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管理原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药物经济学与药品经济管理
(一)药物经济学
具体而言,药物经济学是经济学原理与方法在药品领域内的具体运用。它通过经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医药领域的特殊性,研究如何利用有限的药物资源实现最大的健康效果,对临床合理用药和药品资源的优化配置至关重要。狭义的药物经济学是一门将经济基本原理、方法和分析技术运用于临床药物治疗过程,并以药物流行病学的人群观为指导,从全社会角度展开研究,以求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现有医药卫生资源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广义的药品经济学主要研究药品供需方的经济行为、供需双方相互作用下产生的药品市场定价及药品领域的各种干预政策措施等。
(二)药品经济管理
随着我国医院管理逐渐规范化,药品经济管理逐渐走向了系统化、制度化和信息化管理轨道,有效控制了药品经济管理的各个流程。从商品管理角度考虑,药品经济管理主要包括药品购入、药品入库、药品周转、药品付款、各调剂室领药、核查、退库药品与残损药品报告及药品调价等内容。由此可见,药品经济管理渗透于药物流通的每一个环节,需要医院加大对其的管理力度,严格控制每一个管理环节。为了有效增强药品经济管理的有效性,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质量,药物经济学才会被广泛应用于医院药物管理中,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二、我国药品经济管理现状
现如今,人们对社会卫生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药品经济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越加重要。严格控制药品经济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减少药品消耗、控制成本,成为医院提高经济效益和质量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鉴于药品经济管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医院对其每个管理环节加大了人力、物力及财力投入,加强了药品经济的规范化管理,使得以往医药药品经济管理中管理制度不健全、药品保管絮乱、药物品种杂、药品价格不规范、用药不合理等情况有所减少。除此之外,还加大了“有效期”药品管理及“无失效期”药品管理力度,提高了对药品细节问题的重视程度。这种健全的药品经济管理内容使得医院管理的深度和信度有了质的提高,对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药品经济管理的方式逐渐向信息化和集约化发展。信息技术在医药管理中的成功应用,大大提高了药品经济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性,而新兴的经济核算方法则是医院药品经济管理集约化发展的特征之一。
三、药品经济管理对医院经济效益与质量的影响尽管医院在深刻改革的过程中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成就,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医院运行过程中存在着整体效果不高、药物资源浪费、财务管理弱化等问题,尤其是片面引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和经验、过度强调规避经营风险及盲目追求经济效益最优化等问题。这些行为完全背离了医院的服务方向和社会责任感,以至于形成了不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生活基本医疗需求的药品经济运行机制,阻碍了医院的发展。药品经济管理把药物的经济性与安全性、高效性、适用性置于同等位置,可为临床优化治疗方案和治疗决策科学化提供相应的依据,它一方面保障患者的健康,另一方面又能有效的降低药品费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对其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实际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必将使药物的利用更加趋于合理,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得到最经济、合理的应用。科学有效的药品经济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公立医院 ;经济效益; 人力资源 ;相互关系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医院作为非营利性机构,肩负着为群众提供医疗救助、保健服务和社会公共卫生的职责。而同时,医院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有承担着自负盈亏的责任。因此,在福利性与经营性双重原则的要求下,在市场经济浪潮的推动下,在当前卫生行业的改革进程中,医院受到的最大的冲击来源于经济方面。医院经济效益的高低已成为医院自我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医院管理中最棘手的问题。
医院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满足广大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提高医院经济效益,促进医院持续发展是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
一、经济效益影响因素
医院的经济效益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1.内部因素。包括技术水平、服务质量、管理政策和医疗环境四个方面。(1)技术水平。技术水平包括医疗水平、护理水平、医技水平等 (2)服务质量。随着目前人们生活的不断提高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医院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包括工作人员素质、文明礼貌程度、工作效率、便民措施等。(3)管理政策。医院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只有应用恰当事宜的管理策略,才能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赢得患者的信赖和医院的声誉,提供医院的经济效益。(4)医疗环境。先进高级的医疗设备能够有效提高医院的技术水平,优雅整洁的院容院貌能够为患者就医、医生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
2.外部环境。包括政府政策、地理位置以及社会环境,这些大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政府政策。政府如果能够发挥经济调控者和社会监管者的作用,出台有利于医院发展和医疗进步的政策,对医院医疗质量、发展规模、医疗成本等实行有力的干预,必将对医院的经济效益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
(2)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包括医院所处道路交通状况、通讯设施完善状况等因素。良好的地理位置对于医院经济效益的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3)社会环境。医院的社会环境包括整个社会,尤其是当地群众对医院的就医环境的认可度、医疗水平的信赖度及医院的知名度,对医院的长期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管理理念也发生着革命性的转变,传统工业时代以“事”为中心的人事管理模式,逐渐被知识经济时代“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所取代,企业管理逐步迈入以人力资源管理为核心的现代管理时代。人们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本质的认识也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即:人力资源管理不仅只是提供智能支持,而且它更是一个决定组织能否有效创造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本质是创造效益
医院的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是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如果一个医院有了先进技术、设备和一定的生产规模,但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人才队伍,也很难想象会有稳定持久的经济效益。,构架成医院的最基本元素是医院中的每一位成员个体,所以说,医院创造效益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医院根据经营规划,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调动和协调组织的每一位成员,科学利用物力和财力的管理活动过程。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极大的提高了人力资源在组织中的地位:组织的技术优势来自组织中人员在知识和技术上的不断开发和创新,生产和销售优势源于优秀的人才队伍,一句话,组织创造效益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由“人”来完成的。而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质正是围绕着以“人”为核心,以人与组织、人与环境、人与人、人与事为对象,研究其内在原理,掌握其内在规律,认知人性、尊重人性,并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充分开发和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和提高人力资源的投入产出比率,从而能够科学地利用财力、物力,为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已经从原来的人事管理职能支持,提升到积极主动创造效益上来。所以说,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本质就是创造效益。
人力资源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人力资源是一切生产资源中最重要的因素,经济效益的高低直接受人力资源的影响,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衡量经济效益,则表现为投入-产出关系。更为具体地说,则是医院资金、技术、设备、医院的影响力、人力资源等要素的综合关系。这种关系可以表示为:①经济效益 = f(资金,技术设备,医院的影响力人力资源,其他);②人力资源效益=g(员工的资质,人力规划,培训,员工绩效和薪酬,其他)。 但从医院个体角度看,人力资源在公立医院经营中的效益评估通常是比较评估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人力资源效益更多的表现为医院整体经济效率的提高。在这里不妨引入影子效益来描述人力资源效益。所谓影子效益,是指此效益并不像投资收益、产出成本效益等可以直接体现为医院的经营价值,而是通过驱动和整合其他资源要素,借助于其他要素的作用所产生的效益。人力资源的影子效益如何评估,可以从人力资源在经营中的职能作用方面评估。如上面①②所提示,企业经营效益是资金、技术和设备、企业品牌的影响力、人力资源等多方面要素的共同体现,从而形成企业人力资源的效益指数。更为直观一些,效益则体现于收益与成本中。即:效益=收益-成本,或:效益=收益/成本。
成本不仅体现为劳动资料的耗费,而且还包含着人力成本,如薪酬福利、招聘培训等一切与人力投资有关的花费。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效益,提升企业整体利益则成为企业管理者的重要课题。
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组织整体经济效益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药品经济管理;医院;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R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01
药物经济学,是以卫生经济学为基础而发展建立的一门新型边缘学科,是一门将经济学原理与方法应用于评价临床药物治疗过程,并以此指导临床医生制定合理的效果处方为主要宗旨的应用科学。可见,药物经济学研究为临床合理用药、药品资源的优化配置、新药的研制与开发、临床药学服务、药政管理和医疗保险等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能够使药物治疗达到最好的价值效应。由此,药品经济管理成为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其管理效果对医院及职工的利益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药物经济学与药品经济管理
(一)药物经济学
具体而言,药物经济学是经济学原理与方法在药品领域内的具体运用。它通过经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医药领域的特殊性,研究如何利用有限的药物资源实现最大的健康效果,对临床合理用药和药品资源的优化配置至关重要。狭义的药物经济学是一门将经济基本原理、方法和分析技术运用于临床药物治疗过程,并以药物流行病学的人群观为指导,从全社会角度展开研究,以求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现有医药卫生资源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广义的药品经济学主要研究药品供需方的经济行为、供需双方相互作用下产生的药品市场定价及药品领域的各种干预政策措施等。
(二)药品经济管理
随着我国医院管理逐渐规范化,药品经济管理逐渐走向了系统化、制度化和信息化管理轨道,有效控制了药品经济管理的各个流程。从商品管理角度考虑,药品经济管理主要包括药品购入、药品入库、药品周转、药品付款、各调剂室领药、核查、退库药品与残损药品报告及药品调价等内容。由此可见,药品经济管理渗透于药物流通的每一个环节,需要医院加大对其的管理力度,严格控制每一个管理环节。为了有效增强药品经济管理的有效性,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质量,药物经济学才会被广泛应用于医院药物管理中,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二、我国药品经济管理现状
现如今,人们对社会卫生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药品经济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越加重要。严格控制药品经济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减少药品消耗、控制成本,成为医院提高经济效益和质量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鉴于药品经济管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医院对其每个管理环节加大了人力、物力及财力投入,加强了药品经济的规范化管理,使得以往医药药品经济管理中管理制度不健全、药品保管絮乱、药物品种杂、药品价格不规范、用药不合理等情况有所减少。除此之外,还加大了“有效期”药品管理及“无失效期”药品管理力度,提高了对药品细节问题的重视程度。这种健全的药品经济管理内容使得医院管理的深度和信度有了质的提高,对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药品经济管理的方式逐渐向信息化和集约化发展。信息技术在医药管理中的成功应用,大大提高了药品经济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性,而新兴的经济核算方法则是医院药品经济管理集约化发展的特征之一。
三、药品经济管理对医院经济效益与质量的影响
尽管医院在深刻改革的过程中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成就,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医院运行过程中存在着整体效果不高、药物资源浪费、财务管理弱化等问题,尤其是片面引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和经验、过度强调规避经营风险及盲目追求经济效益最优化等问题。这些行为完全背离了医院的服务方向和社会责任感,以至于形成了不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生活基本医疗需求的药品经济运行机制,阻碍了医院的发展。
药品经济管理把药物的经济性与安全性、高效性、适用性置于同等位置,可为临床优化治疗方案和治疗决策科学化提供相应的依据,它一方面保障患者的健康,另一方面又能有效的降低药品费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对其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实际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必将使药物的利用更加趋于合理,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得到最经济、合理的应用。科学有效的药品经济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它,能够加强成本控制、合理使用药品资源、确定较为规范的药品收费制度,有利于确立“让病人满意”的标准式服务,保证人民群众得到切实的医疗服务保障,使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更上一个新台阶。
具体而言,是将药品成本与其所产生的效益规划为以货币为单位的数字,用以评估药物治疗方案的经济性。这样一来,能够消除药物治疗效果不易用货币为单位表示的弊端。成分――效益分析方法为总体医疗费用的控制和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基本信息,关注的不仅是药物治疗的直接效果,更加关注药物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所产生的间接影响。因此,通过这种分析方法不仅可以为科学、合理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基础信息,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生命意义。
通过本文的论述与分析,使我们充分了解和掌握了药品经济管理对医院经济效益和质量的重要作用。鉴于药品经济管理发挥的重要作用,医院经营管理中不能忽视药品经济管理这一重要环节。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医院应当加强药品购入、药品保管、药品调价等诸多环节的控制,进一步优化药品资源配置,提高药品经济管理的效率,全面促进医院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的提高,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收获。
参考文献:
[1]李连新,吴小琼.加强医院制剂质量管理的体会[J].中国药业,2012(04).
一、加强成本管理是现代医院经营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医疗机构进入市场程度的深化,市场经济规律对医院的影响越来越明显。长久存在于公立医院的支出大于收入,医院发展依赖政府扶持的局面,将随着生存危机压力的增大而日渐转变,介入市场,参与竞争已成为医院改革的必然方向。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主动迎接市场竞争的挑战,就要尽快转变观念,增强经营意识,通过加强成本管理,使有限的资金、资产、人才资源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二、医院成本管理的原则和内容
医院成本管理应遵循的原则:第一,符合医疗业务的特点和经济运行规律,保证医院系统的正常运行;第二,必须遵循现有的财会制度;第三,有利于医疗成本核算、医疗成本分析、医疗成本控制,提高整体经济管理水平。
医院成本管理最主要的内容是成本控制。它是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医疗服务范围之内,于服务耗费发生之前和成本形成过程之中,对各种影响因素和条件采取主动及时地预防和调节,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的实现和合理成本补偿的一种管理行为。
三、医院成本管理的现状
当前国有医院成本管理的现状呈现几个显著特点:门诊、临床科室基本上是亏损的;医技科室多数是有盈利的,且成本收益率较高,有的达到50%,甚至更高,具有很强的盈利能力,但综合结果是,多数医院财务报表反映医疗经营是亏损的。医院的经营成果主要是药品经营成果,由于医疗经营成本高,多数医院处于亏损状态。
从医院成本构成来看,工资成本、折旧成本、药品成本几项之和占了医疗成本的70%~80%;消耗性成本如卫生材料、煤水电气、管理费用等占总成本的20%~30%。不同医院消耗性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差别较大。经营好的医院消耗性成本占百分比低,经营成果差的消耗性成本占百分比高,所以,只有通过降低消耗成本,才能提高医院自身的竞争力,才能为患者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场所,才能让患者满意。
四、医院成本管理的方法
医院成本管理理论是建立在企业产品成本理论基础之上的。医院成本管理旨在运用管理学原理和成本会计方法,制定标准成本,按标准成本控制成本消耗,限额开支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比较,衡量医院经济管理活动的成绩和效果,纠正不利差异,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之目的。
(一)制定目标成本
医院的产品,是为病人提供各种诊疗服务的结果,而非某个医疗服务的过程,不同的科室可能只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就医院成本而言,是反映医院工作质量的综合指标,是指对整个诊疗服务过程的补偿程度,是由医疗服务过程中消耗的卫生材料、人员经费、科室费用等组成。所以,制定目标成本就要从总成本目标开始,逐级分解成基层的具体目标成本。成本目标可以按成本责任单位和成本内容、成本管理单位职能或医疗服务过程进行分解。
(二)成本差异和分析
分析成本差异,可以发现经营中的问题,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不良差异,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就医院产品而言,变动成本的高低取决于相应投入要素的用量和价格,因此,控制方面主要是降低采购和保管费用,以及控制不合理用量,减少浪费。固定成本费用可划分为与服务量有关和无关两种。与服务量有关的成本差异控制,主要是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控制效率差异。与服务量无关耗费差异是指固定成本的实际数与预算数之间的差额,与服务量无关的固定费用主要是控制费用开支和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充分利用现有医疗设备使用能力,增加医疗服务总量,以降低单位费用成本。
(三)成本考核
对标准成本单元的投入和产出情况以及成本控制业绩,可通过医疗项目的收费价格和数量来衡量。对费用单元的审核,由于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不密切,且缺少度量其产出的标准,可考虑非传统的方法,如采用零基预算控制。成本考核要做好医院成本控制的反馈分析,即在事前计划和日常控制的基础上,定期总结经验与教训,为下期成本决策提供可靠信息。成本控制反馈分析的内容包括:编制成本报表、实施成本检查和进行成本分析。
成本管理结果考核也是成本活动分析的组成部分,这是因为考核结果是分析经济活动的基础资料,同时又是落实兑现奖罚的重要依据,考核应以实现数据为依据,做到公开、公正。兑现奖罚应侧重人的主观努力程度,避免考核只注重经济效益和简单化,真正起到鼓励先进、带动后进的作用。
五、医院成本管理的途径
(一)降低人员费用、实现减员增效
人员费用成本在医院成本支出中约占20%以上,要降低成本,首先在人员费用上要严格控制,因此减少人力资源上的闲置和浪费是当务之急。
1.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减少冗员成本支出
应建立因事设岗、以岗定员、逐级聘用、优化组合、竞争上岗的人事制度,推行全员聘用制,实行减员增效,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用人机制。
2.实施后勤服务社会化
对于医院后勤服务人员,人力资源闲置、浪费而且工作效率较低的现象较为普遍和严重,因此医院可实施后勤服务社会化,把许多可以也应该由社会承担的服务职能还给社会,减少医院在人员和管理上的支出,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
(二)加强流动资产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从当前医院管理情况看,加强流动资产管理的空间较大。流动资产高效、安全的周转对医院减少营运成本有着重要意义。
1.货币资金
医院要善于将货币资金投入成本效益较好的项目,合理利用自有资金和借贷资金,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率,从而加快医院发展步伐。
2.应收账款债权
医院的往来款项积压也是不容忽视的资金浪费,一方面占压资金影响资金周转;另一方面超过期限的债权将成为医院的成本费用。因此,及时清理往来款项也是加强医院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3.库存物资
医院的库存物资主要为药品、卫生材料、其他材料,这部分物资往往占用一定资金,并容易有浪费的现象发生,加强管理的空间较大,对其管理可通过以下方式。
(1)确定科学合理的物资储备定额
医院要考虑库存物资、药品材料、低值易耗品等的储备数量,善于运用现代物流配送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储备定额。凡是能够实现顺畅配送、保证医院需要的药品物资,医院尽可能不搞储备,以减少资金占用,降低经营成本。
(2)大力推行公开招标采购,降低采购成本
医院一切采购都应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切实保证采购物资发挥最大效益,并应公开招标,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杜绝购销中的不正之风。特别是降低药品及卫生材料的进价成本,减轻病员医药费用负担,从而降低医院运营成本,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加强库存物资的保管工作
首先,做好库存物资的核算工作,做到账物相符,防止漏洞;其次,做好保管保养工作,避免损坏、受潮、变质、变形等现象造成的浪费;再次,提高物资周转,特别是药品、卫生材料有效期的管理,实行先进先出,及时调整,防止由于报废而发生不必要的损失,从而降低医院运营成本。
(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降低资源耗费
加强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充分挖掘现有的固定资产的潜力,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节约资金支出。对其管理可通过以下方式。1.建立严格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要充分发挥固定资产在医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就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专人保管、建账立册,建立定期清查工作制度;管理好固定资产,避免资产流失和浪费。
2.做好大型投资的可行性研究,避免资源浪费
大型医疗设备的引进属于医院内部的长期投资,其特点是耗资多,变现能力差。避免未实行事先经过严格测算而盲目引进大型医疗设备,会造成极大的浪费。所以,成本管理应从测算水平提高到成本预测、成本控制和成本评价水平,才能从源头上杜绝资产重置、闲置现象的发生,杜绝资产的盲目购进、流失、积压,发挥其管理职能。
3.加强固定资产使用及保养维护工作,降低维修成本
在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特别是大型仪器设备,维修费用较高,因此应实行定期保养制度,并对小故障及时维修,避免大故障发生,从而大大降低维修费用,这也是医院加强成本管理不容忽视的一方面。
4.建立固定资产报损、报废制度,防止固定资产流失,加强对固定资产的报损、报废管理工作,严格审批及清理工作。严格按国家规定程序审批,审查报废手续是否齐全,并验证账、卡、物,组织专人从技术上进行论证,对残值进行客观评估清理制度。如果忽视这部分工作,往往会造成资产流失。
(四)严格控制管理费用,减少不合理开支
管理费用中的公务费、交通工具消耗、业务招待费等均属于可控成本,管理空间较大,尽量减少不必要、不合理的开支,把对管理费用的控制落到实处,一方面是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另一方面是实行目标定额管理,把管理费用控制在最低水平。
(五)建立完整的成本核算体系,以保证成本核算的顺利进行
1.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组织
医院成本核算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医院各部门、各科室和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为保证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医院从上到下要建立一个有序的成本核算组织。以经济核算部门为成本核算中心,科室、班组配备兼职核算员,形成一个从上到下,从领导到职工,从行政后勤到临床医技部门全院全员互相配合的成本核算系统。
2.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完善各种原始记录,健全各科室、班组的计量、验收、领发、盘存制度。医院在医疗活动中,要使原始记录正确,就必须有完善的计量验收、领发等制度。医院内部各种材料物资的收、发、领、退都要认真计量,并认真填写材料物质流转凭证,严格办理好各种收发领退手续。对消耗量大的水电气,应由专职人员经常检修计量器具,保证计量结果的准确无误。
3.制定合理的内部结算价格
医疗服务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劳动,为了完成某项医疗服务有时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与协助,为了明确医院内部各科室、班组之间的流动,以及相互提供的劳务采取内部结算的形式进行成本核算和管理。
4.由于医院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科学合理的设置成本责任中心显得极其重要
成本责任中心设置合理,成本的分摊、归集将顺利进行,成本核算会真实反映责任中心的成本控制结果;成本责任中心设置不科学,不但会给成本核算工作带来一系列问题,也会影响到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使成本核算结果失去评价价值。
5.对成本费用进行合理的归集与分配。按照谁受益谁承担费用的原则,医院成本核算在归集与分配费用时,应按照各部门、科室、班组受益程度进行。属于单一部门支出的费用,直接归集到这个部门,属于几个部门共同承担的费用根据实际情况按受益程度进行分配,谁多受益,谁多承担费用,做到分配合理、分摊公平。
6.医院在搞好成本管理的同时,应实行院科二级负责制,建立以科室为二级成本责任中心的成本核算体系
通过在医院各部门、科室建立若干责任中心,将权、责、利有机地结合起来,围绕各责任中心的经营活动实行自我控制,形成一种严密的内部成本控制制度,让科、职工积极参与。将科室的成本消耗与科室、个人利益直接挂钩,促使科室积极主动地节约成本,从而减少“跑、冒、滴、漏”现象,有效地降低成本,实现成本控制管理。
(六)医院成本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在实行成本管理制度中,医院还应注重以下几种关系,以做到相互监督和制约,相互配合和支持。
1.职工、医院和患者的利益关系
维护职工正当、合理的经济利益必须建立在维护医院利益和病人利益的基础上。实行全面成本管理,主要是降低医疗经营成本,使其达到最低化,以低廉的价格来减轻病人的医药费用负担,如果为了追求个人或小团体利益而增加病人负担,就会违背医疗卫生改革的目的,反而影响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制约着成本管理的开展。
2.医疗服务质量与成本的关系
一.市场结构:市场结构的分类和特征,竞争和垄断的关系,不同市场结构的区别,行业进入壁垒的概念和分类,行业退出壁垒的概念和分类,市场结构的衡量,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区别,交易费用的概念,博弈论基本概念,纳什均衡的含义。
二.市场行为:企业定价行为,企业促销行为,企业兼并与收购行为,企业技术进步的形式和影响因素,企业多样化经营行为,企业纵向一体化行为。
三.市场绩效:市场绩效目标的多元化,市场绩效的衡量方法,帕累托效率的概念,市场失灵的原因,外部性的含义。
四.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和实施手段,政府管制与放松管制,反垄断政策。
第二部分产业结构
一.产业成长与演进:产业分类方法,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产业结构演变的趋势。
二.产业关联:产业关联的实质与方式,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中间需求与最终需求的概念,生产波及效果的分析。
三.产业结构政策: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支柱产业支持政策,衰退产业援助政策,幼小产业保护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产业安全,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第三部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概念,经济增长的模式,制度变迁的概念,经济增长中的制度因素,工业化过程,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二.经济发展的内在与外在因素:资本形成,人力资本形成,基础设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三.经济发展战略与策略: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税收政策,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策略,通货膨胀与金融危机,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战略,关税与贸易保护,汇率与外汇管理,外资利用与外国直接投资,国际发展援助,对外债务。
四.区域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的概念、类型和特征,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空间相互作用与空间扩散,区域经济发展途径,区域空间结构,区域产业结构,经济区划,区域分工,区域经济联系,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形象设计,区域经济政策,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
第四部分城市经济与管理
一.城市化与城市体系;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城市职能与规模,城市经济区的结构与功能,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与基本形式,世界城市化进程,中国城市化道路,城镇体系的形成、特征与类型,中心城市的类别和作用。
二.城市经济管理问题;就业与失业,人口流动与增长,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地价评估,城市土地利用,住宅的流通与消费,城市住房改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交通,城市环境经济,城市经济开发区建设。
三.城市财政与城市金融;城市财政的职能与作用,城市财政的收入与支出,城市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央银行的职能和作用,政策性银行的运作,商业银行的地位和职能,城市其他金融机构,证券市场的特征和基本功能,证券市场的监管,城市金融市场的运作,国际收支的概念,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国际金融市场及其分类,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性质和作用。
第五部分管理学原理
一.管理组织设计:组织的概念和作用,组织设计的策略,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组织中的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学习型组织,扁平化组织,管理幅度分析,职务设计,集权与分权,授权分析,组织变革,流程再造,现代企业制度与法人治理结构。
二.计划与决策方法:战略计划与战术计划,计划流程,现代计划方法,目标管理,决策的定义与类型,确定型与非确定型决策,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决策树分析。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实验;部件库最小系统;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信息社会尤其需要既懂技术又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综合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运筹学、管理科学、统计学、系统科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形成了一门独具特色的综合性边缘学科以培养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鉴于此,大多经济类院校都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列为了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这充分说明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重要地位。但在实际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却出现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被动以及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等令人尴尬的一面[1]。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这种社会需求与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反差问题与实践环节设计有很大关系。学生没有社会实践的经验,尤其是管理经验,因此难以联系实际主动地学习。实际教学中,可以用部件库最小系统,快速搭建管理系统原型,让学生身入其境,进入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者的角色,融会贯通,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2-3]。
1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基本特点及目前教学中的问题
1.1基本特点
(1) 要求学生具备多个学科的基础知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涉及的知识不仅涵盖了管理学、运筹学、统计学、系统科学等各专业前期课程的基础知识,还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系统工程等方面的知识。
(2) 实践性强。课程包含的很多概念和方法需通过实验和课题设计等才能深刻理解和掌握,需要学生了解企业具体业务流程,能动手利用软件工具做出模拟系统[4]。
1.2目前教学中的问题
1.2.1培养目标定位不明
社会既需要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人员和开发人员,也需要系统维护人员和实际操作人员。经济类院校开设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各专业,在规划教学内容时,应认识到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经济类院校不能忽视与管理学、经济学、系统工程等知识的整合,而把管理信息系统变成简单的开发课程。
1.2.2教学内容滞后
目前国内的管理信息系统教材内容、理论相对比较陈旧。
例如国外发达国家,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方法主要以原型法和面向对象方法为主流,而我国的大多数教科书仍以传统的生命周期法作为主线,对原型法和面向对象的方法只作一般的介绍。可以说,教材内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学目标的实现,造成了课程学习内容严重滞后于当前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水平。这就使得学生掌握的开发工具与社会的需求严重脱节[1,5]。
1.2.3实验安排不合理
由于经济类院校学生编程能力普遍有限,有些学校只能安排一些认识性的实验,流于管理类课程的范畴;有些学校采取案例教学法,以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一个系统设计的实验为全部目标。这种安排过于偏重理工、偏重软件开发,由于学生在程序设计方面耗费过多精力,忽视了WEB-MIS、ERP、DSS等新内容,不能为全面学习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服务,无法让学生全面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技能。
2经济类院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建议
经济类院校应充分利用资源和学科优势,借助经济和管理类学科的支撑,开设有自己特色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对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学生来说,他们的目标是成为能够适应现代信息化社会需要的、具备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基础、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的具有宽基础、强能力的复合型优秀经济管理专门人才[1,5],这就要求本课程要与时俱进、定位明确。
2.1教学目标
经济类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1) 应当掌握管理信息系统所涉及的基本概念知识,例如管理信息系统的意义与功能、一般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设计过程与一般设计方法、某些典型系统的特点与关键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与维护知识等。
(2) 应具有信息意识,具备在信息化环境下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
(3) 利用软件工具,以原型法为研究方法做出一个系统,真正弄明白管理信息系统的实质。
但是,要实现这些能力决不是将本课程变成代码设计课程,而应该掌握系统的科学思想和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的技术方法,并能将信息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管理、评价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经济管理工作中。
2.2引入部件库最小系统辅助教学
部件库最小系统是在总结大量信息系统结构普遍规律的基础上,抽取其共同特征,研究设计的一套信息系统即插即用型软部件,可以用于多种应用系统,使原来极为烦琐的一些程序代码设计工作几乎无须时间就可以完成;使得原来必须专业人员才能做的编码与系统维护工作,普通未经特别训练的人员也能进行。在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上使用这种软件,可以使学生从代码设计中解放出来,更好地对管理信息系统有一个整体的概念。
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往往在与实际问题联系不够紧密的情况下用大量时间讲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内容枯燥,学生学了不知有什么用,也不知道在计算机上如何操作。
引入部件库最小系统制作范例教学,第一次课就结合学生比较熟悉的学生管理,先由老师提出相应的数据库结构,让学生利用部件库最小系统中的部件自己动手构建一个具体的管理系统,并具体对系统进行操作,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它是做什么用的,是怎样构成的,一般功能要求有哪些。这样学生对本课程就建立了一个整体的概念,了解了课程的基本要求。
接着,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与上机实践:通过对部件库中各个部件的使用,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常见界面的设计需求以及对性能的一般要求。学会利用ROSE完成一个实际应用系统的需求分析与概要设计,并根据需求分析的内容利用部件库建立一个具有自适应性的管理系统。可以进行ERP和电子商务系统模拟,了解ERP系统构成及其基本原理以及电子商务系统的一般体系、结构、流程。
在教学全过程中,我们准备了数十个课程设计题,要求学生随着教学进程实地进行设计应用系统[4]。设计工作由模仿逐步转向创新,开始时由教师指定数据库结构与功能要求,学生自选部件建造系统。随着教学的深入,进一步提出实际课题的工作过程与数据要求,放手让学生自行设计管理信息系统。
在关于系统功能要求、性能要求、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特性、函数依赖、范式、数据完整性与安全性、数据库设计等理论教学中,我们都提供一些典型的实例,要求学生使用部件建造系统,并总结体会数据库的概念与设计理论的具体含义。
经济类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学生本身已经具有一定前导经济、管理专业知识,通过部件库最小系统范例教学,可以使学生将以前所学知识运用到管理信息系统中,看到一个具体的系统,而不是枯燥的理论,既增加了学习兴趣,又更好地理解了前序课程,真正达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开设的要求。
【关键词】生态旅游;管理;内涵;原则;发展路径
生态旅游是未来旅游事业发展的趋势,其指引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方向,而且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可以对生态环境起到保护的作用。生态环境对人们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人们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有些地方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如果不对其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任其继续破坏可能会威胁人类的生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旅游行业发展的越来越好,而且经济效益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是一些旅游企业的管理者过多的重视经济利润,容易忽视对自然景区的保护,所以,旅游事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环境问题。为了缓解这些问题,必须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模式。以下笔者对生态旅游的管理进行了探究,并对旅游事业未来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
1 生态旅游管理的内涵以及框架
生态旅游管理是在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的情况下产生的,是对传统旅游管理的创新与改进,对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其是以生态学的思想作为管理制度的指导思想,以生态学理念作为管理的基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对旅游业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生态旅游管理可以促进旅游行业的长远发展,其主张不但让当代人欣赏到美丽的风景以及自然景观,还得让后代人享受到同样的机会。不管是什么年代的人都有享受旅游资源的权利,而且每个人都有保护自然资源的责任,这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只有对其进行必
要的保护,才能使人们生活的环境更加健康。生态旅游管理强调在不破坏自然资源以及人文景观的前提下进行旅游活动,要有长远的眼光以及发展战略,为后人保留美丽的自然资源以及旅游资源。生态旅游管理的内涵影响着框架的构成,下文对其进行了分析,以供旅游管理部门参考。
1.1 生态旅游管理的内涵
生态旅游管理的内涵有两个层面,第一,从生态旅游管理的特征角度分析,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核心思想是使人们接近自然,感受到清新的空气,使人们的身心更加健康。生态旅游可以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在满足其对精神文明的追求中增长阅历与知识。生态旅游管理的建立可以使人们了解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同时更好地贯彻国家的各项旅游政策,促进旅游行业与环保工作的和谐发展。第二,生态旅游管理可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的建设,而且可以更好的规划城市的建设,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可规避旅游开发以及旅游路线建设的盲目性,其管理的核心目标是对沿途旅游路线的风景以及目的地进行生态保护,并对其安全进行维护;其管理的内涵是保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防止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要提高旅游环境的质量。生态旅游管理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下建立的,具有长远的发展意义。
1.2 生态旅游管理的框架
对于生态旅游经济的基本组成框架,澳大利亚国际生态旅游研究中心学者拉尔夫・伯克利曾在基础旅游目标地、管理型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以及环境知觉四个方面进行了定义,分别以旅游产业方面、替代名称、区别特征、环境问题、受影响部门、规模增长、产业构成、管理内容、管理工具以及政策选择等栏目指标作为考虑项目,进行了较为综合全面的分析。生态旅游的管理对象是旅游业及相关生态系统,追求可持续性维护旅游区的生物多样性、景观美学价值以及整体生态特性,从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的硬件载体方面来说,生态系统为环境和生物要素在特定空间进行组合提供了基础,因此,如何将环境要素与生物要素进行有机结合控制就构成了生态旅游管理的框架。
2 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原则
生态旅游经济的管理原则既要符合生态学的原则,还有符合旅游产业经济学的原则,其是对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目的是促进二者和谐发展,并且使人类与生态环境可以和谐相处。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原则应该使地区管理与地方环境相匹配,要结合当地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积极落实政府的各项政策,还要使信息传播与人和自然和谐发展,最后还要符合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原则。下面笔者对这四个原则进行了简要分析。
2.1 地区管理与环境相匹配原则
这项原则可以有效的协调旅游活动的各项制度,其可以对旅游活动的时间以及空间进行调整,从而使地方管理与当地环境更加匹配。生态旅游的管理与企业管理不同,而且与地方的行政管理也具有差异性,具有自身的特点与属性。生态旅游管理需要对地区发展进行规划,还要对旅游环境进行调整。生态旅游会使自然景区聚集很多游客,如果不对其进行管理的话,很容易使景区的自然资源遭到破坏,所以,其管理应该遵循对环境的保护原则。另外,还要控制游客的数量,合理的规划环境容量,使其既满足旅游业的需求,也能对环境问题进行改善,要考虑到环境的承载力,使地区管理与生态环境相匹配。
2.2 政府介入以及因地制宜的原则
不同的地区生态环境的条件不同,所以,生态旅游管理具有多样性,而且不同的管理制度目标也具有差异性。很多地方的政府部门认识到了环境保护是重要性,政府的介入可以促进生态旅游利益的增长,使旅游资源的产权更加清晰,对旅游资源的使用也更加合理。通过政府的介入,可以促增加生态旅游的社会凝聚力,更好的控制旅游资源的消耗,有效的保护自然资源,同时政府部门所制定的相关的旅游规章制度以及政策法规,对旅游行业可以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从各个方面保证了生态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2.3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信息传播的原则
随着游客需求的增多,传统的管理观念已经无法适应旅游业的发展,也无法满足的游客的要求,而生态旅游管理使游客与旅游资源和谐发展。传统的生态旅游管理观念较重视对资源的保护,但是忽视了对游客需要的掌握,现代的生态旅游管理应该注重旅游资源保护与游客需求之间的协调,使其更加均衡的发展。同时管理部门要传播更好的管理理念,对各项政策、法规进行宣传落实。
2.4 旅游经济发展可持续原则
生态旅游管理可以使旅游行业的发展更符合长远性,有效地调节融合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生态旅游是在增加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做好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旅游是人类的一种活动,对社会发展、人们阅历提升、文化的传播等都有重要的促进意义。从产业经济学角度看,生态旅游可以推动旅游业经济的发展,但是这项发展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这项原则需要了解生态学原理,掌握生态学发展原则,使生态旅游管理的制度更加合理,布局更加科学,这样才能促进景区生态的平衡发展,才能避免对环境的破坏,防止生态遭到污染,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提升旅游行业的经济效益。
3 生态旅游管理的发展路径
生态经济管理的发展路径需要结合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原则,这样有利于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生态旅游管理的其中一项重要目的是提升旅游行业的经济,同时不能破坏生态环境的平衡。生态旅游管理发展路径的选择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是一项综合性工作,而且是对旅游行业发展的规划。同时还要考虑到政府职能的介入,要有效的利用政府的支持以及相关政策,做到生态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管理的发展,与管理人员的能力以及素质有一定的关系,在选择发展路径时,也要注意对管理人员的培训路径。
3.1 突出地方政府在保护和发展本地生态旅游经济方面的职能作用
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缺乏对于生态旅游经济的规划和相关基础性教育,旅游产业的发展长期只有利润导向型的唯一目标,大量的旅游景区开始营业之前都没有进行过环境影响评估工作,为此,在下阶段的管理工作中,要加强政府的宣传教育力度,提升游客对于生态地的环境认识和保护意识,使得生态旅游经济发展要附加政策法律性约束,政府从出台游客思想和观念方面的教育政策入手,摆脱单一行为惩罚措施,加强政府和民间的对话,从战略高度和子孙后代的长远角度看待生态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维护的重要性。
3.2 产业经济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观为实施基础
我国第三产业经济发展要摆脱传统的单极式增长模式,以系统和整体性观点来进行经济增长的统筹谋划。在旅游业这样的服务性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不能与短期利益、局部利益共存的,而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遵循生态学基本理论和规律,以一定的压力测试衡量生态系统的负载极限,预期系统内的游客及旅游组织后续开发可能性,即生态系统能否长期提供稳定服务质量、旅游资源的民族文化特色能否得以保持、环境自我恢复潜力能否保持等,最大限度地发挥因地制宜和适度经济原则。
3.3 构建生态旅游产业局部区域规划与整体性规划的联合发展路径
旅游产业规划的目的是对旅游行业的未来发展状态提前做出设想与统筹,使得旅游业在总体和地区规划中实现阶段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机制,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等一系列考核项目。在整体性的统筹工作中,一方面,要通过合理布局设施来对旅游生态平衡进行维持,另一方面,要以旅游景点所在地区和城市为依托,实现配套设施的同步发展,以此来消除生态经济增长的局限,减少旅游资源保护的盲目性。地区布局方面要以环境、社会、经济效益为中心目标,配合整体性可持续发展经济政策的贯彻实施。
3.4 培育高素质生态旅游管理人才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而且人力资源也是推动旅游行业发展的重要资源,生态旅游管理制度的制定离不开人力因素的影响,管理人员能力的高低关系着管理质量的好坏,所以对生态旅游管理人员的培训非常重要,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其专业的技能以及管理水平,可以使各项规章制度更好的落实与实施,生态旅游行业的发展需要培育出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才能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改进与创新,才能适应新世纪的发展要求。高素质的复合型生态旅游经济管理人才是旅游经济创新和生态保护兼顾原则实施的关键。从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角度来讲,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在产品设计专业化、技术专业化、服务专业化等方面均有非常高的要求,需要生态学知识、旅游学知识、管理学知识以及经济学知识四位一体的复合型人才操控和把握,因此,针对我国旅游业从业人员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和环境保护意识较差的发展现状,建立和培育一只高素质复合型旅游经济管理人才队伍是技术经济增长支撑的必要条件。
4 强化生态旅游管理的对策
(1)政府应当加强宣传教育,在政策上不断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政府应该在政策不断促进生态旅游管理。成立各级(由上而下)的生态旅游管理部门并加强管理。同时应当加强宣传教育,让全部人都能充分意识到生态旅游的重大意义,增强旅游有关各方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并引起他们的高度重视,营造发展旅游与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结合的良好氛围。
(2)旅游管理部门应注重对旅游资源进行生态开发,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旅游管理部门工作的重点就是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评估旅游资源的开发的可行性以及开发的价值等工作。旅游管理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应当树立牢固的生态开发意识,杜绝盲目以及过度开发,应当遵循科学、整体、系统以及可持续性发展的观点、整体的原则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与管理。
(3)旅游管理部门科学规划并有效协调生态旅游的承载力与游客关系。旅游管理部门应当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进行整体以及区域规划,从环境影响的评估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各方面,要进行科学设计,统筹规划。
5 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旅游管理是一项具有环保意义的管理项目,其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环境与旅游行业应该保持平衡。随着旅游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快,生态旅游管理有必要进行改进与调整,否则无法满足游客的各项要求,破坏生态环境的平衡。游客数量的增多会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而且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很多污染,必须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对其进行约束。
【参考文献】
[1]唐静.生态旅游经济异化的生态反思[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4).
[2]赵得成.基于治沙和旅游共生的地域性旅游模式设计[J].商业时代,2012(4).
[3]李银.生态旅游视域下旅游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创新[J].商业时代,2011(35).
[4]郑微.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对地区旅游经济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16).
【关键词】 自愿性环境管理;企业价值;驱动机理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转轨进程中,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环境问题日趋严重。2007年以来,政府将节能减排作为当前加强宏观调控的重点,并且在2010年“十二五规划”中提到“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但是,作为我国目前主要环境管理手段的强制性环境政策,由于没有涉及任何关于成本最小化、资源配置效率的机制等问题,排污税、许可证交易等以激励为基础的市场机制也存在巨大的行政压力等实施困难,导致企业与政府之间的非合作博弈,使得污染问题屡禁不止,政府虽投入较大,收效却未能如意。
在这种背景下,一种新的环境管理方式――自愿性环境管理,为国家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自愿性环境管理是指通过自愿协议的方式建立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其他组织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旨在促进企业或行业改进其环境管理行为,改善环境质量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方法。目前国际上比较成熟的自愿性环境管理手段主要有: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清洁生产;环境标志和欧盟的EMAS等。自愿性环境管理将使企业从被动地适应政府和公众的环保要求转变为主动环境管理,把环境关注结合到企业战略管理中去,创造更为和谐的柔性化环境管理,提高环境质量,促进资源效率的提高。企业采取自愿性环境管理的动力主要来自通过形成绿色差异化竞争优势和消除绿色贸易壁垒以追求更大的经济绩效,获得可持续的价值增长。自愿性环境管理所具有的价值驱动效应,会使更多的企业在利益机制的引导下采取自愿性环境管理行为,也就是说,自愿性环境管理的价值驱动属性将会直接影响企业对环境管理战略的决策。
二、自愿性环境管理与利益相关者和谐:契约扩展的价值效应
Freeman(2001)对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有一定代表性。他认为利益相关者是能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的影响。一般而言,广义的企业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政府、客户、竞争者、行业、供应商及股东 。
第一,从政府角度来看。政府部门是制定和实施法律法规的单位,其对环境行为作出的相关规定是企业改善环境问题最显著的压力,是驱使企业进行环境管理的有效机制。与此同时,政府对于企业进行自愿性环境管理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通过自愿性环境管理认证的企业,政府会给予特殊的待遇,比如在认证过程中给予相关信息和技术上的支持,在相关法规处罚上给予优惠,企业在此基础上对于环境技术进行创新和改革,从而以最低的成本达到政府的要求。第二,从客户的角度来看。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人们已经不再局限于获得高质量的产品,同时还要求产品是安全、环保的。如Elkingdon(1994)的调查结果显示,22个国家中有16个国家的公民表示拒绝购买对环境有害的产品。所以客户的选择偏好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环境行为,消费者会有绿色购买意愿,选择对自身和环境都有益的产品。这样就使得企业有自愿环境管理的意愿。企业通过参与认证,把产品、管理体系和生产流程上的优异环境绩效向客户进行宣传,从而达到价值的获得。第三,从竞争者及行业角度来看。大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都想要与同行业保持一致,它会模仿成功企业所采取的措施,而行业协会会促使企业采取自愿性环境管理行为。这主要是因为当行业中的少数成员采取了不当环境责任的行为时,会影响整个行业的环境声誉。第四,从供应商角度来看。目前跨国公司和国内成功企业都非常重视对供应方的环境评估,这就迫使供应商要采取主动的环境管理模式来适应这种变化,这又进一步推进了自愿性环境管理的发展。企业会意识到加强对供货方的环境评估,会减少后期的环保投入,不仅提高了最终产品的质量,更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第五,从股东角度来看。作为企业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股东而言,在评价企业价值时会想到环境问题,认为环境绩效低的企业其风险更高,需要较高的风险收益。而通过自愿性环境管理的企业,在一系列认证后,会大大提升自身的环境价值,稳定股东的心态,使得企业得以持续发展。
三、自愿性环境管理与外部不经济性:环境成本的补偿
外部性是指经济当事人的经济活动对非交易方所产生的非市场性的影响。经济活动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具有外部性,而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在经济学中是典型的外部不经济效应。造成外部不经济的实质在于私人成本的社会化。从经济学原理分析,外部不经济是由于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缺损以及对于环境资源使用上的社会贴现率与私人贴现率不一致,导致了“市场失灵”,产生了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私人纯收益和社会纯收益的不一致。由于社会成本相当于私人成本加上外部成本,而社会纯收益是私人纯收益与外部成本的差额,所以为使社会纯收益达到最大化,应该想方法来降低外部成本,这样也就达到了社会成本的减少,完成“最优污染水平”目标。而社会成本最小化就是“外部成本”的完全内部化,这也正是环境管理手段作用于排污企业的结果。环境管理就是要将私人生产产生的外部成本重新进入私人成本的过程,在降低外部成本中社会成本也在降低,直至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相等,重新回到“帕累托最优”。
假如微观经济单位能够因其产生的外部经济而向得益者收取相应费用,或是因其产生的外部不经济而向受害者支付相应的补偿,从而使经济意义上的外部性不存在,这样就把外部影响内部化。而自愿性环境管理恰恰是作为一种新的协调环境与经济的管理手段,它的实行不仅使得我们周围的环境有所好转,同时,提升了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将环境成本纳入到企业的总成本中,从而使得企业收益与成本达到最优的平衡状态。自愿性环境管理其目标是使排污者以最小的费用达到污染削减目标,而对社会来说则是达到规定环境目标时社会总费用最小。
四、自愿性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长期价值提升的内生动力
自愿性环境管理直接源于全球可持续发展及相关理论。对环境问题产生根源和解决途径的不断思考和反省,是全球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重要根源。1983年成立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提交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定义,即“可持续发展”,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 。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应该仅仅只有宏观层面的可持续发展,也要实施微观层面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从微观层面形成国家的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企业由于生产经营的需要占用、消耗了大量的资源,是保护自然资源中需要关注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对于能源型企业而言更是如此。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企业实现传统的经营管理目标的前提和保障,是企业长期价值提升的内生动力。当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能持续,不管是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还是利益相关者权益最大化等目标都无法实现,所以说可持续发展是企业的管理目标之一。任何企业态度和企业行为都是与企业动机相联系的,企业的环境管理态度和环境管理行为也不例外。Bansal和Roth(2000)提出企业环境管理行为的动因可以通过图1的一个基本框架来说明。根据图中所示,企业环境管理态度和环境管理行为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一是政府管制,二是市场机会,三是社会责任。政府的环境管制和市场机会是企业环境管理的外部动力,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环境管理的内部动力。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可避免地将消耗资源,产生物质废弃物和能源废弃物。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按照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企业的价值最大化也必然要以资源消耗最大化和环境污染最大化为代价换取。所以企业为了谋求高收益,就会出现资源使用过度的情况,生态平衡必然要遭受破坏,形成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的现象,而最终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将遭受破坏。可见,企业的这种发展方式是短视的,不可持续的。而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然要求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兼顾环境利益,使企业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保持长期价值提升。投资者在做投资决策时,逐渐青睐于承诺可持续发展的公司,因为这些公司通过管理经济可持续性、环境和社会发展方面的风险而创造长期股东价值(Knoepfel,2001)。
自愿性环境管理要求在企业现有稀缺资源的存量和增量的约束条件下,通过适当优化企业财务活动、妥善处理各种财务关系,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进行合理的财务预测和评价,以实现企业长期价值的持续增长,这就要求企业在资金的筹集和使用上做到合理配置和结构平衡。在自愿性环境管理过程中,企业严格而恰当的环境规制能促使企业克服惰性,投资于创新活动。达到监管要求的新工艺或新产品既能减少污染,又能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或提高产品的市场价值,实现创新补偿,提升企业的资源生产率和竞争力,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五、自愿性环境管理与信息经济:对价值的传导
信息在现实经济中至关重要,而且信息是不完全、不对称的。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价格不再成为市场的准确信号。绿色厂商不能将自己与非绿色竞争厂商区分开来;规制者不能细察厂商的环境污染情况;消费者也不能作出理性化的购买决策。因此,在发达国家,很多客户都把环境绩效作为选择的标准之一,企业需要通过相关的认证把自己与非环保企业区分开。当然,这需要企业通过有效的途径把自身的有利信息传递出去。在这种环境下,企业无形中就会形成一种自我约束的要求,而应运而生的自愿性环境管理为其提供了很好的手段与形式,可以通过环境认证来节约交易成本。以ISO14000认证为例,通过环境认证,可以节约交易成本,有效降低市场交易中不可避免的、因信息识别和显示而增加的交易费用。认证机构以自身的无形资产(信用)为抵押,对企业进行审核、认证,使信息交换更加顺畅,促进市场信息的有效转化(传递)。因此,认证的信用机构可以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通过认证,建立中介信用系统,帮助生产者和其利益相关者建立起交互信用关系,促使标准化和信用机制间的内在激励反馈循环,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争取利益相关者的选择偏好,争取消费者更多的货币投票,最终获得企业价值的可持续提升。基于目前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自愿性环境管理提供了一种务实的解决方案。在这一管理制度下,企业通过自愿的方式进行参与,或是企业与政府进行集体或单独的协商与谈判来寻求适合于企业自身情况的策略,使得企业能够充分发挥其所拥有的信息与技术优势。
在自愿性环境管理的实施过程中,环境管理部门和排污企业之间构成委托关系,而委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往往是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能否获得充分信息是自愿性环境管理实施的关键。通过信号传递,实现充分的信息披露,这样才能保证自愿性环境管理得以顺利实施。而自愿性环境管理的中心内容是提供信息技术支持,提升公众认可度,为参与企业提供信息或技术支持,关键在于其能够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一方面是企业获得低成本优势,这是竞争优势的核心,自愿性环境管理所提供的信息与技术支持减少了企业的研发成本,增加了企业的边际利润,这可以为企业提供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是企业提供差异化产品,也是竞争优势的表现。在社会环保意识日益提高的今天,消费者对那些环境友好型产品的偏好更加强烈,对这类产品的需求也在逐步提高,其市场份额也在逐步增加。
目前,对于我国实行自愿性环境管理还需要更多的时间与经验,笔者通过自愿性环境管理对企业价值驱动机理的分析得知,企业对于命令式或强制式的规制付出的成本越多,或者说预测政府和社会对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惩治更严厉,那么企业就越会有动力进行自愿性的环境管理,而消费者和投资者都会更加注重环境保护问题。同时,市场、效率、社会及道德等因素也会影响企业自觉地进行环境管理。从社会经济效益看,自愿性环境管理使企业拥有跨出国门的“护照”,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改善企业形象,避免强制管理造成的矛盾,对促进世界贸易,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波.经济增加值理论及在我国上市公司应用的研究[M].黑龙江: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 郑亚南.自愿性环境管理初探[N].中国环境报,2003-5-23.
[3] 任曙明.企业价值导向的资本结构优化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46-48.
[4] 胡美琴.在华跨国公司生态环境管理影响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07:22-29.
上世纪中叶以来,人类迈入了知识经济时代。随之,全球的企业管理也迎来了第――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就是知识创造、知识分享的过程。其管理的前提是认为知识资源是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最重要资源。知识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一方面,拥有知识就意味着拥有权力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因此分享知识并不会自然而然的发生;另一方面,由于人是知识最根本的载体,对知识进行管理就意味着对人进行管理,即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各职能应该促进组织的知识管理,建立适合的环境,塑造适合的文化。而目前国内外的知识管理研究大多集中在对知识管理的定义、目标和内容、策略与原则,以及能支持知识管理的信息技术进行理论讨论,而缺乏对人力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机制关联性的深层次探讨和实证研究,致使很多企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缺乏理论指导和可以借鉴的实例。
二、知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雇员关系及行为管理的联系
由于知识本身的无形性和人的知识载体性,所以当我们说知识资源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资源时,我们也必然认为人力资源是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最重要资源。关注知识对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作用,必然也关注人力资源对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作用;强调知识资源的获取和利用,必然强调组织人力资源的获取和利用。因此如何在知识管理的前提下使人力资源管理的各职能与知识管理相匹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知识管理对国内企业来说已经不是一个新的名词,但是对相当多的企业而言,知识管理都成了纸上谈兵,其中有两个主要的问题:一是知识管理体系虽然建立,但是员工却并未按要求执行;二是员工认为知识管理只是企业管理的需要而不是个人的需要。笔者认为出现上述两个问题的原因在于在知识管理背景下,缺乏对战略人自资源管理中有关雇员关系和行为的研究。
雇员关系和行为是属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模型中的一块,包括心理契约,组织身份和自决行为。其中心理契约是相对于经济契约而言的,指个人在加入企业的过程中签订的无法用契约形式加以规定的雇佣合同,具体包括价值认同,安全和归属感,晋升等方面。虽然心理契约只存在于员工的心中,但它的无形规定使得员工和企业保持良好稳定的关系,从而员工能够将个人的发展融入到企业的发展之中。雇员关系和行为不同于人力资本存量所强调的技能,知识和能力,而是强调人的自由意愿及认知和感情。只有让员工认同知识管理,并主动的对自己进行持续的知识管理,企业的知识管理才能够成为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有利手段。
三、如何管理雇员关系和行为以实现知识管理目标
雇员关系和行为重在员工的认同感和主动性。如何让员工从“要我做”的心态转变到“我要做”的心态,就要始终坚持胡罗卜加大棒的原则,紧紧抓住员工的利益所在,用其最关心的利益关系来引导和激励员工。如模型所示,在企业文化的支撑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招聘,绩效,薪酬三大主要职能制约雇员关系和行为管理,最终影响知识管理能否成功。
1.建立团队考核体系。管理学告诉我们,希望有什么样的员工行为导向,就设定什么样的考核项目。因此要想改变员工的行为,首先要改变组织的考核项目。
著名学者马家培教授认为知识管理就是运用群体的智慧进行创新,以赢得竞争优势。在进行绩效考核的时候,传统的以个体绩效为基础的考核制度难以有效的促进组织学习和创新,应该设计以团队绩效为目标的考核系统,将团队绩效与员工创新精神放入个人绩效成果之中,鼓励员工知识共享,解除他们的戒备心理,并通过员工间相互的评比,引导员工产生知识管理的行为。
2.抓住员工的心理契约,实施团队激励 。激励,从心理学角度而言是指心理上的驱动力,含有激发动机、激励行为、形成动力的意思,即通过某种内部和外部刺激,促使人们奋发向上,努力去实现目标。激励的对象正是员工的心理契约。组织期望和个体期望相一致的时候,心理契约将使经济契约更加有效。
为了让员工参与知识管理,我们采取了团队考核的机制,进一步的,也应该采取团队激励的机制。激励主要有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两类。对于销售人员,他们最关心的是收入,因此对他们应该运用更多的物质激励来促进其团队内部的信息共享和团结。而对于研发人员来说除了物质激励以外,他们同样重视自我尊重和实现的需求,因此精神激励必不可少。在激励员工知识创新方面,不少企业还采用了股票期权和知识参与产权构成等手段,将企业关键人员和企业的发展前景紧紧绑在一起,由企业和员工共同分享知识所带来的好处。
3.招聘接受知识管理的员工。企业在招聘的时候要向面试者说明企业提倡的知识分享和知识创新的经营理念,通过有效的人事测评手段严格筛选出企业需要的人才。这些人才应该具有四个特质:拥有企业所需要的知识并且愿意不断地学习、能适应不同的环境、愿意在团队中工作、具有不断开发的潜力。满足上述四个特性的员工在进入企业以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知识管理的宏观环境,积极与人合作,分享经验,有益于企业知识的传播和创新。人力资源部门如果没有把好招聘这关,那么新招进的员工很可能无法适应和接受知识管理,一方面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另一方面,不利于企业知识管理的推行。
4.知识管理的文化依赖于企业高层的支持和推行。知识管理赖以生存的文化应该是经验分享、鼓励学习、信赖与合作、创新与支持的企业文化。由于知识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会涉及各个部门和人员的相关利益,比如对于目前掌握技术的员工而言,他们会认为把经验分享给他人,就意味着组织对个人的依赖减少,依赖的减少导致个人对组织的权力也随之减少。所以他们是抵制知识管理的实施的。解决上述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企业高管自上而下的推动知识管理进程,宣传知识管理文化。因为在中国,企业的文化就是老板文化,企业高管的价值取向是整个企业风气的指挥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