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微课资源论文范文

微课资源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微课资源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微课资源论文

第1篇:微课资源论文范文

(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挑战

当前,经济着全球化方向发展,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变得越来越密切,国与国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一个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好就会影响到全球,世界经济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不同地区政治和法律的影响,也面临着不同地区不同的习俗,面对这样的情况,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要推动不同地区的员工相互了解、相互融合。人力资源管理者遇到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和不同语言的困难,怎样做好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怎样和不同价值观的人们更好地沟通。人力资源管理需要科学管理,需要创建新的管理模式,才会具有更高的效率,更强的竞争力。

(二)知识经济的挑战

知识经济时代中效率非常高、竞争非常激烈、变化速度非常快和管理技术非常先进。面对当前的环境和背景,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是发展的根本,是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强大的动力。一个组织中最核心的人才就是创新的人才,因此,在发展中要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

(三)信息化的挑战

当今是信息化的时代,这信息时代中,给人力资源管理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新的技术对于信息发展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这样的变化,也使得岗位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这就需要增加综合性的岗位,增加知识性的员工。当前,人力资源管理非常重视知识型的员工,在人力资源发展中,要重视培养和管理知识型的员工,在管理中,对知识型的员工采取不同的策略,培养一支创新型的人才队伍。同时,要积极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能够对人员进行精确的管理,更重要的是要得到控制和沟通的目的。

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一)管理理念滞后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受到了多年管理模式的影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思想受到了很大的束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观念比较落后,这些问题在事业单位还有很多。人力资源管理中,经常不重视学历和年龄,在管理中会用很多的条框进行限制,在管理中,具有很多的硬性规定,不能做到以人为本。通过上述的分析能够看出,人力资源管理在观念上比较落后,是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最大问题。

(二)缺乏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环境和平台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没有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事业单位和政府之间的区别不能显示出来,不能反映出事业单位独特的特点,因此,不能根据事业单位的特点建立不同的规章制度和激励制度,进而不能做到做事业单位人员的科学管理,在人力资源中仅仅是粗放的管理模式,不利于事业单位快速发展。

(三)人才流动困难

当前,我国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改革不到位,并且受到事业单位编制的影响,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以政府管理为主,市场不能发挥很好的作用。出现这样的请情况主要是没有健全的保障制度。近年来,我国对事业单位的人资源管理进行了改革,但是,事业单位之间的进展不同,一些省直的事业单位没有在这方面进行改革,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三、加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第一,建立科学的用人制度。事业单位新录取的人员要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合理安置,在招聘人才时,一定要进行公开招聘,并且要面向全社会进行招聘。对于新招进的人才建立聘任制度,建立一种符合当前事业单位特点的新的用人制度。第二,要建立一种竞争激励制度,建立具有一定活力的人事管理制度。运用这样的制度,使优秀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对人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建立一种具有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的良好氛围。

(二)建立人力资源管理新理念

第一,人力资源管理中要以人为本。对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就要以人为本的思想进行管理,要注重人员健康成长,要发挥人才的作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要运用激励的方式来进行管理,并且在管理中要以柔为主,对原来的身份管理改变为岗位管理。第二,在事业单位中,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人才是事业单位发展的核心,注重人才才能使人力资源具有很大的活力;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的开发能够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第一,对人才市场体系做好规划,对人才市场进行认真的研究,晚上人才市场的功能,使得人才市场做到全面发展。根据建设“中国梦”和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相关的制度。第二,要对当前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建立完善的人才市场,一定要将中介机构和功能进行分离,将政府主导的人才服务和市场化人才服务进行分开,建立一种清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四、总结

第2篇:微课资源论文范文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自2011年以来,各级各类的微课制作与比赛从小学到大学风靡开展,其“短小、精悍”的内容以及“简便、快捷”的录制方式,让很多一线教师和专家倍感新颖和实用。在移动学习逐步推行的背景下,传统整节录制的精品课程视频与之相比较,缺陷越来越明显。基于《生理学》微课资源的完整设计与开发,可有效调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lunwen. 1KEJI AN.  C OM,欢迎您的光临动学科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准备、记录与反思,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和深度化学习,从而推动学科资源的充分共享与应用。以下是笔者协同课题组成员在进行《生理学》微课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探索和总结,期待广大同行能给予批评和指正。

1 开发原则

在《生理学》微课资源的开发和建设中,课题组认为应该顺应当前教育部关于“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指导思想,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注重资源制作的高效性和实用性。这就要求微课资源要紧密结合学科特点,注重多角度、多环节,采取多种方式、多种手段进行录制。

2 开发模式

《生理学》属于医学基础类学科,其课程一般分为理论和实验两部分,依据授课目的和内容的不同,本课题组将《生理学》微课分为“说课型”、“指导型”、“理论型”和“实验型”四种,每一类型,根据其面向对象和授课内容的差异,所采取的录制方式和注意事项均有所不同,具体区分见下表。

3 应用平台

目前,国内尚未出现主流的微课应用平台,部分教师已在利用公共免费的社交空间进行探索,如刘慧霞将微课视频上传到QQ空间,同时借助每个班级的QQ群,建立即时互动的微课学习平台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张志宏认为,架设微课平台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注重操作的便捷性、开放性和吸引力。笔者课题组经过系统分析和论证,选择了当前国内外较为流行的课程管理系统Moodle(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意即“面向对象的模块化动态学习环境”)作为《生理学》微课资源的应用平台,该系统除了具有免费、源码开放等优势外,还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而构建,具有“资源、作业、测验”等多种活动模块,强调学生在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体会和运用,与微课的核心价值理念完全一致,便于微课资源的应用和推广。

4 制作流程

微课制作除教师在其中起主导作用外,技术人员的后期剪辑与资源的网络呈现也同样重要,大致流程参见右图,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lunwen. 1KEJI AN.  C OM,欢迎您的光临在这中间,教师首先需要根据微课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和(或)课件的精细准备,然后进行现场录制,录制完毕后交由技术人员进行后期加工剪辑,同时个人在网络平台(本课题组采用的是Moodle系统)进行相关拓展资源和测试练习的补充。

5 结语

基于完整学科的微课资源的开发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其中优良的教师团队是其核心要素,团队成员既要有扎实、广博的专业知识,又要有良好的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同时也离不开与多媒体技术人员的有效沟通与协作。在资源的应用中,微课视频能否被计算机或移动终端稳定、流畅地播放也会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通过购买国内知名视频服务提供商的云服务套餐,然后获取嵌入代码再放到课程管理系统中,构建一个全面开放、适度有偿收费的微课交互学习环境,或许是当下推行微课的一个简便、务实的途径。

第3篇:微课资源论文范文

关键词:微课;现状分析;研究策略

G434

随着国内外微课实践的不断丰富和相关研究的逐步深化,人们对微课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全面,其概念内涵也在不断地发展、丰富。但在应用实践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有必要通过实践研究,为广大一线教师开展“微课”提供一些实践性操作指导。从而将微课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激发学生求知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希望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与实践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小学数学微课资源现状分析

近年来,教师通过各种相关的学习与培训,对微课的认识在逐步深入,并在实践与探索中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收到了一定效果。但目前各地的开发、运用水平各不相同,有的地方运用得得心应手,可有的地方却是举步为艰,差异明显。无论现在处于微课开发和运用的哪个阶段,都需要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需要及信息化发展进程,向着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将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这一目标稳步迈进。

目前微课资源的开发渠道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微课建设内容的整体规划,搭建一个微课资源建设、共享和应用一体化的微课“一站式”服务平台,如洛阳市电化教育馆搭建的“洛教云平台”。宣传发动各级各类教师积极参与,通过学习掌握技术、选题设计、课例拍摄、后期加工、在线报送、审核、评价反馈等流程,形成“微课库”。然后通过平台广大师生推荐、使用,从而助力推行基于微课的课堂教学、校本研修和网上教研等新模式形成。

另一种是社会上致力于创作、传播和服务于广大中小学学生学习的个体化学习平台,如易明微课平台、微课掌上通等。这些平台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利用移动终端的快捷优势,基于对数学知识体系的深入研究,将数学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分解,并制成短小的视频资源。融入幽默的情节、有趣的动画和丰富的扩展知识,帮助利用多媒体交互的技术手段,讲透一个知识点,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升学习效率。

由此可见,微课的开发和运用,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的组织领导、社会团体的有益参与,还是教师因教学实践的需要自发设计与实施,都将有利于我们探索微课在课堂教与学创新应用中的有效模式和方法,挖掘和推广各地区的典型案例和先进经验,从而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实践研究策略

目前对微课运用大都集中在高校、中学,小学阶段涉及较少。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注意力易分散、无意记忆优于有意记忆、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等特点。在对一些枯燥、抽象、辑性强的数学知识进行微课设计、制作时,往往是有了好的设计,但制作起来却要花费很大的时间和精力,觉得力不从心。开展《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的研究》,探索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应用实践研究的策略具有深远的意义。

于是我们在微课运用实践研究中采取以下策略,更好地让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在学习研讨微课制作软件的有效使用方面,组织教师在做中学、在用中学、在评中学。尽可能熟悉适合小学数学微课制作的几个常用软件。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摸索,结合其它地市使用软件的实际情况,确定几个微课制作软件开展培训、推广,如超级录屏软件凭借其入门快、功能强大、操作简单等特点,深受教师们的欢迎。在随后的培训中,我们采用任务驱动、体验式培训,让老师们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微课的制作方法,更好地提高制作能力。

2.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探讨微课与其它教育教学资源的有机融合。任何一种策略的形成和资源的运用,必须依据学科知识内容、学生年龄特点和教师的实际情况,科学地运用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一方面以将学科研究为基础开展微课与其它教育教学资源的有机融合策略研究。通过学科素养结构、学科知识分类体系、教学重难点突破点的收集、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等方面的研究,将学科研究与微课运用实践紧密结合。另一方面,在分析多媒体技术与微课优、缺点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如何将微课与其它教育教学资源有机融合,以达到最佳辅助效果的策略,让微课资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3.在研究微课内容设计策略方面,主要从不同级段、不同知识类别、不同学习进程等几个方面入手,探究适合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微课内容设计策略。从微课的呈现类别、作用和微课资源库的建立等方面探索出一条适应学科内容、适合学校硬件条件的微课内容设计策略,并加以推广。

4.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提升微课使用的有效性。在实验中通过开展通过资源库建设、教学案例研究、个案跟踪研究等研究方法,对课前预习、教学重难点讲解、课后辅导等类型的微课应用效果的分析,了解学生使用微课进行辅助学习的真实反馈,逐步提炼出微课设计、应用及评价策略,揭示有效使用微课的方法和规律,总结出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经验方法。

微课对于引导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将按以上研究策略扎实开展实践研究,努力创作出适合学生学习的微课资源,更好地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第4篇:微课资源论文范文

关键词:微课;河北地方高校;应用;对策

1 微课资源在河北地方高校应用现状调查研究

1.1 调查背景

1.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河北各大地方高校作为样本学校,范围涉及理工类、人文社会类、医学类及其他。分别对教师和学生发放了纸质问卷,为了使研究对象覆盖的范围更广,还通过专业问卷调查网络平台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全省不同层次的地方高校。

1.1.2 调查方法

主要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

1.1.3 样本分析

为了保证数据统计的全面性,本研究选取河北各大地方高校作为样本学校,范围涉及理工类、人文社会类、医学类及其他。

1.2 调查数据统计

1.2.1 教师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

①对微课资源了解情况:一点不了解的占3.1%;仅仅听说过的占28.3%;了解一些的占48.2%;了解且使用过的占20.4%。②了解微课资源的途径:82.2%的教师是通过网络了解微课资源的;16.8%的教师是通过朋友或同事推荐了解微课资源的;而通过其他方式知道的很少大概占1%。③微课教学资源的需要程度:认为非常需要的占17.6%;比较需要的占51.1%;不需要的占10.4%;不确定的占20.9%。④使用微课教学资源的目的:教师普遍认为使用微课资源可以提高教学效果,73.6%的教师是因为使用微课资源可以增加师生互动、内容形象生动更容易理解接受。

1.2.2 学生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

①对微课资源的基本了解情况:从没有听说过微课的比例为11.6%;仅仅听说过的占25.3%;了解一些的占43.7%;能利用微课资源进行有效学习的占19.4%。②使用微课资源的目的:认为使用微课资源可以满足随时学习需要的比例为84.0%;认为可以提高学习兴趣的比例为63.8%;认为可以提高学习效率的比例为68.2%;希望能通过微课获得最前沿的学科知识的比例为73.1%;调查发现仅有36.8%的学生希望能够通过微课资源降低学习成本。

1.3 调查结果分析

1.3.1 微课建设中存在的最大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65.2%的教师认为目前微课资源太过零散,没有形成专题化是河北地方高校微课资源应用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因此,微课资源专题化、课程化、系列化是河北地方高校教师对后续发展微课的呼声。[1]

1.3.2 教师对微课资源的认知

绝大部分教师认为微课核心形式是微视频;70%以上的教师认为10―20分钟的微课时长是比较适合高校教学情况的,但是也有的教学认为微课时长应该与学科性质有关不可一概而论;教师普遍认为微课除了微课相关的微课资源之外,还必须包括教学活动内容。

1.3.3 教学支持维度。在“微课可以使学习者碎片时间得到有效利用”、“微课能够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因素上,教师和学生的认同度都很高;同时“微课由教师和教学专家共同设计开发”和“完善教学对微课的支持”这两个因素学生认同度也很高。

2 微课资源在河北地方高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1 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调查分析结果来看,微课资源在河北地方高校教学中的使用率较低,微课的质量参差不齐,不能发挥微课的功能和优势。调查显示,35.1%的学生对本学校的微课资源不满意;36.2%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微课资源不能满足学习的需要;还有54%的学生认为学校现有的微课资源过于零散。

2.1.2 微课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不明显

调查结果显示,河北各地方高校教学中对微课资源的使用率普遍较低,半数以上的教师对现有的微课资源不满意。总的来看,河北地方高校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应用效果不明显,教师不论是在微课的制作还是利用能力方面都较欠缺。

2.1.3 各高校之间共享微课资源少

从调查结果看,各高校之间还没有建成统一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彼此难于实现交流与资源共享。微课资源总体上从质和量上都还比较欠缺,因此,微课资源在教学中的推广和应用有待提高,教师对微课资源的认识和应用意识也有待加强。

2.2 对策建议

基于以上微课资源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课题组成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2.2.1 建立微课资源共享机制

要促进河北地方高校微课资源建设,首先,要建立我国各高校之间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以确保各高校间微课资源的标准统一及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其次,在统一资源共享的基础上提高高校微课资源的质量和应用水平,逐步建成一批专业精品微课程资源并示范推广,形成微课资源专题化、系列化,促进河北地方高校微课资源的共建共享。[2]

2.2.2 推广微课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高校微课报告》指出:“未来,开放的微课也许会成为大学的另外一张名片,甚至为大学赢得更好的生源和社会评价,从而产生更为广泛、深远的传播力与影响力.”[3]所以,河北地方高校的微课建设和微课研究无论是对于高校本身的发展、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推广微课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极为迫切。

2.2.3 提升教师对微课资源的应用能力

微课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一方面提升了教师的课堂讲授能力,扩充了教学知识量;另一方面也要求教师要提高自身对信息技术的操作和应用能力,对微课资源的理解和把控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微课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效果。改进传统教学方式,促进河北地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

3 结束语

总之,目前,河北地方高校如何有效利用微课资源提升教学效果,对于教师提出了挑战;对于学生利用微课资源进行有效学习也是一项重要的能力。这就要求高校师生不断提高自身信息素养,提高对微课资源的应用能力,并逐步形成利用微课资源的习惯。

参考文献:

[1]王伟.微课资源应用现状调查分析及策略研究[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4).

[2]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2013(4):13-14.

[3]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R].中国高校微课报告,2013:23.

课题项目:

本论文是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2015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微课在河北地方高校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为:GJXH2015-143 研究成果。

第5篇:微课资源论文范文

1.1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调查发现,75.1%的读者选择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作为查找资料的主要渠道,但是56.3%的读者认为其搜索结果庞杂无序,无法迅速甄别和选择所需信息;42.1%的读者知道图书馆有哪些电子资源,但46.3%的读者对其使用方法却所知甚少;24.2%的读者不了解图书馆的数据库培训讲座,35.7%的读者虽然有所了解但从未参加过。这些数据表明学生们信息知识不足,信息检索能力不强,在利用图书馆资源和服务中存在不少障碍,因而无法充分地利用图书馆的信息平台和文献资源。我校图书馆的读者在使用图书馆过程中的主要障碍如表2所示。

1.2信息道德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应用覆盖了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时代,62.8%的读者表明“侵犯个人隐私”是违反道德甚至法律的;82.6%的读者能自觉抵制网上不良信息,但是部分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薄弱,学术规范素养较低,信息道德的范畴不明。2013年我校图书馆通过大学生论文抄袭检测系统(PMLC)对部分院系的本科毕业论文进行,结果显示33.64%的学生论文率超过30%,未能通过检测;其中8.96%的学生论文率竟然高达50%以上。大部分学生表示,他们直到撰写毕业课题时才对参考文献的引用及著录等学术规范略有了解,但仍然无法明确自己的行为是合理引用还是学术侵权,是参考还是剽窃。

2文检课是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

教育部一直十分重视信息素质教育工作,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总则中明文规定,“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是高等学校图书馆五项主要任务之一。我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途径主要有新生入馆教育、文检课、专题讲座、网络课堂等。其中,文检课是目前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文检课旨在通过理论授课和实践操作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检索和利用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利用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和网络学术资源的能力,便于在浩如烟海的知识海洋中快速准确地获取有价值的文献信息,为将来的学习、科研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我校2013年度图书馆网上问卷调查中,约82.6%的读者认为信息素质教育非常必要,46.9%的读者希望通过文检课了解图书馆数据库的使用方法。

3文献检索课程的改革

一直以来我校对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工作都非常重视,开设有《医学文献检索与利用》《文献检索与利用》《信息检索与档案管理》等文检课。其课程性质几易变迁,由最初的“小范围授课”演变为“选修课”,及至今日的“综合教育必修课程”。近3年来,本馆授课教师20余名,年度授课120余班,约4000余学生,总课时超过700学时。但是我校大学生的信息素质现状仍然不太乐观,信息意识不强,信息能力偏低,信息道德淡漠的状态急需改变,文检课的教学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

3.1深———深化教学理念文检课是按照学校“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而开设的课程,其宗旨是通过检索技能的提高和信息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但是,文检课不仅是检索实践操作的技能演示,而且是学生利用信息资源,解决信息问题的能力培养。因此,笔者认为在学生信息素质普遍较低的现实环境下,必须认真分析学生兴趣,激发他们的信息需求,培养大学生主动发现信息、搜索信息的习惯,从而深化培养大学生信息素质的教学理念。习惯的培养一般是以兴趣或需求的产生为前提。学生对文检课的学习兴趣与他们的学习生涯密切相关。所谓“生涯”是学生当前的学习阶段及之后的多个阶段,如毕业、就业、考研、创业等连续发展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信息需求,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热情。例如,毕业———如何选择和确定毕业论文(设计)的课题,资料如何搜集;就业———如何搜集求职行业或企业的发展动态,正确评价和预测其发展前景;考研———选择哪个院校、专业、导师或者研究方向;创业———如何发现和把握商机和市场。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涯合理设计教学计划,调整教学内容,远比按部就班地依据教学大纲授课效果更好。课时有限,学习无限。当学生主动发现自己的信息需求,自主地搜索有用信息,并能有效运用时,他们已经逐渐养成了良好的检索习惯和严谨的检索思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信息素养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2009年,我校80后校友,商学院2007届毕业生刘鹏飞的创业事迹受到各大媒体关注,他通过网络搜索、信息分析进行市场调查,果断选择了孔明灯项目。然后,他利用电子商务等手段成功地将中国的“孔明灯”推向国际市场,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成为百万富翁,被大家称为“小孔明”和“义乌最牛80后创业大学生”。其创意独特、思想独特、模式独特、精神独特为大家交口称赞。刘鹏飞校友的成功正是开始于他对孔明灯的网上信息检索,来源于他自身的信息素养。

3.2精———精简教学内容理论知识要精简。目前我校文检课包括理论授课和实践操作两部分,二者比例为1∶1。课堂授课时一定要精简理论知识部分,结合信息检索实践讲授理论,结合本校文献资源实际讲授课程。例如,通过期刊数据库里论文全文信息页面的显示,介绍期刊论文的著录格式,特别是对摘要、中图分类号、关键词、参考文献等的讲解,既可以普及学术规范知识,又突出了重要的“检索途径”,与文检课理论知识环环相扣;利用PPT电子课件,简练表述课程大纲、授课思路,避免页面文字的大幅堆砌,采用明晰醒目的页面标题,提取精华,突出重点;站在章节高度串联知识,站在课程角度串联章节,指引学生利用配套教材、电子课件和课后习题等自学消化知识。实践操作要精练。利用各种检索工具获取利用信息的实践技巧是教学内容的重点。同类检索工具有些共性的功能和特点,对于类似数据库,关键在于向学生“授渔”,紧扣学生的专业与实际需求,通过一两个有代表性数据库的学习,和同类数据库的比较,让学生见微知著、举一反三,从而掌握此类数据库的操作要点,而无需反复赘述多个数据库的操作。如检索中文期刊论文,学生可以利用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以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我们可以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例,精选数据库的操作要点,选择规范又兼具代表性的实例,重点讲授该库的文献检索与期刊导航功能,同时将3个类似中文论文数据库的收录范围、文献类型、特色功能等方面进行比较。

3.3新———创新教学方式创新合作教学。图书馆员与专业教师深度合作,共同推动文检课教学。在专业信息检索方面,图书馆员与专业教师具有各自优势。前者熟悉学科信息资源体系,具有较高的信息检索专业素养,却对专业内容较为陌生,与学生的专业学习脱节;后者熟悉本学科专业内容,但对学科信息资源体系和图书馆信息服务不甚了解,信息检索技能有待提高。为了发挥两者的优点并弥合其不足,提高教学效果,采取“馆员—教师”的协助教学模式十分必要,能实现信息素养教育与课程学习的有机融合。两者可以共同制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制定考核标准以及评估课堂效果等。创新在线教学平台。利用新型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网上自助教学、网络教学和远程教学,结合面授,有利于缓解课堂上教师学生比例超负荷的矛盾,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促进信息能力的实质性提高。例如,建立“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展示“课程设置”“教学日历”“教学大纲”等课程信息;电子课件、课后作业、期末试卷等资料;实行网上在线考试,系统自动阅卷;还可利用Web2.0技术,以QQ群、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平台为基础,搭建虚拟学习社区,与学生实时在线沟通,答疑解惑,提高文检课的教学效果。

3.4博———加强师资建设“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是文检课教学中最具主观能动性的因素,为了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准备“一桶水”;而且“餐人以鱼,其食一饷;授人以渔,其食一生。”作为授人以渔者的我们,其自身渔技也必须提高。博,知识渊博。作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引路者”,文检课教师必须具有全面、合理、持续更新的知识结构。以图书馆而言,应定期选派教师外出进修学习,不定期邀请专家、学者来馆讲课,将图书馆工作与素质教育目标统一起来,并贯穿于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中,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机制和文明氛围;以教师个人而言,应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积极利用自学、业务培训和外出进修等机会更新知识,提高技能,主动参加教学观摩会、讲课比赛等活动,提高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信息技能。

第6篇:微课资源论文范文

一、在观念上使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有机结合 

很多人认为,翻转课堂一定要在家解决自学问题,笔者认为翻转课堂也应该是先学后教的代名词,可以和传统教学的课前预习、课堂自学和教师传授、教师检测结合起来。通常来说,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是主导,教学过程由教师来掌握节奏,学生跟随着教师的节奏来学习和思考。这样就会导致一些问题,如成绩较好的学生可能会觉得教师的节奏慢,提不起兴趣;但又有一部分学生消化较慢,没有跟上教师的速度,最终丧失学习兴趣。 

在传统课堂的基础上,教师可通过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把翻转课堂中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习主体来安排自己的进度和节奏,教师作为学习的助手可通过在课堂上的检查、引导和答疑来发现和解决学生自学中的问题。这样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两者有机结合,可以使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平衡班级和个人的差异,通过在课堂上灵活运用翻转课堂元素,在传统教学中实现个性化教学。 

二、在内容上使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有机结合 

翻转课堂将学习的掌控权给了学生,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消化水平定制出符合自己的学习计划,用适当的时间来进行理解和吸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却不能真正解决因材施教的问题。 

学生不擅提问和学习主动性差是直接影响翻转课堂效果的两大原因。如果每个知识点都课前在家学习,或许会事倍功半。因此,教师应在内容学习方面使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有机结合,在课堂上用微课介绍易学易懂的学科知识点,用课文培养其深层理解、举一反三的能力,而不是机械地训练。对于一些需要不同时间来吸收的掌握要点,则要求课前自学解决。如一些朗读性的内容,可以下载朗读技巧的微课、课文朗读视频,让学生自己在家训练,在课堂上汇报朗读效果。这样,既不耽误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时间,又让基础有待提高的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学习。 

三、在方式上使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有机结合 

第7篇:微课资源论文范文

〔关键词〕自媒体;高师钢琴教学;微信;优酷;美篇

一、什么是自媒体

(一)自媒体的含义。自媒体(WeMedia)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微信朋友圈、微博、博客、美篇、美拍、优酷视频等等。每个人都可以自主地在自己的“媒体”上“想写就写”“想说就说”,传递知识、表达观点、分享心情、构建自己的社交网络。我国著名新闻传播学者喻国明形象地将此描述为“全民DIY”:“简单来说,DIY就是自己动手制作,没有专业的限制,想做就做,每个人都可以利用DIY做出一份表达自我的‘产品’来。”自媒体的内容可以是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混合出现,图文、音像共存。(二)自媒体的特点。由此可以看出,自媒体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个性化,每个使用自媒体的个人或团队都是相对独立的,其自媒体产品必然具有独特的个性;二是操作简单,这是指编辑自媒体的平台必须简单易懂,即使没有专业知识的人,也可以轻松操作。三是传播迅速,并具有交互性的特点,比如利用微信可以迅速让自媒体内容,在特定的人群中传播,并且可以及时得到对自媒体的反馈。智能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设备是自媒体编辑、传播的主要工具。

二、自媒体在高师钢琴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一)在高校教学中,课程的信息化建设主要有网络精品课程、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设备的不断改进,课程信息化逐渐向方便、快捷、灵活、交互等方面发展,如微信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等。如今网络上有大量上述课程以及这方面的研究,但遗憾的是,高校音乐类课程的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尤其是像钢琴这样的技能技巧课,更是少之又少。因此,高师钢琴教学的信息化建设应该提上日程。(二)笔者所在音乐学院学生智能手机拥有率为100%,98%以上的学生每天使用手机进行上网、玩微信、听音乐、看小说等活动,相当一部分学生会通过朋友圈、微博等形式发表自己的图文媒体信息,并进行相互点赞反馈。智能手机和自媒体已经成为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一部分。目前,学生玩手机主要还是娱乐为主,一部分学生还因为迷恋手机而影响了正常钢琴学习,如果能正确利用手机进行学习将对学生是十分有益的事情。(三)钢琴是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而且个性化十分突出,如果将教和学的目的、教和学的计划、教和学的过程、教和学的成果、教和学的心得等,用自媒体的形式展示出来,相互讨论、相互学习,充分利用移动网络优势,将钢琴老师和学习钢琴的每个学生变成自媒体人将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三、高师钢琴教学中的矛盾

(一)传统与现代的矛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变得多而便捷,每个学生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新思维的影响,这时,教师如果不能及时更新观念,仍然固守传统的话,就会产生矛盾。比如教学内容方面,流行和古典就是一个矛盾,教师教的不一定是学生想学的,学生想学的老师不一定教;又比如在练习时间方面,教师仍然按照传统思维要求学生必须练够那么多时间,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没有那么多的练习时间,这时就会产生矛盾。(二)学生个性与共性的矛盾。由于生源质量、兴趣爱好等原因,导致学生个体差异十分明显,几乎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不一样,如果用同样的尺度去要求和衡量所有学生的话,就会产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矛盾。学生学习目的会变得模糊,学生学习兴趣缺失,教师教学积极性下降,凡此种种,如果不及时解决,都会导致教学质量下降。(三).师生交流方面存在矛盾。据调查,高师钢琴课每周1-2课时,除了上课时间外,教师和学生交流的时间几乎没有,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学生甚至有时感到很茫然,长此以往,就会产生出一些矛盾,不利于学习。(四)实践应用方面的矛盾。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调实际应用能力,这也是现在高校转型发展的要求,但是单一的课堂教学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增加学生实践机会,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是老师和学生共同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高师钢琴教学中的自媒体

(一)每个老师和学生都有自己的自媒体,但其作用不是以营运为目的,而是促进学习的重要手段,是以丰富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兴趣、创新学习方式为目的。记录学习过程、形成成长档案。师生编辑自媒体的过程就是一个创造过程、学习过程和成长过程。(二)自媒体形式,由于自媒体的主要用途是教学和学习,其形式有必要相对统一,主要利用优酷、美篇、微信等平台进行创作和编辑自媒体。优酷:大型视频网站,可以将录制好教学视频、演奏视频等上传至网站供自媒体图文编辑。一般手机都有视频录制功能,优酷支持手机直接上传视频,只需要下载一个优酷APP,申请一个优酷账户(免费)即可,进行简单的编辑,就可以把自己的练习作品、演奏视频、音乐会视频和教师录制的微课等上传至优酷云端进行保存。但优酷是单一的视频网站,对图文编辑并不擅长,所以需要借助专门图文编辑软件对视频进行阐述说明。美篇:最美图文创作分享工具,可以对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进行创作编辑.美篇的编辑十分方便,可以在任何地方随意删除和更改,支持添加优酷视频链接。毕竟钢琴的学习不需要在编辑美篇上花费大量时间,也可以让师生有很好的创作体验。微信:通过微信好友、微信群、朋友圈等分享美篇作品,并组织交流讨论。老师通过微信向学生推送教学资源(包括通过甄别的网络资源和自己创作的自媒体资源),并得到学生及时的反馈,老师与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讨论。

五、自媒体在高师钢琴中应用

(一)教师自媒体。1.编辑各类动态教学信息,包括上课时间、地点、内容、形式和考勤等。2.编辑和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当然这些内容事先要跟学生进行充分讨论,符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兴趣爱好、水平程度等),并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情况进行及时修改调整。还可以在计划中进行添加计划执行的情况,这些在自媒体平台都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3.编辑教学设计,用美篇可以制作出包含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的教案,后,学生可以很容易在自己的移动终端进行查看,可以在课前、课中或是课后,十分方便。4.微课。教师可以将重难点内容录制成微课,编辑给学生,供学生反复观看学习。在钢琴教学中有一些技术需要学生反复推敲琢磨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5.整合优质网络资源,推送给学生学习。目前网络上出现大量的钢琴学习资源,但良莠不齐,有很大一部分属于垃圾信息,教师可以将优秀的资源筛选出来推送给学生,学生如果发现优秀的学习资源也可以进行共享,逐渐形成一个优质资源库。6.丰富学习内容。传统钢琴教学在课堂上重点是解决学生弹奏技术和所弹作品的音乐处理问题,而忽略了钢琴音乐史、钢琴音乐欣赏等重要内容,这些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从网络上进行获取,又不会占用太多的上课时间,学生抽取一些碎片化的时间在自己移动终端进行了解和学习。将上述资料进行整理后就形成了教师完整的教学档案,相对于传统档案而言,自媒体更容易整理、修改和保存,内容更丰富而具有立体感。(二)学生自媒体。1.学生根据前面师生充分讨论后的教学计划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并时时对照学习计划执行。2.演奏视频,包括教学计划必弹曲目的演奏、考试演奏和音乐会演奏等。学生用智能手机录制视频,简单易操作,现在大多数智能手机都支持高清录像,可以从手机直接上传至优酷云端保存,形成音像档案。3.设立短期学习目标,定期策划观摩音乐会或其它实践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或团队,每个团队策划自己的实践项目,并写好策划书,不仅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还可以锻炼学生的策划能力和团地协作能力。4.撰写学习心得或小论文,不仅能梳理学生学习思路,还可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为毕业论文(设计)做准备。5.拓展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移动网络获取钢琴学科相关知识,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高素养,增强音乐审美能力。将上述资料进行整理后就形成了学生完整的钢琴学习档案,相对于传统档案而言,自媒体档案更加鲜活而有说服力,更加符合钢琴学科的特点,而且可以长期保存,随时随地查看。

六、自媒体在高师钢琴教学中的作用

高师钢琴教学中应用自媒体,是信息化发展的结果,其性质类似于“翻转课堂”,但比“翻转课堂”更加灵活多样,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补充。它具有以下作用:(一)转变观念,激发兴趣。让老师的教和学都能够打破传统的局限性,利用自媒体的优势,不断创新和发展,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步伐。(二)目标明确,突出个性。自媒体本身就是个性化的体现,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兴趣和能力大小,有目标有计划的进行学习。(三)整合资源,完善体系。将课堂和网络资源充分整合,形成优质钢琴教学资源库,构建完整的钢琴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四)团队协作,促进交流。通过实践项目的策划、学习和网络交流,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促进交流与合作,增进师生情谊。(五)完善作品,考评存档。每个自媒体都应该是师生尽心创作的作品,它通过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改进,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档案,而且这些作品还可以作为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依据之一。

七、总结与展望

第8篇:微课资源论文范文

关键词:微课;教学设计;英语写作

一、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

目前,由于大学英语理论课时的压缩,课堂教学时间严重不足,课程设置无法全面的覆盖英语写作教学;而且班级人数过多,大部分都是大班授课,学生基础参差不齐。这种情况下,教师很难实现有针对性的差异化的写作教学及写作训练。本文的研究旨在找到一种即能激起学生写作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又能结合学生自身的差异性,合理地利用课外时间来弥补有限的课程内容,发挥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方法。

二、研究基础

“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的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1]。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即微视频),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微教案、为课件、微反思、为习题等辅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的“小环境”,如图所示:

微课的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有教法精讲、考点归纳,也有学习方法、经验技能等方面的讲解和展示。“微视频”一般不超过10分钟,能够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同时,微课能够通过视频全面、真实地进行课前翻转、课中强化、课后巩固教学。

三、基于微课的写作教学模式设计――怎样写Topic sentence

(一)设计思路

设计微课的出发点是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按自己的学习习惯掌握和理解一个有价值的知识点,确保微课能够满足学习者的实用、易用和想用的直接需求。其设计思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设计、制作、应用和评价。

(二)设计措施

1.微课制作前

第一,准备阶段。在此阶段,教师要完成对微课的教学设计工作,教学设计主要基于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和重难点的分析,

教学目的:教会学生写Topic sentence

教学目标:1). Make sure what the topic sentence is.

1). Get the topic sentence from a paragraph.

2). Write the topic senctence with the topic.

教W难点:学生怎样根据Topic写出Topic sentence

教学重点:告诉学生什么是Topic sentence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其写作方法,最终

帮助学生写出完整的段落。

第二,撰写初稿,设计微课录制设计脚本

首先,用鱼的图片形象地讲解作文的结构。即鱼头相当于the topic sentence;鱼肚子相当于supporting sentences;鱼尾相当于concluding sentence.

其次,用文字详细解释主题句概念及其特点

Topic sentence: sentence to tell the reader what the paragrah is mainly about.

Supporting sentence: sentences to give more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the topic sentence.

Concluding sentence: sentence to end a paragraph or summarize the ideas.

再次,讲解如何写主题句。以Topic: The importance of reading widely为例. Reading

widely is important. (too general)我们需要思考:为什重要?在哪些

方面很重要等。于是主题句可以扩展为:Reading widely is very

important in … (improving one’s reading comprehension).

最后,用微作业来训练和巩固。

2. 微课制作中

第一,制作关于How to write the topic sentence的ppt.并采用导入学习目标呈现讲授新课课堂检测结语的过程进行微课内容的讲解

第二,使用“屏幕录像专家”来制作微课视频

第三,对录屏进行后期的剪辑工作,并生成分享微课

3. 微课制作后

在课前,将该视频分享到学生的互动学生平台,QQ平台等,要求学生依据自己情况合理的安排学习的时间。在课堂中,授课内容主要是针对学生在微视频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中的讨论,和解答。并通过课堂训练强化知识的内化。

四、反思

本次教学设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将课程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以内。同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学生呈现,这有利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通过视频的讲解,了解topic sentence 的写作方法,更最要的是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了很大的发挥。最后,学生将各个共同的无法解决的疑惑上报教师,也以便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有的放矢的讲解,凸显教学重点,同时也帮助学生进行了知识的内化。

参考文献:

第9篇:微课资源论文范文

关键词:微课;ARPC;数字化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12-0109-02

目前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Web2.0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成为信息流动传输、服务提供和业务聚合的平台。虽然数字化教育在信息技术的助力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目前数字化教育资源正逐渐走入建设的“高原期”,以“工程测量”课程的资源建设为例,出现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已建成数字化教育资源访问量、利用率低

原因主要有:一是教学资源因“粒度”较大,不利于学生在课外“无监管”的状态下学习,也不利于工程技术人员利用工作之余的碎片时间自学;二是在现有数字化教育资源平台上,基本上依靠“教师―用户”之间的纵向交互实现信息交流和答疑解惑,而用户之间的横向交互很少,无法实现协作式、参与式学习,一旦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可能导致学习进程无法继续,最后不了了之;三是现有资源在建成后,受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和资金、时间有限的影响,基本上没有进行维护和更新工作,在知识和技术快速更新的时代,必然会陷入被遗忘和淘汰的境地。

2.教师缺乏信息化教学改革意识

目前,“工程测量”任课教师虽然能利用社交软件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帮助工程技术人员解决施工一线遇到的问题,但只限于点对点交流,并未充分利用社交软件强大的由点及面辐射信息能力,将答疑解惑、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典型案例这种工程技术人员喜闻乐见的形式在网上进行传播和推广。再有,教师可以广泛接触到各类课程教学素材,但是不能灵活充分地将其运用于网络供学生课堂或课后学习,如在仪器教学初期阶段,学生会出现各种操作不规范或错误问题,很多教师只是不断在当场指出并纠正,而没有将这些错误制作为图片或视频,及时在个人教学空间或学生QQ群中供学生自学,缺乏一种将素材进行加工转变为教学资源,并与传统教学进行有机结合的意识。

3.缺少系统规划和顶层设计

Web2.0时代,微课被认为是符合“移动化”、“碎片化”、“个性化”等时代特征的数字化教育资源。这就需要将传统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进行重构以符合这些特征,但这一关键工作还缺少理论层面的支持,导致制作内容基本是由任课教师根据难易程度、熟练程度“随意”决定,已有微课资源离散,制作标准不统一、不规范,同一个知识(技能)点的微课被大量重复制作,这种低质量的重复建设,使资源浪费现象不断发生。

研究思路与对策

针对目前资源及建设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已有成果和经验,并结合教学团队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测量课程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经验,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社交云平台的“APRC”微课资源建设方法。APRC――Architecture(框架结构)、Polymeriz(聚合)、Radiation(辐射)、Common(共同),即“核心框架、广源聚合、多维辐射、基于社交共享共建”。社交云平台是指由大学城空间、QQ空间、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社交账号构成的去中心化的社交云平台。“广源聚合、多维辐射、共享共建”是指在社交云平台上,为高职院校师生、一线工程技术人员等“多维”用户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共享、技术支持等“多维”服务的同时,将在校师生和工程技术人员聚合在云端,将平台上的知识资源、技能资源、案例资源、智力资源等通过教师甚至是用户的搜集、整理、转化开发为更多、更好的微课,实现资源可持续的共享共建。下面,笔者以“工程测量”课程为例,谈谈此建设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

1.构建核心框架,完成系统规划和顶层设计

在开始拍摄微课资源之前,应根据微课本身“短小精悍,主题突出”的特点先规划好本门课程的“知识地图”――即知识、技能的核心框架,避免因碎片化学习导致“熊掰玉米”的现象出现,将之前的模块、单元结构结合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进一步细化为点,同时绘制出这些点之间的关系图,根据此图,微课资源建设者可以非常有针对性地制作微课资源,避免出现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现象,对学习者来说,他们可以按图索骥进行课程的学习。

2.以测量实训实习课为切入点,逐步完成课程系统微课资源建设

教师可先根据课程核心框架中规划好的技能点制作微课资源,以课前预习、课中指导、课后复习等形式供学生使用,以此检验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通过不断调整和完善,逐渐形成适合“工程测量”课程的微课拍摄手段和方法,拍摄脚本模板,微课资源的其他构成要素、检验和评价教学效果方法等。并以此为基础,完成其他知识点和技能点微课资源的制作,最终形成系统化的课程微课资源。

3.构建社交云平台,辐射教学服务,聚合教学资源

首先,通过合适的方式在课程教学微信公众号、教师个人QQ空间及大学城空间课程数字化教育微课资源,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课堂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例如,在教材中,或在测量实训现场,在实习指导报告中以添加二维码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训的同时,了解知识和技能在施工测量一线的实际使用情况,拓展其知识面,进一步实现零距离上岗。其次,教师可以将与学生、技术人员交流的经典案例通过社交软件,如公众号推送、微信朋友圈、QQ空间日志或大学城文章等进行,然后通过“粉丝”的转发或转载,以“一传十,十传百”的速度向外辐射教学资源,使得高职院校中从事测量课程教与学的师生以及一线工程技术人员都关注教师个人或团队社交账号,进而在众多社交账号构成的去中心化的社交云平台上实现师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交互,研讨测量教学中和一线施工测量中的问题,为制作课程微课资源提供实时的一手素材,从而使得课程微课资源与时俱进,并提高学习者使用和访问课程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积极性。

结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因此,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思想认识、共享平台建设、资源规范和利用效率等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微课作为一种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数字化教育资源,是对课程教学、中高级技术人才培养的有益补充。因此,加快课程系统化微课资源建设,搭建微课平台,在国家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完善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的今天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铁生.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04):36-42.

[2]胡铁生.微课建设的误区与发展建议[J].教育信息技术,2014(05):70.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