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英文实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高职商务 英语专业 《英语翻译实训》 项目教学设计
一、实训定位和岗位任务
根据以培养英语语言能力、专业(贸易、文秘)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的实践教学计划,英语是国际商务活动中通用的一种专业语言,广泛地运用于外贸的各项实际工作。商务英语专业面向社会,以商务为背景、以英语语言为载体、以实践教学为补充,毕业生主要是面向外贸文员、外企行政助理、涉外文秘、外贸业务员等岗位。因此需要着力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通晓外贸流程、熟悉外贸业务、能进行日常外事沟通、能处理日常行政事务的能力。在上述岗位上,从角色分工、业务定位、贸易洽谈到贸易关系确立、维持,英语翻译均起着重要的作用。英语翻译实训是商务英语专业的重要实训课程,在于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译”这一能力,同时伴随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和语言的组织能力等应用能力,打下坚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并提高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翻译技能。
为期一周的英语翻译实训的主要任务是:1)读懂英文求职广告、英文外贸业务广告等,并译成通俗的汉语。2)读懂英文俚语、俗语、谚语,并找到对等的汉语表达法。3)读懂商务名片,并能翻译制作简单的商务名片。4)读懂身边的商店、超市等英文名称、产品英文名称、电视栏目等,并译成汉语,了解英语翻译在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5)读懂会议纪要、产品说明书、商务合同、企业介绍等英文资料,并能翻译成汉语。
该实训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基本实践环节之一,开设在大一第二学期,是实训环节的入门课程,将为以后较为专业化的国际贸易实训、外贸单证口译实训、外贸函电实训、电子商务实训、英语口译实训提供入门的商务认识和基础的语言支撑。
二、知识、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包括:①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的知识,在外贸文员、外企行政助理、涉外文秘、外贸业务员等岗位,熟悉外贸操作流程、外贸(询盘,报盘,还盘)业务,能流利地进行基本日常外事沟通,能处理日常行政事务的能力,能在人事助理的岗位上准确翻译英文求职广告、英文商业广告;②能运用商务英语翻译理论知识和技巧准确翻译商务交流活动中基本的广告语及商务名片;③能在外贸文员的岗位上基本正确地进行商务信函、商务合同、协议,能进行简单的会议记录,能熟练翻译产品说明书等;④能了解英语在商店名称、商品名称、电视节目等方面的广泛运用,增强商务英语专业的自我意识,学会在生活中学习英语、运用英语,培养语言的敏感性和感受力。
知识目标包括:①能初步了解商务英语翻译基本理论和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②能准确理解国际商务与国际贸易业务的英语文字资料;③能掌握国际贸易业务必备的专业英语知识;④能掌握国际商务英汉翻译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巧;⑤能了解英汉双语的语言差异、文化差异;⑥能掌握与国际商务相关、必备的背景知识;⑦能掌握商务英语信函、商务合同、协议、会议纪要和产品说明书等语篇文体知识。
三、实训内容及项目设计
围绕英语读、写、译等语言应用能力安排英语翻译实训任务,注重商务英语翻译的特色,商务外贸活动的基本流程、商务信函的翻译,商务会议、合同、企业介绍等的翻译。该实训采取项目课程教学法,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论为指导,引导学生至始至终在“做事情”,而非单纯“学理论”。根据涉外文秘等相关岗位的需求,本实训的项目名称为“欲购买一批外贸服装,接待外方访谈”,以确立初步贸易关系、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主要过程设计主要包括:1)阅读、翻译英文贸易广告,筛选确立可能的贸易伙伴;2)按广告要求投寄相应的商业信函,表达合作意向;3)阅读并翻译对方的回函,作出贸易判断;4)翻译对方的企业介绍、产品介绍,向对方再次去函,邀请对方来进行贸易访谈;5)翻译对方来函,确定访谈的时间、地点和主要内容,做好接待前的准备工作等。
实训可演示的结果为相关信函、广告等书面资料和翻译过程中的录音、录像资料。
能力训练项目1――能了解翻译在外贸访谈中的地位和作用。
拟实现的能力目标:能分析概括岗位能力要求。相关支撑知识:英语翻译的工作性质与基本素质。训练方式与步骤:案例分析、提问、讨论、归纳。可演示结果:翻译出的英文求职广告、英文外贸广告。
能力训练项目2――理解并翻译商务名片、商标广告。
拟实现的能力目标:①能充分考虑英汉文化差异因素,用英语或汉语翻译产品商标和广告,译文措辞得体,文体规范;②能借助工具书准确翻译英、汉产品说明书。相关支撑知识:①跨文化交际知识;②广告的语言特征;③商标、广告的翻译技巧;④产品说明书的格式与语言特征。训练方式与步骤:①教师提供一个因忽略英汉文化差异失败的翻译案例,学生分组讨论该失败案例的原因;②教师点评与讲解知识要点;③学生练习翻译商标、广告和产品说明书;④学生比较分析自己译文和参考译文,找出差距。可演示结果:①对给定的商标和广告翻译案例的分析评点;②模拟商务情景,在实践过程中对商务名片和广告的解读。
能力训练项目3――理解并翻译往来商务信函。
拟实现的能力目标:①能准确理解商务英语信函的内容;②能运用翻译技巧准确翻译各类商务信函;③能根据商务英语翻译的7C原则得体表达商务信函的内容。相关支撑知识:①外贸函电知识;②国际贸易知识;③翻译理论知识。训练方式与步骤:①教师提供中、英文信函,让学生动手翻译;②学生分析比较自己的译文与参考译文的差异;③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商务信函翻译的基本原则与技巧;④学生根据教师提供不同的商务信函练习翻译基本技巧。可演示结果:①建立业务关系商务信函翻译作业;②询盘、报盘、还盘信函翻译作业;③交易、支付、装运信函翻译作业;④包装、保险、索赔信函翻译作业;⑤通过网络真实地收发邮件实践商务信函的翻译。
【关键词】《服务营销》 教学改革 实践 教学目标
一、《服务营销》双语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46%,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但是远低于美国的近80%。可见,我国的服务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并且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此外,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经济交流日益频繁,专业英语在跨国沟通上显得尤其关键。因此,非常有必要为市场营销专业的本科生开设《服务营销》双语课程。服务营销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涉及面较广泛,综合性较强。相对于市场营销课程,服务营销专门以无形产品(即服务)为研究对象,而服务的无形性、异质性、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易逝性更决定了服务营销的特殊性。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服务营销》双语教学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不明确,大多数学生被动学习
首先,许多任课教师对课程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大多数教师以平铺直叙地讲授知识点为主,对学生应用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比较欠缺。并且,由于缺乏沟通,大多数学生不清楚也没有主动思考自己学习该课程的目标,仅仅停留在学校“让我学”的层面。因此,一方面教师不了解学生的期望和需求,另一方面学生也不清楚课程要达到的目标,非常被动,那么,该课程就很容易流于形式,满足于“完成学分任务”的现状了。
2.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较差,难以达到双语教学要求
除了部分高水平大学以外,多数大学的英语四、六级通过率相对不高,绝大多数学生在上《服务营销》双语课程前没有修读过任何全英或双语课程,甚至从来没有接触过英文原版教材。虽然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已经通过四、六级考试,其英语读写能力相对较强,但是听说能力却比较差,缺少对跨文化情境的理解,与双语教学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3.英文原版教材和教辅资料不多,缺乏中国本土化的教学案例
目前可以选择的英文原版教材不多,调查发现主要有三本,分别是《服务营销(英文版、原书第5版)》(瓦拉瑞尔・泽丝曼尔 等著)、《服务营销精要概念、战略与案例(英文影印版)》(道格拉斯・霍夫曼 著)、《服务营销(英文版、第6版)》(克里斯托弗・洛夫洛克 著)。一方面,英文原版教材根据作者当地文化和语言习惯编写,多采用国外企业案例,且实证主义特征明显,与中国教材差异较大,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学习积极性容易受到制约,大大降低了课程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与教材配套的教辅材料(如演示文档、教学案例、教学视频等)极其缺乏,使得任课教师备课时花费大量时间在基础材料收集和整理上,效果甚微。
4.缺乏既懂专业又熟练英语表达的专任教师,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由于大多数任课教师的母语是中文,且他们在国外学习和进修英语的机会相对较少,因此既懂专业又熟练英语表达的专任教师比较紧缺。受限于双语形式,课堂表达往往会按照事先准备好的讲义进行,以翻译为主,较少自由发挥和课堂互动。这样一来,双语教学一方面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备课时间,另一方面大幅度限制了课堂信息量,降低了教学质量。最后的结果可能是,教师备课和上课事倍功半,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理想。
5.传统教学方式单一枯燥,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市场营销是一门非常强调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的专业,而激发兴趣则是促使学生提高这些能力的最好方法。但是,一方面,传统教学方式以“老师讲授知识内容,学生被动接收”为主,容易让学生产生视觉和听觉疲劳,使之感到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虽然有些老师会在教学中注意采用案例分析、讨论等多种方法,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许多学生依然感觉难以理解。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课外学习环节缺失,课前不主动预习和搜索相关资料,课后没有反思、复习和总结。因此,总体而言学生的学习效果欠佳。
二、《服务营销》双语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的思路
针对当前的现状和问题,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提出具体解决思路。
1.以“学生参与―教师引导”为模式,进行系统的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是一项规范性和操作性都较强的行为实践活动,它是整个课程的重要环节,是有效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保证。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建议采取“学生参与―教师引导”的模式(见图1)。在该模式下各个环节应当由教师来控制,而学生则应该主动参与。
图1 学生参与―教师引导模式
在“学生参与―教师引导”模式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五个方面:(1)明确教学目标,加强与学生的沟通;(2)精选教学内容,做到主次分明、条理清晰;(3)组建学习小组,实现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4)根据具体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形式,例如讲授、案例分析、开放式讨论、主题演讲、辩论、实训项目等;(5)以提高能力为目标,采取多元化课程考核方式。
2.明确教学目标,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首先,必须明确《服务营销》双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服务业市场营销的普遍规律,熟悉“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的原理,并能够运用该模型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为了达到该目标,必须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关键在于上好第一节课。第一节课的主要目标包括:(1)引导学生思考,使之明确其学习目标;(2)了解学生期望,并在后续课程中设法满足;(3)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激发其学习兴趣;(4)传递任课教师的教学理念、设想、规则和考核方法等。例如,笔者在第一节课写了三句话,让同学们进行讨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第一句是“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pail, but the lighting of a fire”,目的是告诉同学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程的主要目标是激发大家的兴趣;第二句是“Your attitude, not your aptitude, will determine your altitude”,目的是提示同学们学习态度的重要性,要积极主动才能提高自我;第三句是“Tell me and I will listen. Show me and I will understand. Involve me and I will learn”,目的是告诉同学们参与和实践的重要性,只有亲身经历和参与才能真正学会。
3.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构建课程知识框架体系
每一门学科和课程都有自身相对独立的知识框架,而选用不同的教材,这一框架体系会有所不同。为了让学生透彻理解该课程,学会自主梳理和构建知识框架,应该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构建有系统、有结构、有层次的课程知识框架体系,提高其从整体上掌握和运用服务营销知识和理论的能力,并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践导向的实训项目中去。
4.以实训项目为手段,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本课程要求学生自发组建3―4人的团队(学习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实训项目。实训项目一般从期中开始,每个团队选择一个服务业中的企业或单位进行相关专题的研究。要求各小组从选题、信息收集、方案设计、数据分析、问题诊断,到提出解决方案的每个阶段均在老师指导下由各团队独立完成。实训项目进行过程中,学生有任何问题均可在课外联系老师进行讨论和指导。最后,在学期末结束前向全班进行主题演讲汇报,大家就相关问题积极参与讨论,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达到互相学习的目的。
5.以提高能力为目标,采取多元化课程考核方式
与教学改革配套的是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在“学生参与―教师引导”的模式下,应该以提高能力为目标,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传统课程考核方式以考试为主,比较单一和死板,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难以提高实践能力。因此,与前文各项改革相匹配,采用综合考核方式,具体包括:(1)考勤和纪律(20%);(2)案例分析讨论表现(20%);(3)实训项目演讲和报告(30%);(4)期末总结,要求构建自身课程知识框架体系,总结课程学习的收获和不足(30%)。
6.健全和完善各项保障措施
为了更好地落实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还需要同行和高校重点完成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引进更多优秀的《服务营销》双语教材,加快本土化案例开发。双语课程教材遴选要重点考虑两方面因素:内容是否合适以及学生价格承受能力。此外,还要注意英文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注重内容和案例的本土化。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教学内容和知识架构,补充和开发服务营销本土化案例。在引进国外教材过程中,一方面以教学目标和大纲为依据进行适当改编;另一方面,增加对难懂的英文、关键概念的中文注解。
(2)加强双语教学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重理论说教、轻能力培养的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市场需求,这就对双语教学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教师专业理论知识扎实、英语表达能力强,又要求具备实践经验。但是,现实的情况往往是大多数老师只满足部分要求。因此,必须要加强双语教学师资力量的培养,创造更多机会让老师参与社会实践积累经验,举办双语教学在职培训班,加强国内外教学经验学习和交流等,并将这些活动纳入教学考核系统。
(3)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和激励制度。建立和完善《服务营销》双语教学质量评价和奖酬激励制度,是保证教学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措施。教学质量评价可以在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上均采取多元方式进行。例如,评价主体包括学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教师同行、学生等;评价内容可以将过程和结果相结合,构建出相对健全的考核指标。与质量评价相对应的是奖酬激励制度,可以从工作量系数、职称评定、评优评奖等各方面进行制定,以便提高教师积极性。
三、结语
通过对近几年《服务营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反思发现,改变双语教学的现状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在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各方努力下,不断地探索和总结,才能推动其不断完善。一方面,学校要高度重视,在制度设计和组织实施上给予保障和支持;另一方面,任课教师要与时俱进,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学习,加强与同行的经验交流,积极与学生沟通,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最后,同学们要明确目标,端正学习态度,积极与老师沟通,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杨莉. 服务营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08): 48―53.
[2]王建国. 基于合作学习的国际营销学双语教学改革探析[J]. 教育教学论坛,2013(34): 18―19.
市场营销是一门语言与商务技能相结合的专业,在依托专业英语的前提背景下,其技能型人才培养不仅是基础英语听、说、读、写、译各项能力的拓展过程,更是营销知识的获取、分析和实用的过程,是为了培养市场营销领域的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实训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得到高度的重视。因此,在进行教学项目的相关设计时,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核心,以学生的实际就业需要为依托,进行对口项目内容考虑。以学生为核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在此过程中,教师作为对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应当在学习过程中提供相关的咨询与指导。而以情境为依托即是指当下比较流行的情境学习理论。简单来说,情境学习是指在要学习的知识、技能的应用情境中进行学习的方式。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一个个体性的过程,而更是一个社会性的、实践性的参与过程。知识的意义连同学习者自身的意识与角色都是在学习者和学习情境的互动、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过程生成。从上面的理论可以看出,情境学习强调两条学习原理:第一,在知识实际应用的真实情境中呈现知识,把学与用结合起来,让学生像专家一样进行思考和实践;第二,通过社会性互动和协作来进行学习。由此衍生出情境学习应用的两种模式:其一,为学生创造相似的背景环境,让其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实训联系;其二,将学生真正带入社会大环境中,以本文为例,即带入国际营销的环境中,让他们自己在实习中得到提高。
2高职市场营销英语实训项目初步设计
撇除市场营销这一专业的相关内容,由于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在某些方面是区别于一些理论性专业的相关内容,因此,如若只单单考虑英语实训的角度来说,从实际交流过程中应当着重于培养听、说、译三方面的内容,从通俗的角度来说,即在交流过程中能够“听得懂对方需要什么想表达什么”、“说出自己要表示给对方的意思”、“给其他人翻译出交流中的整体意思以及在相关文件上能够译出相关内容”。而在项目设计中也应该突出这几方面的特点。综合上面实训项目设计的总体思路,实训项目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考虑。其一,以高职与企业结合相对紧密的关系入手,为学生们提供实地参与国际营销的实习机会,并在实习过程中了解相关的程序、技能与注意事项,并在完成实习之后撰写实习报告,深入分析在实际岗位实习的经验与收获。其二,通过相关模拟软件,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通过软件进行相关实训环节的练习与模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人机对话。其三,通过在教学课堂的大环境下,为学生创造模拟的对话、交流环境,即以学生自主组合为单位,学生模拟双方交流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人人对话与实训。从三种模式分析其各自的利弊,第一种模式的好处非常明显,也最能够获得实际经验的积累,切实了解到实际国际营销过程中所需要经历的环节和相关注意点,并在实际交流过程中分析自身的不足与优势,然而它的缺陷也很明确。首先,学校在教学环节很难提供这么长的实习时间,尤其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基本的2+1模式很难提供这样的时间;其次,就算能在实际校企合作资源中找到相关的实习资源,也很难满足所有学生的实训需求。第二种模式,能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根据构建的模型、图表等等构造出自己的营销经验与知识专业体系,特别是在英语交流应用方面,摸索出自己的一种交流模式,然而他的缺陷在于,人机对话毕竟是人工设定的,他的实训内容存在一定局限性,也缺乏灵活度,基本上以应用软件模式进行,只能按照特定的内容进行,很难上一个层次提高学生的英语营销实际交流能力。第三种模式虽然也是以人人对话交流为基础,在模拟营销的过程中能够提供灵活性、多样化的情境设定,但是由于该种模式的交流双方均非学生主体,交流不规范、程序不合适等等问题均有可能存在。但是它的优势有以下几点:
(1)无论从时间的安排还是教学内容的契合度来分析都具有极大的相关度,能够在规定的实训时间当中贯彻学习内容的相关主体。
(2)能够安排全部学生进行项目实训,更好的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模拟英语营销的环境当中来。
(3)在学生主体的人人交流环境当中,能够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中发现自我学习的不足与优势,更好的进行总结。总的来说,这三种都是可行且比较好的实训项目,本文将以第三种模式为例做具体分析。基本上高职院校的专业课课时为48学时,实训课程时间应当占总课时的50%,即24学时左右,根据不同院校的教学时间不同可作适当调整。实训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外营销典型案例及理念分析。主要让学生们通过查找一些国际知名企业(以跨国企业为主)在进行国际市场营销与推广过程中的一些经典策略与理念,并根据对案例的研究分析形成相关文书报告进行讨论并分享自己或团队的看法。(5课时)2)国际营销环境分析。选定特定的课题,对某一领域某一商品的具体国际营销环境进行分析,也可结合具体国际公司进行SWOT分析,研究成果可以模拟产品竞标会的形式进行,以各个小组为一代表团队,进行对竞标相关内容进行阐述。(8课时)3)实际国际营销模拟,即以上两者为背景基础,在前面分析报告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模拟真实营销环节的相关对话,并鼓励在这一过程中使整个团队加到交流的环节当中来。(8课时)4)实训总结及自我分析。(3课时)注:以上的模拟环境均在英文交流环境背景中,如若可以,可以形成英文报告。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学生们应当以团队的方式进行,即全部参与课程的人员分为6至8个小组(具体视人数决定),在每个团队人数的决定上,也并非是人数越多团队越好,有时候容易出现人浮于事的局面,反而使得有些同学不能在实训中得到真正的锻炼。目测人数以,5至6人为一团队为适。在团队学习的过程中,既要发挥团队的讨论作用,也要做好总结发言的观点凝练工作。在评分方面,教师应当参考实训的各个角度进行评分,包括个人的参与情况、意见情况,以及整个团队的分工协作情况、完成质量与时间等等,综合个人因素与团队因素的综合考评,确定团队分,并对表现出色的个人进行一定的奖励。
3结束语
【关键词】高职高专 酒店英语 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120-02
1.序言
《酒店英语》是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以“工作流程”为导向,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提供饭店接待服务,熟悉酒店和餐厅服务中典型的工作情景,娴熟掌握如前厅服务、客房服务、餐厅服务等基本技能。高职教师如何切实高效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出符合行业要求的高水平,高层次,复合型酒店从业人员,成为了当前教学研究,课程改革的主题。
2.酒店英语教学现状
我国酒店行业飞速发展,社会对涉外酒店服务人员的需求十分迫切。然而,高素质的酒店从业人员相对匮乏,尤其是既精通英语又有酒店行业技能应聘者,深受欢迎。我国高职院校酒店英语教学普遍起步晚,多数还处于课程建设初期,高职酒店英语教学中还存在诚需改进提高的方面。
2.1酒店英语专业师资缺乏
酒店英语教学,既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英语专业基础知识,能够从事正常的英语教学活动;还要求教师有丰富的涉外酒店工作经验,能够指导学生进行酒店专业英语的实践课程。简言之,教师应具备酒店和英语的复合教学能力。由于酒店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符合教学能力尤为重要。然而目前,教师的专业背景多是英语教育,语言文学,语言学等,对酒店专业知识,一知半解。即便认真备课,也很难弥补实际酒店工作经验上的缺失。这种现象势必会影响高职学生酒店英语知识体系的构建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2.2学生英语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
高职学生生源复杂,英语基础普遍薄弱,对英语学习有惧难情绪,学习的动力不足。多数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阅读相关英文文本为主。教学方式方法单一,观念陈旧,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课程讲授与高中区别不大,枯燥无味,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自主拓展学习酒店英语相关知识,更无从谈起。
3.应对策略
3.1创新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1)多种教学方法并用
充分理解“以学生为主体,以行业为依托,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环节中,采取任务导向法教学、情景教学等多样化的方法,让语言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强调团队协作,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利用率,寓教于乐,让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在做中学。期中,任务导向法: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学环境,针对学习情景创设一系列实训项目、技能展示课题、综合实训课题,实施“任务导向教学法”,让学生在一个个实际任务的完成过程中,熟练技能,提高素养。情景教学法:教学中,营造与实际工作相关的教学情景,将涉外酒店工作流程引进课堂教学,将抽象知识具体化,变枯燥的理论生动化,对学生理解实际工作具有一定实践意义。多媒体教学法:课堂中借助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通过图像,经典视频让学生感受真实工作氛围,以增强教学效果的直观性和感染力,帮助学生把握关键工作技能,促进对课程的理解和内化。案例分析法:案例均为有探讨和研究价值经典示例,多数来自于学生顶岗实训中的真实事件。开展此类课程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各抒己见分组讨论,教师则侧重于引导学生正确的分析思路,多视角思考观察。而后,教师对案例进行总结,归纳和拓展,以便培养学生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既可以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有利于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及运用。
2)整合教学资源,构建完善的自学平台
校园网络通畅,方便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收集相关资料,进行行业调查以及与酒店进行实务工作接触。教师利用一切条件积极收集与酒店英语相关的资料,建立一个可以提供电子教案,授课课件,教学录像,饭店口语练习,网上实训体验等资源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科网络互动平台,让在校学生可以自行安排时间通过平台进行酒店英语相关知识的拓展学习。现代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电子期刊等也是学生开阔视野,查阅资料的重要途径。再如,课后组织学生观看英文电影,录像片,进行专题讲座,阅读英文报刊,收听英文广播,组织英语演讲,情景小品竞赛,英语角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以便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听说能力。
3.2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顶岗实习,订单式培养
学校教室,实训室,定点酒店相结合。教师在课堂中讲授相关的语言知识,介绍从业基本技能。通过大量的课堂口语会话、听力练习等,训练学生基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书面写作能力,使其能在服务中听懂客人的需求,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实训室: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设计酒店英语的实训课程。模拟酒店一线工作中重要场景如:酒店前台,客房实训室,餐厅实训室语音实训等。应该充分挖掘资源,创造条件来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工学交替,把书本学校里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发展从业能力素质,提高人格品质。让学生很好地从学生过渡到从业者。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充分而科学的演练,让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将知识技巧内化为岗位技能。
见习观摩:我院与宿迁市及周边地区的各大酒店及会展中心有密切的合作关系,学生在校期间,校方定期组织他们在周末节假日及寒暑假进行见习、观摩,让学生了解酒店各部门职能、掌握工作流程、处理突发事件等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
顶岗实习:开发国内多家校外实训单位,开展特色实习实训项目,聘请酒店高级从业专家,经验丰富的外教与学校指导教师共同去负责指导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学习生活,让学生更快适应真实的工作环境,运用酒店英语来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磨练其应变反应能力。最后由专职教师、行业人员、外籍教师三方共同对学生进行职场绩效考核,保证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娴熟的运用英语这一工具,顺利完成工作任务。我院酒店管理专业还试行订单式培养,与国内多家国际酒店签单培养,实现企业、学校和学生个人三方受益,收到来自学生社会等多方好评。
3.3改革考核方式
1)考核以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打破传统单一的考核模式,创新考核方式,侧重职业技能的掌握与发展,全面多样的衡定学生酒店英语素质。主要包括:期中期末测试,阶段作业完成总评,课堂活动,专业技能证书,操作测评,实习报告等综合成绩。
2)考试可分为笔试和口试两个方面, 测试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与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在阶段性口试过程中,组织学生通过抽签的方式确定考核的对话情景,考查学生在酒店工作岗位中使用英语处理事务的能力。部分题签如下: room reservation; check in service; room service; deal with complaints。学生抽题几分钟准备后,进行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教师根据工作流程是否完备,语言运用是否流畅,职业礼仪展示是否恰当等标准给出单次口试成绩。多次口试成绩取平均值为本学期口试总评成绩。此外,学生获得《饭店英语等级证书》(初、中级)也作为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
3)模拟实训和工作现场相结合:就是考生既要在实训室里考试,又要到定点酒店工作线程进行考核。考察学生是否熟练工作流程,能否独立且出色地进行酒店服务的实际操作。最终结果由企业、学校两方对学生进行共同评价。这种考核方式全面且真实地反馈出学生的从业潜能和学业成绩,及时发现问题与不足加以改进,锻炼学生自我评价与自我完善的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3.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作为担任主讲高职酒店英语课程的英语教师来说,除了有良好的执教能力和英语专业素质做基础,如果对于涉外酒店日常业务流程不了解,没有实际工作经验,那么在教授该课程时就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难免照本宣科,不切实际。故此,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制定切实有效的学习、实训、进修计划,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同时,学院应加大青年教师培训力度,建立校企实践机制,通过企业轮岗工作,挂职实践等方式,了解酒店专业知识,熟悉酒店服务基本技能及行业最新动态,积累酒店实际工作经验,丰富教学案例,努力培养成“双师型”优秀教师。让英语教师的酒店行业知识框架趋于全面化,以便在今后的教学环节中有的放矢,获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4.总结
面临挑战机遇并存,高职院校应该捕捉机遇,应对挑战。不断创新课堂理念,完善课程设计,优化配备教学资源,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充分考虑社会的需求和学生个体职业发展需要,将酒店英语打造成一门具有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核心课程。
参考文献:
[1]郭兆康. 饭店情景英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高艳芬.情景教学法在高职高专酒店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8,(27),237,232
[3]吴云. 酒店英语[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关键词:威客;高职教育;实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8.7
1 “威客”的由来
“威客”是一个由中国人自己缔造的英文词汇,它的英文写法为Witkey,是由“wit”(智慧)和“key”(钥匙)两个单词组成,也是The key of wisdom的缩写。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逐渐深入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逐渐习惯利用网络来解决涵盖科学、技术、工作、生活和学习等诸多方面的各种问题。一些人在其中发现商机,将自身的知识、智慧、经验、技能为他人解决问题的同时转换为经济效益。
2 “威客”任务模式实训模式与传统项目实训模式的对比与分析
“威客”模式被应用于高职实训教学还是近几年的事情,它与传统项目实训模式存在以下几点不同。
2.1 项目任务的设计。传统项目实训模式所提出的项目任务通常来源于书本的实训环节,存在项目简单过程化,强调技术而非设计等问题。由于任课教师本身往往是非专业工作人员,即使根据实训项目提出了新创意、新要求,但所设计的项目任务往往不科学、不完整。以《平面设计》中“书籍装帧”项目为例,某教材提出利用Photoshop新建图层,添加杂点,再利用动感模糊的滤镜模糊的方法制作条形码。在这样的实训项目及任务的“锻炼”下,学生们的作品在大赛及就业的时被专业评委及专业设计师嗤之以鼻。
“威客”模式下的任务最大特色是商业化,悬赏者提供的任务信息具有大量、准确等特征,最终的应用结果也是商业化的,因此这类项目与就业时的实际工作任务更加相仿或完全相同。既规范了学生的思路,也规范了学生完成项目的手段。以《平面设计》中“标志设计”项目为例,“威客”任务提出所需要的标志为EPS格式,这就让学生明确这样一个简单的却十分重要的问题,设计一个专业的标志是需要在Illustrator或者CorelDRAW这样的矢量设计软件中完成,而不是利用Photoshop这样的位图设计软件。
2.2 实施过程。传统项目实训模式的实施通常是依照教材进行的,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实例或者教师提供的实训过程完成实训任务。学生只是将平时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实践及重温,具体解决问题的依旧是教材或教师,学生没有在实训中思考问题。这种模式最大的弊病是,学生只是知识的模仿重复者而不是设计者。
“威客”任务实训模式的实施是完全开放式的,它只有任务而没有过程。学生需要充分开动思维,根据仅有的任务要求分析与设计过程,最终解决任务。此种方式大大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思维与实践的结合,自觉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复习及实践理论知识。虽然在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种种困难、挫折,甚至暂时的失败,但是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坚强他们的意志和提高他们的干劲,并始终处于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
2.3 对教师的要求。传统项目实训模式对教师要求往往停留于知识层面,教师只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就可以带领学生们根据事先设计好的任务过程得到最终的设计结果。“威客”任务实训模式对教师的要求就非常高了,教师在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要具备较高的职业动手能力。因为条条大路通罗马,学生在确定任务之后,所采用的解决方式不同,所遇到的问题也是各种各样。教师必须具有快速的问题应对能力、解决能力。老师的引导能力也非常重要,在督促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需要引导其始终在正确的解决问题的道路上。
2.4 对与学生的促进作用。传统项目实训模式最大的特征是系统化、经验化,学生可以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加深理论知识的印象。确定了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后,学生可以通过模仿及重复,学到经验化的知识,避免走弯路。“威客”任务实训模式的最大特征是发掘学生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加深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加强了心理素质。
2.5 评价方式。传统项目实训模式因为过程固化,因此侧重过程化评分,根据学生在完成实训项目中具体的步骤进行评分,即便学生得不到最终的实训结果,也可以根据之前的完成步骤得到一定的分数。
“威客”任务实训模式更注重结果评分,如果对过程缺乏一定的监管,则只能根据结果进行评分,即学生如果没有得到最终的实训结果或者实训结果没有达到悬赏者要求则易被判定为不合格。
3 “威客”模式与传统实训模式相融合的可行性
“威客”模式与传统的实训模式虽然存在不同,但是它们的出发点都是依照“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因此如图1所示,可以进行融合。
图1 “威客”模式与传统实训模式的融合
(1)在“威客”平台上选择适合进行实训的威客项目;(2)教师根据传统实训方式总结一套可行的实训过程做参考,作为基础评分参照,鼓励学生采用自我创新的方法解决问题,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3)在分数的给定上综合两种实训模式的优点,采取过程评分与结果评分相结合,主要以过程评分为主,学生创新的解决问题方式得分高于传统模式解决问题方式。最终的实训结果,以教师评定为主,“威客”平台评定为参照项。
以《平面设计》课程“软件界面设计”实训项目为例:(1)教师选择搜狗输入法网站这一具有“威客”形式的平台为载体,引入实训项目“搜狗输入法皮肤设计”;(2)教师介绍需要使用的软件Photoshop、Illustrator及皮肤编辑器所设计的相关功能及设计流程,明确设计结果为设计输入法皮肤、设计展示图。指导学生运用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人体工程学、设计心理、计算机技术等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设计;(3)学生分组抽签,根据抽签结果确定特定人群及制作方向,收集素材,并进入初级设计阶段。初级阶段完毕后,学生展示初级设计模型,教师及小组成员提出修正意见,学生完成最终设计,并上传搜狗输入法网站;(4)教师根据学生的制作过程中的表现及设计结果评定分数,网站的下载率或任务的得奖情况给予相应等级加分。
4 结束语
“威客”任务模式是一种新型的高职实训方式,它以一种新型的激励奖励模式加强了学生的素质教育,目前仍在逐步完善中,希望我们的经验能给大家以参考。
参考文献:
[1]邸胜男.民办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综合实训体系构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02).
[2]张建武,孔红菊.虚拟现实技术在实践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10(04).
首先,本文对电子商务环境下商务英语人才职业能力要求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分别从交易准备阶段:涉外网络营销能力及交易磋商阶段:在线磋商谈判能力这两方面进行论述;接下来,对基于电子商务环境的商务英语综合实训设计展开了集中讨论。
【关键词】
电子商务;商务英语;业务实训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社会生产中的各个领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跨国贸易领域受到的影响尤为显著和深刻,信息化的国际贸易时代已经拉开了序幕,使电子商务拥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国际贸易的走势和发展动向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目前我国的对外贸易已十分活跃,为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赢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商务英语方面的综合实训正急需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使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需求。
一、电子商务环境下商务英语人才职业能力要求的变化
(一)交易准备阶段:涉外网络营销能力
在开展电子信息平台支持下的国际贸易之前,应预先安排交易准备阶段,主要工作目的在于对市场进行深入调查,完成市场开拓。对于进出口企业来说,这一阶段应努力寻求合适的贸易合作方,从而为今后的紧密业务联系提供保证。具体来说,可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利用一切可行的渠道对相关企业及产品或服务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做到跟踪式调查了解,对客户、供应方以及竞争对手的各项信息内容进行动态的跟进了解,从而使企业充分掌握目前国际市场的走势和行情,做到有备无患。由于处在电子商务的交易环境下,供求双方均可利用互联网作为技术依托,完成所需信息的和采集,对业务开展所需的各项信息进行互通有无的沟通合作,主要包括企业基本信息、产品或服务信息、供求信息等等。因此,对于商务英语人才来说,在交易准备阶段需进行有效的跨国市场营销工作。为了提高这一阶段的营销能力,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应保证具备熟练的网络应用能力,尤其是国外搜索引擎的操作能力,在操作中应准确查找到所需的客户信息,完成信息的筛选。第二,必须能对阿里巴巴或e-bay等跨国贸易中常用的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进行熟练的应用。第三,对于一些需面向国际市场的外贸网站,应做到良好的信息维护,并准确使用英语完成产品信息的和刷新。
(二)交易磋商阶段:在线磋商谈判能力
交易磋商阶段属于贸易往来中的核心阶段,贸易双方将通过询盘、发盘、还盘和接受这四个基本环节的循环进行来完成业务合作细节的磋商,主要包括合同标的、价格、合作条件、结算方式、运输方式、保险以及纠纷处理等多个方面。在电子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跨国贸易已无需采用传统的邮寄或传真等信息交换手段来完成业务磋商,更具安全性和可靠性的电子邮件或新闻组、实时讨论组(主要指MSN、SKYPE等网络工具)将为国际贸易的开展提供更优质的磋商平台。其中,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可缩写为EDI)能够支持报价单、订单或其他商业文件的实时传递。而当磋商双方取得共识之后,电子商务平台可谓贸易双方生成一份电子订单,从而无需签订纸质的贸易合同。在这一技术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就需要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业务谈判能力加以提高。首先,应熟练掌握E-mail等邮件形式的电子平台,从而有效展开与外商之间的询盘、发盘、还盘与接受等业务谈判环节;其次,能能够利用电子数据交换完成订单签订,取得电子文件形式的贸易合同。
二、基于电子商务环境的商务英语综合实训设计
(一)综合实训项目一:交易准备阶段的实训
此阶段的主要实训要求在于使商务英语人才能够熟练掌握以阿里巴巴或e-bay等为电子商务平台的电子商务营销。在这一阶段的实训中,应至少包括以下两个实训项目。
分类实训项目一:利用模拟外贸网站作为实训基地,展开网站设计、内容编辑以及英文产品信息的。与此同时,还应参与英文网络推广文案的创作,并将其在外贸网站上。
分类实训项目二: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的信息收集优势,认真筛选重要的国外客户信息,确定合作对象,并向选定的客户发送本企业的促销外贸函电。
(二)综合实训项目二:交易磋商阶段的实训
此阶段的主要实训要求在于使商务英语人才能够合理使用电子邮件、MSN、SKYPE等信息沟通方式,将其作为商务合作洽谈的平台,并使用英语来完成口头或书面形式的业务磋商和谈判。这一阶段的实训同样包括两大基本项目。
分类实训项目一:使用电子邮件这一信息交流方式完成国际贸易中的询盘、发盘、还盘及接受等一系列环节,并在这一过程当中配合使用MSN、SKYPE等在线沟通工具对业务洽谈的细节部分展开讨论,主要是就商品数目、商品规格、价格、支付手段、运输手段、有效日期、保险、索赔方式、仲裁处理方式等多方面内容与外商进行谈判。
分类实训项目二:通过在线洽谈的形式与外商进行商定合同的签订并对其中的具体事项展开执行,与此同时应完成电子发货确认证明的制作。
(三)综合实训项目三:善后处理实训
国际贸易合作中涉及到的善后处理同样需专门展开一定的实训,实训要求在于能够使商务英语人才通过网络交易方式进行核销退税与交易纠纷的妥善解决。
分类实训项目一:通过电子口岸将出口退税、外汇核销及进口付汇核销等事宜办理好。
分类实训项目二:利用模拟航运电子信息平台,对商品运输情况、货损情况进行准确统计,并将统计结果通过电子邮件或在线沟通工具与保险公司及发货方进行协商,解决理赔方面事项。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电子商务环境下商务英语的综合实训设计进行分析研究,指出电子商务平台的运用将在当前及今后的国际贸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商务英语人才必须认清当前发展形势,努力使自己适应新的业务环境。本文对子商务环境下商务英语人才职业能力要求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总结,同时也对基于电子商务环境的商务英语综合实训设计提出了建议。
参考文献:
[1]谢凌江,王菁.国际商务谈判双语综合实训课程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7(23):27827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教育部号召我国各高职院校加大双语课程建设,加深学生对国外先进理念和学科前沿动态的理解。《财务管理》双语课程正是在此基础上,为了满足外向型人才培养和吸收借鉴国外财务管理教学的先进知识体系,由本国教师对国外教材本土化之后开发出来的专业课程。
一、财务管理双语教学的实施意义
《财务管理》课程采用双语教学是因为财务管理这门学科始终是欧美国家处在引领技变革以及学术研究的主导地位,双语教学对学生阅读学习英文资料、掌握财务发展的前沿动态以及培养语言能力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中英双语教学模式,目的是学习国外先进教学手段、课程理念、教材及教学案例,强化学生的专业学科知识和外语语言水平,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专业英文术语,熟悉英文的思考模式和表达方式,学会用英文解决财务问题,训练和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使学生更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环境。
在以往传统的《财务管理》授课中,由于单纯使用中文授课,学生往往会对财务管理中的各种英文专业术语一知半解。例如在讲授WACC(Weighted Average Cost of Capital)时,如果只是单纯用中文讲课,学生很难把WACC和公司整体平均资金成本联系起来。而采用中英双语授课,学生能够更顺畅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对财务管理的内容体系也能够把握得更好。双语授课可以使学生理解财务管理相关的英文用语,避免实践中遇到英文简写时不知所云的尴尬状况,还可以培养学生阅读英文财务著作和新闻的自信心,提升学生使用英文就财务领域的相关问题与同行进行书面和口头沟通的能力。相较单纯的中文授课,双语教学更与国际接轨,注重英语应用,对学生未来的就业形势有较大的帮助。
二、财务管理双语教学的课程设置
《财务管理》双语课程作为金融保险、会计等经管类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主要从报表分析入手,系统地学习公司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涉外财务技能,培养学生运用中英文进行财务决策的能力。
1、采用中英文双语授课
课堂讲授过程的多媒体课件、板书、作业、试卷等均采用英文进行沟通和表达。但是由于教材内容为全英文,为了增加课堂效率以及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重点和难点,每次上课的两天前会把一些艰涩难懂的英文教材重点内容,辅以中文解释的讲义大纲,由课代表发给学生供其预习。这样的教学过程,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以英语表达的财务概念方法和财务理论、具备以英文进行专业交流和表达的同时,了解和熟悉国内相应的财务语言。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能力问题,必须要求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相关英文章节的阅读和预习,针对不懂的地方,结合讲义提前查阅,做好上课准备。
2、采用英文原版教材
由于财务管理的很多先进理念都来源于西方国家,因此采用英文原版教材进行教学,能够更好地吸收国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开阔学生的国际化财务管理视野。同时辅助电子讲义,对难点和重点给出画龙点睛式的中文翻译,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原书内容。本课程采用的教材是在财务金融学界知名教授Richard A.Brealey(理查德?A?布雷利)编写的经典著作Fundamentals of Corporate Finance(7th Edition)《公司理财(第七版)》。作者理查德?A?布雷利编写的这本教材,既保证了教学内容的权威性,又不至于难度太大。除此之外,本教材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译本,可作为学生的辅助学习工具。
3、结合模块教学
课程针对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需要,在引进国外财务管理知识模块的基础上,结合本土化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过整合,采用模块教学,构建了财务报表分析、资金的时间价值、证券投资、融资、收益分配、营运资本六大模块内容体系,再对每一个模块细化,根据不同的难易程度拟定相应的教学学时。教学内容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核心、以风险与收益权衡为重点、以财务决策框架为主线来构造结构体系。
三、财务管理双语教学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不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而是努力促进师生互动,运用案例、启发式教学和体验式教学手段,以及图文并重的技巧,让学生主动学习,自发站到讲台上来抒发和探讨对某些知识点的理解,进而对财务管理的主要概念、指标、模型以及应用进行有效整合,让这些知识能够真的深入学生的脑海中。
1、启发式教学
鼓励学生主动学习,通过布置实训作业,比如让学生自己找一家感兴趣的公司,对这家公司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运营效率、现金生成能力、财富增值能力和资本市场表现能力进行分析,独立完成评估报告,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既是对上半学期的一个总结,也能够让学生体会到财务管理这门课的实用性,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2、小组讨论式教学
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中心。对相关知识点和课程实践以小组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将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探索者”。教师讲课过程中,通过对教材的“二度改编”,使教材成为学生“可探讨”的对象,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结合中英文案例分析,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通过案例,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点,以及加深对中国与西方国家在财务管理上存在的差异。
3、情景模拟
将学生置于一定的情境之中采用英文表达进行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看到一个信息时只能记住10%,听到一个信息时能记住20%,然而当其亲身经历时则能记住80%。因此本课程针对各章节知识要点都设有相关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去亲身体验知识内容。
关键词:高职教育;双语教学;操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4-0234-03
一、双语教学模式与外贸实践操作技能有效结合的必要性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将学生培养成能“零距离上岗”的应用型人才,已成各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由此,双语教学也正成为培养国际应用型人才的“桥梁”。双语教学一般是指在课堂中运用汉语、英语两种语言进行各门专业学科的教与学。它的宗旨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学科学习与思考的能力,提高其国际沟通与交往能力,以适应新世纪全球化社会对国际型人才的需要。《国际结算》是我院商务英语与国际贸易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理论性完备、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型学科,是从事银行涉外业务和企业对外贸易业务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本课程直接对应外贸公司单证员工作岗位,是大部分高职毕业生所从事的初始就业岗位。我院提出“首岗适应,多岗迁移”的培养目标,因此,本课程也是培养高职学生今后可能从事外贸跟单员、外销员等岗位的技能课程。单证是整个外贸工作的核心,通过单证员工作岗位,可以很清晰地将整个外贸环节串联起来。因此,《国际结算》课程实行双语教学,并有效结合高职学生外贸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既适应国际化发展的趋势,也符合高职能力本位、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
二、目前双语教学模式与外贸实践操作技能结合所遇到的问题
(一)适合开展双语教学和外贸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教材及辅助资料匮乏
本人连续三年担任该课程的双语教学,深深体会到该课程双语教学和外贸操作能力培养有效结合的教材少得可怜。目前,新华书店、博库书城等书店市面上销售的教材,要么是全中文,要么就是全英文;要么是全理论,要么光是单证操作方面的。国内出版发行适合双语教学并结合外贸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国际结算教材(中英文对照本)屈指可数。我院从2007年开始在商务英语专业《国际结算》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所使用的双语教学教材情况如下:06级使用的是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和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肖云南、平主编的《国际支付与结算》(2004年出版,第1版);07级使用的是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叶文琴、顾宏远主编的《Finance of 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贸易结算(英文本)》(2007年9月出版);08级使用是由中国商务出版社出版,刘长声等主编的《ENGLISH FOR IMPORT & EXPORT DOCUMENTATION国际商务单证英语》(2007年8月出版)。但在本院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在双语教学模式下高职外贸单证职业技能培养与实践教学研究》(立项编号为Z20080103)的问卷调查中显示,我院高职学生对目前使用的教材不太满意。一个是教材难度太高,全是英文,缺少中文注释;二是每章节课后缺少练习题,即使有也是注重理论知识,在实际动手操作方面的训练非常少。
(二)既具有丰富的双语教学经验又有外贸工作经历的“双师型”师资力量薄弱
我系老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虽然具有熟练的听、说、读、写、译的英语能力,或许能胜任课堂双语教学,但大多缺少外贸企业工作的经历,在解析专业词汇、讲授专业知识,尤其是将理论知识拓展到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训练方面,就出现了“捉襟见肘”的现象。另外,从事外贸工作多年后来我院应聘教学工作的人外语水平太差而且教学水平一般,不适应双语教学。因此,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面临“双师型”师资力量薄弱问题,而且该问题成为国际结算课程开展双语教学和外贸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有效结合的一大瓶颈。
(三)高职学生英语水平总体参差不齐使双语教学与技能培养收效甚微
虽然我院商务英语和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英语水平较其他非英语专业学生高,但同一个班级50~70人的英语水平高低不齐,尽管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国际结算双语课前已经通过大学英语三级、四级,但由于专业英语术语、词汇以及表达方式与普通英语大相径庭,他们一时难以适应,存在理解困难,因此,造成对专业理论知识不能及时消化吸收,更读不懂如信用证之类的全英文资料并进行外贸单据填制等方面实践动手操作训练。
(四)双语教学偏重理论,轻视了外贸实践操作能力培养
传统的授课模式是自上而下的方式,即先学习相关概念或定义再举例展开。目前,很多开展双语教学的老师仍然摆脱不了这个模式,一味去强调理论知识的英文讲授而忽视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或按照英文教材逐章逐节讲得很细,变成翻译式教学或语言知识讲解,使学生对这门课的实践意义和培养目标模糊化,使他们的学习带有盲目性,而当他们到了具体工作环境下就不会进行知识的变通和应用,显然这种结果是违背了我们高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三、双语教学模式与外贸实践操作能力结合的措施及建议
(一)选用或编排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双语教材
许多教材采用概念讲解、样单评析、作业练习为主的“三段式”教学模式。这种传统教学模式虽然保证了专业知识双语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时间用于讲授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最终导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遇到实际制作单证等问题就可能束手无策。根据高职的能力本位、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及高职学生特点,应积极组织有关银行、外贸行业专家和本校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联合编写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双语教材。《在双语教学模式下高职外贸单证职业技能培养与实践教学研究》的课题组正着手编写这样的双语教材,并采用与工作岗位对应、与工作任务结合的项目教学法,如汇付这个章节,我们把汇款作为一个业务操作任务,首先设定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和操作任务。其次导入与本操作任务有关的案例,让学生进行思考,然后通过三个模块来达到教学目标,一是任务操作所需要的基本知识;二是汇款操作业务的流程,这两个模块的双语教学能让学生掌握实际任务操作所需要的基本知识;第三个模块主要是汇款业务操作实训,通过中国电子进出口公司的实际汇款业务让学生讨论如何办理汇款业务,然后归纳总结出操作要点(如果是要制作单据,那么总结出单据的缮制内容和要点)。最后学生参加模拟实训。该教材能够有效将专业知识的双语教学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进行结合,达到培养“零距离上岗”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二)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针对我们高职院校专业老师仅仅具备英语专业知识或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却缺乏从事外贸进出口业务及单据制作方面实践经验的现象,我们鼓励承担专业课双语教学的老师利用假期到进出口企业或银行等单位进行“顶岗实习”或“挂职锻炼”,积累相关的工作经验,提高实践运用能力,由此达到培养他们“双师型”素质的目的。学院也可以通过聘请一些行业专家来校做培训或讲座,要求相关老师去参加。
(三)根据学生英语水平差异,实施小班化双语教学,增强与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有效结合
近几年,我院招生规模扩大,“双师”素质教师缺少等因素使得目前国际结算课程双语教学无法做到小班化教学,基本上还是采用大班,人数为50―70人。大班教学大大削弱了该课程双语教学和实践技能培养结合的效果。在《在双语教学模式下高职外贸单证职业技能培养与实践教学研究》课程组调查教学效果的问卷中,有6%~8%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对提高外语水平没有影响。另外,分析双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听课效果发现,能听懂教师讲课70%以上的内容,商务英语学生为29.43%,国际贸易专业为19.37%;能听懂50%―70%内容的学生两个专业分别占52.8%和61.75%,听懂30%~50%内容的分别为11.08%和12.93%;还有6%左右的学生则听懂的部分低于30%。在问到是否会影响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大多数学生认为双语教学提高自身的外语水平,但也会影响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由此可见,有一部分学生由于英语基础差,跟不上老师的授课内容,无法适应双语教学这种授课方式。学生认为双语教学会影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听课效果,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高职学生有相当多的人没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英语水平离双语教学的要求有一定差距。二是大班教学造成授课老师对课堂管理的难度,无法做到课程上跟每个学生教学互动,不能顾及到部分“落后”学生也在情理之中。要解决这个问题,通过降低双语教学教材中超过四级水平英语单词的难度,如在相应位置标出中文注解,同时,在教材编写中尽量避免一些生僻、难度较大的英语单词。另外,就是采用小班化双语教学,人数控制在30~35人之内,既可以调动学生在该课程双语教学中的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又可以使授课老师对参与实践操作训练的学生所反馈的问题及时解答,这样就比较有针对性,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使双语教学与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有效结合真正落到实处。
(四)双语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和强化体验式模拟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在此次对国际结算双语教学实践中所使用的多媒体课件调查中,认为课件在声音、动画等方面缺乏强烈的效果和内容形式比较单一,不够丰富。出现有35%―45%比例的学生提出希望授课老师在课件声音、动画等方面增强效果;39%―47%的学生认为内容形式要多样化,也有10%左右的人提出改进文字组织,提出需要改进版面的人数比例只有5%左右。可见,教师应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在双语教学中的作用,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丰富多彩的教学课件。国际结算的双语教学除了要采用灵活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外还要突出体验式模拟实践教学。这是因为国际结算是一门涉外性很强的实践类课程,外贸业务中经常要处理一些全英文资料,如国外发来的信用证,所缮制的单据一般也都是全英文的,涉及的条款栏目的填写都需要运用专业术语表达。根据这些特点,一方面,双语(尤其英语)要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如实训指导书等模拟训练资料也要体现双语特色,尽量采用英文编写;另一方面,进行体验式模拟实践教学,要求学生根据模拟情景动手制作各种单据,撰写英文的实训报告。模拟实训是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模拟实践教学的运用和强化,既能明确本课程双语教学的目标和方向也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使其学以致用,最终实现毕业后立马上岗操作。在此次问卷调查中商务英语和国际贸易两个专业分别有近90%和95%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对各种单证操作技能的培养有帮助,只有少数学生认为没有帮助。可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运用和强化体验式模拟实践教学能使双语教学与学生动手能力培养进行有效结合。
作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双师型专业教师,清楚地意识到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开口能说、动手能做”,并能将商务与英语知识相结合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娟.国际贸易单证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1):120-121.
[2] 周宏芸.应用型“国际结算”双语教学方式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09,(2):68-69.
关键词 高职 国际商务单证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
外贸单证是对外贸易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延伸,培养学生外贸单据制作的实际操作和理解能力,教学主要目的是正确完整的缮制各种单据。该课程的特点强调实用性,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问题较多,笔者总结了几个教学中多见的问题,并尝试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解决,具体如下:
1. 学生英语水平薄弱的问题及对策
1.1 问题
①该门课程特色之一是贸易术语繁多,且有较多相似性,单是记忆中文术语已属不易,英文则使难度进一步加大。②高职院校学生英语水平较本科学生差,直接应用双语教学法不符合实际情况,过多的英语使学习兴趣下降,特别是有较长的英文条款时难以接受。这也是本课程最为棘手之处。③传统教学方法是教师逐句翻译,学生被动接受,使该课程变成了英语课,违背了强调实用的教学目的。
1.2 对策
1.2.1英语在外贸单证中固然重要,但笔者认为,对于本课程,教会学生如何缮制单证更为重要。学生已经学过专业基础课贸易英语,因此,笔者在教学时并不刻意强调英文的使用,更侧重实用技能的培训。而英文票证则等待学生熟练掌握中文票证的缮制之后再适当拔高。例如,在学习商业发票缮制时,笔者利用中文发票的投影,先将具体条目说明。并给出一定时间,要求学生缮制一张中文发票。结果学生在很短时间内就将发票缮制完成。经过几次练习后可以达到发票缮制的能力要求。
1.2.2学生在获得票证缮制能力之后,进入英文学习的第二阶段。此时学生对票证架构较为熟悉。通常熟悉中文后多数人开始汉译英,但笔者采用反方向的英译汉方法进行过渡,要求学生直接按照原版英文票证进行回翻。之所以采用此法,是为了达到能够看懂英文票证的目的。学生经历第一阶段的学习后,多数都能看懂英文票证,顺利完成教学目的。至于缮制英文票证,笔者将其列为课后选学内容。即便学生课后不再去学习,将来进入工作岗位,有这些基本的能力,仍可通过学习快速的掌握。有的学生在看懂原版英文票证后,具有较大的成就感,对课程的兴趣也提高了,甚至能够通过后续的自学独立缮制英文票证。教授学生的基本知识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正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2. 校内外实习机制不健全与设施薄弱的问题及对策
2.1 问题
①高职院校不同于本科院校,多数资金紧张,实习设施较差,本课程的实习多采用计算机模拟软件,学生通过上机实习。但外贸票证更新很快,而目前软件版本陈旧,不能跟上时代的形势。且实习时教师多照本宣科,难以达到实习的目的。②校外实习机会珍贵,外贸企业能够容纳的学生不多,且多禁止学生亲自操作,因此教学目的也就很难达到。
2.2 对策
2.2.1在学校政策支持上,须积极更新软件系统、尽可能多的争取校外实习机会,如采用介绍信等形式鼓励学生在假期中,在自己家乡的外贸企业学习。
2.2.2在教师教学方法上,笔者尝试采用如下方法:各小组按照规定要求,利用软件完成一张票证的缮制,各小组通过校园网教学系统进行连接,彼此间可进行讨论。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团队协作的精神。作业完成之后,由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修正和讲解,这就避免了传统教学面面俱到但无重点的弊端,学生对自己票证的关键点、出错点印象较为深刻。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也提升了学生实习的兴趣,增进了班级的凝聚力。
3. 教学内容与方法单一的问题及对策
3.1 问题
①对于教师而言,笔者听过几节各校的观摩课程,多数教师并没有外贸工作经历,在教学中只凭借教材的书面理解进行教学,使内容难以与业务结合,缺乏说服力。而聘请外贸企业人员有较大难度,大多仅能做一期讲座即结束,缺乏固定性。②对于学生而言,传统教学方法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票证以浏览为主,只听不做,学过后并未获得灵活缮制票证和对国际贸易惯例理解的能力。③对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而言,目前教师多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知识灌输,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无法做到知识的建构,也不能培养实战能力。
3.2 对策
3.2.1学校须给予教师一定支持,利用空闲时间进行企业实地培训,实时更新教师的知识、增加教师实训经验、积累外贸案例,包括外贸业务操作方式、最新的外贸惯例规则及资讯。此外,学校须使企业人员讲座由随机变为定期,如每半月一次,使学生开阔眼界,能够直接与对口工作岗位接轨。
3.2.2 改进教学方法:经文献检索及与同行交流,可采用的教学方法归纳如下:
①案例法:为最常用和易用的教学方法,可提升互动性,围绕一个案例提出问题,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能够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保险单的缮制时,可举一个外贸中索赔的案例,并顺势提问保险单上应该有哪些内容。学生在经过前几章的学习后,对单证内容已有一定基础,可将多数内容“猜”出来,教师可自然引导至保险单的填写上来。但此法教师仍为主体,有时不能顾及所有学生。
②项目法:以实际岗位的工作任务作为项目,引导学生实训,独立或合作完成项目的操作。同时可结合角色扮演法,梳理国际贸易中复杂的关系。例如在讲授信用证时,由于概念和流程较多,学生难以理清。笔者将学生分为四组,分别为出口商、进口商、出口商银行、进口商银行,分别就一笔贸易进行合同的签订,以及信用证、汇票、单据的表达等实际操作。该项目持续半月之久,尽管票证作业五花八门,但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本法基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仅需答疑和引导,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
3.2.3 考试方式改革:传统考试通常是“教师出一张试卷,学生60分万岁”的模式,考试题型局限,且容易引发作弊。为了达到真正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笔者尝试采用自拟项目的方法:首先由学生每人自拟一个项目形成项目库(包括教师先前拟定的少量项目,并进行优选),之后随机将项目分配给每一个人,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教师对项目的拟定和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此外,在试卷中,笔者还增加了票证改错、票证关联等应用性较强的题目。学生普遍反映考试题型新鲜、贴合实际应用。
4. 小结
《国际商务单证》是一门从国际贸易中新近独立的课程,起步较晚,教学方法及相关支持尚不成熟,但只要教师能够明确教学目的、灵活运用教学技巧,仔细研究问题对策,该课程的教学定会得到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晓琴.高职院校外贸单证课程的教学建议[J].课程教育研究,2013(1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