体验到成功。
(4)评价与反馈。情绪调节教学模式中的评价以掌握性评价为主,充分运用情绪的强化功能塑造并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使用非控制反馈的艺术使学生努力找到提高和进步点。
为有效实施情绪调节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优化四方面活动,注意对情绪要素的有效调节。
1优化教学过程的四个方面
(1)优化师生关系。平等、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情绪调节的基石。学生喜欢公正、理解自己、热情、平易近人的教师。中学生往往会把对教师的感情迁移到学习上来。他们如果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注意、关怀和喜爱,就会感情愉快、充满信心;如果一个学生长期得不到教师对他的注意和关怀,就会感到自己不受教师重视而产生焦虑不满情绪。如果一个学生遭到教师斥责或嫌弃,就会产生自卑或对抗情绪。实践证明,中学生往往会把对教师的感情迁移到学习上来。如有的学生正是因为不喜欢某教师而对他所讲授的那门课程失去兴趣,这说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乐学的前提。
(2)优化教学情境。中学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学习成绩不良的一个根本原因,是各种非智力因素不能健康发展。这使得许多学生长期处于消极情绪状态中,如学习负担过重,个性与兴趣爱好受到压制等等。这些消极情绪严重干扰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导致认知加工水平下降。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通过创设“美、趣、智”的教学情境,使美好的情境刺激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在其大脑皮层上形成巩固的暂时神经联系。学生每当受到这一类情境刺激时,就会自动去进行与此相关的体育活动,从而使学生变为学习的“乐之者”与“好之者”,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增强学生的趣味性,预防或调节其消极情绪。
(3)优化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的互动过程,传统教育思想强调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教学方法的取舍完全决定于教师,学生只是一个被动接受的容器,学生的需要、兴趣、自主选择、创造性,以及个体差异性都被忽视了,也就谈不上学习热情的培养。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良好的情绪状态,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教师要采取符合学生特征及课程性质的指导性教学方法。
(4)优化教学考评。在情绪调节教学中,为了充分发挥正负情绪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必须优化考评。为此,教师可按学生能力的高、中、低分组进行考评,增加每位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使成功者更加努力,失败者也不灰心。当然,教师还应偶尔为学生安排一些失败或较大的困难,使学生产生克服困难的焦虑与紧张。同时,考评的内容也不应仅局限于体育学习方面,也应从课外体育活动方面开展考评,可以给不同特长的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另外,还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考评,使学生善于发现自己所取得的成功及不足,从而提高成就动机的水平。
2情绪要素的有效调节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诱发主要情绪促进效果整合,可选择如下教学策略:
(1)好奇策略:创设情景,制造悬念,设置矛盾;呈现新颖、奇特的刺激;变换刺激呈现的方式;变换教学方式、角色交换等。
(2)兴趣调节策略:教学内容与学生积极情绪相一致,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践,参与教学活动;学生间进行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想象、联想;教师的言语幽默,教学内容、教学事例从学生的切身性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
(3)愉快调节策略:教学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不能太难,也不能太易,使学生体验成功;根据学生能力水平差异安排学习任务,使学生体验成功;及时反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树立榜样,激发求知欲;使用趣味化,具体形象化的教学方式。
(4)焦虑调节策略:提高任务的难度,限定完成的时间,提高过低焦虑;降低任务的难度,放宽任务完成的时间,降低高焦虑;提供成绩信息,而非评价信息;承认错误是学习中的一部分,允许犯错误,支持改正错误,强调个别谈话减少公开批评;强调自我比较,减少社会比较;强调组间竞争,减少个人间的竞争;强调努力归因,减少能力归因。
长期以来,体育教学一直是教师“示范一讲解一组织”学生“听一看一练”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单调的教学模式,严重抑制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运动项目自身魅力所能引发的良好的学习情绪,因此体育课应改革教学模式,积极采用多种有效的调节手段,创造适应学生生理、心理需要的教学情境和良好的情绪环境,努力营造生动活泼、趣味盎然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有趣的体育活动中形成和保持良好的心理体验。
总的来说,情绪调节教学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其目的是通过调节课堂中短暂的情景性情绪使学生渐渐形成学习的积极情感。
参考文献
作者:熊朝红
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是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重要条件。教师培训作为教师成长有效途径之一,它能满足教师的发展,可直接弥补教师所学的某些不足,为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等方面的素养“充电”、“加油”;它能激发教师的成就动机,教师发展越充分,就越有信心全面实现自身的价值;它能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一方面使一些表现好的教师更加上进,另一方面,可以使后进教师有所转变;它能帮助教师协调人际关系,在师资培训的价值取向上,以往大多趋向于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其实有些教师教育效率不高的症结往往不是其掌握的知识、技能等不够,而是一些人格因素及其引起的师生之间、教师之间等的矛盾。
为了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发挥培训效能,我校组织部分老师分为两组于2014年2月25日――28日深入全区幼儿园、小学、中学等28所学校,发放教师培训需求问卷140份,组织各校中层干部、班主任及教师代表,采取署名方式填写,回收140份,同时与部分学校业务校长采取面对面方式了解调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1.年龄及职称。在提交问卷的140名教师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有59人,45岁以上的31人;中级职称占46%,初级及未评职称的占34%。年龄老、中、青兼顾,职称初、中、高级均涉及。
2.课后反思。有91.8%的教师会“思考这节课的得失及其原因”,同时有56%的“写教学随笔”;23%的“写教育故事”。反思是人类不断发展的动力,我们绝大多数老师能以不同方式思考,在反思中成长进步。
3.崇拜的教育专家或名师。在提交的140份问卷中,有110人填写了自己崇拜的对象。古代的孔子、朱熹,近代的陶行知、叶圣陶,当代魏书生、李镇西;幼儿学段的许卓娅,小学学段的钱守旺,中学学段的余映潮等28名教育家或名师,最聚焦的要数陶行知,有50人认可并崇拜他。
4.授课采取的教学手段。103人采取“制作课件并借鉴同行的方法”,同时51人“自制教具、挂图”,只有4人表明自己“没采取什么手段”。绝大多数老师均能采取并借用教具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5.教师对学生开展的教育形式。“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占50%;“组织学科竞赛”的有39%;“办小报”的占7.5%;“什么也没做”的占3.5%。老师们总在想办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6.充实教学内容的方法。113人次选择“上网搜索”;62人次采取“购买相关资料、书籍”;43人次“找同事或图书室借资料”。课外资料成为教师教学的有益补充。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质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广和深入进行,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者必须更新培训观念,改革培训模式,探索新的适合当地实际的继续教育培训模式,促进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
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由于继续教育培训学分与职称评聘关系的紧密程度还没有高度凸显,致使教师参与继续教育培训的主动性不是太高;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大多数为通识培训,专业性不是太强,致使培训的实效性不太强;培训机构人员自身参加更高机构专业培训的机制不太健全,加上不重视自身业务素质的不断提升,致使知识老化,素质不全面,很不能适应新课改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学习的新要求,参训教师意见比较大;培训内容没有“自助餐”式的可选择性,只能是我上啥菜你就吃啥菜,致使参训教师在继续教育中的选择权不大;农村中小学由于编制太紧,“一个萝卜一个坑”,尤其小规模学校更是一个老师包一个班,身患小病也不能请假,更不用谈丢下学生去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培训了,即使有参加培训的可能,(由于丢下本班学生委托给他人照看也只是管管纪律不出乱子,受托者还有本班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在等他呢),也是身在培训课堂,而心却在学生身上,就怕学生出点问题,至于班上学生教学任务的耽误等,也只能等培训回来后补课了,很难将全部心思花在继续教育培训学习上;正常的节假日他们也希望得到正常休息,以便处理家务,如搞搞卫生、洗洗衣服、干干农活等,这样就造成严重的工学矛盾,何况正常的节假日休息是农村中小学教师正常的权力,相对于学期中间的指派性参训活动,他们为了晋升职称不得不选择参加于假期里举办的继续教育培训活动,虽然从心眼里来说是不得已而选择这个时间段的培训(虽然参训要牺牲许多家庭事务时间,但却没有牺牲自己所带班级孩子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激励机制不完善,相当部分中学学区没有健全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管理办法,培训无规划,选人乱指派,哪位教师应该参加培训心中无数,尤其对上面分派的参训人数随口分解,不能照顾即将参加职称评聘的教师;有些学区学校对派出参加培训的教师监督管理不到位,不能配合培训单位实施积极的科学管理,例如,督促参训教师拓展延伸作业的完成,反而委托许多无关的其他事务要求等。
结合中小学教师培训本职工作,结合前述现状,特提出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质量的对策思考如下。
一、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管理工作
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学习培训既是教师的权利,又是其应尽的义务,政府部门应切实履行教育行政职能,既协调各方力量、保证教师继续教育权利的实现,又要加强监督、保证各项政策的落实到位,探索不断提高培训效率的新方式、新方法。
二、注重继续教育培训内容与教育教学实际相融合
培训机构及相关人员应经常深入中小学教学活动中了解教育实际问题,多听取一线教师意见,然后深入分析,找准原因,再确定适当的教学内容、形式以及培训者的人选等,这样才有可能得到大家尤其是一线教师的认同。
三、提高培训者的素质与能力
对培训者进行提高培训,建立培训竞争上岗制度。培训单位应面向社会,从有教育教学经验又愿意为继续教育培训做工作的一线校长及教师队伍中聘请兼职培训教师建立地方培训专家库,适时组织学习参观培训,分解培训专题,平日备课,到时积极上阵。
四、提高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积极性
要从现代成人教育理论实际出发,有效地利用教师已有的教育资源,采用参与式、案例式、观摩研讨式等培训方法,让他们平等、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在活动、表现和体验中反思已有观念和经验,在交流中生成新的知识和经验,从而获得提高与发展。
五、探索和改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
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主要采用“培训机构”模式。对此必须不断改进以受训者为本的培训新模式。一些农村地区摸索实践的由学校联合在教学片区组织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模式值得借鉴。
六、不断创新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方法
根据教师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培训内容;创设集中培训的学习情境,为教师学习创造和谐环境;创建民主对话的继续教育培训气氛;发挥一线教师的优势,丰富培训资源。
七、充分发挥现代远程网络技术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培训机构应加强网络建设,为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提供服务,有效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推动教师继续教育向纵深方向发展。
八、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制度
应制订切实可行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管理制度,在坚持统一培训的前提下,提倡教师自主选择继续教育学习方式和内容,引导他们向书本学习,向生活学习,向他人学习,向社会学习;应该立足实际,加强引导和监督,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师继续教育自主创新之路,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继续教育新格局。
[关键词]学历教育;公共选修课建设;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3 — 0133 — 02
一、引言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学校改革,学校改革的核心是课程建设。公共选修课是高等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设公共选修课可以在专业之外实施素质教育,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工作实践能力。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是实现“通识教育”的关键,因此,充分认识高等继续教育中学历教育公共选修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积极探索、研究和提高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高等继续教育中学历教育公共选修课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等继续教育学校公共选修课一般可分为人文社科类、科学技术类、艺术体育类等模块。学生可在各模块中均衡选课,以完善知识结构,学校根据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限定各模块必须达到的最低选修学分,以保障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性。
公共选修课具有以下特点:⑴学时学分较少、内容较多,课程内容与结构失调。这是由于其在课程体系中与专业课的主辅关系所决定的,课程结构与设置缺乏应有的科学论证,重文轻理、重理论轻实践,但较少的学时和学分并不表明选修课教学内容一定较少,这是由于课程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和逻辑性所决定的;⑵课程目标定位不清,不易得到重视。在以专业教学为主的高等继续教育院校里,公共选修课往往难以引起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学校在精力和财力上投入往往不够,选课指导不到位,致使师生思想认识模糊,教师开课积极性不高、学生抱着混学分的态度;⑶课程过程缺乏监控、质量缺乏评价。选修课程的教学评价缺乏科学标准与依据,没有系统的原则与方法,且灵活性不够;⑷选修人数多且杂,因材施教、实践教学难。由于公共选修课是在全校范围内由学生任选,人数较多,听课学生的专业、年级、生活背景、心理期望各不相同,这就为因材施教、实践教学带来了较大困难。与必修课教材相比,选修课教材不成熟、质量低、种类少,缺乏选择性,不能满足师生的需要。
由此可见,诸多因素致使公共选修课程在高等继续教育学历教育体系中呈现出很大的滞后性和缺陷。
三、高等继续教育中学历教育公共选修课建设的策略与措施
高等继续教育中学历教育公共选修课应从教学团队、课程内容、管理制度等方面开展相关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处理好主与辅、点与面、刚与柔、质与量、教与学几方面的辩证关系。
(一)教学团队建设是基础
教学团队是公共选修课建设的基础。课程建设是一种教师行为,是教师的学术造诣、科研背景、教学艺术和人格魅力的综合体现。公共选修课作为通才教育的重要途径,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应随之而进行调整。可以说,公共选修课建设是一个因时而变的过程,需要团队协作方能不断完善。因此,教学团队建设也是课程质量的基础。
教学团队建设主要从两个方面人手。第一,重视团队结构建设。在年龄结构上,注意老中青年龄结构的优化组合,发扬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发挥中年教师的骨干作用,带动青年教师尽快成熟。在职称结构上,体现高级职称教师的领军地位、中级职称教师的主体地位、初级职称教师的辅助地位。注意体现团队的职业结构,以校内专任教师为主,同时聘请若干位具有丰富经验的行业企业专家为兼职教师,发挥兼职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独特作用。在教学团队中,既有多年从事该课程教学、擅长课堂讲授的教师,也有接受过专业培训、持有相关行业资格证书、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师,较好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交融、两者优势互补。第二,重视团队的继续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实践教学能力,尤其注重中青年教师的职业培训,为选修课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建设是核心
课程内容建设是公共选修课建设的核心。公共选修课教学内容改革和建设应当遵循准确定位、彰显特色、开阔视野、实用为上的原则。首先,教学内容要注重对学生基本素质、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技能的培养,准确定位课程目标;其次,在课程内容与结构上要注重科学性与合理性的转变,例如构建完整、丰富、前瞻的系列课程,拓展课程类型,课程内容上增强科学方法论,课程内容应能适合不同专业的学生,课程结构应真正体现文理渗透、学科交叉,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三)管理制度建设是保障
管理制度建设是公共选修课建设的保障。从教师来看,开设公共选修课对教师是一个新的挑战。选修课的设置,要求教师要从过去只围绕教材、考纲的教学,转变为教师自编材料、自选内容、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开设公共选修课满足了学生自主选择的需要,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但从学校课程管理的角度来,无疑增大了课程管理的难度,因此,要顺利开设公共选修课,必须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课程管理制度。
第一,要建立课程申报审核制度。通过有一定规范格式并符合公共选修课开设基本要求的申报单,对选修课的名称、内容简介、必需的工具条件、上课地点、考核方式等进行说明。学校在审核时,应根据学校教育发展的要求、学生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学校软硬件设备设施,并综合考虑开设选修课的各年级学生总数及教师的资质,从而确定选修课的开设数量及形式。
第二,要建立学生管理制度。选修课的开设,使得选修同一门课程的学生来自于不同专业年级,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例如,应做好选课指导工作,教学管理人员、班主任在选修课开设前做好宣传工作;选修课配备专门的班主任,进行考勤、课堂纪律、考核等相关管理工作;同时,教学管理人员、教师、班主任相互协调,做好优良学风的建设工作。
第三,要建立考核及学分认定办法。由于校级选修课是不同的教师,甚至是不同学科间的教师共同开设出的不同类型的选修课程,应针对这些不同类型的选修课程,研究出对选修课程的考核及学分认定的具体办法。例如,成立专家组,组织专家对课程进行论证,组织教学督导组深入教研室和课堂,检查教学档案,随机听课,掌握选修课开课的真实情况。可以建立三级考核机制,教学主管部门的学院教务处、督导室进行课程教学过程考核,学生对授课教师进行评测,教师同行进行教学评价。
四、高等继续教育中学历教育公共选修课建设的实践
我校继续教育学院学历教育分为高起专、专升本、高起本三个层次,主要开设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金融学、税务、计算机应用技术、社会工作七大专业。
学院近两年为了切实推进教学改革,自2010年开始,逐步实行教学计划改革,在专升本、高起专各专业的第四学期开设公共选修课程。
继续教育学院学历教育的学生都是在职学生,通过业余晚上或双休日进修获得相应文凭、提升自身学历水平,所以,在研究选修课开设时掌握以下三点原则:
1. 实效性原则。严格执行学校的课程政策,遵循课程开发的规律,根据选修课特点,形成深刻而不深奥、协调而不重复的有机组合。
2. 互补性原则。要充分体现对必修课的补充作用,发挥选修课自身优势,达到整体育人的目标。
3. 针对性原则。选修课的开发要从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需要出发,强调有利于形成学校的特色,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需要。
近几年,学历生源总体下滑,学院为扩大生源,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直属教学点分布徐汇区、浦东新区、普陀区,联办教学点分布在各郊区,例如嘉定区、松江区等,教学点形成分布广、分布散的特点,这对选修课的开设和管理造成一定困难,经研究,学院公共选修课的开设分为三种形式——自主排课、网络多媒体远程学习、讲座,联办教学点可选择自主排课或网络多媒体远程学习的形式开设选修课,直属教学点以讲座形式开设。
在师资团队管理上,以自主排课形式开设选修课的联办点推选相关任课教师,教师资质必须是讲师及以上职称,具有一定选修课教学经验,授课计划、教材选用由任课教师制定或推荐,学院负责统一审核,课程开设过程中,进行不定时教学检查,跟踪选修课开设情况,对任课教师进行评估和教学质量分析,对于教学效果良好的任课教师,加入学院选修课师资人才库。网络多媒体远程学习及讲座的主讲人一般是学校在专业领域颇有造诣或者在社会上颇有知名度的专家、教授,通过选修课建设,汇集一批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科研能力的教师团队。同时,学院鼓励、组织相关教师向专家、教授听课学习,逐渐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作为后备力量。
在课程内容管理上,学院要求课程内容必须根据实效性、针对性原则,选择或开发具有专业特点、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或者根据社会热点组织相关专题,旨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知识领域。
在考核制度管理上,自主排课和网络多媒体远程学习,以考试形式进行考核,各任课教师根据时间节点向学院提交试卷命题,由学院统一安排试卷印制及考试时间和考场,考试合格,学生方能取得课程学分;参加讲座的学生,需要至少参加三次讲座,每次都需签到考勤,并向学院提交“讲座评估意见反馈表”,作为平时分,期末根据其中一次讲座内容撰写学习报告并经批改通过,方能取得课程学分。
五、结束语
公共选修课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涉及到师资队伍、课程内容、管理制度的方方面面,需要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去进一步合理化、系统化,以有效推进教学改革。
〔参 考 文 献〕
〔1〕胡进,周艳波. 高职公共选修课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沟通与演讲”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为例〔J〕.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2).
关键词: 叙事教育 现代学徒制 应用
通过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探索,实施现代学徒制主要是使职业教育体系与就业系统协调配合,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从学校到岗位的过渡。随着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行业企业人才现代学徒制的育人目标。而叙事教育作为新的教学手段应用到现代学徒制教学中被高职院校作为新的研究对象。
一、对叙事教育的解读
叙事教育的使用源远流长,古代叙事以集体讲同一个故事的形式存在,通过故事传递实践和生活的意义,这样的叙事教育是集体经验的汇聚,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使接受者在故事中受益成长,在故事中选择人生方向。但是叙事教育在古代并没有形成系统概念、相关理论或体系,甚至发展至今,相对于教育叙事研究而言,与叙事教育相关的文章还是比较少的。
(一)叙事教育的概念
任丹凤认为:“叙事教育就是通过叙事达到教育自己也教育他人,感动自己也感动他人,警示自己也警示他人的目的的一种教育方式。”
邱胜军等人认为:“叙事教育是通过叙述、解释和重构教育者和学生的故事、经验,达到教育目的和研究目的。”
我们以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进行描述和总结,叙事教育的指导者是人(如教师),通过对科学知识(教学内容)的理解、分析和重构,把其融入生动有趣的故事或主体经历的故事中,让主体(如学生)更容易接受,并实现对概念或技能掌握的理解式学习;或者叙述、解释科学知识本身如果产生或形成的故事达到教育他人的目的。
(二)叙事教育的功能解析
“叙事教育是一种注重价值观的教育,尽管为了被他人理解和接受,表达价值观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总体而言,叙事教育既是教育方法,又是教育理念,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并注重在做中学。就课程而言,只有那些实践性强的课程和需要实践的课程才适合开展叙事教育”。
布鲁纳提出科学知识的叙事教学法,他认为:“科学知识的产生与叙事是密不可分的,因此针对科学知识的教学也应该是叙事的,即运用叙事教学法传播科学知识。”
可见,叙事教育具有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注重在做中学、可用来传播科学知识的功能。
二、对现代学徒制的解读
学徒制有传统和现代之分,传统学徒制在奴隶社会时期就有了初级形态,我们所熟知的就是“父亲教授儿子”和“师傅教授徒弟”这两种。随着时代变迁,学校正规教育的形成使得学徒制被职业教育所取代,现代学徒制应运而生。“近年来,许多国家在吸收借鉴传统学徒制优点的基础上发展了现代学徒制,将传统学徒制模式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逐渐成为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导模式”。
(一)现代学徒制的内涵
胡秀锦认为:“现代学徒制是在继承以言传身教为主要技能传授方式的传统学徒制的基础上,融合现代学校职业教育,其本质是工作和学习相结合、企业培训和学校教育相结合,为学习者提供理论知识学习、职业技能训练、工作经验积累和职业精神培养,从而适应现代企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王振洪等人认为:“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融入了学校教育因素的一种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一种新的形式,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是一种递进关系。”
邱胜军等人认为:“现代学徒制是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即学校与企业联合管理(招生、就业等),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知识技能,真正做到实岗育人、工学交替,培养出行业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建立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以企业和学校为主要培养主体,特别重视知识在工作场所应用、注重学徒综合职业能力发展,学徒毕业时可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的一种合作教育制度。
(二)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院校的实施现状
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院校的实施成为一种能够有效解决校企合作部分困境、自身运作具有社会效益与成本效率,能够兼顾企业经济利益与人才培养质量这一双重目的的、极具优势的人才培养途径。
现代学徒制通过真实的职业实践(顶岗实习),使得“高职学生”能够在参与过程中发生并促进学习,但是职业实践意义不局限于学习,兼顾更多的其他目标和意义。正因为如此,现代学徒制可以兼顾企业的生产目的、员工需求与为高职学生提供学习机会的三个方面。学校运作的目的是促进个体学习和发展,而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实施,使得学习者投入实际,让学习成为社会实践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三、叙事教育在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中的应用探索
据文献了解,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非常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技术、信息素养、团队合作能力、语言交流能力和复杂任务解决能力等能力培养。同时,现代学徒制非常重视“学生”将学会的知识应用到工作场所,在高度自主化的工作过程中获得实践经验与知识积累,并能在未来无法完全预计工作变化的情况下,将教育和未来工作相适应。尽管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基于能力培养目标对于学生的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但是在学校教育为主、企业顶岗学习质量无法有效控制的情况下,职业教育对于以上提及的能力培养似乎没有有效的教育措施可以实施。
因此,将叙事教育引入现代学徒制中,如1.叙述师徒在企业顶岗实习中学习和教学的共同经历达到教育目的;2.通过倾听、分析学徒的故事培养学徒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为学徒提供个体化关怀照顾;3.组织学徒倾听他人的实践经验,并一起分析与讨论等,成为笔者新的研究尝试。
(一)培养教师与师傅的叙事意识
教师、师傅“会”叙事教育和“能”叙事教育是不同的,叙事教育是将教育意义放在特定故事环境之中,揭示教育意义的独特性,而这种独特性是无法通过概念、事实介绍简易阐述的。比如,师傅对于“那颗传奇的苹果掉到了牛顿的头上”这样的故事可以描述得绘声绘色,但是对于“牛顿”脑袋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这个故事在特定环境中阐述所具有的意义,是师傅要“能够”把握的。
培养教师与师傅的叙事意识,让他们善于对叙说的事件进行安排,使之成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在叙事过程中有意识地评估、选择和排列事件应遵循的逻辑;使用可接受性的叙事知识,保证叙事的似真性或逼真性,让叙事功能指向教育目的。
(二)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叙事意识
教育过程中,教师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逻辑思维能力,基本不培养学生的叙事思维能力,很多时候,学生仅仅是利用教师的叙事打发上课时间或者增加学习娱乐,不会窥见叙事背后的意义。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叙事意识,让学生认识教师课堂穿插叙事的目的,通过叙事为自己的人生体验提供解释和辩护,或通过叙事理解书本上的知识。
个体的发展是个体内在知识的改组和改造,通过理解叙事,自我得以转化,眼界和实践认知得以转化,才能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长期浸润在知识的成果里。
(三)叙事教育在现代学徒制中的应用形式
现代学徒制是教师和师傅对在校学生进行共同教育的培养形式,教师在课堂上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师傅在企业岗位上传授专业技能知识。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微电影、纪录片、微小说等多媒体传播的形式创设企业师傅在岗位上工作的相关情境,激发学生解读、分析、讨论、引导性提问,领悟岗位情境带来的深刻内涵。
教师和师傅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了解生产环境、人类经验的形成,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自我反思,反过来鼓励学生对故事意义进行更好地阐述。
师傅可以要求学生每天以日记形式反思自己工作的过程,并在案例讨论分析会上每位学生叙述自己的工作故事,由学生、教师、师傅一同讨论,分析岗位经验对知识的反作用及日后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综上所述,叙事教育是一个具有现代学徒制培养特色的教学方法。通过看微电影、纪录片、微小说、讲故事和写反思日记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生深入领悟教学者的经验体会,不断分析吸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而教学者与学习者都应该提高叙事教育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配合、相互理解。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中叙事教育研究还很少,希望借此探索推动研究进一步推广,提升现代学徒制教育实效。
参考文献:
[1]陈俊兰.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研究[M].湖南大学出版社,2014.12.
[2]赵有生.姜惠民.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探索[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3.
[3]胡秀锦.“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
[4]向眉.布鲁纳叙事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14.
[5]任丹凤.对教育叙事和叙事教育的功能及意义的解读[J].教育探索,2009.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 高等职业教育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2(b)-0157-02
1 虚拟现实技术概述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最早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简称为VR,它可以让用户创建虚拟仿真世界,也可以让用户亲身体验虚拟仿真世界,实现真正的人机交互。虚拟现实技术集合了仿真技术、人机对接技术、传感技术、计算机图形学、三维动画、动作捕捉技术、视频音频编辑技术、技术广角立体显示技术、网络技术等,是一门集合了多种技术的强大的综合技术。模拟真实环境是由计算机来完成场景的制作并生成具有实时动态的逼真的三维动画;运用人机接口技术和传感设备实现感知性;运用动作捕捉技术对用户的肢体动作进行跟踪,优化触觉反馈,实现人机交互的自然技能;运用音频编辑技术实现自然环境的立体声输入输出等。
虚拟现实具有多感知性、虚拟现实沉浸感、虚拟现实交互性和虚拟现实自主性4个特征。多感知性是指除了普通算机所具备的对图像的感知外,我们的仿真系统还具备对声音、触摸、运动甚至味道的感知等,最佳的仿真系统应该具备人类所具有的一切感知功能。虚拟现实沉浸感是指用户作为体验者存在于仿真环境中所感受到的真实程度,最佳的模拟环境应该使体验者身临其境难辨真假。虚拟现实交互性是指用户和仿真环境之间的自然和谐程度,用户对模拟环境内物体的可操作,模拟环境亦能做出准确的反馈。虚拟现实自主性是指仿真环境中的物体能够依据真实客观世界物理运动定律运动。
2 虚拟现实技术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职业教育的宗旨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高等职业学校应具备培养大规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能力,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并举,形成形式多样、灵活开放的教育教学模式。而对于技能的培养,学生主动地去交互和被动的灌输,教学效果也天差地别,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高等职业学校无疑更加有利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塑造与培养。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学生营造富有趣味的仿真学习环境,让学生去亲身经历和感受比教师空洞抽象的解说更加直观易懂,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以教促学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学生通过自身与仿真环境的交互体验来获得知识和技能,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下面笔者将从以下3个方面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2.1 建立虚拟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是职业学校完成实践实训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职业能力的必要所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职业学校加大实训基地的投入和建设力度。实训基地的建设成本高、周期长、后期设备维护和更新也需要不断地追加资金投入,显然存在一定的弊端。而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建立的虚拟实训基地不仅可以节约时间和空间,还可以节省大量的资金投入,有效地减少后期维护成本。在虚拟实训基地,环境是由计算机生成的仿真世界,所需要的设备和部件也是计算机生成虚拟设备,后期维护时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轻松完成虚拟设备更新和添加。当今社会是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技能型课程内容更新也较快,在虚拟实训基地教学内容的更新更加容易,能够使学生的技能培养和时代的步伐保持一致,充分保证技能教学的先进性。
在虚拟实训基地,虚拟现实的沉浸感和交互性能真正地开启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虚拟的仿真环境中扮演角色,身临其境。人机交互更有利于学生夯实技能操作的基本功。以笔者学校为例,像动物外科手术技能、汽车维修技能、农机具修理技能、模具制作技能、果蔬苗木栽培技能、计算机维修技能、组网技能等各种职业技能的训练可以直接依托于虚拟实训基地,学生可以在虚拟仿真的环境中反复加以练习,直到完全掌握操作技能为止。对于设计类课程而言虚拟实训基地更是学生最好的实训场所,如园林规划设计、室内装潢设计等,学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将自己的作品实景呈现,制作漫游动画,徜徉其中。除此之外,虚拟实训基地还具备一个优点,那就是在实训时几乎没有安全隐患。例如汽车驾驶技术学习、危险的化学实验就可以在仿真环境中完成,从而成功地规避风险。
2.2 开发具有交互功能的教学课件
职业教育的宗旨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以往的偏向理论教学以及过分依赖教师讲授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更新,逐步引入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已经大大地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虽然传统的课件具备了图、文和声音并茂的功能,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了教学效果,但是在一些教学难点或者技能操作课程上仍然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在表现一些技能型知识点如机械运动规律、机械维修、零件组装、计算机拆装等方面,传统课件制作难度高,展示效果不理想,而引入虚拟现实技术的课件开发实现了逼真的三维的展现形式,实现了人机交互,学生可以身临其境体验所学知识和技能,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生动形象,对于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掌握也更加容易。
2.3 开展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远程教育
远程教育也是当前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之一,它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媒介,极大地方便了网络教学。传统的网络教学有的是录屏讲解,有的是教师课堂实录,学生接触不到教师以及相关操作的所需的教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学效果往往事倍功半。尤其对于实践性很强的技能型学科影响更大,例如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学生光靠看老师的视频讲解,死记硬背操作步骤,不如现场操作一次效果来得好。正因为如此,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来说,引入虚拟现实技术模拟仿真环境,建立虚拟实验室显得尤为重要。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网络教学让学生可以在虚拟实验室自主学习的同时还可以自己动手拆装,更直观地学习并加以练习和体验,教学效果必将事半功倍。
3 结语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门前沿高新技术,将其应用到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是一种创新型教育手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它提供了逼真的教学环境,使得传统信息化教学手段有了质的飞跃,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立体、生动和富有成效,尤其让技能教学更直观化,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能够促进职业学校教科研水平的提高,改善实验实习场所并节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黄金栋,吴学会,李小红,等.虚拟现实技术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1(3):174-175.
一 自我实现的需要的干预实验背景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指出,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是激励人付诸于行动的最主要的原因和动力。当一个人自我实现的欲望越强,自我实现的需要越能化作催人奋进的内在动力,越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掘其潜能。
在我国,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是很多人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的途径。但在现阶段的教育状况下,由于高等教育的急剧扩招与生源的日益匮乏,使得很多职业院校招生困难,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入学后并不能获得十年“寒窗苦读”一跃龙门的满足感,也就是说高职院校的学生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并没有因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而获得满足。
在高职院校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中,由于自我实现的需要的匮乏,使得很多学生出现旷课、沉迷于网络或无所事事等表现,严重影响着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使得高职教育的效能大打折扣。在这种状况下,我们开始研究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干预对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养成教育的作用,收效明显。
二 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的干预实验过程
(一)实验对象
自2011年开始,我们针对高职院校的新生进行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进行干预试验。我们选取了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2013级新生作为试验对象。
13级市场营销专业共分为6个班,班级学生基本情况如下:
从表1可以看出,6个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大致相同。
新生入学后,对六个班的学生统一用CCSMHS量表进行测量,结果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全国常模,说明他们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二)实验方法
实验中,把六个班分为3个组:1班和2班,3班和4班,5班和6班。然后采用抽签法抽取了1班、4班、5班为实验班,2班、3班、6班为对照班。
在6个班中,每一组的两个班的专业教师和辅导员都是相同的,这就排除了教师的差异在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的干预中的作用。
对于实验班的学生,我们实施了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干预,对照班级实行正常的教学管理。
(三)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干预
1 实施激励性考核,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美国的心理学斯金纳认为,人类行为主要是由操作性反射构成的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是作用于环境而产生结果的行为。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过程中,对其好的行为及时给予奖励和肯定,进行正强化,从而使其长期的行为形成习得的品德。激励考核就是在学生有好的行为时给予加分,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上,制定一套激励考核机制,对学生多表扬,多肯定,让学生在不断的获得肯定中获得自我实现的需要,在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和满足,在不断的正强化过程中使行为成为习得品德。
2 带领学生参加各种活动
(1)参与班级的管理
让学生担任班干部、宿舍长,以及学习小组组长等职务。在班内组成6—8人的学习小组,轮流担任执行队长,每周一换,要保证每一名学生都有机会担任队长。队长主要是根据教师布置的课上和课下教学任务,负责分配任务并带领大家以优异的成绩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同时还负责本组成员的出勤、参加各项活动的统计工作,属于管理岗位。让学生从“被管理者”转变为“管理者”,从被动接受教育到主动教育自己和别人,心悦诚服地约束自己。让学生在管理的过程中体验自我实现的需要的满足。
(2)参加各类竞赛
要求学生每个学期必须参加一场竞赛活动,组织各类竞赛,如班干部竞选、职业生涯规划竞赛、学生会竞选、市场营销大赛、校园文化节大赛、校园运动会、篮球比赛、拔河比赛等各类比赛,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至少参加一场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最大程度地展示个人的能力,在参加竞赛的过程中体验付出和收获的快乐,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3)参加各类社团活动
要求学生至少参加一个学校社团,如校园广播社、营销社团、环境护卫小队等。让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在参加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充实自己,找到自己的位置,以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4)帮助学生进行校园创业
我校有一个专门为在校生开辟的创业基地,学校为学生提供场地,在这里学生可以开展各种经营活动,现在学生开设的店铺有日化店、复印店、水果店、饰品店、轮滑社、校园观光车、信工站等各种经营范围的店铺。我们安排辅导教师利用课余时间专门辅导学生创业,让有优势的学生体验创业的快乐,在创业中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
同时,加强大学生艺术团建设,大力开展各类科技学术活动,举办“时事讲座”“大学生讲堂”和“信工论坛”等活动,学生通过参加讲座,调动起积极主动性。
三 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的干预实验检测
(一)课堂效果检测
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的干预实验持续了2个学期,每个学期都进行课堂效果调查。
调查对象:任课教师调查和学生调查。
抽样方法:对所有任课教师进行全面调查;对学生的调查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人数不少于班级人数的50%。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个别访谈法。
调查内容:从学生出勤、课堂表现、课堂教学效果、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四个方面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在以上四个方面,实验班都优于对照班。
(二)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
在每个学期末,进行学生综合素质考评,综合素质考评由学生自我考评和系部考评组成,从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修养、组织纪律观念、学习态度、专业技术素质、文体创新素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量化考核,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量化考核成绩进行比较,统计结果如下:
四 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的干预实验结论
(一)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素质
1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自我实现需要的干预过程中,使用正面的评价,以尊重和鼓励学生为原则,鼓舞他们的士气。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大量的机会展示自己,加上教师正面的评价,满足了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的满足,提高了学生的正面情绪体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了学生课上学习的信心。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够跟着老师的步伐,积极地去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积极参与,有时甚至会为了某一个任务的解决方法争论得面红耳赤。
2 优化了课堂的纪律性
课堂纪律是实现课堂效果的重要保证。学生通过参加课下丰富多彩的活动,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要,其效果在课堂土也显现出来。任课教师反映,实验班的学生出勤、课堂纪律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班。学生课下作业完成的数量和质量上,实验班也明显优于对照班。
(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1 学生的德育素质提高了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十会议上,马凯副总理指出,职业教育要把“立德树人”作为办学根本。由此可见,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通过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干预,学生的德育素质提高了,学生在教室、宿舍卫生评比中经常拿到流动红旗;上课期间,在各种会议场合,能做到主动把手机调为振动,课上不接打电话;尊重老师,对同学做到礼貌待人;主动参加校园志愿者在行动等活动。
2 学生的专业素质提高了
通过满足自我实现干预实验,实验班学生的各门课程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班;并且在两个学期的实验过程中,共有12名学生在大学生创业基地开了自己的店铺,营销3班的刘璐起始开了366复印店,在一年内又连续开了366水果店、366纸品店和3家连锁店。学生把自己课上的营销知识运用到课下的创业活动中,在课下的创业活动对营销专业知识的实践推动着学习更具主动性和目标性。
目的 比较时间序列分析中指数平滑法、移动平均法、自回归分析及求和自回归滑动平均法(ARIMA)在海西州地区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高血压发病率预测中的优劣。方法 用时间序列分析各方法建模预测,比较各方法的误差平方和、赤池信息量、施瓦茨信息量、拟合优度和拟合效果,确定最佳预测方法。结果 指数平滑法、移动平滑法、自回归分析法及求和自回归滑动平均法中,ARIMA模型的误差平方和、赤池信息量、施瓦茨信息量最小,拟合优度最大,拟合效果最好。结论 海西州地区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高血压发病率预测中,时间序列诸分析方法中求和自回归滑动平均法预测效果最好。
【关键词】 ARIMA模型;预测;时间序列分析;高血压;发病率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vide the fittest model for forecasting hypertension incidence in Haixizhou region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of exponential smoothing, moving average, autoregressive model and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 (ARIMA mode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in 2007. Methods The fitting effects of four statistical methods were compared and the fittest model was chosen. Results Among the four statistical methods, the effect of fitting and prediction of moving average model was the best. Conclusions Moving average model seems to be the fittest one in the prediction of hypertension in Haixizhou region from January, 2001 to December,2007.
【Key words】 ARIMA model; Predict; Time series analysis; Hypertension; Incidence
近来,时间序列分析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应用方面,都有迅速的发展,成为概率统计学中一个内容丰富的重要分支,作为一种现代数据处理方法,时间序列分析在系统辨识与系统分析中占有十分显著的地位〔1〕。由于疾病发病率是有记忆的随机过程,残差间自相关不独立,所以不能用一般线性回归建模,应当选用适当的模型描述指标变化规律,利用模型作短期预测〔2〕。高血压发病率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且这些因素之间又保持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因此,运用结构性的因果模型分析和预测往往比较困难。本文尝试应用时间序列分析对青海海西州地区高血压发病资料进行分析,以阐明其变化规律,达到快速有效地预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全部发病资料取自青海海西州第一人民医院。经过核对、补漏,从而保证资料的准确和完整。运用Excel2003及EViews3.1对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海西州地区高血压发病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统计海西州地区2001~2007年的高血压月发病率(记为yt)。
1.2 方法
根据被预测变量自身的变化规律来建立模型,然后利用这个模型来预测该变量未来的变化。时间序列分析包括指数平滑法、移动平滑法、自回归分析及求和自回归滑动平均法(ARIMA法)〔3〕。主要通过比较各方法的拟合优度、误差平方和等实现评价。分析由EViews3.0软件完成。
1.3 建模、预测
1.3.1 指数平滑法
用序列过去值的加权均数来预测将来的值,近期的给以更大的权数,远期的给以较小的权数。表达式为:t=ayt,+(1-a)t-1,yt是当期真实值,t是当期平滑值,t-1是上期平滑值,a是平滑系数,它的取值范围为0≤a≤1。到时期t时,只需要知道实际数值和本期预测值两个数据就可预测下一个时间的数值。
1.3.2 移动平滑法〔4〕
利用一组观察值的均值作为下一期的预测值,设时间序列为y1、y2、y3…可以表示为Ft+1=1N∑tt=N+1yt,其中yt为最新观察值,Ft+1为下一期的预测值,N为一组观察值的个数。q阶移动平均模型的公式为:yt=ε1-θ1εt-1-θ2εt-2-…-θqεt-q。用自相关系数识别,它的自相关系数为:rk=-θk+θ1θk+1+L+θq-kθq 1≤k≤q 0 k>q。时间序列相差k个时期时两项数据序列之间的依赖程度可用自相关系数rk表示为:∑nt=k+1(yt-Y)(yt-k-Y)/∑nt=1(yt-Y)2,其中n是时间序列yt的数据个数;yt-k是其滞后k期数据形成的序列。Y=1n∑nt=1yt是时间序列的平均值。rk取值范围在±1之间,|rk|与1越接近,说明时间序列的自相关程度越高。
1.3.3 自回归分析〔5〕
主要是对时间序列求其本期与不同滞后期的一系列自相关系数和偏自相关系数以识别其特性的方法,主要用偏自相关系数来判定模型的阶数。p阶自回归AR(p)模型的公式为:yt=1yt-1+2yt-2+…+pyt-p+εt,它的偏自相关系数满足:kii 1≤i≤p 0 p+1≤i≤k。偏自相关是时间序列yt在给定了yt-1、yt-2、…yt-k+1的条件下,yt与滞后k期时间序列之间的条件相关。用来度量当其他滞后1、2、…k-1期时间序列作用已知的条件下yt与yt-k之间的相关程度,用Φkk度量。Φkk=(rk-∑k-1i=1Φk-i,i×rk-i)/(1-∑k-1i=1Φk-i,i×ri),k=2、3、…其中Φki=Φ(k-1)k-Φkk×Φ(k-1)(k-i),i=1、2、…k-1。
1.3.4 ARIMA模型〔6〕
首先判定数据有无随机性、平稳性、季节性,然后要在预测之前实现最优拟合、建模,最后进行预测及评价。模型ARIMA(p,d,q)的公式为:yt=1yt-1+2yt-2+…+pyt-p+εt-θ1εt-1-θ2εt-2-…-θqεt-p。其中p、q为模型的阶数;常数系数1、2、…p和θ1、θ2、…θp为模型的参数;yt-1、yt-2、…yt-p是时间序列在t-1、t-2、…t-p时刻的观察值;εt-1、…εt-q为残差序列。ARIMA模型需确定三个参数,即自回归阶数(p)、差分次数(d)、移动平均阶数(q),它首先通过差分把时间序列的季节性消除(达到数据平稳),然后建模,最后估计参数。对非季节性数据,一般求一阶差分即可。若时间序列的季节性变动周期为T,则时间序列yt的一阶季节差分序列Tyt 为Tyt =yt-yt-T(t>T)。自相关分析图将自相关系数和偏自相关系数绘制成图,并标出了置信区间,利用它我们可以分析时间序列的随机性、平稳性和季节性。随机性是指时间序列各项之间没有相关关系的特性,判定准则:自相关系数基本上落在置信区间内。平稳性是指时间序列的统计特征不随时间推移而变化,判定准则:自相关系数rk在k>3时都落入置信区间内并逐渐趋于零。季节性是指在某一固定时间间隔上,重复出现的某种特性,判定准则:某一时间序列在k=2或3以后的自相关系数 rk值存在周期性的显著不为零的值,则有季节性。
1.4 各种方法评价
比较各方法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误差平方和(SSE)、赤池信息量(AIC)、施瓦茨信息量(SC)、拟合优度和拟合效果,以SSE、AIC、SC较小者为优,拟合优度较大者为优,拟合效果较佳者为优。
2 结果
2.1 建模、预测
2.1.1 用指数平滑法建模预测
首先通过对数据的平稳性分析,选用简单指数平滑法,确定使得SSE最小的α值为0.5(SSE=561.147 5)。将α代入得:y=0.5yt+0.5yt估,y为下一月的预测值,yt为当月的真实值,yt估是当月的估计值。见表1。
2.1.2 用移动平滑法建模预测
通过做自相关分析图发现偏自相关系数q取12时,拟合优度最大,故选MA(12)模型:yt=εt-0.261 9 εt-1-0.451 6 εt-2-0.519 6 εt-3-0.621 7 εt-4-0.620 0 εt-5-0.450 0 εt-6-0.307 5 εt-7-0.701 6 εt-8-0.538 7 εt-9-0.114 4 εt-10+0.096 4 εt-11-0.173 0 εt-12。见图1、表2。表1 指数平滑法SSE比较,表2 移动平均模型拟合优度比较(略)。
2.1.3 用自回归分析建模预测 由自相关分析图(图1)发现p取1、2、4、7、8比较合理,而由表3可知,当p=8时,拟合优度最大,故选AR(8)模型:yt=0.157 0 yt-1+0.182 3 yt-2+0.084 1 yt-3+0.260 1 yt-4+0.194 2 yt-5+0.005 7 yt-6-0.153 2 yt-7+0.260 4 yt-8+εt。见图1,表3。表3 自回归模型拟合优度比较(略)
2.1.4 用ARIMA模型建模预测
进行分析时,首先确定ARIMA模型的各阶数,模型阶数的确定通过比较不同阶数时拟合优度及分析自相关分析图和偏自相关分析图实现。如表4、图2显示ARIMA(7,1,8)较好,统计量信息包括回归标准误差(standard error of regression)、对数似然比(log likelihood)、AIC、SC。见图2,表4。表4 不同ARIMA模型统计量信息的比较(略)
代入公式得到预测方程,预测方程为:(1+0.471 4 B+0.264 5 B2-0.042 7 B3-0.440 1 B4-0.402 4 B5-0.175 7 B6+0.315 7 B7)(1-B)yt=(1+0.603 1 B+0.119 7 B2+0.436 9 B3+0.304 5 B4+0.027 7 B5-0.087 8 B6-0.221 8 B7+0.065 8 B8)εt
其中,yt为当月高血压的实际发病率值,εt为当月高血压发病率预测值的误差,B为后移算子。
2.2 四种方法预测效果比较
通过比较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各方法的SSE值、AIC值、SC值和拟合优度来判断预测效果优劣,结果见表5。四种方法的拟合效果,见图3~图6。表5 不同预测方法预测效果比较(略)
3 讨论
在高血压的防治工作中,如何准确、及时地预测高血压的发病率成为卫生机构决策者的难题,目前还没有有效、成熟的方法,而系统地运用时间序列各种方法对高血压的发病率进行预测还未见报道。利用时间序列模型不需要知道影响预测变量的相关因素,这是其他预测方法所不能比拟的,可以通过既往资料快速预测。但也应看到,正是由于未考虑影响预测变量的相关因素,它也有局限性,适合于受预测变量的相关因素影响较小的试点,即相对稳定的试点,如海西州地区〔7,8〕。
时间序列分析法各有特点。指数平滑法需要通过反复试验确定使均方差最小的α值,本例确定的α值为0.5,方程为y=0.5yt+0.5yt估,它只需知道上一年的资料即可。移动平滑法有两个优点:一是计算量少;二是移动平均线能较好地反映时间序列的趋势及变化。自回归分析法依赖于样本量,必须有一组连续变量。而ARIMA法将移动平滑法、自回归分析法及数据的平稳性考虑在了一起,通过自相关系数和偏自相关系数分析确定p和q。四种方法中,理论上讲ARIMA模型更全面,综合考虑因素多,本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但在不同的应用条件下,还要视具体情况而定〔9〕。
本课题组曾对海西州地区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高血压发病率与平均气温进行分析,发现了平均气温对高血压月发病率的影响作用,但不能进行定量预测〔10〕。本研究则为定量预测提供了有效工具。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的偏差大小受数据本身特点、样本量大小等因素影响。其中ARIMA模型预测效果较好。
本文数据是近7年海西州地区的资料,海西州既是我国西北高原地区,又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尽管国家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卫生条件得到改善,但是政府对这类疾病的预防不够重视,所以近几年来海西州地区高血压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提醒医疗卫生部门应加强对高原少数民族地区高血压预防和控制的宣传工作〔11~13〕。做好该地区高血压月发病率的预测对高原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健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宇.基于ARMA模型对地价指数的预测〔J〕.统计与决策,2007;5(1):401.
2 曾勇红,王锡凡,冯宗建.基于混合自回归滑动平均潜周期模型的短期电价预测〔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8;42(2):1858.
3 孙玉环.ARMA模型在测算重大突发事件影响中的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6;7(1):246.
4 胡军华,唐德善.时间序列模型在径流长期预报中的应用研究〔J〕. 人民长江,2006;37(2):401.
5 贾春生.ARIMA模型在马尾松毛虫发生面积预测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6723.
6 李瑞莹,康锐.基于ARMA模型的故障率预测方法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8;30(8):158891.
7 戴晓枫,肖庆宪.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及人民币汇率预测的应用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5;27(4):3414.
8 吴庚申,梁平,龙新峰.基于ARMA的汽轮机转子振动故障序列的预测〔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7):6773.
9 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10634.
10 马亮亮,田富鹏.基于ADL模型的海西州地区高血压发病情况研究〔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9;22(5):69.
11 马亮亮,田富鹏.基于糖尿病相关因素的主成分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9;19(8):613.
一、什么是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以叙事或讲故事的方式对教育教学事件进行描述、分析、论证和反思的研究方法,其目的是从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有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的教育教学事件中发掘隐含其中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解释、发现或揭示教育的本质与规律。
二、教育叙事研究的优势
教育叙事研究不需要教师花费太多的整块时间和掌握大量深奥的教育理论,也不需要教师学会运用各种教育统计等量化研究的繁杂方法。教师只需平日注重观察,注重日积月累教学思绪,把教学中遇到的值得向别人讲述的事件叙述出来,并加以分析和反思,就能从中归纳出具有普遍性和条理性的规律来。
当然,分析和反思需要教师运用自己所掌握的基本的教育和教学理论。如果缺乏基本理论的支撑,教师的叙事只能停留在泛泛而谈教学体会的层面,而难以升华到科学研究的层面。
不以思辨和论证为叙述的重点,而应注意对事件细节的描述。在教育叙事研究中,对教学行为细节的关注和描述不仅能使听者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还能使其对故事中隐含的深层含义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教育叙述研究不需要太多的理论阐释,也不必有过多的旁征博引,只要求研究者对事件进行反思,从所叙述的事件中发掘出有利于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的有益因素,或是发现不利于教学的因素,并以此作为自己今后教学中值得发扬光大或引以为鉴的素材,也可以供他人运用或借鉴。
三、教育叙事研究的特点
教育叙事研究所叙之事应具有问题性。这些具有问题性的事件,常常是那些让人从心理上感到振奋、激动、惊诧、感慨的事情,或忧虑、悔恨、仿徨、困惑的事情。教师叙述的,可以是让其感慨万千千、心里久久不能平静的事件;可以是百思不得其解,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偶得:可以是摆脱惯性思维,拥有新的思维方式的喜悦,等等。
四、教育叙事案例
学习的三个境界是:苦学、会学、乐学。学会“会学”、“乐学”学生才能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以下两个简单的案例可能会对此有些小小的说明。
案例一:苦学――会学
有关“铝的化学性质、铝的氧化物和铝的氢氧化物的两性”,一直都是考试的常考点,高考的重点,但这几种物质涉及的反应方程式是学生们掌握的弱点。这种老师强调好多遍,学生还是会“见一次,错一次”的地方,是让许多老师都头疼的。
在一次校级的听课中,我们一位专家老师的处理方式,让我受益菲浅。他是讲一道高考的无机框图题,无机框图题的综合能力很强,把许多物质的性质融合到一起进行考查,对学生知识掌握要求很高,这类题就特别喜欢考“铝的性质”。但我发现这位老师的学生却能很快、很顺利地完成此类题,学生对“铝”的有关反应方程式说的准确无误。我非常吃惊,非常佩服,很想知道他的学生是怎么做到的。在随后这位老师的展示中,我的疑团解开了。他让学生齐声背出“铝、铝的氧化物和铝的氢氧化物”的反应方程式,学生背的整齐无误。这是什么方法,高中阶段,学生的理解力增强,我们要教他们方法、技巧,而不是用小学老师的办法――“背”。我很是不以为然,专家怎么这样上课?化学方程式有千万,背是背不完的,只有掌握到要领才能举一反三。
等等,我好像忽略了点什么,为什么小学生对不理解的东西记得又快又牢,有的甚至终身不忘。只是因为他们记忆力好吗?与不全是,小的时候可能是记忆力好,但是随着年龄地增长,许多东西会在他们不经意中感悟到,理解了,这样才记得更牢。所以单讲技巧,没有实际的积累是很难达到学以致用。“熟能生巧”,没有“熟”怎么生出“巧”呢?领会到这一点,我在课堂上也进行了实验。果然,几次后,更多的学生只要一提到这些方程式就条件反射般地说出正确答案。这就像一幢建筑,基础没打好,地面部分设计的再别致也看不到结果。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这看似是“苦学”,经过几次“苦”的累积,学生对未知反应很顺利地会了,达到了学习的第二个境界“会学”。这不也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提高“学习效率、教学效率”的方法吗?
案例二:会学――乐学
高中学生做题多,要想取得好的成绩,一定的题量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习题课在高中阶段占很大的比重。怎么上好习题课?怎样使习题课的效率提高?这是许多老师一直在探讨的课题。我也为此进行了许多尝试,确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
我听了一次高三理综老师的教研活动受了点启发。现在高三进入到了倒记时,转眼要“三练”了,在这期间学生要进行大量的三科综合训练,所以三科老师在一起研究如何调整时间,进行统一考试,统一讲评,进行最优的训练。他们计划每两次理综考试,进行一次试卷讲评。第二次考试后有两节自习,利用这两节自习课,让学生对前两次试题自行对答案、讨论,然后三科老师再用课堂时间进行讲评,这样一节讲评课就可以解决全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