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我的家乡二年级写话范文

我的家乡二年级写话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我的家乡二年级写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我的家乡二年级写话

第1篇:我的家乡二年级写话范文

关键词:说、写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讲评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际、沟通的重要工具。小学阶段是人生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机,从刚入学起就打好说话的基础,顺利完成从说到写的过渡,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因此,在整个低年级阶段加强语言训练是语文学习的基本任务,把通过观察、发展儿童的形象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放在首要地位,。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由于其年龄和认知水平有限,可通过训练说话写话能力来发展语言。

一、低起点,有坡度地练说练写一句或几句完整通顺的话。

低年级学生识字量有限,会说不会写,使书面表达的能力受到了阻碍。为此,我教他们用汉语拼音做拐棍,要说的话用汉语拼音写下来,提高他们写的兴趣。首先介绍他们自己家庭的成员,家庭住址等。班里几乎所有同学都能介绍得很清楚。接着教他们讲心里话:“你喜欢我们学校和我们班集体吗?”“你喜欢老师吗?”“你有什么话想对老师讲?”等等一系列贴近他(她)们小小心灵的问题。孩子们一看,能写出自己想说的话是多么快乐!汉语拼音用处可真大呀!群情振奋,自然写欲望也就强烈了,有的孩子还给老师给爸爸妈妈写他们的心里话。我也顺着他们的情绪,加因势利导,紧抓不放,也用拼音给他们写回话、评语等。如:“lǎo shī xiāng xìn nǐ huì zuò de gèng bàng”等等。这样一来促进了孩子们提前读写。别看他们小,写出的内容可丰富了。事实证明,这种做法为孩子们提前写话打开了闸门。在孩子们学完拼音,利用汉语拼音识字时,为了巩固所学汉字,并同时巩固汉语拼音,我采取了这样的做法:用当堂学的生字先口头组词,再用词口头造句,然后将自己造的句子写出来。写句时,会写的、学过的字一定要使用汉字,不会写的字则用拼音代替。这种拼音夹汉字,汉字夹拼音的方式孩子们很喜欢,写句的劲头更大了,不但巩固了所学拼音和汉字,而且提高了造句能力。进入二年级,学生的认识能力提高了,语言表达到了一定程度,我们就可引导学生由原来的说写一句话,扩展为说几句话或是一段话,在引导过程中,我注意做到先说后写,说话时,注意培养学生表达有序,用词恰当,语句通顺等能力;写话时,要求学生按自己所说的内容,顺序写下来,怎么说就怎么写。值得注意的是:一句话要说得完整,几句话组合在一起,就要注意前后的连贯性。起初学生在看图说话时,往往看到什么就说什么,如,看到一幅春天的景色图时,儿童们说:“有树,有燕子,有花,有草。”一点儿也没有条理,以后我让学生看图时,就给他们提出几个问题:“大家用心看这幅图是表示什么时候(或季节)?什么地方,图上有哪些人(或东西)?他们在做什么?一件一件地说,说清楚了一件,再说一件。”

二、采用多种方法,灵活多样,加强说写训练。

1、创设情境,进行说、写训练。

有位伟大的教育家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直观、形象的东西更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创设良好的情境对于低年级学生显得尤为重要。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人类语言的源泉是生活,有了生活才有了语言。儿童从婴儿期的牙牙学语到学会说话,没有老师也没有教材,完全是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会语言。作为老师,要顺应这一规律,有意创设一些情境,使学生置身于真实有趣的情境中,把认知与情感巧妙结合,让学生乐于表达、有话可说。在口语交际《打电话》中通过表演创设情境,使学生懂得打电话的礼节,讲话时面带微笑,声音不要过高,自觉运用“您好”、“再见”等礼貌用语。

2、贴近生活,以此为源进行说、写训练。

贴近学生生活,学生乐于写,有的可写、爱写。如:今天我们班得了一张奖状;越野赛取得了好成绩,大家都很高兴。再如:今天我学会了跳绳,我特别高兴,老师还鼓励我呢。

以画启思促写,大胆想象,挖掘情感,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我让学生走进生活去观察、去自由发挥,把看到的画下来、写下来,但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来。如在教学《画家乡》时,我也让学生画自己的家乡,写自己的家乡。其中有一位学生画家乡画得很不错,写得更令人欣喜:我的家乡虽然没有大城市的高楼大厦,没有那么多的小汽车,但是我爱我的家乡。我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有用的人才,再把我的家乡变得比大城市还要棒!学生能写出自己的心愿,道出真情实感,着实为下一步的习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3、运用固定句式模仿写句子

在培养学生写句子能力的同时,要逐渐培养学生会写完整的话。低年级的孩子不懂语法,更不能过早地向他们讲语法,那么怎样才是一句完整的话呢?我就告诉他们:完整的话就是说话的时候,一定要告诉别人,你说的是“谁”?是“什么?”“他(它)们怎么样了?”“干什么?”等等。在学生们明白了“完整话”的概念后,我就让学生根据固定的句式仿造句子,进行模仿说话训练。例如:(1)句式:“谁+干什么。”教师举例:小狗在玩耍。学生模仿练习:①小白兔在吃青草。②小朋友去上学。(2)句式:“时间+谁+地点+干什么。”教师举例:清晨,爷爷在广场上练太极拳。学生模仿练习:①晚上,老师在灯下批改作业。②星期六下午,我到运动场看足球比赛。(3)句式:“什么样的谁+地点+怎么样地干什么”教师举例:可爱的小猫在草地上翻来滚去地玩皮球。学生模仿练习:①胖乎乎的大熊猫在山坡上津津有味地吃竹笋。②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欢快地飞舞。

经过课堂上大量地反复练习和课下一段时间的写话训练,并放手让学生评议。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普遍提高。

三、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延伸课文内容,进行说写训练。

教材中所选的课文题材广泛,内容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在教学中,将课文延伸,就可成为语言训练的材料,也可锻炼学生的想象、实践、创新能力。如在学了《小松鼠找花生》一文后,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要告诉小松鼠花生在哪里?怎样才能找到花生?这样一来,学生的想象闸门被打开了,兴趣也浓了,有好些个学生还续编了故事呢!又比方在学习了《王二小》后,我让学生搜集有关小英雄的故事,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找来了不少相关内容,如《小兵张嘎》(嘎子)、《闪闪的红星》(潘冬子)和《小英雄雨来》(雨来)等,这样既丰富了知识,在交流的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对这些小英雄的崇敬。如此种种,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显示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话能力。

四、重视批阅讲评,激发学生兴趣。

第2篇:我的家乡二年级写话范文

阅读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在语文教育的起步阶段发挥着奠基作用,直接关系到识字写字、写作、口语交际等各个教学方面。如何让低年级的孩子喜欢阅读,爱上语文呢?

1.珍视学生在阅读感受中的独特体会和理解

珍视学生在阅读感受中的独特体会和理解,就要保护并发展学生的想象力。阅读是学生的个体行为,"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不能让所有孩子在阅读中对同一事物贴上固定标签。这会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觉得学习语文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

小宇在我刚接手二年级时学习语文非常吃力,不喜欢语文,经常一上语文课就低着头玩铅笔。在教学《月亮湾》一课时,孩子们声情并茂地读完课文后,我问:"你读了这篇课文觉得月亮湾那里很美?"小宇突然举手,我心里一喜:他终于主动回答问题了。我示意他回答,谁知他声音洪亮地说:"老师,你今天的样子好像一只蜜蜂。"我一愣,其他孩子哄堂大笑,他顿时满脸通红,窘迫得眼泪在眼睛里打转。看着他的样子,我深吸了一口气,示意孩子们安静下来,然后问:"你为什么觉得老师像一只小蜜蜂呢?"他带着哭腔颤抖着回答:"因为老师你今天穿着一件黄色带黑边的衣服,看起来就像一只小蜜蜂。"学生们顿时再次大笑起来,他顿时头深深地低了下去,像犯了很严重的错误。我制止了孩子们的大笑后,微笑着说:"孩子们,老师今天看到了小宇同学很厉害的一面。你们知道吗?他造了一个很美的比喻句。"这时有孩子在下面说:"把老师比喻成了蜜蜂。"我微笑着继续说:"是的。那么蜜蜂每天都会干什么?""采蜜,在花丛中采蜜"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我接着说:"是啊,在一片花的海洋中采蜜是多么甜蜜而又美好的事情。老师很喜欢你这个比喻。"这时小宇的头抬了起来。我看着他,诚恳地问他:"你愿意和我一起去月亮湾采蜜吗?"他轻轻地点了点头,我又问其他同学:"你们愿意同我一起去月亮湾采香甜的蜂蜜吗?""愿意!"其他孩子响亮地,大声地回答道。"那么,现在就向你们的蜜蜂朋友们打个招呼。"结果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除了课本上描绘的景物之外,还介绍了很多自己想象的美景。小宇也特别开心地和同学对话。下课后,同学们围在我跟前叽叽喳喳地说:"老师,我喜欢今天这样子上语文课,以后我们天天都当小蜜蜂好不好?"我笑了,一个意外居然点燃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真好。下午下班后,小宇妈妈给我打来电话,激动地对我说:"谢谢老师,今天孩子在回家的时候特别开心,和我说了今天学习的内容,还对我说'妈妈,我觉得语文课好有趣,我有点喜欢语文了。'"放下电话后,我很感慨:教师尊重学生在阅读感受中的独特体会和理解,保护并发展学生的想象力真的太重要了。对老师来说这次事件只是无足轻重的一次课堂教学机智,但却可以开启孩子的想象力,丰富对课文的理解,激发他们参与课文阅读的热情。能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语文本身就是一个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小世界,他们怎么会不喜欢语文呢?

2.把唱、画、演等形式引入语文课堂,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语文阅读的乐趣

儿童的形象思维占主体,对于直观事物感兴趣,喜欢游戏。画画、唱歌、表演课本剧都是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的形式。教材中的课文体裁较多,例如《快乐的节日》就是歌词,我们可以让学生唱一唱,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像《狐假虎威》情节生动,可以让孩子们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表演,让他们感受到语文阅读的乐趣。

有些课文优美生动如散文诗一般,这就可以通过画画的形式来展现课文内容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情境之中,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教学《月亮湾》一课时,课前我让孩子们认真参观家乡的美景,把自己最喜欢的地方画下来,并准备介绍给同学们听。经过充分的准备之后,课堂上孩子们尽情介绍着家乡的美景。甚至有个孩子还拿出了自己周末精心制作的《美丽汉江边》的画册,画册中画出了江滨公园中几处美景,再加上他对美景的介绍,我突然发现,不知不觉中,我们竟然完美地完成了一次绘本阅读。课后让孩子们完成写话《我的家乡》,效果非常好。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虽然我们的课堂不可能面面俱到地照顾到所有孩子,但是只要我们在语文阅读上舍得花费精力去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我相信,孩子们会喜欢阅读的。会阅读,喜欢阅读的孩子,语文素养也不会让你失望的。

第3篇:我的家乡二年级写话范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A-

0028-02

“说”很重要,一个人说话的技能技巧不但会影响交流,甚至会影响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从一个人长远的发展来看,每个人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都需要交流;从语文教学角度来看,语文语文,先言语再作文。然而,在现实教学中,“说”并未受到教师的重视,更别说注重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了。基于此,本文通过“说”这根钥匙,介绍开放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宽松的说话氛围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孩子生活在赞赏中,他便学会自信。”这话表明了环境的重要性。要想创设一个宽松的说话氛围,笔者认为可以从这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善于鼓励和引导,让学生树立“我愿说”的勇气。二是宽容学生,让学生树立“我敢说”的意识。例如,在一次语文课上,有一名周姓同学提出不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什么意思。话音刚落,就有学生站起来说:“天下的高兴和死亡,骑马的夫人有责任。”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该生则面红耳赤。为了不使课堂气氛陷入尴尬,同时为了不使该生今后丧失表达自己想法的勇气,笔者宽容地说:“你发言证明你参与了,而且你这别具一格的见解给同学们带来了欢笑声。我建议你以后听到问题时先仔细想一想,或者先和同桌讨论讨论,也许你会得到不一样的认识。”这样鼓励和引导,使学生不再存有回答问题错误的心理包袱,有利于营造宽松愉悦的说话氛围。又如,某教师上二年级自然课,讲到“蟋蟀”这一节内容时,在说“蟋蟀”的一些基本习性的过程中,发现有个小男孩在不停地插嘴。按理说,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然而,该教师并没有粗暴地打断该男生的插话,而是干脆不再讲课,请他站起来给大家讲讲他所了解的“蟋蟀的知识”。在教师的鼓励下,该生如数家珍,从捉蟋蟀、养蟋蟀到教蟋蟀打架,说得有条有理。同学们也听得津津有味(后来有学生说该男孩的爸爸是专门捉蟋蟀的,所以他对蟋蟀特别熟悉)。由此可见,教师营造了宽松的交流氛围,孩子就能轻松畅快地表达。

二、选择说话的切入点

开放学生的嘴巴,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课文,选准不同的说话切入点,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笔者认为,选择说话的切入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熟悉点

学生对于熟悉的话题才会有话可说。要想找到学生熟悉的“说话点”,教师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读说结合,即在课堂上结合所学的课文找“说”的切入点。例如,学习《翠鸟》后,让学生观察家里所养的鸡鸭或其他小动物,然后按照课文描述翠鸟的方法,说说自己最熟悉的一种小动物;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旅游过的景点;学习了《乡下人家》后,让学生仿照课文说一说“我的家乡”。二是开展主题交流会,即在班级或学校开展的活动之后组织学生交流。例如,学习《课时十分钟》后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丢沙包、打篮球等,然后让学生先在小组内回顾活动过程,然后再在班上交流。孩子们的发言精彩纷呈,如有一名黄姓同学是这样描述丢沙包的活动:“真是风水轮流转啊,小敏也有躲不开的时候,他被小富施的一个诡计‘中弹’了。我们也不知道小富施的是什么计。轮到小富和小高接沙包了,刚开始一切都还顺利,可我丢沙包都丢累了,还是决不出胜负,看来得想想办法才行。俗话说:‘船到桥头自然直’‘车到山前必有路’,扔着扔着,一个计谋就浮现在我的脑中,那就是两个人走在一起,把沙包藏到其中一个人的口袋里,但绝不能让对方知道。我把这个计谋告诉了小敏。不久,他们两个果然中计,成了手下败将。”这时,又有一名同学抢着站起来描述道:“小亮用力一抛,我连忙抬起脚,裤子差点儿都破了。轮到小黄丢沙包了,小黄一扔,我和小明纵身一跳,沙包从我们脚底下穿过,好惊险啊!可是刚逃过一‘劫’,轮到小亮丢沙包时,小亮来了个‘佛山无影脚’,小明被扔中了。”看到参加丢沙包活动的同学说得这么精彩,参加打篮球活动的同学也不甘示弱地站起来说道:“在刚开场的前几分钟,我们队打球不力,可是‘老虎不发威,你们把我们当成病猫了?’打了十几分钟后,我们找到了感觉。在对方开球后,球传了几下很快就被我们抢过来了,然后被我们队的覃强成功地投篮了。轮到我们发球了,招良庆运球飞快地向对方的球篮冲了过去,双方的球员也一窝蜂涌了过去,只有我站在三分线外。招良庆把球一倒传,我飞身接球,投了一个三分球,球‘嗖地’进了球圈。”因为“说”的话题是学生刚刚经历的事情,所以学生把相关的活动描述得非常生动且“接地气”。

(二)中心句

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要贯彻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才能切实发挥作用。在日常教学中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课文,因而通过课文教学来训练学生“说”的能力非常重要。我们都知道,中心句是文章的灵魂,不仅概括主要内容,还能体现文章结构,表达中心思想。笔者认为,在课文教学时以中心句作为“说”的切入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例如,教学《詹天佑》一课,我们可以抓住“詹天佑是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一中心句,从爱国与杰出的才能两条线来让学生试着概括文章内容,或者结合学校开展的有效教育要求来复述,从而使“说”的训练能切切实实践行课标中关于口语交际的要求――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三)扩散点

课文是例子,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例子,而且是思想品质的例子。要想让这例子大放光芒,需要教师善于运用。笔者认为,说话习作就是实现由课堂内通向课堂外的一把“金钥匙”。例如,学习《草船借箭》《将相和》《景阳冈》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课外阅读说说智慧人物的故事。学生往往非常兴奋,讲阿凡提卖树荫、晏子使楚、花和尚倒拔垂柳、林冲夜宿山神庙……说者兴致勃勃,听者也是内心澎湃,心痒痒地也想说一说。课后,学生中还掀起了一股读书热,这是以说促读的良性循环。又如,学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时,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有关环保的事例。这样扩散,学生在交流中不仅习得了语言,还提高了对环保的认识。

三、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敢说”

创设氛围、选好“说点”之后,还要考虑说的方法,才能促使学生“敢说”。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第一学段口语交际是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第二学段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第三学段是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学段的要求进行指导“说话”训练。比如,一年级时要求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基本的句式是时间、人物、地点和事情。学生会说:“今天,我和同学在学校练跳绳。”“星期天,我和妈妈到外婆家玩。”到了中高年级时,就应训练学生学会抓关键词有条理地说。如让学生讨论《乡下人家》,观察田园风光,按不同季节说庄稼说瓜果蔬菜;说旅游景点可以按照地点变化来说,等等。

第4篇:我的家乡二年级写话范文

关键词:基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的选择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4-0039-05

教学方法的选择是一定的课程理念的集中体现,其最终基础又直接涉及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倡导和教学过程的变革,教学方法也在经历着相应的变化。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6月8日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小学1~2年级“品德与生活”的基础上,小学3~6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课程。“品德与社会”是一门融社会知识与品德教育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它反对单纯枯燥的说教式的品德教育,强调从儿童的社会生活出发,使社会学习与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在体验或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了解社会环境,理解社会关系,接受公民教育。在此背景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也要进行新的选择。而《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实验教材的推出,就是这方面努力的一个积极尝试。

经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推荐使用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新教材(包括苏教版、人教版、教科版、浙教版、辽海版等),已经进入全国各地实验点的小学课堂。纵览这些新教材,除各自的特色外,还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有:新教材不单是学生阅读的课文,而且是师生对话的文本;新教材不是纯粹的知识载体,专供教师“教”的,而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教材;新教材没有简单化地呈现由编者预设的惟一结论,而是设计了典型的生活事例、生活事件,旨在为学生营造感受、体验的条件和氛围,促使学生在与教材相互作用的动态进程中生成新的意义;教材不是静态、封闭的文本,而是具有延展性,为开放地汲纳当下生活的最新信息、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留出了空间;新教材不是显性的道德说教,而是采用隐性的、渗透的方式实施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基于上述特点,《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施,应大量采用对话性、活动化、体验性、开放性和价值渗透性的教学方法。

一、 教材的分析

新课程改革主张教师应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品德与社会学习实践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对问题思考、提问和反思。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达到本课程教学的目的。以苏教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为例,编排中虽然有教师的教授部分,但学习活动主要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教师的讲授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教材中往往是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付诸实践。教学活动大都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进行设计,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使得教与学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主要解决的是“学生如何学”的问题。以下是统计浙教版教材中呈现的教学活动形式以及各种活动在总活动次数中的比例。

总的来看,四个年级教材中都出现的活动形式包括:讨论辨析、实践活动、调查访问、角色扮演、歌曲欣赏、设计方案、展览、辩论和测试评价。在三年级教材中,出现的活动形式有13种,其中所占比重最多的是旨在回归生活的调查访问和实践活动,分别是20%和21.7%;在四年级的教材中,出现的活动形式有15种,其中所占比重最多的是调查访问和实践活动,都各占了20.3%;在五年级的教材中,出现的活动形式有13种,其中所占比重最多的是调查访问和实践活动,分别占20%;在六年级的教材中,出现的活动形式有12种,其中所占比重最多的是调查访问和实践活动,分别占20.6%和17.6%。

在新教材中,设计方案、调查访问、实践活动和展览等都是主要的活动形式,即使是讨论,也多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出现,可见这里的教学活动更多的让学生自由地去说和做,给学生很大的自主空间,教师只是在必要的时候点拨一下。因此,教学更直观,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亲身活动自主学习,在主动参与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增强道德体验。可见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关注作为一个合格公民应有的认知和行为能力,在提高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同时注意创设多种情境强化学生的道德和社会实践行为,以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掌握认识和研究社会问题的多种方法和技能,落实新课程所倡导的“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这一课程目标。

二、 基于教材分析基础上的对教学方法的几点认识

1.对话性的教学方法。建构对话性的教学方法,借助教师的引领,开展学生与文本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元、多维式对话教学。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交往的过程,是对话活动。对话是学生认识自我、他人与世界的重要途径。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沟通中建构意义。“教学不能仅仅意味着讲。教学应当成为一种定约:教师指出一条路,学生经由此路能够理解并能进入他自己的那个活着的、流动的传统中去。”

以儿童与文本的对话为例,新“教科书在儿童面前就好像是一个跟他进行对话的另一个人,它不是一个客观对象,一个与儿童不相关的‘他’,而更像是一个面对儿童说话的‘你’。这个‘你’是和儿童相对的,能够激起和它热忱交往的朋友、伙伴”。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制定时所遵循的指导思想之一就是‘营造儿童化的课程文化’,我们在教材编写中所追求的教材特点就是‘教材所呈现的文化是儿童文化’”。一方面,儿童围绕文本中的朋友提出的问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反思、感悟、应对、交流,一起解决成长中所遇到的问题和烦恼,享受成长的欢乐;另一方面,新教材留有大量空白,借助这种特定的空间,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观点、创意及其分析和解决问题所获得的结论,向对话的另一方——教材进行倾述和表达。这样就摆脱了学生与传统教材之间存在的单向、接受、记诵的弊端,而转变到学生与新教材之间富有能动和创造性的双向建构。它体现了学习者与教科书对话的新课程理念。“孩子完成‘留白’的过程,是用言说或非言说的方式与教科书对话的过程,是反复揣摩、品味教科书内容的过程,是孩子已有的知识构架和文本知识的磨合与对接的过程,是再造文本和创造文本的过程。”“孩子用过的教科书已不是外在于孩子的客观存在,而是凝聚着孩子思想、感情和创造的成长记录本。”例如,“我升上了二年级”一课有一处留白,是让学生在新学年开始之际,写写自己的美好心愿,并且在今后的学习中努力实现它。这是对话性留白,“留白”实际上为孩子创造了一个与教科书对话的平台。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各种方式与教科书进行对话交流,让孩子敞开心扉向教科书表达自己的感受,诉说自己的情感,实现心灵的沟通。“秋天在哪里”一课有一处留白,让学生把自己对秋天的感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借助此处留白,学生既可以在上面画,也可以在上面写,通过自己的听、看、闻、感受、询问、查阅、求教、查询等方式,把自己了解到的秋天中各种变化描绘下来。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秋天是美好的,发现是惊喜的,探究是快乐的。这是探究性留白,探究性留白是引导学生把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生活中的思考带到课堂上来,集大家的智慧探究生活中的问题。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生的探究者,只是在生活中孩子对各种现象都有观察,但没去思考,没去研究。新教材把生活现象重现给孩子,自然激活了孩子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而留白又自然引起了孩子对其他生活现象的观察与探究,从而引领孩子过有创意的生活。从以上例子不难看出,留白是新教材中的空灵部分,较之教材中实体部分更具有价值,教师要引领学生,借助留白,抒发心声,表达创意,张扬个性。

2.活动化教学方法。《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不是按逻辑程序演绎,专供教师“教”的知识载体,而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工具,是供学生使用的“学材”。“教科书要被理解为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包括探究知识,探讨道德的是非、善恶)所凭借的话题、范例。它只是学生学习(获得)人类文化的一根拐棍,学习教科书的知识和信息不是惟一的、最终的目的,只是实现调动学生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建构的一种手段。”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本身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它的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的,是让学生通过他们喜欢的主题活动和自主的实践活动(调查、观察、探索、讨论、交流、制作、游戏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教育,为他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础。有此可见,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中的活动是教与学的中介,是学生发展的中介。教学时,不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机械地去学习、掌握有关科学知识、生活技能、道德观点和社会常识,而是要充分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尊重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重在引导他们全员、全程、全身心、多感官地去参与和亲历活动。这里所说的“活动”包括外化显形的具体操作型活动和内涵隐形的心智型活动,“全员参与”就是让全班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不让一个学生被排斥或游离于活动之外,本课程是面向全体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全程参与”是指学生的参与不能是一阵子,而是要在系列主题活动的衔接和滚动中自始至终地去参与;“全身心”是指学生不仅要用身体去经历,而且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多感官”就是要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让学生用耳朵听听、用眼睛看看、用手摸摸、用鼻子闻闻、用脑子想想,以强化对外部世界的感受。“课程所设计的活动或主题,大多是需要儿童作为主体参与其中的,要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去做、去探索、去得出结论。学习过程是儿童用‘参与’、‘调查’、‘实验’、‘探索’、‘讨论’、‘服务’、‘辨别’、‘创造’、‘表现’等多种方式去感受、体验、领悟与表达的过程。”在新课标实验教材的每一课中都有各种类型的活动。例如,“家乡的物产多又多”,包括“我的家乡产什么”、“家乡的物产展览会”等主题活动。教师教学时不要让学生硬性地去了解家乡有哪些物产,而应以教材设计的系列活动为引子,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探究起来,引导他们多感官地去参与学习活动。诸如组织孩子们去寻找家乡有哪些物产,到田间看一看家乡出产的农产品,到集贸市场或土特产商场去找一找,从电视中也了解一下家乡的物产,也可以问问大人,然后再把孩子们找到的家乡物产集中起来,开个小小的家乡物产展览会。总之,参与活动,是本课程教与学的基本方式,要让学生在亲历活动中进行知识的建构、能力的开发和道德的陶冶。如果撇开、丢弃了活动和儿童的主动参与,学生要想从教材中学到什么知识,学会什么本领,只能是缘木求鱼。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

3.体验性教学方法。“体验是主体把自身当作客体,从而获得关于客体的感性信息的一种感知方式。”体验,即通过实践认识周围事物,是主体者的亲历性活动。“准备生活的惟一途径就是进行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景,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过动作教儿童游泳。”《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倡导“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要求教师在主体性活动中,“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小学《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教科书内容,呈现为依赖师生自主活动和对话的“话题、范例或资源”,促进了课堂学习由接受性学习向体验性学习转变,学生由“知识容器”解放为“学习主人”。所谓体验性的教学是指主体借助自我体验而创生意义的一种学习,它与受动性旨在掌握预设结论的听受学习相区别。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生活,提炼典型生活场景,设计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直接参与各种活动进行学习,与周围的自然、社会、人和物发生实际的接触和相互作用,这样,学生才能产生真实的感受和情绪体验,积累直接经验和智慧,获得对自我、对世界、对生命、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4.开放性教学方法。新教材不是不可变更的静态文本,而是包含了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教学素材,为教师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本地区、本校以及家庭和学生本人的资源,提供了范例和空间。教师要想借助教材成功地引领教学!就要从传统的传授教材的角色转变为教材使用中的决策者和创造者。教师应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重组,使教学呈现出动态的、富有弹性的流程。例如,“寻找成长的足迹”一课一共设计了3个活动:

A:搜集。主要是让学生搜集自己小时候用过的东西。

B:看看比比。主要是让学生把用过的衣服、鞋、帽子、玩过的玩具与现在穿的衣服、鞋、帽子,正在用的学具、玩具进行比较。

C:问问、秤秤、量量。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访问父母,了解自己出生时的体重、身高,再秤秤、量量现在的体重、身高。

师:你们知道自己刚生下来时有多重多高吗?算一算每个人长高了多少,长重了多少。

(孩子愉快地交流起来)

师:大家看,这是你们小时候穿过的衣服、袜子、鞋子,戴过的帽子,看了有什么感受?

生:太小了。

生:我不敢相信当初我能穿得下。

师:从现在和以前的对比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长大了,我高了,我重了

在前后对比的教学活动中,孩子强烈感觉到在“长大”过程中父母付出的辛苦,更激起他们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案例中所呈现的活动方式就如同一次家常谈话,却深深叩动孩子的心扉,唤醒了他们学习主体意识,使教育成为一种主动的自我教育。开展开放性教学,把课堂活动和家庭生活、课内教学与课外准备、教材的引领与发挥家长的作用融为一体,把学生在调查、访问、搜集、观察、比较和亲自操作中所获得的有关自己成长的活生生的信息、资源充实整合到教材内容中,让发自学生心灵的体验倾注于教学进程中,课堂才会表现出多姿多彩的亮点,学生才会在自我感悟中迸发生命的智慧,在探索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5.价值渗透性教学方法。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内在统一的新的德育课程,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儿童作为发展中的人,具有受教育、接受引导的需要,“由于受成熟程度的影响,儿童对生活内容的选择,以及生活价值观念的确立,缺乏足够的判断能力,对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缺乏必要的反思意识。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成人,尤其是依赖于老师的教育和指导。”

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经验水平,在教学中对儿童进行有效的价值引导的方式有四种:其一,充分了解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确定引导的起点,然后对照课程的目标,选择有效的引导方式;其二,巧妙设计活动,引发学生价值观念的冲突,从而让他们产生新的价值判断,建立新的价值观;其三,精心创设情境,渗透教师的价值观念,实现价值引导;其四,提供正面、反面、甚至多面的相关事例,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做出自己的选择,教师引导他们对自己的选择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使某种价值观念成为学生自己的价值观。

积极正确的价值引导,要注意避免两种倾向。一是避免用成人的观点去代替、规范儿童的价值观。因为价值观不是通过认识灌输或规范进行的,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不同于一般的学习过程,它必须要与儿童自身的经验相连接,与儿童的心理、生活历程相匹配,才能使儿童将学习的结果转化为经验构建自己新的价值观。因此,以灌输的方式用成人自己的观点去代替儿童的观点,或是无可置疑地把成人的观点当成世上惟一的真理让儿童无条件地被动接受,都是不可取的。二是避免用制定行为准则来代替价值引导。过去教师往往把告诉学生或和学生共同制定行为的规范看成品德教育的最终结果。似乎学生知道了有关的道德规范或是按照一定的规范去做了,他就有了高的道德认识和水平,就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念。这样的认识误区导致了教育和学生生活的脱离,一些学生往往在课堂上唱着高调,在生活中仍然我行我素,出现了表里不一的怪现象。事实上,行为规范只是一种权宜之计,不是普遍适用的。相反,如果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取向,那么他在任何情况下都会遵从道德的规则去生活。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在任何情况下都会遵从道德的规则去生活。最根本的内容是引导他树立正确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所以绝不可以用制定行为准则还代替对学生的价值引导。

例如“我想要,我能要”一课设计了5个活动:

A:我想要:旨在了解儿童最想要哪些东西,为什么要这些东西。

B:角色扮演活动——“星星逛商场”表演的主要情节是星星在商场吵着要买这买那,而爸爸妈妈并没有满足他的所有要求。如果让你扮演星星的父母,你能向星星说明为什么不能满足他的理由吗?

C:准备一顿午餐:要求学生以购买食品、准备一顿既经济又合理的午餐为主题,设计一个方案,算一算这顿午餐共需多少钱。

D:小建议:主要是让儿童向家长提增收节支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