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绿色消费观范文

绿色消费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消费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绿色消费观

第1篇:绿色消费观范文

绿色消费是一种健康环保的消费观念。它倡导消费者崇尚自然,追求健康,选择未被污染或有益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重视对垃圾的处置,避免环境污染,尽力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绿色消费与当前消费者大量使用白色垃圾“水火不容”,我们当然应该弃白从绿!

适度消费倡导“量入为出,量力而行”,根据需要和可能去生活。在不严重破坏环境、不侵犯他人和子孙后代基本生存权利的前提下,根据自然条件的许可程度来生活。消费者既要考虑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又要考虑资源环境的承受载荷。因此,小病不必大医,房子够住就行,空调温度不是越低越好,照明也不是越亮越舒服。

经济学家指出,经济增长方式从资源增长型过渡到技术增长型的同时,也要求消费观念同时转变,摒弃过度消费或滞后消费的观念,提倡“深度消费”。

深度消费的实质是物尽其用,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的利用率,充分拓展产品的消费受众面,深度实现产品的使用价值,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一个突出的例子是我国花费大量资金引进的国外先进科学仪器和医疗设备,因重复购置和利用率低造成了惊人的浪费。又如,婴幼儿用品、玩具、书本和城市居民的衣物等时效性较强的产品,往往还很新就被闲置或抛弃,而对于另一部分有需要的消费群体,它的使用价值仍然存在。这些仪器设备和衣物用品往往可以通过资源共享、阶梯消费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使用,达到物尽其用。小至一杯水、一张纸,大到高额设备和房屋建筑,无论价值,五分轻重,不管大小,我们都应该最大限度地加以利用,充分实现其使用价值。

科学消费观的核心是节约,但节约并不等同于传统观念上的“省吃俭用”。它建立在当代科技进步、物质丰富和现代文明的基础上,它并不主张消费者压抑消费欲望,而是倡导根据需要和可能合理消费,消费重质而不重量。它更关注所消费的产品是否优质、安全,消费行为能否带来健康、满足和愉悦,消费方式是否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你可以用一万元吃一餐豪华酒宴,但也许几十元甚至十几元的食物对你来说已经足够。

消费观念决定消费行为。在西方许多发达国家,绿色、环保、适度消费已经成为公众的自觉意识和普遍习惯:上超市自带购物袋,外出旅游自带洗漱用品,吃自助餐做到适量取食,垃圾自觉分类……因此,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加强对科学消费观的广泛宣传和全民教育。

第2篇:绿色消费观范文

【关键词】多虑平;慢性阻塞性肺病;焦虑;抑郁

【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451—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病死率较高。它因严重通气功能障碍出现活动能力的受限,劳动能力的丧失,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社会、精神活动,继而导致患者精神出现焦虑抑郁[1、2]。因而, COPD患者合并焦虑抑郁越来越受到关注。本研究旨在通过给予稳定期COPD患者伴焦虑抑郁多虑平治疗,探讨多虑平对稳定期COPD患者伴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42例本院呼吸内科稳定期COPD并焦虑(SAS)和/或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超过50的患者, 其中男性27例, 女性15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 多虑平组22例, 男性14例, 女性8例, 平均年龄59.6±7.2岁,病程5-26年,平均(16.2±8.3)。对照组20例, 男性13例, 女性7例, 平均年龄61.4±6.6岁,病程7-22年(16.9±7.8)。两组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2007年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诊断和分级标准[1],并排除:①合并心血管、神经、内分泌、血液、消化及泌尿等系统严重疾病者;②有精神病史者;③不愿意配合及不能交流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构成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 / SDS [3]评价焦虑、抑郁状况。将SAS和/或SDS评分超过50的42位例患者随机分为多虑平组和对照组。在常规解痉平喘、化痰的基础上, 多虑平组加服多虑平(25mg/片)每日二次, 早、晚各一片, 连服14天。治疗前及2周后进行SAS/SDS评分,并分别测定FEV1.0% 、CAT评分和6MWD测定。观察期间两组患者均进行肺康复指导,包括正确的排痰,腹式呼吸、缩唇呼吸,下肢肌力活动。并予以心理指导如建立良好的信任,安慰、鼓励, 满足患者需求, 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情绪。

1.3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FEV1.0%、CAT评分和6MWD。患者在入组后24h内和疗程结束后各进行1次FEV1.0%测定(肺功能仪 德国耶格), 每次检查均重复3次, 取最佳值。6MWD治疗前后运动量变化大于55米有临床意义。

1.4统计学方法各组数值以均数±标准差( x(__)±s ) 表示, 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 P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SAS、SDS评分均下降,多虑平组治疗前后比较SAS和SDS评分明显降低(P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目前调查研究显示COPD 高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仅次于心脏疾病、癌症和脑血管疾病,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项目”估计至2020年将上升为第三大死亡原因。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躯体疾病与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逐渐得到重视。COPD患者负性情绪对患者疾病进程、生活质量的影响越来越引起关注。相关研究显示COPD合并焦虑/抑郁的发病率达到30%-40% [4,5]。COPD合并焦虑/抑郁的患者呼吸困难的主观感觉加重, 因此增加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次数,影响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多虑平为三环类抗抑郁药,其作用在于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对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从而使突触间隙中这二种神经递质浓度增高而发挥抗抑郁作用,也具有抗焦虑和镇静作用。本研究提示稳定期COPD患者服用多虑平后2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SAS、SD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 8-17.

[2] 蔡闯, 钟南山.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焦虑抑郁的关系[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 71-72.

[3] 张作记. 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1, 特刊: 124 - 125,131- 132.

第3篇:绿色消费观范文

生态文明下绿色消费模式的倡导

在生态文明的指导下,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念,对于构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改变以往以感官享乐为人生意义的消费主义所形成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倡导一种与大自然协调相处的新型消费模式,这种模式既符合物质生产水平,又符合生态生产水平,是既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消费行为。绿色消费顺应了人与自然、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趋势,是人类理性选择和道德自律的结果,是人类发展绿色文明的必然要求。倡导绿色消费,克制不合理的消费欲望,学会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将人类与自然融为一体,有利于人类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有利于维护和实施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制度,最终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种消费模式是对传统消费方式的生态考察和哲学反思,具有深刻的生态伦理意蕴。在当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由于大学生的冲动消费、过度消费带来了能源消耗问题,大学生的消费已不是一个个人或家庭的问题,绿色消费教育是通过分析各种消费心理与行为,针对当前消费观念的变化与冲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教育活动。特别是在校的大学生们,他们的绿色消费知识和绿色消费能力仍然相对缺乏,因此有必要将绿色消费观教育融入大学教育中去,使之成为一个系统的和整体性的教育理念,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在高校中进一步加强绿色消费观教育

第4篇:绿色消费观范文

关键词:消费主义;生态文明;消费观;反思

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3-0130-02

国家把“十二五”期间列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五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充分发挥消费在转变发展方式和体制改革中的作用,促进政府主导型经济向生产者、消费者主导转变,实现生产大国向消费大国的转变。本文通过对西方传统消费主义的反思,在正确认识消费主义的历史背景和负面效应的基础上建立适应科学发展的生态文明消费观,以正确的消费观为指导构建良好的消费模式,在生态文明消费观的指导下,消费者同消费资料结合的方法和形式能够统筹兼顾消费需求(包括精神和物质的需求)和资源环境、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当代人的需求与后代人的需求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一、消费主义的产生及其危害

(一)消费主义的产生

消费主义是人们对待物质消费的一种观念、态度和生活方式。消费主义形成于工业时代。一战后,西方社会利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果,不仅生产了生活必需品,也生产了大量的奢侈品,人类社会由为生存斗争转向了为享受斗争。工业社会的消费不再是建立在个人需求满足基础上的消费,而是建立在由市场引导刺激的超前消费、奢侈消费上。工业化生产的奢侈品远远超出了人们正常的生存需求,于是以推崇消费的经济学家出现了。英国经济学家孟德维尔·贝尔纳德在《蜜蜂的寓言》一书中首先提出了“人类欲望的增长和奢侈的增长,是助长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的消费主义观点。

(二)消费主义的危害

消费主义所带来的危害表现在多个方面。最明显的就是导致了资源危机、生态危机以及人类自身的危机。首先,它导致了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消费主义消费观过度强调个人的物欲享乐而轻视精神的追求,其结果是取消或模糊了人和其他动物之间的本质区别。而且对物质的无限贪欲,必然造成人们无止境的利润欲,最终是以消耗和浪费大量资源为代价。其次,它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为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消费欲望,人们对自然资源利用的强度甚至超过了自然资源更新的速度。在当今的中国,甚至全球都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近一个世纪以来,许多国家面临着水资源危机,森林覆盖面积不断减少,土地沙化速度加快,大气污染严重,物种不断灭绝,人们大量消耗种矿物能源,使大气层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导致全球温室效应。总之,当前生态危机正以空前严重的形式摆在当代人面前,而这一危机恰恰是人类中心主义的消费主义消费观所带来的必然恶果,它从根本上动摇了人类生态文明发展的基础。

二、对消费伦理的思考

凯恩斯所倡导的以刺激消费促进生产的消费主义,仅以短期刺激市场为目标,没有兼顾到经济发展时生态环境的保护,不能成为长远的经济政策。而对当代中国而言,消费主义的做法带给中国的不是“有效需求”扩大,而是无用的无效需求的增长和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我们应看清消费主义对中国资源浪费的负面影响,正确认识中国处于自然资源总量大、人均少、品质差和资源利用率低的阶段,必须建立生态文明的消费观及其模式。要构建生态文明消费观,必须转变传统消费观念向自然界索取生活资料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消费需求的片面消费原则,代之以适度、绿色、可持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消费原则,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内容:

(一)适度消费

适度消费是指适应于国情国力、生产发展及自然资源的一种消费状况。它建立在生产发展和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基础上,既能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又把消费水平控制在经济、技术、资源及环境等客观条件所允许的界限之内。适度消费理念是对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辩证关系的深刻认识与把握,是对消费主义消费观的扬弃,是人类在更高层次上对自身消费活动的理性约束与规范,是生态文明消费活动的基本原则。这种消费理念所追求的目标是人类需求和自然界运转相和谐,是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相协调,是消费数量增长与消费质量提高相结合,并由此力求改变消费不足和消费过度并存的不平衡状态。适度消费强调消费者在消费时不仅要考虑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而且要考虑到他人利益和社会的利益;不仅要考虑当代的利益,而且要兼顾到子孙后代的利益。适度消费观提倡人们应适当节制物质欲望,约束自己的消费行为,做到“奢侈有制、节俭有度”,促使人们形成一种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

(二)绿色消费

生态文明消费观的最终目标是人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系统内部物质、能量交换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达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绿色消费正是生态文明消费观的结果,它不仅指对绿色产品的消费,而且是指一切无害于人类的各种消费。它强调在求得舒适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环境,节约并高效地使用物质财富,促使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向崇尚自然、追求健康转变,使绿色消费成为一种新的时尚。与绿色消费相伴随的是绿色产品和绿色生产。绿色产品指包括生产、加工、运输、消费的全过程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少的、可再生利用的劳动产品,在国外有人称之为环境友善产品。绿色生产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在选择生产技术和工艺开发新品种的时候必须做出有利于环境保护、节约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的选择。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是在承认和肯定人类满足于追求其基本需求和合理消费的前提下,充分考虑生态发展的客观要求,使人类的生产消费活动沿着与自然相互协调的方向进化,使自身的消费活动不危及自然界的正常运转,并且采取措施主动地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生态系统能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的。具体而言,生态质量追求应成为人们在消费活动中时刻关注的方面,生态效益应成为判断人们消费活动的基本尺度,把生态利益作为人类整体利益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把生态因素作为人们消费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生态文明消费观的构建

构建生态文明消费观,必须通过宣传教育指导,制度建设和政策引导,发展生态生产力,提供非物质类消费一系列措施,使整个社会普遍接受生态文明消费观这一新观念,自觉改变传统消费主义消费观,积极实践生态文明消费模式,使生态文明消费观成为主导人们消费行为的主流意识。

(一)转变传统消费观念,树立生态文明消费观

树立生态文明消费观首先要通过宣传教育指导,从环境理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讲清消费主义消费观所导致的奢侈性、浪费性消费的危害性,使人们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合理节制自己的消费欲望,充分认识到树立生态文明消费观的必要性和科学性,提高资源忧患意识和环保意识,为构建生态文明消费观提供思想准备。其次是依托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强化生态文明消费理论研究,以更先进的消费理论来指导人们合理、科学、健康消费。第三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新闻媒体为平台,开设生态文明消费专栏,报道生态文明消费的典型事例,让生态文明消费理念深入人心。第四是开展一系列生态文化活动,以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等为载体,宣传生态文明消费观,让生态文明消费理念在全社会得以广泛传播。

(二)加强政府引导,建立相关政策和制度

构建生态文明消费观不能只停留在定性描述和宣传阶段,也需要形成有效的机制来保障。一是制定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为推广普及生态文明消费观提供可靠的依据和保障。通过政策调节人们的消费行为,限制和消除不合理非生态消费,鼓励和扶植生态文明消费。如通过制定合理的价格政策,补偿环境治理费用,保护稀缺资源,扶植生态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通过税收政策,抑制不合理消费,鼓励生态消费。通过立法的形式,强化监管机制,规范人们的消费行为,进一步强化生态文明消费观念和行为。二是要对生态产业的范围、内容和发展方向等基本问题进行研究和组织协调,建立相应的行业管理体制,制定本部门或系统内生态产业的发展规划和管理措施,制定统一的技术政策,采用统一的技术标准。三是要构建生态产品市场网络,准确选择目标市场与市场定位,努力树立生态产品的品牌形象,使中国生态消费品市场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同时,加强流通渠道建设,从占领国内外市场的视野构建生态产品流通网络。

(三)大力发展生态生产力,积极促进非物质类消费

构建生态文明消费观,必须大力发展生态生产力,生产出大量的生态质优价廉的生态产品才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一方面,转变传统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以节约、循环利用和环保的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提供足够的生态产品以满足人们的物质方面的需求;同时,坚决淘汰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能力,杜绝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们健康的产品出现在消费市场。另一方面,积极发展非物质类消费,大力发展文化、娱乐和旅游等生态第三产业,引导人们的消费重心由物质消费转向非物质消费,在不影响环境的前提下提供更多的非物质消费品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消费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廖福霖.关于生态文明及其消费观的几个问题[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1-27.

[2] 廖福霖.生态文明建设与理论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3] 赵清文.西方市场经济发展中消费伦理的转型及启示——从萨伊到凯恩斯[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121-123.

第5篇:绿色消费观范文

【关键词】中国居民 消费行为 消费心理 绿色消费

引言

自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消费者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复杂。在日渐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如何使自己的产品脱颖而出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如何使消费者产生消费动机?面对这些问题,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的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了。

一、我国居民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现状及变化趋势

(一)我国居民消费心理的总体特征。

1978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规模不断扩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总体有了较大幅度提高,无论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内容,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变化使得当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与以往相比呈现出新的特征。概括来说有以下几点。

1.个性消费的复归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工商业都是将消费者作为独立的个体进行服务的,在这段时期内,个性消费是主流,只是到了近代,工业化和标准化的生产方式才使消费者的个性淹没于大量低成本且单一的产品中。当消费品市场发展到今天,无论数量或品种都已具备让消费者能够按个人喜好和意愿来挑选和购买产品或服务,消费者选择的已经不仅仅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还包括它的“延伸价值”,个性化消费正在成为消费的主流。

2.消费心理稳定性减小,转换速度加快

现代社会发展和变化的速度飞快,新生事物不断涌现,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受此趋势带动,稳定性必然降低,在转换速度上与社会趋于同步,在消费行为上表现为: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消费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品种花样层出不穷,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反过来又会促使消费者心理转换速度进一步加快。

3.消费主动性增强

消费主动性的增强来源于市场复杂性的增强。人类天生就有很强的求知欲,在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的今天,即使在许多日常生活用品的购买中,大多数消费者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对产品进行鉴别和评估,但他们对于获取与商品有关的信息的心理需求却日益增强,这是因为随着商品种类与样式的增多他们的选择也随之增多,为了挑选最满意的商品,他们会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与商品有关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从中选择最好的商品,得到心理上的平衡,从而降低风险感和减少购后的抱怨。

(二)我国居民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变化趋势。

1.消费层次上升,消费领域扩大

21世纪初,我国城镇已完成以耐用品为代表的第一次消费革命,农村正在进行第一次消费革命,城镇将进入第二次消费革命。目前,我国居民实物性消费的比重在减少,耐用品的消费比重不断加大,整个消费结构和消费层次在发生着重大变化。中国社会正处在消费转型时期。

(1)衣

改革开放前,人们的衣着颜色单调,样式呆板,服装市场和人民消费总在低谷徘徊。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消费观念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发生了巨大转变。衣着消费由一季多衣向个性化、时装化发展,人们的衣着消费越来越讲究高档、美观、大方。西装、名牌皮鞋、裘皮大衣等已被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拥有,如今漫步街头,映入眼帘的已不再是一片“蓝色的海洋”,而是一幅艳丽多姿、色彩斑斓的画卷。

(2)食

现代人已经开始改变自己的饮食消费观念,由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讲究质量、营养保健,由以粮食为主的主食型消费继续向追求多种营养成分合理提取的食补型转变,高营养、高蛋白的食品消费支出不断增长。

(3)住

人类有一项重要的生活需求——安居。现在由于中国的住房改革建设,人们对房屋各方面要求的提高,开始讲究宽敞、美观,营造温馨舒适环境已成为越来越多居民家庭的消费时尚,国民人均用于住房装饰、装修的消费逐年升温。

(4)行

古时人们把马当做车,现代人把以车代步作为生活的追求。如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各种交通工具的出现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捷的条件。公路、铁路、航空、航海的建设在国家的发展中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尤其是汽车消费越来越成为家庭生活水平的一大标志,拥有轿车的消费者在逐年增加。

(5)玩

娱乐也开始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新内容,旅游业、文化娱乐业、商业、服务业以不可抗拒的诱惑力吸引着消费者,休闲消费的投入比重有着逐年增加的趋势。人们通过娱乐休闲活动提升个人的素养;凸显自己的个性;享受愉悦;陶冶情操,感受生活的美好。

2.个性追求、情感消费

(1)个性消费

个性消费是指人们要求他们所使用的产品能贴上自己的标签,让产品体现出自己的个性、情趣和心情。消费者通过“个性化”选择来加强自我地位的优越感,提升个人魅力。如今,个性化消费正在我国悄然兴起。

(2)情感消费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无疑使人类获得了巨大的解放,但其非人性、虚拟性的缺陷也日益显露出来。人们消费的注意力将从物质需要转移到精神需要,购买的目标将转向能够满足情感与精神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最简单和直接的就是赠送礼品,由此可见礼品行业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3.绿色消费,商机无限

在国际上,绿色消费已经成为了一个广义的概念,在中国,绿色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它的目标是:崇尚自然,追求健康,绿色生活,环保选购。绿色消费所提供的商机是多样化的:绿色食品、绿色服装、绿色家电、绿色家居装修等等。

4.消费观念,趋于多元

消费观念是人们对待其可支配收入的指导思想和态度以及对商品价值追求的取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人们逐渐摒弃了自给自足的传统消费观念,代之以量入为出、注重消费效益、注重从消费中获得更多的精神满足等新型消费观念。

我国消费观念的变化趋势:由温饱型到享受型;由积蓄型到信用型;可持续发展消费观念日益受到重视;消费者维权意识不断增强。

二、当前我国居民消费存在的问题及消费误区

(一)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正处于由温饱型向小康型、现代型过渡阶段,但是目前消费状况存在以下问题:

1.我国居民消费差异大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导致地区之间在消费水平上有较大差异。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居民的消费水平、消费层次均存在较大差异,且差距呈明显的扩大趋势,其中以东西地区尤为显著。

城乡之间也存在较大消费差距。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结构尚处于较低水平,在城市开始普及时,家用电器才刚进入农村家庭,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产品只相当于城市十年至十五年前的水平,而家用电脑、空调、移动电话、轿车等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更是微乎其微。

2.国内市场消费梗阻

事实上,在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过程中存在国内市场消费阻塞的问题。国内相关行业由于没有及时地针对消费升级做出适应性的调整以致国内的部分消费需求要有国外满足,即使调整了也由于技术水平的落后使产品的竞争力远不如人,许多市场利润空间拱手让人。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现今的电脑、手机、汽车,居民所认同的大多都是国外品牌,而国内的同类产品却少有能与其抗衡的。

(二)我国居民的消费误区。

消费误区是指消费者采取错误的、甚至违法的、对社会和环境带来现实或潜在危害的消费行为。消费误区的出现来源于全球资源枯竭、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社会消费越来越不平衡的背景之下。

我国居民的消费误区主要表现在:消费格局的不公平;非持续性消费浪费;毁灭生物多样性;个人消费的非理性;个人消费缺乏社会责任。

面对以上这些消费误区,国家应对消费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消费知识传播,培养消费技能,提高消费质量,树立科学健康的消费观念。

三、绿色消费心理与行为

“绿色”代表生命、健康与活力,是充满希望的颜色。国际上对“绿色”的理解通常包括生命、节能、环保三个方面。21世纪的社会经济与生活消费,更多的开始重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与消费模式。人类对环境的重视,对绿色的关注,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一)绿色消费的内涵与实质。

绿色消费,又称可持续性消费,是指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购买和消费活动,是一种具有生态意识的理性消费行为。它以“绿色、自然、和谐、健康”为宗旨,是有益于人类健康和社会环境的新型消费方式。

我国消费者协会参照国家标准,将绿色消费行为及理念概括为5R原则,即节约原则,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垃圾分类,循环回收;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二)绿色消费的心理特征。

1.绿色需要

所谓绿色需要,从广义上讲,是指人类为了健康可持续发展而产生的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有利于人类的永续生活和发展;从狭义上讲,绿色需要是指由于人类生理机制中天生的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依赖性与不可分割性而产生的需要,也是人们为了满足生理和社会的需要,而对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意愿。

消费需要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状态:已满足的绿色需要;尚未满足的绿色需要;人们尚未意识到的和潜在的绿色需要。

2.简约主义

简约主义源于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非写实绘画雕塑艺术形式,其理念在于降低艺术家自身的情感表现,而朝着单纯的选择发展。由于绿色消费理念的兴起,简约主义被消费者认可并利用,从而转化为以简约为荣,偏好适度、理性的消费方式。就是花尽量少的钱,获取更多的愉悦,过着更有品质的生活。

3.引致效应

在人的行为方式中容易出现各方面趋于同一方向的特点。在绿色消费行为中这一特点会明显的表露出来,我们称之为引致效应。即人们对某一事物的态度会引起他们对其他同样具有引起该种态度因素的事物产生相同的反应。

绿色产品涉及多个消费领域,引致效应可以使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从一个领域扩展到另一个领域,从而加深消费者的绿色消费理念。

(三)绿色消费行为的变化趋势。

与普通消费者相比,绿色消费者在其消费行为上也带有明显的特征。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绿色消费行为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趋势,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绿色消费者的行为偏向于理性化消费

消费者的“攀附性”消费行为在逐渐减弱,“前瞻性”消费行为在逐渐增强,这是消费者理性提高的重要表现,也是消费者走向成熟的标志。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会经过深思熟虑,抱着对社会环境负责的念头选择。

2.注重产品的绿色价值

绿色消费者会尽可能多的搜集绿色信息,希望买到真正的绿色产品,一方面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一方面又不断汲取新的信息,让自己能在消费中随时接收到绿色信息。

3.价格仍是影响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

绿色产品的定价必须要设定在消费者能接受的心理界限内,如果定价过高,消费者将无法承受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市场上也会出现绿色产品之间的价格竞争,此时价格就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的重要因素。

4.产品的期望值更高、选择上更挑剔

产品的种类层出不穷,消费者一方面期待新的绿色产品,另一方面希望原有的绿色产品能够有所改善和提高。这就迫使厂家不断研发新产品以适应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

结束语

如今的社会已进入了充分展示个性化的阶段。因此,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与行为正处于转型期,关注消费者的个性,关注人们新的生活主张与方式,将会给营销者带来更多崭新的思维。

参考文献:

[1]李晓霞,刘剑.消费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江林.消费者心理与行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汤杰,高延鹏.消费者行为学[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

第6篇:绿色消费观范文

《学会理财》是北师大版第二课思想驿站一节的知识点,在市场经济社会里,我们除了要关注国家的经济发展外,还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经济知识,做到合理消费,科学理财。学生理解和把握理财知识,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生活能力。

二、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当前人们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学会理财,合理消费。

2.能力目标:帮助学生走出消费的误区,提高学生合理消费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理财、合理消费意识,树立绿色消费、环保消费的观念,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三、教学重点

学会合理消费,树立绿色消费观念。理由:目前,学生中盲目消费的现象比较普遍,引导学生合理消费,十分必要和迫切。同时,倡导绿色消费,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帮助学生树立绿色消费观念,用环保的眼光去选购商品,既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又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教法

本节知识: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采取问题讨论法和情景熏陶法等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设计九个环节,其中六个活动。第一环节导入新课,七个活动之后,n堂小结和课堂练习。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农贸市场的交易场景)

提问:大家知道家家户户收货之后他们的消费方式(有买汽车、摩托车、电脑等,还有存银行为孩子上大学攒学费),并讨论是否赞同父老乡亲的消费方式。

(二)活动一:消费方式面面观

多媒体显示自助旅游,考驾照,休闲,健身,求知等一组图片,然后分组讨论问题。

1.在现实生活中还有没有其他的消费热点?

2.人们的消费方式,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归纳小结: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选择越来越多样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人们更加注重通过消费提升生活品质,追求更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三)活动二:七嘴八舌话理财

多媒体显示:假如今年家里的农副产品收入3万元,你可以为父母支招,如何让家庭收入增值?这个问题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设计这个问题是引导学生树立理财意识,让学生知道一些理财的基本知识,让学生明白:学会理财是学生必备的生活技能。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为社会作贡献的同时也可能为家庭增加收入,使自己的理财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等,尤其是要学会抵制不合理消费的诱惑。

设计问题:1.你父母是月工资还是年收入?

2.他们是如何理财的?

3.你能为他们献计献策吗?

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归纳总结:俗话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我们要帮助家长了解储蓄、保险、股票、债券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家长教育

储蓄。

(四)活动三:问卷调查

方式:多媒体出示问卷调查表,题目为“中学生零花钱小

调查”。

1.你每个星期的零花钱是多少?

2.你的零花钱大多数是怎么支出的?

3.你节余的零花钱是怎么安排的?

4.你以前有没有不合理的消费?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设计这个调查既能让学生明白道理,又能引导学生克服不合理的消费行为。

教师归纳小结:我们在消费时要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学会合理消费,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念

(五)活动四:绿色消费

此活动的目的是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增强学生的绿色消费观念。

学生讨论:1.绿色消费的含义是什么?

2.绿色消费有何重要意义?

3.你打算在生活中如何做到绿色消费?

学生讨论完毕,引导学生归纳出消费应遵循的原则:消费讲环保,利国利民利自己。

(六)活动五:消费者要学会维权

这个活动的设计是让学生了解消费者的维权常识,更好地保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问题设计:1.你购买的新物件有出现过质量问题吗?

2.如果购买的新产品有质量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

3.通过消费者维权活动,你得到了什么认识?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教师归纳总结:消费者维权四类证据不能缺:发票、说明书、合格证、保修卡。在今天的市场经济体制时代,我们每天都与商品打交道,了解消费者维权是十分必要的。

(七)活动六:做好家庭理财小帮手

这一环节的活动是要大家根据自己家庭的情况,同父母一起制定一份家庭理财计划书。

通过本环节活动,让学生了解家庭收支情况,体验生活的辛劳,知道父母挣钱的不容易,养成节约用钱,学会理财的良好

品质。

(八)课堂小结,强化知识

通过本节课学习,可以归纳为:

1.根据要求有计划、合理的消费。

2.根据能力选择合适的消费。

3.根据条件选择合适的消费。

4.根据法律选择合理健康的消费。

5.作为消费者要学会维权。

6.帮助父母亲为家庭理财出主意。

第7篇:绿色消费观范文

关键词:市场营销 绿色营销 传统营销 绿色消费

■一、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呼唤绿色营销

时代在前进,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得以飞速发展,当代科技的发展使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可是它又像一把双刃剑,既丰富了产品,为人们提供方便;也造成人口骤增、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诸多困惑。为了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三大关系,因此一个新的营销概念――绿色营销(Green Marketing)终于被人们提出。

所谓绿色营销是指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的绿色消费的要求,企业对产品的创意、设计和生产以及定价与促销的策划与实施等,力求从最小化的影响环境、危害环境为主要参考点,以科学发展为企业运营的指导思想,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实现企业最终的营销目标。简单地说就是指企业在市场营销中要重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通过营造绿色环保的氛围,销售绿色商品,倡导绿色消费,进而使生产、消费、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过程。

* 开展绿色营销,一个双赢的选择

绿色营销,是在相对于传统营销基础上被提出来的。它符合了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一种基于传统意义上营销理念的升华。如果单单从市场营销的过程分析,那么不管是从一开始的市场调研、市场细分、还是企业策略的布置等方面,传统营销与绿色营销两者之间并无多少差异。

然而绿色营销体现的核心观点――“绿色”却是现在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愿望。因此绿色营销与传统营销的不同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营销研究的重视点不同

营销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传统营销研究较多的是如何运用销售策略让开发商、生产商、消费者以及竞争者等获取更多利润。与其不同的,绿色营销研究的重视点则是企业营销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同时对消费者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理念这两个主题尤为重视。

2、产品定位不同

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理念生产绿色产品。在绿色营销理念指引下,生产商在以尽量减少对环境污染,和坚持质量规定、技术要求等生产对消费者及社会生活品质的改善有贡献的产品。

3、促销策略不同

坚定不移地实行了绿色促销策略。在绿色营销理念指引下,转变过去那种从单一的考虑利润的营销模式中转变为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的营销模式中来,达到企业和社会的双赢。

4、社会价值不同

符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了广大消费者“健康消费”的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之而来的是环境的不断恶化,不可回生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等,严重影响了我们生活环境。因此,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消费,绿色消费的重视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以科学发展为主流的大环境中,绿色营销适应了环境与发展相协调的战略,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强烈要求产业发展和消费尊重自然规律、环境和资源相互促进协调的要求。

■二、消费观念的绿色嬗变

绿色消费是一种可持续性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绿色消费作为一种全新的消费理念,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消费模式的呼声和消费者的共同追求,是温饱问题解决以后人们更加重视自己的生存质量的结果。绿色消费代表了时代消费前沿的一种全新走向,是一种主流的消费方式,它呼吁与倡导公众在消费时,必须负有环境资源保护和持续利用资源的道义与责任。

* 绿色消费,促进绿色营销

自2000年以来,中国绿色食品出口以年均50%以上的速度增长,据统计,2009年中国绿色食品企业已达到6003家,生产总量接近1亿吨,出口总额从最初的每年2亿美元扩大到目前的每年达21.6亿美元。中国绿色食品在国际市场日益畅销。人们对绿色家居、绿色建材、绿色家电、绿色服装等绿色产品的消费都在呈上升趋势。但是,由于我国大多数企业受资金技术所限,使许多绿色产品尚未形成规模生产,产品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低。

随着我国对绿色消费观念的积极倡导,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意识到环境保护与自身的消费行为息息相关。人们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明显增强。

据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开展的一项有关绿色观念及消费者行为专题调查显示:53.8%的乐意购买绿色产品;37.9%的人表示已经购买过诸如绿色食品、绿色服装、绿色家电、绿色建材在内的绿色产品。绿色产品给消费者带来的绿色利益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绿色市场潜力巨大。

所以,企业应尽早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引导并满足消费者的绿色需求,实施有效的绿色营销策略,培育完善的绿色市场。更重要的是,在环境保护愈来愈重要的今天,企业要想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必须树立绿色品牌形象,使企业行为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三、总结

综上所述,面对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直接导致的消费质量下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绿色意识被唤醒,产生了主动消费绿色产品的强烈愿望,从而形成了巨大的绿色市场需求动力。绿色热潮的兴起对企业营销提出了新要求,企业只有顺应需求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策略,才能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绿色需求,促进和引导绿色消费,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戴春山.生产在实施营销中的博弈分析.《新西部下半月》. 2007

第8篇:绿色消费观范文

本课内容属于高中政治新教材《经济生活》模块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部分的内容,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部分,也是第一单元的落脚点。本课着重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理智的消费观,具有十分浓厚的人文色彩。在第三课第一框引导学生了解影响消费水平的客观因素和形形的消费行为后,本节课进一步发掘背后支配消费行为的主观因素,并在对各种主要的消费心理与行为进行科学点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学习以上内容,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进行科学、合理的消费,获得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必要知识和技能。

二、学生分析

高一年级学生具有自主性强、个性张扬的特点,而消费是既有经历又有感受的熟悉的话题,因而在教学中可以围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话题展开,非常适合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这一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进行探究,易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可通过运用比较鉴别、合作讨论等方法,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三、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学生了解目前社会上存在的几种主要的消费心理,懂得看待、评价各种消费心理,并准确理解四大消费原则的含义。根据理智消费的原则,模拟一份家庭消费计划,结合个人行为,说说怎样才算是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二)能力目标

学习探究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深入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参与生活实践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教师通过本课教学,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树立环保和绿色消费的理念,树立适度消费、量入为出和避免盲从等消费观念,成为理性的消费者。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做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消费,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用正确的消费观指导自己的生活消费,所以,理性消费要践行的正确原则是本节课的重点问题。

教学难点:适度消费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本节课涉及“适度消费”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问题,由于学生在认识和理解这些问题时会有不同的看法,因此,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问题。

五、教学方法

本框题综合运用讲读法、讨论法、事例分析法、举例法、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法,目的是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接受本框题的内容,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学生思考,回答,总结)生活消费受居民收入、消费品价格和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我们的消费都会受到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客观的影响因素前面已经学过,接下来我们来了解影响消费的主观因素――消费心理。

课前展示问卷调查结果(也可在课后)

1.身边有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某商品有新的款式上市,不用很长时间,便会“你有我有全都有”。

A.有?摇B.没有

2.你挑选服装的要求是(只能选一个)

A.新奇、前卫、突出个性?摇B.质量好、大方

3.如果让你选一款车,你会更注重

A.外形、款式?摇B.质量、性能、售后服务等

4.同学请你吃一顿饭花了200元,如果有机会请他吃饭,你准备用多少钱

A.150元?摇B.200元?摇C.300元

5.你去饭堂(校外)打饭会不会自己带饭盆?

A.会?摇B.不会

6.你会怎样处理矿泉水瓶?

A.随手扔进垃圾桶?摇B.聚集起来卖掉

7.你每月的零花钱主要用于

A.零食、衣服、饰物、充值卡?摇B.书、文具、电脑游戏与软件、体育用品、上网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的消费观念是比较正确的,但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消费观念不那么科学,是什么消费心理在作怪呢?其实,我们的消费不仅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而且受消费心理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呢?这就是第二框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

第三课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板书)。

1.消费心理面面观(板书)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几种消费心理的利弊及态度。(通过课件展示)

(课堂探究活动: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探究一种消费心理,5分钟完成。要求小组密切合作,然后派一个代表展示探究成果)

设计意图: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观点,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得到结论,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特别指出:消费是否应该从众,要作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关键是要掌握一个“度”,是否被社会认可。)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应该持否定态度。)

(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应该提倡。)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完成表格。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正确的消费观需要参考哪些要素,从而在消费过程中自觉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

此外,还有其他消费心理对人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例如爱美心理、安全心理、求便心理、好癖心理等。由于消费心理对消费有重要影响,因此,在进行社会消费时,要注意对消费心理的引导,使人们的消费向合理、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

问题过渡: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呢?做理智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有何具体要求呢?

2.做理智的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

①什么是适度消费?

②你认为:“小年轻”的消费“适度”吗?是否我们都不要喝“XO”,全喝“二锅头”,才叫适度消费?(课件展示漫画)

③贷款消费是适度消费吗?如何看待“负翁”?

教师归纳总结:(略)特别说明:量入为出的“入”指的是过去、现在、将来的收入。适度消费的“度”指的是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的消费。所以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的贷款消费是适度消费。过高地估计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还不起贷则是不适度的消费。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难点内容,将学生讨论与教师讲解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对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理解,并贱行正确的消费原则。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的原则。

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讨论:(课件展示相关漫画)

①你喜欢追星吗?购物时非名牌不买吗?

②你有过凭一时冲动而购物的行为吗?

③在你的消费结构中,物质消费占多少?精神消费占多少?是否患“小儿麻痹症”?

教师小结说明:(详细理论略)

首先,要在消费中注意避免盲目从众。

其次,要尽量避免情绪化消费。

最后,要避免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设计意图:运用学生自己的事例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用启发式教学法,逐步引导学生思考自身的消费行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加以点拨,让学生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原则。

课件展示相关图画。思考:为什么要保持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实现可持续性消费?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得出绿色消费5R原则。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原则。

教师引出问题:议一议:你怎样看待现在社会上流行的打包这一现象?勤俭节约的作风是不是过时了?并引用总理的乘除观:任何一个小数乘以十三亿就是一个大数;任何一个大数除以十三亿就是一个小数。

课件展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并从历史、国情、个人成长等角度分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必要性。

设计意图:让学生树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意识。

教师小结:以上四个原则,是科学消费观的具体要求,我们要理解和掌握这些原则,并用它们指导自己的消费行为,既有益于个人,又有益于社会,将促进个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课堂总结

1.以设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归纳课文的基本内容,强调重点。本节课探讨的两大主题是什么?各自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教师展示知识结构图表,直观、系统。

3.以设问方式,引导学生升华认识,落实人性养育。本节课的重点是什么?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引导学生结合思想实际,谈认识、谈转变)

(四)布置作业

综合探究:

1.分组活动,就绿色消费进行探究学习,撰写小论文。

2.在问卷调查深圳中学生消费观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问题所在,并提出可行性调整方案,撰写成文。

3.根据今天所学知识重新设计一份个人或家庭消费的合理化建议。

附:板书设计

第9篇:绿色消费观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绿色供应链;管理策略;法律法规;物流体系

一、电子商务与绿色供应链管理概述

(一)电子商务概述

电子商务是指在信息网络支持下,以电子数据信息流通方式进行并完成与商务、交易、金融相关的服务活动。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最为关键的是计算机和互联网商业化应用,不仅要注重提高硬件和软件设施综合性能,还要将生产厂商、卖家、买家、合作伙伴等融入互联网之中,密切相互联系,便利各种交易顺利进行。当前,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十分广泛,它具有高效化、快捷化、全球化、成本低廉、选择性强等特点[1]。具体应用中,它通过互联网将顾客、供货商、销售商、雇员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能够将有价值的信息迅速传递给人们,还能提高交易速度,确保交易安全。

(二)绿色供应链管理概述

绿色供应链管理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1996年,它以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涉及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和消费者,在物流获取,产品加工、包装、运输、使用和报废过程中都注重落实绿色环保理念,尽量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与破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就其具体内容来看,绿色供应链管理包括绿色采购、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物流、绿色回收等[2]。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和应用,绿色供应链管理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与关注,其应用也变得更加广泛。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意义

电子商务环境下,通过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应用,不仅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对企业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有利于资源的集成与优化

电子商务环境下,落实绿色供应链管理理念,有利于增进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与客户之间的联系,便利管理人员对企业内部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信息等进行优化整合,增进银行、认证中心、配送中心的联系,进而推动企业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促进资源集成与优化,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

(二)有利于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传统供应链管理方式局限于完成管理任务,往往忽视考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与破坏,对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力提升可能产生不利影响。而通过创新管理方式,落实绿色供应链管理理念,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安排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进而推动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有效规范和约束企业生产活动,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有利于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理念的创新,它强调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销售,注重对产品的回收利用。尤其是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该理念的优势更加明显,能够降低企业生产、销售等各环节的成本,降低对周围环境的破坏,也是对传统管理方式的变革与创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通过落实绿色供应链管理理念,有利于更好规范和约束管理活动[3],降低企业生产、销售等各环节的成本与资源消耗,促进技术更新。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不足

电子商务的发展,为绿色供应链管理创造有利条件,但由于绿色供应链管理这一理念出现的时间相对较短,再加上相关制度不健全,目前绿色供应链管理仍然存在不足。

(一)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电子商务发展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推广应用,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但是,目前我国专门针对电子商务的法律只有“电子签名法”,该法律只确定电子文件的标准,却很难约束和规范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的相关问题。例如,当电子商务出现法律纠纷时,该法律很难发挥规范和约束作用,不利于有效解决电子商务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关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法律法规也不健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处罚较轻,企业排污费标准低于污染综合治理费用[4]。这导致部分企业忽视环保投入。

(二)消费者环保意识缺乏

当前,尽管人们的消费观念开始向绿色化方向转变,但从整体上来看,居民尚未形成绿色消费观念。由于环保意识的缺乏,再加上绿色产品的售价较高,消费者对这类产品望而止步。同时,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与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网购,一些消费者由于环保意识淡薄,绿色消费观念尚未形成,存在过度消费或奢侈消费现象,很容易导致浪费现象发生。有些消费者在收到所购买的产品之后,随意扔掉包装袋,不仅使得物品浪费,还导致垃圾数量增加,最终带来环境污染问题。

(三)物流体系有待完善

电子商务环境下,商品销售离不开物流体系的支持。同时,单件、小批次商品对物流提出更高要求。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物流体系,加强绿色供应链管理,更好满足广大客户需要,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和企业竞争力提升。目前一些物流企业甚至还没有达到物流企业的标准,再加上物流网络体系不健全,费用较高,送货速度较慢,服务质量较差,丢失货物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损害消费者利益,同时也降低物流服务质量,影响供应链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企业成本相对较高

为落实绿色供应链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水平,促进电子商务发展,为人们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企业需要承担一定成本。例如,企业在产品设计中,为落实绿色设计理念,首先就应该选择绿色材料,然后注重提高产品综合性能,增强产品可靠性,使其有效满足消费者需要。同时,在产品包装、运输、保管、装卸等环节也要考虑绿色理念的要求,尽量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高物流效率,为客户提供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促进这些目标实现,企业需要承担相应责任,注重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最终推动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力提升。

四、电子商务环境下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策略

为弥补绿色供应链管理存在的不足,更好保护周围环境,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有效满足人们需求,可以采取以下完善和改进对策。

(一)健全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有效规范和约束管理活动,推动绿色供应链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政府应该重视法制建设,健全完善法律和相关制度,提高对污染源的惩罚力度,确保绿色环保理念得到全面落实,也为绿色供应链管理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企业要注重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加快绿色认证步伐,积极实施绿色产品认证,为电子商务发展和绿色供应链管理顺利进行创造条件。此外,政府部门还可以对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采取奖励措施,实施补贴或税收减免政策[5]。积极利用互联网、电视、微信、微博、报纸等媒介和渠道,加大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宣传力度,让企业管理决策者和广大消费者逐渐树立绿色消费观念,也为推进绿色供应链管理创造条件。

(二)注重培养消费者环保意识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许多消费者尚未树立环保意识,绿色消费观念尚未深入人心,制约绿色供应链管理活动开展和电子商务发展。针对这种情况,为推动绿色供应链管理工作顺利进行,首先应该加强对消费者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环保意识和绿色消费理念。当地政府和企业要利用网络、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各种媒介,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广大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理念,让他们转变思想观念,自觉树立环保意识和绿色消费理念[6]。在产品购买和使用中,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重视物流体系建设

当前,电子商务正在日新月异发展。同时,由于网络商品具有价格优势,有利于增进人们的接受程度,推动人们消费观念转变。然而,由于物流成本由消费者承担,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电子商务发展。而如果加强物流体系建设,降低产品销售中的物流成本,有利于拓展产品销售市场,让产品得到更多消费者认可。为此,应该重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整体规划工作,实现物流体系的最优化目标。同时在物流管理中要制定有效的出入库计划,不断提升绿色供应链管理水平和物流效率。合理进行人力资源和相关设施设备配置,注重优化利用库位资源,重视库存信息更新,使其与产品生产有效对接,最终提升入库工作效率[7]。对有保质期的产品,应该设定系统预警和控制点,确保产品在保质期内出库。重视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实现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提高物流工作效率,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