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六年数学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在思想上,积极上进。
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考试,认真参加政治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我还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先身先之率,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努力使学生、家长能接受我、喜欢我。作为一名教师自身的师表形象要时刻注意,我在注意自身师表形象的同时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因为我深信良好的品行是每个人身上最美的东西,针对社会这一大气候和学生这一小气候我把学生的德育、美育工作放到了最重要的地位。在工作中,我积极、主动、勤恳、责任性较强,乐于接受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我还注重文化学习,在不断的学习中,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业务能力都得到较快的提高。
二、在教育教学上,敬业爱岗,严谨治教。
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功,是每位教师最大的心愿、最高的荣誉。对于课程改革环境下的教师,光有一桶水是不够的,教师拥有自来水。在工作中,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抓住一切机会认真学习,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及教学管理水平。在校内,虚心、主动地向刘月霞、付艳华等老师学习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抓住学校安排校内听课的机会,虚心学习,不耻下问,及时消化,吸取别人的精华,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平时向书本学习、向身边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
总之,在这一学期中,我不仅在业务能力上,还是在教育教学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我平时工作中出现需改进的地方也较多,如理论知识不够,论文精品意识不强;电脑知识长进不快。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扬长补短,不断努力。
三.在分管工作上,服从安排,积极主动
在每周16节课的情况下,要安排好自己的条线工作,的确有时感到力不从心。但在校领导指引、支持下,学校各项活动和竞赛在各位老师的帮助下有条不紊地开展这。分管工作思路清晰,做到期初进行合理计划,实施过程抓落实,及时反思小结,期末总结。这学期为了扎实地推进新的教学课程,积极和本组、本年段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调研活动,我尽量抽出时间,按照计划,落实调研工作,及时与教师探讨、交流。教师教学汇报课能积极准备认真上课。学生学习也能尽自己的力量,进行辅导。作业作到面批面改。使学生的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本学期担任六年三班班主任,首先进行干部队伍的组建和培养。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小干部决定的。小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点"的作用我称他们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所以惟有慎重地选择和培养干部队伍,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渐从繁重走向简单与轻松。其次以强化常规训练带动教育教学工作,训练的内容包括课堂常规、集会和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参加常规以及路队常规等诸多方面。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力,形成习惯,保证整个班集体随时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另外,重视主题班会与主题队会的开展要注重每次活动的实效性,使每次活动都让学生得到第一次思想和灵魂的洗礼,留下深刻印象并指导自己以后的言行。学生个性特长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也由为重要。素质教育应时代需要所培养的人才应是高素质的,是有创造性的人才。班主任在使素质不同的全体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尽可能大的提高和发展的同时,更要努力发掘学生的潜能,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创造能力,培养他们成为班上各方面的顶梁柱和带头人,也为培养21世纪的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我们的学校无论是环境还是领导、教师都给人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团结的好感,所以在这样的集体中工作虽然有时任务较重,但心理上还是比较轻松、愉快的,所以工作上比较主动,希望自己能最大限度地为学校的建设献出微弱的力量。平时能及时把工作情况、问题、困难向领导请示、汇报。同志之间能做到顾全大局,服从安排,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沟通。
四.提高素养,努力工作新晨
一、仔细研读文本,准确确定课时目标
数学教育的大目标,是通过一个一个年级的教学目标组合起来的,一个年级的目标是一个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一个一个知识领域的教学目标组合起来的,一个单元的目标是由一节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组合起来的。但决非每一节课都要“面面俱到”,因此准确制订和把握每节课时目标,才能最终完成课程的目标。然而,课堂教学时间只有40分钟,如果我们既要强调过程让学生探究体验充分,又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往往是行不通的。越是要想在一节课上方方面面都照顾,反而越是什么也抓不住。不要领着孩子处处刨坑,而是在一点一起挖,打出一眼井来。下次再找准一个点再打一眼井……所以这一点的确定就至关重要。教师要透过每一道例题、每一道练习看到编者的意图,看到学生的“生长点”,从而准确制订目标。教学应有所侧重。
二、充分了解学生,精心设计教学预案
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各年龄段的思维发展水平、认知习惯、学生个体差异、生活经验等,并以此为前提,我们再去把握教材,再去思考如何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与学生的成长有机结合起来,从而确定新课内容。在这过程中,教师充当的是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角色。只要是学生自己可以学会的,教师绝不要嗦没完,那是对学生生命的浪费、心灵的亵渎。
三、一切从学生出发,积极进行课堂调控
好教师要知道,我们放开的是学生的手脚,却不能放松自己对课堂的把握。适时引导,让课堂教学有序有效,哪些该强调,哪些易混淆处该区分,哪些知识可解决生活中哪些问题……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课堂中我们要俯身去倾听有谁没学会、有谁没够学。如何让尽量多的孩子在自己原有的思维、认知基础上获得更大的发展,这将是我们打造高效课堂的最大体现。小学教师面对的学生毕竟还是孩子,他们需要有成长的过程,我们不应该用成人的眼光去高估孩子的判断力,也不应用成人的眼光去低估孩子的创造力。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回忆自己成长的历程,或许更能深刻地触摸到孩子的心灵,仿佛与他们一同成长。这或许也是教师职业特有的魅力。
四、学生作业精心设计,教师课后深刻反思
作业是课堂的延续。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我想作业也应该有上述特征。除了巩固必要的基础知识,也应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训练。因此,我在布置作业时,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数学来源于生活,更服务于生活。能学好数学的孩子聪明,能应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的孩子更散发理性的光辉。(2)练习题设计有层次。充分体现“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3)作业批改辅导及时。留作业必批,不批就不留,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另外,教师课后要深刻反思。我同意一个观点:写反思能写出一个好教师。进行课后反思、总结,才会有更高的认识,而后再指导教学实践,再反思―提高―实践……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A-
0051-02
“生本”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教学形式,它能有效改变教师灌输式的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获得学习的动力;变“听懂了”为“学懂了”“会学了”,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变“他律”为“自律”,使学生获得自信,激发其内在的学习潜能。它贯穿四个基本流程,即:前置性学习―小组交流―班级汇报―总结巩固。那么,如何在“生本”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呢?
一、优化新授过程,营造创新机会
新授过程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力的重要阶段。教学中,教师要潜心进行教材教法研究,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认真组织新授过程,积极营造创新机会,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创新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能,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新授时,教师应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如在教学“如何判断闰年”时,本校教师就成功的做到了这点。他先让学生借助日历的年份进行判断,然后让学生随意报一个年数给老师,老师很快判断出来。不管学生报哪一个年数,老师都能对答如流,学生显得非常惊奇,很想知道其中的奥秘,求知欲望油然而生,老师讲解起来就事半功倍。可见,从学生的好奇点出发,创设富有悬念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从而推动他们不断地发现问题。
(二)营造思维空间,引导学生猜想
想象是创造性思维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它是培养人的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科学发现的前奏。所以在设计新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营造猜想的空间,引导学生勤于猜想、敢于猜想、善于猜想。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时,圆锥的体积与圆柱体积有什么关系?可先让学生根据图猜猜看,其中也许有学生猜对,有学生猜错,教师先不要评论,因为对与错在此并不重要,关键是学生敢想,只要学生敢于敞开思维的大门,大胆设想,教学的目的就达到了。所以教师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要善于创设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和空间,鼓励学生思考、讨论,自由想象,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制造机会让学生进行发现和再创造
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和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和再创造,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我们要认识到“一般的教师奉送真理,优秀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所以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提供再创造的条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有目的地观察、动手操作、动口讨论、动脑推理等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再创造出要学的知识,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自我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精心设计练习过程,拓宽学生的创新空间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巩固新知,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沟通旧知与新知的桥梁。教学时,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的内容,着力释放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设计练习时,除基本练习外,还应设计一些开放型题目来拓展学生的思路,拓宽学生的创新空间。
1.一题多变训练。这类习题,主要是通过条件变换、问题变换、因果变换、情节变换等,使之变为更多的有价值、有新意的题目,从而获得一题多练、一题多得,使更多的知识得到应用,进而完善学生的认识结构,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一个发电厂原有煤油2500吨,用去,用去多少吨?”本题可指导学生改问题为:①还剩多少吨?②用去的比剩下的多多少吨?③用去的吨数是剩下的吨数的几倍?通过这样的训练,沟通了分数应用题的内在联系,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2.一题多解训练。这类题是一题有多种答案或一题多种解法。训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合作与探究,从不同角度、多途径去寻求解答方法。例如:“某服装店一天卖出80件羽绒服,上午卖出30件,每件羽绒服110元,照这样计算,下午比上午多卖多少元?”学生通过共同探究,得出了以下几种解法:①80×110-30×110-30×110;②(80×30)×110-30×110;③(80-30-30)×110;④80×110-30×110×2;⑤(80-30×2)×110。而在答解过程中,对于上述每一种解法,教师不要轻易评价其中的优劣,因为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有差异的,每种解法代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水平,只要解答正确都要给予肯定。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水平和能力,自由取舍,选择适合自己思路的解法。一题多解训练,可以从多方面拓宽学生的思路,活跃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3.开放性练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练习是学生理解、巩固,深化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环节。数学技能通过练习逐步形成,数学能力通过练习得以提高。但大量的重复性练习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而合理必要的练习则能使学生获得真知,能力也得以发展和提高。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后,笔者先设计一些基本题目让学生练习,使新知得到巩固;再进一步设计一些思考题,如:两个长方形,长12厘米,宽6厘米,①把一个长方形分成两个相同的正方形,每一个正方形周长是多少厘米?②把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③把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让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智力得到进一步的开发。这样达到了在抓基础知识的同时,鼓励创新,发展思维的目的。
三、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应抓住小学生好动的特点,首先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教学时,笔者尽可能创设一种师生都来动脑动手的活泼气氛,让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并积极地探索新知。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能被2、3、5整除的数》时,笔者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0~9”十张卡片,然后要求每个学生都用自己制作的卡片摆出一个能被2整除的数(几位数不限),结果学生摆出了几十个不同的数,接着让学生回答:“这些不同的数,个位上都是哪些数字?”“根据这些特点,你能得出一个什么结论?”这样的教学水到渠成,学生共同得出了答案,自然而然地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四、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和发现规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占中心地位的是“学”,而不是“教”,教应该服务于学,让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进行实际操作。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研究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在教学实践中,凡是遇到学生自己通过主观努力可以探索出来的概念、法则和公式等,笔者都给学生精心安排一组准备题或操作的学具,让学生沿着设计的教学主向自己去探索研究。准备题,有时是旧的概念、法则,有时是计算题和应用题。设计安排的准备题和学具一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为新知识作铺垫;二要包括某种概念或计算法则;三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四要能启发思维。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时,笔者设计了一些准备题和学具:①一个圆柱体,底面积是10平方厘米,高8厘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②一个圆柱形的物体,底面直径是2分米,高5分米,求它的体积。③怎样计算圆柱体的体积?④让全班12个实验小组准备一套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与圆柱等底不等高和等高不等底的圆锥各一个,再加上一脸盆沙。对4道准备题的解答,就很好地为学生探索圆锥这一知识作下了铺垫,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水平。
一、从排斥反对到一致认同
我校主题教研活动起步是很困难的。按照以往的惯例,学校制定了主题教研方案,各教研组根据方案的要求填写了研究主题,制定了试验计划,每个老师也都申报了自己的研究题目,我们认为主题教研活动就可以正式启动了,一切似乎都走向了正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发现许多教师把主题教研看做是应付检查的事,尤其是学校的老教师们更是嗤嗤之以鼻,领导来了我“开研”,领导走了我“研完”。主题教研在我校变成了走过场的“研究”。尤其是我校教音乐的徐老师,学校刚提出搞主题教研活动的时候,一向性格耿直的她径自走进校长室,向校长当面提出:她坚决反对搞这项活动。临走还甩了一句:“瞎折腾什么啊!”
事实促使我校对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如何把主题教研活动落到实处,如何有效调动教师主动研究的积极性等一系列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经过深入思考和研究后,我们认为首先要做好老教师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接受这种新理念。于是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分别找老教师们谈话,虽然我们苦口婆心、语重心长,但这些老教师只是碍于领导的面子,口头上勉强同意参与主题教研活动。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将学校的老教师与年轻教师按学科、年段混合到一起分好教研组,各组选老教师为组长,推出“争先创优进教研团队”的口号,通过让老教师带头竞争的方法调动了老教师参与主题教研的积极性。其次,我们创新教研活动载体,搭建平台,让年轻教师和老教师就教学方式的实效性进行讨论,让老教师们深感自己的不足,激励他们主动参与。2009年底,在德惠市开展的“有效教学”沙龙活动中,学校选出15位教师参加,其中包括老教师李老师和于老师。在自己组织材料的过程中,这两位老教师很自信地吃自己的“老本”,在沙龙活动正式开始的前几天,德惠市教师进修学校领导来视察,有效教学沙龙小组的老师们把自己对有效教学的想法、认识同教师进修学校的领导和教研员进行了交流,两位老教师明显地感觉自己已经插不上话了。在谈到“教师角色的转变”这个问题时,李老师刚谈了几句,她并不正确的观点就被年轻教师韩老师驳了回来。当时,我们看到李老师的脸上不单单写着尴尬,同时还有对年轻教师的欣赏与羡慕。从那以后的几天中,这两位老教师和有效沙龙小组的各位年轻老师们互动频繁。在活动正式开始那一天,两位老教师的精彩发言及辩论给在场的专家、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给全校的老教师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政治课。从那以后,我校老教师们再也没有出现消极怠工的现象,而是积极地投入到主题教研活动中去。
就连最开始极力反对开展活动的徐老师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对主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表示赞同,并且对低年音乐组提出的《利用唱游方式培养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研究》这个主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积极地投入到课题研究中去。后来她又一次走进了校长室,不过这次她的神态和心态却和活动开始前有了完全的转变,她亲自向校长请缨,要做全校音乐主题教研组组长,并保证一定把这项工作做得尽善尽美!
这是一个从排斥到认同的过程,应该感谢我们的老教师们。尽管活动初始我们听到的是他们的“嘘”声,但是,活动最后,我们听到的是他们鼓励的掌声。那一个个不眠的夜晚里,暗淡的烛光下,是老教师并不挺拔的身影在为我们的主题教研忙碌着,所以,我们前进的脚步才会如此的坚定。
二、从盲目寻找到恰当适中
选择和确定主题是开展主题教研活动的关键,也是学校教学特色形成的要素之一。但我们的教师恰恰在寻找主题的过程中好似无头苍蝇,误打误撞。我们本以为,作为一线的教师,如果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查找突出问题,一定能提出很多具有针对性的教研主题来。然而,事与愿违,大家报来的主题,基本没有合乎要求的。六年级语文组提出的主题是《如何上好语文课》,这个主题大而空,宽泛而无明确指向:三年级语文组提出的主题是《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这个主题模糊,切入点不具体,根本无从下手:三年级数学组提出的主题是《怎样分析应用题》,这就缺少研究的价值……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为教师提供了择题的方向:一是从听课、评课、议课中找主题;二是从学生课业完成情况中找主题;三是从教育教学方法中找主题;四是从学科学段教学特点中找主题;五是从教师自身素质中找主题。我们不但要求教师要自己为自己找主题,还要求教师给其他教师找主题。我们相信,本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原则,以旁观者的身份更能找到适合别人的主题。
说到从听课评课中找主题,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真的是下足了工夫。全校40多个教学班。80多名语文和数学教师,140多个任课教师,校长和主管业务的副校长及教导主任逢课必听。他们结合学生的情况,教师自己的状况和学校的教学现状,精心帮助每位教师确立主题。每位教师的主题都要经过学校领导的反复推敲,再和相关教师和相关学科教研组的组长最后确定,应该说每个主题的确立都倾注着学校领导的心血。
语文教师于老师计算机掌握得不是很娴熟。在一次公开课上,她设计的识字动画,让生字从鸟的嘴里面吐出来,可能由于紧张,她操纵的鼠标不能使生字“鹦鹉”从鹦鹉的口中吐出来,坐在台上的教研员及时帮助了她,才缓解了尴尬。所以,领导帮她确立的教研主题就是《精制精致课件,熟练操纵,优化教学效果》。数学教师刘老师板书能力稍差,他说:有一次家长示范课上,他的板书曾让家长议论纷纷,所以,领导们给他制定的主题是《提高自己写字能力的研究》。三年级数学教师小张,虽然作为一名男教师,但是一说话首先脸红,他总觉得自己上课时第一句话很难说,实际上这是导人环节有问题。于是,他所在的教研组帮助他认真分析这一症结:导入新课没有把学生们引入到教学情境中。为此,他确立的教研主题是《导入新课方式的深度研究》。二年级语文老师蔡老师一人多能,学校领导根据年段的特点为其确立了《生动随 文识字》这个主题后,她感觉自己还有精力继续研究,因为她朗读方面很有优势。于是,她又确立了《大胆释放,有感情朗读》这个主题,两个主题同时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给年轻的骨干教师做出了榜样。
截至到2009年12月,我校共确立学科主题18个,围绕学科组主题确立了教师分题100余个,达到一人一题。有一些教师还余兴未了,自己确立完主题后,又马上,接着确立更适合自己的主题,他们说:好中选优,优中选精,一定要精品!此外,教师们还提议,不能让主题成为终身制。教师们认为自己研究完此项主题,达到预期的效果后,要及时更换,只有这样,教科研活动才能有意义。
三、从敷衍塞责到学识满胸
如果说老教师们对主题教研活动排斥的话,那么年轻的教师们对此项活动的热情也并不高。刚开研讨会的时候,经常有老师借故不到,在这种情况下,学校领导并没有采取硬性措施,而是给老师们购买各种教研方面的书籍。鼓励大家学习,建立主题教研档案,开展观课、议课等教研活动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学校针对多数教师不愿意学习的情况采取了多种办法加以解决,创造性地搭建了几种学习的载体:集中培训学、外出取经学、网络查找学、编刊促进学、专家引领学,等等。开始的时候,教师们心存应付的心理,大家表面上翻翻书籍,互相肤浅地交流一下,学习的氛围非常淡。我校创办的校刊《启发教师的文章》,记得在第一期征稿的时候,老师们的抵触情绪很高,有的老师是敷衍塞责;有的老师是全盘摘抄;有的老师交稿的时间是推了又推;有的老师甚至就不动笔,更谈不上写出启示文章。只有极少数教师的文章合乎标准。看到这样的现象,学校领导心里着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校成立了一个“编辑部”,由教学校长亲自做主编,同时选出文笔好、擅长写作的老师做编委,对交上来的文章和作者面对面地逐一交流、逐一修改。经过反复推敲和修改,第一期的《启发教师的文章》终于面世了,当从出版社取回来发到每个老师手中的时候,教师们看着自己熟悉的同事的名字被印在了书上,感受着自己也似曾相识的教学体验,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他们终于按捺不住了,主动找到校长问:“什么时候出第二期?我也参与!”从此,教师们为了推荐好的文章,开始大量阅读书籍,我校图书室的藏书由过去的静静等待,到现在的借阅频繁。很多教师还根据自己的需求向学校提出购书的要求。当《启发教师的文章》二期着手编辑的时候,所有教师都争先恐后投稿,因数量太多,我们不得不择优选取。《启发教师的文章》二期面世后,教师们对所推荐文章的要求就更高了。为了能推荐出来好文章,他们翻阅了好多书籍,订阅了好多教育刊物。为了能把启示文章写得更好,有部分老师常常写完文章后拿来和学校领导及同事们进行交流,以此使文章内容更饱满、更普遍、更深刻、更能引起大家的共鸣。有了编刊促进学做平台,我们的网络查找等学习方式也逐渐被教师所接受,并津津乐道。现在,网络学习已成了我校教师学习的一大特色。在实验小学,无论是五十多岁的老教师,还是二十多岁的年轻教师,都能熟练的使用网络,在网络上学习新课程,查找名师名家的书籍,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等等。看到了教师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我们请来了省教育学院李元昌教授到我校讲学,主要是针对一线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合理的解释,积极地引导,可以说专家引领就像一个路标,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四、从一枝独秀到姹紫嫣红
课堂教学是教师实施教学、学生接受教育的主渠道,所以,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技能对整个教研活动来说至关重要。课题已确立了,老教师的思想工作也做通了,年轻的教师们个个已经磨拳擦掌站在起跑线上了,万事俱备,我们开始“刮东风”。于是,我们有序地开展了“四课联动”“遗憾教学”“成功教学”“教学技能太比武”“骨干教师技能展示”和“创新教学方法”等活动。
在“四课联动”中,教师们集体备课、说课、观课、议课,本着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了什么,获得了多少,学生用了多长时间获得的,学生怎样获得的原则,关键看从学的主体上是否实现“四个转化”,即从不知到知、从知少到知多、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学会到会学。最后,要强调教的主体上是否看实现“两个转变”,一是教师角色的转变,二是教学行为的转变。在这个活动中,领导班子由始至终全程跟踪指导,不断反思、修改教师们的教学设计。老师们都纷纷表示,通过“四课联动”活动,让自己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了“四课联动”的经验,我们又接着搞了“同课异构”活动。此项活动在每个年组间展开,教师们根据自己研究主题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法设计出各自不同的教学方案。这样的教研形式调动了大家研究的积极性,同时也提升了教学技能。
“四课联动”活动如火如茶地进行了一年的时间,我们从中发现教师们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很多方面存在着问题。于是,我们又开展了“遗憾教学”和“成功教学”活动。“遗憾教学”,即每个老师准备一节课,然后在全校范围内做成公开课,要求所有的领导和教师都要参与。每听完一节课,都要找出该教师的“遗憾”之处,写成书面总结,交到教导处,由教导处整理成册后发给该授课教师,授课教师要进行详细的分析、总结后写成反思。
“众人拾柴火焰高”,这项活动的确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极大的促进。“遗憾教学”的目的就是让教学不遗憾。因此,遗憾教学结束后,我们马上就开展了成功教学,应该说这项活动亮点最多。因为教师们有了“遗憾”的经历,所以在“成功教学”中,无论是从理念上还是从教学实际中都有轻车熟路、事半功倍的效果。
2009年底,我们觉得主题教研开展一段时间了,也得到了同行们的认可,省、市几次大型的教科研活动都在我校展开,并受到了好评。我校教师在主题教研活动中总结了很多经验,他们自己也觉得在教学中因为有主题教研的依托,应该能有更大的跨越。于是,我校和教师进修学校联手开展了“创新教学方法”的活动。首先,我校各学科组根据学科主题多人备一课,然后教研员和同组教师一同听课,一同研究,一同归纳,一同完善,最后形成最基本的教学流程即新的教学方法。在这项活动中,青年党员蔡中华老师、超高级教师张亚荣老师表现极为出色。两位教师所带领的二年语文组和三年数学组总结出了新的识字教学法和计算教学法,为长春版教材的教学寻求了新的突破。这次活动我们依然全员参与,应该说,这对于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技能又是一次飞跃。
此外,为了提升教学技能,我校还开展了教学技能大比武、青年教师“找差距”、年部教学技能对抗赛、骨干教师教学技能展示等系列活动。这一系列活动,使教师们教学观念更新了,理论水平增厚了,教学技能提升了,学生的作业量下降了,成绩上升了,课堂氛围轻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明显了。经过了这几年开展主题教研活动的磨砺,实验小学的所有任课教师都尽显光芒。看着我们的教师以全新的形象游刃于课堂之中,学校的领导班子长出了口气:这几年的努力没白费!
五、从不满现状到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