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会计就业范文

会计就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会计就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会计就业

第1篇:会计就业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生活;学习

一、社会分析

(一)职业分析

我国现阶段,全国数百所高校中几乎每个学校都设有财经专业,尤其是会计专业。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会计专业大学毕业生涌上人才市场,虽说会计是热门职业,在这种现状下普通和初级财务人员也明显供大于求。

但高端财务人才却千金难觅。作为专业技术性很强和个人素质相对要求较高,且是企事业单位最重要的经济信息系统和控制系统的财务会计工作。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对其从业人员有了新的期望和要求。目前,具有几年会计工作实践经验,并且取得会计职称如注册会计师、ACCA、AIA等的中高级会计人才成为市场上抢手货。这些现状使其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面临这种现状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好好筹谋自己的前途,做好合理的规划。此外,国际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趋热。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尚缺9万名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国际会计专业人才,专业人才的巨大缺口意味着我们正面临着拓宽国际视野和应对能力,向国际化、专业化迈进的崭新挑战。因此我们在校大学生也可朝这个方面发展。

(二)形式分析

在我国现阶段,全国数百所高校中几乎每个学校都设有财经专业,尤其是会计专业。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会计专业大学毕业生涌上人才市场,虽说会计是热门职业,在这种现状下普通和初级财务人员也明显供大于求。

但高端财务人才却千金难觅。作为专业技术性很强和个人素质相对要求较高,且是企事业单位最重要的经济信息系统和控制系统的财务会计工作。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对其从业人员有了新的期望和要求。目前,具有几年会计工作实践经验,并且取得会计职称如注册会计师、ACCA、AIA等的中高级会计人才成为市场上抢手货。这些现状使其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面临这种现状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好好筹谋自己的前途,做好合理的职业规划。

此外,国际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趋热。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尚缺9万名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国际会计专业人才,专业人才的巨大缺口意味着我们正面临着拓宽国际视野和应对能力,向国际化、专业化迈进的崭新挑战。在校大学生也可朝这个方面发展。

二、自我认识

根据自身的了解和大家的评价,发现自己在学习上还存在问题,虽然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能很快接受新事务;但是学习上不够细心,导致效率不高。在做事情上总是很难做到细心,粗心可是做财务一大忌,因此一定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中不断改善。

生活工作上,自己适应能力还不错,主要是因为自己性格比较开朗、为人诚实、朴实、踏实,这使自己在和人沟通上比较顺畅;能为集体尽力,职业操守高,所以在工作上可以很快打开局面。

三、个人职业规划

(一)第一阶段 成长阶段

大学是我们人生的一个重要的阶段。要充分把握大学短暂的四年时间,掌握必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同学们在慢慢适应学习生活环境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确立远期发展目标,从个人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知识结构、拼搏精神等多方面进行全面综合,制订并不断完善大学四年的学习规划,为四年后的新一轮挑战增加筹码。

首先,在一年级,从被动转向主动,成为自己未来的主人。打牢地基,观念上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脚踏实地学好基础课程,特别是英语。在大规划下要做小计划,坚持每天记英语单词、练习口语,并从大一开始就坚定不移地学下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考虑是否修读双学位或辅修第二专业,并尽早做好资料准备。要和师哥师姐们进行交流,尤其是大四的毕业生,初步了解自己的专业,询问就业情况,大一学习任务不重,多参加学校活动,积极参加学校活动,增加交流技巧,提高人际沟通能力,担当一定的职务,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和交流技巧,为毕业求职面试练好兵。学习计算机知识,辅助自己的学习。

到了二年级,在这一年里,既要稳抓基础,又要做好由基础课向专业课过渡的准备,并要把一些重要的高年级课程逐一浏览,以便向大三平稳过渡。适当选读其它专业的课程,使自己知识多元化。要积极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提高基本素质,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同时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由于现在的公司招聘的员工都需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因此我要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坚强的毅力,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还要不断增强英语口语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英语和计算机的相关证书考试,并开始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充实自己。(只可惜现在大二即将结束了,计划只能从大三开始了)

到了三年级,主动加深专业课程的学习,我们会计系专业课都放在大三大四,所以这时不能在玩了,一定要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大三下学期要多向大四的师兄师姐打听求职信息、面试技巧和职场需求情况,了解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请教写求职信、个人简历的经验,积极尝试,以提高求职技能。并在假期开始为自己心目中的职业进行实践。自己还准备考研,要关注考试资讯,尽可能多渠道地搜罗各种资料。试着撰写专业学术文章,提出自己的见解。

在四年级,上学期还是很关键的,因为我们系的专业课程安排中这时还是比较重要的。大四下就可以对前三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然后,开始毕业后工作的申请,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了解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用人公司资料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尽可能地在做出较为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施展演练。积极参加各种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预习或模拟面试,参加面试。目标既已锁定,该出手时就出手了。求职的,编写好个人求职材料,进军招聘活动,多到求职网站和论坛转一转,你自然会享受到勤劳的果实。大四下也是考研冲刺期,落足功夫,争取把目标拿下。如果考上了就放弃工作继续深造,如果没考上就工作。先到企业工作,期间顺便考公务员。

(二)第二阶段 探索阶段

在这个阶段,工作变动比较频繁。我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把握时机,适当地变换自己的工作环境,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与此同时,在变动后要尽快适应工作。还有,针对如今的社会上缺乏高级财务人员,要在工作之余,争取取得CPA或ACCA等高级财务资格证书,为自己的职业增添砝码。因为我国正处在一个充斥各种学位和资格证书的时代,注册会计师、注册财务分析师、注册财务策划师、注册商务咨询师等专业机构、专门领域颁发的资格证书与大学学位并不相悖,它们在求职和升职中均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第三阶段 创新阶段

通过几年的实际工作,不断增强工作能力,应变能力和为人处世的能力。在工作中不断积累丰富的经验,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成熟稳重的工作作风,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创新的工作理念。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才能。定期参加技能培训,避免知识的老化和落后。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发展壮大公司,逐渐地达到自己事业的顶峰。

结论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峰,雕刻着理想,信念,追求,抱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森林,承载着收获,芬芳,失意,磨砺。

第2篇:会计就业范文

【关键词】 会计专业; 就业观念; 就业观念教育

一、引言

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但随之而来也带来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现阶段的大学毕业生不得不面对由过去的社会精英成为普通的社会劳动者这一身份转变的事实。自1999年扩招以来,我国普通高校每年的毕业生人数一直呈上升趋势:2000年我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人数为107万人,而这一数据在2007—2011年五年间分别达到了495万人、559万人、611万人、630万人和660万人,十年间高校毕业生人数扩大了6倍①;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所披露的数据,201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680万人;另据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年均人数规模将达到700万人②。由此可见,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当前及今后高校都将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工作将成为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常规性工作,同时也是各项常规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急剧增加,国内各层次的高校大多开设了会计及相关的专业,在校学生中会计专业学生的比例较大,虽然会计类专业人员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中的需求较为普遍,在当前经济形势较好的环境下,我国各高校会计专业的就业形势相对较好,但是会计专业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就业观念偏差也较为严重,需要加以正确的引导。

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观念的现状分析——以九江学院会计学院为例

(一)开展就业观念调研的基本情况

九江学院会计学院目前有在校生

4 600余人,为九江学院最大的二级学院,也是江西省内最大的会计学院,本专科学生的比例大约为1:1,开设有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两个本科专业,有注册会计师、会计电算化、税务、财务管理四个专科专业。近几年来,九江学院会计学院综合就业率(包含考取研究生、专升本、考录国家公务员的学生)均在90%以上,就业势头良好,但是在实际就业工作中也发现会计专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工作好找,好工作难找”、实际就业状况与期望落差很大、就业知识和技能难以与社会需求接轨等情况非常普遍,学生在校期间的就业观念误区也普遍存在,为了了解当前会计专业学生就业观念的实际状况,采取有效措施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课题组在会计学院开展了相关的调研活动,调研的对象包括会计学院在校的所有学生。由于九江学院会计学院的毕业生在最后一个学期均安排到企事业单位去实习,大部分学生在实习阶段均可以确定下来就业工作岗位,因此对毕业班的学生进行两个时间段的调研。第一个时间段为就业实习前,第二个时间为就业实习返校之后,以便于观测毕业生通过就业实习后在就业观念上发生的变化。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同时辅之以访谈形式,并对已经毕业的学生、用人单位和授课老师进行访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的总体情况分析

当前我国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单位较为宽泛,包括:到企事业单位从事财务会计相关工作,到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相关工作,到行政机关从事财务会计相关工作等等。第二,会计专业学生能够从事的岗位相对较多。由于会计岗位本身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门槛和从业资格门槛,层次越高对专业技能的要求就越高,因此对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要从事财务会计相关专业的工作非常困难,但是对于会计专业的同学来说,跳出会计岗位从事其他工作,例如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文员等其他管理工作所遇到的专业门槛相对较低。第三,会计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要通过考试来获取的专业证书相对较多,而且这些证书都对就业产生较大影响。目前会计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取得的证书主要包括会计电算化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助理会计师证书等,相关的考试还包括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注册税务师等等,因此会计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压力相对较大,参加工作后也需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第四,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会计专业学生除了需要具备较为深厚的专业知识技能外,还需要具备足够的动手操作技能,有的用人单位还需要财务人员具备一定的从业经验,对于很多中小企业而言,还希望招聘的毕业生一走上工作岗位就能够独当一面,这也为会计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全方位的发展自己提出了挑战。第五,不同层次的会计人员的就业需求各不相同,会计专业中各细分专业的就业需求也不尽相同。目前开设会计专业的高校较多,会计专业成为当前高校开设较为普遍的专业之一,同时在社会上开办的各类会计专业的培训机构也非常多,因此在整个人才市场上当前学习会计专业和准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相对较多,使得初级会计的人才出现了供大于需的局面,但是另一方面我国的高级会计人才相对较为缺乏,亟需一批懂得国际会计准则,具备高水平专业知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另外,在会计专业的各个分支专业中,其就业状况也不尽相同③。

(三)会计专业学生就业观念的现状

1.总体上对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但仍有一部分学生较为悲观。在关于“你怎样认识当前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中设置了“非常严峻,感到焦虑”、“难,但通过努力找到工作不成问题”、“并不难,但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难”、“很容易,不必操心”、“说不清楚”五个选项,统计结果显示的比例分别是14.5%、39.7%、38.4%、4.1%、3.8%,这表明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但同时也有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学习成绩较差、缺乏自信的学生更容易产生夸大的恐惧及畏难情绪,择业时不敢大胆自荐,不敢面对竞争,在面试和竞争中无法发挥正常水平。有些毕业生由于本身在某些方面存在缺陷,担心难以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在遭遇过求职挫折后更是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从此退缩不前。因此高校在就业工作中应充分关注这部分学生,特别要关注这部分学生中属于特殊群体的学生,采用适当的策略去引导和鼓励他们。

2.在对职业选择的认识上更加多元并能结合自身实际去从事有挑战性的工作,但也有部分同学呈现出一种缺乏实干的浮躁感。在关于“希望所从事的工作的性质”的调查中,共设置了“追求稳定”、“无固定倾向,先就业、再择业”、“与专业对口”、“希望从事有挑战性的工作”、“自主创业”、“其他”六个选项,统计结果显示的比例分别是16.3%、39.2%、21.1%、11.2%、11.9%、0.3%。这表明对大多数毕业生而言,已经能够从希望“一步到位”、“稳定舒适”的想法中摆脱出来,接受了“先就业、再择业”的理念。随着学校创业教育的不断推进及创业政策、创业平台和创业服务的不断完善,近年来九江学院不断涌现出了毕业生创业取得巨大成功的先例,使很多毕业生对自主创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能够从事更具挑战性的工作,在奋斗中去实现人生价值。在对“就业岗位”的定位中,76%的毕业生选择了当“白领”,在涉及“预期薪酬”的调查中,只有18.2%的毕业生选择的薪酬区间低于或者与实习就业后的实际薪酬相当,而且其中有31.4%的毕业生选择的预期薪酬达到了实际薪酬的两倍以上。由此可见,当前高校毕业生还缺乏实干的精神,部分大学生希望一毕业就能立即成为单位领导或企业老板。现在大部分用人单位在录用高校毕业生时也采用了新的标准,无论任何学历的毕业生都要从基层做起,熟悉一线工作,在基层取得了进步和成绩后才有提升空间,因此大学生必须抛弃浮躁心理,扎扎实实,从基层做起,提高真本领。在课题组的调研中也发现了部分毕业生创业失败的案例,其失败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缺乏实干、缺少耐心、急功近利,当创业热情逐渐被创业过程中所必须面对的各种问题消磨完以后,面对失败缺乏从头再来的勇气。

3.在择业中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及人生目标的追求,但也有部分同学缺少主见,在择业上有很强的依赖性。在“择业时首要考虑的因素”中,共设置了“经济收入及福利待遇”、“个人发展机会”、“工作岗位与专业对口”、“工作环境”、“职业稳定性”、“其他”六个选项,统计结果显示的比例分别是24.3%、54.6%、6.2%、7.4%、5.1%、2.4%,有一半多的毕业生面对择业时选择了个人发展机会,只有两成多的学生对经济收入比较看重,其他因素均只有较少比例的毕业生选择,表明学生在择业中一方面重视依靠自我的努力去追求生活的富裕;另一方面更具有较为长远的目光,关注自身能力的施展和职业发展的前景。这种对个人发展机会的关注为高校引导毕业生树立就业观念、培养就业技能、发掘创业禀赋、提供就业创业服务提供了着力点。课题组的调查显示,2011年九江学院在校生中的独生子女比例为54%,2011年在校生中“90后”学生的比例达到73%,对于“90后”的大学生而言,其成长过程是中国改革开放已见成效,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时期,大部分学生在成长中并未经历过较多的困难,家庭和社会都给予了他们很多的关爱,这就在某种程度形成了他们缺乏独立生活、独立判断的能力。一部分毕业生在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时,不是选择去积极地面对,通过各种途径来提升和锻炼自己,而是把希望寄托于学校和家长身上,甚至干脆不去就业,当“啃老族”。有的同学在面临就业机会时,缺乏独立的自我判断能力,没有主见和立场,关键时刻需要家长和其他人来帮其决定,从而失去良机。

另外,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观念中存在的另外一些消极方面也值得我们去认真关注并加以教育和引导。例如就业诚信的缺失,随意违约;有的毕业生法律意识淡薄,当出现纠纷时又缺乏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有的毕业生在择业时比较盲目,价值取向扭曲,一味追求“北上广”、沿海地区、大城市、三资企业等等,没有考虑到自身的实际,看到哪里热门就往哪里挤,结果很可能在多次碰壁后丧失信心。

三、对开展会计专业学生就业观念教育的思考

(一)加强对国家就业政策和当前就业形势的正确引导

大学生就业观念是国家就业政策、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高校就业观念教育状况与毕业生个体身心实际状况相结合后形成的一种价值取向。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大致经历了服从分配、走向开放、自主择业三个阶段,这种观念的发展是伴随着国家在不同阶段的宏观就业政策及经济社会状况和思想观念的变迁而发展的,因此高校就业观念教育的首要工作就是要引导学生正确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由此选择合适的就业方式和就业方向。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政策。“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下,高校毕业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和面临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不可避免地会让所有毕业生不得不去面对人才市场的竞争。其次,要引导学生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就业难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现实,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阶段的就业难是相对于以往阶段分配模式上的就业难,是相对于高期望之下的就业难,是相对于社会发展不均衡下的就业难,高校毕业生必须接受这种客观现实,去迎接就业市场上的竞争。最后,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要引导当代大学生要树立“新”的就业观念,正确理解就业的含义,打破传统思维上的铁饭碗,认识到只要是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劳动获取合法收入进而服务社会求得生存发展的都是就业,树立“进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是就业,在自由市场卖猪肉也是就业,在理发店理发也是就业”的观念;要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现实”的就业观念,树立先生存再发展、进基层求发展的理念,不能好高骛远,只做大事不做小事,只盯住大城市、大企业、好机关,而眼睛不向下看;要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发展”的就业观念,理解就业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发展,以良好的就业心理去面对就业难的问题。

(二)加强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

职业道德观念是就业观念形成的基础,在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下,造成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困境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社会对各层次各专业人才需求的不平衡以及大学生本身在期望与技能上与社会的脱节,许多毕业生在应聘和实习过程中,不能正确面对用人单位工作环境及工作技能要求,在产生心理落差时又不能正确处理。在这种情况下,职业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引导毕业生在工作中要真正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有踏实工作的自觉性,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在工作中边干边学,善于总结,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胜任能力。在当前形势下,虽然就业形势严峻,但是并不代表社会能够吸纳的劳动力已经达到饱和,高校毕业生由于缺乏就业技能和就业经验,在就业竞争中不可避免在某些方面处于劣势,但其后发优势相对较强。如果毕业生注重自身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从而达到在工作胜任能力上与社会接轨,其就业前景并不悲观。

(三)加强就业服务,形成高校毕业生树立适当的就业观念的配套机制

高校学生就业观念的形成是受各种综合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一种价值取向,因此要从根本层面来解决就业观念的问题就需要建立相应的综合配套机制。目前需要从高校、政府、企业、社会等层面来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适当的就业观念的配套观念转变及配套机制。高校层面,需要建立毕业生就业观念的引导机制,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及职业认知教育;改进专业设置,以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来进行学科的设置;改进教育教学方式、使学生乐学知识并能活学活用,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改进高校就业服务机制,多渠道开拓毕业生的就业面等。政府层面,需要建立有效和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并提供就业创业方向倾斜导向、就业创业优惠机制等等。企业层面,需要树立科学的用人观念,对毕业生缺乏就业经验的实际状况应予谅解,在用人过程中以人为本,并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人才培养机制等。社会层面,需要形成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观念,建立主流的价值导向,以全社会的就业价值观念来引导大学生的就业取向。

【参考文献】

[1] 麦可思研究院.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 王家明.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研究——以合肥市高职院校调查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1(20).

[3] 王海翔.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调研与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9(17).

[4] 李锋.关于我国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研究——基于国内各层次高校本科会计学专业的调查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6).

第3篇:会计就业范文

[关键词]就业质量;会计学;人才培养;综合能力

0前言

2017年暑假,吉林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一行六人在院长的带领下,以走访毕业生企业和毕业生问卷调研的方式,开展了为期6天的走访和调研活动。在这次走访和调研活动中,毕业生从作为用人单位和作为应聘者的角度出发,在专业知识、技能等方面提出了较好的建议和意见。

1毕业生访谈和问卷调查情况简介

1.1毕业生访谈情况简介

2017年7月20日,走访了三名毕业生,并在其企业进行了调研和实地考察。一个是毕业生乔明国的企业———青岛美厨食品有限公司,业务范围主要为海鲜类的进出口贸易。目前年销售量在3000吨左右,主要的销售市场为欧洲和美国,年贸易额约为2000万美金。另两名是毕业生潘晓明和钟微(夫妻)。现在青岛开了一家外贸公司———青岛恒兴伟业工贸有限公司。主要采用天然材料,如编织纸,柳树,玉米,小麦、海草、塑料、帆布、黄麻、亚麻布等来专业生产箱包、仓库、箱、洗衣篮,餐垫,帽子等。这三名毕业生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共同的经历是在经过打工一段时间之后,自己创办企业。在与学生座谈过程中学生就毕业后工作经历、奋斗历程,做了详细的说明,并从作为学生和用人单位的角度,对学院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1.2毕业生问卷调查情况

8月5日,对20名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教学院就毕业生在学校期间所学知识,在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基本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等18项内容进行了问卷调查。

2毕业生反馈信息

2.1从用人单位的角度

学生毕业后做事情,要专注,所谓的大国工匠精神就是:一件事情不停地、反复地、持续地做,做透。这两个毕业生子所以有现在的成绩,他们从毕业就从事本职工作,一直在做,从不会、不熟做到精致。不论是替别人打工还是自己开办公司,都始终在做一件事情。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留住人才是关键,所以,在选人、用人和留人上都做了很多工作和努力,这也是当代民营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毕业生反映自己打工时,作为企业员工希望得到企业的认可,从而留下。作为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时又希望留住优秀的员工。这样,从中有些角色的转变。学生毕业后,往往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而且目前的大多数学生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所以建议学校、学院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务实进取的精神。

2.2从学生自身的角度

学生一定要学好、学扎实专业课的知识,等工作之后就会发现“书到用时方恨少”。好多的学生在学校学习时,认为专业课不重要或者忽视专业课,不论是考试课还是考查课。但在实际应用中却恰恰相反,再回头学习,要走很多的弯路。学生要有不断学习的能力、不断创新的能力,要有好的心态。一个人要做好一件事情,要不断的学习,学习能力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说学习能力是你生存的基本能力,那么创新能力则决定你生活的好坏。还有就是要有好的心态。

3反思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

3.1知识培养上的反思

从毕业学生的反映来看,学校总体的知识结构是比较合理的,但是大的前提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课程设置应紧紧围绕市场需求,以增强毕业生就业适应性。3.1.1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等理论教学模式的改革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开设,直接关系到学生就业后,在工作岗位上的知识运用能力。然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所沿用的是一种教师讲、学生听,靠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应试教学模式,即填鸭式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使课程变成了空洞、无味的理论。严重影响了学生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此大学专业课教学中应注重启发式、案例教学模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实际的案例中掌握理论,增强学生将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要求。3.1.2选修课的设置应该多样化和个性化广泛开设各种选修课程,这已成为各高校课程设置的普遍趋势,也是使大学生获得多方面知识的重要保证。选修课的设置,使专业教育教学紧跟时代步伐,密切联系实践的应用之道。特别是近些年网络课程,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兴趣,选学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课程。增强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发挥个人的特长和才能。这有利于扩大他们的知识面,特别是跨专业、跨学科的来选择,对于学生的综合知识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对学校来说,可以从分利用网络课程;也可以发挥教师特长,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来做网上课程。必修课程是主要关注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整体能力水平,满足社会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选修课程则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以适应劳动力市场对于人才多样化技能的需求。3.1.3实践课程的加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课包括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论文、综合训练以及各种竞赛。对于学生来说,工作之后,主要是实践能力的运用。所以要加强实践环节的课程和训练。以课程实验(实训)为点,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习,包括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为线,再到学科竞赛、毕业论文、综合实践(训练)等为面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实践课程体系。

3.2能力培养上的反思

从提高就业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培养毕业生合理的能力结构。现代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要求最具体地反映在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能力素质条件的重视上,这在客观上对大学生能力提出了显而易见的挑战。首先,高校应确立动手能力本位的先进素质教育理念,即坚持动手能力本,进而增强大学生综合能力作为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出发点,以提高大学生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绩效考评的最终指标之一。因而高校在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等方面积极进行大学生能力建设,构建大学生合理的能力结构。其次,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构建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打造“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就是要切实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就业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所谓的三位一体就是,以实验(实训)教学、实习教学和学科竞赛为三维,为学生就业成才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格局。第一维———实验教学:包括课程实验和综合实验。在四、五学期建立核心课程实验,在第七学期建立综合课程实验,这样通过课程实验巩固核心课程知识,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综合实验做准备;通过综合实验将所有会计学知识穿插起来,既是专业知识的巩固,又为学生的就业实习等打下基础。

校内实训结合课程内容的讲解开展各环节的实践训练。通过模拟实验和课程设计强化理论知识的初步运用。开设了“中级财务会计实验”、“会计手工综合模拟实验”、“成本会计实验”、“会计信息系统综合实验”、“管理会计实验”及“ERP沙盘模拟实验”。“中级财务会计实验”是和“中级财务会计”开设在第四学期,“中级财务会计”基本理论学完,紧接着进行“中级财务会计实验”。“成本会计实验”是和“成本会计”对应;“管理会计实验”是和“管理会计”对应,均开设在第五学期,基本理论学完之后,就进行。这些是单科知识点的学习和训练。“会计手工综合模拟实验”、“会计信息系统综合实验”是在第七学期,绝大部分专业课程基本结束,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和提升。这是综合模拟“线”的训练和提升。通过综合实验,为学生的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为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也奠定扎实的基础。“ERP沙盘模拟实验”培养学生应用基础理论知识和所学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学习的财务管理、销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有机结合起来,了解其相互关系和相互之间的联系,并进一步使学生了解如BOM模块、和客户关系管理模块等对将来有用的管理模块,力图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对ERP的理论、方法有个全面的认识。这些课程的设置使学生在单科知识“点”的衔接和综合模拟“线”的结合上有所突破,为后期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面”打下坚实基础第二维———实习教学:包括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

在此环节建立校企合作模式。设立了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通过实习锻炼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学生通过认识实习对专业有了一定了解,认识实习第三学期,为期一周,学生到化纤厂、乙二醇、炼油厂、制药厂、轻型车厂和顺城记账公司等,安排合理,有实习方案,有具体校内、校外指导教师,组织规范,管理到位,实习效果好。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实验;在综合实验的基础上,去进一步的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是分散式实习,在第七学期的期末后四周和第八学期的开学前四周进行。将学生的就业与实习相结合,学生在实习中既锻炼了自己,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又能结合实际工作撰写论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样将学校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在校外教师的指导下,直接投身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以企业员工的身份严格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并在实际工作中用心观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撰写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加强理论知识综合运用。很多学生通过实习选择了与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审计结合非常密切的题目,使学生真正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返回学校将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教学,从而使实验和实习相互促进。第三维———学生竞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竞赛,依拖“用友杯全国信息化工程师”、“互联网+财会大赛”“税务技能大赛”“ERP沙盘对抗赛”、全国税务技能大赛、全国金融模拟交易大赛、等,积极组织学生来参加。这些大赛是和学生相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通过大赛的形式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从而更好地理解实验和实习教学的重要性。学生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锻炼了专业能力和应用能力。

3.3素质培养上的反思

3.3.1要注重会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个性化的发展

高校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但在综合素质教育方面进展还不大。学校从大一新生开始,就要根据专业特征安排各种能力训练,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意识的自我规划,使其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拥有更多能力,包括语言表达、沟通协调、人际交往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等等。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给学生个性发展提供空间和环境,从而培养出能随着环境和职业的变化而随之变化的人才。

3.3.2加强对学生职业操守的培养

职业操守的培养应该是高校教师和会计教育工作者的责任,高校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操守和诚信教育。职业道德观念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高校要把职业操守和诚信等方面的教育从新生入学开始一直贯穿到毕业离校为止,并作为常规的教育来抓,让职业操守和诚信观念深入学生,避免工作后的失德。会计学就业问题面临着严峻考验,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对此,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不断推动会计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以培养适应现代化需求的优秀会计人才,促进国民经济繁荣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臧泽华.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会计学专业“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经营管理者,2015(11).

[2]周旻.基于当前就业视角下的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的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6.

第4篇:会计就业范文

关键词:高职会计;毕业生;就业;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0-0258-04

引言

据统计,2007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810万人,约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49%;高等职业院校招生283万人,约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总数的50%,基本实现了教育结构调整的战略目标。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问题凸显,社会就业问题日趋严重。很多研究者对就业问题进行了研究:郭庆宋(1998)、厉以宁(1998)等对西方就业理论进行了描述。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院李忠(2009)的研究认为,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投资与就业的关系、产业结构与就业的关系、劳动力与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制度改革和就业的关系等是就业研究的主要问题。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对策研究”(2008)课题组认为,教育体制不够合理、毕业生缺乏正确的择业观、高校盲目的扩招、金融危机的影响、结构性失业等因素存在使得今后几年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仍不乐观。程瑶(2009)对会计专业存在的结构性失业进行了描述,并提出了解决结构性失业的一些对策。王海翔(2010)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近三年会计专业毕业生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毕业生对学校所学专业知识的反映及就业单位对毕业生的反映,并对这些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梅爱冰 (2011)调查分析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走向、会计专业相关岗位职责,了解市场对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素质的要求。从市场需求、岗位职责和用人单位需要三方面,探索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专业教学改革模式,提高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为更好地应对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和毕业生人数大幅增加的双重挑战,更好地了解毕业生就业后对用人单位及社会的适应程度,了解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探索高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途径,完善学院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我们对合肥地区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深入安徽、江苏、浙江等地的工业园进行调查,进行了一系列的数据分析,希望通过这些数据分析找到缓解学生就业问题的方法。

一、合肥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

(一)调查题及样本量的选择

根据调查目的,我们将调查题分为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教学环节满意度调查、教学工作方面评价及建议、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毕业生取得的证书的要求、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毕业生素质的要求五大方面。并采用专家论证和小范围预调等形式,共设置了题目20道,对合肥10家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毕业生进行了函调。本次调查共发送调查表300份,回收273份,回收率91%。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从表1调查结果看,学生对各学院的就业工作服务质量评价还是比较满意的,其中98.3%的学生达到满意的标准。但我们也要看到,有39.6%的就业学生存在专业不对口的情况,这还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关注的。

从表2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通过大学三年的学习,学生在理解与交流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应用分析能力、专业能力、自我获取知识能力、创新能力等都有较大提高,尤其是在理解与交流能力、专业能力、自我获取知识能力这三个方面,有1/3以上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在这三方面的能力有非常大提高。但我们也要看到,在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被调查者的满意度还不是很高,2/3以上的人满意度都不高,这也是我国在教育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

从表3可以看出,毕业生对专业教师的水平、公共课教师的水平、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安排等方面的评价还是比较高的,评价为好的比例都在60%以上,但社会实践活动安排和实习活动安排方面,多数毕业生的评价都不高。这也表明,在我市高职会计专业方面,还是过于重视理论,对于实践方面的关注度还不够。

从表4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单位在聘用会计人员时都需要他们具有会计资格证书,用人单位对计算机等级证书的要求没会计证高,但也比较重视,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和应用能力。

从表5可以看出,用人单位比较注重会计专业毕业生吃苦耐劳精神、良好职业道德和组织协调、交际沟通能力等素质,特别是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这也是从事会计工作者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

二、合肥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环境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一种环境分析方法,即根据组织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分别找出组织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以期帮助组织更好的进行决策的方法。其中,S和W是内部因素,分别代表strength(优势)和weakness(弱势),O和T为外部因素,分别表示opportunity(机会)和threat(威胁)。

三、合肥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对策探析

如何适应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如何谋求本校会计专业长期健康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些问题,开设会计专业的高职院校应该完善高校就业指导机制、创新实践和实习教学环节、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竞争力、认清外部形势,及时了解国家促就业政策,立足课程体系改革,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提升办学品位。同时,对于高职会计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应该认清当前形势,增强实践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更好的解决就业问题。

(一)完善高校就业指导机制

应高度重视和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增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的扶植力度,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不断完善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力争在从学生入学时就开展就业规划,提前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念,努力塑造专业化特色的人才队伍。在会计专业学生中开展内容全面、形式多样、方法先进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就业市场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定向意识,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和就业方法。通过就业指导,教育学生树立就业意识――定位;养成职业道德――敬业;掌握就业能力――专长;选择职业道路――择业。

(二)创新实践和实习教学环节

通过在课堂上使用真实的案例、引进工作过程导向法、使用真实账册创造情景式教学、账务课程实习等方法让学生融入会计角色等方式,切实加强实践和实习环节,进而拉近教学与实践的距离。多开展手工模拟试验、电算化核算模拟试验、财务管理分析模拟试验等相关课程,应该充分利用会计实验室与电算化实验室,反复练习,以熟练掌握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的基本技术。与此同时,应积极寻找在事务所、公司企业的实习机会,以切身感受会计循环的业务流程。

(三)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竞争力

高职会计专业的大学生应该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端正就业态度,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特长能力和市场需求,对职业进行正确的评价,准确的定位和合理的选择。端正的就业心态,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做好人生职业生涯规划。

(四)认清外部形势,及时了解国家促就业政策

高职会计专业的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当前的就业形势,结合自己的情况,合理定位,避免“高不成低不就”的择业误区,争取先就业后择业,同时,及时了解国家促进就业的政策。自从2008 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推出了多项扶持大学生就业、鼓励自主创业的政策。因此,在进行自己的职业规划时,可以充分考虑到这个因素,通过对国家及地方就业指导部门、学校就业指导机构及其信息资料中心的咨询,及时收集相关信息,做到有的放矢。

(五)立足课程体系改革

我国现有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大都属于学科课程模式,虽然这种模式能提供较好的理论基础,重视文化基础教育,但它忽视了社会经验的获得和实践能力的形成。有些学校针对专业特点引进了德国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相对学科课程体系而言,更适合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

(六)积极参加实践,提高自己综合素质

高职会计专业的大学生在认真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应该把握机会,加强实践,积极参加社团和社会实践,借此培养自己人际交往、团队合作、创新、组织协调等各方面的能力,进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曾姝.基础会计――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业务核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7).

[2] 周济部长在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上的讲话.

[3] 王海翔.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调研与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9,(11).

第5篇:会计就业范文

关键词:会计专业;就业前景;就业方向

一、会计专业就业现状分析

会计专业作为职业教育的老牌专业,为会计行业的发展提供各种会计专业人才。据职友集网截至2016年12月8日这一年来对企业会计专业岗位需求调查的数据显示,会计专业近一年来市场需求量总体来说还是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学生毕业季以及年底前都会有一个大的需求量。

同样,会计相比其他专业就业还算不错,据有关数据调查显示,近30天对129317份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目前会计专业就业占管理学类46个专业中就业排名第6位,占所有1094个专业中就业排名第23位,其中上海成为会计人才需求量最大的城市。这份数据表明,会计专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就业环境。从下图可以看出,目前企业对刚毕I的学生需求量仍然是偏大,那为什么如此多的学生却找不到工作,原因在于,刚毕业的学生由于没有任何工作经验,企业要花更多的成本去培养一名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所以对于刚毕业的学生工资都在2000元以下,很多学生由于心理原因没有办法接受这种薪酬待遇,所以他们觉得这个工资甚至不如一个服务员或者是流水线工人从而放弃了本专业的就业。

当然,用人单位会根据员工的个人能力和水平给出合理的工资待遇。例如,应届毕业生或者是1~2年工作经验的小出纳一般的工资是在2500元以下,具有2~3年工作经验的出纳薪酬一般在3000~4500元,月,具有3~5年工作经验的会计师薪酬一般在5000~6500元,月,具有5~8年工作经验的财务主管薪酬一般在7000~8000元,月,具有8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财务总监薪酬一般在8000元以上。这个数据可以看出,会计专业的工资待遇是根据个人的工作经验以及职位、个人能力决定的。那么综合这些数据,按会计专业相关职位薪酬进行统计得出该专业平均每个月的工资是在3500元左右。

二、会计专业就业前景和方向

会计工作是任何一个企业都所必需的一个岗位,无论是专业会计事务所,还是各种类型的企业,甚至是各种非营利性组织机构、政府都离不开会计,所以企业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是源源不断的。会计部门绝对是一个企业的核心部门,掌握了一个企业的经济命脉,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企业的每一笔资金来龙去脉会计工作人员都心知肚明,所以会计工作人员在企业中一直处于核心主导地位。同时,会计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它是人才的纵向培养,从一个初级会计到中级再到高级财务会计人员,每一步都是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所以从事会计工作年限越久越受企业的青睐,当然薪资待遇也会越高。

对于会计专业就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负责国际会计、审计、税务、环境会计、个人财务规划等相关工作的公共会计,这类会计人才一般到大型或者跨国、区域性的会计师事务所工作最为理想,但是,这类人才也属于是会计业的顶尖人才,所需的岗位能力也相对较高。其次,就是普通的企业,这是大多数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负责企业的财务管理、财务报告、内部审计、成本会计、预算分析及税务规划等日常会计工作。再次,面对非营利性组织机构的会计工作人员,如负责医院、学校、各种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财务规划、预算、钞票打理及财务记录等相关工作。再者就是负责政府机关单位所需的审计、财务管理等工作会计专门人才。那么,对于会计人才的培养少不了教师和培训机构等,所以会计专业学生的另外一个就业方向就是各类学校、培训机构以及科研机构等。

现在的会计职业层次分明,低层次的人才供过于求,高层次的人才供不应求,需求缺口较大。对于持有含金量较高证书又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老会计很快就被市场一抢而空,那么对于初出茅庐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就没有那么乐观,但是只要通过时间的积累以及不断的学习,迟早都会成为该行业的香饽饽。

三、会计人才培养注意事项

第6篇:会计就业范文

笔者在此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谈谈在实践教学中应如何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基础会计》课堂教学实践的内容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会计的入门课程.在核算上重点向学生介绍会计核算的方法及其账务处理程序。会计核算的具体方法需要在具体业务中得到运用,也就是要在以后的《财务会计》等课程中得到更详尽、更具体的应用。所以对《基础会计》,无论是从理论到实践都应重点掌握的是基本环节下会计核算的账务处理程序.这也是这门课程与其他后续课程有显著区别的知识点会计实践的内容要选择基本、简单的典型经济业务.这是由于《基础会计》的实践是学生接受会计实践的第一步,实践的效果直接影响以后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通过会计实践.学生才能对会计专业产生兴趣和信心。笔者认为在《基础会计》课程中的会计实践可以分成以下两个层次:

1.1分项实践

分项实践指为了阐述某种会计理论而进行的操作这种实践可以采用学生个体实物操作的方式,也可以通过教师引导集体操作的方式来完成。例如讲解会计凭证的内容、试算平衡的理论依据、账簿的分类等内容时可以由教师引导集体完成,而在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会计报表的编制等这些章节时则可以由学生自己操作,结合经济业务核算中的供应、生产、销售等环节,让学生在操作中熟悉所学内容,在操作中掌握理论概念,在操作中养成灵活运用的习惯,从而对这些实物能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该实践属于基本实践.虽然也是由一系列前后联系的经济业务形成的,但是因为存在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完成的时间较长(视课时安排的长短而定),所以这些内容可以通过课堂讲授、课后作业等方式来完成。当这一项目完成后,学生对日常会计核算的工作就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也比较容易产生任务完成后的成就感。

分项实践能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突出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初步培养学生会计核算的能力.培养学生敬业、务实、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为今后进行专业会计模拟实习奠定基础。

1.2综合实践

综合实践通常具有多因素、多层次、多环节的特点。《基础会计》课程的综合实践主要是在分项实践的基础上,再设计一整套工业企业的经济业务,用原始凭证的方式展现给学生,然后分别选定某种会计核算程序,让学生从原始凭证的审核、自制原始凭证的填制开始,到填制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明细账、总账、错账更正、编制余额调节表、科目汇总表、汇总记账凭证等,直至编制会计报表,完成一个完整的会计核算程序.从而既熟练掌握某一会计核算程序,又对企业的日常会计核算流程有进一步的了解,最后通过学生的亲自操作,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写出实践报告,得出实践结论,从而使分项实践的零散操作变成一个系统的整体过程。该实践一般通过专门集中的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所以可以安排在《基础会计》课程全部讲授结束以后进行,以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整理本课程的思路。这个过程的完成能够对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快速进人工作角色奠定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分项实践还是综合实践,都要精心选择较好的模拟实习教材,实践用材料包括凭证、账表等必须与实际相同,以增强实践的真实感.使学生容易进入角色。由学生充当企业财会人员,按照会计实务处理的原则进行仿真操作演练。综合会计实践与《基础会计》中账务处理程序实践相比,学生接触到的不是抽象化的一般业务,而是一个真实企业复杂的具体实际业务;与单项实践比较.学生不是仅仅对企业经济业务的一个部分进行处理,而是对企业方方面面的全部业务进行处理。

2.应按照会计职业岗位的设置要求来开展实践性教学

如果条件允许.在实践性教学中应尽量按照现代企业对会计职业岗位的要求专门设置出纳、会计核算、审计、税务会计等职业岗位,让学生分别担任出纳、会计、审计和企业办税,进行职业岗位模拟实践操作,并实行岗位轮换制度,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应注意的各种问题,消除学生对这些工作岗位的模糊认识,熟练掌握这些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及其操作方法和技巧,进一步明确会计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强调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注重操作的规范性,同时让学生相互检查、监督,共同促进。

3.手工会计模拟实习与《会计电算化》相互结合

由于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学生仅仅熟悉手工会计模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手工会计模拟实习与《会计电算化》相互结合。电算化会计账务处理系统的“一次输人,数据共享”的特点,决定了各类账簿和报表的数据都来源于键盘输入的会计信息,并且不存在账户间的核对功能,各账表都是同一会计信息输出打印的结果。鉴于会计电算化账务处理系统的上述特点.学生进行会计实践的主要工作是将会计原始信息依据电算化所特有的内控程序正确地通过键盘输入计算机。因此.实践时可要求学生将手工会计实践的原始资料、数据等录入计算机.在计算机运行中得到验证,从而使得手工记账、编制报表与计算机记账、生成报表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4.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现代社会信息渠道开放,我们还应充分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在某些内容教学中注重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即有意识地将会计领域中一些理论和方法移作实践内容.让学生采用社会实践的方法,在教师指导下探索,从而建立一定的概念知识结构,找出一定的联系,得出一定的规律或结论。例如在讲述会计核算程序时,对于汇总记账凭证和科目汇总表两种核算程序,让学生自己去企业调查、进行网络调查.清楚这两种核算方法的实质区别。该实践学生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分散的时间来实现,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实施,最终每组学生可以论文或者小结的形式完成实践报告。

5.利用好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要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仅仅立足于指导学生在学校的会计模拟室实践是远远不够的,学校还应给学生提供较好的校外实习条件。学校可以有选择地与当地企业签订委托培养协议,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委派一批业务素质较高、有吃苦耐劳精神的专业骨干教师,深入企业,为企业进行财务诊断,提供管理建议和决策方案等,使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同时学校可以把合作单位作为学校的实习基地,在开始《基础会计》教学时的第一节课,安排学生进行专业认知学习,可以去实习基地参观,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而在学完这门课程后,再安排学生去顶岗实习这些实践锻炼无疑会大大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真正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会计实践教学。

另外,由于目前会计学及其相关专业学生众多。受各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所限,学校很难为所有学生提供较好的实习条件,因此,为了使学生得到真正的锻炼,除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实习外,还应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时间通过各种渠道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参与社会实践。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实际操作技能,还能增强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充分展示自我的能力,为培养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具有就业竞争力的会计人才奠定基础。

6.建立稳定的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第7篇:会计就业范文

关键词:就业;高职;会计;教学模式;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230-02

一、影响当前高职会计学生就业的因素

1.相关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缺乏。就当前的会计教学来说,学生就业的凭证最首要的还是会计职业从业资格证书,但是很多的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从业资格证书要求较松,基本上都是放任自流。一般来说,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都是在本科教学的基础之上进行压缩的,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和单一,很难让学生对知识有较强的感知能力和应用能力,不利于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这必然会严重地影响到学生将来的就业情况。一般来说,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是每个会计专业的学生都应该拿到的证书,这是就业的第一步。

2.学生的社会实践性较差。学生本身的实践能力也严重地影响到了他们将来的就业情况,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上的各类企业都追求高效性。他们对于人才的需要是胜任快、实力强等,具备较高的要求。更有甚者,他们对于相关岗位人才招聘的工作经验也做出了很高的要求,这样使得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而言,是很大的挑战。他们没有工作经验,不具备相关的实际操作能力。很多的工作单位也不愿意给他们机会来进行实习,会造成大量会计专业学生的失业情况。这一问题的出现还是由于学生本身的实践性较差所决定的。学校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一问题,采取相关的措施来进行这方面的弥补和提高。

3.学生的学科素质有待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学科素质从根本上决定了他们能够在职业化的道路上走多远,纵观我国目前的大学教育,长期的应试教育让学生逐渐丧失了主动学习的兴趣,他们的学习多半是在老师的督促和鞭策下实现的。学生专业素质的欠缺另一方面也跟教学的内容及课堂氛围有很大关系,学生较为喜欢灵活化的教学方式,他们是学习的主人,但是学校的教育方式过于单一,无法真正地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就要从学生本身出发,做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提高他们的素质。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教学模式的立足点

1.社会职业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的教育在逐步地由学历教育开始转向职业教育,这是社会职业化的发展趋势所在。关于会计行业的发展,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社会需要的是具备高度实践性和应用性的人才,而不仅仅是具备理论却对实践一无所知的人。因此以就业为导向进行高职会计的教学模式探索是很有必要的,它是社会职业化发展的大势所趋,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社会职业化的发展速度。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也是为什么要对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教学模式进行探索的原因,未来的社会必然是高速发展的,职业化教育将会成为将来教育的主流。

2.架起校园和社会的桥梁。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教学模式的探索是很有必要的,它有效地沟通了校园和社会,架起了校园和社会的桥梁。首先,作为大学的教育来说,它应该是理论方向为主导的,教会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他们将来的实践和应用打下良好的根基。从另一方面说,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完全地突破了课堂的知识限制,而是将学生的能力完全的活化了,对于学生的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实现职业化的教学,以就业为主导方向进行会计教学的探索是很有必要的,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沟通这两个方面,让教学具有知识性又具有可操作性,实现两方面的收获,一举两得。

3.将学生培养成为立体多维度的人。将学生培养成为多维度的个体,而不仅仅是单向度、片面的人。素质教育改革的大力推广,让我们明白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多么重要。以就业为先导对学生进行会计专业的教育,首先可以大大地增快学生对于知识的巩固,在这个基础之上也能够让他们不断地学会应用和创造。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和职业道路上走得更远。对于高职的教育来讲,它本身就是职业化较强的教育,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会计教学模式探索中,这两者能够实现较为容易的衔接,这对于学生的培养有很大的好处,这也是立足点之一。

三、如何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教学

1.增加实践性教学的课程比重。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教学模式,首先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性内容的加入,增加这一内容的比重能够加速对于人才的培养。应高度地重视课程体系的调整,实现其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色和思想,学会对于课程结构进行重组,合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要将课程实践、阶段实践和毕业综合实践这三个部分进行调整和总结,从课堂的内容上进行调整是教学模式转变的最佳方式,也是最便捷的方式。

2.优化教学的环境,为实践教学创造条件。会计这一专业本身就是要依靠实践的学科,因此要在学校加大教学环境的优化和投入力度。此外,学校要与企业合作,紧紧地追随当前企业发展的根本要求,要建立其长期的联系机制,为大学生将来的就业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实践性的教学系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教学的改观,方便这一教学模式的探究和实践。

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师资队伍对于高职的教学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要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会计教学模式,首先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高职院校要创造适宜的条件,为在校教师提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能力的实践进修机会;也可多渠道引进师资,聘请企业财务主管、企业的高级会计师、审计经理来担当技能训练的兼职教师,增进学院与社会的联系,保证实践教学质量;作为教师,则应该不断地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相应的应用性,在全面个人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多下企业实践学习,提高实际操作技能。总之,教师的力量是很重要的,提高教师素质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4.将从业资格证书纳入素质考核中。将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证书纳入素质考核过程中去,可以有效地督促学生完成专业学习的要求,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学校的管理系统要建立与实践教学相配套的考核形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将考核落到实处,使考核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实现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增加一些实务操作和实践技能的考核。同时也可以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和考核纳入个人能力和成绩考核中去,一方面可以督促他们努力学习,不断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迅速地实现自己的职业化发展;另一方面,能够让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得以蓬勃发展,提高对于人才的培养力度,为社会的发展输送更多的人才,促使社会进步。

从总体上说,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缺乏就业的基本能力,缺少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这样就会造成就业难和企业找不到人才两方面的困境。要充分地认识到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同时要从高职教育处着手,把学校教育和社会职业要求结合起来。增加实践性教学的课程比重,优化教学环境,为实践教学创造条件;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将从业资格证书纳入素质考核中。将这些内容都要面面俱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不断地丰富教学内容,为会计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提高社会的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张幼红.试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教学[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2,(7).

[2]姜晖.高职会计教学职业化发展趋势[J].商,2013,(9).

[3]姜晖.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创新[J].中国电子商务,2013,(3).

第8篇:会计就业范文

关键词:会计专业;就业环境;问题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1

新课程标准对会计专业的高职教育有了新的要求提出,注重将教学和就业环境进行对接就比较重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和实际的就业发展的需求紧密联系,就能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加强,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基础。通过从理论上加强会计专业教学研究,对学生的未来就业就比较有利。

一、高职教育中会计专业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现状分析

1.高职教育中会计专业教学目标分析

会计专业高职教学过程中,在对学生开展教学方面要注重教学目标的明确化,高职教学的开设主要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在应用型的技能培养上是比较核心的,对学生综合性的素质加强培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比较重视,让学生能够在毕业的会后在实践能力上满足社会的需求,从而顺利的就业。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学,主要是将服务作为基本的宗旨,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向着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进行迈进。对学生的创业能力以及就业能力和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能力进行培养。

2.高职教育中会计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从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中的会计专业教学的现状来看,在诸多方面还存在着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就是在课程的设置上没有合理化的呈现,以及在考试的方法上相对比较单一化。会计专业是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要能充分注重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但是在实际课程设置方面,模式上比较传统,没有注重创新发展,存在着重专业以及轻视基础能力的问题。这些就对学生的会计知识的学习有着诸多不利。

再者,实际的会计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的内容上还存在着重复的问题,在教材的应用上也没有及时性的更新。这些层面的问题也会影响会计教学的质量。在实际教学内容上,涉及面不全,有的在交易性金融资产等方面没有涉及到。而在教材方面的内容也没有及时性的更新,这些方面就对实际会计教学的质量有着很大影响。

另外,高职的会计教学过程中,需要能够有精良的教师团队。只有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良好进行,才能有助于会计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对精良的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还没有完善。一些教师的基础知识相对比较差,在教学的方式上也没有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在专业的知识面上相对比较狭窄,再有就是教师的来源渠道方面相对比较单一化,这些方面的问题对会计教学的质量水平提高就有着很大的影响。

二、会计专业高职教育和就业环境的对接方法

为保障会计专业高职教育和就业环节紧密的结合,笔者探究了相应的方法,在这些方法的应用下,对学生的未来就业就提供了理论支持条件。

第一,高职教学中会计专业的教学,要注重就业为导向。在新的教学发展环境下,通过对会计教学进行加强,就要能充分注重就业导向的遵循,对学生会计教学就要在目标上加以明确化。具体而言,对学生的会计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的培养就要加强,在会计转折的知识以及财务软件的应用等方面要加强。对学生在基本的知识技能培养方面要完善,例如对学生的计算机网络以及语言沟通和经济法律等基础知识技能。还要加强对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的目标上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社会的需求等几个层面要结合,这样才能有助于和就业环境的科学对接。

第二,对会计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在教材的选择上加强重视,以及注重教学方法的优化实施。只有在教材上和实际的市场需求相结合,在知识内容上相符合,才能有利于学生的会计知识技能的学习。另外就要在教学的方法上多样化应用,新教学标准的实施下,高职会计教学就要能注重对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加以应用,可以将情境教学模式以及探究式教学方法等,在实际教学中加以应用。这些方面都能对教学的效率水平提高,对会计教学的思想内涵也能丰富化。

第三,注重对教师队伍的完善建立。会计教学和就业环境的对接,需要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在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方面,就要注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而这些目标的实现就需要有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进行支持。所以在教师队伍的建立上,就要能充分注重师德高尚以及专业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从具体方面就要在继续教育制度上进行建立,对会计教学专业的教师进行加强培训,通过多样化方式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加以提升。

第四,为保障会计教学和就业环境的有效对接,就要能注重课程体系的完善化。学校方面要在会计课程的体系上加以完善化,以及注重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课程体系的完善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有着支持作用,而实践基地的完善建设,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的提高有着支持,只有在这些层面得到了加强,才能有助于会计教学和就业环境的有效对接。

三、结语

人们的经济生活中不断有新的业务出现,会计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只有在教学方面得到了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有了实现,才能有助于会计人才的作用充分发挥。通过以上层面的研究,就能对实际的学生就业问题提出明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冯琴.工学结合下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6(14).

[2]范莹莹,刘峥.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视阈[J].经济研究导刊,2011(08).

[3]薛志红.高职会计专业构建“需求―能力”型模块式课程体系问题研究[J].民营科技,2009(04).

[4]黄麟.以人才需求为导向完善会计实践教学[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3).

[5]阚斌斌.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J].经贸实践,2016(03).

第9篇:会计就业范文

一、影响高职会计学生就业的因素

具体来讲,影响当前高职会计学生就业的因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

(一)相关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缺乏。就当前的会计教学来说掌生就业的凭证最首要的还是会计职业从业资格证书,但是很多的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从业资格证书要求较松,基本上都是放任自流。一般来说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都是在本科教学的基础之上进行压缩的,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和单一很难让学生对知识有较强的感知能力和应用能力不利于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这必然会严重地影响到学生将来的就业情况。一般来说,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是每个会计专业的学生都应该拿到的证书这是就业的第一步。

(二)学生的社会实践性较差。学生本身的实践能力也严重地影响到了他们将来的就业情况随着社会的发展肚会上的各类企业都追求高效性。他们对于人才的需要是胜任快、实力强等具备较高的要求。更有甚者他们对于相关岗位人才招聘的工作经验也做出了很高的要求,这样使得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而言是很大的挑战。他们没有工作经验不具备相关的实际操作能力。很多的工作单位也不愿意给他们机会来进行实习,会造成大量会计专业学生的失业情况。这一问题的出现还是由于学生本身的实践性较差所决定的。学校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一问题采取相关的措施来进行这方面的弥补和提高。

(三)学生的学科素质有待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学科素质从根本上决定了他们够在职业化的道路上走多远,纵观我国目前的大学教育,长期的应试教育让学生逐渐丧失了主动学习的兴趣,他们的学习多半是在老师的督促和鞭策下实现的。学生专业素质的欠缺另一方面也跟教学的内容及课堂氛围有很大关系,学生较为喜欢灵活化的教学方式他们是学习的主人但学校的教育方式过于单一,无法真正地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就要从学生本身出发做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提高他们的素质。

二、高职会计教学改革的思路构想

综观影响高职会计学生就业诸多因素,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教学改革,应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

(一)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全面推行案例教学。纵观当前高职会计教学,一本教案讲几年甚至十几年,一堂课教师满堂灌的现象在一些高职院校仍然存在。这种传统的教学观忽视了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对新知识的渴望,教师在卖劲地讲,学生在被动地听,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便不由自主地减弱了,总觉得只要将老师讲过的东西掌握就足够了。这种传统的教学观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的发展变化,要培养能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的高职会计人才,就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应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和组织者;学生则应由被动接受改为主动探求、自主学习。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学内容,采用灵活教学方法,在此首推案例教学法。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是解决课堂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方法之一,学生通过对会计案例的分析,加强了动手能力的训练,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生动化,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相关会计知识的理解,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会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二)调整优化会计课程体系设置。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的是高技能型的会计人才,如何实现高职会计教育与社会对高技能型会计人才需求的对接,如何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率,是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难题。笔者认为,应在宽口径、强技能、高素质的的目标下,调整会计的课程体系,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宽范,专业方向上有所侧重。一是可将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与会计职业任职资格考试联系起来,帮助学生降低未来职业准入门槛。这些考试均由国家统一组织,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社会认可度,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二是以服务社会为目的,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根本,积极整合、优化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积极探索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专业课程体系,通过深化改革,集中优势,改变以往会计专业主干课程设置重复的局面。可加大会计基础、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的教学时数,科学设置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的授课内容,增加财务报告分析课程,从而使得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和成本会计等几门主干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加工、利用会计信息的能力。同时还要集中力量建设会计专业的精品课、品牌课,以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与就业市场的变化,使学生及时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与就业率。

(三)积极推进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关键要有一支综合素质较高,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首先,要搞好教师岗位培训。建立职业院校继续教育制度。进一步加强会计师资培训基地建设,采取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重点培养一批会计专业的名师,专业带头人,“双师”型骨干教师;其次,高职院校可制定激励性措施和鼓励性政策,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会计实践课的任课教师到实际工作单位进行实习和挂职锻炼,也可到本单位的财务部门实习;再次,可从企事业单位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会计人员到学校上课或举行有关会计实务和法规方面的讲座,也可聘请他们兼任学生的实习指导教师。这些人一方面可以提高指导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校内会计教师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又能起到信息员的作用,实践中有任何新制度、新方法实施,通过他们可以很快地反映到教学中去;最后,加大教师进修经费的投入,鼓励会计专业的教师在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前提下,到高等院校进修或学习培训,从而拓宽他们的视野,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此外,应积极鼓励教师参加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或注册资产评估师等职业资格考试,不断丰富和更新专业知识,争取使自己成为既有理论水平又有专业技术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

(四)加强模拟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会计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要使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得以强化,毕业后能更快地适应岗位要求,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是重要保证。因此,在会计教学改革中,要加大实践教学比重,积极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改革试点。一是做好实验室模拟实习。作为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由于时间、经费、场地等原因,使得实践环节比较薄弱。如直接到企事业去实习,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因此,在校内建立与企、事业单位相仿的会计模拟实验室便成为加强会计实践的有效手段之一。会计模拟实验室在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适应社会需要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计模拟实习的项目可分为两部分,即初级实习项目和综合性实习项目。初级实习项目主要表现为单元实习、课程实习,如结合初级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等课程中的章节设计单元实习项目,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单项操作技能,使学生及时验证和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增强感性认识,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综合性实习项目是指以一个跨行业的企业集团为蓝本,其子公司涉及多家企业模块,让学生先分别模拟,然后再给出部分母公司的经济业务,这样,使学生受到综合、系统、全面的操作训练,从而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各行业、各层次的人才需求。

二是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学生只有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到企业去,以校企联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才能充分感受到工作中各种关系的处理,体会到工作岗位的压力,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于高职毕业生走出校门的首选工作是企业一线的基础会计工作,因此教学教程中应尽可能的大量依托企业现场作为学生学习技能的基地,为学生毕业后求职从业进行热身和能力强化。由于会计工作的保密性这一特征,企业一般不可能让学生直接接触账目,因此,一方面可以考虑由政府加大对会计实训基地的建设和投资力度,通过高职院校与企业或行业合作,共建技术含量高、具有真实或仿真的会计环境,或具有产学研一体化功能的会计实践教学基地。另一方面,学校可与企业加强联系,与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由这些单位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由学校为这些单位提供在职人员技术培训、职业资格考试培训,必要时也可采取股份制的办学方式,使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能在现实环境中去接触会计工作,感受真正的工作气氛,促使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少走弯路,尽早实现成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