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幼儿园老师个人论文范文

幼儿园老师个人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园老师个人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幼儿园老师个人论文

第1篇:幼儿园老师个人论文范文

一日,翻看别人论文,记载:

今天下午的午点是草莓,以前午点总是由老师或值日生发,面对一个个红艳艳的草莓,我忽然间灵机一动,我何不自已“懒”一下,让每一个孩子都自己来拿午点,练习数数呢?我把这个提议告诉孩子们,他们听了都十分高兴。我向他们提出要求,每人拿六个,然后孩子们便一个个的自己拿。我在旁边静静地观察,只见有的小朋友一个一个地数,有的两个两个地拿,拿回后放在自己的小餐盘上,午点发完了,只见小朋友们都在数着自己的草莓,有的将草莓排成一排,按大小个排起了队。我说:“孩子们你们的草莓都拿够了吗?我们再来数一遍吧!”“一、二、三、四、五……”教室里立刻响起了孩子们数数声。“老师,我的草莓够数了。”“老师我正好拿了六个。”“老师、老师…”

看看别人在引领孩子数数时的聪颖、智慧,想想自己,似乎也曾使用过相类似的怪招,不妨拿出来晒晒,求正于方家。

第一招:球类计数

诱惑力

征服力

方法:我和搭档打羽毛球,学生分成两部分拉拉队,一部分是我的“粉丝”,一部分是搭档的“粉丝”,谁赢了1球,谁向自己的粉丝们示意,让粉丝们一齐喊着数字,给自己加1分,直到胜方赢了21球。

效果分析:“粉丝”都希望自己的老师赢球,自然比枯燥的数数多了几分动力,大多数愿意数数,在数数中因为一方不可能总是赢,自然比顺口溜的数数多了一个记忆环节,主要的效果在于引领学生知道分成的最低级概念,诸如8可以分成7和1

适用年级:幼儿园小班下学期、中班。

拓展延伸:教师打乒乓球也行,最好不要打篮球,因为计数过于复杂。这种数数引领也可以向大班,甚至向一、二年级延伸,诸如比分是21:12,可以拓展为我比搭档多赢了多少球?我们一起赢了多少球?

不足分析:由于幼儿是观众,个别幼儿不能迸发较高的热情;由于是两大组齐喊,其中有的幼儿数错了,不加思索随大流,长期这样会容易形成过于顺从的性格;当然有的幼儿不会数,长期下去,容易造就一批“南郭先生”、“南郭小姐”。

第二招:象棋搭台。

诱惑力

征服力

方法:

第一种:每两名幼儿自带象棋一盘,两人一组,一个一个地往上搭,边搭边数,倒下来就算结束,等全班一起倒下来时,每组公布数字,教师评选本轮搭建象棋最多的组合。一节课可以进行好几轮,然后教师评选本节课搭建象棋最多的组合。

第二种:每名幼儿自带象棋一盘,先让学生说出红方帅、士、象、车、马、炮、兵各有几个,黑方将、士、象、车、马、炮、卒各有几个?再让学生说出红方、黑方士、象、车、马、炮、兵(或卒)加起来一共几个?教师还可以随意拿走幼儿“士、象、车、马、炮、兵”中的任何一个,让学生猜猜拿走的是什么棋子?

效果分析:第一种方法,对幼儿数自然数作用很大,在竞赛中也能初步给幼儿数字大小的概念,比如甲组21个,乙组23个,自然幼儿会明白23比21大;整个一节课第一轮23,第二轮25,第三轮24,自然幼儿会明白25最大。

第二种方法,对幼儿学习4以内的分成、4以内的加减法最有帮助,个别突出的幼儿也可以让其慢慢领悟10以内的分层,和10以内的加减法。

适用年级:幼儿园中班、大班的上学期。

拓展延伸:可以向小学一、二年级拓展延伸。按“兵(卒)>将(帅)>士>象>车>>马>炮>兵(卒)”的顺序,采用红方、黑方对弈,每次只允许各出一个棋子,比较大小,大的将小的活捉,在学生的对弈中,教师不断地让学生说出:我现在有红棋子多少个?有黑棋子多少个?红棋子、黑棋子一共多少个?红棋子比黑棋子多多少个?我本来16个棋子,现在我(赢了)输了多少个棋子等等。

不足分析:搭棋子的时候,由于幼儿所带棋子有大有小,教师在开展游戏前,要统筹安排;数数的时候,由于“将(帅)、士、象、车、马、炮、兵(卒)”这些都是汉字,刚开始开展游戏的时候有较多的困难,个别幼儿甚至乱出一气,教师要采用“一帮一”的分组方法进行。

第三招:麻将巧用

诱惑力

征服力

方法:第一种,要求幼儿将所废气麻将中饼和条带到幼儿园(最好是每张牌不足4张的),先教会每个幼儿数1饼、2饼、1条、2条等等,然后按照从1饼到9饼、1条到9条的顺序排列,教师(或同座幼儿)再将其中取走一张、两张,让幼儿思考,取走的是什么饼或者什么条?

第二种:引领幼儿每两个人、三个人,甚至四个人进行计数,如一人出5饼,大家一起出5饼,数一数谁最多?谁最少?哪些相等?最多的比最少的多几张?大家并起来一共多少张?

第三种,麻将加高、加长。选择大小相同的麻将按照“最顶层是1张,下一层是2张,再下一层是3张”的顺序搭建一个阶梯状的“城墙”,让幼儿数数从第一层,到最底层有什么规律?容易取一层,引领幼儿猜猜它的上一层应该是几张?下一层应该是几个?

效果原因分析:第一种引领,对幼儿数自然数作用很大,便于填写所缺自然数,也能分清单数,还是双数。

第二种引领,对4、8、12、16、以内的分层、加减法学习有一定的帮助,而且实战演练,便于幼儿学习生活探究题。

第三种,规律的发现,效果在于比较大小,也注意引领幼儿联想。

适用年级:由于与象棋相比,缺少汉字的困扰,可以说适用于幼儿的各个阶段。

拓展延伸:加上“万”的系列,可以向一年级上学期延伸,4个人、5个人一组可以向一年级下学期拓展,3张牌一排、4张牌一排、甚至9张牌一排,还可以向小学二年级学生学习乘除延伸。

不足分析:由于麻将不仅仅代表游戏的色彩,要幼儿带麻将,家长可能有疑惑,教师需要和家长解释清楚;由于耳濡目染的作用,活动之余,可能有的幼儿学样,真正玩起来了麻将,所以教师课间时要注意监管。

第四招:打扑克牌

诱惑力

征服力

方法:第一种,让幼儿在家中带来废气的扑克牌(最好是传统样式的,不要带有宣传色彩的那一种),将J、Q、K、大王、小王去掉,首先教会幼儿数数、认数,说出诸如这是“3黑桃、3红桃、3梅花、3方块”等等。

第二种,两个人一组“钓鱼”,先用一副牌,数字相同就取。每次让赢方数数,如第一次甲取了4张,第二次乙取了6张,教师引领幼儿询问“乙比甲多几张?”甲第二次又取了5张,教师引领甲思索“我一共取了多少张?”。再用两副牌,方法雷同。

第三种,比较大小。教会幼儿认识J、Q、K,并说明各自代表的数字是11、12、13,A代表的是1,首先先按照同一数字的4张,进行比较大小;其次按照同一数字的3张,进行比较大小;再次2张、1张,在变化中学会比较大小。

第四种,倍数启蒙。比如让学生明白6红桃是3红桃的两倍。

效果原因分析:第一种适用于小班下学期、中班上学期的幼儿,变换方式让幼儿学会数自然数(1~10)。幼儿学习的兴趣因变化而持久。

第二、三种方法在于在游戏中,引领幼儿学会加减法、学会比较大小。

适用年级:与麻将相比,扑克牌的体积较少,便于携带更加适用于幼儿的各个阶段。

拓展延伸:“钓鱼”游戏,慢慢游戏规则变为“同样的数字,同样的花色”,再计算加、减,可以延伸至一年级下学期;倍数启蒙,诸如“3黑桃、3红桃、3梅花、3方块”都是4张,一共是多少张?都是8张,一共是多少张?可以拓展到二年级上学期?每4张牌如何通过“加减乘除”变为“24”,可以拓展到二年级下学期。甚至4张牌每两张相乘的结果再相乘,可以延伸到三年级。

不足分析:与麻将一样,扑克牌不仅仅代表游戏的色彩,要幼儿带扑克牌,家长可能有疑惑,教师需要和家长解释清楚;传统意义上打牌A比K大,而在幼儿教学中,它最小,有些别扭。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问题不在于教孩子各种学问,而是培养他们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这种兴趣充分地增长起来的时候,要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所以,笔者以上的怪招,主要要重视捕捉科学启蒙教育契机,做好因势利导,阅读之余,希望博您一笑。