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研究生面试英语自我介绍范文

研究生面试英语自我介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研究生面试英语自我介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研究生面试英语自我介绍

第1篇:研究生面试英语自我介绍范文

1998年8月,我的高考分数过了一所重点大学的录取线,却因耳聋遭遇退档。费尽周折这所大学才同意面试。

可以说这次面试机会是父母四处奔波求情,好多人为我说好话而争取来的。我读高中的天门中学17位老师联名写信,要大学见见我后再做决定,他们认为大学老师见到我后一定会满意的。我的这些善良的老师们对我充满信心,并派了一名老师陪同我参加面试。

那天清晨,我和老师赶到这所大学面试。我知道面试将决定我是否被录取。前一天晚上我整夜无眠,设想了面试中的种种提问,我该怎样回答。

当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面试考场,近百平米的会议室仅有三个考官,一个学校校医,一位计算机系的辅导员,还有一位招办人员,他们都非常年轻,与我的设想完全不同。我相信年纪大些的长者更具同情心,我苦有所失。会议室的光线较暗,我和天中的老师坐在他们的对面,距离较远,于我看口型很不利。加上考官都是一副严肃的面孔,我的心情异常紧张。

医生说了长长的一段话要我复述。我张着耳朵听,越想听清楚越听不清楚。依稀从他们的口型辨别,大致复述了几句。后来一位考官问了几个问题都很简单。比如你能否适应大学生活?如果你戴着助听器别人歧视你怎么办?

我说:“我经历多了,我不会在意,而且我一定会和他们沟通。”为了说服考官,我努力表现自己,说自己会克服困难,还争取考研究生呢!

不说则已,说了却引发别人的轻蔑。有的感觉我自不量力“哼”了一声,或许他们在想:“你一个聋人,大学都不可能读,还想考研究生?”

陪同我面试的天门中学老师告诉我:面试的问题很生僻,是不常见的一段话,我的复述主要内容还是说出来了。或许是为了安慰我,天门中学老师说他自己都没完全听明白。依照正常人的听力标准,这所大学否定了我的入学资格。

几经周折我到一所二类大学读书,经过四年学习,我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依照我的大学成绩,导师鼓励我继续深造。

我渴望深造,又不想改专业。报哪所学校呢?北大一直是我的梦!我不知自己是否有实力考上?就是考上了,北大能接纳我吗?

后来邮购了一本《考研指导》,介绍说名校更公开、公正、透明,不搞暗箱操作。我鼓起勇气报考了北京大学!

当我的考试分数超过录取分数线70多分时,我最担心的是面试能否过关?或许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我非常担心这一次又因耳聋会遭遇学校的拒绝。那些日子我一直处于惶惑不安之中。

那一天天气寒冷,我依然身着西服领带。因为我看了很多面试时对衣着的种种建议。为了表示我对面试极其重视和对导师虔诚的尊重。

第2篇:研究生面试英语自我介绍范文

关于香港大学在内地招生的思考

继2005年北京高考状元陈秀野拒绝清华远投香港科技大学这一爆炸性新闻之后,2006年又有香港8所院校从大陆招收优秀高中毕业生共计1300多人,再度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相关链接】

优秀生弃北大、清华奔港

据《广州日报》7月3日报道,2005年北京高考“状元”陈秀野拒绝清华,远投香港科技大学,引发“北大、清华顶尖生源流失”的讨论。2006年伊始,众多网民在网上撰文说“香港大学将北大、清华扫为二流大学”,原因是香港大学频频从内地大学挖走优秀师资,并以丰厚的奖学金吸引着众多考生的眼球。而最近中国博客掀起的“中国科技大讨论”,众多人则将矛头指向了北大、清华的教学制度,很多人更是担心它们作为中国一流大学的地位不保,或者与一流大学名不副实。

成都女孩李卿曦是今年第一位高考新闻人物。据说她高考还没发榜就手握5所大学录取通知书,为了网罗她,香港科技大学抛出了39万港元的全额奖学金。

另一方面,香港名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对考生也有很大吸引力。5月25日,香港著名高校之一的香港大学的“2005年度毕业生就业调查”结果显示,该校99%的毕业生就业或升学,平均月薪1.4万多港元,最高月薪达7.4万多港元,该校2006年应届毕业生已知的聘书多来自国际投资银行、管理顾问公司及跨国企业。

有人认为,香港高校的强悍出击,瓦解了中国近30年的高考路线图。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北大、清华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差距就如同很难逾越的火焰山;现在中国的内地学生,可以先采取在香港念本科,然后再到哈佛等念研究生的方式,来实现就读一流大学的梦想,这很可能将北大、清华抛到一个边缘化的尴尬境地。

我们为何选择港校

近日,一位名为“高考生的家长”的网友在网上讲述了去年的一段经历。

去年,他的儿子高考。他先后向内地几所名校和香港中文大学发去一封一模一样的电子邮件,询问学校在高考前是否发放了优先录取的推荐表等相关情况。第二天,香港中文大学就回信了,言辞间非常尊敬,仔细解释该校没有发放任何推荐表的情况,并说明了该校在内地的招生办法和专业,还附上了学校入学处的相关联系电话、传真,表示随时欢迎咨询。4天后,内地一所名校也回了信,只有一句话:“我校仅向少数学校发一张推荐表,多数考生都没有表。”回信没有抬头,没有署名,连一句客套话都没有。而另外两所学校则完全没有回应。

他说:“我相信,香港中文大学不过是按做好的公文格式回信罢了,但我也知道,内地大学也有电脑,也同样可以做一个客气的格式,只不过办公室的职员不屑对学生家长这样客气。文与野,礼与蛮,高下立见,心中的天平顿时倾斜。”

他最后为孩子选择了香港中文大学。此后,儿子的求学经历更让他感慨:“有一门课的教师用广东话上课,儿子听得很吃力。香港同学对他说,你可以去抱怨,这是你的权利。校内国际交换生的名额公布,选择程序事先挂在网上,随时可以查询。所有竞选学生要经过英语面试,并按一定比例加上学科平均成绩,就像高考一样,由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列,填志愿,等等。儿子这次没被选上,但他认为一切公开公正,没什么可抱怨的。我以为,这才是香港和内地大学最大的不同。”

(摘自7月9日《广州日报》)

【教育反思】

越来越多的考生与家长开始倾向于香港高校,这无疑为内地高校注入了一针清心剂。让我们静下心来,重新关照清华、北大这些国内一流名校,审视其光环背后与香港高校乃至世界名校之间的差距:小至一个寄给普通百姓的电子邮件,大至在全球化竞争中所彰显的实力,以及国际高校之间的交流能力;近至学生在高校中所接受的迥然有别的民主思想氛围、公平竞争机制等办学理念,远至学生大学毕业后的就业前景……高低自现,妍媸自别。没有比较就不能发现不足,没有竞争就必然会故步自封,清华、北大的边缘化问题只是初见端倪,但这对我们高校今后的建设提供了极好的借鉴。

【相关链接】

香港科大招生面试

不要介绍获奖情况

黄琛生7月26日在《羊城晚报》撰文说,香港科大最近在国内招生的面试现场,用英语提出了4个问题,第一题就是让考生作自我介绍,还特别声明“不要介绍获奖情况”,而“讲一些班级里有趣的故事”。

“不要介绍获奖情况”,在内地无法想象。评奖似乎成了晋升的金科玉律,许多人也因此千方百计去“捞”一份奖。于是,国家、省、市、本单位的,林林总总一大堆。然而,某些学校设的奖多得数不过来,而教育质量却相当一般。

从面试话题看

香港大学关注社会、道德情商

《潇湘晨报》7月12日刊登耿银平的文章说,《新快报》7月11日报道了香港大学面试部分讨论话题:1.老人越来越多,会对这个社会产生什么影响?你有什么解决的办法?2.北京2008年举办奥运的利与弊?3.对婚前同居有何看法?4.如果给你300亿,你如何改进中国状况?5.比尔・盖茨从哈佛退学创建了微软,你认为中途退学对个人的成功好不好?6.有没有必要在上海建迪士尼乐园?7.在公共场合吸烟应不应该被罚款?8.为什么中国电影不如好莱坞的?9.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你认为国际人才的要求是什么?10.如果你跟见面,你会跟他讲什么?

文章说,笔者为这些问题背后富含的教育思想而感到欣慰。正如担当考官的香港大学金融学助理教授刘俏所说:“我们从来不在乎答案的正确与否,而在乎学生如何表达他的答案。”在表达中,学生个人的基本素质、社会责任感以及公民道德见解得到了自然体现。

据悉,去年,香港有些大学曾拒绝了有些地方的“高考状元”,认为状元是分数方面的成功者,不一定是社会素质和道德素质方面的优秀者。香港大学关注学生“社会情商”和“道德情商”的多元化、立体化教育思想,值得内地大学借鉴。

【教育反思】

正当大陆方面为中、高考加分舞弊造假事件大伤脑筋的时候,香港科技大学在国内的招生却根本不看什么“获奖情况”,而看重面试过程。即使你是 “高考状元”,你的“社会素质和道德素质”不合格也枉然。这种对学生多元化、主体化的极度关注,怎能不引发我们的反思。近些年来,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我们近乎疯狂地追求升学率,教师、学生唯分是求,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道德教育、思想构建、灵魂塑造。殊不知,一个人即使文化成绩再高,人文修养缺失,道德水准滑坡,也不能真正算得上人才。一味地追求分数,必将使我们离教育的本质越来越远。

对高考试题的思考

当今中国,高考决定着孩子人生舞台的宽度,人生坐标的高度。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一个孩子高考失败,就等于“输在起跑线上”,相反,如果一个孩子赢得高考就会缩短奋斗的历程,加大成功的概率,拥有成功的可能。一张考卷定乾坤,考卷无疑成了试金石、敲门砖,关乎孩子的前程命运。那么我们该如何审视今天的高考试题呢?

【相关链接】

曾经有过的好事

参加清华留美生资格考试,第一场国文,作文题目是“无规矩无以成方圆”。老兄一时兴起,在考场上考证起“规”和“矩”的起源来,将一个带有道德性的论述题,做成了考据文章。如果碰上按规矩办的考官,定会判他跑题,就算开恩不给零分,成绩也好不了。可是,奇迹出现了,那场考试的判卷人恰巧是位跟有同好的“考据癖”,阅卷之后大喜过望,提笔给了100分。考虑到另外几门考得很水,而且录取的名次也很靠后,所以说,实际上是这篇跑题作文,把先生送到了美国。如果去不了美国,自然就不可能变成的主将,谈不出杜威的试验主义,什么《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尝试集》以及红学研究、《水经注》研究,等等,就都没了,那么以后“现代孔子”的称号也许就得给别人了。

钱穆的运气没有那么好,不仅没有机会出去留洋镀金,甚至连国内大学的门也没进,只在几个中学做做孩子王。不过,在钱穆写的几本书出版后,好事情也来了。没有大学文凭的他,居然进了燕京大学做教授。不懂洋文的他,在这个洋文天下的教会大学,居然还挑三拣四,批评学校的S楼和M楼之类不够中国化。结果呢?学校当局还真就改了,S楼变斯楼,M楼变穆楼。之后钱穆如日中天,成了大牌教授,先后在清华、北大、西南联大等中国最著名的大学任教。

钱穆和的好事,都属于曾经有过的好事,基本上无法复制了。

(摘自《历史的底稿》作者张鸣

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

【教育反思】

看了此文我们会想:如果先生这篇作文出现在今天的考卷上,他将面临何种命运?上个世纪初期中国教育所体现出的包容与气度,反而使得21世纪的我们赧颜。细细想来,一张考卷岂能考查出孩子的全部语文素养,一张考卷也实难承载对一个孩子的终身“仲裁”……想到这里我们不禁胆战心惊。

为了更加准确地衡量出人才水平,选拔出优秀人才,做到“野无余贤”,我们是不是应将考试途径的唯一变为多元,将考试标准的统一变为多样,从而真正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公平的评价,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

【相关链接】

每年高考之后,对于语文试卷的多种评价就接踵而来,有的推崇备至,有的指责痛斥,有不虞之誉,亦有求全之毁,大家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我们不妨放开眼界,将我们的考题置于更为广阔的时空之中进行对比。

读高考作文题有感

慕毅飞

今年全国17套高考试卷的作文题,6个话题作文,2个材料作文,9个命题作文,只有关于国民阅读(全国卷Ⅱ)和保留北京文化特色(北京卷)两个题目,算是事关国计民生,其余15个题目堪称“无一忧民字”。且不说“戈多来了”(福建卷)、“生有所息与生无所息”(浙江卷)、“带‘三’词语的联想与感悟”(湖北卷)之类的话题,仍然是让人脚不落地的玄题;就是“乌鸦抓羊”(全国卷Ⅰ)、“雨燕减肥”(江西卷)、“愿景”(天津卷)、“问”(四川卷)、“读”(安徽卷)之类的命题,也足以云里雾里漫天落笔。国计民生那么多让苍生忧心的事,何以就上不了考生的笔端?

什么样的人写什么样的文章,什么样的文章也造就什么样的人。让学生关注一下苍生,于国于民都是好事。所谓“文章功用不经世,何异丝窠缀露珠”,是值得作文命题参酌的道理。

(摘自2006年6月《联谊报》)

当年清华北大的考题

对于现今的全国统一语文高考标准化试题,近几年人们的质疑已经够多了。那么,20世纪上半叶,五四以后的大学招生国文考试又是怎样的呢?

请看1936年国立北京大学入学试验国文题:

(一)作文

1.叙述你平日作文所感到的困难,并推寻困难的由来。

2.你从读书以来,对于学问的兴趣经过几次转变?试说明其经过及原因。

注意:两题选作一题;作白话文,不限字数;自己分段,每段第一行低两格写;自己加标点符号。

甚至还有比这更简单的。如1922年的试题:

1.饶危蹊悬度许

以上四词,试解其意义。

2.作文题

试述以来青年所得之教训

而“国立北大、清华、南开1946年度联合招生试题”则更是简单得“不像样”!请看那年的国文试题:

(一)作文(文言语体不拘,但须分段,并须加标点)题目:学校与社会

(二)解释下列成语的意义

1.指日可待2.变本加厉3.隔岸观火4.息息相关

当年这只有一页纸的试题,与今天长达整整15页,题型五花八门,总字数多达万余字的标准化全国统一语文高考试题,究竟哪一种更接近中国语文的本质?更有利于中国学生学好自己的母语?

(摘自《文学故事报》第30期作者史真)

匠心独具的台湾国文试题

王丽在6月21日《中国青年报》撰文披露,我曾经辗转找来了几套台湾的国文卷子细细琢磨。

这一琢磨,便看出一点儿门道来――人家玩的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请看“台湾2001年大学联考国文科试题”选择题部分之第9题:

9.“请名人代言”是提高广告说服力的好方法。下列4则广告标题,如单就文字意义,寻找相契合的古代名人来代言,则最不恰当的组合是:

A.请庄子代言“自然就是美”。B.请子路代言“心动不如马上行动”。C.请苏秦、张仪代言“做个不可思议的沟通高手”。D.请司马光、王安石代言“好东西要和好朋友分享”。

笔者一看这道题便忍不住发笑――设计得太巧妙了,堪称机心独具!一时间,笔者脑海里甚至浮现出考场上那些本来面色凝重的考生们读到这道题时脸上美丽的笑容。编制者将古与今巧妙地对接在一起,融会贯通,造成一种反讽的戏剧效果,令考生在解颐之余体会到解题的乐趣,也令笔者开了眼界――原来标准化考试竟可以玩出这种效果。如果说这是文字游戏,也是相当高级的游戏了。当然,这道题答案是“D”。

另外,如第13题:

13.罗董事长的3位朋友分别在今天过70大寿、乔迁新居、分店开幕。如果你是董事长的秘书,下面3副对联该如何送才恰当?

(甲)大启而宇 长发其祥

(乙)交以道接以礼 近者悦远者来

(丙)室有芝兰春自永 人如松柏岁长新

A.甲送乔迁新居者;乙送分店开幕者;丙送过70大寿者。B.甲送分店开幕者;乙送乔迁新居者;丙送过70大寿者。C.甲送过70大寿者;乙送乔迁新居者;丙送分店开幕者。D.甲送过70大寿者;乙送分店开幕者;丙送乔迁新居者。

答案是“A”。

笔者看了2002年、2003年、2005年三套联考国文试卷,像这样有趣的题目比比皆是。

纵观几套国文试卷,看得出来,编制者处处扣紧“国文”两字,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绚烂多彩以试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忠实地贯彻了课程标准的要义。凡经史子集,诗词歌赋,戏曲歌谣,成语对联,以及现代诗歌小说散文等,均被编制者搜入“囊”中。而且,古今上下,信手拈来,相互佐证,彼此融通。整套试卷涵盖了中国语言文字、文学、文化、思想等各个方面。

而在这些表面的背后,笔者能够感觉到:编题者的出发点在于通过考试来发掘、发现学生潜在的国文素养,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并使他们体会到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绚丽多彩,增加对母语的感情。

(王宝梅摘编)

【教育反思】

与上世纪五四以后清华、北大的试卷相比,21世纪的试卷所缺失的居然是对现实生活的关注,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不切实际的空谈和玄而又玄的所谓思辨。标准化的试卷看似科学却以丧失孩子对语文的兴趣为沉重代价,庞大的信息量看似丰富却剥夺了孩子独出心裁的思考,花样百出的题型看似新颖却湮没了语文的特质。庄子云:“大道至简。”有时候最简单的才是最丰富、最真实的。

宝岛台湾的高考试题虽形式接近大陆,但它最大可能地凸现文化含量,重视中华文化的传承。在历经战火千疮百孔的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大门上高悬着这样的标语:只有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历史活着,这个国家才活着。是啊!文化是民族的根,只有将文化的血脉延续下去,并能不断地丰富完善,我们的民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对孩子发展空间的思考

美国首法官沃伦说:“教育是帮助一个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更成功地寻找自己的幸福,教育不是为社会机器塑造一个合适的螺丝钉。”表面看来这一说法似乎正好与我们长期以来奉行的为国家培养有用人才的目标截然相反,但细细想来,这一认识其实更加富有人文关怀,更加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从这个角度上讲,这更有利于社会的良性发展。其实,社会上每个成年人都有义务为孩子提供合乎他们发展的空间,为他们搭建起能够自由施展才华的舞台。

【相关链接】

二月河说“挨老师骂”

据《中国教育报》7月20日报道,作家二月河小时候调皮顽劣。他不爱学习,小学时留级,初中又留了一级。到了高中阶段,他逐渐对课外读物有了兴趣,可老师教的数理化课,他学得一塌糊涂。老师气得大骂他“废物”“饭桶”……二月河从小听多了老师类似的骂声,在教他的老师眼里,他是个不可塑造的料。

二月河在接受采访时,提及曾教育过他的老师时说:“现在,曾经教过我的那些老师还都健在,我很怀念他们,有时晚上躺在床上脑子里还会出现他们的身影。俗话说,打是亲,骂是爱。当年老师对我的批评、责骂是善意的,是良性的刺激,不管看得起我,还是看不起我,没使我受到毁灭性的打击。这样想来,对骂过我的老师也就没有成见了。”

二月河说:“老师当年骂我,也是为我好,想让我今后有碗饭吃。当年我没按老师的期待去发展,而是朝着自身感兴趣的方向发展,‘无心插柳柳成荫’。”他以自己的经历,从一位文学家的角度,提出了对教育的看法,即衡量一个学生是否成才,不能只看他的成绩,重要的是看他的综合素质、个性和能力。老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给他们创造适当的空间,积极引导他们按照不同的方向发展。现在应试教育课程重,许多学生学了那么多的知识,到工作岗位用不上,都给抛弃了。我觉得教育最重要的是打好基础,基础教育要加强,等到了高中阶段应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发展。

【教育反思】

作家二月河对老师当年的批评充满了感激与包容,令人钦佩,同时也引发我们思考:如果我们衡量人才不再像二月河的老师那样世俗,而是带着欣赏的眼光去发现每一个孩子,发展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自信,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或许我们今天将有幸看到更多的二月河。

【相关链接】

哈佛学生选专业

薛涌

最近我朋友的女儿在哈佛毕业,我们去参加她的毕业典礼。今年该学院有96位本科毕业生,发证书时,院长对每人有个简短的介绍。我利用这个机会记录了其中93人的专业,多少能反映一些这里学生的专业偏好。

在这93位毕业生中,经济学是第一热门专业,共有23人(包括把经济学当成双专业之一的学生)。接下来是政府专业和生物类专业。这两个专业各有12人。科学类(数学、物理、化学等)相加,有11人。另外心理学专业有6人,历史专业有6人,社会研究专业也有6人。剩下的基本属于小专业,比如有一个古典专业,两个文学专业,一个艺术与建筑史,两个英语专业,几个人类学专业,一个拉丁美洲研究专业,另一个物理专业的华裔,兼修古汉语专业。

这90多位毕业生介绍下来,我几乎没有听到过什么实用的专业。这和我与耶鲁的学生接触后所获得的印象大同小异。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专业“模糊”、抽象的大学教育,给学生的人生提供了最实际的准备。大学的教育,只能在非常宽泛、模糊的领域,给学生提供一些基本训练。因为此后学生很可能弃商从政,也可能半路下海,或者赚够了钱要做学问。成功的教育,要为所有这些变化准备,不能让学生说,这事情我大学没有学过,干不好。

(摘自6月16日《东方早报》)

北科大毕业生重新读中专

据《贵州都市报》8月17日报道,日前,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新生报名入学。一名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在工作3年后,又来到该校报名就读,成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一名中专学生。

今年27岁的,2003年从北京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系本科毕业,先是在北京一家期货公司干了半年,又转投香港驻京的一家灯饰公司。7个月后,他就升到了业务经理的位置。但让苦恼的是,自己的专业知识很难用得上,工作中找不到感觉,压力很大。

2005年5月,他辞职回到家乡贵阳找工作。然而,受所学专业限制,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相反,他看到一些技术性很强的工科专业,就是中专生都很吃香。他了解到,中国在数控技术应用方面的人才十分短缺,于是,便有了这样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