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善意的谎言事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遗产旅游;遗产保护;管理路径;共生-博弈
1.引言
世界遗产地是我国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类型之一,由于其独特的自然或人文景观以及巨大的科学研究价值吸引了众多的游客,极大的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各地亦将本地区内旅游目的地申报世界遗产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1]。目前旅游业快速发展在为遗产地带来崭新发展空间的同时亦加剧了遗产旅游与遗产保护的矛盾,因而以遗产保护和利用为核心的遗产地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黄山作为中国首批世界遗产地加之其自然和人文双重遗产的身份使得黄山在旅游发展中闻名于世,黄山旅游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中国山岳型遗产地旅游发展的缩影,其资源保护与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国旅游景区管理的典范。笔者从管理路径角度出发,以黄山遗产地为例,在大旅游观念及世界遗产型旅游地发展的基础上对黄山世界遗产地保护和管理路径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其管理路径脉络。通过对黄山遗产地旅游发展路径的演化过程的研究找出中国遗产型旅游目的地旅游发展的脉络和管理路径,以期构建适宜各个世界遗产地管理的路径模式,促进世界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
2.黄山遗产地旅游与保护共生运作模式
就旅游而言,共生是指旅游系统内外部之间以及各自之间通过合作竞争,并达到1+1≥2的效果[2]。旅游共生思想突破了传统的狭隘竞争观念、它以契约为纽带,通过相互间在价值链各环节的合作来获取竞争优势,实现“共赢”的目标。共生理论按照行为模式划分可分为寄生关系、偏利关系、对称互惠共生关系和非对称互惠关系,按照组织模式划分可分为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3]。不同的共生模式有着不同的模式特征,而且各种模式间可相互转化。“对称互惠共生”的行为模式和“一体化共生”的组织模式是实现“双赢”(Win―win)和“多赢”(Multi―win)的理想模式[4]。遗产旅游与遗产保护部门为了各自的利益皆朝着非共生方向发展,我们的首要工作就是抑制这种不良的状态,达到最佳的共生效果。根据共生理论,笔者认为达到双向共生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其中可行性存在的最大可能来自于政府支持。根据当前对黄山遗产地的实证研究,现有黄山遗产地已形成两种主要的运行模式类型。
2.1 寄生条件下的黄山遗产地点共生模式
寄生条件下的点共生模式是指在“世界遗产”品牌下黄山遗产旅游与遗产保护所构成的共生体中,其行为模式是寄生关系,组织模式是点共生状态。行为上的寄生表现为黄山遗产地的开发利用是依赖于景区的保护的,且需要强调的是,这种保护并非人为有意识的保护,而是由于经济欠发达、交通闭塞、信息不畅等原因才行成的较为原始生态的自然保护状态。组织模式上的点共生表现在黄山遗产地旅游开发与保护未能相互制约,协作共生。此外,非可持续性开发将遗产旅游资源混同于一般性经济资源,极大缩短了遗产地的生命周期,这种随机性、不稳定性的点共生模式所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皆处在较弱的层面上。
2.2 偏利共生条件下的间歇共生模式
偏利共生条件下的间歇共生模式是指在“世界遗产”品牌下黄山遗产旅游与遗产保护所构成的共生体中,其行为模式是偏利共生关系,组织模式是间歇共生状态。黄山遗产地旅游开发与保护从表面上看是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但是实际经营过程中企业为了创造最大利益仍是偏向于旅游开发。由于黄山风景区属于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政府在管理上起到了统筹协调作用,使得黄山遗产地在旅游开发时不以损坏环境为代价进行开发;同时政府在保护上给予遗产地较大支持,黄山风景区管委会每年的项目建设中都安排遗产保护类项目,拿出专项资金用于黄山遗产地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遗产旅游与保护得到和谐发展。与点共生关系相比,间歇共生关系在界面生成上已脱离完全随机性,虽然还存在随机性生成的成份,但从整体上看,界面生成已具有某种必然性和选择性[5]。故从组织模式上看,黄山遗产地企业经营模式下的遗产旅游与遗产保护属于间歇共生模式。当然,这种从政府到企业都受益的模式有其先进的地方,但是由于偏利共生的不稳定性,必然会导致间歇性共生的存在,故黄山风景区共生模式应向着更加稳定、有效、合理的方向发展。
3.黄山遗产地旅游发展影响因子分析
黄山遗产地在共生模式影响下,遗产旅游与遗产保护共生局面趋向和谐,但是作为世界遗产地的黄山遗产地由于涉及到遗产地管理所对应的相关职能部门太多,在管理上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关系,面临着管理上的诸多难题。
3.1 战略性资源保护力度不足
近年来黄山遗产地在遗产保护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随着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给黄山遗产保护与管理带来了新的压力。首先,黄山遗产地在遗产地管理上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园林部门、旅游部门等都对黄山遗产地进行相应的管理;其次,保护性管理中资金投入不足,黄山主要的保护资金来源于自身的门票收入中。故应建立完善的遗产保护法律体系和管理体系,国家成立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的专门机构,协调各方;并在黄山发展文化遗产事业、产业等方面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
3.2 管理体制多元化仍然存在
由于国情的制约黄山遗产地管理始终存在着管理的多主体特征。这些混合管理之间的冲突的可能发生将会对遗产地资源的完整性和管理的统一性带来无法估量的负面影响。黄山遗产地管理亦是如此,虽然已经形成了黄山管委会这个微观遗产管理组织,但是依然存在相应的管理和经营的矛盾、保护和利用之争,很难形成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集中管理体制,这是需要黄山遗产地乃至于各大遗产地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3.3 营销管理亟待加强
黄山遗产地在营销策略上还需进一步改进创新,挖掘更多有利于拓展客源市场的内在营销手段,如品牌商标保护,公关危机的处理,特殊情况的预防等等,都是景区市场营销战略的延伸。景区市场营销的潜在空间巨大,但难度不少,只要紧跟市场需求,采取多种营销方式,整合资源,主动出击,才能把握住市场,不会被市场所淘汰。
3.4 社区参与程度不够
黄山遗产地区内环境优美,但是接待设施紧缺并相对老旧,景区管理上应转变思想,开展多种形式的旅游以缓解山上旅游接待设施能力的不足以及游客过于集中的问题,将山下居民调动起来,组织多种旅游形式,开发农家乐等分散游客的集中度,将黄山旅游转化成“山上游、山下住”,“山上赏、山下尝”等多种能够提高社区参与度的旅游形式。
4.黄山遗产地旅游发展保护与管理路径分析
4.1 起步成长阶段共生模式
由于黄山遗产地属于旅游导向型山岳遗产地,其在初期的发展中主要是采用旅游开发促发展的形式,故在此阶段,共生模式为寄生条件下的点共生模式。其主要特征就是政府主导因素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管理方法和体制处于摸索阶段,具有较大不完善性。
4.2 成熟阶段共生模式
黄山遗产地在不断摸索和借鉴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遗产管理模式,但基于黄山属于旅游导向型遗产地,政府在规划遗产地发展时考虑了更多的政府利益因素,虽有了一定的保护意识和保护措施,但是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黄山遗产地的共生管理问题,该阶段共生模式为偏利共生条件下的间歇共生模式。这种其实并不是较为稳定的模式,在政府眼中,把景区交给企业专营,企业赚了大钱;而在经营者看来,政府的观念还可以再转变些,如此才能更易发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能动性。政府和企业的互动使得共生模式的运行上存在不稳定因素,这也并不是共生的最佳模式和未来发展趋势。
4.3 创新阶段共生模式――共生-博弈模式
共生-博弈模式是指在世界遗产品牌下的黄山遗产旅游与遗产保护共生制衡的共同体中,通过合作竞争达到共生。
黄山现正处在创新发展阶段初期,共生-博弈发展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模式,目前黄山遗产旅游与遗产保护共生共赢尚存在一定障碍,如市场障碍、制度障碍、效益分配障碍等,但是这种共生-博弈模式将是黄山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黄山遗产地保护与利用具有显著博弈性关联。
鉴于黄山遗产地的现状,首先树立合作共赢、强化成本优势的理念,在充分承认和理解旅游开发与保护的矛盾对立前提下,着眼于黄山遗产地旅游和保护的共同点,将局部的对立变成更大空间的共存,寻求矛盾双方的共存和共赢;同时控制成本驱动因素,利用先进的开发技术和方法提高效率,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得黄山遗产地走向保护与利用良性循环的轨道。其次是建立约束性机制,在制度上采用“激励相容”机制来维护黄山遗产地共赢合作博弈的长期性[6];并且建立“利益平衡”机制,使得共生单元间对共生模式产生认同感,发挥各共生单元在黄山遗产地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黄山遗产地在充分了解遗产旅游与遗产保护影响因子作用的前提下,应以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建立资源共享。这种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一体共生经营模式,可避免旅游资源的低水平重复开发建设,激活经济效益,也同时避免了企业因产品的同质性而产生的恶性竞争,从而在行为上形成一种对称互惠共生模式。它将是旅游企业经营模式的最优形式。黄山风景区管委会作为政府主管部门,主要负责景区的规划、审批、监察职能,旅游企业不能随意进行景区内任何旅游开发;而企业则负责景区维护、游客服务、市场营销等职能。政府的宏观调控加上市场机制的引入,企业进行运营创造最大化效益,企业更加专注于黄山的经营与维护,黄山遗产地旅游与保护得到共生发展。
5.结论
黄山遗产地作为山岳型遗产地的代表,属于旅游导向型遗产地,其管理路径可反映出较多同质遗产旅游地。山岳型遗产地管理路径研究亦是反映在不同阶段因为环境等因素变化而产生的一种连续性演进。笔者以树状演进图以保护管理和利用管理为主要特征展示了以黄山遗产地为代表的山岳型遗产地管理路径的演进(图1)。
如图1所示,在大树的底部,利用管理“枝繁叶茂”,随着大树的不断增高,保护的枝桠茂盛起来,最后两边发展趋于平衡。
图1 山岳型遗产地管理路径演进图
如图1所示,在树状图中,每个阶段的基础枝桠皆为保护管理和利用管理,在不断的发展中,保护与利用不断“争夺”大树主干的“营养”。在起始和成长阶段,利用管理汲取的“营养”较多,枝桠日渐繁盛;到了成熟阶段,保护管理在政府主导作用和社会发展趋势的驱动下,发展较为迅速,保护管理枝桠茂密;一棵树的发展应是两面共同发展,协同共生,互惠共赢的,故“遗产地管理”这棵大树发展到创新阶段,其开始追寻两方的平衡,并眼光不断深远,由最初的景区自身的发展演变为旅游目的地的区域性联动发展的方向,保护和利用皆在区域联动发展的大前提下进行,其演化规律是沿着景区―遗产地―旅游目的地―区域联动的轨迹进行动态适应性变化,是一种连续性的演进模型。黄山遗产地今后仍会沿着这个路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陶伟.中国“世界遗产”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研究[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钟俊.共生:旅游发展的新思路[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1,20(3):17-19.
[3]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4]吴泓,顾朝林.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研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4,24(1):101-109.
[5]张旭.基于共生理论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4.
[6]邓明艳.世界遗产资源保护性开发模式新思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3):93-96,105.
作者简介:
汪淑敏(1983-),女,汉,安徽安庆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旅游经济和旅游规划研究。
一节班会课上,我正在饶有兴致地讲解《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内容,把一条条呆板的条例,都转变成一个个小故事,所以,同学们很感兴趣,都目不转睛地盯着我,认真地听着。忽然,发现我班“智多星”张佳佳很长时间低着头,手在抽屉里不停地忙着什么。张佳佳上课爱走神,这我清楚,但今天却异常严重。我想弄个究竟,便一边讲解着,一边悄悄靠近她,可能太入神了,对于我的靠近她丝毫没有觉察。噢,原来是在认真地编最近学校流行的手链。这时的我气愤极了,批评她吧,会打乱同学的思绪,影响上课,还会太让她丢面子;不批评她吧,难解我心头之“恨”,老师又在讲规则,却这样不守规则,太气人了。我压住火气,一边讲解着,一边在想万全之策。对!何不利用这一鲜活的事例,一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条例内容,二能让她在美丽的谎言中纠正错误。对,就这样做。这时,我微笑着说:“同学们,看张佳佳在干什么?”同学们的目光瞬间扫向张佳佳,离她近的同学立即说:“张佳佳不认真听讲,在编手链!”张佳佳也缓过神来,脸一下子变红了。“这是违反了什么规则?”学生们立即说:“违反了《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张佳佳的脸更红了。这时,该圆场的时候到了,我又说:“张佳佳不愧是我们班的‘智多星’呀!她知道我们要上这一节课,而费尽心机地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同学们经常发生而又非常典型的事例,这真是用心良苦啊!”几秒钟的沉默后,同学们使劲地鼓起了掌。此后的十几分钟,张佳佳专心了,连续回答了几个问题,笑容绽放在她的脸上,但从她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她对我的无限感激。
说来也怪,此后几天,张佳佳上课一反常态,出奇地认真。当然,可能再过几天或再过几周,张佳佳会犯同样的错误,但至少这几天,她认真了。
身为班主任,我们都知道,我们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假如每个老师都给孩子们留点面子,留点尊严,多点宽容与忍耐,适当情况下,编一个善意的谎言,化批评为表扬,我想,比直截了当地揪着孩子的缺点“一棒打死”效果会好许多。
如果每个人讲诚信、每个商家讲诚信,每个政府、国家讲诚信真正做到一诺千金,那么长此以往,人们生活定会处处充满和谐的气息。古往今来也有许多讲诚信的事例: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就依靠着自己为人正直、讲信用拉拢了大批人才为他效力,而且还在诸国树立霸主之位。晋文公重耳也正是以诚待人拉拢人才,还在明知战场上讲诚信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仍然做出退避三舍的举动。晋文公也正因此获取名声与威信,继齐桓公后又一个当上霸主!而“退避三舍”这脍炙人口的故事也为后人所称赞。
诚信是一个人面向世界的一张必不可少的“通行证”。现在让我们设想一下不讲诚信的结果吧:如果一个政府不讲诚信,那么公民的权利将得不到保证;如果一个商家失去了诚信,消费者的权益的不到保障,这个商家又怎会不一步步走向破产?如果就连朋友之间都无法讲诚信,那么人与人之间也就毫无信任可言,友情也会变成一个空壳,整个世界被冷漠所笼罩……失去诚信之后的世界会是如此可怕……
如今的人之所以不讲诚信,大多数不正是因为诚信与金钱、利益所发生冲突时,无法抵挡诱惑选择了金钱、名利,放弃了诚信。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然而这些人却反其道而行之,从而导致了将自己置于一个不诚、不信之地。记得富兰克林说过一句名言:失足,你可能马上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这不正是为那些无信誉之人敲响的警钟吗?
一、给学生一个台阶
2010年10月我 参加一次优质科评比。上课铃声响了,我手捧精心准备的教具,迈着自信的步伐走进教室。我习惯性地扫视了教室一圈说:“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随后,拿出了一幅图片进行对话,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咚咚”敲击着课桌的声音传入了我的耳膜,他们的小手在我眼前晃动,我选择了一位平常不爱说话的同学。只见她慢吞吞地站起来,嘴未张开,两只大眼睛求助地看着我,我满怀期待她的答案,其他同学等不及了,再次举手敲得桌子“咚咚”响。怎么办?这个问题直击我的大脑,批评是不能用的,我马上做出决定,让这位同学坐下,面带微笑地说:“同学们,今天我们班过一个节日――“愚人节”,这位同学知道这个答案,她想给我一份意外惊喜,同时也想把这个机会留给其他同学,大家说,是吗?”同学们笑了。这位同学流露出迷惑的眼光,但还是笑了笑。同学们再次举起了手,热情的等待我的召唤。尴尬就这样像风一样离去。当我把时间留给学生训练的时候,我走下去问她,“为什么不会也举手?”这位同学说:“老师,别人都会,如果我不举手,同学们会笑话我,而且今天是老师上公开课,我很想配合你。”我心里一颤,我感觉到这位学生有一颗强烈的自尊心。我低下头悄悄地告诉她,下次提问时,如果会举左手,不会举右手。又到提问时,我看见她高举的左手在我眼前晃动,我把发言权留给她了,她自信地站起来,回答得非常好,我及时地送给一句:“Congratulations!”她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递给我一个感激的目光。同学们也豪不吝啬地给了她掌声,听课的老师也投来了赞许的目光,这节课轻松而愉快地结束了。
把愤怒的姿势变换成握手,把严厉的呵斥变为善意的谎言,给忧怨一个宽容的眼神,让她找到自信。
二、赞赏学生
赞赏学生实际就是承认学生的成功。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诚实守信的基本含义。
2、懂得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人要诚实守信。
3、懂得现代社会更需要诚实守信。
情感
1、愿意做诚实守信的人,鄙视虚假和不守信的行为。
2、对自己不诚实和不守信用的行为感到不安和歉疚。
行为
1、努力做到说话做事实实在在、表里一致,当着人和背着人一个样。
2、做到学习、评比、竞赛不弄虚作假,考试不作弊。
3、做到承诺时实事求是、讲原则,作出承诺后努力兑现。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六年级第一单元第二框的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编写的。本课教育是在的中年级“诚实守信”的基础上,从观点的外延“对个人、对他人、对社会”这个广泛意义上认识对教育内容的深化和拓宽。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一个人只有从小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将来才能更好的参与市场竞争,适应时代的要求。
课文主要是从四个方面讲明观点的。
1、“诚实守信”的含义。
2、诚实守信是美德,做人要以诚信为本。
3、现代社会更需要诚实守信。
4、要从小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
本课共有四个栏目
栏目一“述说”(课文前)意在让学生首先回顾以往学过的关于诚实守信的内容,再联系一些自己的具体实例,将所学的内容作一概括,使学生对诚实守信的表现有一总体认识,由此引出本课所学内容。
栏目二“述说”(课文后)意在巩固本课所讲观点。学生在联系正反两方面实际的同时,全面认识诚实守信的意义。
栏目三“讨论”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例,让学生分辨、评议,明辩是非对错。
栏目四“评议”安排两个题,用意有两个:一是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补充,本课教学在行为目标上提出要引导学生说话、做事表里如一,当着人和背着人一样,承诺时要实事求是,并努力兑现。课文中对这方面没有详细讲解,在此有一个明确认识;再一个就是,通过评议使学生从感情上体验,人们喜欢什么人,厌恶什么人,使学生产生努力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的愿望。
教法建议:
1.课前,请学生搜集有关诚实守信方面的实例,课上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加深学生对诚实守信的理解。
2.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的资料要尽可能的生动直观,使学生觉得真实可信。如:如报刊上,电视中报道的实例。
3.教学中,一定要利用诚实守信方面的正反实例教育学生。使学生体会个人或企业诚实守信的好处以及不诚实守信的危害。
4.课上,教师、学生在介绍资料时,可以将资料制成网页,用网页的形式交流自己的资料。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听故事《立木为信》。(见课前准备中阅读材料)
你们佩服商鞅吗?你们觉得他变法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季布是一个特别守信用,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的人。得到别人的信任是他变法成功的关键)
小结:象商鞅这样,说话、做事表里一致,不虚假,不隐瞒,办事讲信用,答应了别人的事,认真履行诺言,说到做到,就是诚实守信的表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课《诚实守信》,从而使我们懂得:诚实守信对于我们有什么意义,怎样才能做到诚实守信。
二、学习新课引出观点
1、请同学们听一个真实的故事《五毛钱丢掉的信誉》(见扩展资料)
提问:请你仔细想一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通过讨论明确一个人不诚实守信是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的。诚实守信是立人之本。)
对!如果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表里一致,诚实待人,说话办事讲信用,就会赢得别人的信任与尊重。
出示投影片:课文第三小节
请同学们读一读这段话。
请同学们用自己知道的例子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一段话的。
板书:为人之本
小结:看来一个人,只有能做到诚实守信,才能够受到别人的尊重。
2、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百年老字号同仁堂的故事》
提问:在许多企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同仁堂药店销售却直线上升,久盛不衰,原因是什么?如果不这样做会是什么结果?
(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信誉,产品的质量,是赢得顾客信任的基本保障。诚实守信也是一个企业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你还能举出类似这样的例子吗?
老师讲:飞机送面团
提问:用一架飞机送一些不值钱的面团值得吗?(学生讨论)
小结:的确送货物的价值还不及飞机运输费的十分之一。弗尔塞克总裁说:"我们宁可赔偿高额的运输费,也不可中断小供销点的供货,飞机给我们送去的不仅是几百公斤的生面团,而是多米诺皮公司的信誉!信誉!
该公司视信誉为生命,世界公认,有一年,多米诺皮公司的一家商店偶尔发生了一次中止供货事件,公司买回了1000多个只在悼念死者时才佩戴的黑袖章,命令全体员工都佩戴了好长一段时间,以此表示对这类不幸事件的哀悼。
投影课文第四小节第一句话,请大家齐读这句话。
小结:在我们现代社会,对于小到一个人也好,大到一个企业也好,诚实守信是立足根本。诚实守信既是做人应当具有的基本品质,同时也是一个企业稳步发展,立于不败之地的保障。
板书:现代社会的需要
2、小组活动,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关于"只有诚实守信,才能赢得市场;反之就会失去信誉,最终砸了自己的牌子"的事例。
各小组汇报。(在学生汇报过程中追问:谁都知道应当诚实守信,但是他们为什么不这样做?使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加深认识。)
3、其实在我国历史上,也有许多这样的故事。
下边请听历史故事《诚实的晏殊》。
小结:这个故事说明,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把诚实守信作为一个人起码的道德品质。
板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联系实际深化观点
1、你在生活中有过这方面的体会吗?
(学生结合自己个人实际,或自己的生活实际,讲一讲对观点的体会。)
2、请同学们看小品表演。
小品表演1:课后讨论题1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不抄别人的答案,虽然成绩一时不理想,但是一种诚实的表现。成绩是可以改变的,人的品质最可贵;抄袭别人的答案,即使一时取得好成绩,也不光彩。不仅不利于弥补学习上的漏洞,而且还养成了自欺欺人、不诚实的坏品质,最终害了自己。)
板书:从小时候要求自己诚实守信
小品表演2:课后讨论题2
(使学生懂得"讲信用要有原则"的道理。学生由于年龄所限,看问题容易绝对化。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讲信用一定要与诚实联系在一起。)
板书:在小事上要求自己诚实守信
小品表演3:课后讨论题3
(使学生懂得在生活中,事情往往是复杂的。关心、体贴他人,灵活处事,善意的谎话,也是可以谅解的。)
小结:通过讨论大家都认识到,诚实守信是一个人重要的品质,在原则问题面前,必须以诚实为第一位。同时不能与善意的谎言混为一谈。
3、夸一夸我们班在这方面做得好的同学。
(为同学们树立身边学习的榜样)
四、运用观点指导行为
1、看录像1(课后评议1)
你喜欢和谁交朋友?你会对小华或小明说些什么?
2、看录像2(课后评议2)
如果你是张涛或方申,你会怎样做?
3、学习这课后,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
(引导学生说一说真实的心里话,谈谈自己在这方面有什么真实的想法。)
4、学习这课后你有什么新的认识?
五、总结全课。
诚实守信的好品质,是为人之本,需要从小培养。市场竞争信誉第一,无往不胜。希望大家在平时就要严格要求自己,表里如一,言而有信。
板书设计:
三诚实守信
为人之本从小时候培养
社会需要传统美德从小事做起
探究活动
1.继续调查关于诚实守信方面的事例。(正反事例均可)
2.访问身边的人,请他们举例谈谈培养诚实守信品质的重要性。
3.收集有关诚实守信方面的古语、名言、警句等。
4、你认为诚实守信对一个人来说重要吗?请你举例说明你的观点。
一、要先建立一支得力能干的班干部队伍
在班级的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班干部承担着班里大部分工作,是班主任最得力的助手,班干部应是学生中最能干的,责任心最强的同学来担任。
同时也要善用学生的长处。班级人的长处,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里更多的是积极向上的一面,只有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善用学生的长处,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才更利于学生和班级的成长。
二、“帮助树立自信心”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结合校本教材,首先在学生中开展“自信成功教育”。爱默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面对这些情况,作为班主任老师的班级管理者,就一定要给学生自信,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比如在班上经常让学生明白,只要他们努力,他们还有几年时间,但如果他们不努力,时间也会很快过去。凯勒曾经说,过“对于凌驾于命运之上的人来说,信心是命运的主宰。” “信心是一种心境,有信心的人不会在转瞬间就消沉沮丧。”史勒格也说过:“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三、班主任要架设“心灵之桥”
为人师者,特别是班主任,首先要做到了为人师表,爱护和关心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高尚品德去感化学生,逐步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另外班主任一定要采用多种形式、渠道架设心灵之桥,与学生多进行心灵的沟通、交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和朋友,经常与他们谈心说事,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这样,当某个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难题或不顺心的事时,就会想找信赖的人――那就是班主任,一吐为快,指点迷津。每个学生都有其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圈子,有喜、怒、哀、乐,因此,班主任就需要从学习和生活的每件实实在在的小事上去理解、去关心,与学生真心实意地融通,这样学生才易于接受、乐于接受。
四、调动“三个方面”的力量,即是要充分调动和运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力量参与班级管理,以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成效
学校的职能是毋庸置疑的,家庭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学生除了寒暑假,平时的生活基本是学校和家庭两部分的衔接。经常与家长联系,尤其是借助于电话这一快捷的通讯工具,可以及时交换学生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支持班级工作,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的教育手段。我班有位同学长期放学不按时回家,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不想上学,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与家长商定:放学后由家长亲自到校接他回家,或通过《家长联系簿》由老师签注每天放学离校时间,再由家长签注到家时间,以杜绝他与坏人接触的机会,平时注意关心和提醒他,稍有进步就给予表扬和鼓励。坚持了一学期,该生的学习和行为习惯有了很大的进步。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们还经常结合时事政治,强化思想教育和班级管理工作,坚持下面教育和引导。如抗洪救灾、见义勇为、乐于助人、勤奋学习等感人的事例给学生树立榜样。
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作为一名班主任,不能只把精力放在学习上,这几个方面一起抓,它们是相互相存,相互促进的。特别在体美劳方面不忽略,不轻易取消学生体育活动的机会,并积极参加他们的活动;其次制度化地安排好每天的卫生劳动。
我始终认为我带的不仅仅是一个班、一个集体更是一个家。班上每位学生都与我有一份亲情、一份牵挂,爱是老师人格力量的核心。爱是不容易的,有时老师一个粗暴的动作,一个责备的眼神能在师生间隔起一道心灵的屏障,有时一句善意的谎言,一道信任的目光,却能融化师生间一堵厚厚的冰墙,成绩落后,不等于能力落后,没有创造力,捣蛋调皮并非道德败坏,当班主任不难,可当一个好的班主任却不容易,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应集社会责任感与人间美好感情于一身,有独到的教育管理理念和不竭的创新意识,也就是说不仅要用情,还要至深,才能无坚不摧。学海无涯,教诲是岸,问世间情为何物?但既知真情永远,真爱永恒,又何惧后路的阴晴变幻?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我充满了信心,将我的青春年华,将我的一生奉献给教育,我无怨无悔。这份情,这份爱一生不变。
一、变消极暗示为积极暗示
现代医学证明,暗示对疾病的治疗有较大的影响,某些癌症患者是在诊断后被吓死的,而有的癌症被确诊为癌症后不再对死亡心存芥蒂,拼命地工作,想多为社会作贡献,忘却了病痛而延长了生命,甚至积极向上的心态还将顽疾治愈了。其实,不少成就大业者都是由于积极暗示创造了奇迹。有一位名叫丹普赛的美国孩子,他生下来就是一位畸形的人,四肢不全,只有半边右足和一只右臂的残端,但他想和别的孩子一样从事运动。他特别喜爱踢足球,他的父母给他做了一只木制的假足,让他穿上特制的足球鞋。丹普赛就用这只木脚一小时接着一小时、一天复一天地练习踢球,尽量在离球门愈来愈远的地方将球踢进去。后来他被美国新奥尔良圣哲队征为球员。一次与底特律雄狮队的比赛中,在最后两秒钟丹普赛在离球门63码的地方将球踢进,这是当时职业足球队进球的最远程射门成功,关键的一球使圣哲队以19比17的比分战胜底特律雄狮队,丹普赛也因此声名大振,雄狮队的教练施密特比赛结束后感慨地说:“我们是被一个奇迹打败的。”丹普赛的奇迹是贵在坚持所创造的,这种以短克长的胜利就因为自小就充满自信取得的。自信、毅力、敢于挑战这些都是良好的心理品质,是积极的心态。为了养成健康乐观的个性,我在平时教学实践中常常对学生鼓励说:“你能行!”“你是最棒的!”“你的目标一定能达到!”在当学生回答完提问时给予肯定“你真聪明!”当学生犹豫不决时就用“你肯定能答好”的语气作暗示,或用“这次你定不会落选”来激发学生参与竞选活动,对男女之间的优点我让学生开展争论,克服“女不如男”的消极想法,同时通过班级组织竞技来彰显各自特长,使广大学生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道理。当然学生心理并非都是晴空万里无云,有阴霾时就要引导他们排解不良心态,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以达到“吃一堑,长一智”的效果,将不良的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的有利因素,为学生成长铺路。
二、用古希腊大哲先不说教,由学生做后提问的方式来达到自我教育
如讲青春期异往的问题,为了警戒学生陷入早恋的暗河,我从引进苏格拉底叫徒弟穿过树林,只许每人摘一颗自己认为最大、最好的果子的事例说起。苏格拉底的规则是:不许走回头路,不许做第二次选择。那天苏格拉底将徒弟带到树林边,宣布开始行动,学生出发了,在穿越果林时,他们都十分认真地选择,等走到果林的另一端,老师在等候他们,问:“你们是否都摘到自己满意的果实?”学生面面相觑,都不说话,苏格拉底又问:“怎么啦!你们对自己的选择不满意吗?”这时一个学生说:“老师,让我们再选择一次吧!我走进果林时,就摘下一个很大的果子,但到后来我才发现,果林里比我摘下的这个更大更好的多的是。”另一个说的相反,许多学生群起要求老师再给他们一个机会,苏格拉底坚定地摇了摇头:“孩子们,没有第二次选择,人生就是如此。”在这里苏格拉底没有过多的说教,却让他们深刻地领悟到人生不会重来的道理,于是我在此只说了句:当你还未到能有把握摘到成熟甜美的果实时,切勿仓卒摘下苦涩的青果子而悔恨。又如讲到如何看待善意的诺言时,我先由学生自由争论,最后还是以柏拉图与弟子的对话作了简明扼要的回答。一次,柏拉图问弟子说:“你们认为说真话好,还是说假话好?”弟子异口同声回答:“当然是说真话好。”柏拉图反问道:“小孩生病,不肯吃药,如果你当面说谎这药是甜的,不懂事的孩子可能信以为真,就吃了药,病也好了。你们以为这里是说谎言好,还是坏?”弟子齐声说:“为治好孩子的病,说谎哄骗是必要的,是好的。”由此我便顺势告知学生诚实与说谎是有条件分场合的,对坏人为了保护自己当然不能说真话,虽不多言,学生听后恍然。这种教学方法就是孔子提倡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的启发式,它的优点是由教师的说教变为学生主动思考,由老师解释变为学生自答,这样无须强加灌输却让学生自得其理,达到自我陶醉、自我体会的境界。在这一模式启示下学生学会理性地分析,用哲学思维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
三、将讲解的枯燥创新理论上升为鲜活生动的创新实践课堂
一、作者及作品简介
安妮特・拉鲁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学院教授,2014年任美国社会学协会主席。1974年,安妮特获得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社会学学士学位,1978年、1984年分别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硕士与博士学位。她的研究领域集中在社会分层、家庭教育、民族志研究和儿童研究,代表著作有《不平等的童年》、《家庭优势:基础教育中的社会阶层与父母干预》、《社会阶层: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选择家庭,选择学校》即将付梓。
二、著作介绍
《不平等的童年》是安妮特・拉鲁的一部最重要的作品,重点讨论“社会分层对人生机会的影响”这一话题,并挑战当下美国关于社会不平等的流行观点。美国社会相信命运掌握在个体手中,认为成功与个人的天赋、能力、品质、特性有关。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才能、努力和辛勤劳动创造人生机会,取得成功;而那些失败的人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在天赋、能力和努力程度上有差别。这些文化信念为美国人对如何看待不平等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框架结构,并以此来审视社会生活中的不平等现象。而安妮特质疑这种将人生机会完全与个体特性关联的观点,并从个体与社会结构的关系解释社会生活的不平等现象。她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资源分布极不均等的社会,有些资源会通过代代相传延续这种不平等,并将眼光转向家庭,认为家庭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会有规律、有系统地塑造孩子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成就。也就是说,家庭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与拥有的社会资源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和塑造个体人生机会。
在章节的结构安排上,安妮特主要通过日常生活的组织、语言的使用、家庭与公共机构的互动等三部分有序地铺呈数据资料和相关论点。
第一部分讲述不同社会地位的家庭在日常生活组织方面的差异,包括孩子的衣食住行、生活节奏、家境等。中产阶级家庭的日常生活紧张而忙碌,家长为孩子安排了大量有组织的活动,如踢足球、打棒球、打篮球、游泳、弹钢琴、拉小提琴、参加话剧团等,孩子的非正式活动如看电视、与兄弟姐妹在院子玩耍等相对较少,并且他们很少会在孩子面前提及金钱和经济问题,在日常花销方面有充足的财源。工人阶级和贫困家庭的孩子的日常生活相对是自由而闲散的,由大量非正式的自由活动构成,如看电视、到亲戚家串门、在街上玩耍、骑自行车等。他们参加的有组织的活动,如打篮球、学校合唱团和主日学校等非常有限,而且在这些家庭中,钱是一个经常被讨论的话题,家长为满足一家人的衣食住行尽量节省,孩子也非常清楚家庭的拮据经济境遇。然而,中产阶级与工人阶级和贫困家庭的日常生活差异只表现在参与的有组织的活动数量上,这使得不同社会地位的孩子逐渐生成不同的生活技能。
第二部分展示日常生活中语言使用的阶层差异。中产阶级家庭会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而工人阶级和贫困家庭则强调语言的实用性,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常会使用指令性语言。在中产阶级家庭中,父母会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磋商发展孩子的词汇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讲道理和谈话的技巧,鼓励他们和成年人交流并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例如,亚历山大在看医生时表现出来的优越感,就是通过他运用语言控制医生对他的看法来塑造和发展的。但这种方式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常会导致日常家庭生活出现大量的讨价还价和牢骚抱怨。在工人阶级和贫困家庭中,语言的使用是为了实用,主要不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说理能力。家长与孩子交流时常会使用指令性语言,如去洗澡,而非进行大量磋商。例如,麦卡利斯特女士不会试图扩大哈罗德的词汇量,不会刻意培养他的语言天赋,也不会通过讲道理告诉他如何做。她只是给孩子一些简短而清晰的指令,要求他们顺从和执行。哈罗德也很少会挑战大人发出的指令,也不会试图同父母理论或磋商。正因如此,孩子很少会跟大人讨价还价,没有机会学习新的词汇,也没有机会练习如何跟大人协商一些事务与提出或总结自己的想法、观点和理由。安妮特指出,正是不同社会地位家庭的语言使用,造成他们的孩子在学校教育中的受益程度不平等。学校教育优先重视词汇量、知识量和说理能力,所以中产阶级家庭和学校教育实现语言契合,使他们的孩子可以在日常生活的语言训练中增益各种形式的“资本”,而工人阶级和贫困家庭的孩子由于日常生活中没有相应的语言训练,他们就会在学校教育中处于弱势。
第三部分论述家庭与公共机构互动过程中的阶层差异。安妮特强调每个个体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依据一定的规范和习惯与公共机构互动。中产阶级家庭与公共机构之间的界限是流动的,家长可以在这条界限的两侧来回穿越,果断自信地干预、调解孩子的生活。这种方式会带来两种收益,一是孩子会获得一套与公共机构互动的词汇,并认识公共机构取向;二是这套沟通词汇会使他们与公共机构的互动更加个人化,符合自身的具体需求。工人阶级和贫困家庭的家长在与公共机构打交道时,常常期望机构工作人员能承担起领导的角色。他们尊重公共机构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对他们恭顺而非苛求,寻求他们的指导而非提出建议。但这种恭敬态度的背后潜藏着一些抵制成分,家长会当着孩子的面指责教师的不公平、不可信赖,并鼓励孩子违反学校纪律,如让孩子在教师看不到的情况下打那些袭击过自己的孩子。这种抵制还带有一些敌对色彩。因为当学校职员认为孩子在家遭到虐待时,他们有权采取相应的行动,告知有关机构将孩子从家里带走。
在与公共机构的互动中,中产阶级会通过搜寻各种机会,替孩子激活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及社会地位传输技巧的差异,会让资本的激活并不总是产生收益。具体到教育领域,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会造成文化资源的运用失利。第一,家长的干预可能会让孩子感到压抑和不自在,降低他们努力学习的动力,无法很好地激发学习热情。第二,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在定义“有帮助的行为”上存在差异,家长做出的位于教育工作者定义之外的行为会被忽视或怀疑。如经常不在学校表格上签名的家长会被认为是的。第三,在社会地位资源相当的家长中,总有一些家长要比其他家长能更有效地激活利用资源。
安妮特通过这三个范畴的家庭活动,总结出不同社会阶层家庭教养的文化逻辑:中产阶级家庭倾向于采用协作培养(concerted cultivation),注重培养孩子的潜力,强调孩子要参加有组织的活动,发展他们的语言和说理能力,主动干预学校教育。在这个过程中,中产阶级的家长会向孩子传输差别优势(transmission of differential advantages),让他们逐渐生成一种优越感,积累不同形式的文化资源。由于这些儿童的教养标准与公共机构推崇的教养标准有很高的兼容性和一致性,他们将来步入社会时,可以通过一定的激活方式,将这些资源转化为具有不同形式的价值。工人阶级和贫困家庭倾向于采用成就自然成长(accomplishment of natural growth),让孩子经常与亲戚或邻居家的小孩一起自由玩耍,很少参加有组织的活动。他们不会刻意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在家中使用指令性语言,很少与孩子商量、讲道理,在与公共机构打交道时常处于被动、顺从的地位。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逐渐生成一种局促感,没有习得公共机构所倡导和培养的能力,在未来的成年生活中可能会顺延家庭的社会地位及与公共机构的互动方式。安妮特强调,日常生活中的互动细节正是社会阶层形成过程的生命线,勾勒出不同社会地位的家庭传输阶层优势的机制。
三、主讲者评论
我现在是北京师范大学博士二年级的学生,正准备博士论文的开题。家庭教育一直是我比较感兴趣的领域,也一直尝试着解释为什么不同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会走向如此不同的人生。在学习中,我看过很多关于社会结构再生产的研究文章,大多探讨家庭的社会资本、文化资本与学校文化内在的连续性,论证社会结构是如何通过学校教育的途径实现复制的。但它们并没有从根本上触动我,打动我。家庭仍然是一个“暗箱”,我们不知道它究竟对孩子做了什么,才最终导致他们走向不同的人生。在一次阅读中,我惊喜地发现安妮特・拉鲁的《不平等的童年》唤醒了我,仿佛让我看到我和我的家庭的影子,看到父母辛勤养育的不易,也看到社会地位带给他们的局限、无奈和悲哀。换句话说,安妮特的书就像是一种“预言”,我们会看到家庭、父母以及父母为孩子做的事情,也会看到不同的家庭培养出的不同孩子,预示着孩子将来的社会地位及人生命运,但彼此并不是绝对的因果关系。
《不平等的童年》一书包含大量生动活泼的事例,通过这些事例,我们可以反观个人的成长经验和中国本土社会现象,思考家庭教养方式与个人发展机会之间的关系。比如: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通过哪些教养方式培养我们的?父母注重培养我们的哪些能力、品质?这些培养方式是否让我们维持、获得、突破一定的社会地位?我们还可以思考,什么样的家庭可以世代沿袭富贵,而什么样的家庭“富不过三代”;什么样的家庭会世代受苦受穷,而什么样的家庭会“出贵子”。以前在讨论“富贵与贫穷”的问题时,我们习惯性地从“个人主义”视角思考问题,从个人的特性、品质、勤勉程度来评判他们的成功与失败,家庭、父母则是隐性的,或很少起作用。当然也有一些言论强调家庭、父母很重要,但我们不知道这些在何种意义以及哪些方面上有重要性。阅读完《不平等的童年》,我们就知道要学会转换思维,看看家庭、父母在这个过程中能起到什么作用,能在哪些方面起作用,以及怎样发挥作用,而安妮特给出的答案是:有组织的活动、语言的使用、与公共机构互动的技巧。
然而,安妮特的《不平等的童年》并没有让我因此而驻足。中国社会从来就有“砸锅卖铁都要供出孩子”的贫苦家庭,父母的艰辛、挣扎、坚强、隐忍、意志、智慧等品质让他们通过各种显性、隐性的方式培育孩子,让孩子最终走向不同的人生。这一直都深深地打动着我,鞭策着我,一定要探寻家庭培养机制的秘密通道。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家长都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勾勒一个合情、合理、合经济、合文化的育儿框架,为孩子创造更好的人生机会。
讨论
观点一:家庭价值观念传递阶层差异
一位在工人阶层家庭中长大的同学谈道,他的父母教给他的最重要的价值观念是诚实。他小时候特别喜欢到电子游戏厅玩游戏,还会对父母撒谎。有一次,他正在游戏厅中玩游戏时,突然背后有人揪住他的耳朵,他说:“别揪了,我正玩着呢。”没想到更用力地揪住他的耳朵的那个人正是他的父亲。于是,他老老实实地跟着父亲回家。一路上,父亲一句话也没说,回到家先让他吃饭,没想到的是吃完饭就开始拿出皮带抽打他。打完后,他的父亲就跟他说了一句话:“人可以什么都没有,但不能撒谎。”父亲的这一句话一直指引着他走到现在。他认为,协作培养和成就自然成长这两种教养方式并不是两条平行线,分属两个社会阶层,二者之间有一定的交织成分。
但一位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的同学却认为,工人阶层主要传递是与非的价值观念,孩子们学到的可能是线条式的思维方式,并且家庭不会那么细致地卷入孩子的生活中。她是在中产阶层家庭中长大的,她的父母是按照自己的成功方式来培养她,教给她的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比如,用辩证的方式看待诚实与谎言,可以说善意的谎言等。在面对具体生活过程时,个人选择则是价值观念的实践过程,如在大学应选择参加什么社团,是艺术团,还是辩论队等。
安妮特在本书中指出,中产阶级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渐生成优越感,而工人阶级和贫困家庭的孩子则会逐渐生成局促感。一位在乡镇教师家庭中长大的同学结合自身的经历和中国社会经验,认为“优越感”和“局促感”这两个词不太贴切,应该换为“自信感”和“自卑感”。他认为,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渐形成自信感,如果一个人的自信感比较强,他会更主动、积极,而且耐挫力会很强。这种耐挫力非常重要,它能够支撑一个人在失败后能够继续尝试、努力,直到获得成功。而工人阶级和贫困家庭的孩子会在成长中逐渐生成自卑感,对一个自卑的人来说,他在挫败后很容易选择放弃,甚至陷入自我诅咒之中。
一位同学结合自己在云南县城的调研经历谈道,不能绝对地看家庭处于哪个社会阶层,应该动态地看家庭在当地社会环境中所处的地位。例如,云南县城的工人阶级,或者有教师收入的家庭就属于当地的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阶层,他们的孩子在各方面的发展可能会比北京市中产阶层家庭的孩子还要更好一些。
观点二:社会地位传输的封闭性与开放性
安妮特在书中强调,不同社会地位的家庭通过协作培养和成就自然成长这两种家庭教养方式,给孩子传递出不同的特质,发展成孩子潜在的资源与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也预示着社会地位的结构复制。因此,我们就社会地位传输的封闭性与开放性展开相关讨论。
阅读《国家、社会阶层与教育:教育获得的社会学研究》(刘精明著)时,郑新蓉教授将中产阶层和底层之间的界限比喻为一个井盖,而这个井盖并不完全封闭,总有几个小洞口,底层可以透过洞口看到井盖之上洒落的阳光。这说明底层可以通过个人特质、勤勉努力和贵人扶持等方式实现社会流动。而安妮特的《不平等的童年》将我们的视角转移到家庭领域,其意义与价值在于引发我们思考:什么样的“富门”可以维持富贵,什么样的“富门”却只能维持“三代”,而又是什么样的“寒门”可以培养出“贵子”。
在生活中,总有一些人能突破底层社会地位的限制,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所以,社会结构并不能完全决定人们在社会中的位置。虽然学校是国家的机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复制社会结构的功能,但教师和家长不是机器,他们在个体实现社会流动上具有重要的能动作用。
在这一方面,一位博士生认为,安妮特提出这些观点,是对布迪厄理论的反思和批判,在论证家庭关系是如何符应与公共机构的对应关系。鲍尔斯・金蒂强调家庭场域和学校场域的符应,而安妮特主要强调家庭和公共机构的一个预演。他还提出,在当今社会要改变底层命运,是否可以复制中产阶层或突破阶层的“贵子”成功经验,让其在底层阶层中传递,实现跨阶层的社会流动?
观点三:从书本回归个人经验
一位在大学从事中文教学的女教师在反思子女教育中的不成功之处时,指出她很重视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但这恰恰是让她倍感失落的地方。她的儿子对军事、航空方面的图书很感兴趣,但她认为应该培养孩子在诗歌、文学方面的兴趣,这对孩子将来的发展更重要,所以从小就给孩子买相关磁带和书籍,令她奇怪的是,她儿子一直都很排斥。她反思是因为自己在培养孩子上的很多细节化的内容没有建构起来,只是给儿子买很多书,跟他说什么时间应该看什么书,并没有跟他展开进一步的交流。
一位在职女博士谈道,她一直将书中的内容与“我是怎么成为我自己的”这个生命历程勾连起来,同时将“我怎么让我的孩子成为将来的他”的育儿经验勾连起来。她说她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她和爱人总是用成人的对话方式跟孩子对话,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会学会成人之间的对话方式了。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备忘
读书可以读深、读浅,有时也可以像吃苹果一样咬一口地读。但是,真正的读书应该要看到书的背后,看到书的理论来源,跟所有的学术渊源挂钩。同时,也要联系个人经验,可以是自我的经验、群体的经验,也可以是我见闻到的经验。我在读这本书时,会不断地回想自己的育儿经验,但作为一位母亲的我的阅读和作为一位学者的我的阅读,是很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