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扶贫项目总结范文

扶贫项目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扶贫项目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扶贫项目总结

第1篇:扶贫项目总结范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卫青大将”为你整理了这篇2020年财政专项扶贫产业项目(到户)资金绩效自评总结报告,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一、绩效目标分解下达情况

(一)财政专项扶贫产业项目资金下达预算及项目情况。

2020年,县财政共下达我办专项扶贫产业项目资金7991.473847万元,全部用于发展扶贫产业。其中到户扶贫项目补助1595.11万元。

(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绩效目标设定情况。

项目绩效目标分别设定如下:

到户扶贫项目设定绩效目标为:完成5835户、14005人,以激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内生动力,发展庭院小产业;引导经营主体帮扶带动无劳动能力、无劳动意愿、因照顾家庭等无法参与产业发展的贫困户增收脱贫问题。

二、绩效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资金使用的绩效目标要求,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对24个乡镇共1595.11万元资金使用的效果情况进行自评。于2020年10月末,成立评价工作组,采用现场察看、调查农户的方式,分别对各项目单位的资金到位、项目建设、帮扶带动及增收情况进行了了解。

三、绩效目标自评完成情况分析

(一)资金投入情况分析。

1.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分析。各批资金均及时安排到相关项目实施单位。

2.项目资金执行情况分析。各项资金严格按照批复的项目安排计划规定进行使用。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资金报账严格规范,资金专款专用,已完成的项目能及时完成报账,建设中的项目对照计划预留足额资金,确保建设任务完成。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到户扶贫项目:按计划通过庭院小产业和经营主体帮扶带动完成了5835户,14005人增收脱贫。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到户扶贫项目:通过庭院小产业项目补助5636户,13571人,年户均增收1500元以上,这种方式实现激发了贫困户内在动力,使其掌握了种植、养殖技术,增强了发展庭院小产业的信心,产业呈良性增长,成为促进增收的可持续产业;经营主体帮扶199户,434人,年人均增收1200—1700元,这种方式实现了撬动社会资金参与脱贫攻坚帮扶带动无劳动能力、无劳动意愿、因照顾家庭等无法参与产业发展的贫困户增收脱贫。

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经调查,因项目的实施,使贫困农户对通过产业致富看到了希望,受访农户满意率达到100%。

四、偏离绩效目标的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经调查核对,此次安排的项目未出现偏离绩效目标情况。

五、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此次绩效评价情况采用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公示。

第2篇:扶贫项目总结范文

一、调研目的

深入贯彻党的十精神,系统总结扶贫到户的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全面分析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研究提出改进完善扶贫到户机制的建议,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通过实地驻村调研,增强和贫困群众的感情,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二、组织领导

成立县扶贫移民局扶贫到户机制调研工作领导小组。

三、调研范围

确定的2个调研村(其中:贫困村1个,水清镇代湾村;非贫困村1个,四面山镇中桥村),凡确定的每个调研村,均选择3个村民小组(社)开展调研,对所有扶贫对象进行入户调查。

四、调研内容

(一)全面总结本地扶贫到户工作

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主要做法和经验。到户措施包括专项扶贫(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就业促进、互助资金等各种扶贫项目)、行业扶贫(各有关部门针对贫困地区的政策项目等)、社会扶贫(机关定点扶贫、东西扶贫协作、国际合作项目、社会捐助)等各方面。二是扶贫到户工作取得的效果。三是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对扶贫到户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深入分析其原因。四是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在认真总结经验和深入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立扶贫到户机制的必要性、可行性、可操作性方法措施,包括扶贫行政管理机制如何保障扶贫到户。

(二)典型调研

选择部分行政村,从以下几方面做详细调研:一是该村基本情况,特别是扶贫对象情况。二是扶贫对象识别方法,包括部门协调、对象确定程序、组织实施识别工作等。三是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各项政策落实到户情况。四是扶贫对象信息动态管理,包括信息更新时间、更新内容、更新程序等。五是群众目前对扶贫项目的迫切需求。在了解掌握以上情况基础上,研究提出建立扶贫到户机制的对策建议。

五、调研方式

调研工作在2个村展开,由县扶贫部门自行组织。每个行政村选择3个村民小组,对选择的村民小组内的所有扶贫对象进行入户调查,填写表格和问卷。

六、时间安排

(一)县级调研

第一阶段(3月中旬),制定调研工作方案,对调研活动做出统一部署,同时将调研工作方案、调研具体负责人和联络员名单报市、省扶贫移民局。

第二阶段(3月中下旬),组织开展进村入户调研,同时收集相关资料。

第三阶段(4月上中旬),分析整理调研成果,形成调研报告。4月30日前,将调研报告和相关表格数据一并报市、省扶贫移民局。

(二)形成总报告和相关表格数据

4月上中旬,汇总调研报告和本级机关各小组调研成果。于4月中下旬前形成本级调研总报告和相关表格数据报市扶贫移民局。

七、调研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局长为调研工作第一责任人,同时明确分管领导负责组织实施。参与调研的同志,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开展工作,努力完成调研任务。

(二)求真务实,深入细致地开展调研工作

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掌握第一手详细基础材料,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特别要注意听取基层乡镇、村干部和扶贫对象的意见。

(三)及时分析,总结调研情况

调研要按计划进行,既要保证质量,又要把握好进度。针对调研中发现的经验或问题,形成独立报告。

第3篇:扶贫项目总结范文

一、主要工作

(一)认真学习,全面贯彻中央和全省扶贫开发会议精神。及时召开了全市扶贫办主任、专干学习贯彻会议,学习并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

(二)广泛动员,启动“十二五”扶贫开发工作。认真总结了“十一五”扶贫工作经验,表彰了“十一五”扶贫开发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分析了“十二五”扶贫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三)明确责任,建立扶贫工作新机制。明确了全市“十二五”扶贫开发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和主要措施。建立了一个市领导挂点帮扶、市直单位定点帮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接帮扶的工作新机制,将市直各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情况列入全市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

(四)科学规划,勾画扶贫发展新蓝图。举办了全市“十二五”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规划培训班,共培训人员380人。我市100个扶贫村“十二五”规划总投资56390.5万元,规划拟建设完成基本农田建设及改造3.126万亩,新建通村公路454公里、村内道路修建257公里,危房改造1418户,建设维修学校及幼儿园86个,建设改造卫生室56个,发展种植业6万亩,养殖业103万亩,安全饮用水入户16663户。

二、存在困难与问题

一是需要扶持的贫困群体数量依然庞大,消除贫困难度加大。

二是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入不足,基础建设欠账多。

三是扶贫主导产业的发展不平衡,产业培植难度大。

四是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和扶贫济困的力度不够。

五是扶贫系统干部的管理机制、业务培训不足。

三、下步打算

(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扶贫开发会议精神,全面实施“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

(二)督促落实整村推进规划,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做好100个扶贫村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

(三)努力培植发展主导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引导贫困村结合本地特色资源、传统技术、农民意愿和市场需求选定贫困农户有能力参与并能成功的项目,并把扶贫主导产业的发展与产业项目龙头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

(四)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提升农民自我发展能力。认真实施“雨露计划”,加强贫困农民职业技能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同时,做好扶贫系统干部的培训工作。

(五)发挥党员干部帮扶作用。主要是督促市直帮扶单位副科级以上干部与贫困村贫困户“一对一”结对帮扶工作的落实。

(六)完善和落实定点扶贫工作考核制。市直各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情况列入全市年度同标管理考核内容,扎实认真做好年终考核工作。

第4篇:扶贫项目总结范文

按照《关于报送2018年上半年扶贫领域作风治理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的通知》要求,现将农商行扶贫领域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扶贫专项治理工作开展情况

2018年是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农商行按照政府、监管部门的有关工作要求,不断强化各项措施,全力推进金融扶贫工作,扎实开展了扶贫领域作风专项治理工作。

2018年上半年,农商行按照监管部门的有关要求,及时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金融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通知》、《关于印发〈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两个文件,从思想认识不深入、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管理使用不规范等方面确定了扶贫领域作风专项治理内容,并成立了由董事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对该项工作的领导、推进。基层支行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建立档案,实行单独管理,总行对基层支行开展的工作进展进行调度。

二、主要做法及经验

1. 2018年,农商行继续与当地扶贫办深化合作,继续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为其注入资金,截止6月末,全行已累计发放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小额贴息贷款4笔,金额10.8万元。上半年发放3笔,金额9.8万元。

2. 开展贴心帮扶工作,农商行于5月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到包保的快大茂镇下龙头村,到贫困户家中帮助打扫庭院,送去热水壶等生活用品,并将之前已经收集整理好的衣物交给贫困户手中,包保工作得到进一步推广、落实。

3. 召开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会议,在今年5月,农商行总行组织召开了由基层副行长、农贷会计、优秀信贷员参加的工作会议,对总行下发的《关于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实施方案》进行了解读,并讲解近期上级部门下发的有关扶贫工作的通知内容,使参会人员在思想上进一步对金融扶贫工作引起高度重视,并在实际工作中执行落实好有关扶贫工作政策。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问题

1. 目前全县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82户、贫困人口1066人,且多数是超龄、患重大疾病、没有经营项目、无偿还能力的老人单身群体,要实现精准扶贫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着实存在困难。

2. 发放的扶贫小额信贷在到未收回出现风险时,财政局缴存的风险补偿金非100%补偿,需由银行承担一定的风险比例,影响了金融机构投放扶贫小额信贷的积极性。

(二)政策建议

1. 强化扶贫先扶志、智意识,加强对扶贫工作的充分重视,突出政府主导,银行、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形成脱贫攻坚形成合力,鼓励、支持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进来,发挥各自的能源效应。

2. 发挥政府职能作用,以外出考察、经验引进、项目帮扶等,结合县域实际因地制宜推广农业项目,提高扶贫项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及对贫困人口的带动作用。

四、下半年工作安排

下半年,农商行将在上级部门、监管部门领导下,深入开展金融扶贫领域作风专项治理工作,主要有以下内容。

1.调度开展扶贫领域作风专项治理情况,以下乡督导方式保证此项工作推进,并根据实施步骤合理安排各项工作进度,做好总结及相关上报工作。

2. 开展全国扶贫日宣传活动,在扶贫日当天继续在营业网点开展扶贫政策宣传工作,努力传播国家惠民、利民的扶贫政策。

3. 深入开展包保帮扶工作,组织资金为包保村的贫困户购买鸡雏,发展小规模产业项目,增加贫困户农民收入。

4. 深化与扶贫办的合作,对具有经营项目、讲诚信,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贴息贷款,帮助实现生产发展,争取早日脱贫。

第5篇:扶贫项目总结范文

当年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的70%扶贫搬迁1350户、5400人;新建和改造特色产业基地10万亩;雨露计划”培训9350人;编制好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项目规划,并组织实施;力争使全市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以上。

一、全面启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围绕建设“红色、发展、绿色、富裕”总体要求。科学编制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二是积极组织开展试验区建设试点。各地要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特色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扶贫开发、民生工程等方面,创新体制机制,先行先试,为试验区全面推进探索经验。每个县(市、区)要选择1-2个乡镇,每个乡镇选择3-5个村开展试点。三是做好革命老区()优势产业推介和招商引资洽谈活动筹备工作。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与配合,认真做好各类推介项目的收集、整理、编印及活动的各项筹备工作。特别要加强与企业对接洽谈工作,重点推介革命老区的优势资源、优惠政策和骨干项目,力争每个县市都有重点项目落户,总投资达到50亿元。

二、突出抓好扶贫开发重点工作。一是实施整村推进。全市要集成资金、集中项目、集聚力量对86个重点贫困村实施新一轮整村推进。确保财政扶贫和以工代赈资金总量的80%用于重点贫困村建设。二是突出产业发展。加大产业化扶贫力度,引导农村贫困户发展特色主导产业;通过扶贫贴息贷款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拉动全市特色产业的发展;拓宽扶贫领域,把产业化扶贫与旅游扶贫、招商引资扶贫和社会扶贫结合起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继续抓好小额贴息贷款、村级互助资金等工作,切实帮助贫困农户解决发展生产“筹资难”问题。三是强化能力建设。继续抓好贫困户子女技能培训工作,选送1200名贫困户子女到市电子信息学校进行“双证”培训,引导和鼓励贫困户“两后生”接受职业教育,提高就业能力。改革“雨露计划”转移培训实施方式,探索“资金到县、直补到人”补贴方式。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有计划、有组织开展贫困地区干部培训,重点抓好整村推进贫困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继续与广东国华纪念中学合作,推荐一批优秀应届初中贫困生到国华中学就读。四是推进扶贫搬迁。整合资金资源,创新安置模式,把扶贫搬迁与新农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生态移民、旅游搬迁结合起来,做到搬的出、稳的住、能致富。五是加强老区建设。做好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工作的同时,参照整村推进的做法,启动6个重点老区中心乡镇连片开发和62个重点老区村整村推进工作。加强与老促会的联系和沟通,充分发挥老促会在老区建设中的作用。

三、努力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认真总结5个国定重点贫困县和1个省定重点贫困县经验的基础上。科学识别贫困人口,建立动态的贫困人口信息数据库。二是分类落实扶持政策。各级扶贫和民政部门要密切配合,对贫困人口实行分类扶持政策,逐步做到全覆盖,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以项目到户为基本途径,突出能力建设,完善扶贫到户措施。各地要通过“雨露计划”产业发展、贷款贴息、互助资金等入户项目,直接扶持贫困户;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低保、救助等方式保障基本生活需要。

四、全力做好各项试点工作。一是认真做好英山脱贫奔小康试点。要围绕实现脱贫奔小康试点“三年有明显变化”目标。一手抓县域经济发展,确保实现贫困人口减少10%年度目标。二是认真做好连片开发试点。进一步完善红安革命老区连片开发示范项目,确保通过国家验收;麻城彩票扶贫试点项目要加快进度,确保年底全面完成试点工作任务;大力推进罗田县、团风县杜皮乡、黄梅县柳林乡“连片开发”试点项目建设;蕲春县扶贫互助金试点工作要抓紧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五、着力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积极探索专项扶贫、行业扶贫与社会扶贫相结合的经验和作法。动员各种力量,扎实开展扶贫。一是抓好中直、省直定点帮扶工作。对中直、省直定点帮扶单位,要密切联系,做好服务,争取更大的支持。特别是要加强与国务院扶贫办外资中心的联系,切实做好外资中心党支部与红安县长丰村、浠水县汪岗村党支部结对共建的服务工作,争取国务院扶贫办外资中心对我市的进一步支持。二是抓好“1321帮扶工程。调整和补充市、县(市、区)四大家”领导扶贫联系点,力争每个整村推进重点村有一名市、县级领导带领3-4个市、县直部门进行帮扶。三是抓好“结对帮扶”工程。继续在全市组织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县级以上干部每人帮扶一户,其他干部二人帮扶一户,并将帮扶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四是抓好扶贫责任制的落实。对扶贫点工作进行半年一总结,年终一考核。组织对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扶贫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依据之一。

第6篇:扶贫项目总结范文

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人才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实施教育扶贫现代远程教学站项目,进一步提高全县广大教师的素质,推动我县教育事业发展。

二、工作目标与任务

一)工作目标

积极推进教育制度改革,努力探索和实践具有时代特征与特色的教育培训新机制和新体制。

二)工作任务

1巩固和加强全体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自身修养,使广大教师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教书育人的人格力量。

2抓好教师业务知识和能力的培训。重点学习现代教育管理知识、专业知识以及外语、计算机及其他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把学习各种知识与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围绕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专题培训和讨论,提高广大教师工作水平和创新能力。

3努力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学历层次。鼓励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利用业余时间抓紧学习,力争通过5年努力,使全县45岁以下的教师基本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培养一批高层次、复合型的人才。

4通过名校名师的高考讲座,提高我县高中教师的素质,提高我县高考质量。

5利用的专家教育资源,为广大教师开设专题知识讲座,为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和推动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三、培训内容与形式

根据的教育资源优势和教育扶贫项目的内在要求,主要开设:教育领导干部培训、班主任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新课改培训、学科专业知识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专升本学历教育等。

培训形式:以远程网络教育为主。

四、步骤

教育扶贫项目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启动阶段

1成立领导机构。成立县教育扶贫项目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教育的副县长担任组长。下设教育扶贫现代远程教学站,中小学教师培训站设在县职教中心。

2制定实施计划。各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分别制定具体实施计划或实施方案,并将实施计划或方案报县领导小组备案。

3各学校要积极配合县职教中心做好开展教育扶贫项目的前期工作,完善各项硬件、软件建设。

4开展广泛的宣传发动工作。通过会议和新闻媒体宣传教育扶贫项目,落实项目各项准备工作。

二)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的重点是组织学习。根据教育扶贫项目提供的资源,各有关部门根据本规划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有步骤、有重点地认真组织实施,积极输送学员到县教育扶贫现代远程教学站进行培训,务求取得实效。

三)总结阶段

各有关单位要按照本规划确定的目标要求,认真开展自查和总结工作,并报县领导小组。县领导小组根据各单位的自查情况,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

五、工作要求

一)各有关单位要站在提高全县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建设魅力的高度,充分认识教育扶贫项目的重要意义,将这项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保证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各项任务。

第7篇:扶贫项目总结范文

以自治区政府办公厅文件出台《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实施意见》,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关注扶贫、参与扶贫,全面推进社会扶贫工作。

举办社会扶贫专题研讨会。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题举办专题研讨,并将研讨内容在《内蒙古日报》和《内蒙古扶贫》杂志上发表。

配合国家开展健康扶贫行动。配合全国三甲医院(含军队医院)与国贫县开展对口帮扶,做好帮扶医院派驻医疗队、培训医务人员、实行网上会诊、捐赠设备药品等多种形式的对口帮扶工作,帮助贫困旗县医院提高诊疗服务能力,加强对农村牧区贫困人口的健康服务。

进一步深化金融扶贫工作。自治区扶贫办、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中华联合财险公司合作,利用人民银行支农支小再贷款在14个贫困旗(县)实施金融扶贫“央贷扶”试点项目。在“扶贫日”活动期间举行项目启动仪式。

开展企业扶贫行动。组织引导自治区国有、民营企业开展扶贫募捐活动,并与贫困村开展村企共建行动,积极提供对接平台。鼓励国有、民营企业通过投资兴业、吸纳就业、开发资源、捐赠救助、智力帮扶等方式参与扶贫开发,推动贫困村贫困户实现精准扶贫。

召开精准扶贫现场会。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和重要讲话精神,10月份召开全区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现场会,学习交流精准扶贫的典型经验和做法,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各项工作。

举办“扶贫日”集中募捐活动。“扶贫日”当天举行集中宣传募捐活动,邀请自治区有关领导出席并作动员讲话,对去年募捐的企业赠送爱心募捐牌匾。举办扶贫开发工作专题展览,组织动员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社会各界开展现场募捐。同时,组织指导各盟市旗(县)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公募、调研慰问等活动。

构建社会扶贫服务平台。一是做好与全国社会扶贫信息服务网对接工作,及时组织、提供和贫困旗(县)扶贫需求、资源供给等权威信息,搭建社会各界参与扶贫的互动平台。二是由内蒙古社会扶贫工作促进会所属社会扶贫基金会设立“扶贫日”募集资金帐户,并协助管理、使用募集资金。

第8篇:扶贫项目总结范文

我汇报演讲的题目是:“****”

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对我*今后五年发展的核心,建设富裕文明开放和谐的**十分重要,对我们从事扶贫开发工作的人来讲尤为重要。因为贫困的社会不可能和谐,很多社会不和谐的因素因贫困而发生;贫困的家庭不可能文明。文明是进步的标志,贫困的家庭发展是缓慢的,离文明的要求差距较远;贫困的困想不可能创新,创新是改革的需要,时代的要求,一个思想贫困的人是不可能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活动,结合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谈三点认识和看法:

一、通过讨论和学习,提高扶贫的素质和能力

提高扶贫素质要做到:“四个明确”:一是明确扶贫理念,解决用什么思想指导扶贫开发工作;二是明确扶贫方向,解决扶贫工作的对象问题;三是明确扶贫工作的内容,解决做什么的问题;四是明确扶贫工作方法,解决怎么样做的问题和如何出成绩的问题。提高扶贫能力,这与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提高扶贫开发工作的水平”相符合,提高扶贫的能力,主要是提高三个方面的能力:1、提高把握扶贫政策的能力,对扶贫政策上认识不能偏差、理解上不能偏颇、执行上不能偏离;2、提高统筹协调能力,一是“统”、“统筹”考虑。统筹规划是推动扶贫开发工作的根本,只有抓住这个根本,就可以改变扶贫工作单打独斗的被动局面;二是“调”。积极主动协调上下之间、部门之间的各种关系是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基础,只有抓住了这个基础,我们工作就可以从被动变主动,从狭窄走向广阔;3、提高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能力。项目和资金管理,是检验扶贫开发工作的尺度和标准。主要是通过完善一些制度和办法,来规范项目实施和资金投向,取得扶贫开发的显著成效。

二、通过讨论和学习,转变观念,创新扶贫资金管理的方式

目前,省级财政扶贫资金分配方法主要采取因素法。目标任务和定额标准分配法、项目择优分配法等(举例说明整村推进、安居工程、项目贴息贷款)。省级财政资金扶持方式主要补助、补贴、贴息、以奖代补、奖补结合等多种灵活多样的方式。通过讨论和学习,应积极探索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的方式。一是要建立高层推动的资金管理组织协调机制。二是托展平台、统筹规划,以规划为依据,以项目为纽带,把性质相近、目标相同、用途相形的相关资金,统一编制项目计划和资金分配方案,统一组织项目实施、统一组织绩效评价,充贫发挥资金的综合效益。三是积极探索“村民互助”的产业扶贫模式,深化扶贫到户贷款贴息政策,拉动扶贫贷款的投入,提高扶贫效果。

三、通过讨论和学习,要逐步形成扶贫开发工人的自身特点和模式

第9篇:扶贫项目总结范文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促进贫困群众增收为目标,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在产业扶贫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瞄准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以现代都市型农业和特色高效农业为方向,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加快推进“一减四增”,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培强特色产业,扩大发展规模,提高质量效益,延伸产业链条,构建带贫防贫机制,不断提升农业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二、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提升扶贫特色产业综合效益

(一)优化调整特色种植业。制定实施特色种植业(含水果)精准扶贫年度工作方案,落实“一减四增”要求,在全区建设一批特色种植和良种繁育基地。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策”要求,对紫山怀小米、博远、秋景、喆兴、现海5个产业扶贫园搞好扶贫带贫示范作用;对32个蔬菜产业扶贫项目149个蔬菜大棚加强技术指导,搞好风险防控预警,实现产销衔接,发挥好效益引领作用;对51个产业扶贫基地加强指导,加大贫困户从业就业示范引导作用;指导各乡镇、村加强现代农业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加强优质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发展蔬菜、中药材、食用菌、特色杂粮、水果等特色高效种植产业,推动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精品化和品牌化发展。

(二)做大做强特色养殖业。制定实施特色养殖业精准扶贫年度工作方案,在乡发展肉鸡、肉驴等养殖扶贫项目的基础上,在其他乡镇重点发展家禽、肉牛和肉羊养殖,支持各乡镇、村发展特色养殖。

(三)大力提升农产品加工能力。大力培育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引导各乡镇积极扶持、、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储藏、保鲜、烘干、分级、包装设施,提升产后处理能力,使产品更适宜进入精深加工。

(四)培育壮大农业新业态。指导各乡镇、村依托特色农业、农事景观、人文景观等资源,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康养健身、创意农业、体验农业等多元业态。一是对名关镇南石口食用菌加强技术扶持指导,打造成我区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二是加强休闲农业品牌创建培育工作,开发广府、王边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做好宣传推介;三是打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抓好西部以博坤家庭农场、博远智慧农业园区、刘窑核桃基地、永合会万亩油菜花基地和东部以耐思、科瀚、相知农场、垂钓中心等节点为主的两条休闲农业精品线路,提升我区农业生产附加值。

三、加强产业带贫主体培育,提升产业带动能力

(一)培强新型经营主体。立足资源禀赋,围绕全链条需求,聚焦重点领域,以高科技、高质量、高成长性为标准,积极开展农业大招商,主动对接大企业、大集团,积极引进培育能够支持带动扶贫产业发展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做好招商项目跟踪指导服务,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投产。

(二)发展高效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协调供销、邮政、农业服务公司、农民合作社等开展农资供应、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烘干收储等农业生产。鼓励中小型服务组织通过发展服务联合体、服务联盟等新型组织形式,加强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逐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引导大型服务组织通过参股控股、特许加盟等形式,与中小型服务组织形成稳定的利益共同体,形成各有分工、互有侧重、共同发展格局。全区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30家,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6%。(责任单位:农经科、植保站、农机管理科、农机推广站,各区域站、动检站)

(三)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完善扶贫资金、长期订单、股份合作、资产收益、产销衔接、土地流转托管、公益岗位和就业帮扶模式。推行以股份合作为纽带的政府+金融+科研+龙头+合作社+农户“六位一体”新兴合作经营模式,实行企业统一流转土地、基础设施、种养品种、技术指导、品牌打造、加工销售和农户分户经营管理“六统一分”,把大多数贫困户嵌入产业链条,引导带贫主体和贫困户依法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实现贫困户与企业、金融、科技的有效联结。建立完善收益分配机制,优先安排有劳动能力贫困户,通过产业项目和引导就业实现增收。(责任单位:农业科、经作站、农经科、产业化办,各区域站、动检站)

(四)壮大集体经济。巩固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试点成果,加快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建设,逐步增加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比重,全面提升试点工作质量。巩固“消零”成果,防止反弹。继续实施“消薄”工程,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资源,采取股份合作的形式,进行资源开发、产业化经营。盘活政府投资和社会帮扶到村形成的资产,多举措、多形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大力发展农村服务型经济,通过为农户和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提前产中产后农业生产,以及旅游、商贸流通与市场管理服务,增加服务性收入。(责任单位:农经科,各乡镇农经站)

四、深化农业科技服务,提升创新驱动能力

(一)加快农业创新驿站建设。认真落实《农业创新驿站建设管理办法》,每个驿站辐射带动5个以上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发展,帮扶10个以上贫困或普通农户脱贫增收,使驿站成为县域产业发展的动力源和孵化器。深化“十个一”模式,帮助科研教学单位研究制定科技人员参与驿站建设和科技下乡的扶持政策,建立创新驿站长效机制。(责任单位:科教站,各区域站、动检站)

(二)提升农业技术服务水平。落实《省农业产业扶贫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方案》,进一步优化扶贫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帮扶重点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全产业链方向转移,组织开展“十项服务”。继续实施《区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实施方案》,建立一支指导到位、服务精准、帮扶全覆盖的产业发展指导员队伍。进一步加大科技扶贫培训力度,培训产业扶贫干部、产业扶贫带头人、实用人才带头人、经营主体负责人和贫困户200人。(责任单位:科教站,人事科,各乡镇)

(三)健全农业科技信息化网络。发展智慧农业,加快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在特色农业中的推广应用。积极参加省市县乡村五级贯通的农技推广云平台,通过配备终端、网络书屋、微信公众号、手机APP、12316等及时指导农民群众科学合理安排农业生产,解答技术咨询、推送科技信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在平台上、展示、交易。(责任单位:科教站,各区域站、动检站)

(四)加强风险防范。做好农业生产防灾减灾工作,抓好重大病虫害防控、制定完善防控预案应对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加强监测预警。依托区级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建立农业扶贫产业市场风险预警机制,制定风险防范预案,定期价格、供求信息,指导贫困地区防范市场风险。科学开展产业扶贫风险评估,对扶贫主导产业面临的技术、市场等风险和经营主体生产、经营、带贫能力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制定防范和处置风险应对措施,防止产业项目盲目跟风、一刀切导致失败造成损失。加强扶贫资金、资产资本监督管理,防止出现产业扶贫失败风险。(责任单位:农业科、技术站、科教站、财务科、蔬菜科、植保站,各区域站、动检站、农经站)

五、推动农产品营销,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

(一)严格质量标准。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完善县乡村农产品监管追溯体系,做好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应用,做到专网专人负责。(责任单位:农产品监管科、科教站,各区域站、动检站)

(二)强化品牌培树。制定特色优质农产品目录,强化品牌设计、品牌提升、品牌宣传,培育1-2个区域公用品牌,集中打造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品牌和特色农产品品牌。支持各乡镇在中央、省市媒体、高铁站平台等进行产品宣传,支持鼓励品牌农产品创新创意设计、讲好区农产品品牌故事,扩大品牌农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责任单位:农业科、蔬菜科、农产品监管科,各区域站、动检站)

(三)强化产销衔接。构建产销对接长效机制,组织参加京津冀蔬菜食用菌产销对接活动和品牌万里行活动。鼓励各乡镇建立营销体系,加强与一线城市农贸企业、批发市场和大型超市对接合作,拓展区品牌农产品展销窗口。组织各乡镇企业和产品,入驻北京新发地优质农产品展销中心。组织实施品牌农产品“六进工程”,开展爱心购买农产品公益行动。支持举办品牌电商促销宣传活动,支持建立农产品电商特色馆,打通线上线下产销对接渠道。(责任单位:农业科、蔬菜科、环保站,各区域站、动检站)

六、抓好定点帮扶工作,确保帮扶政策落实

搞好定点帮扶工作。扎实做好区农业农村局在柳村、榆林东、榆林一、东睢宁、赵刘营、杜屯等6个村精准扶贫帮扶工作,组织局“一帮一”帮扶责任人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及时了解到村到户帮扶措施实施情况。(责任单位:局办公室、局相关科室)

七、强化组织保障,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加强组织领导。继续实行“一全一直一最一中心”工作机制,将农业产业扶贫作为重要任务,摆上突出位置。各科室站所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专项谋划,科室站所负责人要具体抓、深入抓,安排得力人员负责产业扶贫工作。要保持产业扶贫人员队伍的稳定,抽调精干人员充实到产业扶贫专班中来,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产业扶贫队伍。(责任单位:局属有关单位,各区域站、动检站)

(二)建立清单台账。要结合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工作,按照“一项任务、一个清单、一套措施、一抓到底”的要求,建立健全产业扶贫任务清单,对所有乡村的产业情况,逐村逐项建立产业情况清单。认真落实扶贫产业各项政策措施,以村为单元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户为单元加快落实特色种养扶贫项目。进一步优化完善农业产业项目库,积极参与农业产业扶贫项目的方案制定、组织实施、成果验收等工作,实时了解执行情况,并进行监督和指导。(责任单位:产业扶贫办、局属有关单位,各区域站、动检站)

(三)加强调研督导。在狠抓中央巡视、国家考核、督查巡查和省级、市级考核反馈问题整改的基础上,结合扶贫产业问题困难大排查和产业扶贫“回头看”工作,围绕重点工作,针对薄弱环节,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督导检查和调研指导活动,分析问题与趋向,研究提出前瞻性意见建议,通过强弱项、补短板、促提升,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构建农业扶贫产业长效机制。(责任单位:局属有关单位,各区域站、动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