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力实习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电力营销;精细化管理
【分类号】: F252
0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电力营销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电力企业经营发展需要,实现精细化管理不仅能够很好地满足电力企业需求,做到与时俱进,还能优化电力营销业务流程,保证其科学合理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 电力营销管理现状分析
由于长久受到传统电力营销管理理念、体制及模式的影响,导致在电力营销方式多元化的今天,电力营销的管理很难具有实时性,即便对电力营销业务应用系统进行有效整合,但是仍然难以对电力营销部门的整体营销变化情况及服务质量进行准确、仔细的了解,只有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报告及上报材料单据来实现。如果在这一过程中稍有疏漏,就将对整个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产生极大的影响,形成被动局面,从而导致营销工作或是营销管理工作出现差错,这就极大可能会造成客户不满或客户投诉等情况的出现,进而对电力企业带来不良社会影响,导致企业形象和声誉受损。在实际电力营销管理当中,主要还有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营销管理职责、权利不明确。当前,电力营销管理中经常出现职责、权利不明确,生产、职能不清晰,管理与业务界定模糊等情况,导致电力营销的管理、决策、监督功能进一步被减弱。第二,业务流程缺乏有效管理。目前,电力营销管理中普遍存在业务流程及管理环境缺乏有效管控的情况,导致营销业务流程难以被掌控,常常都是问题发生或暴露之后才进行解决。第三,营销分析实际成效较低。现阶段,虽然电力企业对营销各专业进行了大力的分析,但是由于各专业间存在不同差异,导致均是独立存在,难以形成有效的相互关联、监督作用,从而很难为营销决策提供服务。
2 电力营销精细化管理简述
电力营销是电力企业的核心业务,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实现精细化管理是电力企业电力营销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要真正实现电力营销精细化管理,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对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有明确的认识。精细化管理是现代科学化管理中的重要体现,主要分为社会分工精细化和服务质量精细化两种,精细化管理的出现是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电力营销精细化管理就是在电力企业中灌输先进理念,并制定明确的目标,从而使得电力营销管理方式细化,这样能够有效提高电力营销管理效率,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在电力企业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理念,实现电力营销精细化管理,能够优化电力营销业务流程,保证其科学合理性,规范电力营销管理工作,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 电力营销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3.1增强企业执行力
企业整体执行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企业执行力的强弱又与企业的管理方式有着紧密关联。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管理方式必定会存在一定的不足,企业必须加以改进,以便紧跟时展需要。同时为了企业更好的运营发展,就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与明确的目标,以此促使企业走向良性的规范化道路,这就需要企业大力的贯彻执行。而实现电力营销精细化管理能够有效增强企业的执行力,这对于企业的运营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2稳固企业市场地位
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市场地位,影响着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力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大,都促使着电力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电力营销是电力企业经营发展中的核心业务,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传统的电力营销管理存在诸多不足,这就会影响甚至减弱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实现精细化电力营销管理,能够很好的弥补了传统电力营销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还能够优化电力营销业务流程,节约企业成本,致使电力企业向资源节约型企业转变,资源节约型企业不仅符合了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还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帮助企业进一步稳固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3.3加快企业发展进程
现阶段,由于这样或那样因素的影响,我国电力行业中仍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若是没有得到妥善处理,那么势必会影响到电力企业的生产发展。由此可见,我国电力企业的营销形势并不乐观。基于这样的情况,电力企业要想谋求更好的发展就必须更加重视营销管理,改变以往的营销管理模式,实行精细化管理模式,同时不断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高薪招聘一些专业人才,并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优化人员配置,将新观念从根源上植入,促使新的管理理念彻底被接受并在工作实际中得到贯彻落实,这样就能够进一步加快电力企业发展进程。
4 关于加强电力企业精细化营销管理的几点措施
4.1注意并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对于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促使电力市场一片繁荣,同时也使得电力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此外,各种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无疑给电力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这时电力企业就需要注意并树立一个良好的自身形象,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市场激烈竞争所产生的巨大压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那么电力企业如何才能正确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呢?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电力企业属于服务型行业,其服务质量优劣与企业的形象有着直接且又密切的关联,所以保证其具有优秀的服务质量非常重要。第二,加强企业员工内部管理,加大员工培训力度,以便帮助其树立优质服务的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企业员工综合素质高低能够直接反映出企业服务质量优劣。第三,加大市场宣传力度,促使广大电力用户对用电信息有更深入的了解。
4.2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电力营销精细化管理实现的重要基础保障。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有助于精细化营销管理模式的推行和应用,能够严格规范精细化管理运行情况。健全的管理制度能够延伸到精细化管理的每一个细节中,这样不仅保证了精细化管理运行的有效性,还保证了服务的优质全面。通过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以此为基础制定严格的精细化管理制度,确保电力企业整个营销管理过程做到环环相扣,从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经营发展。
4.3加强企业业务管理
结合企业发展需要不断开拓新市场。市场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来源,广阔的市场前景是电力企业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和重要动力。而开拓新市场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合格的电力产品质量和优质的电力服务质量,这就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支持。通过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不仅能提高电力产品质量和电力服务质量,还能落实电力节约能源减少排放的要求,保证用电的经济合理节约,提高电力企业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的效益。此外,还应做好价格方面的政策管理和营销方面的管理,拓展业务范围,规范管理制度,保证精细化管理模式在企业营销管理中的良好运行。
5 总结
总之,本文对电力营销精细化管理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电力企业实现电力营销精细化管理,不仅是基于我国电力企业营销管理现状所迫切需要实现的目标,更是我国电力行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电力电气;电力系统;元件技术
一、引言
在实践中,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电力系统的功能主要表现为向社会各领域提供电能。对于电力行业来说,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为其指明了发展方向,促使电力行业达到全面管理和迅猛发展的内在需求。换句话说,电力系统和社会必须把电气自动化技术当成重点研究对象,高度重视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具体应用。不容置疑,电气自动化技术是电力系统实现服务功能与基础作用的重要前提,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应该引起有关方面领导的极大关注。
二、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当今时代,社会进步与行业发展已经离不开电力供应。对于社会整体发展来说,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资料显示,电力系统在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帮助下达到了安全与自动化的效果。换句话说,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水平的大幅度提升,有助于经济体系和全社会逐渐步入发展的新阶段。从未来几年来看,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工作重点主要体现为:强化电力电气自动化元件的应用与研究、了解国际主流标准和简化工作流程等等。资料显示,如何既能最大程度地降低电力系统的管理成本,又能确保供电质量,已经成为困扰有关方面工作人员的难题。毫无疑义,作为一种十分先进的技术,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合理运用能够妥善地处理和缓解这个问题。但是,我们了解到,当今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还有着一定的不足之处。为此,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优势并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大幅度提升,我们坚信有朝一日管理人员的繁杂工作能够被全新的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所取代。
三、电力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功能作用
调查研究表明,在电力电气自动化系统中,传统的人力劳动逐渐被电气工程的自动化取代,从而实现了一种自己特有的功能体系。一般来说,自动运输网络信息、自动调度系统的生产、自动调控和检测生产过程等是电力电气自动化系统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显著提高,绝大多数电力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应该结合具体的实践状况,最大限度地将电力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功能作用发挥出来,从而保证供电系统能够高效、安全、稳定地运行。与此同时,在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发过程中,相关方面的技术人员在设计和装配电力系统以前只有接受专业化培训,熟练掌握电力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功能作用,才能不断改进和创新电力电气自动化的电力系统、元件技术,才能不断强化电力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四、主要的电力电气自动化元件技术
在对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电力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功能作用有所了解之后,接着,针对主要的电力电气自动化元件技术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事实上,在全部的工业生产系统中,电力系统并不简单,主要原因在于:电力系统自身的控制与运行监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电力企业存在着不少缺陷,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从某种层面上说,电力行业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为:自动化程度不够、管理模式陈旧和技术工艺落后等等。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幅员辽阔,人口数量庞大,用电需求日益攀升。实践表明,互联化是我国电网系统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值得肯定的是,电网系统完成互联化,有助于经济增长,有益于我国电网实现稳定化。但是,我们并不能排除一旦出现毛病,会产生大范围内的停电状况。从某种意义上说,最大限度地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重要的根本原因在于:受到电网互联和超大负荷的大面积输电的影响和制约。换句话说,电力系统自动化程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科学、合理地运用电力电气自动化元件。有鉴于此,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了实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我们应该全面考虑种种现实条件,积极主动探索电力电气自动化的元件,最大限度地提升电力电气自动化程度。
1.全控型电力电子开关逐渐代替半控型晶闸管
从目前看来,开关时间与电流/电压定额各不相同,各类器件的应用范围迥异。伴随着交流变频技术的广泛应用,相继出现了全控式器件。更具体的说,P-MOSEFT、GTR、GTO是全控式器件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实践表明,导致电路复杂、无法掌握的主要原因在于:绝大多数人们将主要精力放在驱动电路与保护电路上。更详细地说,这些驱动电路和保护电路均是按照不一样的特性设计得来的。值得一提的是,在各项参数的影响下,GTR安全工作区以及其二次击穿现象会产生一定的变化。
2.通用变频器大量投入实用
一般来说,通用变频器是指中小功率的变频器,它基本上维持在400KVA以下。不容置疑,这些通用变频器逐步实现了占市场量最大、系列化和批量化。从技术层面上说,IGBT、GTO和GTR是电力半导体器件十分关键的构成部分。其中,IGBT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事实证明,科学、合理地采用单片机控制技术,一定程度上促使RAS功能得以发挥。事实上,RAS功能可以理解成支频器的可操作性、可靠性和可维修性。此外,交流调速控制理论日益成熟,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试论电力电气自动化的电力系统、元件技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随着电力企业自动化技术水平的显著提升,电力系统的变革和更新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目前看来,如何确保电力安全已经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各种现实因素,不断完善和改进电力电气自动化的电力系统、元件技术,从而确保电力系统工作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志平.刍议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J].科技创业家,2014.
[2]吴胜义.刍议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3]沙倩.电气自动化监控系统中图形编辑器的设计与实现[D].济南:山东大学,2008.
关键词:电力系统;变电站;自动化调试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都离不开电力系统的综合应用,各个方面都需要方面都需要电力系统辅助。由于电网铺设的范围不断增大,促进现代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迅速发展,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已经日臻成熟。
1电力系统变电站自动化调试概述
变电站是电力用户从电网获得电能和分配电能的重要环节。变电站自动化调试工作主要目的在于保护电网系统安全。主要是检查信息参数、运行状况、规格和参数是否一致,且各部分功能指标都符合国家标准与相关规定,各类连接是否正常,设置是否合理。对不符合要求的事项需引起重视,及时处理。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生产活动的基层组织,是广大群众安全生产生活的落脚点。通过变电站的调试,可实现电力系统的电压变换、接受和分配电能;根据需求调整电压和电力流向。因此,做好变电站自动化调试工作极为重要。
2变电站自动化调试应用策略
2.1远程数据调试和电压综合控制自动调试
变电站自动化调试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本体的调试,二十调度联调调试。变电站的本体调试包括:电源故障调试;通讯故障调试;遥测故障调试;遥信故障调试。调度联调策略主要包括:通讯故障调试;上传遥测故障调试;调度遥控故障调试。2.1.1远程数据调试电能的数据终端是计算用电量和计算电费自动化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主站和费率间的中间设备。2.1.2电压无功综合自动控制系统调试VQC可自动识别系统的运行模式及系统的接线方式,可满足无功电压指定范围。同时,其闭锁功能可实现系统安全的运行,用户也可自主配置信号,指定电容器的投切顺序。
2.2智能装置和制动装置安装
在进行电力系统变电站自动化装置中最重要的智能装置、制动装置安装时,安装施工企业要成立项目安装施工小组,其安装施工小组必须包括:核心技术人员、安全检查人员、具体安装技术人员等,各项人员具体负责工程的各部分安装施工工作。由于具体施工中不允许长时间对系统中断供电,部分地方须带电工作。故危险性、施工难度较大,安全保障工作显得特别重要。工作总负责人担任安全第一负责人负责人,安全总负责人负责具体的安全监督工作。在智能装置、制动装置安装时负责监督本小组工作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各施工小组开工前须开好班前会,进行班组安全教育,交代好各人员工作内容,个人员活动范围,带电设备种类、部位的事项。在智能装置、制动装置安装施工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具体带电部位设置明确的标志。高压带电部位要设置相关遮拦设施,低压带电部位须挂好警示牌。(2)拆装保护性电缆时,要做好保护措施防止开关误碰,比如取出控制保险、加装机械闭锁装置、合闸保险等。(3)在拆装电压二次回路过程中,须严防短路,可采取保护如取下二次保险设施,对二次线头进行绝缘处理等相关措施。(4)加装智能装置、制动装置的电流二次回路设施时,严防开路,可暂时中断供电供电,在电流源处短接电流回路等措施。(5)在智能装置和制动装置安装完成后,应确定通讯规约,先设置好具体参数并建立自动化控制系统,最后在设置好控制程序,以上工作顺利完成便可实现变电站联调及自动调试。
2.3变电站自动化故障处理对策
2.3.1故障排查顺序法故障排查由分段排查和顺序排查组成。顺序排查法指的是按规定的顺序,一步步进行排查。分段排查指的是直接从总控或中间环节进行排查,实现快速定位故障点。如果出现通讯故障应采用分段排查法。2.3.2控制调档故障处理对策只有控制调档时,主变也出现调档、急停动作,这种情况下应选用遥控调试故障策略,首先排除掉二次回路中可能发生的故障,装置只出生调档而不做出急停动作,可以断定数据库没有发生故障,故障应该在装置的测控上。如果系统没有接收到装置的报警信号,可采取遥信调试故障法,这样能迅速找出故障点,排除故障的具体方法就是换新的测控装置。2.3.3调度故障处理对策调度端开关安装出现问题时,通常采用上传遥信调试故障策略,通过检查报文来确定总控是否将报文发送出去,进而确定故障点在调度端上,然后再检查调度端。
3结语
电力系统的变电站调试结果直接影响到变电站能否正常运行,是安全生产的关键。当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发展到一个全新阶段,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完善和改进。变电站的自动化调试,提高了电力设备操作的准确性,安全性,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供电质量,在技术上支持电力系统的发展进步,为未来电力系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富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及继电保护系统一体化调试思路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32).
[2]林平.浅谈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及其工程调试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8).
[3]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29届学术年会会议及征文通知[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3(01).
效益化升级管理是从企业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全面从严从紧,迎难而上,改革创新,把应对市场变化作为降本增效、提升管理的一次机遇,使企业转型升级迈出重要步伐。供用电系统效益化升级管理是基于工作实际,对低压电网实施标准化改造,对电网设备进行优化运行,对用电收费系统规范化运作,使整系统达到安全稳定、经济高效运行。
一、实施标准化改造,夯实电网效益基础。
标准化是提高工作质量,降低成本,创造更大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1、结合工作实际,参照国家规范,改造立项标准化
结合工作实际,深入现场,为可行性研究提供实际资料。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落实,从6-10kV的配电系统,到变压器、低压电缆、计量箱,进行现场分析,仪器检查,数据分析,层层落实,并采集图片,确保实际资料的准确性、精确性,为可行性研究提供规范的现场实际资料。
结合国家规范进行数据论证,为可行性研究提高理论依据。根据现场实际,进行分析,提炼改造项目,利用国家规范,实行数据分析,为小区改造的可行性研究提高理论依据。通过分析结果进行小区改造可行性决策;完善小区新增变压器容量、电缆的可靠性。充分利用低压系统安全规定、建筑设计规范和造价进行论述,使1476户表计下移获中石化批准。
2、多方论证,设计方案规范化、效益化
实行投资节约化,完善小区电网布局。充分论证电网布局和容量要求进行改造的电网进行重新布局,满足用户的要求,提高电网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电网重新布局,符合国家规范,提高供电质量,仅桃园小区减少4*185铜芯电缆1230米,增加4*95铝芯高压电缆210米,既减少过程费用,也减少电缆自身损耗,得到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完善重复接地,提高电网安全性。充分利用维修改造的机会进行重复接地的重新配置,确保接地电阻达到国家规范――小于的10Ω,这样确保居民安全用电。
进行标准化设计,确保电网容量满足性。容量的设计要结合当前电网的实际情况,同时应该预测今后5年的新增情况,最终确定变压器的系数和容量。
3、施工验收规范化、标准化,符合高标准高效益
实施分层管理,分级分批验收。针对小区改造实行分层管理,上级实行分部验收、监理单位实行分项验收,基层实行过程验收。根据维修改造工作计划,针对现场作业,进行分级、分批验收,从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规范体系、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化要求、基本内容标准化、质量不合格处理标准化、质量验收和组织标准化等方面进行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运作有序化运行。
协同作战,减少停电时间提高经济效益。外来施工队伍,不熟悉现场实际情况,要结合施工队,论证施工方案,优化工作流程化,压缩工作时间,减少停电时间,确保用户及时、安全用电,提高经济效益。
二、进行优化运行,提高电网经济运行水平。
结合工作实际,规范操作流程,认真开展电网分析及预测,不断优化调整电网运行方式,充分加强设备维护,确保电网优化高效经济运行,为电网的降本增效打下坚实的基础。
1、规范操作流程,使工作标准化、流程化。
完善工作流程,规范操作。为实现规范化管理,要结合低压系统新《安规》,对低压系统的操作程序及术语进行了规范统一,并结合工作实际,对修复电缆等工作流程进行了完善、修改;对工作票和操作票进行统一规范,确保改造工作票流程化、标准化、规范化。
实施维修改造工作“闭环”管理模式。就是在班组内实行了以队下发派工单做好上岗前老保穿戴、工具准备上岗召开班前会安排工作、人员分工、签发班组工作票现场作业前对人、机、环境进行安全隐患评价现场标准化操作作业完工评价派工单、工作票返回队部为主要流程的“闭环”管理,使停送电工作流程化。
完善低压系统工作票据,使工作票据电子化。根据新《安规》,进行工作票整理,使第一种工作票、第二种工作票、应急抢修单、操作票、现场落实等都设置为A4的电子版本。
2、设备优化运行,确保电网安全、高效、经济运行
完善施工资料,确保设备高效经济运行。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对新设备各种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对设备资料进行精细标准管理,建立设备资料数据库及设备运行跟踪资料,实现设备资料管理的微机化,随时监控设备的健康水平。 建立设备信息档案,悬挂于现场,对设备的运行情况熟悉了解。
抓好施工过程,确保设备高效经济运行。由于施工过程中,停送电次数多,时间不一致,充分利用施工时间进行低压系统的检修,减少电时间。
完善电网设备的缺陷管理,超前控制设备缺陷。电网设备缺陷管理是电网运行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把设备缺陷作为设备管理超前控制和关口前移的基准点,使设备管理从单一的被动消缺管理扩展到设备的检修、维护及巡回检查、技术改造等全要素、全过程的动态管理,才能提高设备安全运行系数,实现电网设备的协同管理,确保设备高效经济运行。
3、加强表计的维护,确保计量标准化
开展对磁卡电表故障类型进行专项研究,探究规律,研究对策,制定从接听居民保修、指导操作、现场查看、分类处理等环节的快速处理方式及流程,实现故障的快速处理,确保计量标准化。
三、规范用电收费系统,提升电网经济效益。
1、规范MIS系统,使二级地方户高效规范用电。
用电MIS系统覆盖电力管理总公司和用户用电营业业务管理全过程。充分利用网上电量电费结算系统强大软件功能及硬件设施,使用电管理工作真正实现网络、信息、图形及自动管理。
2、规范一体化联动收费系统,使油田圆满完成五费收缴。
完善售电系统的12项功能,每天进行账目核对,进行费用的交割,使销售电量、账目核对、财务对账、收费台账、资金送存户户对应,笔笔对应,天天对应,周周交割,月月对账,使现金、POS、网银等7项收费方式笔笔对应,分钱不少,提高居民售电的可靠性,加大油田五费收缴力度。
3、规范抄表及监察系统,及时分析减少电能流失。
通过《油田居民小区用电抄表及监察系统》的实施,实现报表管理、掌机授权、掌机抄表程序安装、抄收数据项设置、掌机时间校准、掌机使用状态检测等功能。同时,不断规范单机版系统,以此来提高电费的回收率,另外,进行系统的融合,使关联数据进行导入、导出,形成系统之间的互补,减少多余的人为操作,提高速度,减少人为的损失。
通过供用电系统效益化升级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实施,把“集约化、精细化、规范化、效益化”的管理理念融入企业生产管理的各个层面,使队伍的软、硬件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电能计量;信息化管理;论述
1 电能计量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进程
目前国内的电能量计量系统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进入稳定成长阶段,网、省级电网及主要城市的供电网均已配备电能量计量系统。并有向区、县供电网发展的趋势,普及率正在逐年提高。电能量计量功能已成为继SCADA、AGC功能之后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又一个基本功能,并在电能作为商品走向市场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发展进程分2个阶段:
1)电能量的采集和统计处理仅作为SCADA/RTU中的一项功能。由于受当时设备的能力限制,其采集的精度和数据均存在不少问题,只能作为SCADA系统监视电网运行工况之用。
2)国外知名厂商先后推出独立于原SCADA/RTU系统的电能量计量系统。国内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推出了自行研制的电能量计量系统,其特点是采用了独立的主站系统,专门的电能量远方终端,采用了专用通道、专用的通信规约来进行电能量的采集,计算和统计考核,以适应电力市场的商业化运作的需求。
2 电能计量信息管理的目标
电能计量管理部门应当建立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电能计量装置,并实现网络与电力业务和其他相关部门。电能计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设计、各功能模块应该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相互联系的,却各自独立,满足需求的电力测量每个业务功能。电能计量管理为基础的电力信息系统组件,必须预留数据接口。
电能计量数据管理对电能计量装置为主线,测量仪器资产作为下属线,运行状态的电能计量装置,实现整个过程的管理。应该独立的各种业务流程和业务流程的连续性集成;高数据共享和良好的一致性;灵活的系统查询模式;系统维护简单。特别是,应做到:1)整个计量管理工作由计算机管理,实现测量信息共享。2)计量资产流动过程,实现微机管理、资产跟踪测量是入库、校准、安装和丢弃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使用密码和IC卡(或其他)双重控制人员处理业务,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3)使用微机建立各类电能计量资产台账,在一步一步实现的过程中将测量的资产转移到使用条形码识别。4)实现自动传输电力业务工作,逐步取消手动变速箱业务工作秩序的工作联系方式。5)使用一些自定义表单,规范报告。接口,还提供动态语句期间的系统操作、计量管理部门可以根据需要建立一些特殊报告。6)可以方便测量业务流程、用户查询文件数据,测量仪器及其更新查询电测量及各种统计数据。
3 电能计量信息化管理应实现的基本功能
3.1 电能计量器具资产管理
电能计量器具包括电能表、TA、TV、及计量箱(屏)等在内的电能计量设备。这个模块应该能够实现动态管理的电能计量器具的资产,即各种计量器具实际库存,功能有添加、删除、修改、打印和查询等平衡卡。
3.2 电力用户文件管理
电力使用的基本信息,如数据管理,包括新用户、修改用户信息、删除用户基本信息打印;浏览、查看用户列表。模块来处理信息主要包括用户的属性参数、供电方式、测量方式,用户利用设备接线图等。
3.3 测点信息管理
计量点信息管理包括新用户计量点,修改、删除用户测量点和打印用户信息。
3.4 测量业务管理
模块应实现改变用户电能计量装置计量点的登记,包括:
1)活性和多功能电能表的新衣服、拆除、旋转、比例边界等,记录的日期应在学校,工作人员、工作、日期,根据测点和电能表记录总码的开始和结束,峰、平、谷和改变表2倍以下循环计数量和其他信息。2)根据实际情况测量点可以记录到三相TA和电视相关业务,测量分在TA和电视的新衣服、拆除、旋转操作的每个数据记录。包括序列号,每个阶段的助教,电视,应该注明更多的日期,日期的工作人员等。
3.5 计量设备现场检查
现场检查包括电能表的现场校准和变压器现场检查。无功功率在实际工作表通常不做检查。电能表校准数据的记录,包括功率因数、错误、短路容量、摘要等,并自动设置下表在学校的日期等;从每个类型电能表校准记录,记录TA和电视相比,角差和二次压降等;计算测点的变压器,电能表复合误差;查询和打印电能表、互感器电流和所有之前的检查。
3.6 电测量标准的信息管理
标准设备资产管理登记属于标准的资产,包括所有的铭牌参数和技术数据和标准设备之前的检验记录,等等。打印标准设备参数、查询、清单等。
3.7 测量仪器、质量管理
1)点测量设备的现场检查。现场检查包括电能表的现场校准和变压器现场检查。在实际工作中学电能测量设备校准非常重要,提高服务质量的电能计量。电能表校准数据的记录,包括功率因数、错误、短路容量、摘要、自动设置第二个校准时间等;统计电能表检查之前的记录,记录二次压降和助教,和穷人相比,角的电视;计算计量点的电能表,复合误差的变压器;查询和打印电能表、互感器电流和所有之前的检查。2)电能计量标准的信息管理。标准设备资产管理登记属于标准的资产,包括所有的铭牌参数和技术数据和标准设备之前的检验记录等,查询打印标准设备参数,清单等。3)统计管理。统计管理主要针对统计电力测量仪器、计量标准清单,转移登记,如电能量计量器具分类帐统一管理,仍有大量的年度、季度列表,和部分工作进程时间表,这些统计数据可以实现信息管理。
3.8 统计管理
电能计量器具、计量标准清单,转移登记、电能量计量器具分类等;电力用户列表;电能计量装置和用户帐户;电力能源计量工作计划,定期校准计划的电能表,电能表旋转计划,标准设备在检验计划;测量业务工作秩序;抽样检验标准设备统计、V型电能表考试季节计量工作统计,省电力公司(年)报告。
3.9 测量人员管理
包括测量人员档案管理、培训记录、打印测量人员登记表和人员名单等。
3.10 系统权限流程管理
该模块应实现电能计量的权限和角色管理。主要是对电能计量的异动情况进行登记:1)有功无功及多功能电能表的轮换、新装、拆除、倍率分界等业务,并记录应换应校日期、工作日期、工作人员,根据计量点和电能表的情况记录有关的总、峰、平、谷的起止码及换表时因两次回路少计电量等信息。2)根据计量点的具体情况最多可记录三相TA、TV的相关业务,对计量点上的TA、TV的新装、拆除、轮换业务的各项数据记录。包括工作日期、数据更换等。3)失压计时仪的新装、轮换、拆除等业务发生的相关数据记录。4)高压计量箱的新装、拆装、轮换等业务,并记录各种业务数据。5)建立日志管理和计量故障信息管理,便于进行登录查询和错误查询登。记用户计量点故障发生的各项数据,如故障类型、差错电量等;打印查询故障登记表故障明细表等。
4 结语
电能计量信息化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其强大的优势是明显的,不但实现了电能计量的流程化、信息化和网络化,而且保证了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及时性,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技术
1引言
为实现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稳定健康运行,电力部门必须大力加强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的相关技术。随我国的国家电网不断发展、进步,再加上对各种高新技术的不断使用,电力工程的自动化施工管理水平在不断地提升中,并且逐渐往电力工程智能化的方向快速发展。近几年来,我国的电力工程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电力工程还是存在着许多的缺陷,因此,电力部门必须提高我国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的相关技术,从而尽可能地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技术方面的差距。由于我国特殊的地形,东西南北跨度比较大,因此,建立一个具有较高水准的自动化电力工程必须提高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技术的水平。总而言之,加强电力工程自动化的施工管理,并提升自动化管理的技术水平,能够有效地促进我国的电力行业的发展。
2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的现状
如今,在现有的形势中,我国的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的发展进程仍旧存在较大的阻碍。我国的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仍旧存在一部分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我国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的模式无法及时转变,仍旧以传统的施工管理模式为主,从而导致相关的设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任务量加重,进而无法保证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除此之外,现在的电力工程项目越来越多,但是,许多的设备以及物资都无法得到及时地补充,以至于无法满足电力工程施工的实际需要,导致某些厂家为了补充设备以及物资的数量而忽视了其质量。再比如,由于参与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的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比较低,再加上工作人员对合同意识的缺乏以及对成本控制方面的认识的缺乏,因此,电力工程预算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3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的特点
与一般的工程不同,电力工程不仅需要强硬的建筑技术,还需要与自身行业特点贴合的自动化施工管理的关键技术。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主要有复杂性、全面性和细节性三个特点。①电力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由于电力设施以及电力设备,特别是输电线路的施工现场会随时发生变动,再加上施工人员的流动性较大,再加上我国环境的区域性差异较大,同时,工程施工过程中缺乏各方面的技术人才,因此,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具有较大的复杂性。②全面性,由于电力工程施工所涉及到的工艺技术较多,涉及的领域范围较广,而且领域知识的交叉点也比较多,因此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具有全面性的特点。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的全面性,再加上不同环境下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技术的变动较大,给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带来了极大的挑战。③细节性,由于电力工程中所涉及到的元件较多,因此,一旦某个细节上出现了问题,都有可能对整个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甚至会降低电力工程中设备的精确度。同时,电力工程的元件大部分是联合工作的装填,一旦忽视了某个操作的细节,就特别容易导致发生连锁反应,从而严重地威胁到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必须注重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细节管理,才能有效地保证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
4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的技术关键分析
4.1加强施工成本管理
电力工程施工成本管理是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中的核心部分,因此,电力部门只有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加强成本管理,才能进一步提高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水平。对电力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管理:①要对电力工程项目所设计到的施工工艺进行研究,并分析出施工工艺所需要的材料以及设备,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找出减少成本的方法。②电力企业应该以施工图纸与工程规划的要求为基础,通过招标的方式来采购电力工程施工所需的物资,从而加强对工程成本的控制。③要做好这一点:a.施工人员应对工程所需的物资和施工工艺进行深入地研究和分析,以此来找到能够有效减少成本的方法;b.电力单位或企业还应在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要求与工程规划的基础上,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来为工程所需的物资进行采购,以此来加强对成本控制的力度;c.电力企业应该从宏观上把控电力工程的全局,在电力工程施工前,按照各部门对物资、分包、设备、人工以及费用进行多级精细化的控制与管理,同时,做好提前预警纠偏的措施。实际上,对电力工程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主要是为了增加工程项目的收入,通过计划动态管控项目的支出,将不合理的开支进行压缩,尽可能地减少浪费,从而有效地保证电力工程项目的利润.
4.2加强施工管理技术的水平
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不仅仅是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成分,还是电力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保障。因此,电力企业必须采取科学的方式提高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的技术水平。电力工程的施工技术主要由基础施工技术、杆塔工程技术以及架线工程技术三个部分组成。
4.2.1提高基础施工的技术水平
在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参与施工的工作人员应该以施工图纸以及工程整体的规划方案的要求为根据进行相关的施工操作,从而保证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符合相关的规定。除此之外,施工人员还应该对施工的材料与设备给予足够的重视,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以及基础施工的基本要求利用施工设备以及材料进行施工,从而确保电力工程施工的质量。
4.2.2确保杆塔工程的施工质量
为了确保杆塔工程的施工质量,参与施工的工作人员必须根据实际的工程施工条件以及地质条件来选择杆塔的类型。一般来说,如果电力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的地质比较复杂,就应该选择铁质对的杆塔。而如果施工现场的施工与运输条件比较方便,就应该选择混凝土杆塔或者钢筋杆塔。
4.2.3确保架线工程的施工质量
为了确保架线工程的施工质量,在电力工程正式开始施工前,参与施工的工作人员必须合理地布局与规划相关的流程,同时,施工人员还应该通过实地考核来对布局与规划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调整。
4.3完善信息技术建设
在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建设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换句话说,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地提升电力工程的效益,因此,电力企业要想提高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的水晶,就必须完善信息技术建设。完善信息技术的建设,电力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总结本企业以及各部门的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的信息和经验。其次,电力企业还必须分析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的相关要求,再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信息管理的工作。与此同时,电力企业还应该将管控模块融入到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并且严格按照电力工程的进度组织督促参建单位。除此之外,电力企业还应该及时地更新电力工程的相关信息,同时,电力企业还可以利用信息管理系统来充分地了解整个电力工程施工的具体状况,从而为电力工程的实际施工的调整提供参考。
4.4完善施工安全管理
因为电力工程的自动化施工是一项具有较大风险、危险源较多的工作,所以,电力企业应该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来加强电力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从而有效地提高整个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完善电力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首先要做的是就是充分重视并完成对施工现场工地的调查研究工作。在对电力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调查和研究时,电力企业应该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对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以及地形地貌进行仔细地勘察,并且做好相关的记录。如果发现工程现场中的安全隐患,相关工作人员就应该立即采取相关的措施,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而在设计电力工程的相关文件时,工作人员必须对于电力工程安全管理技术相关的编制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从而充分地发挥编制文件所具备的安全警示作用。其次,电力企业应该加大安全宣教工作的力度,在电力工程的施工现场中渗透安全教育,从而促进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的提高。此外,电力企业还应该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技术培训,从而有效地提高施工人员在安全方面的实践操作水平,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理论知识。最后,电力企业还应该保证电力工程的安全技术防护工作的整体质量,准确把控电力工程的施工现场的实时动态。同时,一旦发现施工人员违反相关的操作规定,就必须立即制止其操作。
5结束语
目前电力工程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电力工程的自动化施工管理。由于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具有本身的许多的特点,因此,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的关键技术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同时,电力工程的实际运行状况由电力工程的自动化施工管理技术水平决定。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获得了许多的经验,但是这还无法满足电力工程自动化发展的需要,因此,电力企业必须从多个方面对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进行管理,从而确保电力工程的质量以及施工效率。
参考文献
[1]练玉娟.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技术分析[J].广东科技,2013(22):36,21.
[2]张立娟.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技术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4(11):174.
[3]程建立,程曦.探讨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的技术关键[J].科技与企业,2012(12):73.
【关键词】 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一、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规定
施工技术交底,就是在工程开工前,或者一个分项工程开工前,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向参与施工人员进行的技术待,施工技术交底规定主要有五个方面:
1.适用范围。适用于全部建筑安装工程,包括各项工程的分项工程、施工工序、专业工程分部等的施工技术交底。
2.编制依据。编制依据主要按照《过程控制程序》、《质量手册》和《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来进行编制的。
3.目的。规范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是为了使施工人员了解工程的规模、工程的特点和建设意义,明确施工的工艺、方法、质量标准、任务、节约措施和施工要求等,确保工程能够按照质量要求如期完成。
4.职责。项目经理部或者施工单位技术处主要负责监督技术交底的检查和执行情况,其中施工单位是指独立承担工程项目的公司直属二级机构;工程技术处主要负责归口管理;各级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交底,并监督、检查下级人员的技术交底和施工人员的执行;各级生产负责人主要负责主持施工技术交底;施工人员则按照技术交底进行施工。
5.管理规定。第一,施工技术交底是施工工序不可或缺的环节,必须坚决彻底执行,未经技术交底不得施工。第二,施工开始前,各
技术负责人要进行技术交底,要组织参加交底的全部工作人员进行认
真讨论,若有必要可以对交底内容进行补充修改,以保证技术交底的
内容更加完善,如需变动必须上报审批人审核批准。第三,技术交底
后,交底人要填写《施工技术交底记录》,所有参与交底的员工都要
在上面签名。第四,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规定:施工人员必须按照
交底要求进行施工,不得擅自更改施工方法,如果确实需要更改,必
须更经交底人的签字同意,并修改交底记录;技术交底人发现施工人
员没有按技术交底的要求施工时,应立即劝阻,劝阻无效时则有权停
止其施工。第五,发生生产事故时,事故原因属于违反交底要求由施
工负责人或施工人员负责;属于交底错误的事故由交底人负责;属违章操作的事故由施工人员负责。第六,对具体的施工项目要求:在工
程开工前,项目经理部或者施工单位要根据设备说明书、设计文件、
质量计划等资料指定交底提纲进行技术交底;本专业工程施工前,由工地负责人按照项目经理部的交底提纲和已经批准的《专业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技术交底。
二、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流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
三个方面:第一,施工项目部大都临时筹建,导致整体素质不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缺乏合同意识,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投资效益的观念较为淡薄,这也就进一步导致了订货时无法控制采购价,使施工单位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第二,在整个技术管理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
的问题,业务流程还有不完善之处,比如工程施工结束后进行验收,
本应在审核后支付余款,但在现实中却往往不是这样,许多情况下未
经决算和验收就草草支付工程余款。第三,由于各企业部门繁杂,业务部、财务部、工程管理部与在施工过程中会有多次交接,势必影响工程施工的进度,而且往往忽视技术管理部门的龙头作用。
三、解决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问题的有效对策
1.完善企业工作程序和规章制度
建立一套完善的工作程序和规章制度,完善以技术标准为核心的标准化体系建设,建立日常工作标准和规章制度,这是企业能否正常运营的基础。要规范施工单位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强化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树立全体工作人员的团队意识和精品意识,严格要求工程质量,实现工程施工规范、质量达标,在施工工艺、文明施工、机组
投产水平等方面也要力争达到全优。上至公司上中层领导,下至参与到整个工程项目中的员工,都应该树立成本控制的意识。加大宣传,使之贯彻到每位员工的思想里面去。成本控制,不只是财务的工作,不只是领导的事情,它关乎到每位员工的利益。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就是形象的说明员工与企业的关系。成本控制则关乎到企业的生死存亡。所以,首先从意识上要树立成本控制与管理的意识。只有每位员工树立起成本控制的意识,才能在根本上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2.加强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管理
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思想素质,这是提高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基础。由于现阶段电力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快,但是总体的整个行业还处在一个比较粗放的发展模式。要由比较粗放的管理模式向精密型的管理模式发展,必须提高员工的素质。另外,由于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和部门类型的不断增加,提高员工的自身素质也是整个企业发展对员工的要求。第一,为员工提供一定的经费和时间,让他们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素质,并定期对他们进行考核;第二,使他们掌握终身学习和安全为本的理念,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确保施工工程的质量安全;第三,加强工作人员与外界的交流,广泛利用国内外施工的实践机会,提高员工的实践能力;第四,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加强管理人才的引进,使他们能够对工程施工的技术和管理做好保障。
3.建立正规的电力工程施工招标流程和管理流程
首先,采用正规的方式对施工单位进行招标,要调查清楚投标单位的施工能力和施工资格,从源头上确保施工质量的安全。其次,在招标流程结束后,招标中心将招标结果通知建设主管部门,并转交施工图纸,由相关部门进行存档保管。需要注意的是,所需要的材料和设备必须完全合格后才能施工,这需要严格的检验,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和施工检查。
4.必须加强安全施工管理,这是重中之重
安全施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系统,它关系到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关系到施工企业的形象,也关系到社会的公正和安全,因此安全施工是电力公司的重中之重。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保障制度,所有的施工工作必须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后方可施工。第一,要把好安全的“七关”标准:措施关、教育关、防护关、交底关、文明关、检查关、验收关。第二,必须完善安全值班制度,每时每刻都需要有领导现场带班。第三,要认真贯彻国家安全生产的相关政策和规定,对做出突出成绩的人员要及时奖励,对不合格的人员要进行处罚,并对安全生产进行量化评比。第四,所有新工人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方可上岗,种类施工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资格,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第五,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并要求所在的施工队定期整改,确保工程质量。
结束语
电力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该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措施和技术,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建立一套完善的技术管理系统;要不断实践,及时总结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保证电力工程施工的规范进行,满足社会对电力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乔艳召,石立平.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12)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426.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238-1
1 合理选用机械,发挥装备效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设备的种类、型号、数量日益增多,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机械化逐步取代了繁重的体力劳动,机械设备在施工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合理选择施工机械,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机械设备是水利施工企业完成施工任务所必需的工具和手段。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市场竞争对施工企业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施工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技术装备水平,科学配置企业有限资金,不断购置新设备,逐步淘汰陈旧老化设备,以实现自己的经营目标和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要注意机械品种、数量与配套关系,特别是对各道施工程序都应配备一定数量而且合乎使用性能和要求的机械设备。要选用适应范围广、体积小、重量轻、功效高、机动性大、坚固耐用和一机多能的机械设备。
2 加强机械的维修和保养,充分发挥机械效能
加强机械的维修和保养是为机械化施工提供性能好、效率高、经济合理、操作安全的机械设备。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是管理水平的一项主要指标,完好率低,利用率就不会高,只有在保证机械完好的前提下,才有条件提高机械利用率。为此要求机械设备台好。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降低人力劳动强度,减少手工操作工作量。任何机械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增加,其技术状况会逐渐变坏,造成原因有:摩擦或摩擦与化学腐蚀所造成的磨损,这是主要因素。它能改变零件原有的几何形状与尺寸,配合间隙增大,某些零件的强度、硬度和弹性等变弱;机械性损伤,是零件在工作中受猛烈冲击或超负荷而造成的损伤,其形式不外产生裂纹、碎裂、弯曲、扭曲以致折断等,或因温度急变造成零件胀裂或因承受动负荷造成材料疲劳;热损伤,是零件受热不均、受热过甚而产生热变形或因存在较大内应力,因内应力松弛而变形。
3 培养机务队伍,提高管理水平
在水利水电施工管理的过程中,施工机械的现场管理是重要的内容与组成部分。管理是科学,要做好机械管理工作,一定要有一批精通业务技术、熟练操作驾驶和具有保修技能的管理干部和操作保养工人。并在日常工作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培养提高。培养机务队伍,提高管理水平。是机械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和目的。只有明确了工作任务,才能提高自觉性、有针对性地去做好机械设备管理工作。
4 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
4.1 机械设备的分类编号
水利水电施工机械,按其性质和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土方机械、起重机械、运输机械、砂石及混凝土机械、工程船舶、钻探及基础处理设备、动力设备和加设备等类。
4.2 设备购置
施工企业可以根据生产规模和施工需要,参照装备标准,在上级核定的基建投资、其他专项投资和资产留存的固定资产更新改造资金等范围内,按规定时间提出年度机械设备购置申请计划,向上级申请分配或联系自购。
4.3 设备的建账、立卡和技术档案
所有设备均应试分类编号建立台账和一机一登记卡。它们分别记载,反映出数量、增减变化、分布情况以及各设备主要技术性能、价值、来源、附属装置、机长变更、运转、维修、改装、事故等。它是各级管部门掌握设备基本情况的依据。技术档案是编制备品配件供应和产品结构改进的依据,机械履历表是技术档案的简化形式,要一式两份,由使用单位、机管部门分别填单保管,定期核对。
4.4 设备的调拨、处理和报废
设备调拨分内部和外部调拨,内部调拨是机管单位和使用部门之间的转移,无需办理固定资产转移手续,外部调拨是属变更产机,要办理固定资产转移。对多余积压或闲置设备,施工企业应及时进行处理,可申请外调或按规定自行处理。设备报废,应持慎重态度,必须按报废条件逐台鉴定,机管部门复核,技术负责人审查,单位主管批准,才能输报废审批核销手续。
4.5 机械设备的封存和保管
由于施工、生产任务的变化,施工企业对六个月以上不用的设备,可以办理封存手续,进行封存。封存前应做好一次性维护保养。封存设备可免征固定资产税。本企业要启用封存设备,应办理启封手续,上级主管部门对封存设备可随时调拨其他单位启封使用。
5 机械设备的群众管理
5.1 贯彻定人、定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
“三定”就是把人和机械的关系固定下来,把机械使用维护的每个环节、每项要求具体落实到每人身上,做到人人有岗位,事事有专责,台台设备有人管。其具体做法是多班作业或多人操作的机械设备任命一人为机长或组长,机长或组长选举产生并经主管部门批准。操作人员和机长,一经固定,不要轻易变动,应规定其权利和义务,以增强其责任感。也可将保养人员固定,包用包修。
5.2 事故处理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案例教学;学习兴趣;创新能力
当前我国正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规划,这对我国工程教育特别是机械工程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械装备制造企业迫切需要具备机、电、控制、信息处理等多学科融合的机电装备设计制造复合型人才。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它涉及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检测技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等相关技术,是该专业所有专业课中工程性、实践性、综合性最强的一门课程,该课程后续的教学环节为毕业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的任务是在先修课程的基础上,从系统工程观点出发,综合运用各种专业知识,分析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实现机电系统要求的功能。因此,该课程对于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所修其他课程的联系,建立机电一体化的系统思维体系,培养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教学内容包括机械系统设计、传感器测试、电机与驱动、微机原理与接口、微型计算机控制等内容。各部分内容之间相对独立,课程自身的理论体系不突出,缺乏整体感。另外这些教学内容中的有些内容在先修课程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数控技术与数控机床、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单片机原理与接口、微型控制技术等课程中均有所涉及,极易造成教学内容的重复,给学生一种重复教学的感觉,从而降低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针对上述问题,我校在实施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教学中,以实现机械、电子、控制、信息等各异技术融合为目标,以实现闭环运动控制系统的伺服性能为出发点,以系统接口设计为主线,以案例教学为教学手段将以上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实施案例教学改革。[1][2][3]
一、绪论教学案例设计
绪论部分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的关键部分,该部分对于学生理解本门的课程的特点和体系结构具有重要的作用,该部分主要突出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特点、组成、设计方法以及接口等。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对数控车床与非数控车床两个案例在结构、功能、优缺点上进行对比,机电设备与非机电设备的区别在于增加了大脑“控制器”和神经“传感检测单元”,从而提高了设备的自动化程度、精度和效率等。通过数控机床、机器人、AGV小车、数控雕刻机等案例介绍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强调控制器和传感检测单元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作用。另外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突出机电一体化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接口连接,通过机械接口(联轴器、传动机构等)、电子电气接口(A/D、D/A、放大器、光电耦合器)、通信接口(232串行口、USB、以太网接口等)、软件协议接口(TCP/IP协议、USB协议等)等案例,讲解接口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运动、能量、信息传输变换中的作用,强调机电一体化系统通过接口将各异技术集成在一起,形成特定的功能。在机电一体化技术方向方面,主要强调当前“机械功能电子化,电子功能软件化”的发展趋势,通过伺服电机变速代替变速箱,无刷直流电机代替传统电刷直流电机,电子表代替机械表,电子秤代替机械秤,高能束加工代替刀具切削加工等案例讲解机械功能电子化的发展趋势及带来的优势。通过软件PID控制算法代替硬件PID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PLC代替逻辑继电器电路,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代替专用芯片等案例讲解硬件功能软件化的趋势及优势。通过以上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带来的优点。在绪论部分实施案例教学,可以避免相关知识点的填鸭式和说教式教学,使学生对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这门课程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强化了学生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组成、功能、设计方法等知识点的认识。
二、机械系统教学案例设计
由于教学对象是机械专业的大四学生,多数学生一看到“机械系统设计”这个标题就感觉这部分没有新的内容,认为该部分内容是机械设计课程内容的重复,甚至认为这部分内容非常简单,没有必要在课堂上讲。恰恰相反,机械系统设计是机电一体系统设计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因此,在开始讲解这部分内容前,应该首先点明机电一体机械系统设计与普通机械设计的区别,提高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该部分首先通过如图1所示的机械一体化系统中典型的闭环控制系统,说明机电一体化产品中的机械系统与非机电一体化产品中的机械系统最大的区别在于:机电一体化产品中的机械系统是微型计算机控制的闭环系统的组成部分,因此在进行机械系统设计时必须要考虑机械系统的结构参数(惯性、刚度、摩擦、阻尼、传动间隙、固有频率)对闭环系统伺服性能(快速性、稳定性、准确性)的影响。基于这一区别,展开讲解机械系统的结构参数对闭环系统伺服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从机械系统设计的角度提高整个闭环系统的性能。机械系统设计部分的另外一个重要内容是传动机构设计,通过齿轮传动案例中的间隙、刚度等对伺服性能的影响,说明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应该尽可能缩短传动链,提高闭环伺服系统的性能,并以伺服电机变速代替传动机构变速、直线电机、力矩电机、电主轴等作为缩短传动链的案例;只有当电机与负载不能匹配的时候才考虑使用传动链进行力矩、速度、转动惯量的转换。齿轮传动链设计部分包括最佳传动比的选择、传动级数的选择、传动比的分配等,这三部分内容的讲解都围绕提高伺服性能为根本目标,重点讲解最小转动惯量原则、输出轴转角误差最小原则分配传动比。为了区别机械设计,本部分除重点讲解齿轮传动链设计外,还通过数控机床旋转进给工作台、A/C轴双摆角铣头、机器人关节减速器等案例讲解了双导程蜗杆蜗轮传动结构、谐波减速器、RV减速器的各自原理以及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
三、计算机测控系统教学案例设计
计算机测量控制系统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核心,它负责采集机械部件的运动信息,并与给定值比较,生成运动控制指令。该部分的教学内容在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数控技术与数控机床、单片机原理与接口、微机控制技术等课程中均有涉及,因此,在本课程教学中将传感器、伺服电机、工业控制机结合起来,以工业控制机为中心,以接口为桥梁,将相关内容通过案例整合在一起。首先简单介绍增量式旋转编码器、光栅、感应同步器等位移测量传感器的位移测量和辨向原理,由于上述传感器直接输出相位相差90度的正弦信号,因此随后重点讲解传感器的接口电路如何对正弦信号处理获得相位相差90度方波信号,以及如何完成变相细分等功能。在控制电机部分,重点介绍了步进、直流、交流电机的功率驱动电路,如斩波恒流功放电路、PWM原理、SP-WM原理等,比较了三种电机在扭矩和功率输出特性上的不同点。最后以8051单片机为处理器,使用Proteus软件设计了教学案例[4][5],涉及位移传感器测量接口电路和D/A转换接口电路,PID数字控制等知识点。
四、机电一体化系统教学案例设计
机电一体化系统是一个机械、电子、控制、信息等各异技术相融合的系统,在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的最后一章,以电脑刺绣机为设计实例,通过对这一典型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过程,使学生能够根据设计需求综合应用机械系统设计、传感器测试、电机与驱动、微机原理与接口、微型计算机控制等各方面知识来设计一个机电一体化的系统。如图2所示,刺绣工艺的动作包括绣框在x、y两个方向的直线往复运动和绣针在z方向的连续上下往复直线运动,通过这两类运动的配合和刺料机构的作用形成线迹,绣框在x、y两个方向的移动距离决定了线迹的长度和方向,绣品由线迹的集合构成。绣针在织物上方时,绣框沿x、y两个方向移动到指定的位置,当绣针自上而下落到织物表面时,绣框停止移动,在刺料机构的作用下即完成一针线迹的动作。根据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几个功能要素,电脑刺绣机由微机控制系统(控制与信息处理单元)、移框步进电动机及主轴电动机(驱动与执行单元)、x、y、z三个方向的传动机构及刺料机构(机械传动单元)、针杆位置传感器(传感检测单元)、220V单相交流电源(动力单元)、机架(机械结构单元)以及各部分之间的接口组成。由刺绣打版机输出的刺绣花样数据保存在电脑刺绣机的EPROM或磁盘中,电脑刺绣机的工作过程如下:控制微机启动主轴运转,由刺料机构带动旋梭和针杆运动,微机从刺绣花样数据文件中顺序读取每一针的x、y相对位移坐标,根据坐标数据通过两个电机的协调运转驱动绣框在平面内进行移动,微机通过读取针杆位置检测器的信号使绣框的平面移动与刺料机构的运动相互配合。电脑刺绣机设计参数的计算主要包括x、y、z三个方向运动件的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的计算、结构参数计算以及品质参数、环境参数和界面参数的确定。运动参数计算主要包括主轴转速范围的确定、绣框位移计算、绣框位移与主轴转动的运动配合、绣框运动速度计算、主轴转速计算、x、y步进电动机工作频率及传动比计算、移框加速度计算等;动力参数计算主要包括刺料机构驱动功率计算、移框步进电动机驱动力矩计算等;结构参数计算主要指刺绣机工作台面的长、宽、高三个方向尺寸的计算及机头头距的计算;品质参数主要包括系统可靠性、传动精度等;环境参数包括工作电压、环境温度、环境湿度等;界面参数则用于表征机器的人—机对话方式和功能。系统各部分之间通过接口进行连接,主要的接口包括微机系统前向通道与各传感器模块的接口以及微机系统后向通道与各功率驱动模块的接口,各接口通过采用光电隔离技术防止外部模块对微机系统的回馈干扰以及防止强电信号对微机电源的干扰。尽管电脑刺绣机由微机对刺绣工艺实行全面控制,但刺绣过程会出现断线、断针等随机因素。为保证刺绣工艺的准确进行,系统必须对针杆位置、绣线通断状况、绣框极限位置进行实时检测,因此,系统必须包含绣针布上布下位置检测、针杆最高位置检测、断线检测、绣框越界检测等传感检测模块。各传感器模块与微机系统前向通道之间需要进行接口设计,另外,微机系统后向通道与电机驱动模块之间也需要进行接口设计。微机控制系统是电脑刺绣机系统的核心,根据用户要求和工艺分析,控制微机除完成用户的基本要求外,还应具备花样存储与选择功能、记忆功能、工作状态显示功能、各种进退针功能等功能。微机控制系统设计除满足上述设计要求外,还应对控制微机的软硬组成方案进行初步设计。
五、结束语
针对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工程性、实践性、综合性最强的特点,围绕机械一体化闭环伺服系统的各组成要素,实施案例教学,通过典型案例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普国,孙佘一,陈俊.项目式案例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5):83-86.
[2]赵丽梅,李焜.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中案例化教学改革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6(3):106-107.
[3]覃金昌,陈志.基于Simulink和GUI的机电一体化课程案例仿真教学研究[J].机械工程师,2016(5):22-24.
[4]李琦,王基,刘永葆.《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1):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